一、“121”气象信息电话的拨打特点及服务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敖银银[1](2016)在《随州市气象要素与移动12121拨打量的统计分析》文中认为为进一步提升气象声讯电话自动答询系统服务能力,利用随州市2013年2015年的移动12121数据和同期有关气象要素资料,对其拨打特性进行相关性和回归性分析,包括:拨打量季节变化趋势,降水日数、降水量、雷暴日数、气温与拨打次数的关系,异常天气时的拨打特性,以及信箱自身特点,并联系工作实际制定了针对性的方案,对12121现阶段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
刘洪民[2](2014)在《市县级气象信息电话答询系统的集成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气象信息电话答询系统是气象部门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它以电话语音播报形式把专业气象信息传送至千家万户。随着专业气象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社会对气象信息的发布形式要求逐步提高,内容要求更加丰富,信息要求更加及时,系统要求更加稳定。分析市县级电话答询系统的技术特点,结合市县级实行节约化的实际情况,设计市县级气象信息电话答询系统,系统能够实现市县级气象信息电话语音的集中制作和快速传输、应答。该系统投入使用后运行状况良好,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对市县级气象信息电话答询系统的搭建设计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栾健,肖稳安,王鹏,张国毅,马晓晨,王星,王迪[3](2013)在《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雷电天气关注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重庆市北碚地区2009-2011年的12121气象信息电话拨打次数与闪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应用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评估方法,重点分析社会公众对雷电天气的关注度。结果表明:社会公众对雷电天气的关注度随关注度风险水平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雷电天气关注度随着季节变化各异,从高到低依次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基于闪电定位数据计算的关注度理论值较为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且通过显着性检验;基于此,将社会公众对雷电天气事件的关注度风险等级划分为一般风险水平、中风险水平、高风险水平,为雷电灾害防御管理提供决策理论依据。
王建嫱,刘康平,郑自君[4](2013)在《气象声讯电话的公众气象需求分析及建议》文中指出四川省凉山州气象声讯电话已运行发展10余年,具有广泛的社会认知度,其由用户主动拨打的服务方式使得其拨打记录能够真实反映出公众的气象需求。本文通过分析2010~2011年期间该平台的拨打量分布特征及其与常见气象要素的相关性,探寻凉山气象声讯电话的公众气象需求特点并提出服务建议。
栾健,李家启,肖稳安,王鹏,谭畅[5](2013)在《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雷电天气关注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重庆市北碚地区2009-2011年的12121气象信息电话拨打次数与闪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应用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评估方法,重点分析社会公众对雷电天气的关注度.结果表明:社会公众对雷电天气的关注度随关注度风险水平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雷电天气关注度随着季节变化各异,从高到低依次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基于闪电定位数据计算的关注度理论值较为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且通过显着性检验;基于此,将社会公众对雷电天气事件的关注度风险等级划分为一般风险水平、中风险水平、高风险水平,为雷电灾害防御管理提供决策理论依据.
栾健[6](2013)在《基于LLS和人工观测的重庆地区雷电天气关注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注度是人们对某种事件或事物关心注意的程度。雷电天气事件是一种不确定性强、难以度量、多因素影响的灾害性天气事件,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为此,我国一些学者对雷电天气事件的关注度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许多进展。而关注的程度又取决于某种事件或事物发生的频率、状态等因素。雷电天气的发生发展、强度、频率等状况可用人工和闪电定位仪观测纪录,人们关注雷电天气的程度可以使用12121气象信息电话拨打次数表示,把人工和闪电定位仪观测和12121气象信息电话拨打次数资料结合起来能够统计分析得到建立在雷电天气发生状况基础上人们对雷电天气的关注度。闪电定位技术是通过对闪电辐射的声、光、电磁场信息的测量,进而确定闪电放电的空间位置和放电参数。可是,发现闪电定位仪观测资料在地闪应用研究中,部分云闪被误探为地闪,这就使闪电定位仪观测资料在地闪分析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本文使用重庆地区1999-2008年闪电定位资料,应用Matlab数学软件中的曲线拟合方法对小幅值的闪电数据进行对数正态分布分析,发现闪电数据不符合对数正态分布规律,剔除幅值5kA以下的闪电数据后,闪电数据符合对数正态分布规律。还通过分析不同幅值小电流地闪频次的逐年变化和比例,发现剔除5kA以下的地闪比例(1.05%)不足2%,符合闪电定位仪工作原理(存在误探),证实剔除幅值为5kA以下的闪电干扰数据是合理的。这为使用闪电定位仪资料分析重庆地区雷电天气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基础。对闪电定位系统观测数据进行了误差订正处理的基础上,利用2009-2011年重庆市五个基准站(北碚、涪陵、黔江、沙坪坝、万州)地区的12121气象信息电话拨打次数数据与闪电定位系统观测数据和人工观测雷暴日数据分别找出发生雷电天气时的12121气象信息电话拨打次数,采用模糊数学和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评估方法,计算重庆地区社会公众对雷电天气事件的关注度等级,并对计算结果与原始数据统计结果进行比较检验,最后得到重庆地区社会公众对雷电天气的关注度分布特征。社会公众对雷电天气的关注度水平可分为一般风险水平、中风险水平和高风险水平三个等级,各地区关注度水平各不相同,沙坪坝和万州地区各关注度水平最高,涪陵和北碚地区各关注度水平相同,而黔江地区各关注度水平最低。雷电天气关注度的研究结果,使人们了解社会公众对雷电天气事件关注程度,也为管理部门规划防雷减灾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孟丽芬,葛艳斌,孟建国,张志军,胡淑蓉[7](2012)在《探讨提高邢台市96121拨打率成因之我见》文中认为本文介绍了邢台市"96121"发展状况,通过分析提高拨打率的三大因素,明确了如何充分地利用气象声讯服务平台的优势,向广大用户及时提供内容丰富、专业性强、贴近百姓生活的气象信息,使"96121"气象声讯服务项目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产生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罗慧,姚东升,李素琴,胡旻[8](2009)在《陕西不同区域的社会公众对雷暴天气事件的风险关注差异比较》文中提出提出社会公众关注雷暴等天气事件发生时风险超越概率值,表征社会公众对气象风险关注度指数。以陕西省省会城市、北部、中部和南部4个区域为例,分别挑选对应区域、不同年份的雷暴天气事件作为潜在气象风险源之一,以其发生时对应日12121拨打量为统计样本,利用基于模糊数学的风险评估方法,计算陕西不同区域公众对雷暴风险源发生时风险关注差异,分析雷暴风险发生不确定意义下的社会公众关注度等级、人数和意愿支付而产生的社会价值。
刘璐,赵东,赵西社,年启华,段昌辉[9](2008)在《陕西社会公众对高影响天气事件的风险关注度差异比较》文中认为本文提出社会公众关注一些高影响天气事件发生时风险超越概率值,可以表征社会公众对潜在气象风险源的关注度指数。以陕西省省会城市、北部、中部和南部四个区域为例,分别挑选对应区域、不同年份、与公众生活关系密切的几类高影响天气事件作为潜在气象风险源,以其发生时对应气象咨询电话"12121"日拨打量为统计样本,利用基于模糊数学的风险评估方法,计算得出了陕西公众在不同类的潜在气象风险源发生时风险关注度的差异。分析结果有助于决策者以及社会公众在响应气象风险时有准定量的判断。
张助军[10](2008)在《“12121”气象信息固定电话的拓展和思考》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新时期,"12121"气象信息的进一步发展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对策。
二、“121”气象信息电话的拨打特点及服务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21”气象信息电话的拨打特点及服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市县级气象信息电话答询系统的集成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气象信息电话答询系统的话路配置 |
1.1 电话语音卡选择 |
1.2 电信、 移动和联通三家运营商的语音话路分 布情况 |
2气象信息电话答询系统的设计思路 |
2.1 县级共享市级平台的方法 |
2.2 电话语音答询系统硬件安装搭建 |
3气象信息电话答询系统相关应用程序使 用及配置 |
3.1 语音答询系统软件安装使用 |
3.2 语音信箱的设置流程 |
3.3 信箱内容制作步骤 |
4结语 |
(5)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雷电天气关注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分析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电话 (12121) 拨打量特征分析 |
2.1.1 电话 (12121) 拨打量分布特征 |
2.1.2 闪电天气时电话 (12121) 拨打量分布特征 |
2.2 社会公众对雷电日的关注度分析 |
2.2.1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评估思路 |
2.2.2 雷电天气风险关注度和关注风险水平分析 |
2.3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雷电关注度的检验 |
3 结论与讨论 |
(6)基于LLS和人工观测的重庆地区雷电天气关注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社会公众对雷电天气关注度的相关研究 |
1.2.2 闪电定位系统观测资料的应用 |
1.2.3 人工记录雷暴日资料的应用 |
1.2.4 气象信息咨询电话12121拨打次数数据的应用 |
1.3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闪电定位系统LLS简介 |
2.1 闪电定位系统的技术原理 |
2.1.1 甚低频(VLF/LF)定位技术 |
2.1.1.1 VLF/LF的MDF定位技术 |
2.1.1.2 VLF/LF的TOA技术 |
2.1.1.3 MDF和TOA综合探测技术IMPACT |
2.1.2 甚高频(VHF)定位技术 |
2.1.2.1 干涉仪法(VHF/ITF) |
2.1.2.2 到达时间差法(VHF/TOA) |
2.1.3 雷电流峰值计算模型 |
2.2 闪电定位系统的构成 |
2.3 重庆市闪电定位网 |
第三章 闪电定位资料质量控制研究 |
3.1 概述 |
3.2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
3.3 不同幅值小电流闪电特征对比分析 |
3.3.1 闪电频数分布 |
3.3.2 时间分布特性 |
3.3.3 闪电定位系统升级前、后10kA范围内负闪和正闪分布特性 |
3.4 对数正态分布分析与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雷电天气关注度的方法研究 |
4.1 概述 |
4.2 信息扩散理论 |
4.2.1 信息分配的实质 |
4.2.2 信息扩散理论 |
4.2.3 正态扩散模型 |
4.3 资料来源和方法 |
4.3.1 资料来源 |
4.3.2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评估思路 |
4.4 电话(12121)拨打量特征分析 |
4.4.1 电话(12121)拨打量分布特征 |
4.4.2 闪电天气时电话(12121)拨打量分布特征 |
4.5 社会公众对雷电日的关注度分析 |
4.6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雷电关注度的检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LLS和人工观测的雷电关注度对比分析 |
5.1 概述 |
5.2 资料来源和方法 |
5.2.1 资料来源 |
5.2.2 分析方法 |
5.3 闪电定位系统和人工观测记录的雷电天气季节分布 |
5.3.1 北碚地区雷电天气季节分布 |
5.3.2 涪陵地区雷电天气季节分布 |
5.3.3 黔江地区雷电天气季节分布 |
5.3.4 沙坪坝地区雷电天气季节分布 |
5.3.5 万州地区雷电天气季节分布 |
5.4 对应雷电天气的(12121)电话拨打量特征分析 |
5.4.1 北碚地区雷电天气(12121)电话拨打特征 |
5.4.2 涪陵地区雷电天气(12121)电话拨打特征 |
5.4.3 黔江地区雷电天气(12121)电话拨打特征 |
5.4.4 沙坪坝地区雷电天气(12121)电话拨打特征 |
5.4.5 万州地区雷电天气(12121)电话拨打特征 |
5.5 重庆各地区雷电天气公众关注度分析 |
5.5.1 北碚地区雷电天气公众关注度 |
5.5.2 涪陵地区雷电天气公众关注度 |
5.5.3 黔江地区雷电天气公众关注度 |
5.5.4 沙坪坝地区雷电天气公众关注度 |
5.5.5 万州地区雷电天气公众关注度 |
5.6 基于闪电定位系统和人工观测的雷电天气关注度的对比检验 |
5.6.1 北碚地区两种资料计算结果的对比检验 |
5.6.2 涪陵地区两种资料计算结果的对比检验 |
5.6.3 黔江地区两种资料计算结果的对比检验 |
5.6.4 沙坪坝地区两种资料计算结果的对比检验 |
5.6.5 万州地区两种资料计算结果的对比检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探讨提高邢台市96121拨打率成因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96121”业务发展情况介绍 |
3 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拨打率 |
3.1 丰富信箱内容, 优化信箱结构 |
3.2 增强宣传力度 |
3.3 把握拨打高峰, 提高服务质量 |
4 小 结 |
(8)陕西不同区域的社会公众对雷暴天气事件的风险关注差异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风险评估方法和具体研究思路 |
1.1 基于模糊数学的风险评估方法 |
1.2 分地区整理雷暴天气事件样本 |
1.3 对每一类天气的拨打量按照信息扩散的方法进行计算 |
2 雷暴风险源风险关注的计算 |
2.1 不同区域社会公众对雷暴风险关注的计算 |
2.2 不同区域风险关注度等级次多项式拟合 |
2.3 不同区域雷暴风险关注人数的计算 |
3 结论 |
(9)陕西社会公众对高影响天气事件的风险关注度差异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风险评估方法和具体研究思路 |
1.1 基于模糊数学的风险评估方法 |
1.2 高影响天气事件的选择 |
1.2.1 高影响天气的定义 |
1.2.2 分地区选择高影响天气条件 |
1.3 搜集逐日“12121”电话拨打量数据 |
1.4 得到不同类天气事件对应的不同的样本量 |
2 气象风险源关注度指数的计算结果 |
2.1 西安公众对高温不同持续天数的风险关注度的计算 |
2.2 西安公众对其它风险超越概率、风险关注度和关注度风险水平的计算 |
2.3 陕西其他区域社会公众对气象风险关注度和关注度风险水平的计算 |
3 结 论 |
(10)“12121”气象信息固定电话的拓展和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广西“12121”气象信息电话现状 |
2 桂平市气象“12121”气象信息电话的做法 |
2.1 积极与电信部门合作, 力求互惠双赢 |
2.2 提高参与意识, 夯实合作基础 |
2.3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 |
3 “12121”气象信息电话的问题和思考 |
四、“121”气象信息电话的拨打特点及服务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随州市气象要素与移动12121拨打量的统计分析[A]. 敖银银. 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3 “互联网+”与气象服务——第六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 2016
- [2]市县级气象信息电话答询系统的集成与实现[J]. 刘洪民.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4(07)
- [3]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雷电天气关注度研究[A]. 栾健,肖稳安,王鹏,张国毅,马晓晨,王星,王迪. 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1第十一届防雷减灾论坛, 2013
- [4]气象声讯电话的公众气象需求分析及建议[A]. 王建嫱,刘康平,郑自君. 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3第三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公众、专业气象预报服务技术与应用, 2013
- [5]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雷电天气关注度研究[J]. 栾健,李家启,肖稳安,王鹏,谭畅.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9)
- [6]基于LLS和人工观测的重庆地区雷电天气关注度研究[D]. 栾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3(02)
- [7]探讨提高邢台市96121拨打率成因之我见[J]. 孟丽芬,葛艳斌,孟建国,张志军,胡淑蓉. 农业与技术, 2012(06)
- [8]陕西不同区域的社会公众对雷暴天气事件的风险关注差异比较[J]. 罗慧,姚东升,李素琴,胡旻. 陕西气象, 2009(S1)
- [9]陕西社会公众对高影响天气事件的风险关注度差异比较[J]. 刘璐,赵东,赵西社,年启华,段昌辉. 气象科学, 2008(05)
- [10]“12121”气象信息固定电话的拓展和思考[J]. 张助军.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