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谥诔到诔文:论古代诔文体式的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周辉[1](2019)在《蔡邕碑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碑文以其载体为名,起源于先秦时期的丰碑,至东汉中期,已经融汇了铭文、秦刻石文、诔文等文学样式的实用性功能和创作手法,在颂体文学繁荣的背景下,体例和创作手法渐趋固定,碑文创作盛行起来。蔡邕是汉代碑文创作的集大成者,已知蔡邕共创作碑文49篇,而且颇多佳作,风格出众。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入手,对蔡邕碑文进行研究。第一章是对蔡邕碑文创作背景的概述,着重梳理碑文形成的过程以及汉代碑文繁荣的原因,同时对东汉碑文作家群体、碑文创作情况进行梳理,以期对蔡碑所处的文体阶段、蔡邕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第二章是对蔡邕碑文创作情况的概述,通过对历代典籍的梳理,对蔡邕碑文的创作背景、时间、数量进行充分了解,同时根据蔡邕一生的经历,将蔡邕的碑文创作阶段分为三个时期。按碑主身份的不同,将蔡邕碑文分为三大类;第三章是对蔡邕碑文艺术特色的分析,蔡邕在碑文用典、语言、叙事、情感四个方面独具匠心,自成一派,在当时就已经十分有名,经过近两千年的沉淀,它仍然具有研究和学习的价值;第四章是研究蔡邕碑文的影响,首先驳斥了以顾炎武为代表的学者对蔡邕“谀碑”的评价,然后就蔡邕碑文所体现的人物品鉴方法、蔡碑的经典化进程进行分析,肯定蔡邕在碑文学史上的里程碑的地位。
吴彬彬[2](2019)在《《文选》铭、诔、碑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铭、诔两种文体出现于先秦时期,均有记功颂德之义,且与礼制关联颇大。碑文由物体转为文体,受铭诔影响较深。三种文体在《文选》与《文心雕龙》中均有论及,《文选》选篇以能文为准,《文心雕龙》则侧重于辨体。三种文体《文选》选入篇目分别为铭五篇,诔八篇,碑文五篇,文章以文体为章节分别阐述,究文体源流特征,并以《文选》相关作品分析,从而探究文体流变,最后探究三者之关系,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文选》铭研究。铭文起源于上古,载于各类器物之上,功能上可分为功德铭与警戒铭两大类。写作上铭文以四言韵文为主要写作模式,语言“简而深”“体贵弘润”“序事清润”。《文选》铭文有功德铭也有警戒铭,其中《封燕然山铭》《石阙铭》和《新刻漏铭》为功德铭,首篇记军功,后两篇颂帝王之功德。《座右铭》和《剑阁铭》为警戒铭,《座右铭》为自戒,《剑阁铭》则是警戒他人。第二部分为《文选》诔研究。诔产生之初主要为死者述德定谥,有着严格的使用制度,“贱不诔贵,幼不诔长”。东汉时,同辈互诔,诔文功能已由最初的定谥述德转为述德写哀。诔文为死者记功颂德,其写作特征可概括为“尚实”“缠绵而凄怆”。述诔主之功德须“尚实”,表达作者之哀伤可“缠绵而凄怆”。《文选》选入诔文八篇,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看分别有曹子建,潘安仁,颜延之和谢希逸。曹植《王仲宣诔》可谓魏晋诔文由述德定谥向述德写哀的典型。潘安仁善于写哀,选入诔文四篇,辞藻绝丽。颜延之两篇诔文,其中《阳给事诔》记功德,《陶徵士诔》为好友定私谥,述功德,寄哀情。谢希逸《宋孝武宣贵妃诔》改诔文以四言韵文为主的句式,采用四言、六言、楚词“兮”字句,可谓诔文写作之变体。选篇均为魏晋以来诔文,此时期诔文由述德转哀,官诔与私诔共存,诔文由上行文向下行文转移。第三部分为《文选》碑文研究。碑由物体向文体转变,最迟不过东汉时期,彼时已出现碑文大家蔡邕。蔡邕之碑文为墓碑文代表,然碑文因体立文,碑文之分类尤为繁杂,从其功用而言可分为记人颂德碑文和记事写物碑文两大类。《文选》选入碑文五篇,以所叙对象分之,可分为墓碑文和寺碑文,其中四篇墓碑文,分别是蔡邕《郭有道碑文》《陈太丘碑文》,王俭《褚渊碑文》,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一篇寺碑文,即王巾《头陁寺碑文》。墓碑文以人为主体,寺碑文以物为主体,然所叙内容不出记功颂德之范围。第四部分论铭、诔、碑文三者之关系。三种文体有同有异,相同点在于三者体制上均含四言韵文,内容上均有为死者记功颂德之功能。不同点在于三者写作风格不同,“碑披文而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此外,各体还兼具其他功能,如铭具有警戒功用,诔文寄托哀思及定谥,碑文因自身复杂分类兼记事、写景、颂物等功能。
曾子珍[3](2019)在《汉魏六朝诔文文体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魏六朝是文体观念日益成熟的重要时期。诔文作为一种饰终礼文,是先秦丧祭命谥诔辞与铭颂结合的产物。在汉魏六朝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诔文逐渐发展并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文体体制和语体风格的变化。本论文以文本为对象,对汉魏六朝各个时期诔文风格特征及思想内涵作探析,并以此为基础,探析诔文在文体体制、语体风格、述叙视角等方面的“正”与“变”,厘清诔文在汉魏六朝时期的发展与演变。通过分析汉魏六朝诔文的创作面貌及其风格特征可以发现,由“正体”到“变体”是诔文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主线。其中“正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语体风格,四言韵文成为诔文撰作中标准的语体形式;其次是传体而颂文,荣始而哀终的写作模式,主要体现在经传之体裁性质,颂文之文体范式;最后是典懿清铄的正体风格及其外在表现。“正体”之变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体制的变化,表现为长篇序文的出现,散体、不押韵的长篇序文使得诔文趋向世俗化倾向;其次是语体风格之变,其表现为辞哀而韵长的楚骚体诔文的出现,使得诔文偏离于古雅庄重之诔文文风;再次是文体之变,诔之“变体”哀辞与哀策;最后是叙述视角的变化,表现为从第三人称向第一、二人称的转变,通过“我”之视角来抒发内心的哀情,不合乎诔文之“正体”风格与规范。汉魏六朝诔文之所以由“正”到“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政治和文化生态层面。政治更迭频繁,外在环境的变化使诔文在思想方面拥有新的风貌,如出现了专门阐发玄学的作品。其次是文学生态层面。汉赋和楚骚体影响着诔文的写作方式和文体风格。第三是文人心态层面。个人生存境遇深刻影响着作品风格。同时,个体生命意识开始觉醒,并逐渐从而汉代以儒家伦理价值观为代表的群体意识藩篱中挣脱,表现出个体意识与个性精神。
杨凌[4](2019)在《魏晋南朝诔文研究》文中提出“诔文”作为一种古老的文体,是最早出现的哀祭文类型,与“哀辞”、“哀策”、“祭文”、“吊文”并列的中国古代哀祭文的文体类型之一。经过了秦汉的初步发展,诔文创作在魏晋时代步入繁盛时期,这一时期的诔文创作数量大大增加,佳作涌现,文学价值令人瞩目。直至南朝,受诔文文体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诔文走向衰弱,以至于到南朝陈代,诔文创作数量消减为零。本文分三章对魏晋南朝诔文进行详尽分析。第一章,分析诔文的起源辨体与初步发展;据史料分析诔文的起源时间,并根据诔文特性给出明确的定义;进一分析诔文与其他哀祭类文体如哀策、哀辞、祭文、吊文的区别之处;再分析诔文在先秦以及两汉时期的初步发展。第二章,分析魏晋时期诔文的兴盛。魏晋时期诔文呈现出蔚为大观的盛况,以曹魏时期的曹植为代表,从五方面分析曹植诔文的情感表达;晋代诔文作家以潘岳为主要分析对象,从内容和形式两大点判定潘岳诔文文质并重;再结合其他作家的诔文,对魏晋时期诔文兴盛的原因进行探析,认为魏晋时期诔文的繁盛与当时作家对生命意识的体认、品评风气的兴盛、以悲为美的社会风尚有密切关系。第三章,分析南朝时期诔文的变化。以颜延之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陶征士诔》对颜文风“错采缕金”的刻板印象进行纠正;再分析南朝作家的诔文,总结南朝诔文的三个特征:叙哀内容多与景物结合;大多为长诔,且序言与正文的布局结构基本为五五比例;辞藻华丽繁复,多骈对之语。最后用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方法,分析诔文在南朝发生的变化,以及逐渐衰颓之原因。
王诗吟[5](2018)在《文质视域下魏晋六朝文体论》文中研究指明魏晋六朝被称为“文学自觉”的时代,其主要表现之一即文体论的发展。本文所采用的是“文体”文类意义上的概念,即体裁。意在以当时文质论的发展状态为切入口,探究魏晋六朝文体形态的变化原因:随着文质论的不断深化,士子们对于“文”的表现方式也越来越重视,因此时人对“文”也有了突破性的认识,同时,这也与当时的文体辨析相互推进,相互印证,其主要表现在《文心雕龙》的文体论与“文笔之辨”的产生与发展上。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论,在此部分笔者将先对本文所用之“文体”作出概念上的规范,其次从文学史的角度对文质论的发展渊源作一梳理,最后以两汉赋论为中心着重分析当时文体论与文质论的关系。第一章,魏晋六朝文体种类的丰富与细化。这一章笔者选取四个代表性文本,以史的变化为经,以文体种类的丰富与文体辨析的细化为纬度,主要对魏晋六朝时文体的发展形态作一分析。第二章,魏晋六朝文体与文质论——以《文心雕龙》文体论为中心。本章作者以《文心雕龙》文体论为切入口,首先讨论其文体形式分类:“文笔”是其一级分类方式,而按文体源流分,《文心雕龙》文体论中的体裁又可被分为源于《诗》、《书》、《礼》、《易》、《春秋》的五大类,笔者拟按此讨论各文类的文质问题,得出“魏晋六朝人认同‘文质兼备’的基础上,对藻彩、文饰表现出空前兴趣”的结论。第三章.文质论的深化与文笔之辨。本章以第二章为基础,对魏晋六朝文体论与文质论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推进分析。笔者首先将以《文心雕龙·情采》总结以上先秦至六朝的文质论变化。并以文笔之辨作为例证验证此变化。最后一部分为结语,作者将对全文作一总结梳理,并从文学史的角度对魏晋六朝的文体论作一说明。
廖重阳[6](2018)在《盖棺论定:对谥议文的文章学与文化史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谥议文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它在谥礼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议谥功能。谥议文在演变过程中逐渐显现出独特的文体特征:在书写模式上,谥议文往往先对逝者的生前事迹予以评述,然后按照《谥法》等经典对逝者拟定谥号;在文体风格上,谥议文呈现出典雅、肃穆的特点。由于议谥对象政治身份的不同,可以将谥议文分为帝后类谥议文、臣类谥议文、私谥类谥议文,三者在书写及演变中存在着一定的区别。谥议文由于有着独特的书写内容,使其在作为一种文体存在的同时又与议文、诔文、行状等文体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李猛[7](2013)在《魏晋南朝着作郎制度与文学之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着作郎制度定型于曹魏明帝太和中(227—233),成熟于两晋,至南朝虽有衰微之迹,但通过适当的调整还是保持着较强的生命力。魏晋南朝着作郎制度其实就是这一时期的史官制度,它以制度的形式保障着作郎官的选拔、任命、履职等。出于撰史这一职责的需要,被选任的着作郎官,尤其是正郎必须有足够的才学储备,故着作郎官多是兼擅诗文的才学之士;除撰史之外,着作郎官还会奉诏撰写哀策、诔碑等类史传制文;奉敕编撰、整理经史书籍及类书等图籍。这样,着作郎制度必然会与其时的诗文创作、批评产生一定的影响。有鉴于此,本文即以魏晋南朝着作郎制度为切入点,主要探讨此制度与这一时期文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当然,欲研究着作郎制度与文学之关系,须先理清该制度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方能进一步开展关系研究,所以本文大体上可分为着作郎制度研究和着作郎制度与文学之关系研究两个层面。具体分为六章,第一章,“着作郎制度之沿革与分期”,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先总述其制度沿革;再按朝代先后顺序逐一理清魏晋至南朝的着作郎制度。第二、三两章重点探讨了着作郎制度形成之因,并在此基本上进行相关的文学、文化阐释。第四、五两章从着作郎制度下的文学创作谈起,详细论证着作郎制度与由此制度而衍生出的哀策、诔碑、表启、奏议,着作郎官诗文唱和、赠答,等文学样式之间的关系。第六章则主要探讨着作郎制度与文学批评之间关系,包括着作郎制度下的史传赞论、文学(苑)传论(序)等文学批评样式对其他文学批评样式的影响;着作郎官的学养、品格及其撰史经历对其诗学观点形成的影响。最后通过文士任职着作郎的案例分析,从整体上论述着作郎制度与诗风、士风、世风的关系。附录一、二、三分别从《诗品》,《文心雕龙》、《文选》所评/选诸人中逐一考证出曾任职着作(佐)郎者,并作简要的对照,藉以证明着作郎文人的优秀率。附录四、五是对见诸史料的两晋南朝着作郎官及其作品的简缉,从中可以清楚看出着作郎官的籍贯、门第及履职等详细情况。以上五个附录为正文的展开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基础和论证依据。通过对魏晋南朝着作郎制度的梳理,我们对魏晋南朝着作郎制度有了全方位的把握,既有对制度本身立体式的展示,也有对制度与时风、士风的多维度阐释。这就为着作郎制度与文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着作郎制度下的文学创作,丰富了文学样式,增加了文学题材,在艺术手法上除了隶事、用典之外,并没有其他直接的影响。而制度下的文学批评则对其他文学批评样式则有较为深远的影响,着作郎官的学养、品格及其撰史经历对文学批评的影响则更为直接、更多元。反之,随着文学因素在着作郎官选任中地位日渐提高,着作郎官撰史的主要职能也趋于弱化,直至唐初基本被剥夺。可见,对魏晋南朝着作郎制度也有一定的影响。总之,魏晋南朝着作郎制度与文学之关系是复杂的、多维度的;是双向互动的;更是不断发展着的。
高鹏妹[8](2013)在《中国古代诔文研究》文中提出诔文作为中国古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实用文体,与人的生存、死亡息息相关,这就使得诔文在中国文学史上显得颇为重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文学史上,作家学者们对于诔文的关注却略显不足,对于诔文这一文体的研究受到的重视也不多,研究的成果也相对较少。因此,本文致力于从诔文的语言特征、文体特点、创作主体、对象和表达功能等方面对诔文的起源、嬗变和衰微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第一部分,诔文的源流考释,主要从诔文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和文学、文化背景等方面来考察诔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地位。诔文的形成之初,是与谥议联系密切的,因此文章从西周的命谥制度开始,结合古代文论着作中对诔文的定义,形成对诔文文体特征的综合概括,及其应用性、针对性和抒情性等三个方面分别结合相关作品进行具体分析,力求对诔文的具体特点做出全面的概述。第二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诔文的发展也日趋适应创作的要求。首先在诔文的创作主体上日渐扩大,从专人书写,专人执行,大史宣读,发展到后来的士子文人开始广泛写作的应用文体。其次,诔文的创作对象也发生了变化,从卿大夫以上才拥有的专属肯定,到士始有诔。创作主体和创作对象的范围日益拓展,也反映了诔文的发展逐步得到人们的接受和肯定。而在表达功能上,诔文的变化更是显而易见。从最初的纯粹述德到述德与写哀内容并存,不仅仅单纯的歌功颂德,同时述及个人哀情,表达哀悼之意。内容更见丰富也更人性化。在语言形式方面,诔文从四言韵文趋向骈体,语言更细腻,更华丽,注重辞藻,从而与赋体类似,同时,也不仅仅局限于四言句式。诔文在这些方面的发展变化,使得诔文更适合当时文化发展的需要,但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方面。第三部分,诔文在后期由于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以及吊文、祭文等其他文体的兴起与发展,诔文逐渐被其他文体侵占,其发展日渐衰微。但是,诔文作为较早形成的哀祭类文体之一,对于后世的影响尤其是墓碑文的影响是巨大的,并且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刘晓燕[9](2012)在《魏晋南北朝悼祭文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古代文学的研究领域,人们一直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作为研究的重点,所以从文体结构上来讲,文的方面比较薄弱;即便就整个文学时代而言,文学从先秦两汉到魏晋六朝时期的研究较少,悼祭文学在整个文学研究史上从未占据过主体地位。甚至就现在的资料而言,除《古今哀祭文赏析》①和《千古祭文》②以外,我们无法找到一部关于悼祭文的专着,但就是这样的一种文体,隐藏在中国几千年的古代文化中,并且一边记录着文学的发展,一边沉积着自身的内涵,直至今天。魏晋南北朝的悼祭文:上承至我国先秦各种文体之起源,下开到唐宋哀祭文抒情之传统。魏晋南北朝时期悼祭文作品主要记录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文选》中,悼祭文在魏晋南北朝的文论中的记载集中在曹丕的《典论·论文》,西晋时期陆机的《文赋》,晋时挚虞的《文章流别论》和南朝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等中。本文不偏重于对各家名篇名作的分析,而是从历史的纵向上分析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个阶段悼祭文的创作情况和创作特点,以及悼祭文文体本身的产生、流变、发展以及融合等过程,是整体性的研究。文章开始介绍了关于悼祭文理论和几种不同的形式,以及各种形式分别的发展状况。然后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悼祭文在不同时期的创作情况和各个阶段的文体特点,最后总结到隋之前悼祭文的最终发展状况,提到对唐代悼祭文大量创作的影响,以及悼祭文发展的不均衡状况和悼祭文研究上的不足。
陈丽卡[10](2012)在《魏晋诔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诔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文体形式之一,在魏晋时期蔚为大观,成为哀悼文学中的一个大类。笔者立足于传世诔文文本,通过对代表作家、作品的深入研究,力图清晰地描绘出诔文在魏晋之际的发展进程,阐明其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特色。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余论三部分。绪论部分,分三个阶段介绍魏晋南北朝诔文的研究成果,其中主要对20世纪以来学术界的研究情况作了整理,并说明了研究方法,明确了研究范围。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对诔文加以界定。一是对诔文进行定义。从历代对“诔”的诠释中,概括出诔文的内涵,将其定义为“诔文,是一种应用于丧葬场合,以功德、声名显世之死者为创作对象,通过累列其生前德行,对其予以表彰,并由此引发生者哀思的饰终之礼文。”二是对与诔文密切相关的两种文体——哀辞、哀策进行辨析,进一步明确诔文的体制。第二章为魏晋诔文的基础。首先明确了诔文产生的时代,并分析了先秦两篇诔文的体制。接着介绍了汉代诔文创作的基本情况。明确这一时期诔文在内容体式上已确立了前半述德、后半写哀的模式,语言形式主要为四言韵语。第三章为魏晋诔文发展进程。第一节主要通过对曹植诔文的分析,概括出魏诔的四点新变:一是所诔对象扩大,作者与死者关系私人化;二是作者以第一人称口吻向死者倾诉;三是语体之变——以骚体自抒怀抱;四是文学表现手法的强化。明确曹魏时期诔文已由纯“礼仪”之文向抒情之文转变。第二节结合潘岳、左芬、陆机、陆云、孙绰等名家的诔文分析晋诔状况,明确其既有沿袭旧轨的面,又有创新变化的一面。具体从所诔对象、作者在诔文中的主体意识、散文体传记写作手法、语言的时代特色四个方面阐述晋代诔文的新变,突出其进一步向文学性、抒情性发展的表现。接着,举出魏晋诔文第一大家——潘岳,通过分析其多样化的序悲技巧和《马汧督诔》引人注目的笔法,肯定其诔文成就。余论部分则从社会感伤思潮弥漫、魏晋重视“以孝治国”以及文学的自觉三个方面对魏晋诔文创作繁盛的原因作一简单的说明。
二、从谥诔到诔文:论古代诔文体式的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谥诔到诔文:论古代诔文体式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1)蔡邕碑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两汉碑文概述 |
第一节 碑文的形成 |
一、“碑”的溯源 |
二、碑文体例的形成 |
第二节 汉碑兴盛的背景 |
一、厚葬之风 |
二、崇孝观念 |
三、墓祀习俗 |
四、追求不朽 |
第三节 东汉碑文创作 |
一、汉碑的定型期 |
二、汉碑的繁荣期 |
三、汉碑的衰落期 |
第二章 蔡邕碑文的创作实践 |
第一节 蔡邕碑文的创作历程 |
一、隐居乡里时期 |
二、中年入仕时期 |
三、流落江海时期 |
第二节 蔡邕碑文的分类 |
一、亲友之碑 |
二、官宦之碑 |
三、名士之碑 |
第三节 蔡邕碑文的体例 |
一、融叙事于碑序 |
二、融入性格描写 |
三、多样化的铭文 |
第三章 蔡邕碑文的风格特点 |
第一节 熔铸典诰,渊懿有光 |
一、援引典故,以典为文 |
二、融经入文,古朴典雅 |
第二节 叙事该要,辞采雅泽 |
一、脉络清晰,文质得当 |
二、语转骈俪,调适和谐 |
第三节 颂赞叙哀,情感自然 |
一、以颂为主,兼叙哀情 |
二、情感抒发,自然之至 |
第四章 蔡邕碑文的争议与影响 |
第一节 蔡邕碑文的“谀碑”问题 |
一、蔡邕碑文创作“惭德”说 |
二、论蔡邕碑文非“谀碑” |
第二节 蔡邕碑文与汉魏人物品评 |
一、蔡邕碑文与汉末人物品评风气 |
二、蔡邕碑文对汉魏人物品评的影响 |
第三节 从蔡邕到韩愈——碑文创作的两大高峰 |
一、蔡邕碑文在唐前的经典化进程 |
二、韩愈碑文对汉魏碑文继承与新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文选》铭、诔、碑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选》铭研究 |
第一节 铭之起源与功能 |
第二节 铭之特征与体制 |
第三节 《文选》铭笺析 |
(一)功德铭 |
(二)警戒铭 |
第二章 《文选》诔研究 |
第一节 诔之起源与流变 |
第二节 诔之模式与特征 |
第三节 《文选》诔研究 |
(一)曹子建诔文——述德转哀 |
(二)潘安仁诔文——辞藻绝丽 |
(三)颜延年诔文——华笔终美 |
(四)谢希逸诔文——清雅有变 |
第三章 《文选》碑文研究 |
第一节 碑文源流与类别 |
(一)碑之为文——物体转文体 |
(二)碑之为类——随体而分 |
第二节 碑文内容与模式 |
(一)记人颂德碑文 |
(二)记事写物碑文 |
第三节 《文选》碑文笺析 |
(一)墓碑文 |
(二)寺碑文 |
第四章 铭、诔、碑文之关系 |
第一节 三者之相同点 |
(一)体制上——四言韵文 |
(二)功能上——记功颂德 |
第二节 三者之相异点 |
(一)写作风格不同 |
(二)各体兼其他功能 |
第三节 三者之关系 |
小结 |
附录:《文选》铭、诔、碑文各篇评点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汉魏六朝诔文文体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诔文之起源以及诔与碑文的辩体 |
第一节 诔之溯源:诗颂与诔文 |
第二节 诔文与碑文之辩体 |
第二章 汉魏六朝诔文创作与主题思想探析 |
第一节 东汉时期诔文的创作 |
一、东汉诔文的职能 |
二、典奥雅训之文体风格 |
三、东汉诔文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 |
四、诔以颂德与东汉文学的颂美主题 |
第二节 魏晋时期诔文创作与文风 |
一、魏晋时期诔文概述 |
二、敷写似赋,典雅丽赡之文体风格 |
三、魏晋诔文中所体现的玄学思想 |
四、诔以述哀与魏晋文学的伤悼主题 |
第三节 南朝诔文创作 |
一、南朝诔文述论 |
二、世俗诔文的转变 |
三、释僧诔文的繁盛 |
四、语丽情哀之文体风格 |
第三章 汉魏六朝诔文的“正”与“变” |
第一节 汉魏六朝诔文的“正” |
一、四言诔体的典范体制 |
二、传体而颂文,荣始而哀终的写作模式 |
三、典懿清铄的正体风格 |
第二节 汉魏六朝诔文的“变” |
一、体制之变:长篇序文的出现 |
二、语体形式之变:楚骚体诔文 |
三、文体之变:哀辞、哀策 |
四、叙述视角的变化:由第三人称向第一、二人称的转变 |
第四章 汉魏六朝诔文演变的时代动因 |
第一节 政治和文化生态与汉魏六朝诔文的演变 |
第二节 文学生态与汉魏六朝诔文的演变 |
第三节 文人心态与汉魏六朝诔文的演变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魏晋南朝诔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魏晋南朝诔文研究现状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诔文的起源、辨体与初步发展 |
第一节 诔文的起源与定义 |
第二节 诔文、哀文、祭文、吊文的区分 |
第三节 诔文的初步发展 |
第二章 魏晋时期诔文的兴盛 |
第一节 曹魏时期的诔文 |
(一)曹植诔文的情感表达 |
(二)其他作家的诔文 |
第二节 两晋时期的诔文 |
(一)潘岳诔文的文质并重 |
(二)其他作家的诔文 |
第三节 魏晋诔文繁荣的原因 |
(一)生命意识的深刻体认 |
(二)品评之风的兴盛 |
(三)以悲为美的审美风尚 |
第三章 南朝时期诔文的变化 |
第一节 南朝诔文的新变 |
(一)颜延之诔文的新变——以《陶征士诔》为例 |
(二)其他作家的诔文概述 |
第二节 南朝诔文变化的原因 |
(一)外部原因:政治制度、社会风潮的影响 |
(二)内部原因:诔文自身的局限性与文体间的浸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文质视域下魏晋六朝文体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文体”概念界定 |
1.2“文质”的发展 |
1.3 两汉文体与文质论 |
2 文体种类的丰富与细化 |
2.1 曹丕《典论·论文》四科八体说 |
2.2 陆机《文赋》十体辨异论 |
2.3 刘勰《文心雕龙》之文体论 |
2.4 萧统《文选》之文体论 |
3 魏晋六朝文体与文质论——以《文心雕龙》文体论为中心 |
3.1 赋颂歌诗,羽仪清丽 |
3.2 箴铭碑诔,雅正宏深 |
3.3 记传盟檄,核要明断 |
3.4 诸子论说,辩丽致用 |
3.5 章表奏议,严正雅丽 |
4 文质论的深化与文笔之辨 |
4.1 文质论的深化 |
4.2 文笔之辨的出现及文笔排序的变化 |
4.2.1 文笔论的出现 |
4.2.2 文笔之辨对文体排序的影响:文前笔后,重文轻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 研究成果 |
致谢 |
(7)魏晋南朝着作郎制度与文学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本文题目之选定及相关问题解释 |
(一)魏晋南朝 |
(二)着作郎制度 |
(三)着作郎制度与文学之关系研究 |
二、 制度与文学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三、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法 |
(一)一个核心:以文学研究的视角来审视 |
(二)两个层面、四个章节 |
第一章 着作郎制度之沿革与分期 |
第一节 魏晋南朝着作郎制度总述 |
第二节 魏、晋、南朝着作郎制度详述 |
第三节 分期 |
小结 |
第二章 着作郎制度之生成及其文学、文化阐释(上) |
第一节 着作郎制度生成之因 |
一、 史官传统 |
二、 维系统治之需要(对内) |
三、 对峙政权之间争夺正统之需要(对外) |
第二节 着作郎官素质分析 |
一、 着作郎官选任中的史学因素 |
二、 着作郎官选任中的文学因素 |
三、 着作郎官选任中的家族因素 |
小结 |
第三章 着作郎制度之生成及其文学、文化阐释(下) |
第一节 着作郎制度下的文教活动 |
一、 着作郎制度与国史撰写 |
二、 着作郎制度与图书搜集、整理、编撰 |
第二节 着作郎制度对史学及其社会风气的影响 |
一、 着作郎制度成熟与史学的空前繁盛 |
二、 对重学风气的引导、促进 |
第三节 着作郎制度在整个官僚体系中的位置 |
一、 争夺正统,维系人心 |
二、 引领文化建设,引导社会风气 |
三、 从“职清廪重”、“上车不落则着作”看着作郎官的实际地位 |
小结 |
第四章 着作郎制度与文学创作之关系(上) |
第一节 着作郎制度与相关文体之关系 |
一、 哀策文 |
二、 诔碑 |
第二节 着作郎制度下的制文写作 |
一、 表启 |
二、 奏议 |
小结 |
第五章 着作郎制度与文学创作之关系(下) |
第一节 着作郎官诗文唱和、赠答 |
一、 诗文唱和、赠答之界定 |
二、 北朝、隋诗文着作郎官诗文唱和、赠答 |
三、 魏晋南朝着作郎官诗文唱和、赠答 |
四、 着作郎官诗文唱和、赠答现象之再分析 |
第二节 着作郎制度与诗风、诗歌流派之关系初探 |
一、 诗文多用典,进而引领用典风潮 |
二、 诗风偏典雅 |
小结 |
第六章 着作郎制度与文学批评之关系 |
第一节 着作郎与文学批评的发展 |
一、 史论、史赞的批评形式、特点 |
二、 诗文评对史传赞论形式的借鉴 |
三、 诗文评反哺史传 |
第二节 着作郎与文学批评之“史的意识” |
一、 正史文学(苑)等传论中的文学史、文学批评史因子 |
二、 文学批评专着(论)中史的意识的运用 |
第三节 着作郎与诗学理论的碰撞 |
一、 着作郎官文学批评之倾向 |
二、 着作郎官的学养与诗学观点之关系 |
结论与馀论 |
一、 着作郎制度述评 |
二、 着作郎制度与诗风、士风、世风之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诗品》诗人“着作(佐)郎”考 |
附录三:《诗品》、《文心雕龙》、《文选》评/选着作郎官对照表 |
附录四:两晋南北朝着作郎及其着述简缉 |
附录五:家族着作官统计表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 |
(8)中国古代诔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诔文概述 |
第一节 诔文的产生背景 |
第二节 诔文的文体特征 |
第二章 诔文的嬗变 |
第一节 创作主体及对象的变迁 |
第二节 表达功能的变化 |
第三节 语言形式的嬗变 |
第三章 诔文的衰微及影响 |
第一节 诔文的衰微 |
第二节 诔文对墓碑文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魏晋南北朝悼祭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研究悼祭文的理论 |
第一节 悼祭文的源流 |
一、悼祭文的溯源 |
二、古代关于悼祭文的文学理论 |
第二节 悼祭文的形式 |
一、诔文 |
二、哀辞 |
三、吊文 |
四、祭文 |
五、四种体制的比较 |
第二章 曹魏时期的悼祭文 |
第一节 曹魏之前的悼祭文创作情况 |
第二节 曹魏时期的悼祭文创作情况 |
一、曹魏的创作 |
二、吴蜀两地的悼祭文创作 |
第三节 曹魏时期悼祭文的艺术特色 |
第三章 两晋时期悼祭文 |
第一节 西晋时期悼祭文的发展 |
一、《吊魏武帝文》 |
二、《哀永逝文》 |
三、《马汧督诔》 |
第二节 东晋时期悼祭文的发展 |
一、《自祭文》 |
二、《祭程氏妹文》 |
第三节 两晋时期悼祭文的发展特色 |
第四章 南北朝时期的悼祭文 |
第一节 南北朝时期的悼祭文创作情况 |
一、《祭夫徐悱文》 |
二、《陶征士诔》 |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悼祭文的发展 |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悼祭文的研究价值和影响 |
第六章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魏晋诔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魏晋南北朝诔文研究现状综述 |
二、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诔文的界定 |
第一节 诔文的定义 |
第二节 诔文与哀辞、哀策的关系 |
第二章 魏晋诔文的基础 |
第一节 诔文溯源 |
第二节 汉代诔文述略 |
第三章 魏晋诔文发展进程 |
第一节 曹魏时期的诔文 |
第二节 两晋时期的诔文 |
一、两晋时期诔文创作概述 |
二、潘岳的诔文成就 |
余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从谥诔到诔文:论古代诔文体式的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 [1]蔡邕碑文研究[D]. 周辉. 青岛大学, 2019(02)
- [2]《文选》铭、诔、碑文研究[D]. 吴彬彬.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3]汉魏六朝诔文文体演变研究[D]. 曾子珍. 华侨大学, 2019(01)
- [4]魏晋南朝诔文研究[D]. 杨凌. 湖南大学, 2019(07)
- [5]文质视域下魏晋六朝文体论[D]. 王诗吟. 宁波大学, 2018(02)
- [6]盖棺论定:对谥议文的文章学与文化史的考察[A]. 廖重阳. 中国文论中的“体”——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十六辑), 2018
- [7]魏晋南朝着作郎制度与文学之关系研究[D]. 李猛.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1)
- [8]中国古代诔文研究[D]. 高鹏妹. 青海师范大学, 2013(03)
- [9]魏晋南北朝悼祭文研究[D]. 刘晓燕. 黑龙江大学, 2012(10)
- [10]魏晋诔文研究[D]. 陈丽卡.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