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金辉先生合奏的《灰色》歌曲

与李金辉先生合奏的《灰色》歌曲

一、“灰色”歌曲与黎锦晖先生(论文文献综述)

傅议萱[1](2021)在《中国流行歌曲演唱多元化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杨文,龚力[2](2019)在《绿色化进程下的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以益阳市为例》文中提出习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读本》中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社会建设各方面,应自觉推动绿色发展,这为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建构研究带来契机。本文以益阳市为例,从"绿色化"入手,分析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塑造问题,提出城市公共艺术应与城市地域特色相融合,通过创造独具地方特色的公共艺术来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

陈连[3](2019)在《“物换星移几度秋”——众评黎锦晖》文中指出黎锦辉,作为我国儿童歌舞剧这一体裁的创始人,因为历史大环境方面的原因,其备受当时文学、音乐界人士的争议和批评,甚至被称为"黄色音乐鼻祖"。斗转星移,随着时代发展、艺术文化思想以及社会观念的不断进步,后世的文人、艺术学者对他产生了新的认识和评价。文章通过对其作品和众多研究者的文章研究、梳理和挖掘,对黎锦辉在儿童歌舞剧和流行音乐方面的历史贡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但海涯[4](2019)在《中国早期的电影职业教育》文中研究表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当时新生的中国电影行业亟需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中国近代职业教育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当时中国的电影职业教育体系中并不具备培养电影专业人才的机制和经验。当时培养中国电影专业人才并非政府所鼓励的实业教育,因此中国早期的电影职业教育的任务主要寄托在伴随着各大电影公司的兴办而附属的各类影戏学校、演员养成所、歌舞团等电影职业教育机构身上。本论文主要以1920年代至1940年代为主要时间节点,按照时间脉络对中国早期民间自发的电影职业教育机构及其培训内容、方式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探索,以早期中国电影人才的来源、1920年代各类影戏学校的创办情况及办学特色还有早期电影职业教育在1930年代的演变这三个大的角度为切入点,结合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当时各类电影公司自身的经营理念和方式,综合分析中国早期电影职业教育理念、方式、内容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中国早期电影史的研究补阙。

徐科锐[5](2016)在《为“新音乐”而“音乐”——作为抗战时期的批评家贺绿汀》文中认为在20世纪20—40年代的音乐思潮中,中国新音乐一直处于灰色成长期中,这无非是被其形成之初的基因争辩所致,"中西结合""中西比重""国粹主义""救亡音乐"等争鸣的话题始终在新音乐发展的道路上徘徊或是回流,思潮涌进中的话语持有者们各站立场,扞卫己见,一时间形成了坚守与批判、复古与改良的争鸣局面,但无论形式上的演进或消逝,都最终引发了关于音乐艺术本质上的认识争锋,贺绿汀便是这争锋中的一员,他的扞卫,客观而真诚。

张威[6](2014)在《莎士比亚戏剧汉译定量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对比语言学、语料库翻译学及译者风格研究理论等为基础,采用语料库的实证方法尝试对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四部戏剧的梁实秋和朱生豪汉译本的语言特征进行定量描述,同时分析、梳理这些语言特征所承载和表现的译者/作风格。笔者在双语平行语料库研究模式的基础上,在译本之间、译本与原文本及译本与汉语原创文学文本三种比较范围内,从词汇密度、句长、特色词、高频词等词汇特征以及“被”字句、“是……的”结构等句式、文化意象等多个层面将两种译本进行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分析研究,并结合译者的书信、自传/传记、文学评论、序言跋语等译文外围的资料对译者/作风格形成的因素作探寻,旨在充实以语料库为基础的文本特征和译者/作风格描写范式,证明梁实秋、朱生豪两位译者的现有风格定论及发现两译者的未被“注意”或“察觉”的风格特征,从而深化、细化和完善他们的译者风格体系。本研究分绪论、文献综述、实证研究与结论四部分。在绪论部分,笔者陈述了选题缘由,说明了本研究的研究目标、创新点、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等。本研究决定尝试对莎剧四种戏剧的梁实秋、朱生豪译本作定量分析主要是鉴于语料库研究方法的优势和学界现有的莎剧汉译的语料库研究相对有限两种事实。在研究方法部分,笔者详细地从研究目的、译本受关注度、语料在本研究的价值等方面说明了本研究对象语料的选择标准。对本研究中选择“音乐化”、“欧化”、“译语化”作为主要的考察视角的原因,笔者在这部分也有说明。在文献综述部分,笔者对莎士比亚戏剧和莎剧在中国的译介作了概述,对梁实秋和朱生豪两位译者的个人经历、翻译莎剧的动机、两译者的翻译观、译本的出版、影响及流传等方面作了介绍和回顾。同时,也对本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语料库翻译学的概念作了界定,对其研究内容,研究现状等作了梳理。在实证研究部分,通过对两译的基本定量考察,笔者发现:a.朱译本形符总量、形符/类符比、平均句长等指标均超出梁译本,说明朱生豪的用词略比梁实秋丰富,用法也略富于变化。b.两译的词汇密度非常接近,梁译略高于朱译。但两译的词汇密度均超出抽样考察的原创汉语文学文本,说明两译的文字信息量大,文本的难度也较大。c.两译中的人称代词“我”、“你”的使用频率都超过母语文本,朱译中的高频词“您”是其他三个文本中所没有的,特点非常突出。d.梁译特色词表中的表示连接关系的连接成分明显多于朱译;两译的特色词表中的名词尤其是称谓名词(代词)的不同说明了译者对源语或目的语的倾向。在从“音乐化”的视角考察后,本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朱生豪在四个译本中共用了233句“十字诗”,特点非常鲜明,这些诗句结构整齐,韵律工整。a.用韵的特征上看:朱译的形式比较多样和灵活,除了尾韵之外,还多用头韵、行内韵及隔行押韵等。但是,由于朱生豪刻意追求诗体的形式,原文有些语义在译文中便不可避免地流失了。朱生豪对原文中的韵律没有全部在译文中给予实现,表现出:要么是较严格意义上的诗体,要么是连韵律也没有的散文体。而梁译几乎完全再现了原文的韵律,而且韵数也与原文一致。b.从节奏特征上看:朱生豪采用意义的对称与平行、以意组为单位的行间节奏、叠词以及“着”、“的”、“了”、“啊”等虚词构成的语音的重叠与停顿来调节音节和节奏等手段来加强译文的节奏特点,凸显音乐性。c.从语调的用法上看,两译用平仄交替的错落起伏来强化译文的音乐化的意图都不明显,朱译的平仄交替现象略多于梁译。朱生豪的平声字使用较多,译文读起来铿锵、豪放和激昂。更多使用仄声的梁译,则呈现自然、温婉、利落等特点。在从“欧化”的视角考察后,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a.四部译作中的“被”字句在梁译和朱译中出现的次数分别为315处和147处,前者是后者的2.14倍。而且梁译中的“被”字句语义色彩分布更分散,用法更灵活。b.从“N的V”结构来看,梁译和朱译的用法分别有57例和67例,前者是后者的0.85倍,且两译中的此类结构受原文的影响不大。c.表示判断意义的“是……的”结构在梁实秋译本和朱生豪译本中分别有209例和159例,前者是后者的1.31倍。d.介词“在”表示时间放在句首的用法,梁译和朱译的译例数量分别是70和33,相差2.12倍。e.数词“一”与“个”、“种”、“位”等量词搭配的用法统计结果是:梁译为涉及69个量词的1172例用法,朱译为涉及56个量词的1612例用法,前者是后者的0.72倍。综合来看,梁译比朱译表现出更明显的“欧化”特征。“译语化”方面:a.在考察了来自《哈姆雷特》剧本中的共91个涉及动物、植物、颜色、自然、神宗、习语等文化意象的朱译和梁译的翻译策略发现:直译仍然是两译处理意象的主要手段,但在梁译中所占的比例稍高;梁译中直译加注的手段相对于朱译来说有绝对数量的增加,占总量的29%,而朱译中只有3.3%的意象是用直译加注的手段完成的;朱译中的隐化意象现象较突出,占了35%的比例。朱译中还出现了如“同室操戈”、“桃花人面”等汉语意象,是译者提高译文“译语化”程度的重要指标。b.在“连接成分”部分,表示并列关系的“和”、“(以)及”、“并且”、“跟”四个连词在两译中出现的频率分别是:梁译948例,朱译888例;表示时间关系的“when”的共32个译例里,梁译中表示时间的译法有8处,朱译中表示时间的译法有5处,梁译中“隐化”可见23处(71%);朱译中26处(81%);表示转折关系的“but”的50个译例中,朱译有14处(28%)隐化,梁译中见6处(12%)隐化用法。c.人称代词:朱译以15049例略高于梁译的13694例,占总语料的比例分别是6.77%和6.61%,前者是后者的1.02倍,但均低于原文(11.4%)。隐化的人称代词包括主格、宾格和所有格等多种形式。d.四字格的使用总量上看,梁译四字格为664例,而朱译为724例,后者多出前者9.2%。朱生豪的四字短语还包括添加虚词的手段来拼凑音节以强化译本音乐性的用法。在结语部分,笔者以译者/作风格产生的原因为根据梳理了两译在这四个译本中表现出的风格:梁译的“欧化”特点明显和突出,集中表现在“被”字句、介词、“是……的”等句式和结构上。是梁实秋更接近原文、更忠实原文作者的表现,也印合了他“还读者一个真实的莎士比亚”的译莎动机。而朱译的“译语化”特点和“音乐性”更强,符合学界对其更适合演出和咏诵特点的评价,也是他“教化大众”、“足救时弊”的译莎缘由的真实体现。结语部分还包括本研究的研究局限和展望等内容。本研究的结论和方法具有充盈语料库的译者/作研究策略和手段、完善梁实秋和朱生豪两位译者风格体系、为莎士比亚戏剧的复译提供参考、帮助研究者了解语言接触及影响规律、提供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实例等价值。

郑曾[7](2012)在《新中国儿童生活的视觉呈现 ——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1954-1966)《小朋友》杂志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少儿期刊的设计,是设计史研究的特殊课题。一方面,各类少儿期刊在儿童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体现寓教于乐、传播知识的目的,又折射出特定时期、特定地点的社会环境、教育面貌、家庭生活与文化艺术形态,其设计涉及到众多的社会与文化因素,因而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可以看作为儿童生活的形象缩影。另一方面,少儿期刊的设计又体现出特定时期与特定地区的设计面貌、设计潮流与设计文化,它既具有鲜明的重图像、重情趣、重寓教于乐的特点,又体现出该时期普遍性的设计走向。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少儿期刊设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既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新中国儿童的生活图景,也反映了新时期、新社会的审美观念与设计文化。《小朋友》杂志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历史最为悠久、设计最为精良的少儿刊物之一,从1954年复刊到1966年因文革停刊,该杂志集中、典型、生动地反映了新中国少儿杂志的设计状态与设计文化,也以活泼的版式、多彩的图像、丰富的内容、明确的主旨展现出特定时期的儿童生活、视觉文化与时代风貌。作为特殊个案的研究,本文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注那个时代儿童生活特点,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杂志是如何对儿童的生活学习起到促进作用;二是杂志如何运用视觉言语和设计语言来进行传达的,这些设计形式对儿童的影响如何,那个时代的知名艺术家们对此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三是通过研究典型的材料与案例来剖析儿童期刊的特点,探讨儿童期刊今后的发展方向。通过上述研究,希望能够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认识新中国初期的设计文化,分析时代政治、文化与社会生活对设计发展的影响,了解为特殊群体所做的设计是如何涉入、服务、影响日常生活的,研究在新社会背景下,设计是如何应对社会需求与服务宗旨、如何反映生活与完善生活、如何协调传统继承与创新探索等设计所面对的重大课题的。

廖正刚[8](2011)在《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做为理论框架,采用对比研究方法;内省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及系统与语篇相互参照的观察方法,考察分析了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通过对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和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的对比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汉语基本颜色词的转类度(动化)和转级度均要高于英语基本颜色词的转类度和转级度,这一研究结果通过自建语料库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在两个大型语料库中,英汉基本颜色词有三组词转类度和转级度较高,它们分别是“red”(红),“white”(白)和“black”(黑),这三组词都位于人类对颜色普遍认知系统里的前三位,我们认为典型的基本颜色词最易转类和转级,但因历史,文化及认知等方面的不同,它们跨语法范畴的顺序有别。在COCA语料库中,有个异常现象是英语基本颜色词“brown”排在基本颜色词动化的第一位;而在CCL语料库中,汉语基本颜色词“褐”却无动化实例显现。在CCL语料库中,汉语基本颜色词“红”排在汉语基本颜色词动化的第一位。英汉基本颜色词动化高频词呈现不对称现象。英汉基本颜色词出现转类频率差异的原因之一是是英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之间小有交叉,导致了其动化度低;而汉语转类度或动化度高是因为汉语名词包含动词,动词包含形容词。汉语名词与动词之间是相互蕴含的关系。英汉基本颜色词出现转类频率差异的另一原因是英语注重分类,把“过程”事物化,抽象化和概括化,因此英语基本颜色词动化度低。汉语更重视的是过程化,具体化和隐喻化,因此其转类度(动化度)高。汉语基本颜色词转级度高是由于汉语所表述的因果关系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因果关系的拟构性大,同时也符合哲学上所说的因果率。相对汉语而言,英语是重视语法的语言,按照英语的语言习惯,在讲述具有原因状语从句的小句复合体时,先说“果”小句,而后说“因”小句。英语这样的语言结构限制了其转级,而且转级的也不够彻底,只转级到词组。汉语是更侧重语义的语言,汉语基本颜色词可以通过层层降级(down-shift),一直转级到词。当然就儿童英语而言,一般来说也是先说“因”,而后说“果”。通过对英汉动化基本颜色词高频词在各自大型语料库中的参与者观察,我们发现英语基本颜色词高频词“brown”主要出现在烹调语域中,在134个“brown”的动化实例中,有125例出现在烹调语域中,烹调语域主要是关于人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关系,其他的9例“brown”动化也是谈及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这是西方人长期主客二分的结果,英语动化高频词“brown”涉及的是人与物的关系。汉语动化高频词“红”常出现的语域一般为人际关系域,人体器官域,情感域和动植物域等。从“红”动化出现的语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比较重视人际关系及人自身,但中国人也没有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汉语基本颜色词的动化,我们从语言层面可以看出中国人传统观念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最后文章作者从三个方面阐释了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语义范畴的差异性,即英汉基本颜色词隐喻中的属性迁移对比,过程迁移对比和因果关系迁移对比。通过对英汉动化高频词“brown”和“红”的语义迁移分析。英语基本颜色词“brown”语义迁移是凭借转喻认知机制来实现的,而汉语基本颜色词“红”语义迁移是既通过转喻认知机制又通过隐喻认知机制来实现的。汉语基本颜色词“红”跨语义范畴时,语义迁移路径主要是从基本颜色域迁移到人际关系域和情感域。汉语基本颜色词“红”跨语义范畴多的动因与中国历史,文化及认知等紧密相连。

周康[9](2011)在《上海早期流行歌曲成因研究 ——以黎派音乐为代表》文中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解体,外国资本主义列强进入中国,随之西风东渐。中国社会性质渐变,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人们对社会生活要求随之起了变化,在音乐方面,过去中国传统的“雅乐”与“俗乐”已不能满足发达城市人们的需求,于是在上海这个在近代资本主义商业化就已高度发达的城市里,率先产生了成人爱情歌曲,即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在近代中国的萌芽、出现,并迅速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民国时期上海的娱乐文化蔚为大观,内容很丰富,其中的流行歌曲就是都市生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流行歌曲,作为一种被大众广泛传唱的艺术形式,自20世纪20年代末于上海诞生以来,便与女性结下不解之缘。上海早期流行歌曲的演唱主体大部分为女性,唱词的内容绝大多数也是与女性有关。本文拟选取二、三十年代为考察时段,参考《上海老歌名典》、《黎锦晖流行歌曲》等文本资料集,结合《申报》等报刊资料,以上海早期流行歌曲的产生与流行为切入点,关注流行歌曲与女性的天然结合,从女性视域出发,对民国上海的流行歌曲进行研究,试图梳理出其中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貌。全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叙述上海第一首流行歌曲的产生以及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章,开始探讨以黎锦晖为代表的上海早期流行歌曲的主要内容,由于与歌舞团的最初结合,流行歌曲从诞生之初以便以“小妹妹”的形象示人。第三章,开始探讨上海早期流行歌曲的成因,中国近代以来最早的流行歌曲为何会在上海产生?产生后又为何会如此广泛地流行起来?这是本章主要试图解决的问题。最后,通过时人对以黎锦晖为代表的上海早期流行歌曲的评价来看这些歌曲产生后的时代处境。

卞许彬[10](2011)在《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尝试以修辞学理论为主要指导思想,以修辞学阐释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当代(尤指改革开放至今)在中国大陆形成广泛影响的普通话流行歌曲的构成要素、生成机制、修辞策略和艺术手段等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进而对流行歌曲的创作和鉴赏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从古至今,流行歌曲的主体内容在不断发生流变,但人性是其不变的主题。与流行歌曲内容的不断演化发展相对应,歌词创作的修辞手段也在逐步细化和丰富。歌曲修辞如何应时代不断调整自身,如何随着社会形态、社会观念变化不断走向精致和多元,是本文的中心话题。本文分为绪论、流行歌曲的主体内容分析、流行歌曲的修辞分析、流行歌曲的主体内容和修辞流变、结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主要内容是廓清“流行歌曲”的定义标准,以及进行在本文中应用修辞学理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的论证,并简要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流行歌曲的主体内容分析。这一部分分为两个小章节,将流行歌曲的发展分为当代流行歌曲崛起之前和当代流行歌曲两个阶段,通过阐明流行歌曲与诗歌的同源性,证明在这两个不同阶段,“人性”一直是流行歌曲的中心话题。第三部分:流行歌曲的修辞分析。本部分是对流行歌曲歌词语言与修辞层面进行具体分析。首先将“共鸣”作为流行歌曲独特的审美追求,对其在歌词写作中的表现加以描述;其次具体分析流行歌曲的语言特点,即游戏娱乐性、情感渲染性与诗性;流行歌曲歌词的修辞规则,从语音层面、词语层面、句法层面分别具体说明。对语音修辞的分析主要是研究歌词在押韵、双声叠韵、叠音、衬字、节拍、拗口令与绕口令几个方面采取的主要手段以及由此形成的易上口、优美、歌唱性强等特点;词语修辞则从歌词写作中对同义词与反义词、词语语体、新词与怪词的运用入手,说明流行歌曲通过对词语的选择和安排,从而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句法方面,歌曲往往采用对词性的灵活应用、对词语的超常搭配以及句法成分的并列和缩略手段,使流行歌曲呈现出灵动优美、含义隽永的特色,表现了极强的生命力和独创性。第四部分:流行歌曲的主题内容与修辞流变。这一部分将中国当代流行歌曲具体分为五个时期,即复苏期(1978-1985)、第一个发展高潮期(1986-1988)、调整期(1989-1992)、第二个发展高潮期(1993-1996)、新的发展期(1997至今),根据每个阶段流行歌曲的发展情况,论证随着社会发展,歌曲内容的丰富,修辞手段也在不断丰富与细化。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论。这一部分将对本文内容、研究结论以及意义进行简要概括。

二、“灰色”歌曲与黎锦晖先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灰色”歌曲与黎锦晖先生(论文提纲范文)

(2)绿色化进程下的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以益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不足之处
二、城市公共艺术之于城市形象的意义
三、绿色化进程下的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以益阳市为例
    1.“竹文化”融于城市公共艺术
    2.“梅山文化”融于城市公共艺术
    3、“美人窝文化”融于城市公共艺术
    4.“湖乡文化”融于城市公共艺术
小结

(3)“物换星移几度秋”——众评黎锦晖(论文提纲范文)

一、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
二、黎锦晖的唯美思想和儿童美育
三、黎锦晖功过的后世评论

(4)中国早期的电影职业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时间限定与概念厘定
        1.中国早期
        2.电影职业教育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1.中国早期的职业教育问题研究
        2.中国早期歌舞团与电影事业关系研究
        3.民国时期上海都市文化研究
        4.民国时期电影明星研究
    四、论文创新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早期中国电影人才的来源
    第一节 电影业在中国的发轫
    第二节 中国早期电影业的人才状貌
        一、专业编导人才的缺乏
        二、演员的来源缺乏-戏剧表演方式与专业电影表演方式的差距
        三、女演员的缺乏-不合时宜的传统“旦角”
        四、电影技师的缺乏
    第三节 传统的“师传徒”式电影人才培育
    第四节 早期中国电影人才的职业化开端
第三章 1920 年代各类影戏学校的创办及办学特色
    第一节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
    第二节 1920 年代电影学校创办的概况
    第三节 中国早期电影职业教育的教材与理论建设——以昌明函授学校为例
    第四节 专职培养演员的影戏学校-明星影戏学校
    第五节 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影戏学校-中华电影学校
    第六节 西方人在中国创办的影戏学校-贝兰/美亚电影传习所
第四章 早期电影职业教育在1930 年代的演变
    第一节 中国电影在30年代面临的“新”形势
        一、抗日战争爆发的影响
        二、电影界需要“新人才”
        三、“声音的挑战”
        四、电影审查委员会成立
        五、危险与机遇并存
    第二节 明星公司附设电影学校在三十年代的变化
    第三节 联华歌舞班对歌舞演员的培养
        一、明月歌舞团与联华的合作
        二、联华特色的明星培育制度
        三、明月社歌舞人才在银幕的表现
    第四节 “孤岛”时期的上海民营电影艺员培训机构
        一、国联演员训练班
        二、其他新人训练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为“新音乐”而“音乐”——作为抗战时期的批评家贺绿汀(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可逆的主体地位
二、于“音乐乱流”中挽救真理
三、扞卫艺术本质的真诚

(6)莎士比亚戏剧汉译定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的创新点
    1.3 研究语料及方法
        1.3.1 研究语料及工具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及内容
第二章 莎士比亚戏剧汉译本定量研究综述
    2.1 莎剧及其汉译概述
        2.1.1 莎剧简述
        2.1.2 莎剧在中国的译介
    2.2 梁实秋、朱生豪两译本概述
        2.2.1 梁实秋和他的莎剧汉译
        2.2.2 朱生豪和他的莎剧汉译
    2.3 语料库翻译学综述
        2.3.1 语料库翻译学
        2.3.2 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内容
    2.4 两译本的基本定量分析
        2.4.1 两译本的基本特征
        2.4.2 两译本的词汇密度
        2.4.3 两译的高频词
        2.4.4 两译的特色词
    2.5 小结
第三章 从“音乐化”视角考察两译作特征及风格
    3.1 韵
    3.2 节奏
    3.3 语调
    3.4 小结
第四章 从“欧化”的视角考察两译作特征及风格
    4.1 汉语“欧化”现象概述
        4.1.1 导致汉语“欧化”的因素
        4.1.2 汉语“欧化”的历程
    4.2 两译本与特殊结构相关的“欧化”
        4.2.1 “被”字句
        4.2.2 “N 的 V”结构
        4.2.3 表示判断意义的“是……的”结构
    4.3 两译本与词类相关的“欧化”
        4.3.1 介词
        4.3.2 数量词
    4.4 小结
第五章 从“译语化”视角考察两译作特征及风格
    5.1 文化意象
    5.2 连接成分
        5.2.1 表示并列关系的连接成分
        5.2.2 表示时间关系的并列成分
    5.3 人称代词
    5.4 四字格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两译本定量分析研究结论
        6.1.1 基本定量方面
        6.1.2 “音乐化”方面
        6.1.3 “欧化”方面
        6.1.4 “译语化”方面
    6.2 两译译者/作风格
        6.2.1 影响译者/作风格产生的因素
    6.3 研究意义
        6.3.1 实践意义
        6.3.2 理论意义
    6.4 研究局限及展望
        6.4.1 语料库建设方面
        6.4.2 解释论证方面
        6.4.3 研究方法方面
参考文献
附录

(7)新中国儿童生活的视觉呈现 ——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1954-1966)《小朋友》杂志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的意义
        二、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小朋友》杂志的概述
    第一节 《小朋友》杂志的历史发展
        一、 《小朋友》杂志的创刊与早期发展(1922 年至 1937 年)
        二、 《小朋友》杂志的发展历程(1945 年至 1966 年)
    第二节 《小朋友》杂志的背景分析
        一、 杂志的读者定位
        二、 杂志与同时期其他儿童刊物的比较
    第三节 《小朋友》杂志的内容定位与办刊理念
    第四节 《小朋友》期刊的风格特点
第三章 《小朋友》杂志所呈现的新中国儿童生活图景
    第一节 校园生活风貌的展现
        一、 思想道德教育
        二、 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三、 儿童审美情趣的培养
        四、 集体观和英雄荣誉观
        五、 健康卫生和体育
        六、 劳动观
    第二节 家庭生活风貌的描绘
        一、 家庭道德伦理的教育
        二、 良好生活习惯
        三、 责任感教育
    第三节 社会生活风貌的体现
        一、 时事与政治
        二、 传统文化
        三、 城乡环境、地域与国家
第四章 《小朋友》杂志视觉呈现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图文并用的叙事手法
        一、 图文并用的趣味性
        二、 文字内容的儿童化解读
    第二节 杂志存在的艺术形态
        一、 版式特点
        二、 图形与色彩
    第三节 封面画的特点
        一、 期刊封面的特点
        二、 民间艺术在封面插图中的传承和发展
        三、 着名儿童画家
第五章 由《小朋友》所折射出的五六十年代儿童刊物的视觉呈现特色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儿童刊物的童趣性与易懂性
    第二节 儿童刊物中视觉元素的功能运用
    第三节 儿童审美随时代发生的变化
第六章 儿童杂志设计的问题与启示
    第一节 儿童杂志设计的经验总结
    第二节 《小朋友》杂志设计对当代儿童期刊的启示
    第三节 儿童杂志教育性的探究
        一、 儿童心智开发
        二、 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8)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示清单
表格清单
缩略词清单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选题的意义
    1.4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颜色词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对颜色词的研究
    2.2 国内对颜色词的研究
    2.3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认知语义观
    3.2 功能句法观
    3.3 语言系统与语篇互补观
    3.4 范畴与跨范畴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对比分析法
    4.2 内省与实证结合的研究方法
    4.3 系统与实例相互参照的观察方法
    4.4 语料的收集
        4.4.1 大型语料库:COCA 语料库和 CCL 语料库
        4.4.2 自建小型语料库
        4.4.3 部分内省语料和词典语料
    4.5 分析工具
第五章 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语法范畴的对比
    5.1 英汉基本颜色词转类的对比
        5.1.1 英汉基本颜色词形化对比
        5.1.2 英汉基本颜色词动化
    5.2 英汉基本颜色词转级对比
        5.2.1 英语基本颜色词转级
        5.2.2 汉语基本颜色词转级
    5.3 小结
第六章 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语法范畴的差异性分析
    6.1 频率差异因素分析
    6.2 高频词不对应因素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语义范畴对比
    7.1 英汉基本颜色词隐喻中的属性迁移
        7.1.1 英语基本颜色词隐喻中的属性迁移
        7.1.2 汉语基本颜色词隐喻中的属性迁移
        7.1.3 英汉基本颜色词隐喻中的属性迁移的同与异
    7.2 英汉基本颜色词隐喻中的过程迁移
        7.2.1 英语基本颜色词隐喻中的过程迁移
        7.2.2 汉语基本颜色词隐喻中的过程迁移
        7.2.3 英汉基本颜色词隐喻中的过程迁移的同与异
    7.3 英汉基本颜色隐喻中的因果关系迁移
        7.3.1 英语基本颜色隐喻中的因果关系迁移
        7.3.2 汉语基本颜色词隐喻中的因果关系迁移
        7.3.3 英汉基本颜色词隐喻中的因果关系迁移的同与异
    7.4 英汉高频词跨语义范畴迁移对比
        7.4.1 英语高频词“brown”的跨语义范畴迁移
        7.4.2 汉语高频词“红”的跨语义范畴迁移
        7.4.3 英汉高频词跨语义范畴的同与异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结果概述
    8.2 本研究创新之处
    8.3 本文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英汉语料库基本颜色词实例
    附录1.1 大型语料库:COCA 语料库基本颜色词跨范畴实例
    附录1.2 大型语料库:CCL 语料库基本颜色词跨范畴实例
    附录1.3 自建语料库基本颜色词跨范畴实例
附录2 作者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期间的科研项目一览
附录3 作者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期间学术论文一览
致谢

(9)上海早期流行歌曲成因研究 ——以黎派音乐为代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对象
    四、题目界说
第一章 上海早期流行歌曲的产生
    第一节 《毛毛雨》的诞生
    第二节 西洋音乐的传入
    第三节 学堂乐歌是中国早期流行歌曲的前身
第二章 以黎锦晖为代表的上海早期流行歌曲
    第一节 黎锦晖以国语推广运动为契机
    第二节 家庭爱情歌曲的大量产生
    第三节 早期流行歌曲的主题以女性为主
第三章 上海早期流行歌曲的成因
    第一节 上海早期流行歌曲产生的催化剂是都市文化
    第二节 上海早期流行歌曲的推动力是其完备发达的媒介
    第三节 时人对以黎锦晖为代表的上海早期流行歌曲的评价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选取"流行歌曲"的标准
    1.2 流行歌曲与修辞学
        1.2.1 流行歌曲研究的合理性与价值
        1.2.2 修辞学视角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1.2.3 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2章 流行歌曲的主体内容分析
    2.1 当代流行歌曲的前世今生
        2.1.1 流行歌曲与诗歌
        2.1.2 "人性"的歌唱价值
    2.2 人性—永恒的主题
        2.2.1 传统"流行歌曲"的人性表现
        2.2.2 来自人性的力量——当代流行歌曲的崛起
第3章 流行歌曲的修辞分析
    3.1 共鸣——流行歌曲独特的审美追求
    3.2 流行歌曲求美的语言策略
        3.2.1 隐含接受者的审美反馈作用
        3.2.2 流行歌曲语言的特点
        3.2.2.1 语言的游戏娱乐性
        3.2.2.2 语言的情感渲染性
        3.2.2.3 语言的诗性
    3.3 流行歌曲歌词的修辞规则
        3.3.1 语音修辞
        3.3.1.1 押韵
        3.3.1.2 双声叠韵、叠音词
        3.3.1.3 衬字
        3.3.1.4 节拍
        3.3.1.5 拗口词与绕口令
        3.3.2 词语修辞
        3.3.2.1 同义词与反义词的运用
        3.3.2.2 词语语体的运用
        3.3.2.3 怪词、新词的运用
        3.3.3 句法修辞
        3.3.3.1 词性活用
        3.3.3.2 超常搭配
        3.3.3.3 句法成分的并列与缩略
第4章 流行歌曲的主体内容与修辞流变
    4.1 复苏期(1978-1985)
    4.2 第一个发展高潮期(1986-1988)
    4.3 调整期(1989-1992)
    4.4 第二个发展高潮期(1993-1996)
    4.5 新的发展期(1997至今)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灰色”歌曲与黎锦晖先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流行歌曲演唱多元化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 傅议萱.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绿色化进程下的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以益阳市为例[J]. 杨文,龚力. 流行色, 2019(10)
  • [3]“物换星移几度秋”——众评黎锦晖[J]. 陈连. 大连大学学报, 2019(02)
  • [4]中国早期的电影职业教育[D]. 但海涯. 西南大学, 2019(12)
  • [5]为“新音乐”而“音乐”——作为抗战时期的批评家贺绿汀[J]. 徐科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 [6]莎士比亚戏剧汉译定量分析研究[D]. 张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7]新中国儿童生活的视觉呈现 ——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1954-1966)《小朋友》杂志设计为例[D]. 郑曾. 南京艺术学院, 2012(02)
  • [8]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对比研究[D]. 廖正刚.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9]上海早期流行歌曲成因研究 ——以黎派音乐为代表[D]. 周康.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5)
  • [10]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D]. 卞许彬. 山东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与李金辉先生合奏的《灰色》歌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