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降存款利率对张家界邮政储蓄业务的影响

调降存款利率对张家界邮政储蓄业务的影响

一、转存款利率下调对张家界市邮政储蓄业务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俞松[1](2016)在《利率市场化对武陵山片区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深入,我国的中小企业,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将面临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巨大挑战。武陵山片区资源丰富,旅游业、特色农业、加工制造业、民族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系列产业发展迅速,有些产业已成为区域性的支柱产业;而这些区域内的企业基本都为中小企业,但融资难的问题也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以武陵山片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研究对象,立足于武陵山片区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以及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因。通过借鉴国外利率市场化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分析利率市场化的综合影响,以及中国的利率化进程。进一步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利率市场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立足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利率市场化发展有利于提升中小企业筹集资金能力,合理配置资源,但是从短期发展来看,对于减少中小企业融资的束缚没有太大帮助。在利率化市场下,本文针对武陵山片区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武陵山片区中小企业融资的思路和举措。以中小企业融资为突破口,并根据武陵山片区中小企业,以及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提出了武陵山片区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及其选择。并从中小企业和政府两方面提出了改善武陵山片区中小企业融资的措施。

刘乃梁[2](2016)在《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进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溯源不足百余年的当代反垄断法秉承竞争宏愿,以独立规制禀赋常立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宏图之中,因其恢弘效果而被社会舆论褒奖为“经济宪法”,也因此标签设定而承载着更多的历史使命与规制期待。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肩负着为市场经济发展肃清垄断荆棘的任务,它与银行业垄断问题的广泛质疑和银行业市场化探索的行之惟艰“不期而遇”。当回顾、审视和反思我国银行业从垄断经营到竞争引入的发展历程,我们就会知晓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开展并非历史的巧合,而是源于现实和发展之迫切需要。我国银行业发展呈现出对政府干预的高度路径依赖,这使得银行业垄断以一种既复杂又简单的形态呈现于社会舆论面前:它因公权的过多介入而游走于市场与法律的边界,又因公私交融之下金融机构权利的权力化倾向而表现出市场行为的肆意。在种种争论之中,金融消费者和大多数社会舆论声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为富不仁”,经济学家更多地痛陈银行业市场精神之缺失,业界人士极力维护银行业的正面形象,而决策层隔岸观火静待银行业市场化进程的外部性展开。在银行业垄断的“罗生门”之中,《反垄断法》的实施成为问题澄清和解决的应然进路,银行业垄断的传媒语境亟待法律层面的认知、剖析与应对。从金融学到法学,银行业垄断问题需要从指数分析和效果评测回归《反垄断法》的法定垄断类型和法律规制结构之中,进而寻求法律框架下的合理界定与规制进路;从金融法到竞争法,银行业需要引入更为独立、更为权威的维护市场竞争机制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规制手段,通过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探索实现对银行业市场金融规制的补充和完善;从结构主义到行为主义,我们应当在尊重银行业金融规制的基础上,立足主体权利的维护,从主体行为逻辑出发构建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体系。银行业垄断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比之我国反垄断法规范体系的单薄、银行业市场监督管理机构的“一家独大”比之我国反垄断法规制机构的分散与不成熟,种种对比的结论在于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完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仍然存在着很长一段距离。但是,我们不能因反垄断法的羽翼未满而对银行业垄断问题视而不见,亦不能因反垄断法律规范的既有残缺而放弃对银行业垄断行为专业规制路径的探索。在金融法治化的议题之下,我们没有理由使金融市场化的建设脱离最符合市场化诉求、最能维护市场竞争机制的反垄断法的实施。我国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应当立足于银行业垄断问题的特征,从反垄断法规制优势出发不断寻求制度完善,以期为银行业市场化进程保驾护航。本文的研究与写作立足于法学视角,在遵循问题主义进路的前提下,依照法律规制开展与完善的基本结构展开对核心命题的论述。具体来看,从“规制需求—规制供给—规制问题—规制分析—规制路径”的法律规制进路逻辑出发,对银行业垄断的规制缘起、银行业垄断行为的法律界定、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现实困境、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法律逻辑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制度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阐释。全文除导论之外,共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银行业垄断:问题与规制进路”。本章通过银行业垄断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梳理,阐明命题的法学属性,明确银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制度体系的宏观向度。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虽然存在着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的观点之争,但是从整体发展趋势而言始终是从垄断逐渐走向竞争。鉴于反垄断法对银行业垄断结构规制的局限性和行为规制的可行性,我们认为应当确立我国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行为导向,将银行业垄断问题的关注点从金融学的市场评测转入法学视野下的行为规制。银行业垄断问题的法学本质在于形成垄断行为、损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和影响社会公共利益。我国银行市场的垄断行为夹杂政府的不当干预具有多层次、多场域的特征,从根本上渗透于银行业市场的各个领域。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应当立足于市场化建设,从垄断行为规制着手,树立“攘外必先安内”的规制理念,正确处理与金融规制的关系,借《反垄断法》实施之东风,探索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体系的完善路径。第二章——“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内涵阐释”。本章在厘清《反垄断法》适用于银行业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障碍的基础上,明确银行业市场垄断行为的认定思路,阐明银行业经营者的主体特殊性,将广泛存在于社会舆论之中的“意定”垄断行为置于法定垄断行为框架之内分析,通过银行业市场垄断行为的对号入座明确银行业市场垄断的法律真实性,从法律适用的层面释明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银行业垄断行为的法律认定应当以合理规则适用为主,慎用本身违法规则,相关市场认定应当着眼结论的发展性与科学性,与此同时应当尊重银行业的行业特征,适时调整认定方法。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应当秉承经营者的同一性,树立“以经济垄断规制为主,行政垄断规制为辅”的推进维度。除宏观认定思路阐释之外,本章从银行业市场价格联盟、“银行业反垄断第一案”和“大到不能倒”等问题着手,着重分析银行业在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经营者集中等垄断类型方面表现出的不同个性。第三章——“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问题审视”。本章从“目标—主体—方法—效果”的规制结构出发阐明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体系建构的关键环节。我国银行业市场反垄断法规制承继了我国《反垄断法》实施的“目标虚化”,反垄断法规制目标的多元定位不仅导致自身规制目标的不集中,也使得与银行业规制目标趋同,产生外部挤压。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与行业规制的权力冲突不利于规制目标的实现,并且银行业发展的路径依赖与反垄断法规制体系自身的不健全更是加剧了银行市场对反垄断法规制的排斥。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面临着一种“内忧外患”的实践困境,规制方法的不完善首先成为“内忧”的始作俑者,而后反垄断法规制的“无计可施”又对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权威性与独立性产生减损效应,最终导致反垄断法规制“无从下手”,威慑与合规指引的双重规制效果成为奢求。第四章——“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法学逻辑”。本章依据第三章提出的目标虚化、主体冲突、方法困境和效果评测四方面的问题,立足银行业市场垄断行为的特征和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的现状,从规制理念、权利导向、冲突协调和规制调试四个方面进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法学逻辑阐释。我们认为,反垄断法规制秉持着助推而非主导、规制而非控制、工具而非万能以及独立而非附庸的法律适用理念,在金融市场化、金融法治化和金融民主化的银行业市场发展思潮下,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应当树立一种法治、辅助且独立的规制理念,通过对银行业市场垄断行为的规制,促成银行业市场金融规制的有效变革,通过反垄断法规制的路径创造实现银行业市场监管路径依赖的适当破除。银行业市场应当明确竞争者市场和消费者市场不同的权利诉求,反垄断法规制立足于相关市场主体的权利维护,并且通过反垄断法规制的自我调试缓解法律的不确定性,挖掘反垄断法规制之于银行业市场的特殊禀赋。第五章——“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制度进路”。本章针对前文问题梳理与逻辑分析首先明确银行业反垄断规制权的行使原则和边界,明确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体系的特征在于软硬兼施、多元参与和制度明晰。首先,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应当建立明确的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为规制协调机构,不断促进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司法化改造,合理配置垄断行为执法管辖权,依据区分原则开展银行业市场政府行为的反垄断审查,并通过执法和解制度的探索柔性处理银行业市场问题。其次,通过以大数据和银行业市场竞争性评估的基础制度完善、以法律规范体系和量化标准为核心的实体制度完善以及以执法和司法为内容的程序制度完善,缓解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不确定性。最后,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还应从主体多元化、守法促进、政府不当干预排除和产业政策协调等方面着手,完善私人实施、专家参与、竞争倡导、竞争中立和行政指导等关联法律制度。

赵琰[3](2014)在《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摘要:本文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介绍金融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结合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影响因素,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SDI指数,通过收集农村信用社的公共信息和资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建立SDI指数评级体制,解决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概念抽象、难以测量的问题。本文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了构建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并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整体不高,24.3%的合作社尚处于起始阶段,并且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指数水平受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表明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经济水平,所以要重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持续发展。本文从产权制度、盈利模式、风险控制、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几个方面分析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陈婷婷[4](2013)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湖南省张家界市为例》文中认为自2009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以来,各试点地区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已进入到第五个年头。就目前看来,该政策已使农民养老状况发生显着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口已经直接享受到政策所带来的实惠。然而,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无论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身,还是在相关政策的执行过程中,都存在可以改善之处。本文以湖南省张家界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深入分析该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现状,总结经验与问题,以期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提出可鉴之策。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等;第二部分介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第三部分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张家界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以调查结果为基础,总结出张家界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经验与存在问题,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五部分借鉴德日两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践,提出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启示;第六部分就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出对策建议。本文提出的几条主要对策建议包括:一是要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来完善新农保的外部环境;二是在组织、信息化和服务网络方面加强新农保管理体制建设;三是建立科学的新农保筹资机制,核心观点在于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并合理划分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四是探讨如何实现新农保基金增值保值,主要从逐步拓宽投资渠道,实现市场化运营、审慎选择投资工具、建立健全基金投资运营的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五是建议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进程。期望通过以上措施的实行,改善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不足之处,使之早日成为惠及全体农村居民的又一重大社会保障政策。

毕宇[5](2012)在《张家界地区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因奇山得名、旅游立市的张家界尽管近些年发展十分迅速,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地区经济发展仍相对落后,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如何有效发挥货币政策效果,促进张家界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货币政策在张家界地区实施效果为对象,在大量吸收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探讨货币政策和经济增长、物价稳定、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大量数据和实际案例为依据,详细分析了近年来货币政策在张家界地区的实施效果,并重点选取了旅游业、房地产业和中小微型企业,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现状的剖析,发现了货币政策在张家界地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因金融体制机制不健全被限制,因地方软件硬件不完善被弱化,因金融机构行为不规范被扭曲,因微观经济主体不成熟被淡化等方面。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经验,立足张家界实际,紧紧抓住张家界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历史性机遇,提出了一系列优化货币政策在张家界地区实施效果的建议。

田杰[6](2012)在《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研究》文中指出金融排除在全世界各个国家普遍存在,当前我国农村地区遭受严重的金融排除,表现为农村金融密度偏低,分布不均匀,而且部分农村地区呈现一定程度的“金融沙漠”;农户获取贷款的比例偏低;县域农村地区贷款投放比例低且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外流严重。农村金融排除对农村社会经济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其不仅会导致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不均衡;同时,农村金融排除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农村经济增长、加剧农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严重的影响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农村金融排除导致的后果引起了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对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的诱因及导致的后果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来降低农村金融排除,在我国构建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从而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本文坚持描述性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计量模型法、比较分析法揭示了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的诱因及其导致的后果,最后本文探讨了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的干预路径。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的现状。首先对我国2009年农村金融排除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得出:全国及各个省份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分布不均匀且农村金融密度偏低,农村地区资金外流严重、贷款投放比例小,农户及中小企业获取贷款比例偏低。其次,本文采用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3种分析方法,以IFE(金融排除指数)为衡量指标,对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农村金融排除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条件β-收敛的检验。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除总体存在σ收敛并表现出明显的β绝对收敛特征。控制地理位置、人均GDP、城镇化比例、受教育水平、城乡收入差距、信息技术、就业率和商业环境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除表现出条件β收敛;东、中、西三大地区不存在俱乐部收敛,即东、西部地区呈现发散,中部地区表现收敛。(2)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的诱因。本文使用来自我国县级层面的数据,经验性地分析了影响农村金融排除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表征社会经济特征的人均收入、就业率、教育水平、商业化程度、城镇化比例、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等越高,农村金融排除越低;用城乡收入差距表示的不平等程度越高,农村金融排除越高;信息技术使用比例越高,农村金融排除越低;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更有可能遭受较高的农村金融排除。(3)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的后果。我国农村金融排除对农村生产率影响的实证表明:我国农村金融排除对农村生产率的影响为负,组成农村金融排除的贷款使用效用维度和产品接触维度的排除抑制了农村生产率增长,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排除的生产率效应为负;我国农村金融排除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表明:农村金融排除的上升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且非农产业比例高的县(市),农村金融排除的上升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东、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排除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我国农村金融排除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表明:我国农村金融排除对农户收入具有显着的抑制效应,组成农村金融排除的地理渗透性和产品接触性与农户收入负相关;储蓄和贷款服务的使用效用性和农户收入正相关,原因在于我国县域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结构和功能失衡。东部地区农村金融排除和农户收入负相关,而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排除和农户收入正相关。(4)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的干预路径。本文提出了从村镇银行和电子化金融服务的发展两个方面来应对我国农村金融排除。村镇银行在应对我国农村金融排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村镇银行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境,通过对影响我国村镇银行网点选址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表征社会经济特征的人均收入、地方财政支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比例、就业人数和村镇银行网点选址正相关。表示竞争优势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和村镇银行网点选址正相关。此外,村镇银行选址偏好于信息化水平高的地方。因此,要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政策支持,激励其到贫困地区积极开展涉农业务;同时要发展农业产业,着力培育整合大型农业企业;要加大信息推广力度,以推动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电子化金融通过提供便利的、可支付的和可接近的农村金融服务来减轻农村金融排除。印度、肯尼亚、巴西和菲律宾的电子化金融服务发展经验值得借鉴。在农村地区发展电子化金融服务具有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电子化金融服务具备良好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电子化金融服务在我国农村部分地区也得到成功的推广和应用。村镇银行和电子化金融服务的发展将会减轻我国农村金融排除,从而推动我国农村普惠性金融体系的构建。

戴小龙[7](2012)在《张家界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家界以旅游立市、兴市,地方中小企业对旅游产业发展贡献突出。现状分析表明,建市以来张家界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银行信贷资金持续支持是最强推动力。但目前张家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仍较明显,信贷支持仍面临体制障碍和现实制约,银行信贷产品单一、担保品缺乏、资金规模有限、政策效应以及外部行政职能、企业自身管理的缺失,仍影响信贷支持的效果。因此,剖析现状,揭示问题,提出建议,对张家界市银行业机构更好更快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乃至推动旅游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论文以经济学、金融学、企业融资等理论为指导,针对张家界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这一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查阅、社会调查走访、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进行了认真研究。首先,对中小企业发展信贷支持的理论进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其次,阐述张家界中小企业发展信贷支持的现状,分析贷款实现增长的因素,以及信用担保发展状况。再次,从信贷产品、贷款担保、资金规模、地方经济、企业自身的制约等角度,对信贷约束的具体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发信贷产品、推进担保创新的解决思路。最后,给出政府行政配套机制建设、金融配套政策和措施以及中小企业自身完善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郑洪斌[8](2004)在《转存款利率下调对张家界市邮政储蓄业务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

范力[9](2002)在《国家实物储备调控机制分析》文中提出世纪之交,人类社会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国际格局多极化态势更加明显,和平与发展主题下仍有诸多动荡不安,经济全球化趋势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这些既为我们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开辟了崭新的天地,也给我国国民经济的继续快速、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本文以确保新形势下我国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为目标,以我国国家实物储备调控机制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国家实物储备的基础理论、储备与市场、政府的辩证关系、国家实物储备的稳定与调控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对我国的国家粮食储备、石油储备、其它重要战略物资储备(概称为物资储备)做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本文共分为六章,分别为:第一章储备、政府与市场;第二章国家储备稳定机制分析;第三章国家储备调控机制分析;第四章国家粮食储备调控机制实证分析;第五章国家石油储备调控机制实证分析;第六章国家物资储备调控机制实证分析。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储备、国家储备、国家实物储备的含义、内容、具体储备品种以及国家实物储备的重要作用。在概括介绍国家储备的历史沿革和世界各国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家储备与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正是由于大量“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客观需要作为政府重要干预手段之一的国家储备干预对其进行矫正。同时指出,在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各类国家实物储备体系,在管理、运营机制、运作方式方面也存在“政府失灵”的问题,必须严格限定国家储备干预的范围,采取科学、适度的干预方式,提高运作效率,从而对其加以矫正。本章结尾总括提出应在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发挥国家储备干预的作用,将市场机制和储备干预有机结合起来,使它们在各自所适合的领域内恰如其分的发挥作用。从而为以后各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总体原则和理论基础。 第二章主要是通过对国家实物储备国家战略性、后备性和社会保险性的理论分析,论述了其对国家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新形势下我国具体的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状况,指出应及早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科学的重要战略资源的国家储备稳定机制,作为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的重大战略措施,以确保我国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和环境不受破坏和潜在威胁,避免因战争等突发性事件造成重要资源的供应中断或供应急剧减少而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第三章辨析了以货币、财政政策为主的传统宏观调控手段的局限所在,及我国转轨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体系的特殊局限性。提出国家实物储备的功能不应局限于保障国家安全这一领域,还应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作为传统宏观调控体系的有益补充,应充分发挥其自身调控优势,与财政、货币政策等传统的宏观调控手段相互协调、统筹安排、科学配合,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我国国家实物储备调控机制的总体指导原则,提出了构建“大储备调控体系”等完善我国储备调控机制的具体政策建议。 第四章主要针对我国国家粮食储备调控机制这一具体领域进行专题实证研究。阐述了国家粮食储备的含义、内容及其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指出科学合理的国家粮食储备是政府调节粮食市场供求、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载体和基本工具。系统分析了我国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的沿革和现状,比较研究了美国、日本、前苏联和印度等国的粮食储备体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合理确定我国专储粮的规模,进一步调整专储粮库存的布局和结构,本着储备与经营分开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更为灵活的储备粮调控运作机制,同时加快完善中央和地方两级粮食储备体系,促进粮食储备的社会化,从而逐步建立健全我国国家粮食储备的宏观调控机制。 第五章主要针对我国国家石油储备调控机制这一具体领域进行专题实证研究。系统分析了石油储备在确保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特别是能源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国际和我国具体的石油供求状况,指出随着对进口石油依赖程度的加大,我国的石油安全己存在受制于人的潜在危机,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充分发挥其保障能源安全、调节石油供求、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在借鉴美、日两国先进石油储备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建立我国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总体原则、资金来源、具体的储备规模、结构和布局,以及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调控运作模式等。\ 第六章主要针对我国国家物资储备调控机制这一具体领域进行专题实证研究,主要阐述了国家物资储备的含义、内容,以及我国国家物资储备的发展沿革和具体现状。在此基础上,充分借鉴了美国、日本和前苏联等几个主要国家物资储备体制的有益经验,指出应深化改革仍带有传统计划经济色彩的我国国家物资储备体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调节相关基础商品供求、有效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家物资储备调控机制

二、转存款利率下调对张家界市邮政储蓄业务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存款利率下调对张家界市邮政储蓄业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利率市场化对武陵山片区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武陵山片区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小企业界定及发展现状
        一、中小企业界定
        二、武陵山片区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武陵山片区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政府加强政策保障和资金扶持
        二、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三、民间金融发展较快
        四、融资渠道现状
    第三节 武陵山片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因
        一、武陵山片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内部成因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外部原因
第三章 利率市场化概述及经验借鉴
    第一节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
        一、利率市场化
        二、利率市场化和资金的限制
    第二节 利率市场化概述及国外经验借鉴
        一、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二、拉美利率市场化进程
        三、国际利率市场化对中国的启示
    第三节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第四章 利率市场化武陵山片区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分析
    第一节 利率市场化武陵山片区中小企业融资有利方面
        一、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
        二、有利于促进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
        三、有助于增加银行的稳定性
    第二节 利率市场化武陵山片区中小企业融资不利方面
第五章 利率市场化下武陵山片区中小企业融资的思路和措施
    第一节 利率市场化下中小企业解决方案的总体思路
        一、中小企业融资SWOT分析
        二、融资方式及其选择
    第二节 利率市场化下各方的融资战略和措施
        一、中小企业的应对措施
        二、政府的应对措施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全文总结、主要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进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现有文献的评述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价值与力图实现的创新
    五、关于本文的几点说明
第一章 银行业垄断:问题与规制需求
    第一节 银行业垄断:从结构到行为的问题演进
        一、银行业垄断结构及其外部性传导
        二、从结构主义到行为主义:反垄断法规制思路变迁
        三、垄断行为:我国银行业垄断的法律规制导向
    第二节 银行业垄断:从社会争议到法学问题
        一、银行业垄断社会争议中的法学追问
        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既有趋势
        三、银行业垄断引发的法学问题澄清
    第三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基于市场化需求的分析
        一、我国银行业市场化的制度变迁
        二、我国银行业垄断行为的衍生场域
        三、我国银行业垄断的法律规制逻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内涵阐释
    第一节 反垄断法适用于银行业的理论澄清
        一、反垄断法适用的制度障碍及其释明
        二、反垄断法视野下的银行业性质判断
        三、《反垄断法》适用于银行业的实然逻辑
    第二节 银行业垄断行为的认定思路
        一、垄断效果的判断规则
        二、合理规则的具体实施:市场界定
        三、我国银行业垄断行为认定的一般思路
    第三节 银行业垄断行为的主体言说
        一、垄断行为主体的反垄断法理解
        二、银行业垄断行为实施主体审视
        三、银行业垄断行为利益相关主体
        四、银行业垄断行为主体一般结论
    第四节 银行业垄断行为的类型探讨
        一、银行业垄断行为之垄断协议
        二、银行业垄断行为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三、银行垄断行为之经营者集中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问题审视
    第一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问题之目标虚化
        一、法律规制目标的一般理解
        二、反垄断法规制目标的实然把握
        三、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目标的现实语境
        四、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目标的虚化效应
    第二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问题之权力冲突
        一、反垄断法规制与行业规制冲突的理论阐释
        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与金融规制的权力冲突表现
        三、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与金融规制的权力冲突缘由
    第三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问题之方法困境
        一、银行业对反垄断法规制提出的挑战
        二、反垄断法规制方法的银行业适用
        三、从反垄断法的不确定性看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
    第四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问题之效果预估
        一、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的现有效果
        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效果推导
        三、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效果实现之要点初探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法学逻辑
    第一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理念阐释
        一、反垄断法规制的理念秉持
        二、银行业发展的传统与未来——基于监管理念的演变
        三、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理念预设
    第二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权利导向
        一、从竞争到权利的反垄断法规制目标转化
        二、银行业主体的权利预设及其垄断演化
        三、社会转型背景下银行业市场权利冲击
        四、银行业市场权利重塑与垄断问题破解
    第三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冲突协调
        一、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冲突的普遍性
        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冲突的客观必然性
        三、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冲突化解的应然逻辑
        四、银行业金融规制的现实趋势——基于规制冲突的缓和
        五、银行业垄断治理规制冲突的缓和向度
    第四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调试向度
        一、银行业反垄断:从法律效力到法律实效
        二、反垄断法的不确定性:由局限回归特征
        三、独特性塑造: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示范与突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制度进路
    第一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制度禀赋
        一、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实施维度
        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基本原则
        三、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发展向度
    第二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权力协调
        一、主要国家银行业垄断规制权的配置模式概览
        二、银行业垄断规制权的法域涉及
        三、权力协调之整体架构
        四、权力协调之协调机构设置——基于反垄断法规制主导的思考
        五、权力协调之关键问题:垄断行为执法管辖权配置
        六、权力协调之特殊问题:政府行为的反垄断审查
        七、权力协调之制度补充:执法和解
    第三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制度完善
        一、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基础制度完善
        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实体制度完善
        三、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程序制度完善
    第四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方法探索
        一、银行业反垄断实施的主体多元化
        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竞争倡导适用
        三、银行业市场发展的竞争中立原则
        四、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行政指导设计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
    2.1 可持续发展概念分析
        2.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1.2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概念界定
        2.1.3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
    2.2 金融发展理论
    2.3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2.3.1 产权制度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2.3.2 盈利模式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2.3.3 风险控制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2.3.4 政策环境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2.3.5 经济和社会环境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3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3.1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发展现状
    3.2 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2.1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3.2.2 指标体系的权重设定
        3.2.3 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指数等级的确定
    3.3 评价体系的有效性评估
4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实证分析
    4.1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现状
        4.1.1 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现状
        4.1.2 农村信用合作社盈利模式现状
        4.1.3 农村信用合作社风险控制现状
        4.1.4 农村信用合作社政策环境现状
    4.2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分析
        4.2.1 信用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整体不高
        4.2.2 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相对较好
        4.2.3 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指数水平受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影响
    4.3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
        4.3.1 变量设计
        4.3.2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回归分析
5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保障
    5.1 合理选择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产权模式
        5.1.1 明晰产权主体
        5.1.2 规范股金价格
        5.1.3 合理设置股权结构
    5.2 积极转变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盈利模式
    5.3 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管控能力
        5.3.1 完善内控体系的构建
        5.3.2 加强操作风险信息披露工作
    5.4 加强政策管控和优化农村信用合作社金融环境
        5.4.1 金融政策
        5.4.2 财税政策
        5.4.3 法律政策
    5.5 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6 结论及展望
    6.1 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不足和展望
        6.2.1 研究创新之处
        6.2.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湖南省张家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1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1.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关概念
        1.1.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1.1.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1.2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理论依据
        1.2.1 公共产品理论
        1.2.2 社会公正理论
        1.2.3 政府责任理论
        1.2.4 福利国家理论
第2章 张家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调查
    2.1 张家界市概况
    2.2 张家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调查分析
        2.2.1 调查点的选取及问卷状况
        2.2.2 调查的样本特征
        2.2.3 样本分析
第3章 张家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存在的问题
    3.1 张家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经验
        3.1.1 成立领导小组、规范办事流程
        3.1.2 成立经办机构、加强业务培训
        3.1.3 严格督查考核、严肃工作纪律
    3.2 张家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存在的问题
        3.2.1 农民参保意识较差
        3.2.2 养老金待遇水平较低
        3.2.3 地方政府财政补贴不尽合理
        3.2.4 养老基金保值增值难
        3.2.5 新农保管理绩效不高
    3.3 张家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存在问题原因剖析
        3.3.1 农村经济滞后与农民传统思想
        3.3.2 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投入不足
        3.3.3 养老保险基金缺乏科学的运营
        3.3.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不够完善
第4章 德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践及其启示
    4.1 德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4.1.1 德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概况
        4.1.2 德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特点
    4.2 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4.2.1 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概况
        4.2.2 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特点
    4.3 德日养老保险模式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启示
        4.3.1 统筹考虑城市化与农民养老保障问题
        4.3.2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体系
        4.3.3 突出政府财政责任
        4.3.4 建立专业管理机构
第5章 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外部环境
        5.1.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5.1.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
    5.2 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建设
        5.2.1 建立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组织管理体系
        5.2.2 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服务网络
        5.2.3 建立完善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
    5.3 建立科学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机制
        5.3.1 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
        5.3.2 合理划分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
        5.3.3 拓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来源的渠道
    5.4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机制
        5.4.1 逐步拓宽投资渠道,实现市场化运营
        5.4.2 审慎选择投资工具,合理确定投资比例
        5.4.3 建立健全基金投资运营的管理体制
    5.5 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进程
        5.5.1 制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
        5.5.2 完善法律制度协调链接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张家界地区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1.2.2 货币政策调控物价效果的实证研究
        1.2.3 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差异的研究
        1.2.4 货币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
        1.2.5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业调控的研究
        1.2.6 货币政策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研究
    1.3 内容及论文框架
第二章 货币政策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外经验
    2.1 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理论
        2.1.1 利率传导机制理论
        2.1.2 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理论
        2.1.3 信用传导机制理论
        2.1.4 汇率传导机制理论
    2.2 货币政策实施效应理论
    2.3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理论
        2.3.1 格利和肖的金融发展理论
        2.3.2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发展理论
        2.3.3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
        2.3.4 赫尔曼、默多克和斯蒂格利茨的金融约束论
    2.4 国外经验借鉴
        2.4.1 国外货币政策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
        2.4.2 国外货币政策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经验
        2.4.3 国外货币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第三章 张家界地区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3.1 张家界地区概况
        3.1.1 张家界区位概况
        3.1.2 张家界地区经济金融概况
        3.1.3 中国人民银行张家界市中心支行简介
    3.2 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回顾
    3.3 货币政策在张家界地区实施的具体举措
    3.4 货币政策在张家界地区实施效果总体分析
    3.5 主要行业实施效果分析
        3.5.1 货币政策支持旅游业效果分析
        3.5.2 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业效果分析
        3.5.3 货币政策支持中小微型企业效果分析
第四章 货币政策在张家界地区实施中存在问题和原因
    4.1 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4.2 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金融体制机制不健全限制了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4.2.2 地方软件硬件不完善削弱了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4.2.3 金融机构行为不规范扭曲了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4.2.4 微观经济主体不成熟淡化了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第五章 增强货币政策在张家界地区实施效果的建议
    5.1 重构张家界地区金融体制机制
    5.2 改善张家界地区软件硬件基础
    5.3 规范张家界地区金融市场秩序
    5.4 培育张家界地区特色经济市场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农村金融排除的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
        1.2.1 农村金融排除
        1.2.2 农村普惠性金融
        1.2.3 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拟解决的问题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及说明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进一步研究工作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
2 文献综述与金融排除理论
    2.1 金融排除测度的研究综述
        2.1.1 指标的选取
        2.1.2 评价方法的演变与述评
        2.1.3 金融排除指数的改进
    2.2 金融排除理论文献综述
        2.2.1 金融排除的诱因
        2.2.2 金融排除导致的后果
        2.2.3 金融排除的应对策略
        2.2.4 文献述评
3 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现状的描述分析
        3.1.1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及存、贷款情况
        3.1.2 我国不同省份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分布
        3.1.3 获取贷款的农户和中小企业比例
        3.1.4 我国干预农村金融排除的政策环境
        3.1.5 我国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及相关服务
    3.2 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的空间差异及其收敛性分析
        3.2.1 引言
        3.2.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2.3 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的空间差异分析
        3.2.4 农村金融排除的σ收敛分析
        3.2.5 农村金融排除的β收敛性分析
        3.2.6 农村金融排除的“俱乐部”收敛性分析
    3.3 本章结论
4 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的诱因
    4.1 引言
    4.2 理论假说
    4.3 农村金融排除影响因素与分析模型的选择
        4.3.1 影响因素与模型的选择
        4.3.2 样本数据
    4.4 实证分析
        4.4.1 样本统计分析
        4.4.2 回归分析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的后果
    5.1 我国农村金融排除对农村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5.1.1 引言
        5.1.2 经验模型、指标与数据来源
        5.1.3 我国农村金融排除对农村生产效率的影响
        5.1.4 基于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实证分析
        5.1.5 结论与讨论
    5.2 我国农村金融排除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5.2.1 引言
        5.2.2 分析变量、数据统计与研究方法
        5.2.3 我国农村金融排除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5.2.4 基于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实证分析
        5.2.5 结论与讨论
    5.3 我国农村金融排除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5.3.1 引言
        5.3.2 模型设定、分析变量与数据统计
        5.3.3 我国农村金融排除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5.3.4 基于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实证分析
        5.3.5 结论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的干预路径
    6.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我国农村金融排除—以村镇银行为例
        6.1.1 村镇银行在干预农村金融排除中的作用
        6.1.2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6.1.3 银行网点选址的相关研究综述
        6.1.4 村镇银行网点布局的理论分析框架
        6.1.5 数据样本与分析变量
        6.1.6 实证分析
        6.1.7 结论与讨论
    6.2 电子化金融服务与我国农村金融排除
        6.2.1 引言
        6.2.2 电子化金融服务在应对农村金融排除中的作用
        6.2.3 国外乡村电子化金融服务的实践
        6.2.4 农村地区发展电子化金融服务的优势
        6.2.5 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电子化金融服务的环境分析
        6.2.6 电子化金融服务在我国农村的应用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张家界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中小企业发展信贷支持的文献综述
        1.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1.2.2 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因素研究
        1.2.3 中小企业发展信贷支持的实践
    1.3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第二章 张家界中小企业发展信贷支持的现状分析
    2.1 张家界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2.1.1 张家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水平
        2.1.2 张家界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及特征
        2.1.3 张家界银行业机构业务发展状况
        2.1.4 张家界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现实机遇
    2.2 张家界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现状
        2.2.1 张家界银行业机构信贷投入状况分析
        2.2.2 张家界中小企业信贷增长主要措施分析
        2.2.3 张家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支持状况分析
第三章 张家界中小企业发展信贷支持的约束分析
    3.1 中小企业信贷产品的制约分析
        3.1.1 地方中小企业特色信贷产品缺乏
        3.1.2 地方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定价缺位
    3.2 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制约分析
        3.2.1 中小企业抵质押担保品种单一
        3.2.2 中小企业抵质押担保成本偏高
        3.2.3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3.3 银行资金供给的约束分析
        3.3.1 存贷比高位运行约束
        3.3.2 贷款集中度约束
        3.3.3 资金总量调配机制约束
        3.3.4 存款准备金及利率政策约束
    3.4 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分析
        3.4.1 地方经济发展基础薄弱
        3.4.2 社会金融诚信环境不佳
    3.5 中小企业管理缺陷的制约分析
        3.5.1 企业管理落后盈利能力弱
        3.5.2 企业经营信息透明程度低
        3.5.3 企业融资方式依赖债务融资
第四章 张家界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产品开发与创新
    4.1 张家界中小企业金融产品的开发
        4.1.1 旅游企业小额循环贷款产品
        4.1.2 地方政府专项信用贷款产品
        4.1.3 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产品
    4.2 张家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创新
        4.2.1 旅游产业链“1+N”担保模式
        4.2.2 异地企业商会担保模式
        4.2.3 企业股权质押担保模式
第五章 张家界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配套政策与措施
    5.1 政府行政配套机制建设
        5.1.1 实行财政税收优惠政策
        5.1.2 构建信用中介服务体系
        5.1.3 搭建政银企融资平台
        5.1.4 建设良好外部信用环境
        5.1.5 拓展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5.2 金融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
        5.2.1 实行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
        5.2.2 实行差别化的利率优惠政策
        5.2.3 实行差别化的银行监管政策
        5.2.4 完善银行机构组织体系建设
    5.3 中小企业自身的完善
        5.3.1 完善企业管理模式
        5.3.2 加强企业信用建设
        5.3.3 建立信息公开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转存款利率下调对张家界市邮政储蓄业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结束了邮政储蓄的“利差时代”。
二、堵住了违规揽储、“个人买存款”等不正当竞争现象的源头。
三、有利于缓解欠发达地区资金不足的矛盾。
四、邮政储蓄从业人员面临新的问题与考验。

(9)国家实物储备调控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第一章 储备、政府与市场
    第一节 储备
    第二节 储备与市场
    第三节 储备与政府
第二章 国家储备稳定机制分析
    第一节 国家储备稳定机制的一般理论分析
    第二节 国家储备与国防安全
    第三节 国家储备与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章 国家储备调控机制分析
    第一节 传统的宏观调控手段及其局限性
    第二节 国家储备调控是传统宏观调控体系的有效补充
    第三节 国家储备调控机制的具体分析
第四章 国家粮食储备调控机制实证分析
    第一节 粮食储备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我国粮食储备的沿革和现状
    第三节 国外粮食储备有益经验的借鉴
    第四节 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粮食储备的宏观调控机制
第五章 国家石油储备调控机制实证分析
    第一节 石油储备的重要性
    第二节 国外石油储备有益经验的借鉴
    第三节 尽快建立我国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
第六章 国家物资储备调控机制实证分析
    第一节 我国国家物资储备的沿革和现状
    第二节 国外国家物资储备有益经验的借鉴
    第三节 我国国家物资储备宏观调控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转存款利率下调对张家界市邮政储蓄业务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率市场化对武陵山片区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D]. 李俞松. 吉首大学, 2016(02)
  • [2]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进路研究[D]. 刘乃梁. 西南政法大学, 2016(01)
  • [3]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 赵琰. 中南大学, 2014(02)
  • [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湖南省张家界市为例[D]. 陈婷婷.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5]张家界地区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分析[D]. 毕宇. 中南大学, 2012(06)
  • [6]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研究[D]. 田杰. 华中农业大学, 2012(11)
  • [7]张家界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研究[D]. 戴小龙. 中南大学, 2012(01)
  • [8]转存款利率下调对张家界市邮政储蓄业务的影响[J]. 郑洪斌. 武汉金融, 2004(01)
  • [9]国家实物储备调控机制分析[D]. 范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01)

标签:;  ;  ;  ;  ;  

调降存款利率对张家界邮政储蓄业务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