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巩固成绩 与时俱进 推进地方病防治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可持续发展 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在全国地方病防治工作暨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再动员会上的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成向东[1](2021)在《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国际合作”问题就是研究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国际合作现象与行为的普遍性与复杂性使理论研究成为一大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人类文明也进入多层次、多元化、多问题碰撞交融、竞争合作的阶段,单一或局部的、简单的方式已经无法解决世界所面临的动态性、开放性、复杂性以及系统性的发展问题。在多元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寻求合作将会更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如何走向和合共生、命运与共的道路既是扬弃旧的世界秩序,构建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也是人类走向合作文明的重大实践课题。从全球的视野和胸怀去理解“合作”已经成为理论与实践的迫切需要,“合作”理应成为当今世界“大理论”视阈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现实主义者们看到的是世界之乱与大国冲突的种种现实,但人类终究是向前看的“智慧生灵”,需要以非凡的勇气、足够的“智慧”走出冲突的困境。冲突与合作是一个可以相互转化的统一体,只要有解决冲突的架构,就会有合作的基础。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逻辑。如何以“大合作”的实践形式走向未来是当代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问题驱动发展转型,危机生成发展共识。当人类社会面临共同的发展难题时,如何促进人类对全球发展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刻反思,将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走向。如果国际合作世界观、国家能力与国际制度三个变量系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实践层面的增量改进与优化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国际秩序和谐化的可能性要素就会不断积累增加。“霸权稳定”的终结与新的“合作稳定”秩序的产生将不可避免,代替旧有观念的,将是新的“合作文明”的实践与真正“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分析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础概念、立论基础、范式结构、实践逻辑、现实困境与深化路径。具体而言,就是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方法出发,以系统化理论框架解释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探求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三个基本变量因素,即“世界观-能力-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怎样影响国际体系的变动,促进世界走向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规律。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建构的最终目的是从复杂的国际合作现象中发现合作的“中国逻辑”与“中国特色”。论文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研究起点。集中阐释了国际合作的相关基本概念,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这一研究主题进行概念界定,并阐明“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是立论基础。主要从四个维度阐述了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渊源,构成了本文的立论基础。第三章是理论分析。尝试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即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能力-制度”系统结构,着力探讨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根本上揭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规律性。第四章是实践考察。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变;从“世界观-能力-制度”结构范式出发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进行案例分析;系统总结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经验;第五章是现实困境。从世界观、国家能力、国际制度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第六章是深化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路径。
刘良剑[2](2013)在《福州眼科医院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福建省民营专科医院在国家政策引导与市场发展趋势下,变得更专业、服务水平更高,但以现今的医疗市场来看,还与人们的需求和期望有着很大的差距。加上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的时间较短,在市场大部分已经为公立医院所占领的情况下同公立医院进行品牌、资源、流程和服务上正面竞争,给民营专科医院带来极大的挑战。由于长期的传统的公立医院的就诊模式营销影响和民营眼科医院自身在营销策略和手段上的不成熟,如何通过市场营销活动向患者传达更多的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并说服患者选择民营眼科医疗机构就成了当前发展的一个严峻问题。为了结合作者本人营销工作的实际经验,所以选择了福州眼科医院作为研究案例,以医疗服务业的发展背景作为论文切入点,借鉴国外相关理论和行业经验,结合正在为福州眼科医院实施的系列新型营销措施与成效,思考和选择现代化市场营销策略如何运用到民营专科医院、如何通过有效的可操作的市场营销策略来武装和指导福州眼科医院,从而为福州眼科医院乃至福建民营眼科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计划和行为提供参考。
林立旺,徐保海,陈国忠,王灵岚,黄耕诚,陈金秋,许龙善[3](2013)在《福建省病媒生物控制学科的发展与规划》文中研究表明该文较全面地回顾和总结了福建省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防治研究历史、病媒生物控制学科的发展现状,从福建省自然与地理气候条件分析了开展病媒生物控制的重要性,剖析了当前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对病媒生物控制科学发展趋势加以预测,提出了我省病媒生物控制学科发展的思路与战略任务,对引导我省病媒生物控制学科的发展方向、推动学科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么红杰[4](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郭赞[5](2011)在《我国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公平是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当前医疗卫生事业改革面临的一个重点问题,这不仅有损于公平和效率,同时偏离城乡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轨道,与党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重大战略部署相背。所以优化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改变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途径。本论文立足于城乡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的事实,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将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卫生资源性质和特点以及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对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构建我国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框架,完善有关卫生资源配置的基本理论研究,对我国城乡卫生服务一体化及医疗体制改革实践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论文通过绪论、分析基础、中国现实分析三个部分对我国城乡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为分析基础。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第一章主要综述了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卫生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以及城乡卫生资源的实证研究回顾,以此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机理,首先从卫生经济学的视角对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其次对卫生资源配置的方法,即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做了梳理,分析了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后果,提出了只有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调节方式才是实现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方式并进一步界定了计划控制与市场调节的力度、范围和层次;再次从理论层面上对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即效率与公平做了界定,明确了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益评价指标。第三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了英、美、德和新加坡四国卫生资源配置的模式和经验,从国际一些成功的经验来看,政府应积极促进社会事业社会办,在坚持市场经济的原则下,确保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国外的经验证明,要合理配置城乡卫生资源就要明确政府责任;注重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坚持政府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提供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卫生法制,规范医疗卫生体制建设。第三部分为中国现实分析。这部分包括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内容,也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四章我国城乡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分析,首先对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不同时期的卫生资源配置政策及其取得的不同结果进行了梳理。其次利用统计和归纳的方法从卫生费用、卫生物力、卫生人力和地理可及性四个方面对我国城乡卫生资源的供给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卫生资源的配置严重失衡,呈现卫生资源配置的“倒三角”现象;同时城乡卫生资源的供给满足不了需求,存在着严重的错位。再次利用公平和效率理论及其评价指标对当前城乡卫生资源的配置进行了评价,得出的结论是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凸显卫生服务公平性的缺陷,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导致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最后研究了我国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的原因:包括卫生体制的不健全、不合理、卫生制度的不完善,更因为政府责任的弱化。第五章我国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模式选择。当前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模式正面临方向性的选择,笔者认为还是要遵循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卫生发展道路。首先提出了我国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与框架,提出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并提出通过健全卫生财政制度、加强卫生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建设、构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四个路径来实现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其次提出了政府在配置卫生资源中的作用,将政府职能归并为公共筹资与服务、市场监管两大基本职能。再次总结了近年来各地紧紧围绕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提高配置效率、促进均衡发展,积极改革创新,探索出的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改革的多种模式。笔者认为只有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的大前提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构建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的新型的医院卫生服务体系。第六章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路。在第五章提出的目标框架基础上,提出城乡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在卫生财政制度、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路。最后,论文的结语部分对论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论进行了概括、总结,对论文的创新点进行了归纳,对有待于深化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窦鹏辉[6](2005)在《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5—35 岁年龄段的农村青年,是农村人口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是农村人力资源的核心。本研究的目标在于,理清新时期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所面临的形势、背景及客观需求,认识新时期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及其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新时期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揭示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最终从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各个层面,提出其开发的方向、重点、途径和模式,然后进一步提出与这种开发方略最适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与这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适应的长效保障机制。作为一项管理学领域的战略研究,基于围绕本研究所做的社会问卷调查,本着针对性、可操作性、可预见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本研究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明理分析,从应用的角度大胆破旧创新,提出一些可供各界决策、研究所需要的思路、判断和结论。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社会调查方法,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比较的方法、个案研究和共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辨证地参考同行专家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大胆地进行模式设计和理论创新。在研究过程中,大量运用经济学(包括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社会学、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学、人口学、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历史学等学科理论与知识,立足于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理论、农业研究资源配置理论、投入产出比理论等等,通过与历史比较、与现状比较、与国外比较,提出切实可行的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及其运行机制和实施模式。同时,结合“外地进京务工青年状况调查”(2004 年3 月)和“中国农村青年状况调查(2004)”两次社会问卷调查,同时亲赴陕西铜川、甘肃定西、北京昌平、陕西咸阳等四地进行实地调研,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并运用SPSS 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上述结论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支撑。 本研究通过分析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形势下、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背景下、加入WTO 后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农村青年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这种大背景、新形势对农村青年的客观需求,进而提出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涵义、特点与开发的现状和内容。结合问卷调查和官方统计数据,通过对农村青年人力资源人口数量、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化、处世心态与置身状态、对待生活、家庭及亲友的态度、对待事关“三农”大事的态度及其生命与健康状况的分析,提出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在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组织农村青年在职职业技能培训和转岗前职业技能培训、
孙统达[7](2004)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反思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招标项目(2003年度),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发展影响,探讨建设适合国情省情的公共卫生体系与发展策略。本研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态势和SARS的教训与反思 在与传染病的斗争历史中,人类略占上风才不过50年,全球传染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由十九世纪的50~60%下降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10%以下。但近年来,曾已控制的传染病发病率出现回升,一些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流行、暴发。 2002年11月16日在我国广东佛山市出现“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后,由于认识不足,措施不力,一度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截止2003年8月7日,SARS波及32个国家(地区),累计报告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病死率为11%。我国内地截止2003年8月16日,共波及24个省(市)、266个县(市),累计报告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死亡349例,总报告发病率为0.395/10万,总报告死亡率为0.026/10万,病死率为6.55%。 通过全球密切的国际合作、畅通的疫情信息系统、有效的公共卫生预警机制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等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全球SARS的蔓延流行,所应吸取的主要经验教训是:①预警机制的重要性;②政府的危机决策能力即做出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可能是决定性的;③公共信息的民众知情权和政府的诚信度包括疫情信息公开、透明和全球合作的重要性;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系统与程序,分析现有医院和公共卫生系统应急反应能力明显不足是抗击SARS前期的一个重大问题;⑤卫生的法律地位,《卫生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 SARS的爆发流行,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存在“漏洞”的必然结果。主要问题有:①公共卫生投入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公共卫生工作“弱化”和“边缘化”,暴露出现行财政体制上的结构性缺陷;②卫生保健在城乡之间、东西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部之间和社会阶层分布上呈现严重不公平;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不建全;④卫生管理体制上条块分割的严重弊端;⑤公共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不全,信息报告与披露机制不健全:⑥生物医学科研体制上各自为政的严重弊端;⑦公共卫生法制观念淡薄;⑧政府卫生职能上存在严重的错位、越位和缺位;⑨新名称下的旧有公共卫生工作模式。所有这些体制与机制上的落后,最终验证了在SARS打击下中国公共卫生的脆弱。 SARS之前我国没有组建过现代意义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处理机构,现行危机管理机制存在较多弊端:①从制度看,没有建立常设性的危机管理部门,也没有制定权责明晰的危机反应机制;②从法制看,缺乏全局性的紧急状态基本法律制度,没有确立统一的依法应对突发性危机事件的法治原则;③从预防看,缺少危机预警与监控机制,快速反应机制不全;④从预备看,政府官员和民众危机意识不强,整体上社会危机应对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较差。 SARS危机引发了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暴露出我国社会组织及其运行机制上存在的种种弊端,值得我们从政府的公共管理责任、公共信息报告与披露机制、危机反应机制及卫生管理体制等各个层面进行深刻的反思。 二、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2003年初,突如其来的SARS唤醒了全民对公共卫生重新认识,引起政府对管理职能的全新定位,从这一点看,SARS对我国改革开放还是有积极影响和正面效应。SARS是一场灾难,也是一次机遇,它凸现出我国政府在公共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示了我们应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理念,加快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构建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 1.借鉴“新公共管理”模式,以卫生改革为突破口,紧紧抓住政府职能转变这个关键,实现由传统的行政管理型政府向现代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①实现从优先于经济单一目标向优先于社会整体目标的转变: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注“健康GDP”(人自身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更加注重于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教育等社会公益性事业。②实现从投资型财政体制向公共型财政体制的转变:与时俱进科学地界定政府职能,改革现行公共支出管理制度,确立政府在配置公共产品 2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及服务上的主渠道地位。引入竞争机制,积极培育发展非政府组织,实行公共服务市场化与社会化,建立一个有效与有限政府。③实现从封闭型的行政体制向公开、透明的行政体制转变:要牢固树立公开透明的执政理念,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公共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开,保障公民依法享有知情权。注重制度建设,设置监督机制,完善公共信息报告与披露机制,建设“阳光”政府。④实现从行政控制型体制向依法行政型体制的转变:要积极实施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在法治理念上,实现从法律仅仅治民、治事向法律首先治官、治权的转变;?
王陇德[8](2004)在《在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暨卫生应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MA Xiao-wei(Ministry of Heal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9](2003)在《巩固成绩 与时俱进 推进地方病防治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可持续发展 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在全国地方病防治工作暨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再动员会上的讲话》文中认为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10](2003)在《2002年宏观经济大事辑要》文中指出 1月1日 我国信守入世承诺下调关税 从2002年1月1日起,我国海关关税总水平由15.3%下降到12%左右。在7000多个税目中,有5300多个税目的关税不同程度降低,降幅面达75%。降低关税后,工业品的平均税率为11.6%;农产品为15.8%;水产品为14.3%。我国还将按照承诺继续分步降低关税税率,
二、巩固成绩 与时俱进 推进地方病防治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可持续发展 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在全国地方病防治工作暨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再动员会上的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巩固成绩 与时俱进 推进地方病防治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可持续发展 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在全国地方病防治工作暨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再动员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议题界定 |
第一节 基础概念及关系辨析 |
一、“合作”与“国际合作” |
二、国际合作与竞争、斗争 |
三、国际合作与冲突、战争 |
四、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
第二节 研究议题界定 |
一、理论与实践的“中国特色”之辩 |
二、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合作”之题 |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整体性”之维 |
第二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立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合作思想的指导 |
一、国际合作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
二、国际合作的本质属性:国家的阶级性 |
三、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民族独立自主平等 |
四、国际合作的价值旨归:人类的解放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精髓的滋养 |
一、人的范畴:人性善与道义传统 |
二、国家范畴:“和合主义” |
三、世界范畴:“天下主义” |
第三节 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经验教训 |
一、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积极探索 |
二、大国沙文主义的危害 |
三、大国争霸的历史镜鉴 |
第四节 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的批判 |
一、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立场”批判 |
二、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观点”批判 |
三、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方法”批判 |
第三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分析:一种系统框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 |
一、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结构范式 |
二、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机理 |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形式 |
第二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运行规律 |
一、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二、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三、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属性 |
一、人民性 |
二、实践性 |
三、发展性 |
四、包容性 |
五、正义性 |
第四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的实践考察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进 |
一、起点与基础:实现“站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二、开创与拓展:实现“富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三、传承与创新:实现“强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第二节 三种类型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基于“世界观-能力-制度”的案例分析 |
一、“维护支持型”国际合作:中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实践 |
二、“参与塑造型”国际合作:上海合作组织 |
三、“倡导引领型”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经验 |
一、党的领导:国际合作的根本保证 |
二、独立自主: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 |
三、求同存异:国际合作的基本方针 |
四、互利共赢:国际合作的基本精神 |
五、和平发展:国际合作的核心目标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认同困境 |
一、西方价值观的弊端与分化 |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挑战 |
三、中国和平发展的“信任”困境 |
第二节 国际合作能力面临的现实挑战 |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
二、大国博弈与国际秩序的不确定性 |
三、国际合作的责任能力的不对称性 |
第三节 全球合作体制“低效失灵” |
一、联合国权威体系受到挑战 |
二、全球合作治理的制度供给滞后 |
三、国际合作机制运行功能紊乱 |
第六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深化路径 |
第一节 增强国际合作“世界观”的认同 |
一、“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 |
二、“和平发展”的“诚意决心” |
三、“和合共生”的“文化自觉” |
第二节 提升实现和平发展的竞合“能力” |
一、国际合作中的动力与原则底线 |
二、国际合作中的竞争与斗争本领 |
三、国际合作中的能力与责任共担 |
第三节 推进全球合作体系的“制度”创新 |
一、国际合作的“核心”体制 |
二、国际合作的“制度”供给 |
三、国际合作的“关系”网络 |
结论:人类合作文明的理论前景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2)福州眼科医院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2章 医院医疗服务营销概述 |
2.1 医疗服务的概念与市场营销理论 |
2.2 民营眼科医院市场营销特征 |
第3章 福州眼科医院的市场环境分析 |
3.1 福州眼科医院介绍 |
3.2 宏观环境PEST分析 |
3.3 行业环境之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3.4 SWOT汇总分析 |
第4章 福州眼科医院市场营销策略的确定 |
4.1 客户需求分析和主要竞争对手的分析 |
4.2 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策略 |
4.3 目标市场定位、市场战略的制定及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 |
4.4 Ps组合营销策略 |
4.4.1 产品策略 |
4.4.2 价格策略 |
4.4.3 渠道策略 |
4.4.4 促销策略 |
第5章 福州眼科医院现代市场营销策略的具体实施 |
5.1 精准化市场营销策略的具体实施 |
5.1.1 精准客户数据的开发 |
5.1.2 电话、短信营销策略 |
5.1.3 网络营销策略 |
5.2 品牌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具体实施 |
5.2.1 差异化包装策略 |
5.2.2 借船出海策略 |
5.2.3 事件营销策略 |
第6章 福州眼科医院市场营销保障措施 |
6.1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组织机构 |
6.2 创新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 |
6.3 引进现代人才,强化人才支撑 |
6.4 加强内部培训,完善监督考核 |
6.5 加大资金投入,增加综合实力 |
第7章 结语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客户渠道信息来源调查表 |
附录B 客户基本信息档案提交表 |
附录D 营销企划科室意见征集表 |
附录E 客户满意调查表 |
(3)福建省病媒生物控制学科的发展与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福建省自然和地理气候与病媒生物控制的重要性 |
2 福建省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防治研究历史和现状 |
2.1 鼠传疾病的历史与现状 |
2.1.1 鼠疫的防治 |
2.1.2 出血热的防治 |
2.1.3 恙虫病的防治 |
2.2 蚊传疾病的历史与现状 |
2.2.1 疟疾及其传播媒介的防治 |
2.2.2 乙型脑炎及其传播媒介的防治 |
2.2.3 登革热与传播媒介的防制 |
2.2.4 丝虫病及其传播媒介的防治 |
2.3 蜱传疾病的历史与现状 |
2.4 开展病媒生物及种群密度、抗性监测工作 |
2.4.1 病媒生物种群与生物学调查 |
2.4.2 蚊、蝇、蟑、鼠种群密度监测工作 |
2.4.2. 1 蚊蚴监测 |
2.4.2. 2 成蚊监测 |
2.4.3 蝇类监测数据结果分析 |
2.4.4 蟑螂监测数据结果分析 |
2.4.5 鼠监测数据结果分析 |
3 成立消杀研究室及福建预防医学会消毒、杀虫、灭鼠专业委员会 |
4 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防治获得科研成果 |
5 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防制的挑战 |
5.1 病媒生物的扩散将导致新的或潜在的病媒传染病发生 |
5.2 急需加强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和筛选有效杀虫剂 |
5.3 探讨无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灭虫方法是未来病媒生物防制的方向 |
5.4“除四害”创建卫生城市, 是公众对改善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新要求 |
5.5 病媒生物控制科学人才的培养 |
6 病媒生物控制科学发展趋势预测 |
6.1 构建病媒生物控制标准体系 |
6.2 理想杀虫药械的研发 |
6.3 病媒生物控制将逐渐转化成商业化运转的服务性行业模式 |
7 我省病媒生物控制学科发展思路与战略任务 |
7.1 建立规范的病媒生物防治机构, 加大投入力度 |
7.2 以法律为依据、以“国标”为指导, 建立病媒生物控制学科创新平台 |
7.3 加强监测敏感性, 防范病媒传染病发生 |
7.4 加强监测、风险评估和控制规划制定, 强化风险应对能力 |
(4)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层面 |
1.1.2 现实层面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4.3.3 攻关计划 |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
5.4.5 科技投资结构 |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
7.1 科技评价综述 |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7.3.2 样本归集 |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我国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卫生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资源配置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资源的含义 |
二、资源配置及资源配置效率 |
第二节 相关理论综述 |
一、城乡联系的有关理论 |
二、福利经济学理论 |
三、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 |
四、公共产品理论 |
第三节 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证研究回顾 |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 |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 |
第二章 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机理 |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卫生服务需求 |
一、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 |
二、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 |
三、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卫生服务供给 |
一、卫生服务供给及形成条件 |
二、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 |
三、卫生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 |
四、卫生服务供给弹性 |
第四节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选择——计划与市场 |
一、市场配置方式 |
二、计划配置方式 |
三、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配置方式 |
第五节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价值坐标——公平与效率 |
一、卫生资源配置的目标——效率与公平之辩 |
二、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分析 |
三、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分析 |
第三章 国外卫生资源配置的模式和实践 |
第一节 国外卫生资源配置的模式 |
一、国家医疗保险模式 |
二、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
三、市场医疗保险模式 |
四、个人储蓄医疗保险模式 |
第二节 各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实践 |
一、英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实践 |
二、美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实践 |
三、德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实践 |
四、新加坡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实践 |
第三节 各国卫生资源配置模式的分析与借鉴 |
一、各种卫生资源配置模式的比较分析 |
二、对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启示 |
第四章 我国城乡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政策的历史演进 |
一、改革开放前的卫生资源配置政策与成就 |
二、改革开放后的卫生资源配置政策及后果 |
第二节 城乡卫生资源供给分析 |
一、城乡卫生费用的差异 |
二、城乡卫生物力资源配置的差异 |
三、城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差异 |
四、地理可及性差距 |
第三节 城乡卫生资源需求分析 |
一、贫困地区的农民更急需卫生保健 |
二、贫困地区的农民处于“高需求、低利用”的恶性循环中 |
三、城乡低收入人群医疗卫生服务利用不足,健康公平性需要改善 |
四、人口数量增加、结构老年化、城镇化,对卫生服务需要不断增加 |
五、城乡疾病模式的不同步转变对卫生资源的投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
第四节 城乡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评价 |
一、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凸显卫生服务公平性的缺陷 |
二、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导致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 |
第五节 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的原因分析 |
一、城乡“二元”卫生体制是造成城乡卫生差距的总根源 |
二、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不健全造成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缺乏监管 |
三、卫生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加剧了卫生资源分配中的“马太效应” |
四、政府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的责任弱化 |
五、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差异 |
第五章 我国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模式选择 |
第一节 我国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与框架 |
一、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
二、实现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 |
三、明确政府责任 |
第二节 政府的责任分析 |
一、政府的筹资和分配职能 |
二、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 |
第三节 城乡卫生资源统筹配置的实践模式分析 |
一、医院集团化模式 |
二、镇(乡)村两级医疗资源一体化模式 |
三、市(区)、镇(乡)村三级医疗资源一体化模式 |
四、医院——社区双向转诊模式 |
五、企业医院属地化重组模式 |
六、援助合作医疗模式 |
七、帮扶模式 |
第六章 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路 |
第一节 健全卫生财政制度 |
一、建立规范、稳定的卫生投入增长机制 |
二、调整投入体制,合理化分政府间卫生支出事权 |
三、优化投入结构,改进卫生投入的公平和效率 |
第二节 加强卫生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建设 |
一、完善人才的培养机制 |
二、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 |
三、完善人才的管理机制 |
第三节 构建新型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一、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现状 |
二、构建新型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三、在构建新型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应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
第四节 完善我国医疗保障体系 |
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 |
二、建设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的思路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设想与创新之处 |
1.5 研究基础与已取得的研究成绩 |
1.5.1 研究的自身基础及有利条件 |
1.5.2 已经取得的研究成绩 |
第二章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形势背景及客观需求 |
2.1 我国“三农”新形势的特征和要求 |
2.1.1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和要求 |
2.1.2 我国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特征和人力资源的要求 |
2.1.2.1 历代关于“小康”社会的描述 |
2.1.2.2 新中国对“小康社会”的描述 |
2.1.2.3 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意义和目标 |
2.1.2.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及要求 |
2.1.3 我国加入WTO后农村人力资源的特征及其要求 |
2.1.3.1 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差距 |
2.1.3.2 加入WTO对我国教育的双重影响 |
2.1.3.3 “入世”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2.2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形势以及政治、经济政策和社会背景 |
2.2.1 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背景下农村青年的角色重置 |
2.2.1.1 传统农民的角色定位 |
2.2.1.2 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进程中的农民角色重置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
2.2.2 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形势下农村青年的角色定位 |
2.2.3 入世后农村青年面临的挑战 |
2.2.4 非公经济对当代农村青年带来的诱惑与困惑 |
2.2.4.1 国家关于农村非公经济的有关政策 |
2.2.4.2 发展农村公有制经济的成功实践 |
2.2.4.3 农村青年面对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的诱惑与困惑 |
2.2.5 新文化对传统农村青年的冲击和影响 |
2.3 国外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做法和有益借鉴 |
2.3.1 欧洲青年中心在青年发展和发挥非政府青年组织中的重要作用和对我国的启示 |
2.3.2 美国19世纪的“赠地学院”和“新经济”形势下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
2.3.3 法国通过发展农村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做法及其借鉴 |
2.3.4 印度乡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做法 |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及其理论基础 |
3.1 人力资源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3.1.1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概念辨析 |
3.1.2 农村人力资源的涵义及其现状 |
3.2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涵义及其特点 |
3.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3.3.1 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3.3.2 国内外关于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进展 |
3.4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学认识 |
3.4.1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过程和研究成果 |
3.4.2 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关于教育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作用 |
第四章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其分析 |
4.1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人口统计情况 |
4.2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受教育情况 |
4.2.1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有所提高,但依然偏低 |
4.2.2 农村教育结构虽日趋合理,但农民素质教育和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仍然滞后 |
4.2.3 教育经费虽有明显增加,但投入仍严重不足;教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但教学设施及条件仍然较差 |
4.2.4 农村基础教育的方向、内容与方式过于统一,与实际需要严重脱节 |
4.2.5 农村学校师资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 |
4.2.6 农村教育体制日臻健全,但实施中仍存在供需不对称、机制无保障等问题 |
4.3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职业分化情况 |
4.4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收入与消费情况 |
4.5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处世心态与置身状态 |
4.5.1 农村青年对待生活、家庭与事业的态度 |
4.5.2 农村青年对待自己与亲友的态度 |
4.5.3 农村青年对待事关“三农”大事的态度 |
4.6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生命与健康状况 |
第五章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 |
5.1 提高农村青年初中进入高中的入学率,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
5.2 组织农村青年在职职业技能培训和转岗前职业技能培训 |
5.3 通过各种途径,有组织地引导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 |
5.4 鼓励进城青年返乡参加务农和创业 |
5.5 丰富并提高农村青年文化素质,深化农村青年的时代责任感、自强观念和守法意识 |
5.6 增强农村青年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提高其避免和抵御自然灾害和人身灾难的能力 |
第六章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及其机制 |
6.1 农村青年教育的体系分化与制度重建 |
6.1.1 教育在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地位与效用 |
6.1.2 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农村青年中等教育的体制架构 |
6.1.3 建立新的农村青年中等教育的保障机制及体系 |
6.2 农村青年职业技术培训的机制与特征 |
6.2.1 农村青年职业技术培训的必要性、迫切性及特殊性 |
6.2.2 农村青年职业技术培训的重点和方向 |
6.2.3 农村青年职业技术培训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
6.3 社团组织在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途径及其作用机制 |
6.3.1 共青团在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机制与途径 |
6.3.2 农村青年中心在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机制与途径 |
6.3.3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机制与途径 |
6.4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的引导、保障及回流机制 |
6.4.1 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
6.4.2 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6.4.3 建立疏导和保障农村转移青年劳动力回流的机制 |
6.5 农村青年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模式选择与保障机制 |
6.5.1 农村青年社会保障的经济理论基础概述 |
6.5.2 农村青年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原则与目标 |
6.5.3 农村青年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三种模式选择 |
6.5.4 农村青年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保障机制 |
第七章 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及其长效机制的建立 |
7.1 我国现行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体制及相关机制 |
7.2 关于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
7.2.1 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的组织保障 |
7.2.2 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的投资管理 |
7.2.3 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的平衡机制 |
7.2.4 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的持续机制 |
后记 |
参考文献 |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反思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态势 |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态势 |
一、 SARS流行态势 |
二、 国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态势 |
三、 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态势 |
第三节 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态势 |
一、 浙江省主要传染病流行态势 |
二、 浙江省主要中毒事件流行态势 |
第二章 SARS事件的经验教训与反思 |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SAILS事件的经验教训 |
一、 国际上SARS防制措施及其经验教训 |
二、 中国SARS防制措施及其经验教训 |
三、 浙江省SARS防制措施及其经验教训 |
第三节 SARS危机引发的反思 |
一、 SARS危机对政府公共管理责任的反思 |
二、 SARS危机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反思 |
三、 SARS危机对公共信息报告与披露机制的反思 |
四、 SARS危机对科技管理体制的反思 |
五、 SARS危机对卫生管理体制的反思 |
六、 SARS危机对传染病防治策略的反思 |
七、 SARS危机对国民社会责任意识的反思 |
第三章 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
第一节 SARS催生政府职能转变,由行政管理向公共服务政府转型 |
一、 当代西方国家政府职能转型特点分析 |
二、 紧紧抓住政府职能转变这个关键,全面推进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 |
第二节 以SARS危机为契机,构建现代危机管理机制 |
一、 国外危机管理制度特点 |
二、 中国危机管理机制现状 |
三、 构建现代危机管理机制对策 |
第三节 加强卫生法制建设,完善卫生法律体系 |
一、 制定卫生法,确保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二、 完善卫生法律法规,健全卫生法规体系 |
第四节 建立健全全民健康保障制度,保护社会弱势群体 |
一、 全球不同经济水平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分析 |
二、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简要回顾 |
三、 中国现行医疗保障制度存在问题 |
四、 浙江构建全民健康保障制度的条件与可能及其政策措施 |
第四章 建设与完善浙江现代公共卫生保障体系 |
第一节 现代公共卫生内涵分析 |
一、 公共卫生概念与特点 |
二、 现代公共卫生功能 |
第二节 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现状 |
一、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简要回顾 |
二、 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建设与完善浙江现代公共卫生保障体系 |
一、 公共卫生组织管理体系 |
二、 公共卫生信息监测体系 |
三、 公共卫生资源保障体系 |
四、 医疗救治体系 |
五、 公共卫生监督评价体系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在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暨卫生应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2003年以来主要工作回顾 |
(一) 认真做好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取得重大胜利。 |
2、加大艾滋病防治工作力度。 |
3、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呈现出新的机遇。 |
4、强化政府结核病防治的职责。 |
5、加强流感防治工作管理, 积极防范人禽流感发生。 |
6、积极做好鼠疫防治工作。 |
7、加强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狂犬病、紧急突发疫情和不明原因疾病等的调查处理。 |
(二) 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 |
(三) 加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系统建设, 完善信息发布制度。 |
(四) 继续加强计划免疫工作。 |
(五) 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
(六) 地方病防治和农村改水改厕为重点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新进展。 |
(七) 做好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工作。 |
1、广交会卫生保障工作。 |
2、三峡工程的卫生保障 |
(八)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能力。 |
(九) 加强法制建设, 从根本上确保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的落实。 |
(十) 开展体系建设研究, 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与发展。 |
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一) 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的严重性、危害性认识不足。 |
(二)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不强。 |
(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不健全。 |
(四) 疫情信息报告系统不完善。 |
(五) 预防和治疗工作不能有效配合。 |
(六) 医疗机构不具备检出传染病患者的有效机制。 |
(七) 卫生法制建设滞后。 |
(八) 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形势严峻。 |
1、鼠疫、霍乱两种甲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不容忽视。 |
2、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部分乙类传染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
3、血吸虫病等防治面临新的挑战。 |
4、一些新发传染病的威胁日益增加。 |
5、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突发事件频频发生。 |
三、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思路和安排 |
(一) 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
(二) 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
(三) 完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系统。 |
(四) 加强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合作, 明确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责任。 |
(五) 要建立院内传染病筛查的专门机构和及时检出传染病患者的高效、长效机制。 |
(六) 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
(七) 加强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
(八) 加大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控制工作力度。 |
(九) 推进非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
(十) 继续加强地方病防治和农村改水改厕及环境卫生整治。 |
(十一) 广泛宣传卫生科普知识, 提高全民健康意识。 |
(十二)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
(9)巩固成绩 与时俱进 推进地方病防治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可持续发展 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在全国地方病防治工作暨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再动员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地方病防治工作成效显着, 经验宝贵 |
2 地方病仍是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
3 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地方病防治工作不断发展 |
四、巩固成绩 与时俱进 推进地方病防治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可持续发展 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在全国地方病防治工作暨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再动员会上的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 成向东. 兰州大学, 2021(09)
- [2]福州眼科医院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刘良剑. 南昌大学, 2013(05)
- [3]福建省病媒生物控制学科的发展与规划[J]. 林立旺,徐保海,陈国忠,王灵岚,黄耕诚,陈金秋,许龙善. 海峡科学, 2013(01)
- [4]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5]我国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D]. 郭赞.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6]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窦鹏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3)
-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反思及对策研究[D]. 孙统达. 浙江大学, 2004(03)
- [8]在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暨卫生应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王陇德.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4(02)
- [9]巩固成绩 与时俱进 推进地方病防治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可持续发展 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在全国地方病防治工作暨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再动员会上的讲话[J]. MA Xiao-wei(Ministry of Heal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3(06)
- [10]2002年宏观经济大事辑要[J].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经济研究参考, 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