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服务应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梁楚颖[1](2021)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现状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不断向前推进,对于教育者学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城乡教育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小学生源逐渐减少,学校规模不断萎缩。要适应这一现状并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农村师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根据当地乡村教育实际需求,不断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采取多种方式定向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广西壮族自治区根据本区教育实际,自2013年开始全面启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其培养的总体要求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但自实施以来,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成效如何?培养过程存在哪些问题?这成为亟待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研究以农村教育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在总结诸多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义的基础上,界定了农村、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等相关概念。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调查法及访谈法对广西区内三所开展小学全科教育专业的高校的培养现状进行研究。首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相关政策文件,整理和归纳不同年度的培养计划,大致掌握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实施的基本情况;其次对这三所高校进行全科教师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培养方案实施的基本情况,并对全科师范生的基本信息、报考意愿及对全科教师的内涵理解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最后对已经毕业在职的全科教师进行实地跟踪,了解他们的职业适应情况,调查用人单位对于全科教师培养的评价和建议。笔者通过对不同对象的调查与分析,根据农村小学对全科教师的需求情况,发现了全科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报考动机功利化、招生标准差距较大、培养目标定位不明晰、课程设置较冗杂、本土化培养欠特色、学生农村服务意识较薄弱、全科毕业生综合素质偏低、退出制度不完善、全科师范生教材难以统一。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如明确个人责任,拔高招生标准;明晰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本土化特色培养,增强学生农村服务意识;严把教师入口关,完善全科师范生退出机制;统一区内教材教参,提升一线师资比例等对策。
陈科[2](2020)在《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研究 ——以浙江省L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应然之义。然而,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镇,留在乡村的80%人口以“386199”群体为主,由农村人口空心化所引发的村庄建筑空心化、产业空心化、文化空心化、管理空心化、公共服务空心化等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作为我国工业化及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农村“空心化”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是农村改革发展、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性、根本性问题,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及新型城镇化建设造成严重影响。在治理主体多元化和教育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成人职业教育关注成人主体的独特性,并使其掌握专业的、技术性的知识和能力,使农村真正实现了“吸引人”和“留住人”。可以说,成人职业教育是推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重要抓手,关乎其成效和水平,同时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六部分。第一章为绪论。具体包括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设计、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等内容。第二章为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明晰成人职业教育、农村“空心化”、乡村治理的概念,对“推-拉”理论、内生发展理论进行阐释。第三章为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PEST分析。在治理主体多元化和教育精准扶贫的背景下,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环境方面,全面解读成人职业教育在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不容忽视的作用及功能。第四章为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个案分析。运用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及文献研究法等,通过对L村案例分析,了解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成功经验及运行机制。第五章为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策略。基于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从提供制度保障、构建农民学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挥乡村能人的作用、注重多方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策略。第六章为结语。总结并回顾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指出目前还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研究展望。由此,笔者依托推拉理论和内生发展理论,运用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及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理论上对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进行阐述分析。在此基础上,学习和借鉴成人职业教育促进浙江省L村“空心化”治理的成效,构建相应的运行机制,并从提供制度保障、构建农民学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挥乡村能人的作用、利用多方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相应策略。
韩秋茹[3](2020)在《教育内生发展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研究 ——以G省T县为例》文中指出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也是乡村职业教育着力的重点领域,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重中之重,而素质问题又是农民的根本性问题。现阶段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主要在于对内生发展认识不到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生动力受阻等原因,而加快培养职业农民,又是服务乡村的必然要求,当前在乡村振兴、职业教育转型的大背景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服务尤为重要。新型职业农民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力量,并且有助于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内生发展的视角,探讨现阶段乡村自我发展的关键。内生发展核心点是提升乡村职业教育发展能力,最关键的因素在人,需要培育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因此,运用内生发展解决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内生发展的视角来探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问题,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接着对内生发展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论进行探寻。通过对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乡村职业农民培育成效很好,提高了他们的职业能力,也供给乡村丰富的人力资源。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培训以“输血”为主导,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农民主动发展意愿不高,参与培训程度较低;资金投入不足,培训质量效果不佳;培训机构参差不齐,市场缺乏统一管理;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造血”效果不佳;培训内容模式设置单一,无法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以及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内外部因素。通过对问题及原因的分析,分别从适应力、发展力以及内聚力三方面思考内生发展视域下新时期乡村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条件。最后从理念层面、机制层面、课程层面、主体层面四个方面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乡村职业教育内生发展的路径思考:激发农民自我发展的动力,提升农民专业技能、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宣传,增强农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内生发展政策,加大政府资金力度的支持、权力下放,给予当地政府、培训机构及企业更多自主权;重构课程内容,契合农民自身发展需求、创新培训机制,增强新型职业农民“造血”功能;整合资源,构建政府、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发挥优势,激发多元主体的内生动力。
吴梦涵[4](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河北省20所农村职业教育试点学校为例》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标志着我国进入现代化体系全面建设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于培养乡村振兴人才,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合理进行专业设置,科学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等管理方式促进农科教结合,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高素质人才保障。但是,长期以来对农村职业教育应有地位的不正确认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在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的需求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认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论文梳理了农村职业教育相关理论,调查了河北省20所农村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分析了农村职业教育的传统功能,并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应有作用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农村职业教育对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访谈法等。通过运用这些方法,发现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在为乡村振兴输送人才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集中表现为实用型学科生源不足、师资水平有限、专业设置不科学、创新管理水平有限等四个方面。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面对新机遇和新要求,应该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抓住机会进行自我升级和完善,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标提供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应积极提高自身能力建设水平和优化人才培养方式方法,为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一是要提高农民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招募优质生源,为乡村振兴培育人才;二是要加强农村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双师型”教师体系;三是要科学制定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符合本地产业经济状况;四是要优化农村职业教育管理模式,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对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王松[5](2020)在《山东农业近代化专题研究(1860-1937)》文中研究指明农业为立国之本,重农思想深植于中华文化之中。山东自古为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关乎华北乃至全国稳定。研究山东农业近代化,对认识中国近现代农业史、经济史、社会史和传统三农的现代化转型,揭示转型历程中的时代性与过渡性质,具有理论意义;对梳理近代化历程起源与节点,廓清近代化体系及其发展规律,给中国近代化以准确历史定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凝炼农耕文明精华,探寻“乡村振兴”,推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实施,具有鲜明的现实关照作用。本文使用民国时期史料汇编、报纸杂志、人物文集、回忆录和地方史志等原始史料,尤其是发掘征引了各类馆藏官方档案,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对山东农业近代化进行了动态考察。并拟定从“新旧动能转换”视角,抓住从“西”到“东”和从“旧”到“新”历史发展趋势,以“变”字为关键,着力研究1860年到1937年山东农业改良的内容及发展过程。运用专题研究等手段,以时间为序,横向上以农业机构、农业科学技术、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农业政策等方面为基点,呈现山东农业近代化的重点和特点。随着近代外国入侵与资本主义文明的传入,山东农业在中西文化、制度、观念等方面的互动中发生了近代化转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科学化。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选种、种植、施肥、采集等技术并逐渐推广以提高产量。落后的生产方式其影响虽未能完全消除,但随着时间发展,使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近代山东农业不可动摇的趋势;第二,体系化。近代山东农业开始出现供销一体的现代生产模式,这一特征在乡建运动中尤为突出;第三,机械化。清末新政以来,山东新式农业机械开始逐步取代手工生产工具,西方农业机械的引进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纵观整个民国,虽然由于时局、技术等问题,机械化影响还未广遍农村,但其进程从总体上一直持续,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山东农业机械化打下基础;第四,商品化。随着卷入国际市场,山东农业不可避免地出现区域专门化生产,农作物商品率进一步增加。在此过程中,山东农业近代化进程既对其作用,又受其影响。这一关系同列强侵略、国家主权等因素相糅合,最终构成了山东农业商品化发展的复杂面相;第五,开放化。近代山东农业开始突破省级联系的局限,与外国对接,从而使得山东农业得以面向世界。第六,观念上的开放。由于农业科学宣传和新式农业教育的影响,山东民众从最初敌视、畏惧外国群体与科学,逐步过渡到有保留的接触,最终积极引进、运用并宣传西方农业知识,并努力探寻适合山东发展的农业近代化方式。总体来看,山东农业近代化是从旧到新的过渡性变革。从农业法规、部门设置、教育制度的频繁变动到农业发展路径的激烈争论与主题变化,表现出时代性与不稳定性的辩证统一。此外,由于农业发展规律与外国干涉的影响,山东农业近代化分期较为明显。山东农业近代化始于外国传教士来鲁;清末新政开启了山东农业近代化的自主尝试;20世纪20年代起,山东农业发展路径不再单一借鉴日本发展模式,开始有意识的师法欧美。至韩复榘主鲁,山东农业近代化呈现出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局面,显示出山东农业的深入发展。山东农业近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其一,它标志着山东农业领域对传统体系与制度的逐步批判,自此山东的小农经济格局得以进行改造;其二,它代表着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对山东经济领域的影响。农业利权与农业发展间关系,成为近代山东政府与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完善的对象;其三,从保守到开放,昭示着山东逐渐融入近代世界农业体系;其四,从传统农业走向近代化,显示出山东农业的巨大潜力;其五,山东传统农业精华在近代化过程中能与时俱进,其生命力及潜力,有力地证明了山东农业能够在近代历史巨变中走向新生。农业近代化乃至现代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尽管由于国际国内形势、体制、经济等原因限制,山东农业发展不甚彻底,但能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前行,无疑是近代山东的卓越成绩。山东农业近代化,在中国近代山东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王玉东[6](2019)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提升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为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矛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举措。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是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于一体的全面振兴。在乡村振兴整个系统中实现乡村人才振兴既是实现乡村其他方面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决定乡村振兴战略成败的关键一步。大力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党中央多年来为解决乡村人才困境,通过实现农民全面发展带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的积极探索。经过多年实践,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在众多试点地区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和丰富的经验,但是当前培育工作仍处于由试点到全面推广的探索时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仍存在诸多亟待回答的难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成效,也影响着乡村振兴的实施效果。本文在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乡村振兴为视角,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相互关系。再通过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程中的突出问题,立足问题找原因,以原因为突破口,借鉴试点地区成功经验,思考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从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激活乡村发展内生活力;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重构未来农业主体;优化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环境,释放乡村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同向发力,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郑凤贤[7](2019)在《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有效供给研究 ——以徐闻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历来以服务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宗旨。乡村振兴,农民全面发展、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需要农村职业教育发挥助推作用。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却备受质疑,其在“出口不畅通、入口受排挤”的情况下能否实现为乡村振兴服务?本研究以确定研究问题、明确研究方法、构建分析理论框架、设计研究过程与实施步骤、分析研究结果为研究步骤,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资料,分析农村职业教育的供给结果及其供给的有效程度来判断其是否实现“为农”服务的发展宗旨,进一步从供给过程挖掘影响供给结果的因素,最后提出农村职业教育推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农村职业教育供给处于供求“域平衡”的状态,并未完全实现“为农”服务。从供给对象看,农村职业教育供给重心偏向实现乡村居民的教育期待,而忽视乡村产业人才需求;从供给内容看,农村职业教育现阶段只实现了就读机会和初级人才的供给,而中高级人才需通过升学的渠道来实现供给;从供给意愿看,农村职业教育就读机会的供给意愿远高于乡村居民的就读欲望,同时农村职业教育人才供给意愿远低于乡村产业对其教育需求。影响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不充分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影响因素主要为农村职业教育供给能力不足,基本办学设施缺乏,专业教师不足,并且其教育对象不全,囿于招收适龄学生;外部影响因素主要为乡村居民认为农村职业教育难以实现其教育期待,因此其就读欲望不强;乡村产业购买力不具有竞争性导致供给意愿不高。农村职业教育有效供给需要平衡各种教育需求,同时满足不同乡村居民与各类乡村产业的需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首先要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依据、随乡村振兴梯度发展为原则明确发展定位,谋划发展远景;其次要设置涉农专业、融通教育类型、加强产教融合、完善管理体制来对接乡村需求,凸显乡村特色;最后要统筹城乡职教布局规划、资源配置、管理体制来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实现城乡职教融合发展。
朱明磊[8](2019)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作为一线建筑工人的主体,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建筑业经济支柱性地位获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国五千余万建筑业农民工普遍存在年龄大、个人资本少、就业质量差、市民化难等突出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需要,亟待通过产业工人化手段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学术界针对“建筑业农民工问题”做了诸多探讨,普遍指出从事“苦、累、险、脏、乱、差”工作的建筑业农民工群体承受着权益保障严重不足、职业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等诸多不公平待遇,已经成为“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典型代表,但是鲜有系统研究“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机理与对策”的学术成果,难以为政府部门制定解决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基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影响机理和路径对策研究,对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助力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历史文献研究和全国性调研数据,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问题和现实障碍。(1)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探究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演变历程和现状问题;(2)从建筑农民工自身资本(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障碍和外部条件(社会、政府、行业、企业)障碍两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3)从维持现状和改变现状两个视角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趋势进行了预判。其次,借助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文献研究、问卷调研和专家访谈,确定了27个影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因素;(2)借助ISM对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逻辑辨析和层阶分析,得到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图;(3)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进行深度解析,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是“在社会、政府、行业和企业等外部条件作用下,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三者共同提升的过程,最终享有现代产业工人的高质量就业机会和平等的城市社会福利待遇”。再次,借助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和工地调研访谈数据,构建Logit模型和系统动力学(SD)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再次设计调研问卷,并选取重庆市20个建筑工地进行调研访谈;(2)根据第二次调研数据构建Logit模型,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完成了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3)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理论框架,利用SD工具构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系统仿真模型,并借助中国统计年鉴和实地调研访谈数据,设定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等不同政策情景运行该动态仿真模型,情景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敏感程度,动态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得到了影响我国建筑业产业工人数量变化和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速率变化的政策敏感因素。最后,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以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为最终目标,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建构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效积累共同提升的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并明确了对策措施的阶段性和时序性。本文遵循“现状问题-障碍分析-机理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形成了研究观点和研究视角的创新,丰富了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相关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应用范畴,有助于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深化;同时,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思路参考和智力支持。
安丽娟[9](2019)在《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一个“三农”大国,农村稳则国家稳,农业兴则国家兴,农民小康才有全面小康。农村的变革与发展关键在启民智、兴思想、治村务、重经济,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农村的变革和发展至关重要。自近代以来的一批有识之士,如梁漱溟、晏阳初等从乡村教育入手,掀起了广泛的乡村建设运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比较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乡村教育的发展并没有取得长期一致性的效果,但是这时期国家通过各种形式发展乡村教育,多种形式的学校大量出现,开启了中国现代乡村教育的发展步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改革力度,农村教育的改革先后经历了拨乱反正、推动、以及深化这三个阶段,乡村教育的教学秩序逐渐规范化;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结构的改革,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修订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与落实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客观上促进了乡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梳理历史,回望过去,虽然历经新中国成立的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农村建设与乡村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问题与矛盾依然存在。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教育事业的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乡村教育发展不充分。乡村振兴战略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农村的变革和发展至关重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对乡村教育的发展作出布局和调整。当前和今后乡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在主要矛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定位好乡村教育的发展方向,更新乡村教育办学理念,完善乡村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乡村学校课程知识结构,重视乡土教材的教授;强化和落实乡村教育振兴乡村的功能,凸显乡村教育的独特“为农”价值,通过乡村教育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促进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传承与改良乡村文化和乡村风俗,构建和谐、健康、丰富的乡村社会生活,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重视乡村教育质的提升,办人民满意的高质量的乡村教育,从教育投资和管理体制入手,明显改善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技术设备,加快乡村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着手,构建教师治理的制度体系和学校文化,具体落实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系列倾向性政策,重视对乡村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培育。
王雷[10](2018)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制度变革研究》文中指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战略,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构成要素中,农民是最具活力和价值的关键要素,决定着改革的成效。而我国现有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显然不能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所以,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于经营和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最为迫切的任务。农村职业教育是以进行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农业人才培养为己任的教育,所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使命就历史地落到了它的身上。新的使命必须要有新的制度加以保证,进行制度变革是实现其功能转变的前提。因此,对我国现有的农村职业教育制度变革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当前有关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资料进行了梳理,学习并领会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政策阐述,通过实地调研、阅读相关新闻报道、浏览相关网站等途径,获得部分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的相关资料,并对发达国家农民培训的经验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制度变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农村职业教育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阵地,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它在制度上应该凸显:一是职业学校应以服务“三农”为追求;二是职业培训应从农民需求出发;三是应有专门部门统筹农村职业教育;四是其教育体系应当完备。只有这样,农村职业教育才能实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使命。从现存的状况来看,农村职业教育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制度上的问题,阻碍着其新使命的实现。从学校职业教育制度来看,存在着严重的目标定位偏失,其功能定向主要为城市服务,专业设置“离农”现象严重,成年农民没有包括在其服务范围中;从培训制度来看,农民培训供需错位,其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都不能很好地契合农民的需求;从管理制度来看,农村职业教育缺乏统筹,多部门管理造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率低下,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流失严重;从体系来看,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建立,“一主多元”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必须认真审视现存的农村职业教育制度,对其进行必要的变革,使其更好地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服务:从规范和机制层面,要制定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专门法规,形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良好社会舆论,健全新型职业农民的监督、评价及认证制度;从农村学校职业教育制度层面,要明确其目标定位,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其主要职能,将当地农业特色作为其专业设置依据,将全体农民纳入其服务对象中;从农民培训制度层面,要增强其针对性,既要关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数量,更要重视他们的质量,探索分类分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模式,拓展多样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式;从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层面,要成立专门的农村职业教育领导机构,建立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从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层面,要建立“一主多元”的成年农民培育体系和以农村新成长劳动力与职校学生为主的学校培育体系。通过农村职业教育制度的变革,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服务。新时代的农村职业教育要在“为农”与“离农”之间进行合理选择和平衡,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找突破,要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放在突出位置,实现其为“三农”服务的本体价值。
二、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服务应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服务应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现状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1.对乡村教育的关注 |
2.对国家政策的思考 |
3.全科教师的发展趋势 |
(二)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1.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内涵研究 |
2.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价值研究 |
3.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业特质与能力标准研究 |
4.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路径研究 |
5.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介 |
四、理论基础 |
(一)陶行知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 |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
1.生活即教育 |
2.社会即学校 |
3.教学做合一 |
(三)陶行知的师范教育课程思想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一)农村 |
(二)农村小学全科教师 |
(三)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 |
六、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文本分析法 |
3.访谈法 |
4.问卷调查法 |
第一章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定位、职业特质与培养状况 |
一、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定位 |
(一)解决农村师资问题 |
(二)回应农村小学教育发展诉求 |
(三)培养卓越小学教师 |
二、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职业特质 |
(一)全面的专业知识 |
(二)综合的专业技能 |
(三)浓厚的专业情意 |
(四)健康的人格心理 |
三、我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状况 |
(一)我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由来 |
(二)我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实践探索 |
第二章 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概貌与现状 |
一、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概貌 |
(一)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提出的背景 |
1.广西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 |
2.农村小学教师补充渠道不够完善 |
3.农村小学师资不足与结构不合理 |
4.农村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 |
(二)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 |
1.正式启动 |
2.不断完善 |
二、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现状 |
(一)全科教师培养方案实施的基本情况 |
1.培养目标 |
2.课程设置 |
3.实践教学 |
4.师资力量 |
(二)全科教师培养方案实施情况的评价调查 |
1.报考动机 |
2.对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理解 |
3.对培养目标的认识 |
4.对课程设置的评价 |
5.对实践环节的反馈 |
(三)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反馈 |
1.盼望成长的文怡老师 |
2.在反思中成长的范奇老师 |
3.不定义自己的杨瑜老师 |
4.用人单位对免费师范毕业生的评价 |
(四)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成效与经验 |
1.录取机制的多元化 |
2.培养机制的有效性 |
3.三年制、四年制和五年制的有效结合 |
第三章 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报考动机与招生标准方面 |
(一)学生报考动机功利化 |
(二)招生标准差距较大 |
二、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方面 |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明晰 |
(二)课程设置较冗杂 |
三、本土化培养与学生服务意识方面 |
(一)本土化培养欠特色 |
(二)学生农村服务意识较薄弱 |
四、教师质量与退出机制方面 |
(一)全科毕业生综合素质偏低 |
(二)退出制度不完善 |
五、教材教参与师资力量方面 |
(一)全科师范生教材难以统一 |
(二)一线师资比例偏低 |
第四章 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
一、明确个人责任,拔高招生标准 |
二、明晰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
三、加强本土化特色培养,增强学生农村服务意识 |
四、严把教师入口关,完善全科师范生退出机制 |
五、统一区内教材教参,提升一线师资比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现状研究的调查 |
附录2 关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研究的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研究 ——以浙江省L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1.1.2 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 |
1.1.3 成人职业教育的功能彰显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概况 |
1.4.2 国内研究概况 |
1.4.3 研究述评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成人职业教育 |
2.1.2 农村“空心化” |
2.1.3 乡村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推拉理论 |
2.2.2 内生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PEST分析 |
3.1 政治环境分析 |
3.2 经济环境分析 |
3.3 社会环境分析 |
3.4 技术环境分析 |
第四章 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个案分析 |
4.1 个案设计与案例概况 |
4.1.1 个案设计 |
4.1.2 浙江省L村概况 |
4.2 成人职业教育促进浙江省L村“空心化”治理的举措 |
4.2.1 提升生活技能培训 |
4.2.2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
4.2.3 开展职业精神培训 |
4.2.4 建立专门培训机构 |
4.2.5 注重“模式化”输出 |
4.3 成人职业教育促进浙江省L村“空心化”治理的成效 |
4.3.1 产村融合:村强民富 |
4.3.2 产教融合:百村联盟 |
4.3.3 生态宜居:村域整洁 |
4.3.4 精神富裕:生活幸福 |
4.4 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运行机制 |
4.4.1 目标导向机制 |
4.4.2 动力促进机制 |
4.4.3 过程实施机制 |
4.4.4 外部保障机制 |
第五章 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策略 |
5.1 提供制度保障 |
5.2 构建农民学院 |
5.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5.4 发挥乡村能人的作用 |
5.5 注重多方资源整合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针对农村村干部的访谈提纲 |
附录2:针对农民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教育内生发展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研究 ——以G省T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内生发展视域下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论探寻 |
一、内生力: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的逻辑起点 |
二、内生发展理念是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思想基础 |
三、内生发展方式是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路径走向 |
四、内生发展能力是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关键能力 |
第二章 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二、T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分析 |
(一)培育目标 |
(二)培育者选择 |
(三)培育内容 |
(四)培育方式 |
(五)培育效果 |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特点 |
(一)区域性 |
(二)长期性 |
(三)系统性 |
(四)专业性 |
(五)针对性 |
(六)实用性 |
第三章 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生困境及其原因 |
一、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生困境 |
(一)培训主体对内生发展认识不到位 |
(二)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内生动力受阻 |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内生发展契合不足 |
二、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生力形成的阻滞因素 |
(一)外部因素 |
(二)内部因素 |
第四章 内生发展视域下新时期乡村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条件 |
一、适应力: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应适应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本土化需求 |
二、发展力: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 |
三、内聚力: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应凝聚“在乡村、懂乡村、为乡村”的乡村精英力量 |
第五章 内生发展视域下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路径思考 |
一、理念层面,树立乡村职业教育内生发展的思想意识 |
(一)激发农民自我发展的动力,提升农民专业技能 |
(二)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宣传,增加农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
二、机制层面,为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制度保障 |
(一)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内生发展政策,加大政府资金力度的支持 |
(二)权力下放,给予当地政府、培训机构及企业更多自主权 |
三、课程层面,立足乡土开发适应乡村职业教育的课程资源 |
(一)重构课程内容,契合农民自身发展需求 |
(二)创新培训机制,增强新型职业农民“造血”功能 |
四、主体层面,积极调动乡村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参与活力 |
(一)整合资源,构建政府、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 |
(二)发挥优势,提高各方主体的协调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河北省20所农村职业教育试点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访谈法 |
1.5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振兴战略 |
2.1.2 农村职业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
2.2.2 福斯特的农村职业教育理论 |
2.2.3 终身教育理论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 |
2.3.1 农村职业教育的传统定位 |
2.3.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功能 |
2.4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 |
2.4.1 农村职业教育培育人才服务乡村振兴 |
2.4.2 乡村振兴战略助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
3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 |
3.1 河北省20 所农村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基本情况 |
3.2 问卷工具与实施 |
3.2.1 问卷设计 |
3.2.2 调查实施 |
3.2.3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3.3 调查数据分析 |
3.3.1 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基本状况分析 |
3.3.2 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 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试点学校访谈分析 |
3.4.1 访谈对象与提纲 |
3.4.2 访谈内容 |
3.5 小结 |
4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1 农村职业教育学校生源质量不高 |
4.1.2 农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综合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
4.1.3 农村职业教育学校课程设置不符合需求 |
4.1.4 农村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不足 |
4.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教育观念落后 |
4.2.2 农村职业教育定位模糊 |
4.2.3 农村职业教育普教化现象严重 |
4.2.4 农村职业教育管理缺乏创新 |
4.2.5 农村职业教育自身能力建设水平不足 |
5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
5.1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
5.1.1 提高对农村职业教育认识 |
5.1.2 把培养实用型人才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 |
5.2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5.2.1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
5.2.2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学校教师的培训 |
5.3 科学制定农村职业教育教学内容 |
5.3.1 完善农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
5.3.2 专业设置与本地产业用人需求相匹配 |
5.4 科学管理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
5.4.1 完善人才管理制度 |
5.4.2 创新农村职业教育管理模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作者简历 |
致谢 |
(5)山东农业近代化专题研究(186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农业问题: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基础 |
二、选题的价值、意义与作用 |
(一)学术价值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作用 |
三、学术史综述 |
(一)史料出版 |
(二)馆藏档案 |
(三)学术成果 |
(四)其它方面 |
四、学术要点 |
(一)选题切入点 |
(二)重点 |
(三)难点 |
(四)学术创新点 |
五、相关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主体界定 |
第一章 近代山东种植业发展述评 |
第一节 山东农业种植地域的专门化发展 |
一、土地占有状况与作物致诱性变迁 |
二、天灾人祸与农业种植专门化 |
三、专门化生产的成就与局限 |
第二节 山东农业种植的商品化发展 |
一、赋税与农业商品化发展 |
二、交通与农业商品化发展 |
三、农业商品化的局限 |
第三节 农业种植的科学化发展 |
一、化肥与农药的施用 |
二、水利灌溉的发展 |
三、农业机械的使用 |
小结 |
第二章 基督教与山东农业近代化 |
第一节 传教士来源及其见闻 |
一、来鲁传教士的差会来源与发展概况 |
二、传教士眼中的山东农业 |
第二节 传教士的早期农业活动 |
一、优质品种的引进 |
二、推动副业发展 |
三、先进科学技术的宣传 |
第三节 乡建运动与农业现代化——以齐鲁大学为例 |
一、被教会忽视的山东农业 |
二、振兴农业的尝试 |
三、迟滞的进程——齐鲁大学农事活动的局限 |
小结 |
第三章 外国政府和团体与山东农业近代化 |
第一节 外国在山东的农业活动 |
一、山东农业调查 |
二、外国的农业投资与援助 |
三、棉麦借款与山东农业 |
第二节 德日在青岛的农业建设 |
一、德占时期的农业建设 |
二、日占时期的农业建设 |
第三节 外国团体与山东农业:以山东华洋义赈会为例 |
一、组织架构与资金来源 |
二、赈济工作 |
三、农业活动 |
四、成就与局限 |
小结 |
第四章 山东农业近代化历程中的农业机构 |
第一节 农业部门的近代化发展 |
一、中央农业部门的近代化进程 |
二、山东地方农业部门的近代化沿革 |
三、山东农业部门近代化局限 |
第二节 山东基层农业机构建设 |
一、各级农事试验场沿革 |
二、农业部门人员构成 |
三、基层农业机构发展:以青岛为例 |
第三节 政府与农业活动:以青岛防治赤星病运动为视角 |
一、20 世纪30 年代青岛农业状况 |
二、运动发起及筹备 |
三、官民矛盾的形成 |
四、围殴村长事件与政府应对 |
五、官民矛盾的解决 |
小结 |
第五章 山东农业近代化历程中的教育机构 |
第一节 山东各级农业学校沿革 |
一、山东高等农业教育 |
二、山东初、中等农业教育 |
三、成就与局限 |
第二节 高等农业人才培养:以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为中心 |
一、教员情况及管理 |
二、癸卯学制与学校生源 |
三、课程安排与学生管理 |
四、学业、就业、职业:由成绩表引发的审思 |
第三节 山东地方农业教育 |
一、士绅与山东农业学校 |
二、山东地方农校运行及学界反思 |
三、乡建运动与农业教育实践 |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6)乡村振兴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乡村振兴 |
二、新型职业农民 |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思想 |
第二章 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 |
第一节 从传统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的变迁 |
一、从传统农民到职业农民 |
二、从职业农民到新型农民 |
三、从新型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 |
第二节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构成与特征 |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构成 |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 |
第三节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
一、新型职业农民是产业兴旺的参与者 |
二、新型职业农民是生态宜居的建设者 |
三、新型职业农民是乡风文明的传播者 |
四、新型职业农民是治理有效的推动者 |
五、新型职业农民是生活富裕的引领者 |
第三章 试点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及实施 |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政策解读 |
二、试点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 |
第二节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效 |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逐步健全 |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逐渐完善 |
三、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开始崭露头角 |
第四章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困境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
第一节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
一、人才供给趋于失衡 |
二、培育效度有待提升 |
三、管理机制尚不成熟 |
四、成长渠道较为闭塞 |
第二节 制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因素 |
一、从培育对象农民自身而言 |
二、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而言 |
三、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社会环境而言 |
第三节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困境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
一、农民“弱质化”影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 |
二、主体参与能力有限制约乡村功能拓展 |
三、乡村成长环境欠缺阻碍农民持续增收 |
第五章 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基于试点地区的启示和借鉴 |
第一节 试点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益启示 |
一、统筹规划、部门协同是前提 |
二、精准培育、对接需求是关键 |
三、整合资源、多方参与是基础 |
四、规范管理、政策扶持是保障 |
第二节 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 |
一、充分发挥职业化培育中农民的主体性,激活乡村发展内生活力 |
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重构未来农业主体 |
三、优化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环境,释放乡村发展潜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有效供给研究 ——以徐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乡村、乡村居民、乡村产业 |
二、乡村振兴 |
三、农村职业教育 |
四、农村职业教育有效供给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卢卡斯经济增长理论 |
二、人口迁移推拉理论 |
三、教育供求均衡理论 |
四、理论预设与分析框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 |
二、编制研究工具 |
三、研究实施与数据收集 |
第三章 农村职业教育供给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农村职业教育供给现状 |
一、就读机会供给情况 |
二、人才供给情况 |
第二节 农村职业教育供给有效程度 |
一、乡村居民教育需求满足情况 |
二、乡村企业教育需求满足情况 |
三、农村职业教育供给有效程度总结 |
第四章 农村职业教育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农村职业教育供给内部影响因素 |
一、农村职业教育供给意愿 |
二、农村职业教育供给能力 |
第二节 农村职业教育供给外部影响因素 |
一、乡村居民教育期待 |
二、乡村企业购买能力 |
第三节 农村职业教育供给影响因素总结与讨论 |
一、农村职业教育供给内部影响因素 |
二、农村职业教育供给外部影响因素 |
三、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陷入“供给怪圈” |
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突破口:平衡需求 |
第五章 促进农村职业教育有效供给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明确发展定位,谋划发展远景 |
一、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依据 |
二、随乡村振兴梯度发展为原则 |
第二节 对接乡村需求,凸显乡村特色 |
一、设置涉农专业,培育乡村振兴实用人才 |
二、融通教育类型,构建乡村终身学习体系 |
三、加强产教融合,实现乡村校企协同育人 |
四、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农村职教议事制度 |
第三节 统筹城乡职教,促进融合发展 |
一、统筹布局规划,推进城乡教育合作共生 |
二、统筹资源配置,加强农村职教内涵建设 |
三、统筹管理体系,使城乡职教建设一体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8)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民工 |
2.1.2 建筑业农民工 |
2.1.3 建筑业产业工人 |
2.1.4 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 |
2.1.5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 |
2.1.6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3 文献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 |
2.3.2 社会权利贫困理论 |
2.3.3 需求层次理论 |
2.3.4 系统相关理论 |
2.3.5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2.3.6 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及障碍分析 |
3.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历史追溯 |
3.1.1 历史起源 |
3.1.2 演进历程 |
3.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考察 |
3.2.1 职业化现状 |
3.2.2 市民化现状 |
3.2.3 产业工人化现状 |
3.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自身资本积累障碍 |
3.3.1 人力资本积累障碍 |
3.3.2 经济资本积累障碍 |
3.3.3 社会资本积累障碍 |
3.4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外部条件限制障碍 |
3.4.1 社会方面障碍 |
3.4.2 政府方面障碍 |
3.4.3 行业方面障碍 |
3.4.4 企业方面障碍 |
3.5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趋势预判 |
3.5.1 维持现状 |
3.5.2 改变现状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解析 |
4.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1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2 基于调研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3 基于访谈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4 关键影响因素确定 |
4.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研究 |
4.2.1 解释结构模型(ISM)简介 |
4.2.2 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 |
4.2.3 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结果 |
4.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解析 |
4.3.1 直观分析 |
4.3.2 深层次分析 |
4.3.3 系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 |
5.1 样本来源与数据统计 |
5.1.1 问卷设计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描述性统计 |
5.2 调研数据分析与评价 |
5.2.1 人力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2 经济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3 社会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4 “三资”总存量现状描述 |
5.3 静态实证分析 |
5.3.1 Logit模型简介 |
5.3.2 Logit模型构建 |
5.3.3 Logit模型结果及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与情景分析 |
6.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优势 |
6.1.1 系统动力学简介 |
6.1.2 系统动力学特征 |
6.1.3 系统动力学对本文的适用性 |
6.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 |
6.2.1 仿真模型构建步骤 |
6.2.2 人力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3 经济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4 社会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5 系统因果关系总图构建 |
6.2.6 系统存量流量图绘制 |
6.2.7 函数关系说明 |
6.2.8 系统模型检验 |
6.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情景分析 |
6.3.1 情景分析思路 |
6.3.2 情景分析方法及主要流程 |
6.3.3 仿真模拟分析与评价 |
6.3.4 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 |
6.3.5 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 |
6.3.6 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 |
6.4 本章小结 |
7 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对策建议 |
7.1 人力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1.1 加快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
7.1.2 加快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 |
7.1.3 推动建筑业产业结构优化 |
7.1.4 加速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
7.1.5 加强建筑工人劳动权益保护 |
7.1.6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
7.1.7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发展体系 |
7.1.8 改善建筑工人职业安全与健康状况 |
7.2 经济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2.1 完善建筑工人工资保障制度 |
7.2.2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7.2.3 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 |
7.2.4 建立多层次城市住房供应体系 |
7.2.5 加速推行“房地产税” |
7.3 社会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3.1 提高组织化程度 |
7.3.2 改善建筑工人工作和生活环境 |
7.3.3 促进城市社会融入 |
7.3.4 加强社会支持力度 |
7.4 实现对策建议的阶段性和时序性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课题 |
C 调查问卷Ⅰ |
D 调查问卷Ⅰ统计结果 |
E 各地“关于推进建筑产业工人转型”的工作总结(部分) |
F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G 调查问卷Ⅱ |
H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国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发展的历史演变 |
2.1 新中国建立前的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运动 |
2.1.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运动 |
2.1.2 中国共产党人早期开展的农村教育实践 |
2.2 新中国建立后-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建设与乡村教育 |
2.3 改革开放40 年来的农村发展与乡村教育 |
第3章 新农村建设时期乡村教育取得的成果与面临困境 |
3.1 新农村建设时期乡村教育改革的新要求 |
3.2 新农村建设时期乡村教育取得的成果 |
3.2.1 改革和完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
3.2.2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
3.2.3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获得较多关注 |
3.3 乡村教育面临的困境 |
3.3.1 乡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相脱节 |
3.3.2 乡村教育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健全 |
3.3.3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依然突出 |
3.4 当前乡村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
3.4.1 乡村教育未能坚守自己的价值定位 |
3.4.2 忽视乡土教材的开发和落实 |
3.4.3 乡村教育投入管理机制的不适宜性 |
3.4.4 社会对乡村教育价值的忽视与怀疑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
4.1 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乡村教育的重要性 |
4.2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教育发展的定位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5.1 强化和落实乡村教育振兴乡村的功能 |
5.1.1 更新乡村教育发展理念,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 |
5.1.2 调整乡村学校课程知识结构,重视乡土教材的教授 |
5.1.3 重视乡村教育推进现代化乡村社会的重要性 |
5.2 完善乡村教育投入管理体制 |
5.2.1 增加乡村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加强乡村学校标准化建设 |
5.2.2 完善乡村教育资源分配和使用的合理性 |
5.3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
5.3.1 构建科学的教师治理制度体系和学校文化 |
5.3.2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倾向性政策的具体落实 |
5.3.3 重视乡村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培育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制度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1.4.2 农村职业教育 |
1.4.3 新型职业农民 |
1.4.4 农村职业教育制度变革 |
1.5 拟创新与不足 |
1.5.1 拟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挑战 |
2.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民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
2.1.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要义及其关键要素 |
2.1.2 现有农民的素质状况有待提升 |
2.1.3 现有农民的素质提升 |
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合理发展 |
2.2.1 农村职业学校凸显为农服务的功能 |
2.2.2 农民职业培训强化以成年农民为主体 |
2.2.3 形成合理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2.2.4 建立完善的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
第3章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制度困境 |
3.1 农村学校职业教育制度: 定位偏失 |
3.1.1 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以服务城市为主 |
3.1.2 专业设置“离农”倾向严重 |
3.1.3 培养对象忽视成年农民 |
3.2 农民培训制度: 供需错位 |
3.2.1 培训内容与实际脱节 |
3.2.2 培训方式单一 |
3.3 农村职业教育管理制度: 缺乏统筹 |
3.3.1 多部门管理造成培育效率低下 |
3.3.2 多部门管理造成优质职教资源流失 |
3.4 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尚不健全 |
3.4.1 “一主多元”的培育体系尚不深入 |
3.4.2 农村学校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建立 |
第4章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制度构建 |
4.1 健全农村职业教育的规范和机制 |
4.1.1 制定专门的法律和制度 |
4.1.2 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良好社会舆论 |
4.1.3 健全新型职业农民的监督、评价及认定制度 |
4.2 明确农村学校职业教育制度的目标定位 |
4.2.1 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主要职能 |
4.2.2 将当地农业特色作为专业设置依据 |
4.2.3 将全体农民纳入培养对象之中 |
4.3 推动农民培训制度的供需对接 |
4.3.1 兼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数量与质量的统一 |
4.3.2 探索分类分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模式 |
4.3.3 拓展多样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式 |
4.4 理顺农村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 |
4.4.1 成立农村职业教育的专门领导机构 |
4.4.2 建立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 |
4.5 完善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
4.5.1 建立“一主多元”的成年农民培育体系 |
4.5.2 完善以新成长劳动力与职校学生为主的学校培育体系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服务应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现状研究 ——以广西为例[D]. 梁楚颖.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2]成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研究 ——以浙江省L村为例[D]. 陈科. 河北大学, 2020(08)
- [3]教育内生发展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研究 ——以G省T县为例[D]. 韩秋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4]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河北省20所农村职业教育试点学校为例[D]. 吴梦涵. 河北经贸大学, 2020(07)
- [5]山东农业近代化专题研究(1860-1937)[D]. 王松.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乡村振兴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提升研究[D]. 王玉东.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有效供给研究 ——以徐闻县为例[D]. 郑凤贤.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8]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D]. 朱明磊. 重庆大学, 2019(01)
- [9]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教育发展研究[D]. 安丽娟. 南昌大学, 2019(02)
- [10]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制度变革研究[D]. 王雷.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