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员感染SARS的心理状态研究

医护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员感染SARS的心理状态研究

一、感染SARS的医护人员及其他职业人员患者心理状态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相洁,封丹珺[1](2022)在《重大传染病应急医疗救援人员健康风险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重大传染病暴发期间,应急医疗救援人员是抗击疫情的主力军,他们在救援期间以及救援结束后可能出现多种躯体与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对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疫情后自身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此,本文从应急救援期间和应急救援结束后2个时间段对重大传染病疫情中应急医疗救援人员所面对的躯体和心理健康风险进行梳理,旨在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干预应急医疗救援人员的身心健康问题,并为加强中国的应急医疗队伍建设提供依据。

张少颖,孙欣悦,杨静萍,林蓉金[2](202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跨域支援护士与当地护士心理状态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跨域支援护士与当地护士的心理状态。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相关心理状态调查问卷、Connor-Davidson心理复原力量表(CD-RISC)、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湖北省医院内的386名跨域支援护士和404名当地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跨域支援护士的COVID-19相关心理状态调查问卷总分及其5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当地护士,CD-RISC总分及其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当地护士,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积极应对得分高于当地护士,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当地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RISC中的乐观维度得分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中的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维度得分是当地护士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CD-RISC中的力量维度得分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中的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维度得分是跨域支援护士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跨域支援护士总体心理状态好于当地护士,建议尽早为当地护士提供心理指导,选派支援护士时适当考虑年龄及心理情况。

何伊文[3](2021)在《从翻译批评理论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编译 ——以《东洋经济周刊》对《财新周刊》新冠专题的日译为例》文中提出

刘景秋[4](2021)在《社会工作介入抗疫医生需求与困境的策略研究 ——以山西省某地新冠抗疫医生为例》文中认为2019年末至2020年初,一种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的病毒在我国迅速蔓延。经病原学筛查和诊断,结合现代的基因测序技术鉴定后发现这是人类疾病史上从来未出现的一种冠状病毒。该病毒被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在艰难的环境下,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作出了重要部署,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以“助人自助”为理念的专业学科,在防控疫情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不少医务人员自发请命前赴一线,反映出危险情况下医务人员的职业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赢得了患者的感动以及社会的信任。但是,在社会工作的视角下,这些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困境和需求。本文通过对4位不同性别、年龄、工作资历以及岗位的山西省某地区赴鄂抗疫医生为例,以访谈的方法,深入了解其在抗疫工作过程中的真实的情况、特征以及日常状态等信息,探究其现实困境和需求,并以社会工作的视角进行分析,结合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探索社会工作介入突发公共危机中医生困境和需求的可行性策略。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文章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新型冠状病毒抗疫医生在抗疫过程中的困境和需求分析,主要包括抗疫医生的自我介绍以及在抗疫期间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情况等信息,通过医生的叙事总结出他们在抗疫时期所面临的需求和困境,分析这些需求和困境的内在原因。第三部分主要是社会工作介入抗疫期间医生的困难和需求策略分析,此部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深入分析社会工作的介入优势,并从不同层面探索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以期缓解医生压力、提高医生应急能力,并从宏观角度提高社会对于医生的关注度与人文支持关怀。第四部分是总结反思与启示,分析总结社会工作介入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可行性,期待能够在未来此类事件发生中起到积极作用。

朱晓宇[5](2021)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援鄂医护人员抑郁情绪问题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冠疫情爆发后,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援鄂医护人员身处抗疫一线,近距离接触未知的病毒和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承受着比非一线医护人员更大的精神压力。新的工作环境、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内容和缺乏来自亲友面对面的支持等因素都会导致援鄂医护人员出现抑郁情绪问题。因此,对存在抑郁情绪问题的援鄂医护人员进行介入,不仅可以改善援鄂医护人员的抑郁情绪,还能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援鄂任务,对疫情防控产生积极影响。本研究以援鄂护士A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非结构式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了解案主的抑郁情绪问题,发现工作环境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自身的性格特征等因素造成了案主的抑郁情绪问题。因此,笔者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和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案主的抑郁情绪问题进行个案介入,改善案主的情绪状态。具体的介入过程分为准备阶段、情绪疏导阶段、认知改善阶段、家庭支持获得阶段和巩固提高阶段。其中,准备阶段主要是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并从生理、心理和家庭方面对案主的问题进行预估;情绪疏导阶段主要对案主进行抑郁情绪的宣泄和改善;认知改善阶段主要对案主开展了两次服务,帮助案主重新审视自身的信念,运用角色扮演技术调整案主糟糕的非理性信念;家庭支持阶段主要对案主父母及其丈夫开展三次间接服务,加强案主的家庭支持。最后,对案主的改变和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预期目标已经达成,服务成效也得到了巩固。本研究发现,个案工作在介入援鄂医护人员抑郁情绪问题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在介入模式、介入策略和介入效果维持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根据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加强社会工作者关于医护人员抑郁情绪问题方面的学习、提供多层次的服务、发挥社会工作在介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专业价值等。本研究希望能够帮助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一线医护人员解决情绪问题,丰富社会工作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实务研究。

林小曼,宋群,童涌,王伟洪[6](202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文中研究指明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出现不明原因肺炎,后被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发生初期,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位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0年1月20日我国正式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进行管理。在整个疫情发生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遭受了巨大的变革,伴随而来的问题之一就是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全球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就心理危机干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作用及相关研究进行论述。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7](2021)在《中国成人2019冠状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指南》文中认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我国通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简称新冠肺炎)大流行是全球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组织多学科专家总结了COVID-19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康复、防控等方面的关键问题, 制订了《中国成人2019冠状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指南》。本指南的制订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及中华医学会《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基本方法及程序》, 旨在进一步规范我国成人COVID-19患者的诊治与疫情防控。

雷雨,王楠,翟红[8](2021)在《新冠肺炎集中医学观察点医务人员的心理状况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估和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集中医学观察点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方法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采用网络问卷形式对集中隔离观察点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文化水平医护人员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及以下学历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率高于研究生学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率高于医生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与疫情防控的医务人员心理状况应得到重视,针对发现的心理问题,通过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性关怀,加强社会支持,尽早采用心理疏导等方式进行干预。

娄曼雪[9](2021)在《COVID-19疫情不同时期护士睡眠及心理状况调查》文中认为目的:了解COVID-19疫情不同时期护士的睡眠、应激情况及心理状态。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应激(压力)反应问卷(SRQ)比较护理人员在疫情暴发初期及疫情常态化防控期的睡眠及心理状况,选择t检验、χ2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纳入446名临床护士。结果提示疫情暴发期和常态化防控期PSQI总分分别为(6.52±3.89)分和(5.54±3.36)分,均高于全国成人常模。在疫情暴发期,参与研究的护士PSQI得分在年龄、婚姻情况、工龄及与新冠患者接触情况方面存在差异(p均<0.05)。疫情暴发期护理人员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其SRQ总分、SAS、SDS得分均呈正相关。疫情常态化防控期PSQI总分以及除了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外的其余5个因子得分均较疫情暴发期下降,并且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的检出率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均较疫情暴发期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本研究发现,非已婚以及工作年限短可能为护理人员暴发期至缓解期睡眠仍不好转的预测因素(P均<0.05)。结论:COVID-19疫情作为一重大应激源,使护士应激水平增高,睡眠及情绪障碍增加。因此,在积极控制疫情的同时,还需要密切关注护士的睡眠、应激压力及心理状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心理干预,降低应激压力水平,保证护士拥有优质的睡眠以更好的状态服务于临床。

王蒙蒙,孟娜,王静,黄雪花,李小麟[10](2021)在《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医务人员的心理状态研究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疫情形势严峻,医务人员作为抗击疫情的一线人员承担着巨大的身心压力。我们通过检索国内外有关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和甲型流感病毒等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医务人员心理应激反应的相关研究,从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医务人员的心理状态、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3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总结以往证据,为医务人员心理干预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

二、感染SARS的医护人员及其他职业人员患者心理状态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感染SARS的医护人员及其他职业人员患者心理状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跨域支援护士与当地护士心理状态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调查工具
    1.3 调查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护士一般资料比较
    2.2 当地护士与跨域支援护士心理状态
        2.2.1 COVID-19相关心理状态调查结果
        2.2.2 CD-RISC得分
        2.2.3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得分
    2.3 护士心理状态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相关性
    2.4 护士COVID-19相关心理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与当地护士相比,跨域支援护士COVID-19相关心理状态更积极
    3.2 与当地护士相比,跨域支援护士心理弹性较好
    3.3 与当地护士相比,跨域支援护士更倾向于选择积极应对方式
    3.4 护士抗疫期间心理状态影响因素
        3.4.1 心理弹性对护士心理状态有影响
        3.4.2 应对方式对护士的心理状态有影响
        3.4.3 跨域支援护士年龄对心理状态有影响
4 小结

(4)社会工作介入抗疫医生需求与困境的策略研究 ——以山西省某地新冠抗疫医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和意义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三)文献评述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理论依据
一、新型冠状病毒抗疫医生的在疫情中的状况回顾
    (一)新冠抗疫医生的基本情况
    (二)抗疫医生在新冠中的特征表现
        1.抗疫医生在新冠中的心理和情绪特征
        2.抗疫医生在新冠中的日常工作特征
        3.抗疫医生在新冠中的社会交往特征
        4.抗疫医生在新冠中的身体健康方面特征
        5.特殊时期的医患关系
    (三)新型冠状病毒抗疫医生的问题及需求分析
        1.心理情绪方面
        2.身体健康方面
        3.社会因素方面
二、社会工作介入抗疫医生需求与困境的策略分析
    (一)社会工作介入新型冠状病毒抗疫医生的优势
        1.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优势
        2.社会工作专业工作方法优势
    (二)新型冠状病毒抗疫医生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1.抗疫医生层面
        2.社会层面
    (三)社会工作介入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之相关建议
        1.微观层面
        2.中观层面
        3.宏观层面
三、社会工作介入抗疫医生困境的反思与总结
    (一)研究反思
    (二)研究总结
    (三)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新冠疫情背景下援鄂医护人员抑郁情绪问题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1.2 抑郁情绪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2.2 优势视角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医护人员抑郁情绪问题的现状研究
        2.3.2 影响医护人员抑郁情绪问题的因素研究
        2.3.3 缓解医护人员抑郁情绪的对策研究
        2.3.4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一线医护人员抑郁情绪问题的现状研究
        2.3.5 社会工作介入医护人员抑郁情绪问题的现状研究
        2.3.6 文献述评
第3章 案主抑郁情绪问题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3.1 个案服务对象的选择
    3.2 案主的基本情况
        3.2.1 案主的个人基本情况
        3.2.2 家庭情况
        3.2.3 人际关系
    3.3 案主抑郁情绪问题的表现
        3.3.1 内心焦虑不安
        3.3.2 情绪脆弱且不稳定
        3.3.3 对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
        3.3.4 出现躯体问题
    3.4 案主抑郁情绪问题产生的原因
        3.4.1 工作环境改变
        3.4.2 工作压力变大
        3.4.3 个性特征
第4章 个案工作介入援鄂护士抑郁情绪问题的实施过程
    4.1 个案问题预估
        4.1.1 生理方面
        4.1.2 心理方面
        4.1.3 家庭方面
    4.2 个案工作介入模式
        4.2.1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4.2.2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4.3 制定服务计划
        4.3.1 服务目标
        4.3.2 介入计划
    4.4 服务过程
        4.4.1 情绪疏导阶段
        4.4.2 认知改善阶段
        4.4.3 家庭支持获得阶段
        4.4.4 巩固提高阶段
    4.5 评估与结案
        4.5.1 过程评估
        4.5.2 结果评估
第5章 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反思
        5.2.1 社工自身的反思
        5.2.2 对介入模式的反思
        5.2.3 对介入策略的反思
        5.2.4 对介入效果维持度的反思
    5.3 建议
        5.3.1 加强社会工作者关于医护人员抑郁情绪问题方面的学习
        5.3.2 提供多层次的服务
        5.3.3 发挥社会工作在介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专业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心理危机干预概念
2 心理危机干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用
    2.1 心理危机干预的预防应用
    2.2 心理危机干预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
        2.2.1 在患者及家属中的应用
        2.2.2 在医务工作者中的应用
        2.2.3 在普通民众的应用
4 结语

(8)新冠肺炎集中医学观察点医务人员的心理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1.2.2 调查内容和评价标准
        1.2.2.1基本信息
        1.2.2.2评价量表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148例调查对象SAS、SDS评分情况
    2.2 不同文化水平对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
    2.3 不同职业对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
3 讨论

(9)COVID-19疫情不同时期护士睡眠及心理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基于文献探讨COVID-19患者发生脑血管病的可能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10)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医务人员的心理状态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医务人员的心理状态现状
    1.1 消极体验
    1.2 积极体验
2 医务人员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
    2.1 社会人口学特征
    2.2暴露风险
    2.3 社会支持
    2.4 其他因素
3 改善医务人员心理状态的措施
    3.1 建立疫情信息更新网络
    3.2 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3.3 心理干预技术
    3.4 综合干预措施
4 结语

四、感染SARS的医护人员及其他职业人员患者心理状态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大传染病应急医疗救援人员健康风险研究进展[J]. 孙相洁,封丹珺. 中国公共卫生, 2022(04)
  •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跨域支援护士与当地护士心理状态的比较分析[J]. 张少颖,孙欣悦,杨静萍,林蓉金. 护理研究, 2021(18)
  • [3]从翻译批评理论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编译 ——以《东洋经济周刊》对《财新周刊》新冠专题的日译为例[D]. 何伊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4]社会工作介入抗疫医生需求与困境的策略研究 ——以山西省某地新冠抗疫医生为例[D]. 刘景秋.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新冠疫情背景下援鄂医护人员抑郁情绪问题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D]. 朱晓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J]. 林小曼,宋群,童涌,王伟洪. 海南医学, 2021(10)
  • [7]中国成人2019冠状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指南[J].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杂志, 2021(18)
  • [8]新冠肺炎集中医学观察点医务人员的心理状况分析[J]. 雷雨,王楠,翟红. 现代医药卫生, 2021(09)
  • [9]COVID-19疫情不同时期护士睡眠及心理状况调查[D]. 娄曼雪.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10]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医务人员的心理状态研究现状[J]. 王蒙蒙,孟娜,王静,黄雪花,李小麟. 职业与健康, 2021(05)

标签:;  ;  ;  ;  ;  

医护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员感染SARS的心理状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