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活性肠肽的研究进展

血管活性肠肽的研究进展

一、血管活性肠肽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梁博,李国东,崔昭[1](2022)在《玫瑰痤疮患者血清血管活性肠肽及内毒素与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玫瑰痤疮患者血清血管活性肠肽及内毒素与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玫瑰痤疮患者70例为玫瑰痤疮组,同期体检健康患者70例为对照组,分别使用凝胶法、免疫组化法检测血清内毒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比较2组粪便中肠球菌、大肠埃希杆菌、粪肠球菌、双歧杆菌的菌群分布及数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管活性肠肽及内毒素与肠道菌群数量的相关性。结果玫瑰痤疮组血清内毒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玫瑰痤疮组肠球菌、大肠埃希杆菌、粪肠球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双歧杆菌数量、双歧杆菌与肠杆菌的数量比值(B/E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患者血清内毒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内毒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与肠道菌群中肠球菌、大肠埃希杆菌、粪肠球菌数量均呈正相关(P<0.05),与双歧杆菌数量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玫瑰痤疮患者血清内毒素、血管活性肠肽呈高表达,与玫瑰痤疮严重程度及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在玫瑰痤疮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徐德勇[2](2021)在《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的影响因素和血清脑肠肽的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的影响因素目的:通过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影响因素的研究,提高家长对该病的认知,降低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的发病率。方法:我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及儿科门诊就诊的122例1-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61例非器质性厌食症儿童设为实验组,61例正常体检儿童设为对照组。由儿童家属填写统一的问卷调查表,调查项目包括:一般情况、分娩方式,是否足月出生、婴儿期喂养方式、添加辅食月龄、进食方式、进食时间、是否追着喂或哄着喂、挑食或偏食情况、摄入零食情况、气质类型、血红蛋白、微量元素、家庭经济、喂养人文化程度、教育方法、喂养方法及育儿知识等情况。收集的数据采用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的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61例非器质性厌食症儿童中,男33例,女28例,年龄(3.19±1.12)岁,体重(13.05±2.10)kg,身高(93.48±9.51)cm,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4.97±1.13)kg/m2。伴有轻、中、重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者分别11例、6例、2例,伴发育迟缓9例,发育迟缓兼营养不良4例,锌缺乏13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9例。61例健康体检儿童中,男35例,女26例,年龄(3.18±1.21)岁,体重(15.09±2.67)kg,身高(98.26±9.54)cm,BMI(15.57±0.93)kg/m2。两组儿童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人群具有可比性。经统计分析,非器质性厌食症儿童BMI值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非器质性厌食症儿童受气质类型、婴儿期喂养方式、添加辅食月龄、进食时间、是否追着喂(哄着喂)、是否偏食或挑食、摄入零食情况、血红蛋白、微量元素、喂养人群、喂养人文化程度、教育方法、是否强迫进食及是否具有育儿知识这14项因素影响,其中难养型气质、人工喂养、添加辅食晚、进食时间≥40min、追着喂(哄着喂)、偏食或挑食、摄入过多零食、血红蛋白及锌铁含量降低、祖辈喂养、无育儿知识、文化程度低、打骂、强迫进食是小儿厌食症的危险因素。各危险因素在61例厌食症儿童中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无育儿知识(81.97%),强迫进食(57.38%),追着喂或哄着喂(55.74%),进食时间≥40min(54.10%),打骂(47.54%),人工喂养(44.26%),祖辈喂养(44.26%),摄入过多零食(40.98%),小学文化及以下文化(40.98%),偏食、挑食(37.70%),难养型(34.43%)。将厌食症儿童为设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14个影响因素(P<0.05)作为自变量,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婴儿添加辅食越晚、进食时间越长为非器质性厌食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每晚1月添加辅食厌食症的患病率增加6.9倍。结论:1、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受多种因素影响,添加辅食越晚、进食时间越长为非器质性厌食症的独立危险因素。2、不偏食、挑食,科学喂养,及早适时添加辅食,不溺爱孩子,通过耐心、表扬及鼓励孩子进食,为儿童营造良好的进食环境,可降低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的患病率。第二部分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血清脑肠肽的研究目的:通过检测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血清脑肠肽水平,探讨该水平变化与厌食症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以期为厌食症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方法:第二部分内容以第一部分中能够收集到血清标本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非器质性厌食症儿童设为实验组,35例正常体检儿童设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瘦素(Leptin,L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和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的水平。结果:ELISA法检测血清脑肠肽水平显示,非气质性厌食症儿童GAS、MTL和β-EP水平低于正常儿童(P<0.05),Lp、VIP和CCK水平高于正常儿童(P<0.05)。结论:非器质性厌食症儿童存在血清脑肠肽的分泌紊乱,脑肠肽的变化与厌食症的发生可能密切相关。

李立杰[3](2021)在《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的发现及其止泻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背景:石榴皮炭是中药炭药中的一种,为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granatumL.的干燥果皮—石榴皮经过高温炮制后的产品,有关石榴皮炭最早的记载出现于《外台秘要》,记载了炮制石榴皮的方法:“烧赤为末。”石榴皮炭在古代广为应用,可以治疗痢疾、泄泻、肠风下血、痔疾、瘿、疳、心痛、乌须、齿龈血出、耳痛等疾病,石榴皮炭最常见的应用是治疗泄泻。然而目前,对于石榴皮炭中是何物质起到止泻作用以及止泻的原理并不清晰。本研究将通过纳米技术的视野,对此问题进行探讨。目的:1.利用本实验室成熟纳米成分制备方法,分离出石榴皮炭中的纳米类成分,并对其有效成分进行成分表征。2.优化石榴皮炭制备的温度。3.通过CCK-8细胞实验评价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的安全性。4.建立小鼠腹泻模型,研究石榴皮炭成分的止泻作用5.建立大鼠IBS-D模型,探究石榴皮炭止泻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高温煅烧法于350℃烧制石榴皮炭,经粉碎、水提、透析得到石榴皮炭水溶液,再经过低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与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获取GPC-NCs的形态大小、粒径分布及晶格间距等特征;利用HPLC排除小分子发挥药效作用的干扰;利用紫外光谱(UV-Vis)、荧光光谱(FL)、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来解析GPC-NCs的化学基团信息。2.采用高温煅烧法分别在300℃、350℃、400℃的温度下烧制石榴皮炭,再将这三个温度的石榴皮炭经粉碎、水提、透析分别得到三个温度的石榴皮炭水溶液,利用紫外光谱(UV-Vis)、荧光光谱(FL)、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来解析GPC-NCs的化学基团信息。3.通过CCK-8细胞实验研究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探究其安全性。4.利用番泻叶致小鼠腹泻模型,测量小鼠的腹泻指数、腹泻潜伏期、肠道推进率来探究石榴皮炭的止泻作用。5.通过番泻叶+束缚来建立大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中5-羟色胺、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浓度和结肠中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浓度,依此来研究GPC-NCs的止泻作用机制。结果:1.利用高温热解法对生石榴皮进行炭化,并对炭化产物进行萃取、滤过分离和透析得到一种具有水溶性的新型纳米类成分,命名为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GPC-NCs)。HPLC指纹图谱在GPC-NCs溶液中并没有检测到小分子的存在,TEM观察GPC-NCs呈类球形且分散性良好,该纳米类成分的粒径分布大小主要集中在1.2~2.3 nm,具有一定的均一稳定性。HRTEM表明GPC-NCs的晶格间距为0.321 nm。X射线衍射仪推测出GPC-NCs是由高度无定形的碳结构组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FL)、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得出GPC-NCs表面含有羟基、羧基和氨基等官能团。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明GPC-NCs含有羟基、羧基、氨基,这些官能团的存在可归因于各种含氧官能团的多光子活性过程2.300℃、350℃、400℃条件下制备的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光谱分析结果。红外可见光谱(FT-IR)分析显示:350℃条件下制备的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表面基团更加丰富多样。紫外可见光谱(UV-Vis)分析显示:300℃和350℃下制备的GPC-NCs紫外光谱图的峰形相似,但是400℃下制备的GPC-NCs在260-280 nm处出现了双峰,这可能是由于粒径表面的基团不同所引起的。荧光光谱(FL)分析显示:随着制备条件温度的升高,GPC-NCs的最大发射波长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与最大激发波长变化一样,这可能与其表面粒径大小有关。不同温度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溶液对小鼠肠道传输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三个温度制备的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对于番泻叶水煎剂所引起的小鼠腹泻模型具有很好地治疗效果,但是石榴皮炭350℃组对小鼠腹泻模型的治疗效果更明显,可以说明350℃是制备石榴皮炭更合适的温度。3.通过CCK-8细胞毒性实验来观察不同浓度的GPC-NCs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GPC-NCs具有低毒性,实验安全浓度范围在93.75μg/mL内,在GPC-NCs的浓度降到23.44 μg/mL时,已经出现促进细胞增殖的现象。4.在番泻叶致小鼠腹泻模型中,石榴皮炭高中低浓度都可以降低小鼠的腹泻指数,其中高剂量和低剂量时,腹泻指数更低;石榴皮炭高中低浓度都可以显着延长小鼠的腹泻潜伏期;石榴皮炭高中低浓度都可以降低小鼠的肠道推进率,石榴皮炭高剂量组和石榴皮炭低剂量组对腹泻具有显着抑制作用。5.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能显着降低大鼠血清中5-羟色胺浓度、P物质(SP)浓度、血管活性肠肽(VIP)浓度;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能显着降低小鼠结肠中P物质(SP)浓度、血管活性肠肽(VIP)浓度。说明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止泻机制的发挥与调节神经递质有关。结论:在本研究中,从石榴皮炭水溶液中发现并分离出了新型纳米类成分。用TEM、HRTEM、FTIR、UV-Vis和荧光光谱对GPC-NCs进行了表征。采用HPLC法对其进行研究。表征结果证实了 GPC-NCs是一种荧光量子产率为0.45%且直径在1.2~2.3 nm的类球形颗粒,表面上具有羟基、羧基、氨基等活性基团,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生物活性。对制备石榴皮炭的最佳温度条件进行光学鉴定和药理药效学实验筛选,发现350℃条件下制备的石榴皮炭表面活性基团最丰富,止泻效果最好。药理实验结果表明GPC-NCs具有显着止泻效果,其止泻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血清中5-羟色胺浓度、P物质(SP)浓度、血管活性肠肽(VIP)浓度有关。本实验中石榴皮炭中新型纳米类成分的发现及其止泻活性的证明,为石榴皮炭和其他炭药的材料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这不仅为石榴皮炭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也为GPC-NCs在止泻领域的潜在生物医学和医疗保健应用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未来的药物发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曲宏懿[4](2021)在《血管活性肠肽通过调控RANK/RANKL/OPG促进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形成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ibia,CPT)是小儿外科领域相对少见的一种骨骼发育异常性疾病,其以胫骨中下1/3部位反复骨折并且不愈合为特点,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关于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病因曾有许多学者提出过许多种假说,例如胎儿期宫内损伤、代谢障碍、局部血管畸形等,但都已被否定了。后来有学者发现部分先天性假关节患者合并神经纤维瘤病,并以此来推断其与神经纤维瘤病相关,但并非所有患儿都可见神经纤维瘤病样的牛奶咖啡斑,其假关节病理组织内也未见典型的神经纤维瘤样组织侵犯,而可见嵌入假关节的是异常增生的骨膜组织。因此,又有学者认为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是由于局部骨膜异常增厚形成了缩窄环,并且可以侵袭性生长,导致胫骨局部血运受损、骨质萎缩、骨折,进而促成了假关节的形成。虽有众多病因学假说,但目前仍尚无定论,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病因仍不明确。我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假关节部位不仅骨膜存在增厚、异常增生等病理改变,骨组织也存在骨代谢异常,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VIP)在假关节部位的破骨细胞中较正常对照组存在异常高表达,而这一现象提示了神经肽类物质很可能参与了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形成过程。20世纪末,“神经骨学”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来,其将人体的骨代谢过程同神经递质的调控联系起来,各国学者越来越重视骨骼生长的神经支配作用,而肽能神经纤维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在骨骺、骨髓、骨膜等骨代谢活跃的组织中通常可见肽能神经纤维分布,并且其可通过释放的神经肽类物质参与局部骨组织代谢。而这些神经肽物质不仅对正常骨组织起调节作用,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可以参与组织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 rel ated peptide,CGRP)、神经肽 Y(neusopeptide Y,NPY)、VIP、P 物质(substance P,SP)等神经肽是目前在骨组织中已经找到的,研究相对较多的神经肽类物质。VIP是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最早是由学者从猪肠组织中分离提取出来的,此后相继在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也发现了分泌VIP的肽能神经纤维,主要由肠神经元释放,而其在骨骼内主要分布于骨髓和骨骺中。VIP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其可以通过扩张骨膜中的血管增加局部血流量进而参与骨代谢的调节。除此之外,在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表面存在VIP-1,2受体,其与VIP结合后可发挥调节破骨细胞的活性的作用,能够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增强其活性,进而增加骨吸收。基于以上既往研究成果,我们推断,VIP在CPT的破骨细胞中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促进了局部的骨吸收作用,破坏了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平衡,导致骨折的反复不愈合,进而形成了假关节。那么,VIP对于破骨细胞的骨吸收的增强作用是如何实现的呢?RANK/RANKL/OPG系统对骨代谢的调控是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其在骨折的愈合和一些骨代谢性疾病中均有着重要的意义。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β,RANK)是 TNF 超家族的一员,在破骨细胞前体细胞(osteoclast precursor cell,OPC)、成熟破骨细胞和软骨细胞都存在其配体,二者结合可发挥生物学作用。RANK和其配体,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β ligand,RANKL),在OPC细胞膜集合后,激活这些细胞使其分化为成熟的破骨细胞。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家族成员,其由骨基质细胞和成骨细胞表达,作为RANKL的另一受体,其与RANKL的结合力更强,其可以与RANK竞争结合RANKL,从而起到了阻断了破骨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启动条件。由此可见,RANK/RANKL/OPG系统的动态变化可以影响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以及骨吸收活性的表达。我们由此推断,VIP在CPT中可能通过RANK/RANKL/OPG系统来调节破骨细胞活性,于是我们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进一步探究其机制。研究目的在前期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拟通过实验进一步明确以下几点问题:VIP在体外对破骨细胞分化增殖及活性表达的影响如何?VIP作用于骨代谢细胞后RANK/RANKL/OPG系统的表达是否发生变化,其下游的信号通路的表达是如何变化的,这种变化对骨代谢有着怎样的影响?在CPT病变组织中RANK/RANKL/OPG系统表达有何差异?通过实验明确上述问题以明确VIP异常表达在CPT致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利用大鼠长骨骨髓在诱导剂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stimul ating factor,M-CSF)和RANKL共同作用下,诱导分化出成熟破骨细胞。HE染色后可见多核巨细胞(2个及2个以上细胞核)即为破骨细胞(osteoclast,O C),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作为破骨细胞的活性标记物,经TRAP染色后包浆变成成酒红色即为阳性显色,证实其具有骨吸收活性。再经噬骨实验、甲苯胺蓝染色实验及扫描电镜观察,可看到骨磨片上经破骨细胞作用后残留的骨陷窝,进一步证实诱导培养得到的是具有骨吸收活性的成熟破骨细胞。对其加以不同浓度VIP,通过噻唑蓝比色法(T hiazolyl Blue Tetrazolium Bromide,MTT 法)观察分析 VIP 对破骨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噬骨实验骨陷窝数量的变化分析VIP对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第二部分,分别对破骨细胞系、成骨细胞系、二者共培养细胞系加以VIP,利用qRT-PCR技术及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三种细胞系中RANK/RANKL/OPG系统及其下游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差异。采用不同浓度的VIP分别作用于三种细胞系,作用时间48h,另外设置VIP(-)作为对照组,采用qRT-PCR定量分析RANK、RANKL和OPG的mRNA表达差异。核因子κβ(nuclear factor kappa-β,NF-κβ)信号通路、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信号通路在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效应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碳酸酐酶Ⅱ(carbonic anhydraseII,CAII)是参与骨吸收的重要物质。接下来再采用Western-Blot检测三种细胞系中VIP作用后RANK、RANKL和OPG以及NF-κβ信号通路、ERK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第三部分,检测CPT病变组织中RANK/RANKL/OPG系统及其下游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差异。选取5例CPT患儿病变部位骨组织作为实验组,其同侧正常腓骨作为对照组,病理组织蜡块制作切片,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RANK/RANKL/OPG系统的表达情况,利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采集阳性表达结果数据,计算阳性区域的平均光密度值(mean optical density,MO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RANK、RANKL、OPG、NF-κβ、ERK表达差异。经过三部分实验,从细胞学实验及病理组织实验分别验证VIP作用下RANK/RANKL/OPG系统及其下游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变化。研究结果大鼠骨髓可在M-CSF与RANKL诱导下分化出成熟的破骨细胞。根据MTT检测结果分析,同样的VIP处理时间,各浓度组OC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同时,在任一 VIP浓度下,随着时间延长(6h-48h),OC的增殖能力也无明显差异。根据甲苯胺蓝染色和扫描电镜结果分析,同样的VIP处理时间,高浓度VIP(1 0-6mol/L)、VIP(1 0-7mol/L)相比低浓度 VIP(10-8mol/L)、(1 0-9mol/L)组,OC细胞的骨吸收活性受到抑制,形成的陷窝数减少;同样的VIP浓度,随着时间延长(6h-48h),OC细胞的骨吸收活性也逐渐降低。在破骨细胞系中,RANKL、RANK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随VIP浓度增加而降低,而OPG表达升高,同时NF-κβ和ERK信号通路也表达减低;在成骨细胞系中,RANKL和IL-6的表达均随VIP浓度增加而升高,而OPG的表达下降;在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共培养体系中,RANKL和RANK表达随VIP浓度增加而升高,OPG呈下降趋势,而NF-κβ、IL-6、ERK和CAII均呈升高趋势。在CPT病变组织中,RANKL、RANK,以及NF-κβ、ERK均较正常骨组织表达增强,而OPG减弱,此表达趋势与体外细胞系实验结果相吻合。研究结论骨髓细胞诱导法可有效诱导分化出成熟的破骨细胞,且具有骨吸收活性,其具有纯度高、数量大的优点。VIP在单纯破骨细胞系中其对破骨细胞的分化增殖能力无影响,对破骨细胞骨吸收活性呈现抑制作用。从噬骨实验中可见,随着VIP浓度增加,骨陷窝数量减少,后续的q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发现VIP使得RANKL及RANK表达下降,NF-κβ和ERK信号通路也表达减低,而OPG升高,RANKL/OPG蛋白表达的比率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降低,破骨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在成骨细胞系实验中我们发现,VIP上调RANKL的表达,而降低了 OPG的表达。VIP在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共培养体系中,能增强破骨细胞骨吸收活性。RANKL、RANK及NF-κβ、IL-6、ERK和CAII均在VIP的作用下表达增强,而OPG表达受到抑制。当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共存环境中,成骨细胞对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发挥了协同作用,而VIP通过增强RANK和RANKL的表达,抑制了 OPG表达,使得RANKL/OPG蛋白表达的比率升高,破骨细胞活性得到激活放大。在CPT病变组织中,VIP表达增强,同时RANK/RANKL/OPG系统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变化趋势与VIP作用下的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共培养体系中表达趋势相同。而且上述表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VIP对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是通过RANK/RANKL/OPG系统来实现的,其通过调控RANK/RANKL/OPG表达进而参与CPT骨代谢病理过程。

薛雅琪[5](2021)在《肝素寡糖与血管活性肠肽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是一种直链阳离子神经肽,由28个氨基酸组成,其在人体内广泛分布并通过与三种Ⅱ类G蛋白偶联受体VPAC1、VPAC2和PAC1结合发挥生理作用。近期临床研究显示,VIP的高表达是前列腺癌细胞侵袭及转移的分子学基础。VIP通过cAMP/PKA、P13-K和ERK1/2等信号传导通路增加前列腺癌LNCaP细胞中VEGF的表达,诱导神经内分泌分化,还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因此,以VIP为靶点寻找一种VIP拮抗剂以阻断VIP所介导的信号级联反应,抑制VIP促肿瘤生长的活性,对于前列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肝素和硫酸乙酰肝素被证实可以与数百种生物学上重要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并在调节各种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肝素不仅具有抗凝、抗血栓作用,还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研究显示肝素结合域存在于多种蛋白结构中,Cardin等人总结归纳了一系列蛋白质的肝素结合域后,提出其具有共同的一级序列模式:XBBBXXBX,XBBXBX或XBBBXXBBBXXBBX(X代表疏水的或不带电荷的氨基酸,B代表碱性氨基酸)。研究表明VIP中的TRLRKQ序列与肝素结合域的序列模式XBBXBX一致,推测该片段是VIP与肝素的结合位点。丙氨酸扫描研究显示VIP的肝素结合序列恰好是VIP与其受体的结合部位,因此肝素可以竞争性抑制VIP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阻滞VIP信号传导通路。目前,肝素与VIP相互作用的构效关系国内外尚未有研究报道,尤其是肝素寡糖中硫酸基位置、数目以及糖链长度对两者结合的影响,二者明确的结合位点也尚处于理论推测阶段。本课题前期的体外抗菌实验证实了 VIP能与肝素寡糖相互作用,作用位点是VIP的抗菌活性区。在此基础上,本课题设计了多种实验,旨在从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研究具有明确结构的肝素寡糖与VIP相互作用的构效关系,进而为将非抗凝活性的肝素寡糖作为VIP拮抗剂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首先通过酶法降解、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离纯化,制备得到多种肝素寡糖,利用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对各组分肝素寡糖进行纯度判断,最终得到7种高纯度肝素寡糖并进行结构表征,通过生色底物法测定各肝素寡糖的抗FXa和抗FIIa活性,结果表明各肝素寡糖的抗凝活性远低于肝素钠标准品,因此,在作为抗肿瘤药物发挥活性时,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出血风险。然后利用凝胶迁移速率分析(Gel mobility shift assay,GMSA)初步探索各肝素寡糖与VIP相互作用的基本条件和饱和结合比、分析肝素寡糖糖链的长短、硫酸化程度以及硫酸化位点对二者相互作用的影响,并筛选出能与VIP有效结合的肝素寡糖片段。通过等温滴定量热技术(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ITC)确定了糖链长度、硫酸基位置及个数的不同对肝素寡糖与VIP相互作用的影响,明确了各因素对二者相互作用的重要程度,并利用得到的热力学参数分析推动两者结合的作用力。最后利用计算机分子对接(Molecular docking,MD)计算肝素寡糖与VIP相互作用的最低结合能,得到肝素寡糖-VIP复合物的空间构象。在细胞活性实验中,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我们制备所得的肝素寡糖对VIP诱导的PC3细胞cAMP高表达的影响,在0.2~1.6 μM的浓度范围内,各肝素寡糖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和一定的量效关系,因此推断这些非抗凝的肝素寡糖片段可能会阻断VIP所介导的cAMP/PKA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发挥其抗肿瘤活性。

苏萍[6](2021)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与脑肠肽VIP、SP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检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血清血管活性肽(VIP)与P物质(SP)的表达水平,分析VIP、SP表达水平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辨证分型寻求客观指标与依据。方法:临床收集2020年03月至2020年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按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选取临床辨证分型为风痰瘀阻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4个证型的患者进行研究。各组患者均于入院24小时内完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以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VIP、SP的表达水平。同时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符合入组标准的中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行血清VIP、SP的检测。各组检测结果数据运用SPSS 25.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血清VI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P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各组患者血清VIP、SP表达水平比较:(1)血清VIP表达水平按阴虚风动证→气虚血瘀证→风痰瘀阻证→痰热腑实证次序递增。4证型VIP表达水平的组间比较:痰热腑实证显着高于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痰瘀阻证显着高于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证表达水平高于阴虚风动证,但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SP表达水平按阴虚风动证→气虚血瘀证→风痰瘀阻证→痰热腑实证次序递减。4证型SP表达水平的组间比较:痰热腑实证显着低于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痰瘀阻证显着低于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证表达水平低于阴虚风动证,但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各组患者的NIHSS评分以痰热腑实证最高,风痰瘀阻证次之,各组患者NIHSS评分高低顺序为:痰热腑实证>风痰瘀阻证>阴虚风动证>气虚血瘀证。各证型NIHSS评分的组间比较:痰热腑实证、风痰瘀阻证显着高于气虚血瘀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清VIP、SP表达水平不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血清脑肠肽VIP、SP表达水平明显异常,且在不同中医证型间存在一定差异,尤以痰热腑实证中两指标表达水平异常最为明显,其次为风痰瘀阻证。VIP、SP表达水平的异常反映了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体内痰热腑实或痰瘀互结的证候状态,提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VIP、SP表达水平的异常与痰、瘀、热邪互结密切相关,VIP、SP有望成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周辉[7](2021)在《神经相关因子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迷走神经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直肠癌是消化道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对于结直肠癌的治疗,目前仍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化疗为辅的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治疗的发展,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更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免疫治疗的突破进展,为结直肠癌晚期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尽管这些治疗方法可以适当延长结直肠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但复杂的细胞相互作用、免疫微环境、免疫治疗的毒性反应等仍需我们寻找新的目标靶点,以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神经新生,且神经发生与血管生成一样,也是肿瘤侵袭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普遍被接受的观点是,癌细胞和神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癌细胞可以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因子和轴突诱导分子,诱导神经纤维以类似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的方式形成新生神经,另一反面,新生的神经释放的各类因子(包括各种神经递质)诱导肿瘤细胞及基质细胞增殖,导致免疫细胞活性抑制,形成有利于肿瘤细胞存活和增殖的微环境。自主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迷走神经对结直肠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尚少,且存在争议,因此需要我们深入的研究迷走神经在结直肠癌中的相关作用途径,为结直肠癌寻找新的治疗方向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自主神经分布,并检测α9n ACh R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了解自主神经系统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Elisa法检测迷走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神经肽P物质及其他神经递质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了解迷走神经是否通过神经因子的释放作用于结直肠癌。构建小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来模拟结直肠癌的肿瘤微环境,观察不同迷走神经状态(切断或刺激)下,肿瘤微环境中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疲乏状态,来说明迷走神经可能通过神经因子的作用,改变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状态,发挥其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第一部分自主神经及乙酰胆碱相关受体α9n ACh 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目的:探讨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数量、分布以及乙酰胆碱相关受体α9n ACh R表达与人结直肠癌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1.以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作为交感神经标记物,以囊泡乙酰胆碱转运体(vesicular acetylcholine transporter,VACh T)作为副交感神经的标记物,采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9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自主神经分布,并检测α9n ACh R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2.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及α9n ACh R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临床病理特征结肠癌35例(38.89%),直肠癌55例(61.11%)。男性43例(47.78%),女性47例(52.22%)。根据术后病理,TNM分期:T分期:T1,2例(2.22%),T2,20例(22.22%),T3,29例(32.22%),T4,39例(43.33%)。淋巴结转移阴性48例(53.33%),淋巴结转移阳性42例(46.67%)。2.交感神经多位于邻近肿瘤细胞的间质内。交感神经阳性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低于交感神经阴性患者(P=0.018),肿瘤微环境中交感神经阳性者的患者预后优于交感神经阴性的患者(P=0.036)。3.副交感神经大多分布于肿瘤周边,在血管周边亦发现副交感神经。年龄>60的病人副交感神经阳性率高于年龄≤60的病人(P=0.034);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人的副交感神经阳性率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病人(P=0.011);随着T分期的增高,副交感神经阳性率逐渐升高,肿瘤微环境中副交感神经阳性的患者预后差于副交感神经阴性的患者(P=0.005)。4.α9n ACh R在结直肠癌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中阳性表达。年龄>60的病人α9n ACh R阳性率高于年龄≤60的病人(P=0.026);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人的α9n ACh R阳性率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病人(P=0.023);随着T分期的增高,α9n ACh R阳性率逐渐升高,与α9n ACh R阴性者相比,表达阳性者的预后差(P=0.005)。小结:交感神经多见于肿瘤早期,提示预后较好;副交感神经和α9n ACh R多见于肿瘤晚期,提示预后较差。副交感神经可能通过α9n ACh R促进结直肠癌的进展。第二部分乙酰胆碱、P物质、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目的:检测结直肠患者血浆中乙酰胆碱、P物质、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的表达情况,探讨迷走神经相关递质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的临床表达意义。方法:1.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46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乙酰胆碱、P物质、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的表达。2.评价乙酰胆碱、P物质、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的表达情况;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乙酰胆碱、P物质、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1.临床病理特征结肠癌21例(45.65%),直肠癌25例(54.35%)。男性27例(58.70%),女性19例(41.30%),≤60岁17例(36.96%),>60岁29例(63.04%)。根据术后病理,TNM分期:T分期:T1,8例(17.39%),T2,7例(15.22%),T3,7例(15.22%),T4,24例(52.17%)。淋巴结转移阴性14例(30.43%),淋巴结转移阳性32例(69.57%)。术前CEA正常(1-5ng/ml)28例(60.87%),增高(>5ng/ml)18例(39.13%)。2.乙酰胆碱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CEA水平无相关性(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乙酰胆碱表达量显着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的乙酰胆碱表达量(P=0.044);乙酰胆碱的表达量与T分期呈正相关(P<0.05)。3.P物质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CEA水平、T分期无显着相关性(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P物质表达量显着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的P物质表达量(P=0.009)。4.5-羟色胺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CEA水平无相关性(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5-羟色胺表达量显着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的5-羟色胺表达量(P=0.007);5-羟色胺的表达与T分期呈正相关(P=0.030)。5.血管活性肠肽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CEA水平无相关性(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血管活性肠肽表达量显着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的血管活性肠肽表达量(P=0.014);血管活性肠肽的表达与T分期呈正相关(P=0.039)。小结: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迷走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及其他神经递质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的表达均与T分期呈正相关;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中乙酰胆碱、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及神经肽P物质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患者。第三部分迷走神经通过对免疫微环境的作用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目的:通过构建小鼠结直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建立迷走神经切断的小鼠结直肠癌模型,探讨不同迷走神经状态对移植瘤的大小的影响。研究不同迷走神经状态,肿瘤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来了解肿瘤微环境中的炎症状态,同时了解淋巴细胞的疲乏状态,探究迷走神经对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1.构建小鼠结直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进而建立迷走神经切断模型。2.统计学分析不同迷走神经状态,小鼠结直肠癌原位移植模型的成瘤大小情况。3.免疫组化染色测定IL-1,IL-10,IL-8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4.流式细胞术测定PD-1及Tim-3在CD4+T细胞上的表达水平。结果:1小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迷走神经刺激组、迷走神经切断组及对照组小鼠均成活,4周后均有肉眼成瘤,并在体视显微镜下成功实施小鼠颈部单侧迷走神经切断。HE染色镜下观察所有小鼠结直肠种植肿瘤标本均证实为肿瘤组织。2三组小鼠成瘤情况三组小鼠均未见淋巴结转移。迷走神经切断组、迷走神经刺激组及对照组三组小鼠肿瘤体积分别为(0.247±0.051)mm3,(0.528±0.076)mm3,(0.487±0.051)mm3。迷走神经刺激组与迷走神经切断组相比,成瘤体积显着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迷走神经切断组相比,成瘤体积显着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迷走神经刺激组与对照组成瘤体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化结果3.1迷走神经切断组、迷走神经刺激组及对照组三组肿瘤组织中IL-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4/10),100%(10/10),50%(5/10)。迷走神经刺激组与迷走神经切断组及对照组相比,IL-1的阳性表达率显着增大(刺激组vs.切断组:P<0.05;刺激组vs.对照组:P<0.05),而迷走神经切断组与对照组IL-1的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迷走神经切断组、迷走神经刺激组及对照组三组肿瘤组织中IL-8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3/10),100%(10/10),40%(4/10)。迷走神经刺激组与迷走神经切断组及对照组相比,IL-8的阳性表达率显着增大(刺激组vs.切断组:P<0.05;刺激组vs.对照组:P<0.05),而迷走神经切断组与对照组IL-8的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迷走神经切断组、迷走神经刺激组及对照组三组肿瘤组织中IL-1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2/10),100%(10/10),40%(4/10)。迷走神经刺激组与迷走神经切断组及对照组相比,IL-10的阳性表达率显着增大(刺激组vs.切断组:P<0.05;刺激组vs.对照组:P<0.05),而迷走神经切断组与对照组IL-10的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流式细胞术结果4.1迷走神经切断组、迷走神经刺激组及对照组三组外周血中CD4+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率分别为(0.692士0.409)%,(1.126士0.472)%,(0.754士0.281)%。迷走神经刺激组CD4+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率显着高于迷走神经切断组及对照组(刺激组vs.切断组:P<0.05;刺激组vs.对照组:P<0.05),而迷走神经切断组与对照组CD4+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迷走神经切断组、迷走神经刺激组及对照组三组外周血中CD4+T细胞表面Tim-3+的表达率分别为(0.979士0.359)%,(1.466士0.600)%,(0.978士0.592)%。迷走神经刺激组CD4+T细胞表面Tim-3+的表达率显着高于迷走神经切断组及对照组(刺激组vs.切断组:P<0.05;刺激组vs.对照组:P<0.05),而迷走神经切断组与对照组CD4+T细胞表面Tim-3+的表达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相关性分析刺激组中IL-1表达与PD-1+表达呈正相关(P=0.002);IL-8表达与PD-1+表达呈正相关(P=0.025);IL-10表达与PD-1+表达呈正相关(P=0.001)。IL-1表达与Tim-3+表达呈正相关(P=0.002);IL-8表达与Tim-3+表达呈正相关(P=0.025);IL-10表达与Tim-3+表达呈正相关(P=0.005)。小结:小鼠原位结直肠癌移植模型成功建立。结果表明迷走神经刺激组小鼠成瘤体积较迷走神经切断组显着增大,迷走神经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迷走神经刺激上调了肿瘤组织中IL-1、IL-8、IL-10的表达水平,反映了淋巴细胞向肿瘤组织的募集,促进肿瘤的炎性微环境的形成,同时,促进淋巴细胞中PD-1、Tim-3的表达,诱导淋巴细胞的疲乏状态,形成肿瘤的免疫逃逸,IL-1、IL-8、IL-10的表达与淋巴细胞中PD-1、Tim-3的表达呈正相关,进而形成了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结论:1.交感神经多见于肿瘤早期,提示预后较好;副交感神经和α9n ACh R多见于肿瘤晚期,提示预后较差。副交感神经可能通过α9n ACh R促进结直肠癌的进展。2.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迷走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神经肽P物质及其他神经递质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的表达均与T分期呈正相关;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中乙酰胆碱、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患者。3.小鼠原位结直肠癌移植模型成功建立。结果表明迷走神经刺激组小鼠成瘤体积较迷走神经切断组显着增大,迷走神经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迷走神经刺激上调了肿瘤组织中IL-1、IL-8、IL-10的表达水平,反应了淋巴细胞向肿瘤组织的募集,促进肿瘤的炎性微环境的形成,同时,促进淋巴细胞中PD-1、Tim-3的表达,诱导淋巴细胞的疲乏状态,形成肿瘤的免疫逃逸,IL-1、IL-8、IL-10的表达与淋巴细胞中PD-1、Tim-3的表达呈正相关,进而形成了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

林昊[8](2021)在《青海海东鸡母体日粮精氨酸和维生素D3水平与子代胚胎期和雏鸡肠道组织形态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结合青海省海东鸡的实际生产与营养需求,用不同水平的精氨酸和维生素D3替代基础日粮中的麸皮,研究青海海东鸡母体日粮水平对子代胚胎期和雏鸡的生产性能、血清指标、肠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影响,探究青海海东鸡母体日粮水平对子代胚胎期和雏鸡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的合理精氨酸和维生素D3添加水平。为青海特色品种海东鸡高效、绿色养殖提供帮助,促进青海蛋鸡产业的发展。试验选择440只(公母比例1:10,本交)体重大致相近健康的180日龄海东成年鸡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10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母鸡,1只公鸡);日粮精氨酸水平在0.96%、1.16%、1.36%、1.56%、1.76%精氨酸(3000IU维生素D3下)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和试验5组,日粮精氨酸水平在0.96%、1.16%、1.36%、1.56%、1.76%(5000IU维生素D3下)作为相互对照分别设为试验6组、试验7组、试验8组、试验9组和试验10组,所有试验鸡,饲养期44天。结果表明:在生产性能方面,种鸡日粮添加0.96%和1.16%精氨酸可显着提高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5000IU的维生素D3水平可以提高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这可能是由于精氨酸和维生素D3提高了机体免疫机能和改善肠道的功能,从而促进种鸡的生产性能。在子代胚胎期和雏鸡肠道组织学和形态学指标中,种鸡日粮中添加精氨酸1.36%、1.56%和1.76%有利于提高肠道肌层的厚度,添加1.36%和1.56%精氨酸和5000 IU维生素D3可以增加十二指肠、空肠长度长度,种鸡日粮添加1.56%和1.76%精氨酸对胚胎期和1日龄雏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肠道绒毛长度和绒毛面积有显着的增加,而种鸡日粮中添加1.36%精氨酸对7日龄雏鸡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肠道绒毛长度和绒毛面积有显着的增加,种鸡日粮1.16%和1.36%精氨酸水平有利于增加雏鸡各肠段的隐窝深度,5000 IU维生素D3水平可以显着提高雏鸡肠道隐窝深度。所以添加1.36%、1.56%和1.76%的精氨酸和5000 IU的维生素D3效果最为显着,表明精氨酸和维生素D3可促进海东鸡肠道的健康和发育,促进雏鸡的生长。在肠道杯状细胞密度来看,母体日粮中精氨酸水平达到1.16%或1.36%能显着的提高了胚胎和雏鸡肠道中杯状细胞的分布密度,尤其是在空肠和回肠。种鸡日粮中5000 IU维生素D3明显增加雏鸡出壳后肠道中的杯状细胞的分布,这可能与维生素D3被动扩散进入肠细胞有相关性。所以种鸡日粮中5000 IU维生素D3明显增加雏鸡出壳后肠道中的杯状细胞的分布,这可能与维生素D3被动扩散进入肠细胞有相关性。在肠道抗体密度来看,添加1.36%和1.56%精氨酸和5000 IU的维生素D3肠道中VIP密度效果最佳,同时发现VIP阳性反应细胞数量在空肠较多,种鸡日粮精氨酸水平达到1.56%和5000 IU的维生素D3下PCNA在肠道中密度效果最为明显,种鸡日粮中精氨酸水平能显着增加空肠和回肠中的GLP-1阳性细胞的分布,尤其是种鸡日粮精氨酸水平达到1.36%和1.56%时,能促进雏鸡空肠和回肠中GLP-1阳性细胞的分布,同时胚胎期和出壳阶段雏鸡空肠和回肠中GLP-1阳性细胞的分布与种鸡日粮中维生素D3的添加量有相关性。所以在母体日粮1.16%或1.36%的精氨酸水平和5000 IU维生素D3水平能显着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VIP肽和PCNA的分布密度,并且提高GLP-1在空肠和回肠中的分布。在雏鸡血液血清指标来看,母体日粮1.16%水平精氨酸可显着提高子代雏鸡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胰高血糖素、胆固醇和葡萄糖的含量,同时降低了雏鸡血液中总甘油三酯的含量,母体日粮5000 IU维生素D3可显着提高子代雏鸡血清中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胆固醇和葡萄糖含量,添加1.16%精氨酸和5000 IU维生素D3效果最为显着。通过以上指标的分析,建议在海东鸡种鸡日粮中添加精氨酸水平应该为1.16%-1.36%,维生素D3为5000 IU。

范梦男[9](2020)在《胃痛消痞方对FD大鼠脑肠肽相关受体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胃痛消痞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行为学、胃内残留率、小肠推进率、胃窦及下丘脑组织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BGP))相关受体表达的影响,从脑肠轴(brain-gut axis,BGA)及BGP途径探讨胃痛消痞方治疗FD的可能的分子机制,为临床治疗FD探索新方法,为FD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与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健康SPF级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模型空白组(模型组)、胃痛消痞方组(中药组)、莫沙必利组(西药组),每组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采用改良郭氏夹尾刺激法联合张氏不规则喂食法复制FD大鼠模型,连续刺激21d。造模成功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行为学表现,且解剖胃窦显示并无实质性损伤;治疗期间,空白组、模型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实验干预的胃痛消痞方由免煎中药配方颗粒剂组成:党参10g、柴胡12g、白芍20g、延胡索20g、白术20g、砂仁15g、枳实12g、炒麦芽20g、炙甘草6g、焦山楂10g、鸡内金10g。西药药选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10mg/片)。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根据人与大鼠等效剂量换算后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每日2次,连续给药21d。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评分;禁食不禁水24小时后,将混有墨水的营养性半固体糊灌胃各组大鼠,麻醉后处死各组大鼠,测定胃内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胃窦及下丘脑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及蛋白印记(western Blot,WB)法检测各组大鼠胃窦及下丘脑组织中BDNF、五-羟色胺3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3a receptors,5-HT3aR)、α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α-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α-CGRP)、G蛋白偶联受体39(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9,GPR39)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1.各组大鼠一般状态比较造模后,空白组大鼠皮毛光泽,精神状态良好,活动度良好,饮水量及进食量正常,体质量增加,肌肉结实,二便正常,全程无死亡;各造模组大鼠均出现毛色光泽度差、精神萎靡、活动度差、进食量及饮水量减少、体质量增加缓慢或减少等现象。治疗3周之后,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及行为表现仍然不佳,中药组及西药组上述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但无明显差异。2.各组大鼠胃肠动力改变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肠推进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小肠推进率增高(P<0.05),且中药组较西药组增加明显(P<0.05),差异显着。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内残留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胃内残留率降低(P<0.05),且中药组较西药组降低明显(P<0.05),差异显着。3、各组大鼠胃窦及下丘脑组织5-HT、BDNF蛋白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窦及下丘脑组织中5-HT、BDNF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胃窦及下丘脑组织中5-HT、BDNF表达增高(P<0.05),且中药组较西药组效果更好(P>0.05),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4、各组大鼠胃窦组织BDNF、5-HT3aR、α-CGRP、GPR39 mRNA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BDNF、5-HT3aR、α-CGRP mRNA相对表达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及西药组大鼠胃窦组织BDNF、5-HT3aR、α-CGRP mRNA相对表达量均增加(P<0.05);与西药组相比较,中药组大鼠胃窦组织BDNF、5-HT3aR、α-CGRP mRNA增加明显,差异显着(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中GPR39 mRNA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胃窦组织中GPR39 mRNA表达降低(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大鼠胃窦组织GPR39 mRNA表达降低不明显,差异显着(P<0.05)。5、各组大鼠下丘脑组织BDNF、5-HT3aR、α-CGRP、GPR39 mRNA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BDNF、5-HT3aR、α-CGRP mRNA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BDNF、5-HT3aR、α-CGRP mRNA表达增高(P<0.05);与西药组相比较,中药组大鼠下丘脑组织BDNF、5-HT3aR、α-CGRP mRNA增加明显,差异显着(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GPR39 mRNA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GPR39 mRNA表达降低(P<0.05);且中药组较西药组效果更好(P>0.05),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6、各组大鼠胃窦组织BDNF、5-HT3aR、α-CGRP、GPR39蛋白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中BDNF、α-CGRP蛋白表达降低(P<0.05),其中5-HT3a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胃窦组织中BDNF、5-HT3aR、CGRP蛋白表达增高(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大鼠下丘脑组织BDNF、5-HT3aR、α-CGRP增加明显,差异显着(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中GPR39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胃窦组织中GPR39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中药组相比较,西药组大鼠胃窦组织GPR39蛋白降低明显,差异显着(P<0.05)。7、各组大鼠下丘脑组织BDNF、5-HT3aR、α-CGRP、GPR39蛋白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BDNF、5-HT3aR蛋白表达降低(P<0.05),其中α-CGRP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BDNF、5-HT3aR、α-CGRP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西药组相比较,中药组大鼠下丘脑组织BDNF、5-HT3aR、α-CGRP蛋白增高明显,差异显着(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GPR39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GPR39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且中药组较西药组效果更好(P>0.05),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改良郭氏夹尾刺激法联合张氏不规则喂食法能够复制FD大鼠模型。2.胃痛消痞方可以改善FD大鼠毛色、改善活动灵活度、增加进食量、提高体重以及缓解暴躁易激惹行为学症状,从而证明胃痛消痞方对FD有治疗作用。3.胃痛消痞方能减少FD大鼠胃内残留率、增加小肠推进率,改善胃肠动力是胃痛消痞方治疗FD的机制之一。4.胃痛消痞方治疗FD的机制是通过上调5-HT、BDNF的表达,从精神心理因素方面实现FD的治疗,是其作用机制之一。5.胃痛消痞方对FD的治疗过程中存在BDNF、5-HT3aR、a-CGRP、GRP39 mRNA脑肠互动正反馈机制。6.胃痛消痞方治疗FD的机制是通过BGA上调5-HT、BDNF、α-CGRP,下调GPR39的表达实现的。

李晓东[10](2020)在《夏黄颗粒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观察和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夏黄颗粒为研究对象,首先观察该药对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继而在此基础上,通过动物实验中对小鼠排便功能和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以及对小鼠肠道组织中SP、VIP、C-kit水平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进一步开发研究方便、有效、安全的纯中药缓解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药物奠定基础。研究方法1.在临床研究方面,根据纳排标准共选取肿瘤科阿片类药物相关便秘患者60例,并以1:1的比例分成2组,治疗组30例予夏黄颗粒6g Tid治疗,对照组30例予复方芦荟胶囊0.5g Bid治疗,两组患者各接受2周治疗,以便秘症状改善情况、便秘症状评分变化情况、卡氏评分变化情况以及用药安全性观测作为观察方面。2.动物实验将60只小鼠随机的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复方芦荟胶囊组以及夏黄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之外,其余五组进行便秘模型的建造(建造方法:于小鼠皮下连续注射45天盐酸吗啡,每日注射剂量为2.5mg/kg)。造模成功后,各组分别予以相应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后(治疗时间为1周)每组小鼠排便功能(以小肠墨汁推进率作为观测指标)及小肠运动功能(以首粒黑便排出时间、6h内的排黑便粒数和重量作为观测指标)的变化情况。3.采用ELISA法检测夏黄颗粒作用后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SP、VIP、C-Kit含量。结果1.夏黄颗粒具有解毒泻浊、通腑和胃之功,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便秘症状改善程度即便秘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为治疗组93.3%、对照组76.7%;两种药物均可有效降低便秘症状积分,而夏黄颗粒在改善排便费力、腹胀两方面效果略胜一筹;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夏黄颗粒较复方芦荟胶囊在提高患者KPS评分上存在优势;在用药安全性方面,两种药物均未对患者血象指标造成负面影响。2.夏黄颗粒能够有效改善小鼠排便功能和小肠运动功能。与模型组比较,给药7天后,夏黄颗粒高、中剂量组能够使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显着变短,并增加6h黑便粒数、6h黑便重量和小肠推进率(P<0.05);夏黄颗粒中剂量组与复方芦荟胶囊组在小肠推进率、首粒黑便排出时间、6h黑便粒数及6h黑便重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且夏黄颗粒中、低剂量组可使小鼠体重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与复方芦荟胶囊组比较,中剂量组在通便作用与其相当时,体重可有一定程度的增加。3.夏黄颗粒对小鼠结肠组织中SP、VIP、C-kit含量有明显的干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给药7天后,夏黄颗粒高、中剂量组能够使小鼠结肠组织中SP、C-kit水平明显升高、VIP水平显着降低(P<0.05),使胃肠蠕动功能随着该药恢复胃肠道平滑肌蠕动性收缩、增加胃肠道黏膜水和电解质的分泌而得以促进,从而缓解便秘。其中夏黄颗粒中剂量组与复方芦荟胶囊组比较,SP、VIP、C-kit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夏黄颗粒对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有较好的通便作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毒副作用不明显,可以安全使用。2.动物实验表明夏黄颗粒对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小鼠小肠运动方面有明显的推进作用,能够有效促进排便,缩短排便时间,且疗效和剂量呈正相关。3.夏黄颗粒可使小鼠结肠组织中SP水平明显升高、VIP水平显着降低,使胃肠蠕动功能随着该药恢复胃肠道平滑肌蠕动性收缩、增加胃肠道黏膜水和电解质的分泌而得以促进,Cajal间质细胞对胃肠活动的促进作用也随着该药显着升高C-kit水平而得以恢复,从而有效地增强结肠蠕动,缓解便秘症状。综上所述,夏黄颗粒临床疗效显着,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肠道组织中SP、VIP、C-kit水平相关,为其有效缓解阿片类药物相关便秘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血管活性肠肽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管活性肠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玫瑰痤疮患者血清血管活性肠肽及内毒素与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皮损面积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2组患者血清内毒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比较
    2.2 2组患者菌群情况比较
    2.3 不同程度玫瑰痤疮患者血清内毒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比较
    2.4 血清内毒素、血管活性肠肽与肠道菌群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2)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的影响因素和血清脑肠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血清脑肠肽的研究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小儿厌食症与脑肠肽相关性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的发现及其止泻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石榴皮炮制的文献研究概况
        1 石榴皮炭炮制的历史沿革
        2 现代炮制工艺研究
        3 石榴皮炭的古代临床应用研究
    综述二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1 中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2 中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实验部分
    前言
    第一章 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的发现与表征鉴定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药品及试剂
        1.2 实验仪器与耗材
        2 实验方法
        2.1 石榴皮炭(GPC)的制备方法
        2.2 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的提取分离
        3 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测顶定
        3.1 HPLC分析
        3.2 TEM分析
        3.3 HRTEM分析
        3.4 XRD技术
        3.5 UV-vis光谱分析
        3.6 FL光谱分析
        3.7 荧光量子产率(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FQY)测定
        3.8 FTIR光谱
        3.9 XPS光谱
        4 结果
        4.1 HPLC分析
        4.2 微观结构分析
        4.3 光学特征分析
        4.4 XPS分析
        5 讨论
        6 小结
    第二章 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制备条件及优化选择
        实验一 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制备温度的探究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及试剂
        1.2 仪器及耗材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对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的烧制温度探究
        2.2 三种温度石榴皮炭透析液制备的表征分析
        2.3 三种温度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的止泻效果
        3 结果
        3.1 三种制备温度下石榴皮炭产出率
        3.2 三种温度制备下的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的红外光谱(FT-IR)
        3.3 三种温度制备下的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的紫外光谱(UV-Vis)
        3.4 三种温度制备下的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的荧光光谱(FL)
        3.5 三种温度制备下的石榴皮炭止泻药效
        4 实验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的安全性评价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药品及试剂
        1.2 实验仪器与耗材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石榴皮炭对小鼠腹泻模型止泻作用实验研究
        实验一 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对小鼠腹泻模型腹泻指数的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及试剂
        1.2 实验仪器及耗材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小鼠腹泻模型的建立
        2.2 小鼠腹泻模型实验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数据统计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小结
        实验二 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对小鼠腹泻潜伏期的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及试剂
        1.2 实验仪器及耗材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小鼠腹泻模型的建立
        2.2 小鼠腹泻模型实验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数据统计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小结
        实验三 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对小鼠肠道推进率的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及试剂
        1.2 实验仪器及耗材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小鼠腹泻模型的建立
        2.2 小鼠腹泻模型实验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数据统计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小结
    第五章 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溶液对IBS-D大鼠作用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及试剂
        1.2 实验仪器及耗材
        1.3 实验动物
        1.4 实验用药的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大鼠腹泻型IBS腹泻模型的建立
        2.2 大鼠腹泻型IBS腹泻模型的给药方法
        2.3 大鼠腹泻型IBS腹泻模型的取材方法
        2.4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5-羟色胺的含量
        2.5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及结肠中P物质(SP)的含量
        2.6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及结肠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
        2.7 数据统计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大鼠的一般情况
        3.2 大鼠血清5-羟色胺(5-HT)浓度的检测结果
        3.3 大鼠血清中P物质(SP)浓度的检测结果
        3.4 大鼠血清中血管活性肠肽(VIP)浓度的检测结果
        3.5 大鼠结肠中P物质(SP)浓度的检测结果
        3.6 大鼠结肠中血管活性肠肽(VIP)浓度的检测结果
        4 实验讨论
        5 实验小结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血管活性肠肽通过调控RANK/RANKL/OPG促进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形成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病因病理学研究进展
    第二节 血管活性肠肽参与骨代谢调节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RANK/RANKL/OPG在骨代谢中的作用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血管活性肠肽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第二节 实验结果
        2.2.1 大鼠原代骨髓细胞经诱导分化出破骨细胞
        2.2.2 血管活性肠肽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增殖能力无影响
        2.2.3 血管活性肠肽抑制体外培养的破骨细胞骨吸收活性
    第三节 实验讨论
第三章 血管活性肠肽在体外对RANK/RANKL/OPG表达的调控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第二节 实验结果
        3.2.1 RANK、RANKL和OPG的qRT-PCR检测结果及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结果
        3.2.2 RANK/RANKL/OPG下游信号通路因子的qRT-PCR检测结果及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结果
    第三节 实验讨论
第四章 血管活性肠肽对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病变组织中RANK/RANKL/OPG的调控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第二节 实验结果
        4.2.1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病变组织中,RANK/RANKL/OPG及NF-κβ和ERK信号通路的表达
        4.2.2 在CPT病变组织中,Ⅱ型、Ⅲ型患者之间RANK、RANKL、OPG、NF-κβ及ERK表达无显着差异
    第三节 实验讨论
结论
附录、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

(5)肝素寡糖与血管活性肠肽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符号说明 Abbreviation introduction
第一章 前言
    1.1 肝素
        1.1.1 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和肝素寡糖
        1.1.2 肝素的抗肿瘤活性
    1.2 血管活性肠肽
        1.2.1 血管活性肠肽的结构与活性
        1.2.2 血管活性肠肽的受体
        1.2.3 血管活性肠肽的信号转导途径
        1.2.4 血管活性肠肽与肿瘤
        1.2.4.1 血管活性肠肽与前列腺癌
        1.2.4.2 血管活性肠肽与结肠癌
        1.2.4.3 血管活性肠肽与胃癌
        1.2.4.4 血管活性肠肽与乳腺癌
        1.2.4.5 血管活性肠肽与肺癌
    1.3 肝素与血管活性肠肽的研究进展
    1.4 糖胺聚糖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1.4.1 凝胶迁移速率分析
        1.4.2 等温滴定量热分析
        1.4.3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1.4.4 分子对接
    1.5 课题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肝素寡糖的制备、结构表征和抗凝血活性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肝素寡糖的制备
        2.3.1.1 酶解肝素
        2.3.1.2 GPC分离纯化肝素寡糖
        2.3.1.3 SAX分离纯化肝素寡糖
        2.3.1.4 样品脱盐
        2.3.2 肝素寡糖的结构表征
        2.3.2.1 NMR方法
        2.3.3 肝素寡糖的抗凝血活性分析
        2.3.3.1 抗FXa活性分析
        2.3.3.2 抗FIIa活性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肝素寡糖的制备
        2.4.2 肝素寡糖的结构表征
        2.4.2.1 肝素四糖的结构表征
        2.4.2.1.1 1D NMR
        2.4.2.1.2 2D NMR
        2.4.2.2 肝素六糖的结构表征
        2.4.2.2.1 1D NMR
        2.4.2.2.2 2D NMR
        2.4.2.3 肝素八糖的结构表征
        2.4.2.3.1 1D NMR
        2.4.3 肝素寡糖的抗凝血活性分析
        2.4.3.1 抗FXa活性分析
        2.4.3.2 抗FIIa活性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肝素寡糖与VIP相互作用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凝胶迁移速率分析
        3.3.1.1 AMAC标记肝素寡糖
        3.3.1.2 琼脂糖凝胶电泳
        3.3.2 等温滴定量热分析
        3.3.2.1 配制缓冲液及样品
        3.3.2.2 等温滴定量热实验
        3.3.3 分子对接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肝素寡糖与VIP相互作用的GMSA结果分析
        3.4.1.1 肝素寡糖粗品与VIP相互作用的GMSA结果分析
        3.4.1.2 肝素四糖与VIP相互作用的GMSA结果分析
        3.4.1.3 肝素六糖与VIP相互作用的GMSA结果分析
        3.4.1.4 肝素十二糖与VIP相互作用的GMSA结果分析
        3.4.2 肝素寡糖与VIP相互作用的ITC结果分析
        3.4.2.1 肝素寡糖粗品、肝素十二糖与VIP相互作用的ITC结果分析
        3.4.2.2 肝素四、六糖与VIP相互作用的ITC结果分析
        3.4.3 肝素寡糖与VIP相互作用的MD结果分析
        3.4.3.1 dp4-1与VIP相互作用的MD结果分析
        3.4.3.2 dp4-3与VIP相互作用的MD结果分析
        3.4.3.3 dp4-4与VIP相互作用的MD结果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肝素寡糖对VIP活性的抑制作用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PC3细胞的复苏、培养及传代
        4.3.2 ELISA实验
        4.3.2.1 VIP对PC3细胞cAMP浓度的影响
        4.3.2.2 不同聚合度的肝素寡糖对VIP诱导的PC3细胞cAMP浓度的影响
        4.3.2.3 全硫酸化及选择性脱硫酸化的肝素十二糖对VIP诱导的PC3细胞cAMP浓度的影响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VIP对PC3细胞cAMP浓度的影响
        4.4.2 不同聚合度的肝素寡糖对VIP诱导的PC3细胞cAMP浓度的影响
        4.4.3 全硫酸化及选择性脱硫酸化的肝素十二糖对VIP诱导的PC3细胞cAMP浓度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与脑肠肽VIP、SP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2.2.1 病名诊断标准
        1.2.2.2 证类诊断标准
        1.2.3 中风病分期标准
    1.3 纳入标准
        1.3.1 缺血性中风组
        1.3.2 对照组
    1.4 排除标准
        1.4.1 缺血性中风组
        1.4.2 对照组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证型的判定及分组
    2.2 病例信息采集
    2.3 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判定
    2.4 指标检测耗材及仪器设备
        2.4.1 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
        2.4.2 其他材料
        2.4.3 主要仪器设备
    2.5 血液样本采集及预处理
    2.6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IP、SP水平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各证型组证型分布情况
    3.3 各证型组既往史、烟酒史分布情况
    3.4 各证型组血清VIP、SP的表达水平
    3.5 各证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3.6 血清VIP、SP与 NIHSS评分的相关性
    3.7 血清VIP与SP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分析
4 讨论
    4.1 中风之病名演化与病因病机释探
        4.1.1 中风之病名演化
        4.1.2 中风之病因病机释探
    4.2 中风证候之研判
    4.3 缺血性中风与脑肠相通的理论探究
    4.4 缺血性中风与脑肠肽相关的基础研究
    4.5 缺血性中风的流行病学分析
    4.6 缺血性中风证型的分布简况
    4.7 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探析
        4.7.1 血压升高致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血管损伤
        4.7.2 血糖升高致血管内皮损伤形成炎症血栓
        4.7.3 心律失常致附壁血栓脱落梗阻血管
        4.7.4 血脂异常致血管内皮受损诱发血栓
        4.7.5 烟酒过度引起微循环功能障碍闭塞管腔
    4.8 “脑-肠轴”失衡与缺血性中风密切相关
    4.9 痰热瘀邪交互为患致脑肠功能失调引发脑肠肽表达异常
    4.10 痰热瘀邪交互为患是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的病机根源
5 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基于“脑肠轴”探讨脑肠肽、肠道菌群与缺血性中风的联络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7)神经相关因子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迷走神经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自主神经及乙酰胆碱相关受体α9n ACh 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乙酰胆碱、P物质、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迷走神经通过对免疫微环境的作用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自主神经系统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青海海东鸡母体日粮精氨酸和维生素D3水平与子代胚胎期和雏鸡肠道组织形态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综述
        1.1.1 精氨酸的应用
        1.1.2 维生素D3 的应用
    1.2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精氨酸和维生素D3 对海东鸡生产性能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点
        2.1.2 试验设计
        2.1.3 试验日粮及营养水平
        2.1.4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2.1.5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精氨酸和维生素D3 对海东鸡种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种鸡精氨酸和维生素D3 水平对子代雏鸡肠道形态学和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点
        3.1.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3.1.3 试验日粮及营养水平
        3.1.4 样品的采集
        3.1.5 试剂
        3.1.6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7 数据统计
    3.2 结果分析
        3.2.1 精氨酸和维生素D3 对海东鸡胚胎和雏鸡肠道组织学变化影响的测定
        3.2.2 精氨酸和维生素D3 对海东鸡胚胎和雏鸡肠道形态学变化的测定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种鸡精氨酸和维生素D3 对海东鸡胚胎期和雏鸡肠道杯状细胞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点
        4.1.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4.1.3 试验日粮及营养水平
        4.1.4 试验样品的采集
        4.1.5 试剂
        4.1.6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7 数据统计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精氨酸和维生素D3 对海东鸡雏鸡肠道杯状细胞的影响
        4.2.2 雏鸡杯状细胞的分布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种鸡不同水平精氨酸和维生素D3 对海东鸡胚胎和雏鸡的肠道中的粘膜VIP、GLP-1和PCNA抗体密度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点
        5.1.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5.1.3 试验日粮及营养水平
        5.1.4 试验样品的采集
        5.1.5 试剂
        5.1.6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7 数据统计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种鸡不同水平精氨酸和维生素D3 对海东鸡胚胎期和雏鸡肠道中的VIP、GLP-1 和PCNA的影响
        5.2.2 胚胎期和雏鸡阶段VIP、GLP-1和PCNA分布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种鸡精氨酸和维生素D3 水平对雏鸡血液指标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地点
        6.1.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6.1.3 试验日粮及营养水平
        6.1.4 样品的采集
        6.1.5 试剂
        6.1.6 方法
        6.1.7 数据统计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种鸡不同水平精氨酸和维生素D3 对海东鸡雏鸡血清指标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总结
    7.2 创新点
    7.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9)胃痛消痞方对FD大鼠脑肠肽相关受体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一:胃痛消痞方对FD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实验二:胃痛消痞方对FD大鼠胃窦及下丘脑组织中5-HT、BDNF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实验三:胃痛消痞方对FD大鼠胃窦组织中BDNF、5-HT3aR、a-CGRP、GRP39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实验四:胃痛消痞方对FD大鼠下丘脑组织中BDNF、5-HT3aR、a-CGRP、GRP39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10)夏黄颗粒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观察和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一 夏黄颗粒对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观察
    技术路线图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2 治疗及观察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
        2.3 疗效评定标准
        2.4 统计学方法
    3 观察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便秘疗效
        3.3 便秘症状评分变化情况
        3.4 卡氏评分变化情况
        3.5 安全性观测
    4 小结
研究二 夏黄颗粒通便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技术路线图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试剂
        1.4 仪器
        1.5 墨汁的制作过程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造模方法
        2.3 造模评价
        2.4 药物给予剂量及方法
        2.5 动物取材(小鼠小肠推进实验)
        2.6 动物取材(SP、VIP、C-kit含量的检测)
        2.7 指标检测方法(小鼠小肠推进实验)
        2.8 指标检测方法(小鼠排便实验)
        2.9 指标检测方法(SP、VIP、C-kit含量的检测)
        2.10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模型建造结束后各组小鼠6h粪便粒数
        3.2 小鼠小肠推进实验
        3.3 小鼠排便实验
        3.4 对小鼠结肠组织SP、VIP、C-kit含量的影响
    4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一 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机理和不良反应
    1 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机理
    2 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胃肠肽类激素及Cajal间质细胞对胃肠运动影响的研究现状
    1 血管活性肠肽
    2 P物质
    3 Cajal 间质细胞(ICC)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血管活性肠肽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玫瑰痤疮患者血清血管活性肠肽及内毒素与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性研究[J]. 梁博,李国东,崔昭.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01)
  • [2]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的影响因素和血清脑肠肽的研究[D]. 徐德勇.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3]石榴皮炭纳米类成分的发现及其止泻作用研究[D]. 李立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血管活性肠肽通过调控RANK/RANKL/OPG促进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形成的机制研究[D]. 曲宏懿. 山东大学, 2021(11)
  • [5]肝素寡糖与血管活性肠肽相互作用的研究[D]. 薛雅琪. 山东大学, 2021(12)
  • [6]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与脑肠肽VIP、SP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 苏萍.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神经相关因子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迷走神经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D]. 周辉.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8]青海海东鸡母体日粮精氨酸和维生素D3水平与子代胚胎期和雏鸡肠道组织形态关系研究[D]. 林昊. 青海大学, 2021(01)
  • [9]胃痛消痞方对FD大鼠脑肠肽相关受体影响的实验研究[D]. 范梦男.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夏黄颗粒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观察和机制探讨[D]. 李晓东.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血管活性肠肽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