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腹腔消化器官淋巴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易春阳[1](2021)在《新型GPR132激动剂的发现及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血液肿瘤疾病,其侵袭性和异质性相当高。目前的分化诱导治疗仅在小部分AML患者中取得成功,AML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仍不足30%。新分化机制的探索和新靶向药物的开发依然是AML治疗的迫切需求。G蛋白偶联受体(GPCR)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是最重要的药物靶标家族之一。在本研究中,我们聚焦于孤儿GPCR在AML细胞分化调控中的影响,以期为AML的治疗研究提供新的作用机制,新靶点和新药物。基于癌症基因组学的研究发现,孤儿GPCR在AML中广泛表达,而且参与调控AML发展进程。其中,孤儿GPR132特异性表达于髓系细胞,其高表达与AML的良好预后相关,提示GPR132是AML的潜在治疗靶标。进一步的生物实验表明,激活GPR132在体内和体外均能显着促进AML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提示GPR132是一个新的AML细胞分化调节蛋白。为进一步探究GPR132信号通路在AML治疗中的作用,通过Tango、Nano Bit等多种基于GPCR激活原理的筛选体系,我们鉴定出一种新型高效GPR132激动剂—8-姜酚。该化合物是传统药用植物生姜中的重要生物活性成分,其EC50为0.30μM。通过流式分析、NBT还原反应、瑞氏-吉姆萨染色等检测方法,我们进一步发现,使用8-姜酚激活GPR132可明显上调AML细胞CD11b表达、提升AML细胞能量代谢水平、促进AML细胞形态成熟,诱导AML细胞分化,并减弱AML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该促分化作用不受遗传背景限制,对多种含不同遗传突变的AML细胞系均有效。深入的机制研究表明,8-姜酚在AML细胞中通过激活GPR132-Gs-PKA通路遏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进而发挥分化诱导作用。8-姜酚与mTOR抑制剂联合使用在体外能协同诱导AML细胞分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皮下荷瘤和尾静脉注射AML小鼠模型,我们确认了8-姜酚单独或联合mTOR抑制剂可显着抑制HL60移植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延缓AML疾病发展、提升AML小鼠的生存期,并增强分化标志物的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AML分化诱导受体GPR132,并通过GPR132相关功能实验鉴定出一个新的高效GPR132激动剂8-姜酚,同时探究了8-姜酚通过GPR132-Gs-PKA-mTOR信号轴调控AML细胞分化这一新机制,确认了8-姜酚单独或联合mTOR抑制剂对AML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我们的研究表明,开发孤儿受体GPR132激动剂是一个很有潜力AML分化诱导治疗新策略。
汪树芬[2](2020)在《转铁蛋白受体在造血系统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铁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必需微量元素,在机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造血系统对机体铁水平的变化非常敏感,铁缺乏会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特别是孕期缺铁性贫血会导致早产风险增高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偏低,因此孕期铁营养至今仍是全球关注的卫生问题。另一方面,铁稳态影响血液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并成为白血病治疗的作用靶点,深入探索造血系统中铁稳态的调控机制具有深刻的临床意义。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 1,Tfr1)是介导铁离子进入细胞的主要受体蛋白,通过与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结合以内吞小泡的方式将铁运输入细胞内。然而,目前关于Tfr1在造血干/祖细胞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Tfr1在造血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具体功能及机制,进一步阐释铁稳态在造血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研究方法:1)通过GEO、Bloodspot等数据库检索及流式细胞检测,系统地分析Tfr1在造血分化谱系中的表达情况;2)以造血干细胞特异性Tfr1基因敲除小鼠(Tfr1fl/fl;Vav-Cre,简称cKO)为模型,运用多色流式细胞技术、组织切片染色、血液常规检测等技术进行小鼠骨髓造血(出生后第三天)和胎肝造血(E14.5、E16.5、E18.5天)的分析,包括红系、髓系、淋巴系以及各类造血干/祖细胞的比例和数量的检测;3)通过竞争性和非竞争性骨髓移植实验、体外集落形成(Colony-Forming Unit Assays,CFU)实验分析造血干细胞的功能;4)利用Annexin-V和Brdu染色分别检测造血干祖细胞的凋亡和增殖情况;5)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测定组织中金属元素铁的含量,并且利用Calcein-AM探针检测细胞内铁水平,分析Tfr1基因缺失对系统性及细胞内铁稳态的影响;6)通过低铁膳食诱导铁缺乏小鼠模型以及铁螯合剂(DFO)体外处理造血干细胞,分析铁缺乏对造血系统的影响;7)在CFU体系中,分别添加FAC(主要通过Tfr1的转运功能进入细胞)、Holo-Tf(仅通过Tfr1的转运功能进入细胞)、Hemin(无需Tfr1的转运功能便可进入细胞)等铁补充剂,试图挽救cKO造血干细胞的功能;8)通过慢病毒过表达体系,在造血干细胞中分别过表达不同功能性点突变的Tfr1蛋白(Tfr1R654A无铁转运功能,Tfr1L622A无信号传导功能),利用CFU实验检测造血干细胞功能的变化;9)运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离出cKit+造血干/祖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手段检测其造血干/祖细胞命运相关的关键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骨髓造血及胎肝造血表型分析:cKO小鼠出生后,与对照组小鼠(Tfr1fl/fl)相比,表现为全身苍白且生长迟缓,于出生后一周内全部死亡。出生后三天幼鼠的血液学分析发现,cKO小鼠的红细胞计数[2.3±0.7(1012/L)]较对照组[3.6±0.4(1012/L)]显着降低(p<0.001),cKO白细胞计数[5.1±0.9(109/L)]较对照组[8.4±2.2(109/L)]也显着减少(p<0.001)。cKO胎肝红系发育障碍,CD11b+Gr1+髓系细胞和CD3+T淋巴细胞数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而CD19+B淋巴细胞未见显着性改变。与对照组相比,cKO骨髓中造血干细胞(Lin-cKit+Sca1hi)减少90.90%(p<0.01),造血祖细胞(Lin-cKit+Sca1-)减少97.53%(p<0.001)。同时,cKO骨髓造血干细胞凋亡比例[(43.40±1.82)%]显着高于对照组[(16.89±0.65)%](p<0.001)。然而在E18.5胎肝中,cKO造血干细胞的数量无显着性改变,粒细胞/单核细胞系祖细胞(GMPs)数量较对照组增加[Tfr1fl/fl:4.45±1.19×105;cKO:6.54±1.25×105,(p<0.05)],共同髓系祖细胞(CMPs)[Tfr1fl/fl:4.38±0.25×105;cKO:3.34±0.62×105,(p<0.05)]和巨核细胞/红细胞系祖细胞(MEPs)[Tfr1fl/fl:1.44±0.11×106;cKO:1.07±0.24×106,(p<0.05)]较对照组减少。2)系统性及细胞内铁代谢检测:cKO幼鼠血清铁[(297.92±31.17)μg/d L]较对照组[(136.63±50.66)μg/d L]显着升高(p<0.001)、肝脏铁[(338.95±72.99)g/g wet weight]较对照组[(72.84±28.81)g/g wet weight]显着升高(p<0.001),然而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及成熟谱系(Lin+)的胞内铁水平较对照组均显着性降低(p<0.05)。在E16.5胎肝中,cKO造血干/祖细胞的胞内铁水平较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其下游成熟谱系(Lin+)的胞内铁水平较对照组显着性降低(p<0.05)。3)胎肝造血干/祖细胞的功能检测:Tfr1fl/fl胎肝造血干细胞可形成CFU集落单位,而cKO胎肝造血干祖细胞无法形成任何集落单位。非竞争性移植Tfr1fl/fl造血干细胞的受体小鼠正常存活,Tfr1fl/fl造血干细胞在竞争性移植体系中可重建造血系统,而cKO造血干细胞无法在受体小鼠骨髓内重建造血系统。4)造血干/祖细胞中Tfr1转铁功能验证:5μM铁离子螯合剂(DFO)处理野生型造血干/祖细胞导致CFU集落单位数量显着减少[Ctrl:46.5±2.12;5μM DFO:7.5±2.12,(p<0.05)]。cKO胎肝造血干细胞在添加10μM FAC或5μM holo-Tf的M3434培养基中仍无法形成任何CFU集落单位。而添加Hemin后,cKO胎肝造血干/祖细胞可形成CFU集落单位,且呈现浓度依赖性。cKO胎肝造血干/祖细胞过表达Tfr1R654A后无法形成CFU集落单位,而过表达Tfr1L622A可形成CFU集落单位。最后,与对照组cKit+造血干/祖细胞相比,cKO胎肝造血干/祖细胞命运相关的关键转录因子Notch1、Gata3、Gata2、PU.1、Fli、Gfi1和C/EBPα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研究结论:Tfr1是造血祖细胞/前体细胞向一系列成熟血液细胞分化所必需的调控因子;Tfr1作为细胞表面重要的铁转运蛋白受体或是造血系统摄取铁的主要途径,而血红素铁在造血发育过程中可成为Tf-Fe的替代来源;铁的摄取可能是Tfr1介导造血干/祖细胞分化和存活的主要分子机制;细胞内铁稳态的维持在造血系统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Tfr1为靶点深入探究造血系统中铁稳态的调控机制,为造血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吴昊宇[3](2020)在《丝素蛋白微球复合化学修饰IGF-1 mRNA转染的脂肪干细胞促进软骨修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软骨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运动系统损伤疾病之一,可导致关节疼痛,关节活动障碍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软骨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十分有限,而现有的临床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理疗和手术干预等)只能缓解疼痛,延缓软骨进一步退化,不能有效促进损伤软骨再生。新生软骨组织的生化性质和力学性能也与正常软骨相差较大,远远满足不了机体的运动需求。因此,软骨损伤修复的新策略有待开发。近年来,以干细胞、生长因子和生物材料为“三要素”的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软骨损伤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目前组织工程技术应用于软骨修复仍需解决三个关键问题:(1)选择合适的种子细胞以及提高种子细胞的疗效;(2)如何实现生长因子的安全和精准应用;(3)构建生物相容性好,满足细胞负载和组织修复需要的支架。因此,针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基于化学修饰m RNA(Chemically modified m RNA,mod RNA)技术的工程化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的构建、丝素蛋白微球细胞载体制备和丝素蛋白的生物安全性评价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成体系的研究,旨在优化组织工程“三要素”组合,开发安全有效的组织工程软骨修复手段。本研究中,我们运用mod RNA体外转染脂肪干细胞构建出了可以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1,IGF-1)的工程化种子细胞,并探究了它对于软骨损伤的修复效果;通过肝肾功能检测、组织学分析、全身多组织转录组测序和单细胞质谱流式分析等高通量检测手段系统评估了丝素蛋白材料植入体内的生物效应和免疫应答;最后利用丝素蛋白微球负载工程化种子细胞,在小鼠软骨缺损模型上检验了其软骨损伤治疗效果。本研究发现:(1)mod RNA可以高效率地转染小鼠ADSCs;工程化ADSCs(IGF-1-ADSCs)能分泌具有生物功能性的生长因子IGF-1,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的基质合成;膝关节注射IGF-1-ADSCs能减缓软骨基质降解,延缓小鼠骨关节炎进展;(2)通过高压电喷法可以制备微米级别的丝素蛋白微球,微球具有多孔疏松结构,适合于细胞粘附和生长;丝素蛋白植入体内不会引起明显的急性肝肾功能异常;丝素蛋白支架与临床常用的聚丙烯支架相比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外周血中较少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激活以及较低的CD27,CD115等炎症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在植入物周围组织中有较少的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囊形成;(3)运用丝素蛋白微球作为细胞载体可以提高工程化细胞的软骨损伤修复效果。本研究结合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技术,首次将mod RNA技术应用于组织工程软骨损伤修复领域,构建出能分泌生长因子IGF-1的工程化干细胞,比单一干细胞治疗具有更好的软骨修复效果,相比传统生长因子使用方式更加安全、高效和精准;本研究还提出了结合全身多组织转录组测序和外周血单细胞质谱流式等高通量检测手段的生物材料安全性评估策略;为组织工程软骨修复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孟德萍[4](2019)在《Kupffer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促进肝脏造血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在胚胎时期胎肝是主要的造血器官。出生后,骨髓成为主要的造血位点。在某些病理条件下,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肝脏等实质器官可以发生髓外造血,提示成年肝脏中含有造血干祖细胞,具有长期造血重建的能力。然而,对于成年肝脏造血的特点、肝脏造血干祖细胞的发育来源、肝脏造血微环境的组成以及肝脏微环境对肝脏造血的具体调节机制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采用造血干细胞最经典的标志lineage-sca-1+c-kit+(LSK,包含造血干细胞和多潜能祖细胞),检测到成年小鼠肝脏中存在造血干祖细胞。进一步发现成年肝脏中存在一群与胚胎肝脏相似而不同于骨髓的CD45+lineage-mac-1+sca-1+(LMS)细胞。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实验,我们观察到肝脏LSK细胞和LMS细胞均可分化为成熟的淋巴细胞和髓系细胞。与骨髓来源的造血干细胞相比,肝脏LSK细胞和LMS细胞更倾向于分化为T淋巴细胞。我们进一步探讨了肝脏微环境中促进肝脏造血和T淋巴细胞分化的因素。一方面,我们发现肝脏固有巨噬细胞Kupffer细胞可以促进成年肝脏LSK细胞向淋巴细胞和髓系细胞分化,且以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分化为主。通过共培养实验证实,阻断Kupffer细胞上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可降低LSK细胞的黏附、增殖和分化。这些结果提示Kupffer细胞在维持和促进成年小鼠肝脏造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进一步证实了成年肝脏造血干细胞具有一群不同于骨髓的具有造血功能的LMS细胞。肝窦内皮细胞作为肝脏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Notch信号促进肝脏LMS细胞的分化,且以T淋巴细胞分化占优势。这些发现为了解肝脏髓外造血及其意义提供了重要的见解,为肝脏驻留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及肝脏疾病{如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肝细胞癌(HCC)}的治疗等提供了一定的启示。研究方法:1.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了不同器官中肝脏造血干祖细胞(LSK和LMS)的比例。2.通过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实验分析了肝脏造血干祖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3.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分选肝脏或骨髓的造血干祖细胞,将CD45.2+小鼠的肝脏或骨髓造血干祖细胞与CD45.1+小鼠的骨髓单个核细胞混合,通过尾静脉注射到致死量照射的CD45.1+的小鼠体内,在不同时间点检测受者小鼠外周血中CD45.2+细胞、淋巴细胞及髓系细胞的比例,以确定成年肝脏造血干祖细胞的造血重建能力。4.通过LPS诱导的小鼠髓外造血模型来促进成年肝脏造血。5.采用氯磷酸二钠脂质体清除巨噬细胞和Kupffer细胞,观察清除Kupffer细胞之后对肝脏髓外造血的影响。6.通过ELISA方法检测Kupffer细胞分泌的造血生长因子及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7.采用共培养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在不同时间点检测肝脏造血干祖细胞向淋巴细胞和髓系细胞分化的情况。8.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Kupffer细胞上ICAM-1和VCAM-1表达的变化及其相应配体LFA-1和VLA-4在肝脏LSK上表达的情况。9.在Kupffer细胞与LSK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加入ICAM-1阻断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体系中分化的淋巴细胞和髓系细胞的比例。10.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肝脏微环境造血调节因子及肝窦内皮细胞上Notch配体基因水平的表达情况。11.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LMS细胞上Notch受体Notchl及Notch2的表达情况。12.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共培养体系中LMS细胞上Notch的活化形式NICD的表达情况。13.在肝窦内皮细胞和LMS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加入Notch信号抑制剂,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肝脏LMS向淋巴细胞分化的情况。实验结果:1 Kupffer细胞促进肝脏造血机制研究1.1成年肝脏中含有造血干祖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了不同发育阶段小鼠肝脏和骨髓中LSK细胞的比例。观察到成年肝脏中仍存在少量的LSK细胞。利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实验,发现虽然肝脏LSK细胞形成GM-CFU和M-CFU集落的数量明显低于骨髓,但是成年肝脏LSK细胞仍具有形成GM-CFU和M-CFU集落的能力。提示成年肝脏中存在具有造血功能的造血干祖细胞。1.2成年肝脏LSK细胞能够生成淋巴系和髓系细胞利用造血移植实验,观察到肝脏来源的LSK细胞能够重建致死量照射小鼠的淋巴细胞和髓系细胞,但是肝脏来源的LSK细胞的造血重建能力明显弱于骨髓。与骨髓相比,来源于肝脏的LSK细胞优先分化为T淋巴细胞,骨髓来源的LSK细胞主要以生成B淋巴细胞为主,产生较少的T淋巴细胞。并且发现肝脏来源的LSK细胞,主要是在肝脏中进一步分化为淋巴细胞和髓系细胞,却很少迁移到骨髓。然而,骨髓来源的LSK细胞可以同时迁移到骨髓和肝脏。1.3 Kupffer细胞促进LPS诱导的肝脏髓外造血连续3天给小鼠腹腔注射LPS建立髓外造血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中LSK细胞和长期造血干细胞(LT-HSC)的数量。发现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组小鼠肝脏中LSK和LT-HSC细胞的绝对数显着增加。这提示LPS可以诱导肝脏髓外造血。利用氯磷酸二钠脂质体清除Kupffer细胞可明显削弱LPS诱导的肝脏LSK细胞和LT-HSC的数量增加。这说明Kupffer细胞在LPS诱导的肝脏髓外造血中发挥重要作用。1.4 Kupffer细胞促进肝脏造血干祖细胞分化为淋巴细胞和髓系细胞通过Kupffer细胞与LSK细胞共培养实验,观察到当只有培养基和SCF细胞因子的存在时肝脏LSK细胞不能分化为淋巴细胞和髓系细胞,只有当共培养体系中有Kupffer细胞的存在时肝脏LSK细胞才能分化为淋巴细胞和髓系细胞,如果在共培养体系中同时加入LPS可增强Kupffer细胞的这种促分化作用。这就提示Kupffer细胞可以促进肝脏造血干祖细胞的分化。1.5 Kupffer细胞促进肝脏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利用LPS诱导的肝脏髓外造血模型,观察到与PBS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组增加肝脏Ki-67+LSK细胞的比例,而清除Kupffer细胞显着降低了 LPS处理组肝脏Ki-67+LSK细胞的比例。说明Kupffer细胞可以促进肝脏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1.6 Kupffer细胞通过ICAM-1/LFA-1相互作用促进LPS诱导的肝脏造血和淋巴细胞分化利用LPS诱导的肝脏髓外造血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 Kupffer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发现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组ICAM-1的表达显着增加,但VCAM-1的表达没有改变。进一步检测了肝脏LSK细胞上ICAM-1和VCAM-1的相应配体LFA-1和VLA-4的表达情况。发现LPS处理之后肝脏LSK细胞上LFA-1的表达显着升高,而VLA-1的表达没有变化。在Kupffer细胞与LSK细胞共培养体系中,用抗体阻断ICAM-1与LFA的相互作用,无论是造血干祖细胞(LSK细胞和谱系阴性细胞),还是分化的CD3+T细胞和CD19+B细胞数量都有所下降。提示Kupffer细胞可以通过ICAM-1/LFA-1相互作用促进LPS诱导的肝脏造血和淋巴细胞分化。2肝窦内皮细胞促进肝脏造血的机制研究2.1成年肝脏存在一群不同于骨髓的LMS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胎肝、成年肝脏、脾脏及骨髓中LMS细胞的比例,并通过造血移植实验验证了胎肝LMS细胞的造血重建能力,观察到胎肝中确实存在LMS细胞并且具有造血功能,成年肝脏也存在较高比例的LMS细胞。但是,在脾脏和骨髓中几乎检测不到LMS细胞。提示LMS细胞可能仅存在于胎肝和成年肝脏,成年肝脏存在的LMS细胞可能来源于胚胎肝脏,而非骨髓。2.2成年肝脏中LMS细胞来自于胎肝给致死量照射小鼠分别转输胎肝和骨髓单个核细胞,在转输后第4周检测CD45.2+受体小鼠肝脏中供体来源的(CD45.1+)LMS细胞的生成情况。发现胎肝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在转输后4周能够在受体鼠肝脏中重建LMS细胞,但是骨髓来源的单个核细胞不能进行重建。进一步检测转输胎肝单个核细胞后受体鼠各个器官中LMS细胞重建情况,我们发现胎肝单个核细胞只能在肝脏中重建LMS细胞,而在骨髓、脾脏、外周血中几乎检测不到。这提示成年肝脏LMS细胞是来源于胎肝,而不是骨髓。2.3成年肝脏LMS细胞能够向淋巴系和髓系细胞分化给致死量照射小鼠转输成年肝脏LMS细胞,4周后能够在受体鼠外周血中检测到供体来源的CD45.1+LMS细胞,并且一直持续到第7周。进一步在受体鼠的肝脏、脾脏及骨髓中都观察到供体来源的CD45.1+的细胞,并且在受体肝脏中检测到供体来源的细胞可以分化发育为淋巴系(CD3+T、CD19+B、NK1.1+NK细胞)及CD11b+髓系细胞,但主要以CD3+T细胞为主。这说明成年肝脏LMS细胞能够向淋巴细胞和髓系细胞分化。2.4肝窦内皮细胞促进肝脏LMS细胞分化成淋巴细胞及髓系细胞通过肝窦内皮细胞与LMS细胞共培养实验,观察到肝窦内皮细胞能够促进LMS细胞分化成CD3+T、CD19+B、+NK1.1NK淋巴细胞和CD11b+髓系细胞,并且主要以生成CD3+T细胞为主。提示肝窦内皮细胞对LMS细胞的分化具有促进作用。2.5肝窦内皮细胞通过Notch信号促进了 LMS细胞向T细胞的分化将肝窦内皮细胞(LSEC)单独或肝窦内皮细胞和LMS细胞共培养(LSEC+LMS),比较肝窦内皮Notch配体Jag1、Jag2、DLL1和DLL4基因表达水平。发现单独培养组和共培养组中肝窦内皮细胞都表达Jag1、Jag2、DLL1和DLL4,LSEC+LMS组与LSEC组相比DLL1的表达有所升高,Jag1和DLL4的表达没有差异,Jag2表达有降低的趋势。这就暗示肝窦内皮细胞有可能是通过Notch信号来促进了 LMS细胞向CD3+T细胞的分化。进一步检测LMS细胞上Notch受体Notch 1及Notch2的表达情况,发现LMS细胞表达一定比例的Notch 1及Notch2。随后我们检测了肝窦内皮细胞和LMS细胞共培养中分化的淋巴细胞的比例。我们观察到Notch抑制剂LY411575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共培养体系中造血祖细胞Lin-细胞比例下降,分化的CD3+T细胞的比例下降,而CD19+B细胞的比例升高。这些表明肝窦内皮细胞是通过Notch信号促进了 LMS细胞向T细胞的分化。结论及意义:1.成年肝脏中存在LSK细胞和肝脏特有的不同于骨髓的LMS细胞。2.肝脏LSK细胞和LMS细胞具有向淋巴细胞和髓系细胞分化的能力,且以向T淋巴细胞分化占优势。3.本研究首次发现,在LPS诱导的肝脏髓外造血模型中,Kupffer细胞对LSK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Kupffer细胞能够促进LSK细胞向淋巴细胞和髓系细胞的分化,且以向T和B淋巴细胞分化为主,LPS可增强Kupffer细胞的这种促分化作用。Kupffer细胞通过ICAM-1/LFA-1的相互作用促进LSK细胞在肝脏的驻留、增殖和分化。4.肝窦内皮细胞可以促进LMS细胞向淋巴细胞和髓系细胞的分化,主要以向T淋巴细胞分化为主,肝窦内皮细胞通过Notch信号促进LMS细胞向T淋巴细胞的分化。
杨淑涵[5](2019)在《髓系前体细胞和组织驻留记忆性CD8+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中的作用探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自身免疫性肝炎模型中髓系前体细胞抑制功能的探究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自身反应性CD4+T细胞为主导的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主要表现为门脉区炎性浸润和肝脏组织的损伤,以及血清转氨酶及自身抗体水平升高,临床上多用免疫抑制剂对其进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常伴随造血系统的失调,如造血干细胞及前体细胞数目和功能的改变。与正常人相比,AIH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及前体细胞增加,体外增殖分化能力增强,骨髓基质细胞功能也更活跃。造血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机体所需的所有血细胞及免疫细胞,维持其数目与功能稳定。而造血干细胞及前体细胞自身也能对病原体进行直接的应答,参与免疫反应。此外,机体在炎症状态下,以IFN-γ为主的炎性细胞因子对造血系统的功能存在显着的影响。但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造血干细胞及前体细胞是否与免疫系统、特别是活化的T细胞应答存在相互作用,目前还不清楚。刀豆蛋白A(Con A)是一种植物凝集素,也是一种T细胞丝裂原,给WT小鼠注射ConA是经典的诱导AIH小鼠模型的手段。LSK(Lin-c-Kit+Sca-1+)细胞是造血系统分化等级的最上游,其中富含造血干细胞。我们在Con A诱导的小鼠AIH模型中观察到,其骨髓、肝脏及脾脏都出现了 LSK样细胞的增多,且这种增多是适应性免疫细胞及IFN-γ依赖的。进一步我们发现,是骨髓中的髓系前体(Lin-c-Kit+Sca-1-)细胞受到活化的T细胞产生的IFN-y刺激,上调Sca-1表达,获得LSK样的表型。值得注意的是,体外实验证明,Con A小鼠骨髓中的LSK样细胞及WT小鼠骨髓中的髓系前体细胞具有显着的抑制T细胞增殖的能力。其抑制能力的获得依赖于T细胞以旁分泌的形式产生的IFN-γ,及其诱导的髓系前体细胞转录因子STAT1的磷酸化以及iNOS的上调;而其抑制功能的行使同样需要细胞-细胞相互接触。阻断T细胞IFN-y的产生、阻断髓系前体细胞接受IFN-γ信号的能力,敲除髓系前体细胞STAT1或阻断iNOS,都能使髓系前体细胞的抑制功能丧失。另一方面,丝裂霉素C处理后髓系前体细胞仍然具有抑制功能,说明其抑制功能并不依赖于自身的细胞分化。综上所述,我们的数据表明炎性细胞因子能诱导造血干细胞及前体细胞获得免疫抑制功能,并对其抑制功能获得与发挥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究,提出了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造血干细胞及前体细胞直接参与免疫调控的可能性。第二部分组织驻留性记忆性CD8+T细胞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的作用探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高发于中年女性的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其发病起于自身免疫系统对肝内小胆管进行攻击,造成胆管损伤及肝脏炎症,进而引起肝脏胆汁淤积。肝脏炎性反应及胆汁毒性共同促进了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发生发展。由于PBC免疫学发病机制不清楚,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上常用的两种药物熊去氧胆酸及奥贝胆酸只能缓解胆汁淤积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但不能有效抑制免疫系统对胆管的攻击。我们在前期的研究中建立了IL-12p40-/-IL-2Rα-/-小鼠(DKO小鼠)这样一种PBC自发小鼠模型。该小鼠表现出大量T淋巴细胞浸润至胆管周围引起肝脏炎症、胆管损伤甚至肝纤维化等症状,能较好地模拟临床PBC的发病过程。为了探究模型鼠中主要的致病细胞,首先我们在DKO模型鼠中敲除CD4或CD8α。我们发现CD8α缺失后DKO小鼠肝脏炎症及胆管损伤几乎消失,而敲除CD4则只能部分改善疾病,表明CD8+T细胞是该模型小鼠中主要的致病性细胞。利用抗CD8清除抗体对小鼠进行治疗,也能达到与敲除类似的效果。接着我们又对这群主要起致病作用的CD8+T细胞的表型及功能进行探究。首先,我们对DKO小鼠及其对照肝脏和脾脏CD8+T细胞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DKO小鼠肝脏CD8+T细胞高表达T细胞活化及组织驻留相关基因。进一步我们用流式及免疫组化检测发现,DKO小鼠肝脏存在较高比例的CD69+的CD8+组织驻留记忆性T细胞(Trm),分布于肝脏门脉浸润区及肝窦内。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PBC患者中也发现,其肝脏CD69+CD8+Trm细胞比例要高于健康对照,说明CD8+Trm细胞可能与PBC疾病相关。为了探究Trm细胞在疾病中的作用,我们进一步对DKO小鼠肝脏CD8+T中枢记忆性(Tcm)、效应记忆性(Tem)、以及Trm细胞亚群进行了转录组分析。结果提示,与其它T细胞亚群相比,Trm细胞高表达活化及组织驻留相关基因,同时呈现出较低的增殖和凋亡水平。我们根据现有结果及文献报道猜测,DKO小鼠肝脏中的Trm细胞,由于其驻留在肝脏的特性,可能在免疫耐受打破时最先发生活化,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大量细胞因子招募其它细胞向肝脏组织浸润,促进胆管损伤和肝脏炎症的加重。同时我们希望能找到肝脏Trm细胞特异表达的分子,作为靶点,尝试针对Trm细胞对疾病进行干预。综上所述,我们现有的数据表明PBC患者肝脏中CD8+Trm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PBC模型小鼠肝脏CD8+Trm细胞比例显着高于对照小鼠,且处于高度活化状态,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靶向Trm细胞进行治疗可能有助于缓解疾病。
翟振亚[6](2019)在《抗微生物肽cecropin A对肠道炎症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养猪业中,仔猪腹泻一直是行业从业人员及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于病原微生物感染、胃肠道消化、屏障、免疫功能不完善、断奶应激等等。抗微生物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一类具有抗细菌、真菌、抗病毒的多肽分子,因其具有广谱抑菌活性且不易产生耐药性而被认为是潜在的抗生素替代物。研究表明,部分抗微生物肽不仅具有抗菌活性,还具有调控免疫、损伤修复、增强皮肤及肠道等上皮组织细胞屏障功能等作用。本课题通过建立DSS诱导的肠炎小鼠模型及E·coli感染的细胞模型,探究cecropin A的抑菌活性、代谢时间、最佳治疗剂量及相关机制。主要的试验结果如下:试验一:使用抗微生物肽数据库筛选出7种备选抗微生物肽,经人工合成后,检测其对于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肠炎相关的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利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抗微生物肽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cecropin A针对革兰氏阴性菌MIC和MBC为3.125-6.25μg/m L,抑菌活性较好,且在较低浓度3.125-12.5μM浓度范围内对细胞活力无负面影响。其余抗微生物肽在较低剂量也会降低细胞活力,且呈现剂量依赖型。试验二:为了探究cecropin A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及代谢情况,将游离FITC、FITC-cecropin A(利用FITC在肽链的N端进行标记)分别注射入裸鼠体内,在不同时间点(15min、1h、2h、4h)用小动物成像仪检测并比较小鼠体内的荧光的分布及强度。结果表明,FITC-cecropin A及FITC经腹腔吸收后,在15min内即可随血液分布于全身。1-2h时间段内,cecropin A组小鼠体内的荧光强度逐渐从全身消退至腹部,2h时全部消失,而FITC组的荧光始终分布于全身。表明cecropin A能够在体内以完整分子的形式发挥作用后才被排出体外。试验三:为了探究cecropin A的是否可能对小鼠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将36只C57B/6小鼠分为对照组、5、15、30mg/kg剂量组,每组9只。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试验组根据小鼠体重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cecropin A,共注射5天。结果表明,5、15 mg/kg cecropin A对小鼠主要器官如心、肝、脾、肾无负面影响,能够促进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及结肠隐窝深度(P<0.05),对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及碱性磷酸酶无显着影响;腹腔注射30mg/kg cecropin A能够显着提高肝脏指数(P<0.05)。H&E染色结果表明,30mg/kg组小鼠的肝脏结构发生改变,部分肝脏细胞出现空泡形态,且边界散乱,结构不规则。血清指标检测表明,AST、AKP的含量有显着提高的趋势(0.05<P<0.1),结果提示,腹腔注射适当剂量cecropin A不会对小鼠器官产生负面影响,且能够促进肠道发育,而高剂量cecropin A可能对小鼠肝脏产生负面作用,且不能促进肠道发育。试验四:为了探究cecropin A对于肠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治疗作用,筛选合适的治疗剂量,基于试验三,将36只C57BL/6小鼠分为control、5mg/kg cecropin A、15mg/kg cecropin A及DSS组,每组9只。首先在小鼠饮水中添加高剂量(4%)DSS(5天)诱导致死性肠炎。诱导5天后,抗微生物肽治疗组分别按小鼠体重腹腔注射5mg/kg、15mg/kg cecropin A进行治疗,DSS组及control组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每天统计体重、腹泻率、出血率、生存率,并观察小鼠的精神状态。结果表明,与DSS相比,5mg/kg cecropin A组的生存率、体重无显着差异(P>0.05),而腹腔注射15mg/kg cecropin A能够极显着提高小鼠的生存率(P<0.01)。5mg/kg及15mg/kg剂量均能够显着改善小鼠结肠长度、体重、腹泻、出血和疾病指数(P<0.05)。H&E染色及肠道形态学分析表明,15mg/kg cecropin A能够显着改善肠道上皮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15mg/kg cecropin A是对于DSS诱导肠炎较优的治疗剂量。试验五:为了探究cecropin A与抗生素治疗效果的异同,基于试验四,将36只C57BL/6小鼠分为control组、DSS组、DSS+cecropin A组,DSS+gentamicin组。其中,DSS组、DSS+cecropin A组及DSS+gentamicin组均在饮水中添加2.5%的DSS处理5天诱导较为温和的肠炎模型,5天后换为正常水。同时,DSS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DSS+Cecropin A及DSS+gentamicin组分别按体重注射15mg/kg cecropin A或5mg/kg gentamicin(3天)。期间每天对小鼠称重并统计腹泻及出血分数。结果表明,cecropin A及gentamicin均能够显着改善IBD小鼠的体重减轻、腹泻指数、出血分数及疾病分数(P<0.05)。此外,与gentamicin相比cecropin A能够显着改善结肠长度(P<0.05)。H&E染色及肠道形态学分析表明,2.5%DSS组小鼠的回肠及结肠上皮结构被严重破坏,cecropin A及gentamicin均能够改善肠上皮形态,提高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量。利用ELISA、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ukin-6,IL-6)及MAPK(p38,c-jun)、NF-κB(p65)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二者均能够降低促炎症因子的表达量(P<0.05),降低炎症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此外与gentamicin组相比,cecropin A的肠上皮结构恢复更加完整,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的表达量显着提高(P<0.05)。试验六:为了探究cecropin A与庆大霉素对小鼠肠道菌群调控作用的异同,基于试验五,收集control组、DSS组、DSS+cecropin A及DSS+gentamicin治疗组小鼠的盲肠内容物,利用16s r RNA基因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肠炎及不同治疗药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cecropin A及gentamicin显着降低了肠炎小鼠肠道内容物中拟杆菌科、肠杆菌科的相对丰度,抑制炎症的表达(P<0.05),进而缓解肠炎。此外,不同药物对肠道菌群的调控作用不同。Cecropin A能够显着提高乳酸杆菌属的相对丰度,而gentamicin则显着提高梭菌纲及脱硫弧菌科的相对丰度(P<0.05)。试验七:为了探究cecropin A是否能够直接调控肠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基于试验一和试验七,我们选择猪肠上皮细胞系IPEC-J2为模型研究cecropin A缓解肠炎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使用12.5mg/m L浓度cecropin A处理细胞48h后,能够显着减少E·coli(W25K)的粘附。利用q PCR检测TNF-α、IL-6、IL-8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经cecropin A处理后,由E·coli引起的促炎症因子表达受到显着抑制(P<0.05)。将细胞接种于transwell板上,用cecropin A分别处理24h、48h、72h,结果表明,12.5mg/m L浓度cecropin A处理细胞48h、72h,能够显着提高单层细胞电阻(transepithelium electric resistance,TER)值,降低对大分子(FITC-dextran)的通透性。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cecropin A能够上调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及claudin-1的蛋白表达量。细胞免疫荧光结果表明,cecropin A处理组紧密连接蛋白及细胞骨架F-actin向细胞膜聚集。同时,结果表明,MEK/ERK信号通路被抑制,其下游的转录因子CDX2蛋白表达量提高。为了证明抑制MEK/ER信号通路能够调控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设置DMSO、DMSO+cecropin A、PD184352+cecropin A组,分别处理24h、48h,结果表明,特异性抑制剂PD184352在完全抑制ERK磷酸化后,与DMSO、cecropin A组相比,显着提高单层细胞的TER值(P<0.05)、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显着提高(P<0.05)且紧密连接蛋白与F-actin向细胞膜聚集,表明抑制ERK能够调控紧密连接蛋白-细胞骨架的表达量及分布,从而调控肠道屏障的功能。综上所述,cecropin A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在小鼠体内的存留时间不超过1h,但长期高剂量连续腹腔注射可能有潜在损伤肝脏功能的作用。腹腔注射适量的cecropin A能够有效缓解DSS诱导的肠道炎症。除杀菌作用外,cecropin A还能够通过抑制MER/ERK信号通路,增强肠上皮细胞屏障的功能,从而减少病原微生物的粘附与侵袭。
Jianxin Qiu[7](2019)在《小鼠自发肾移植耐受诱导系统性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器官移植是治疗许多终末期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然而移植物排斥反应仍然是导致移植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实体器官移植中,诱导免疫耐受从而避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带来的副反应成为该领域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运用骨髓移植构建嵌合体可以在大动物身上诱导肾脏移植物的耐受,该方案已被应用于临床。但是该嵌合体模型却无法诱导心脏移植物耐受。本课题组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体内,联合运用非清髓性辐照和骨髓移植成功诱导肾移植耐受后,再向该受体移植同品系来源的心脏移植物,心脏移植物可获得长期耐受。但相关机制却不清楚。免疫耗竭指免疫细胞在周围过量抗原刺激的慢性炎症环境中,逐渐产生效应性功能减弱的分化状态。以阻断免疫检查点为主要手段的免疫治疗方案,激活已经进入耗竭状态的免疫细胞,为近年来治疗恶性肿瘤的最具潜质的手段之一。但免疫细胞耗竭参与器官移植的自发免疫耐受的过程仍存在诸多争议。为了探索肾脏诱导心脏移植物耐受的机制,我们运用小鼠自发免疫耐受模型(DBA/2J小鼠肾脏至C57BL/6受体),在此基础上再联合移植供体同品系来源的移植物。肾移植后1周进行心脏移植,所有心脏移植物均可耐受,但同品系的皮肤移植物却无法被诱导耐受。肾移植后2周切除移植肾再进行心脏移植,同品系心脏移植物也可全部耐受。清除受体Treg无论在心脏移植耐受早期还是晚期都可触发心脏的排斥反应,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提示脾细胞对供体反应减弱。而切除胸腺后进行心肾联合移植,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但无法达到长期耐受。对肾脏移植物中浸润的CD8+T细胞分析发现,该群细胞表面相较于同受体来源的脾脏细胞高表达PD-1,TIGIT,TIM-3,CD39等抑制性受体和分子。且移植物浸润CD8+T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分泌量明显减少,增殖能力减弱。阻断CD8+T细胞的PD-1通路可打破已经建立起的免疫耐受状态,导致肾脏移植物排斥。以上结果显示小鼠移植肾自发耐受移植肾中浸润的CD8+T细胞呈现耗竭状态,且移植肾自发耐受依赖于CD8+T细胞耗竭,阻断CD8+T细胞的PD-1通路可导致肾移植物排斥。肾的自发免疫耐受还依赖于Treg功能。不仅如此,耐受移植肾介导的同品系心脏移植物耐受也依赖于Treg的存在。但该过程不完全依赖胸腺介导的中枢耐受机制。
张善龙[8](2019)在《STZ诱导的T1DM高血糖小鼠并发感染中免疫细胞亚群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TIDM高血糖小鼠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监测体重及死亡率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SP、LP、MLN中免疫细胞亚群变化。检测血清中IL-6、IFN-y水平。对小肠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中病理变化。结果:1、腹腔注射STZ后第15天,小鼠脾脏中浆细胞样DC(pDC)、淋巴系DC(LyDC)和髓系DC(MyDC)的比例降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比例增高。胸腺的MyDC、LyDC和pDC L比例降低。LP中DC、巨噬细胞比例降低,嗜酸性细胞的比例升高。SLN的迁移DC、定居DC、pDC、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MLN的迁移DC、定居DC和pDCL比例降低。T1DM高血糖小鼠的CD4+FoxP3+Treg L比例明显增高,血清中CHOL、TG、ALT、IFN-γ和IL-6升高。2、T1DM高血糖小鼠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三天后SP中DC、NK细胞的比例降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比例增高,CD4+FoxP3+Treg比例降低。LP中DC、单核细胞、B细胞比例降低,中性粒细胞、CD4+FoxP3+Treg比例增高,MLN中的CD4+FoxP3+Treg比例降低。T1DM小鼠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后,IL-6浓度比正常对照小鼠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后增高。HE染色发现,T1DM高血糖小鼠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后肠道组织存在明显的炎症浸润。结论:1、T1DM高血糖小鼠SP、Thymus、LP、MLN、SLN中各DC亚群比例均降低,中性粒细胞增加,机体处于炎性及免疫抑制状态,提示DC亚群的缺失与高血糖具有相关性。T1DM高血糖小鼠的胸腺、SP、MLN、SLN的CD4+FoxP3+Treg比例增高,提示CD4+FoxP3+Treg在T1DM发病中起重要作用。2、T1DM高血糖小鼠在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后SP、LP中DC比例均降低,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增高,高血糖可加重感染进展。SP中的CD4+FoxP3+Treg 比例降低,Helios+Treg降低,说明Treg降低是因为其增殖受到了抑制,这导致了系统性感染加重。LP的CD4+FoxP3STreg 比例增高,是因为LP中CD103++CD11b+DC刺激了抗原特异的CD4+T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分化为FoxP3+Treg。
王颖[9](2019)在《Wnt5a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募集对压力超负荷下心脏肥大及心力衰竭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中性粒细胞在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心脏肥大及心力衰竭中的作用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在非缺血性心肌损伤中的激活及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横向主动脉弓缩窄(TAC)模型建立压力超负荷,诱导心肌肥厚及心力衰竭,采用Ly6G抗体注射以清除中性粒细胞。(1)分为假手术组和TAC组,于TAC术后3天,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中的Lin-Sca1+c Kit+(LSK)和粒细胞-单核细胞祖细胞(GMP)数量,心脏中募集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并测量心脏重量。(2)分为同型对照+假手术组,同型对照+TAC组,Ly6G抗体+TAC组。对小鼠进行TAC手术,并于TAC手术的对应时间点(-2,1,4,7,10,13天)注射Ly6G抗体清除中性粒细胞。分别使用超声仪检测心功能参数(PWTd,LVDd,LVDs,FS),q PCR检测ANP,BNP,β/αMHC基因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并测量心脏重量和胫骨长度。(3)分为同型对照+TAC组,Ly6G抗体+TAC组。对小鼠进行TAC手术,并于TAC手术的对应时间点(-2,-1,1天)注射Ly6G抗体清除中性粒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脏中募集的Ly6Chi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4)分为同型对照+假手术组,同型对照+TAC组,Ly6G抗体+TAC组。对小鼠进行TAC手术,并于TAC手术的对应时间点(-2,-1,1天)注射Ly6G抗体清除中性粒细胞。采用q PCR检测Il1β,Il6,Cxcl1,Cxcl2,Cxcl5,Ccl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1)TAC术后3天,与假手术组相比,TAC组小鼠骨髓中的LSK细胞(p<0.01)和GMP细胞数量显着增加(p<0.01)。(2)TAC术后3天,与假手术组相比,TAC组小鼠心脏中募集的中性粒细胞(p<0.01)和单核细胞数量(p<0.001)显着增加,巨噬细胞呈增加的趋势(p=0.0519)。(3)TAC术后3天,假手术组与TAC组小鼠的心脏重量无明显差异。(4)TAC术后14天,同型对照+TAC组小鼠的心脏重量/胫骨比(HW/TL)显着高于同型对照+假手术组(p<0.0001),Ly6G抗体+TAC组的HW/TL相比于同型对照+TAC组小鼠显着降低(p<0.001)。(5)TAC术后14天,同型对照+TAC组小鼠的心功能参数左室后壁厚度(PWT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Dd)和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Ds)均较基线水平显着增加且高于同型对照+假手术组(p<0.01),左室短轴缩短率(FS)较基线水平显着降低且低于同型对照+假手术组(p<0.0001)。Ly6G抗体+TAC组小鼠的PWTd和LVDs较同型对照+TAC组小鼠显着降低(p<0.05),FS则显着升高(p<0.05),与同型对照+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6)TAC术后14天,与同型对照+假手术组相比,同型对照+TAC组小鼠心脏的心肌损伤因子ANP,BNP,β/αMHC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心肌损伤因子在Ly6G抗体+TAC组小鼠中的表达水平则较同型对照+TAC组显着降低(p<0.05),与同型对照+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7)TAC术后14天,与同型对照+假手术组相比,同型对照+TAC组小鼠的心肌细胞横截面积显着增大(p<0.0001)。Ly6G抗体+TAC组小鼠的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则较同型对照+TAC组显着降低(p<0.0001)。(8)TAC术后2天,与同型对照+TAC组相比,Ly6G抗体+TAC组小鼠心脏中募集的Ly6Chi单核细胞与巨噬细胞数量均显着减少(p<0.01)。(9)TAC术后2天,与同型对照+假手术组相比,同型对照+TAC组心脏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趋化因子Cxcl1,Cxcl2,Cxcl5,Ccl2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p<0.01),Ly6G抗体+TAC组小鼠心脏中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则较同型对照+TAC组显着降低,其中Il1β和Ccl2基因的表达呈降低趋势,与同型对照+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中性粒细胞在心脏压力超负荷下被激活并募集至心脏中。清除中性粒细胞可缓解由压力超负荷诱导的炎症反应及心功能不全。第二部分:髓系来源的Wnt5a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调控及机制目的:探讨髓系来源的Wnt5a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调控及机制。方法:(1)建立小鼠TAC和心肌梗死(MI)模型,采用流式分选,分别从小鼠外周血分选出中性粒细胞,Ly6Chi单核细胞和Ly6Clo单核细胞,从TAC术后3天的小鼠心脏和MI术后3天的小鼠心脏中分别分选出成纤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并采用q PCR检测其Wnt5a基因表达水平。(2)从小鼠外周血中,采用流式分选仪分选出中性粒细胞,Ly6Chi单核细胞和Ly6Clo单核细胞,并采用q PCR检测其Frizzled(Fzd1-10)受体的基因表达水平。(3)从小鼠骨髓中提取中性粒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Wnt5a刺激(0,100,500μg/ml),采用改良Boyden小室法检测中性粒细胞的迁移情况。(4)从小鼠骨髓中提取中性粒细胞,给予不同时间点(0,10,30,60min)的Wnt5a刺激(400ng/ml),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I3K,JNK1/2,Erk的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结果:(1)Wnt5a的基因表达水平很容易地在心肌成纤维细胞,TAC术后3天的心脏中性粒细胞,和MI术后3天的心脏中性粒细胞中检测到;在TAC/MI术后的心脏巨噬细胞中仅检测到显着更低的Wnt5a基因表达;未在TAC/MI术后的心脏Ly6Chi单核细胞中检测到Wnt5a的表达;未在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Ly6Chi单核细胞,Ly6Clo单核细胞检测到Wnt5a的基因表达。(2)仅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检测到Fzd5受体基因的的高表达,显着高于其在Ly6Chi单核细胞和Ly6Clo单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3)与未处理组相比,外源性添加Wnt5a显着刺激了中性粒细胞的迁移,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4)与未处理组相比,外源性添加Wnt5a显着增加了PI3K,JNK和ERK的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且在刺激30min时为表达峰值。结论:Wnt5a的髓系细胞来源是活化的中性粒细胞。Wnt5a可能作为中性粒细胞的自分泌调节剂,通过激活PI3K/JNK/ERK信号通路调控中性粒细胞的迁移等功能。第三部分:髓系特异性Wnt5a敲除对压力超负荷诱导下心脏肥大及心力衰竭的影响目的:探讨髓系特异性Wnt5a敲除在压力超负荷模型诱导下心脏肥大及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1)构建Wnt5a髓系细胞特异性敲除(Myelo-KO)小鼠。提取Myelo-KO小鼠骨髓来源中性粒细胞及TAC术后3天心脏中的中性粒细胞,并纯化基因组DNA,采用PCR检测Wnt5a的基因重组。(2)分为对照+TAC组,Wnt5a Myelo-KO+TAC组。于TAC术后0,3,7,28天分离心脏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脏中中性粒细胞,Ly6Chi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数量。(3)小鼠分为对照+TAC组,Wnt5a Myelo-KO+TAC组,于TAC术后3天,采用q PCR检测心脏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趋化因子Cxcl1,Cxcl2,Cxcl5,Ccl2基因的表达水平。(4)小鼠分为对照+TAC组,Wnt5a Myelo-KO+TAC组。于TAC术后不同时间点(0,2,8周)检测心脏重量/胫骨长度比(HW/TL),肺重量/胫骨长度比(LW/TL)。(5)小鼠分为对照+TAC组,Wnt5a Myelo-KO+TAC组。于TAC术后不同时间点(0,1,4,8周)采用超声仪检测心功能参数LVPWTd,LVDd,LVDs,FS。(6)在对照和Wnt5a Myelo-KO小鼠中进行假手术和TAC-8周处理,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横截面积。(7)在对照和Wnt5a Myelo-KO小鼠中进行假手术和TAC-8周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心脏间质纤维化面积。结果:(1)证实了Myelo-KO小鼠骨髓来源中性粒细胞中发生了Wnt5位点的基因重组,Wnt5a的外显子2被去除。Myelo-KO小鼠TAC术后募集至心脏中的中性粒细胞逃脱了重组酶介导的基因重组。(2)与对照组相比,Myelo-KO小鼠在TAC术后3天和7天后中性粒细胞,Ly6Chi单核细胞募集至心脏中的数量均显着降低(p<0.0001),巨噬细胞募集至心脏中的数量在TAC术后7天显着降低(p<0.001)。(3)TAC术后3天,与对照组相比,Myelo-KO小鼠心脏中的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p<0.001)。(4)与对照组相比,Myelo-KO小鼠的HW/TL在TAC术后2周和8周显着降低(p<0.0001);LW/TL在TAC术后8周显着降低(p<0.0001)。(5)Myelo-KO小鼠在TAC术后不同时间点(1,4,8周)的LVPWTd,LVDd,LVDs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1);FS较对照组显着升高(p<0.0001)。(6)Myelo-KO小鼠在TAC术后8周的心肌细胞横截面积较对照组显着减少(p<0.001)。(7)Myelo-KO小鼠在TAC术后8周的心脏间质纤维化面积较对照组显着减少(p<0.001)。结论:髓系特异性Wnt5a敲除显着降低了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心脏炎症反应,显着缓解了心脏肥大及心力衰竭。第四部分:髓系特异性Wnt5a过表达对压力超负荷诱导下心脏肥大及心力衰竭的影响目的:探讨髓系特异性过表达Wnt5a对压力超负荷模型诱导下心脏肥大及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1)构建Wnt5a髓系细胞特异性过表达(Myelo-TG)小鼠。提取对照及Myelo-TG小鼠骨髓来源中性粒细胞,分别采用q PCR检测Wnt5a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Wnt5a蛋白表达水平。(2)在对照和Wnt5a Myelo-TG小鼠中进行假手术和TAC-2周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心脏中的Mac2细胞表达数量。(3)在对照和Wnt5a Myelo-TG小鼠中进行假手术和TAC-7天处理,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募集至心脏中的数量。(4)在对照和Wnt5a Myelo-TG小鼠中进行TAC,于术后3天,采用q PCR检测心脏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趋化因子Cxcl1,Cxcl2,Cxcl5,Ccl2基因的表达水平。(5)小鼠分为对照+TAC组,Wnt5a Myelo-TG+TAC组。于TAC术后不同时间点(0,2,8周)检测HW/TL,LW/TL。(6)小鼠分为对照+TAC组,Wnt5a Myelo-TG+TAC组。于TAC术后不同时间点(0,1,4,8周)采用超声仪检测心功能参数LVPWTd,LVDd,LVDs,FS。(7)在对照和Wnt5a Myelo-TG小鼠中进行假手术和TAC-8周处理,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横截面积。(8)在对照和Wnt5a Myelo-TG小鼠中进行假手术和TAC-8周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心脏间质纤维化面积。结果:(1)证实了Myelo-TG小鼠骨髓来源中性粒细胞中Wnt5a的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过表达。(2)与对照组相比,Myelo-TG小鼠在TAC术后2周募集至心脏中的Mac2+阳性数量显着升高(p<0.0001)。(3)与对照组相比,Myelo-TG小鼠在TAC术后7天募集至心脏中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数量均显着升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Myelo-TG小鼠在TAC术后3天心脏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趋化因子Cxcl2,Ccl2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趋化因子Cxcl1,Cxcl5呈增高趋势。(5)与对照组相比,Myelo-TG小鼠的HW/TL在TAC术后2周和8周显着增加(p<0.01);LW/TL在TAC术后8周显着增加(p<0.001)。(6)Myelo-TG小鼠在TAC术后不同时间点(1,4,8周)的LVPWTd,LVDd,LVDs较对照组显着升高(p<0.001);FS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001)。(7)Myelo-TG小鼠在TAC术后8周的心肌细胞横截面积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01)。(7)Myelo-TG小鼠在TAC术后8周的心脏间质纤维化面积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01)。结论:髓系特异性Wnt5a过表达显着增加了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心脏炎症反应,显着促进了心脏肥大及心力衰竭。第五部分:中性粒细胞清除对髓系特异性Wnt5a过表达在压力超负荷诱导中心脏效应的影响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清除对髓系特异性过表达Wnt5a在压力超负荷模型中心脏效应的影响。方法:(1)在对照和Myelo-TG小鼠中建立TAC模型2周,并在TAC手术的不同时间点(-2,1,4,7,10,13天)分别对各基因型小鼠进行同型对照或Ly6G抗体注射清除中性粒细胞。(1)测量各组小鼠的HW/TL。(2)采用超声仪检测各组小鼠在TAC2周后的心功能参数LVPWTd,LVDd,LVDs,FS。(3)采用q PCR检测各组小鼠在TAC2周后心脏中心肌损伤因子ANP,β/αMHC基因的表达水平。(4)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小鼠的心肌细胞横截面积。结果:(1)在WT小鼠和Myelo-TG小鼠中,注射Ly6G抗体的小鼠在TAC术后2周的HW/TL较注射同型对照组小鼠相比均显着降低(p<0.05),且在Myelo-TG小鼠中的降低程度显着更高。(2)在Myelo-TG小鼠中,注射Ly6G抗体使LVPWTd,LVDd,LVDs的升高降至正常水平(p<0.001),FS的降低升至正常水平(p<0.0001),与对照组小鼠无明显差异。(3)在Myelo-TG小鼠中,注射Ly6G抗体使升高的心肌损伤因子ANP,β/αMHC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4)在WT小鼠和Myelo-TG小鼠中,注射Ly6G抗体的小鼠在TAC术后2周的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均显着降低(p<0.0001),去除了对照组与Myelo-TG组的组间差异。结论:中性粒细胞清除逆转了髓系特异性Wnt5a过表达导致的显着加剧的压力超负荷下的心脏肥大及心力衰竭。
孟媛媛[10](2019)在《N-草酰化-D-苯丙氨酸(NOFD)的合成及辐射防护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HIF(Hypoxia inducible factor)是一种低氧条件下被激活的转录因子,由α亚基和β亚基组成。HIF-1α活性受环境氧浓度调节。低氧诱导因子抑制因子(factor inhibiting hypoxia-inducible factor,FIH,又名:天冬酰胺酰羟化酶),是体内调节HIF-1α转录活性的主要因子。低氧情况下,FIH活性降低,激活HIF-1转录活性,启动庞大的低氧应激调控网络。N-草酰化-D-苯丙氨酸(NOFD)是已知的FIH抑制剂。为了研究NOFD抑制FIH促进HIF-1α转录在辐射损伤防护中的作用,本研究首先合成了NOFD,继而采用辐射损伤动物模型对其辐射防护作用进行系统评价,并进一步探索NOFD辐射防护作用的机理。方法: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成三部分。1.NOFD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鉴定。2.NOFD辐射防护作用的药效学评价。采用30天生存率实验考察NOFD的整体防护效果;通过骨髓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外周血及骨髓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实验和骨髓细胞γ-H2AX和MitSox流式细胞分析实验分析NOFD对造血系统损伤的辐射防护作用。通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观察NOFD对辐射后肠损伤的辐射防护作用。3.NOFD辐射防护作用机制的探索。通过Western-blot和RT-PCR实验评估NOFD对细胞内HIF蛋白及下游靶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实验、彗星实验以及凋亡流式分析实验评估NOFD的体外辐射防护作用。结果:1.合成NOFD,并通过核磁和质谱分析确定NOFD分子结构。2.小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NOFD可以提高辐射后小鼠的存活率;缓解辐射后骨髓抑制现象,维持外周血系统的平衡;增加辐射后小鼠骨髓细胞的数量;增强辐射小鼠骨髓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降低辐射后骨髓细胞的DNA损伤程度以及ROS的聚集。肠损伤实验结果证明,NOFD可以有效地维护辐射后小鼠小肠组织的完整性,增加小鼠小肠隐窝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少辐射后小肠细胞的凋亡比例。3.体外实验结果表明:NOFD可以提高常氧条件下,细胞中HIF蛋白的表达量,刺激HIF蛋白下游基因的表达,减少辐射后细胞内DNA损伤和凋亡比例,降低ROS的聚集。结论:NOFD具有一定的辐射防护作用。NOFD可以提高辐射后小鼠存活率,改善辐射引起的造血系统损伤和肠损伤,保护细胞免受电离辐射损伤的影响。
二、腹腔消化器官淋巴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腹腔消化器官淋巴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GPR132激动剂的发现及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
1.1 造血作用 |
1.2 白血病的发生 |
1.3 致病因素及症状 |
1.4 白血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1.5 白血病的分类 |
1.6 白血病的治疗 |
2 急性髓系白血病 |
2.1 AML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2.2 AML的分类 |
2.3 AML中的突变基因 |
2.4 AML治疗药物 |
2.5 AML研究的发展方向 |
3 G蛋白偶联受体 |
3.1 GPCR的结构和分类 |
3.2 GPCR信号 |
3.3 GPCR信号的终止 |
3.4 GPCR功能与药物靶点开发 |
4 孤儿GPCR与药物开发 |
5 GPCR在 AML中的研究进展 |
5.1 GPCR与血细胞 |
5.2 GPCR与 AML |
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细胞及细胞培养 |
1.2 实验动物及动物饲养 |
1.3 实验试剂 |
1.4 质粒信息 |
1.5 实验耗材 |
1.6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复苏、培养和冻存 |
2.2 数据库数据分析 |
2.3 质粒构建 |
2.4 质粒转化及抽提 |
2.5 贴壁细胞质粒转染 |
2.6 病毒悬液制备 |
2.7 构建悬浮细胞稳转细胞系 |
2.8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
2.9 流式细胞仪分析 |
2.10 瑞氏-吉姆萨染色法 |
2.11 NBT还原法 |
2.12 克隆形成实验 |
2.13 MTS增殖检测法 |
2.14 联药指数和Bliss协同分数计算 |
2.15 Tango配体激动活性检测方法 |
2.16 Nano Bit配体激动活性检测方法 |
2.17 受体内化检测 |
2.18 Glosensor配体激动活性检测方法 |
2.19 CRE报告基因检测 |
2.20 配体受体结合位点分析 |
2.21 Q-PCR分析 |
2.22 小鼠皮下荷瘤模型 |
2.23 小鼠尾静脉注射模型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 GPR132 是潜在的AML治疗靶点 |
1.1 孤儿GPCR与 AML预后相关性分析 |
1.2 GPR132 适合作为AML治疗靶点 |
1.3 小结 |
2 GPR132 能诱导AML细胞分化 |
2.1 GPR132 参与髓系细胞分化调控 |
2.2 GPR132 在体外可促进AML细胞分化 |
2.3 GPR132 在体内可促进AML细胞分化 |
2.4 小结 |
3 8-姜酚是新型GPR132 的激动剂 |
3.1 基于Tango体系的GPR132 激动性配体筛选 |
3.2 Nano Bit体系中8-姜酚活性验证 |
3.3 受体内化检测法验证8-姜酚活性 |
3.4 Glosensor检测法验证8-姜酚活性 |
3.5 CRE报告基因检测法验证8-姜酚活性 |
3.6 8-姜酚与GR132 的结合位点预测 |
3.7 8-姜酚结构类似物活性检测 |
3.8 小结 |
4 8-姜酚通过激活GPR132 促进AML细胞分化 |
4.1 8-姜酚在体外可诱导AML细胞分化 |
4.2 GPR132 敲除可限制8-姜酚的分化诱导作用 |
4.3 GPR132 过表达可增强8-姜酚的分化诱导作用 |
4.4 小结 |
5 8-姜酚通过激活GPR132-PKA通路抑制mTORC1 信号 |
5.1 8-姜酚可在AML细胞中引起PKA激活和mTORC1 信号抑制 |
5.2 8-姜酚通过GPR132 激活PKA并抑制mTORC1 信号 |
5.3 8-姜酚通过激活GPR132-PKA抑制mTORC1 信号 |
5.4 8-姜酚通过GPR132-PKA-mTORC1 信号轴影响AML细胞分化 |
5.5 小结 |
6 8-姜酚与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协同抑制AML |
6.1 8-姜酚与依维莫司联合可增强分化诱导效果 |
6.2 8-姜酚与依维莫司在体外具协同作用 |
6.3 8-姜酚与传统化疗药联合可增强AML抑制效果 |
6.4 小结 |
7 8-姜酚与依维莫司联合诱导治疗AML |
7.1 8-姜酚在体内促进AML细胞分化 |
7.2 8-姜酚与依维莫司联合抑制皮下移植瘤AML模型小鼠的疾病发展 |
7.3 8-姜酚与依维莫司联合抑制系统性AML模型小鼠疾病发展 |
7.4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总结 |
2 研究创新性 |
2.1 发现新的AML治疗靶点 |
2.2 发现新的GPR132 激动剂 |
2.3 发现8-姜酚的抗AML功能 |
2.4 发现诱导AML细胞分化的新机制 |
3 研究展望 |
3.1 评估靶点安全性 |
3.2 检测AML细胞中GPR132 的激活 |
3.3 应用更多临床前AML疾病模型 |
3.4 探究其他可能作用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1:孤儿GPCR列表 |
附录2:孤儿GPCR风险比率 |
附录3:缩略词表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转铁蛋白受体在造血系统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 缓冲液配方 |
2.3 实验方法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小鼠造血系统中Transferrin receptor 1基因及蛋白表达谱 |
3.2 Transferrin receptor 1对造血系统发育的调控作用 |
3.3 造血干细胞缺失Transferrin receptor 1 导致机体铁稳态失衡 |
3.4 初步探索Transferrin receptor 1 调控造血干/祖细胞功能的关键机制 |
4 讨论 |
4.1 不同血液细胞的生成对Transferrin receptor 1 的需求具有差异 |
4.2 Transferrin receptor 1 在造血祖细胞/前体细胞发育阶段的作用 |
4.3 Transferrin receptor 1 可能通过铁稳态调控骨髓中造血干/祖细胞的凋亡 |
4.4 Transferrin receptor 1 介导的铁吸收对造血干/祖细胞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 |
4.5 Transferrin receptor 1 或是造血发育过程中铁摄取的主要途径 |
4.6 造血系统Transferrin receptor 1 参与机体铁稳态的维持 |
4.7 血红素铁在胚胎造血发育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铁稳态在血液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丝素蛋白微球复合化学修饰IGF-1 mRNA转染的脂肪干细胞促进软骨修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绪论 |
第一章 运用化学修饰MRNA技术构建工程化种子细胞 |
1.1 引言 |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1.2.1 材料和试剂 |
1.2.2 实验仪器及材料 |
1.2.3 相关试剂的配制 |
1.3 实验方法 |
1.3.1 小鼠ADSCs的分离和培养 |
1.3.2 细胞冻存 |
1.3.3 细胞复苏 |
1.3.4 细胞增殖能力检测 |
1.3.5 小鼠ADSCs鉴定 |
1.3.6 小鼠原代软骨细胞培养 |
1.3.7 软骨细胞传代培养 |
1.3.8 软骨细胞冻存 |
1.3.9 软骨细胞复苏 |
1.3.10 mod RNA的制备 |
1.3.11 mod RNA体外转染ADSCs |
1.3.12 mod RNA转染效率研究 |
1.3.13 ELISA检测小鼠源IGF-1 |
1.3.14 软骨细胞蛋白提取 |
1.3.15 Western Blot |
1.3.16 Trans-well共培养 |
1.3.17 软骨细胞RNA提取 |
1.3.18 逆转录合成cDNA |
1.3.19 qPCR |
1.3.20 Luciferase-ADSCs体内表达检测 |
1.3.21 小鼠内侧半月板切除造骨关节炎模型 |
1.3.22 小鼠关节腔注射细胞 |
1.3.23 小鼠膝关节组织包埋与切片 |
1.3.24 切片脱蜡 |
1.3.25 番红O/Fast Green染色 |
1.3.26 OARSI组织学评分 |
1.3.27 细胞免疫荧光 |
1.3.28 免疫组织化学 |
1.3.29 计数与统计 |
1.4 实验结果 |
1.4.1 获取和鉴定小鼠ADSCs |
1.4.2 mod RNA转染小鼠ADSCs的效率研究 |
1.4.3 IGF-1-ADSCs的 IGF-1 过表达研究 |
1.4.4 IGF-1-ADSCs分泌的IGF-1 的功能研究 |
1.4.5 获取小鼠原代软骨细胞 |
1.4.6 IGF-1-ADSCs促进软骨细胞的基质蛋白合成 |
1.4.7 mod RNA转染的ADSCs在体内的表达情况 |
1.4.8 IGF-1-ADSCs减缓小鼠DMM模型骨关节炎的进展 |
1.5 讨论 |
第二章 丝素蛋白微球的制备及丝素蛋白的生物安全性评估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1 材料和试剂 |
2.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3 相关试剂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丝素蛋白微球的制备 |
2.3.2 扫描电镜观察丝素蛋白微球 |
2.3.3 丝素蛋白微球的细胞毒性检测 |
2.3.4 肝肾功能检测 |
2.3.5 小鼠全身多组织转录组测序 |
2.3.6 单细胞质谱流式检测外周血PBMC |
2.3.7 转录组测序检测丝素蛋白植入后系统性免疫器官基因表达改变 |
2.3.8 组织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丝素蛋白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
2.4.2 丝素蛋白溶液注射后大鼠器官功能评估和组织学分析 |
2.4.3 丝素蛋白微球植入后小鼠全身多组织的基因表达改变 |
2.4.4 单细胞质谱流式技术解析丝素蛋白支架植入后PBMC的免疫反应 |
2.4.5 转录组测序检测丝素蛋白支架植入后免疫器官基因表达改变 |
2.4.6 丝素蛋白支架植入引起局部的免疫反应 |
2.5 讨论 |
第三章 丝素蛋白微球复合IGF-1-ADSCS促进小鼠软骨损伤修复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材料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ADSCs与丝素蛋白微球共培养 |
3.3.2 细胞骨架染色 |
3.3.3 mod RNA体外转染丝素蛋白微球负载的ADSCs |
3.3.4 小鼠软骨缺损模型建立 |
3.3.5 小鼠膝关节注射微球与细胞 |
3.3.6 小鼠膝关节组织包埋与切片 |
3.3.7 切片脱蜡 |
3.3.8 番红O/Fast Green染色 |
3.3.9 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 |
3.3.10 免疫组化 |
3.3.11 ICRS评分 |
3.3.12 滑膜炎症评分 |
3.4 实验结果 |
3.4.1 丝素蛋白微球负载ADSCs的细胞增殖实验 |
3.4.2 丝素蛋白微球负载ADSCs的细胞骨架染色 |
3.4.3 丝素蛋白微球负载ADSCs的 mod RNA转染 |
3.4.4 丝素蛋白微球复合IGF-1-ADSCs促进软骨再生 |
3.4.5 丝素蛋白微球植入不会引起明显的滑膜炎症 |
3.4.6 丝素蛋白微球体内降解 |
3.5 讨论 |
总结 |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生物材料与软骨损伤修复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Kupffer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促进肝脏造血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说明 |
第一部分: 造血干细胞及其造血微环境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
1 造血干细胞定义 |
2 造血干细胞起源与发育 |
3 造血干细胞龛 |
3.1 成骨细胞 |
3.2 血管周围细胞 |
3.3 内皮细胞 |
3.4 巨噬细胞 |
3.5 脂肪细胞 |
3.6 巨核细胞 |
3.7 造血生长因子 |
3.8 造血调控的信号通路 |
4 髓外造血 |
4.1 髓外造血-脾脏 |
4.2 髓外造血-胎肝 |
4.3 髓外造血-成年肝脏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Kupffer细胞促进肝脏造血及其机制研究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及试剂 |
1.2 相关试剂配制 |
1.3 仪器设备 |
1.4 实验方法 |
1.5 统计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成年肝脏中存在造血干祖细胞 |
2.2 成年肝脏中造血干祖细胞具有形成集落的能力 |
2.3 成年肝脏LSK细胞能够生成淋巴系和髓系细胞 |
2.4 Kupffer细胞促进LPS诱导的肝脏髓外造血 |
2.5 Kupffer细胞在体外可以促进肝脏造血干祖细胞分化为T和B淋巴细胞 |
2.6 Kupffer细胞促进肝脏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 |
2.7 Kupffer细胞通过ICAM-1/LFA-1相互作用促进LPS诱导的肝脏造血和淋巴细胞分化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肝窦内皮细胞促进肝脏造血及其机制研究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及试剂 |
1.2 相关试剂配制 |
1.3 仪器设备 |
1.4 实验方法 |
1.5 统计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成年肝脏存在独特的lin~-mac-1~+sca-1~+细胞 |
2.2 成年肝脏LMS细胞来自于胎肝 |
2.3 成年肝脏LMS细胞能够生成淋巴系和髓系细胞 |
2.4 肝窦内皮细胞促进肝脏LMS细胞分化成淋巴细胞及髓系细胞 |
2.5 肝窦内皮细胞通过Notch信号促进了LMS细胞向T淋巴细胞的分化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创新点及意义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及奖励 |
外文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
(5)髓系前体细胞和组织驻留记忆性CD8+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中的作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自身免疫性肝炎模型中髓系前体细胞抑制功能的探究 |
第一章 绪论 |
1.1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简介 |
1.1.1 AIH的病因学 |
1.1.2 AIH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
1.1.3 AIH的治疗现状 |
1.2 AIH小鼠模型 |
1.2.1 ConcanavalinA诱导模型 |
1.2.2 TF-OVA转基因小鼠模型 |
1.2.3 NTxPD-1~(-/-)小鼠模型 |
1.2.4 Ad-CYP2D6小鼠模型 |
1.3 造血系统简介 |
1.3.1 造血与造血干细胞 |
1.3.2 造血系统分化结构 |
1.4 炎症及自身免疫疾病中造血系统的研究 |
1.4.1 炎症状态下的造血系统 |
1.4.2 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骨髓造血系统的研究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用小鼠信息 |
2.1.2 实验仪器或设备 |
2.1.3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因敲除小鼠或转基因小鼠的繁殖与鉴定 |
2.2.2 小鼠基因组的提取(碱裂法) |
2.2.3 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模型的构建 |
2.2.4 血清ALT水平的检测 |
2.2.5 病理制片及H&E染色 |
2.2.6 小鼠各脏器单个核细胞的分离与计数 |
2.2.7 流式检测细胞表面分子方法 |
2.2.8 免疫磁珠法分离及富集细胞的方法 |
2.2.9 流式分选分离及富集细胞的方法 |
2.2.10 体外诱导及检测T细胞增殖的方法 |
2.2.11 造血干细胞及前体细胞体外活化、增殖分化的诱导及检测 |
2.2.12 Transwell实验方法 |
2.2.13 微量样本多指标流式蛋白定置实验方法 |
2.2.14 细胞甩片及吉姆萨染色方法 |
2.2.15 免疫印迹试验方法 |
2.2.16 实时定量PCR实验方法 |
2.2.17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Con A注射诱导产生自身免疫性肝损伤 |
3.2 Con A诱导的AIH模型中LSK样细胞发生变化 |
3.3 Con A模型中LSK样细胞是髓系前体细胞受到T细胞及IFN-γ诱导变化而来 |
3.4 Con A诱导的LSK样细胞和WT髓系前体细胞能显着抑制T细胞体外增殖 |
3.5 髓系前体细胞抑制T细胞机制依赖于NO而非MHC-II或PD-L1 |
3.6 髓系前体细胞抑制功能的获得依赖于旁分泌的IFN-γ以及STATI-iNOS信号通路活化 |
3.7 髓系前体细胞的抑制功能不依赖于自身细胞分化 |
3.8 小结与讨论 |
第二部分 组织驻留性记忆性CD8~+T细胞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的作用探究 |
第四章 绪论 |
4.1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简介 |
4.1.1 PBC的病因学 |
4.1.2 PBC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 |
4.1.3 PBC的治疗现状 |
4.2 PBC自发动物模型 |
4.3 组织驻留性记忆性T细胞概述 |
4.3.1 记忆T细胞 |
4.3.2 组织驻留记忆性T细胞 |
4.3.3 Trm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
第五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用小鼠信息 |
5.1.2 主要实验仪器 |
5.1.3 实验试剂及耗材 |
5.2 实验方法 |
5.2.1 基因敲除小鼠或转基因小鼠的繁殖与鉴定 |
5.2.2 小鼠基因组的提取(柱提法) |
5.2.3 抗体清除CD8~+T细胞的方法 |
5.2.4 小鼠外周血、肝窦血、下腔静脉血的收集 |
5.2.5 实时定量PCR实验方法 |
5.2.6 流式分选分离及富集细胞的方法 |
5.2.7 T细胞高通量测序 |
5.2.8 T细胞转录组分析方法 |
5.2.9 病理打分方法与标准 |
5.2.10 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 |
5.2.11 流式检测转录因子实验方法 |
5.2.12 BrdU掺入实验 |
5.2.13 人肝脏组织单个核细胞分离方法 |
5.2.14 其余实验方法 |
第六章 实验结果和讨论 |
6.1 敲除CD8而非CD4能减轻PBC模型小鼠疾病 |
6.2 抗体清除CD8~+T细胞能对PBC小鼠模型起到治疗作用 |
6.3 PBC模型鼠肝脏CD8~+T细胞高表达活化功能及组织驻留相关基因 |
6.4 PBC模型鼠肝脏CD8~+T细胞中含有高比例的Trm细胞 |
6.5 PBC模型鼠肝脏CD8~+Trm细胞定位在肝窦中及门脉浸润区 |
6.6 PBC模型鼠肝脏CD8~+Trm细胞处于高度活化状态 |
6.7 PBC模型鼠肝脏CD8~+Trm细胞增殖水平较低 |
6.8 IFN-γ可能调控CD8~+Trm的发育 |
6.9 PBC患者肝脏CD69~+CD8~+Trm细胞比例升高 |
6.10 小结讨论与下一步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研究成果 |
发表和拟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攻读博士期间所获得奖励 |
附录 |
(6)抗微生物肽cecropin A对肠道炎症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抗微生物肽研究进展 |
1.1.2 肠道炎症的研究进展 |
1.2 小结与展望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目的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动物源抗微生物肽的抑菌活性及其对细胞活力影响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抗微生物肽 |
2.2.2 菌株及细胞 |
2.2.3 试验试剂 |
2.2.4 耗材及仪器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抗微生物肽溶解及稀释 |
2.3.2 培养基配制 |
2.3.3 菌种复苏、接种、培养及菌悬液的制备 |
2.3.4 MIC及 MBC测定 |
2.3.5 IPEC-J2细胞培养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抗微生物肽抑菌活性比较 |
2.4.2 抗微生物肽对IPEC-J2细胞活力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Cecropin A的分子完整性对其抑菌效果的影响及腹腔注射后的吸收与分布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 |
3.2.1 抗微生物肽 |
3.2.2 实验动物 |
3.2.3 耗材及仪器 |
3.3 试验步骤 |
3.3.1 Cecropin A的截短、改造、抑菌活性及细胞活力检测 |
3.3.2 Cecropin A及 FITC的配制 |
3.3.3 活体成像流程 |
3.3.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cecropin A在小鼠体内的代谢 |
3.4 结果与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剂量的cecropin A对小鼠器官组织形态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 |
4.2.1 抗微生物肽 |
4.2.2 试验动物 |
4.2.3 试验材料 |
4.2.4 耗材及主要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试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4.3.2 样品采集 |
4.3.3 血清中LDH含量的检测 |
4.3.4 血清中AST含量的检测 |
4.3.5 血清中AKP含量的检测 |
4.3.6 石蜡切片制作及H&E染色 |
4.4 数据统计分析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腹腔注射cecropin A对器官指数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
4.5.2 腹腔注射cecropin A对小鼠肝脏、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
4.5.3 腹腔注射cecropin A对小鼠回肠及结肠组织形态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剂量的 cecropin A 对 DSS 诱导小鼠肠炎的缓解作用 |
5.1 前言 |
5.2 试验材料 |
5.2.1 抗微生物肽 |
5.2.2 试验动物 |
5.2.3 样品采集 |
5.2.4 试验试剂及耗材 |
5.3 数据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腹腔注射cecropin A对 IBD小鼠生存率、体重、腹泻及疾病指数的影响 |
5.4.2 腹腔注射cecropin A对 IBD小鼠直肠长度及形态的影响 |
5.4.3 腹腔注射cecropin A对回肠及盲肠组织上皮结构的影响 |
5.4.4 腹腔注射cecropin A对 IBD小鼠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Cecropin A或 gentamicin对 DSS诱导小鼠肠炎的缓解作用 |
6.1 前言 |
6.2 试验材料 |
6.2.1 抗微生物肽 |
6.2.2 试验动物 |
6.2.3 样品采集 |
6.2.4 试验试剂 |
6.2.5 仪器 |
6.3 试验方法 |
6.3.1 石蜡切片及H&E染色 |
6.3.2 蛋白质免疫印迹 |
6.4 数据统计分析 |
6.5 结果与分析 |
6.5.1 腹腔注射cecropin A及 gentamicin对 IBD小鼠体重、腹泻及疾病指数的影响 |
6.5.2 腹腔注射cecropin A及 gentamicin对 IBD小鼠结肠长度及形态的影响 |
6.5.3 腹腔注射cecropin A及 gentamicin对 IBD小鼠回肠及结肠上皮组织形态的影响 |
6.5.4 腹腔注射cecropin A及 gentamicin对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6.5.5 腹腔注射cecropin A及 gentamicin对结肠组织炎症因子及信号通路的影响 |
6.6 小结 |
第七章 Cecropin A对肠道菌群的调控作用 |
7.1 前言 |
7.2 试验材料 |
7.2.1 小鼠盲肠内容物 |
7.2.2 试验试剂 |
7.2.3 平台及测序策略 |
7.3 分析流程 |
7.3.1 试验上机流程 |
7.3.2 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及信息分析流程 |
7.3.3 OUT聚类和物种注释 |
7.4 结果与分析 |
7.4.1 物种多样性曲线、物种积累箱型图分析 |
7.4.2 物种多样性分析 |
7.4.3 菌落组成分析 |
7.4.4 健康小鼠与IBD小鼠肠道内容物差异菌落分析 |
7.4.5 腹腔注射Cecropin A对 IBD小鼠肠道内容物差异菌落分析 |
7.4.6 腹腔注射cecropin A及 gentamicin对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7.4.7 肠道菌群与炎症因子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7.5 小结 |
第八章 Cecropin A对通过抑制MEK/ERK信号通路调控肠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 |
8.1 前言 |
8.2 试验材料 |
8.2.1 抗微生物肽 |
8.2.2 菌株及细胞系 |
8.2.3 试验试剂 |
8.2.5 耗材及仪器设备 |
8.3 试验方法 |
8.3.1 菌种复苏、接种、培养及菌悬液的制备 |
8.3.2 IPEC-J2细胞培养 |
8.3.3 细胞-大肠埃希氏菌共培养及粘附率测定 |
8.3.4 TEER及 FITC-dextran渗透率的测定 |
8.3.5 细胞免疫荧光 |
8.3.6 蛋白质免疫印迹 |
8.3.7 RNA抽提及荧光定量PCR |
8.4 数据统计分析 |
8.5 结果与分析 |
8.5.1 Cecropin A对 E·coli粘附能力的影响 |
8.5.2 Cecropin A对 IPEC-J2 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 |
8.5.3 Cecropin A对 IPEC-J2 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及分布的影响 |
8.5.4 Cecropin A通过抑制MEK/ERK信号通路调控IPEC-J2 细胞的屏障功能 |
8.6 小结 |
第九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9.1 全文讨论 |
9.2 全文结论 |
9.3 创新点 |
9.4 不足及进一步可以深入研究的部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Cecropin A的分子改良 |
附录B人工胃液处理cecropin A对其抗菌活性及分子完整性的影响 |
附录C 部分多肽肽段精确分子量及计算程序(MATLAB) |
附录D 免疫因子IL-1β的标准曲线 |
附录E 免疫因子IL-6的标准曲线 |
附录F 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参加的学术交流 |
(7)小鼠自发肾移植耐受诱导系统性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方法与材料 |
1.1 小鼠肾脏移植 |
1.2 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 |
1.3 小鼠皮肤移植 |
1.4 小鼠胰岛移植 |
1.5 小鼠胸腺切除 |
1.6 流式细胞术 |
1.7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 |
1.8 组织细胞RNA提取 |
1.9 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 |
1.10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 |
试验结果 |
2.1 自发耐受肾脏移植物中的调节性三级淋巴器官 |
2.2 自发耐受肾脏移植物诱导的免疫耐受环境可产生耐受分离 |
2.3 调节性T细胞在维持系统性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
2.4 移植物浸润免疫细胞耗竭在维持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
讨论与总结 |
3.1 耐受分离现象及其机制 |
3.2 Treg与移植免疫 |
3.3 免疫细胞耗竭的机制及其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 |
3.4 移植物淋巴组织新生及三级淋巴结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STZ诱导的T1DM高血糖小鼠并发感染中免疫细胞亚群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STZ诱导的T1DM高血糖小鼠各器官免疫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及功能研究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STZ诱导的T1DM高血糖小鼠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后各器官免疫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及功能研究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9)Wnt5a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募集对压力超负荷下心脏肥大及心力衰竭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心力衰竭与炎症有关 |
2 中性粒细胞促进心脏功能障碍 |
3 骨髓来源的Wnt5a是促炎性的 |
第一部分 中性粒细胞在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心脏肥大及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髓系来源的Wnt5a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调控及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髓系特异性Wnt5a敲除对压力超负荷诱导下心脏肥大和心力衰竭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髓系特异性Wnt5a过表达对压力超负荷诱导下心脏肥大和心力衰竭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部分 中性粒细胞清除对髓系特异性Wnt5a过表达在压力超负荷诱导下心脏效应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炎症与心血管疾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10)N-草酰化-D-苯丙氨酸(NOFD)的合成及辐射防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鉴定 |
一 试剂与仪器 |
1. 试剂 |
2. 仪器 |
二 N-草酰化-D-苯丙氨酸(NOFD)的合成 |
三 结构鉴定 |
1. NOFD结构分析 |
2. NOFD图谱 |
第二章 NOFD改善电离辐射造成的造血系统损伤 |
一 实验材料 |
1. 动物 |
2. 化学药品与试剂 |
3. 主要仪器 |
4. 辐射 |
5. 统计学分析 |
二 实验方法 |
1. 小鼠30天存活率实验 |
2. 小鼠外周血细胞和骨髓细胞计数 |
3. 小鼠骨髓干细胞/祖细胞分型及外周血中淋巴系细胞分析 |
4. 小鼠骨髓细胞线粒体ROS流式分析 |
5. 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流式分析 |
6.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和脾克隆形成实验 |
7. 电离辐射后小鼠的抗氧化能力评估实验 |
7.1 BCA测定总蛋白浓度 |
7.1.1 测定原理 |
7.1.2 实验步骤 |
7.1.3 注意事项 |
7.1.4 计算公式 |
7.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测定 |
7.2.1 测定原理 |
7.2.2 实验步骤 |
7.2.3 注意事项 |
7.2.4 计算公式 |
7.3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7.3.1 测定原理 |
7.3.2 实验步骤 |
7.3.3 注意事项 |
7.3.4 计算公式 |
7.4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 |
7.4.1 测定原理 |
7.4.2 实验步骤 |
7.4.3 注意事项 |
7.4.4 计算公式 |
三 实验结果与讨论 |
1. NOFD提高辐射后小鼠30天存活率 |
1.1 实验结果 |
1.2 讨论 |
2. NOFD缓解辐射后小鼠的骨髓抑制 |
2.1 实验结果 |
2.2 讨论 |
3. NOFD抑制辐射后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凋亡 |
3.1 实验结果 |
3.2 讨论 |
4. NOFD提高辐射后小鼠造血细胞增殖能力 |
4.1 实验结果 |
4.2 讨论 |
5. NOFD加强小鼠自身的抗氧化防御功能 |
5.1 实验结果 |
5.2 讨论 |
6. NOFD减少骨髓细胞中线粒体ROS的堆积 |
6.1 实验结果 |
6.2 讨论 |
7. NOFD降低电离辐射对小鼠骨髓细胞的DNA损伤 |
7.1 实验结果 |
7.2 讨论 |
第三章 NOFD保护小肠组织免受电离辐射的损伤 |
一 实验材料 |
1. 动物 |
2. 化学药品与试剂 |
3. 主要仪器 |
4. 辐射 |
二 实验方法 |
1. 组织病理学(H&E染色法) |
2. 免疫组织化学(HC) |
3. 免疫荧光(IF) |
三 实验结果 |
1. NOFD改善小鼠腹部照射后小肠状态 |
2. NOFD改善小鼠腹部照射后小肠隐窝细胞增殖能力 |
3. NOFD抑制小鼠腹部照射后小肠细胞的凋亡 |
四 实验讨论 |
第四章 NOFD辐射防护作用机制的初步探索 |
一 实验材料 |
1. 细胞及其培养 |
2. 化学药品与试剂 |
3. 主要仪器 |
4. 辐射 |
5. 统计学分析 |
二 实验方法 |
1. MTT细胞毒性检测 |
2. 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blot) |
3.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
4. 活性氧自由基水平检测实验 |
5. 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 |
6. γ-H2AX检测实验 |
7. 细胞凋亡检测实验 |
三 实验结果与讨论 |
1. NOFD增加HCT116细胞内HIF蛋白的表达 |
2. NOFD激活HCT116细胞中HIF蛋白下游基因的表达 |
3. NOFD减少电离辐射引起的细胞内ROS的堆积 |
3.1 实验结果 |
3.2 讨论 |
4. NOFD有效地降低电离辐射后细胞核内DNA双联断裂损伤 |
4.1 实验结果 |
4.2 讨论 |
5. NOFD降低辐射后细胞凋亡比例 |
5.1 实验结果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乏氧诱导因子在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研究论文清单 |
四、腹腔消化器官淋巴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GPR132激动剂的发现及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D]. 易春阳.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转铁蛋白受体在造血系统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D]. 汪树芬. 浙江大学, 2020(01)
- [3]丝素蛋白微球复合化学修饰IGF-1 mRNA转染的脂肪干细胞促进软骨修复的研究[D]. 吴昊宇. 浙江大学, 2020(01)
- [4]Kupffer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促进肝脏造血及其机制研究[D]. 孟德萍. 山东大学, 2019(02)
- [5]髓系前体细胞和组织驻留记忆性CD8+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中的作用探究[D]. 杨淑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
- [6]抗微生物肽cecropin A对肠道炎症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D]. 翟振亚.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7]小鼠自发肾移植耐受诱导系统性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D]. Jianxin Qiu.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1)
- [8]STZ诱导的T1DM高血糖小鼠并发感染中免疫细胞亚群的作用研究[D]. 张善龙.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9)
- [9]Wnt5a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募集对压力超负荷下心脏肥大及心力衰竭的影响[D]. 王颖.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10]N-草酰化-D-苯丙氨酸(NOFD)的合成及辐射防护作用的研究[D]. 孟媛媛.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