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苏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发展的定向座标——浅谈邦达列夫《选择》的艺术成就(论文文献综述)
夏辽源[1](2019)在《新世纪俄罗斯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时代,教育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最强有力的推手。而教师作为教育过程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数量的多寡,素质的高下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教师教育议题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领域普遍关注的议题。转型后的俄罗斯,其教育发展不断地受到社会变化带来的冲击,同时也在不断的适应和影响着历史的进程。在这其中,教师教育又在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新世纪伊始,随着俄罗斯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稳定与发展,教师教育国际化、信息化建设的普及和深化,俄罗斯教师教育遇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基于俄罗斯教师教育发展的诉求,俄罗斯开启了以国家引导为主,教育管理机构、高校、中小学、教师组织、学生家长等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的教师教育领域的全方位改革。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七个部分。引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问题的缘起与研究价值,解释了相关概念,通过文献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俄罗斯教师教育研究的现状和不足,明确了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是关于上世纪末俄罗斯转型初期教师教育发展的研究,分析了饱受政治动荡、经济危机和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困扰时代特征之下,俄罗斯教师教育的发展状况。尽管这一时期教师教育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但体制上的改变毕竟打破了原有体制的桎梏,给俄罗斯的教师教育带来了改革和发展的契机。第二章是新世纪俄罗斯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背景分析。本章阐述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政治、经济形势好转,国际化大趋势发展,转型初期教育改革的实践积累,教师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确立等,为俄罗斯教师教育改革带来的良好机遇。同时,也分析了由于俄罗斯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自身发展所面临的“双重选择”危机、教师培养质量不足、效益低下等问题的存在。第三章则是阐述了新世纪以来俄罗斯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措施。主要从分级化教育管理结构、市场化教育管理机制,以及大学自主权提升等方面,论述了俄罗斯教师教育的管理机制改革;从打造连续教师教育体系、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的多元化师资培养机构网络和国家统一考试制度的建立和普及方面,论证了俄罗斯教师教育的培养机制改革;从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定位、结构与内容选择和新课程体系的主要特征,对俄罗斯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描述;从完善制度建设、强化保障机制、完善教师教育的评价机制和努力构建国际化教师教育空间等方面,分析了俄罗斯教师教育改革过程中新型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第四章是采取案例分析的方式,介绍了俄罗斯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新举措。本章选取了在俄罗斯教师教育改革过程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师范类高校M大学作为案例,通过访谈和比较的方式,对该校新世纪以来教师教育所面临困境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对该校在师范生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教师教育学位制度改革,入学考试与准入制度改革,新课程体制改革,强化教学实习与实践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革举措进行了阐述。另外,也对该校在完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方面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包括成立教学科研中心,打造开放、高效的现代信息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师资队伍保障,国际化教育环境空间建设,完善资金投入机制等。并从入学制度改革、学士—硕士二级学位制度的实施、新课程体系构建、教育实践环节、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等方面,对M大学的教育改革举措的利弊得失,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第五章阐述了新世纪俄罗斯教师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及其特征。新时代赋予了俄罗斯教师教育的新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文化情境的变迁,人本主义、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理念,以及职业化、专业化和实践能力观,成为教育发展的新的价值要求,并逐渐成为新世纪俄罗斯教师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教育优先、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人文主义等价值理念,以国家政策引导的方式,在教师教育改革中得以贯彻和实施,新的教师教育质量观逐步形成。因此,新世纪俄罗斯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也就分别体现在教师教育的优先发展,国家意志在教师教育领域的回归,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人文主义理念的发展,以及职业化、专业化、实践能力和国际化发展等方面。第六章论述了新世纪俄罗斯职前教师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启示和经验借鉴。纵观新世纪俄罗斯在职前教师教育领域的改革举措,在诸多方面都为我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本章从突出教师职业意义、提高教师教育战略地位;转变教师教育价值观,关注人本主义取向和强化人文精神,培养时代需要的未来教师;构建新型教师教育体系,完善培养机制;借鉴连续性师范教育构想,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借力国际智力资源推动教师教育发展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通过这些经验与启示,为我国新时期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方向。
丁嫚莉[2](2014)在《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进行梳理,在梳理过程中挖掘更多的依据,做客观和详细地评析,以期能够给今后他人研究卡巴列夫斯基提供一个参考平台,从而为丰富比较教育视角下的音乐教育理论研究尽一份力量。论文全方位审视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对其整个音乐教育思想系统进行梳理、整合。论文主体分为卡巴列夫斯基生平及音乐活动概述、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产生背景与理论基础、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的目的与功能、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内容与方法、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的透视及评价共五章。绪论:分析了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阐述了研究意义,概述了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阐明了研究方法及研究目标。第一章:卡巴列夫斯基生平及音乐活动概述。本部分延展出四个部分,首先对其生平简要概述,然后对音乐创作活动作出了系统性的整理,使卡巴列夫斯基的整体音乐概况得以呈现。再次是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活动,该部分对后续教育思想的阐释做了铺垫。最后分析了音乐教育与音乐创作的关系。第二章: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产生背景与理论基础。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育思想产生于一定的时代背景下,而且有其独特和深厚的理论基础,本章内容就集中分析这两个方面。第一节介绍了苏联的社会历史文化状况和音乐教育状况;第二节介绍了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总结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是在苏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音乐教育状况的背景下产生,并且有科学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的目的与功能。深入阐发了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的目的,指出其音乐教育理念与实践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对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功能的阐述,指出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德育、美育两个方面均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也能够以音乐和音乐教育有效的实现审美与道德的融合、超越,实现音乐的内在与外在价值,培养具有良好审美修养与优秀道德品质的学生。第四章: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内容与方法。本章由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内容与方法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先从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内容中的音乐作品,音乐知识,音乐主题所呈现的阶段性和音乐教育内容的跨学科性几个方面全面阐述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内容的构成、特征,并结合音乐作品和教学实例,进行分析和梳理。第二部分是在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方法心理学基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再对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的具体方法进行述总。第五章: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体系的透视与评价。本章首先对卡巴列夫斯基同时代的音乐教育思想观的概述,而后是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独特性的解析,最后又进一步探讨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局限性。总之,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育思想在俄罗斯本土被推崇的同时,与世界上许多着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一样闻名于世,共同构成了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苗金凤[3](2014)在《邦达列夫“三部曲”的道德探索与哲理思考》文中认为尤里?邦达列夫是20世纪俄罗斯文坛上一位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也是“军事文学”的代表人物。自从登上文坛,他的作品从军事题材、生活题材到政治题材,无一不体现着对精神道德的探索,尤其是七八十年代的作品,更是将精神道德探索与哲理思考相结合。这是他对俄罗斯文学中道德哲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更是他忧国忧民情感的流露。本文将在借鉴中俄学者对邦达列夫研宄成果的基础上,以邦达列夫的“三部曲”为主要研宄对象,剖析作家在作品中的精神探索与哲理思考,从而使读者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领悟邦达列夫“三部曲”的深刻内涵与意义。本文由引言、正文三章、结语和参考文献几部分组成。其中引言部分介绍了本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宄现状、写作思路与框架,指出了本文写作的现实意义。论文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对邦达列夫的生平和创作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第二章是三部曲的创作背景,由“为何称之为‘三部曲’”、“文化传承与文学氛围”两小节组成。在第一小节中主要梳理了三部小说在写作手法和小说线索两方面的相似之处;第二小节探讨了俄罗斯文学长河中道德精神探索的传统,指出邦达列夫的此类探索与思考正是对普希金、托尔斯泰等俄罗斯文学大师开创的这一传统的继承并发展。第三章分析了“三部曲”丰富深刻的内涵,其中分别从“提纲挈领的题目”、“道德探索与哲理思考”相结合两小节展开论述。第一小节中对三个篇名所蕴藏的内涵进行了挖掘,这三个点睛之笔是作家心血凝聚的精华所在;第二小节中对三部小说的内容进行了梳理,着重分析了三个主人公面对生活以及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所进行的精神探索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结语部分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其本文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不足之处。
韩莉[4](2012)在《当代俄罗斯德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着艰难的政治和经济转轨以及前所未有的道德困境和危机,表现为青年价值观的变迁,实用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替代了过去的劳动、诚实、责任、荣誉、奉献等传统美德,社会病态加剧,反社会现象剧增等,对国家发展、国家安全及国家形象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负面影响,恢复德育体系成为俄罗斯新时期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世纪之交,俄罗斯开始恢复国家在道德教育领域的责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积极探索新时期德育的发展路向。俄罗斯认为,新时期德育应符合俄罗斯文明及俄民族精神内核特点,应依托俄民族传统文化价值和全人类价值,其中东正教等传统宗教的某些伦理价值在当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育中同时考虑到现代俄罗斯国家发展需要以及社会文化现实,以学校为主,综合家庭、教会、各类社会组织及文化教育机构的力量,对青少年进行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生态教育、审美教育、劳动教育等主要内容的精神道德教育。新时期俄德育继承和保留了苏联德育的许多优良传统与做法,同时吸取了俄国内外先进的德育经验,具有一系列鲜明的特点,其在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与价值观多元化方面所做的努力与探索,对于同样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邢飞卓[5](2012)在《艺术的表现:内心情感世界的开掘 ——邦达列夫长篇小说《选择》的重新解读》文中研究说明尤里·瓦西里耶维奇·邦达列夫(Юpий Bacилъевич Бондарев,1924—),是当代俄罗斯的着名作家。其代表作品有被视为战壕真实派的奠基之作,有被苏联评论界誉为描写战争“全景小说”的代表作,更有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小说三部曲。其中1980年在《我们的同时代人》杂志上出版的“三部曲”之一——《选择》较之前的作品来说,是一部更为富有哲理、发人深省的长篇小说。因此,在文艺界《选择》曾一度获得决定着八十年代的文学倾向,今后苏联文学发展的“定向坐标”的高度评价。提及对《选择》这一长篇小说文本的研究,以往更多的是建立在对其创作特色、艺术结构的关注,或在人物形象评判中仅是以单一的视角来颂扬主人公瓦西里耶夫个人的选择上。事实上,小说是以描述两个童年好伙伴在经过不同的选择,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最后成就不同的命运这一主线展开的。瓦西里耶夫的人生观念固然值得称赞,但伊利亚内心的苦闷与彷徨、多种情感的挣扎也不是不可理解的。我们说,文学的创作始终与社会发展、人类情感变化、思想意识和行动的转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在一系列环境发生变化之后,文本中主人公们在面临人生道路的选择和生活情感的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内心纠结与痛苦的交融,就不自觉地牵动起读者的神经,极其自然地与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也正是这种心灵的碰撞才使得读者与主人公,与作家的距离步步拉近。其实,“选择”一词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人生哲理性命题,其内涵有着多种多样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什么是选择?选择什么?怎样选择?这永远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尤里·邦达列夫以此来给小说命名,不仅颇具匠心和深意,它更寄寓着作者对人生、世界的深沉思考和对人性、同情、理解之爱的热切呼唤。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大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及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渗透,或许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应该更与时俱进一些,试图逐渐地从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束缚中跳跃出来。作家曾对参加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话剧演出的莫斯科小剧院的演员们说:“不管人们对选择作何解释,选择——这永远是一个难题,因为人们的本质不是单一的。”1可见,我们在评析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时,面对多元的、矛盾的生活情感上的争扎,我们真的没有必要赞颂一个,就要抨击一个;褒扬一个,就要贬低一个,也无需非得归纳总结出一个排他性的明确评价,甚至非得出一个简单化的,固定式的评定结论。因为对于小说文本的解读本身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本文将立足于苏珊·朗格的文艺符号学观点,即“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并以此为分析方法,来具体解读《选择》,努力表明,《选择》表现的是一种复杂的人类情感,既有对祖国和故乡的爱以及这种爱无法实现之间的矛盾,也有男女之间的情爱和这种爱情难以超越现实的艰辛等等。
吴艳东[6](2010)在《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论》文中研究说明“方向”和“道路”问题,无论于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是头等重要的问题。因为无论是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单向度的,发展事实上总存在多重方向的空间,而正确的方向往往具有唯一性。这种“实然”与“应然”的矛盾客观上需要为人和社会的发展引导方向,即导向。导向作为一种古今中外的普遍性的社会历史现象,是导向主体引导客体朝着某种方向发展的行动和过程。简单而言,导向就是主体为客体引导方向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贯穿于阶级社会始终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内在地包含着一定的导向,即本文所指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它是为帮助和引导人们辨别、选择和坚持一定的方向,并循着这种方向行动而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论文以“为什么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为线索,从理论上系统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本质、内容、规律等问题,又将这一论题置于大调整大变革大发展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从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时代价值以及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效果的基本思路。本文除了导论部分外,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价值进行了深刻透析。只有对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价值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高度自觉。从根本上说,导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因而,研究导向问题就是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价值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可以划清各种思想理论界限,反对错误倾向,增强核心价值主导。其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可以为个体引导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最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可以指明社会发展方向,坚持正确社会发展道路。第二部分在对导向概念历史演变过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内涵,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本质及其特征。本文从活动的意义上理解导向,认为所谓导向,是指导向主体引导客体朝着某种方向发展的行动和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自阶级社会以来存在并贯穿阶级社会始终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内在包含着导向。即本文所指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是指为了帮助和引导人们辨别、选择和坚持一定的方向并循着这种方向而行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本质是一定阶级、政党和社会集团从思想政治上进行的一种倾向性引导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具有方向性、控制性、前瞻性、选择性、能动性、实践性等特征。第三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主要包含思想导向、政治导向、价值导向和舆论导向等内容。思想导向是指帮助和引导人们对不同的思想观点进行辨别、选择和坚持正确的思想观念,并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行为的活动和过程。政治导向,顾名思义就是指对人们进行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和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这种活动给人们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路线和政治态度上的把关定向。价值导向是用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个体的价值取向进行倾向性引导的活动和过程,进一步说就是为帮助和引导人们对不同的价值取向进行辨别、选择、坚持一定社会核心价值观并用其指导自己行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舆论导向,简言之,就是对社会舆论进行倾向性地引导的活动和过程,进一步讲就是帮助和引导人们对多样化的社会舆论进行辨别、有倾向性地选择某种舆论,进而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活动。四个方面的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其中思想导向是根本,政治导向是核心,价值导向是基础,舆论导向是保障。第四部分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几个规律性问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活动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效果是以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规律为前提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规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与必然趋势。本文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六个规律性问题:政治主导问题;思想调节问题;疏导结合问题;协调导向问题;反复强化问题和交互作用问题等。第五部分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实施思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效果是对本论题开展系统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效果的基本思路:第一,加强和改善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领导重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有没有效果以及取得多大效果,关键在于党的领导是否正确与科学。第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导向素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导向素质,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活动并保证其能取得积极效果必须具备的素养和品质。它既包含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高度自觉的导向意识,也包含一定的导向能力。第三,运用多种导向途径即理论引导;典型引导;目标引导;制度引导;环境引导;媒介引导等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合力;第四,要积极创设、利用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积极引导作用,彰显环境的引导力。
张晓林[7](2006)在《邦达列夫60-80年代创作的艺术特色》文中提出尤里·瓦西里耶维奇·邦达列夫是俄罗斯当代着名作家。他生于1924年,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 邦达列夫善于描写基层军官的真实生活,善于描写与他同时代的战争人物。不可否认,邦达列夫,作为一个活着从前线归来的战士,正是从自己切身体验中向人们描绘了经历过战争的人所了解的战争,揭示了过去文学很少触及的战争中的严峻的真实和惊心动魄的场面,他不再只讲述胜利,而且还揭示战争中残酷的失败。 七十年代起,尤里·瓦西里耶维奇·邦达列夫已经不仅仅是一位单纯的“军事文学作家”,而是转向当代生活题材的创作。他创作的“三部曲”试图通过主人公的命运探讨一系列问题:男女之间的爱情纠葛、生与死的悲剧性的联系、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作家从战后三十年的历史距离回顾过去,把战争与和平两个时代联系起来,深刻地表现战争对世界、各民族和个人命运的深远的悲剧性的影响。
鲁定元[8](2005)在《文学教育论》文中研究表明语文教育改革离不开文学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离不开文学教育,人的全面发展也离不开文学教育。本文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文学教育地位不明、语文教育中文学性缺失以及文学教育理论研究比较薄弱的现状,运用教育学、文学、美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基础教育阶段文学教育的性质、地位和方法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认为文学教育应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比重应相应增大,并且不能将文学教育简单地当成语言教育、审美教育亦或是政治教育,尽管它包含上述教育的内容。从本质上说,文学教育是作为读者的师生以语言为媒介、以文学作品展示的人类文化意象为内容,与作者进行精神的沟通,旨在丰富心灵世界、构建精神家园的活动。文学教育是分解的,更是整体的;文学教育是标准的、统一的,更是多样的、个性化的;文学教育是技能的传授,更是灵魂的交流。文学教育的过程是感悟与理解的过程、自由与引导的过程、体验与陶冶的过程:文学教育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和提升人生境界的过程。文学教育的实施,需要对文学和文学教育重新认识。 本文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文学和文学教育的理论探讨,包括第一章。第一章首先基于教育的视角对文学是什么进行了追问。教育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文学也是如此。作为活动的文学涉及四个要素:作者、世界、作品和读者。作为结果的文学实际上是人类构建的精神家园。教育活动中的文学具有语言性、艺术性、游戏性和人文性的特征。然后本章界定本文所言文学教育是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文学教育,它具有全面性、过程性和趣味性等特征。从文学本身具有的双重本质来看,文学教育具有审美和求善的价值,文学教育具有促进个体人生进步的激励价值,同时它也肩负着文化的使命。 第二部分是文学教育的历史经验的考察,包括第二、三章。第二章考察了我国文学教育的悠久历史。我国远古时期的前文学教育是一种与生活合一的教育,生活是文学教育的大课堂;我国古代的泛文学教育融合于综合教育之中,以语言文字的训练为基础,注重诗文教化和内外文化的交流;近现代的语言文学教育,文和言、文和道、文和知、语和文,分分合合,曲折发展,给我们留下世纪之问:文学教育地位何在?第三章考察了西方文学教育的源流,归纳了英、美、俄三国处理母语教育和文学教育的三种类型。英国代表了从文学熏陶到语言实际运用的欧洲古典类型;美国代表着从语言实际运用到文学熏陶的现代类型;俄罗斯则是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学分科教育类型。西方国家语言和文学兼重,而且重视文学教育的方法,从深层分析,西方
陈锦蓓,李雅琴[9](2002)在《前苏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发展的定向座标——浅谈邦达列夫《选择》的艺术成就》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 ,在前苏联出了一批像《选择》这样被誉为“路标性”、“定向性”作品 ,它之所以能够拥有那么多丰富绚烂的思想内容 ,揭示出了如此深刻的社会生活底蕴 ,是因为艺术创作上有一个最突出的特征———艺术思维的广阔性。
杨晋川[10](1994)在《戈尔巴乔夫与苏联演变和解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文包括一个引子、五章正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系统地研究苏联演变和解体的发生、发展过程,探讨和总结苏联演变和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引子,简要地交代了执政前戈尔巴乔夫的主要经历、思想的塑造过程,目的在于说明执政前戈尔巴乔夫的基本状况和思想倾向,为论述正文作准备。 第一章,戈尔巴乔夫执政前的苏联社会。本章主要是研究戈尔巴乔夫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前苏联社会的基本状况,探讨苏联演变和解体的历史原因。全章从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就斯大林时代、赫鲁晓夫时代、勃列日涅夫到契尔年科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得失、政治经济体制的演进与改革、苏共的建设等重大历史问题进行探索和总结,目的在于回答苏联演变和解体是否具有历史必然性的问题。 第二章,“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新思维”是戈尔巴乔夫用来“革新”苏共、“根本改造”苏联社会的思想理论,是戈尔巴乔夫的思想路线。“新思维”在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上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了根本性的修正,目的在于取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为“改变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模式,是“新思维”演化和发展的必然归宿,它同科学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苏联演变和解体发端于“新思维”,是“新思维”及其变种“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恶性膨胀的结果。 第三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实践。改革是戈尔巴乔夫执政生涯的主旋律,苏联社会正是在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喧嚣声中走向演变和解体的。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思想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三位一体”的“革命性改革”。其基本思路是:先进行思想改造,再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然后再改变经济制度;其目的就是“改变制度”,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客观上可分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制度改革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阶段。戈经济改革的实质就是非国有化、私有化和完全的市场经济。戈政治制度的改革包括干部制度和选举制度改革、领导制度的改革、政体的改革、政党制度的改革、国体的改革等内容,其实质是实行“三权分立”、多党制和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 第四章,苏联演变和解体的过程。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社会的“根本改造”过程,也就是苏联演变和解体的过程。苏联演变和解体首先是从思想演变和意识形态瓦解开始的,然后是苏共的演变和瓦解,其实质是上层建筑的演变。从思想演
二、前苏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发展的定向座标——浅谈邦达列夫《选择》的艺术成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苏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发展的定向座标——浅谈邦达列夫《选择》的艺术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俄罗斯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师道长存——教师教育的重要地位 |
(二)时代发展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求 |
(三)俄罗斯教师教育发展的独特性 |
(四)笔者研究的兴趣所在 |
二、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概念界定 |
(一)师范教育 |
(二)教师教育 |
(三)俄罗斯的“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
(四)职前教师教育 |
(五)教师教育政策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教师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二)关于俄罗斯教师教育改革的研究 |
(三)关于俄罗斯教师教育相关政策研究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20世纪末的俄罗斯教师教育回眸 |
一、打破樊篱:社会转型对教师教育的影响 |
(一)民主化的政治体制变革 |
(二)市场化的经济体制趋势 |
(三)多元化意识形态初现 |
二、破而后立:新教师教育模式的雏形 |
(一)人本主义价值理念和个性化教师教育观的建构 |
(二)国家指导性法规政策的出台 |
(三)教师教育管理体制的更新 |
(四)高等教育投入多元化 |
(五)构建多层级、互融通的教师教育体系 |
三、奠基与挑战:转型初期教师教育改革的成就与问题 |
(一)奠基—教师教育改革的成就 |
(二)挑战—教师教育改革的问题 |
第二章 新世纪俄罗斯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背景分析 |
一、新世纪俄罗斯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 |
(一)政治形势好转,奠定了夯实的社会基础 |
(二)经济全面复苏,提供了良好的经济保障 |
(三)博洛尼亚进程为职前教师教育改革提供新动力 |
二、新世纪俄罗斯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教育背景 |
(一)实践基础——转型初期的教育变革成果 |
(二)新挑战——基础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三)政策保障——教师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立 |
三、职前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变革的要求 |
(一)优质生源不足,教师教育专业消极选择危机 |
(二)师范生职业能力不足,培养质量有待提升 |
(三)教师教育效益低下,师范类高校改革势在必行 |
(四)国际化水平不足,提出新的教师教育发展要求 |
第三章 新世纪俄罗斯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 |
一、职前教师教育管理机制改革 |
(一)分级化教育管理结构的建立 |
(二)以市场为主导的教育民主化管理机制形成 |
(三)大学自主权提升 |
二、职前教师教育培养机制改革 |
(一)打造连续职前教师教育培养体系 |
(二)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的多元化师资职前培养机构网络 |
(三)引入及普及国家统一考试制度 |
三、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
(一)新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定位 |
(二)新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内容选择 |
(三)新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主要特征 |
四、新型职前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
(一)完善职前教师教育制度建设 |
(二)强化职前教师教育保障机制 |
(三)完善职前教师教育的评价机制 |
(四)努力构建国际化教师教育空间 |
第四章 新世纪俄罗斯职前教师教育改革个案呈现 |
一、职前教师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生源危机 |
(二)师范生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 |
(三)师范生就业问题 |
二、职前教师教育专业改革新举措 |
(一)师范生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
(二)职前教师教育学位制度改革 |
(三)实施灵活、多元的入学考试与准入制度 |
(四)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
(五)强化实践性特征,完善实习实践环节 |
三、职前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改革举措 |
(一)成立教学科研中心 |
(二)打造开放、高效的现代信息环境 |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 |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
(五)努力构建国际化教育环境 |
(六)完善资金投入机制 |
四、M大学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评鉴 |
(一)入学制度改革的分析 |
(二)学士-硕士二级学位制度的实施的利弊分析 |
(三)新课程体系的认识 |
(四)教育实践环节的现实与理想还存在差距 |
(五)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的得失 |
第五章 新世纪俄罗斯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及特征 |
一、俄罗斯职前教师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确立 |
(一)强化职前教师教育的人本化培养理念 |
(二)关注职前教师教育的人文精神 |
(三)彰显职前教师教育人道主义思想 |
(四)凸显职前教师教育师范性与专业性 |
二、新世纪俄罗斯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 |
(一)确立了俄罗斯教师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
(二)国家意志回归成为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 |
(三)人本化理念强化了职前教师教育的个性化发展目标 |
(四)人文化思想体现了职前教师教育发展的道德精神诉求 |
(五)全纳教育理念蕴含了职前教师教育发展的人道主义思想 |
(六)重视教学实践,强调反思教育 |
(七)国际化成为俄罗斯职前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助力因素 |
第六章 新世纪俄罗斯职前教师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
一、突出教师职业意义,提高教师教育战略地位 |
二、转变教师教育价值观,培养新时代需要的未来教师 |
(一)关注人本化取向,推进职前教师教育个性化发展 |
(二)强化人文精神,拓深职前教师教育内涵发展 |
三、构建新型职前教师教育体系,完善培养机制 |
(一)优化课程结构体系,保障职前教师教育培养质量 |
(二)构建多元化招生方式,规范教师教育准入制度 |
(三)完善组织管理机制,提升职前教师教育改革效力 |
四、借鉴连续性师范教育构想,推进职前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 |
(一)正确解读连续性教师教育,深入理解其本质与内涵 |
(二)积极构建连续性教师教育体系,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 |
五、推进国际化进程,借力国际资源推动职前教师教育发展 |
(一)积极引进国际教育资源,助力职前教师教育发展 |
(二)构建教师教育国际化管理体系和服务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后记 |
在学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创作情况 |
(2)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目标 |
第一章 卡巴列夫斯基生平及音乐活动概述 |
第一节 卡巴列夫斯基生平及音乐创作活动 |
第二节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活动 |
第三节 音乐教育与音乐创作的关系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产生背景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
一、 卡巴列夫斯基时代的社会历史文化状况 |
二、 苏联音乐教育状况 |
第二节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
一、 社会思潮的影响 |
二、 民族精神的侵润 |
三、 教育思维的融合 |
四、 美学思想的凝练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目的与功能 |
第一节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的目的 |
一、 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育目的确立的缘由 |
二、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三、 发展学生的“个性” |
四、 传承人类精神文化 |
第二节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的功能 |
一、 道德教育功能 |
二、 审美教育功能 |
三、 音乐教育:道德和审美的融合与超越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内容与方法 |
第一节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内容 |
一、 《苏联普通学校音乐教学大纲》简介 |
二、 音乐作品 |
三、 音乐知识 |
四、 音乐教育内容的阶段性 |
五、 音乐教育内容的跨学科性 |
第二节 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育方法 |
一、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方法的心理学基础 |
二、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的概括法 |
三、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的语言传递法 |
四、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的情感陶冶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体系透视与评价 |
第一节 卡巴列夫斯基同时代音乐教育思想观概述 |
第二节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体系的独特性解析 |
一、 “全部中的自我和自我的全部”——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
二、 尊重规律,以人为本——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的基本准则 |
三、 意识形态教育与审美教育的融合——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的功能属性 |
四、 “三根支柱”学说——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的内容基石 |
五、 社会文化学视域下的内容构建——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的载体系统 |
六、 音乐与生活——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的终极指向 |
第三节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
一、 为政治服务的功能属性制约了音乐作品艺术性水平的彰显 |
二、 坚持现实主义的唯一性制约了音乐风格的多样化发展 |
三、 本土化学科基础制约了音乐教育思想的广阔性 |
四、 一元化大纲统领制约了音乐教学的内容和路径扩展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I |
附录 II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邦达列夫“三部曲”的道德探索与哲理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俄语摘要 |
引言 |
一、生平创作 |
1、初登文坛,军事文学显才华 |
2、道德危机,生活题材显担忧 |
3、苏联解体,社会现实显真诚 |
二、三部曲的创作背景 |
1 为何称之为“三部曲” |
1.1 写作手法 |
1.2 故事线索 |
2. 文化传承与文学氛围 |
三、“三部曲”丰富深刻的内涵 |
1、提纲挈领的题目 |
1.1 岸 |
1.2 选择 |
1.3 戏 |
2、道德探索与哲理思考相结合 |
2.1 彼岸之花何时绽放? |
2.1.1 “疯狂”非疯狂 |
2.1.2 不同文明的“较量” |
2.1.3 探求彼岸 |
2.2 生命因选择而不同 |
2.2.1 一失足成千古恨 |
2.2.2 反思“幸福” |
2.3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
2.3.1 患难见人心 |
2.3.2 人人都不要去“演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当代俄罗斯德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当代俄罗斯德育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18 世纪之前的俄罗斯德育 |
第二节 18 世纪-20 世纪初的俄罗斯德育 |
第三节 苏联时期的德育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德育缺失及道德危机 |
第一节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文化的变迁 |
第二节 转型期俄罗斯道德教育的缺失 |
第三节 俄罗斯青年价值观变迁与精神道德危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俄罗斯德育的路向探索 |
第一节 俄罗斯对新时期德育之源的思考 |
第二节 俄罗斯对新时期德育现实的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俄罗斯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新时期俄罗斯德育战略的确立 |
第二节 俄罗斯学前机构的德育实践 |
第三节 俄罗斯中小学德育 |
第四节 中、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德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俄罗斯德育评析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当代俄罗斯德育的总体特点 |
第二节 制约当代俄罗斯德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当代俄罗斯德育对我国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5)艺术的表现:内心情感世界的开掘 ——邦达列夫长篇小说《选择》的重新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尤里·邦达列夫及其小说《选择》的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尤里·邦达列夫及其创作艺术的综述 |
第二节 《选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新视域:文本的文艺符号学解读 |
第二章 《选择》——表现人的情感的艺术符号 |
第一节 《选择》中的情感符号:概念性与表象性 |
第二节 《选择》中主人公情感——表现美的媒介 |
第三章 情感在小说《选择》中的文艺符号转换 |
第一节 《选择》中的艺术符号——梦 |
第二节 艺术符号的情感转换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课题的研究缘起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六、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价值 |
一、划清思想是非界限,增强核心价值主导 |
二、引导人生发展方向,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
三、指明社会发展方向,坚持正确发展道路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本质 |
一、导向的内涵 |
(一) 导向概念的历史演变 |
(二) 导向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内涵与本质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内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本质 |
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特征 |
(一) 方向性 |
(二) 控制性 |
(三) 前瞻性 |
(四) 选择性 |
(五) 能动性 |
(六) 实践性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内容 |
一、思想导向 |
(一) 思想观点的激荡 |
(二) 思想是非的辨别 |
(三) 思想导向的实质 |
(四) 坚持真理的追求 |
二、政治导向 |
(一) 政治导向的实质 |
(二) 政治方向的辨别 |
(三) 选择正确的政治方向 |
(四)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
三、价值导向 |
(一) 价值取向的冲突 |
(二) 价值导向的实质 |
(三) 正确价值取向的确立与坚持 |
四、舆论导向 |
(一) 社会舆论的多样性 |
(二) 舆论导向的实质 |
(三) 加强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 |
五、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内容的关系 |
(一) 思想导向是根本 |
(二) 政治导向是核心 |
(三) 价值导向是基础 |
(四) 舆论导向是保障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几个规律性问题 |
一、政治主导问题 |
二、思想调节问题 |
三、疏导结合问题 |
四、协调导向问题 |
五、反复强化问题 |
六、交互作用问题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实施思路 |
一、加强和改善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
(一) 加强和改善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领导 |
(二) 加强和改善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领导 |
(三) 加强和改善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 |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导向素质 |
(一)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导向意识 |
(二)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导向能力 |
三、运用多种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活动 |
(一) 理论引导 |
(二) 实践引导 |
(三) 典型引导 |
(四) 目标引导 |
(五) 利益引导 |
(六) 媒介引导 |
四、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环境 |
(一)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宏观环境 |
(二) 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微观环境 |
参考文献 |
一、经典文献类 |
二、学术着作类 |
三、主要论文类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邦达列夫60-80年代创作的艺术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俄文摘要 |
绪论 |
第1章 战争文学的新发展 |
第2章 爱与希望的阳光彼岸 |
第3章 生活与现实的残酷 |
第4章 高度的悲剧世界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详细摘要 |
(8)文学教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四、逻辑线索 |
第一章 文学与文学教育概述 |
一、基于教育视角的文学概述 |
(一) 文学概念 |
(二) 作为活动的文学 |
(三) 作为结果的文学 |
(四) 文学的特征 |
二、文学教育阐释 |
(一) 文学教育界说 |
(二) 文学教育特点 |
(三) 文学教育的价值 |
第二章 我国文学教育的历史考察 |
一、我国远古时期的前文学教育 |
二、我国古代的泛文学教育 |
(一) 古代泛文学教育的历史轨迹 |
(二) 古代泛文学教育的内容特点 |
(三) 古代泛文学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三、我国近现代的语言文学教育 |
(一) 近现代语言文学教育的历史轨迹 |
(二) 世纪之问:文学教育地位何在 |
第三章 西方国家文学教育的经验 |
一、西方国家文学教育的历史溯源 |
二、西方国家处理母语教育与文学教育关系的几种类型 |
(一) 英国:重文学熏陶到语言实际运用 |
(二) 美国:重语言实际运用到文学熏陶 |
(三) 俄罗斯:语言文学分科 |
(四) 小结 |
三、西方国家文学教育方法的三种模式 |
(一) 模仿模式 |
(二) 分析模式 |
(三) 衍生模式 |
(四)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文学教育现状审视 |
一、文学教育在现代国民基础教育中的地位问题 |
(一) 关于语文“姓”什么的争议 |
(二) 确立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
二、文学教育的方法问题 |
(一) 文学教育方法理论研究薄弱 |
(二) 文学解读的误区 |
(三) 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 |
第五章 关于改进文学教育的思考 |
一、拓展文学教育的理论视野 |
(一) 接受美学——读者中心理论 |
(二) 语言哲学——对话理论 |
二、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文学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
(一) 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
(二) 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和真实体验 |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教育活动 |
(一) 文学欣赏教育活动 |
(二) 文学批评教育活动 |
(三) 文学创作和作品搬演教育活动 |
四、不断提升文学教育的境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戈尔巴乔夫与苏联演变和解体(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引子 |
第一章 戈尔巴乔夫执政前的苏联社会 |
一、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一) 战时共产主义——次不成功的尝试 |
(二) 新经济政策——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方略 |
二、斯大林时代 |
(一) 斯大林的功绩 |
(二) 斯大林在理论上的贡献和失误 |
(三) 关于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评价 |
三、赫鲁晓夫时代 |
(一) 非斯大林化与“解冻” |
(二) 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
(三) 赫鲁晓夫时期对“戈尔巴乔夫的一代人”的影响 |
四、从勃列日涅夫到契尔年科 |
(一) 修修补补的改革 |
(二) 在社会政治稳定中,各项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 |
(三) 酝酿着矛盾和危机 |
(四) 短暂的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时期 |
五、几点简要的分析和结论 |
第二章 “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一、戈尔巴乔夫为什么要提出“新思维” |
(一) 何为“新思维” |
(二) 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的目的 |
(三) 戈尔巴乔夫对“新思维”的论证 |
二、“新思维”的演化和发展过程 |
(一) “新思维”的提出、阐发和对外政策的“新思维”时期(1984——1986年) |
(二) “新思维”的泛化时期(1987——1988年6月) |
(三)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时期(1988年6月至苏联解体) |
三、“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内容体系 |
(一) 政治方面 |
(二) 经济方面 |
(三) 意识形态方面 |
(四) 国际关系方面 |
四、“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实质 |
(一)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老牌民主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变种 |
(二)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抽象的人道主义和人性论 |
(三)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 |
第三章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实践 |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改革路线 |
(一) 改革的基本思路 |
(二) 改革路线 |
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基础的根本改造 |
(一) 经济体制改革阶段(1985年4月至1987年6月) |
(二) 经济基础的根本改造(1987年底——1991年12月) |
三、政治制度改革 |
(一) “民主化”、“公开性”、“多元化”——戈政治制度改革的三面旗帜 |
(二) 政治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苏联演变和解体的过程 |
一、思想演变和意识形态瓦解 |
(一) 戈尔巴乔夫执政前苏联意识形态状况 |
(二) 思想改造与意识形态瓦解 |
二、苏共的演变和瓦解 |
(一) 戈尔巴乔夫执政前的苏共 |
(二) 戈尔巴乔夫对苏共的“改革”和苏共瓦解 |
三、社会全面危机与“8、19事件” |
(一) 社会全面危机 |
(二) “8、19事件” |
四、民族独立浪潮和联盟最终解体 |
第五章 苏联演变和解体的原因及其教训 |
一、研究苏联演变和解体的方法 |
二、苏联演变和解体的原因分析 |
(一) 苏联演变和解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二) 苏联演变和解体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路线 |
(三) 评几种观点 |
三、苏联演变和解体的教训 |
(一) 路线问题 |
(二) 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问题 |
(三) 领导制度问题 |
(四) 民主问题 |
(五) 知识分子问题 |
(六) 民族问题 |
(七) 党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前苏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发展的定向座标——浅谈邦达列夫《选择》的艺术成就(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俄罗斯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研究[D]. 夏辽源.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2]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研究[D]. 丁嫚莉.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3]邦达列夫“三部曲”的道德探索与哲理思考[D]. 苗金凤.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4)
- [4]当代俄罗斯德育问题研究[D]. 韩莉. 黑龙江大学, 2012(10)
- [5]艺术的表现:内心情感世界的开掘 ——邦达列夫长篇小说《选择》的重新解读[D]. 邢飞卓.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3)
- [6]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论[D]. 吴艳东. 武汉大学, 2010(08)
- [7]邦达列夫60-80年代创作的艺术特色[D]. 张晓林. 黑龙江大学, 2006(12)
- [8]文学教育论[D]. 鲁定元. 华中师范大学, 2005(06)
- [9]前苏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发展的定向座标——浅谈邦达列夫《选择》的艺术成就[J]. 陈锦蓓,李雅琴.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2(04)
- [10]戈尔巴乔夫与苏联演变和解体[D]. 杨晋川. 中共中央党校, 19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