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上网心理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上网心理分析及对策

一、大学生上网的心理分析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冯亭玉[1](2020)在《初中生的自我控制在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间的作用》文中指出网络的普及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高效便捷,也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是形成和发展独特自我的重要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还未具备良好的辨别能力,容易沉迷于网络,并对其心理和生理造成严重的伤害。已有研究表明,自我控制与网络成瘾倾向有显着负相关关系;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也存在一定相关关系。目前关于自我控制、自我接纳和网络成瘾三者关系的研究还较少,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也未探明。因此,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研究以安庆市某中学的49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自我控制量表》、《自我接纳量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进行测试,对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自我接纳对网络成瘾的关系及作用机制展开研究。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自我接纳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网络成瘾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初中生的自我控制在年级、上网常用的电子设备、每周上网频率上存在显着差异;初中生的自我接纳在家庭类型上存在显着差异;初中生的网络成瘾在年级、上网常用的电子设备、每周上网频率上存在显着差异。(3)初中生的自我控制与自我接纳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自我控制、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之间均存在显着负相关。(4)初中生的自我控制在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之间起着中介作用。以上结果表明,自我控制能力越好,网络成瘾可能性越低;自我接纳程度越差,越容易网络成瘾;自我接纳通过自我控制间接对网络成瘾有影响。

张良[2](2020)在《网络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指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吸纳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网络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研究互联网技术对人的影响,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互联互通性。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网民数量每年都在持续攀升,尤其是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接触网络非常普遍,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多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心灵幸福,在网络心理学视域下进行精准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观教育和法制观教育,也包括对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关注,因此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研究、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安全法治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等网络心理学因素,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该关注的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提出构建“三位一体”网络心理育人模式。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开篇名义,点出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重点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在网络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网络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征,阐述网络心理学研究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网络心理学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阐述大学生网络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问题、增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法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第四部分为论文的核心,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大学生网络安全法治教育以及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即“三位一体”网络心理育人模式,以提高网络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有效性。

岳恩莉[3](2020)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引导与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从众心理是一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普遍的心理状态,从众心理分为积极的从众心理和消极的从众心理。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具有虚拟性、自由性、广泛性等特点的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极大便利的情况下也给尚未形成完整价值观的大学生带来了挑战,使大学生的从众心理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本文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从众心理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出在新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的新对策,帮助大学生避免消极从众心理的产生,促生积极的从众心理。全文一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从众心理概念的界定分类及影响因素。首先,从《说文解字》和《辞海》的角度对“从”和“众”进行解释,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从众的概念理解,对“从众”和“从众心理”两个基本概念进行了分析和概括,进而指出这是一种具有两面性的心理现象。其次,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从众心理进行分类——从众心理可分为理性从众心理和非理性从众心理。理性从众心理包括遵从、服从、顺从三种形式,非理性从众心理即盲目从众。在此基础上,对“从众”和“众从”两个概念进行对比,使相关概念更加清晰明了。然后对大学生网络从众心理的独特性进行分析。最后,分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包括信息影响和规范影响,群体因素,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四个方面。第二部分是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现状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首先,对调查问卷及样本进行分析,对调查问卷和样本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把握。其次,结合调查问卷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数据整合对大学生的网络依赖现象和网络从众心理认知度进行分析发现:虽然大学生能够对从众心理有正确的把握,但仍然存在网络依赖现象较强和网络从众心理多发等问题。其次对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分析。一方面,现实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具体表现为学习从众、择业从众、道德从众、恋爱从众、消费从众、入党从众等。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具体表现为盲目的跟风者、理性的沉默者和利益驱使的投机者。再次,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原因有四:一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二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三是网络的独特影响,四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最后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大学生从众心理带来的正面影响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和行为习惯的外化,有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进一步融入社会。大学生从众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创新能力和道德责任感培养。第三部分是网络环境下关于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引导与教育对策研究。首先,运用新媒体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第一、利用“议程设置”理论进行制度化调控与非制度化调控相结合、加强网络媒体的行业自律、完善网络传播伦理和管理网络传播的方式,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第二、利用“沉默螺旋”理论关注局部优势意见与构建网络舆论管理和引导机制把握正确从众心理。第三、通过加强大学生网络底线思维、网络媒介素养理论与实践教育以及加强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的方式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其次,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加强对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教育。第一,通过在网络上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群体规范心理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建设。第二,通过强化网络把关人作用、培养正确价值导向网络领袖、发挥榜样力量发挥带动作用,加强典范效应。第三,加强对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和自主意识教育。最后,通过多管齐下对大学生从众心理进行全面引导与教育。第一,通过发展优秀校园文化、发挥班级和宿舍的引导作用、构建校园德育科学体系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第二,通过增强教育意识、改善教育方式和加强家校共育的途径加强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第三,要发挥网络非正式群体的带动作用。第四,培养大学生理性思维,锤炼大学生品德修为,强化大学生网络综合素质。

胡斌[4](2019)在《体育项目干预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案例研究》文中指出中学阶段是中学生开始系统形成自己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而逆反心理处于中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如果这一阶段的问题处理不好,会对整个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巨大的不良影响。目前的研究中,体育作为辅助性手段对心理健康的干预作用,已得到普遍认同,本研究尝试从体育干预的角度,分析不同体育项目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影响,以期从体育的角度,探索解决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新方法与新策略。本研究立足于前人对逆反心理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实验法、个案分析法、访谈法、实际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在娄底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学校、株洲市天元区建宁实验中学、湘潭县茶恩寺镇花桥中学各班主任、体育老师及学生家长的密切合作下,经过前期的详细追踪访谈及参与性观察,充分了解各案主基本情况,采用体育活动的方式,分别对廖某、唐某、何某某进行为期1年的实验干预,干预旨在研究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各案主逆反心理的影响作用,干预前后的心理及行为变化,在此基础上对逆反心理中学生体育干预提出建议和展望。通过对三位逆反心理中学生的各体育项目实验干预,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项目的选择紧扣理论依据,保证了体育干预过程的合理性、可行性,结果发现干预方案中的各个体育项目对三位案主逆反心理的改善都具有一定效果,能够初步解决三者逆反心理问题。(2)案例一逆反心理类型属于情境、超限逆反(廖某),受时间、场合的影响极大,压力承受能力差。从心理理论上来说,案例一逆反心理原因为被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控制能力差。体育项目中对案例一逆反心理影响最大的是篮球、足球等群体性运动,此外,户外运动能改善其强迫、焦虑症状。(3)案例二逆反心理类型属于自主、禁果逆反(唐某),主体地位意识极强,细微的言语或身体触碰,都会引起其极大不满,从心理理论上来说,案例二逆反心理原因为被理解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知觉分析整合能力较差。体育项目中对案例二逆反心理影响最大的是户外运动,此外,太极拳和武术能改善其强迫、焦虑症状。(4)案例三逆反心理类型属于评定、平衡逆反(何某某),对老师的评价过于敏感,在抵制和对立中自暴自弃,在心理理论上属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评价能力失调,缺乏积极情感。体育项目中对案例三逆反心理影响最大的是篮球运动,此外,太极拳和武术能改善其抑郁症状。为进一步明确体育项目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影响,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单个项目对个体逆反心理的干预时间过短,症状自评量表可能只能说明该项体育项目的即时效应,无法力证该体育项目对逆反心理的长期价值,需要延长单项目对逆反心理学生的干预时间,以研究其长期效应。(2)本文研究样本量过少,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深入分析无法进行,在以后的研究中,需扩大样本范围来研究不同运动对逆反心理的影响,使研究结果具有推广效应。(3)在中学生逆反心理问题上,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对逆反心理的积极作用,将体育运动的干预作用应用于实践,积极组织更多的群体性体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交往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4)农村学校、家庭应重视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别是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体育活动作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逆反心理的有效途径,提供情感交流平台,逐步完善农村体育硬件设施建设。

广艳梅[5](2019)在《当代大学生手机“低头族”交往行为的自我认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3G、4G的普及尤其是5G到来的急促脚步声中,世界迅速跨入移动终端时代。截止到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己逾8.29亿,其中手机网民达8.17亿,占比98.6%,且全年新增手机网民6433万。网民中即时通信用户规模逾7.92亿,占比95.6%,其中手机即时通信用户又达7.80亿,占手机网民的95.5%(1)。从历年统计数据分析,手机用户和移动网民数量呈不断扩大趋势,其主要代表群体的大学生“低头族”现象已普遍化。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在为人们社会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带来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大学生“低头族”的交往行为、交往关系、交往心理都发生了重要改变。本文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作为主要理论支撑,以党的十九大“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要求作为重要思维指导,以近年来社会高度关注的大学生“低头族”引发的相应重大事件作为基本研究线索,通过问卷调查来分析阐述长时间沉溺于手机的“低头”顽症对大学生自身和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及其行为根源,并根据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相适应的、初步的应对思路及把控措施建议。文章共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基础,通过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2次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和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状况分析阐述本论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研究遵循,对本文涉及的手机“低头族”等相应关键词概念内涵作出基本界定,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进行相应阐释,进而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观念与当前大学生“低头族”交往行为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第三部分为研究重点,通过具体的问卷调查数据,根据被调查者不同的性别、年级、居住地以及家庭构成来分析当代大学生手机“低头族”对他们的“低头”行为所引起的交往行为发生改变的认知情况。第四部分为研究结果,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来分析大学生对社会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因素、交往行为折四个方面的认知,从大学生手机“低头族”所反映的影响力度为本次研究提出相关的把控建议。第五部分为研究目标,针对大学生“低头族”普遍化现象的研究以及影响大学生手机“低头族”的因素提出具有相应可行性的初步应对思路与把控措施建议。本文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力图为各类高校在“低头族”普遍化形势下的学生日常综合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实践依据,并期望呼吁当代大学生正确合理掌控手机使用行为,把时间和精力集中用于对专业知识的研学和积极人格的塑造。

孔建华[6](2019)在《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大众化、普及化、全球化、智能化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为民族国家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契机,也潜在地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民众情绪宣泄的窗口。网络舆情的出现为公民寻求体制外的利益表达渠道提供了场所,同时也暴露了传统行政管理的缺陷,促使政府为适应现代化治理的需要进行改革创新。网络舆情治理已成为治国理政的题中之义。对网络舆情的治理既是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内容,又是信息化浪潮中我国的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重点研究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的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治理理论对诸多网络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及治理方式进行抽象分析和实证考察,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问卷调查法,探索具有现实解释力与指导力的规律,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治理的一般路径、模型。全文主要内容如下:1.探讨网络舆情治理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基本问题,主要是对相关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综述。从概念界定、构成要素、特征分析、类型划分、形成演变、影响效应、功能作用等方面总结归纳了网络舆情研究的基本视角。从论文年际变化、核心机构、高产作者、期刊分布、关键词分析及研究路径评析等角度,总体性呈现了国内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的基本样貌与分析进路。特别是借助cite space等可视化分析软件,利用关键词、主题词等之间的关联,展现了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主题相关性,并对既有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发力点进行了评析和展望。2.网络舆情治理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依据与分析框架。对舆情、舆论、网络舆情、网络舆论、舆情管理、舆情治理等几个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它们的相互区别与联系;进而从网络舆情问题研究范式转化、治理理论的切入及网络舆情风险的演化机制等三个方面探讨当下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的理论依据;继而论述了工具—价值视角下的网络舆情管理、情境—过程视阈中的网络舆情治理、结构—功能框架下的网络舆情危机化解等三种分析框架在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实践中的具体运用。3.网络舆情的发生机理及表现特征。通过数据调查统计、典型个案描述,分析网络舆情的现状。网络舆情的形成是主观和客观、现实与心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舆情形成的现实原因主要包括: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剧增,公共信任危机逐渐增强,西方价值观的渗透蔓延,网络言论控制措施失当,网络非理性表达占据优势。网民的集体无意识和群体认同则构成了网络舆情形成的主要心理动因。网络舆情具有个体同质性与群体共鸣性、观念个性化与媒体导向性、成因复杂化与价值多元化的突出特征。4.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行动逻辑。在具体分析国家面临的网络舆情形势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收集舆情信息的科学方式,网络舆情危机研判机制,应对网络舆情的基本规则。从实然和应然两种视角分析和论述了不同层级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行为模式选择及背后的深层逻辑。5.网络舆情治理中的现实困境。探讨的是网络舆情治理的制度环境、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的表征及根源。选择网络舆情治理系统工程中的关键一环——政府回应作为问题标靶,进行了深度解剖,以期找到治理的切口。政府部门管理的碎片化、网民权力意识多元化、网络舆情风险扩大化是网络舆情治理面临的新环境。回应不及时、回应效度及信度低、网络舆情生成前以堵为主、网络舆情生成中公关失效、网络舆情危机生成后转移视线等成为政府网络舆情管理行为失当的主要表征。在官僚体制内部,缺少网络舆情的研判能力,在信息收集与监控过程中缺位,回避舆论压力,采取冷处理,回应不及时。官僚制自身的缺陷、官僚体制的惯性、公务员的双重角色困境及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等不同程度上造成了政府在网络舆情回应中的行为失当与被动境地,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究其根源,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既有制度性的结构缘由,也有能动性因素。6.构建协同联动、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强调网络舆情治理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多方协同参与,推动政府、媒体、社会组织及公民共同联动。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政府依然非常重要,是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角色。提出依然要强调政府作为元治理的角色地位,社会组织是网络舆情治理的辅助力量,新闻媒体是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宣传者,社区组织承担着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重任。从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提出实现当代中国网络舆情善治的可行性方略。

竹筱[7](2019)在《青少年参与在线集体行动的网络媒介素养研究 ——基于长生疫苗事件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网络集体行动因低成本、低风险的特点,被民众广泛应用于维权中。青少年对社会参与有强烈渴望,常常参与到网络集体行动中,受年龄、学识、素养等多方因素局限,往往呈现出较差的网络参与表现和较低的网络媒介素养。2018年7月,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狂犬疫苗被查出生产过程造假,爆发“长春长生问题疫苗事件”网络集体行动。本文通过梳理此事件缘起、发展、爆发、平息等不同阶段的事件进程,进一步对网络关注情况、舆情传播特征与主要舆情观点进行了分析。从而对参与此次事件的网络群体的社会结构特征、参与情绪表现、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群体网络参与表现的主要影响因素:(1)偏好转发、意见领袖作用突出;(2)民众对政府存在刻板印象与质疑思维;(3)群体性怨恨情绪导致网络集体行动产生。针对这些因素,设计了《长春长生问题疫苗事件调查问卷》。对本次事件的网络参与者的时间了解程度、参与动机、参与态度、参与表现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使用SPSS 22.0软件处理调查问卷数据,对各年龄层之间的调查结果进行了交叉分析和对比,通过“长生疫苗事件”在线集体行动参与中的网络媒介素养表现分析出青少年存在的网络媒介素养问题:(1)网络依赖较深;(2)对信息获取、检索能力较弱;(3)对权威信息抗拒心理较重;(4)信息分辨理解能力不强;(5)缺乏独立理性思考;(6)社会参与意愿强烈但参与目标不清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网络集体行动的视角对提升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笔者提出:(1)协助政府构建良好网络环境;(2)配合平台加强网络媒介信息过滤;(3)参与完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系;(4)帮助父母发挥家庭教育优势;(5)促进青少年个人发展能力提升等五大社会工作新路径。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探讨了社会工作在各个路径中可行的提升对策。为维护青少年权利、促进青少年发展、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出了可行的策略,有助于推动社会工作在网络治理中的应用。这契合了十九大提出的网络治理理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前沿性。

乔少丽[8](2019)在《中职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无处不在,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交往等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各种电子产品百花齐放,作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思维活跃的中职学生,早已经是网络的主要使用人群。当代中职学生被称为“网络原住民”,从小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他们既容易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便利,同时也会受到网络的不良影响,产生网络偏差行为。教育部办公厅对中等职业学校2019年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保证中职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对中职学生出现的网络偏差行为进行研究以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在网络时代更好的健康发展,让中职学生成长为符合国家要求、社会需求的人才,正是本文写作的初衷。首先,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网络偏差行为及相关关键词进行概念的界定,对网络偏差行为的特征、分类、影响因素以及测量维度进行了归纳总结,了解国内外网络偏差行为、网络失范行为以及越轨行为等概念的相关研究。其次,本研究在借鉴李冬梅等的《青少年网上偏差行为量表》和张婷《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问卷》的基础上,构建了针对中职学生这一群体的网络偏差行为的研究框架,以笔者所在实习的某技师学院在校中职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中职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具体从网络交往偏差行为,网络学习偏差行为、网络浏览偏差行为、网络运用偏差行为、网络言语偏差行为五个维度对中职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合问卷得到的真实数据、笔者亲身实习经验,得到中职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相关数据,对当代中职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最后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中职学生网络孤独感与性别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中职学生虚拟网恋现象频频发生;中职学生网络误交损友行为偏差严重;中职学生网络学习偏差行为与网络浏览偏差行为存在正相关性;中职学生迷恋网络色情现象比较常见;中职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明显;中职学生网络黑客崇拜情节严重;中职学生网络言语暴力行为非常普遍。在此基础上提出干预措施,帮助中职学生避免网络偏差行为的产生,促进中职学生和谐发展,同时为该群体网络偏差行为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陈开[9](2019)在《大学生网游成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数字信息时代,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让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给他们的休闲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娱乐方式,其中网络游戏便以其独特的娱乐性、虚拟性、多样性以及互动性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随着网络游戏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日益严重,网络游戏成瘾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探究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与原因,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有效预防及矫治网络游戏成瘾。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现状及原因,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问卷调查法采取抽样调查法对武汉市601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及原因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者在性别、年级、专业、成长背景、游戏类型、游戏目的、游戏同伴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通过深入访谈,就成长背景、高校管理体制、大学生心理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进行了探究,究其原因是童年时成长经历缺失、大学生群体负面影响、高校管理机制松散、以及大学生自身心理需求等。基于数据分析和访谈所得结论,本文选取数字公民这一视角,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给出相关对策与建议,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这一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及矫治。

王晓妍[10](2019)在《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带来了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也带来了人们消费模式、消费行为、消费观念的深刻变革。网络消费已经成为社会消费的重要形式之一,而作为伴着互联网飞速发展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更是网络消费最频繁、最活跃的使用群体之一。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特殊群体之一,其网络消费观不仅是其消费取向的重要表现,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写照。网络消费观教育问题不仅事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是事关大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的大问题。网络消费观教育问题不仅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应该是社会、家庭、个人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观教育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为依据,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合理消费思想,运用文献研究法、归纳研究法、实证分析研究法对于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网络消费观、网络消费观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文章在阐述了消费、网络消费、消费观与网络消费观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和网络消费观的现状进行梳理,进而对于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存在的不良倾向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加强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观教育的目标和对策。指出当代大学生应该建立起理性的网络消费观、节约的网络消费观、适度的网络消费观、绿色的网络消费观。为达到这一目标应发挥高校、社会、家庭、个人多方的共同作用。以高校为主导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消费观;以社会为背景形成科学健康的良好社会消费风气;以家庭为辅助做大学生理性网络消费的“引路人”;以个人为关键加强大学生自我网络消费观教育。

二、大学生上网的心理分析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上网的心理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生的自我控制在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间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假设
2 文献综述
    2.1 自我控制
        2.1.1 自我控制的定义
        2.1.2 自我控制的相关研究
    2.2 自我接纳
        2.2.1 自我接纳的定义
        2.2.2 自我接纳的相关研究
    2.3 网络成瘾
        2.3.1 网络成瘾的定义
        2.3.2 网络成瘾的判断标准
        2.3.3 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
    2.4 自我控制、自我接纳及网络成瘾间的相关研究
        2.4.1 自我控制与网络成瘾
        2.4.2 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
3 初中生自我控制的现状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对象
        3.3.2 研究工具
        3.3.3 统计方法
    3.4 研究结果
        3.4.1 初中生自我控制的总体状况
        3.4.2 初中生自我控制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对比
    3.5 讨论
        3.5.1 初中生自我控制总体状况分析
        3.5.2 初中生自我控制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
    小结
4 初中生自我接纳的现状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方法
        4.3.1 研究对象
        4.3.2 研究工具
        4.3.3 统计方法
    4.4 研究结果
        4.4.1 初中生自我接纳的总体状况
        4.4.2 初中生自我接纳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对比
    4.5 讨论
        4.5.1 初中生自我接纳总体状况分析
        4.5.2 初中生自我接纳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
    小结
5 初中生网络成瘾的现状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方法
        5.3.1 研究对象
        5.3.2 研究工具
        5.3.3 统计方法
    5.4 研究结果
        5.4.1 初中生网络成瘾的总体状况
        5.4.2 初中生网络成瘾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对比
    5.5 讨论
        5.5.1 初中生网络成瘾总体状况分析
        5.5.2 初中生网络成瘾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
    小结
6 初中生自我控制、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假设
    6.3 研究方法
        6.3.1 研究对象
        6.3.2 研究工具
        6.3.3 统计方法
    6.4 研究结果
        6.4.1 初中生自我控制、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的相关分析
        6.4.2 初中生自我控制、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的回归分析
        6.4.3 自我控制在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6.5 初中生自我控制、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间的中介讨论
    6.6 实践启示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的不足
        7.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二 :调查问卷

(2)网络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选题依据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个案访谈法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法
    (四)创新之处
        1.研究视角创新
        2.研究内容创新
一、网络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
    (一)相关概念阐释
        1.网络心理学
        2.思想政治教育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特点
        1.双重人格性
        2.地位平等性
        3.多重社交性
        4.网络成瘾性
    (三)理论依据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
        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四)网络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网络心理学研究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丰富网络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网络认知存在偏差
        2.大学生网络依赖性增强
        3.大学生网络自控意识差
        4.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不强
    (二)大学生产生网络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互联网“双刃剑”特点
        2.大学生的网络双重人格
        3.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等方面关注度不足
三、网络心理学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1.以互联网为载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提升大学生预防网络欺凌能力
        3.加强大学生防范网络色情诈骗教育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法治教育研究
        1.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以提高防控能力
        2.警惕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3.有效预防大学生网络犯罪
        4.减少网络陷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1.积极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和辅导
        2.“双向互动”解决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
        3.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四)构建“三位一体”网络心理育人模式
        1.思想政治教育者重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2.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
        3.高等学校要营造“三位一体”网络心理育人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引导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论文研究方法
        2.论文创新之处
一、网络环境下从众心理概念的界定分类及影响因素
    (一)从众心理的概念界定
        1.从众
        2.从众心理
        3.大学生网络从众心理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分类
        1.理性从众心理
        2.非理性从众心理
        3.众从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
        1.信息影响和规范影响
        2.群体因素
        3.个体因素
        4.情境因素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现状原因及影响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及样本情况
        1.调查问卷设计
        2.样本情况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现状分析
        1.大学生网络依赖现象分析
        2.网络从众心理认知度分析
    (三)大学生从众心理表现分析
        1.现实层面大学生从众心理具体表现
        2.网络层面大学生从众心理具体表现
    (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原因分析
        1.传统文化的影响
        2.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3.网络的独特影响
        4.大学生自身原因
    (五)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影响分析
        1.大学生从众心理正面影响分析
        2.大学生从众心理负面影响分析
三、网络环境下关于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引导与教育对策研究
    (一)运用新媒体正确引导大学生从众心理
        1.利用“议程设置”,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2.利用“沉默螺旋”,把握正确从众心态
        3.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二)通过心理引导加强大学生从众心理教育
        1.进行网络心理素质教育,强化大学生心理素质
        2.发挥网络人物带动作用,加强典范效应
        3.加强大学生自我效能和自主意识教育
    (三)多管齐下,发挥大学生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
        1.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2.重视家庭教育,增强大学生自信心
        3.发挥网络非正式群体带动作用
        4.锤炼品德修为,强化大学生网络综合素质
结语
参考文献
    1.着作类
    2.学位论文类
    3.学术论文类
    4.会议论文类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体育项目干预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体育对中学生心理影响的相关研究
        1.2.2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相关研究
        1.2.3 中学生逆反心理案例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依据及意义
        1.3.1 研究依据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
第2章 研究方法与对象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法
        2.2.2 个案分析法
        2.2.3 访谈法
        2.2.4 实际调查法
        2.2.5 逻辑分析法
        2.2.6 文献资料法
第3章 案例追踪详述
    3.1 案例追踪一:廖某娄底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学校初三8班
        3.1.1 基本资料
        3.1.2 逆反表现
        3.1.3 追踪评价
        3.1.4 追踪评析
        3.1.5 追踪小结
    3.2 案例追踪二:唐某株洲市天元区建宁实验中学初一3班
        3.2.1 基本资料
        3.2.2 逆反表现
        3.2.3 追踪评价
        3.2.4 追踪评析
        3.2.5 追踪小结
    3.3 案例追踪三:何某某湘潭市湘潭县茶恩寺镇花桥中学初一2班
        3.3.1 基本资料
        3.3.2 逆反表现
        3.3.3 追踪评价
        3.3.4 追踪评析
        3.3.5 追踪小结
    3.4 案例追踪总结
第4章 项目设置的相关研究理论
    4.1 指导思想
    4.2 体育运动对逆反心理功能分析理论依据
        4.2.1 医学理论
        4.2.2 规律运动干预影响理论
        4.2.3 运动强度影响理论
        4.2.4 运动与抑郁、焦虑情绪控制理论
        4.2.5 运动处方干预理论
        4.2.6 干预方案拟定参考理论
        4.2.7 体育中考项目标准参考
第5章 研究结果
    5.1 案例追踪初始情况分析
    5.2 体育项目干预方案阶段分析
        5.2.1 各项目干预后的比较分析
        5.2.2 间接评价
        5.2.3 成因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调查问卷与量表
附录C:干预知情同意书
附录D:追踪过程部分照片资料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当代大学生手机“低头族”交往行为的自我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1.2.1 国内研究情况
        1.2.2 国外研究情况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2 “低头族”现象分析
    2.1 概念界定
    2.2 现状分析
    2.3 “低头族”原因分析
        2.3.1 社会因素
        2.3.2 环境因素
        2.3.3 自身因素
    2.4 “低头族”交往行为分析
        2.4.1 交往角色分析
        2.4.2 交往关系分析
        2.4.3 交往过程分析
        2.4.4 交往情感分析
        2.4.5 交往观念分析
3 研究设计与分析
    3.1 研究方法
    3.2 问卷设计
        3.2.1 主体与内容
        3.2.2 资料与方法
    3.3 问卷质量控制
        3.3.1 问卷预调査
        3.3.2 问卷正式调查
        3.3.3 数据分析方法
        3.3.4 问卷效度分析
4 研究发现
    4.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4.1.1 大学生手机“低头族”性别分布情况
        4.1.2 大学生手机“低头族”年级分布情况
        4.1.3 大学生手机“低头族”居住地分布情况
        4.1.4 大学生手机“低头族”家庭结构分布情况
    4.2 调查对象相关关系描述分析
        4.2.1 社会因素与大学生手机“低头族”的相关关系
        4.2.2 环境因素与大学生手机“低头族”的相关关系
        4.2.3 自身因素与大学生手机“低头族”的相关关系
        4.2.4 行为改变与大学生手机“低头族”的相关关系
    4.3 大学生“低头族”自我认知分析
        4.3.1 总体评价
        4.3.2 大学生“低头族”对自身因素自我认知度较高
        4.3.3 大学生“低头族”对社会因素自我认知度一般
        4.3.4 大学生“低头族”对环境因素自我认知度较低
        4.3.5 大学生“低头族”对行为改变自我认知度最低
5 “低头族”交往行为转变措施
    5.1 转变自身交往行为
        5.1.1 转变交往心理
        5.1.2 调整交往工具
        5.1.3 善处交往过程
    5.2 丰富学校综合治理工作
    5.3 加强社会环境监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
        (三)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基础理论述略
        (二)国内外网络舆情研究的基本视角述评
        (三)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展现与进路分析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思路和结构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数据来源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定、理论依据与分析框架
    一、概念界定
        (一)舆情与舆论
        (二)网络舆论与网络舆情
        (三)舆情管理与舆情治理
    二、理论依据
        (一)网络舆情研究范式的转化
        (二)治理理论如何嵌入网络舆情治理
        (三)网络舆情的风险生成与内在逻辑
    三、分析框架
        (一)工具—价值视角下的网络舆情管理
        (二)情境—过程视阈中的网络舆情治理
        (三)结构—功能框架下的网络舆情危机化解
第二章 网络舆情的现状、形成与特征
    一、网络舆情的现状
        (一)网络舆情的数据调查及统计分析
        (二)网络舆情典型案例分析
    二、网络舆情的形成
        (一)网络舆情形成的因素分析
        (二)网络舆情形成的现实原因
        (三)网络舆情形成的心理动因
    三、网络舆情的特征
        (一)个体同质性与群体共鸣性
        (二)观念个性化与媒体导向性
        (三)成因复杂性与价值多元化
第三章 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行动逻辑
    一、网络舆情引致的形势与挑战
        (一)网络舆情影响司法审判
        (二)网络舆情演变为群体性危机
        (三)网络舆情催生出不稳定因素
    二、政府对网络舆情信息与危机的分析研判
        (一)政府收集舆情信息的主要方式
        (二)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研判机制
        (三)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基本规则
    三、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行为模式
        (一)中央层面的控制方式:前瞻性把控
        (二)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主动型化解
        (三)基层政府的规避之策:顶压式回应
第四章 网络舆情治理中的现实困境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制度环境
        (一)政府部门管理碎片化
        (二)网民权利意识多元化
        (三)网络舆情风险扩大化
    二、网络舆情治理中的政府回应行为失范
        (一)网络舆情发生前:以堵为主
        (二)网络舆情发生中:公关失效
        (三)网络舆情发生后:转移视线
    三、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的主要表征
        (一)舆情研判不足
        (二)信息监控缺位
        (三)回应方式被动
    四、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的根源所在
        (一)制度性根源
        (二)能动性因素
第五章 构建协同联动、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纵向体系与合力构建
        (一)中央层面
        (二)地方政府
        (三)基层政府
    二、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互动
        (一)提升网络宣传平台的引导能力
        (二)建立政府与媒体的双向沟通机制
        (三)提升信息宣传的适时性和真实性
    三、注重吸纳社会组织协同参与
        (一)吸纳社会组织嵌入舆情治理
        (二)培育社会组织参与舆情治理
        (三)提升社会组织舆情治理能力
    四、引导基层群众进行社区自治
        (一)加强网络舆情法律宣传
        (二)拓宽网络舆情疏导渠道
        (三)创新网络舆情引导方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青少年参与在线集体行动的网络媒介素养研究 ——基于长生疫苗事件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
2 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网络媒介素养
        2.1.2 在线集体行动
    2.2 青少年网络集体行动参与研究
        2.2.1 青少年网络集体行动的行为特征研究
        2.2.2 青少年参与网络集体行动的成因分析
    2.3 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研究
        2.3.1 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测量
        2.3.2 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特征
        2.3.3 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2.3.4 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对策研究
    2.4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研究
    2.5 文献评述
3 长春长生问题疫苗事件分析
    3.1 事件概述
        3.1.1 事件缘起
        3.1.2 事件发展
        3.1.3 事件爆发
        3.1.4 事件平息
    3.2 “长春长生问题疫苗事件”中的网络集体行动分析
        3.2.1 行动参与情况
        3.2.2 行动表现类型
    3.3 参与群体特征分析
        3.3.1 参与群体的情绪表现
        3.3.2 参与群体的行为特征
4 青少年参与网络集体行动的网络媒介素养分析
    4.1 研究设计
        4.1.1 问卷设计思路
        4.1.2 问卷收集方法
        4.1.3 问卷分析方法
        4.1.4 样本基本情况
    4.2 认知层面:海量信息冲击下的被动信息获取
        4.2.1 网络媒介使用和认知素养情况表现分析
        4.2.2 网络媒介使用和认知素养问题分析
    4.3 理解层面:情绪认同与理性思考的博弈
        4.3.1 网络信息处理与理解能力表现分析
        4.3.2 网络信息处理与理解能力问题分析
    4.4 行为层面:盲目从众下的迫切表达
        4.4.1 信息创造、传播与社会参与能力表现分析
        4.4.2 信息创造、传播与社会参与能力问题分析
    4.5 进一步讨论
5 提升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社会工作新路径
    5.1 协助政府构建良好网络环境
    5.2 配合平台加强网络媒介信息过滤
    5.3 参与完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5.4 帮助父母发挥家庭教育优势
    5.5 促进青少年个人发展能力提升
6 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中职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青少年成为互联网的主要用户群体
        1.1.2 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有一定的普遍性
        1.1.3 中职学生的网络偏差行为日益严重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价值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网络行为
        2.1.2 偏差行为
        2.1.3 网络偏差行为
    2.2 网络偏差行为的相关研究
        2.2.1 网络偏差行为的特征
        2.2.2 网络偏差行为的分类
        2.2.3 网络偏差行为影响因素
    2.3 网络偏差行为调查的相关研究
        2.3.1 网络偏差行为的实证研究
        2.3.2 网络偏差行为的测量工具
3 调查研究设计
    3.1 调查研究的框架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3.3 信度和效度分析
        3.3.1 信度分析
        3.3.2 效度分析
4 调查研究的实施
    4.1 调查对象
    4.2 抽样设计
    4.3 数据收集
    4.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研究结论
5 中职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干预措施
    5.1 加强中职生网络道德教育
    5.2 形成良好的现实社会互动体系
    5.3 倡导中职生网络行为主体的自我控制
    5.4 构建合理规范的互联网文化环境
    5.5 网络的合理立法与网络的规范管理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职学生网络偏差行为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大学生网游成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和评价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2.1 理论意义
        1.3.2.2 实践意义
    1.4 研究问题及思路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
    1.6 研究方法
        1.6.1 问卷调查法
        1.6.2 访谈法
第2章 网络游戏成瘾概念界定
    2.1 网络成瘾
    2.2 网络游戏
    2.3 网络游戏成瘾
    2.4 网络成瘾鉴定标准
    2.5 网络游戏成瘾鉴定标准
    2.6 本研究拟采用网络游戏成瘾鉴定标准
第3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3.1 问卷设计与发放
        3.1.1 问卷设计
        3.1.2 问卷发放与回收
        3.1.3 研究有效性检测
        3.1.4 研究对象
    3.2 数据分析结果
        3.2.1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者基本情况
        3.2.2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者成长背景分析
    3.3 68位网游成瘾大学生专项调查
        3.3.1 网络游戏使用状况
        3.3.2 网络游戏使用目的
        3.3.3 成瘾者群体特征
第4章 大学生网游成瘾案例访谈
    4.1 访谈对象的选择
    4.2 访谈方式的选择及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4.3 成长背景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
        4.3.1 留守儿童心理分析
        4.3.2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模式分析
    4.4 大学环境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
        4.4.1 专业差异
        4.4.2 群体影响
        4.4.3 大学教育管理分析
    4.5 大学生心理特征与网络游戏成瘾
        4.5.1 情感宣泄
        4.5.2 心理需求
        4.5.3 负面价值观
第5章 大学生网游成瘾问题预防与矫治
    5.1 社会方面
        5.1.1 宣传数字公民理念,提高公民数字素养
        5.1.2 优化网络游戏产业,建立和谐数字环境
    5.2 学校方面
        5.2.1 培养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
        5.2.2 培养大学生数字公民自我责任意识
        5.2.3 培养大学生批判、创新性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5.3 家庭方面
        5.3.1 建立家庭网络安全指南
        5.3.2 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高校大学生网络游戏使用情况调查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2 研究综述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4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1 网络消费观的相关问题概述
    1.1 相关概念
        1.1.1 消费与网络消费
        1.1.2 消费观与网络消费观
    1.2 大学生网络消费观研究的相关理论
        1.2.1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
        1.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费思想
        1.2.3 西方文化中的主要消费思想
2 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和网络消费观表现
    2.1 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
        2.1.1 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概述
        2.1.2 网络消费成为当代大学生消费重要形式
    2.2 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观表现
        2.2.1 个性化的网络消费观
        2.2.2 理性化的网络消费观
        2.2.3 未来化的网络消费观
3 当代大学生网路消费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存在的问题
        3.1.1 盲目跟风的网络消费观
        3.1.2 喜欢炫耀的网络消费观
        3.1.3 冲动浪费的网络消费观
        3.1.4 过于超前的网络消费观
    3.2 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学校因素:对网络消费观引导的忽视
        3.2.2 社会因素:不良社会风气的熏陶
        3.2.3 家庭因素:极端消费理念的误导
        3.2.4 个人因素:自我教育的不足
        3.2.5 其他因素:负面效应的影响
4 加强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观教育的目标与对策
    4.1 加强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观教育的目标
        4.1.1 理性的网络消费观
        4.1.2 节约的网络消费观
        4.1.3 适度的网络消费观
        4.1.4 绿色的网络消费观
    4.2 加强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观教育的对策
        4.2.1 以高校为主导——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消费观
        4.2.2 以社会为背景——形成科学健康的良好社会消费风气
        4.2.3 以家庭为辅助——做大学生理性网络消费的“引路人”
        4.2.4 以个人为关键——加强自我网络消费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大学生上网的心理分析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的自我控制在自我接纳与网络成瘾间的作用[D]. 冯亭玉. 安庆师范大学, 2020(10)
  • [2]网络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张良. 渤海大学, 2020(05)
  • [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引导与教育研究[D]. 岳恩莉.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体育项目干预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案例研究[D]. 胡斌.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5)
  • [5]当代大学生手机“低头族”交往行为的自我认知研究[D]. 广艳梅.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D]. 孔建华. 吉林大学, 2019(02)
  • [7]青少年参与在线集体行动的网络媒介素养研究 ——基于长生疫苗事件的调查[D]. 竹筱.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8]中职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调查研究[D]. 乔少丽. 扬州大学, 2019(02)
  • [9]大学生网游成瘾研究[D]. 陈开.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4)
  • [10]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观教育研究[D]. 王晓妍.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大学生上网心理分析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