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 型巴氏杆菌病在牦牛群中爆发的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胡人阁[1](2021)在《牛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recO基因缺失株的构建与表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牛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是我国牛呼吸系统疾病(BRD)的主要病原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北牛南运,西牛东运”的养殖运输模式下发生了跨地区的广泛传播。现在针对牛A型Pm的防控手段仍然以使用广谱抗生素为主,但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势必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加。前期研究发现,在低浓度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药物)作用下,牛A型Pm极易形成耐药性及耐受性突变,这也给牛A型Pm的防控带来了难题。因此在规范化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开发新型抗生素耐药抑制剂以减缓耐药形成具有着重要意义。相关研究发现,SOS修复系统关键分子的缺失突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与耐受性,并独立于已知的药物靶点突变介导耐药性产生。有研究者提出,通过靶向抑制SOS修复通路相关分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细菌的抗生素耐受性并抑制耐药性的产生,从而增强抗生素类药物的抗菌效果。为此,本研究以课题组前期筛选得到的强致病性牛A型Pm氟喹诺酮敏感株P3及P3经亚抑菌浓度恩诺沙星诱导形成的耐药株P32作为研究对象。对P3、P32经氟喹诺酮类药物处理后的组学分析结果中筛选得到的SOS通路差异基因recO进行功能验证,主要试验内容如下:(1)以牛A型Pm氟喹诺酮敏感株P3为模板,分别扩增其recO上、下游同源臂基因,通过重叠PCR连接并导入自杀质粒p RE112中,构建p RE112-(?)recO重组自杀质粒。通过接合转移将该质粒引入菌株P3及P32中,经两次同源重组过程构建基因缺失株,最终获得recO基因缺失株O3、O32。同时,构建p UC18-Ptpi AT牛A型Pm组成型启动子增强表达载体,并将recO编码基因引入其中用于O3、O32菌株recO基因的回补,最终获得了recO基因回补菌株C3、C32。(2)对牛A型Pm氟喹诺酮敏感株P3及耐药株P32及recO基因缺失株O3、O32以及回补株C3、C32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证实recO基因的缺失及回补并未对牛A型Pm基本生长特性产生影响。此外通过MIC、MBC、诱导耐药形成时间、时间杀伤曲线、氟喹诺酮类药物耐受性等试验检测recO基因缺失对牛A型Pm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耐受性的影响,发现recO基因的缺失未能影响牛A型Pm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但减弱了牛A型Pm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受性并有效延长了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形成时间。(3)通过q PCR及构建荧光报告载体并检测荧光报告活性评估recO基因缺失对SOS修复反应的影响,发现recO基因缺失使得牛A型Pm SOS修复反应水平发生显着性减弱,但rec BCD通路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recO基因缺失对于SOS修复反应的影响。此外通过检测小鼠感染及氟喹诺酮治疗模型下牛A型Pm耐药突变菌形成频率的变化,证实在1/2 MIC及1 MIC氟喹诺酮类药物体内治疗条件下牛A型Pm更易形成耐药突变,且recO基因的缺失能够有效降低牛A型Pm的体内耐药突变形成频率。总之,本研究通过recO基因缺失株的构建与表型分析,发现抑制recO基因不仅能够降低牛A型Pm SOS修复反应的水平,还可以降低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受性,延长低水平氟喹诺酮类药物作用下的耐药性形成时间,由此推测recO基因是一个潜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增效剂靶标,本研究为牛A型Pm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增效剂靶标的筛选奠定基础。
姚景丽[2](2021)在《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Ⅳ与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二联基因疫苗的研究》文中指出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m)引起的猪萎缩性鼻炎及猪肺疫是常见的猪呼吸系统疾病,上述两种疾病常呈混合感染,各年龄段猪群均易感,可通过气溶胶及接触传播,常呈全群性爆发,给养猪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本研究利用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外毒素蛋白ApxⅣ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外膜蛋白H(OmpH)制备可以同时防控以上两种疾病的二联基因疫苗,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在线生物软件对APP的外毒素ApxⅣ与Pm的外膜蛋白H(OmpH)基因进行T细胞和B细胞表位筛选;将筛选的优势抗原表位序列通过连接肽连接后,构建新的肽段(命名为New),并利用在线生物信息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分别将ApxⅣ、OmpH和New基因序列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至真核表达载体GV658,通过双酶切验证目的基因的大小;将新构建的3种重组粒转染HEK293细胞,CCK-8实验评估其对细胞的安全性;RT-PCR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外源基因蛋白的转录和表达情况;免疫荧光(IFA)验证重组质粒中外源基因蛋白在细胞中的免疫定位。试验结果显示,New肽段具有较好的免疫源性,所构建的重组质粒GV658-ApxⅣ、GV658-OmpH、GV658-New双酶切结果与目的基因大小相符,可转染HEK293细胞并成功表达,且对HEK293细胞无明显损伤作用。将构建的3种重组质粒等比混合,制备APP与Pm二联基因疫苗,同时制备GV658-ApxⅣ、GV-658-OmpH、GV658-New 3 种质粒疫苗及 APP 菌影疫苗,PBS 为对照组,每2周对SD大鼠进行免疫,连续免疫3次。最后一次免疫结束后2周采取外周血并解剖摘取内脏进行分析。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二联疫苗组(Mix)CD3+细胞、CD4+/CD8+细胞比例升高,显着高于PBS组(P<0.05);血清抗体结果显示,Mix(二联疫苗)组的APP与Pm的抗体滴度显着高于PBS组(P<0.05),较APP菌影、ApxⅣ、OmpH和New组抗体滴度结果差异不显着(P>0.05);脏器病理组织切片和脏器体重比结果显示,各组实验组与对照组一样,组织切片与脏器体重比结果均正常;肝脏组织切片免疫荧光(IFA)结果显示,除对照组外各实验组在肝脏组织中均可见明显的荧光染色。综上所述,本课题构建的重组二联基因疫苗,产生的抗体滴度与APP菌影、ApxⅣ、OmpH、New单苗结果一致并对动物机体未造成明显的损伤,安全性较好,可同时对APP和Pm 2种疾病产生免疫保护。籍此,为APP与Pm疫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周赛赛[3](2021)在《西藏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ΔrpoE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牦牛是青藏高原上的“全能”型家畜,也是西藏当地生活生产的必需品,为农牧民提供生活和经济来源。近些年,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造成西藏牦牛多起出血性败血症,有一定的传染性、病亡率,给该地区牦牛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明确牦牛源Pm菌株Tibet-Pm1的基因组、生物信息学特征、基因型及其rpoE基因在菌株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提取,利用纳米孔的单分子实时电信号测序技术(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ONT),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将测序结果进行基因组分析、功能注释分析、专有数据库注释分析、蛋白亚细胞定位、绘制基因组圈、上传序列至NCBI;通过PCR扩增对Tibet-Pm1进行了荚膜分型、脂多糖分型、多基因序列分型、多杀性巴氏杆菌Kmt特异性基因、rpoE基因、细菌通用16S r DNA测定,在全基因预测的基础上,将rpoE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基因序列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在线分析鉴定该株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ST型;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对Tibet-Pm1菌株的rpoE基因进行敲除,将突变株和野毒株进行生化特性试验、抗逆性试验、细胞黏附试验、细胞凋亡试验、致病性试验、载菌量试验,进一步了解rpoE基因在Tibet-Pm1中的作用;将为了解西藏牦牛源Pm的基因组学、rpoE基因的致病机制及疫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通过对Tibet-Pm1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其基因序列全长为2 331 688 bp;预测出编码基因2 138个,总长2 068 839 bp,重复序列预测长度3 266 bp,占总长度的0.14%,非编码RNA预测中发现有19个r RNA共3个家族,有59个t RNA共33个家族,有43个other nc RNA共27个家族,5个基因岛,启动子962个,非冗余蛋白质库中Pm有2 091个,GO数据库中有37类蛋白,kegg功能注释中有48类蛋白,egg NOG数据库注释中有25类蛋白,CAZy数据库注释中糖基转移酶占比最多51.47%,TCDB数据库中有660个转运蛋白,CARD数据库中预测了3种抗性蛋白,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含有190个信号肽、509个跨膜蛋白和190个分泌蛋白,通过基因组圈图可清晰分析基因组组分间的位置关系,rpoE基因分析表明为RNA聚合酶sigma-70因子,可能是Tibet-Pm1菌株的毒力因子,并获得基因序列登录号为CP072655。2.通过PCR鉴定、测序、网站比对,Tibet-Pm1菌株为B:L2:ST44基因型,rpoE基因和印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rpoE基因相似度为100%,rpoE基因序列长576 bp,编码19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22.0 ku,理论等电点4.86,属于不稳定、无跨膜结构、无信号肽、有保守结构域、有潜在磷酸化的胞内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α-螺旋占比最高67.02%,三级结构为棒状微弯曲模型,存在多个抗原表位,预测可与10个蛋白存在相互作用,且部分结果和全基因组中rpoE分析一致。3.通过PCR鉴定、测序、目的基因和载体酶切、连接,成功构建了自杀载体p BC-SK-△rpoE,将自杀载体利用电转化技术转化至Tibet-Pm1感受态细胞中,通过正向筛选成功筛选出Kana基因替换rpoE基因的突变株,通过PCR鉴定、测序,表明该突变株在传代中可稳定遗传。4.通过对野毒株和rpoE基因缺失株在生物学特性方面的研究分析,两菌株在生化特性上无差异,在抗逆性试验中突变株在20℃和42℃中的生长状态受影响较大,环境突变后突变株存活率较低,rpoE基因缺失株生物被膜受到影响,黏附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凋亡数下降、降低了对家兔的致病性,内脏器官载菌量明显减少。综上所述,通过对西藏牦牛源Pm基因分析及?rpoE突变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明确了Tibet-Pm1菌株全基因组序列(CP072655)及其基因功能特性的预测,鉴定了Tibet-Pm1菌株的基因型,预测了rpoE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特性,成功构建了Pm自杀载体p BC-SK-△rpoE,并筛选出了rpoE基因突变株,探究了突变株和野毒株在的生物学特性,表明了rpoE编码蛋白是一个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疫苗候选抗原蛋白,rpoE在Tibet-Pm1菌株的抗逆性、生物被膜、黏附性、致病性上有一定调节作用。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西藏牦牛源Pm疫苗和探索rpoE基因在Tibet-Pm1菌株中的致病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曹兵海,张越杰,李俊雅,王之盛,郭爱珍,刘继军,罗欣[4](2021)在《2020年度肉牛牦牛产业技术发展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2020年国内外牛肉生产与贸易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国际、国内肉牛遗传育种与繁殖、饲料营养、疫病防治与控制、设施设备与环境控制、加工与品质控制、产业经济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万明[5](2020)在《一株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基因簇解析》文中研究表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叫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水禽的一种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8周龄的雏鸭易感,死亡率极高,成年鸭一般不感染此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的传播途径较多,可以通过饮水、垫料等传播,携带病原菌的成年鸭也成为该病的重要传播者。随着养鸭业的不断发展,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治工作越来越重视,疫苗、药物都是防控本病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血清型众多,且各个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疫苗防控本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药物是防控本病的主要方式。但随之也带来严重的耐药问题,不仅对养鸭业产生影响,也对人类公共健康带来潜在威胁。本研究从河北省、湖北省和浙江省部分种鸭场采集300余份血液和心、肝、脑等组织样品,分离鸭疫里默氏杆菌,进行生化鉴定及PCR鉴定、耐药性检测,同时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平板计数,设计动物试验测定半数致死量,最后根据半数致死量的菌液浓度开展动物回归试验。对试验动物的肝脏、脾脏、脑、法氏囊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并测定血清转氨酶活性;利用测序技术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耐药基因、探讨其可能的耐药机制。试验结果显示,经分离鉴定成功获得1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命名为RBT-1株。测定其半数致死量是9.759×1010CFU/m L;攻毒后分别于1dpi(Day Post Infection,dpi)、3dpi、5dpi、7dpi采样检测发现,感染组雏鸭的肝、脾、法氏囊和脑等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肝细胞局部坏死、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脾脏出血,法氏囊腔内上皮细胞变形脱落,而对照组雏鸭无明显组织病变;且从感染组雏鸭的脑组织中分离到鸭疫里默氏杆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RBT-1对氨苄西林、链霉素、多粘菌素B和复方新诺明耐药,对头孢哌酮、阿米卡星、新霉素、多西环素、诺氟沙星、环丙氟哌酸高度敏感。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RBT-1株含有ATP结合盒(ABC)抗生素外排泵、介导抗生素耐药的fus E家族、ABC-F ATP结合盒核糖体保护蛋白、耐抗生素异亮氨酸-t RNA合成酶(ile S)、Lpx基因、抗氨基水杨酸胸苷合酶、介导磺胺耐药的fol P基因、介导抗生素外排系统的MFS家族和介导喹诺酮类耐药的gyr B基因。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分离鉴定获得一株鸭疫里默氏杆菌RBT-1,经动物回归试验证明该菌株具有致病性;耐药性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其携带的抗性基因与耐药性有一定关系,但其耐药现象较严重,提示河北省、湖北省和浙江省等地区鸭场在临床用药上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本研究结果有望为这些地区防控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提供技术指导。
王标[6](2020)在《新疆某规模化牧场犊牛IBR、BVD的诊断与防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和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是威胁养牛业的两种重要疾病,不同阶段的牛均可感染发病,以犊牛最为敏感,且病型复杂,对多个组织器官可造成伤害,目前尚无特效药进行治疗,同时会造成牛只的免疫耐受现象,易继发其它病原的混合感染而造成死亡。目的:2019年3月新疆某规模化牧场的犊牛群发生疑似IBR病例,同年6月发生疑似BVD病例,这两种疾病的先后发生使得牧场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试验通过对该牧场犊牛所患疾病进行诊断,确定病原、病因,根据诊断结果制定防制方案。方法:首先采用现场诊断的方法,对发病犊牛的临床症状、病死犊牛的病理剖检变化、犊牛的饲养管理条件、流行病学史等进行探究,查明病因病原,进行初诊;其次采用PCR、RT-PCR方法进行病原核酸检测及序列分析,同时进行细菌学检测,确定病原,做出最终的诊断结果;最后根据病原的种类及特征,进行疫苗免疫及效果评价、新生犊牛抗体监测试验,选择免疫效果较好的疫苗制定免疫程序,并结合改善饲养管理及饲养条件进行防制。结果:1.新疆某规模化牧场犊牛发生IBR的诊断发病率为38.36%(61/159),病死率55.74%(34/61)。其中1~30日龄犊牛发病率为18.87%(30/159)、病死率73.33%(22/30);31~60日龄犊牛发病率为8.18%(13/159)、病死率为61.54%(8/13);61~90日龄犊牛发病率为6.92%(11/159)、病死率为27.27%(3/11);91~120日龄犊牛发病率为4.40%(7/159)、病死率为14.29%(1/7)。均表现有发热、呼吸困难、“红鼻头”的症状,13头病牛有神经症状;剖检6头病死犊牛,可见肺脏严重肉变、充血,气管表面覆盖粘液,具有IBR特征性的症状。PCR检测可以得到预期255bp大小的目的条带,与标准参考株NC_001847.1的同源性为91.9%~99.0%,BVDV检测均为阴性。2头死亡犊牛肺脏中检出巴氏杆菌,对小鼠具有致死性,表明部分病牛存在巴氏杆菌的混合感染。综上确诊为IBR。2.新疆某规模化牧场犊牛发生BVD的诊断发病率为39.43%(56/142),病死率为66.07%(37/56)。其中1~30日龄发病率为23.94%(34/142)、76.47%(26/34);31~60日龄发病率为9.86%(14/142)、病死率为64.29%(9/14);61~90日龄发病率为5.63%(8/142)、病死率为25.00%(2/8)。均表现有严重的腹泻,33头病牛呈现水样腹泻、头病牛粪便中带有血液和肠黏膜碎片,15头病牛伴有流鼻涕、咳嗽、呼吸困难的症状。剖检4头病死犊牛可见肠道内有大量出血点、肠黏膜有出血点、肠壁菲薄呈半透明状、胃肠道内容物中有大量气泡、肠系膜淋巴结肿大。RT-PCR检测可以得到293bp大小的目的条带,与Genbank上登录的7株参考株的同源性为80.3%-95.3%,IBRV的检测均呈现阴性。3头病死牛肺脏中检出链球菌,对小鼠具有致死性,表明部分犊牛存在链球菌的混合感染。综上确诊为BVD。3.犊牛BVD、IBR的免疫效果评价及防制BVD-IBR二联灭活苗组BVDV、IBRV免疫抗体阳性率均为85.71%(18/21),BVD灭活苗免疫抗体阳性率为80.95%(17/21),IBR灭活苗免疫抗体阳性率为76.19%(16/21),BVD-IBR二联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BVD灭活疫苗、IBR灭活疫苗。新生犊牛抗体监测4周龄时下降至临界值附近,此时进行首次免疫接种。首免21d后抗体达到峰值,28d时抗体水平下降,此时进行二次免疫接种,二免21d后抗体达到最大值。因此犊牛正常免疫时,首免于4周龄,28天后加强免疫一次。奶牛春秋季节普免,干奶期时加强免疫。犊牛紧急免疫接种后28天加强免疫一次。结论:2019年3月该牧场犊牛发生的疾病为IBR,部分犊牛存在巴氏杆菌的混合感染。同年6月该牧场犊牛发生的疾病为BVD,部分犊牛存在链球菌的混合感染。在防制方面,BVD-IBR二联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BVD灭活疫苗和IBR灭活疫苗,牧场采用BVD-IBR二联灭活疫苗免疫结合改善饲养管理方式,有效的控制了这两种疾病的再次发生。
李常挺[7](2020)在《广西肉牛新发再发疫病的诊断和病原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广西肉牛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随着牛只存栏数量的增长和饲养密度的增大,疫病发生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为了了解并掌握广西肉牛的疫病流行与发生情况,发现新的疫病以及过去曾严重流行得到控制、现在又重新危害养牛业的再发疫病,2018-2019年在广西肉牛肉羊创新团队疫病控制专家团队带领下,通过临床接诊、现场采样、病理剖检和类症鉴别方法,结合实验室诊断,发现了4种可能危害产业发展的重要疫病病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牛丘疹性口炎病毒。发病犊牛体温正常、表现流涎、口腔糜烂,无异物接触和口腔损伤史。刮取病牛齿龈糜烂充血增生物和痂皮病料,PCR检测口蹄疫病毒、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牛流行热病毒均为阴性;该病料样品扩增出91 bp的条带,测序结果与Gen Bank的牛丘疹性口炎病毒基因序列比对,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5.56%,表明样品含有牛丘疹性口炎病毒,结合发病犊牛的临床特征性症状,可以确定该犊牛感染牛丘疹性口炎病毒而引起发病。2、牛乳头瘤病毒。病牛的特征性临床症状主要是在头部、颈部和背部皮肤出现明显的瘤状物,突出于皮肤表面,大小不一,椰菜花样,最大的瘤状物直径可达8 cm,精神、食欲、体温等均无异常。瘤状物压片镜检未发现寄生虫,涂片染色镜检也未见细菌。瘤状物制作的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可见表皮和真皮增生、癌细胞呈梭形或星形,癌巢中心细胞角化过度,呈同心圆状结构,形成典型的癌珠。PCR检测瘤状物病料为牛乳头瘤病毒阳性。设计5对引物扩增病毒全基因组,胶回收PCR产物,克隆,筛选阳性质粒送测序。采用生物学软件MEGA对获得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其与牛乳头瘤病毒-1型处在同一分支。3、牛源志贺氏菌。某牛场突发一起高热不退、呼吸急促、腹泻拉血便的急性病例,病牛死亡前表现前后脚划动、似游泳的神经症状。从病死牛的肠道中分离获得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经表型特征、16Sr RNA基因序列比对和生化试验,鉴定是志贺氏菌。以0.5麦氏比浊菌浓度进行小鼠致病力试验,接种细菌的10只健康小鼠24 h内全部死亡,死亡率100%。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和环丙沙星对该菌有作用,临床联合应用头孢曲松钠和环丙沙星,有效减少牛只的急性死亡。4、A型产气荚膜梭菌。2019年4-10月,广西百色、合浦、河池、北海、南宁等地出现牛突发的急性猝死病例,现场病理剖检可见死亡牛腹部明显膨胀,十二指肠和空肠出血,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肺出血。从上述5个病例的肠粘膜内容物中均分离获得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经表型特征、生化试验和产气荚膜梭菌特异性引物PCR鉴定,该菌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其他脏器均未分离出细菌。接种分离菌的10只健康小鼠36 h全部死亡,死亡率100%。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钠、头孢拉定钠、头孢曲松钠和氨苄西林5种药物敏感。结论:通过对4类病例的病原检测,结合资料查新,可以确定牛丘疹性口炎病毒、牛乳头瘤病毒、牛源志贺氏菌为广西肉牛新发疫病的病原。A型产气荚膜梭菌为广西肉牛再发疫病的病原。这4种新发再发病原对广西肉牛养殖具有一定潜在的威胁,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对病原学开展深入研究和研发新型快捷检测技术,为广西肉牛疫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武梦茹[8](2020)在《替米考星内服混悬液对猪靶动物安全性与残留消除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胞内劳森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LI)引起的增生性肠炎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劳森菌为专性胞内寄生菌,常规的抗菌药物难以进入到细胞内,这对于治疗胞内劳森菌感染是一个重要的难题。替米考星(Tilmicosin,TMS)由于其低抑制浓度,广泛的分布体积,以及在深层组织中的快速积累,被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但因其在胞内蓄积能力差、苦味大限制了其在临床的使用。本实验室前期以巴西棕榈蜡为固体脂质基质,制备了替米考星内服混悬液。研制的混悬液可以有效掩盖替米考星的苦味、提高其透过机体屏障的能力、提高药物缓释的能力,从而增强对胞内劳森菌的抗菌效果。本研究通过对猪的安全性试验以及分析药物在猪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判断前期研制的替米考星内服混悬液在临床应用上的安全性范围,并且制定有效的休药期,为新兽药申报提供临床试验资料。1 替米考星内服混悬液对猪靶动物安全性将32头体重40 kg左右的三元杂交仔猪分为1倍推荐剂量组(15 mg/kg b.w.)、3倍最高推荐剂量组(45 mg/kg b.w.)、5倍最高推荐剂量组(75 mg/kg b.w.)和空白组,每组8头,以灌胃的方式连续给药9 d,一天一次。试验期间受试猪采食与饮水均正常,无明显异常现象。试验组与空白组的生长率及饲料转化率生产性能无显着性差异。尽管在给药前后各组受试猪的葡萄糖、尿素、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存在显着性变化,但所有检测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表明口服替米考星内服混悬液不会引起受试猪的血液学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显着改变。各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猪的脏器系数无显着差异,试验组动物的组织细胞形态完整,结构正常,无明显病理变化。结果表明,当替米考星内服混悬剂以最高推荐剂量的5倍(75 mg/kg b.w.)应用于猪时,未引起猪明显可见的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2 替米考星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的建立以0.1 mol/L甲酸铵溶液-乙腈-甲醇作为流动相,各项比例为61:29:10;设定检测波长为290 nm;进样量为100μL。测得替米考星浓度和峰面积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90953x-5177.7,相关系数R2=0.9999。组织样品采取乙腈和磷酸二氢钾进行二次提取,通过Bond Elut C18(500 mg/6 m L)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以0.1 mol/L乙酸铵甲醇-乙腈溶液(20:80)作为洗脱液,测得替米考星在猪肝脏组织和肾脏组织中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是50μg/kg和10μg/kg;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是20μg/kg和50μg/kg。在各组织中的平均回收率大于78%,变异系数小于10%。3 替米考星内服混悬液在猪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与休药期的制定将替米考星内服混悬液(15 mg/kg b.w.)给受试猪连续灌服3 d。于停药0.5 d、3 d、7 d、14 d和21 d的同一时间各随机剖杀4头猪,取肝、肾、肌肉和脂肪组织进行匀浆并提取,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处理。替米考星在肝脏组织中的起始浓度最高(1.80±0.12μg/g),半衰期较短(2.5 d),消除速率较快;在肌肉和脂肪中的浓度较低,分别为0.38±0.01μg/g和0.23±0.03μg/g,半衰期较长,分别为4.3 d和5.2 d,消除曲线下降缓慢。停药3 d时,受试猪肝脏中的替米考星浓度低于国家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受试猪其他组织中的替米考星浓度在停药7 d时低于国家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停药14 d时,在肌肉和脂肪组织中已经检测不到替米考星;停药21 d时,在肝脏和肾脏组织中检测不到替米考星。使用WT 1.4拟合可知:替米考星在猪肝脏组织中的休药期为6.72 d,在肾脏组织中的休药期为7.05 d,在肌肉组织中的休药期为10.69 d,在脂肪组织中的休药期为11.21 d。按单双侧95%的置信区间,替米考星内服混悬剂在猪上按照推荐给药剂量(15 mg/kg b.w.)连续给药3 d,在猪组织中的残留休药期建议为12 d。
王乐山[9](2020)在《牦牛肉毒梭菌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诊治》文中提出牦牛养殖是青海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不断提高其养殖经济效益极其重要。而牦牛混合感染肉毒梭菌和巴氏杆菌后,出现身体抵抗力严重下降的情况,不仅威胁牦牛健康,可能导致大量牦牛死亡,必须加强对病牛的诊治。该文主要论述牦牛肉毒梭菌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治疗、防治措施等方面。
姚明[10](2019)在《鸭易感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养鸭大国,我国鸭的存量占世界总存量的63.76%。然而随着我国养鸭业的发展,由于饲养密度过大、缺乏有效管理,人类和动物之间的流动性增强以及环境污染等原因,近年来鸭的病毒感染情况越来越严重,对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病毒有禽流感病毒(AIV)、新城疫病毒(NDV)、鹅细小病毒(GPV)、鸭肝炎病毒1型(DHAV-1)、鸭坦布苏病毒(DTMUV)、禽腺病毒4型(FAdV-4)、鸭瘟病毒(DEV)等。本研究对以上常见的病毒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临床上这些病毒常见的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同时本研究开发了基于核酸检测技术PCR检测方法,并将该技术应用于鸭病毒的检测,对临床上鸭病的检测与防控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一、七种鸭病毒单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本实验针对临床上鸭易感的7种病毒病,在GenBank下载各自的毒株序列进行比对,在其保守基因的保守区设计7对特异性引物,然后对单重PCR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验证。结果显示本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FAdV和DHAV的检测限为 1×103copies/μL,DEV、DTMUV、NDV和GPV 的检测限为 1×102 copies/μL,AIV的检测限为1×101 copies/μL,敏感性较高。试验二、七种鸭病毒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在单重PCR的基础上,通过优化不同的引物组合及引物的浓度、退火温度、镁离子浓度、酶和dNTP浓度等条件,我们又建立了多重PCR方法同时检测这7种鸭病毒。结果显示,最优的Mg2+浓度为4 mM,最优的Taq酶浓度为0.05 U/μL,最优的dNTP浓度为0.32mM,最优的退火温度为57℃。特异性试验显示,这7对引物对其他病原无特异性扩增;多重方法的敏感性达到1×104 copies/μL,基本满足临床检测要求;本方法的重复性良好;同时建立了共感染模型,对临床样品的检出率为18%,结果与单重PCR的结果一致。试验三、三种鸭病毒的多重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本实验在传统PCR的基础上开发了多重Real-time PCR方法同时检测3种鸭病毒。结果表明,该多重Real-time PCR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AIV和NDV的检测限为1×103 copies/μL,DTMUV的检测限为1×102 copies/μL;批内差的变异系数(CV)小于2%,批间差CV值小于5%,说明该方法重复性较好。
二、B 型巴氏杆菌病在牦牛群中爆发的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 型巴氏杆菌病在牦牛群中爆发的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牛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recO基因缺失株的构建与表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牛A型Pm流行现状及耐药性研究进展 |
1.1 牛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病原菌 |
1.2 牛A型Pm流行现状 |
1.3 牛A型Pm耐药性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细菌SOS修复及SOS靶位抑制剂研发的研究进展 |
2.1 SOS修复系统组成及应答机制 |
2.2 SOS修复与细菌毒力 |
2.3 SOS修复与细菌耐药性及适应性的关系 |
2.4 针对SOS修复的抑制剂研发情况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牛A型 Pm recO基因缺失、回补菌株的构建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 牛A型 Pm recO基因缺失株的表型分析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recO基因缺失株SOS反应活性鉴定与氟喹诺酮体外感染治疗模型观察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Ⅳ与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二联基因疫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杆菌 |
1.1.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研究现状 |
1.1.2 APP的生物学特性 |
1.1.3 APP的毒力因子 |
1.1.4 流行病学 |
1.2.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 |
1.2.1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研究现状 |
1.2.2. 多杀性巴氏杆菌致病机理 |
1.2.3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治疗进展 |
1.2.4 外膜蛋白ompH的研究现状 |
1.2.5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疫苗研究近况 |
1.3 疫苗的分类及特点 |
1.3.1 死疫苗方案 |
1.3.2 活疫苗方案 |
1.3.3 质粒基因(DNA)疫苗 |
第二章 表位基因New的筛选与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菌株及载体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B细胞表位筛选结果 |
2.2.2 T细胞表位筛选结果 |
2.2.3 目标表位的构建结果 |
2.2.4 New序列二级结构、抗原性和过敏性分析 |
2.2.5 序列New稳定性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AxpⅣ、OmpH、New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株与载体 |
3.1.2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
3.1.3 主要仪器 |
3.1.4 溶液、培养基、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目的基因来源 |
3.2.2 载体线性化 |
3.2.3 目的基因获取 |
3.2.4 PCR产物与载体进行连接 |
3.2.5 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转化 |
3.2.6 重组质粒菌液PCR验证 |
3.2.7 重组质粒双酶切鉴定 |
3.2.8 重组质粒测序鉴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菌液PCR鉴定 |
3.3.2 重组质粒双酶切鉴定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重组质粒在细胞水平的验证 |
4.1 材料 |
4.1.1 菌株、载体及细胞系 |
4.1.2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
4.1.3 主要仪器 |
4.2 方法 |
4.2.1 细胞培养 |
4.2.2 重组质粒转染HEK293A细胞 |
4.2.3 重组质粒OmpH、Apx ⅣA、New转染后安全性评估 |
4.2.4 重组质粒OmpH、Apx ⅣA、New转染后细胞活力分析 |
4.2.5 重组质粒OmpH、Apx ⅣA、New转录与表达情况 |
4.2.6 重组质粒OmpH蛋白、Apx ⅣA、New蛋白表达情况验证(western blot) |
4.2.7 重组质粒OmpH、Apx ⅣA、New蛋白在细胞中的免疫定位(免疫荧光IF)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重组质粒转染HEK293A细胞 |
4.3.2 重组质粒OmpH、Apx ⅣA、New转染后安全性评估 |
4.3.3 重组质粒GV658-OmpH、GV658-Apx ⅣA和GV658-New转染后细胞活力评估 |
4.3.4 重组质粒OmpH蛋白、Apx ⅣA、New转录与表达情况 |
4.3.5 重组质粒OmpH蛋白、Apx ⅣA、New蛋白表达情况验证 |
4.3.6 重组质粒OmpH蛋白、Apx ⅣA、New蛋白在细胞中的免疫定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重组质粒疫苗(大鼠动物模型)免疫效果评价 |
5.1 实验材料 |
5.1.1 主要试剂 |
5.1.2 主要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重组质粒质粒疫苗的制备 |
5.2.2 实验动物分组 |
5.2.3 动物安全性实验 |
5.2.4 免疫及采血时间 |
5.2.5 大鼠眼眶采血 |
5.2.6 细胞免疫效果评价(流式细胞术试验) |
5.2.7 体液免疫效果评价(ELISA试验) |
5.2.8 重组质粒疫苗对SD大鼠脏器的影响 |
5.2.9 病理切片制备 |
5.2.10 组织免疫荧光试验 |
5.3 实验结果 |
5.3.1 流式细胞术结果 |
5.3.2 外周血血清抗体结果 |
5.3.3 重组质粒疫苗对SD大鼠脏器的影响 |
5.3.4 病理切片结果分析 |
5.3.5 组织免疫定位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西藏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ΔrpoE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概述 |
1.2 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特点 |
1.3 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 |
1.3.1 第一代测序技术 |
1.3.2 第二代测序技术 |
1.3.3 第三代测序技术 |
1.4 多杀性巴氏杆菌基因分型 |
1.4.1 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血清分型 |
1.4.2 多杀性巴氏杆菌脂多糖分型 |
1.4.3 多杀性巴氏杆菌MLST分型 |
1.5 基因敲除技术 |
1.5.1 自杀载体同源重组技术研究进展 |
1.5.2 温敏型质粒的同源重组技术研究进展 |
1.5.3 Red重组技术研究进展 |
1.5.4 CRISPR/Cas系统介导的基因敲除研究进展 |
1.6 rpoE基因的研究进展 |
1.7 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
1.7.1 Pm灭活疫苗研究进展 |
1.7.2 Pm弱毒疫苗研究进展 |
1.7.3 Pm亚单位疫苗研究进展 |
1.7.4 Pm DNA疫苗研究进展 |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Tibet-Pm1 菌株全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试验材料 |
2.1.1 菌株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Tibet-Pm1 菌株基因组提取和检测 |
2.2.2 文库构建 |
2.2.3 上机测序 |
2.2.4 信息分析 |
2.2.5 全基因组序列上传NCBI数据库 |
2.3 试验结果 |
2.3.1 基因组DNA检测结果 |
2.3.2 测序数据质控结果 |
2.3.3 基因组装结果 |
2.3.4 基因组分分析结果 |
2.3.5 基因组功能注释结果 |
2.3.6 专有数据库注释 |
2.3.7 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 |
2.3.8 基因组圈图 |
2.3.9 rpoE基因在Tibet-Pm1 序列中的分析 |
2.3.10 Tibet-Pm1 全基因组序列上传NCBI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Tibet-Pm1 基因分型及rpoE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菌株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引物设计 |
3.2.2 Tibet-Pm1 全基因组提取 |
3.2.3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
3.2.4 PCR产物纯化 |
3.2.5 感受态的制备 |
3.2.6 基因克隆 |
3.2.7 测序结果分析 |
3.3 试验结果 |
3.3.1 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脂多糖和管家基因扩增 |
3.3.2 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MLST分型鉴定 |
3.3.3 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rpoE基因进化树分析 |
3.3.4 rpoE基因编码蛋白特性分析 |
3.3.5 RpoE蛋白亲疏水性和跨膜结构分析 |
3.3.6 RpoE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信号肽和细胞定位分析 |
3.3.7 RpoE蛋白结构域分析 |
3.3.8 RpoE蛋白二级和三级结构预测 |
3.3.9 RpoE蛋白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预测 |
3.3.10 RpoE与其他蛋白之间的互作预测 |
第四章 Tibet-Pm1 株△rpoE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
4.1 试验材料 |
4.1.1 菌株和载体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引物设计 |
4.2.2 Tibet-Pm1 菌株基因组提取 |
4.2.3 目的基因PCR扩增 |
4.2.4 PCR产物纯化 |
4.2.5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4.2.6 自杀载体pBC-SK-△rpoE的构建 |
4.2.7 自杀载体电转化 |
4.2.8 突变株的筛选 |
4.2.9 突变株的鉴定 |
4.3 试验结果 |
4.3.1 载体p BC-SK-△rpoE PCR扩增结果 |
4.3.2 自杀载体构建酶切结果 |
4.3.3 rpoE突变株鉴定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突变株Tibet-Pm1-△rpoE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1.1 菌株 |
5.1.2 细胞 |
5.1.3 试验动物 |
5.1.4 主要试剂 |
5.1.5 引物设计 |
5.1.6 主要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突变株Tibet-Pm1-△rpoE的鉴定 |
5.2.2 菌株基因组提取 |
5.2.3 突变株Tibet-Pm1-△rpoE的生化试验 |
5.2.4 突变株Tibet-Pm1-△rpoE的抗逆性试验 |
5.2.5 突变株Tibet-Pm1-△rpoE的生物膜试验 |
5.2.6 突变株Tibet-Pm1-△rpoE的细胞黏附试验 |
5.2.7 突变株Tibet-Pm1-△rpoE的细胞凋亡试验 |
5.2.8 突变株Tibet-Pm1-△rpoE的致病性试验 |
5.3 试验结果 |
5.3.1 突变株Tibet-Pm1-△rpoE的鉴定结果 |
5.3.2 突变株Tibet-Pm1-△rpoE的生化特性结果 |
5.3.3 突变株Tibet-Pm1-△rpoE的抗逆性结果 |
5.3.4 突变株Tibet-Pm1-△rpoE的生物被膜测定结果 |
5.3.5 突变株Tibet-Pm1-△rpoE的细胞黏附检测结果 |
5.3.6 突变株Tibet-Pm1-△rpoE的细胞凋亡试验结果 |
5.3.7 突变株Tibet-Pm1-△rpoE的致病性试验结果 |
5.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2020年度肉牛牦牛产业技术发展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2020年国际牛肉生产与贸易概况 |
1.1 国际牛肉产量 |
1.2 国际牛肉消费量 |
1.3 国际牛肉贸易量 |
2 国内牛肉生产与贸易概况 |
2.1 国内肉牛生产与牛肉产量 |
2.2 国内牛肉贸易 |
3 国际肉牛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
3.1 遗传育种与繁殖领域 |
3.2 饲料营养领域 |
3.3 疫病防治与控制领域 |
3.4 设施设备与环境控制领域 |
3.5 加工与品质控制领域 |
3.6 产业经济领域 |
4 国内肉牛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
4.1 遗传育种与繁殖领域 |
4.2 饲料营养领域 |
4.3 疫病防治与控制领域 |
4.4 设施设备与环境控制领域 |
4.5 加工与品质控制领域 |
4.6 产业经济领域 |
(5)一株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基因簇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发现历史 |
1.2 病原学 |
1.3 鸭疫里默氏杆菌分子生物学 |
1.4 鸭疫里默氏杆菌诊断方法 |
1.5 鸭疫里默氏杆菌流行病学特性 |
1.6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主要症状和病变 |
1.7 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耐药检测 |
1.8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治 |
1.9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试验一 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试验二 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RBT-1的耐药性试验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试验三 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RBT-1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6)新疆某规模化牧场犊牛IBR、BVD的诊断与防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研究进展 |
1.1 病原特征 |
1.2 流行病学 |
1.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1.4 诊断 |
1.5 防控 |
二 牛病毒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
2.1 病原特征 |
2.2 基因分型及生物学分型 |
2.3 流行病学 |
2.4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2.5 诊断 |
2.6 防控 |
三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试验内容 |
试验一 新疆某规模化牧场犊牛发生IBR的诊断 |
1 材料 |
1.1 样品 |
1.2 试验仪器 |
1.3 试验试剂 |
2 方法 |
2.1 现场诊断 |
2.2 PCR检测 |
2.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2.2 样品处理 |
2.2.3 病毒DNA的提取 |
2.2.4 PCR反应 |
2.2.5 琼脂糖凝胶电泳试验 |
2.3 序列测定与分析 |
2.3.1 目的条带的回收 |
2.3.2 T载体连接 |
2.3.3 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2.3.4 菌液PCR验证 |
2.4 BVDV的检测 |
2.5 细菌学检测 |
2.5.1 病原菌的镜检及培养 |
2.5.2 生化鉴定 |
2.5.3 药敏试验及致病性试验 |
3 结果 |
3.1 现场诊断结果 |
3.2 PCR检测结果 |
3.3 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 |
3.4 BVDV的检测结果 |
3.5 细菌学检测结果 |
3.5.1 病原菌镜检及培养结果 |
3.5.2 生化鉴定 |
3.5.3 药敏试验与致病性试验结果 |
4 讨论 |
试验二 新疆某规模化牧场犊牛发生BVD的诊断 |
1 材料 |
1.1 样品 |
1.2 试验仪器 |
1.3 试验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现场诊断 |
2.2 RT-PCR检测 |
2.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2.2 样品处理 |
2.2.3 总RNA的提取 |
2.2.4 RNA病毒的反转录试验 |
2.2.5 PCR反应 |
2.2.6 琼脂糖凝胶电泳试验 |
2.3 序列测定与分析 |
2.4 IBRV的检测 |
2.5 细菌学检测 |
2.5.1 病原菌的镜检及培养 |
2.5.2 生化鉴定 |
2.5.3 药敏试验及致病性试验 |
3 结果 |
3.1 现场诊断结果 |
3.2 RT-PCR检测结果 |
3.3 序列测定与分析 |
3.4 IBRV的检测结果 |
3.5 细菌学检测结果 |
3.5.1 病原菌的镜检及培养结果 |
3.5.2 生化鉴定结果 |
3.5.3 药敏试验及致病性试验结果 |
4 讨论 |
试验三 犊牛IBR、BVD的免疫效果评价及防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试验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BVD-IBR二联灭活疫苗、BVD灭活疫苗、IBR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对比 |
2.2 犊牛BVD、IBR免疫程序的制定 |
2.3 BVDV、IBRV抗体ELISA检测 |
3 结果 |
3.1 免疫前后BVDV、IBRV抗体及两种疫苗免疫效果对比分析 |
3.2 犊牛BVD、IBR的免疫程序 |
3.3 防制措施 |
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7)广西肉牛新发再发疫病的诊断和病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肉牛业的发展概况 |
1.2 新发再发疫病的定义 |
1.3 肉牛新发再发疫病的研究状况 |
1.3.1 牛丘疹性口炎研究进展 |
1.3.2 牛乳头瘤研究进展 |
1.3.3 志贺氏菌病研究进展 |
1.3.4 产气荚膜梭菌病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牛丘疹性口炎的诊断和病原分析 |
2.1 材料 |
2.1.1 主要仪器设备 |
2.1.2 主要试剂 |
2.1.3 样品来源 |
2.2 方法 |
2.2.1 临床检查与样品采集 |
2.2.2 引物合成及PCR扩增 |
2.2.3 牛丘疹性口炎病毒基因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 |
2.3 结果 |
2.3.1 临床检查结果 |
2.3.2 PCR扩增结果 |
2.3.3 牛丘疹性口炎病毒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牛乳头瘤的诊断和病原分析 |
3.1 材料 |
3.1.1 主要仪器设备 |
3.1.2 主要试剂 |
3.1.3 样品来源 |
3.2 方法 |
3.2.1 病变观察和显微镜检查 |
3.2.2 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 |
3.2.3 PCR扩增 |
3.2.4 BPV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病变观察和显微镜检查结果 |
3.3.2 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 |
3.3.3 PCR扩增结果 |
3.3.4 BPV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分析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牛源志贺氏菌的诊断和病原分析 |
4.1 材料 |
4.1.1 主要仪器设备 |
4.1.2 主要试剂 |
4.1.3 病料来源及试验动物 |
4.2 方法 |
4.2.1 发病情况调查及病理剖检 |
4.2.2 细菌分离培养 |
4.2.3 细菌16Sr RNA基因扩增及遗传进化分析 |
4.2.4 生化试验 |
4.2.5 药敏试验 |
4.2.6 致病性试验 |
4.3 结果 |
4.3.1 发病情况调查及病理剖检结果 |
4.3.2 细菌分离培养结果 |
4.3.3 细菌16Sr RNA基因扩增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
4.3.4 生化试验结果 |
4.3.5 药敏试验结果 |
4.3.6 致病性试验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牛产气荚膜梭菌的诊断和病原分析 |
5.1 材料 |
5.1.1 主要仪器设备 |
5.1.2 主要试剂 |
5.1.3 病料来源及试验动物 |
5.2 方法 |
5.2.1 流行病学调查 |
5.2.2 细菌分离培养 |
5.2.3 生化试验 |
5.2.4 药敏实验 |
5.2.5 致病性试验 |
5.2.6 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 |
5.2.7 细菌PCR扩增和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分型鉴定 |
5.3 结果 |
5.3.1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5.3.2 细菌分离结果 |
5.3.3 生化试验结果 |
5.3.4 药敏试验结果 |
5.3.5 致病性试验结果 |
5.3.6 病理切片观察结果 |
5.3.7 细菌PCR扩增和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分型鉴定结果 |
5.4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替米考星内服混悬液对猪靶动物安全性与残留消除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增生性肠炎的研究进展 |
1.2.2 替米考星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替米考星内服混悬剂对猪靶动物安全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药物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试验动物 |
2.1.4 试验设计 |
2.1.5 临床观察 |
2.1.6 增重及料重比 |
2.1.7 血常规检测 |
2.1.8 血生化检测 |
2.1.9 动物剖检及脏器系数 |
2.1.10 组织病理学研究 |
2.1.11 统计学分析 |
2.2 试验结果 |
2.2.1 受试猪的临床表现 |
2.2.2 增重与料重比分析 |
2.2.3 脏器系数分析 |
2.2.4 组织病理学检查 |
2.2.5 血常规分析 |
2.2.6 血生化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替米考星内服混悬剂在猪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
3.1 试验材料 |
3.1.1 药物与试剂 |
3.1.2 溶液的配制 |
3.1.3 仪器与设备 |
3.1.4 试验动物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
3.2.3 样品前处理方法 |
3.2.4 方法学考核 |
3.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6 休药期拟合 |
3.3 试验结果 |
3.3.1 线性范围 |
3.3.2 特异性 |
3.3.3 检测限与定量限 |
3.3.4 准确度与精密度 |
3.3.5 稳定性结果 |
3.3.6 组织消除规律 |
3.4 讨论 |
3.4.1 液相条件的优化 |
3.4.2 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3.4.3 残留消除规律与休药期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五章 文献综述 猪增生性肠炎概述 |
5.1 病原学 |
5.2 流行病学 |
5.3 诊断 |
5.3.1 组织学诊断 |
5.3.2 血清学诊断 |
5.3.3 分子生物学诊断 |
5.3.4 小结 |
5.4 猪增生性肠炎的防治 |
5.4.1 抗菌剂 |
5.4.2 疫苗 |
5.4.3 营养添加剂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Ⅰ-研究生简介 |
附录 Ⅱ-相关数据和图表 |
(9)牦牛肉毒梭菌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发病情况 |
2 临床症状 |
3 剖检变化 |
4 实验室检验 |
5 治疗 |
6 防治措施 |
7 结束语 |
(10)鸭易感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鸭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
1 常见鸭病毒病的概述 |
1.1 禽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 |
1.2 新城疫病毒的研究进展 |
1.3 鸭肝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
1.4 鸭坦布苏病毒的研究进展 |
1.5 鹅细小病毒的研究进展 |
1.6 禽腺病毒的研究进展 |
1.7 鸭瘟病毒的研究进展 |
2 鸭病毒病的检测方法 |
2.1 病毒分离鉴定 |
2.2 血清学技术检测 |
2.3 分子生物学检测 |
3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主要内容 |
3.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七种鸭病毒单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1.1 病原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仪器与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病毒核酸提取 |
2.2 引物设计合成 |
2.3 标准质粒的构建 |
2.4 单重PCR方法的建立 |
2.5 单重PCR方法的特异性 |
2.6 单重PCR方法的敏感性 |
2.7 单重PCR方法的重复性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七种病毒的重组质粒 |
3.2 单重PCR的建立 |
3.3 单重PCR的特异性 |
3.4 单重PCR的敏感性 |
3.5 单重PCR的重复性 |
4 讨论 |
第三章 七种鸭病毒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1.1 病原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仪器与设备 |
1.4 样品的采集 |
2 试验方法 |
2.1 病毒核酸提取 |
2.2 引物设计合成 |
2.3 标准质粒的构建 |
2.4 多重PCR方法的优化与建立 |
2.5 多重PCR方法的特异性 |
2.6 多重PCR方法的敏感性 |
2.7 多重PCR方法的重复性 |
2.8 多重PCR方法的应用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七种病毒的重组质粒 |
3.2 多重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
3.3 多重PCR方法的特异性 |
3.4 多重PCR方法的敏感性 |
3.5 多重PCR方法的重复性 |
3.6 多重PCR方法共感染模型的建立 |
3.7 多重PCR方法检测临床样品 |
4 讨论 |
第四章 三种鸭病毒的多重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1.1 病原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仪器与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病毒RNA提取及反转录 |
2.2 引物、探针的设计合成 |
2.3 标准质粒的构建 |
2.4 三重Real-time PCR方法的优化与建立 |
2.5 三重Real-time PCR方法的特异性 |
2.6 三重Real-time PCR方法的敏感性 |
2.7 三重Real-time PCR方法的重复性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三重Real-time PCR方法的优化与建立 |
3.2 三重Real-time PCR方法的特异性 |
3.3 三重Real-time PCR方法的敏感性 |
3.4 三重Real-time PCR方法的重复性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四、B 型巴氏杆菌病在牦牛群中爆发的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牛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recO基因缺失株的构建与表型分析[D]. 胡人阁.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2]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Ⅳ与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二联基因疫苗的研究[D]. 姚景丽. 天津农学院, 2021(08)
- [3]西藏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ΔrpoE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D]. 周赛赛. 西藏大学, 2021
- [4]2020年度肉牛牦牛产业技术发展报告[J]. 曹兵海,张越杰,李俊雅,王之盛,郭爱珍,刘继军,罗欣. 中国畜牧杂志, 2021(03)
- [5]一株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基因簇解析[D]. 万明.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6]新疆某规模化牧场犊牛IBR、BVD的诊断与防制[D]. 王标.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7]广西肉牛新发再发疫病的诊断和病原分析[D]. 李常挺. 广西大学, 2020
- [8]替米考星内服混悬液对猪靶动物安全性与残留消除规律研究[D]. 武梦茹.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9]牦牛肉毒梭菌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诊治[J]. 王乐山.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0(13)
- [10]鸭易感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D]. 姚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