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辞格及文学语言的美学价值在语际转换中的再现(论文文献综述)
张楚彬[1](2021)在《余华小说前景化语言俄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余华是中国现当代文坛中最具地位的作家之一,从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经创作出多部令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长篇小说,亦结集出版了优秀的杂文和短篇集。余华的作品中蕴含着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丰富的社会历练。《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非常受读者欢迎的两部作品,并共同入选了中国“九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十部作品”之列。前景化理论作为涵盖语言学与文学研究方法的跨学科理论,被诸多学者看作是文学语言的标志性特征,作者运用各类手法构成前景化,使其作品显示出超乎寻常的风格特点。近年来,前景化理论被广泛运用到阐释翻译活动、分析译文质量的专着与文章中,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角度。作为先锋派和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余华的创作理念深受西方理论的影响,其中以《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为代表的作品试图突破固有语言规则,凭借荒诞的小说情节、奇特的词语搭配、创新的修辞手法,力求使读者们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其中前景化语言是这两部作品的重要特征,极致地展现了余华的个人写作风格。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世界对中国文学空前重视,中国文学作品在海外的译介也愈发广泛。余华在海外拥有大批忠实读者,其作品已被译为四十多种语言。他的小说在俄罗斯也获得多次出版,成为了中国文学走入俄罗斯的典范,但余华小说的俄译本研究目前仍相对稀少。另外,前景化语言研究目前多集中在英汉、汉英文学翻译领域,尚少涉及到俄汉、汉俄文学翻译。本文将以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原文及俄罗斯汉学家罗子毅(Р.Г.Шапиро)的译本为研究对象,根据利奇等人对前景化的分类,从词汇偏离、语音偏离、语法偏离、语义偏离、方言偏离、重复、排比、顶针、对比等前景化特征分析小说的原文与译文,并总结出对应、代偿、常规化三种前景化语言俄译策略,有助于从文学性和艺术性角度把握余华作品俄译本的整体质量,同时也为未来更多的中国文学走向俄罗斯提供借鉴。
张美秋[2](2021)在《《大师与玛格丽特》汉译审美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审美是美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欣赏与品评。翻译美学理论是将美学的相关思想、原则和理论方法应用于翻译领域,运用现代美学原理去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所产生的美学问题,是对翻译的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研究。文学翻译最终目标则试图达成原文审美在译文中的再现。《大师与玛格丽特》是布尔加科夫倾其一生创作的魔幻现实主义巨着,是作家一生的创作总结,小说发表后在俄罗斯国内外引起强烈关注。作为白银时代魔幻现实主义的不朽之作,小说独创的艺术结构与精雕细琢的隽永言语均使读者惊叹其高超的审美价值。近年来《大师与玛格丽特》的中译本也不断涌现,但对《大师与玛格丽特》的翻译分析研究的文章却明显不足。因此,本文以翻译美学理论为指导,对《大师与玛格丽特》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审美意识以及对原文的审美价值的再现进行探究。全文共分五章。绪论介绍翻译美学理论与《大师与玛格丽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整理并列出《大师与玛格丽特》的中译本,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论文的第一章对翻译美学的诞生背景及其相关理论进行概述,梳理分析审美翻译学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第二章运用翻译美学的语言审美思想,从词、词组、句子三个层面分析《大师与玛格丽特》的中译本,探究翻译过程中审美主体对原文语言审美信息的传递与再现,强调审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准、美、精问题。第三章运用翻译美学的风格审美观点,阐述《大师与玛格丽特》中风格审美的信息要素,从音乐美、修辞美和朦胧美三个方面分析《大师与玛格丽特》中译本,探究译文文本对原文文本显性和隐性风格美的呈现。论文第四章借用翻译美学理论的文化审美思想,阐述《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文化信息审美要素,从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两个方面对《大师与玛格丽特》中译本进行分析,探究译文文本对原文文本中宗教与世俗文化美的传递与再现。结语得出结论,指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葛厚伟[3](2020)在《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文中认为《尚书》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是我国古代文明发展历史的见证,记录了虞、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一些重大历史内容,内容无比丰富,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华夏文明丰富多彩的不同侧面。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担负着延续原作生命和传承原作思想的重任。译者风格可以赋予译作鲜明的个性,随着语料库翻译学的兴起,译者风格研究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语料库的运用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得对不同译者个性化、规律性语言的量化考察成为可能。本文首先从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宏观背景切入,简述译者风格相关思想,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爬梳,全面、客观地展示了译者风格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并对近年来《尚书》学研究、《尚书》在西方传播以及《尚书》英译研究进行述评。语料库翻译学为中国古代典籍的英译研究增加了新的范式,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十分必要,将有助于对《尚书》及其英译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尚书》译学研究进行了创新性尝试,创建了《尚书》多译本汉英平行语料库。《尚书》平行语料库的创建过程比较复杂,选取了《尚书》不同时代、不同译者(理雅各、高本汉、彭马田和杜瑞清)的典型译本为语料,对语料进行输入、整理、划分、标注、对齐、检索设置等操作,尤其是对语料逐字逐句校对,进行文本格式噪音处理,保证了语料的准确性,句级对齐的中英文语料能够自动呈现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平行语料库的建成将为更好地开展《尚书》英译研究提供实物平台,增强了《尚书》英译研究结论的效度和信度。基于已建成的《尚书》汉英文平行语料库,本文运用语料库工具软件对比分析了四译本的宏观语言特征,主要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进行数据统计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1)词频方面,与英语翻译语料库前十词相比较,理雅各译本(简称理译)和杜瑞清译本(简称杜译)有六词相同,高本汉译本(简称高译)和彭马田译本(简称彭译)有七词相同。在形符数量方面,理译最高,其次分别为高译和杜译,彭译最低,四个译本都比源语文本冗长,有趋向显化之特征。杜译的标准类符/形符比最高,词汇使用最为多样和丰富。理译本的词汇密度最低,显化特征最为明显。理译、高译和彭译的平均词长非常相近,接近于英语翻译语料库的平均词长,而杜译平均词长最长,词汇使用相对较难。四译本主题词均凸显了原文的主题思想。(2)从平均句长看,理译的平均句长最长,而彭译最短,杜译、彭译体现了源语特征,而理译和高译明显趋于易懂,强调信息表达;高译和理译句子长短变化更大,句子长短结构上更加多样化。句段长方面,高译和理译更擅长断句,语言凝练,更易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在问句和感叹句使用上,理译数量远多于其他三位译者,再现原文中人物的情感和态度,同时生动展现了人物各自形象。理译本形合度最高,更具规范性和复杂性,杜译本形合度则最低,功能词数量不如其他三位英语母语译者使用得多,倾向于异化翻译策略。(3)语篇可读性方面,四译本的语篇阅读和理解难度均未低于英语普通文本,未表现出简化特征;相比之下,彭译更具可读性、更简单易懂。语篇功能方面,四译本均遵循《尚书》原文所采用的主位结构,尽量再现原文的信息推进模式;相比而言,理译和彭译在与原文保持意义对等的基础上,则更倾向于适当调整句子信息组织结构和措词,并使用了其他衔接手段来加强语篇连贯。理译的连接词总体数量最多,虽然彭译的连词总数最少,但具有类型多样、灵活多变的特色。理译和高译更注重译文的篇章衔接与连贯,运用更多的连接手段显现出原文中隐性的逻辑关系,比较符合英文的谋篇习惯。在显性的篇章连接词传递上,四位译者表现出了较强的一致性。四译本中使用最常用的连接词类型是表增补的连接词,以体现英语语篇衔接力,凸显连贯。基于平行语料库对比分析《尚书》译本非语言微观翻译特征,主要包括对各译本的成语、隐喻、周公人物形象以及文化高频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进行定性研究。研究发现:(1)总体来看,理雅各和高本汉在翻译成语时,秉承忠实源语的翻译思想,更多采用直译法,保证原文意义的准确传播,保持原作形貌,注重原文内容和风格的传递。高译将成语部分译成英语习语,数量最多,而且注重保留原文的修辞形式。彭马田采用意译的比例在四译本中最高,彭译语言逻辑连贯、流利顺畅,多数情况下不完全拘泥于字面,在译文中传达成语的蕴涵意义。杜瑞清的手法和风格界于前两类之间,兼顾中西文化差异,在翻译方法上突出直译为主,适度采用意译、省译等方法,提高了译本的可读性。(2)《尚书》隐喻英译以直译为主,译者有意保留原作隐喻的表达形式和文化内涵,尽量忠实地再现原语的独特文化内容,以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四个译本中,高译的风格更加注重直译,力求准确传达原文含义,再现源语独特的文化要素;彭译偏重意译与转换,去除文化间的陌生感,增强译文的可读性。(3)在重塑周公人物形象方面,1)理译和高译把原文中的“曰”全部翻译为隐式报道动词,彭译和杜译的表述更加丰富,更多借助语义明晰的报道动词来显化原文语境中隐含的语义内容。2)理译和高译对“曰”的翻译并无语境和阶层变化,呈模式化特征,而彭译和杜译明示原文语境内涵,凸显周公话语对象的阶层差别,准确呈现出周公与交际对象之间的“距离”及“尊敬”程度。3)四位译者均倾向于使用直接引语“原原本本”地记录周公话语,保留其各种特征,准确地保留周公原话的风格和表达力。4)四译本对《尚书》的周公人物动作特征翻译,基本上是对原文字面之义的对应;理译更加明示了周公动作的文化信息和概念信息,杜译用显化动词意义的方式淋漓尽致地再现周公忠心耿耿、坚毅英武形象。(4)在文化协调策略框架下,理氏、高氏翻译文化高频词“帝”时,注重功能对等,用译语文化中的本源概念取代源语文化中的本源概念;杜氏与彭氏则注重文化对等,尽量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术语的内涵。为了实现目的语文化层面的语境顺应,四位译者灵活运用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尽可能地采用西方人易理解的语言和文化意象来翻译“德”。三位西方译家对原文中无标记之“德”基本理解为抽象意义的“美德”,大都采用直译,将载有文化特有概念的“德”直接转换成英语“virtue”,而杜氏在贴近原文语义的基础上,相对灵活采用保留原语文化的“变译”,努力再现源语高频词的文化意象,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从翻译文本特征和翻译策略两个维度,对《尚书》四译本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数据统计、例句对比和归纳分析,这些统计结果揭示了四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异同。从整体印象来看,理雅各译本直译为主、译笔严谨、显化易懂、形神兼备;高本汉译本忠实原作、措辞通顺、追求字对句应、保持原作形貌;彭马田译本意译明显、传神达意、简洁流畅、灵活圆通;杜瑞清译本词汇丰富、人物生动、文化会通。翻译风格差异主要是与历史文化背景、翻译动机目的、译者身份素养有关,四位译者有着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思想的共同动机,尽管历史文化背景各异,译者身份素养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均以促进中西交流为己任,以忠实于原着为标准,来传达原作的精神实质,再现原作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尚书》的域外译介是中国文化传播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本文借助语料库技术辅助作用,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尚书》多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全面系统研究,译者风格描述更加清晰,论证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开辟了《尚书》翻译研究新路径,并为其他典籍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李智[4](2019)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文中指出自翻译理论产生以来,文学翻译研究就一直成为中西方学者倍感兴趣的话题。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视角层出不穷,从语义学、语用学到语篇分析,从文化学到社会学,不一而足。研究内容从文本分析到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探讨,从词、句、篇的微观研究到对译者伦理道德和责任考察等等。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的一个分支和一门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翻译美学不是翻译学和美学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翻译学的美学观,即美学是翻译学进行学科探索的方法论。过去三十年,翻译美学的跨越式发展与文学翻译的联姻有着极大的关系。换言之,翻译美学丰富了文学翻译的研究视角,验证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审美性。文学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翻译美学的发展。文学翻译审美选择主要指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审美选择行为,研究范围包括:文学翻译的本质、影响译者审美选择的影响要素、译者所信奉的审美原则、译者所制定的翻译策略、译者在语言选择上的审美倾向。本文运用描写性和规定性研究方法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选择问题。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理论探讨、实例分析和研究结论。为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文学翻译与审美选择有何关系?翻译审美选择是否意味着对译语的优化?(2)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有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必须要遵循的,还是可选的?(3)影响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的要素有哪些?译者的翻译观念对文本翻译有何影响,对译者策略的制定有何影响?译者在语言选择上是否存在某种倾向?为了回答以上这些问题,追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本文选择英国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和语体四个层面展开,以经典结构、戏剧性结构、对话体和书信体为实例分析三位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环境、翻译策略、翻译观念、翻译原则以及语言选择。通过理论探究和实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选择活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涉及翻译活动的诸多要素:语言的构成、文化的影响、审美认知取向、接受方式、评价标准、价值体系,等等;作者、译者、接受者、源文本、译文本之间构成一个动态的文学翻译美学生态系统。文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审美和真理的统一。本研究阐释了中国传统译学中有关审美选择的命题,如“雅”的动态性研究与译者审美性选择(语言、结构、文体)关联性;首次将文学翻译的美学问题与选择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研究,为翻译美学体系的建构增添新内容;提出译文本的生成过程为译者的审美性选择过程,译者不仅再现原作审美品质,而且还创造译文的审美价值。文学翻译是译者审美选择的结果,是外部性与内部性结合的终端产品。(2)文学翻译审美本质的三对命题即“言与意”“形与神”及“异与同”的内部逻辑关系。每一对命题均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各命题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言与意”和“形与神”在理论上体现为译学思想的审美取向,在实践上体现为文本构成要素和译者的审美追求。实现言意合一、形神兼备、保持“异国情调”则需要坚持“以信文本”“尚美求真”相结合的审美标准。(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受到外部和内部两重因素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常遵循三个宏观审美原则(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与局部统一、文内语境与文外语境统一)和四个微观审美操作原则(得体、准确、经济和形象原则,也称4Y原则)。外部环境包括指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语境即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读者等因素,内部环境包括译者的翻译观念、审美倾向等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总体策略和局部策略。(4)实例分析发现,所选译本译者持有明确的翻译观念。译者在词项选择和句型结构配置方面有共同的倾向: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对关键词汇和短语的表达尽量优化,以确保译文审美品质的最大化。为了尽量传达原文语义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译者对原文句型结构多采用切分与重新配置的策略。译者在译文中大量使用四字组合,力图将原作的审美要素再现于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不同的“刺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译者在保留原文“洋味”的同时,在语言选择上有范化(规范化)倾向。
宋颉[5](2018)在《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翻译美学理论为视角,融合翻译美学、描述翻译学和操控理论等多个理论,对民国散文的英译风格进行分析。本研究自行创建了民国散文张培基译本、徐英才译本和卜立德译本的语料库,以及英美现代散文语料库。研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不同英译本的比较分析,从形式系统与非形式系统等层面深入研究民国散文的英译风格。其次,从词语、句子和语篇等层面比较张译本、徐译本和卜译本,通过定量分析描写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此外,将三个英译本与原创散文的风格进行比较,分析英译散文与原创散文在风格上的异同。在此基础上,从操控理论的角度揭示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对民国散文译者风格产生的作用。最后,对民国散文英译的翻译标准进行思考,分析民国散文译者风格的个性化特征,探索散文译者风格研究的有效模式。本研究共分为七个章节,其中第3章、第4章和第5章为核心部分。第1章为绪论,介绍本研究的缘起,研究目的、难点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框架,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2章为文献综述,梳理了中国散文英译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对研究的现状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回顾了翻译美学理论的诞生与发展,阐述了翻译美学研究的现状。此章还综述了译者风格研究与文化学派理论研究的现状与不足。第3章是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的定性研究。首先对散文与民国散文进行概述,然后以翻译美学理论为框架,通过不同英译本的比较分析,从形式系统与非形式系统两方面分析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深入研究民国散文的英译风格。第4章是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的定量研究。这一章从词语、句子、语篇等层面比较张培基、徐英才以及卜立德等三位主要译者的英译本,通过定量分析描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第5章是英语散文对比下的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研究。首先分析英语散文的文体风格,接着从词语、句子、语篇等层面将张培基、徐英才以及卜立德三位译者的英译本与英语散文的风格进行对比,通过定量分析研究英译散文与原创散文在风格上的异同。第6章是民国散文译者风格形成之分析。此章从操控理论的角度,聚焦翻译的审美主体,揭示意识形态、赞助人、主流诗学等外部因素以及翻译目的、译者素养、翻译观等内部因素对民国散文译者风格产生的作用。第7章是结论。该章对翻译的审美标准进行思考,总结民国散文英译的翻译标准,分析民国散文译者风格的个性化特征,探索散文译者风格研究的有效模式,并思索本研究的价值、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本研究的创新有三个方面:第一,研究对象创新。聚焦民国时期,以民国散文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其英译风格,选题具有新意。本研究有助于推动散文英译研究的发展,拓宽翻译研究的领域。第二,研究语料创新。本研究在现有研究语料的基础上,增加徐英才、卜立德等多个译本,为散文英译研究增加了崭新的语料,扩大了研究范围。第三,研究方法创新。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保证了研究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同时,在翻译美学视角的基础上,增加描述翻译学、操控理论等理论支撑。既关注文本内部研究,又关注文本外部研究,保证了研究的多维度与宽视角。
文佳[6](2018)在《翻译美学视域下《黄帝内经》回环辞格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中医的奠基之作,蕴含了深刻的医理及丰富的语言、人文、哲学等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结晶及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医全球传播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身于《内经》的英译及其研究当中。由于《内经》成书年代久远,语言形式多样性,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回环辞格是《内经》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独特,回环反复,内容丰富,哲理性强,具有形式上和内容的美学特征。这种特殊的结构形式,使其成为中医典籍语言翻译中的难点。所以准确传递回环辞格的美学特征,是译者面临的一大挑战。翻译美学是根植于中国传统译论,利用美学理论来研究翻译的一门学科,主要探讨翻译过程中翻译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审美构成、审美再现等议题。本文从翻译美学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回环辞格的审美再现规律,并从形式系统与非形式系统两个层面,分析《内经》回环辞格在形式结构、意蕴内涵、文化色彩以及节奏韵律等四个方面的审美构成,并以相关译本为例,对手动查找的23个回环辞格英译实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译文再现原文审美构成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采取的翻译策略。经过分析,笔者发现译文的审美再现并不仅仅是追求在审美构成上实现与原文等值等效,而是透过语言的表层信息,通过非代偿式转换、部分代偿式转换及代偿式转换等语言转换方式实现整体美感的契合,保证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获得相似的审美体验。
李星颖[7](2018)在《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研究 ——以汉英互译为中心》文中提出发轫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雅”,从文论延伸到文艺论,并由启蒙思想家严复的“信、达、雅”说引入译论,彰显出独特而蓬勃的审美活力。但以往的“信、达、雅”研究多囿于狭窄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技术,缺乏对译论范畴以外的论述,缺乏美学视野下的论证。“雅”作为一种极具倾向性的审美观念,其美学内涵丰富而别致,译界历来也存诸多论争,但对“雅”的多数研究还是就翻译标准进行的评判,眷顾于遣词文风而展开。就研究的实质,也多是些修辞文体视野的博弈和文质直意品好的论道,缺乏在美学理论视野下探析“雅”的审美意义和美学内涵。本文超越“雅”缘自“译事三难”所拘囿的翻译标准的合理与否的探讨,以中国传统审美形态和翻译审美理论为依据,以美学史观为研究视野,以汉英互译为中心,首次对作为翻译美学观的“雅”进行系统而具体的讨论,并在翻译理论和实践的互证中,思考源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雅”被转换为翻译美学观之后所生成的意义和内涵,反思“雅”翻译美学观的操作机制和实践困境,继而揭示“雅”的艺术性与审美性,并探讨其对于翻译美学理论体系建设的价值。本文是一次为建构“雅”在翻译美学视域中的审美观念谱系所作出的探索,是一次就“雅”翻译美学观进行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美学运作机制的探究,开拓了翻译美学研究的学术致思空间,实现了翻译美学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的探索与互证,也推动了翻译审美范式和审美习尚的形态发展和理论完善。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主要综述中国传统译论、翻译美学和“雅”的审美意识研究概况,厘清并阐释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理论资源和线索,并就研究方法和创新价值予以概述说明。第一章讨论翻译美学观“雅”的历史演进过程。严复“信、达、雅”三字译论简练、深刻,其中之“雅”贯彻并执守于他的翻译实践,呈现为鲜明扼要的翻译文体美学观,适应于译文读者的审美选择,彰显语篇美学和翻译要素的审美标准。在“雅”翻译美学观的历史进程中,以其审美意义为表征,翻译美学观“雅”主要依照四个不同理念路径获得拓变和延展:其一是对原作风姿的坚守,即“雅”的文体形式论,倡导翻译必须把握和再现原文文体风格形式效果,追求译文必须切合原文文体形式;其二则讲求译作的独立审美价值,提出“雅”的艺术审美观,提倡翻译必须实现一种译文风格、形式优美的审美追求,并强调译文风格别具一格,甚至能与原文媲美;第三强调翻译应该以读者为重,体察他们的认知水平、审美偏好和接受情理,建设性地提出“雅”的审美接受观,指向翻译审美活动的两大审美价值,即翻译不仅应该心系译品,实现其艺术功效,也应该心怀读者,助力其审美接受;第四是对“雅”翻译美学境界的确立,追求“出神入化”的翻译境界。第二章主要讨论“雅”的翻译美学内涵,从翻译过程和翻译本质两方面作出分析和阐述,从三个维度和一个方面探寻“雅”的翻译美学内涵。第一,在翻译过程中认识语言之美和认识语言之美的形态是理解、把握原文,并获得和实现译本语言之美的前提和保障。在对翻译理论的认识和汉英互译实践中,注意原语和译入语的语言结构特征和艺术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和呈现,就是语言之美的意指所在,也是“雅”的翻译美学观的语言呈示。第二,从翻译风格维度来看,“雅”早已不再局限于语言修辞或文体形式,业已关乎审美创造性,成为原文风格气质在译文中的整体再现,译者不仅需要在语言、句式、文体等诸多方面的努力,而且需要在审美感应、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判断上的用心。第三,从文化之维上,认清语言的文化特征,切实转换译入语或译出语的文化特征,通过意译方法,实现语际间的语义转换和文化价值转换,实现文化层面上的译文和原文间的调和圆满的转换。概言之,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美学内涵即表现为:第一,译者把原作从原语移植到目的语,这是语言形式的再创造;第二,译者把原着的气质风貌在目的语中再现出来,这是风格价值的再创造;第三,译者把原文的文化特征转换到译作,使之与其相调和,这是文化价值的再创造。最后就“雅”的翻译美学内涵,立足于“雅”与“俗”分野、相通以及对立统一,提出在翻译审美实践中,语言、风格和文化在转换和创造中的“离俗”问题,即实现、鉴别和判断译作是否符合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方法和标准。“离俗”之“雅”既不苛守传统审美观里的“雅”“俗”对立,也不忽视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呈现出通达、谐和的特点,是一种讲求恰适的翻译审美价值和功效策略。第三章主要论述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操作机制和实践困境。文章从翻译过程角度将“雅”的翻译操作机制置入审美主体和客体视野加以讨论。从翻译审美主体,“雅”要求作为审美主体的译者充分发挥其审美意识,获得审美判断,实现审美表现的谋略。译者不仅要提升理解美的知识结构,辨析美的分析能力,获得体验美的思维模式,得到创造美的充满文采的译笔,呈现追求美的求真务实的译风,更要深刻认同和理解自身的局限和历时的承接,审时度势、实现翻译的自觉和自信。从审美客体层面,“雅”要求我们认识到有价值的翻译客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复杂的,是一个需要精准把握的对象,其有巨大的合力之美;另外审美客体的审美信息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翻译审美活动理应具有一份文化担当的责任;最后,翻译作为审美创造,其价值正是实现审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作为翻译美学观“雅”具有普遍适用性,对译者品行和译作品质,译者才情和译作价值均有规约和要求,也是翻译的美学目标和理想。这种目标和理想具备范式意义,在翻译实践中,也会遭遇与实践的脱节。每一部译作无疑都凝结着译者的审美理念,但在多数情况和多数时候,也会出现极为困顿的不协调现象。本文还选取汉英互译各三则案例加以具体讨论,以说明理论与实践的复杂性。结语部分意在总结课题研究的意义,作为翻译美学观“雅”既是一种带有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特征的译论,也是一种寄寓译者审美理想的审美观念,体现出语言、风格和文化的审美需要、审美判断和审美境界。确立和建构“雅”的翻译美学观,有助于深化对翻译活动及其作用的认识,有助于对翻译美学研究疆域的拓展,有助于深化翻译美学理论,深化对中国哲学美学在翻译审美中的作用的认识,以及对翻译美学观及其体系的建设。从微观层面上,“雅”的翻译美学观的提出可确立翻译的审美标准,提出翻译之语言、风格和文化的审美范式,为文本内外的意义传达、美感呈现与审美创造设定价值杠杆。特别是对中国研究者和译者,有助于认识和把握汉语在互译活动中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另外,结语部分也指出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和对后续研究的思考。作为翻译美学观,“雅”体现着翻译的目标和价值,寄寓了翻译的境界与超越,是一个植根于中国传统审美形态的翻译理论,需要实现科学化建构,确立一种语言审美创造的艺术观。换言之,语言的、艺术性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念应该是翻译美学理论所关注和关切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国翻译理论的建构和发展,乃至突破和创新,需要建立现代而科学的翻译美学观。
唐臻娜[8](2017)在《刘若愚文学批评与翻译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认为国内刘若愚(James J.Y.Liu,1926-1986)研究理应由三大板块构成,一是刘若愚中国文学批评思想的评价及研究;二是对刘若愚英语着作中采用的翻译策略、跨文化传播策略进行研究,对刘若愚中国文学批评的英语翻译实践进行翻译批评,实际也为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所采用的翻译策略、跨文化传播策略与如何推动中华文化翻译实践发展提供启示;三是刘若愚英语着作中译本的逐步完善、对中译本进行翻译批评与修订改进。遗憾的是至今较之第一板块研究的如火如荼,第二、三板块研究成果寥若晨星。本文以第一板块研究为主,第二板块为辅,并将研究触角伸展至第三板块,希冀为二、三板块研究的未来繁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第一章以追溯刘若愚在中国北京的家庭环境与教育背景、海外求学与任教经历的方式揭示了影响刘若愚文学批评成就的文化积淀是如何逐渐形成的,探讨刘若愚先生人生经历与学术成就之间的联系,并对刘先生的学术成果进行梳理与分类。本文第二章对刘若愚的中国诗学系统化之路作了深入分析探讨,对作为系统化雏形的“四种诗观”现有的中译名是否妥当发表一己之见,对于刘若愚最为世人所知的“六大理论”的依托——刘若愚的圆形架构与艾布拉姆斯的三角形架构在内涵上差异与相同作了深入探讨,并对圆形架构及“六大理论”的缺陷与不足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归纳了七点不足,包括没有在“作家”与“读者”之间连线,没有在“宇宙”与“作品”之间连线,“决定理论”章节安排不当,“拟古主义”处理欠妥等方面。此外,刘若愚提出的“世界性的文学理论(an eventual universal theory of literature)”概念与“世界文学理论(world literary theory)”尽管英语原文不同,但译成汉语后由于表述接近易于混淆,本章追木溯源,对二者作了辨析,澄清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本文第二章主要探讨刘若愚的诗歌批评观点(诗歌是境界与语言的双道探索)以及刘若愚藉此观点进行的诗歌批评实践。本文将刘若愚的诗歌批评观点简称为“境界-语言论”,它是贯穿刘若愚诗歌批评实践的思想主脉。刘若愚在“境界-语言论”的基础上建立起诗歌评价标准:第一,这首诗在探索和体现它的境界上到什么程度?第二,它在发掘诗歌语言潜力上的程度又是怎样?本章对刘若愚“境界-语言论”形成的渊源作了探讨,刘若愚运用境界-语言论对李商隐诗歌、晏殊等六位北宋着名词家及其他的诗词名家进行批评实践,本文选取刘若愚的英语专着《李商隐的诗——中国九世纪的巴洛克诗人》作为境界-语言论的批评实践典范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第四章分析刘若愚在英语世界传播中国文学艺术所采用的一系列翻译策略,并探讨其翻译实践从而总结翻译经验。刘若愚先后发表了自己的翻译观点,说明了自己的某些翻译策略,而某些翻译策略刘若愚本人并未言明,但在其翻译实践中体现出来,本文进行梳理总结、发掘呈现,并概括为“一致法”、“折中法”、“兼容法”、“角色说”、“注释法”、“祛模糊法”等。刘若愚的翻译策略与实践紧密结合,其翻译实践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他的翻译策略,本章逐一予以分析。刘若愚英语着作若从翻译实践类别上说可分两大主体:中国文论翻译与中国文学文本(以中国古典诗词为主体)的翻译,前者以《中国诗学》、《中国文学理论》为出色代表,后者以《李商隐的诗——中国九世纪的巴洛克诗人》、《北宋主要词家》为出色代表。对于刘若愚的中国文论翻译,本章采用译本比较的翻译批评方法将刘若愚的翻译与宇文所安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呈现出刘若愚中国文论翻译的匠心独具与显着特色。刘若愚的中国古典诗词翻译又以唐诗英译为亮点,尤其是李商隐诗歌英译较多。本章在梳理美国唐诗译介概况的背景基础上总结、评价刘若愚的翻译策略,例如“注释法”、“祛模糊法”等,凸显了刘若愚在英译唐诗时为彰显中华文化本土特色所作出的种种努力与良苦用心。本章从文学批评与文学文本两个维度来梳理总结刘若愚的翻译实践,以期为今后中国文论与文学文本的英译积累宝贵经验,同时也为公正、全面地理解刘若愚传播弘扬中国文化之功提供切实的参考。本文第五章致力于呈现刘若愚文学批评的跨文化传播启示。通过结合心理学角度的“缺乏性动机”、“丰富性动机”以及巴赫金的“外位性”理论、帕森斯的“文化维模”等跨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来分析刘若愚的中国文学传播思路与策略,从而肯定了刘若愚在英语世界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之功,总结了刘若愚中国文学的跨文化传播实践对于今后中华文学的域外传播带来三点启示:简言之,第一,理解缺乏性动机与丰富性动机;第二,考虑“文化维模”功能;第三,提倡“外位性”眼光。在时代呼唤“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不断提高文化交流水平”的今天,总结刘若愚先生在英语世界传播中国文学艺术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对于加强和改进中国文化域外传播工作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与参考价值。中国文学与文化在异质文化语境的输出对于打破世界文学体系的不平等、消解西方文化霸权并且倡导多元文化并存、和而不同的世界文明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倪璐璐[9](2017)在《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以梳理翻译实践中“换译”相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起点,以换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切入点,以俄汉双向语料对比为参照点,归纳并解析翻译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换译具体类型,以语料库和翻译实例为支撑点,运用多学科理论阐释换译理据。换译方法随翻译实践产生而产生,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整理“换译”相关文献,梳理“换译”称名流变,发现其应用领域广泛。对换译现象认识的不足必将影响翻译学科的发展,因而本文通过归纳换译现象,意欲探究换译本质,统计换译类型,以期模拟换译运行机制,阐释换译原因,以便系统性地研究换译。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换译研究概述,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俄苏及欧美一些学者对“换译”的研究情况,简述国内研究进展,肯定换译的地位和价值。随后从换译术语流变、类型理据和多学科等视角对换译研究进行简评,指出换译研究不足之处,预测换译发展趋势。第二章从换译称名流变得出“换译”这一术语,相较于其他术语更具科学性。紧接着从换译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界定换译概念,加深对换译本质的理解。第三章解析换译类型,从形态入手将换译分为有形换译和无形换译,即从可视到现象、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流程,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论证。第四章为换译机制假说,借鉴思维认知科学成果及方法,尝试模拟换译运行过程和方式。第五章阐释换译理据,说明换译的语言学、思维学、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理据。本文尝试建立“现象-概念-类型-机制-理据”要素齐全、相对客观、自成体系的换译研究。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吸收历史上翻译家翻译方法的精华,明确了换译由翻译技巧上升为翻译方法是学科完善的标志,深化了对全译的理解,更促进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换译处于全译七法范畴中心,遵循全译求化机制,利于全译方法论的建设,直接补充应用翻译理论,间接促进翻译理论的完善。
许建[10](2015)在《翻译美学视角下《为奴十二年》陌生化美学特质的再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奴十二年》作为美国黑人文学奠基作品之一,无论是在语言风格、修辞技巧,还是艺术手法上都展现出作者卓越的驾驭语言的才能。该小说的字里行间所运用的陌生化手法,不但把黑奴血泪归家史渲染得绘影绘声,而且赋予小说隽永的审美体验和美学价值。1853年,《为奴十二年》在北美首版取得成功,在此后竟消身匿迹近百年,直至2013年该小说的汉译本才在中国正式出版。因此国内外关于《为奴十二年》的翻译研究几近空白,且其他类似黑人小说的翻译研究也多是从相关单一理论展开,能对译本欠妥之处予提供补救建议或措施则少之又少,此外尝试如翻译美学与陌生化文艺论为综合角度的跨界研究则凤毛麟角。再者,由于中西方在语言艺术手法的巨大差异,再现原语独有的美学特质,尤其是再现陌生化美学特质显得困难重重,大多译者还是选择成为内容上的“奴性翻译家”,从而使得陌生化特质的这一美学形式的流失成为翻译界遗憾。因此,笔者将大胆结合翻译美学理论与陌生化文艺论,研究《为奴十二年》两大汉译本的陌生化美学特质再现问题。笔者将拟以北大出版社和文心出版社分别出版的《为奴十二年》汉译本为研究对象,以词义转义修辞和语言内部意义修辞为代表的翻译美学内容美系统,以及以音位层、词层与句子层为代表的翻译美学形式美系统为切入点,对比分析该小说两大汉译本中陌生化美学特质的得失现象,并针对陌生化美学特质流失情况,提出补救建议或措施。综上所述,本文旨在研究和探讨翻译美学观下黑人小说的陌生化美学特质再现问题,培养译者审美意识、素养并提高其陌生化手法的运用能力,从而将西方文学作品中具匠心的文学魅力带给中国读者。
二、辞格及文学语言的美学价值在语际转换中的再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辞格及文学语言的美学价值在语际转换中的再现(论文提纲范文)
(1)余华小说前景化语言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Реферат |
绪论 |
第一章 理论综述 |
1 前景化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
2 前景化理论内涵 |
3 前景化与小说翻译 |
第二章 余华小说的前景化语言及其在翻译中的体现 |
1 质量前景化语言及其译文 |
1.1 词汇偏离 |
1.2 语音偏离 |
1.3 语法偏离 |
1.4 语义偏离 |
2 数量前景化语言及其译文 |
2.1 重复 |
2.2 排比 |
2.3 顶针 |
2.4 对比 |
第三章 余华小说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策略 |
1 余华小说中前景化语言的识别 |
2 余华小说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方法 |
2.1 仿译 |
2.2 代偿 |
2.3 常规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2)《大师与玛格丽特》汉译审美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РЕФЕРАТ |
第一章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翻译美学国外研究现状 |
(二)翻译美学国内研究现状 |
(三)《大师与玛格丽特》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大师与玛格丽特》原作及其中译本介绍 |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价值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三)选题价值 |
注释 |
第二章 翻译美学与文学翻译 |
一、翻译美学理论概述 |
(一)翻译美学诞生背景 |
(二)翻译美学理论主要观点 |
二、翻译美学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
(一)文学翻译的概述 |
(二)翻译美学中的审美对文学翻译作用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大师与玛格丽特》汉译语言审美的比较 |
一、词汇的选译 |
二、短语的选译 |
(一)自由词组的选译 |
(二)固定词组的选译 |
三、句子的选译 |
(一)句子结构调整 |
(二)频度的转换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大师与玛格丽特》汉译风格审美的比较 |
一、音乐性的呈现 |
(一)拟声 |
(二)节律的传递 |
二、修辞性的体现 |
(一)比喻修辞格的审美比较 |
(二)拟人修辞格的审美比较 |
三、朦胧特色的呈现 |
(一)情与志 |
(二)意境之美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大师与玛格丽特》汉译文化审美的比较 |
一、宗教文化传译的审美比较 |
(一)圣经隐喻的翻译 |
(二)宗教称谓词汇的翻译 |
二、世俗文化传译的审美比较 |
(一)饮食文化的审美传递 |
(二)社会文化的审美传递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译者风格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尚书》研究概述 |
第三节 《尚书》翻译传播及英译研究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尚书》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创建 |
第一节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研究范式 |
第二节 《尚书》平行语料库的创建步骤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英译本语言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尚书》英译本词汇特征分析 |
第二节 《尚书》英译本句法特征分析 |
第三节 《尚书》英译本语篇特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英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尚书》中的成语及其翻译 |
第二节 《尚书》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
第三节 周公人物形象对比 |
第四节 《尚书》文化高频词英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尚书》译者风格及成因探究 |
第一节 《尚书》四位译者的翻译风格 |
第二节 译者风格的成因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尚书》原型结构成语出处及译文平行语料索引 |
附录二: 《尚书》中的隐喻及其译文平行语料索引 |
附录三: 周公动词描写及其译文平行语料检索统计 |
附录四: 《尚书》汉字高频词统计(前100个) |
附录五: 《尚书》文化高频词“帝”与“德”的意义分布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学翻译的界定 |
2.2 审美选择的界定 |
2.3 文学翻译研究现状 |
2.4 20世纪中国译学界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1 “雅”的内涵:审美选择 |
2.4.2 “字神”“句神”:林语堂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3 保持“异国情调”:鲁迅“异化”审美选择观 |
2.4.4 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傅雷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5 整体效果:焦菊隐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6 优化:许渊冲的审美选择观 |
2.5 小结 |
第3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影响要素论 |
3.1 外部要素 |
3.1.1 文化语境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
3.1.2 读者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
3.2 内部因素 |
3.2.1 译者翻译观念的影响 |
3.2.2 译者的审美倾向 |
3.3 小结 |
第4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论 |
4.1 言与意 |
4.1.1 “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 |
4.1.2 现代译学中的言意并重观 |
4.2 形与神 |
4.2.1 茅盾的“形神观” |
4.2.2 陈西滢与曾虚白的“形神”论 |
4.2.3 江枫“以形致神”的译诗观 |
4.2.4 互联互动:“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
4.3 异与同 |
4.3.1 文化层面上的“异”与“同” |
4.3.2 翻译领域中的“异”与“同” |
4.4 小结 |
第5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论 |
5.1 传统翻译审美原则 |
5.1.1 忠实与通顺原则 |
5.1.2 以“自然”为取向的翻译原则 |
5.2 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
5.2.1 内容与形式统一 |
5.2.2 整体与部分统一 |
5.2.3 文本内语境与文本外语境相统一 |
5.3 小结 |
第6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方法论 |
6.1 翻译策略述 |
6.1.1 翻译策略描述 |
6.1.2 翻译策略特征 |
6.1.3 翻译策略分类 |
6.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策略 |
6.2.1 词汇层的翻译策略 |
6.2.2 句法层的翻译策略 |
6.2.3 语篇层的翻译策略 |
6.2.4 语体层的翻译策略 |
6.3 小结 |
第7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实例分析—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 |
7.1 译作审美选择环境 |
7.1.1 王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
7.1.2 张、孙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
7.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 |
7.2.1 原作的艺术品质 |
7.2.2 译作的艺术品质 |
7.3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
7.3.1 得体原则(Appropriacy) |
7.3.2 精确原则(Accuracy) |
7.3.3 经济原则(Economy) |
7.3.4 形象原则(Imagery) |
7.4 翻译审美选择方法—《傲慢与偏见》译例分析 |
7.4.1 精“译”求精,自然得体—词层的审美选择 |
7.4.2 以“变”求“信”,以“变”求美—句层的审美选择 |
7.4.3 整体观照,局部参照—语篇层的审美选择 |
7.4.4 用语得体,神形毕肖—语体层的审美选择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
8.2 本研究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启示 |
8.3 本研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
8.4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鸣谢 |
(5)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难点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依据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中国散文英译研究 |
2.1.1 中国散文英译研究的现状 |
2.1.2 中国散文英译研究的思考 |
2.2 翻译美学研究 |
2.2.1 中国传统译论的美学渊源 |
2.2.2 翻译美学理论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2.2.3 翻译美学理论的思考 |
2.3 译者风格研究 |
2.3.1 传统译者风格研究 |
2.3.2 基于语料库翻译学的译者风格研究 |
2.3.3 译者风格研究的思考 |
2.4 文化学派理论研究 |
2.4.1 文化学派理论 |
2.4.2 文化学派理论的研究现状 |
2.4.3 文化学派理论的思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的定性研究 |
3.1 民国散文概述 |
3.1.1 散文概述 |
3.1.2 民国散文的繁荣 |
3.2 非形式系统的翻译审美 |
3.2.1 情志 |
3.2.2 意象 |
3.2.3 意境 |
3.3 形式系统的翻译审美 |
3.3.1 语音层 |
3.3.2 词语层 |
3.3.3 句段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的定量研究 |
4.1 定量研究方法 |
4.1.1 研究目标 |
4.1.2 语料库与语料库工具 |
4.1.3 研究方法 |
4.2 民国散文文体特征的定量研究 |
4.2.1 高频字 |
4.2.2 主题字 |
4.2.3 民国散文的文体特征 |
4.3 张培基与徐英才英译风格比较分析 |
4.3.1 词汇层面 |
4.3.2 句子层面 |
4.3.3 篇章层面 |
4.4 张培基与卜立德英译风格比较分析 |
4.4.1 词汇层面 |
4.4.2 句子层面 |
4.4.3 篇章层面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英美现代散文对比下的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研究 |
5.1 英美现代散文的文体风格 |
5.1.1 英美散文概要 |
5.1.2 英美现代散文风格的定量研究 |
5.1.3 英美现代散文的文体特征 |
5.2 张培基译本与英美现代散文风格的比较研究 |
5.2.1 词汇层面 |
5.2.2 句子层面 |
5.2.3 篇章层面 |
5.3 卜立德译本与英美现代散文风格的比较研究 |
5.3.1 词汇层面 |
5.3.2 句子层面 |
5.3.3 篇章层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民国散文译者风格形成之分析 |
6.1 外部因素 |
6.1.1 意识形态 |
6.1.2 赞助人 |
6.1.3 主流诗学 |
6.2 内部因素 |
6.2.1 翻译原则 |
6.2.2 译者素养 |
6.2.3 翻译目的 |
6.3 民国散文译者风格形成因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1.1 民国散文英译的翻译标准 |
7.1.2 民国散文译者风格的个性化特征 |
7.1.3 散文译者风格的研究模式 |
7.1.4 译者风格研究的思考 |
7.2 研究价值、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7.2.1 研究价值 |
7.2.2 研究局限与不足 |
7.2.3 未来研究方向 |
7.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翻译美学视域下《黄帝内经》回环辞格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1. 《内经》英译概况 |
1.1 《内经》英译本概况 |
1.2 《内经》英译本研究概况 |
1.3 《内经》辞格英译现状 |
2. 回环辞格概述 |
2.1 回环辞格的概念 |
2.2 回环辞格的分类 |
2.3 回环辞格研究现状 |
3. 翻译美学 |
3.1 翻译美学定义 |
3.2 翻译审美主体 |
3.2.1 定义 |
3.2.2 属性 |
3.3 翻译审美客体 |
3.3.1 定义 |
3.3.2 属性 |
3.4 翻译美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3.4.1 翻译美学的历史渊源 |
3.4.2 当代中国翻译美学的发展 |
3.4.3 翻译美学理论下翻译研究现状 |
3.4.4 翻译美学理论下《内经》英译研究回顾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1. 研究文本 |
1.1 汉语文本 |
1.2 英文文本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文献法 |
2.2 随机抽样法 |
2.3 对比分析法 |
第四章 研究讨论与结果 |
1. 翻译美学视域下的《内经》回环辞格的审美再现规律 |
2. 《内经》回环辞格的审美构成及译例分析 |
2.1 《内经》回环辞格的结构形式美 |
2.2 《内经》回环辞格的意蕴内涵美 |
2.3 《内经》回环辞格的文化色彩美 |
2.4 《内经》回环辞格的节奏韵律美 |
3. 翻译美学视域下的《内经》回环辞格英译的审美再现策略 |
3.1 非代偿式转换 |
3.1.1 仿造译法 |
3.2 部分代偿式转换 |
3.2.1 省略译法 |
3.2.2 增补译法 |
3.3 代偿式转换 |
3.3.1 合并译法 |
第五章 结论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局限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研究 ——以汉英互译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中国传统译论研究 |
第二节 翻译美学研究 |
第三节 “雅”审美意识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意义建构 |
第一节 “雅”的初始立意 |
第二节 “雅”的意义建构 |
一、原作风姿:“雅”的文体形式论 |
二、译作优美:“雅”的艺术审美观 |
三、读者为重:“雅”的审美接受观 |
四、出神入化:“雅”的风格境界论 |
第二章 “雅”的翻译美学内涵 |
第一节 “雅”的语言维度 |
第二节 “雅”的风格维度 |
第三节 “雅”的文化维度 |
第四节 雅俗之辩:“离俗”之“雅” |
第三章 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操作机制和实践困境 |
第一节 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操作机制 |
第二节 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实践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8)刘若愚文学批评与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 着作 |
(二) 博士硕士毕业论文 |
(三) 期刊论文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刘若愚文学批评成就的文化积淀 |
一、家庭环境与教育背景 |
二、任教经历与诗歌创作 |
三、学术成果概貌 |
第二章 刘若愚的中国文论系统化建构 |
一、系统化雏形——“四种诗观” |
1 “四种诗观”译名新探 |
2 “四种诗观”的分野 |
3 “四种诗观”的意义 |
二、系统化成形——“六大理论” |
1 《中国文学理论》的目的 |
2 “六大理论”的依托 |
3 “六大理论”概貌 |
4 圆形架构和“六大理论”的启发与缺陷 |
三、刘若愚文学研究与世界文学 |
第三章 刘若愚诗歌批评观点与运用 |
一、境界-语言论的渊源 |
1 境界论 |
2 “四种诗观”的短板 |
3 儒家经学中心主义 |
4 英美新批评 |
二、境界-语言论的内涵 |
1 境界-语言论的主张 |
2 境界-语言批评标准 |
三、境界-语言论实践典范 |
1 海外李商隐诗歌研究 |
2 李商隐诗的境界与语言 |
第四章 刘若愚翻译策略与实践 |
一、刘若愚翻译策略及观点概要 |
二、刘若愚的中国文论翻译 |
1 中国文论翻译之难 |
2 中国文论英译举隅 |
三、刘若愚的诗歌翻译 |
1 李商隐诗歌中的中国文化 |
2 刘若愚的李商隐诗歌翻译背景 |
3 刘若愚的李商隐诗歌翻译 |
4 李商隐诗翻译之不足 |
第五章 刘若愚中国文学批评的跨文化传播启示 |
一、理解缺乏性动机与丰富性动机 |
二、考虑“文化维模”功能 |
三、提倡“外位性”眼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
第一章 换译研究述评 |
第一节 换译研究综述 |
一、国外换译研究概述 |
二、国内换译研究简述 |
第二节 换译研究简评 |
一、换译视角研究简评 |
二、换译研究不足之处 |
三、换译研究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换译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换译称名流变 |
一、换译称名梳理 |
二、换译称名溯源 |
三、换译称名术语化 |
第二节 换译内涵 |
一、换译的特点 |
二、换译的本质 |
三、换译的定义 |
第三节 换译外延 |
一、换译的类型 |
二、换译的目的 |
三、换译的原则 |
四、换译的领域 |
五、换译的地位 |
六、换译的联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换译类型解析 |
第一节 有形换译 |
一、单位换译 |
二、标点换译 |
三、形象换译 |
第二节 无形换译 |
一、词类换译 |
二、语气换译 |
三、语态换译 |
四、视角换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换译机制假说 |
第一节 显性换译机制 |
一、概念替代机制 |
二、意象替代机制 |
第二节 隐性换译机制 |
一、(语义→语形)+语用思维假说 |
二、语用→语义→语形思维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换译理据阐释 |
第一节 换译的语言学理据 |
一、换译的语形理据 |
二、换译的语义理据 |
三、换译的语用理据 |
第二节 换译之思维学理据 |
一、双语思维同一性理据 |
二、双语思维矛盾性理据 |
第三节 换译的文化学理据 |
一、换译的文化同质性理据 |
二、换译的文化异质性理据 |
第四节 换译的其他理据 |
一、换译之哲学理据 |
二、换译之美学理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翻译美学视角下《为奴十二年》陌生化美学特质的再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论文选题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论文研究方法与设计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翻译美学理论在国内外译界的研究 |
第二节 陌生化文艺论在国内外译界的研究 |
第三章 翻译美学理论与陌生化文艺论之间的美学互通属性 |
第一节 翻译美学理论与陌生化文艺论 |
第二节 翻译美学系统与陌生化美学特质再现的主要手段 |
第四章 《为奴十二年》译本陌生化美学特质再现对比——内容美系统 |
第一节 《为奴十二年》译本词语转义修辞的陌生化美学特质再现对比 |
第二节 《为奴十二年》译本语言内部意义修辞的陌生化美学特质再现对比 |
第五章 《为奴十二年》译本陌生化美学特质再现对比——形式美系统 |
第一节 《为奴十二年》译本音位层的陌生化美学特质再现对比 |
第二节 《为奴十二年》译本词层的陌生化美学特质再现对比 |
第三节 《为奴十二年》译本句子层的陌生化美学特质再现对比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辞格及文学语言的美学价值在语际转换中的再现(论文参考文献)
- [1]余华小说前景化语言俄译研究[D]. 张楚彬.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2]《大师与玛格丽特》汉译审美比较研究[D]. 张美秋.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D]. 葛厚伟. 扬州大学, 2020(01)
- [4]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D]. 李智. 西南大学, 2019(05)
- [5]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研究[D]. 宋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0)
- [6]翻译美学视域下《黄帝内经》回环辞格英译研究[D]. 文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2)
- [7]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研究 ——以汉英互译为中心[D]. 李星颖. 西南大学, 2018(01)
- [8]刘若愚文学批评与翻译研究[D]. 唐臻娜.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4)
- [9]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D]. 倪璐璐.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10]翻译美学视角下《为奴十二年》陌生化美学特质的再现研究[D]. 许建.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