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有超强保护功能的稳压电源(论文文献综述)
侯妍[1](2021)在《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系统接收机设计》文中提出光信号接收机是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决定了整个光纤传感系统的性能,接收机灵敏度的高低对于传感系统的性能优劣具有重要的影响。论文对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系统和总体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根据系统要求设计了光接收机的原理图和PCB,在理论指导下,对各功能模块进行了合理规划,对关键器件的选型和电路参数的计算等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文围绕设计方案中电源模块、温度控制模块、高压放大模块以及控制模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证。电源模块为各个功能模块提供稳定低噪声电源;温度控制模块对光纤光栅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进行温度监测和控制,使其工作在最佳性能状态下;高压放大模块对光电转换后的微弱信号进行降噪和放大处理,运用三级放大电路设计,并抑制了增益过高产生的自激噪声;控制模块包括微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通过与各个功能板块进行通信,协同高效地为接收机服务。论文对最终制成的印刷电路板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符合预期设计,实现了各个功能模块所需的效果。
温承鹏[2](2019)在《基于LORA的铁路车站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近些年,随着铁路车站现代化程度的提高,除了车站内电梯、扶梯这种对乘客生命安全会造成影响的设备需要重点监测维护外,站内闸机、自动售票机等与乘客息息相关的旅服设备也直接影响到乘客的出行效率和满意度,所以对这些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准确有效地监测,是很重要的。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监测数据有线传输方式逐渐被更经济实用的无线传输方式所取代。因此,本文针对监测系统中信号采集和信息传输两大关键技术,研究并设计了应用于铁路车站设备状态的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侧重于下位机的功能实现,可以完成设备状态信号的精准采集,以及通过LoRa无线技术的可靠传输。首先,本文从铁路车站需要监测的设备和具体场景入手,分析了监测系统的功能需求,并对信号检测的方法与监测系统适合采用的无线网络方案进行了分析。其次,设计了可以实现监测系统设备状态信号采集与信息传输功能的硬件系统,其中重点设计了模数转换前端的信号调理电路,并完成了除外接传感器外的整个硬件系统的PCB设计与实现。然后,根据LoRa技术的特点,结合铁路车站的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速率的分组式时分多址”无线网络通信策略,并设计了相应的MAC协议,完成了协议移植。最后,分别从硬件系统和LoRa无线传输两方面对监测系统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硬件系统的性能和LoRa在站内传输的可靠性均满足预期设计。本文设计的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铁路车站设备状态监测的目的,设计的信号调理电路在提高采集微弱信号抗噪性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提出的无线网络通信策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丁振名[3](2019)在《基于飞秒光梳的激光稳频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激光器的发展及其应用开始介绍,引入了外腔半导体激光器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及其在这些应用中激光稳频的重要性。对用于激光稳频的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Littrow和Littman两种结构做了介绍。分析了激光频率的稳定度和复现性、激光频率稳定的理论模型、影响激光频率稳定的因素以及几种激光稳频方法的结构和原理,对实验系统中使用的飞秒光梳系统做了详细研究。提出了基于飞秒光梳的激光稳频的方法,波长为698nm的外腔半导体激光器和光梳系统输出的光进行拍频,使用光电探测器探测拍频信号,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入电学系统,经过信号处理,通过对拍频信号进行快速数字采样,得到频率差的时域信号,再利用FPGA对时域信号进行FFT变换,寻找拍频的频率峰值,直接得到激光器相对于光梳梳齿的频率差,通过数字PID算法实现频率的锁定。实验上,搭建了698nm外腔半导体激光器和飞秒光梳的拍频光路,在电学部分设计制作了稳压电源、低噪声功率放大器、信号限幅电路、信号偏置电路,对数据采集卡和FPGA的参数选择做了分析说明,并将电学部分做成了一台FFT激光频率锁定控制器。最后,对698nm外腔半导体激光器进行了稳频实验,通过分析稳频系统拍频的数据,表明系统的秒级稳定度达到了约3.6×10-11,达到了系统设计要求,该稳定度能够满足大部分实际应用的要求。
董丽涛[4](2014)在《农用智能交流稳压器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电网电压波动造成电压不稳、边远地区长期电压不足、一些高精密仪器设备需要高稳定的电源等问题,以及目前交流稳压电源体积大,或电路控制复杂的缺点,设计了一种低功耗智能交流稳压电源。系统硬件和软件均采用模块化设计,系统硬件设计采用补偿型稳压方式,由补偿变压器、双向调节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保护电路、人机接口电路等构成。系统采用串级调压并给出了斩控电路输出滤波器参数的计算方法。根据稳压电源精度要求,给出了一种高精度电压、电流过零及极性检测电路。控制电路中所用电源均为开关电源。系统核心采用带8通道10位AD输入和PWM输出的STC12C5A32AD单片机,使系统结构和控制方式简单;电压闭环采用直流电压采样反馈技术,工频电压经过全波整流,变为正弦半波直流电压,分压电阻分压后,直接输入单片机AD口采样,求取电压有效值,采样频率达12.8 kHz,采样及控制精度高;4kHzPWM斩波频率,滤波电容和电感容量小,且谐波含量小。系统软件开发基于Keil uVISION4集成开发环境为开发平台,采用C51语言编写。整个程序有:主程序、显示子程序、按键重点子程序、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子程序、控制算法子程序、输出控制子程序、故障报警子程序等。主程序主要完成初始化、调用各模块程序。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电压输出精度高,体积及重量较一般产品减小,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王昱[5](2021)在《基于聚吡咯涂层织物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和电加热元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可穿戴电子器件的发展,柔性压力传感器和电加热元件作为柔性电子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研究者们的关注。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传感器和电加热元件性能方面。聚吡咯涂层织物凭借其出色的柔韧性和导电性,以及低成本、可再生、环境友好的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成为制备柔性压阻传感器和电加热元件的重要导电材料。本文基于纺织材料和聚吡咯材料制备了高性能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和电加热元件,并进行性能的测试与分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吡咯涂层织物,探讨了基底种类、聚合时间和吡咯浓度对其表面形貌、导电性、传感性能和电加热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参数。测试表明,基底种类为粗纱棉织物,聚合时间为90 min,吡咯浓度为0.5 mol/L时,为最佳制备条件,聚吡咯涂层棉织物电阻为7.544?,表面电阻率为11.6?/sq,拥有0~16 k Pa的工作范围和最高为60.23 k Pa-1的灵敏度,具有优秀的电加热性能,包括100 s的快速升温响应、115.5℃的最大平衡温度和7200 s的热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用多巴胺对织物进行改性,再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聚吡咯多巴胺涂层织物。为了探讨多巴胺涂层对于性能的影响,设置了不同吡咯浓度。研究了其在不同吡咯浓度下的形貌、导电性、传感性能和电加热性能,得到0.3 mol/L的吡咯浓度下制备的聚吡咯多巴胺涂层织物性能最好。测试可知,聚吡咯多巴胺涂层织物的电阻低至6.93?,表面电阻率低至10.8?/sq,拥有0~16k Pa的工作范围、84.46 k Pa-1的灵敏度以及3000 s的重复性,同样具有优秀的电加热性能,包括100 s的快速升温响应、120.6℃的最大平衡温度。将聚吡咯多巴胺涂层织物制备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安装于手腕桡动脉、手指、手腕及膝盖处来检测脉搏信号、微小信号和人体运动情况,证明了柔性压阻传感器在检测微弱信号和运动的能力,将聚吡咯多巴胺涂层织物制备的加热元件放置于膝盖处,进行稳定可控加热,证明织物电加热元件可以进行实时稳定加热,说明聚吡咯多巴胺涂层棉织物在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发展前景。
杨楠[6](2020)在《高压开关柜的热气溶胶自动灭火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生产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也经历着飞速地发展,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对维持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高压开关柜是在电力系统中起到关键控制作用和保护作用的重要综合性一体化电气设备,火灾事故对其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威胁极大,但由于技术手段和灭火材料的限制,电力工作者一直未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热气溶胶灭火技术的发展,为处理高压开关柜带电火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仿真计算与实验论证相结合的方式,根据高压开关柜的火灾特征围绕着热气溶胶灭火技术展开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介绍了高压开关柜层次化的独立隔室结构以及柜内一次设备承载高电压和大电流的实际运行特点,通过分析大量火灾事故案例,归纳总结出引起高压开关柜起火的五大根本原因,即电阻过大起火、漏电起火、过负荷起火、短路起火和环境因素的影响。2)为了进一步探究电接触部位的发热影响,本文以KYN28A-12型高压开关柜为目标,简化后使用Auto CAD建立了高压开关柜的立体模型,并利用COMSOL有限元仿真计算软件求解得到了正常运行状态下10k V高压开关柜在达到稳定状态后的温升数据和温度分布情况,证明了电接触部位的严重发热是引起高压开关柜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大幅温升的主要原因,指出在灭火设计中应将电接触部位作为重点防护对象。3)从K型气溶胶和S型气溶胶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入手,全面分析了热气溶胶的基本性质,详细描述了热气溶胶的灭火机理,通过与传统灭火材料的对比,总结了热气溶胶在清洁程度、安全性能、灭火效率等方面的优势。为了清晰热气溶胶对高压开关柜中带电设备的绝缘影响,本文对经过K型气溶胶喷射后的10k V高压电缆进行工频耐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热气溶胶并不会使设备的绝缘强度降低,并于此初步验证了热气溶胶灭火技术在高压开关柜中应用的可行性。4)使用K型气溶胶灭火技术,在KYN28A-12型高压开关柜中模拟真实的火灾场景,进行高压开关柜全淹没式灭火实验,验证了热气溶胶灭火的高效性;进行热气溶胶越障能力测试,验证了热气溶胶超强的扩散保护能力;进行启动方式的综合测试实验,筛选出了快速灵敏的自动感应启发方式。本文针对热气溶胶自动灭火技术和高压开关柜带电火灾场景开展了详细的研究分析工作,应用热气溶胶自动灭火技术在高压开关柜中形成有了高效、可靠的保护,弥补了传统灭火技术的缺陷,打破了灭火材料选择的局限。本研究具有较高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对高压开关柜的安全运行和高压带电场景的火灾防护意义重大。
何亚丽[7](2020)在《棉纤维及聚丙烯腈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表面润湿改性与油水分离研究》文中认为水是自然界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之一,然而由于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所产生的油水混合物规模的持续增加,对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油水混合物的有效分离已成为科研工作者的一项迫切挑战;棉织物由于其本身可提供微观粗糙度,天然的高孔隙率可确保流体自由通过,加之可降解特性,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油滴粒径>150μm的浮油分离。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具有高的孔隙率、大的比表面积、连续互通的孔道,形态与润湿性可调控等优点,在液滴粒径<20μm的水包油型乳液分离中具有应用价值。本文分别以棉织物以及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薄膜为基底,通过化学浸渍表面改性技术,制备出了可用于游离油与水包油乳液分离的纳米复合薄膜材料。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耐苛性可降解棉纤维的无氟化超疏水改性与油水分离性能为了制备不含氟、可降解且可有效分离浮油的分离膜材料,以原料易得的棉织物为基底,用Zn O纳米棒对其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采用不含氟的低表面能物质SA进行包覆,制备得到Zn O/SA改性超疏水棉织物。以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对所制备Zn O/SA改性棉织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 O纳米棒与SA通过化学键合作用牢固地附着在棉织物表面,形成接触角为164°的超疏水涂层。该涂层不仅在恶劣的化学环境下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还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辐射能力以及对多种液体的自清洗性能。Zn O/SA改性棉织物对多种含量有粒径大于150μm油滴的油水混合液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即使经过10个周期的分离实验,其分离效率仍保持在95.5%。此外,Zn O/SA改性棉织物还具有出色的降解性能。(2)PDA@PAN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水包油乳液分离性能在油水分离领域,含油粒径小于20μm油滴的水包油乳液分离是目前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棉织物的孔隙太大很难将其分离。本章首先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亲水性的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然后通过控制多巴胺的自聚合反应,生成低密度附着的聚多巴胺(PDA)纳米簇,得到PDA@PAN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通过SEM、EDX、XPS、FTIR等进行结构与形貌表征,利用总有机碳(TOC)分析仪测试了分离前乳液与分离后滤液的TOC值,以探究该薄膜的分离效率。结果表明PDA@PAN静电纺丝纤维膜具有超亲水性和水下疏油性能,制备的薄膜对于正己烷/水,正十二烷/水和正十六烷/水的乳液体系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经过10次循环分离后,薄膜分离的流动通量没有明显降低,滤液TOC值也没有显着升高,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3)TA-APTES@PAN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水包油乳液分离性能为解决PDA在PAN纳米纤维上涂覆率低的问题,本章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形貌规整的PAN纳米纤维,然后利用单宁酸(TA)中的邻苯二酚可以和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的水解产物发生迈克尔加成以及席夫碱反应,生成了TA-APTES纳米微球,密集附着于PAN纳米纤维表面及纤维膜的三维孔穴中。结果证实该薄膜具有超亲水-水下疏油性以及对水包油乳液的优异分离性能,与第三章PDA@PAN纳米纤维膜相比,无论是流动通量还是分离效率都有所提高。经过10次循环分离使用后,滤液中的TOC值没有明显增加,流动通量也没有明显降低,表明该薄膜具有优异的循环使用性能。此外,还发现其对有机染料溶液也具有一定的分离作用,从而展现出广泛的油水分离适用性和极佳的应用前景。(4)GA-APTES@PAN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水包油乳液分离性能相对于TA分子中的邻苯二酚,本章采用具有邻苯三酚基团的没食子酸(GA)作为修饰剂,以进一步提高薄膜超亲水性和底材结合牢固度。对所制备GA-APTES@PAN静电纺丝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了形貌结构表征、乳液分离性能测试和有机染料去除实验。结果表明,与GA-APTES@PAN薄膜相比,GA-APTES@PAN具有更为优异的乳液分离能力、循环使用性能和有机染料去除能力。
杨楠[8](2020)在《纳米碳纤维聚氨酯基复合材料机敏特性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聚氨酯水泥(PUC)加固桥梁的工程实践为背景,通过向PUC中加入纳米碳纤维(CNF)等导电填料,将其制成纳米碳纤维聚氨酯水泥(CPUC)复合材料。从CPUC的制备、力学特性入手,对CPUC的机敏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评估CNF分散效果的方法。研究了 CPUC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电阻率变化规律,利用CPUC电阻率变化对其疲劳累积损伤进行定量评定。通过CPUC材料加固混凝土大梁,建立电阻变化率与外荷载关系模型,对梁体的承载力状况进行实时评估,加固的同时实现了梁体健康监测的双重效果。利用CPUC加固混凝土柱,提高柱承载能力的同时,通过CPUC的纵向电阻变化率预估钢筋纵向应变,对柱体损伤程度进行定量表征,形成具有损伤自诊断功能的外包CPUC混凝土柱体。最后,以某加固实桥为例,利用集成型CPUC智能传感器,对主梁张拉体外预应力钢束前后,及静载试验下的主梁关键截面应变进行监测,验证了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本研究为CPUC在智能监测方向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双组分聚氨酯(PU)为胶凝材料,水泥作为主要细集料,CNF作为主要导电填料,通过对CNF粒子进行表面化学改性,采用机械高速共混的一步法制备CPUC复合材料。CPUC的平均抗压、抗弯强度分别为53.7 MPa、30.75 MPa;当温度介于-40℃~40℃时,直接拉伸强度范围在24.13MPa与18.13MPa之间,极限应变小于5500με;CPUC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应力平均值为3.47MPa,大于混凝土材料自身的粘结强度;粘结抗剪强度可达3.08MPa,与未掺加碳纤维的PUC相比,粘结抗剪强度提高了8%。2、以灵敏度500作为压敏特性的参考指标,建立CPUC复合材料CNFs导电填料浓度与其相应正六面体电阻变异系数二次曲线关系,可评估CPUC复合材料中CNFs的分散效果,进而判别CPUC的灵敏度特性,为CPUC拌合物灵敏度的判别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新方法。3、疲劳荷载作用下,CPUC疲劳寿命符合两参数的weibull分布,CPUC弯拉状态下电阻率随着疲劳应力幅值与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呈现三阶段的变化规律;不同环境温度疲劳荷载作用下,CPUC弯拉电阻率随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可利用CPUC电阻率变化预测其弯拉疲劳累积损伤,采用损伤阈值电阻率,或极限电阻率作为开始损伤或破坏的衡量标准,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4、利用CPUC材料加固混凝土大梁,可显着提升梁的屈服荷载与极限荷载,作为加固材料时CPUC与PUC相比,对梁体极限荷载、延性指数提升较大。CPUC弯曲过程中的电阻变化率可反映钢筋受力过程中应变状态的全过程,可利用CPUC电阻变化率的突变监测钢筋屈服,进而对构件进行安全预警,借助CPUC材料初始电阻变化率-拉应变的本构关系,建立电阻变化率与外荷载关系模型,可对梁体的承载力状况进行实时评估,加固的同时实现了梁体健康监测的双重效果。5、利用CPUC加固混凝土柱,可使柱承载能力、延性与能量耗散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且随CF掺量的增加提升较为显着。可利用CPUC的纵向电阻变化率预估钢筋或混凝土的纵向应变,对柱体损伤程度进行定量表征,形成具有损伤自诊断功能的外包CPUC混凝土柱体,为结构的健康监测、预警提供了新途径。6、利用集成型CPUC智能传感器,对某实桥箱梁张拉体外预应力钢束前后,及加固后静载试验主梁关键截面的应变进行测量,表明CPUC智能传感器可对混凝土表面应变进行实时监测,进而对构件的损伤程度进行定量评估,并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验证了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可靠性。
王娟[9](2020)在《高重频脉冲功率源测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电磁、电热化学炮是目前国内外新概念武器研究的热点,脉冲功率电源作为弹丸发射的能量来源,具有电压高、电流大、放电速度快等特点。随着脉冲功率电源关键器件性能水平的不断提高,高重频脉冲功率源放电技术成为现阶段的重要研究方向。为了确保高重频脉冲功率源放电的可靠进行,在每次放电结束后对其关键器件的性能进行检测,确保后续充放电工作的正常进行就显得尤为必要。但目前对于脉冲电源高功率器件的实时诊断技术还不够成熟,制约了高重频脉冲电源技术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对高重频脉冲功率源的测控系统展开了研究。提出了高重频脉冲功率源测控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设计了测控系统的上位机软件界面,实现对实验参数的设置、放电流程的控制以及各模块功率器件的检测,重点设计了脉冲电源模块(PPM)放电电流检测和晶闸管及硅堆故障检测单元,确保脉冲功率电源在高重频工况下可靠工作。电流检测:针对PPM在工作状态下的放电特点,建立电流检测边界判断模型,判断PPM是否正常放电,同时可根据异常电流波形对功率组件损害情况进行判断定位。电流检测单元包括外积分式罗氏线圈、电流采集微处理器单元、通信电路以及上位机诊断软件。晶闸管及硅堆故障检测:采用高压隔离的方式对晶闸管及硅堆均压电阻上的电压进行静态检测,进一步判断连续放电后晶闸管或硅堆是否被击穿,为下一次实验的进行提供诊断依据。故障检测单元包括检测电路、单片机控制单元、通信电路以及上位机检测软件。电流检测和故障检测相结合,可有效提高对晶闸管及硅堆故障判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完成了高重频脉冲功率源测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此测控系统可以实现对电流波形的诊断,并在0.6s之内完成对晶闸管及硅堆的故障检测,为脉冲电源可靠可控的高重频放电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张刚[10](2019)在《高可靠ADC单粒子试验测试系统研究及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空间辐射环境中存在着多种高能质子、电子、重离子以及高温等离子体等各种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会与航天器设备中电子元器件的半导体材料相互作用,造成器件损伤,通常表现为逻辑状态翻转、功能失效甚至元器件的烧毁,一般称这类效应为单粒子辐射效应(SEE),如何准确、有效评估此类效应是十分必要的。传统ADC器件的单粒子辐照试验检测系统通常基于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实现信号输入及电源供电,利用逻辑分析仪的触发功能监控并抓取单粒子辐照时模/数转换器(ADC)器件的输出数据信号跳变;该系统信号链路复杂,易受试验环境的干扰,不便携带和功能扩展。鉴于此,本文针对空间应用的高可靠ADC器件,基于虚拟设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设计了一款集成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控制方案的单粒子辐照试验检测系统,用以监控高可靠ADC器件单粒子辐射效应、评估其抗单粒子辐射能力。该方案结合FPGA可编程资源丰富(特别是I0资源)和SOC程序开发便捷灵活的优点,下位机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便于转运及携带;下位机与上位机之间的通讯采用USB2.0接口通讯,与试验现场环境兼容性高,通过串口可有效实现试验真空腔体内外的连接及远程操控;上位机的控制界面采用Visual C++设计;下位机辐照测试板供电接口电压12V,下位机板上集成供电转换模块为控制单元及被测ADC器件提供±5V供电。最终该套单粒子辐照试验检测系统成功应用于某款星用高可靠ADC器件的重离子加速器单粒子辐照的测试检验,试验结果表明,高可靠模/数转换器单粒子试验系统能够满足现阶段在研项目需求,达到了预期设计的目标。
二、具有超强保护功能的稳压电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具有超强保护功能的稳压电源(论文提纲范文)
(1)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系统接收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2 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 论文主要研究任务和安排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系统理论基础 |
2.1 光纤传感理论基础 |
2.2 光纤中的布里渊散射效应 |
2.2.1 自发布里渊散射与受激布里渊散射 |
2.2.2 前向受激布里渊散射与后向受激布里渊散射 |
2.3 基于布里渊散射的传感机理 |
2.3.1 温度传感机理 |
2.3.2 应变传感机理 |
2.4 基于布里渊散射的传感技术 |
2.4.1 基于自发布里渊散射的BOTDR技术 |
2.4.2 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BOTDA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系统设计 |
3.1 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系统 |
3.1.1 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系统理论基础 |
3.1.2 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系统功能设计 |
3.1.3 PCB设计理论 |
3.2 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系统背板设计 |
3.2.1 背板的电源设计 |
3.2.2 背板的通信设计 |
3.2.3 背板的PCB设计 |
3.3 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系统接收机总体设计 |
3.3.1 接收机的功能结构 |
3.3.2 接收机的性能指标 |
3.3.3 接收机的PCB总体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系统接收机设计 |
4.1 接收机功能模块设计 |
4.2 电源模块设计 |
4.2.1 供电电源的芯片选型和电路设计 |
4.2.2 电源模块测试方案及结果 |
4.3 温度控制模块设计 |
4.3.1 温控模块芯片选型及电路设计 |
4.3.2 温控模块测试结果和分析 |
4.4 高压放大模块设计 |
4.4.1 光电转换电路设计 |
4.4.2 放大电路设计 |
4.5 系统控制模块设计 |
4.5.1 微控制器芯片选型 |
4.5.2 控制器外围电路设计 |
4.6 其他模块设计 |
4.6.1 偏置高压模块设计 |
4.6.2 泵浦激光器驱动模块与衰减模块电路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LORA的铁路车站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
1.2.1 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发展概况 |
1.2.2 LoRa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概况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2 信号检测方法分析 |
2.2.1 传感器选型分析 |
2.2.2 惠斯通电桥原理分析 |
2.2.3 远端补偿电路设计与验证 |
2.3 系统无线网络分析 |
2.3.1 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选型 |
2.3.2 监测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硬件系统的整体设计 |
3.2 电源电路设计 |
3.2.1 电源电路的选型分析 |
3.2.2 各供电单元电路的详细设计 |
3.3 测量电路设计 |
3.3.1 桥式线性温度测量电路 |
3.3.2 湿度测量电路 |
3.3.3 全桥式形变测量电路 |
3.3.4 振动测量电路 |
3.4 前端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4.1 信号放大与共模抑制电路设计 |
3.4.2 滤波电路设计 |
3.5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
3.5.1 ADC驱动电路设计 |
3.5.2 ∑-△型ADC电路设计 |
3.6 控制电路及其它功能电路设计 |
3.6.1 STM32F103RET6主控电路设计 |
3.6.2 USB转串口电路设计 |
3.6.3 SD卡存储电路设计 |
3.6.4 SWD下载电路设计 |
3.7 LoRa无线传输电路设计 |
3.8 电路板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线监测网络通信协议设计 |
4.1 LoRa技术特点分析 |
4.2 无线网络拓扑结构的通信研究 |
4.2.1 无线网络拓扑结构 |
4.2.2 无线网络通信策略研究 |
4.3 无线网络的通信建立 |
4.3.1 采集节点与汇聚节点通信建立 |
4.3.2 传输超时解决方案 |
4.3.3 CAD检测通信与网络校时 |
4.4 无线传输帧结构设计 |
4.4.1 控制帧格式 |
4.4.2 数据帧格式 |
4.5 协议移植 |
4.5.1 采集节点 |
4.5.2 汇聚节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硬件系统测试 |
5.1.1 电源电路 |
5.1.2 信号调理及ADC转换电路 |
5.1.3 控制电路 |
5.2 收发性能测试 |
5.3 站内LoRa通信距离与可靠性测试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LoRa系统电路原理总图 |
附录B 部分核心代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重要比赛项目 |
致谢 |
(3)基于飞秒光梳的激光稳频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激光稳频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稳频原理和方法 |
2.1 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 |
2.2 频率的稳定度和复现性 |
2.3 激光器频率变化的理论模型 |
2.4 影响激光频率稳定的因素 |
2.5 频率稳定度的测量 |
2.6 激光频率稳定的方法 |
2.6.1 以F-P腔为频率参考的稳频方法如以下两种 |
2.6.2 几种自动稳频技术 |
3 飞秒光学频率梳的原理与系统 |
3.1 飞秒光学频率梳的基本原理 |
3.2 飞秒光学频率梳系统 |
3.2.1 飞秒光学频率梳整体分析 |
3.3 重复频率fr和偏移频率f0探测 |
3.4 重复频率fr和偏移频率f0的锁定 |
4 稳频系统设计 |
4.1 光学系统 |
4.2 电学系统 |
4.2.1 低噪声功率放大器 |
4.2.2 线性稳压电源 |
4.2.3 限幅电路 |
4.2.4 DAD数据采集卡 |
4.2.5 FPGA板卡 |
4.2.6 偏置电路 |
4.3 软件系统 |
4.3.1 下位机程序说明 |
4.3.2 上位机操作说明 |
5 实验及数据分析 |
5.1 698 nm外腔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光源 |
5.2 MenloSystems FC1550 光梳系统及fr和f0的锁定 |
5.3 拍频信号的获取及优化 |
5.4 闭环锁定实验 |
5.5 实验结果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农用智能交流稳压器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交流稳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说明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结构设计 |
2.1 系统功能需求 |
2.1.1 交流稳压系统的应用需求 |
2.1.2 系统硬件功能需求 |
2.1.3 系统软件功能需求 |
2.2 系统性能需求 |
2.3 系统总体构架设计 |
2.3.1 系统设计思路 |
2.3.2 系统结构设计 |
2.3.3 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流稳压电源主电路设计 |
3.1 交流斩波控制原理 |
3.2 稳压电源主电路结构 |
3.3 工作原理及功率流向分析 |
3.4 等效电路 |
3.5 稳压控制原理 |
3.6 主电路参数计算 |
3.6.1 补偿变压器参数计算 |
3.6.2 开关器件参数计算 |
3.6.3 滤波器参数计算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控制电路硬件设计 |
4.1 输入输出电流采样保护及过流触发电路 |
4.1.1 输入电流采样保护电路 |
4.1.2 输出电流采样保护及过零触发电路 |
4.2 输入输出电压采样及过零触发电路 |
4.2.1 输入电压采样及过零触发电路 |
4.2.2 输出电压采样电路 |
4.3 故障综合及继电报警电路 |
4.4 电源及驱动电路 |
4.4.1 电源电路 |
4.4.2 IGBT栅极驱动电路设计 |
4.4.3 驱动信号电路设计 |
4.5 显示与中断按键电路 |
4.6 PCB板的设计 |
4.6.1 显示电路的PCB的设计 |
4.6.2 电源及驱动电路的PCB设计 |
4.6.3 控制电路的PCB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5.1 Keil C51开发系统 |
5.2 寄存器设置 |
5.3 系统主程序设计 |
5.4 数据采集子程序设计 |
5.4.1 电压采样程序设计 |
5.4.2 电流采样程序设计 |
5.4.3 定时中断A/D转换程序设计 |
5.5 键盘显示子程序设计 |
5.5.1 键盘中断子程序设计 |
5.5.2 显示子程序设计 |
5.6 输出控制子程序设计 |
5.6.1 PWM控制程序设计 |
5.6.2 PID控制算法程序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实现及测试结果分析 |
6.1 系统操作性能及主要功能部件 |
6.1.1 系统主控制板测试 |
6.1.2 系统主电路测试 |
6.1.3 系统键盘及显示电路板测试 |
6.2 系统整体性能测试 |
6.3 系统稳定性及保护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电源及驱动电路图 |
附录二 显示与中断按键电路图 |
附录三 系统软件清单 |
致谢 |
(5)基于聚吡咯涂层织物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和电加热元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吡咯简介 |
1.1.1 聚吡咯的性能和结构 |
1.1.2 聚吡咯涂层的制备方法 |
1.2 柔性压阻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1.2.1 传感材料 |
1.2.2 聚吡咯涂层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1.3 柔性电加热元件的简介 |
1.3.1 电加热材料 |
1.3.2 聚吡咯涂层电加热元件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聚吡咯涂层织物的制作及性能测试 |
2.1 引言 |
2.2 聚吡咯涂层织物的制备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聚吡咯涂层织物的制备方法 |
2.3 聚吡咯的工作机理 |
2.4 聚吡咯涂层织物的性能表征 |
2.4.1 负载量与导电性测试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4.3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LIR)分析 |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2.4.5 传感性能测试 |
2.4.6 电加热性能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基底种类对聚吡咯涂层织物性能的影响 |
2.5.2 聚合时间对聚吡咯涂层织物的影响 |
2.5.3 吡咯浓度对聚吡咯涂层织物性能的影响 |
2.5.4 聚吡咯涂层织物的性能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吡咯多巴胺涂层织物的制作及性能测试 |
3.1 引言 |
3.2 聚吡咯多巴胺涂层织物的制备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聚吡咯多巴胺涂层织物的制备方法 |
3.3 聚多巴胺的工作机理 |
3.4 聚吡咯多巴胺涂层织物的表征 |
3.4.1 表面形貌 |
3.4.2 导电性能 |
3.4.3 傅里叶红外光谱(FLIR)分析 |
3.4.4 能量色散X光谱仪(EDS)分析 |
3.5 聚吡咯多巴胺涂层织物的性能测试 |
3.5.1 传感性能分析 |
3.5.2 电加热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压阻传感器和电加热元件的制作与性能测试 |
4.1 前言 |
4.2 在人体健康检测方面的应用 |
4.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2 实验步骤 |
4.2.3 结果与讨论 |
4.3 在人体运动监测方面的应用 |
4.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3.2 实验步骤 |
4.3.3 结果与讨论 |
4.4 在电加热方面的应用 |
4.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4.2 实验步骤 |
4.4.3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致谢 |
(6)高压开关柜的热气溶胶自动灭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高压开关柜的火灾事故原因及其温度场分析 |
2.1 高压开关柜起火的理论分析 |
2.2 高压开关柜内的温度场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热气溶胶灭火技术的机理及应用研究 |
3.1 热气溶胶灭火剂的主要成分及性质 |
3.2 热气溶胶的灭火机理 |
3.3 热气溶胶用量设计 |
3.4 热气溶胶对10kV电力电缆绝缘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4.1 高压开关柜全淹没式灭火实验 |
4.2 热气溶胶越障能力测试 |
4.3 启动方式综合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棉纤维及聚丙烯腈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表面润湿改性与油水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含油污水的来源、危害与处理方法 |
1.1.1 含油污水的来源与分类 |
1.1.2 含油污水的危害 |
1.1.3 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 |
1.2 润湿性材料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
1.2.1 润湿性分离材料的类型与适用场景 |
1.2.2 应用于浮油分离的超疏水-超亲油材料 |
1.2.3 应用于乳化油分离的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材料 |
1.3 棉纤维在浮油分离中的应用 |
1.3.1 棉纤维的特性 |
1.3.2 棉纤维的表面改性 |
1.3.3 棉纤维在浮油分离中的应用 |
1.4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在乳化油分离中的应用 |
1.4.1 静电纺丝技术的原理 |
1.4.2 静电纺丝技术的优势 |
1.4.3 静电纺丝纤维膜在水包油乳液分离中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5.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耐苛性可降解棉纤维的无氟化超疏水改性与油水分离性能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与仪器 |
2.1.2 超疏水改性棉织物的制备 |
2.1.3 耐久性试验 |
2.1.4 自清洁能力测试 |
2.1.5 油/水分离测试 |
2.1.6 生物降解性测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ZnO/SA改性棉织物的结构和形貌 |
2.2.2 ZnO/SA改性棉织物的超疏水性 |
2.2.3 ZnO/SA改性棉织物的自清洁性能 |
2.2.4 ZnO/SA改性棉织物的油水分离性能 |
2.2.5 ZnO/SA改性棉织物的生物降解性 |
2.3 结论 |
第三章 PDA@PAN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水包油乳液分离性能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与仪器 |
3.1.2 PAN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3.1.3 PDA@PAN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3.1.4 水包油乳液分离实验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PDA@PAN纳米纤维膜的形貌与结构 |
3.2.2 PDA@PAN纳米纤维膜在空气中的亲水性 |
3.2.3 PDA@PAN纳米纤维膜的水下疏油性 |
3.2.4 PDA@PAN纳米纤维膜对水包油型乳液的分离效果 |
3.2.5 PDA@PAN纳米纤维膜对乳化油的分离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A-APTES@PAN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水包油乳液分离性能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与仪器 |
4.1.2 PAN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4.1.3 TA-APTES@PAN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4.1.4 水包油乳液分离实验 |
4.1.5 对有机染料的去除实验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TA-APTES@PAN纳米纤维膜的形貌与结构 |
4.2.2 TA-APTES@PAN纳米纤维膜在空气中的亲水性 |
4.2.3 TA-APTES@PAN纳米纤维膜的水下疏油性 |
4.2.4 TA-APTES@PAN纳米纤维膜对水包油型乳液的分离效果 |
4.2.5 TA-APTES@PAN纳米纤维膜对乳化油的分离性能 |
4.2.6 TA-APTES@PAN纳米纤维膜对有机染料水溶液的分离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A-APTES@PAN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水包油乳液分离性能 |
5.1 实验部分 |
5.1.1 试剂与仪器 |
5.1.2 PAN静电纺丝纳米的制备 |
5.1.3 GA-APTES@PAN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5.1.4 水包油乳液分离实验 |
5.1.5 对有机染料的去除实验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GA-APTES@PAN纳米纤维膜的形貌与结构 |
5.2.2 GA-APTES@PAN纳米纤维膜在空气中的亲水性 |
5.2.3 TA-APTES@PAN纳米纤维膜的水下疏油性 |
5.2.4 GA-APTES@PAN纳米纤维膜对乳化油的分离性能 |
5.2.5 GA-APTES@PAN纳米纤维膜对有机染料水溶液的分离性能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工作总结 |
问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纳米碳纤维聚氨酯基复合材料机敏特性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纳米碳纤维聚氨酯基复合材料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2 纳米碳纤维聚氨酯基复合材料电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3 聚氨酯基智能材料研究现状 |
1.2.4 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现状 |
1.2.5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加固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纳米碳纤维聚氨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2.1 原材料 |
2.1.1 胶凝材料 |
2.1.2 细骨料 |
2.1.3 导电填料 |
2.2 CNF表面改性及拌和过程 |
2.2.1 CNF的表面改性 |
2.2.2 拌和过程 |
2.3 微观表征与性能测试 |
2.3.1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2 X射线衍射(XRD) |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3.4 热重(TG)分析 |
2.4 CPUC渗虑阈值及测试方法 |
2.4.1 CPUC渗虑阈值 |
2.4.2 两电极与四电极测试方法比较 |
2.4.3 电流与电压电极距离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纳米碳纤维聚氨酯基复合材料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
3.1 抗压性能测试 |
3.1.1 配合比设计 |
3.1.2 抗压试验 |
3.1.3 纤维掺量对PUC应力应变及模量影响 |
3.1.4 泊松比 |
3.2 抗弯拉强度 |
3.2.1 抗弯试验 |
3.2.2 荷载-挠度关系 |
3.2.3 弯拉应力-应变关系 |
3.3 抗拉强度 |
3.3.1 直拉强度 |
3.3.2 直拉、劈拉、弯拉强度比较 |
3.4 与混凝土粘结试验 |
3.4.1 直接拉伸粘结试验 |
3.4.2 粘结抗剪强度试验 |
3.5 纤维增强机理 |
3.5.1 拉伸强度 |
3.5.2 弹性模量 |
3.6 本章小结 |
4 纳米碳纤维聚氨酯基复合材料机敏特性研究 |
4.1 静态电阻率影响因素 |
4.1.1 正交试验设计 |
4.1.2 结果与讨论 |
4.2 压敏性能测试 |
4.2.1 试样制作及测试方法 |
4.2.2 CPUC压敏特性 |
4.2.3 导电及压敏机理分析 |
4.3 弯阻特性测试 |
4.3.1 弯曲试验 |
4.3.2 弯拉应力-应变曲线 |
4.3.3 CPUC弯阻特性 |
4.4 拉敏性能测试 |
4.4.1 试验方案设计 |
4.4.2 单次加载拉敏特性 |
4.4.3 不同应力幅值下循环加载拉敏特性 |
4.4.4 受拉弛豫过程 |
4.5 CPUC人工加速湿热老化电导特性研究 |
4.5.1 试验设计 |
4.5.2 结果与讨论 |
4.5.3 机理分析 |
4.6 不同环境温度下CPUC电导效应机理 |
4.6.1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导电机理 |
4.6.2 环境温度对CPUC电导效应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纳米碳纤维聚氨酯水泥分散性评价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方案设计 |
5.2.1 静态电阻率测试 |
5.2.2 正六面体试块制备与电阻测试 |
5.2.3 压敏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聚灰比下渗流曲线 |
5.3.2 正六面体电阻变异系数Cv |
5.3.3 压阻灵敏度 |
5.3.4 取样正六面体与相应拌合物之间灵敏度误差 |
5.3.5 电阻变异系数与灵敏度关系 |
5.3.6 CNFs掺量最优配合比与灵敏度判别 |
5.4 本章小结 |
6 本征型CPUC加固混凝土梁、柱自监测试验研究 |
6.1 CPUC加固混凝土梁-弯曲疲劳累积损伤自监测研究 |
6.1.1 四点弯曲疲劳试验 |
6.1.2 结果与讨论 |
6.1.3 结论 |
6.2 CPUC加固混凝土梁-弯曲自监测试验研究 |
6.2.1 试验概况 |
6.2.2 试验结果及讨论 |
6.2.3 结论 |
6.3 CPUC加固混凝土柱-轴压自监测试验研究 |
6.3.1 试验方案设计 |
6.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3 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7 集成型CPUC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
7.1 集成型CPUC的标定 |
7.1.1 集成型CPUC传感器的制作 |
7.1.2 表面型CPUC弯压传感器的标定 |
7.1.3 表面型CPUC弯拉传感器的标定 |
7.2 集成型CPUC在桥梁施工监控中的应变监控 |
7.2.1 工程概况 |
7.2.2 主梁应变监控方案及测点布置 |
7.2.3 主梁应变监控结果 |
7.3 集成型CPUC在桥梁静载试验中的应变测试 |
7.3.1 静载试验方案及测点布置 |
7.3.2 校验系数及应变测量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高重频脉冲功率源测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脉冲功率技术的发展 |
1.2.2 脉冲功率电源测控技术 |
1.2.3 脉冲功率开关技术 |
1.2.4 上位机开发平台 |
1.3 主要工作内容 |
2 测控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1 脉冲功率电源简介 |
2.2 测控系统结构设计 |
2.2.1 测控系统硬件设计 |
2.2.2 测控系统软件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3 PPM放电电流检测设计 |
3.1 PPM放电过程 |
3.2 电流检测方法 |
3.3 电流检测原理 |
3.3.1 罗氏线圈原理及选型 |
3.3.2 积分器原理及选择 |
3.3.3 电流测试工作流程 |
3.4 电流检测信号采集与诊断 |
3.4.1 信号采集与传输 |
3.4.2 电流波形诊断 |
3.5 电磁干扰的抑制 |
3.6 本章小结 |
4 晶闸管及硅堆故障检测设计 |
4.1 晶闸管及硅堆的工作原理 |
4.2 故障检测方法 |
4.3 故障检测电路设计 |
4.3.1 电压检测电路设计 |
4.3.2 控制电路设计 |
4.3.3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
4.3.4 高压真空开关介绍及选型 |
4.4 信号采集与判断 |
4.4.1 最小系统与通信电路设计 |
4.4.2 故障判断 |
4.4.3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5 本章小节 |
5 系统调试与试验 |
5.1 PPM放电电流检测调试与试验 |
5.1.1 电流检测电路调试 |
5.1.2 上位机软件调试 |
5.1.3 电流检测试验 |
5.2 晶闸管及硅堆故障检测调试与试验 |
5.2.1 电压检测电路调试 |
5.2.2 故障检测电路调试 |
5.2.3 故障检测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高可靠ADC单粒子试验测试系统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本课题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可靠ADC单粒子试验测试系统设计需求和目标 |
2.1 试验机理 |
2.2 系统设计目标 |
2.3 系统设计需求 |
2.4 系统设计思想 |
2.5 小结 |
第三章 高可靠ADC单粒子试验测试系统实现 |
3.1 系统架构 |
3.2 系统硬件部分实现 |
3.2.1 USB接口电路 |
3.2.2 辐照试验测试板FPGA控制部分 |
3.2.3 模拟电路部分 |
3.2.4 辐照试验测试板电源部分 |
3.3 系统软件实现 |
3.3.1 控制界面程序设计 |
3.3.2 FPGA控制程序开发 |
3.3.3 USB控制器程序设计 |
3.4 小结 |
第四章 高可靠ADC单粒子试验测试系统应用验证 |
4.1 试验参数及条件 |
4.2 试验数据 |
4.3 试验结果 |
4.4 小节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具有超强保护功能的稳压电源(论文参考文献)
- [1]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系统接收机设计[D]. 侯妍.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基于LORA的铁路车站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D]. 温承鹏.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3]基于飞秒光梳的激光稳频方法研究[D]. 丁振名.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 [4]农用智能交流稳压器的研究与实现[D]. 董丽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4(03)
- [5]基于聚吡咯涂层织物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和电加热元件的研究[D]. 王昱.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6]高压开关柜的热气溶胶自动灭火技术研究[D]. 杨楠. 三峡大学, 2020(06)
- [7]棉纤维及聚丙烯腈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表面润湿改性与油水分离研究[D]. 何亚丽. 河南大学, 2020
- [8]纳米碳纤维聚氨酯基复合材料机敏特性研究及工程应用[D]. 杨楠.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9]高重频脉冲功率源测控技术研究[D]. 王娟.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10]高可靠ADC单粒子试验测试系统研究及实现[D]. 张刚.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