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麦田用肥过量“烧苗”的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陈青雨[1](2019)在《种肥混播用小麦专用拌种肥效应分析》文中指出本研究首次提出种肥混播这一先进的施肥理念,旨在研究能进行种肥混播的小麦专用肥。实验选择三种释放期不同的控释复合肥、缓释钙镁磷肥、三种不同形态锌肥进行种肥混播发芽试验,以小麦出苗期生长情况作为肥效依据,为种肥混播用小麦专用拌种肥选择合适的营养成分以及养分配比,确定合适的拌种量,并对全营养拌种肥的肥效进行分析,实验结论如下:(1)对于养分含量均为15-15-15(N:P2O5:K2O)控释复合肥A肥、B肥、C肥,最佳拌种量分别为种子质量的30%、30%、50%,与未施肥相比,七天后平均高度分别提高了9.84%、8.52%、8.28%;七天后平均单株干重分别提高了8.84%、8.48%、8.22%。前期养分释放率较低的C肥更安全。据此测算,按每公顷约施种子150kg计,若施用控释肥种肥混播,每公顷只需45-75kg肥料,比传统施肥方式节肥80%以上。(2)钙镁磷肥的最佳拌种量为种子质量的200%,比例显着高于缓控释复合肥,研究同时表明,再增加钙镁磷肥施拌种量对发芽率影响不大。与对照组相比,小麦第七天平均高度提高了5.76%,平均单株干重提高了8.51%;拌种量达到种子质量的500%,小麦第七天的平均高度、干重仍优于对照组,说明枸溶性钙镁磷肥的大量施用不会造成明显的烧苗现象,可见钙镁磷肥拌种混播时非常安全,可放心施用。(3)适量添加Zn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有一定的正向作用。ZnSO4、EDTA-ZnNa2的最佳拌种量分别是Zn为种子质量的0.3%、0.5%,此时小麦第七天的平均高度分别提高了5.16%、3.78%;ZnO的适宜拌种量是Zn为种子质量的0.5%,此时继续增加拌种量,小麦第七天的平均高度和干重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可以认为:小麦对Zn需求较低时,ZnSO4比较合适作为拌种锌肥;对于Zn元素匮乏的地区,安全性高、肥效期长的不溶性ZnO更适合做拌种锌肥。(4)选用硫酸锰、硫酸锌、硫酸铜、硼砂与控释复合肥配施拌种,种肥混播时与小麦种子质量比为:控释复合肥:Mn:Zn:Cu:B2O3:种子质量=50:0.3:0.3:0.1:0.2:100。结果表明,全营养肥料能在不影响发芽率的同时,使小麦第七天平均高度、干重分别增加9.54%、9.64%;与控释复合肥、微肥拌种结果对比后,肥料效果依次是:全营养肥料>C50>微肥配施>0.3%ZnSO4>CK。可见,全营养肥料养分供应全面,对小麦苗期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强。
王帅[2](2019)在《自动计量麦田水肥一体化装置研究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产量高但水肥的利用率较低,造成了水肥资源的浪费。水肥一体化技术依据作物生长需求施肥灌溉,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具有节约水肥、高效高产等优点。因此,该论文研究设计了一种麦田水肥一体化装置:用户预设水、肥量,装置自动称取相应量的固态水溶肥,然后控制加入相应量的水溶解肥,再将配好的肥液输送到麦田灌溉网。实验证明该装置能够根据预设水、肥值,较准确的自动完成水肥配比,达到了预期设计目的。该水肥装置主要工作流程是:用户在手机端设置水、肥量,通过Wi-Fi局域网传给单片机,单片机启动外槽轮式排肥器,排肥到正下方的称重托盘中,称取到需要的肥量后停止排肥;启动步进电机依靠齿轮传动旋转托盘,倾倒肥料到下方圆柱状混肥桶中,步进电机再转回原位置为下次称肥做准备;向圆柱状混肥桶内注水,依靠超声波液位器实时监测液位控制水的注入量;注水结束后开启搅拌机搅拌两分钟加快肥的溶解,然后开启吸肥泵输送肥液到麦田。实现上述工作流程时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有:(1)使用Wi-Fi局域网无线连接智能手机与单片机实现手机端设置水、肥量;选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和YL-69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采集麦田环境信息上传到手机端供用户查看。(2)设计机械机构和控制程序,实现较精确的固态水溶肥的动态称取,并制作试验台测量称肥误差;分析误差来源,研究获取减小称肥误差的方法。(3)选用精度、灵敏度好的超声波液位器,监测混肥桶内的实时液位;“立管式”安装液位器并采用多管分流的方式向混肥桶内注水,减小注水时的液面波动,提高液位监测的准确性;搭配圆柱状混肥桶实现单片机对水量的监测控制。(4)结合“二位式控制算法”设计称肥、控制水量的程序流程图,设计程序自动减少25g预设肥量,减小对干燥粉剂或小颗粒固态水溶肥的动态称取误差,因肥料有所差异,误差值有望控制在30g以内。基于自主机械设计和程序控制,本装置创新性的实现了较精确的固态水溶肥的称取,结合控制水量部分完成水肥配比,进而实现对麦田的水肥一体化管理。
贾可[3](2021)在《复合肥区域配方优化及其肥料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采用大量宏观农户调查与多年、多点不同区域主栽作物田间肥料效应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基于2004-2006年和2014-2016年两个时间段共计3602个农户施肥状况的调查,研究我国农户复合肥施用现状与变化,并结合宏观统计数据分析研究复合肥行业的发展方向。通过2001-2006年和2008-2014年两个时间段的293个田间肥料试验,对不同工艺复合肥进行农业效果评价;通过2002-2006年和2012-2016年两个时间段,共计761个田间肥料试验,分析研究肥料在主栽作物上的产量效应与变化、农学效率年际变化规律;基于肥料在作物上的产量效应,进而优化企业复合肥配方和配套科学施肥技术、提出减量施肥建议,分析研究中、微量营养元素在主栽作物上的产量效应,指导复合肥生产中的中微量元素添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大量的农户施肥调查,明确我国主要作物施肥氮、磷、钾复合化率平均为69.5%、92.1%、84.3%。农户习惯施肥现状为: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水稻施肥N:P2O5:K2O平均为1:0.36:0.30,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氮、磷、钾施肥养分投入比例平均为 1:0.75:1.07。通过宏观统计数据分析发现,1997-2016年我国复合肥施用量由798.1万吨增长至2207.1万吨,年均增长70.4万吨,但近年来复合肥施用量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008年以后,增长率由2008年的7.0%下降到2016年的1.4%。2、由于不同工艺国产复合肥理化性质差异,其产量效应也不同。2008-2014年:不同复合肥处理和混配肥在东北春玉米上差异不显着;冬小麦上硝氨、氢钾、高塔复合肥及混配肥处理显着高于团粒复合肥处理;在夏玉米上硝氨、高塔和氢钾复合肥处理间差异不显着,三者显着高于混配、团粒、缓释复合肥处理;在东北水稻上缓释肥处理显着低于其他复合肥处理,其他复合肥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在华南水稻上混配、高塔、团粒工艺处理的水稻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复合肥处理;在叶菜类蔬菜上,高塔复合肥处理较习惯施肥增产率高于30%的频度为88.4%;在果菜类蔬菜上,硝氨复合肥处理增产率高于30%的试验频度为86.1%,高于其他肥料。3、随着复合肥的广泛施用以及施肥养分投入量的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和施肥的农学效率也发生改变。在东北春玉米上,14年土壤地力产量年均增加6.1%,施肥的农学效率由2003年的15.5 kg·kg-1下降至2016年的8.1 kg·kg-1;在华北冬小麦上,14年土壤地力产量年均增加1.6%,施肥农学效率由2002年的9.0kg·kg-1下降至2016年的6.5kg·kg-1,冬小麦高产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为氮>磷>钾;在华北夏玉米上,14年土壤地力产量年均增加2.9%,施肥农学效率总体上呈先增后减趋势,2002年9.4 kg·kg-1,2010最高为13.1 kg·kg-1,之后逐年下降至2016年的11.1 kg·kg-1;在华南水稻上,2002-2016年土壤供肥能力相对稳定,土壤地力产量无明显变化,2004-2016年农学效率呈下降趋势,但幅度较小,2007年后施肥农学效率稳定在10kg·kg-1左右。4、随着土壤供肥能力和施肥农学效率的改变,作物施肥的产量效应也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到复合肥配方的优化与调整。基于肥料效应函数计算出2002-2006年和2012-2016年两个时间段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和华南早稻最高产量时氮(N)、磷(P2O5)、钾(K2O)平均用量;在此基础上,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根据16组田间试验结果优化的2006年春玉米复合肥配方N-P205-K20为18-14-14,2016年为28-8-10;根据24组田间试验结果,提出2006年冬小麦区域优化配方N-P2O5-K20为18-18-6,2016年优化配方为18-20-4;根据18组田间试验结果将夏玉米2005复合肥配方N-P2O5-K2O优化为22-8-12,2016年为24-6-10;将华南早稻复合肥配方N-P2O5-K2O 优化为 20-10-14。中微量元素的产量效应影响到复合肥配方中的这些元素的合理添加。东北春玉米基肥加150kg·hm-2七水硫酸锌镁和30kg·hm-2七水硫酸锌均无显着增产作用;华北夏玉米基肥加30kg·hm-2七水硫酸锌明显增产作用而加30kg·hm-2硼砂无显着增产作用;华北冬小麦基肥加30kg·hm-2七水硫酸锌有明显增产作用;在华南水稻上基肥增施75kg·hm-2氧化钙无明显的增产作用。5、以作物施肥产量效应研究结果和复合肥配方优化为基础,通过大量田间试验制定出主栽作物的减量施肥方案。在春玉米上;减量施肥处理基肥施用复合肥525kg·hm-2,追施尿素150kg·hm-2,较3种习惯施肥方式减少肥料投入量4.0%-17.2%、增加产量0.1%-10.0%,实现了节肥增效的目的。在冬小麦上,两种减量施肥方案:将小麦基肥由习惯施肥750kg·hm-2减量为600kg·hm-2,或习惯施肥基础上减少追肥用量25%,小麦产量与习惯施肥相比差异均不显着,节肥效果明显。在夏玉米上,复合肥作追肥的施肥方式中,由习惯施肥量的750kg·hm-2减量20%的施肥量,玉米产量无显着变化,节肥增效效果显着;在复合肥基施450kg·hm-2,追施尿素300kg·hm-2基础上,将基肥减量20%同时追肥减量50%的方式,较习惯施肥节肥40.5%,没有造成减产;种肥同播复合肥750kg·hm-2基础上,施肥量减量20%和减量30%,玉米产量分别增加3.8%和15.1%。在华南水稻上,在基施复合肥375kg.hm-2或450kg·hm-2基础上,将基肥复合肥减少用量20%或46.0%,未造成水稻减产;在追施尿素225kg·hm-2基础上,追肥减量25%,也能够增加水稻收益。在当前蔬菜习惯施肥量的基础上,蔬菜基施复合肥用量从375kg·hm-2(番茄)或600kg·hm-2(生菜)和750kg·hm-2(辣椒)基础上,减量20%未造成蔬菜减产,增加净收入4.7%-12.3%;在习惯施肥600kg·hm-2基础上,减量20%结合有机肥375kg·hm-2,能够保证小白菜产量。6、最后,土壤供肥能力还影响着作物施肥方式的调整。春玉米一次性施肥和夏玉米种肥同播与分次施肥的产量差异不显着;春玉米一次性施肥时配合适量种肥显着增加玉米产量;冬小麦上一次性施肥显着减产。水稻直播田建议施肥方式是:复合肥375kg·hm-2(基肥),两叶一心期追施尿素150kg·hm-2,后期追施尿素共150kg·hm-2。
王先如[4](2018)在《江苏沿海垦区稻麦周年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两大主要粮食作物,稻麦两熟是我国南方及江苏省的基本种植制度,江苏农垦95%的种植面积是稻麦两熟。沿海垦区稻麦种植面积占江苏农垦的65%左右。因此,研究其稻麦周年高产高效生产意义较为重大。然而近年来,小苗机插和钵苗摆栽等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和偏迟熟水稻品种的应用,造成了稻麦贪青迟熟,病虫害加重,穗发芽和倒伏风险增加,烘干和晾晒的难度大,也加剧了稻麦两熟生长季节的紧张程度,影响了稻麦周年的高产稳产高效。本文以沿海垦区稻麦周年高产高效为研究内容,以不同生态区域稻麦品种利用为核心,以多个水稻和小麦的栽培试验为基础,参考了江苏垦区多年来的稻麦高产生产技术总结,综合利用稻麦生育进程和器官建成诊断定量化、高产群体动态指标的定量化及栽培技术全程定量化,形成确保稻麦生产全程调控技术指标精确定量化的生产技术:(1)根据水稻和小麦品种的生育特性,合理选择推广不同生态地区的稻麦品种。(2)以种植方式、品种、接茬、耕整地优化为重点,构建江苏垦区不同生态条件的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模式。(3)以高产高效和及时让茬为核心,以机械化轻简化精确化为手段,集成稻麦周年高产栽培技术。
王珏[5](2018)在《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江苏省稻麦轮作农田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化肥施用总量呈现显着的逐年上涨趋势,据统计,1978年我国的化肥施用量为884万吨,到了 2016年已增加为5984.1万吨,化肥过量施用引起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为此,政府提出一系列政策推进有机肥替代,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江苏省作为农业大省,近年来充分发挥其农业废弃物资源充足的优势,大力发展有机肥,目前其在经济作物上的推广施用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稻麦等大田作物上的施用相对较少。而农户作为肥料的主要投入者,其施肥行为决策关乎着有机肥能否在大田作物顺利推广。因此,从微观角度研究稻麦轮作农田农户的施肥决策行为以及影响因素,对于发现和挖掘江苏省有机肥推广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在遵循江苏省区域分化规律的基础上,以苏北、苏中、苏南稻麦轮作区的324位普通农户和60位种植大户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一般描述性统计方法和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种粮大户施用有机肥占比远高于普通农户。(2)三地样本农户年龄呈现老龄化趋势,普通农户性别比重相对均衡,而种植大户中男性占比较高;受教育程度整体较低,多集中在小学及以下水平;普通农户种植规模偏小,农业从业人员占比较低,兼业化较为普遍。(3)整体来看,施用有机肥的主要来源方式是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普通农户多以农家肥为主,而种植大户多以商品有机肥为主。不施用有机肥的农户其原因主要是肥效慢、价格高、使用不方便、劳动力不够等,各地区农户认识较为一致。(4)整体样本中,不知道施用有机肥补贴政策的农户占一半左右,其中,种植大户相对较少。三地农户中认为政府下发补贴就会施用有机肥的人数均是最多的,但从所占比重来看,苏南与苏中地区农户对有机肥推广的态度要比苏北地区农户更加积极。(5)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主要因素有户主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耕地面积、家庭总收入、种粮目的、对有机肥的了解程度、肥料经销商是否进行施肥指导、政府对有机肥的补贴政策、农业推广部门对有机肥是否做过宣传及地区变量。普通农户和种植大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影响因素的主要差异体现在耕地面积上,耕地面积对普通农户施用有机肥具有负向影响,而对种植大户具有正向影响。为了引导农户合理施用有机肥,加快有机肥的推广进程,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提高农户的教育水平,增强农户合理施肥观念;加强有机肥的宣传与推广,拓宽获取有机肥的信息来源渠道;不断提升农资店的服务质量,大力发展有机肥产业化;鼓励农业规模化经营,完善政府政策的扶持力度。
李升东[6](2017)在《华北平原小麦玉米周年低碳生产技术综合效应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探索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低碳生产技术体系,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效应,是我国农业生产转型的迫切需要。本文利用3年田间试验,对比评价了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周年耕作方式(免耕、旋耕、翻耕和深松)、氮肥统筹管理(传统农户、高产高效和氮肥优化)和灌溉(4水、2水)协同优化技术的周年粮食增产和水肥增效效应,并通过全生命周期方法评价了不同技术体系的温室气体减排效应。主要结果如下:1.综合管理技术可以取得19.38×103 kg ha-1的周年粮食产量,较农民传统方式增产3027 kg ha-1。其中由耕作措施的优化带来的增产效果为1262 kg ha-1,优化灌溉的增产效果为344 kgha-1,优化氮肥管理的增产增产效果为5211 kg ha-1。这是由于合理的耕作措施提高了小麦和玉米0-20cm土层的根重密度和根长密度,使小麦次生根的微观结构得到了改善,较好的根系发育促进了地上部叶面积系数的增加,增强了小麦的光合强度,使小麦的灌浆速率得到了显着的提高。其次,优化的灌溉和氮肥管理在保障小麦玉米水肥需求的同时,加速了小麦生育后期植株内干物质的再分配,如氮肥精准管理模式下小麦花后25d时,灌浆速率仍然维持在2.37 mg grain-1 d-1的较高水平,较对照增加16.2%。2.优化技术体系可以在降低氮肥投入30%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氮肥利用效率52.57%,并维持土壤较高的生产力和较低的养分损失。本研究3年试验数据表明,优化灌溉和氮肥管理可将周年氮肥生产效率从28.32 kg kg-1提高到38.76 kg kg-1,采用综合管理措施后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提高了 12.15%和23.70%,该部分土壤氮素可以为下季作物吸收利用,为氮素化肥的周年统筹打下基础。优化措施降低了耕层之外养分淋洗43.25%。其次,优化灌溉和氮肥管理有利于调控作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构建高效的"源-库"关系。3.优化的小麦玉米耕作方式组合能够更好的发挥土壤"水库"的调节作用,提高降水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灌溉水用量。华北平原小麦-玉米生产技术体系周年水分净亏缺口高达110~230mm。通过小麦季免耕、玉米季翻耕搭配可以充分发挥土壤"水库"的调节作用,使0-150cm 土层土壤多蓄水64.32~95.70mm,在减少小麦季2-3次灌溉的同时,使灌溉水生产效率达到10.18kgm-3,较对照处理提高了2.15倍。4.通过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发现,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采用综合管理技术(秸秆还田、氮肥精准管理、耕作方式优化、灌溉优化)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1925 kg CO2eq ha-1 y-1。其中因减少农田耕作、降低灌溉耗电和减少周年氮肥投放量而降低的上游生产资料排放可达434 kg CO2 eq ha-1 y-1;耕作方式优化会降低温室气体排放314 kg CO2 eq ha-1 y-1;灌溉优化可以降低165 kg CO2 eq ha-1 y-1的温室气体排放;氮肥优化管理可以降低576 kg CO2 eq ha-1 y-1温室气体的排放。综上所述,本研究经过3年田间试验,明确了华北平原气候条件下周年氮肥、耕作与灌溉协同优化对土壤水氮素运移和作物吸收利用的机理。在此基础上,评价了区域周年高产、水分养分高效和温室气体减排的技术途径,使区域内自然资源禀赋与作物生产达到了新的平衡。
刘宇[7](2016)在《化学制剂危害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水稻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口粮,其产量和品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当前集约化、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化肥、农药、调控剂等化学制剂的应用也日益增多,随之产生的一些肥害、药害现象也层出不穷,给水稻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隐患。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化学制剂危害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减少化学制剂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失,为正确使用化学制剂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在水稻秧田期和本田期分别对化肥、调控剂、除草剂等共7种化学制剂进行了不同剂量的对比研究,通过形态、生理、产量和品质等性状的观察、测定、分析,探索水稻受害表现、症状和内在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秧田期施用丁草胺除草剂时,当其浓度达到4倍推荐剂量时,植株的秧苗素质便明显低于对照,当浓度达到8倍推荐用量时就已产生较严重的药害,当施用浓度为推荐剂量的16倍时,药害表现更加严重,植株矮化,秧苗参差不齐,分蘖不能发生。将丁草胺处理的秧苗移栽到大田,药害严重的秧苗明显受到影响,表现为缓苗慢,植株矮小,分蘖减少,生长速度慢,干物质积累少。同时发育受到影响,减叶现象严重,最终产量降低。2.丁·扑合剂集中了丁草胺和扑草净两种除草剂的优点,除草效果优于丁草胺,但药害程度也比丁草胺更严重。当施药倍数为推荐剂量的4倍时秧苗素质便显着降低,其对植株的影响虽不致产生过多的黄叶,但却严重抑制了株高,也导致了百株干鲜重的降低。移栽大田后,株高仍是受到影响的指标,且分蘖减少严重,千粒重增加,产量降低。3.壮秧剂是育苗营养土的调制剂,主要起调酸、调肥和杀菌的作用。本研究在施用了推荐倍数的16倍时,秧苗生长依然旺盛而健壮,并未因为浓度高而受到影响。说明壮秧剂对水稻育苗过程来说,是比较安全理想的化学制剂,用量幅度相对宽泛,通常情况可以放心使用。4.在秧苗二叶一心期即“离乳期”追施的硫酸铵,一旦过量对秧苗会产生致命的伤害。当施量为推荐剂量的2倍即150g/m2量时,植株就已表现出轻微的“烧苗”现象,绿叶数、分蘖率均显着下降,当施量为推荐剂量的3倍时,植株叶片甚至干枯、萎蔫、迅速失水,难以恢复。随着施量的增加,烧苗现象越来越严重,植株萎缩直至死亡。5.苄嘧磺隆是防除水稻田间阔叶草的常用除草剂。当施药浓度为推荐剂量的10倍时,倒一叶叶绿素含量开始下降,但这一过程持续期较短,很快就能恢复正常水平。当施药剂量为推荐剂量30倍时,这一现象持续时间最长,大约为15d。高浓度除草剂的施用对杂草的防除效果有显着的提升,在不产生药害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苄嘧磺隆的浓度有助于田间杂草的防除。单一药剂苄嘧磺隆的施用,浓度为推荐剂量的10倍以内时对植株都是比较安全的。6.吡嘧磺隆与苄嘧磺隆属于同一类除草剂,杂草的防除效果一般强于苄嘧磺隆,当施药剂量为推荐剂量的10倍、16倍时,田间无杂草,水稻产生轻微药害。施药前几天植株不分蘖、不长高,叶尖变黄,处于生长停滞的状态,之后逐渐恢复。单一药剂吡嘧磺隆的施用,浓度为推荐剂量的5倍以内时对植株都是比较安全的。7.稻田中除了阔叶类莎草科杂草外还有稗草,二氯喹啉酸就是专门防除稗草的除草剂。它对水稻相对来说是安全的。在返青期施用时,当施药量为推荐剂量的10倍时田间没有任何禾本科杂草;在施药浓度为推荐剂量的20倍时倒一叶的叶绿素含量有所下降,但是一周左右便恢复正常。在拔节期施用时,当施药量达到8倍推荐剂量时就会严重影响籽粒的灌浆。返青期施用单一药剂二氯喹啉酸,浓度为推荐剂量的10倍以内时对植株都是安全的,拔节期施用单一药剂二氯喹啉酸,浓度不要超过推荐剂量的4倍,否则会严重影响产量。
汪敬恒[8](2015)在《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研制及其在小麦—玉米轮作中的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碳酸氢铵(NH4HCO3.简称碳铵)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为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和经济技术现状逐步发展起来的特有氮肥品种,其最终分解产物(NH3、CO2、H2O)都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长期施用不影响土壤质量,是环境友好型氮肥品种之一。由于碳酸氢铵存在着常温下易分解、养分单一、含氮量低(17.1%)等缺点,导致储存、运输和施用成本也相对较高。本文针对碳酸氢铵的缺陷,提出了改变碳酸氢铵理化性状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制备技术和产品,并进行了生物试验验证,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以碳酸氢铵为主要原料,通过配以适量NH4H2PO4、CaSO4·1/2H2O、MgO复合物等,采用一次成型冷挤压造粒工艺,研制出了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该工艺在常温下进行,无需添加粘结剂或水,减少了烘干过程,具有流程简单、装备投资省、能源消耗低、生产周期短、无环境污染、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颗粒大小可调(Φ3.0、Φ3.5、Φ4.0、Φ4.5、Φ5.0、Φ5.5 或 Φ6.0mm 等),粒径均一,抗压强度高(≥ 19N),养分多元化(N、Ca、Mg、P、S等),有效成分较碳铵高(≥ 23%)、肥效期长(~100d)。产品具有便于贮藏、运输和施用,长期存放不结块、缓释、抗淋溶等优点,同时还克服了普通碳酸氢铵易吸湿结块或施用不当造成的分解流失等缺点。2、确定了促进碳酸氢铵氮素缓释的磷酸一铵、磷石膏、氧化镁复合物在物料中的比例为4%、2%、6%,依据添加剂的作用机制和遴选原则,该复合添加剂同时满足了对物料具有物理化学干燥作用,混合物的临界湿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混合后物料具有较好流动性和良好的粒化成型效果,材料价格低廉、不致产品成本升高,复合物组成含有植物生长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更使该产品具有较好的增产作用。3、制定了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产品标准(HG/T4218-2011),探索并确立了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总氮及相关成分的检测方法,其测定误差均在合理范围内,为产品的质量监督提供了依据。4、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氮素缓释的机理研究表明,将磷酸一铵、磷石膏、氧化镁等复合物按一定比例和工艺方法与碳酸氢铵混配,经无烘干挤压成型工艺制粒后,通过混合物料间的物理化学过程,使物料中的游离水含量降低了 40.0%--49.8%,有效减缓了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中氮素的释放速率。其机制可分为化学和物理两个方面,即新产生的物质(复合盐:NH4Mg PO4)和原碳酸氢铵晶体表面的游离水转化为结晶水[NH4MgPO4·6H2O(NH4HCO3)、CaSO4·2H2O(NH4HCO3)];范德华力或分子间力的作用;形成的分子较大的六水磷酸镁铵及二水硫酸钙包裹或覆盖于碳酸氢铵结晶表面,隔绝了空气与碳铵的接触面,抑制了碳铵重新吸收水分的可能性。5、通过在25℃和30℃下恒温培养,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和尿素在水溶液中的溶出速率表明,在相同温度下,随着培养时间增加,两种肥料在水溶液中的氮素均呈线性增加趋势。在水溶液中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铵态氮积累量和氮素养分总积累量低于尿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缓释效果;在土壤中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铵态氮释放速率和累积释放量始终低于尿素,表明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在施入土壤后,无机氮素释放速率相对较低,从而达到肥料氮素缓释和延长肥效的效果。6、小麦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小麦穗长和结实小穗比对照分别高10.9%和10.6%,千粒重、穗粒数和产量比对照分别高14.5%、10.0%和14.2%,植株叶片和根系内抗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显着增加,MDA含量显着降低,同时发现该处理下小麦叶绿素含量显着增加;在不同的生育期根系生物量和根系活力均显着大于对照;研究还发现小麦不同生育期内氮和钾的积累规律相似,表现为逐渐增加,而磷的积累在灌浆期表现出降低趋势;成熟期小麦植株体内氮和磷的分布规律为籽粒>叶片>茎和叶鞘,钾的分布规律表现为茎和叶鞘>叶片>籽粒。7、玉米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和尿素处理的玉米叶片硝酸还原酶、叶片SPAD、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氮素积累均高于对照以及与之相比的其它氮肥类型,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显着高于其它氮肥类型。施用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比对照增产3595kg·hm-2,相对纯收入最高,每公顷达4352.9元。8、小麦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尿素和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能显着提高小麦干物质、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实现小麦增产,最终提高氮肥利用率。在开花后同一时期,小麦旗叶的SPAD值、叶绿素荧光指标中的Fv/Fm、ΦPSⅡ、qP也均高于对照。不同氮肥类型对后茬作物(玉米)产量影响的结果表明,施用尿素和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下茬玉米产量的影响显着高于其它类型氮肥,主要是通过提高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来增加产量。几种不同类型氮肥在小麦-玉米轮作中的肥效高低顺序为:尿素>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有机肥(牛粪,基施)与普通碳铵>多元素碳铵粉肥>普通碳铵。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与尿素之间差异不显着。与其他类型氮肥相比,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相对纯收入最高,每公顷达到2843.1元。综上所述,本论文开发了一种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制备技术,确定了促进碳铵缓释的辅料磷酸一铵、磷石膏、氧化镁复合物的比例;揭示了该复合物通过物理和化学的双重作用促使碳铵长效的机制;研究了其氮素在水和土壤中的释放规律及其释放规律与作物(小麦、玉米)氮素需求的同步关系;突破了传统的《各种肥料混合施用表》中碳酸氢铵与其他肥料品种不可混配性的学说,作为一种肥效好、投入低、生态友好的新型肥料,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本研究对进一步开发碳酸氢铵的肥料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伍玉振[9](2014)在《制度、技术与农家经济生活变迁 ——以1949至1957年的济南郊区为个案》文中提出当前中国农村在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继推动下加快了向城市化的转型速度,农村原有的平静、朴实、安逸的自然状态被彻底打破。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地位越来越重要。相较于今,建国初期的农村也处于急剧的社会变革中。一系列的制度变革与技术革新,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陆续在农村落实,对当时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些方面至今仍然在影响着农村的发展。济南郊区环绕于旧城区和商埠区周围,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类型,城乡及周边地区交通发达,市场层级结构相对完整。民国时期,郊区农村人多地少,土地利用方式多样,租佃关系复杂;在城市经济的辐射带动下,农业生产呈现出鲜明的商品化趋势;郊区与市内工商业联系紧密,农民兼业化现象突出,副业生产在郊区经济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此外,由于处于城乡结合部的特殊区位优势,郊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较高,半农半城特征明显。新中国成立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国家在农村相继进行了一系列宏观制度层面的调整。这一改造过程实现了农村经济所有制形式,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由家庭分散经营向集体化经营的转型。这一系列的制度变革,对农村的社会经济面貌、个体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济南郊区农村,土地改革将农村社会经济资源在不同阶层之间重新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改善了社会中下层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调动了大多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缩小了郊区农村的贫富差距。但是,以私有制和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土地、农具、牲畜等生产要素相对贫乏,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释放。为此国家又在农村进行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展开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农民被组织起来后,郊区政府可以对农村的社会、经济资源进行整合,在劳动力配置、生产要素管理、生产过程的组织、规划等方面,发挥出规模经营的优势,在一定时期内提高了农村的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传统中国是以农立国,田赋和租税是整个国家有效运转的基本物质保障,因此农民往往要遭受沉重的压榨和剥削。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旧有的种种不合理的赋税制度逐步废除,建立起税负较低的社会主义农业税制度。这一转变极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理顺了农村的收入再分配格局,使得农民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具备了制度保障。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确保从农村或取更多的资源,国家在制度层面加大了工农剪刀差,推行了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而建国前济南郊区商品经济发达,存在着数量众多的私营商贩和个体手工业者。伴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进行,郊区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郊区个体私营经济迅速萎缩,国营工商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商品交换模式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型。郊区农民承担的部分商业角色,渐渐被国营合作商店的店员和社员取代。在农业生产技术层面,我国传统农业技术的传承、推广主要是通过承继方式,这就使得技术更新缓慢,因循守旧,技术推广范围狭窄,导致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整体落后。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国家对农村社会控制力的增强,郊区政府不断引进、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渐渐改变了郊区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状态。诸如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修缮旧有的水利设施,新建了大量水利工程。通过开沟引渠、疏通河道、深打水井、改进灌溉技术、添置水利设备等,有效提高了农田灌溉面积和灌溉频率,降低了水旱灾害对郊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生产器械方面,改造旧式农具,引进了大量新式农具,增加了蔬菜保护栽培设备,添置了拖拉机、抽水机、脱谷机、收割机等动力机械,提高了郊区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在田间管理方面,在郊区农村展开了先进耕作技术的普及工作,推广中耕和深耕,提倡细耙、多耙等田间管理技术。作物品种方面,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的种植,郊区政府组织农民对作物良种进行田间评选,并逐步建立起良种繁育推广机制,有利地促进了郊区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优化了农产品质量,提高了农业产量。大力推广农作物密植技术,提高了郊区农业生产的精细化、集约化水平,实现了土地自然肥力的最大化利用。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改变了传统的人工捕打模式,逐步推广药剂拌种技术,进行较大规模的喷雾器施打,有效降低了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同时,郊区还普遍建立各种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培训农技人才,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科学化水平的提高。伴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改良,农作物产量、农产品质量等方面都有显着提高,推动了郊区农村经济总量的提高。个体农民的生活水平、农家的收入支出结构、收支平衡状况以及农村经济总量的变化等方面,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建国初期的济南郊区农村,伴随着宏观层面的政策、制度变革,以及微观层面的技术革新,加之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农作物的亩产量和总产量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农户的农业生产收入显着增加。这就为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而郊区农民的副业生产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得益于城乡之间顺畅的经济交流渠道,以及较为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也经历了一段繁荣发展时期,优化了郊区农户的收入结构。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启动后,市场自由度逐步受限,私营工商业接受改造,国营商业机构普遍在农村设立,造成农民副业生产的种类和规模开始急剧减少。由此导致郊区农家总收入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副业生产在收入结构中所占比重却在逐步下降,农户的收入结构趋向单一化。由于郊区农民总收入的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着的改善。衣、食、住、行、燃料等方面的消费开支逐年增加,消费方式呈现出城镇化趋势。而且许多富裕农民开始增加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支出,购置文化娱乐设施等。但从当时的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济南郊区农民的生活水平虽较建国前改善许多,但是恩格尔系数依然很高,农民仍就处于贫困状态。而从与工人生活水平的横向对比来看,这一时期工人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工农之间的收支差距越来越大。建国之后,国家力量开始全面渗入乡村,并深深影响到农民的日常社会经济活动,对原有的社会阶层格局形成了强烈冲击。在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作用下,农村的社会、经济资源开始按照国家的意愿进行配置,同时也影响到农民各阶层间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从郊区农民不同阶层间的变化情况来看,土改前后是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但当农业合作化逐步推行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力加大,农民间实现阶层变动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处于健康和良性的发展状态,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看各种社会生产要素的流动程度如何,不同阶层成员之间的流动状况。建国初期的济南郊区农村在一系列的制度变革和技术改进活动推动下,实现了各种社会经济生产要素之间的合理流动,为以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正杰[10](2011)在《规模化养猪场处理污水小麦田利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场迅速发展,排放的粪尿污水不断增加,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规模化养猪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循环农业理论为指导,建立养猪场—农田作物生产复合系统,使养殖污水资源化、无害化和运行费用低廉化,实现农业两大产业的耦合发展和生态经济的双赢,是我国未来规模化养殖的发展方向,也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大型养猪场处理污水在农田特别是在农场经营条件下的利用技术,缺少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以上海农场时丰猪场建成的养猪场污水处理工程设施和利用设备为基础,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污水和氮化肥用量的组合处理对小麦产量形成和品质、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探讨实现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污水利用技术,为规模化养猪—农田种植循环农业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处理对小麦叶色、分蘖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拔节期展开叶SPAD值随着污水施用量增加而增加,说明处理污水施用对小麦氮素养分的供应作用明显。抽穗期污水施用量120t/hm2穗期施氮90kg/hm2的处理SPAD值最大,显着高于大田对照(穗期施氮120kg/hm2)处理,其他穗期施氮90kg/hm2的不同污水处理的SPAD值与大田对照处理的SPAD值无显着差异,表明用30t/hm2及以上的污水代替30kg/hm2的穗期施氮对抽穗期的SPAD值无影响。拔节期小麦的有效分蘖数随着处理污水施用量增加而增加,不施污水的小麦有效分蘖数最少,污水施用量120t/hm2的有效分蘖数最多。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污水施用量60、90、120t/hm2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但都显着高于污水施用量0、30t/hm2处理。2、不同处理对养分吸收与转移的影响。拔节期植株含氮率随着污水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污水90t/hm2处理的含氮率最高。抽穗期同量污水处理,穗期氮肥施用量越大,含氮率越高,污水60t/hm2穗期施氮90kg/hm2处理最高。成熟期茎叶和籽粒的含氮率,均是污水60t/hm2穗期施氮90kg/hm2处理最高。累积吸氮量随污水的增加而增加,氮转移率随污水施用量增加有下降趋势。污水60t/hm2穗期施氮90kg/hm2处理最有利于氮素的吸收与转移。3、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污水30t/hm2穗期施氮60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污水30t/hm2穗期施氮60kg/hm2、污水120t/hm2穗期施氮60kg/hm2与污水90t/hm2穗期施氮60kg/hm2三种处理产量可达到大田水平。在相同穗期施氮量下,污水施用量越大,蛋白质含量越高。
二、麦田用肥过量“烧苗”的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麦田用肥过量“烧苗”的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种肥混播用小麦专用拌种肥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小麦种子的营养需求 |
1.1.1 小麦种子对大量元素氮、磷、钾的需求 |
1.1.2 小麦种子对中微量营养元素的需求 |
1.2 种肥混播技术 |
1.2.1 种肥混播技术的提出背景 |
1.2.2 种肥混播的意义 |
1.2.3 种肥混播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1 种肥混播肥料类型的选择 |
1.3.2 衡量小麦拌种肥效能的技术指标 |
1.3.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仪器及材料 |
2.1.1 实验分析试剂 |
2.1.2 设备仪器一览表 |
2.1.3 供试土壤及养分含量测定 |
2.1.4 供试肥料类型及成分 |
2.1.5 供试小麦品种 |
2.2 小麦种肥混播发芽试验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小麦种子发芽率的测定 |
2.3.2 植株生长高度的测定 |
2.3.3 小麦植株干重的测定 |
2.3.4 数据处理 |
3 控释复合肥对小麦苗期生长势的影响 |
3.1 试验设计 |
3.1.1 控释肥料田间土壤氮溶出试验 |
3.1.2 小麦种肥混播发芽试验 |
3.2 结果与结论 |
3.2.1 三种肥料田间土壤氮溶出试验曲线 |
3.2.2 不同肥料拌种量对小麦发芽率的影响 |
3.2.3 不同肥料拌种量对小麦幼苗平均高度、干重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钙镁磷肥对小麦苗期生长势的影响 |
4.1 钙镁磷肥种肥混播试验 |
4.2 结果与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5 不同形态锌对小麦苗期生长势的影响 |
5.1 试验设计 |
5.2 结果与结论 |
5.2.1 不同形态锌肥拌种量对小麦发芽率的影响 |
5.2.2 不同形态锌肥拌种量对小麦幼苗平均高度、干重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全营养肥料对小麦苗期生长势的影响 |
6.1 供试土壤微量元素测定 |
6.1.1 铁、锰、铜、锌离子浓度测定 |
6.1.2 硼含量测定 |
6.2 全营养小麦拌种肥设计原则 |
6.3 土壤微量元素分析及全营养肥料成分确定 |
6.3.1 土壤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
6.3.2 全营养拌种肥组成及使用比例 |
6.4 全营养肥料的种肥混播试验 |
6.5 结果与结论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自动计量麦田水肥一体化装置研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路线图 |
2 麦田水肥需求分析和系统整体设计 |
2.1 固态水溶肥的调查总结 |
2.2 麦田氮磷钾肥量需求分析 |
2.3 麦田水量需求分析 |
2.4 系统整体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称肥部分设计与研究 |
3.1 固态肥称重部分总体介绍 |
3.2 排肥器的选取与使用 |
3.3 称肥部分机械设计与仿真 |
3.3.1 机械设计 |
3.3.2 有限元仿真 |
3.4 动态称重误差来源分析与实验测试 |
3.4.1 误差来源分析 |
3.4.2 误差实验测试 |
3.5 减小误差的方法研究 |
3.6 称重传感器选取和使用 |
3.7 步进电机的选取与使用 |
3.7.1 步进电机的选取 |
3.7.2 步进电机的使用 |
3.8 称肥部分程序流程图 |
3.9 本章小结 |
4 监测控制水量部分设计与研究 |
4.1 液位传感器选取与使用 |
4.2 减小液面波动 |
4.3 灌溉用时与清洁用水量 |
4.4 控制水量程序流程图 |
4.5 本章小结 |
5 Wi-Fi无线控制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
5.1 总体介绍 |
5.2 麦田温度与土壤湿度的采集 |
5.2.1 需求分析 |
5.2.2 麦田温度的获取 |
5.2.3 麦田土壤湿度的获取 |
5.3 Wi-Fi无线信号传输的实现 |
5.4 系统无线控制部分的实现与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试验台制作与测试 |
6.1 试验台制作与测试 |
6.1.1 试验台制作 |
6.1.2 试验分析 |
6.2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复合肥区域配方优化及其肥料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国内外复合肥发展历史与现状 |
1.1.1 复合肥定义与分类 |
1.1.2 世界复合肥发展历史与现状 |
1.1.3 中国复合肥发展历史与现状 |
1.1.4 中国复合肥企业和流通发展历史与现状 |
1.2 我国复合肥工艺与产品 |
1.2.1 团粒法工艺与产品 |
1.2.2 高塔法工艺与产品 |
1.2.3 硫酸氢钾法工艺与产品 |
1.2.4 硝酸氨化法工艺与产品 |
1.3 复合肥在作物上的产量效应与农业评价 |
1.3.1 复合肥在作物上的产量效应 |
1.3.2 不同工艺复合肥产品的农业评价 |
1.4 施肥的产量效应研究与复合肥合理施用 |
1.4.1 施肥的产量效应 |
1.4.2 复合肥的合理施用 |
1.4.3 复合肥与减量施肥 |
1.5 复合肥配方研究 |
1.5.1 复合肥农艺配方的确定 |
1.5.2 复合肥生产配方的确定 |
1.5.3 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复合肥配方 |
1.6 中微量元素在作物上的产量效应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主要研究内容 |
1.8.1 施肥复合化率及复合肥消费现状与变化分析 |
1.8.2 不同工艺复合肥的农学评价 |
1.8.3 肥料在东北春玉米上产量效应与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
1.8.4 肥料在华北冬小麦上产量效应与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
1.8.5 肥料在华北夏玉米上产量效应及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
1.8.6 肥料在华南水稻上产量效应及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
1.8.7 复合肥配施中微量元素在主要粮食作物上的产量效应 |
1.8.8 复合肥在蔬菜上科学施用与减量施肥技术 |
1.9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施肥复合化率及复合肥消费现状与变化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农户复合肥消费现状与变化分析 |
2.2.2 宏观复合肥消费现状与变化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农户复合肥消费现状与变化分析 |
2.3.2 农户施肥复合化率现状 |
2.3.3 农户施肥养分投入量现状与变化分析 |
2.3.4 宏观复合肥消费现状与变化分析 |
2.4 小结 |
2.5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工艺复合肥的农学评价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进口复合肥与国产复合肥比较 |
3.2.2 不同工艺国产复合肥理化性质比较 |
3.2.3 不同工艺国产复合肥在作物上的产量效应和经济效益比较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进口复合肥与国产复合肥产品理化性质比较 |
3.3.2 进口复合肥与国产复合肥在叶菜上产量效应比较 |
3.3.3 不同国产工艺复合肥理化性质比较 |
3.3.4 不同工艺国产复合肥在作物上的产量效应和经济效益比较 |
3.4 小结 |
3.5 讨论 |
第四章 肥料在东北春玉米上产量效应与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
4.2.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春玉米上的产量效应试验 |
4.2.3 应用肥料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春玉米复合肥配方及优化施肥技术 |
4.2.4 减量施肥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
4.2.5 东北春玉米一次性施肥的肥效试验 |
4.2.6 春玉米一次性施肥科学方法试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
4.3.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春玉米上的产量效应与变化 |
4.3.3 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春玉米复合肥配方并优化施肥 |
4.3.4 减量施肥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
4.3.5 东北春玉米一次性施肥产量效应 |
4.3.6 东北春玉米一次性施肥的科学方法 |
4.4 小结 |
4.5 讨论 |
第五章 肥料在华北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与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
5.2.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试验 |
5.2.3 应用肥料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冬小麦复合肥配方及优化施肥技术 |
5.2.4 减量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
5.2.5 冬小麦土壤供氮磷钾能力研究 |
5.2.6 冬小麦氮肥前移一次性施肥试验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
5.3.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与变化 |
5.3.3 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冬小麦复合肥配方并优化施肥 |
5.3.4 减量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
5.3.5 冬小麦土壤供肥能力研究 |
5.3.6 氮肥前移一次性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5.4 小结 |
5.5 讨论 |
第六章 肥料在华北夏玉米上产量效应及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
6.2.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夏玉米上的产量效应试验 |
6.2.3 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夏玉米复合肥配方并优化施肥 |
6.2.4 减量施肥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
6.2.5 不同施肥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影响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
6.3.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夏玉米上的产量效应 |
6.3.3 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夏玉米复合肥配方并优化施肥 |
6.3.4 减量施肥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
6.3.5 不同施肥方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6.4 小结 |
6.5 讨论 |
第七章 肥料在华南水稻上的产量效应与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施肥对华南水稻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
7.2.2 氮磷钾在早稻上的产量效应试验 |
7.2.3 应用肥料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早稻复合肥配方及优化施肥技术 |
7.2.4 减量施肥对华南水稻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
7.2.5 直播水稻复合肥科学施用技术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
7.3.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华南早稻上的产量效应与变化 |
7.3.3 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华南早稻复合肥配方并优化施肥 |
7.3.4 减量施肥对华南水稻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
7.3.5 直播水稻复合肥施用技术 |
7.4 小结 |
7.5 讨论 |
第八章 复合肥配施中微量元素在主要粮食作物上的产量效应 |
8.1 前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镁、锌在东北春玉米上的产量效应 |
8.2.2 锌、硼在华北夏玉米上的产量效应 |
8.2.3 锌在华北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 |
8.2.4 钙在华南水稻上的产量效应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镁、锌在东北春玉米上的产量效应 |
8.3.2 锌、硼在华北夏玉米上的产量效应 |
8.3.3 锌在华北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 |
8.3.4 钙在华南水稻上的产量效应 |
8.4 小结 |
8.5 讨论 |
第九章 复合肥在蔬菜上科学施用与减量施肥技术 |
9.1 前言 |
9.2 材料与方法 |
9.2.1 复合肥作水冲追肥时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
9.2.2 复合肥作基肥时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
9.2.3 复合肥与有机肥配施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
9.3 结果与分析 |
9.3.1 复合肥作水冲追肥时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
9.3.2 复合肥作基肥时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
9.3.3 复合肥与有机肥配施时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
9.4 结论 |
9.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江苏沿海垦区稻麦周年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江苏省稻麦周年生产现状 |
1.2 江苏垦区稻麦周年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2 江苏沿海垦区稻麦周年高产稻麦品种的筛选 |
2.1 江苏沿海垦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筛选与应用 |
2.1.1 江苏沿海垦区中熟中粳水稻品种的筛选与应用 |
2.1.2 江苏沿海垦区迟熟中粳水稻品种的筛选与应用 |
2.1.3 江苏沿海垦区早熟晚粳水稻品种的筛选与应用 |
2.2 江苏沿海垦区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筛选与应用 |
2.2.1 江苏沿海垦区淮南红皮小麦推广与应用 |
2.2.2 江苏沿海垦区淮北白皮小麦品种推广与应用 |
3 麦茬水稻高产高效的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 |
3.1 钵苗栽插水稻生产技术研究 |
3.2 稀播长秧龄对机插水稻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小结与讨论 |
3.3 水稻水田旱整栽培技术研究 |
3.3.1 材料和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3.3 结论与讨论 |
3.4 水稻割晒收获对产量品质及种子质量的影响 |
3.4.1 材料与方法 |
3.4.2 结果与分析 |
3.4.3 小结与讨论 |
4 稻茬小麦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研究 |
4.1 秸秆全量还田下小麦氮肥施用技术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试验设计 |
4.1.3 结果与分析 |
4.1.4 小结与讨论 |
4.2 不同氮肥运筹对晚播冬小麦茎蘖动态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及分析 |
4.2.3 结论与讨论 |
4.3 不同肥料运筹技术对小麦茎蘖动态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分析 |
4.3.3 结论与讨论 |
5 江苏沿海垦区麦茬机插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
5.1 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思路 |
5.1.1 机插水稻高产栽培品种选择 |
5.1.2 机插水稻品种产量目标及茎蘖动态 |
5.1.3 机插水稻品种生育期的选择 |
5.2 机插水稻适期适量播种技术 |
5.3 机插水稻适龄壮秧培育 |
5.3.1 育秧准备 |
5.3.2 播种程序 |
5.3.3 秧田管理 |
5.4 机插水稻大田耕整技术 |
5.5 机插水稻栽插技术 |
5.5.1 水层标准 |
5.5.2 栽插前化除技术 |
5.5.3 栽插密度控制技术 |
5.6 大田管理技术 |
5.6.1 水浆管理技术 |
5.6.2 搁田管理技术 |
5.6.3 肥料运筹技术 |
5.7 水稻主要病虫草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
5.7.1 水稻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
5.7.2 水稻主要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
5.7.3 稻田杂草发生特点及防除技术 |
6 江苏沿海垦区稻茬小麦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 |
6.1 合理品种布局 |
6.2 规范整地程序 |
6.2.1 以沙性土为主稻茬田整地程序 |
6.2.2 以黏性土为主稻茬田整地程序 |
6.2.3 田间沟系标准 |
6.3 小麦播种前准备 |
6.3.1 开播期的确定 |
6.3.2 合理基本苗的确定 |
6.3.3 播前种子准备 |
6.4 小麦播种技术 |
6.5 合理肥料运筹技术 |
6.6 小麦抗逆栽培技术 |
6.7 小麦主要病虫草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
6.7.1 小麦主要病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
6.7.2 小麦主要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
6.7.3 小麦田杂草发生特点与防除技术 |
7 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7.1 以种植方式、品种、接茬、耕整地优化为重点,构建江苏垦区不同生态条件的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
7.2 根据水稻和小麦品种的生育特性,合理搭配推广不同生态地区的稻麦品种 |
7.3 以高产高效和及时让茬为核心,以机械化轻简化精确化为手段,稻麦周年高产栽培技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江苏省稻麦轮作农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范围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区域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农户行为理论 |
2.1.2 风险规避理论 |
2.1.3 规模经济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于农户对农业新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2.2.2 农户肥料施用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2.2.3 农户施用有机肥的相关研究 |
2.2.4 国内外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
第三章 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影响因素理论层面分析 |
3.1 农户施用有机肥行为的理论基础 |
3.2 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因素及基本假设 |
3.2.1 内部因素 |
3.2.2 外部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稻麦轮作农田农户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 调查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4.1.1 调查区概况 |
4.1.2 数据来源 |
4.2 样本基本特征描述 |
4.2.1 户主基本特征 |
4.2.2 农户家庭基本特征 |
4.2.3 农户对有机肥和化肥的认知情况 |
4.3 样本区域有机肥行业环境和政策分析 |
4.3.1 市场环境 |
4.3.2 政府政策 |
4.4 样本区域农户有机肥施用情况分析 |
4.4.1 施用有机肥农户情况分析 |
4.4.2 不施用有机肥农户情况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江苏稻麦农田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实证分析 |
5.1 模型选择 |
5.2 变量定义及说明 |
5.3 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普通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5.3.2 种植大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5.3.3 普通农户和种植大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华北平原小麦玉米周年低碳生产技术综合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世界低碳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
1.2.2 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低碳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
1.2.3 华北平原小麦玉米生产技术的演变 |
1.2.4 华北平原氮肥施用技术的现状 |
1.2.5 华北平原氮肥优化管理技术探索 |
1.3 本研究科学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综合管理技术对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点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综合管理与小麦叶面积系数和灌浆速率的关系 |
2.3.2 综合管理与小麦、玉米根系发育的关系 |
2.3.3 综合管理与小麦玉米产量构成和产量的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综合管理技术对周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法 |
3.2.1 土壤水分含量测定方法 |
3.2.2 灌溉用电计量方法 |
3.2.3 灌溉用水量计量方法 |
3.2.4 试验田年耗水量计算方法 |
3.2.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耕作优化与周年耗水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关系 |
3.3.2 耕作优化与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关系 |
3.3.3 耕作优化与灌溉水用量和灌溉水生产效率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综合管理对氮素利用效率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取样和样品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氮肥管理与小麦玉米地上部吸氮量的关系 |
4.3.2 氮肥管理对小麦玉米周年粮食生产氮素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3 氮肥管理与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关系 |
4.3.4 氮肥管理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低碳生产技术的减排效应评价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设计 |
5.2.2 粮食作物生产碳足迹模型 |
5.2.3 粮食作物生产系统碳足迹模型公式 |
5.2.4 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测定方法 |
5.2.5 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计算 |
5.3 结果 |
5.3.1 耕作和氮肥协同优化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5.3.2 综合管理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
5.3.3 低碳生产技术碳排放评价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
6.1 综合讨论 |
6.1.1 综合管理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6.1.2 耕作方式优化对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
6.1.3 综合管理对氮肥利用效率和土壤氮素残留的影响 |
6.1.4 综合管理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6.2 主要结论 |
6.3 研究特色与创新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7)化学制剂危害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农药的使用概况 |
1.2 除草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
1.3 发生除草剂药害的原因 |
1.4 水稻发生药害的症状 |
1.5 水稻发生药害的的预防和治理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一:不同化学制剂对水稻苗期的影响 |
2.2.2 试验二:不同稻田除草剂对水稻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2.3 调查项目及方法 |
2.3.1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3.2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丁草胺对水稻苗期及移栽后本田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丁草胺对水稻苗期秧苗素质的影响 |
3.1.2 丁草胺对水稻苗期受药害程度的影响 |
3.1.3 丁草胺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3.1.4 丁草胺对水稻叶龄及分蘖的影响 |
3.1.5 丁草胺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3.1.6 丁草胺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2 丁扑合剂对水稻苗期及移栽后本田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1 丁扑合剂对水稻苗期秧苗素质的影响 |
3.2.2 丁扑合剂对水稻苗期受药害程度的影响 |
3.2.3 丁扑合剂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3.2.4 丁扑合剂对水稻叶龄及分蘖的影响 |
3.2.5 丁扑合剂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3.2.6 丁扑合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3 壮秧剂对水稻苗期秧苗素质的影响 |
3.4 硫酸铵对水稻苗期秧苗素质的影响 |
3.5 不同浓度苄嘧磺隆对本田期水稻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
3.5.1 不同浓度处理对株高的影响 |
3.5.2 不同浓度处理对分蘖的影响 |
3.5.3 不同浓度处理对SPAD的影响 |
3.5.4 不同浓度处理对光合性状的影响 |
3.5.5 不同浓度处理对杂草的防效 |
3.5.6 不同浓度处理对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3.5.7 不同浓度处理对SOD酶活性的影响 |
3.5.8 不同浓度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
3.6 不同浓度吡嘧磺隆对水稻本田期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
3.6.1 不同浓度处理对株高的影响 |
3.6.2 不同浓度处理对分蘖的影响 |
3.6.3 不同浓度处理对SPAD的影响 |
3.6.4 不同浓度处理对光合性状的影响 |
3.6.5 不同浓度处理对杂草的防效 |
3.6.6 不同浓度处理对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3.6.7 不同浓度处理对酶活性的影响 |
3.6.8 不同浓度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
3.7 不同浓度二氯喹啉酸对水稻本田期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
3.7.1 不同浓度处理对株高的影响 |
3.7.2 不同浓度处理对分蘖的影响 |
3.7.3 不同浓度处理对SPAD的影响 |
3.7.4 不同浓度处理对光合性状的影响 |
3.7.5 不同浓度处理对杂草的防效 |
3.7.6 不同浓度处理对干物质的影响 |
3.7.7 不同浓度处理水稻抽穗进程的比较 |
3.7.8 不同浓度处理对酶活性的影响 |
3.7.9 不同浓度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化学制剂对水稻苗期的危害及表现 |
4.2 除草剂对水稻本田期的危害及表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研制及其在小麦—玉米轮作中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氮肥工业发展及现状 |
1.2 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
1.3 我国氮肥施用状况 |
1.3.1 我国氮肥消费施用现状 |
1.3.2 我国氮肥施用中存在的问题 |
1.3.2.1 氮肥施用量大,利用率低,流失严重 |
1.3.2.2 氮肥养分释放不可控 |
1.3.2.3 氮肥养分施用不平衡 |
1.4 我国独有氮肥品种—碳酸氢铵性能优劣分析 |
1.5 合成氨与碳酸氢铵的生产与利用 |
1.5.1 合成氨生产及其物化特性 |
1.5.2 合成氨的利用与碳酸氢铵生产 |
1.5.2.1 合成氨的利用 |
1.5.2.2 碳酸氢铵的生产 |
1.5.2.3 碳酸氢铵发展历程及历史作用 |
1.5.2.4 碳酸氢铵的市场现状 |
1.5.2.5 碳酸氢铵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出路 |
1.5.3 研究现状、碳酸氢铵改性产品及存在问题 |
1.5.3.1 碳酸氢铵改性产品 |
1.5.3.2 碳酸氢铵改性产品存在的问题 |
1.5.4 解决碳酸氢铵弊端的途径 |
1.5.4.1 解决碳酸氢铵弊端的思路 |
1.5.4.2 解决碳酸氢铵弊端的途径 |
1.5.5 升级换代产品——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问世及特点 |
1.5.5.1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研究开发 |
1.5.5.2 提高碳铵稳定性的原理 |
1.5.5.3 碳铵稳定剂的遴选原则 |
1.5.6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
1.6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社会与生态效益分析 |
1.6.1 社会效益分析 |
1.6.1.1 避免碳铵生产装置报废和人员失业的效益 |
1.6.1.2 农业效益 |
1.6.1.3 农业生产的直接效益 |
1.6.1.4 提高氮素利用率和节约用肥的效益 |
1.6.1.5 节约劳动力投入的效益 |
1.6.2 生态效益分析 |
1.6.2.1 节约大量煤炭消耗费用 |
1.6.2.2 减少粉煤灰和煤渣排放的巨大贡献 |
1.6.2.3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及对全球碳减排的巨大贡献 |
1.7 本研究工作的意义及其内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1.7.3 研究目标 |
1.7.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研制及其氮素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仪器设备 |
2.1.3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制备 |
2.1.3.1 制备方法及其工艺流程 |
2.1.3.2 复合稳定剂的遴选与配比优化试验 |
2.1.3.3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与普通碳铵游离水含量比较 |
2.1.3.4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指标测定 |
2.1.3.5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与普通碳铵性能比较 |
2.1.3.6 产品技术指标及其变化 |
2.1.4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氮素测定 |
2.1.4.1 测定原理 |
2.1.4.2 测定方法 |
2.1.4.3 测定结果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分析 |
2.2.1 复合稳定剂的遴选与配比优化 |
2.2.1.1 不同添加材料与碳酸氢铵混配后的物理状态变化 |
2.2.2 制粒工艺选择优化 |
2.2.3 制粒设备改制优化 |
2.2.4 复合稳定剂添加工艺方法 |
2.2.5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与普通碳铵游离水含量比较 |
2.2.6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与普通碳铵性能比较 |
2.2.6.1 稳定性比较 |
2.2.6.2 溶解(缓释)效果比较 |
2.2.6.3 肥效期(提高氮肥利用率)比较 |
2.2.6.4 抗结块性比较 |
2.2.7 产品技术指标及其变化 |
2.2.7.1 产品技术指标 |
2.2.7.2 产品主要技术指标的变化 |
2.2.7.3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长效碳铵、普通碳铵产品质量及经济技术指标对比 |
2.2.8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氮素的测定方法 |
2.2.8.1 对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氮素的两种不同检测方法试验结果 |
2.2.8.2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总氮含量试验结论分析 |
2.2.9 工业经济效益预测分析 |
2.3 讨论 |
2.3.1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研制 |
2.3.2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缓释机制 |
2.3.3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推广应用前景 |
第三章 室内培养条件下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氮素释放规律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水中溶出率试验 |
3.1.2 土壤恒温培养试验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在水中的养分释放特征 |
3.2.1.1 水中铵态氮释放特征 |
3.2.1.2 水中无机氮释放特征 |
3.2.1.3 水中酰胺态氮释放特征 |
3.2.2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特征 |
3.2.2.1 土壤中铵态氮释放特征 |
3.2.2.2 土壤中无机氮释放特征 |
3.2.2.3 土壤中酰胺态氮释放特征 |
3.3 讨论 |
第四章 盆栽条件下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测定方法 |
4.1.2.1 氮磷钾含量测定 |
4.1.2.2 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4.1.2.3 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 |
4.1.2.4 根系活力的测定 |
4.1.2.5 养分利用效率和养分收获指数计算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分析 |
4.2.1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植株体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膜脂过氧化影响 |
4.2.1.1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SOD、POD和CAT三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4.2.1.2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叶绿素含量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影响 |
4.2.2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植株根系生长及氮、磷、钾吸收积累的影响 |
4.2.2.1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
4.2.2.2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根系活力的影响 |
4.2.2.3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氮素积累的影响 |
4.2.2.4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磷素积累的影响 |
4.2.2.5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钾素积累的影响 |
4.2.3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成熟期氮磷钾在小麦植株不同器官分配的影响 |
4.2.3.1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氮素分配的影响 |
4.2.3.2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磷分配的影响 |
4.2.3.3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钾素分配的影响 |
4.2.3.4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4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群体及产量的影响 |
4.2.4.1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群体变化的影响 |
4.2.4.2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穗数的影响 |
4.2.4.3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田间条件下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 |
5.1.2 测定方法及项目 |
5.1.2.1 产量与植株全氮 |
5.1.2.2 叶片硝酸还原酶的测定 |
5.1.2.3 SPAD值测定 |
5.1.2.4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
5.1.2.5 光合速率测定 |
5.1.2.6 相关指标计算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类型氮肥对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
5.2.2 不同类型氮肥对玉米叶片硝酸还原酶的影响 |
5.2.3 不同类型氮肥对玉米叶片SPAD的影响 |
5.2.4 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5.2.5 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 |
5.2.6 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氮素积累的影响 |
5.2.7 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田间条件下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氮肥后茬效应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设计 |
6.1.2 测定方法及项目 |
6.1.2.1 产量及干物质重 |
6.1.2.2 旗叶光合速率测定 |
6.1.2.3 旗叶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测定 |
6.1.2.4 旗叶SPAD值测定 |
6.1.2.5 植株全氮含量测定 |
6.1.2.6 参数计算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类型氮肥对小麦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
6.2.2 不同类型氮肥对小麦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6.2.3 不同类型氮肥对小麦光合速率的影响 |
6.2.4 不同类型氮肥对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6.2.5 不同类型氮肥对小麦旗叶SPAD值的影响 |
6.2.6 不同处理对小麦总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6.2.7 不同处理的后效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6.3 讨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已经(待)发表论文及制定的国家行业标准 |
致谢 |
附件 |
(9)制度、技术与农家经济生活变迁 ——以1949至1957年的济南郊区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学术史综述 |
四、研究的对象与时限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济南郊区的社会历史沿革与自然生态环境 |
第一节 社会历史沿革 |
第二节 自然生态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建国前济南郊区的农副业生产 |
第一节 农作物的种植状况 |
一、种植结构 |
二、熟制 |
三、复种 |
四、种类与数量 |
第二节 副业生产的种类及特点 |
一、发展副业生产的原因 |
二、副业生产的种类与规模 |
三、副业生产的特点 |
第三节 建国前的社会经济特点 |
一、人口,土地和租佃关系 |
二、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
三、副业生产与兼业化现象 |
四、半农半城的社会经济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变革与济南郊区的经济发展 |
第一节 减租·查田定产·农业税 |
一、减租运动 |
二、查田定产 |
三、农业税 |
第二节 土地改革与农村经济变动 |
一、土地改革的原因 |
二、土地改革的过程概述 |
三、土地改革的特点 |
四、土地改革与农村经济变动 |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与农村经济发展 |
一、农业合作化的起因 |
二、农业合作化的过程简述 |
三、农业合作化与农村经济发展 |
第四节 统购统销与农村经济发展 |
一、统购统销政策的起因 |
二、统购统销的实施 |
三、统购统销与农村经济发展 |
第五节 私营商贩业改造与农村经济发展 |
一、1949—1955年私营商贩业的初步改造 |
二、1955—1957年私营商贩业的全面改造 |
三、私营商贩业改造对农民经济生活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术改进与济南郊区的农村经济发展 |
第一节 农田水利的建设 |
第二节 耕作技术的提高 |
第三节 农具改良与动力机械的引入 |
第四节 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
第五节 农作物密植技术的推广 |
第六节 病虫害的防治 |
第七节 积肥与施肥 |
第八节 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建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济南郊区的农家收支状况与生活水平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农副业生产概况及特点 |
一、农业生产概况及特点 |
二、副业发展概况及特点 |
第二节 农家收支结构 |
一、土地改革时期的农家收支结构 |
二、互助组和初级社中农家收支结构 |
三、高级社时期农家收支结构 |
第三节 农民生活状况的变化 |
一、土改前农民的生活状况 |
二、土改时期农民的生活状况 |
三、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民的生活状况 |
四、农民与工人生活状况变化的对比分析 |
第四节 农民阶层的变化 |
一、传统社会中农民阶层的嬗变 |
二、土改前后农民阶层的变动 |
三、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民阶层的变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传统社会中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
二、建国初期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
三、国家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
四、几点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规模化养猪场处理污水小麦田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规模化养猪场处理污水农田利用研究进展 |
1.2.1 规模化养殖场处理污水农田利用方法研究 |
1.2.2 规模化养猪场处理污水还田的优点 |
1.2.3 规模化养猪场处理污水利用中的风险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1 干物重 |
2.2.2 分蘖数 |
2.2.3 叶片SPAD值 |
2.2.4 考种与测产 |
2.2.5 植株养分含量 |
2.2.6 小麦籽粒品质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处理对小麦分蘖数和叶片SPAD值影响 |
3.1.1 对小麦分蘖数的影响 |
3.1.2 对剑叶SPAD值的影响 |
3.2 不同处理对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移的影响 |
3.2.1 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2 对干物质转移的影响 |
3.3 不同处理对小麦养分吸收与转移的影响 |
3.3.1 对小麦植株氮素吸收与转移的影响 |
3.3.2 对小麦植株磷素吸收与转移的影响 |
3.3.3 对小麦植株钾素吸收与转移的影响 |
3.4 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3.4.1 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与产量结构的影响 |
3.4.2 不同处理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不同处理对小麦分蘖与叶片值影响 |
4.2 不同处理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转移的影响 |
4.3 不同处理对小麦养分吸收与转移的影响 |
4.3.1 对植株氮素吸收与转移的影响 |
4.3.2 对植株磷素吸收与转移的影响 |
4.3.3 对植株钾素吸收与转移的影响 |
4.4 不同处理对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4.4.1 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4.4.2 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麦田用肥过量“烧苗”的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种肥混播用小麦专用拌种肥效应分析[D]. 陈青雨. 郑州大学, 2019(07)
- [2]自动计量麦田水肥一体化装置研究设计[D]. 王帅.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3]复合肥区域配方优化及其肥料效应研究[D]. 贾可.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 [4]江苏沿海垦区稻麦周年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研究[D]. 王先如. 扬州大学, 2018(06)
- [5]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江苏省稻麦轮作农田为例[D]. 王珏.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6]华北平原小麦玉米周年低碳生产技术综合效应评价[D]. 李升东.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7]化学制剂危害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D]. 刘宇.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2)
- [8]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研制及其在小麦—玉米轮作中的效应研究[D]. 汪敬恒. 南京农业大学, 2015
- [9]制度、技术与农家经济生活变迁 ——以1949至1957年的济南郊区为个案[D]. 伍玉振. 山东大学, 2014(11)
- [10]规模化养猪场处理污水小麦田利用研究[D]. 朱正杰. 扬州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