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在拉伸过程中变形和再结晶的微观机制

石英在拉伸过程中变形和再结晶的微观机制

一、伸展作用过程中石英变形与重结晶的微观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曾广乾,刘南,陈柏林[1](2021)在《流体作用对岩石流变行为的影响——以粤北塘洞韧性剪切带为例》文中认为流体的加入会较大程度地降低岩石的流变强度,产生弱化效应并使得岩石由脆性向韧性转变。发育在诸广山印支期花岗岩中的塘洞韧性剪切带为一高角度的、以压扁为主兼具右行走滑的变形带,其韧性变形具有西强东弱、南强北弱的宏观特征。详细的野外构造解析与显微构造观察表明,该剪切带横向上的不对称性和走向上的差异变形,是由以大量富硅流体贯入为标志的流体作用,通过反应弱化(长石向石英、绢云母转化)、升温效应和(或)水解弱化等机制导致。流体作用导致岩石的流变弱化可作为流体来源于同构造析出的重要证据。塘洞韧性剪切带内大量发育的面理化石英脉为韧性剪切变形同构造分泌结晶脉,其年代学分析将塘洞韧性剪切带活动时代限定在早燕山期。

彭辉华[2](2020)在《盐岩变形显微机制与损伤自愈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能源消耗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国家战略能源储备的需求,尤其是在当今自然灾害、政治或战争等不确定因素导致国际油气价格持续波动的情况下,能源储存的作用显得愈来愈重要。能源储存系统将成为实现能源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素,它可以解决能源集中化、供求平衡和成本节约等突出问题。然而,现阶段我国天然气储量和战略石油储备(SPR)均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到目前为止,各种类型的能源储存方法在全世界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就是地下储能,因为它具有优良的经济效益等优势。在地下储能系统中,岩盐(或盐岩)俗称氯化钠结晶矿物,因其孔隙度低(<1%)、渗透率低(<10-20m2)、延性好(应变可高达30%~40%)、且具有良好的水溶开采性和良好的自愈合特性,在过去几十年,它被广泛认为是碳氢化合物能源储存(如天然气或原油)、化学废料屏障(如碱渣)、H2储能、压缩空气蓄能(CAES)、CO2和放射性核废物处置等的理想介质。而我国把地下盐穴作为能源储备系统的实践经验从2007年(金坛盐穴储气库)才开始,至今还不到二十年,还有较远的路要走。中国盐矿地质构造以湖相沉积的层状盐岩为主,其力学性质复杂,层状盐岩中杂质与夹层的存在对围岩的力学稳定性、密闭性和安全性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盐腔建造和使用期内必须高度重视。本文以江苏淮安赵集某盐矿为工程背景,在试验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盐岩的物理、力学、化学等基本性质,包括层状盐岩的物性特征、变形显微结构特征、损伤细微观机理、疲劳损伤特征以及裂隙愈合微观机制等。(1)层状盐岩的物化特征与其矿物组成、杂质含量、温度、压力等环境条件息息相关。层状盐岩的渗透率比纯盐一般要高出1~4个数量级,夹层往往起着“补强层”的作用,提高层状盐岩的强度和稳定蠕变速率。层状盐岩的抗剪能力较强,但抗拉能力较弱,互层界面之间非力学“弱平面”。盐层与非盐层的抗变形能力不同,会导致层状盐岩整体疲劳寿命降低。不溶性杂质可降低盐岩的溶解速率,影响盐岩自愈合。(2)杂质或夹层的存在显着改变盐岩的显微构造特征。以江苏淮安赵集某盐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域地质构造情况及含盐系地层构造,通过XRD、压汞、光学显微镜、SEM测试技术,对该区域层状盐岩物性和变形显微结构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与纯岩盐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层状盐岩的矿物组成成分多样,较纯盐层以氯化钠为主,杂质主要包含硬石膏、无水芒硝、钙质芒硝、白云石、石英、黏土等,符合湖相沉积类。受晶质塑性变形影响,盐层流变机制以位错蠕变和压溶蠕变为主,天然盐矿中尤其是晶界处存在少量的液体,促进晶界迁移和压溶蠕变。层状盐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属于低渗介质,杂质或夹层的存在可使盐层的孔隙度、渗流系数升高。(3)盐岩损伤裂纹发展演化取决于内部微缺陷结构。通过小尺寸层状盐岩样品的微拉压变形损伤试验,结合DI、SEM、PM、SM技术,研究了盐岩损伤表面裂纹扩展演化细观机制。结果表明,损伤盐岩微裂纹的发展和分布主要受矿物颗粒成分及分布、晶粒大小、晶体缺陷以及软弱结构面(如层理面)的影响。盐岩试件从初始损伤开始演化发展到最终断裂破坏,主裂纹起着决定性作用,无论哪种盐岩,主裂纹的扩展方向都与最大主应力的方向平行或近似平行。盐岩损伤细观演化过程与应力-应变曲线相对应,结合显微分析结果及位错塞积模型,对盐岩裂纹发展演化细观机理进行了讨论。(4)3D-DIC非接触全场变形光学测量技术对盐岩变形损伤的测量具有明显的优势。结合3D-DIC技术,分析了盐岩单轴压缩损伤变形过程的特征。3D-DIC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传统的接触式位移应变测量方法带来的一些误差,如实体引伸计测得的总体积应变偏大、扩容判断、局部变形的差异性等。基于3D-DIC构建的虚拟引伸计计算的体积应变、扩容判断更为精确。根据3D-DIC可测全场变形的特点,建立了一种盐岩损伤模型可用于任一时刻、任意位置的全场损伤变量分析。(5)压力气体对盐岩的疲劳损伤存在“楔效应”(“wedge effect”)。在有气体压力条件下的盐岩疲劳损伤试验研究表明,由于“wedge effect”,气体会渗透到微裂纹和孔隙中,加速优势微裂纹的发育,与没有压力气体的情况相比,盐岩的强度变低,疲劳寿命随着围压和气压的增加而降低,高压下的疲劳寿命明显低于低压下的疲劳寿命。基于CT计算的损伤值与疲劳寿命呈线性相关,而疲劳寿命与气体压力呈对数相关。(6)损伤盐岩的孔隙率、渗透率改变与裂隙愈合度相关,而裂隙愈合度又与应力、杂质、流体、损伤程度等因素相关。研究了受损盐岩在不同环境中的愈合性质,从微观角度分析了盐岩愈合显微特征。研究表明,流体在损伤盐岩愈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扩散效应和再结晶效应,用饱和卤水浸润的损伤盐愈合效果优于用油液处理的。包含在微裂纹或微孔中的油分子会阻碍扩散效应和抑制再结晶过程,从而阻碍盐岩愈合过程。损伤盐岩的渗流系数随愈合时间的衰减规律满足一级动力学方程,衰减速率由快变慢,最终趋于一个稳定值,达到试验条件下的饱和愈合状态,但杂质盐的衰减速率比纯盐要慢。初始损伤程度越大,愈合所需要的能量越高,愈合效率越低。初始损伤程度相同时,由于“recrystallization effect”,含杂质颗粒初始孔隙较发育的层状盐岩愈合率高于纯盐,但速率慢。应力作用下盐岩愈合主要表现为压力溶解-再结晶过程,基于连续损伤力学定义愈合变量,推导出损伤盐岩愈合变量的演化方程。杂质或夹层对层状盐岩的力学稳定性、密闭性和安全性的影响作用不可忽略,在盐穴建造、运营期内必须十分重视,本文研究成果对我国盐穴的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指导意义。

张铁英[3](2020)在《滇西苍山杂岩新生代周期性脆-韧性转变变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苍山杂岩是藏东印度-欧亚汇聚过程中发育的哀牢山-红河剪切带的一部分,遭受了新生代多阶段不同性质的变形-变质改造,其内部保留有高角闪岩相变化到低绿片岩相条件下剪切变形形成的深熔片麻岩-糜棱片麻岩-糜棱岩的构造岩序列,石英C轴组构表现为Z轴极密-Y轴极密-X轴极密变化趋势,初步查明各层位岩石的流变学演化过程及变形事件序列,计算获得苍山杂岩中部地壳剪切带岩石剪切变形最小应变速率为45×10-14s-1,并建立了强度模型。多期次同构造花岗岩脉记录了岩石发生周期性脆-韧性转变而形成多期次高温破裂,得到早期高温破裂形成时温度>550℃,岩石处于纯剪变形下遭受弱糜棱岩化改造;晚期高温破裂形成时角闪岩相和绿片岩相岩石的温度条件分别为510550℃和450500℃,岩石遭受简单剪切变形且已发育糜棱叶理。提出高温破裂形成时苍山杂岩整体处于较低差应力下发生着塑性变形。根据同构造花岗岩脉的岩浆来源多为中下地壳岩石剪切熔融(触发温度≥550℃)形成的熔体,认为下地壳岩石由熔体相主导变形导致岩石强度极大降低,并在高熔体分压下发生塑性失稳,形成早期高温破裂;下地壳塑性失稳向上传播造成中部地壳岩石的应变速率突变,在位错蠕变主导变形下发生应变硬化过程,同时岩浆房就位使得该层次岩石所受差应力增大,达到其摩擦滑移强度而形成晚期高温破裂,进而建立剪切带岩石塑性变形过程中形成脆性破裂的模型。苍山杂岩新生代周期性脆-韧性转变伴随着熔体压力和应变速率条件的周期性波动,下地壳熔体在剪切剥露过程中的周期性释放活动。认为苍山杂岩稳态塑性变形下的破裂行为受控于应力加载和熔体压力增大之间的竞争过程,而脆性破裂形成后岩浆就位时的结晶速度控制着熔体压力波动。苍山杂岩内多期次高温破裂可能以慢地震或构造震颤事件的形式出现,因此本文给出的韧性变形域中不同层次岩石发生脆性破裂的机理,对理解类似构造背景下观察到的慢地震和构造震颤的成因具有指示意义。

陈峰[4](2020)在《华南雪峰陆内造山带东向构造扩展隆升与转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陆内造山带的形成机制是近年国际构造地质学的热点问题之一。华南雪峰造山带经历了强烈的陆内造山作用,以雪峰造山带为实例建立构造模型,不仅对于揭示陆内造山带的形成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约束和评价该地区矿床剥露历史也十分关键。本文对雪峰造山带东段的湘中后陆逆冲构造带为重点研究区,开展了野外构造解析、显微构造观察和深部构造解译。结合古构造应力场和构造变形序列进行综合分析,以构造—热年代学研究和构造物理模拟为研究手段,本文对雪峰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及其构造转向过程进行了重点论述。通过对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译,厘定出雪峰造山带东段的湘中后陆构造带以在深度约10km出存在拆离断层及其上的断展褶皱。根据古构造应力场计算,梳理了雪峰山东缘燕山期以来五个阶段的构造应力场,先后经历了 NW-SE向挤压构造体制、NWW-SEE向挤压和NNE-SSW向伸展的走滑构造体制、近东西向挤压构造体制、NNW-SSE向伸展构造体制、NEE-SWW向挤压和NNW-SSE向伸展的走滑构造体制。通过构造解析,将湘中后陆构造带燕山期构造变形划分为三阶段构造变形:D31阶段构造变形以向NW逆冲为主;D32阶段表现为共轭走滑断层;D33阶段表现为东逆冲的脆性断层和穹隆群。根据碎屑锆石U-Pb同位素结果,将雪峰造山带东段燕山期构造变形的时间下限定为176 Ma。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表明,晚白垩世以来,湘中后陆构造带平均剥露速度约在0.06-0.07km/Ma,剥露厚度6.5-6.6km,是西部厚皮-薄皮构造带的两倍。热演化史综合分析表明,在~90Ma,雪峰山东侧发生快速冷却事件。D33阶段的构造应力场转换为东西向挤压,导致湘中后陆构造带的强烈变形和大规模隆升剥露,造成大乘山、龙山和猪婆山穹隆出露于地表,是雪峰造山带向东递进扩展的结果。雪峰造山带发生构造转向与前陆逆冲带受到四川盆地刚性基底克拉通的阻挡有关。通过沙箱模拟实验与综合研究,本文认为前陆块体阻挡导致造山楔达到临界角状态,由此引发的向后陆扩展隆升是控制陆内变形扩展的内在原因。雪峰造山带在结构上经历了多次构造转换,并于90 Ma后基本定型。而约60-30 Ma和10Ma存在两次快速冷却在整个华南板块基本一致,对雪峰造山带进行了改造,可能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中国南海板块扩张有关。

谢战军[5](2020)在《超高压榴辉岩中石榴子石的显微构造与塑性变形机制》文中指出石榴子石是榴辉岩、石榴麻粒岩及石榴橄榄岩等多种壳幔岩石的重要组成矿物,具有比与其共生硅酸盐矿物更高的流变强度和脆-韧性转变温度,其流变学性质是影响板块俯冲和折返动力学过程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研究其显微构造是获得这些动力学过程中流变学信息的重要途径。本论文以大别-苏鲁变质带典型超高压榴辉岩和造山带石榴橄榄岩为样品,首先借鉴橄榄石位错构造高温氧化缀饰法和晶体缺陷预熔理论建立了石榴子石位错构造预熔缀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石榴子石位错密度差异应力计的优化研究,然后综合利用该缀饰方法和电子探针、红外光谱、显微CT、电子背散射衍射及透射电镜等多种微观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变形程度石榴子石的颗粒形态、位错及其亚构造组态等显微构造特征与化学成分、差异应力及结构水赋存状态的关系,总结了其塑性变形过程及变形机制,主要获得了如下认识:(1)榴辉岩和石榴橄榄岩中石榴子石位错构造缀饰实验表明,其自由位错和亚晶界可通过高温处理(940-1020°C)而被缀饰出来,其缀饰温度与镁铝榴石端元含量呈正相关。在光学显微镜反射光模式下,缀饰出的自由位错及位错列、位错壁等亚晶界构造形态与透射电镜明场像模式下的典型位错组态相似,主要呈暗色的短线状、斑点状、环状或半环状以及它们的各种组合形态。基于二次电子像和原子力显微镜的形貌分析结果表明,缀饰区域因体积膨胀而凸出于抛光表面,进而导致反光镜下入射光发生不规则折射而显示为暗色线条。基于背散射电子像、拉曼光谱和透射电镜的成分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缀饰线条是由位错和亚晶界等晶体缺陷部位发生了微量熔融而形成的。在晶体表层熔融区域因氧逸度较高形成赤铁矿+磁铁矿+熔体的物相组合,而晶体内部则由于氧逸度较低形成了含铝磁铁矿微晶+熔体的物相组合。因此,石榴子石的这种位错高温缀饰机制与橄榄石的氧化缀饰不同,应属于预熔缀饰机制。这种位错构造缀饰方法可称为预熔缀饰法,为研究石榴子石位错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提供了新的途径。(2)分别利用位错构造预熔缀饰法和氧化缀饰法对碧溪岭、南山岭及许沟地区的造山带石榴橄榄岩中石榴子石和橄榄石的位错构造研究结果表明,橄榄石位错密度约是与其共生石榴子石的10~20倍,其分布范围分别为5.00~12.10×106 cm-2和1.46~5.22×105 cm-2。将橄榄石位错密度代入其差异应力计得到三地样品的差异应力分布在24.87~38.69 MPa之间。根据本论文和前人的实验数据,发现当石榴子石的材料系数修正为2.8的时候,其差异应力计计算结果和与之共生橄榄石的差异应力比值更接近1:1等值线,据此计算的石榴子石差异应力更具有代表性。(3)利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对双河榴辉岩中石榴子石结构水赋存状态和位错构造特征的研究表明,石榴子石颗粒平均水含量为66~2256 ppm,主要以水合钙铝榴石置换机制的方式存在,但3600-3655 cm-1和3540-3580 cm-1之间的OH吸收峰分别是由不同大小的水合钙铝榴石和钙铁榴石分子团引起的,表明结构水在颗粒内部存在着微米-纳米尺度上的不均一性分布特征。这些颗粒的位错密度和亚晶界密度分别为1.22~15.55×106 cm-2和1.61~24.34×105 cm-2,其相应的差异应力为65~234 MPa。通过对比它们与水含量的关系发现,前者主要受差异应力控制且与水含量没有相关性,而后者则呈正相关关系。由于亚晶界是自由位错通过滑移和攀移运动形成的,它们与水含量的关系说明结构水可以促进位错的运动和增殖速度,即在协助差异应力维持位错密度稳定的同时形成更多亚晶界,促使石榴子石变形进入动态恢复和动态重结晶阶段。(4)利用位错构造预熔缀饰法和多种微观分析技术对大别超高变质带典型片麻岩中、硬玉石英岩中、大理岩中及与石榴橄榄岩共生榴辉岩中石榴子石的宏观和微观构造特征、化学成分、结构水赋存状态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表明,其石榴子石变形程度与围岩性质、化学成分、粒度大小、差异应力及变形阶段有关。比如变形条件较为相似的片麻岩中榴辉岩的石榴子石变形程度与粒度、位错密度、Flinn系数呈负相关,并与亚晶粒发育程度呈正相关,表明其塑性变形是由伴随恢复和动态重结晶作用的位错蠕变机制主导。根据石榴子石形态和位错构造特征可将塑性变形过程分为位错蠕变初始、位错蠕变、动态恢复和动态重结晶4个阶段,其中以位错蠕变为主导的较弱-中等榴辉岩样品中石榴子石记录的古差异应力(50~60 MPa)应能代表峰期变质阶段的应力状态。

曹品强[6](2020)在《水合物系统力学行为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天然气水合物(简称水合物)被公认为未来潜在的替代能源,它具有资源储量大、分布范围广、清洁低碳等特征,因此成为地球科学和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天然气水合物面临如何安全、高效钻采的巨大挑战,如钻井开采过程中的井壁失稳、出砂、套管变形、地质灾害等工程地质难题。这些难题背后的根本原因还是力学失稳所致。因此,揭示水合物系统力学失稳机理对实现水合物安全高效长期开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据此,针对自然界中冰、水合物和沉积物等水合物系统,本文以经典的牛顿力学理论与材料力学理论为指导,研究建立了单晶体系、双晶体系、多晶体系、以及水合物与沉积物界面体系等水合物系统的分子模型,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系统分析了水合物系统微观力学行为规律,进而揭示了水合物系统力学失稳的分子机制,阐明了局部荷载下水合物的微观力学响应特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水合物系统微观力学研究体系,为今后纯水合物与含水合物沉积物力学行为表征与刻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针对单晶甲烷水合物和冰的微观力学行为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单晶甲烷水合物的力学行为与应变速率、温度以及大笼子(51262)中的客体分子占有率密切相关。单晶冰沿[0001]晶向表现出优越的力学性质,并且在压缩荷载下可以转变为一种新型的冰结构。在压缩荷载下,二者单晶体失稳破坏之后,其塑性变形均伴随晶界形成、晶界滑移、非晶化转变以及重结晶过程。在塑性变形阶段,单晶冰内部出现位错行为,而水合物内部未发现位错行为。单晶甲烷水合物与冰力学性质差异的本质原因在于施加荷载方向与氢键方向间的相对夹角变化以及水合物中存在主-客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上述发现对我们认识和理解自然界中冰和水合物的力学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微观理论基础。其次,系统地分析了双晶水合物体系(冰-冰双晶体、水合物-冰双晶体、水合物-水合物双晶体)、多晶水合物体系(冰多晶体、甲烷水合物多晶体、含冰甲烷水合物多晶体)的力学行为与失稳机理。双晶水合物体系的力学行为主要由晶界微观组织结构(如元环结构、笼子结构、无序水分子结构等)决定。在拉伸荷载下,水合物-冰双晶体、水合物-水合物双晶体表现为沿晶界呈脆性破坏,而冰-冰双晶体拉伸力学响应较为复杂;在压缩荷载下,双晶水合物体系均呈现塑性破坏。在剪切荷载下,双晶水合物体系力学行为主要由晶界滑移机制主导。多晶水合物体系的力学行为与三维网状晶界结构密切相关。含冰甲烷水合物多晶体的力学行为主要受不同晶界类型(冰-冰晶界、水合物-冰晶界、水合物-水合物晶界)组成比例控制,起源于不同晶界结构具有不同的力学强度。在含冰量0%-70%区间内,含冰量增加,多晶体的力学强度随之减小;但在含冰量70%-100%区间内,含冰量增加,多晶体的力学强度却随之增大。特别地,针对纯冰多晶体与纯甲烷水合物多晶体,前者的力学强度明显低于后者的力学强度,这与已知的实验力学测试结果相一致。该研究成果丰富了以冰、水合物断裂力学行为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冰与水合物的实验微观力学设计及实际应用奠定基础。接着,为探究局部荷载下水合物的微观力学行为并用于指导后续水合物沉积物微观表征和测试,本文又详细分析了纳米压痕探针作用下的水合物局部响应特征,探究了压痕速率、探针半径、温度等因素对甲烷水合物纳米压痕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发现在局部荷载下,甲烷水合物的力学变形主要包含可恢复弹性变形与不可恢复塑性变形两部分,此过程涉及水合物晶体再生长、记忆效应等行为,该行为被定义为水合物的自我愈合能力。探针压痕速率增大,水合物的自我愈合能力随之降低。特别地,水合物的自我愈合能力与压痕探针半径密切相关,取决于两者的相互作用面积。上述发现初步厘清了水合物在纳米压痕作用下的局部破坏机理,为后续原子力显微镜水合物与沉积物界面力学行为的实验测试提供了理论指导。最后,系统分析了以沉积物为基底的甲烷水合物体系(二氧化硅-水合物、高岭石-水合物、蒙脱石-水合物)的微观力学行为。发现以沉积物为基底的甲烷水合物体系的力学行为主要取决于沉积物与水合物界面处的水分子微观结构、以及沉积物基底和水合物本身的力学性质。在拉伸荷载下,体系表现为沿晶界的脆性破坏。在压缩荷载下,沉积物基底本身的力学性质显得尤为重要。进而首次阐述了体系内不同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此类水合物体系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为认识和解释自然界中含水合物沉积物的力学行为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分子尺度信息。

刘江[7](2019)在《伸展褶劈理地质现象、成因机制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伸展褶劈理(C′)是韧性剪切带最主要的组构之一,也是认识剪切带演化过程的重要线索。从地质现象、成因机制以及构造地质意义3个方面对30多年来C′的研究进行综述。(1)C′以脆性破裂面或韧性剪切的形式、呈间隔性分布出现在具有各向异性结构特征的岩石中(如糜棱岩),并低角度切割S面理。一般仅出现一组近平行的C′,个别情况下,还出现多组或共轭组(简写为C″)。共轭伸展褶劈理关于S面理对称,S面理平分它们的锐夹角。C′的几何参数,包括C′的密度、C′之间的间隔以及C′分别与C面理和S面理之间的夹角,均表现出接近主滑移面时增大或减小的趋势。观察结果表明,C′形成于脆-韧性转换阶段,例如韧性剪切带演化后期阶段。(2)基于C′地质现象,结合假设条件,目前有多种关于C′的成因机制,大概分为4类:①C′为脆性破裂面,并在形成之后发生旋转;②C′发生于塑性变形阶段,对应具有特定含义的物理方向,例如塑性滑移线、特征向量或最大剪切应变速率;③C′是剪切带局部应变分解,即不稳定变形的结果;④C′初始角度具有优选方位的特点,理论推导得出,C′形成于最大有效力矩方向。(3)C′是韧性剪切带运动学研究的重要标志体,其几何特征被用于指示运动学方向和估算运动学涡度(即剪切变形中纯剪切与简单剪切的相对贡献)。一般认为,C′形成于脆-韧性或韧-脆性转换变形阶段,是应变局部化的表现,可能代表了地震成核的初始过程。在区域尺度,增厚地壳的中地壳层位在重力作用下出现低角度C′,向上扩展并发育为低角度拆离断层;低角度拆离断层(韧性剪切带)内部C′可扩展为切割韧性剪切带的高角度正断层。青藏高原内部共轭走滑断裂系与共轭C′具有相似的几何样式,其挤压方向(即欧亚大陆与印度大陆碰撞方向)正对共轭走滑系钝夹角。

程雪梅,曹淑云,李俊瑜,喻遵谱,董彦龙,吕美霞,刘俊来[8](2018)在《滇西点苍山变质杂岩中叠加低温糜棱岩的变形-变质、流体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点苍山变质杂岩是发育在哀牢山-红河走滑断层带上的四个变质杂岩体之一,其遭受了多阶段的变质-变形改造,特别是自晚渐新世以来其深变质岩石广泛遭受了高温韧性剪切变形及从地壳深部剥露到地表过程.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及详细的野外地质观测的基础上,对新生代点苍山杂岩的深变质岩石变形-变质作用和剥露过程开展了相关研究,尤其是重点针对叠加低温糜棱岩开展了详细的研究.其中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的附件电子背散射衍射以及结合阴极发光技术方法和手段,开展了叠加低温糜棱岩的显微构造、变形矿物晶格优选定向以及矿物相的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点苍山深变质杂岩经历了早期的高温左行剪切变形以及晚期的伸展快速剥露过程,其低温变形-变质构造特征和矿物组合叠加在早期的高温变形-变质基础之上,且高温显微构造和组构部分或全部遭受晚期叠加低温剪切变形作用改造;(2)叠加低温变形-变质出现在韧-脆性转换过程中;(3)同构造剪切叠加低温变形-变质过程中的流体非常活跃,以及伴随由动态重结晶作用和/或伴随的破裂-微破裂作用导致岩石中主要组成矿物强烈细粒化,并进一步致使变形应变局部化(如微剪切带发育),其常常伴随着岩石强度的降低,并在进一步的演变过程中影响着岩石的整体流变性.

刘俊来[9](2017)在《大陆中部地壳应变局部化与应变弱化》文中提出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研究是构造地质学学科发展的必然,也是发展板块构造理论、探索大陆板块内部变形与动力学演化的核心问题。大陆中部地壳是大陆岩石圈中一个具有特殊性的圈层,其主要成分以花岗质岩石为代表,位于岩石脆-韧性转变域。在中部地壳层次上,岩石既具有脆性变形特点,又具有韧性变形属性,而且常常表现出多种流变强度。研究成果显示,中部地壳岩石流变具有许多特殊性:1)应变局部化是中部地壳流动最为典型表现形式;2)存在大陆地壳多震层:多震与强震,显示出中部地壳既弱又强的流变学属性;3)液/岩反应强烈,流体相直接影响着岩石的流变性;4)在许多地区存在有地球物理异常体(低速高导体)。大陆中部地壳应变局部化是板块相互作用过程中地壳层次上应变积累与集中的重要表现。在宏观尺度、中小型尺度和微观尺度上都有着重要的构造特点。地壳岩石的应变弱化,是诱发应变局部化的主要机制。多种形式的水致弱化(包括液压致裂、反应弱化、水解弱化等)与结构弱化(包括细粒化、晶格取向、成分分带性等)对于应变局部化具有重要的贡献。大陆地壳岩石流变学、中部地壳弱化与应变局部化研究,是未来岩石圈流变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戴传只[10](2017)在《辽宁鞍山—本溪地区BIF构造特征与三维建模》文中研究指明鞍山-本溪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太古宙条带状含铁建造型(BIF)铁矿的成矿集中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北缘胶辽台隆的西北部。该地区的铁矿资源量占全国铁矿资源量的25%,其中鞍山矿集区铁矿石储量占研究区的60%以上(周世泰,1994),有大型-特大型铁矿23个,还有许多中-小型铁矿。论文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标本尺度三维地质建模、含铁建造磁化率三维反演等方法手段,对鞍山-本溪地区有关含铁岩系三维几何形态、标本尺度三维建模方法、标本尺度三维变形特征、富铁矿成因等重要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揭示了鞍山-本溪地区深部地质结构、三维变形和深部BIF型铁矿找矿远景。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与认识:(1)提出鞍山-本溪地区的BIF铁矿的形成与分布受褶皱-韧性剪切带控制的模式。指出在靠近鞍山微陆核的地方,构造变形强烈,韧性变形特征明显,韧性剪切作用为控制BIF和铁矿带分布的主要因素,呈层状产出的铁矿并非原始的富铁层,而是通过褶皱和韧性剪切作用改造形成似层状构造;在离鞍山微陆核较远的地区,构造变形较弱,主要以褶皱变形为主,褶皱构造为控制BIF和铁矿带分布的主要因素。在变形中等地区,褶皱和韧性剪切带均较发育,褶皱和韧性剪切作用共同控制了BIF和铁矿带的空间分布。(2)提出了标本尺度磁铁石英岩构造变形三维建模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切片、切片高分辨率图像扫描、特征线提取、建模等主要建模步骤,为开展标本尺度三维构造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通过构造手标本的切片及扫描方法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岩石标本图像,克服了在显微镜下不能获取标本变形全局图像的问题,并可以通过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了解岩石内部构造变形特征,从而可以用三维可视化方式展示岩石标本的三维变形特征,为开展岩石标本尺度的三维变形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对深入认识磁铁石英岩的变形特征和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三维磁化率反演方法获取了鞍山-本溪地区主要BIF体的三维几何形态。发现在鞍山地区深部存在两个隐伏磁性体。(3)构建了具有特征变形特征的标本的三维几何模型,发现在标本尺度上构造对铁矿物质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造成铁矿物质分布不均一,加深了对鞍山-本溪地区标本尺度三维变形的认识。(4)对鞍山-本溪地区铁矿远景进行了评估,预测出鞍山市北部和东部、本溪市北部、本溪市与本溪县间等地区深部存在铁矿找矿远景。(5)提出构造变形对铁矿富集具有明显控制作用。提出在强烈构造变形过程中,强烈褶皱和韧性剪切带的发育使磁铁石英岩发生构造置换,磁铁矿重新富集形成富铁矿层。(6)对鞍山-本溪地区深部铁矿远景进行了预测,在鞍山地区第四系覆盖层之下深部存在两个规模巨大的隐伏铁矿体。在本溪清河城镇地区深部的新太古代花岗岩体中BIF铁矿体,本溪市-本溪县地表广泛出露新元古代-古生代沉积盖层之下存在隐伏的BIF铁矿体。

二、伸展作用过程中石英变形与重结晶的微观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伸展作用过程中石英变形与重结晶的微观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流体作用对岩石流变行为的影响——以粤北塘洞韧性剪切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流体相对岩石流变行为的作用
    1.1 如何识别岩石变形中存在流体作用
    1.2 流体对岩石变形的弱化机制
2 流体作用对塘洞韧性剪切带的影响
    2.1 塘洞韧性剪切带宏观变形特征
    2.2 塘洞韧性剪切带显微变形特征
    2.3 流体作用与岩石流变弱化
3 讨 论
    3.1 流体作用促进塘洞剪切带韧性变形的机制探讨
    3.2 同构造脉体的判别与地质年代学制约
4 结 论

(2)盐岩变形显微机制与损伤自愈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世界能源战略储备
        1.1.2 中国地下盐穴能源储备库现状
        1.1.3 存在问题与研究前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盐岩微细观结构及变形显微特征
        1.2.2 盐岩变形损伤-愈合-渗流特性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盐岩物化性质及变形显微结构特征
    2.1 引言
    2.2 盐岩基本物理-力学-化学性质
        2.2.1 基本物理性质
        2.2.2 基本力学性质
        2.2.3 盐岩显微特征
        2.2.4 基本化学性质
    2.3 赵集层状盐岩物性特征
        2.3.1 工程背景
        2.3.2 试验方法及过程
        2.3.3 盐岩物性特征
    2.4 盐岩变形显微结构特征
        2.4.1 相关理论基础
        2.4.2 盐岩显微薄片制作
        2.4.3 实验仪器
        2.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盐岩损伤显微特征分析及其细观机理
    3.1 引言
    3.2 试验方法及过程
        3.2.1 试样准备
        3.2.2 试验设备
        3.2.3 试验过程
    3.3 小尺寸盐岩压缩损伤特征分析
        3.3.1 无侧限压缩力学特性
        3.3.2 盐岩损伤表面裂纹分析及显微特征
        3.3.3 σ-ε曲线与损伤细观演化对应关系
    3.4 裂纹发展演化机理分析
        3.4.1 裂纹扩展机制
        3.4.2 位错塞积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3D-DIC盐岩单轴压缩损伤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试验方法及过程
        4.2.1 DIC基本原理
        4.2.2 试验过程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3.1 盐岩单轴压缩损伤试验分析
        4.3.2 3D-DIC结果分析
    4.4 基于3D-DIC的盐岩损伤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CT盐岩带气压疲劳损伤特性细观分析
    5.1 引言
    5.2 试验方法及过程
        5.2.1 试验样品准备
        5.2.2 试验设备
        5.2.3 试验过程
    5.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盐岩带气压疲劳试验
        5.3.2 CT灰度图
        5.3.3 灰度直方图
        5.3.4 数字图像分割
    5.4 本章小结
6 损伤盐岩愈合微观机理
    6.1 引言
    6.2 盐岩压溶愈合模型
    6.3 损伤盐岩裂隙愈合显微分析:CT、SEM、NMR
        6.3.1 试验过程
        6.3.2 显微表征
        6.3.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6.3.4 损伤盐岩裂隙愈合微观机制讨论
    6.4 损伤盐岩孔隙渗流特征
        6.4.1 试验方法及过程
        6.4.2 孔隙渗流特征
        6.4.3 基于孔隙、渗流的盐岩损伤模型
    6.5 损伤盐岩愈合渗流特征
        6.5.1 压力愈合试验
        6.5.2 愈合渗流特征
        6.5.3 愈合变量演化方程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负责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D.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E.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3)滇西苍山杂岩新生代周期性脆-韧性转变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科学问题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主要实物工作量总结
2 区域构造背景
    2.1 区域大地构造环境
    2.2 苍山杂岩构造格局
3 苍山杂岩构造岩序列
    3.1 深熔片麻岩
    3.2 糜棱片麻岩
    3.3 糜棱岩
4 剪切带岩石变形温度测量
    4.1 石英结晶学优选
    4.2 古温度计
    4.3 变形温度变化规律
5 剪切变形差应力及应变速率分析
    5.1 剪切变形差应力计算
    5.2 剪切带岩石应变强度分析
    5.3 剪切变形应变速率计算
    5.4 剪切带岩石应变速率分析
6 同构造花岗岩脉变形与就位条件
    6.1 同构造花岗岩脉的宏观变形特征
    6.2 同构造花岗岩脉的显微构造特点
    6.3 同构造花岗岩脉石英C轴组构分析
    6.4 同构造花岗岩脉侵位破裂温度约束
7 讨论
    7.1 苍山杂岩剪切带岩石流变学演化
    7.2 苍山杂岩周期性脆-韧性转变过程和机制
    7.3 对慢地震和构造震颤的启示
8 主要成果及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华南雪峰陆内造山带东向构造扩展隆升与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陆内造山带及其结构对称性
    1.2 雪峰造山带与江南造山带、江南古陆和江南隆起
        1.2.1 江南古陆和江南隆起
        1.2.2 江南造山带
        1.2.3 雪峰造山带
    1.3 研究现状
    1.4 选题意义与项目依托
        1.4.1 选题意义
        1.4.2 项目依托
    1.5 主要内容与研究路线
        1.5.1 主要内容
        1.5.2 研究路线
    1.6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7 论文特色和创新点
        1.7.1 论文特色
        1.7.2 论文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
        2.1.1 区域断裂
        2.1.2 主要韧性剪切带
        2.1.3 区域构造事件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岩浆岩
        2.3.1 喷出岩
        2.3.2 侵入岩
    2.4 区域变质作用
    2.5 深部地球物理资料
        2.5.1 地震层析成像
        2.5.2 地震测深与大地电磁剖面
        2.5.3 大地热流
3. 湘中后陆逆冲构造带
    3.1 构造边界厘定
    3.2 浅部构造样式
    3.3 深部构造解译
4. 湘中构造带构造序列与古构造应力场
    4.1 构造层划分的原则
    4.2 构造样式与构造运动学
        4.2.1 D_1~1期挤压构造变形
        4.2.2 D_1~2期伸展构造
        4.2.3 D_2~1期挤压构造变形
        4.2.4 D_2~2期韧性剪切变形
        4.2.5 D_3期构造变形
        4.2.6 D_4期伸展构造变形
        4.2.7 D_5期走滑构造变形
    4.3 古构造应力场重建
    4.4 构造变形与古构造应力场演化序列
5. 构造变形时代限定
    5.1 D_1~1期
    5.2 D_1~2期
    5.3 D_2~1期
    5.4 D_2~2期
    5.5 D_3期
        5.5.1 碎屑锆石U-Pb同位素测年
        5.5.2 裂变径迹低温热年代学限定
    5.6 D_3期构造变形时间讨论
6. 雪峰造山带东向构造扩展与隆升
    6.1 一维稳态热模拟
        6.1.1 原理与方法
        6.1.2 一维稳态热模拟结果
    6.2 热演化史与隆升过程
    6.3 雪峰造山带裂变径迹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6.4 讨论
7. 雪峰造山带构造演化与动力学机制
    7.1 岩石圈构造变形的深部基础
    7.2 来自构造物理模拟的启示
        7.2.1 方法
        7.2.2 结果
        7.2.3 构造意义
    7.3 雪峰陆内造山带演化模式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超高压榴辉岩中石榴子石的显微构造与塑性变形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矿物英文缩写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1.1 石榴子石简介及研究前沿
        1.1.2 石榴子石的显微构造与塑性变形机制
        1.1.3 石榴子石位错构造分析方法
        1.1.4 石榴子石塑性变形差异应力计
        1.1.5 石榴子石结构水赋存状态与水弱化机制
    1.2 研究内容、目标和思路
    1.3 论文工作量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2.1 显微构造分析
        2.1.1 光学显微镜
        2.1.2 扫描电镜(SEM)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2.1.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1.4 原子力显微镜(AFM)
        2.1.5 显微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Micro-CT)
    2.2 化学成分及物相鉴定
        2.2.1 电子探针(EMPA)
        2.2.2 拉曼光谱(LRM)
        2.2.3 红外光谱(FTIR)
    2.3 位错构造高温缀饰处理
第三章 地质背景及样品描述
    3.1 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
    3.2 研究区地质背景及样品描述
        3.2.1 双河地区
        3.2.2 五庙地区
        3.2.3 甘家岭与铁炉冲地区
        3.2.4 碧溪岭与南山岭地区
        3.2.5 许沟地区
    3.3 小结
第四章 石榴子石位错构造预熔缀饰(PMD)方法
    4.1 样品选择及实验步骤
    4.2 实验结果
        4.2.1 缀饰线条形态特征
        4.2.2 缀饰区域物相分析
        4.2.3 亚晶界的缀饰效果
    4.3 讨论
        4.3.1 缀饰的位错与亚晶界判别依据
        4.3.2 位错构造的缀饰机制
        4.3.3 位错构造预熔缀饰法可靠性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PMD的石榴子石差异应力计优化
    5.1 样品选择及实验步骤
    5.2 实验结果
        5.2.1 橄榄石与石榴子石的化学成分及结构水赋存状态
        5.2.2 橄榄石与石榴子石中的出溶现象
        5.2.3 橄榄石与石榴子石的位错构造特征
    5.3 讨论
        5.3.1 石榴橄榄岩古差异应力估算
        5.3.2 石榴子石位错密度差异应力计的优化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TEM的榴辉岩中石榴子石塑性变形机制研究
    6.1 样品选择及实验步骤
    6.2 实验结果
        6.2.1 结构水赋存状态
        6.2.2 位错构造特征及差异应力估算
    6.3 讨论
        6.3.1 差异应力与结构水含量的关系
        6.3.2 位错构造与结构水含量的关系
        6.3.3 石榴子石变形中的水弱化机制
    6.4 小结
第七章 基于PMD的榴辉岩中石榴子石塑性变形机制研究
    7.1 样品选择及实验步骤
    7.2 实验结果
        7.2.1 石榴子石结构水赋存状态
        7.2.2 石榴子石宏观变形特征
        7.2.3 石榴子石位错构造特征及差异应力估算
    7.3 讨论
        7.3.1 石榴子石结构水赋存机制
        7.3.2 强-弱变形石榴子石显微构造特征对比
        7.3.3 石榴子石塑性变形过程与机制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8.1 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进一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6)水合物系统力学行为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天然气水合物概述
        1.2.2 力学行为与机理进展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2.1 分子动力学方法概述
    2.2 分子力场
        2.2.1 分子力场概述
        2.2.2 水分子力场模型
        2.2.3 甲烷分子力场模型
        2.2.4 沉积物力场模型
        2.2.5 力场混合规则
        2.2.6 分子力场可靠性评价
    2.3 分子动力学常用系综
    2.4 分子动力学常用算法
        2.4.1 牛顿运动方程求解
        2.4.2 温度压力调节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晶水合物微观力学行为与规律
    3.1 概述
    3.2 建模与模拟方法
        3.2.1 分子模型
        3.2.2 力学测试
    3.3 水合物力学行为与微观机制分析
        3.3.1 应变速率效应
        3.3.2 温度效应
        3.3.3 晶向效应
        3.3.4 笼子占有率效应
    3.4 水合物与冰力学行为异同的内在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晶水合物微观力学行为与失稳机理
    4.1 概述
    4.2 建模与模拟方法
        4.2.1 双晶体分子模型
        4.2.2 多晶体分子模型
        4.2.3 力学测试
        4.2.4 位错与笼子结构分析
    4.3 双晶体力学行为与微观机制
        4.3.1 冰-冰双晶体
        4.3.2 水合物-冰双晶体
        4.3.3 水合物-水合物双晶体
    4.4 多晶体系力学行为
        4.4.1 冰多晶体
        4.4.2 水合物多晶体
        4.4.3 含冰水合物多晶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局部荷载下水合物微观力学行为与机理
    5.1 概述
    5.2 建模与模拟方法
        5.2.1 分子模型
        5.2.2 纳米压痕力学测试
    5.3 水合物纳米压痕力学响应行为
        5.3.1 压痕速率效应
        5.3.2 有效作用面积效应
        5.3.3 温度效应
    5.4 水合物纳米压痕力学微观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含水合物沉积物界面结构的微观力学行为
    6.1 概述
    6.2 建模与模拟方法
        6.2.1 分子模型
        6.2.2 分子力场
        6.2.3 力学测试
    6.3 水合物与矿物质界面组织结构
    6.4 水合物与矿物质界面力学行为
        6.4.1 二氧化硅为基底的甲烷水合物
        6.4.2 高岭石为基底的甲烷水合物
        6.4.3 蒙脱石为基底的甲烷水合物
    6.5 组分间相互作用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和认识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伸展褶劈理地质现象、成因机制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现象
    1.1 岩石学特征
    1.2 几何特征
    1.3 共轭伸展褶劈理
    1.4 变质条件
    1.5 韧性剪切带内C′时空分布和演化规律
        1.5.1 C′长度、宽度、间距和密度
        1.5.2 C′与S面理、C面理夹角
        1.5.3 与线理的几何关系
        1.5.4 叠加关系
        1.5.5 条带状糜棱岩层内和层间C′
2 成因机制
    2.1 概述
    2.2 塑性材料滑移线
    2.3 应变分解
    2.4 剪切应变特征向量
    2.5 最大剪切应变率 (特征向量的角平分线)
    2.6 Coulomb破裂面
    2.7 最大有效力矩准则
3 地质意义
    3.1 C′指示剪切方向
    3.2 估算运动学涡度
    3.3 C′与断层扩展
        3.3.1 糜棱岩带应变局部化
        3.3.2 与C′有关的非优选角度断裂破裂
        3.3.3 C′向脆性断裂扩展
4 讨 论
5 展 望

(8)滇西点苍山变质杂岩中叠加低温糜棱岩的变形-变质、流体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哀牢山-红河走滑断层带及构造-热演化史
3 点苍山变质杂岩的变形宏观构造特征
    3.1 高温变形宏观构造
    3.2 叠加低温变形宏观构造
4 点苍山变质杂岩的变形-变质显微构造特征
    4.1 高温塑性变形-变质显微构造 (D1)
    4.2 叠加低温变形-变质显微构造 (D2)
        4.2.1 石榴石、长石及石英
        4.2.2 新生矿物:绿泥石和白云母
5 阴极发光分析
6 石英晶格优选定向 (LPO)
    6.1 电子背散射衍射 (EBSD) 方法
    6.2 EBSD测试的样品描述
    6.3 石英、绿泥石晶格优选定向 (LPO)
7 讨论
    7.1 高温与叠加低温变形构造关系
    7.2 叠加低温变形出现在韧-脆性转换过程
    7.3 流体作用与流变弱化
8 结论

(9)大陆中部地壳应变局部化与应变弱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大陆岩石圈流变学:板块构造学说登陆后的核心研究方向 2 大陆中部地壳:岩石圈内一个特殊的圈层
2.1 应变局部化是中部地壳流动最为典型表现形式
2.2 中部大陆地壳多震层:多震与强震
2.3 液/岩反应广泛发育, 流体相直接影响着岩石的流变性
2.4 存在中部地壳地球物理异常 3 大陆中部地壳应变局部化带 4 中部地壳岩石应变弱化效应
4.1 水的化学效应
    4.1.1 水解弱化
    4.1.2 反应弱化
4.2 结构弱化
    4.2.1 细粒化
    4.2.2 变形矿物的结晶学方向
    4.2.3 多相岩石的矿物成分变化与结构分带 5 大陆中部地壳岩石流变学与应变局部化研究:展望

(10)辽宁鞍山—本溪地区BIF构造特征与三维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科学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1 研究现状
        1.4.2 BIF的变形特征与演化
        1.4.3 三维地质建模
        1.4.4 存在的科学问题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
    1.6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位置
        2.1.1 地理位置
        2.1.2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2.1 太古宇
        2.2.2 下元古界
        2.2.3 上元古界
        2.2.4 古生界
        2.2.5 中生界
        2.2.6 新生界
    2.3 区域岩浆岩
        2.3.1 太古代岩浆岩
        2.3.2 元古代岩浆岩
        2.3.3 中生代岩浆岩
    2.4 区域变质岩
    2.5 构造特征与构造演化
        2.5.1 断裂构造特征
        2.5.2 BIF变形特征
        2.5.3 构造演化历史
    2.6 鞍山-本溪地区BIF铁矿特征
第3章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3.1 岩石物性特征
        3.1.1 岩石密度
        3.1.1.1 地层岩石密度
        3.1.1.2 侵入岩体的岩石密度
        3.1.2 岩石磁性
        3.1.2.1 地层岩石磁性
        3.1.3 岩石电性特征
    3.2 重力异常特征
        3.2.1 区域重力异常特征
        3.2.2 主要重力异常特征
    3.3 航磁异常特征
        3.3.1 区域航磁异常特征
        3.3.2 主要航磁异常特征
    3.4 区域剖面地球物理特征
        3.4.1 WP06剖面
        3.4.2 WP01剖面
        3.4.3 WP04剖面
        3.4.4 WP08剖面
第4章 BIF区域尺度构造变形特征
    4.1 鞍山一本溪地区BIF构造变形特征
        4.1.1 鞍山地区BIF构造变形特征
        4.1.2 弓长岭地区BIF构造变形特征
        4.1.3 歪头山-北台地区BIF构造变形特征
        4.1.4 南芬地区BIF构造变形特征
        4.1.5 大台沟地区BIF构造变形特征
    4.2 鞍山-本溪地区BIF构造变形规律
第5章 磁铁石英岩标本尺度三维构造变形特征
    5.1 标本尺度构造变形特征
        5.1.1 标本尺度构造变形特征
        5.1.2 含铁岩系条带状构造的成因
    5.2 磁铁石英岩标本尺度三维建模
        5.2.1 标本尺度三维建模目的及意义
        5.2.2 标本尺度三维构造建模方法
        5.2.3 标本尺度构造三维建模流程
    5.3 标本尺度褶皱构造类型
    5.4 典型构造标本的变形特征
        5.4.1 标本1的变形特征(西鞍山铁矿)
        5.4.2 标本2变形特征(胡家庙子铁矿)
    5.5 标本尺度三维构造变形特征
第6章 铁矿富集的构造模式
    6.1 富铁矿的发育特征
    6.2 富铁矿的形成原因
    6.3 构造作用对铁矿富集的影响
        6.3.1 褶皱构造对富铁矿富集的影响
        6.3.2 磁铁石英岩应变特征分析
        6.3.3 韧性剪切对铁矿富集的影响
第7章 BIF铁矿带的三维几何形态特征
    7.1 三维磁化率反演原理
    7.2 鞍山地区三维磁化率反演及BIF三维几何形态
        7.2.1 岩石物性特征
        7.2.2 航磁异常特征
        7.2.3 磁化率三维反演及含铁建造三维几何形态
    7.3 本溪地区三维磁化率反演及BIF三维几何形态
        7.3.1 本溪思山岭铁矿深部地质结构
        7.3.2 大台沟铁矿深部地质结构
第8章 BIF铁矿空间分布与找矿远景
    8.1 BIF的分布特征
        8.1.1 BIF的平面展布特征
        8.1.2 BIF及铁矿体三维几何形态类型
    8.2 含铁建造空间展布的影响因素
    8.3 BIF铁矿带的形成机制与形成模式
        8.3.1 BIF铁矿带的形成机制
        8.3.2 BIF型铁矿带形成模式
    8.4 深部BIF铁矿远景
        8.4.1 鞍山地区深部BIF铁矿远景区
        8.4.2 本溪地区深部BIF铁矿远景区
第9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9.1 结论
    9.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伸展作用过程中石英变形与重结晶的微观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流体作用对岩石流变行为的影响——以粤北塘洞韧性剪切带为例[J]. 曾广乾,刘南,陈柏林.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21(02)
  • [2]盐岩变形显微机制与损伤自愈合研究[D]. 彭辉华. 重庆大学, 2020(02)
  • [3]滇西苍山杂岩新生代周期性脆-韧性转变变形研究[D]. 张铁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4]华南雪峰陆内造山带东向构造扩展隆升与转换研究[D]. 陈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5]超高压榴辉岩中石榴子石的显微构造与塑性变形机制[D]. 谢战军.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6]水合物系统力学行为的分子机制研究[D]. 曹品强.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7]伸展褶劈理地质现象、成因机制及其地质意义[J]. 刘江. 地质科技情报, 2019(02)
  • [8]滇西点苍山变质杂岩中叠加低温糜棱岩的变形-变质、流体及地质意义[J]. 程雪梅,曹淑云,李俊瑜,喻遵谱,董彦龙,吕美霞,刘俊来.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08)
  • [9]大陆中部地壳应变局部化与应变弱化[J]. 刘俊来. 岩石学报, 2017(06)
  • [10]辽宁鞍山—本溪地区BIF构造特征与三维建模[D]. 戴传只. 吉林大学, 2017(09)

标签:;  ;  ;  ;  ;  

石英在拉伸过程中变形和再结晶的微观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