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传统音韵学和现代音位学的异同(论文文献综述)
潘丽娜[1](2018)在《云南石林下冒水洞村阿细彝语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在不断地摸索和进步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境内的语言文字种类繁多复杂。而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彝语支,是拥有复杂多样的方言土语系统的少数民族语言。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现代彝语可以划分为北部、东部、南部、西部、中部、东南部6大方言。这其中包括了5个次方言和25种土语,由此可见当代彝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彝语东南部方言又可分为撒尼、阿细和阿哲三种土语。本文研究对象主要是东南部方言中的阿细土语。目前,语言学界对云南石林下冒水洞村阿细土语的研究比较薄弱,因此本文以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街道下冒水洞村的阿细彝语为考察点,从而进一步说明该地彝语在音系即辅音、元音、声调及其配合规律等方面的特点。论文总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绪论。绪论分为四节,第一节对选题的缘由及意义进行了论述;第二节是国内外文献综述即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个梳理;第三节对论文中运用的研究方法及母语发音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一个大致说明;第四节说明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分为两节,分别介绍了彝族人的分布和阿细彝语的系属分类。第三章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共分为五节,分析了下冒水洞村的阿细彝语的辅音、元音、声调和音节,并总结出各自相关的一些特点。在辅音方面,阿细彝语辅音系统比较发达,总共有46个辅音声母,其中包括5个复辅音声母和41个单辅音声母;在元音方面,总共有27个元音,包含18个单元音和9个复元音,其中涉及元音松紧对立,但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复元音充当韵母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当中,在自身的土语系统中出现的概率并不大;在声调方面,下冒水洞村的阿细彝语有3个声调即半高平调44、低平调22和低降调21。在音节方面,总结出声韵配合规律及其音节构成的几种方式。最后一节根据前四节的研究成果得出一个同音词表。
李磊[2](2018)在《基于语音识别的帕金森病识别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人们的疾病健康情况越来越不容乐观,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非常关注健康问题。帕金森作为影响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的绝症之一,提前预防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传统的疾病检测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实施,检测周期长、操作复杂,不太能够适应快速检测的需求。由于在医学研究上,基于语音数据实现帕金森病诊断近年来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方式,但是,目前相关研究在样本预处理和集成学习方面还考虑不足,从而造成样本对分类器误导、分类准确率和稳定性还不尽人意等问题。目前的帕金森预测系统存在操作复杂、算法不优的问题,不能够满足实验人员的需求,大大地阻碍了实验的推进。因此,本文针对现有帕金森预测特征参数太少导致预测结果不精确的问题,提出采用语音幅度,基音频率,短时过零率和病龄病级四个特征参数进行预测模型的建立,并依托不断实验修改特征参数的权值来完善最终的预测模型使其能够更加精确。结合Android语言设计和Matlab开发了基于移动端的帕金森预测分析系统。本系统具有运行稳定、使用方便、结果准确、界面美观和交互人性化的特点,能够大大提高实验的推进速度。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方面的工作:首先,简略地介绍了帕金森病症以及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同时介绍了帕金森预测在当前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然后根据对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介绍了系统开发过程中使用到的各种技术,然后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即对软件系统核心算法的设计与实现的详细介绍,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部分:(1)界面设计。根据系统的设计原则与目标,确定了系统的界面设计方案。(2)模块设计与实现。针对实现该系统所需要面对的几个核心问题进行技术分析,确定解决方案。根据对系统功能和实验运行流程的分析,将系统的各个功能分割到不同的模块当中,详细阐述了每个模块的设计思路和实现代码。(3)分类算法研究。提出了将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与样本重复剪辑相结合的分类算法。根据这两种算法建立预测模型使得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并使用该模型对语音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果,通过对比不同算法的实验结果,本文所采用的算法预测结果更加准确。最后,通过对帕金森预测分析系统进行一次完整的实验测试,表明了该软件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实际的实验环境中。
龙国治[3](2017)在《汉语语音地理类型研究》文中认为语言类型学,必须以大量的语言材料为前提,因为从个别的语言材料是归纳不出类型来的。语言地理类型学,除了大数据的前提以外,还必须要有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因为这些条件的限制,语言类型学,特别是语言地理类型学在中国会姗姗来迟。我有幸在上海师范大学攻读学位,我的导师积二十几年的努力,建立了庞大的汉语方言数据库。他给我提供了1283个汉语方言音系库,可以做汉语方言语音的共时类型分析。又给我提供了1000个汉语方言字音库,每个库包括几千个汉字的读音,可以做汉语方言的音变类型分析。我导师完成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汉语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又为我提供了研究平台,光是空间数据库就有四百多万个方言点的地理数据,使我有可能绘制精确的语言地图。更重要的是,他提出的新的音位观、音节理论、记音规范、历史层次分析、共演区概念、汉语方言的形成模式、从地理视时还原历史真时的方法,是本文最基本的理论框架。不过数据库的材料来源良莠不齐,各人的记音方法也各不相同,尽管我们做了几年的校对,规范,材料还会有不少的错误。不过,我们是在海量的材料当中,进行类型归纳、规则提取,本身就是一项大数据的分析,大数据的核心思想就是统计,以量的规模来弥补质的不足。本文最重要的创新。1、以音节为基本内容的语音类型学分析,这与西方以音位为基本内容的分析不太一样。2、引入音变类型的概念,从而使语音类型进入到历时的领域。3、首次公布了汉语方言的一些类型特征。全文共分三个部分十章。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现有成果,研究方法、章节安排、材料来源以及使用符号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共时篇,从第二章到第五章。第二章是从音系理论上把汉语音系结构同西方音系学理论统一起来。第三到第五章分别从声、韵、调三个方面对汉语语音的共时地理类型进行研究。第三部分是历时篇,从第六章到第十章。第六章阐述音变类型及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化的同演区理论。第七章到第九章分别提出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历时地理类型:百越语时期、三国时期、唐五代十国时期不同地理类型,并依据音变类型,得出它们的同演区,把它与历史行政区相比较,客观分析汉语方言形成的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董建交[4](2016)在《《切韵》音系元音音位构拟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以高本汉为代表的传统学者对《切韵》音系的构拟,主要是参照现代方言及域外借音等材料,为《切韵》所分的音类寻找合适的音值。这种构拟方法没有考虑音值的分布情况和系统性,导致构拟出的音系过于复杂。20世纪下半叶以来,学者认识到音位构拟的必要性,从不同学术背景出发对《切韵》元音系统做了不同程度的音位化构拟。文章尝试对各家构拟《切韵》元音音位系统的方法和结论进行概括综述,并对各家构拟的得失进行讨论。
欧阳丽雯[5](2016)在《《切韵》系韵书所见语音及对其认识的演变》文中研究说明从隋代陆法言的《切韵》起到宋代官修的《广韵》止,《切韵》系韵书经历了四百余年的时间,各种版本所反映的中古语音系统大同小异,既一脉相承,又每有增减调整,对《切韵》系韵书共性的“大同”方面固然需要把握,其中的“小异”亦不容忽视,藉着前后版本之间的不同现象,可以观照隋唐五代宋初时期中古语音的演变以及时人对中古音系的认识的发展。本文从声纽、增韵和韵次三大问题着眼,比较《切韵》系韵书前后各本的同异,从而考察中古时代的汉语语音及其认识的发展变化。在声纽问题上,一方面《切韵》系韵书早已完成了对音系中的声类的分析和归纳,继而逐步感知区分出声纽发音部位的同异和远近,声纽认识成绩斐然,但相较而言仍远逊于韵类和声调,这种认识的相对滞后性与《切韵》系韵书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风尚息息相关。在增韵问题上,王仁昫撰《刊谬补缺切韵》在《切韵》的分韵基础上增添了严韵系的上、去二声调上的韵部,并非只为填补空缺的画蛇添足之举,而是对中古时代严、凡两韵系语音分化的揭示,《广韵》和《集韵》的韵部同用关系之变化以及严凡语音的历时发展和方音分化等方面均可得以印证。此外,孙俪编《唐韵》分别从真、寒、歌三个韵系中区分出谆、桓、戈三个韵系共11个韵部,孙氏区分这三组韵部乃是对它们之间主元音差异的披露,晚期《切韵》系韵书文献、现代汉语方言的韵母分化以及音理演绎分析等资料均可提供证据。在韵次问题上,韵簇的存在表明《切韵》系韵书编者对中古汉语语音的系统化认识,其编排韵部是遵循语音相近类聚的规律进行的。《切韵》系韵书的韵次格局可以归纳出分别以《王三》、《王二》和《广韵》为代表的三种,不同的韵次反映韵书编者不同的语音观念和认识发展,其中以入声韵次的特殊性尤为突显,通过梳理中古四声相配认识的发展历程,引出对中古入声的性质及其在四声学说中的位置的反思:入声本质上是一种带有唯闭不破塞辅音韵尾的一种韵母结构形态,传统四声说中入声与平上去三个声调相提并论其实是横跨了韵母和声调两种范畴。
邓葵[6](2014)在《《诗经》押韵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诗经》是上古音研究必不可少的资料,对《诗经》押韵材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有助于我们整理总结《诗经》韵例,进一步划分《诗经》时期的上古韵部及构拟各部的音值。同时,研究《诗经》的押韵情况,是探讨中国诗歌押韵本质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而以往对押韵实质的不同理解造成了音韵学研究中的很多分歧。另外,对《诗经》押韵的研究也为我们解决上古音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争议问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如韵部元音多少及音值构拟、阴声韵尾的构拟、上古声调的表现形式等问题。本文主要从《诗经》押韵材料出发,结合运用传统和现代的统计方法,分析了《诗经》中押韵的各种情况,围绕押韵实质及韵部的元音、韵尾和声调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全文主要研究了下面六个方面的问题:1.《诗经》韵例。我们比较了孔广森《诗声分类》和王力《诗经韵读》中所列韵例,并参照了王显《诗经韵谱》的研究,认为王力《诗经韵读》中的韵例分析有些地方可以修订,同时也对其中的分类标准及分类提出了修改建议。2.《诗经》的通合韵。我们分析了王力《诗经韵读》中所有的通合韵例,探讨了通合韵的条件,认为音节尾部特征和谐是通合韵的必要条件。3.押韵的实质。我们分析了“押韵”之“韵”与“音韵学”之“韵”的异同,考察了古今中外诸多诗例押韵的情况,认为押韵中“韵”的和谐来源于特定人群的语音感知系统,进一步证明了押韵的本质是“音节尾部特征的和谐”,指出押韵是音韵学中研究“韵”的基础,能反映音韵系统变化,是上古音韵研究的枢纽。4.上古汉语韵部构拟中与元音有关的问题。一是一个韵部是否可以有多个元音,我们主要从押韵实质及对《诗经》押韵情况的解释、从汉藏语比较研究中得出的韵系等方面证明了为一部构拟多个元音是有事实根据的,其实与一部一个元音的构拟并不存在根本对立;二是各韵部中元音音值的构拟,我们分析了各家的音值构拟,讨论了上古韵部元音构拟的检验标准。5.上古阴声韵尾构拟。我们考察了《诗经》中阴入相押的情况,并参照现代民歌押韵,对照了藏语后加字小a的用法,同时也考虑了音节韵素量的和谐,论证了元音尾音节也能与塞音尾音节押韵,提出不必为上古阴声韵部构拟塞韵尾。6.上古汉语声调。我们对声调起源与发展研究方面影响较大的声母语音特征转移、元音长短和松紧、辅音韵尾消失这三种学说进行了述评,从对《诗经》押韵材料的统计分析入手,拟测了《诗经》时期的声调情况,对上古时期声调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推演。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传统及现代的统计方法相结合,韵段统计与韵次统计相补充,还进行了分期,系统全面地统计和分析了《诗经》的押韵情况;2.着重分析了以往“押韵的字必须韵基相同”这一理论假设的不合理性,从古今中外诗歌押韵的实际出发深入探讨了押韵实质;3.从汉藏比较及《诗经》押韵材料出发,讨论了上古音构拟中“一部多元音”的可行性;4.主张在检验上古韵部元音构拟时也应该相应地分期,孰轻孰重要凭所用材料说话;5.讨论了上古声调起源发展问题,分清了声调产生的根本动因及发生演变的条件,特别是对上古上、去二声的来源做了细致的考察。论文研究的意义在于:统计分析了《诗经》押韵的情况,对把握诗歌押韵本质提供了理论和实例支持,为解决上古音研究中长期存在争议的韵部元音数量及音值构拟、阴声韵尾、上古声调情况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张金发[7](2013)在《清末民国四种国语语音教材及拼音方案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末民国的拼音运动体现了言文一致、国语统一的时代要求,其探索与革新,为当代汉民族标准语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本课题立足于清末民国时期威妥玛《语言自迩集》、卢戆章《北京切音教科书》、王照《官话合声字母》以及赵元任《新国语留声片课本》等四种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国语教材及相关拼音方案的比较研究,着重考察清末民国以来四种国语语音教材所体现的语音特征及变化,探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现代汉语标准语的发展演变规律,同时比较清末民国以来较有代表性的教材及拼音方案的特征、源流以及利弊得失。从纵向的角度看,四种教材在时间上的跨度虽然不算大,但是同样反映了这段时间里北京语音所正在发生的的演变及特征。从横向的角度看,不同的作者所记载的北京语音及其拼音字母方案设计体现了个体的差异。四种教材的声母系统与今普通话系统基本一致,区别仅在于具体字母的使用方式上以及少数字母的音值。从《自迩集》到《新国语留声片课本》的韵母记载,体现了《等韵图经》以来北京语音韵母方面的尚未完成的部分演变,包括果摄io-uo-ue的演变,果摄o-uc、o-e韵母的演变及分化,iai韵母的演变以及来母字撮口呼音节luan、lun的演变。在声调方面,四种国语教材的声调类型相同,均采用北京的四声,区别仅在于标调方式以及具体字例读音上。四种国语教材对连读音变及轻声、儿化的记载有相承之处又有所变化,尤其是对轻声的记载体现了由不统一而逐步统一的变化特点。在方案设计方面,有很多字母使用的“首创”行为。几个方案各具得失,但是这些方案设计对后来的汉语拼音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概括而言,四种教材的语音记载,体现了北京语音异读逐渐减少,语音日趋统一的变化过程。四种教材五套拼音字母方案的字母使用特点,体现了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与清末民国诸多拼音字母方案的沿革关系。四种教材的总体风貌,则体现了民族标准语逐步走向统一、规范、科学的发展进程。
段满福[8](2013)在《法国现代语言学思想(1865~1965)及其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学科史角度,运用语言学史的研究方法,将法国语言学放在广阔的西方语言学发展的大背景下与法国的思想文化传统中,通过深入挖掘和剖析历史文本,系统梳理和总结了1865~1965年间法国现代语言学的主要思想,介绍此时期的主要人物及其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法国语言学思想在中国的引进和传播及其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本文第一章为绪论,介绍选题的意义,综述现有研究文献,提出具体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法国现代语言学创立的历史背景,概述1865~1965年问法国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学科建制,探讨索绪尔对法国语言学发展的影响。第三章归纳法国语言学主要研究领域及其成就,总结贯穿法国语言学百年历史的四种思想,考查房德里耶斯《语言》如何体现这些思想。第四章从三个方面探讨法国语言学思想在中国的引进和传播。第五章通过五个个案,分析法国语言学思想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第六章概述法国语言学对中国语言学各领域的影响,并分析这些影响的特点。第七章为结论,对法国语言学及其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作整体评价,分析本研究的不足,指出日后的研究方向。研究发现,法国语言学(1865~1965)的发展不同于一般的西方传统:受理性主义思想的影响,历史比较语言学在法国的发展晚了五十余年,但法国很快跟进,并在研究材料和理论上都有突破;在梅耶的领导下,法国语言学一方面坚持研究语言演变的历史主义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力发展语言社会性的研究,普通语言学、方言学、地理语言学等学科都具有明显法国特色;随着语言学研究向多元化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于法国出现了“语言学研究的哲学转向”,语言问题成了解决哲学问题的途径。百年间法国语言学(1865-1965),群星璀璨,成果卓着,对世界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法国语言学思想通过中国学者留学法国和法国语言学着作在中国的译介,对中国语言学产生过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国学者的语言学着作中频繁引用法国语言学着作的内容和观点,以及留学法国的中国学者回国后开展的各种语言学研究活动。本研究有两大创新。首先,本文首次对法国语言学思想(1865~1965)做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从学科史的角度理清了法国语言学思想发展脉络,对全面认识西方语言学史,促进我国西方语言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本文系统地考查了中国语言学家如何接受法国语言学思想并在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加以运用和发展。这样的研究尚属首次。对这段历史加以梳理和考查,厘清中国的语言学在哪些方面,如何接受并把法国的语言学思想运用到汉语语言学理论,特别是汉语语法研究中来,这一过程中又有哪些创新和得失,对研究中国语言学史和提高中国语言学理论水平具有参考价值。同时,本研究有助于还原“西学东渐”时期中国语言学发展的原貌,为叙述中国现代语言学史提供佐证。本研究可以增进对法国语言学思想的了解,弥补国内对法国语言学认识的不足,从而全面认识西方语言学史,打破国内关于外国语言学史研究的单一局面,有利于引进多样化的研究理念、视角和方法,对本国语言学研究进行有益补充。同时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法国语言学思想如何传入中国,对中国语言学又有那些具体影响,从而客观评述这一“影响和接受”过程的是非得失。
蔡丽华[9](2012)在《王应电《声韵会通》与《韵要粗释》研究》文中提出《声韵会通》和《韵要粗释》成书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是明代昆山王应电所撰的两部韵学着作。两书以四十五韵为经,以二十八声为纬,韵目和声母用字严格遵循“一声中别韵,一韵中别声”的原则,开创了明代韵书编撰的新风气。研究这样两部韵作,不仅能对明代官话读书音尤其是南方官话读书音有更深入的了解,还对吴语方音史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两部韵作的所有内部材料为根基,以其他同时代韵书韵图以及现代吴语昆山话为参证,结合历史文献考证法、内部分析法、音系对比法、统计法、音理分析法和音位学分析法,探寻了两书声韵调系统的特点,构拟了两书各音类的音值,比较了两书与相关韵书及现代昆山方言的音系,考察了两书的异读现象,进而讨论了《声韵会通》和《韵要粗释》的音系性质。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声韵会通》和《韵要粗释》的音系具有复合的性质,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明代中叶官话读书音尤其是南方官话读书音的特征,同时又掺杂了部分吴语方音的特点。
花玉山[10](2005)在《汉越音与字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对中古时期出现的汉语韵书、韵图(《广韵》、《韵镜》、《切韵指掌图》等)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汉越音与汉语中古音、日语“吴音”、“汉音”、韩语高丽译音、壮语中古汉语借词及粤方言等材料的对比,力图探讨汉越音的根源及其演变过程。此外,还试图把汉越音与古汉越音及字喃的谐声系统进行对照,以显示汉越音系的特征。 本文的结论: 根据汉越音的语音特点以及其他相关的历史条件,认为汉越音系统形成于公元九世纪。由中古汉语三十六字母到汉越音声母的演变具有规律性、系统性。全浊声母虽然并入全清声母,但是声母的清浊之分往往表现在声调阴阳的不同。中古汉语韵母到汉越音韵母的变化过程有很强的规律性。汉越音的八个声调与中古汉语的四声八调有着较为整齐的对应。中古汉语四声各分阴阳与声母的清浊密切相关。《断肠新声》中字喃的谐声系统对研究汉越音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文研究的目标: 汉越音研究对于中古汉语语音本体研究有重要的价值。与汉语方言不同,汉越音形成之后几乎脱离汉语官话的直接影响,虽然受越南语固有的语音系统变化的规律所支配,但仍较好地保存中古汉语语音状态。汉越音基本上和《切韵》音系相对应,是历来研究《切韵》音系的重要材料。 汉越音研究对越南的现代汉语教学工作起很大的作用。现代汉语和汉越音都是由中古汉语演变而来,语音变化总规律,两者之间必定存在语音对应关系。掌握语音对应关系将有助于汉语词汇语音教学。 汉语借词占越南语词汇的一半以上。汉越音(汉语借词语音)研究会对越南语语音史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中国传统音韵学和现代音位学的异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传统音韵学和现代音位学的异同(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石林下冒水洞村阿细彝语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母语发音人 |
一、研究方法 |
二、母语发音人 |
第四节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概况 |
第一节 彝族人的分布 |
第二节 阿细彝语的系属和分类 |
第三章 语音系统 |
第一节 辅音 |
第二节 元音 |
第三节 声调 |
第四节 音节 |
第五节 同音词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调查表(字词) |
致谢 |
(2)基于语音识别的帕金森病识别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帕金森病症简述 |
1.1.1 发病机制 |
1.1.2 临床表现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2 系统关键技术及分析 |
2.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2.2 Android |
2.2.1 Android平台优势 |
2.2.2 Android平台特性 |
2.3 Androidstudio |
2.3.1 Androidstudio的架构组成 |
2.3.2 Androidstudio的主要功能 |
2.3.3 Androidstudio的开发组件 |
2.4 音频降噪 |
2.5 数据库设计 |
2.6 Matlab编程 |
2.7 语音识别技术 |
2.8 本章小结 |
3 系统总体架构分析与设计 |
3.1 设计原则与目标 |
3.2 需求分析 |
3.3 设计方案 |
3.4 开发环境和工具 |
3.5 本章小结 |
4 帕金森预测算法研究 |
4.1 帕金森语音预测分析系统原理 |
4.2 基于四种参数加权计算的Matlab语音工具箱帕金森诊断算法 |
4.2.1 参数提取 |
4.2.2 误差分析 |
4.3 基于语音样本重复剪辑和随机森林的帕金森诊断算法 |
4.3.1 方法总体阐述 |
4.3.2 样本重复剪辑近邻算法 |
4.3.3 随机森林 |
4.3.4 SVM线性核函数和径向基核函数 |
4.4 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功能 |
5.2 用户管理 |
5.3 语音录入 |
5.4 算法设计实现 |
5.4.1 基于Matlab工具包的帕金森语音预测算法设计实现 |
5.4.2 基于语音文本重复剪辑和随机森林的帕金森诊断算法设计 |
5.5 数据管理 |
5.6 算法分析 |
5.7 数据库 |
5.8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 |
6.1 软件系统介绍 |
6.2 测试环境 |
6.3 具体测试 |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汉语语音地理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方言地理学在国内外研究综述 |
1.1.1 语言地理学的产生 |
1.1.2 语言地理学的发展 |
1.2 语音类型学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1.4 材料来源说明 |
1.5 符号的说明 |
1.6 绘图软件说明 |
1.7 章节安排说明 |
共时篇 |
第二章 汉语的音节结构 |
2.1 音节的起源及发展 |
2.1.1 西方音节音系学的发展 |
2.1.2 音节学说在中国的发展 |
2.2 西方语言音节结构 |
2.3 东亚语言音节结构 |
2.4 汉语的音节结构 |
第三章 汉语声母地理类型研究 |
3.1 汉语方言声母数 |
3.1.1 声母数量的分类 |
3.1.2 地理分布 |
3.1.3 讨论 |
3.2 汉语方言声母的发音部位类型 |
3.2.1 双唇音 |
3.2.2 唇齿音 |
3.2.3 齿间音 |
3.2.4 龈音 |
3.2.5 龈后音 |
3.2.6 卷舌音 |
3.2.7 前腭音 |
3.2.8 硬腭音 |
3.2.9 软腭音 |
3.2.10 喉音 |
3.2.11 零声母 |
3.3 特殊辅音音类 |
3.3.1 内爆音 |
3.3.2 音姿性辅音 |
3.4 汉语方言声母其他类型 |
3.5 浊音类型 |
3.5.1 双唇及软腭部位的浊爆发音 |
3.5.2 浊龈音 |
3.5.3 浊唇齿音 |
3.5.4 浊喉擦音 |
第四章 汉语韵母地理类型研究 |
4.1 汉语方言的主元音类型 |
4.1.1 主元音数类型 |
4.1.2 鼻化元音数类型 |
4.1.3 音节性辅音数类型 |
4.1.4 辅音元音比 |
4.2 主元音的地理类型 |
4.2.1 最高前圆唇元音 |
4.2.2 高元音 |
4.2.3 低元音 |
4.2.4 儿化音 |
4.3 汉语方言的介音和滑音 |
4.3.1 介音 |
4.3.2 滑音 |
4.4 汉语方言的韵尾类型 |
4.4.1 塞音韵尾 |
4.4.2 鼻音韵尾 |
4.4.3 元音韵尾 |
4.4.4 近音韵尾 |
4.4.5 边近音韵尾 |
4.5 汉语方言中的音节类型 |
4.5.1 音节数 |
4.5.2 音节类型 |
第五章 汉语方言声调地理类型研究 |
5.1 汉语的声调数 |
5.2 汉语的调形类型 |
5.2.1 平调 |
5.2.2 降调 |
5.2.3 升调 |
5.2.4 升降调 |
5.2.5 降升调 |
5.2.6 促调 |
历时篇 |
第六章 历时地理类型学基本理论 |
6.1 音变类型 |
6.2 语言接触与历史演化 |
6.2.1 音位的统计学概念 |
6.2.2 语言演化 |
6.3 克里奥语和同演区 |
第七章 百越语的底层 |
第八章 东吴同演区 |
第九章 唐五代的音变类型 |
第十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材料来源 |
致谢 |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切韵》音系元音音位构拟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音值构拟和音位构拟 |
二、《切韵》元音音位构拟的原则和方法 |
三、各家《切韵》元音音位构拟方案 |
1. 二等韵介音与《切韵》元音音位构拟 |
2. 特殊韵尾与《切韵》元音音位构拟 |
四、总结与讨论 |
(5)《切韵》系韵书所见语音及对其认识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本博士论文的询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对《切韵》系韵书残卷残页进行的收集、整理、汇编和考释 |
1.2.2 针对《切韵》系韵书某一版本进行的语音研究 |
1.2.3 比较《切韵》系韵书之发展演变的研究 |
1.2.4 与《切韵》系韵书相关的相对外缘的跨界研究 |
1.2.5 与本文相关相近的研究 |
1.3 研究材料、方法及框架结构 |
1.4 论文的特色和创新点 |
2 《切韵》系韵书声纽认识的发展 |
2.1 《切韵》系韵书所见声纽认识已达到的高度 |
2.1.1 《切韵》以前古人对声纽的感知 |
2.1.2 《切韵》所见声纽的认识成就 |
2.2 《切韵》系韵书声纽认识的相对滞后性 |
2.3 《切韵》系韵书声纽认识滞后的原因探析 |
2.3.1 汉语声、韵、调三者的语音辨识难易度比较 |
2.3.2 《切韵》前后的中古时期声、韵、调之认识简史 |
2.3.3 《切韵》系韵书所在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
3 从《切韵》系韵书的增韵问题看中古语音及其认识 |
3.1 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新增俨、酽二韵探讨 |
3.1.1 王韵俨、酽二韵字词的“前身”与“分身” |
3.1.2 六朝至宋代严凡韵系的亲疏关系演变历程 |
3.1.3 《广韵》、《礼部韵略》末八韵的次序及其同用关系 |
3.1.4 汉语方言里严凡韵字的韵母归并情况 |
3.1.5 小结 |
3.2 《唐韵》区分真谆、寒桓、歌戈三组韵系的原因浅析 |
3.2.1 对《唐韵》区分真谆、寒桓、歌戈的不同看法 |
3.2.2 真谆、寒桓、歌戈之韵母读音在现代方言中的分化情况 |
3.2.3 真谆、寒桓、歌戈三组韵系读音分化之音理分析 |
3.2.4 小结 |
4 从《切韵》系韵书的韵次看期间的语音及其认识 |
4.1 韵簇和韵次 |
4.1.1 韵簇的特征和划分 |
4.1.2 韵簇的等级 |
4.1.3 《切韵》系韵书韵次分类 |
4.2 《切韵》系韵书及早期韵图的韵次格局 |
4.2.1 以《王三》为代表的韵次及其语音观 |
4.2.2 以《广韵》为代表的韵次及其语音观 |
4.2.3 早期韵图的韵次格局 |
4.2.4 《王二》的韵次及其语音观 |
4.3 《切韵》系韵书入声韵次研究 |
4.3.1 从声类相从看入声韵次之“整” |
4.3.2 从四声相配看入声韵次之“乱” |
4.3.3 入声性质的反思 |
5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6)《诗经》押韵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1.1.1 《诗经》押韵研究是上古音研究的核心 |
1.1.2 《诗经》押韵研究对探讨押韵实质非常重要 |
1.1.3 《诗经》押韵研究有助于对诗歌韵律的研究 |
第二节 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1.2.1 上古音研究材料 |
1.2.2 上古音研究方法 |
1.2.3 本文主要的研究材料和方法 |
第三节 已有研究 |
1.3.1 传统古音学研究中韵部及声调的划分 |
1.3.2 音值的构拟(近现代学者的研究) |
1.3.3 探讨押韵的本质、诗歌押韵形式及韵例分析 |
1.3.4 关于《诗经》用韵的统计 |
1.3.5 《诗经》语言性质的研究 |
第四节 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
1.4.1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孔广森《诗声分例》与王力《诗经韵读》中韵例的比较 |
第一节 《诗经》韵例研究概述 |
第二节 孔广森与王力对《诗经》韵例分析的比较 |
2.2.1 对是否通合韵的处理不同 |
2.2.2 韵式处理不同 |
2.2.3 其他一些两家处理或解释不同的诗例 |
2.2.4 小结 |
第三节 对王力《诗经韵读》分类的修订 |
2.3.1 王力《诗经韵读》中对韵例的分类 |
2.3.2 王力《诗经韵读》中韵例分类存在的问题 |
2.3.3 可作的修订 |
第三章 王力《诗经韵读》中的通韵合韵研究 |
第一节 通合韵概述 |
3.1.1 前贤对通合韵的解释 |
3.1.2 时贤对王力《诗经韵读》中通合韵的统计 |
3.1.3 本文对通合韵的统计分析说明 |
第二节 王力《诗经韵读》中的通韵 |
3.2.1 《诗经韵读》中“阴入对转”的通韵 |
3.2.2 《诗经韵读》中“阴阳对转”的通韵 |
3.2.3 《诗经韵读》中“阳入对转”的通韵 |
3.2.4 《诗经韵读》中通韵的音理解释 |
第三节 王力《诗经韵读》中的合韵 |
3.3.1 《诗经韵读》中元音相近的合韵 |
3.3.2 《诗经韵读》中元音相同而不属于对转的合韵 |
3.3.3 《诗经韵读》中韵尾相同的合韵 |
3.3.4 其他《诗经韵读》中认为不够和谐的合韵 |
3.3.5 《诗经韵读》中合韵的音理解释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押韵的实质 |
第一节 “押韵”之“韵”与“音韵学”之“韵” |
4.1.1 “押韵”之“韵”与“音韵学”之“韵”的差别 |
4.1.2 音韵学对“韵”的分析 |
第二节 押韵中“韵”的和谐从何而来 |
4.2.1 前贤对押韵本质的分析探讨 |
4.2.2 从古今中外的诗例来看押韵的本质 |
第三节 押韵在音韵学研究中的作用与地位 |
4.3.1 押韵分析是音韵学对“韵”的分析的基础 |
4.3.2 押韵的变化是音韵系统变化的晴雨表 |
4.3.3 《诗经》押韵分析是研究上古汉语音韵的枢纽 |
第五章 上古汉语韵部构拟中与元音有关的问题 |
第一节 各家元音构拟述评 |
5.1.1 各家韵系介绍 |
5.1.2 各家韵系的比较 |
第二节 上古韵部构拟中主元音数量的问题 |
5.2.1 三类不同的构拟 |
5.2.2 分歧的实质 |
5.2.3 从《诗经》押韵材料来看韵部元音数量问题 |
5.2.4 其他相关讨论 |
5.2.5 小结 |
第三节 各韵部元音具体音值构拟的研究 |
5.3.1 收喉各韵部 |
5.3.2 收舌各韵部 |
5.3.3 收唇各韵部 |
第四节 上古音检验标准的讨论 |
5.4.1 学者们提出的元音构拟的检验标准 |
5.4.2 各家上古音构拟所用材料、方法及分期等的比较 |
5.4.3 小结 |
第六章 上古阴声韵尾构拟再议 |
第一节 前贤的相关研究述评 |
6.1.1 几种有代表性的构拟 |
6.1.2 各家构拟的理据 |
第二节 从韵尾问题来分析押韵和谐声的条件 |
6.2.1 从韵尾问题来看押韵实质 |
6.2.2 从韵尾问题来看谐声情况 |
第三节 《诗经》阴入相押情况的统计分析 |
6.3.1 统计分析方法说明 |
6.3.2 阴入相押情况分析 |
第四节 现代方言中民歌押韵情况 |
第五节 藏文后加字的启示 |
第六节 从韵素理论来看阴阳入韵尾的匹配 |
第七节 小结 |
第七章 上古汉语声调研究 |
第一节 声调方面的已有研究 |
7.1.1 清代及清代以前的研究 |
7.1.2 近现代学者对声调的研究 |
第二节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 |
7.2.1 各家的共识 |
7.2.2 各家的分歧及出现这些分歧的主要原因 |
7.2.3 对几种代表性观点的分析 |
第三节 我们的构想及证明 |
7.3.1 研究立足点 |
7.3.2 上古汉语声调的发展演变探讨 |
7.3.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诗经》中有纯押上声的阳声韵字 |
附录B 《诗经》中有纯押去声的阳声韵字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清末民国四种国语语音教材及拼音方案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清末以来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简介 |
第二节 清末以来北京语音的历史背景 |
第三节 本论题在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状况及趋势 |
第四节 本论题的研究材料、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观点 |
第一章 清末威妥玛《语言自迩集》音系研究 |
第一节 作者威妥玛及其《语言自迩集》简介 |
第二节 《语言自迩集》声母系统研究 |
第三节 《语言自迩集》韵母系统研究 |
第四节 《语言自迩集》声调系统研究 |
第二章 清末卢戆章《北京切音教科书》音系研究 |
第一节 作者卢戆章及其《北京切音教科书》简介 |
第二节 《北京切音教科书》声母系统研究 |
第三节 《北京切音教科书》韵母系统研究 |
第四节 《北京切音教科书》声调系统研究 |
第三章 清末王照《官话合声字母》音系研究 |
第一节 作者王照及其《官话合声字母》简介 |
第二节 《官话合声字母》声母系统研究 |
第三节 《官话合声字母》韵母系统研究 |
第四节 《官话合声字母》声调系统研究 |
第四章 民国赵元任《新国语留声片课本》音系研究 |
第一节 作者赵元任及其《新国语留声片课本》简介 |
第二节 《新国语留声片课本》声母系统研究 |
第三节 《新国语留声片课本》韵母系统研究 |
第四节 《新国语留声片课本》声调系统研究 |
第五章 清末民国四种国语教材及拼音方案与现代普通话音系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四种国语教材声母系统比较研究 |
第二节 四种国语教材韵母系统比较研究 |
第三节 四种国语教材声调系统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四种国语教材拼音方案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四种国语教材语音与《等韵图经》《十三辙》分韵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法国现代语言学思想(1865~1965)及其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标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问题和范围 |
1.4 研究方法 |
1.5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法国现代语言学百年(1865~1965)发展概述 |
2.1 法国的语言学传统 |
2.2 法国政教分离的社会革新和教育制度改革 |
2.3 从语言教学到语言学 |
2.4 法国现代语言学的建立与发展(1865~1885) |
2.5 梅耶“统治”下的法国现代语言学的黄金时期(1885~1935) |
2.6 法国语言学研究多元化(1935~1965) |
2.7 索绪尔和法国语言学 |
2.7.1 索绪尔与法国语言学的学术渊源 |
2.7.2 索绪尔对法国语言学的影响 |
2.7.3 法国传统语言学思想对索绪尔的影响 |
2.8 法国语言学学科建设与建制 |
2.8.1 学校 |
2.8.2 学会 |
2.8.3 期刊 |
2.8.4 法兰西学派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法国现代语言学(1865~1965)主要研究领域和思想 |
3.1 法国现代语言学(1865~1965)主要研究领域 |
3.1.1 语文学 |
3.1.2 历史比较语言学 |
3.1.3 普通语言学 |
3.1.4 俚语研究 |
3.1.5 语言地理学 |
3.1.6 语音学 |
3.1.7 语义学 |
3.2 法国现代语言学(1865~1965)主要思想 |
3.2.1 历史主义思想 |
3.2.2 语言的社会性 |
3.2.3 语言的系统性 |
3.2.4 语言的心理性 |
3.3 法国语言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房德里耶斯《语言》 |
3.3.1 《语言》中的历史主义思想 |
3.3.2 《语言》中的语言社会性思想 |
3.3.3 《语言》中的语言系统性思想 |
3.3.4 《语言》中的语言心理性思想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国语言学思想在中国的引进和传播 |
4.1 中国学者留学法国 |
4.2 法国语言学着作在中国的译介 |
4.3 中国学者语言学着作中对法国语言学着作内容的译述和阐发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法国语言学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个案分析 |
5.1 引进西方语音学理论和术语:刘复译《比较语音学概要》 |
5.2 西方语音学理论本土化:岑麒祥编《语音学概论》 |
5.3 影响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三本汉语语法着作中的法国语言学元素 |
5.3.1 从意义到形式的语法体系: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 |
5.3.2 一种独特的汉语词类划分法:王力《中国语法理论》 |
5.3.3 建立汉语语法理论体系:高名凯《汉语语法论》 |
5.4 普及普通语言学知识:三本普通语言学教材中的法国语言学元素 |
5.4.1 法国语言学思想的译述:高名凯《普通语言学》 |
5.4.2 普通语言学史论:岑麒祥《普通语言学》 |
5.4.3 普通语言学理论本土化: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 |
5.5 建立中国的普通语言学理论体系:高名凯《语言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法国语言学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领域与特点 |
6.1 法国语言学影响中国语言学的主要领域 |
6.1.1 普通语言学 |
6.1.2 汉语语法研究 |
6.1.3 语音学 |
6.1.4 方言研究 |
6.1.5 历史语言学 |
6.1.6 语言学研究方法 |
6.2 法国语言学对中国语言学影响的特点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法国语言学思想(1865~1965)的评价 |
7.2 法国语言学对中国语言学影响的评价 |
7.3 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中国学者对法国语言学家和语言学着作述评文献 |
附录Ⅱ:汉译的法国语言学着作 |
附录Ⅲ:本文重点考查的几部语言学着作 |
(9)王应电《声韵会通》与《韵要粗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 |
一、本课题相关研究回顾 |
二、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一、编撰体制的创新和科学性 |
二、有利于明代官话读书音的全面认识 |
三、对吴语方音史研究的参考价值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材料与方法 |
一、本课题研究使用的材料 |
二、本课题研究使用的方法 |
第一章 《会通》和《粗释》概况 |
第一节 王应电及其韵学思想 |
一、王应电生平 |
二、王应电韵学思想 |
第二节 《会通》和《粗释》的成书时间及版本 |
第三节 《会通》和《粗释》的编撰宗旨、体例及收字 |
一、《会通》和《粗释》的编撰宗旨 |
二、《会通》和《粗释》的体例 |
三、《会通》和《粗释》的收字 |
第四节 《会通》、《粗释》和《备考》的关系 |
第二章 《会通》和《粗释》的声母系统 |
第一节 二十八声母的概况 |
第二节 二十八声母及其拟音讨论 |
第三节 声母相关问题讨论 |
一、唇音的问题 |
二、齿音的问题 |
三、舌音的问题 |
四、牙音和喉音的问题 |
五、其他重要的声母相关问题 |
第四节 《会通》和《粗释》声母系统小结 |
第三章 《会通》和《粗释》的韵母系统 |
第一节 韵母系统的概况 |
第二节 四十五韵及其拟音讨论 |
一、形/棘、恒/革、横/惑、荧/役、容/菊、红/榖 |
二、寅/日、痕/核、魂/骨、云/橘 |
三、言/结、玄/决、寒/割、桓/活、间/达、还/刮 |
四、淫/急、簪/簪入、盐/劫、含/阁、咸/夹、谈/踏 |
五、羊/脚、降/角、杭/各、王/郭 |
六、兮、资、支、馀、禾、湖 |
七、耶、靴、牙、遐、华 |
八、谐、孩、怀、回 |
九、尤、候、爻、豪 |
第三节 韵母相关问题讨论 |
一、开齐合撮四呼的形成 |
二、鼻音韵尾-m-n-(?)三分格局的保留 |
三、入声韵尾-k-t-p三分格局的保留和入配阴阳的问题 |
四、舌面前元音和舌尖元音的出现 |
第四节 韵母系统小结 |
一、《会通》、《粗释》韵母表 |
二、《会通》、《粗释》韵母系统主要特点 |
第四章 《会通》和《粗释》的声调系统 |
第一节 平上去入四声的承袭及其例外 |
第二节 浊上变去现象 |
第三节 保留入声 |
第四节 平声不分阴阳 |
第五章 《会通》、《粗释》和相关音系的比较 |
第一节 《会通》、《粗释》与《正韵》音系的比较 |
一、声母的比较 |
二、韵母的比较 |
三、声调的比较 |
第二节 《会通》、《粗释》与《易通》音系的比较 |
一、声母的比较 |
二、韵母的比较 |
三、声调的比较 |
第三节 《会通》、《粗释》与《集要》音系的比较 |
一、声母的比较 |
二、韵母的比较 |
三、声调的比较 |
第四节 《会通》、《粗释》与现代昆山方言的比较 |
一、声母的比较 |
二、韵母的比较 |
三、声调的比较 |
第六章 《会通》、《粗释》音系性质讨论 |
第一节 《会通》、《粗释》音系性质概说 |
第二节 《会通》、《粗释》的音系性质 |
一、《会通》、《粗释》的明代官话读书音特点 |
二、《会通》、《粗释》对吴语的反映 |
三、其他语音成分的渗透 |
第七章 《会通》、《粗释》异读研究 |
第一节 《会通》、《粗释》异读字的确定 |
第二节 《会通》、《粗释》异读的来源 |
一、《广韵》音 |
二、《集韵》音 |
三、时音或来源不明 |
四、《正韵》音 |
五、《经典释文》音 |
六、《玉篇》音 |
七、《篇海》及《改并四声篇海》音 |
八、《古今韵会举要》音 |
九、《六书故》音 |
十、译音 |
第三节 《会通》、《粗释》异读形成的原因 |
一、假借形成异读 |
二、古今音变形成异读 |
三、四声别义形成异读 |
四、同形字造成异读 |
五、声旁类化形成异读 |
六、特殊音形成异读 |
第四节 《会通》、《粗释》异读反映的时音 |
一、声母方面 |
二、韵母方面 |
三、声调方面 |
第八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重点回顾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的创获和展望 |
一、本课题研究的创获 |
二、本课题研究的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汉越音与字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英文提要 |
越文提要 |
引论 |
第一章 汉越音研究综述 |
第一节 越南语概述 |
第二节 汉越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节 汉越音的研究状况 |
第二章 汉越音声母研究 |
第一节 汉越音声母研究方法 |
第二节 中古汉语三十六字母到汉越音声母的演变 |
第三节 汉越音声母研究的意义 |
附录: 中古三十六字母与2600个常用汉越词声母对照表 |
第三章 汉越音韵母研究 |
第一节 汉越音韵母研究方法 |
第二节 中古汉语韵母到汉越音韵母的演变 |
第三节 汉越音韵母研究的意义 |
附录: 中古汉语韵母与汉越语韵母系统的对照表 |
第四章 汉越音声调研究 |
第一节 汉越音声调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由中古汉语声调到汉越音声调的演变 |
第三节 现代汉语普通话与汉越音声调的对比 |
第四节 汉越音声调与格律诗平仄的关系 |
第五章 古汉越音研究 |
第一节 古汉越音概说 |
第二节 古汉越音的声母 |
第三节 古汉越音的韵母 |
第四节 古汉越音的声调 |
第五节 古汉越语越化 |
附录: 古汉越语字汇 |
第六章 越南字喃研究 |
第一节 越南文字概说 |
第二节 字喃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节 字喃的造字方法 |
第四节 字喃的声符研究 |
第五节 试论汉语复辅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中国传统音韵学和现代音位学的异同(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石林下冒水洞村阿细彝语音系研究[D]. 潘丽娜.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2]基于语音识别的帕金森病识别系统研究与实现[D]. 李磊. 重庆大学, 2018(04)
- [3]汉语语音地理类型研究[D]. 龙国治.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4]《切韵》音系元音音位构拟研究述评[J]. 董建交. 语言研究集刊, 2016(02)
- [5]《切韵》系韵书所见语音及对其认识的演变[D]. 欧阳丽雯. 武汉大学, 2016(06)
- [6]《诗经》押韵及相关问题研究[D]. 邓葵. 南开大学, 2014(04)
- [7]清末民国四种国语语音教材及拼音方案比较研究[D]. 张金发.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2)
- [8]法国现代语言学思想(1865~1965)及其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研究[D]. 段满福.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3(02)
- [9]王应电《声韵会通》与《韵要粗释》研究[D]. 蔡丽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10]汉越音与字喃研究[D]. 花玉山.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