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能过剩考验中国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韩美琳[1](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刘思瑞[2](2020)在《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产业结构将迎来大幅度调整,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能否平稳健康发展,因此只有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才能推动未来经济的发展质量迈向更高水平。自建国以来,我国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来指导经济发展,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无疑是解决我国产业结构发展问题的理论指导,该理论并不是一种显性的理论,而是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乃至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规律后的理论性总结,后来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中包含的原理被社会实践反复验证,尤其是被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所证实。这一理论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研究产业结构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为研究基点,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问题进行分析。首先介绍研究的背景意义,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产业结构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从梳理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内容开始,尝试厘清两大部类划分和当今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拓展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研究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其当代价值,有利于协调社会生产分工关系,有利于指导社会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优化,为社会化大生产活动的宏观经济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思考空间四个层面价值,为整篇文章打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运用比较综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分析了从建国伊始至今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在我国学术界的研究进展情况。从建国初讨论农、重、轻三者的发展关系到新时代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可以看出我国一直坚持用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指导产业结构优化,其对中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四部分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数据系统的分析梳理出我国产业结构发展脉络,总结归纳出在新时代背景下产业结构所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业布局同构化,结构升级缓慢;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第五部分结合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在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下提出对策建议:在产业结构优化中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有优势;按社会总产品实现条件对我国三大产业内部进行调整;利用马克思对社会生产过剩实质的认识,化解我国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用内涵扩大再生产理论引导创新型经济的发展,以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的中国化,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李冰轮[3](2020)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海外并购动机及经济效果研究 ——以郑煤机并购德国博世SG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海外并购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逐步放缓,多个行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影响了相关企业的正常发展。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来获得广阔的市场资源和先进的技术专利,帮助自身摆脱产能过剩困境,实现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新的趋势。然而随着世界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活动受到阻碍,海外并购的风险激增。因此,成功的海外并购经验与创新的海外并购途径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郑煤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郑煤机并购博世SG公司的整个过程,包括并购双方的背景简介、并购的交易流程与融资路线、并购动因等,在并购动因中重点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在海外并购中的融资、税收、制度保障等优势。接着从价值评估、偿债压力、企业整合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面对的各种风险,以及企业采取的针对性风险控制措施。然后本文通过股价变动法、财务指标法与非财务指标法对此次并购活动进行经济效果评价,得出并购后的郑煤机偿债能力稳定,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大幅提升,并形成了市场优势、技术优势、质量优势和人才优势,完成转型升级的同时也摆脱了产能过剩的困境。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将理论和案例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介绍郑煤机海外并购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详述了海外并购过程中的多种风险,进而总结出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海外并购享受多重政策优势,能为企业避免和控制风险提供帮助的结论,为其他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发展了新的途径,使得全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范瀚文[4](2019)在《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我国要实现在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是促进实体经济供给质量的提升,从而建立我国经济质量上的优势。制造业既是实体经济的核心,又是持续发展的根基,保持制造业健康高效运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拥有了庞大而完备的生产制造体系以及生产能力,但整体上供给质量不高,难以及时应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因此,通过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制造业的供给质量成为发展面向新时代制造业的必由之路,而解决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则是其中的核心环节。我国步入工业化后期之后,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的放缓趋势明显,制造业受累程度更为严重。2015年全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仅为3.5%,是近十年来最低增速。虽然自2016年开始呈现缓慢回升的态势,但已经增长疲态尽显,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和库存高企等矛盾显现出来。在这些表层矛盾背后,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值得注意。当前我国制造业深层次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供给与需求的结构错配方面,即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市场难以出清。一方面,低端产品供给远大于需求,出现严重的产品过剩,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产品质量数量都不足,市场份额被国外占有。这种现象源于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过度依靠要素投入获取增长,形成低端路径依赖,而低技术投入的结果必然是低端的产出,无法适应国际和国内逐渐提高的产品精细化、高端化、个性化需求。因此,我国制造业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转型升级,由无效低端的旧供给逐步转变为高效高端的新供给,实现制造业供给与需求的对立统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可以归结为技术进步和资源重新配置两种,解决僵尸企业问题正是后者,这就建立了僵尸企业问题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关联。僵尸企业作为低端无效供给的代表,长期占用大量资金、土地、机器设备等宝贵资源却不产生经济效益,直接拉低了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不仅如此,僵尸企业还会对正常企业产生溢出效应,影响它们的健康运行。僵尸企业作为本应该退出市场的无效供给在市场中继续生存,甚至还持续扩大已经过剩的产能,是我国制造业新旧供给转换和供给质量提升的一大障碍。由于僵尸企业是微观供给主体,因而僵尸企业问题首先是供给侧的问题,解决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任务于当下显得既艰巨又紧迫。本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下研究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有助于认清僵尸企业问题的本质,更好地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扫除这一障碍。本文的研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观察视角,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石,以中国实体经济的支柱制造业为研究主体,以妥善解决僵尸企业问题为核心目标来展开。首先,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对僵尸企业问题的本质做出解释,为展开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更好地承接现有研究成果做出针对我国国情和现实的僵尸企业问题研究,进而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其次,本文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国际流行的僵尸企业识别法进行修正,并分地区、行业和所有制展示了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现状。对僵尸企业危害的分析表明僵尸企业问题是阻碍制造业新旧供给转换和转型升级的一大障碍,想要化解制造业结构性矛盾就必须妥善解决僵尸企业问题。再次,本文基于供给侧角度对制造业僵尸企业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将僵尸企业问题作为供给问题分析有利于从深层发现僵尸企业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进而本文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僵尸企业造成的供需错配影响,并深入考察政府干预因素对僵尸企业危害的放大作用,旨在证明依靠市场自发作用才是清退僵尸企业的最优途径。最后,本文选取与我国具有相似之处的东亚模式代表国家日本和韩国作为样本,在分析这两个国家处理僵尸企业问题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对策建议。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对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从现状、危害、形成机理、国际比较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研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我国现阶段的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不是周期性问题,不能通过刺激政策解决。我国制造业企业作为供给主体对需求的“质”和“量”变化的适应性差,一旦面临需求冲击就会爆发僵尸企业问题。由于刺激政策只能掩盖而不能真正解决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匹配的矛盾,因此刺激政策对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缓解效果是短暂的,解决方式需要从供给侧管理入手。第二,从正常企业沦为僵尸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产业供给结构失衡是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外部诱因。由于产业政策诱导、政府间竞争和宏观经济波动等因素,产业供给结构会发生失衡。在产能过剩的行业,僵尸企业更容易滋生。其次,企业供给质量低下是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内在基础。创新能力不足、管理体制不合理以及优秀企业文化缺失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企业供给质量的低下,从而逐渐丧失自生能力,只有外力扶持才能继续存活。最后,无效供给无法清除是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本质原因。僵尸企业未能被市场的力量所清退得益于银行和政府造成的软预算约束以及低效退市机制的阻碍作用。第三,制造业僵尸企业对供求匹配产生抑制作用,非国有企业成为主要受害者,而政府干预的加强会加深这一危害。僵尸企业作为无效供给不仅大量侵占有限资源,还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加剧正常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阻碍了有效供给的增量提质。正常企业作为供给主体适应外部需求变化的能力被削弱,从而对供给和需求的匹配产生负面影响,即表现为僵尸企业对非僵尸出口企业的出口规模产生挤出效应。由于国有企业的所有制优势,所受僵尸企业的影响并不显着,而民营经济的活力则受制于僵尸企业问题。此外,政府干预因素的负面作用表明行政手段并不利于直接解决僵尸企业问题,促使僵尸企业在市场的作用下自行退出是最好的选择。第四,解决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根本在于供给侧改革即体制机制改革,落脚点是建立并维持正常的银企关系与合理的政企关系。首先,进入新常态之后的僵尸企业问题并非周期性问题而是阶段性问题,应该从供给侧的视角重新审视并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解决。其次,建立正常的银企关系是重要一环。构建完备市场需要同时推进金融市场改革与国资国企改革,解除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受到的制约因素并促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最后,建立合理的政企关系是另一个重要环节。推行有限政府需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从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作用。第五,由于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成因复杂,因此解决对策同样也需要从多方面共同发力,协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与体制机制改革,其中经济结构调整又包含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两方面。产业层面上的对策是减轻产业供给结构失衡;企业层面上的对策是提升市场主体供给质量;制度层面上的对策是推进市场体制机制改革,从而沿着减少存量和控制增量的思路来解决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本文主要的学术贡献在于:第一,从供给侧的视角指出僵尸企业问题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联系。僵尸企业问题从供给侧的视角来分析就是如何顺利淘汰旧供给并转型升级为新供给,如何减少无效供给并增加有效供给的问题。解决僵尸企业问题就是消除资源重新配置的障碍,最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从供给侧视角对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为化解供给侧的矛盾奠定新的理论基础。第二,在对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进行识别时加入政府补贴的因素对现有识别法进行修正,提出一种将补贴软约束情况考虑在内的识别法。本文通过制造业企业大样本数据对僵尸企业造成的供需错配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其中政府干预因素的负面作用表明行政手段并不利于直接解决僵尸企业问题,促使僵尸企业在市场的作用下自行退出是最好的选择。第三,本文提出我国进入新常态之后的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是阶段性问题,应该从供给侧的视角重新审视并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解决,落脚点是建立正常的银企关系与合理的政企关系,促使僵尸企业在市场作用下自行退出。进而,本文据此提出解决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管昌臻[5](2019)在《中国产能过剩的测度及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中国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峻。中国政府意识到,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化解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和措施。但是,产能大有越化解越过剩的势头。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希望通过实证研究,来揭示当前中国产能过剩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治理产能过剩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选取了中国29个省份2001年至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协整方法测度了各个省份历年产能利用率;其次,根据测度结果,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各个省份产能利用情况的现状及特点;最后,本文对产能过剩的几个成因进行了实证检验,根据检验结果提出了治理过剩产能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中国产能过剩情况不容乐观,产能利用率自2011年以来出现普遍下降趋势,近些年来则更为严重,预计未来几年产能过剩仍是困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从省份层面来看,产能过剩较为严重的省份集中在东北和中西部等资源型和重工业型省份,而江浙沪等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则不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这表明,产能过剩还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根据产能过剩成因的实证检验来看,产能利用率与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成反比,与当地工业经济比重、经济增长速度和市场化水平成正比。这表明,工业经济比重较高的省份,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更容易经受产能过剩的阵痛。同时,去除过剩产能需要摆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对策方面,本文认为,一方面,要坚持短期治理与长期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短期内以政府行政指令严格控制新增投资,淘汰落后产能为主,长期内则应通过培育发展健全的市场机制,来代替政府行政指令,依据市场原则自动淘汰过剩产能。另一方面,考虑到财政分税制和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政府干预经济的扭曲作用,我们建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政绩评价体系,从根源上杜绝体制性产能过剩的发生。
谷佳[6](2020)在《我国建筑业技术创新化解产能过剩的效率研究 ——基于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建筑业市场规模的不断发展,行业具有低端的过剩产能这一事实得到了体现,必须关注技术创新在产能过剩问题中的作用,并通过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来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论文主要基于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9-2017年的数据研究建筑业技术创新化解产能过剩的效率,探索建筑业技术创新对解决建筑业产能过剩的积极作用,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提出消除落后产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国建筑业过剩产能的建议。论文首先界定了研究的建筑业技术创新和产能过剩的内涵,对建筑业技术创新化解产能过剩的效率评价方法进行选择和论证。接着,梳理学者对产能过剩进行的理论研究及判别并进行总结,从理论的角度对建筑业产能过剩的成因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然后,对当前建筑业技术创新与产能过剩存在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并通过技术创新与建筑业产能过剩的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的分析,探析技术创新化解产能过剩的情况,为建筑业技术创新化解产能过剩的效率的测度研究提供了条件。然后,基于三阶段DEA方法对指标的需求,设置出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指标作为投入变量,产能过剩测度指标作为产出变量,并设置了环境变量指标。接下来,在实证分析阶段,将构建的指标体系数据带入三阶段DEA分析模型中,通过三阶段DEA方法对建筑业技术创新化解产能过剩的效率进行测度和分析,探求技术创新对化解我国建筑业产能过剩的作用效率情况。通过研究发现,测度出的调整后的我国建筑业技术创新化解产能过剩的综合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无效率,说明我国建筑业产能过剩的原因主要是资本盲目投入门槛较低的产能所造成的低端产能过剩;论文所建立模型测度的效率值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充分说明了我国建筑业产能过剩相关指标呈现的是逐年优化的情况,表明建筑业在技术创新的作用下,我国建筑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在一定程度的得到化解,并保持着较好的趋势。论文紧密结合建筑技术创新的内涵和特点及建筑业产能过剩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建筑业技术创新与产能过剩的关联性,再通过建立具体的分析测度模型测度建筑业技术创新化解产能过剩的效率,根据测度效率的显着程度发现建筑业技术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化解建筑业产能过剩提供帮助。在实证研究之后,就研究结果对建筑业的企业层面和政策层面提出在技术创新的视角下,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发展,化解建筑业产能过剩的相关建议,包括优化技术创新投入结构、加大技术创新经费投入和健全政策扶持体系等。
汪钰婷[7](2019)在《上市公司债券违约成因及防范研究 ——基于*ST柳化的公司债违约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研究背景我国债券市场在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史后,渐趋成熟,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我国债券市场出现第一起正式的公募债券违约事件,即“11超日债”发生利息兑付实质性违约,打破了我国债券市场“零违约”和“刚性兑付”的局面。近三年来,我国债券违约的数量和规模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并且债券违约的范围已经从民营企业,蔓延至地方国企甚至央企。面对债券违约事件日益频繁化,我国的监管机构也加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文件,以期进一步规范债券的发行和风险管控。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也面临着下行的压力,尤其在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中,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若其面临大规模债务集中到期,可能因为流动性不足而暴露出极大的信用风险。化工行业是我国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的行业,行业内多家企业均出现巨额亏损。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柳化”)是传统的具有国企背景的上市化肥化工企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化工生产企业之一。2017年2月,*ST柳化因连续亏损而被实施了退市风险预警,2018年1月进入重组程序,同时公司已发行的债券“11柳化债”视为提前到期,剩余未兑付金额555.4万元存在不能全额清偿的风险,同时公司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我国的债券市场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发展相对落后,违约的情况也较发达国家少,因此从理论上看,针对我国债券市场违约的文献较少。而从实践层面上看,如何减少债券违约发生的概率,对债券发行公司、监管部门、债券投资者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二、研究目的本文主要有以下两个研究目的:(1)探究*ST柳化公司债券违约的成因。本文结合相关的理论研究,力图回顾*ST柳化债券违约的过程,站在多个角度探究诱使*ST柳化发生债券违约的原因。(2)探讨公司债券违约的防范手段。本文旨在通过描述性统计的方法来分析归纳大多数出现债券违约的公司的特征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对*ST柳化案例的分析,从企业、监管部门、投资者三个层面来提出对公司债券违约的防范手段,以期为债券市场的参与者产生借鉴意义。三、主要内容一方面,本文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债券违约领域的研究现状,归纳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阐述债券违约的理论基础,明确公司债以及公司债违约风险的特点,分析公司债违约的成因、影响,完成本文的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部分。另一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违约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并选取*ST柳化的公司债违约事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深入剖析债券违约的成因和防范手段,完成论文的案例分析部分。本文总共有7个章节,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导论,重点阐述在债券市场信用风险增长、违约事件频发的环境下,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以及预期贡献。第2章,文献综述,围绕债券违约的界定、成因和防范三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进行简要评述。第3章,理论分析,从债券违约的理论基础出发,从理论上界定公司债的特点以及公司债违约风险的特点,并就公司债违约的成因和影响进行分析。第4章,上市公司债券违约现状分析,对公司债发行规模以及违约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发生债券违约企业的普遍特征,进而为后续的案例分析奠定基础。第5章,*ST柳化公司债券违约情况,介绍*ST柳化、“11柳化债”的基本情况以及“11柳化债”的偿付资金来源,回顾公司债券的违约进程。第6章,*ST柳化债券违约成因分析,从环境因素、公司治理因素、公司管理因素三个方面对*ST柳化债券违约的成因进行剖析。第7章,公司债券违约防范手段,针对*ST柳化出现的债券违约风险,分别从债券发行人、监管者和投资者三个层面上分析应该如何防范风险,以期为如何更好地维护债券投资者的利益提供参考。四、主要贡献本文意在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达到以下的预期贡献:(1)深入剖析*ST柳化发生债券违约的成因。目前,我国现有文献中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公司债券违约进行研究的文献数量较少,大部分的文献是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的债券市场进行定量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宏观环境及经济制度上。本文旨在通过案例分析法,探究具体公司发生债券违约的原因。(2)总结针对公司债券违约的防范手段。针对债券违约的防范建议上,目前的已有文献多从发行债券的企业和市场监管者的角度出发来阐述如何防范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提出的建议也较为宏观。站在投资者角度提出建议的文献数量较少。因此本文在总结公司债券违约的防范手段时,旨在加入投资者视角来总结公司债券违约的防范手段,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理论和观点。
杜广亮[8](2017)在《去产能背景下煤矿工人安置政策研究 ——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文中指出2016年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化解产能过剩。在这次去产能的调整中,焦作市共关闭退出了四家国有煤矿企业。由于焦作市安置煤矿工人人数较多,安置情况非常复杂,在安置进程中,有很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因此,在去产能背景下,研究煤矿工人安置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运用公共管理职能理论,劳动保障理论,失业理论和劳动力流动等理论,通过对煤矿工人安置现状的分析,选取焦煤集团鑫珠春公司作为典型,对煤矿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综合分析焦作市煤矿工人安置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焦作市煤矿工人安置工作顺利进行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为公共部门提供政策参考。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论文介绍了国内外煤矿工人安置政策的研究现状,并重点对焦作市煤炭行业和调研企业的概况进行了介绍。其次,阐述了本文调查设计的内容、目标、过程和方法,并描述了调查对象的特征,并对调查问卷从安置政策认知方面,安置方案制定方面,安置渠道和补偿标准方面,安置状态方面和评价反馈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相关材料,从安置主体的诉求层面,安置政策方案的执行层面,公共部门服务层面和后续政策方案层面对安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然后,从政府层面,安置职工层面和煤矿企业层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最后,得出了论文的结论,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付东[9](2017)在《产能过剩:微观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能过剩的形成和化解主体均是企业,因此,应当重视行业性产能过剩的微观基础——企业产能过剩的研究。只有提升微观主体的经营效率,才能汇聚为宏观层面的结构性改善。资产负债表作为企业经营财务后果的主要体现方式,产能过剩问题也会反映其中。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产能过剩在企业资产周转效率方面的典型表现,结合案例分析,并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微观形成机制和经济后果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目的是力图揭开债务资本配置和企业社会资本影响产能过剩的“暗箱”,以及产能过剩影响企业创新的机理,从而为政府制定产能过剩化解对策提供决策依据。首先,本文以债务资本配置为切入点,探究信贷融资、债券融资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金融抑制的背景下,大量低成本的信贷资金供给降低企业投资成本、转移企业投资风险,从而刺激企业过度的产能扩张,当市场需求无法与产能扩张协同增长时,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产能过剩概率升高;政府干预导致信贷资源向国有企业,特别是地方国有企业倾斜,进而使得这些企业因资本配置问题引发的产能利用率降幅更大;行业性产能过剩并不必然导致企业的产能过剩,甚至会因为企业自身异质性因素差异而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伴随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债券融资也会导致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其次,本文从企业横向社会资本角度研究了金融关联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基于“关系”的治理模式仍然具有资源配置功效的背景下,金融关联显着降低企业产能利用率、提高产能过剩概率;其中银行关联通过增加银行借款的渠道降低企业产能利用率,但券商关联通过债券融资影响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机制未被证实;国有企业金融关联降低产能利用率的幅度比民营企业更大;在金融关联内部,银行关联和券商关联存在互替效应;此外,管理层女性比例与产能利用显着负相关,而具有市场销售背景的人员比例则正相反。再次,本文从企业纵向社会资本角度研究了政治关联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关系”型治理模式仍然具有资源配置功效的背景下,政治关联降低企业产能利用率、提高产能过剩概率;政府治理环境的改善能够减弱政治关联对产能利用状况的负面影响;政治关联主要通过长期借款渠道降低产能利用率;政府型关联对产能利用率的负面影响比代表型关联更大;政治关联对产能利用率的负面影响在国有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中更强;此外,政治关联和金融关联存在替代效应。第四,本文探究了产能过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产能过剩非但没有抑制企业创新,反而促进了创新;产能过剩促进企业创新的“政府扶持效应”存在,而非“市场竞争效应”;银行借款在产能过剩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从财务视角识别企业产能过剩,有利于加深对产能过剩微观形成机制和微观经济后果的理解,能够对政府制定产能过剩化解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最后,在实证检验结论的基础上,本文从着力提升资本配置效率、抑制企业社会资本的消极影响、制定鼓励企业创新政策三大方面,提出具体的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建议。
吴诗婷[10](2017)在《XXYC烟站产能过剩处置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产能过剩已成为威胁中国烟草商业行业发展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从资产管理的视角研究企业资产管理理论与方法,以优化资产配置的方式,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为目标,来降低因企业资产闲置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这一研究对各省级烟草企业如何突破传统管理制度的束缚,寻找出适合烟草企业闲置固定资产处置管理效率的方法与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首先梳理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三农政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企高管激励、烟草商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制度变迁历史,以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资产评估理论为基础,以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环境为背景,分析了中国烟草企业资产产能过剩的内在本质原因;其次,通过对XXYC公司烟站产能使用状况的实地调研,对XXYC烟站产能利用情况进行诊断,找出了 XXYC烟站产能过剩的成因并分析出现产能过剩的烟站处置状况;然后,针对烟站过剩产能,抓住其资产的地域性、专用性、效益性等特征,以资产评估成本法为基础,从经济效益性和社会效益性处置目标出发,为调剂和处置过剩产能设计出如调剂、租赁、变现、捐赠等处置路径,形成不同类型产能过剩固定资产处置的方案;最后,提出了XXYC产能过剩烟站处置管理的保障建议。文章的创新主要在于从优化资产配置入手,设计了XXYC烟站产能过剩处置路径方案,将XXYC公司传统管理制度视角下单一资产处置管理模式,调整为多种高效资产处置路径管理。同时,这一研究能为一般企业涉农资产、无可比较价值等产能过剩固定资产的处置提供指导。
二、产能过剩考验中国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能过剩考验中国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产业结构调整 |
2.1.3 产业结构转型 |
2.1.4 产业结构升级 |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
2.2.1 方向动力 |
2.2.2 政策导向 |
2.2.3 模式选择 |
2.2.4 可行路径 |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
2.3.3 产业竞争原理 |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
3.1.1 产业部门分布 |
3.1.2 主导产业选择 |
3.1.3 规模水平测度 |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问题表现 |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
4.2 症因探析 |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难点和不足之处 |
1.4.1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1.4.2 不足之处 |
1.5 基本概念界定 |
1.5.1 产业及产业结构 |
1.5.2 产业结构优化 |
2 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 |
2.1 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1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划分理论 |
2.1.2 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理论 |
2.1.3 两大部类适当比例理论 |
2.1.4 外延增长和内涵增长理论 |
2.2 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研究范围的拓展 |
2.3 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 |
2.3.1 有利于协调当代社会生产分工关系 |
2.3.2 有利于指导当代社会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优化 |
2.3.3 为社会化大生产活动的宏观经济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
2.3.4 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思考空间 |
3 建国后我国对产业结构优化在理论上的深化过程 |
3.1 建国初期的研究情况 |
3.1.1 支持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
3.1.2 充分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 |
3.1.3 集中讨论农、轻、重三者的关系问题 |
3.2 改革开放初期的研究情况 |
3.2.1 对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
3.2.2 关注生产力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
3.3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研究情况 |
3.3.1 在马克思两大部类划分理论基础上对第三产业进行研究 |
3.3.2 探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关系,强调产业协调的重要性 |
3.4 2008年至今的研究情况 |
3.4.1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
3.4.2 坚持实体经济在产业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
4 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
4.1 我国产业结构发展脉络 |
4.1.1 从绝对数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三大产业发展 |
4.1.2 从相对数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三大产业发展 |
4.1.3 从相对劳动生产率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三大产业发展 |
4.2 我国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
4.2.2 产业布局同构化,结构升级缓慢 |
4.2.3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
5 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启示 |
5.1 产业结构优化要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 |
5.1.1 发挥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决定性作用 |
5.1.2 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 |
5.2 社会总产品的有效实现要求我国各产业按比例升级 |
5.2.1 协调农业内部基础部门与林、渔、牧业部门的关系 |
5.2.2 以技术升级为突破口推进第二产业优化升级 |
5.2.3 处理好传统服务业部门与新兴服务业部门的关系 |
5.3 从产能过剩本质出发解决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 |
5.3.1 马克思对生产过剩现象的认识 |
5.3.2 多管齐下化解产能过剩问题 |
5.4 用内涵扩大再生产理论引导创新型经济发展 |
5.4.1 加强产学研合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经济结构 |
5.4.2 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促进产业深度融合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3)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海外并购动机及经济效果研究 ——以郑煤机并购德国博世SG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海外并购动因研究 |
1.2.2 并购风险与防范措施研究 |
1.2.3 并购经济效果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并购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并购相关概念 |
2.1.1 海外并购的概念 |
2.1.2 海外并购的种类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协同效应理论 |
2.2.2 交易费用理论 |
2.2.3 规模经济效应理论 |
2.2.4 价值低估理论 |
2.3 效应分析方法 |
2.3.1 Z值评分模型法 |
2.3.2 股价变动法 |
2.3.3 财务指标法 |
2.3.4 非财务指标法 |
3 郑煤机海外并购的动因分析 |
3.1 并购双方背景概述 |
3.1.1 郑煤机背景介绍 |
3.1.2 博世SG公司背景介绍 |
3.2 并购过程 |
3.2.1 交易流程 |
3.2.2 融资情况 |
3.3 并购动因分析 |
3.3.1 谋求转型升级,摆脱产能过剩 |
3.3.2 汽车零部件行业在国内成长能力强 |
3.3.3 并购双方优势互补,协同效应明显 |
3.3.4 德国博世SG公司处于价值低估状态 |
3.3.5 一带一路政策为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优势 |
4 郑煤机海外并购面临的风险与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分析 |
4.1 郑煤机海外并购过程中风险分析 |
4.1.1 价值评估风险 |
4.1.2 偿债风险 |
4.1.3 整合风险 |
4.2 基于Z值评分模型法的海外并购风险评估 |
4.3 郑煤机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
4.3.1 价值评估风险控制措施 |
4.3.2 偿债风险控制措施 |
4.3.3 整合风险控制措施 |
5 郑煤机海外并购效果分析 |
5.1 基于股价变动法的海外并购效果分析 |
5.2 基于财务指标法的海外并购效果分析 |
5.2.1 转型升级效果分析 |
5.2.2 摆脱产能过剩效果分析 |
5.2.3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
5.2.4 盈利能力分析 |
5.2.5 偿债能力分析 |
5.2.6 成长能力分析 |
5.3 基于非财务指标法的海外并购效果分析 |
5.3.1 市场优势 |
5.3.2 技术优势 |
5.3.3 质量优势 |
5.3.4 人才优势 |
6 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解释 |
二、西方经济学经济理论解释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僵尸企业的内涵与识别 |
二、僵尸企业的产生原因与不良影响 |
三、僵尸企业的处置方式 |
四、文献评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现状与危害剖析 |
第一节 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的识别方法 |
一、国际僵尸企业识别法的发展演进 |
二、国际僵尸企业识别法在我国的适用性 |
三、针对我国僵尸企业的识别法修正 |
第二节 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的现状 |
一、整体变化趋势 |
二、分地区分布情况 |
三、分行业分布情况 |
四、分所有制分布情况 |
第三节 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的危害剖析 |
一、加剧供需结构的错配 |
二、抑制有效供给的产生 |
三、阻碍制造业转型升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的形成机理:基于供给侧视角的分析 |
第一节 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外部诱因:产业供给结构失衡 |
一、选择性产业政策诱导 |
二、地区间经济增长竞争 |
三、国内外宏观经济波动 |
第二节 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内在基础:企业供给质量低下 |
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
二、管理体制问题突出 |
三、工匠精神普遍匮乏 |
第三节 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本质原因:无效供给无法清除 |
一、银行提供僵尸信贷支持 |
二、地方政府父爱主义保护 |
三、市场低效退出机制阻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对供求匹配的影响:基于出口规模的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出口规模挤出效应分析 |
二、企业所有制异质性分析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第三节 实证检验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回归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政府干预作用的进一步分析 |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二、实证检验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一、改变僵尸企业识别的严苛度 |
二、选择性偏差问题的处理 |
三、内生性问题的处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僵尸企业问题处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日本的僵尸企业问题 |
一、日本僵尸企业问题的经济背景 |
二、日本僵尸企业问题的制度根源 |
三、日本僵尸企业问题的处理实践 |
第二节 韩国的僵尸企业问题 |
一、韩国僵尸企业问题的经济背景 |
二、韩国僵尸企业问题的制度根源 |
三、韩国僵尸企业问题的处理实践 |
第三节 经验与启示 |
一、从供给侧视角审视僵尸企业问题 |
二、正常的银企关系衍生于完备市场 |
三、合理的政企关系产生于有限政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解决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产业层面:减轻产业供给结构失衡 |
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创造合作机遇 |
二、推进“互联网+”战略培育产业新业态 |
三、推行区域差异化策略促进产业转移承接 |
第二节 企业层面:提升市场主体供给质量 |
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企业创新动力 |
二、激发企业家活力催生高效率民营企业 |
三、鼓励企业服务化转型实现价值链攀升 |
第三节 制度层面:推进市场体制机制改革 |
一、健全市场退出机制,提高破产程序效率 |
二、完善金融市场制度,培育独立市场主体 |
三、降低政府干预程度,推动产业政策转型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中国产能过剩的测度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产能过剩内涵研究 |
0.2.2 产能过剩测度研究 |
0.2.3 产能过剩成因研究 |
0.2.4 产能过剩治理研究 |
0.2.5 文献评述 |
0.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0.3.1 研究方法 |
0.3.2 研究内容 |
0.4 本文的贡献与不足 |
0.4.1 本文的贡献 |
0.4.2 本文的不足 |
1 相关理论 |
1.1 经济周期理论 |
1.2 政府干预理论 |
1.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 产能过剩的测度及现状分析 |
2.1 产能利用率测度的协整方法 |
2.1.1 模型及变量说明 |
2.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 产能利用率测度结果 |
2.3 产能过剩的现状及特点 |
2.3.1 产能过剩的现状 |
2.3.2 产能过剩的特点 |
2.3.3 产能过剩的治理现状 |
3 产能过剩成因实证分析 |
3.1 计量模型建立 |
3.2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
3.3 计量结果分析 |
4 全文结论及对策建议 |
4.1 全文结论 |
4.2 化解过剩产能的相关建议 |
4.2.1 短期治理与长期治理相结合 |
4.2.2 减少政府干预,更好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 |
4.2.3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
4.2.4 科学制定政绩评价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建筑业技术创新化解产能过剩的效率研究 ——基于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关于产能过剩及技术创新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能过剩 |
2.1.2 建筑业产能过剩 |
2.1.3 技术创新 |
2.1.4 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效率测度的方法 |
2.2.2 效率测度方法的选择 |
2.2.3 我国建筑业技术创新化解产能过剩的效率实证分析思路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建筑业产能过剩成因及影响 |
3.1 建筑业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及影响分析 |
3.2 建筑业产能过剩的非直接原因及影响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技术创新与产能过剩影响因素关联性分析 |
4.1 技术创新发展及现状分析 |
4.2 技术创新与产能过剩影响因素关联性分析 |
4.2.1 直接关联 |
4.2.2 间接关联 |
4.3 本章小结 |
5 技术创新化解产能过剩效率的指标设置 |
5.1 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
5.2 效率测度指标的选择 |
5.2.1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 |
5.2.2 环境变量的选择 |
5.2.3 基于专家调查法的指标设置 |
5.3 征询表信度效度检验 |
5.3.1 信度检验 |
5.3.2 效度检验 |
5.4 指标相关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实证分析 |
6.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6.2 第一阶段:DEA分析 |
6.3 第二阶段:SFA模型回归实证分析 |
6.4 第三阶段:调整后的DEA分析 |
6.5 建议 |
6.5.1 政策层面 |
6.5.2 企业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建筑业技术创新化解产能过剩的效率指标设置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B 实证分析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上市公司债券违约成因及防范研究 ——基于*ST柳化的公司债违约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预期贡献 |
2.文献综述 |
2.1 债券违约的界定研究 |
2.2 债券违约的成因研究 |
2.2.1 环境因素 |
2.2.2 公司治理因素 |
2.2.3 公司管理因素 |
2.3 债券违约的防范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3.理论分析 |
3.1 理论基础 |
3.1.1 代理理论 |
3.1.2 财务困境理论 |
3.1.3 破窗理论 |
3.1.4 风险管理理论 |
3.2 公司债的特点 |
3.2.1 融资规模大 |
3.2.2 融资期限长 |
3.2.3 对公司治理、经营管理和资金管理要求高 |
3.3 公司债违约风险的特点 |
3.3.1 可预测性低 |
3.3.2 负面影响广泛 |
3.3.3 出现频率趋于常态化 |
3.4 公司债违约的成因 |
3.4.1 环境因素 |
3.4.2 公司治理因素 |
3.4.3 公司管理因素 |
3.5 公司债违约的影响 |
3.5.1 对发行主体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
3.5.2 对发行主体发展战略的影响 |
3.5.3 对发行主体经营管理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上市公司债券违约现状分析 |
4.1 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分析 |
4.1.1 总体情况分析 |
4.1.2 发债企业类型分析 |
4.1.3 发债企业主体评级分析 |
4.2 公司债券违约情况分析 |
4.2.1 按上市交易所统计 |
4.2.2 按行业分布统计 |
4.2.3 按地区分布统计 |
4.3 公司债违约主体特征分析 |
4.3.1 资产负债率高 |
4.3.2 盈利状况不佳 |
4.3.3 经营性现金流不足 |
4.3.4 信用评级降低 |
4.4 本章小结 |
5.*ST柳化公司债券违约情况 |
5.1 公司简介 |
5.1.1 基本情况 |
5.1.2 股权结构 |
5.1.3 债务结构 |
5.2 “11柳化债”简介 |
5.2.1 “11柳化债”发行情况 |
5.2.2 “11柳化债”回售情况 |
5.2.3 “11柳化债”暂停交易情况 |
5.3 “11柳化债”偿付资金来源 |
5.3.1 “11柳化债”偿付资金安排 |
5.3.2 “11柳化债”增信保障措施 |
5.4 债券违约进程 |
5.4.1 业绩下滑 |
5.4.2 评级下滑 |
5.4.3 机构投资者退场与大股东、高管减持 |
5.4.4 行政处罚与诉讼缠身 |
5.4.5 破产重组与发生违约 |
5.5 本章小结 |
6.*ST柳化债券违约成因分析 |
6.1 环境因素 |
6.1.1 宏观环境因素 |
6.1.2 行业环境因素 |
6.2 公司治理因素 |
6.2.1 内部治理因素 |
6.2.2 外部治理因素 |
6.3 公司管理因素 |
6.3.1 关联方违规占用非经营性资金 |
6.3.2 信息披露不当 |
6.3.3 控股股东及担保人无法提供有效的外部支持 |
6.3.4 财务状况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公司债券违约防范手段 |
7.1 债券发行人层面的防范手段 |
7.1.1 制定合理的经营战略 |
7.1.2 制定适当的财务战略 |
7.1.3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
7.1.4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
7.2 监管者层面的防范手段 |
7.2.1 健全市场监管机制 |
7.2.2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7.2.3 健全信用评级制度 |
7.2.4 完善违约处理机制 |
7.2.5 增加债券违约风险分担渠道 |
7.3 投资者层面的防范手段 |
7.3.1 调整心态,正确树立风险意识 |
7.3.2 组合投资,做好投资规划 |
7.3.3 加强投后跟踪管理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去产能背景下煤矿工人安置政策研究 ——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相关概念及其范围的界定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依据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3章 焦作市煤炭行业概况与调研企业的选取 |
3.1 焦作市煤炭行业概况 |
3.2 调查企业的选择与基本概况 |
第4章 调查设计与问卷分析 |
4.1 调查设计 |
4.2 调查目标、过程与方法 |
4.3 调查对象的特征描述 |
4.4 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第5章 煤矿工人安置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5.1 安置主体的诉求层面 |
5.2 安置政策方案执行层面 |
5.3 公共部门服务层面 |
5.4 后续政策方案层面 |
第6章 完善煤矿工人安置政策的建议与对策 |
6.1 政府层面 |
6.2 安置职工层面 |
6.3 国有煤矿企业层面 |
第7章 结论和不足 |
7.1 结论 |
7.2 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产能过剩:微观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 产能过剩概念、测度与本文研究对象 |
1.4.1 企业产能过剩概念界定与测度 |
1.4.2 本文研究对象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产能过剩相关文献综述 |
2.1.1 国外文献梳理 |
2.1.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2 社会资本相关文献综述 |
2.2.1 金融关联文献 |
2.2.2 政治关联文献 |
2.3 文献评述与本章小结 |
第3章 制度背景 |
3.1 我国产能过剩的历史演进 |
3.2 经济转轨期金融体系制度特征 |
3.3 经济转轨期非正式制度特征 |
第4章 资本配置与企业产能过剩 |
4.1 引言 |
4.2 制度背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3 研究设计 |
4.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4.3.2 变量设定 |
4.3.3 模型设定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本章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4.2 本章回归结果分析 |
4.4.3 稳健性检验 |
4.5 进一步检验 |
4.5.1 行业性产能过剩与企业产能过剩 |
4.5.2 债券筹资与企业产能过剩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融关联与企业产能过剩 |
5.1 引言 |
5.2 制度背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3 研究设计 |
5.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5.3.2 变量设定 |
5.3.3 模型设定 |
5.4 回归结果分析 |
5.4.1 本章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4.2 本章回归结果分析 |
5.4.3 稳健性检验 |
5.5 进一步检验 |
5.5.1 银行关联与券商关联的替代效应 |
5.5.2 管理团队人力资本因素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政治关联与企业产能过剩 |
6.1 引言 |
6.2 制度背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3 研究设计 |
6.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6.3.2 变量设定 |
6.3.3 模型选择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本章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4.2 回归结果分析 |
6.4.3 稳健性检验 |
6.5 进一步检验 |
6.5.1 产权性质、政治关联与产能利用率 |
6.5.2 政治关联与金融关联的替代效应 |
6.5.3 行业性产能过剩、政治关联与企业产能过剩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产能过剩与企业创新:促进还是抑制? |
7.1 引言 |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3 研究设计 |
7.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7.3.2 变量设定 |
7.3.3 模型设定 |
7.4 实证结果分析 |
7.4.1 本章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
7.4.2 回归结果分析 |
7.4.3 稳健性检验 |
7.5 进一步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资本配置与产能过剩 |
8.1.2 金融关联与产能过剩 |
8.1.3 政治关联与产能过剩 |
8.1.4 产能过剩与企业创新 |
8.2 政策建议 |
8.2.1 提升资本配置效率方面 |
8.2.2 抑制社会资本的消极影响方面 |
8.2.3 鼓励企业创新方面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XXYC烟站产能过剩处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产能过剩的概念界定 |
1.2.2 国有固定资产产能过剩的形成与处置 |
1.2.3 国有固定资产处置的制度变迁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 |
第2章 固定资产管理的环境和相关理论分析 |
2.1 固定资产管理的环境分析 |
2.1.1 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及其管理范围 |
2.1.2 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的管理原则 |
2.2 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产权理论 |
2.2.3 资产评估 |
第3章 XXYC烟站产能过剩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XXYC基本情况 |
3.1.1 XXYC简介 |
3.1.2 XXYC所处的行业地位 |
3.2 XXYC烟站现状分析 |
3.2.1 烟站情况概述 |
3.2.2 样本及描述性统计 |
3.2.3 烟站产能过剩数据分析 |
3.3 XXYC烟站产能过剩成因分析 |
3.3.1 政府服务理念改变及国民健康意识提高 |
3.3.2 没有明晰的国有资产产能过剩判断标准 |
3.3.3 缺少对烟站固定资产的细致分类及利用状况分析 |
3.3.4 缺乏以“担”为计量单位对现有烟站产能需求的综合测算 |
3.4 XXYC烟站产能过剩处置状况分析 |
3.4.1 有违行业形象的“社会效益捐赠” |
3.4.2 产能过剩评判制度缺失 |
3.4.3 资产处置限制多且难度大 |
第4章 XXYC烟站产能过剩处置路径设计 |
4.1 产能过剩可能需要处置烟站的确定 |
4.1.1 明确闲置烟站处置管理的目标 |
4.1.2 烟站固定资产分类与产能过剩判断标准及评价指标 |
4.1.3 烟站产能综合测算 |
4.1.4 可能处置烟站的查找及成本预测 |
4.2 产能过剩烟站处置中成本估值方法及选择 |
4.2.1 资产评估方法的比较 |
4.2.2 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影响因素 |
4.2.3 成本估值法的优势分析 |
4.3 产能过剩烟站处置的路径设计 |
4.3.1 产能不足与产能过剩的烟站间调剂处置管理 |
4.3.2 产能不足租入与产能过剩租出的烟站租赁处置管理 |
4.3.3 产能过剩且无法调剂与租赁的烟站变卖处置管理 |
4.3.4 产能过剩且为实现社会效益的烟站捐赠处置管理 |
第5章 XXYC产能过剩烟站处置管理的保障建议 |
5.1 健全烟站产能管理政策 |
5.2 搭建烟站信息化管理平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产能过剩考验中国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 刘思瑞. 西安工业大学, 2020(05)
- [3]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海外并购动机及经济效果研究 ——以郑煤机并购德国博世SG为例[D]. 李冰轮.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020(07)
- [4]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研究[D]. 范瀚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5]中国产能过剩的测度及实证研究[D]. 管昌臻. 辽宁大学, 2019(01)
- [6]我国建筑业技术创新化解产能过剩的效率研究 ——基于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D]. 谷佳. 西华大学, 2020(01)
- [7]上市公司债券违约成因及防范研究 ——基于*ST柳化的公司债违约案例分析[D]. 汪钰婷.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8]去产能背景下煤矿工人安置政策研究 ——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D]. 杜广亮.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3)
- [9]产能过剩:微观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D]. 付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10)
- [10]XXYC烟站产能过剩处置管理研究[D]. 吴诗婷. 湖南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