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性钩端螺旋体病51例诊治体会

散发性钩端螺旋体病51例诊治体会

一、散发性钩端螺旋体病51例诊治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于君[1](2017)在《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与防控》文中指出钩端螺旋体病亦称为细螺旋体病,是一种重要而复杂的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多发于猪、牛、犬,马和羊次之,且多为隐性感染。有时可表现形式多样的临床症状,如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和黏膜的坏死、水肿等。本文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实验室诊断和治疗方法等七个方面对猪钩端螺旋体病进行了阐述。

吕广宾[2](2014)在《犬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与预防》文中认为本病是由致病性的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犬主要表现为出血性黄疸高热、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坏死、水肿等症状。近年来,犬钩端螺旋体病在宠物临床上有日益增多的趋势,为了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对该病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笔者根据临床诊治体会和相关资料,对犬钩端螺旋体病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黄志洲[3](2014)在《犬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与预防》文中指出本病是由致病性的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犬主要表现为出血性黄疸高热、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坏死、水肿等症状。近年来,犬钩端螺旋体病在宠物临床上有日益增多的趋势,为了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对该病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笔者根据临床诊治体会和相关资料,对犬钩端螺旋体病进行综述,以供参考。1流行病学特点本病在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以热带、亚热带、多雨气候环境较多发,我国许多省区都有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以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发病最多;蚊蝇、鼠类、犬猫、野鸟、家禽等其

涂燕云,丘海先[4](2005)在《钩端螺旋体病的早期临床诊断标准探讨—附142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韦结晶[5](2000)在《散发性钩端螺旋体病51例诊治体会》文中研究指明对 5 1例散发性钩体病人的诊疗情况进行分析 ,发现由于无流行病学资料参考 ,早期误诊率高达 88.2 % ( 4 5 /5 1) ;提示在流行季节来自非流行区的疑似钩体病人 ,应根据钩体病的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作出早期诊断。必要时可用青霉素作治疗性诊断。为防止赫氏反应发生 ,可辅用激

郑健超[6](1980)在《海南岛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15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 1960年,周怀鸿氏报导了海南岛第1例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病。嗣后,该病在我区不断被发现,见于文献者,已有临床分析资料近700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近5,000例。仅从海南区防疫站的2份报告(1964~1974)即可看出,该病的流行遍及我区所有的18个县(市),是常见的、多发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可是,关于该病的远期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钩体脑动脉炎,我区尚未见报导,省内也仅有广州儿童医院报告34例,笔者1年来发现本病15例,为引起注意,特报告如下。

谭莉[7](2014)在《湖北省农村地区医疗机构症状监测系统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制定适用于湖北省农村地区早期探测传染病暴发或流行的监测指标,为医疗机构症状监测系统的构建提供首要信息。2.建立和运行医疗机构症状监测系统,初步探讨该系统实施的可行性。3.评估医疗机构症状监测系统的及时性,探讨该系统早期探测传染病暴发或流行的能力。4.探索时间预警模型在医疗机构症状监测系统早期预警中的应用,优选各模型的预警阈值并综合评价其预警效能,为系统实现自动预警技术提供理论支持。5.初步评价系统的性能,为更好地开展下一步实施工作提供依据。方法:1.采用历史数据分析法、文献综述法和专家会议法综合制定监测指标。2.以湖北省潜江市和沙洋县为研究地区,监测机构包括市/县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每日由各机构上报员统一收集监测数据并上报至电子信息系统里,实施过程中同时采取多种质量控制措施。对2012年4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期间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质量评估和描述性分析。3.从监测系统中导出2012年4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期间所有来自监测镇的初诊病人数据,并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同时段同地区的所有传染病病人数据。采用互相关函数法计算不同延迟天数(-21天~+21天)下相关症状/症候群数据与传染病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4.采用半合成模拟数据的方式,分别测试时间预警模型包括累积和模型(CUSUM),美国异常探测报告系统的C1、C2、C3模型(EARS’C1, C2, C3),移动平均模型(MA)和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模型(EWMA)在不同预警阈值下的预警效能,通过比较约登指数和预警滞后时间优选出各模型的最佳阈值,并通过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以及动态监测工作特征曲线(AMOC)综合评价各模型的预警效能。然后选用各模型的最优预警阈值,对2012年10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期间的沙洋发热初诊病人数据进行暴发探测,并对发出的预警信号进行回顾性核实。5.通过正式实施一年后调查主要上报员的主观使用体验,以及回顾性描述系统实施的实践经验,对系统的性能包括实用性、灵活性、可接受性、可推广性、稳定性和成本这6个指标进行初步评价。结果:1.确定了14种传染病作为目标疾病;通过文献综述制定了初步监测指标体系一(19个单个症状)和初步监测指标体系二(8个症候群);最终通过专家会议法确定选择指标体系一,并筛选了10个症状作为监测指标。2.正式实施时共监测154家医疗机构。总缺报率为2.68%;总迟报率为12.34%;第一次检查总不一致比率为17.68%,第二次检查为30.20%。共上报目标症状病人206,727人次,其中,98.94%来自于研究地区;男性占50.06%;40到65岁以下病人最多,占42.12%;71.87%为初诊病人;85.51%的病人在发病三天内就诊。上报最常见症状为咳嗽(67.79%),其次依次为咽痛(37.06%)、头痛(15.79%)和发热(14.65%)。发热和呼吸道相关症状/症候群在夏季和冬季存在上升趋势,消化道相关症状/症候群在2012年6月至9月期间存在上升趋势。3.发热病例在提前4天时与总传染病相关系数达到最大(r=0.453);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症状/症候群在提前2~10天时与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系数达到最大(r=0.414~0.572);消化道传染病相关症/症候群在提前一周左右(7-8天)与消化道传染病相关系数达到最大(r=0.189-0.240);手足口病相关症状/症候群在提前2周左右(10~16天)与手足口病相关系数达到最大(r=0.292~0.521)。4. CUSUM、EARS’C1、EARS’C2、EARS’C3、MA和EWMA模型的最佳预警阈值分别为3.5、1.5、2.0、3.0、2.0和3.5。CUSUM模型的ROC曲线较其它模型更偏向于左上角且AUC值最大,其AMOC曲线较其它模型也更偏向于左下角。真实数据暴发探测时共有16天出现预警信号,但均被排除,未发现异常聚集情况。5.共调查146位上报员。97.26%认为系统具有一定作用;系统地灵活性较好;88.36%反映每日数据上报所花时间在30分钟以内,60.96%认为自己有100%的上报,所有人均认为自己可以胜任项目工作且认为系统操作简单,98.63%对项目整体工作满意,且94.52%愿意继续参与项目;系统在监测指标的制定、数据采集途径、监测流程、质量控制及预警模型方法上均具有可推广性;98.63%的上报员认为系统稳定,实施第一年期间因服务器维护中断过两次;系统投入成本主要在系统平台建立与维护、硬件设施配备、监测数据采集以及培训与督导等方面。结论:1.相对症候群而言,在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单个症状更适合作为监测指标。2.本研究在湖北省农村地区成功建立并实施了医疗机构症状监测系统。系统的上报数据质量尚可,并具有用于指示疾病流行趋势改变的可能。3.医疗机构症状监测系统相对传统监测系统,具有提前数天早期探测到传染病暴发或流行的可能。4.各时间预警模型在最佳预警阂值下的预警效能均较好,其中CUSUM模型的预警效能最高。可以同时联合使用多种预警模型,来决定哪些信号应启动信号验证措施。5.本研究所建的医疗机构症状监测系统的性能尚可,在农村地区具有一定适用性。创新点:1.首次构建了农村地区医疗机构症状监测指标,提供了监测指标制定的方法和依据,具有推广性和借鉴性;2.首次在中国农村地区成功构建和实施了医疗机构症状监测系统,为其它国家或地区今后开展类似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的理论依据;3.通过采用半合成模拟数据评估了各时间预警模型在不同阈值下的预警效能,为系统今后实现自动预警提供了理论支持;4.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探讨了其在中国农村地区的适用性。

黄茂梁,林瑞祥,陈胜[8](2010)在《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查房选录(342)》文中研究说明患者男,51岁,农民。因反复畏寒、发热,伴头痛、全身酸痛13 d于2010年2月2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1月20日中午淋雨,当日夜间出现畏寒、发热,伴寒战,并感头部胀痛、较剧烈,全身肌肉及膝关节酸痛,乏力,咽痛,偶有干咳,无意识模糊,无胸闷、气促、心悸,无腹痛、腹泻、呕吐,无腰痛、尿频、尿急。就诊于当地卫生院,查血白细胞16.8×109/L,中性粒细胞0.80,尿蛋白(+),予"消炎、退热、输液"等处理(具体

杜松[9](2007)在《当代瘟疫诊疗实践对温病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文中认为明清时期逐渐发展成熟的温病理论体系,对急性传染性及感染性疾病的认知和临床诊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中医学对人类的卓越贡献之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温病学的理论和诊治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防治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其显着疗效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疾病谱发生了较大变化,不但出现了新型温病,一些原有温病由于气候、环境及医疗的一些因素在病因、临床表现等方面与原来流行的疾病已有所不同,从而带来了医疗模式和治疗理念的变革。临床的治疗在传统的温病诊疗基础上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以及对前人理论的研究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发展。在原有温病理论基础上的新治则治法及新观点不断的产生。本文通过归纳、总结、整理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运用温病理论应对急性传染病的临床诊疗经验,并研究这些诊疗经验对于原有的温病理论有何继承和发展,以期对温病理论的创新奠定基础。研究主要对危害重大的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感冒、SARS五种急性传染病进行了现代文献研究。从疾病流行特点、中医温病诊疗理论基础、证候特点、治法方药四个方面对现代文献内容进行筛选分类、归纳整理,总结疾病发病特点、中医病因病机转化规律以及临床应用温病理论诊疗疾病的经验和规律。同时根据文献研究内容对瘟疫诊疗经验进行总结归纳,讨论这些经验对温病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从继承方面来说,认为当代应用温病理论诊疗瘟疫类疾病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是在明清发展成熟的温病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当代诊疗瘟疫经验是对以温病大家吴又可、杨栗山、余师愚为代表的治疫学术思想的继承。从创新方面来说,当代对传染病发病、病因病机、疾病自身发展规律、疾病辨证论治模式,以及治则治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反映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温病辨证论治的变化趋势,尤其是对原有温病治疗禁忌在瘟疫中的应用,包括忌汗、忌妄自攻下、忌利小便、忌温补等,体现了当代中医独特的治疗经验。通过分析现代医学传染病诊疗理论对中医温病理论发展的影响及中医应用温病理论成功防治传染病的史实,可以为今后温病理论的创新发展带来启示。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当代瘟疫的辨证论治禀承了明清温病大家对温病病因病机以及疾病发展规律的认识,基本遵循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理论体系的辨证方法,借鉴了温病理论的学术特色和温病大家诊疗疾病的学术经验。2.随着突发流行性疾病与病毒变异的加速,中医学从病邪侵犯人体而反映的征象进行辨证论治的干预优势越来越明显。3.五种传染病共同特点是发病及传变迅速,卫气营血界限殊难分清,其病理传变不完全符合卫气营血、三焦传变规律。因此,根据病邪侵犯人体的外在表现把握疫病的演变规律,是防治疫病的有效途径。4.当代瘟疫辨证论治模式向“辨证和辨病相结合”转变,强调在辨病基础上掌握中医辨证特点,并且在理法方药各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张增太[10](1981)在《10例儿童脑血管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治体会》文中提出 近年来,我院收治10例儿童脑血管钩端螺旋体病(下称儿童脑血管钩体病),现作分析和讨论。一、临床资料: 本组男6例,女4例,均来自散在发病的农村,发病于夏秋季节。患儿都有下田或玩水史,且有与病猪、病鼠或其粪尿密切接触史。主要临床表现是肢体瘫痪和失语,其中3例的瘫痪是在短暂发作多次后固定下来的,4例呈进行性加重,3例为突发一侧

二、散发性钩端螺旋体病51例诊治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散发性钩端螺旋体病51例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与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
2 流行病学
3 临床症状
4 病理变化
5 诊断要点
6 实验室诊断
    6.1 病料采取
    6.2 试验方法
7 治疗方法

(2)犬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与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特点
2 临床症状
    2.1 出血性黄疸型
    2.2 亚急性肾炎型
3 诊断
    3.1 流行特点
    3.2 视诊检查
    3.3 剖检
4 综合防控措施
    4.1 预防措施
    4.2 治疗措施
5 小结

(3)犬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与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特点
2 临床症状
    2.1 出血性黄疸型
    2.2亚急性肾炎型
3 诊断
    3.1 流行特点
    3.2 视诊检查
    3.3 剖检
4 综合防控措施
    4.1 预防措施
    4.2 治疗措施
5 小结

(4)钩端螺旋体病的早期临床诊断标准探讨—附14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
    1.3 主要临床症状、体征
    1.4 主要辅助检查结果
    1.5 临床分型和转归
2 讨 论

(7)湖北省农村地区医疗机构症状监测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课题研究思路
第一部分 监测指标的制定
    一、前言
    二、研究方法
        1. 监测指标制定方法
        2. 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 目标疾病
        2. 初步监测指标体系
        3. 最终监测体系及具体指标
        4. 目标症状定义
        5. 目标症状与可能疾病对应关系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二部分 监测系统的建立与运行
    一、前言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地区和监测点
        2. 监测框架
        3. 数据分析
    三、研究结果
        1. 研究地区基本特征
        2. 监测点基本情况
        3. 数据质量评估
        4. 数据描述性分析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三部分 系统及时性评估
    一、前言
    二、研究方法
        1. 资料来源
        2. 数据分类及定义
        3. 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 基本特征
        2. 时间趋势
        3. 相关性分析及互相关函数分析
    四、讨论
    五、小结
第四部分 时间预警模型的应用和评估
    一、前言
    二、研究方法
        1. 资料来源
        2. 预警模型
        3. 预警阈值设置及预警效能评价
        4. 暴发探测
        5. 预警信号核实
        6. 统计分析工具
    三、研究结果
        1. 各模型不同预警值下的预警功效
        2. ROC和AUC分析
        3. AMOC分析
        4. 暴发探测结果
        5. 预警信号核实结果
    四、讨论
        1. 暴发探测数据
        2. 模拟暴发
        3. 模型的应用
    五、小结
第五部分 监测系统性能评价
    一、前言
    二、研究方法
        1. 评价标准
        2. 评价方法
        3. 调查表
        4. 调查方法
        5. 质量控制
        6. 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 主要上报员基本特征
        2. 系统性能评价
    四、讨论
    五、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点和局限性
后续深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活动
附录2 监测指标方案一参考文献
附录3 监测指标方案二参考文献
附录4 门诊日志
附录5 医疗机构症状监测系统性能评价调查问卷
致谢

(9)当代瘟疫诊疗实践对温病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中医温病理论溯源
        1.1 温病及瘟疫理论发展概况
        1.2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医学及温病学的发展概况
    2 相关概念及范畴的界定
        2.1 温病的概念
        2.2 研究病种的筛选及时间范围
        2.3 文献研究方法与标准
        2.3.1 文献来源及检索策略
        2.3.2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1 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文献研究
        1.1 文献概况
        1.2 文献分析结果
        1.2.1 流行特点
        1.2.2 诊疗理论基础
        1.2.3 证候特点
        1.2.3.1 乙脑中医症状学研究
        1.2.3.2 乙脑中医证候特点
        1.2.3.2.1 乙脑分型
        1.2.3.2.2 乙脑中医辨证
        1.2.4 治法方药
        1.2.4.1 乙脑治疗原则
        1.2.4.2 乙脑辨证论治
        1.2.4.2.1 乙脑分型论治
        1.2.4.2.2 乙脑分证论治
        1.2.4.3 乙脑临床诊疗特点
    2 麻疹临床文献研究
        2.1 文献概况
        2.2 文献分析结果
        2.2.1 流行特点
        2.2.2 诊疗理论基础
        2.2.3 证候特点
        2.2.3.1 麻疹中医症状学研究
        2.2.3.2 麻疹中医证候特点
        2.2.3.2.1 麻疹分期
        2.2.3.2.2 麻疹中医辨证
        2.2.4 治法方药
        2.2.4.1 麻疹中医分期分证结合论治
        2.2.4.2 麻疹合并肺炎喘嗽的中医辨证治疗
        2.2.4.3 麻疹临床诊疗特点
    3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文献研究
        3.1 文献概况
        3.2 文献分析结果
        3.2.1 流行特点
        3.2.2 诊疗理论基础
        3.2.3 证候特点
        3.2.3.1 流行性出血热中医症状学研究
        3.2.3.2 流行性出血热中医证候特点
        3.2.3.2.1 流行性出血热分期
        3.2.3.2.2 流行性出血热中医辨证
        3.2.4 治法方药
        3.2.4.1 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原则
        3.2.4.2 流行性出血热辨证论治
        3.2.4.2.1 流行性出血热分期论治
        3.2.4.2.2 流行性出血热分证论治
        3.2.4.3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诊疗特点
    4 流行性感冒临床文献研究
        4.1 文献概况
        4.2 文献分析结果
        4.2.1 流行特点
        4.2.2 诊疗理论基础
        4.2.3 证候特点
        4.2.3.1 流感中医症状学研究
        4.2.3.2 流感中医证候特点
        4.2.3.2.1 流感分型
        4.2.3.2.2 流感中医辨证
        4.2.4 治法方药
        4.2.4.1 基本治法
        4.2.4.2 流感辨证论治
        4.2.4.2.1 按患者体质辨证论治
        4.2.4.2.2 辨病性寒热论治
        4.2.4.2.3 按卫气营血传变辨证
        4.2.4.3 流感临床诊疗特点
    5 SARS临床文献研究
        5.1 文献概况
        5.2 文献分析结果
        5.2.1 流行特点
        5.2.2 诊疗理论基础
        5.2.3 证候特点
        5.2.3.1 SARS中医症状学特征
        5.2.3.2 SARS中医证候特点
        5.2.3.2.1 SARS中医分期
        5.2.3.2.2 SARS中医辨证
        5.2.4 治法方药
        5.2.4.1 SARS辨证论治
        5.2.4.1.1 SARS分期论治
        5.2.4.1.2 SARS分证论治
        5.2.4.2 SARS临床诊疗特点
        5.2.4.2.1 SARS治疗经验
        5.2.4.2.2 SARS新型瘟疫特殊之处
讨论
    1 当代瘟疫诊疗实践对温病理论的继承
        1.1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
        1.2 在明清时期发展成熟的温病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
        1.3 当代温病临床实践对瘟疫大家学术经验的继承
        1.3.1 对吴又可学术思想的继承——开达膜原,攻下逐邪
        1.3.2 对杨栗山学术思想的继承——升清降浊,透表通里
        1.3.3 对余师愚学术思想的继承——清热解毒,凉血救阴
    2 当代瘟疫诊疗实践对温病理论的创新
        2.1 50年间温病辨证论治变化的趋势
        2.1.1 病因认识的变化
        2.1.2 发病特点以及病理传变的变化
        2.1.3 辨证治疗方面的变化
        2.1.3.1 从辨证论治到病证结合论治模式的转变
        2.1.3.2 瘟疫诊疗经验对治则治法的影响
        2.1.3.2.1 "截断扭转"疗法的提出
        2.1.3.2.2 治则治法的进一步完善
        2.2 现代医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2.3 瘟疫诊疗成功经验所带来的启示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散发性钩端螺旋体病51例诊治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与防控[J]. 于君.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7(02)
  • [2]犬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与预防[J]. 吕广宾. 中国畜禽种业, 2014(10)
  • [3]犬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与预防[J]. 黄志洲.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4(08)
  • [4]钩端螺旋体病的早期临床诊断标准探讨—附142例临床分析[J]. 涂燕云,丘海先.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5(08)
  • [5]散发性钩端螺旋体病51例诊治体会[J]. 韦结晶.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0(06)
  • [6]海南岛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15例报告[J]. 郑健超. 海南卫生, 1980(00)
  • [7]湖北省农村地区医疗机构症状监测系统应用研究[D]. 谭莉. 华中科技大学, 2014(07)
  • [8]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查房选录(342)[J]. 黄茂梁,林瑞祥,陈胜. 新医学, 2010(12)
  • [9]当代瘟疫诊疗实践对温病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D]. 杜松.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7(06)
  • [10]10例儿童脑血管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治体会[J]. 张增太. 山东医药, 1981(09)

标签:;  ;  ;  ;  ;  

散发性钩端螺旋体病51例诊治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