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恶英的研究进展及影响(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张钰[1](2021)在《新型小分子PD-L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肿瘤免疫疗法可利用宿主免疫系统靶向和消灭癌细胞,其疗效显着,因此得到人们广泛关注。肿瘤免疫疗法主要分为三类: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和肿瘤疫苗。其中,以程序性细胞凋亡蛋白1(PD-1)抗体为代表的ICIs疗法发展最为迅速,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PD-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表达在多种免疫细胞上,包括T细胞、B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等。在正常条件下,免疫细胞表面的PD-1受体通过与配体PD-L1结合来抑制T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因子分泌,进而负调控淋巴细胞的过度激活。在肿瘤微环境(TME)中,PD-L1蛋白则在癌症细胞表面过表达,通过结合PD-1来抑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促使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目前,获批的PD-1/PD-L1单克隆抗体(m Abs)药物在多种肿瘤中显示出临床疗效,包括黑色素瘤、肺癌、霍奇金淋巴瘤、尿路上皮癌、膀胱癌、结直肠癌和肾细胞癌等。近年来,小分子PD-1/PD-L1抑制剂开始进入人们视野,人们报道了多种骨架的PD-L1小分子抑制剂,但还未有小分子抑制剂获批上市。本论文开展了小分子PD-L1抑制剂的构效关系研究及新型PD-L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具体工作如下:不同结构小分子PD-L1抑制剂活性对比研究:本论文对3种不同结构的小分子抑制剂化合物2(Incyte-001)、化合物3(Incyte-011)和化合物4(BMS-1001)进行生物活性对比。在HTRF实验中,化合物4抑制PD-1/PD-L1结合活性最佳(IC50=0.9 nM),化合物3的抑制活性次之(IC50=5.293 nM),化合物2的活性相对最弱(IC50=11 nM)。在293T-OS-8-h PD-L1&T细胞共孵育实验中,仅化合物3会诱导T细胞产生IFN-γ,具有免疫增强效应。在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实验上,化合物4在HPDE6C7细胞(人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和HL7702细胞(人正常肝细胞)中都表现出了比其他两个化合物更低的细胞毒性。分子对接和模拟研究表明,3个化合物均可结合在PD-L1二聚体的结合界面口袋中。进一步的药代动力学实验中,化合物2(静脉注射2 mg/kg)显示出良好的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并在脑组织中暴露量极高,而另外两个结构的化合物均没有显着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上述工作的开展阐明了小分子PD-L1抑制剂因其骨架结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及药代动力学特性,这些特性将有助于开展针对性的结构优化。新型小分子PD-L1抑制剂的发现及构效关系研究:本论文围绕Incyte等公司公布的酰胺类小分子PD-L1抑制剂的结构骨架,通过变动连接基团、药效基团等,探索其对活性的影响程度。首先,对于Incyte公司分子骨架中的酰胺基团进行生物电子等排和构象限制等,设计、合成了2个系列共计29个化合物。HTRF实验结果表明,多种酰胺片段的简单替换均导致了活性的丧失或者显着降低。直接将酰胺基团去除,采用三芳环直接相连的策略使得活性得到保留,化合物B8和B9的IC50值分别为19.6、16.22 nM。进一步,我们将活性较高的化合物A10、A11和B8-B10进行了二聚化设计;并考虑到四个苯环相连可能存在理化性质较差的问题,在尾部链引入不同亲水基团,共设计、合成了17个分子。与预期一致,我们得到了PD-1/PD-L1阻断活性最好的三个化合物C15(IC50=4.23 nM)、C16(IC50=3.902 nM)和C17(IC50=4.008 nM)。在293T-OS-h PD-L1&T细胞共孵育实验中,三个化合物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T细胞分泌IFN-γ,具有免疫增强效应。同时,三个化合物都显示了对于PBMC、HPDE6C7和HL7702细胞的低毒性;且不抑制h ERG通道。最后,我们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角度分析了化合物C16与PD-L1蛋白的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苯环骨架与PD-L1蛋白的Tyr56形成π-π堆积的相互作用来稳定骨架;尾部的丝氨酸和PD-L1蛋白形成氢键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强结合。总的来说,化合物C15-C17毒性小、体外PD-1/PD-L1阻断强效,并且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具有进一步开发为PD-L1小分子抑制剂的潜力。综上,本论文不仅对比了在研不同结构的PD-L1小分子抑制剂活性,还设计、合成了新型高效靶向PD-L1的先导分子C15-C17,并研究了其与PD-L1蛋白的结合模式,为靶向PD-L1小分子抑制剂先导分子的发现提供了实验基础和新的思路。
马利华[2](2020)在《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及政策干预研究》文中指出食品安全作为事关公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现阶段公众对食品安全期待日益提高与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依然严峻的矛盾日益突出。在食品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探究食品安全风险的认知逻辑和公众食品安全行为的驱动机理,提升公众食品安全行为,以促进食品安全环境的改善已成为公共管理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本文按照“提出问题—理论探索—实证验证—政策仿真”的技术路线,以公众食品安全行为为研究对象,借鉴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理论,综合运用质性研究、博弈论、多元统计分析、扎根理论、小世界网络等方法,从分析公众食品安全的风险认知和行为机理出发,进而研究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问题及进行食品安全政策仿真的综合思路开展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分析。本文从社会历史背景和风险认知演进逻辑,分析了食品安全风险的阶段性演进过程,构建了基于“生产-流通-消费-监督”全过程视角的食品安全风险结构,进而分析了基于全过程视角的公众食品安全风险认知与食品安全行为作用机理。(2)公众食品安全行为概念界定。本文将公众食品安全行为界定为公众在从事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方式,是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在食品安全社会氛围、食品安全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为提高自身或社会的食品安全水平而采取的行动。进一步从行为动机视角构建了食品安全行为的四维结构,即习惯-基础型食品安全行为、决策-诱导型食品安全行为、人际-促进型食品安全行为和公民-治理型食品安全行为。(3)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模型构建。在分析环节风险感知与食品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基础上,构建了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模型(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个体心理特征因素、情境因素、环节风险感知、行为结果因素等五类因素),并提出了五组假设。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公众食品安全行为及其驱动因素测量量表。(4)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理论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发现,公众食品安全行为劣性值检出率离差较大,且习惯-基础型和公民-治理型食品安全行为劣性值分别为37.97%和20.6%,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进一步发现,个人人口统计特征因素、家庭特征因素对公众食品安全行为有直接作用;个体心理特征因素变量主要通过食品安全行为意愿这一中介变量间接作用于食品安全行为,其中利关系价值观、食品安全知识、促进型聚焦和节奏偏好是负向影响;另食品安全关注、预防型聚焦、促进型聚焦、数量偏好、节奏偏好和健康偏好6个变量对食品安全行为存在直接作用。环境风险感知变量和情景因素作为行为意愿到食品安全行为的调节变量,其中环境风险感知变量对行为意愿到食品安全行为的转化过程调节效应显着;部分情景因素变量对行为意愿到食品安全行为的调节效应显着。而食品安全行为结果中的健康满足和精神满足两个维度对食品安全行为意愿均有显着影响。(5)公众食品安全行为干预仿真分析。鉴于环节风险感知和情景因素对公众食品安全行为的调节作用的异构性,本文通过两个仿真实验,分别模拟了环节风险感知和情境因素与公众食品安全行为之间的变动趋势。通过设定不同的参数,运用Matlab平台和Net Logo平台分别模拟了不同环节风险感知和情境因素变量变化下公众食品安全行为的变化趋势。仿真结果显示,在环节风险感知综合干预和单独干预时,公众食品安全行为均有显着提升。具体可知,“随机集聚度”网络和“高集聚度”网络,在选择距离优先策略时,网络中的行为选择增长均显着,并且网络的短期均衡性更好;剔除“不良食品安全行为”选择,则集聚优先模式下的网络均衡性更优。在“低集聚度”网络中,集聚优先的网络均衡性明显优于距离优先模式;相比于“高集聚度”网络,“低集聚度”网络受到环节风险感知的干预影响时,行为增量更显着。情景因素变量中,技术标准属性、价格属性和政策普及度对习惯-基础型食品安全行为意愿影响较大;组织氛围和社会氛围对决策-诱导型食品安全行为意愿影响较大;政策执行度和信息干预度对人际-提升型食品安全行为意愿影响较大;健康属性和家庭氛围对公民-治理型食品安全行为意愿影响较大。(6)促进公众食品安全行为干预策略体系研究。在对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相关法规进行梳理基础上,本文结合实证和仿真分析结果,从食品安全行为驱动(包括个体行为特征引导政策、情景因素干预策略、环境风险感知干预策略、食品安全行为促进策略、人口统计特征引导策略和强化食品安全行为结果等)、政策实施保障和政策干预等三个方面设计了公众食品安全引导政策体系,提出了提升公众食品安全行为的干预策略建议。本论文有图87幅,表128个,参考文献354篇。
詹明秀[3](2017)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二恶英排放特性和生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简称固废)技术既能为水泥工业提供能源或资源,又能同时处理固废,是一项双赢的技术。然而在协同处置固废过程中会产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二恶英,如何控制和减少二恶英的生成是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技术得以大力推广的关键问题。本文以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产生的二恶英为研究对象,评估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作用,针对其在水泥窑生产工艺流程的关键生成区域、主要影响因素及控制技术开展全过程研究,探索水泥窑生产过程中二恶英的可能生成机理以及二恶英和氯苯在整个工艺过程的质量平衡,并提出污泥干化热解气(简称干解气)抑制水泥窑二恶英生成的技术设想,为水泥企业开展协同处置固废处置业务提供技术参考。本文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取得了一些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研究结果结论,主要包括:1)本文调研的六座国内典型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时烟气中二恶英的排放浓度均低于0.1 ng I-TEQ/Nm3的限值。固废协同处置量和固废种类对水泥窑烟气中二恶英浓度的影响较小,而水泥生产线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减少二恶英的排放量。关联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水泥窑烟气排放对周边大气和土壤中二恶英浓度的影响较小,水泥窑烟气中二恶英并不会大量扩散和沉降到厂区周边大气和土壤中。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并不会增加环境中人体毒性潜值,是一项对环境友好的固废处置技术;2)本文研究了水泥窑预热器区域和燃后区域烟气中气固相二恶英和氯苯的全过程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预热器C1级(First stage of cyclone separator,简称C1级)是水泥窑系统二恶英生成的主要区域,其二恶英生成的主要途径可能是从头合成反应。质量平衡计算表明二恶英和氯苯的净排放量分别为-1268mg I-TEQ/year和-40kg/year,表明二恶英和氯苯在水泥窑中是一个减少过程。另外,水泥窑旁路系统开启后回转窑内累积的无机氯由89kg/h下降为73kg/h,同时旁路开启后窑尾烟气中二恶英的排放浓度由0.037+0.035ng I-TEQ/Nm3下降为0.019±0.007ng I-TEQ/Nm3,表明旁路开启能够破坏窑内氯平衡,有助于减少二恶英的生成量;3)本文探索了水泥窑窑灰回用过程中二恶英从头合成的影响因素和可能的生成机理,同时研究了温度和含氧量对飞灰中二恶英解析附特性的影响作用。索提窑灰加热后二恶英的生成量为157pg I-TEQ/g,表明窑灰回用至预热器C1级并不会大量地增加二恶英的排放水平。同时,CuCl2被证实是窑灰中二恶英生成的重要催化剂和氯源。另外,窑灰受热后残留的二恶英总量随着温度的升高或者含氧量的升高而下降。对于二恶英毒性当量的气固相分布,气相二恶英的比例随着温度的上升由300℃时的18%上升为400℃的33%,而含氧量对二恶英气固相分布特性影响较小;4)本文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产生的污泥干解气对二恶英抑制效果的影响,提出了最优的应用工况,并且深入探究了干解气的主要作用成分及其抑制机理,为同时实现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和抑制二恶英生成提供了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污泥种类、污泥含水量、污泥使用量和污泥干解温度对二恶英抑制效果的影响较大,而干解气氛对二恶英抑制效果的影响较小。污泥干解气抑制二恶英生成的最佳工况为300℃时在模拟烟气中干解(N+S)/Cl=1的干污泥,毒性当量的抑制率达到了 88.9%。工业应用时,可以抽取预热器C1级出口处烟气到污泥干化装置,然后将干解气回用至预热器C1级入口抑制该区域二恶英生成。
付建英,詹明秀,陈彤,李晓东[4](2016)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烟气中二恶英排放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国内外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烟气中二恶英排放的研究进展,从技术工艺和生命周期评价的角度阐述了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列举了近年来我国推广该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固废种类、不同固废处置量和不同除尘器种类等情况下水泥窑窑尾烟气二恶英的排放水平,总结了水泥窑可能的二恶英生成区间和生成机理。表明,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固废围城的困境,还能够有效地减少二恶英在环境中的存在量。
沈海涛[5](2015)在《食品中二恶英类化合物生物可及性研究及其在膳食暴露评估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参考荷兰RIVM体外消化模型,模拟食物中二恶英类污染物在胃肠内的释放,经分析消化液中PCB和PCDD/F的浓度并与食物中原浓度比较,获得了不同食物中的PCB和PCDD/F在不同烹饪方式下的生物可及性参数,为开展更准确的膳食暴露评估工作提供了可具体操作的基础数据。结合近年污染物监测结果,得到经校正生物可及性的膳食暴露结果,并与2000年和2007年总膳食暴露结果做了对比。本文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1,对国内外围绕POPs生物可及性研究开展的体内、体外实验及其研究进展做了综述。2,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多维固相柱净化-程序升温进样-高分辨磁质谱分析的技术,解决了少量低残留样本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面临的技术难题。该技术在2 μL-40μL的进样范围内线性良好,血液分析的样品量需求可由10 mL左右降低至1-2 mL,极大地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为未来采用动物实验对体外消化实验结果进行验证时,可能需要的小样品量血液检测、以及PCB和PBDE代谢产物分析,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3,探讨了影响体外胃肠模型的因素,建立了适合食品中PCB类POPs生物可及性研究的RIVM模型。重点考察了烹饪过程对生物可及性的影响,获得了水煮和油炒两种烹饪方式下大米、青菜、牛肉、鸡蛋、鱼肉等食物中PCDD/F和PCB的生物可及性数据:水煮大米PCDD/F的生物可及性介于5-10%,经过油炒烹饪提高到15-20%;PCB的生物性由10-15%提高到30-80%。奶粉中PCDD/F的生物可及性在25.73%到30.50%之间,PCB的生物可及性在28.46%到95.56%之间。水煮青菜PCDD/F的生物可及性介于0.3-3.4%,经过油炒提高到12.4-19.0%;PCB的生物性由2.0-7.7%提高到20.9-50.0%。水煮鸡蛋PCDD/F的生物可及性介于7.3-12.4%,经过油炒提高到11.0-23.5%;PCB的生物可及性由20.4-43.4%提高到39.4-85.0%。水煮牛肉PCDD/F的生物可及性介于5.9-12.1%,经过油炒提高到22.4-31.4%;PCB的生物性由41.4-59.0%提高到69.4-85.0%。水煮淡水鱼PCDD/F的生物可及性介于6.1-13.0%,经过油炒生物可及性提高到19.9-36.6%;PCB的生物可及性由18.2-60.6%提高到59.4-103%。4,对我国2009年全国海产品,2012年乳制品,2013年和2014年乳制品、猪肉、牛肉和淡水鱼中二恶英类化合物监测结果做了总结。利用这些数据,结合膳食消费数据和生物可及性参数,计算得到浙江省居民二恶英类污染物经校正的膳食暴露量,结果介于13.0 pg TEQ/人日(煮)至41.8 pg TEQ/人日(炒)之间(均值27.4 pg TEQ/人日),与全国总膳食调查得到的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接近(2000年:29.3 pg TEQ/人日;2007年:32.2 pg TEQ/人日)。表明本研究获得的生物可及性参数用于暴露评估,与总膳食研究获得的结果具有可比性,有望成为总膳食研究的有力验证和有益补充。5,初步探讨了PCB代谢产物OH-PCB的分析技术。确立了以三甲基硅烷化重氮甲烷作为衍生试剂生成MeO-PCB的优化衍生条件,确定了适合高分辨质谱-同位素稀释法测定MeO-PCB和MeO-PBDE各单体的精确质量数,得到了十余种MeO-PCB标准品在60 m DB-5MS色谱柱上的出峰顺序,为下一步组织样品中这些代谢物分析奠定了基础。
迭庆杞[6](2014)在《典型地区环境中二恶英类POPs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行为研究》文中认为二恶英和多氯联苯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潜在危害。了解二恶英类POPs的污染现状和排放信息,认识二恶英类POPs在环境介质中的环境化学行为,建立有效的二恶英污染防治对策和相应的法律法规,都是当前控制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危害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对二恶英类POPs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环境化学行为研究较少,因此开展典型区域内二恶英类POPs的环境化学行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集上海市不同季节的20个大气样品和25个土壤样品,分析测定了二恶英类POPs的浓度。并对大气中二恶英类POPs的时空分布特征、气相和颗粒相上的分配规律、土壤空气界面的迁移方向和通量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果:夏季和冬季大气中二恶英浓度范围分别为258-2009fg/m3和315-4928fg/m3,毒性当量范围分别为9.43-88.5fg-TEQ/m3和15.0-423fg-TEQ/m3;二恶英类多氯联苯在夏季和冬季大气中的浓度范围分别为370-4877fg/m3和1041-7474fg/m3,毒性当量范围分别为1.79-17.0fg-TEQ/m3和5.26-55.9fg-TEQ/m3,二恶英和多氯联苯呈现出明显的季节趋势,即夏季明显低于冬季。空间上,二恶英和dl-PCBs表现为工业区>市区>背景点。分析测试数据结果分析表明二恶英主要分布在颗粒物相上,而多氯联苯则主要与气相结合,二恶英和多氯联苯的logKp与logPL0均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分布在颗粒相上的二恶英和多氯联苯浓度随氯取代数增加而增加,而气相中二恶英和多氯联苯浓度则随氯取代数增加而降低。大气中二恶英类POPs在气-粒相上的分配规律较符合Junge-Pankow分配模型,Koa模型对化合物在颗粒相上的比例预测结果较差。不同工业区对大气中二恶英浓度的影响也明显不同。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大气中的二恶英可能受到附近污染源的影响,再生铝和电弧炉炼钢对周边大气中的二恶英影响更为显着。土壤中二恶英的浓度呈现出路边土>农田区>居民生活区;而土壤中dl-PCBs的浓度呈现出城市工业区>郊区工业区>居民生活区>郊区,整体上来看呈现出北部地区大于南部的特点。上海地区高氯代的二恶英存在大气向土壤沉降的趋势,其中OCDF的沉降通量最高;而低氯代dl-PCBs在土壤-空气界面的迁移方向为土壤向大气挥发,高氯代(PCB169口189)以大气向土壤沉降为主。对上海居民不同季节呼吸摄入二恶英类POPs污染物的风险研究表明,二恶英类POPs对儿童的暴露风险大于其对成年人的暴露危害,冬季摄入量大于夏季摄入量,与其他地区相比,上海居民的二恶英日呼吸摄入量与广州和大连地区相当。对上海市居民二恶英类POPs环境暴露量和环境风险的研究结果表明,二恶英的环境暴露对研究区域居民可能有潜在的健康风险,而dl-PCBs环境暴露对研究区域居民未构成明显的健康风险。
陈佳[7](2014)在《危险废物焚烧炉二恶英排放特性及BAT/BEP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危险和医疗废物的产生量逐年增加,在选用焚烧处置时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二恶英等有毒物质。此外,我国对现有焚烧设施普查不到位,各地焚烧设施二恶英的排放量也难以统计,这给我国开展二恶英的减排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和困难。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开展了危险和医疗废物焚烧炉二恶英排放特性及其BAT/BEP研究,旨在为我国危险和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行业技术优化和污染物控制减排等工作提供帮助。本文通过网上查询和实地调研等方式,调查了我国危险和医疗废物焚烧炉分布、处置规模、烟气净化系统和二恶英排放水平,并对收集到的二恶英排放数据进行系统和分类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宜选用回转窑焚烧炉,而医疗废物是选用热解炉还是回转窑则应综合考虑处置规模、生产成本和大区域内二恶英的排放总量等因素;处理量介于10-20t/d的危险和医疗废物焚烧炉二恶英达标情况较其他处置规模的设施差。为填补国内关于废弃物焚烧炉启停炉过程二恶英异常排放的研究空白,本文对国内典型危险和医疗废物焚烧炉正常工况和启停炉工况二恶英排放特性的异同开展研究,重点研究和分析启停炉工况二恶英浓度剧增的原因及其对后续运行的影响,并估算其对二恶英年排放总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一年三次启停的危险废物焚烧炉启炉过程二恶英的排放对年排放总量的贡献率为27.7%,停炉的贡献率仅为4.7%;而每日启停的医疗废物焚烧炉启炉工况对年排放总量的贡献高达56.7%,停炉的贡献率为27.4%。启炉工况二恶英“记忆效应”的影响持续时间较长,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变弱,分析得知该影响主要源于气相二恶英。此外,PCBs作为二恶英的重要前驱物,启停炉工况两者的相关性系数高达0.97,且PCBs的异常排放同样会影响后续工况。结合以上研究成果,本文还从燃烧前、燃烧过程、燃烧后和环境控制和管理的角度,对我国废弃物处置行业焚烧技术优化和污染物控制等方面开展BAT/BEP研究,形成了初步的技术导则建议。
弓爱君,邱丽娜,要如磊,张玮玮,朱琳[8](2013)在《二恶英降解菌及其降解机理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二恶英类化学物质毒性大、性质稳定,难降解,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危害.二恶英的微生物降解,成本低,环境污染小,能使资源再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现阶段国内外能降解二恶英的好氧细菌、厌氧细菌、真菌及其降解机理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严密[9](2012)在《医疗废物焚烧过程二恶英生成抑制和焚烧炉环境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相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医疗废物焚烧炉的二恶英排放浓度更高,需要更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为正确了解中国当前医疗废物焚烧炉二恶英排放和控制水平,探索具有实用性的二恶英控制技术,并全面认识医疗废物焚烧炉运行对周围环境中二恶英浓度分布的影响,本文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得到了一系列具有价值的结论,主要包括:1)根据调查,当前我国医疗废物焚烧炉烟气二恶英排放浓度满足欧盟排放标准率只有9.52%,实现国标的排放率为42.86%,未能达标排放达到了47.62%。同时经测算得到目前大型医疗废物焚烧炉二恶英的总排放因子约为248.7μg I-TEQ/t.实际医疗废物焚烧炉布袋前烟气中氯苯和PCDD/Fs(毒性,TEQ)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大于0.8。2)包括温度、水分、催化剂、氯源和氧含量等在内的PCDD/Fs合成的关键因素对氯苯生成的影响与对PCDD/Fs的作用非常相似。氯苯的最优合成温度在350~400℃;一定量的水能促进飞灰合成氯苯,但降低了氯代系数。这些关键因素对CBz和PCDD/Fs作用的相似性,被认为是氯苯和二恶英具有相关性的主要原因。3)多种含氮化合物在多种工况、多种热过程中都对氯苯的生成表现出抑制能力。例如5%硫酸铵对模拟飞灰合成氯苯的抑制能力达到了98.1%。由于氯苯也是环境的污染物,在水体和土壤中有严格的标准,并且五氯苯和六氯苯也是POPs,所以需要控制废物焚烧的氯苯排放。4)尿素和硫酸铵加入飞灰或和废物混合焚烧均使二恶英的生成量出现了显着的降低。如5%硫酸铵使模拟飞灰合成PCDD/Fs (TEQ)的量降低了98.5%(98.0%)。创新性提出并验证了污泥干化气对飞灰合成氯苯和二恶英的抑制能力,以及干污泥和医疗废物共焚烧对二恶英排放控制的作用。多种技术手段探索了含氮抑制剂对二恶英的抑制机理,认为硫酸铵主要作用于催化剂,而尿素主要减少由Deacon反应合成的氯气。5)对某特定医疗废物焚烧炉周围土壤中二恶英浓度进行了为期五年的跟踪监测。研究结果显示焚烧炉运行后,周围土壤中二恶英的浓度出现了增加。焚烧炉运行前的2007年土壤样品平均二恶英含量为205.11pg/g(1.09pg I-TEQ/g),2011年达到了308.77Pg/g(4.14pg I-TEQ/g)。并且焚烧炉运行后各土壤采样点的平均增长量和采样点与焚烧炉烟囱的距离呈现出指数关系,即增长量随着距离增加出现指数降低,建议设置500-600m半径的安全距离。空气样品采集和检测也显示厂区空气中具有较高的二恶英含量,建议应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工作防护措施。
程奎[10](2012)在《龙旋风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降解垃圾焚烧飞灰中二恶英的研究》文中认为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是一种周期性摆动大气压下非平衡等离子体,是介于热等离子体和冷等离子体之间的一种放电。由于非平衡等离子体能将能量用来提高电子能量,提供高能电子和强氧化性的自由基,能耗较小,其在污染物控制排放技术和材料加工领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学者的关注。本文首创利用新型的龙旋风滑动弧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降解飞灰中六氯苯和二恶英,探索降解过程中二恶英的气-固两相中变化规律,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六氯苯和二恶英的降解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一)对龙旋风滑动弧等离子体的物理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利用高速摄像仪及高精度示波器检测技术分析在不同实验工况下的电弧运动形态及电弧电压和电弧电流信号,研究龙旋风滑动弧放电在不同实验工况下的电参数特性。并基于以上分析总结了龙旋风滑动弧等离子体反应器的2种工作模式,发现其稳定的工作模式。(二)开展龙旋风滑动弧等离子体降解模拟飞灰中六氯苯的研究。依据二恶英与氯苯浓度或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 C6C16, HCB)具有一定正相关性。选用六氯苯为研究对象,研究模拟飞灰中六氯苯在不同实验工况下降解的影响因素。并结合龙旋风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的物理特性初步探讨六氯苯的降解机理,为后续飞灰中二恶英降解提供可行性依据和理论基础。(三)开展龙旋风滑动弧等离子体降解飞灰中二恶英的研究。尝试性地利用龙旋风滑动弧等离子体反应器处理垃圾焚烧飞灰,降解其中富集的二恶英。当载气为氧气时,飞灰中二恶英的降解效果最好,二恶英的质量降解率为66.2%,毒性当量降解率为71.3%,尾气中二恶英的浓度为326.75pg-TEQ/Nm3。通过分析处理前后飞灰中二恶英同系物的分布和尾气中二恶英同系物的分布,对比飞灰表面形态变化,提出飞灰中二恶英的降解途径:一是等离子体直接作用于飞灰表面;二是飞灰中二恶英挥发至气相中,通过与等离子体中的高活性基团发生气相反应,实现降解。
二、二恶英的研究进展及影响(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恶英的研究进展及影响(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小分子PD-L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1 不同结构小分子PD-L1 抑制剂活性对比研究 |
1.1 研究背景 |
1.2 结果与讨论 |
1.3 小结 |
1.4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2 新型小分子PD-L1 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
2.1 系列A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
2.2 系列B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
2.3 系列C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
2.4 小结 |
2.5 实验部分 |
3 小分子PD-1/PD-L1 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3.1 背景 |
3.2 PD-L1 非肽类小分子抑制剂的国内外研究现况 |
3.3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及政策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关键问题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食品安全相关研究 |
2.2 相关理论基础及模型 |
2.3 食品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公众食品安全的风险认知及行为分析 |
3.1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
3.2 公众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机理分析 |
3.3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演化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食品安全全过程多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
4.1 食品安全全过程参与主体分析 |
4.2 基于博弈论的多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模型构建 |
5.1 研究设计 |
5.2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因素筛选 |
5.3 研究变量界定 |
5.4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理论模型构建 |
5.5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理论模型研究假设 |
5.6 本章小结 |
6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研究量表的开发与数据收集 |
6.1 量表开发的步骤与原则 |
6.2 量表设计及开发流程 |
6.3 变量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构成 |
6.4 量表题项详细分析 |
6.5 量表修订与正式量表生成 |
6.6 正式调研与数据收集 |
6.7 样本数据检验 |
6.8 本章小结 |
7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
7.1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现状与差异特征分析 |
7.2 基于结构方程的食品安全“心理-意愿-行为”全模型检验 |
7.3 食品安全“意愿-行为”转化路径的调节效应检验 |
7.4 行为结果与行为意愿回归作用分析与假设检验 |
7.5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理论模型修正 |
7.6 本章小结 |
8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干预仿真研究 |
8.1 基于小世界网络的环节风险感知干预仿真 |
8.2 基于ABMS仿真的情景因素干预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9 政策建议 |
9.1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政策梳理 |
9.2 食品安全行为引导政策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初始调查问卷 |
附录2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正式调查问卷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二恶英排放特性和生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二恶英排放现状 |
1.1.1 我国生活垃圾处置现状 |
1.1.2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二恶英排放水平 |
1.2 二恶英生成机理和阻滞技术 |
1.2.1 二恶英的生成机理 |
1.2.2 二恶英从头合成影响因素 |
1.2.3 二恶英排放控制技术 |
1.3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技术研究现状 |
1.3.1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
1.3.2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技术简介 |
1.3.3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二恶英减排优势 |
1.3.4 国内外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研究进展及其二恶英排放水平 |
1.3.5 影响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二恶英排放的可能因素 |
1.3.6 我国利用水泥窑处置固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1.4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5 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1.1 小型三段式水平管试炉 |
2.1.2 小型单段式垂直管试炉 |
2.1.3 小型单段式水平管试炉 |
2.1.4 污泥干化热解气发生装置 |
2.2 样品采集方法 |
2.2.1 烟气样品的采集 |
2.2.2 环境空气样品的采集 |
2.2.3 土壤样品的采集 |
2.3 分析检测方法 |
2.3.1 二恶英分析预处理方法 |
2.3.2 二恶英检测方法 |
2.3.3 二恶英数据处理 |
2.3.4 氯苯检测方法 |
2.3.5 烟气常规污染物检测方法 |
2.3.6 飞灰表面物理化学特性分析 |
2.4 质量保证和控制(QA/QC) |
第3章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二恶英排放特性及环境影响研究 |
3.1 前言 |
3.2 研究对象和采样点分布 |
3.2.1 水泥厂地理位置及生产设备 |
3.2.2 实验材料和实验工况 |
3.2.3 空气和土壤采样点分布 |
3.3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烟气中二恶英浓度检测 |
3.3.1 协同处置固废前后烟气中二恶英排放浓度 |
3.3.2 固废处置量对二恶英排放特性的影响 |
3.3.3 固废种类对二恶英排放特性的影响 |
3.3.4 生产线规模对二恶英排放特性的影响 |
3.4 水泥窑周围大气中二恶英浓度检测 |
3.5 水泥窑周围土壤中二恶英浓度检测 |
3.6 环境中二恶英与污染源的相关性分析 |
3.7 生命周期评价(LCA) |
3.7.1 方案设置 |
3.7.2 结果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泥窑二恶英和氯苯全过程分布特性及旁路系统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工况 |
4.2.1 二恶英和氯苯全过程分布特性研究 |
4.2.2 旁路系统对二恶英排放水平影响研究 |
4.3 二恶英和氯苯全过程分布特性及质量平衡研究 |
4.3.1 固体样品中二恶英和氯苯浓度 |
4.3.2 预热器区域和燃后区域烟气中二恶英浓度 |
4.3.3 预热器区域和燃后区域烟气中氯苯浓度 |
4.4 水泥生产系统中二恶英和氯苯的质量平衡 |
4.4.1 质量平衡计算方法 |
4.4.2 二恶英排放质量平衡及排放因子计算 |
4.4.3 氯苯排放质量平衡及排放因子计算 |
4.5 旁路系统开闭对氯平衡及二恶英排放水平的影响 |
4.5.1 无机氯排放质量平衡 |
4.5.2 旁路系统二恶英排放水平 |
4.5.3 旁路开闭窑尾烟气中二恶英排放浓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泥窑飞灰回用烟气中二恶英生成及其气固相分布特性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工况 |
5.3 水泥窑飞灰中二恶英生成特性研究 |
5.3.1 飞灰合成二恶英浓度分布 |
5.3.2 飞灰合成二恶英同系物分布 |
5.3.3 飞灰合成二恶英同分异构体分布 |
5.3.4 主成分分析 |
5.4 水泥窑飞灰回用后气固相二恶英分布特性研究 |
5.4.1 二恶英总浓度变化情况 |
5.4.2 二恶英同系物分布情况 |
5.4.2.1 反应温度对二恶英同系物分布的影响 |
5.4.2.2 反应气氛对二恶英同系物分布的影响 |
5.4.3 二恶英同分异构体及毒性当量分布情况 |
5.4.3.1 反应温度对二恶英同分异构体分布的影响 |
5.4.3.2 反应气氛对二恶英同分异构体分布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污泥干化热解气二恶英抑制技术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模拟窑灰和污泥的理化特性 |
6.2.2 实验工况 |
6.3 污泥干化热解气排放特性研究 |
6.3.1 干化温度对抑制气体析出的影响 |
6.3.2 干化气氛对抑制气体析出的影响 |
6.3.3 污泥种类对抑制气体析出的影响 |
6.3.4 间断式升温对抑制气氛析出的影响 |
6.4 污泥干解气抑制二恶英生成的关键影响因素 |
6.4.1 不同污泥种类的影响 |
6.4.2 不同污泥含水量的影响 |
6.4.3 不同污泥使用量的影响 |
6.4.4 不同干解温度的影响 |
6.4.5 不同干解氧量的影响 |
6.4.6 不同抑制温度区间的影响 |
6.5 污泥干解气抑制二恶英生成的机理研究 |
6.5.1 烟气SO_2和NO_x等常规污染物变化 |
6.5.2 飞灰表面物化特性分析 |
6.5.3 SO_2和NH_3混合气体的抑制效果 |
6.6 污泥干解气抑制技术应用设想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本文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4)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烟气中二恶英排放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利用水泥窑处置固废的优势 |
1.1 技术工艺角度分析 |
1.2 生命周期角度分析 |
2 水泥窑处置固废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2.1 面临的问题 |
2.2 可能的解决方法 |
3 国内外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研究进展及二恶英排放水平 |
3.1 发达国家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研究进展及二恶英排放水平 |
3.2发展中国家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研究进展及二恶英排放水平 |
4 影响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二恶英排放的可能因素 |
4.1 协同处置固废的种类 |
4.2 固废的协同处置量 |
4.3 除尘器的种类 |
5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二恶英生成机理 |
6 结论 |
(5)食品中二恶英类化合物生物可及性研究及其在膳食暴露评估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生物可及性与生物利用率 |
1.2 动物活体实验和体外模拟实验 |
1.2.1 动物活体实验 |
1.2.2 体外模拟实验及其影响因素 |
1.2.3 体外模型的验证 |
第二章 程序升温大体积进样技术在生物可及性研究中的应用 |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3 结论 |
第三章 利用体外消化模型测定食物中PCBs和PCDD/Fs的生物可及性 |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食品中POPs污染状况及生物可及性在膳食暴露评估中的应用 |
引言 |
4.1 近年来全国食品中二恶英类POPs污染调查情况 |
4.2 生物可及性数据在膳食暴露评估中的应用 |
4.2.1 计算公式 |
4.2.2 主要食品中二恶英类污染物原始浓度和校正结果统计列表 |
4.2.3 基于生物可及性的膳食暴露评估 |
第五章 POPs代谢物分析技术初探 |
引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典型地区环境中二恶英类POPs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二恶英类POPs的性质、危害和主要来源 |
2.1.1. 二恶英类POPs的结构和性质 |
2.1.2. 二恶英类POPs的危害和毒性当量因子 |
2.1.3. 二恶英类POPs的排放源 |
2.2. 环境中二恶英类POPs污染现状和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
2.2.1. 环境介质中二恶英类POPs的污染现状研究 |
2.2.2. 二恶英类POPs在环境中迁移转化行为的研究进展 |
2.3. 研究内容 |
2.4. 创新点 |
3. 实验方法 |
3.1. 采样方法 |
3.1.1. 大气样品采集 |
3.1.2. 土壤样品采集 |
3.2. 样品预处理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物料制备 |
3.2.3. 样品的提取 |
3.2.4. 样品的净化 |
3.3. 仪器分析 |
4. 大气中二恶英类POPs的研究 |
4.1. 大气中二恶英类POPs的时空分布特征 |
4.1.1. 大气中PCDD/Fs的时空分布特征 |
4.1.2. 大气中DI-PCBs的时空分布特征 |
4.2. 气-粒分配 |
4.3. 分配模型的比较 |
4.4. 源解析 |
4.4.1. 反向轨迹 |
4.4.2. 源分析 |
4.5. 呼吸风险评价 |
4.6. 小结 |
5. 土壤中二恶英类POPs的研究 |
5.1. 土壤中二恶英类POPs的浓度和分布特征 |
5.1.1. 土壤中二恶英浓度和分布特征 |
5.1.2. 土壤中dI-PCBs的浓度和分布特征 |
5.2. 土-气交换研究 |
5.2.1. 逸度比 |
5.2.2. 土-气交换通量 |
5.3. 环境暴露风险评估 |
5.4. 小结 |
6.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危险废物焚烧炉二恶英排放特性及BAT/BEP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目次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我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产生量及其管理处置现状 |
1.2.1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定义与分类 |
1.2.2 我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产生量 |
1.2.3 我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置现状 |
1.2.4 国内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水平和主要炉型选取 |
1.2.4.1 回转窑焚烧炉 |
1.2.4.2 热解型焚烧炉 |
1.2.4.3 回转窑和热解型焚烧炉技术对比 |
1.3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炉二恶英排放水平研究现状 |
1.3.1 二恶英的分子结构及其理化特性 |
1.3.2 国内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相关法规和排放标准 |
1.3.2.1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行业烟气中二恶英排放标准 |
1.3.2.2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行业允许填埋飞灰中二恶英排放标准 |
1.3.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炉启停炉工况二恶英排放特性研究现状 |
1.5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处置BAT/BEP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设施调研及其二恶英排放水平研究 |
2.1 引言 |
2.2 我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设施调研及其分布情况 |
2.2.1 调研内容和方法 |
2.2.2 调研结果和焚烧设施分布情况 |
2.3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设施二恶英排放水平分类研究 |
2.3.1 烟气中二恶英排放水平分类研究 |
2.3.1.1 按处置对象分类 |
2.3.1.2 按焚烧炉型分类 |
2.3.1.3 按处置容量分类 |
2.3.1.4 按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器组合分类 |
2.3.2 飞灰中二恶英排放水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危险废物焚烧炉正常/非正常工况二恶英排放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对象 |
3.3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3.3.1 样品采集方法 |
3.3.2 样品预处理及分析方法 |
3.4 危险废物焚烧炉正常工况下二恶英排放特性研究 |
3.5 危险废物焚烧炉非正常工况下二恶英等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 |
3.5.1 危险废物焚烧炉(HWI-1)启炉工况二恶英排放特性研究 |
3.5.2 危险废物焚烧炉(HWI-2)启停炉工况二恶英等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 |
3.5.2.1 启停炉工况烟气中二恶英的指纹特征和气固相分配特性 |
3.5.2.2 启停炉工况烟气中PCBs的排放特性 |
3.5.2.3 启停炉工况飞灰中二恶英的排放特性 |
3.5.2.4 不同运行工况二恶英排放水平和年排放总量估算 |
3.6 本章小结 |
4 医疗废物焚烧炉正常/非正常工况二恶英排放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对象 |
4.3 医疗废物焚烧炉正常工况下二恶英排放特性研究 |
4.4 医疗废物焚烧炉非正常工况下二恶英排放特性研究 |
4.4.1 医疗废物焚烧炉(MWI-1)启、停炉工况二恶英排放特性研究 |
4.4.1.1 启炉工况二恶英排放水平 |
4.4.1.2 停炉工况二恶英排放水平 |
4.4.1.3 不同运行工况二恶英年排放总量估算 |
4.4.2 医疗废物焚烧炉(MWI-2)启炉工况二恶英排放特性研究 |
4.4.2.1 启炉和正常工况烟气中二恶英的排放水平和特性 |
4.4.2.2 启炉和正常工况烟气中二恶英的气固相分配特性 |
4.4.2.3 启炉和正常工况飞灰中二恶英的排放特性 |
4.5 本章小结 |
5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行业BAT/BEP研究 |
5.1 引言 |
5.2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处置BAT/BEP研究框架 |
5.3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处置BAT研究 |
5.3.1 燃烧前管理 |
5.3.2 燃烧过程管理 |
5.3.3 燃烧后管理 |
5.4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处置BEP研究 |
5.4.1 大气污染防治最佳环境管理实践 |
5.4.2 水污染防治和固体残渣最佳环境管理实践 |
5.4.3 健康风险最佳环境管理实践 |
5.5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和展望 |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6.2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6.3 本文不足之处及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二恶英降解菌及其降解机理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二恶英的微生物降解 |
1.1 好氧细菌微生物降解 |
1.2 厌氧细菌还原脱氯 |
1.3 好氧真菌微生物降解 |
2 二恶英的微生物降解机理 |
3 结论 |
(9)医疗废物焚烧过程二恶英生成抑制和焚烧炉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符号对照表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医疗废物焚烧处置和二恶英排放 |
1.1.1 医疗废物特性 |
1.1.2 医疗废物焚烧处置技术 |
1.1.3 废物焚烧炉二恶英生成和排放 |
1.2 焚烧炉二恶英排放控制技术 |
1.2.1 焚烧炉进料特性控制及焚烧优化技术 |
1.2.2 烟道尾部吸附和降解二恶英技术 |
1.2.3 抑制剂控制二恶英生成技术 |
1.3 焚烧炉二恶英排放环境影响研究 |
1.3.1 国内外焚烧炉周围空气中二恶英浓度水平 |
1.3.2 国内外焚烧炉周围土壤中二恶英浓度水平 |
1.4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5 技术路线和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分析技术 |
2.1 试验台和实验材料 |
2.2 样品采集方法 |
2.2.1 烟气样品的采集 |
2.2.2 土壤样品的采集 |
2.2.3 空气样品的采集 |
2.3 样品预处理方法 |
2.3.1 二恶英分析预处理方法 |
2.3.2 氯苯分析预处理方法 |
2.4 分析检测方法 |
2.4.1 二恶英检测方法 |
2.4.2 氯苯检测方法 |
2.4.3 其它参数检测分析方法 |
2.5 质量保证和控制(QA/QC) |
第三章 医疗焚烧炉二恶英排放水平调查研究 |
3.1 前言 |
3.2 医疗废物产量调查研究 |
3.3 医疗废物焚烧炉排放基线及指纹特征研究 |
3.4 焚烧炉烟气中二恶英在线检测关联物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恶英前驱物氯苯的生成影响因素研究 |
4.1 前言 |
4.2 温度对飞灰生成氯苯的作用 |
4.3 氧含量对飞灰生成氯苯的作用 |
4.4 飞灰合成氯苯气固相分布特性 |
4.5 水含量对飞灰生成氯苯的作用 |
4.6 氯气和催化剂对飞灰生成氯苯的作用 |
4.7 停留时间对飞灰生成氯苯的作用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氮抑制剂对二恶英前驱物氯苯的抑制作用研究 |
5.1 前言 |
5.2 尿素对飞灰合成氯苯的抑制作用 |
5.3 氨气对飞灰合成氯苯的抑制作用 |
5.4 硫酸铵对飞灰合成氯苯的抑制作用 |
5.5 氯气气氛下,抑制剂对飞灰生成氯苯的抑制作用 |
5.6 不同使用温度下,抑制剂对飞灰生成氯苯的抑制作用 |
5.7 不同反应过程下,抑制剂对氯苯生成的抑制作用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含氮抑制剂对二恶英的抑制作用研究 |
6.1 前言 |
6.2 氯苯生成二恶英研究 |
6.2.1 氯苯合成二恶英的特性 |
6.2.2 水对氯苯合成二恶英的作用 |
6.3 含氮抑制剂对飞灰合成二恶英抑制作用研究 |
6.3.1 抑制剂对索提飞灰合成二恶英的抑制作用 |
6.3.2 抑制剂对模拟飞灰合成二恶英的抑制作用 |
6.3.3 高温下,抑制剂对二恶英合成的抑制作用 |
6.4 含氮抑制剂对PVC燃烧过程二恶英生成抑制作用 |
6.5 污泥对医疗废物焚烧二恶英生成抑制作用 |
6.5.1 污泥和医疗废物混烧研究 |
6.5.2 污泥干化气对飞灰合成氯苯和二恶英的抑制作用 |
6.5.3 污泥和医疗废物热解/焚烧过程二恶英的抑制作用 |
6.6 含氮化合物对二恶英生成抑制机理探索研究 |
6.6.1 热重分析抑制剂对催化剂的影响 |
6.6.2 XRD分析含氮化合物对催化剂影响 |
6.6.3 离子色谱和Gasmet分析含氮化合物对氯源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医疗废物焚烧炉环境影响 |
7.1 前言 |
7.2 研究对象和采样点分布 |
7.2.1 焚烧厂地理位置及焚烧设备 |
7.2.2 土壤和空气采样点分布 |
7.3 焚烧炉周围土壤中二恶英浓度检测和污染源分析 |
7.3.1 焚烧炉运行前后土壤中二恶英浓度水平 |
7.3.2 土壤中二恶英污染源分析 |
7.4 焚烧炉周围空气中二恶英浓度水平 |
7.4.1 空气中二恶英浓度水平 |
7.4.2 空气中二恶英污染源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10)龙旋风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降解垃圾焚烧飞灰中二恶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绪论 |
1.1. 引言 |
1.2. 垃圾焚烧飞灰及二恶英 |
1.2.1. 二恶英的理化特性及污染特征 |
1.2.2. 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技术现状 |
1.3. 等离子体技术 |
1.3.1. 等离子体概念及分类 |
1.3.2. 非平衡等离子体发生方式 |
1.3.3. 非平衡等离子体在污染物治理方面的应用 |
1.4. 旋转滑动弧等离子体技术 |
1.4.1. 滑动弧气体放电现象 |
1.4.2. 旋转滑动弧等离子体 |
1.4.3. 旋转滑动弧等离子体技术应用研究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 |
2.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仪器设备 |
2.2. 龙旋风滑动弧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
2.3. 实验系统流程及样品分析检测方法 |
2.3.1. 实验系统流程 |
2.3.2. 分析检测方法 |
3.龙旋风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的物理特性 |
3.1. 前言 |
3.2. 龙旋风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宏观运动形态 |
3.2.1. 不同实验工况下放电电弧的物理形态 |
3.2.2. 不同实验工况下放电电弧的移动特性 |
3.3. 龙旋风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电参数特性 |
3.3.1. 不同进气流量及方式下电弧电参数特性 |
3.3.2. 不同载气种类下电弧电参数特性 |
3.3.3. 不同外部电阻及气流流量和方式下电弧平均电参数特性 |
3.4. 小结 |
4.龙旋风滑动弧等离子体降解模拟飞灰中六氯苯的实验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方法和检测方法 |
4.2.1. 实验装置和实验材料 |
4.2.2. 分析检测方法 |
4.3. 模拟飞灰中六氯苯在不同工况下的降解结果及分析 |
4.3.1. 不同给料速度下模拟飞灰中六氯苯的降解效果 |
4.3.2. 不同载气气氛下模拟飞灰中六氯苯的降解效果 |
4.4. 降解机理的初步探讨 |
4.5. 小结 |
5.利用龙旋风滑动弧等离子体处理飞灰中二恶英的实验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方法和检测方法 |
5.2.1. 实验装置和实验材料 |
5.2.2. 分析检测方法 |
5.3. 飞灰中二恶英在不同载气气氛放电中的降解结果及分析 |
5.4. 飞灰中二恶英的降解理论初步探讨 |
5.5. 小结 |
6.全文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建议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二恶英的研究进展及影响(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小分子PD-L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张钰. 浙江大学, 2021(02)
- [2]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及政策干预研究[D]. 马利华.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3]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二恶英排放特性和生成机理研究[D]. 詹明秀. 浙江大学, 2017(06)
- [4]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烟气中二恶英排放研究综述[J]. 付建英,詹明秀,陈彤,李晓东. 能源工程, 2016(05)
- [5]食品中二恶英类化合物生物可及性研究及其在膳食暴露评估中的应用[D]. 沈海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5(12)
- [6]典型地区环境中二恶英类POPs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行为研究[D]. 迭庆杞.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4(01)
- [7]危险废物焚烧炉二恶英排放特性及BAT/BEP研究[D]. 陈佳. 浙江大学, 2014(06)
- [8]二恶英降解菌及其降解机理的研究进展[J]. 弓爱君,邱丽娜,要如磊,张玮玮,朱琳.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 [9]医疗废物焚烧过程二恶英生成抑制和焚烧炉环境影响研究[D]. 严密. 浙江大学, 2012(01)
- [10]龙旋风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降解垃圾焚烧飞灰中二恶英的研究[D]. 程奎. 浙江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