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型脲醛胶厂工艺、设备现存问题及改进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段瑶[1](2020)在《民国时期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是中成药制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重要时期,在中成药发展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传统中药堂作为中成药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数量众多,其中的佼佼者凭借代表性中成药脱颖而出,成为整个中成药业的代表和缩影。彼时传统的中药堂仍以前店后场为主要制售模式,一方面传承传统中成药的组方配伍、炮制技术以及制药方法,另一方面一些着名的中药堂吸纳西方先进技术创制新的剂型,或是尝试引入简单的机械设备来代替人力、提升效率,这些均是现代中成药制药的萌芽。民国时期留下的中药堂药目、档案、报刊、广告、仿单、以及药包材等内容十分丰富,它们不仅有文物的价值,更是民国时期中药堂及其代表性成药相关文献的重要载体,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中药堂、中成药,乃至整个中成药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目前关于民国时期中药堂及其代表性成药的研究多集中在探讨中药堂经营之道,如经营理念、营销策略等,但对其生存下来的核心竞争力——代表性中成药研究不足;一些研究虽涉及药堂的代表性中成药,但多数未系统探讨其源流、传承等,有待深入。本研究拟通过对民国时期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相关史料、档案等进行系统整理,以文献为线索,纵横比较分析,并结合古代医籍厘清民国时期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形成和发展的源流;在民国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大背景视野下,深入探讨民国时期中药堂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为当前中成药发展提供积极有益的借鉴。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传统文献学、文献计量学、口述史与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同时参考历史学研究方法,通过搜集整理相关文献,梳理着名中药堂发展历程,探求其代表性中成药的源流,同时探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民国时期中成药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对象为民国时期北京、天津、苏州、杭州、上海、广州、佛山七地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的相关文献。文献搜集包括网络与实地调研。网络资料收集以民国、中成药业、国药业、中药堂名称(根据不同中药堂名称)、中成药名(根据不同中成药名称)为关键词,查询相关文献网站、数据库、档案网站以及相关报刊网站。实地调研则前往北京、天津、苏州、杭州、上海、广州、佛山等地图书馆及档案馆,调研民国时期中成药业、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相关文献及档案资料。走访以上七地着名药堂祖铺及其博物馆,采访相关工作人员。将收集到的中药堂药目、档案、报刊、广告、仿单、以及药包材等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借助以上诸种文献资料,梳理着名中药堂民国时期的发展状况及其代表性中成药源流。在全面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民国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探讨民国时期中成药业形成体系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对现代中成药发展的借鉴。论文正文分为九部分:第一部分为“概述”,对研究时间、地域范围进行界定,对“成药”及“中药”、“国药”等概念加以辨析,同时介绍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历代成药发展概述”,梳理成药起源及民国以前历代成药发展概况,总结不同历史时期成药发展的特点及中医药学术进步对成药发展的影响。第三至第八部分选择有地域代表性和覆盖性且经济繁荣、成药业发达的华北、华东、华南地区的北京、天津、苏州、杭州、上海、广州、佛山七座城市着名中药堂如同仁堂、长春堂、永安堂、延龄堂皮赞公老药铺、达仁堂、隆顺榕成记药庄、雷允上诵芬堂、胡庆余堂、姜衍泽堂、童涵春堂、蔡同德堂、陈李济杏和堂、潘高寿药行、梁仲弘蜡丸馆、冯了性药铺、流泽堂源吉林号、梁家园药号等共计16家,及其代表性成药“凉开三宝”、乌鸡白凤丸、避瘟散、阿魏化痞膏、灵宝如意丹、虎骨酒、全鹿丸、药露、沉香舒郁九宝丹、加味藿香正气丸、六神丸、鳖甲煎丸、宝珍膏、人参再造丸、光明水眼药、虎骨木瓜酒、追风苏和丸、陈皮、川贝枇杷露、抱龙丸、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梁家园少林膏药等共计20余种。每一地区首先总述该地中成药业发展状况,然后遴选当地最着名中药堂2~3家,从其创办与发展、经营特色与理念、规模入手加以论述,从各药堂辗转流传至今的第一手药目文献出发,分析各药堂成药的品种数量、功效主治和治疗疾病的分布,并与其他药堂药目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不同药堂的成药特色,或将同一药堂不同版本进行比较,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选择各药堂不同剂型代表性成药若干种,重点介绍其组成用量、功效主治、剂型特色、源流考证、后世发展及临床应用情况。第九部分为讨论,分析民国时期中成药业发达地区代表性中药堂特点与中成药特色、中药堂与代表性中成药的关系、影响中药堂发展的因素以及对现代中成药业的借鉴等内容。具体而言,民国时期中药堂数量较之清代有所增长,规模也有所扩大,中成药加工生产分工更加细化,开始出现机械化代替纯手工生产,产品也开始大量行销外省及海外各地;成药则种类数量繁多,涵盖丸、散、膏药、膏滋、丹、胶、露、油、酒等多种剂型,主治涉及内、外、妇、儿、五官、伤等科,覆盖常见病疾病谱,满足临床使用。且着名中药堂代表性成药具有时代地域特色,如同仁堂作为御药供奉,强调品质,成药以温和调养的补益之品如乌鸡白凤丸和应对急症的急救药品凉开三宝为代表;民国时期传染病多发,江南多湿热,故而治疗时邪疠毒,烂喉丹痧,喉风喉痈的六神丸应时而生;此外还有各种用于治疗风湿痹症、滋补壮阳的内服药酒,以及外用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的膏药和南方特有清热败火的凉茶,都是各中药堂的特色中成药。中药堂凭借优质的中成药提升影响力、获得利益,而中成药又借助中药堂的影响力得以广泛传播。之所以中药堂和成药在民国时期呈现以上发展态势,和民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特别是中西方文化交汇,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理念的激烈碰撞,以及西方医药业的冲击。此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战争的影响,民国时期国内战事频发,各行各业都受到极大冲击,虽然许多老字号、大品牌在战争的间歇期都曾有过短暂的快速扩充,飞速发展,但是到了民国末期多因为内战影响而几近凋敝。建国后,许多老字号保存了其原有的品牌和特色产品,在今天仍然换发着活力,但也有不少一度辉煌的老字号和其代表性中成药湮没于时代的洪流中。通过上述九部分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民国时期的中成药业发展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这些因素中既有积极的,亦有负面的。在诸多因素影响下,相较于清代,尤其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前,中成药业整体呈现发展趋势。无论药堂数量还是规模均较之前有所增加,一些着名药堂制售的成药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提升了其影响力。二、尽管受到西医药的巨大冲击,种类繁多、剂型丰富、基本覆盖了常见病疾病谱的中成药与中药汤剂共同承担着祛除疾病、保障健康的重任,在维护民众身体健康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其地位不可替代。三、民国是传统中成药制药向现代中成药制药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中成药既传承与发展了传统成药的组方配伍、炮制技术、制药方法等内容的精华,同时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亦吸纳西方先进技术,尝试着自我革新,为新中国成立后现代中成药制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中成药发展体现的守正融合创新态势是其在激烈生存环境及竞争下焕发活力且延续至今的关键所在,为中成药在当今如何借力时代发展的东风提供思路线索。民国时期着名的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是整个中成药业的缩影,在民国这一连接古代与现代的特殊历史时期,它传承了历代积淀下来的成药精华,同时不断探索创新,与时俱进。当今现代医药科技迅猛发展,中成药依然广泛运用于临床,在中医药领域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其发展日新月异。然而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同在,如何解决发展中的诸多瓶颈问题,令人深思,民国时期中成药业及其成药的深入探寻研究可为之提供有力借鉴。
鞠斐[2](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吴兆蕾[3](2020)在《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我国经济也是在不断提高,规模也在日益扩大,在国际上竞争也不断地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科学进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具体表现为市场的变化加快、需求的不确定性、投资不断扩大及各种潜在风险等,要想使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获得一席之地,全面地、系统性地、有效地适应当地市场的营销策略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而制定营销策略,解决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可以开拓更多的市场业务,不断扩大业务领域、增加营业收入、长期保持市场主导地位以及引领胶粘剂双组分包装市场新动力与新方向。首先,根据中国胶粘剂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未来新技术广泛应用趋势,提出解决双组分胶粘剂包装和静态混合产品应用研究的必要性。其次,利用PEST工具分析当前中国所面临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行业技术环境宏观分析、微观环境分析和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SWOT分析,重新修正产品的市场定位。再次,充分诊断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目前所面临的营销方面的问题,找出问题并分析问题原因,如:行业竞争激烈、价格过高、渠道商与销售人员管理混乱、内部审批流程效率低等导致客户流失等问题,针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应用市场营销STP理论为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重新市场细分、目标客户的选择以及产品的市场定位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找到产品市场定位,发挥其最大化的资源去赢得更多市场份额。完善的营销策略需要结合公司相关保障措施,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策略不仅能够解决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当前所面临的营销问题,同时也帮助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进行全面诊断并对症下药,按照其理论性、逻辑性、实用性进行系统化制定该营销策略来解决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自身问题,又可为更多同行业配套企业提供参考与学习意义。
王智[4](2019)在《鑫凯机械制造公司生产车间设施布局精益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制造业企业为争夺竞争激烈的市场,以质优价廉的产品来留住更多的客户,付出的代价就是利润减薄。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常规的降低成本的方法效果不明,因此,企业把注意力转向了制造生产过程,通过优化车间设施布局和物流设计,达到降低成本目标。作为制造企业生产系统的核心,车间设施布局直接影响物料搬运效率、企业生产效率。改善优化车间设施布局,是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良方妙药。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设施布局规划的理论、研究现状,并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对鑫凯机械制造公司托辊生产车间设施布局情况、生产流程、工序间的距离等数据进行测量提取,并对这些数据加以分析,找出了车间存在设施布局不合理、物料搬运成本高、效率低以及生产现场管理混乱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用SLP法对其进行了分析,得到两种改善方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现有布局方案和两个改善方案进行评价择优,进而确定最优方案。针对车间现场管理问题,本文采用5S理论中的定置管理对其进行改善。
曾现梦[5](2019)在《基于价值评估体系的厦门岛工业遗存再利用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快速扩张增量式发展,原工业区周边配套设施逐渐完善,旧工业区逐渐从城市“边缘区”变为不折不扣的“核心区”,原工业区的地块价值显着提升。基于政策鼓励下的厦门岛内工业外迁导致本岛出现大量工业遗留,政府推动下的“退二进三”使厦门岛迅速的实现了城市“高经济密度”的产业转型升级,工业遗存被“盲目式”快速更新。厦门目前尚未建立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体系,工业遗存更新是由政府的宏观控制、开发商的利益需求及设计师的主观经验为主导的更新,这种模式下的“主观式”更新在某种程度上给厦门工业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不可逆的损失。因此,从理性角度出发研究工业遗存价值为更新再利用提供量化支撑,对厦门工业遗存进行有效保护更新迫在眉睫。本文从资本构成角度对厦门工业遗存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归纳其在空间演变、群体布局及单体特色三个层面的发展特征。以国内外遗存价值评估体系研究现状及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内外遗存价值评估体系研究现状,根据厦门工业遗存发展特征,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出发遴选出价值评价指标因子,以层次分析法为切入点,对厦门工业遗存评估体系进行建构,将工业遗存价值进行量化呈现。借此对厦门既有工业遗存进行评价分析,并对厦门既有工业遗存进行重要度等级划分。从实证角度出发对当前厦门工业遗存已更新的项目进行分析评价,从价值角度对更新现状提出建议。以期通过对已更新项目的研究分析总结经验,为后续工业遗存更新改造研究提供参考及借鉴。
谢玮[6](2019)在《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围绕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即社会时局、舆情民俗、制作特征等近现代中国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现象研究,还原民生设计销售方式、产业形态和设计创意,揭示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探究该地区民生状态、产业条件对近现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影响和孵化、促进、提升的具体作用,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中对消费主体选择的变迁,并切实关注消费主体的成本考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可见,西北早期工业化的萌芽与发展、功能与作用,既反映了外来文化的碰撞与博弈,交流与融会,也折射出近代西北民生设计的演进与变化。现代化(工业化+文明化)社会是以工业化(以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为主要内容)为生产方式,以文明化(以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为主要内容)为生活方式。围绕着这种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成型的民生产品消费群体,是民生设计发展的关键所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销业态的社会价值是逐渐接受文明生活方式与先进生产方式,正是与传统设计产销业态在本质上的差异,才造成新旧两种产业在西北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围绕着设计意识、生产方式、销售途径,形成冲突、突破、拓展,继而逐步实现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业态营造的社会氛围和文化语境,其有别于传统手工业发展的环境,本文正是在此条件下考量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的产业链。从设计行为的文化成因着眼,按时间节点全文分五部分,即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阐释与这些设计行为有关事物的血脉基因,得出西北地区民生生活与设计成长过程,是随着西式现代化工商业的不断引入、扩展,西北社会长期封建制度下的传统生产劳作方式和与之相匹配的生活消费方式均随之发生渐变的必然结果。
白雪[7](2019)在《产业链延伸视角下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资源,相对于石油或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不仅具有储量优势和价格优势,而且是可以清洁利用的矿产能源。但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在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日益扩大的能源需求以及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环境问题突出、产业结构不均衡、企业资金闲置、人才流失严重等众多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和矛盾,煤炭企业亟需通过转型升级来寻找新的出路,积极参与到国家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大省,而L集团作为山西省的煤炭标杆企业,应积极参与到去产能、结构性供给侧改革的道路中,而L集团的顺利转型关系着整个山西以及整个中国煤炭市场的改革命运,并将有利于企业、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和谐发展。本文依托产业链、产业链延伸、企业转型等理论为依据,以L集团为研究对象,首先对L集团基本情况和主要业务进行了介绍;其次,对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的内外部动因进行了分析,外部动因主要介绍了L集团的外部宏观环境以及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对L集团的竞争环境进行了分析,内部动因主要从L集团的财务、人力资源、技术水平、去产能和资源整合五方面进行现状分析,并发掘其存在的问题,在内外动因的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法,总结出L集团通过煤炭产业链延伸进行转型的思路;再者,基于煤炭产业链及煤炭产业链延伸的模式,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对L集团煤炭业务的转型进行方案选择和设计,然后分别从产业链延伸的工艺流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建设、主要产品五方面进行方案实施,组建煤-电-焦-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并对方案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节能减排等预期效果等进行分析;最后,从政治、市场、资金、技术四方面对该方案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方案的风险应对措施。
侯叶[8](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初妍[9](2016)在《青岛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工业建筑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保护和再生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课题,也是包括青岛在内的中国广大工业城市在更新和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紧迫问题。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再生利用的首要前提是对其进行全面准确的价值评估。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作为青岛工业遗产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在城市转型和快速发展的当下,其价值亟需得到认定,而建立准确适用的价值评价体系是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认定的有效方法。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逻辑关系,首先提出建立青岛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并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然后研究了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和评价标准,分析总结了青岛近代工业和工业(建筑)遗产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以及青岛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类型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青岛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文章主体按照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步骤——理论准备、指标初选、体系验证、实证检验——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准备。文章首先系统研究了国内外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以及价值评价标准,辨析了工业遗产价值和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的关系;而后对青岛近代工业和工业(建筑)遗产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最后研究了青岛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类型和特征。以上研究构成了青岛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的三维理论基础。第二个部分为指标初选和体系验证。文章基于前一步骤的理论准备工作,创新性的引入综合模糊评价法建立了专门针对青岛近代工业遗产厂区内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对体系的结构关系进行了检验。第三个部分为实证检验。文章详细介绍了青岛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并以青岛国棉六厂为案例,选取五处典型建筑进行价值评价的计算,对该评价体系的适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之后,文章基于该价值评价结果,探索性的提出了青岛近代工业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利用的建议和策略。
翁永添[10](2014)在《南平市细木工板产品质量调查及控制途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家具及室内装修行业的迅速发展,细木工板因具有产品稳定性好、质轻、易加工等优点而备受广大消费者所青睐。福建省南平市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南平市林产加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保证,促进了南平市林产加工业特别是细木工板产业的迅速发展。但目前细木工板产品质量却不容乐观,根据省市两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南平市细木工板产品监督抽查结果,产品合格率整体较低,2013年抽查合格率为70%。可见,开展南平市细木工板产品质量的现状调查,并进行产品质量控制途径分析,以进一步提高细木工板产品质量,促进南平市细木工板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通过对南平市细木工板产业发展、布局及产品质量调查,2009-2013年细木工板的年平均增长率达5.8%;南平市细木工板主要分布在延平、邵武、建阳和建瓯等4市(区);南平市细木工板产品不合格指标集中在甲醛释放量、横向静曲强度、含水率、胶合强度等四项。系统分析了南平市细木工板的生产工艺流程,通过原料控制、生产工艺控制两方面进行剖析了细木工板产品质量的控制途径,从单板、胶黏剂、芯层的质量控制实现细木工板原料质量的控制;从涂胶工艺、组坯工艺及热压工艺上实现生产工艺的控制。同时,对细木工板产品不合格指标进行具体控制途径的分析。跟踪细木工板产品不合格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结合细木工板产品质量控制途径,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包括:控制单板含水率、控制脲醛树脂胶质量、调整热压工艺等,通过综合三种途径进行整改,最终达到预期效果,最终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甲醛释放限量为1.3mg/L、横向静曲强度为22.3MPa、含水率为11.4%、胶合强度为0.93MPa。通过对南平市细木工板产品质量现状调查,并对产品质量控制途径的剖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为提升南平细木工板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二、中小型脲醛胶厂工艺、设备现存问题及改进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型脲醛胶厂工艺、设备现存问题及改进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概述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成药”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2 “中药”、“国药”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3 小结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资料搜集方法 |
1.3.3 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 |
2 历代成药发展概述 |
3 北京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
3.1 北京中成药业概况 |
3.2 同仁堂 |
3.2.1 创办与发展 |
3.2.2 同仁堂药目 |
3.2.3 同仁堂代表性中成药 |
3.3 长春堂 |
3.3.1 创办与发展 |
3.3.2 长春堂代表性中成药 |
3.4 其他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
3.4.1 永安堂与化痞膏 |
3.4.2 延龄堂皮赞公与灵宝如意丹 |
3.5 小结 |
4 天津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
4.1 天津中成药业概况 |
4.2 达仁堂 |
4.2.1 创办与发展 |
4.2.2 达仁堂药目 |
4.2.3 达仁堂代表性中成药 |
4.3 隆顺榕成记药庄 |
4.3.1 创办与发展 |
4.3.2 隆顺榕参茸庄药目 |
4.3.3 隆顺榕成记药庄代表性中成药 |
4.4 小结 |
5 苏杭地区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
5.1 苏杭地区中成药业概况 |
5.2 苏州雷允上诵芬堂 |
5.2.1 创办与发展 |
5.2.2 雷允上诵芬堂药目 |
5.2.3 雷允上诵芬堂代表性中成药 |
5.3 杭州胡庆余堂 |
5.3.1 创办与发展 |
5.3.2 胡庆余堂药目 |
5.3.3 胡庆余堂代表性中成药 |
5.4 小结 |
6 上海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
6.1 上海中成药业概况 |
6.2 姜衍泽堂 |
6.2.1 创办与发展 |
6.2.2 姜衍泽堂药目 |
6.2.3 姜衍泽堂代表性中成药 |
6.3 童涵春堂 |
6.3.1 创办与发展 |
6.3.2 童涵春堂代表性中成药 |
6.4 蔡同德堂 |
6.4.1 创办与发展 |
6.4.2 蔡同德堂药目 |
6.4.3 蔡同德堂代表性中成药 |
6.5 小结 |
7 广州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
7.1 广州中成药业概况 |
7.2 陈李济杏和堂 |
7.2.1 创办与发展 |
7.2.2 陈李济代表性中成药 |
7.3 潘高寿药行 |
7.3.1 创办与发展 |
7.3.2 潘高寿药行代表性中成药 |
7.4 小结 |
8 佛山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
8.1 佛山中成药业概况 |
8.2 梁仲弘蜡丸馆 |
8.2.1 创办与发展 |
8.2.2 梁仲弘蜡丸馆代表性中成药 |
8.3 冯了性药铺 |
8.3.1 创办与发展 |
8.3.2 仿单中的冯了性药酒 |
8.4 流泽堂源吉林 |
8.4.1 创办与发展 |
8.4.2 凉茶发展沿革 |
8.4.3 流泽堂源吉林甘和茶 |
8.5 梁家园药号 |
8.5.1 创办与发展 |
8.5.2 梁家园少林膏药 |
8.6 小结 |
9 讨论 |
9.1 民国时期中药堂特点 |
9.2 民国时期中成药特点 |
9.3 民国时期着名中药堂与其代表性中成药相互促进发展 |
9.4 民国时期影响中药堂发展的因素 |
9.5 反思 |
10 结论 |
11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营销策略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营销策略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基础 |
2.1 市场营销概念 |
2.2 4Ps市场营销理论 |
2.3 STP市场营销理论 |
2.4 服务营销理论 |
第三章 苏尔寿MIXPAC产品中国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3.1 苏尔寿MIXPAC产品宏观营销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苏尔寿MIXPAC产品微观营销环境分析 |
3.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分析 |
3.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分析 |
3.2.3 新进入者的威胁分析 |
3.2.4 替代品威胁分析 |
3.2.5 同行业竞争程度分析 |
3.3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SWOT分析 |
第四章 苏尔寿MIXPAC产品营销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的营销现状 |
4.1.1 中国胶粘剂市场趋势分析 |
4.1.2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介绍以及应用 |
4.1.3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营销现状分析 |
4.2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STP市场分析 |
4.2.1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细分市场分析 |
4.2.2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目标客户的选择分析 |
4.2.3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定位分析 |
4.3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存在的营销问题 |
4.3.1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组合问题 |
4.3.2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定价问题 |
4.3.3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营销人员问题 |
4.3.4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营销管理问题 |
4.4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存在营销问题的原因分析 |
4.4.1 产品组合单一原因 |
4.4.2 产品定价高原因 |
4.4.3 销售人员管理混乱原因 |
4.4.4 内部审批流程效率低原因 |
第五章 苏尔寿MIXPAC产品营销策略制定 |
5.1 目标市场定位 |
5.2 产品策略 |
5.3 价格策略 |
5.4 渠道策略 |
5.5 促销策略 |
第六章 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 |
6.1 人员保障 |
6.2 组织保障 |
6.3 质量保障 |
6.4 服务保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鑫凯机械制造公司生产车间设施布局精益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精益生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设施规划布局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5S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结构框架 |
1.4.1 研究技术路线 |
1.4.2 内容结构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精益生产理论 |
2.1.1 精益生产的概念 |
2.1.2 精益生产的主要内容 |
2.1.3 精益生产的核心原则 |
2.1.4 精益生产的特点 |
2.2 设施布局理论与SLP方法 |
2.2.1 设施布局理论概述 |
2.2.2 SLP的基本要素与规划过程 |
2.2.3 SLP方法的实施步骤 |
2.3 5S管理理论 |
2.3.1 5S管理概述 |
2.3.2 5S管理的实施要点及意义 |
2.3.3 5S、目视管理、定置管理之间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公司生产车间的现状分析 |
3.1 公司简介及生产概况 |
3.1.1 产品的基本信息 |
3.1.2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
3.2 公司生产车间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
3.2.1 生产车间设施布局问题分析 |
3.2.2 生产车间现场管理问题分析 |
3.3 现状下的生产绩效数据收集 |
3.3.1 现状下的企业生产绩效情况 |
3.3.2 现状下的产品数据收集 |
3.3.3 现状下的车间物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公司生产车间设施布局精益化设计研究 |
4.1 运用SLP方法的生产车间设备布局研究 |
4.1.1 产品工艺分析及作业单位划分 |
4.1.2 生产车间设备布局方案设计 |
4.2 基于5S方法的生产车间定置化研究 |
4.2.1 5S管理现场定置方案设计 |
4.2.2 5S管理现场定置规章制度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车间设施布局评价与精益化管理实施 |
5.1 层次分析法介绍 |
5.1.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5.1.2 分层次构造对比矩阵 |
5.1.3 计算权向量并作层次单排序及检验 |
5.1.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5.2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设施布置方案进行评价 |
5.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5.2.2 构造比较矩阵 |
5.2.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5.2.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5.3 车间5S管理现场定置方案实施与效果评价 |
5.3.1 车间5S管理现场定置方案的实施 |
5.3.2 车间5S管理现场定置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
5.3.3 车间5S管理现场定置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5)基于价值评估体系的厦门岛工业遗存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1.1.1 时代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研究概述 |
1.2.3 福建省工业遗存研究概述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界定 |
1.4 相关概念阐述 |
1.5 研究目的、内容和研究框架 |
1.6 研究创新点和研究价值 |
第2章 厦门近现代工业发展脉络 |
2.1 1840—1949年厦门工业发展 |
2.1.1 厦门外资工业发展 |
2.1.2 厦门华侨工业发展 |
2.1.3 厦门民族工业发展 |
2.2 1949年至改革开放初期厦门工业发展 |
2.2.1 厦门国营工业发展 |
2.2.2 厦门外资工业发展 |
2.2.3 厦门民营工业发展 |
2.3 厦门近现代工业遗存特征 |
2.3.1 厦门近代工业片区分布特征 |
2.3.1.1 依托港路发展的近代外向型海岛工业分布特征 |
2.3.1.2 依托陆路的内需型现代工业分布特征 |
2.3.2 厦门近现代工业遗存建筑群体特征 |
2.3.3 厦门近现代工业建筑单体特征 |
2.4 小结 |
第3章 厦门近现代工业遗存价值构成及评价体系 |
3.1 工业遗存的价值构成 |
3.1.1 国际工业遗产价值构成的定义 |
3.1.2 国内法规体系下的工业遗产价值构成的定义 |
3.1.3 国内学术界工业遗产价值构成的定义 |
3.2 国内各城市工业遗存价值评价指标研究 |
3.3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方法 |
3.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思路 |
3.3.2 层次分析法对工业遗存价值评估的适应性 |
3.3.3 综合价值重要度梯度的合理性分析 |
3.4 厦门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体系构建 |
3.4.1 厦门工业遗存价值评估指标遴选 |
3.4.2 厦门工业遗存价值评估问卷发放 |
3.4.3 厦门工业遗存价值评估指标权重计算 |
3.4.4 厦门工业遗存价值评价体系的适应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厦门既有工业遗存概况及价值评估 |
4.1 厦门既有工业遗存价值概述 |
4.2 厦门既有工业遗存片区价值评估 |
4.2.1 样本容量选取 |
4.2.2 数据处理及等级划分 |
4.2.3 既有工业遗存的等级划分 |
4.3 各等级工业遗存片区概况及价值特征 |
4.3.1 一级工业遗存片区概况及价值特征 |
4.3.2 二级工业遗存片区概况及价值特征 |
4.3.3 三级工业遗存概况及价值特征 |
4.3.4 四级工业遗存概况及价值特征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价值评估体系的工业遗存再利用评价 |
5.1 双重价值导向的遗存再利用评价—以华美卷烟厂为例 |
5.1.1 华美卷烟厂发展概况 |
5.1.2 华美卷烟厂再利用策略及设计手法 |
5.1.3 华美卷烟厂更新再利用评价 |
5.1.4 华美卷烟厂更新再利用建议 |
5.2 多重价值导向的遗存再利用评价—以沙坡尾为例 |
5.2.1 沙坡尾工业片区发展概况 |
5.2.2 沙坡尾工业片区再利用策略及设计手法 |
5.2.3 沙坡尾工业片区更新再利用评价 |
5.2.4 沙坡尾工业片区更新利用建议 |
5.3 多重价值导向的遗存再利用实践 |
5.3.1 工艺公司发展概况 |
5.3.2 工艺公司遗存现状梳理 |
5.3.3 工艺公司遗存价值评估 |
5.3.4 工艺公司遗存再利用策略及设计手法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厦门近现代工厂统计 |
附录B 厦门工业遗存价值评估统计表 |
附录C 厦门工业遗存基础调研表 |
附录D 厦门工业遗存价值指标权重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课题的来源 |
二、选题的依据和研究背景 |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 |
第二节 该选题方向现状及发展动态的理论梳理 |
一、涉及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
二、涉及近代全国范围或西北地区工业布局的研究成果 |
三、涉及交通条件变迁与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研究成果 |
四、涉及西北地区具体地域民生设计及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
五、其他相关方志及调研考察 |
六、小结 |
第三节 工业化概念的运用限度与立论前提的确认 |
第四节 几点必要的说明 |
一、时间界定、地域范围界定 |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条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 |
第一节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雏形 |
一、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
二、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本质及初期形态 |
三、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呈现 |
第二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萌芽走向——设计形式的不断碰撞 |
一、设计中传统手工业与局部工业化继替发展的轨迹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对工业化体制的构建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发展嬗变 |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中工业化萌芽的特征 |
一、西北地区设计的多元萌生 |
二、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设计文化的继替发展与不断碰撞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1861-1894年) |
第一节 晚清洋务运动与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多元汇集 |
一、晚期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时代的新需求与旧有设计形式的交流转换与局限 |
三、洋务运动对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影响 |
第二节 晚清洋务运动促西北民生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嬗变 |
二、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三、工业化观念的发展 |
四、洋务运动跛足发展留下的遗憾(洋务官商体制与中国早期工业化) |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变革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的(碰撞、选择)交融发展 |
二、西北地区民生产业的主体形式特点 |
三、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四、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瓶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1901-1911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综合与突破 |
一、“清末新政”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凸显 |
三、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对传统手工产业的继替与工业化的突破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适应性 |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演进 |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共融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必然原因——对地域特征的适应性 |
四、各方力量在西北地区工业化中的作用方式 |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融合以及设计体制的定型 |
二、“清末新政”中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面临的挑战 |
四、文化自觉的形成:被唤醒的民生设计文化认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12-1937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延续 |
一、抗战之前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形式 |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延续 |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融通 |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的延续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地域特征的显现 |
第三节 抗战之前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社会共识下民生的文明教化 |
二、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化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37-1949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繁荣与引领 |
一、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抗战时期乡村社会传统手工业的重要作用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程度的大发展 |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推进 |
二、产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工业化演进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扩散效应 |
第三节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各种机制工业演进趋势 |
二、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工业化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结论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是中国现代设计的起源之一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三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变革发展的关系与民生设计性质、功能的认识 |
第四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深层原因 |
第五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产业链延伸视角下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产业链的研究现状 |
1.2.2 产业链延伸的研究现状 |
1.2.3 煤炭产业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产业链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产业链理论 |
2.1.2 产业链延伸理论 |
2.2 企业转型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企业转型理论 |
2.2.2 企业转型驱动因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L集团转型动因与转型思路分析 |
3.1 L集团概况 |
3.1.1 L集团基本情况 |
3.1.2 L集团主要业务 |
3.2 L集团转型的外部动因分析 |
3.2.1 政策环境的推动 |
3.2.2 市场结构的转变 |
3.2.3 市场行为的变动 |
3.2.4 市场绩效的影响 |
3.2.5 竞争环境的影响 |
3.3 L集团转型的内部动因分析 |
3.3.1 L集团财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
3.3.2 L集团人力资源现状及问题分析 |
3.3.3 L集团技术水平现状与问题分析 |
3.3.4 L集团去产能现状与问题分析 |
3.3.5 L集团资源整合现状与问题分析 |
3.4 基于SWOT分析的L集团转型思路分析 |
3.4.1 优势分析 |
3.4.2 劣势分析 |
3.4.3 机遇分析 |
3.4.4 威胁分析 |
3.4.5 SWOT分析矩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产业链延伸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的方案设计与实施 |
4.1 煤炭行业产业链延伸模式 |
4.1.1 煤炭行业产业链 |
4.1.2 煤炭产业链延伸的模式 |
4.2 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方案的设计 |
4.2.1 煤炭业务转型方案设计的遵循原则 |
4.2.2 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方案的设计基础 |
4.2.3 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方案的选择与设计 |
4.3 基于煤炭产业链延伸的转型方案实施 |
4.3.1 煤-电-焦-化循环经济园区的工艺流程 |
4.3.2 煤-电-焦-化循环经济园区的设施建设 |
4.3.3 煤-电-焦-化循环经济园区的主要产品 |
4.3.4 L集团煤-电-焦-化循环经济园区的实施总结 |
4.4 转型方案的预期效果分析 |
4.4.1 煤炭产品实现多元化 |
4.4.2 实现产能利用率的提升 |
4.4.3 节约成本和物料消耗 |
4.4.4 社会效益显着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方案实施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
5.1 政策风险及应对措施 |
5.1.1 保持关注并把握政策机遇 |
5.1.2 全面融入区域发展 |
5.2 市场波动风险及应对措施 |
5.2.1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
5.2.2 建立完善的市场监控体系 |
5.3 资金风险与应对措施 |
5.3.1 加强内控管理节耗减亏 |
5.3.2 多措并举扭亏为盈 |
5.4 技术风险与应对措施 |
5.4.1 创新人才结构和提升人才层次 |
5.4.2 加强企业科技水平建设 |
5.5 环保风险与应对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青岛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2 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课题 |
1.1.3 中国城市面临的紧迫问题 |
1.2 工业遗产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工业遗产研究概述 |
1.2.2 我国工业遗产研究概述 |
1.2.3 青岛工业遗产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
1.4.1 青岛地域范围界定 |
1.4.2 工业遗产和工业建筑遗产 |
1.4.3 青岛近代工业遗产和青岛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范围界定 |
1.4.4 评价体系的相关概念和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和评价标准研究 |
2.1 遗产的价值构成研究 |
2.1.1 文化遗产价值构成 |
2.1.2 建筑遗产价值构成 |
2.2 国际工业(建筑)遗产价值构成研究 |
2.2.1 基于国际宪章和文件的工业(建筑)遗产价值构成 |
2.2.2 西方典型的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认定标准 |
2.3 国内工业(建筑)遗产价值构成研究 |
2.3.1 法规和文件视野下的工业(建筑)遗产价值构成 |
2.3.2 学术研究视野下的工业(建筑)遗产价值构成 |
2.3.3 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估研究 |
2.4 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的评价标准 |
2.4.1 代表性 |
2.4.2 稀缺性 |
2.4.3 完整性 |
2.5 工业遗产价值与工业建筑遗产价值 |
2.5.1 工业遗产价值和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的关系 |
2.5.2 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 |
2.6 小结 |
第三章 青岛近代工业和工业(建筑)遗产的产生与发展 |
3.1 第一阶段:近代工业初创期(1897—1914) |
3.1.1 青岛开埠与产业肇兴 |
3.1.2 主要工业类型 |
3.1.3 从海防市镇到贸易城市 |
3.2 第二阶段:近代工业发展期(1914—1922) |
3.2.1 城市及工业基础设施的完善 |
3.2.2 外来资本的输入 |
3.2.3 轻纺工业的崛起 |
3.3 第三阶段:近代工业繁荣期(1922—1938) |
3.3.1 近代工业体系的完备 |
3.3.2 首个工业用地规划的编制 |
3.3.3 民族工业的发展 |
3.4 第四阶段:近代工业衰退期(1938—1949) |
3.4.1 “工业复兴”计划及其实施 |
3.4.2 近代工业的军事色彩 |
3.4.3 民族工业的夭折 |
3.5 第五阶段:近代工业发展的新时期(1949 至今) |
3.6 小结 |
第四章 青岛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
4.1 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空间特征 |
4.1.1 与港路的依存关系 |
4.1.2 遗产群落的聚集与分散 |
4.1.3 空间布局的山海特色 |
4.2 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类型特征 |
4.2.1 行业性质 |
4.2.2 建筑功能类型 |
4.2.3 建筑结构形式 |
4.3 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风格特征 |
4.3.1 德式风格 |
4.3.2 日式风格 |
4.3.3 折衷风格 |
4.3.4 现代建筑形式 |
4.3.5 中国传统样式 |
4.4 小结 |
第五章 青岛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建构 |
5.1 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制定思路 |
5.1.1 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方法的基本思路 |
5.1.2 评价体系的目的、内容和评价范围 |
5.1.3 评价体系的特点和构建方法 |
5.1.4 评价体系构建的技术路线 |
5.2 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 |
5.2.2 指标项的选取原则 |
5.2.3 评价体系框架的建构 |
5.2.4 评价体系结构模型的验证 |
5.3 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的评价方法 |
5.3.1 评价标准的选择 |
5.3.2 各项指标的具体说明 |
5.3.3 指标权重计算 |
5.3.4 指标测评函数 |
5.4 小结 |
第六章 青岛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实测研究——以青岛国棉六厂为例 |
6.1 青岛国棉六厂概况 |
6.1.1 青岛近现代纺织业概况 |
6.1.2 国棉六厂历史沿革 |
6.1.3 设备、技术和产品 |
6.1.4 经营管理和福利保障 |
6.1.5 现状厂区规划和交通 |
6.1.6 厂区建筑现状 |
6.1.7 厂区景观现状 |
6.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3 国棉六厂典型建筑指标体系测评 |
6.3.1 被测评建筑的选取 |
6.3.2 被测评建筑指标项的定级 |
6.3.3 综合模糊评价计算 |
6.4 国棉六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测评结果分析 |
6.4.1 被测评的生产建筑价值评价结果分析 |
6.4.2 被测评的民用建筑价值评价结果分析 |
6.4.3 价值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和评价标准 |
7.1.2 青岛近代工业和工业(建筑)遗产产生和发展历程 |
7.1.3 青岛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类型和特征 |
7.1.4 青岛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的建构和检验 |
7.2 展望 |
7.2.1 技术层面 |
7.2.2 方法层面 |
7.2.3 理论层面 |
7.2.4 实践层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南平市细木工板产品质量调查及控制途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细木工板的研究现状 |
1.2.2 福建省细木工板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1.1 文献研读法 |
1.4.1.2 实地调查法 |
1.4.1.3 归纳分析法 |
1.4.1.4 案例分析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南平市细木工板产业发展现状及区域分布 |
2.1 南平市细木工板产业发展现状 |
2.1.1 南平胶合板生产企业及产量 |
2.1.2 南平市细木工板产业发展现状 |
2.2 四个主要林业加工区域的细木工板产业现状 |
2.2.1 延平区 |
2.2.2 邵武市 |
2.2.3 建瓯市 |
2.2.4 建阳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平市细木工板产品质量现状分析 |
3.1 细木工板产品质量要求 |
3.1.1 中国细木工板产品监督抽查情况 |
3.1.2 南平市人造板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 |
3.2 南平市细木工板产品质量现状 |
3.2.1 南平市细木工板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 |
3.2.2 南平市细木工板产品质量现状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平市细木工板产品质量控制途径 |
4.1 细木工板生产工艺 |
4.1.1 细木工板产品结构 |
4.1.2 细木工板生产工艺流程 |
4.2 原料质量控制途径 |
4.2.1 单板质量控制 |
4.2.2 胶黏剂质量控制 |
4.2.3 芯层质量控制 |
4.3 生产工艺控制途径 |
4.3.1 涂胶工艺 |
4.3.2 组坯工艺 |
4.3.3 热压工艺 |
4.4 具体不合格项目的控制途径 |
4.4.1 甲醛释放量 |
4.4.2 横向静曲强度 |
4.4.3 含水率 |
4.4.4 胶合强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跟踪不合格细木工板生产企业 |
5.1.1 企业简介 |
5.1.2 细木工板抽样检查情况 |
5.1.3 不合格原因分析 |
5.2 制定整改措施 |
5.2.1 含水率控制 |
5.2.2 脲醛树脂质量把关 |
5.2.3 工艺调整 |
5.3 综合控制途径整改及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小型脲醛胶厂工艺、设备现存问题及改进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研究[D]. 段瑶.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2]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3]苏尔寿公司MIXPAC产品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吴兆蕾. 兰州大学, 2020(01)
- [4]鑫凯机械制造公司生产车间设施布局精益化设计研究[D]. 王智.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2)
- [5]基于价值评估体系的厦门岛工业遗存再利用研究[D]. 曾现梦. 华侨大学, 2019(01)
- [6]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D]. 谢玮. 南京艺术学院, 2019(11)
- [7]产业链延伸视角下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研究[D]. 白雪.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5)
- [8]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青岛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研究[D]. 初妍. 天津大学, 2016(12)
- [10]南平市细木工板产品质量调查及控制途径分析[D]. 翁永添.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