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与山西机电行业

WTO与山西机电行业

一、WTO与山西机电工业(论文文献综述)

徐群[1](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张林超[2](2008)在《中国重大装备产业安全研究 ——基于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安全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政策的主要目标和核心内容。在我国中央政府提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宏观背景下,本文以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为基础对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进行系统研究。国外关于产业安全的研究主要围绕两条主线,一是考察产业国际竞争力,二是考察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产业安全的影响。我国学术界对产业安全的研究,大致上形成了产业国民控制论、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国民产业权益论、外资影响及抵御和抗衡能力论以及综合产业安全论等五类观点和见解。关于产业安全问题的成因,主要可以从外商直接投资论、制度非均衡论、投资与贸易自由化论及产业结构论等不同方面作出解释。本文对产业安全的理解,更加强调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产业安全的核心,只有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才能够从根本上维护产业安全,并由此形成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据此对产业安全概念作出如下新的定义:产业安全是这样一种状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重要的国民产业在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其生存与发展不受来自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威胁而保持一国的经济安全。该定义基本上概况了目前学术界对产业安全的各种不同观点所表达的含义,并揭示出产业安全的本质是产业国际竞争力高低的状态。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安全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指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开放条件下来自国外的资本、技术和产品对产业安全形成影响;内部因素包括国内产业的生存环境和竞争环境对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影响,产业国内生存环境包括金融环境、生产要素环境和市场需求环境三个方面,其决定了产业在国内生存的可能性;竞争环境主要是指过度竞争或垄断问题。从产业经济学理论框架出发,可以把影响产业安全的因素分为产业组织因素、产业结构因素、产业布局因素和产业政策因素。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安全的各种因素构成产业安全的评价模型和分析基础。世界各国把维护产业安全、进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即使是国际竞争力十分强大的发达国家,也十分注重采取各项措施维护本国的战略性产业的产业安全,进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对于正在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维护更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利用国内外已有的关于产业安全的理论及研究方法,选择作为战略性产业的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进行产业安全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和综合国力,是衡量国家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决定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因素。装备制造业是工业体系的支柱,是国民经济的脊梁。装备制造业的安全发展,关系到整个工业体系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全发展。而重大装备是装备制造业中“技术难度大、关联面广、成套性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影响,需要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才能完成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①,重大装备产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象征,尤其是强国必须要有水平相当的重大装备制造业。我国对发展民族装备制造业十分重视。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任务;2006年8月国务院又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并召开了国务院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会议;党的十七大再一次强调了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提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明确要求②。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经过5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包括电力装备在内的中国重大装备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推动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大量装备,部分重大装备产品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重大装备生产大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是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及民族工业的佼佼者,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发电设备设计制造和电站工程建设工业体系,基本满足了我国电力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7.2亿千瓦电力装机中,自给率接近90%。发电设备制造产业代表了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前沿水平,选择发电设备制造产业作为基础对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进行研究具有典型意义。我国在几年前就已成为发电设备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具备了水电、火电、核电、重型燃气轮机、风电等各个领域高端装备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能力。我国的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产业安全状况如何?产业竞争力状况如何?哪些是制约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发展的瓶颈性因素?影响我国发电设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否引发产业安全问题?政府层面和产业内企业层面如何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动包括发电设备在内的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进一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保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势头,维护产业安全?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逻辑。在分析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并以实证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基于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分析和国际竞争力评价,对中国重大装备产业安全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综合评价。总体来看,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二、三、四章,即理论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对与产业安全相关的产业保护和贸易保护思想、产业安全的基本理论以及产业国际竞争力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该部分构成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即第五章,深入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在对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上,扼要分析了重大装备产业所具有的战略性产业特征;对中国重大装备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特别对中国重大装备产业的代表性行业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状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为下一步关于产业安全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为第六、七章,根据产业安全相关理论,重点以影响产业安全的因素为出发点,在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直接利用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结论,从产业国内生存与竞争环境、产业控制力、产业对外依存度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产业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扼要分析影响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就提高中国发电设备产业国际竞争力、维护产业安全提出了一些建议思路。本文利用产业安全评价模型,构建比交完整的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的方式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安全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产业安全程度的估算值为67.75。根据本文设定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及对应的五种不同产业安全状态,得出了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产业安全状况为“安全”的结论。因而从总体上说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是安全的,产业安全问题基本不存在。同时,由于评价值接近安全状态区间的底线,表明仍然存在一些潜在因素影响中国发电设备的产业安全,因而存在潜在的产业安全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相应政策和措施,维护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保持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最终实现产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转变。具体而言,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介绍本文的逻辑结构;归纳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及主要观点;客观评价本文的创新与突破;指出研究难点、存在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第二章:产业安全基本理论。本章首先简要梳理古典经济学前后以及当代最新的关于贸易保护、产业安全的经济思想和主要理论;然后再阐述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的关系;并重点研究产业安全理论的主要内容,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以产业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的产业安全观和研究的基本逻辑。第三章: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及评价体系。本章在深入分析影响产业安全的因素的基础上,引入产业安全评价方法及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后面的针对特定产业的产业安全研究提供研究方法和指导。本章还选择美国、日本、韩国扼要介绍国外维护产业安全的实践及经验。第四章:产业国际竞争力基本理论。本文推崇竞争力导向的产业安全观。本章对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其相关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作简要介绍,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模型作初步研究,为将要进行的包括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进而对产业安全状况评价在内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五章:实证研究一:重大装备产业与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本章在界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重大装备制造业概念的基础上,对重大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性产业特征以及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作出简要分析,并从发展历程、产业规模及产品产量、产业主导产品、产业内厂商结构、进入和退出壁垒、产业市场前景以及产业“走出去”情况等各个方面对作为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代表性行业的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作深入系统的研究,为将要进行的产业安全实证研究做准备。第六章:实证研究二: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估是产业安全状况评价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照竞争力导向的产业安全观及相关理论,本章对中国重大装备产业最重要的代表性行业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专门研究,为下一章的产业安全综合评价研究奠定基础。结合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及重大装备产业的产业特征,构建专门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专门对业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评价,为产业安全总体评价提供有关结论和数据。第七章:实证研究三: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评价。在上一章专门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前文有关章节关于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的论述,本章利用现存的评价模型和方法,构建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从产业生存环境和竞争环境、产业对外依存度以及产业控制力等几个方面对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状况进行总体评估,并在对影响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作出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高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维护产业安全的建议思路。通过上述研究,本文试图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结论上有所创新:在研究对象方面:关于产业安全的系统研究本来就起步很晚,在我国则是随着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才开始对产业安全问题予以关注,因而相关的文献并不多,更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我国提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背景下,本文专门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进而对重大装备产业的产业安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从产业安全角度研究我国重大装备产业,在国内尚属首次,该研究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很强的现实意义。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并以实证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直接调查,专家咨询,引用大量的第一手最新数据,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安全状况进行第一次进行系统的定量研究。根据发电设备这样的重大装备产业所具有的产业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构建了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产业安全评价模型和最新数据,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客观的评估,并得出了由价值的结论。在观点创新方面:本文还提出了一些有新意的观点,得出了一些对中国重大装备产业发展有价值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新思路、新建议。(1)突破传统的以产业保护为重点的产业安全观,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是维护产业安全、推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2)根据产业国际竞争力导向的产业安全观,对产业安全的概念做了重新界定:产业安全是这样一种状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重要的国民产业在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其生存与发展不受来自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威胁而保持一国的经济安全。(3)基于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的综合评价,认为,以发电设备制造为代表的我国重大装备产业总体上是安全的,但安全的程度接近评价值范围的底线,因而仍然存在一些引发产业安全问题的潜在重要因素。(4)虽然我国重大装备产业面对开放经济具有较强的产业控制力,但随着我国金融及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及重大装备产业内主要企业纷纷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仍然存在外资并购而引发产业安全问题的潜在威胁。(5)随着我国重大装备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认为有选择的并购国外研发机构,是提高产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6)随着我国重大装备产业的市场需求逐步趋于理性,进一步推动产业国际化经营,实施包括扩大产品出口、技术出口及部分产能逐步向国外转移的“走出去”战略,是维护产业安全、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窦志达[3](2007)在《山西主导产业增长空间受限 接续产业发展任重道远》文中研究指明从理论上讲,经济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但现实中任何一种产品、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受资源、环境及市场需求的影响是有"顶"的,尤其是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如农业、工业、建筑业),在离"顶"点较远的时候可以产生较高的发展速度(如我省过去25年电力工业和炼焦工业),当离"顶"点不远或已经到"顶"的时候,其发展就受到了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趋于停滞,如日本的钢铁产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增长迅猛(产量增长5倍以上),但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后(即达到1亿t)基本就到"顶"了,其后的发展只是效益的提升,对整个GDP的直接贡献率就趋于下

雷虹[4](2006)在《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与机电行业增长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机电产品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我国的机电产品对外贸易更是连续十年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的第一位,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支柱。但是,机电产品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是否对机电行业的发展有所贡献呢?因此,将机电产品进出口和机电行业增长放在一个分析框架下,探寻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正确制定机电产品对外贸易政策和机电企业、行业增长战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旨在考查机电产品对外贸易与机电行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具体说来,即分析在优化机电行业结构、提高机电行业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对机电行业的增长是否存在正向的拉动作用。文章通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机电产品对外贸易与机电行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机电产品的进出口在不同程度上拉动了机电行业增加值的增长,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额的拉动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因而得出结论:二者之间存在以机电产品对外贸易为因,机电行业增长为果的关系。这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外贸出口鼓励政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效应、对机电产业的投资不断增加以及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成为出口增长的新源泉是密不可分的。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对机电行业增长的效应。指出: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对机电行业增长的促进效应体现在规模经济效应、产业聚集效应等方面。最后,本文分析了机电产品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如出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机电产品出口以粗放型为主、机电产品出口效益不高、机电产品出口企业性质比例失调;进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机电产品进口体制改革滞后、走私、逃税进口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引入适度竞争的同时忽略了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等。并就这些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措施,从而为加快发展我国机电行业提供了政策选择。

韩小威[5](2006)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重要手段,但对“政府有无必要,有多大必要,以及该如何干预产业活动”这样的问题,在学术界是存在严重的分歧的。囿于产业政策必要与否的争论,很难看清问题的本质。产业政策的必要性取决于其是否有效,因而,增强产业政策有效性才是根本性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升产业竞争力,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应该更加关注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本文在梳理产业政策有效性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政策有效性的相关问题,界定了什么是有效的产业政策,尝试构建产业政策有效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并以此检验我国产业政策在不同时期的效果。在分析我国产业政策效果难如人愿的主要原因,进而在借鉴其他国家产业政策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增强我国产业政策有效性的若干政策建议。

康晓玲[6](2006)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盛行,其作用和影响不断强化,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三大贸易国,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受到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严重制约,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限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形成机制、经济效应和对策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涵界定出发,在归纳和评价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涵义和本质进行了理论界定,指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具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基于市场失灵的保护,另一方面是一国政府以实现社会公共目的为由,制定技术性贸易壁垒以达到限制外国竞争性产品进入和保护国内产业和经济利益的目的。本文进而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指出技术性贸易壁垒将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壁垒的主体。 本文在回顾和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论渊源和在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然后运用供求分析法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的需求机制和供给机制,揭示了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和日益强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数量抑制、价格抑制和动态抑制三个方面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机制,然后在理论假设的基础上,运用均衡分析法分别对小国条件下和大国条件下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进口国和出口国所可能产生的不同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 文章结合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实践,指出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揭示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逆贸易影响和顺贸影响,并运用博弈分析法深入分析了产生逆贸影响的外部和内部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指导思想,即“正确识别,客观面对,积极突破,合理设置”,并构建了三位一体的运行框架,指出“企业——中介组织——政府——WTO争端解决机制”这一解决外贸冲突的途径。本文认为应积极构建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

方瑜[7](2006)在《提升中国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和政策建议》文中研究指明机电产业是我国外贸出口的支柱性产业,它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强弱,不仅直接决定着我国外贸出口的规模水平,还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竞争日趋激烈之际,研究如何提升我国机电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回顾近200年的贸易理论发展史的基础上,梳理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脉络,并提出了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范式与评价方法体系;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统计与调查数据,对1992—2004年中国机电产业竞争业绩及其变化渐次展开分析,以把握中国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形态;并在波特“钻石模型”理论框架下,定性与定量地分析了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机制;最后在理论研究、方法探讨和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考察提升中国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探寻中国机电产业发展的理想之路,以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中国国内外市场潜力巨大,及政府对机电工业的大力支持等原因,中国机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实力正在不断增强。但中国机电产业业在质量、结构和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因此建议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方应该在这些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王晓慧[8](2005)在《地方质监部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WTO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各国的关税水平大幅度降低,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逐步取消,由严格而近乎苛刻的技术标准、检验检疫措施和名目繁多的包装、标志、卫生、环保等要求而形成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更隐蔽、更强大的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巨大障碍,严重影响了我国产品的出口。 本文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形式、特点、分类、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技术壁垒的产生有一定的必然性;国家之间的博弈使各国都有设置技术贸易壁垒的意愿;技术上的差距导致发达国家必定会对发展中国家实施技术壁垒;需求层次差异构筑了发达国家较高的技术壁垒;公共选择理论激发了政府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意愿;经济上处于依赖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必定是发达国家技术壁垒的受害者。技术性贸易壁垒分为四类,有四种表现形式;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手段上的隐蔽性、内容上的复杂性、实施上的灵活性、实施对象上的针对性、结构上的系统性、实施效果的不公平性等特点;呈现出不断拓宽和加强的发展趋势。 研究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提出了地方质监部门应对技术壁垒的对策建议:加强计量、标准化、质量、认证、认可等基础性工作;服务企业,帮助企业加强基础管理,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扶优限劣,发挥好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保护各方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建立TBT的预警机制、反技术壁垒体系;针对地方特色构建技术性贸易措施保护体系,增强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郭克莎[9](2004)在《加入WTO前我国工业发展战略的演变》文中研究指明加入WTO前,我国工业发展战略的演变,基本上是围绕着对外贸易战略、利用外资战略和产业结构战略的转变面展开的。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具有由改革前的进口替代战略向出口导向战略转变的趋势,总体上仍处于有保护的出口促进战略的阶段;外资战略由限制外资战略向鼓励外资战略转变;而我国产业结构战略的转变,则是与工业化过程的演进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相伴随的,大体上经历了1979-1988年扭转片面重工业化倾向、大力发展以轻工业为主的加工制造业的阶段,1989-1991年调整工业内部结构、控制一般加工工业发展、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阶段,1992-2001年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推动工业结构由高加工度化向技术集约化转变的阶段。这三种战略的转变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构成了我国扩大开放进程中工业发展战略演变的一条主线。

罗汉[10](2005)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主要产业的影响和风险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进行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连续7年居发展中国家之首,并于2002年首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提高了我国产业的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了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政府承诺,在五年的过渡期后,中国市场将全面对世界开放。在这样的背景中,我们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到底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三次产业的影响如何?到底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软肋金融业的影响怎样?是否在引入外商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风险?这是本文加以研究的内容,而这些研究对现实中的中国经济,特别是入世之后的中国经济,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全文共分导论和七章。导论第一部分说明了本文对外商在我国直接投资进行研究的背景和动冈。第二部分介绍、评介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理论和成果。第三部分是对本文有关概念的界定。第四节、第五节和第六节分别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试图突破之处,以及逻辑框架和论述层次。第一章介绍了在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状况,及其作用。第二章介绍性地说明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证的计量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资本相比前者的作用更明显的结论,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对三次产业的作用是不同的:对农业的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上业,最后才是第三产业,并就这一结论做出自己的分析,提出政策建议。第三章通过数理相关性的分析来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并做了扼要的评论。第四章有评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就中国农业领域扩人利用外资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建议。第五章回顾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金融业的现状关系,通过先论述外商直接投资进入金融市场理论,再结合中国的现实状况阐述外商直接投资与金融业的现状关系,接着论述了加入WTO后中国金融的改革问题。进一步地,论述在金融开放中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后的机遇,再论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这是这对金融业中具体行业影响的论述。第六章论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影响,指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房地产开发市场的影响不大,但对中国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其影响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较大。第二部分论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论述了入世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契机和旅游业应对的策略。第七章体现了本文试图创新的部分:第一部分重点阐述外商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风险。这部分主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层面上的国际收支和国家产业安全造成的风险。第二部分则侧重于现实行业风险方面,分析了单个行业风险、多个行业风险和整体风险。最后部分主要论述中国入世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风险和与此相应对的措施。

二、WTO与山西机电工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TO与山西机电工业(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一、海岸线变迁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一、基本自然环境
    二、农业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第五节 小结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一) 方志类
(二) 专着类
(三) 论文类
(四) 学位论文类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中国重大装备产业安全研究 ——基于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重大意义
    1.2 研究对象、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基本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论文结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3.1 论文逻辑结构与主要结论
        1.3.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3.3 研究难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 产业安全基本理论
    2.1 产业安全经济思想与理论溯源
        2.1.1 重商主义时期及以前的经济与产业安全思想与理论
        2.1.2 幼稚工业保护及国家经济学理论
        2.1.3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贸易保护理论
        2.1.4 新贸易保护理论的产业保护思想
    2.2 国家安全、经济安全与产业安全
        2.2.1 国家安全及安全观的演进
        2.2.2 国家经济安全及其主要内容
    2.3 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综述及概念探析
        2.3.1 产业及其分类
        2.3.2 国内关于产业安全研究的主要成果
        2.3.3 关于产业安全的主要观点及简要述评
        2.3.4 关于产业安全问题的成因
        2.3.5 对产业安全进一步认识及本文的产业安全观
    2.4 产业安全的模型解释
        2.4.1 建立产业安全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
        2.4.2 产业安全基本理论模型
        2.4.3 最佳产业安全状态的确定
        2.4.4 产业安全水平的测度
        本章小结
3. 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及评价体系
    3.1 影响产业安全的因素
        3.1.1 基于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因素分析
        3.1.2 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影响因素分析
    3.2 产业安全评价体系
        3.2.1 产业安全评价的内涵与意义
        3.2.2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3 国外维护产业安全的实践
        3.3.1 美国的产业安全实践
        3.3.2 日本的产业保护与产业安全实践
        3.3.3 韩国以国内产业保护为特点的维护产业安全实践
        3.3.4 国际经验及对我国产业安全实践的启示
        本章小结
4. 产业国际竞争力基本理论
    4.1 产业国际竞争力
        4.1.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4.1.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4.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
        4.2.1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4.2.2 内生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4.2.3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研究的进展
    4.3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竞争优势理论
        4.3.1 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4.3.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4.4 后发优势理论及启示
        4.4.1 后发优势论的提出
        4.4.2 后发优势论的进一步研究及验证
        本章小结
5. 实证研究一:重大装备制造产业与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
    5.1 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与重大装备制造业
        5.1.1 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界定
        5.1.2 本文对重大装备制造业的界定
        5.1.3 重大装备制造业战略性产业特征
        5.1.4 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5.1.5 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5.2 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发展历程
        5.2.1 本文对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界定
        5.2.2 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发展历程
    5.3 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现状分析
        5.3.1 产业规模及产品产量
        5.3.2 产业内厂商结构
        5.3.3 进入和退出壁垒
        5.3.4 “走出去”情况及成功的主要原因
        5.3.5 产业市场前景
        本章小结
6. 实证研究二: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6.1 相关理论及评价的说明
        6.1.1 产业竞争力分析的相关理论模型
        6.1.2 评价主体和范围
    6.2 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
        6.2.1 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模型
        6.2.2 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说明
        6.2.3 基本数据
    6.3 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6.3.1 绩效竞争力评价
        6.3.2 规模竞争力评价
        6.3.3 潜在竞争力评价
        6.3.4 产品竞争力评价
        6.3.5 环境竞争力评价
        6.3.6 综合评价及结论
    6.4 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内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6.4.1 绩效竞争力
        6.4.2 规模竞争力
        6.4.3 创新竞争力
        6.4.4 服务竞争力
        6.4.5 全球化竞争力
        6.4.6 产品竞争力
        6.4.7 综合评价及结论
        本章小结
7. 实证研究三: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状况评价
    7.1 产业安全评价模型及方法
        7.1.1 评价模型
        7.1.2 评价方法
    7.2 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评价
        7.2.1 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2.2 评价方法的说明
        7.2.3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7.2.4 产业生存环境和竞争环境评价
        7.2.5 产业对外依存度评价
        7.2.6 产业控制力评价
        7.2.7 产业安全状况的综合评价及评价结论
    7.3 影响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的潜在因素
        7.3.1 国外厂商垄断高端原材料形成对产业发展的瓶颈性制约
        7.3.2 研发能力弱,自主创新能力不高
        7.3.3 品牌弱势
        7.3.4 系统集成能力差,服务能力弱
        7.3.5 外资并购的潜在威胁
    7.4 维护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的建议思路
        7.4.1 加快重大装备产业原材料国产化步伐
        7.4.2 推动产业重组,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重工业集团
        7.4.3 并购海外研发机构,加快产业自主技术创新
        7.4.4 引导资源整合,培育工程公司,提高系统集成能力
        7.4.5 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形成国际知名的重大装备制造基地
        7.4.6 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7.4.7 提高产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推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7.4.8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继续实施重大装备产业扶持政策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4)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与机电行业增长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特点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3.1 研究的特点
        1.3.2 研究难点及不足之处
2 文献述评
    2.1 国外理论及方法研究现状述评
        2.1.1 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行业增长理论述评
        2.1.2 关于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文献综述
    2.2 关于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研究述评
        2.2.1 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研究成果综述
        2.2.2 对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论
3 机电产品对外贸易与机电行业增长的实证模型和方法
    3.1 单位根检验原理
        3.1.1 单位根过程
        3.1.2 单位根检验——ADF 检验法
    3.2 协整(Co-integration)分析原理
        3.2.1 协整的定义
        3.2.2 协整检验方法
    3.3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原理
    3.4 典型性相关分析的原理
4 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与机电行业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4.1 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初步分析
        4.1.1 机电产品进出口的总量增长分析
        4.1.2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对机电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考察
        4.1.3 机电产品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4.2 机电产品对外贸易与机电行业增长的相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
        4.2.1 数据与变量的选择
        4.2.2 相关性检验
        4.2.3 单位根检验
        4.2.4 三变量协整检验
        4.2.5 三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
        4.2.6 LI 分别与LEX、LIM 的协整关系检验
        4.2.7 I 分别受EX 和IM 影响的短期波动误差修正模型
    4.3 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与机电行业增长的因果关系检验
        4.3.1 相关关系、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
        4.3.2 Granger 因果检验
    4.4 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与机电行业增长的回归分析
        4.4.1 我国机电工业增加值与机电产品出口额之间的回归分析
        4.4.2 我国机电工业增加值与机电产品进口额之间的回归分析
        4.4.3 多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
    4.5 实证结果分析
        4.5.1 机电产品进出口对机电工业总量增长有强劲的拉动效应
        4.5.2 机电产品出口促进机电行业增长的机理分析
    4.6 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与机电行业增长的典型性相关分析
        4.6.1 典型性相关分析的过程及结果
        4.6.2 对实证分析结果的解释及评论
5 促进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对行业拉动效应的政策建议
    5.1 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1.1 机电产品出口中存在的问题
        5.1.2 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存在问题的建议
    5.2 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2.1 我国机电产品进口中存在的问题
        5.2.2 对我国机电产品进口存在问题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动因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主要创新
第一章 产业政策有效性的相关理论
    一、产业政策的基本内容
        (一) 产业政策定义
        (二) 产业政策体系
    二、产业政策有效性相关理论述评
        (一) 关于政府与市场的功能界区及产业政策的取舍
        (二) 关于实施产业政策必要性的研究
        (三) 产业政策必要性与有效性之辩
    三、产业政策有效性的衡量与判断
        (一) 国内外对政策评估标准的研究
        (二) 产业政策有效性的判断标准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政策空间及其效果
    一、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产业政策的空间
        (一) 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政策作用的空间
        (二)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有机融合及其实践难题
        (三)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冲突及其协调
    二、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产业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一) 产业新的发展趋势与产业政策有效性
        (二) 国际规则的约束与产业政策有效性
    三、经济全球化需要增强民族国家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一) 产业自组织需要增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二) 政策溢出效应下的国际协调需要增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三) 推进高科技产业发展需要增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第三章 中国产业政策及其政策效果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产业政策及其政策效果
    二、转轨时期中国产业政策及其政策效果
        (一) 国民经济调整和“六五”期间的产业政策及其政策效果
        (二) “七五”期间的产业政策及其政策效果
        (三) 转轨时期影响我国产业政策效果的制约因素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产业政策及其政策效果
        (一) 产业政策背景
        (二) 产业政策内容
        (三) 产业政策效果
        (四) 影响产业政策效果的制约因素
第四章 增强中国产业政策的有效性,提升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主要发达国家的产业政策实践及启示
        (一) 日本的产业政策实践
        (二) 韩国的产业政策实践
        (三) 美国的产业政策实践
        (四) 德国的产业政策实践
        (五) 主要发达国家产业政策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二、增强我国产业政策有效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一) 弱化政府干预,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自组织
        (二) 强化政府调控,利用 WTO 规则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
        (三) 树立动态、系统、交互的产业政策观,实现产业结构政策与产业组织政策的良性互动
        (四) 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培养产业动态比较优势,改变产业比较劣势
        (五) 建立产业政策实施保障机制,确保产业政策实施效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6)技术性贸易壁垒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0.2 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文献综述
        0.2.1 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状况
        0.2.2 国内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状况
    0.3 论文结构安排
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论界定
    1.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涵
        1.1.1 观点综述
        1.1.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涵义
        1.1.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本质
    1.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1.2.1 技术性贸易措施
        1.2.2 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
        1.2.3 包装和标签要求
        1.2.4 信息技术壁垒
        1.2.5 绿色壁垒
    1.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1.3.1 形式上的合法性
        1.3.2 本质上的双重性
        1.3.3 内容上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1.3.4 手段上的隐蔽性和灵活性
        1.3.5 做法上的歧视性
        1.3.6 作用机制上的循环性
        1.3.7 实施中的争议性
        1.3.8 作用效果上的双刃性
2. 贸易保护理论与技术性贸易壁垒
    2.1 国际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2.1.1 贸易保护的理论综述
        2.1.2 贸易保护的实证研究
        2.1.3 贸易壁垒
    2.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2.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现状
        2.2.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
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
    3.1 需求机制
        3.1.1 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和普遍认可
        3.1.2 克服市场失灵的需要
        3.1.3 寻求新贸易保护手段的需要
    3.2 供给机制
        3.2.1 各国技术性措施间的差异
        3.2.2 各国政府间的博弈
        3.2.3 技术性贸易壁垒国际约束的局限
        3.2.4 国际贸易中涉及的技术性问题的日趋复杂性
        3.2.5 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
4.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分析
    4.1 作用机制
        4.1.1 数量抑制效应
        4.1.2 价格抑制效应
        4.1.3 动态抑制效应
    4.2 进口国的经济效应分析
        4.2.1 进口小国的经济效应分析
        4.2.2 进口大国的经济效应分析
    4.3 出口国的经济效应分析
        4.3.1 消费者效应
        4.3.2 产业效应
        4.3.3 福利净效应
5.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我国对外贸易
    5.1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逆贸易影响
        5.1.1 限制我国出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和趋势
        5.1.2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逆贸易影响分析
    5.2 我国外贸出口频繁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原因
        5.2.1 对传统贸易壁垒替代的需要
        5.2.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多米诺效应
        5.2.3 制衡机制的缺乏
        5.2.4 薄弱的情报系统
        5.2.5 不正确的发展观导致的环境恶化
    5.3 TBT对我国出口的顺贸易影响
        5.3.1 推动产品和技术的创新
        5.3.2 推动合格评定制度的发展
        5.3.3 推动技术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5.3.4 提高生产企业的消费者意识
        5.3.5 提高国民的环境意识
6. 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6.1 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指导思想和整体运行框架
        6.1.1 指导思想
        6.1.2 总体运行框架
    6.2 政府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6.2.1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体系
        6.2.2 构建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6.2.3 推进国际认证
        6.2.4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6.2.5 加快技术法规体系的建设
        6.2.6 加强对WTO规则的研究和利用
    6.3 行业协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6.3.1 国外行业协会发展的模式和特点
        6.3.2 行业组织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有优势
        6.3.3 我国行业协会的现状
        6.3.4 我国行业协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6.4 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6.4.1 认真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6.4.2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6.4.3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6.4.4 作好计量和成本核算基础工作
        6.4.5 积极申请国际认证
        6.4.6 树立环保观念,实现清洁生产和绿色营销
        6.4.7 进行海外投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提升中国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和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3 研究的思路与基本框架
第2章 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框架和评价方法
    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发展
        2.1.1 外生比较优势理论与产业国际竞争力
        2.1.2 内生比较优势理论与产业国际竞争力
        2.1.3 波特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2.2 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
        2.2.1 有关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定义
        2.2.2 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范式
        2.2.3 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2.3 小结
第3章 中国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业绩评价
    3.1 中国机电产业出口现状分析
        3.1.1 出口数量和产品结构
        3.1.2 出口主体与目标市场
        3.1.3 国际地位
    3.2 中国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总体评价
        3.2.1 中国机电产业竞争指数表现
        3.2.2 中国出口机电产品的产品结构与市场集中度
        3.2.3 主要结论
    3.3 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结构变化
        3.3.1 中国分类机电产品竞争指数表现
        3.3.2 我国分类机电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国际比较
        3.3.3 主要结论
    3.4 中国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品种考察
    3.5 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总结
第4章 影响我国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4.1 直接因素指标
        4.1.1 要素条件
        4.1.2 国内需求
        4.1.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4.1.4 市场主体、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
    4.2 间接因素指标
        4.2.1 环境因素
        4.2.2 政府行为
    4.3 结论
第5章 对提升中国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若干建议
    5.1 制定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
        5.1.1 自主出口品牌战略
        5.1.2 发展新型的贸易形式
        5.1.3 通过产品附加服务创造竞争优势
    5.2 扭转现有劣势
        5.2.1 调整机电产业生产结构,加快机电产业国际化进程
        5.2.2 加快机电产业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具有高新技术的机电产品
    5.3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5.3.1 政府应充分发挥“品牌战略”的引导作用
        5.3.2 利用WTO有关规定合理保护我国机电产业
第6章 结论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本文主要价值
    6.3 本文主要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三章数据附表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地方质监部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直面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威胁
    1.2 我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状况
    1.3 地方质量监督部门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技术壁垒及其形成机制
    2.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
    2.2 技术壁垒的形成机制分析
    2.3 发达国家技术壁垒的特点
    2.4 技术壁垒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技术壁垒的作用、特点与对策
    3.1 技术壁垒的作用
    3.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3.3 应对技术壁垒的策略
第四章 山西省对外贸易及其技术壁垒对策研究
    4.1 山西省对外贸易及其作用
    4.2 山西省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4.3 促进山西对外贸易的对策研究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加入WTO前我国工业发展战略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外贸易战略的演变
二、利用外资战略的演变
三、产业结构战略的演变

(10)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主要产业的影响和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动因
    第二节 国外学者有关理论分析与国内学者相关研究成果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主流理论
        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
        三、国内学者相关研究成果
    第三节 本文有关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突破之处
    第六节 逻辑框架和论述层次
第一章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发展和特征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几个特点
第二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总体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
        一、理论描述
        二、模型方法
        三、方法评价
    第二节 数据选取
        一、总量数据的选取
        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高、中、低地区的划分及数据选取
        三、三次产业的数据选取
    第三节 外商直接投资的表现
        一、总量指标
        二、按吸引外资多寡分组
    第四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三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的影响
    第一节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工业的地位
        一、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工业资产形成中的地位
        二、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工业产出中的地位
        三、外商投资在工业利税中的地位
    第二节 外商投资对工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一、1995年和2000年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结构与三资工业企业产值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二、2000年全部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与三资工业企业资产原值相关性分析
        三、1995年全部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结构与三资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结构和2000年全部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结构与三资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结构进行的相关性分析
        四、1995年中全部工业企业与三资工业企业出口收入产业结构和出口销售收入比重的相关性分析
    第三节 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人力资源开发
        一、中国科技人员进行合作研究和技术开发
        二、为在华企业培养本土化的高级管理人才
        三、在企业内部对员工进行多层次的培训
        四、为本土企业培训人才提供支持
    第四节 对外商直接投资工业的初步评价
        一、大规模外商直接投资的注入对工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范围日益广泛
        二、外商投资工业企业领域基本上属初级层次
        三、负面效应
第四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第一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一、我国农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
        二、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农业领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现状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第三节 简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五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第一节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
        一、跨国直接投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
        二、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金融改革
    第二节 金融开放过程中的效应
        一、宏观效应
        二、微观效应
        三、金融开放过程中的消极因素及其对策
    第三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银行业的深远影响
        一、中国银行系统存在诸多问题,金融风险较大
        二、目前外商对中国银行业直接投资的特点
        三、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银行业的深远影响
    第四节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保险业
        一、中国保险业发展的进程
        二、当前中国保险业的市场格局
        三、外资保险机构在华经营业务现状
第六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其他行业的影响
    第一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影响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房地产投资开发的影响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房地产中介服务业的影响
        三、结论
    第二节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旅游业
        一、中国旅游业的开放及利用外资现状
        二、未来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契机
        三、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旅游业的积极影响
        四、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旅游业的消极影响
第七章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风险和对策
    第一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影响
        一、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收支风险
        二、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家产业安全风险
    第二节 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实行业风险
        一、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和市场控制风险——单个行业风险一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联动产业的负面影响——多个行业风险
        三、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风险——整体风险
        四、结论
    第三节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风险及对策
        一、外商直接投资将降低资本管制的效力
        二、外商直接投资将增大开放资本项目的压力
        三、消除外商直接投资负面影响的措施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四、WTO与山西机电工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2]中国重大装备产业安全研究 ——基于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的实证分析[D]. 张林超.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 [3]山西主导产业增长空间受限 接续产业发展任重道远[J]. 窦志达. 山西能源与节能, 2007(04)
  • [4]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与机电行业增长的实证研究[D]. 雷虹. 重庆大学, 2006(02)
  • [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D]. 韩小威. 吉林大学, 2006(10)
  • [6]技术性贸易壁垒经济分析[D]. 康晓玲. 西北大学, 2006(11)
  • [7]提升中国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和政策建议[D]. 方瑜. 同济大学, 2006(10)
  • [8]地方质监部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D]. 王晓慧.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 [9]加入WTO前我国工业发展战略的演变[J]. 郭克莎.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4(03)
  • [10]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主要产业的影响和风险分析[D]. 罗汉. 复旦大学, 2005(07)

标签:;  ;  ;  ;  ;  

WTO与山西机电行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