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温非金属补偿器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鲁得浦[1](2021)在《用于多点热源热控技术的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研究》文中指出回路热管是柔性高效的两相流换热部件,通过工质的相变以及毛细芯的抽吸作用实现高效传热。随着国内外对回路热管研究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回路热管经历着从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到应用需求多样化的变革,因此基于不同应用环境下的异型结构回路热管在近年来不断涌现。多蒸发器回路热管是在传统回路热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结构,通过多个蒸发器并联,实现对多个离散点热源的高效热收集与排散,打破了传统回路热管点对点的单一热传输方式,适用于空间探测技术中对多阵列红外探测器的散热。本文针对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中的多个探测器制冷的应用背景,进行了一个冷凝器连接多个蒸发器的回路热管(即多蒸发器回路热管)样机的研究,从设计理论,模拟数值计算和实验探究三个方面研究样机启动、运行的规律。首先讨论了回路热管的基本原理,从毛细原理、传热极限以及工质在回路内的P-T图的分析,对回路热管驱动力来源、相变过程、传热传质过程等进行机理分析和透彻认知,从中挖掘影响多蒸发器回路热管运行的条件因素以及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在明确运行机制后,对国内外多蒸发器回路热管及其他两相回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明确了现有发展的不足,确定了本文研究方法与方向。基于一定的设计理论本文先后研制了三台回路热管样机。按其结构分为网状式并联管路的双蒸发器回路热管和三蒸发器回路热管,以及双层冷凝器结构式的四蒸发器回路热管。设计理论不仅着眼于一般回路热管设计遇到的蒸发器、冷凝器、补偿器、吸液芯及管线的结构与选材、工质选取等内容,而且针对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特有的问题:补偿器大小设计、蒸发器数目约束条件和充液量设计等问题,形成了对多蒸发器回路热管设计的全面考虑因素。每台样机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其中,双蒸发器回路热管的研究目的是探寻并联蒸发器结构在不同温区对启动、运行特性的影响;三蒸发器回路热管的研究目的是管路不对称条件下,不同加热分配方式及不同充液率条件对多蒸发器回路热管运行的影响;四蒸发器回路热管是综合上述结论后通过结构设计提高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的传热极限,并测试其运行可靠性及稳定性。以网状式并联的三蒸发器回路热管的结构为物理模型,建立了一维热阻网络的稳态模型及流阻网络模型,通过数值迭代的方法进行仿真计算。首先通过对并联管路中传热过程分析,建立压力平衡关系和能量平衡关系。然后通过压降关系找到并联回路中压降最大的主回路。最后通过计算找出热量、流量在三个蒸发器间的分配关系,以主回路补偿器的能量守恒为依据进行回路温度场、压力场的迭代计算。该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吻合,为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的设计和运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可应用于进一步的参数化研究和设计优化工作。对网状式管路并联的多蒸发器回路热管进行实验研究。网状式管路并联的多蒸发器回路热管样机分别采用两个蒸发器和三个蒸发器,研究温区170K,工质为乙烷。双蒸发器回路热管探究了并联结构与单蒸发器回路热管的异同,研究了170~250K温区内的启动和运行特性,发现了样机可在两种加热方式下直接启动,并观察到蒸发器之间在运行过程中的热分享特性,在低温区170K时出现温度振荡,出现振荡的原因判定为充液率不足。随后针对不同加热功率分配和非对称结构对回路流体分布和传热性能的影响研制了三蒸发器回路热管,验证了该样机的蒸发器热分享特性,并发现由于结构问题存在热分享的方向性,并通过两种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充液率确定了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的补偿器工作方式,在热分享性和单蒸发器回路热管毛细极限的限制下,样机传热极限达到了50W。为提高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的传热极限研制了双层冷凝器结构的四蒸发器回路热管。样机采用丙烯为工质,双层冷凝器的优点体现在,其一,分层结构便于实现多个并联管路的对称分布,避免了逐级并联的三通结构带来了压降的差异,有效减少了各回路的流量分配不均现象;其二,冷凝器设计加大了密闭回路的总容积,增加了回路的储液能力,并通过补偿器的连接以自适应调节各补偿器压力的作用减少流量分配不均的情况。通过对该样机的性能测试,首先证明了该样机不同加热功率分配方式的热分享特性,并且在回路流阻差异减少的前提下,最大传热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达到230W),对四个蒸发器的平均传热极限已接近同条件下单蒸发器回路热管的传热极限。同时,从应用层面考虑,对该样机进行了逆重力条件下的运行可靠性分析和变功率加热条件下的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样机在蒸发器整体提升30mm以内均可维持正常的运行状态,并且适应各种不同加热功率变化,有良好的稳定性。本文围绕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的实验探究,在理论模型的支撑下对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的设计进行改进,总结了不同样机的运行特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本文的工作对未来多蒸发器回路热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化提供参考与支撑。
张鹏[2](2019)在《功能梯度毛细芯及其环路热管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环路热管(Loop Heat Pipe,LHP)是一种高效的两相换热装置,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优势逐渐成为高热流密度电子元器件散热的前沿技术。而随着环路热管的小型化发展,环路热管的热泄漏问题逐渐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毛细芯是影响环路热管换热性能的关键部件,提供了蒸发换热表面和工质循环的驱动力。毛细芯连接蒸发器和补偿器,其有效导热系数的分布是决定环路热管热泄漏问题的关键因素。为降低通过毛细芯向补偿器的热泄漏,本论文基于平板型环路热管,研制了沿工质流动方向有效导热系数递变的功能梯度毛细芯,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毛细芯有效导热系数递变对毛细芯和环路热管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设计制备了一批沿工质流动方向有效导热系数递变的一体化功能梯度毛细芯,调整不同有效导热系数毛细芯层的厚度比,探索了以镍(Ni)和聚四氟乙烯(PTFE)为材料的毛细芯烧结工艺;2.对功能梯度毛细芯进行了基本参数和性能参数的实验表征。采用浸泡介质法测定了毛细芯的孔隙率均在48.64%左右;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毛细芯的孔径结构和形态,并使用压汞法测量了 Ni毛细芯和PTFE毛细芯的孔径分布,结果显示Ni毛细芯孔径分布较为集中,而PTFE毛细芯表现出了典型的双孔径毛细芯的孔径分布特点;使用稳态法测量了毛细芯的有效导热系数,结果显示Ni毛细芯的有效导热系数较PTFE毛细芯有效导热系数大。传质抽吸实验结果表明当工质为无水乙醇时,Ni毛细芯有更好的抽吸传质性能,但功能梯度毛细芯的抽吸传质性能与毛细芯层厚比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此外,功能梯度毛细芯的蒸发传热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功能梯度毛细芯的蒸发传热性能好于单一有效导热系数毛细芯。3.设计了一种可拆卸替换毛细芯的环路热管蒸发器并制造了相应的环路热管,实验研究了不同功能梯度毛细芯对环路热管启动性能和变工况运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部分功能梯度毛细芯环路热管可以有效改善热泄漏问题,降低启动时间和系统的运行温度,并抑制环路热管的温度波动问题。
卫永刚,张寿康,刘林[3](2019)在《重载铁路接触网液压式张力补偿器研制应用》文中认为运用无源自适应技术研制了一种新型接触网张力补偿器,该张力补偿器性能可靠、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寿命长,解决了重载铁路运行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邹崴[4](2018)在《某重点实验室高温高压压缩空气管道设计及应力分析》文中指出管道的应力分析是跨越材料、冶金、材料力学等多学科的交差学科,对于高温、高压管道应力分析研究的动力来源于国家航空航天、核电、石油化工、军工等行业的发展需求,本研究方向相关行业的工程大多为国家重点大型工程,如:“俄气南供”、国内各核电工程、军工、航天等领域,民用建筑热工极少遇到相关参数的工程内容。为了便于压力管道工程的设计、安装、制造、使用、验收和维护,本文采用有限单元法对管道在特定运行工况下进行应力分析。某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一套高温、高压的实验装置,该套装置由几个设备组成,设备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管道内输送的介质为压缩空气,介质设计温度为500℃~800℃,管道设计压力最大为40.0MPa。我国现行管道应力计算采用的设计规范《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8规定我国压力管道的设计规范使用的范围是压力(?)42MPa,而对于高温对于管道的影响,《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8的条文解释中只是说明采用材料需用温度下的金属材料即可,而对材料的选择方式并没有做详细的说明。在高温工作条件下,采用国标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的计算结果参照美标要相对保守。工程实际参考美标ASMI标准,采用有限单元法对管道、管系进行应力分析。本文通过工程实践的要求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结合冶金学的知识,对工作钢管的金属材料进行选择,并校核制管标准与管件标准的可靠性。根据数值模拟分析结果,确定产生应力集中的主要位置为主管的弯头处、主管与支管连接的三通处、支管与设备连接的法兰处。在主管上安装补偿器可以降低主管对于支管切向的应力,通过加大干管与弯头的壁厚,可以改善主管道的受力状况,但会增加主管对于支管切向的应力,采用大转弯半径弯头可以将低弯头处的应力集中。可以通过再支管上增加U型弯及在支管上安装补偿器的手段减少支管对于主管及设备接口法兰处的推力。采用上述措施后,管系内的峰值应力降低到管道及管件自身的能够承受的应力范围内,管道可以在峰值应力工况下运行。
徐放[5](2017)在《大口径轻量化铝反射镜加工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今社会,为了满足空间探测设备对观测分辨力和成像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设计上往往需要采用更长焦距、更大口径的光学系统,大口径轻量化反射镜越来越受到设计者的青睐。所以本文提出采用铝合金作为轻量化反射镜的材料。铝合金反射镜可以借助于现有的机械加工方法快速制作基体结构,使用单点金刚石车削加工光学镜面,显着减少加工时间和成本,同时获得满足中、长波红外波段应用的光滑镜面。另外铝合金反射镜能够进行充分的轻量化设计,还能设计出光学机械一体化的安装和调整结构,简化反射镜的支撑结构,对整个光机系统的轻量化设计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铝合金反射镜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详细叙述了铝合金反射镜的研制过程,对反射镜基底的尺寸稳定化处理、镜面车削加工开展了相关实验,获得了可行的装夹方式、切削参数的数据及冷、热处理工艺。尝试了使用化学改性方法制备镍磷合金膜层,最终通过单点金刚石车削和古典抛光相结合的加工方式,制作出了符合可见光波段使用要求的铝合金反射镜。
张盼,李明兴,张玉杰,李晓旭,程文琪,于振毅,李延夫[6](2016)在《旋转补偿器应用及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旋转补偿器作为较新型补偿器,以其补偿量大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管道系统中,但其生产、应用、检测等方面体系尚在建立与完善中,本文基于目前旋转补偿器的现状与应用前景,结合正在制定的标准,对其应用及检测技术进行介绍。
张再阳[7](2016)在《高温高压旋转补偿器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补偿器是安装于热力管道,进行管道热补偿的重要装置。其中旋转补偿器与其他种类的补偿器相比,具有补偿量大、密封性能较好,长期运行不需维护、适用于高温高压的场合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现场运行过程中,出现过补偿器爆裂及气体泄漏现象,并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对于高温、高压下旋转补偿器的整体受力、危险位置和密封性能研究较少。本文计算旋转补偿器基本参数,通过四种模型的对比分析提出—种模拟管道及旋转补偿器整体模型的最优方法,分析旋转补偿器的危险位置及密封性能,并通过现场实验进行验证,最后完成旋转补偿器辅助设计软件的编译。通过对旋转补偿器及管道基本参数的计算分析,得到不同旋转臂长度、不同直管段长度对管道整体变形的影响。建立四种不同的管道整体模型,通过与理论计算的对比分析,提出一种用于模拟管道加装旋转补偿器模型的最优方法。分析支撑点处支反力的分布趋势,以及摩擦系数对补偿器性能的影响。完成了管道的模态分析,为防止管道的共振、减小噪声提供了参考。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旋转补偿器进行强度分析和密封性能分析,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得出结论:异径管的变径处应力值较大,为危险位置,现场的爆裂事故通常发生于此处。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原有结构此处的圆角半径为R40mm,优化后结构此处的圆角半径为R45mm。在设计工况下,密封圈的接触比压为42.61-81.79MPa,最小接触比压大于3倍的设计压力,密封性能可靠,在高压情况下不会发生泄漏。压力升高过程中,在压力低于3MPa时,填料起主密封作用;压力大于3MPa后,密封圈代替填料起主密封作用。对旋转补偿器进行现场应力测试,实验数据与有限元模拟数据相吻合,误差较小,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利用、Visual Basic 6.0开发工具,开发了旋转补偿器辅助设计软件,提高设计的可靠性并减少设计过冲中的工作量。
陈跃勇[8](2016)在《180K-200K大冷量低温回路热管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快速发展,空间光学成像/探测系统对制冷量的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大规模焦平面探测技术和低温光学系统的应用,对制冷功率的需求达到了几十瓦甚至上百瓦,因此需要使用大冷量的制冷机进行冷却。高空间分辨率的光学系统对空间位置、应力变形以及振动极为敏感,制冷机的振动及电磁干扰会对光学成像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柔性的传输方案将制冷机冷头的冷量传输到探测器、焦平面或低温光学上。低温回路热管是一种高效、被动式的两相换热设备,由于蒸发器和冷凝器是通过柔性的气体管线和液体管线连接,因而可以满足各种空间布局要求,实现冷量的长距离传输,抑制制冷机振动对光学和探测系统的影响。为了满足我国未来大型巡天光学系统的大冷量需求,本文开展了180K200K大冷量低温回路热管的研究。本文以大规模巡天项目实际需求为目标,对低温回路热管进行了工质选择及部件设计。在冷凝器设计过程中,根据微通道换热器技术具有高效、轻量、紧凑的特点,设计并制作了两种微通道冷凝器:并行微通道冷凝器和蛇形微通道冷凝器。针对补偿器与蒸发器之间的连接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液体引管结构,并采用镍粉烧结多孔材料为毛细芯,乙烷为工质,设计并制作了两套低温回路热管装置CLHP1和CLHP2。通过实验研究,两套低温回路热管样机均能实现213K@54W的传热量,比较了两种微通道冷凝器的进出口温差,并行微通道冷凝器两端温差小,温度分布均匀,蛇形微通道冷凝器进出口温差大,温度梯度大,分析原因为结构不同造成流体在冷凝器内的流动过程存在差异。针对CLHP1和CLHP2工作温度偏高的问题,分析了漏热的影响,指出吸液芯热导率较大,导致毛细芯的径向漏热较大是造成温差较大的主要原因,并利用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比较吻合。并利用数学仿真模型,对毛细芯热导率为5W/(m·K)、2W/(m·K)以及1W/(m·K)时的温差进行了仿真,为今后的改进指明了方向。为研究不同热导率吸液芯的影响,采用热导率较低的氮化硅陶作为瓷吸液芯,从加工精度、安装工艺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氮化硅陶瓷多孔材料与镍粉烧结吸液芯的区别。采用氮化硅陶瓷毛细芯制作了两套低温回路热管CLHP1A和CLHP2A。对CLHP1A进行了实验研究,该低温回路热管的传热能力达到了192K@52W。实验发现氮化硅陶瓷热扩散系数较高,造成蒸发器核心内的工质容易被加热气化,造成低温回路热管CLHP1A和CLHP2A可能启动失败的问题,对未进行有效除气情况下不凝性气体对CLHP2A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裴群[9](2014)在《三元氟橡胶非金属补偿器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简介大型/特大型整体复合型三元氟橡胶非金属补偿器的研制。采用三元氟橡胶胶料和无碱膨体纱玻璃纤维织物,以特制双U形压型模具、压角模具和接头模具,制成脱硫设备和锅炉烟风系统用大型/特大型整体复合型非金属补偿器。实际使用时产品密封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好,补偿量大,完全满足用户要求,性能达到或超过FSA-DSJ-402-09标准。
郑大勇,陶瑞峰,张玺,向猛[10](2014)在《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文中研究指明200吨级大推力氢氧发动机是重型运载火箭的基础,是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与以往氢氧发动机相比,大推力氢氧发动机推力量级和结构参数均有大幅度提高,是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高空发动机,发动机的设计、生产和试验技术跨度大、要求高,需要开展一系列的技术攻关工作。根据200吨级大推力氢氧发动机技术特点,介绍了发动机的总体技术方案,根据发动机技术特点和使用要求,梳理了一批制约发动机技术水平提高、系统方案优化和工程实施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二、高温非金属补偿器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温非金属补偿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用于多点热源热控技术的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回路热管基本原理 |
1.2.1 回路热管的构成及功能 |
1.2.2 多孔介质毛细作用 |
1.2.3 回路热管热力学过程分析 |
1.2.4 传热极限 |
1.3 常见回路热管介绍 |
1.4 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的研究现状 |
1.4.1 多蒸发器回路热管发展及实验研究现状 |
1.4.2 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理论计算模型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蒸发器回路热管设计及实验系统 |
2.1 基本构型设计和分析 |
2.2 工质选取 |
2.3 蒸发器设计 |
2.4 补偿器设计 |
2.5 工质充装及系统 |
2.6 样机及实验装置系统 |
2.7 误差分析 |
2.8 本章小节 |
第3章 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的数学模型建立和模拟计算 |
3.1 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的一维稳态建模 |
3.1.1 建模的基本假设 |
3.1.2 热流分析 |
3.1.3 各部件的模型建立和计算 |
3.2 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的求解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状式管路并联的多蒸发器回路热管实验研究 |
4.1 蒸发器并联的性能探究 |
4.1.1 250K温区双蒸发器回路热管启动与运行 |
4.1.2 170K温区双蒸发器回路热管启动与运行 |
4.1.3 实验结果讨论 |
4.2 三蒸发器回路热管的实验研究 |
4.2.1 三蒸发器回路热管的启动特性研究 |
4.2.2 三蒸发器回路热管的运行特性研究 |
4.2.3 实验结果讨论 |
4.3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的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层冷凝器结构的多蒸发器回路热管设计及实验研究 |
5.1 双层冷凝器结构的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的设计制造 |
5.1.1 双层冷凝器的设计方案 |
5.1.2 双层冷凝器的结构和工艺改进 |
5.1.3 工质及温区的选取 |
5.1.4 蒸发器及管线布置 |
5.2 实验装置与系统 |
5.3 四蒸发器回路热管的运行特性研究 |
5.3.1 单蒸发器回路热管性能测试 |
5.3.2 不同加热方式下运行特性研究 |
5.3.3 逆重力条件下的运行特性研究 |
5.3.4 动态变加热功率下的运行特性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功能梯度毛细芯及其环路热管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环路热管简介 |
1.1.1 环路热管工作原理与特性 |
1.1.2 环路热管理论基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环路热管应用研究 |
1.2.2 环路热管基础研究 |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功能梯度毛细芯的设计、制备及表征 |
2.1 功能梯度毛细芯的设计和制备 |
2.1.1 功能梯度毛细芯的设计 |
2.1.2 功能梯度毛细芯的制备 |
2.2 功能梯度毛细芯基本参数的表征 |
2.2.1 毛细芯体积收缩率的测定 |
2.2.2 毛细芯孔隙率的测定 |
2.2.3 毛细芯孔径的测定 |
2.2.4 毛细芯有效导热系数的测定 |
2.3 功能梯度毛细芯性能参数的表征 |
2.3.1 抽吸传质性能 |
2.3.2 蒸发传热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路热管的设计制造 |
3.1 环路热管的设计 |
3.1.1 蒸发器设计 |
3.1.2 补偿器设计与工质填充 |
3.1.3 管路及冷凝器设计 |
3.2 环路热管的设计校核 |
3.2.1 蒸汽压力校核 |
3.2.2 毛细压力校核 |
3.2.3 补偿器容积校核 |
3.3 实验台的搭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功能梯度毛细芯环路热管传热性能的对比研究 |
4.1 环路热管的启动特性和变工况运行特性研究 |
4.1.1 环路热管的启动特性研究 |
4.1.2 环路热管的变工况运行特性研究 |
4.2 功能梯度环路热管运行特性对比研究 |
4.3 环路热管的热漏、热阻与温度波动分析 |
4.3.1 热漏影响分析 |
4.3.2 热阻影响分析 |
4.3.3 温度波动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重载铁路接触网液压式张力补偿器研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液压式张力补偿器的研制 |
1.1 工作原理 |
1.2 总体思路 |
1.3 结构设计 |
1.4 填充参数计算 |
1.5 复式组合密封设计 |
1.6 制造工艺及检测试验 |
1.7 使用范围、技术条件及标准 |
2 应用效果及主要特点 |
2.1 安装使用方法及应用效果 |
2.2 国内外张力补偿器性能比较 |
2.3 液压式张力补偿器主要特点 |
3 结语 |
(4)某重点实验室高温高压压缩空气管道设计及应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际上常用的标准体系 |
1.2.2 国内常用的标准体系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CAESARⅡ软件管道应力分析的理论基础 |
2.1 局部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矩阵及等效节点荷载列阵 |
2.2 整体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矩阵和等效节点荷载列阵 |
2.3 管系总体刚度矩阵和管系节点荷载阵列 |
第三章 高温高压压缩空气管道材质的选择 |
3.1 钢管用金属材料 |
3.1.1 金属的微理结构 |
3.1.2 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能 |
3.2 高温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
3.3 高压对管道材料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温高压压缩空气管道受力分析的计算机模拟 |
4.1 管道布置的初步设想 |
4.2 管系模型的建立 |
4.2.1 模型的尺寸参数 |
4.2.2 边界条件的设置 |
4.3 计算机模拟分析 |
4.3.1 原始状况下管道的受力分析 |
4.3.2 在主管上安装补偿器、并加大了主管壁厚后的受力分析 |
4.3.3 支管采用U型弯后的受力分析 |
4.3.4 支管安装补偿器后的受力分析 |
4.4 温度升高后管道峰值应力的变化 |
4.4.1 计算机模拟数值分析800℃时管道的应力 |
4.4.2 与500℃时管道应力的对比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大口径轻量化铝反射镜加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反射镜材料的选择 |
1.3 国内外大口径非球面反射镜加工技术及应用现状 |
1.3.1 传统非球面加工方法 |
1.3.2 小磨头技术 |
1.3.3 磁流变抛光技术(Magnetorheological Finishing) |
1.3.4 应力盘抛光技术(Stress Lap Polishing) |
1.3.5 离子束抛光技术(Ion Beam Figuring) |
1.3.6 单点金刚石车削 |
1.4 大口径非球面检测技术 |
1.4.1 直接面形轮廓测量法 |
1.4.2 几何光线检测法 |
1.4.3 干涉法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铝合金反射镜的稳定化处理 |
2.1 铝合金反射镜镜坯的机械加工 |
2.2 铝合金反射镜的稳定化处理技术 |
2.3 稳定化处理工艺实验过程 |
2.4 实验结果和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轻量化反射镜加工面形控制及零件装夹方案设计 |
3.1 工装设计 |
3.1.1 装夹定位问题 |
3.1.2 装夹方式制定 |
3.2 粘接剂的选择 |
3.3 装夹工艺流程 |
3.4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轻量化反射镜单点金刚石车削工艺参数优化 |
4.1 单点金刚石车削技术 |
4.1.1 单点金刚石车削原理 |
4.1.2 单点金刚石车削表面轮廓 |
4.2 单点金刚石刀具 |
4.2.1 单点金刚石刀具概述 |
4.2.2 单点金刚石刀具参数的选择 |
4.2.3 单点金刚石刀具的刃口误差 |
4.3 影响单点金刚石车削加工的因素 |
4.4 实验设备 |
4.4.1 加工设备 |
4.4.2 检测设备 |
4.5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5.1 机床主轴转速对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4.5.2 车削深度对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4.5.3 进给速度对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4.5.4 切削液对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4.5.5 零件的面形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
4.6 本章小结 |
5 铝合金反射镜表面改性层的制备和抛光工艺 |
5.1 铝合金化学镀制镍磷合金技术 |
5.1.1 技术原理 |
5.1.2 工艺流程 |
5.1.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5.2 镍磷合金改性层的抛光 |
5.2.1 工艺流程 |
5.2.2 抛光工艺方案 |
5.2.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高温高压旋转补偿器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前人研究成果 |
1.2.1 自然补偿 |
1.2.2 方形补偿器 |
1.2.3 套筒式补偿器 |
1.2.4 球形补偿器 |
1.2.5 波纹补偿器 |
1.2.6 旋转补偿器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预期达到的结果 |
第二章 旋转补偿器基本参数计算 |
2.1 旋转补偿器的工作原理 |
2.2 旋转补偿器的布置方式 |
2.2.1 Z型布置 |
2.2.2 L型布置 |
2.3 旋转补偿器力学计算 |
2.4 管道支架允许最大跨距的计算 |
2.4.1 强度条件 |
2.4.2 刚度条件 |
2.4.3 允许最大跨距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旋转补偿器及相关管线整体分析 |
3.1 最优模拟方法的分析 |
3.1.1 管路的参数和材料属性 |
3.1.2 模型1有限元分析 |
3.1.3 模型2有限元分析 |
3.1.4 模型3有限元分析 |
3.1.5 模型4有限元分析 |
3.2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3.3 支撑点的支反力分布趋势 |
3.4 摩擦系数对补偿器性能的影响 |
3.4.1 摩擦系数对管道轴向位移的影响 |
3.4.2 摩擦系数对固定端轴向支反力的影响 |
3.5 管道模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旋转补偿器应力分析及密封性能分析 |
4.1 设计工况温固耦合分析 |
4.1.1 温度场分析 |
4.1.2 热应力分析 |
4.2 强度校核 |
4.3 螺栓的选型及校核 |
4.3.1 螺栓面积校核 |
4.3.2 螺栓布置校核 |
4.4 结构优化 |
4.5 密封性能分析 |
4.5.1 填料密封力学分析 |
4.5.2 量化主、副密封的交替作用 |
4.5.3 密封圈宽度对密封效果的影响 |
4.6 优化结构的水压实验工况分析 |
4.6.1 有限元分析 |
4.6.2 强度校核及密封性能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场应力测试 |
5.1 实验内容 |
5.1.1 实验压力的确定 |
5.1.2 实验仪器 |
5.1.3 实验工况 |
5.2 强度测点位置及编号 |
5.3 测点应力值 |
5.4 实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旋转补偿器辅助设计软件 |
6.1 软件功能及界面 |
6.2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成果 |
7.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8)180K-200K大冷量低温回路热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热管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1 传统直热管 |
1.2.2 回路热管 |
1.2.3 毛细泵回路 |
1.2.4 脉动热管 |
1.3 回路热管的工作原理 |
1.3.1 毛细压力 |
1.3.2 回路热管的工作特性 |
1.4 回路热管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常温回路热管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外低温回路热管研究现状 |
1.5 影响回路热管性能的主要因素 |
1.5.1 充装量对回路热管性能的影响 |
1.5.2 毛细芯材料、结构和热导率对回路热管的影响 |
1.5.3 冷凝器冷凝能力对回路热管性能的影响 |
1.5.4 不凝性气体对回路热管性能的影响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低温回路热管的设计和理论分析 |
2.1 低温回路热管的设计 |
2.1.1 工质的选择 |
2.1.2 低温回路热管结构选择 |
2.1.3 部件设计 |
2.1.4 低温回路热管样机 |
2.2 低温回路热管理论分析 |
2.2.1 回路热管理论分析现状 |
2.2.2 低温回路热管的一维稳态模型 |
2.2.3 低温回路热管整机仿真 |
2.2.4 微通道冷凝器的仿真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温回路热管工质充装及实验系统 |
3.1 低温回路热管工质充装系统 |
3.1.1 充装方式的选择 |
3.1.2 系统组成 |
3.1.3 充装流程 |
3.2 低温回路热管实验系统 |
3.2.1 低温回路热管实验系数概述 |
3.2.2 真空系统和绝热组件 |
3.2.3 冷却组件 |
3.2.4 采集系统和控制系统 |
3.3 实验步骤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通道冷凝器CLHP实验研究 |
4.1 并行微通道冷凝器低温回路热管 |
4.2 加热除气过程 |
4.3 CLHP1的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
4.3.1 实验目的 |
4.3.2 实验过程 |
4.3.3 实验小结 |
4.4 CLHP1与华斯特林制冷机的耦合实验研究 |
4.4.1 降温及性能实验研究 |
4.4.2 最大传热量及传热极限 |
4.5 蛇形微通道冷凝器低温回路热管CLHP2的实验研究 |
4.5.1 蛇形微通道冷凝器结构 |
4.5.2 实验结果 |
4.6 两种冷凝器的对比、漏热及实验误差分析 |
4.6.1 两种冷凝器对比 |
4.6.2 漏热分析 |
4.6.3 实验误差分析 |
4.7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工质充装量对低温回路热管降温过程及性能的影响 |
5.1 充液率的定义 |
5.2 实验过程及结果 |
5.2.1 充液率为 40%时CLHP1的降温过程 |
5.2.2 充液率为 45%时CLHP1的降温过程 |
5.2.3 充液率为 50%时CLHP1的降温过程 |
5.2.4 充液率为 55%时CLHP1的降温过程 |
5.2.5 充液率为 60%时CLHP1的降温过程 |
5.2.6 充液率为 62%时的降温过程 |
5.3 原因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毛细芯关键参数对CLHP性能的影响 |
6.1 氮化硅陶瓷毛细芯 |
6.2 氮化硅陶瓷毛细芯与镍粉毛细芯关键参数对比 |
6.2.1 孔径、孔隙率和通孔率 |
6.2.2 热导率和有效热导率 |
6.2.3 机械加工性能和装配 |
6.3 CLHP1A实验研究 |
6.4 氮化硅陶瓷对CLHP启动和降温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及分析 |
6.4.1 启动和降温失败 |
6.4.2 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
6.5 不凝性气体对CLHP2A性能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内容回顾 |
7.2 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三元氟橡胶非金属补偿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制目的 |
2 性能要求 |
3 产品制备 |
3.1 胶料和增强材料 |
3.1.1 胶料 |
3.1.2 增强材料 |
3.2 设备和模具 |
3.2.1 压型模具 |
3.2.2 压角模具 |
3.2.3 接头模具 |
3.3 加工工艺 |
3.3.1 增强材料表面处理 |
3.3.2 氟橡胶胶料加工 |
3.3.3 成型 |
3.3.4 硫化 |
3.3.5 做角和接头 |
3.3.6 冲孔和安装 |
4 产品性能及应用 |
5 结语 |
(10)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发动机总体技术方案 |
2 技术瓶颈及解决途径 |
2.1 高效换热长寿命氢氧推力室身部技术 |
2.2 超大尺寸高性能喷管延伸段技术 |
2.3 宽范围工作柔性转子稳定性控制技术 |
2.4 低温、高速、重载轴承技术 |
2.5 低温、低泄漏动密封技术 |
2.6 高抗汽蚀诱导轮技术 |
2.7 超低温球阀转轴旋转动密封技术 |
2.8 高压管路补偿器技术 |
2.9 低温、高压静密封技术 |
3 结束语 |
四、高温非金属补偿器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用于多点热源热控技术的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研究[D]. 鲁得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2]功能梯度毛细芯及其环路热管实验研究[D]. 张鹏. 山东大学, 2019(09)
- [3]重载铁路接触网液压式张力补偿器研制应用[J]. 卫永刚,张寿康,刘林. 电气化铁道, 2019(02)
- [4]某重点实验室高温高压压缩空气管道设计及应力分析[D]. 邹崴. 沈阳建筑大学, 2018(01)
- [5]大口径轻量化铝反射镜加工工艺研究[D]. 徐放.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6)
- [6]旋转补偿器应用及检测技术研究[A]. 张盼,李明兴,张玉杰,李晓旭,程文琪,于振毅,李延夫. 第十四届全国膨胀节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6
- [7]高温高压旋转补偿器分析研究[D]. 张再阳.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3)
- [8]180K-200K大冷量低温回路热管的研究[D]. 陈跃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16(11)
- [9]三元氟橡胶非金属补偿器的研制[J]. 裴群. 橡胶科技, 2014(08)
- [10]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J]. 郑大勇,陶瑞峰,张玺,向猛. 火箭推进,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