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压变频器输出滤波器动态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谦[1](2020)在《3.3kV高压变频器在远距离驱动矿用刮板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刮板输送机是煤矿重要的运输设备,采用变频驱动,具有优异的启动性能和调速性能。随着采煤技术向智能化、集约化发展,变频器在远距离驱动刮板机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实际生产中,变频器远距离驱动造成电机频繁损坏,影响了刮板机的正常运行,降低了煤矿的生产效率,给变频器在刮板机上的应用带来很大难题,亟待解决。本论文首先对变频器远距离驱动造成电机损坏现象进行详细的机理分析,根据传输线理论建立传输电缆分布参数模型,建立变频器、传输电缆、电机三者之间的单相等效电路,由于传输电缆特性阻抗和负载电机特性阻抗不匹配,变频器输出脉冲波在长电缆传输过程中发生了电压反射现象,导致电机端过电压严重和谐波加剧。采用仿真电路模型,仿真研究PWM波上升时间、电缆长度、拓扑结构、传输电缆参数等因素对电机端过电压和谐波的影响程度。根据机理分析结果,提出防止电机端过电压和谐波加剧的两种解决措施,一是在整流输入侧加装进线交流电抗器对谐波进行抑制;二是在变频器逆变侧加装输出滤波器对电机端过电压和谐波进行抑制。对进线交流电抗器电感和输出滤波器电感和电容参数进行详细的计算,推导了满足负载功率需求的输出滤波器电抗器L和C参数与传输电缆长度相适配的选型表。建立三相远距离驱动仿真电路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对比分析采取措施前后抑制效果。改进型3.3kV变频器远距离驱动刮板电机应用于煤矿运输中,运行数据和曲线达到了预期设计要求,电机工作性能稳定,满足煤矿生产需要。在实际应用中验证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刘时易[2](2020)在《三电平变频器电磁干扰抑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IGBT作为功率开关器件的三电平变频器,因为其工作时开关损耗较小、效率高、输出谐波含量少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大功率变频调速系统。但随着设备功率越做越大,开关频率越来越高,由其引发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问题愈加突出,这不仅影响着其自身的安全稳定运行还会影响其周围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迫切需要对其进行研究并加以抑制。本文依托大功率变频调速系统,以三电平变频器为研究对象,对其电磁干扰抑制技术进行研究。论文首先对IGBT及其栅极驱动电路寄生参数加以分析,基于Simplorer建立了IGBT动态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针对驱动电路对器件开关特性的作用机理,详细分析了IGBT的开关过程,并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栅极电阻和栅-射极外接电容对IGBT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为驱动电路参数的电磁兼容性优化设计提供支持。对由于驱动电压过冲引起的栅极驱动电路EMI进行分析并提出抑制方案,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抑制方法的有效性。其次,论文从物理模型角度对系统传导干扰源进行分析并给出干扰传播路径,介绍了变频器传导干扰的限值标准及测试结果。针对结果中干扰超标现象,从传播路径着手在产品设计阶段提出一种基于增大功率器件对地共模阻抗与阻断(改变)干扰流通路径兼备的系统传导共模EMI抑制方法。先后通过MATLAB和CST软件对采用该抑制方法前/后的系统干扰特性变化和散热器表面场强变化进行仿真,结果均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系统传导共模EMI发射。然后,论文认为EMI滤波器是在产品整改阶段从干扰传播路径着手的最有效的抑制办法,阐述了EMI滤波器的相关理论并详细分析了影响其插入损耗值的因素。针对系统传导EMI部分超标的现象,设计并逐步优化了单级滤波器、两级滤波器和带有匹配网络的两级滤波器,通过Multisim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设计EMI滤波器的有效性,使得系统的传导电磁干扰值满足国标要求。最后,论文对三电平变频器辐射干扰的干扰源进行分析并给出干扰传播方式,介绍了变频器电磁辐射干扰的限值标准及测试结果。针对系统辐射EMI超标的现象,基于电缆屏蔽技术对其进行抑制。通过CST电磁场仿真对有无屏蔽层时电缆周围电磁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场路协同仿真从屏蔽层的接地方式、具体结构、端接方式和地环路等几个方面对影响其干扰抑制效果的因素进行研究,将所得结论应用于系统整改,使得系统的电磁辐射干扰值满足国标要求。该论文有图105幅,表10个,参考文献74篇。
田胜利[3](2019)在《高速电主轴系统复杂动态特性及其综合测试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高速电主轴系统是高端数控机床中最重要的功能部件,是实现高速和超高速切削的载体。高速电主轴复杂的动态特性直接影响着工件的加工质量及其本身的使用寿命。而其动态特性关键指标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尚待攻克。本文研究了高速电主轴复杂动态特性的综合测试技术,并根据测试需要自主研发了一款新颖的高速电主轴及其系统。在建立实验平台的基础上,着重针对其动态支承刚度和轴承摩擦损耗两重要动态特性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检测上的不足和迫切需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及开展了电主轴在综合性能测试中实验加载方法的研究,完善了电主轴的综合性能测试技术。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开展了高速电主轴性能和运行品质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对电主轴输出特性、电磁特性、动态支承刚度、温升特性和回转特性等综合性能指标的测量提出了实验方案。为了完成电主轴综合性能的测试,自主研发了一款先进的高速电主轴及其配套子系统。针对电主轴动态加载的难题,提出了两种新颖的加载方法。最终搭建了电主轴系统及其综合性能测试系统的实验平台,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基于球轴承的拟静力学模型完成了轴承内部动力学状态的数值模拟仿真。在求解每一个滚动体动力学基本参量的基础上,研究了电主轴中组配轴承动态支承刚度的求解方法,并着重讨论了径向力对轴承径向/轴向/角刚度的影响规律。研发了一种由气缸作为执行器和滚动轴承作为分离器的接触式加载装置,并对实验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实现了电主轴转子和前/后轴承动态支承刚度的高速测量。最终,通过理论模型求解和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转速和径向力对前/后轴承动态支承刚度的影响。针对电主轴在高速工况下产热严重的问题,建立了高速轴承摩擦损耗的理论模型。设计了自由减速法和能量平衡法两种直接且定量测量轴承摩擦损耗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油气润滑条件下,粘性摩擦损耗依然是轴承摩擦损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实验结果推导了轴承空腔内润滑剂体积分数关于供油量、供气压力、转速和轴承直径的经验公式,表征了油气润滑参数对轴承摩擦损耗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电主轴的最佳供油量;验证了预紧力在线调节装置的有效性;揭示了润滑剂粘-温关系和热-机耦合因素对轴承摩擦损耗影响的重要性。研究成果对高速轴承摩擦损耗的预测、测量和减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电主轴高速旋转时动态扭矩加载的难题,设计、制造并测试了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高速电主轴动态加载系统。详述了该加载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通过Maxwell软件的2D静态电磁场分析对磁感应强度进行仿真计算,结合磁流变液的本构关系得到了加载器的加载扭矩模型。然后通过实验测得加载扭矩与电流、转速的对应关系,发现了磁流变液的零场粘度和剪切屈服应力与剪切率呈非线性关系,并对Herschel-bulkley模型予以修正。修正模型计算的加载扭矩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为设计基于磁流变剪切原理的高速传动装置奠定了基础。最后对加载系统的扭矩稳定性、温度稳定性、重复使用性等加载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验证了该加载系统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为高速电主轴负载下的动态性能测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针对电主轴高速旋转时动态径/轴向力加载的难题,设计、制造并测试了一种基于高压水射流的高速电主轴柔性加载系统。基于连续动量方程,建立了射流冲击力的理论模型。通过流体有限元仿真和射流冲击力标定实验,得到了靶距、喷射压力、流量、喷嘴直径、标靶直径、转速与冲击力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对电主轴的定量加载。测试了利用高压水射流加载下电主轴的动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第一,高压水射流可以为电主轴提供稳定和长时的动态加载;第二,电主轴的温升、功率损耗和振动随着负载的增加而明显增大,空载测试不能反映电主轴的真实工况。为高速电主轴关于运行品质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实验方法。
张凯歌[4](2019)在《基于碳化硅MOSFET的高频逆变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化硅器件因其优异的材料特性,在耐温、耐压、高功率密度和高频性能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于此同时,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的硅器件因其固有的材料特性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效率低、高频特性差、功率密度低等缺点。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不断研究采用新型开关器件来改善逆变器的现存缺点。根据上述需求,本文将碳化硅MOSFET功率开关管应用于高频电压型三相逆变器中,通过使用Pspice和MATLAB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对比、完成双脉冲平台搭建,研究了碳化硅MOSFET功率器件的动静态特性,同时对比了碳化硅MOSFET器件与硅IGBT器件和硅MOSFET器件在电压型三相逆变器效率提升的方面的差异。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首先,运用Pspice仿真软件对碳化硅MOSFET和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的动静态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并搭建双脉冲实验平台进行验证。与传统Si器件进行对比。显示了Si C MOSFET在开关性能以及在高频应用中的优势。对逆变器主电路的拓扑和控制方式进行详细分析。根据碳化硅MOSFET的动态性能设计了相应的驱动电路。并通过仿真实验进行验证,得出高电平+18V,低电平0V的驱动脉冲,符合SCT3022KL的驱动要求。同时对驱动电路中的过流保护进行仿真分析,在发生过流情况时,对不同结温对应的漏极保护电流进行仿真分析,最后验证过流保护的可行性。最后通过联合仿真的形式搭建了输出电压为140V,输出功率为20KW的全碳化硅功率逆变器,在不同负载和开关频率下进行效率分析,并与高速硅IGBT模型和硅MOSFET模型进行相同负载下不同开关频率的效率对比,得出碳化硅MOSFET开关损耗较小,且在不同工况下,碳化硅MOSFET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比硅IGBT器件和硅MOSFET逆变器高大约1%至3.1%的结论。
王永安[5](2019)在《输电线路高频融冰激励电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每年电力系统发生线路覆冰危害,造成各种电力故障。尤其是2008年南方地区遭遇了罕见的冰灾,造成多条线路停运。国内外针对线路的融冰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研究了各种不同的融冰技术和除冰技术,但各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焦耳热力融冰技术,主要有直流和交流短路融冰技术,而高频激励融冰方法与传统热力融冰技术不同的是,具有融冰电流小,融冰效率高,在采用陷波器等装置的配合下能实现在线融冰等优点倍受研究者的关注。在以后的线路融冰方向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其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有待研究。论文针对高频激励融冰方法作了进一步研究,分析了高频激励融冰方法的基本原理,研究了高频情况下冰的介电特性和导线集肤效应对线路阻抗值的影响,建立了输电线路覆冰等效模型;分析了高频融冰激励电源融冰电压和频率的确定方法;提出了一种融冰激励电源拓扑结构,分析了激励电源的工作原理及该拓扑结构的特点,采用了交-直-交型电压型逆变器拓扑作为基本功率单元,并通过级联型多电平方式提高了激励电源的容量,设计了主电路的参数,主要有交流侧电感、直流侧电容以及功率开关管的选择等,考虑到高频下线路感抗值较大的问题,通过串联补偿电容,减小线路感抗值,降低融冰激励源容量目的。电源前端采用PWM整流器提供直流电源,通过瞬时功率理论,设计了在两相静止坐标下的直接功率控制策略,通过空间矢量控制产生开关管调制信号;采用级联型H桥逆变器实现了高压高频参数的输出,设计了双闭环控制策略和高频输出滤波器;采用载波相移调制技术解决了大功率器件开关频率低,无法输出高频电压的问题,减小了输出的谐波含量,讨论了几种激励电源接线方案。根据激励电源的设计方法和控制策略,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验证激励电源设计和控制方法的可行性。提出的融冰激励电源能够输出满足融冰要求的高频电压,整流侧能实现单位功率因数的输入,输出电压电流谐波含量低,电源容量大,通过载波相移能够实现降低电源的开关频率,研究结果对实现高频激励融冰用于实际当中具有重要意义。
刘战[6](2016)在《有源中点钳位型五电平变频器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为了解决我国电机系统效率低下的问题,采用高效率、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高压变频器及其控制系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受制于功率器件电压等级的限制,传统的二极管钳位型(neutral point clamped,NPC)三电平变频器无法应用到高压变频领域。本文以有源中点钳位型(active NPC,ANPC)五电平变频器为研究对象,对其拓扑结构、建压方法、调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针对ANPC五电平变换器的拓扑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该拓扑的结构特点和其输出五个电平对应的八种开关状态关系,给出了不同开关状态之间需要遵守的切换原则,同时对母线电容及悬浮电容电压在正常和非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开关管电压应力进行分析,得出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针对悬浮电容的电压平衡控制,给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针对传统电容建压方法无法适用于ANPC五电平变频器内部电容器的建压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以ANPC五电平整流器及背靠背式的五电平变频器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两种系统在整体电路结构上的差异及其拓扑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针对ANPC五电平整流器及背靠背式的ANPC五电平变频器的建压方法,在不增加其他外部充电设备的前提下,通过控制每相桥臂中不同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对各系统中的所有电容器进行预充电,在分析不同阶段建压电路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推导出各阶段电容器建压公式,并给出建压速度与等效预充电阻及电容器容量的关系。针对传统五电平逆变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控制算法复杂、计算量大等缺点,根据ANPC五电平结构特点结合五电平逆变器的空间矢量模型,研究一种基于线电压坐标系的ANPC五电平SVPWM控制算法,优化了基本矢量的计算方法的同时简化基本矢量对应作用时间的求解过程;为了实现中点电位的平衡,针对不同开关状态下的ANPC五电平逆变器的母线中点电压的波动模型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一种有效平衡中点电压的控制方法,通过选择参考电压矢量所在三角形的开关序列及控制复用矢量的作用时间之比,实现了悬浮电容电压与中点电压的解耦控制;为抑制逆变器输出的共模电压,结合SVPWM算法特点,给出了抑制共模电压的有效控制方法;针对新SVPWM控制算法运算时间不固定的缺点,提出了一种优化算法,经过优化后控制算法的运算时间将被大大缩短,达到在全调制度范围内控制算法的运算时间保持一致的目的。为了降低系统损耗,提高系统效率,实现系统的最优控制,本文针对ANPC五电平PWM逆变器的模型预测控制技术(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了五电平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的特点,构建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被控量的离散化预测模型。在实现五电平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ANPC五电平PWM整流器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给出了预测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同时基于预测控制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ANPC五电平PWM整流器的定频预测控制(fixed-frequency predictive control,F2PC)策略,并详细给出了定频预测控制的控制原理及实现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ANPC五电平变频器控制系统在工业中的运行性能,首先设计了一套背靠背ANPC五电平变频器硬件控制系统,使其能够满足相关的控制算法的实现及高速通信的设计要求;为了实现ANPC五电平变频器各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实时通信,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高速光纤通信系统;其次为了解决逆变器和电动机之间采用长线电缆传输导致在电动机端产生过电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抑制电机端过电压的输出滤波器并给出了滤波器相关参数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构建ANPC五电平变频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对整个变频器系统相关硬件的设计、控制算法的实现及相关通信的可靠性进行了系统性的实验验证。
何人望[7](2011)在《基于IGCT的逆变技术若干应用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逆变技术在高压变频调速系统和光伏并网控制系统中应用的关键问题。能源危机日益严重。应付能源危机主要靠两方面:一是节约能源,一是开发利用新能源。节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是基于逆变技术的变频调速。太阳能则是开发新能源方面的重点,而太阳能并网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逆变技术。而IGCT则是高压大功率逆变技术的主要器件。因此,迫切需要研究逆变技术在高压变频调速系统和光伏并网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问题。在IGCT应用研究中,需要对其进行仿真。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本文提出了四模块封装的方法,将IGCT等效为稳态电路、开通暂态电路、关断暂态电路和开关信号延时电路四个电路,构建了IGCT的电路级模型,解决了IGCT性能仿真的难题。仿真波形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仿真精度高、速度快。研究成果可用于任何含有IGCT的电路中,包括逆变器。高压逆变器中,常使用IGCT双管串联来增大耐压。串联后,由于双管存在差异,必然会分压不均。因此必须设计动态均压电路来保护IGCT。本文设计了串联缓冲电路,并针对缓冲电路进行了PSIM仿真和试验,通过仿真波形和试验波形比较验证了缓冲电路对IGCT的保护效果。分析了常见的串联多重化结构、三电平结构以及多电平结构的主回路及其各自的优缺点。并通过分析比较,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水平,选定了中性点钳位(NPC)三电平结构作为变频器的拓扑结构。改善了高压变频器保护方案。方案对高压变频器的整流电路、逆变电路以及电动机负载等进行了全面有效保护。高压变频器的散热系统,直接关系到变频器能否安全稳定工作。针对主要热源功率二极管和IGCT,设计了高压变频器的散热系统。研究了IGCT在光伏并网控制中的应用问题。设计了光伏并网逆变电路。对光伏并网逆变器(含滤波器)进行了仿真研究。建立了电流滞环比较方式并网控制方式下的仿真模型,并利用仿真模型在不同滤波电路条件下对光伏并网逆变器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正确合理,仿真模型可用于光伏并网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总结了主要研究工作和重要结论,指出了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方晶[8](2011)在《高压变频器过电压保护与控制》文中指出电力电子技术向着高电压、大功率方向的发展使得中性点箝位三电平高压变频器拓扑结构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研究与应用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广。然而,受半导体材料的影响,电力电子器件的耐压始终有限,这不但限制了高压变频器过电压的承受能力,还增加了过电压保护设计的难度。针对该问题,本论文围绕高压变频器过电压保护和控制展开了研究。过电压产生原因的不同,其在高压变频器中的作用机理和表现形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各种过电压情况的具体分析,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到它们对高压变频器的影响,为高压变频器过电压保护设计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结合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的氧化锌压敏电阻的特点,本论文认为它能作为中性点箝位三电平高压变频器过电压保护装置。为了解决单个电力电子器件耐压低和氧化锌压敏电阻残压高的问题,结合各种过电压的表现形式,本论文提出对高压变频器中最重要的逆变部分进行整体过电压保护的思想,通过对整个逆变部分的过电压保护,实现对高压变频器的过电压保护。根据三电平变频器开关状态,详细分析了逆变部分耐压情况,结合实际中性点箝位三电平高压变频器系统参数,进行了氧化锌压敏电阻选型计算。实验结果证明了选取的氧化锌压敏电阻满足理论分析参数要求,仿真结果证明了氧化锌压敏电阻能对中性点箝位三电平高压变频器过电压进行有效的保护。变频器是理想的电动机软启动装置,为了使电动机在顺利启动的同时过电流尽可能小,本论文对变频器的启动频率进行了详细推导计算。结合实际电动机参数的仿真结果证明了变频器启动频率计算的正确性。多相电动机可以实现低压大功率输出,为了对多相电动机驱动系统进行改进,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无输入变压器多相电动机高压变频器拓扑结构。该多相电动机高压变频器无需移相变压器,减小了系统体积和成本,同时,由于结构的特点,大幅降低了电力电子器件耐压和功率要求。此外,相对于传统多相电动机高压变频器而言,更容易实现模块化设计,增强了系统的可移植性,易于实现系统冗余。为了配合该多相变频器,本论文还提出了独立定子绕组多相电动机结构。仿真结果和低压九相电动机样机实验都证明了无输入变压器多相电动机高压变频器拓扑结构和独立定子绕组多相电动机结构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结合独立定子绕组九相电动机结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谐波磁势分析,推导出谐波磁势的详细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对考虑空间谐波磁势影响的谐波电磁转矩进行分析,推导出其详细表达式。为多相电动机设计和多相变频器控制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虞海贤[9](2010)在《基于IGCT电流源型高压变频器的研究》文中认为控制交流电机使用变频器对提高效率、节约能源效果显着,电流源型变频器其功率易大、可靠性高等优点,使其应用场合越来越广。加大对电流源型高压变频器的研究开发,对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意义重大。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高压变频器的关键技术和发展,对高压变频器的各种方案进行了比较,指出各自的优缺点。分析确定了电流源型高压变频器的主电路结构:采用一体化直流电抗器无变压器双PWM变频器拓扑结构。指出了带变压器的变频器的缺点,对可用于抑制共模电压的一体化直流电抗器的原理和功能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直流电抗器的设计方法。对IGCT串联运行存在的均压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给出了解决方案。给出了IGCT的驱动设计以及高隔离的驱动电源设计。针对电流源型高压变频器输入和输出滤波器的特点,基于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和三相空间矢量调制电流的谐波特性,提供了一套方便有效地滤波器设计方法。对电流源型变频器的PWM信号发生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给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并对电流源型空间矢量调制方法给出了计算机实现方法。此外,对变频器中整流器输入LC滤波器可能谐振,提供了解决方案—有源阻尼控制,进行了原理阐述和仿真验证。对电流源型变频器的恒压频比控制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法。最后,给出了以额定功率1MVA,额定电压4160V为例的电流源型高压变频器的实现方案,搭建了10kVA电流源型变频器实验样机,进行了部分实验。
顾海栋[10](2008)在《变频调速技术在电厂凝水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在火电厂中目前大量的高功率辅机都存在耗电量大问题,同时这些辅机所在的系统大多是采用出口挡板或调节门进行节流调节的,存在大量的能源损耗。本文从阐述高压变频器原理出发,在分析研究国内外高压变频技术在火力发电行业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外高桥第二发电有限公司的实际,对我公司的凝泵5B进行了变频器改造,相应的凝水控制系统也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对变频器的节能和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证明了高压变频技术在火力发电企业的大功率辅机的应用上可以相当有效的降低能耗,降低了辅机的维修周期,改善了现场噪音环境,对高压变频器在电力企业中的推广应用具有相当的借鉴作用。
二、高压变频器输出滤波器动态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压变频器输出滤波器动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3.3kV高压变频器在远距离驱动矿用刮板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变频器在煤矿设备上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 变频器在远距离驱动矿用刮板输送机上的应用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3.3kV高压变频器在矿用刮板机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刮板机运行原理及工况分析 |
2.3 变频器驱动刮板机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 |
2.4 3.3kV高压变频器在矿用刮板机中的具体应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变频器远距离驱动电机损坏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引言 |
3.2 远距离驱动电机端过电压产生的机理分析 |
3.3 远距离驱动电机过电压的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
3.4 远距离驱动导致电机损坏原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防止变频器远距离驱动电机损害的措施研究 |
4.1 引言 |
4.2 对谐波的抑制措施研究 |
4.3 电机端过电压解决措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3.3kV变频远距离驱动系统应用实例 |
5.1 引言 |
5.2 3.3kV变频远距离驱动系统改造设计 |
5.3 变频器成品组装 |
5.4 3.3kV变频器远距离驱动应用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三电平变频器电磁干扰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栅极驱动电路的三电平变频器EMI分析与抑制 |
2.1 引言 |
2.2 IGBT栅极驱动电路结构 |
2.3 IGBT模块及其驱动电路寄生参数分析 |
2.4 基于Simplorer的 IGBT动态特性影响参数分析 |
2.5 IGBT栅极驱动电路EMI分析与抑制 |
2.6 本章小结 |
3 三电平变频器传导共模EMI的分析与抑制 |
3.1 引言 |
3.2 传导共模干扰分析 |
3.3 变频器传导干扰的标准及测试 |
3.4 三电平变频器传导共模EMI抑制方法分析 |
3.5 仿真分析与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EMI滤波器的三电平变频器传导电磁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插入损耗 |
4.3 传统EMI滤波器分析 |
4.4 三电平变频器无源EMI滤波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三电平变频器输出电缆辐射EMI的分析与抑制 |
5.1 引言 |
5.2 电缆辐射干扰机理分析 |
5.3 变频器电磁辐射干扰的标准及测试 |
5.4 基于电缆屏蔽技术的辐射干扰抑制方法分析 |
5.5 基于电缆屏蔽技术的辐射干扰抑制方法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高速电主轴系统复杂动态特性及其综合测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来源 |
1.2.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3 本课题研究的来源 |
1.3 高速电主轴系统简介 |
1.3.1 电主轴结构特点 |
1.3.2 轴承润滑技术 |
1.3.3 冷却技术 |
1.3.4 电动机驱动和控制技术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电主轴实验方法与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2 高速轴承动态支承刚度的研究现状 |
1.4.3 高速轴承摩擦损耗的研究现状 |
1.4.4 电主轴动态加载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2 高速电主轴性能与运行品质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电主轴综合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 |
2.2.1 高速电主轴性能指标测试技术研发 |
2.2.2 高速电主轴运行品质检测核心技术—动态加载方法研究 |
2.2.3 高速电主轴数据采集技术研发 |
2.3 高速电主轴的结构设计 |
2.4 高速电主轴系统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高速电主轴动态支承刚度的建模与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轴承的刚度模型 |
3.2.1 拟静力学模型 |
3.2.2 组配轴承刚度求解流程 |
3.3 实验装置和数据分析方法 |
3.3.1 实验装置和原理 |
3.3.2 实验方案 |
3.3.3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
3.4 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
3.4.1 实验步骤 |
3.4.2 径向力对轴承刚度的影响 |
3.4.3 转速对轴承刚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高速电主轴轴承摩擦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轴承摩擦损耗模型 |
4.2.1 整体经验法 |
4.2.2 局部分析法 |
4.2.3 摩擦系数 |
4.3 高速轴承摩擦特性的实验研究 |
4.3.1 自由减速法测量轴承摩擦损耗 |
4.3.2 能量平衡法测量轴承摩擦损耗 |
4.4 油气润滑参数对轴承摩擦损耗影响的建模与实验分析 |
4.4.1 各种摩擦因素对轴承摩擦损耗的影响 |
4.4.2 供油量对轴承摩擦损耗的影响 |
4.4.3 供气压力对轴承摩擦损耗的影响 |
4.4.4 转速对轴承摩擦力矩的影响 |
4.5 其余运行参数对轴承摩擦损耗影响的实验研究 |
4.5.1 预紧力对轴承摩擦损耗的影响 |
4.5.2 运行温度对轴承摩擦损耗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磁流变液的高速电主轴动态扭矩加载的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磁流变液加载器的设计 |
5.2.1 磁流变液简介 |
5.2.2 加载原理和结构设计 |
5.2.3 设计注意事项 |
5.2.4 磁流变液加载系统的组成 |
5.3 磁流变液加载器的分析 |
5.3.1 本构关系 |
5.3.2 加载转矩计算 |
5.3.3 磁感应强度的仿真计算 |
5.4 加载扭矩的实验分析 |
5.4.1 实验装置和步骤 |
5.4.2 粘性阻尼转矩分析 |
5.4.3 剪切阻尼转矩分析 |
5.5 加载性能的实验分析 |
5.5.1 转矩稳定性分析 |
5.5.2 温度稳定性分析 |
5.5.3 可重复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高压水射流的高速电主轴径/轴向力加载的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高压水射流加载系统的原理和组成 |
6.2.1 高压水射流简介 |
6.2.2 加载系统的原理 |
6.2.3 加载系统的组成 |
6.3 高压水射流加载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
6.3.1 射流冲击力的理论建模 |
6.3.2 射流冲击力的流场仿真分析 |
6.3.3 高压水射流的主参数设计 |
6.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6.4.1 冲击力的标定实验 |
6.4.2 受载电主轴的动态性能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及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基于碳化硅MOSFET的高频逆变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碳化硅器件国外发展及研究 |
1.3 碳化硅器件国内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碳化硅企业概况 |
1.3.2 碳化硅逆变器的研究情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碳化硅器件的特性分析 |
2.1 碳化硅MOSFET的静态特性分析 |
2.2 碳化硅MOSFET的动态性能分析 |
2.3 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与硅二极管的特性对比分析 |
2.4 碳化硅MOSFET双脉冲测试电路 |
2.4.1 碳化硅MOSFET动态特性测试 |
2.4.2 碳化硅MOSFET温度特性仿真研究 |
2.5 双脉冲实验 |
2.5.1 碳化硅MOSFET的双脉冲实验 |
2.5.2 硅IGBT的双脉冲实验 |
2.6 硅器件与碳化硅器件的仿真对比 |
2.7 小结 |
第三章 三相逆变器拓扑及其控制方法分析 |
3.1 逆变器类型 |
3.2 三相逆变器拓扑结构 |
3.3 三相逆变系统主要控制方法 |
3.3.1 SPWM |
3.3.2 SVPWM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碳化硅MOSFET的三相逆变器系统设计 |
4.1 三相逆变器系统组成 |
4.2 硬件电路设计 |
4.2.1 驱动电路设计 |
4.2.2 采样电路 |
4.2.3 辅助电源设计 |
4.2.4 PCB板绘制 |
4.2.5 散热设计 |
4.2.6 输出滤波器设计 |
4.3 逆变器系统软件部分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结果与对比分析 |
5.1 驱动电路仿真与制板 |
5.1.1 过流检测电路 |
5.1.2 米勒嵌位保护 |
5.1.3 低压保护 |
5.2 整体仿真分析 |
5.2.1 碳化硅器件不同开关管频率的效率对比 |
5.2.2 碳化硅MOSFET与高速硅IGBT的整体仿真对比 |
5.2.3 碳化硅MOSFET与硅MOSFET的整体仿真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输电线路高频融冰激励电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线路融冰装置研究现状 |
1.2.1 机械除冰技术 |
1.2.2 焦耳热力融冰装置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高频融冰机理与电源拓扑结构 |
2.1 高频激励融冰方法机理 |
2.1.1 冰的结构及介电损耗 |
2.1.2 集肤效应 |
2.2 输电线路覆冰等效模型 |
2.3 高频融冰激励电源拓扑结构 |
2.3.1 高压变频器 |
2.3.2 功率单元选择 |
2.3.3 融冰激励电源主电路 |
2.3.4 融冰激励电源工作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WM整流器原理与控制 |
3.1 PWM整流器主电路及原理 |
3.1.1 PWM整流器主电路 |
3.1.2 电压型PWM整流器工作原理 |
3.2 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 |
3.2.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3.2.2 两相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3.3 整流器的直接功率控制 |
3.3.1 瞬时功率理论 |
3.3.2 虚拟磁链的直接功率控制 |
3.3.3 空间矢量调制技术 |
3.4 整流器电路主要参数 |
3.4.1 交流侧电感值设计 |
3.4.2 直流侧电容值设计 |
3.4.3 开关管的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级联H桥逆变器 |
4.1 相移H桥级联逆变器结构及原理 |
4.1.1 级联型逆变器主电路 |
4.1.2 工作原理 |
4.2 载波相移调制技术 |
4.3 输出滤波器设计 |
4.4 H桥级联逆变器控制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激励电源仿真分析 |
5.1 融冰接线方式 |
5.1.1 高频融冰接线 |
5.1.2 线路补偿电容 |
5.2 电源仿真模型 |
5.2.1 PWM整流器仿真模型 |
5.2.2 融冰激励电源仿真模型 |
5.3 仿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6)有源中点钳位型五电平变频器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的研究现状 |
1.3 多电平变换器脉宽调制技术研究现状 |
1.4 ANPC五电平变换器研究现状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ANPC五电平变换器拓扑分析及悬浮电容控制方法 |
2.1 引言 |
2.2 拓扑结构与开关状态分析 |
2.3 开关管电压应力分析 |
2.4 悬浮电容电压控制及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 |
2.5 仿真及实验 |
2.6 本章小结 |
3 母线电容器及悬浮电容器建压策略 |
3.1 引言 |
3.2 ANPC五电平整流器的建压策略 |
3.3 背靠背式ANPC五电平变频器的建压策略 |
3.4 仿真及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4 ANPC五电平变换器脉宽调制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ANPC五电平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 |
4.3 中点电压平衡控制 |
4.4 共模电压的控制 |
4.5 SVPWM控制算法的优化 |
4.6 实验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5 ANPC五电平变换器预测控制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多电平多目标优化的预测控制技术 |
5.3 ANPC五电平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 |
5.4 ANPC五电平逆变器定频预测控制 |
5.5 ANPC五电平整流器预测控制 |
5.6 实验验证 |
5.7 本章小结 |
6 ANPC五电平变频器控制系统工业应用中的其他应用技术研究 |
6.1 引言 |
6.2 背靠背ANPC五电平变频器控制系统设计 |
6.3 基于FPGA的高速光纤通信系统设计 |
6.4 输出滤波器的设计 |
6.5 ANPC五电平变频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
6.6 实验验证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IGCT的逆变技术若干应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2 用于逆变器的IGCT特性分析与仿真 |
2.1 IGCT特性分析 |
2.2 IGCT模型的建立 |
2.3 IGCT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
2.4 IGCT均压电路仿真与实验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IGCT的逆变技术在高压变频调速系统中的应用 |
3.1 高压变频调速系统拓扑结构理论分析 |
3.2 基于IGCT的高压变频系统的主电路 |
3.3 基于IGCT的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控制保护与监测 |
3.4 高压变频器的散热系统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逆变技术在光伏并网系统中的应用 |
4.1 光伏发电系统简介 |
4.2 Boost电路参数计算 |
4.3 DC-AC逆变电路滤波器主要参数设计 |
4.4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仿真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附录2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 |
(8)高压变频器过电压保护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高压变频器拓扑结构与控制方式 |
1.3 高压大功率电动机启动方式 |
1.4 无输入变压器多相电动机高压变频器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2 高压变频器过电压研究与ZnO压敏电阻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过电压分析 |
2.3 ZnO压敏电阻特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高压变频器过电压保护 |
3.1 引言 |
3.2 高压变频器耐压分析 |
3.3 ZnO压敏电阻接入位置及接线形式分析 |
3.4 ZnO压敏电阻选型计算 |
3.5 ZnO压敏电阻残压实验 |
3.6 ZnO压敏电阻过电压保护仿真 |
3.7 本章小结 |
4 高压变频器软启动 |
4.1 引言 |
4.2 启动频率理论分析 |
4.3 启动频率仿真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多相电动机高压变频器拓扑结构与控制方式 |
5.1 引言 |
5.2 无输入变压器多相电动机高压变频器与独立定子绕组多相电动机 |
5.3 无输入变压器九相电动机高压变频器设计与仿真 |
5.4 无输入变压器九相电动机变频器低压样机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6 九相电动机谐波电磁转矩分析 |
6.1 引言 |
6.2 九相电动机谐波电流与谐波磁势分析 |
6.3 九相电动机谐波转矩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申请专利 |
附录2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9)基于IGCT电流源型高压变频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功率高压变频器的关键技术和发展 |
1.2 大功率高压变频器方案比较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流源型高压变频器主电路 |
2.1 主电路结构 |
2.2 主电路设计 |
2.2.1 无变压器设计 |
2.2.2 直流电抗器设计 |
2.2.3 IGCT 串联设计 |
2.2.4 输入输出滤波器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流源型变频器调制方法 |
3.1 电流源型变频器调制方法原理和特点 |
3.1.1 梯形波脉宽调制法 |
3.1.2 特定谐波消除法 |
3.1.3 空间矢量调制法 |
3.2 空间矢量调制的计算机实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流源型变频器控制 |
4.1 有源阻尼控制 |
4.1.1 有源阻尼原理 |
4.1.2 有源阻尼原理仿真验证 |
4.2 电流源型变频器调速控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流源型高压变频器设计与实验 |
5.1 电流源型高压变频器实现方案 |
5.2 电流源型变频器样机设计 |
5.2.1 样机主电路 |
5.2.2 样机检测电路 |
5.2.3 样机驱动电路 |
5.2.4 样机控制电路 |
5.3 样机波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本文研究工作的总结 |
6.2 今后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变频调速技术在电厂凝水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本课题的必要性 |
1.2 交流调速系统的发展概况 |
1.2.1 交流调速系统的发展史 |
1.2.2 变频调速系统发展的物质与理论技术基础 |
1.2.3 变频调速系统的类型 |
1.2.4 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方向 |
1.3 变频调速系统的控制策略与控制技术 |
1.3.1 变频调速系统的控制策略 |
1.3.2 变频调速系统的控制技术 |
1.4 本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变频调速基本理论 |
2.1 电厂低负荷运行中的节能方案 |
2.2 各种调速控制技术的比较 |
2.3 变频调速的基本理论 |
2.4 变频器的基本组成 |
2.4.1 变频器系统硬件组成 |
2.4.2 变频器系统软件组成 |
2.5 目前比较流行的几种变频调速方式 |
2.5.1 Y/Δ变换 |
2.5.2 高-低-高变频调速系统 |
2.5.3 直接高压变频调速控制系统 |
2.6 几种常见的高压变频类型 |
2.6.1 电流源型变频器 |
2.6.2 三电平PWM电压源型变频器 |
2.6.3 单元串联多电平PWM电压源型变频器 |
2.7 变频器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2.7.1 被控电机及变频器容量的选定 |
2.7.2 转矩补偿功能的使用 |
2.7.3 电机的变速运行 |
2.7.4 变频器的抗干扰性 |
2.7.5 变频器的安装与保护 |
第三章 外高桥二厂凝泵改变频调速方案 |
3.1 概述 |
3.2 辅机电动机变频改造选择 |
3.3 辅机电动机变频技术类型 |
3.4 辅机电动机变频生产厂商选择 |
3.5 凝水系统改用变频调速的经济性分析 |
第四章 凝结水泵改变频方案设计 |
4.1 凝结水泵高压变频器技术性能 |
4.2 系统概况和改造方案 |
4.2.1 凝水系统介绍 |
4.2.2 系统改造方案 |
4.2.2.1 概述 |
4.2.2.2 凝泵改变频后热井水位控制方案 |
4.2.2.3 凝泵改变频后电气部分内容介绍 |
第五章 凝结水泵改变频试验和实际节能效果 |
5.1 凝结水泵改变频试验 |
5.1.1 试验1 |
5.1.2 试验2 |
5.2 凝泵5B 改变频项目节能计算 |
5.3 凝泵 5B 运行中异常情况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高压变频器输出滤波器动态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3.3kV高压变频器在远距离驱动矿用刮板机中的应用研究[D]. 王谦.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2]三电平变频器电磁干扰抑制研究[D]. 刘时易.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3]高速电主轴系统复杂动态特性及其综合测试技术研究[D]. 田胜利. 重庆大学, 2019(01)
- [4]基于碳化硅MOSFET的高频逆变器研究[D]. 张凯歌. 河北工业大学, 2019
- [5]输电线路高频融冰激励电源研究[D]. 王永安.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6]有源中点钳位型五电平变频器控制系统研究[D]. 刘战.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3)
- [7]基于IGCT的逆变技术若干应用问题研究[D]. 何人望.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5)
- [8]高压变频器过电压保护与控制[D]. 方晶.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5)
- [9]基于IGCT电流源型高压变频器的研究[D]. 虞海贤. 合肥工业大学, 2010(04)
- [10]变频调速技术在电厂凝水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D]. 顾海栋.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