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旅行者”比“土着”好

为什么“旅行者”比“土着”好

一、“旅行者”何以优于“土着”(论文文献综述)

张重洲[1](2021)在《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昌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佛教势力的发展及寺院经济兴衰问题,一直是吐鲁番佛教史和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高昌国建政及对初期佛教的政策,奠定了佛教发展和寺院经济的基本走向。佛教地理决定了寺院经济的根本发展模式和路径,但高昌国佛教经济体制与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之间,呈现出相近及相悖的两种趋势。高昌国的寺院经济以佛教主导,同时包含有多种宗教下的经济成分,其在高昌国内兴衰与发展均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素支撑。高昌国的寺院经济是以佛教寺院和僧尼寺户为主体,围绕这两个主体所产生的各项经济活动,形成了以土地经营为核心的基本经济形态,寺田在性质、数量、来源等方面均与世俗社会保持一致,经营门类和方式也大致相当。寺院经济具有宗教性、社会性、封闭性、地域性四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寺院内部财务收、支平衡,兼营多种经营门类,有完整且成熟的“常住”管理制度与财务核算方法。国家设置有专门的僧务机构,形成了僧官阶层,两种制度和体系共同运行管理寺院财产。此外,还通过《僧尼籍》来管理寺院僧尼及其附属人口,按照一定标准征收赋税劳役,其征收标准随着经济体制而发生改变。寺院内部僧尼群体间地位高低和财产分化明显,存在“中层僧尼”群体,普遍在寺院之外还从事着各自的经济活动,与豪门望族往来密切,深入到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中,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高度的世俗化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益,尼僧群体、货币支付、国家体制、社会动荡等诸问题均与寺院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均加剧并最终导致了社会形态和寺院经济的固化。唐西州建立后,寺院经济并没有发生“衰落”,而是逐步在改革中转型重构,最终逐渐适应新政权的改革并完成自我革新。总体而言,高昌国寺院经济自身是一个闭环的完整链条,其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兴盛,最终至衰落的全过程,形成了特有的经济体系,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共同体。

施晓静[2](2021)在《波里比阿的历史书写与身份认同》文中研究指明波里比阿作为一个拥有多元身份的希腊裔史家,撰写了关于罗马人何以在短短53年的时间里成为地中海世界霸主的历史。波里比阿在《历史》中表现出作为历史学家的自觉意识,他的非史家身份同时也影响着他的历史书写,这些都在他的《历史》文本中反映出来。本文主要探讨了波里比阿的多元身份对其史家身份和历史书写活动的影响,探究波里比阿在治史过程中如何取舍和平衡自己的多重身份和立场,从而在当下的视角反思波里比阿历史书写的地位和贡献。本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现状,梳理了关于身份认同与史家角色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波里比阿及其《历史》在国内外不同时期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了整理,并对与波里比阿相关的原始文献和版本情况加以梳理和介绍。第一章从时代背景和波里比阿的个人经历出发,梳理波里比阿的多元身份和写作立场。在社会历史背景方面,波里比阿所属的希腊亚该亚同盟虽然是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重要政治实体,但其实力弱小难以与周遭强敌相抗衡;在对待罗马人干预半岛事务的问题上,亚该亚同盟内部存在分歧,政策摇摆不定,其结果是罗马人在战胜马其顿之后展开了对亚该亚同盟的清算。波里比阿以人质的身份被遣送至罗马,但基于声望和他同罗马贵族的友谊,波里比阿受到了特别的照顾。波里比阿曾任亚该亚同盟骑兵司令,也曾对罗马人的干预持反对态度,但在罗马羁留期间他的立场和主张也逐渐变化。而在此前,世界主义和泛希腊主义的思潮兴起,开始出现打破城邦界限的普世史书写,构成了波里比阿历史书写的思想背景。第二章主要探讨波里比阿对“历史学家”的身份认同和自我反省。通过对语词的分类和上下文的梳理,本章梳理了“历史学家”这一概念在波里比阿的《历史》中出现的几种表达方式,分析比较“历史学家”和“作者”在波里比阿的语境之下的异同。之后,本章具体分析了波里比阿对历史学家提出的工作任务要求。波里比阿认为包括他在内的史家群体都应以书写综合且真实的历史为目标,并且要与实践活动,特别是政治活动保持密切联系,书写历史以指导人们的政治生活。但波里比阿未能平衡史学求真与致用的关系,他对历史学家角色的外在塑造与他对历史学家属性和原则的认识也有区别。第三章从波里比阿的写作立场出发,考察作为战败的亚该亚同盟领袖如何平衡自己在希腊和罗马之间的二重性立场。狄奥多罗斯等罗马治下的希腊作者都面临相似的情感冲突,但他们多数都未曾在政治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有的甚至远离政治,专心着书授课。波里比阿与罗马贵族关系密切,受到他们的尊重和庇护,无法回避这一立场的冲突。他认识到罗马统治世界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希腊人应当接受罗马人的统治,并且开始从帝国长远发展的角度为罗马社会中的问题反思谏言;同时他也保持着对亚该亚同盟和希腊文化的维护和热爱,力求探索罗马治下的希腊人如何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第四章从波里比阿的政治家身份出发,探究其知识积累和参政经验对其历史写作的影响。波里比阿的政治经验和个人经历使他可以近距离观察希腊和罗马等邦国的政体。通过观察和分析,波里比阿比较了不同政体的优劣,将罗马人霸业成功的原因归于政体的优越,并且他对政体的理论分析也得到罗马读者特别是罗马贵族和政治家的认可和借鉴。同时,出于一个政治领袖的自觉和现实的考虑,波里比阿强调史学的实用性,认为历史写作的目标就是要为从事政治事务的人提供借鉴和指导。第五章从波里比阿的军事统帅身份出发,探究其军事方面的经验积累对其历史写作的影响。作为亚该亚同盟骑兵司令,波里比阿拥有较为丰富的军事阅历和军事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知识积累,通过对罗马军营组织结构、营区建设、武器装备、兵员构成等多要素的分析,论述了罗马军团的优势所在,他尤其强调依靠本国公民而非雇佣兵是罗马人军事优势的关键因素。他还指出罗马人通过严密的军事纪律和纪念活动,将罗马人英勇对敌的战斗精神代代传扬,培育了优秀的罗马公民和军事将领,以此作为罗马人建立霸业的另一重要因素,体现了他作为军事统帅的经验优势和历史解释的视角。第六章从史学史的视角分析了波里比阿多元身份对其历史书写的影响。波里比阿传承并发展了希腊史学传统中求真与立场客观性的主张,但他写作的目的在于解释而非叙事;对于希腊的普世史书写,波里比阿也予以了借鉴和改造,他主张要用综合的方法写作人类普遍居住地的历史,这种综合的历史应当有始有终,并且所有的事务都围绕一个核心;波里比阿对史学“经世致用”的强调是他对西方史学史的重要创见,为以后的罗马史家提供了启发和借鉴。结论部分总结了波里比阿对历史学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为他对历史学家这一身份的自觉意识。同时,波里比阿的各种非史家角色和职责也反映在他的历史书写中,这对于分析多元身份对历史学家及其历史书写活动的影响具有启发意义。

金新杰[3](2020)在《山姆·谢泼德戏剧《旅行者》中的双重文化观照》文中研究表明《旅行者》(La Turista)是山姆·谢泼德从先锋剧到家庭剧转型时期的作品,该剧呈现了墨西哥文化与美国文化的特质,表达了他对墨西哥印第安文化和美国现代文明的思考。在双重的文化观照中启迪观众自觉主动地去判断和反思两种文化的不足之处。

方芳[4](2020)在《现象学视野下的旅游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当代的旅游质性研究中,旅游的本质被定义为“旅游体验”,旅游的基础研究主要是围绕着“旅游体验”展开的。然而对“旅游体验”的研究,是否有成功地为旅游确立本质,弥补了旅游的基础研究薄弱的缺陷?文章认为,从纯粹意识层面定义“旅游体验”以把握旅游本质的观点,忽视了“旅游体验”的伴生性,即,“旅游体验”对“旅游实践”的依赖性,造成了旅游质性研究的缺陷。研究通过对旅游本质研究现状的批判性反思,运用现象学的原则和方法,扬弃了以“旅游体验”为旅游本质的相关观点,提出回到意指身体移动的“旅游实践”基点,整体地把握旅游现象,发展出一条“从旅游实践出发”的旅游质性研究路线。研究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围绕着“旅游的本质是旅游体验”的观点,对“旅游体验”的相关研究进行批判性反思,在反思中寻找适用于旅游本质研究的现象学方法。包括了绪论、第一章和第二章。绪论从汉语“旅游”一词的词义中,解析旅游实践和旅游体验的含义,指出旅游实践与旅游体验的关系;探讨为什么现当代的旅游质性研究是围绕着“旅游体验”展开的;指出了围绕着从纯粹意识体验角度定义的“旅游体验”所建构的旅游研究整体框架的不足。第一章论述了现当代旅游质性研究发展的历史背景,通过论述旅游研究在几十年间的变化,确立了旅游意义世界的边界和旅游研究的视阈范围。第二章对“旅游体验”进行了反思和再认识,将旅游体验描述为依赖于旅游实践发生和结束的“一段旋律”;链接了“从旅游实践出发”的旅游本质研究与现象学方法,就此进入相关问题的研究。下半部分,围绕着“从旅游实践出发”的基本思路,在现象学视野中构建“旅游实践-旅游目的地-旅游世界”的框架,包括第三章“论旅游实践的本质”,第四章“旅游目的地系统和符号”,和第五章“旅游世界的图景”。这一部分主要观点包括:旅游实践生成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符号构建旅游世界;消解了旅游研究传统意义上的、以“旅游景观体验”为核心的“旅游体验”,而将其变为“旅游目的地体验”;阐述了旅游目的地符号的意义,并对唤起同感意识的“旅游目的地体验”进行了具体描述;以“旅游目的地”替代“地点”,展示了旅游世界的图景;形成了以“旅游实践-旅游目的地-旅游世界”为指引的旅游质性研究路径和基本框架。

童敏[5](2020)在《空间嬗变与秩序重建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上海街道书写》文中认为空间危机是晚清以来中国人所遭遇的一切危机的源头,西方人在中国设立租界是空间危机的重要表征。上海是中国最早设立租界的城市,也是最先西化、最国际化的城市。伴随着租界的设立,西人开始实施针对上海的城市空间改造计划。兴修街道、完善街道网是城市空间改造的首要任务。随着现代街道在上海的成型,街道网络格局日益成熟,上海城市空间的传统状态逐渐消失。如此来看,现代街道的修建触发了上海大规模的空间变动,用大卫·哈维的话来说,这便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手段,它显示了上海与传统彻底决裂的决心。上海开始以一种“现代”的姿态出现在中国人面前。上海街道是对西方城市街道的模仿。首先,居住在租界内的西方人将其本国的街道建设经验移植到中国。型态完善的租界街道满足着都市人的日常生活,给予人们良好的感官体验,并成为中国人想象西方物质文明的“刺激源”。在当时旅沪人员的相关记载中,“街道体验”成了他们判断城市文明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租界街道的对比之下,老城街道成了“负面”的存在。因此为了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老城街道又开始了对租界街道的模仿。空间上的危机会触发社会整体秩序的崩塌。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外部公共空间,街道有多种功能。空间不是简单的物质组合,而是凝聚了深厚文化记忆的场所。上海街道由传统向现代地转型在深层次上意味着空间文化记忆的扭转。在直观层面上,现代街道的出现改变了上海原有的水乡秩序,都市日常生活的节奏由慢走向快,由静走向动。空间上的剧烈变动改变着都市人的感知结构,在其时的文学作品中,街道被反复书写,尤其是四马路、南京路、霞飞路、北四川路等街道。它们表明以满足市民大众日常生活为目的的现代生活方式获得了广泛认同。在上海,街道给予人们以独特的城市美学体验,即异域情调。当人们穿梭于上海的街道,仿佛置身于异国。然而,这异域情调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殖民危机。上海街道是一个西化的空间,更是一个殖民的空间。殖民暴力虽化身为异域情调,却无法掩饰它的殖民野心。因此,走在南京路上的上海人,在感受异域情调的同时,也成了殖民权力直接宰制的对象。尤为独特的是,在现代上海,修建街道并不只是市政事务,它还体现为不同权力体系之间的博弈。正是因为如此,华界当局亦通过修建街道来表达自我的民族主义诉求。街道作为城市的外部空间,从性别角度来说,它还关涉着传统的两性秩序。“男主外,女主内”的两性秩序是传统社会秩序的根基,如若发生颠倒、错乱,那么便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稳定。但在上海,走在街上的女性改变了传统的性别秩序格局。女性以街道这一公共空间实践着自我的性别诉求和政治诉求。现代上海的街道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暧昧的城市空间,是一个失序的同时又建立新秩序的空间。正是基于此,“空间”与“秩序”可以看作是理解上海街道现代转型的关键词。街道并非是一个稳定的结构,而是一个不断嬗变的空间。这嬗变首先发生在物质空间层面。本论文的第一章,结合现代上海城市史和文学文本,考察了上海街道的现代转型,以及转型后的现代街道如何影响文学创作。在上海,街道要发展就必须突破一些实际的障碍,如河浜、城墙。填浜筑路、拆城筑路是上海街道现代转型的重要措施。然而在上海,河浜、城墙既是街头景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并且关联着传统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从清末民初因拆除城墙而引发的争论,便可见一斑。河浜、城墙消失后,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街道,这预示着上海逐渐脱离了乡土中国的秩序,开始适应专属现代都市的新秩序。此外,越界筑路也是一个重要的措施。越界筑路在租界当局主导下进行。然而,“筑路”并不是这一措施的目的,“越界”才是本质。现代上海是一个华洋杂居的城市,空间上的越界正是租界对华界权力的侵犯。所以说,越界筑路是租界进行殖民扩张的手段,由此而形成的街道则是殖民扩张的产物。外部空间的变化自然会影响到文学的创作。在晚清以来以上海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中,具备现代型态的上海街道不仅是作品的描述对象,也是文本空间的重要构成之一。在古代城市小说中,城市的街道未能成为文本空间的构成因素,作为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街道往往被忽略。现代街道参与文本空间的建构,并成为文本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古代小说向现代小说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街道在空间上的嬗变是直观的,也就是说是可视的、可触的,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到的。作家在创作的时候往往会把街道所赋予的经验揉进创作之中。这样说来,现代街道同时也为文学文本的创作提供了新的书写经验和书写技巧。本论文的第二章阐释现代街道如何影响都市日常生活秩序。街道是都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空间,生活在都市中的人时刻与街道发生联系。上海街道构建了现代都市的新时空。与传统街道的日常时空秩序相比,这一新时空是变形的,是被权力所规训的。街灯、车辆是现代街道最重要的附属品,是街道文明的物质表征。但同时,它们的存在让街道的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形变。街灯延长了人们在街道上停留的时间,它的存在让街道成了昼夜颠倒的时空。车辆以速度为媒介让街道成了压缩的、流动的、叠加的时空。街灯、车辆让都市日常生活获得了现代化的传奇色彩。巡警是现代街道的重要配置,这预示着作为市民空间的街道开始接受权力的规训,都市日常生活被裹挟在一张巨大的权力网中。现代街道改变了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内容。现代都市是物质聚集的场所,人的欲望在物质的刺激下摆脱了日常伦理道德的束缚,开始寻求正常的表达方式。因此,街道成了市民日常生活欲望的表达空间。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上海兴起了一种依托于街道的日常休闲运动,即“荡马路”。所谓“荡马路”也即是散步。“荡马路”是市民大众理解现代上海的重要手段,是人与城市的互动。人既接受了现代城市时空秩序的约束,也在通过行走的方式去改变这一秩序。上海正是在市民大众的脚部下才获得了意义。摩登与革命是理解现代上海城市文化的关键词。本论文的第三章从摩登与革命的关系阐释左翼话语中的上海街道。“摩登”一词词义丰富,它在30年代的上海与现代物质消费产生了直接的关联。因此,由物质文化所塑造的现代街道亦可以看作是一个摩登的空间。左翼文人行走在这摩登的空间中,自然会产生愉悦的感官体验。但阶级意识却阻止他们进一步沉迷于其中。左翼话语中的上海街道是一个两极分化的世界,城市贫民、无产者处于殖民者和上层阶级的压迫中,他们被排斥在这个充满摩登情调的空间之外。左翼文人的上海街道叙事具有强烈的对比意识。为了寻求空间正义,上海街道被挪用为革命的实践空间。游行示威、街头演讲、散发传单、呼喊口号,上海街头的革命活动是对既有城市空间秩序的否定,同时也是改写城市空间记忆的手段。本论文的第四章从空间与身体的关系入手,阐释了在中国现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大背景下,上海女性是如何利用现代街道的空间特质来颠覆传统性别秩序。街道是城市的外部空间,因而在性别视角下,它亦是男性空间。在传统社会中,街道是拒绝女性的。具体说来,拒绝女性其实是拒绝她们的身体。而现代上海的街道却成为女性身体的展示空间,从晚清的妓女到30年代的摩登女郎和革命女性,上海街头因她们的存在而更加异彩纷呈。走在街上的女性一方面无法避免被男性凝视和被物化的困境,另一方面她们也以自己的方式表述女性的城市经验。为了调整自我身体、街道(公共空间)和男性之间的关系,在30年代民族国家利益的宏大诉求之下,女性主动接受革命的编码,将自我的女性气质隐藏起来,试图以一个政治的身体、革命的身体弥合两性之间的裂缝。晚清以来,上海街道的现代转型是一个剧烈的空间嬗变过程,本论文从“空间”与“秩序”入手,结合现代上海城市史、城市文化和城市文学,分别从都市日常、左翼和性别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重点阐释在一个嬗变的空间中,旧有的秩序如何被颠覆,新的秩序又如何被建立的过程。

刘晓萌[6](2019)在《何以为家-从艺术常年展的发展探索欧洲文化认同》文中认为无论是双年展、三年展亦或是五年展,艺术常年展已经成为当代艺术领域的盛会,并成为艺术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它的出现为当代艺术世界提供了一个全球性、跨文化的舞台,也成为有别于传统艺术机构的大范围、高规格、影响范围广、具有时效性的艺术试验场。日益火热的常年展不仅在艺术领域发挥影响力,同时也成为政治、文化的思想交流平台。因此,本文提出这样的假设:艺术常年展已经成为了文化身份建构、重塑与认同的利器,并将以欧洲境内的有一定历史积淀的知名艺术常年展为研究对象,探索这些常年展的主题是如何反应欧洲文化身份的变化。作为艺术常年展的发源地和全球化进程的开端,欧洲在艺术和政治一体化的实践都处在世界前沿。本文以欧洲作为地理范围,力求更好地探索常年展在社会文化发展之中扮演的角色。

张乐[7](2018)在《西周早期征讨夷方金文研究的整理与考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对西周早期征讨夷方金文文献研究成果的整理和疑难问题的考论。所择八篇铭文皆以时人实录的形式分别记载了成王东征践奄之役,昭王南征楚荆之事,以及未见诸载籍的昭王时大规模讨伐东夷之战,对西周史的研究极为重要。历来相关的考释成果亦十分丰硕。但大都刊布零散,且多所歧说,目前从字词考证、铭文释读的角度系统地对这批资料进行全面梳理与进一步研究的着作尚未有见,故本文实有填补学界这一空白的作用。论文内容由两大部份构成:第一部份是采用“集释”方式,以铭文句段为单位,将宋代以来对该句段的研究成果以时间先後为序逐次集於该句段之下。其所集诸家说解一律为原文,以方便读者直接使用。这是首次对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一次系统整理。第二部份是对歧说和疑难的考论,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按语方式,在每句段集释完毕后,以各家分歧和疑难字词为切入点,加以按断,力求对歧说折中一是,对疑难做出正确解说,以供学界参考。二是专题方式,对铭文中所关涉的重大疑难问题做出了系统研究。共六篇,分别对明公簋中的“工”,小臣迃簋等铭文中的“蔑烓”,(?)叔鼎中所谓的“鬲鼎”等词,以及保员簋等铭文中的“(洀)”,作册夨令簋中的“报”,(?)叔器中的“诲”等字,提出了新的考释意见。

李军锋[8](2018)在《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文中指出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形象是中西文明碰撞和交流语境下晚清精英知识分子的认知和想象,是中西关系的晴雨表。作为一种对“他者”的想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西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绘。但这种描绘并不是本土文明对异域城市准确无误的真实反映,这中间有着诸多的情感因素和想象过程。在这种复杂的认知想象过程中,不管是对其肤浅化或丑化认知,还是理想化想象,或者理性客观的体认,都反映了近代社会知识精英在对西方社会“集体想象”中寄寓对西方城市的认知或理解,对自身文明的评价和对中西关系的态度。因此,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本身就是一面镜子,既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是如何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去建构“异域城市”的,也可以看到其中误读的成分;既可以看到不断变迁的异域文明形象在中西文化史上是如何被利用的,也可以看到其中的理性与非理想因素。在晚清知识精英笔下,西方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他者”,也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效仿对象和榜样力量。每一位晚清知识分子在面对着一个个发达的域外城市之时,个人体验意识与民族家国情感必然会交织在一起,这就使得异域城市呈现出复杂的文化意蕴。在近代文学有关域外书写的不同文体中,诸多晚清使官和知识分子对他们建构的异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城市景观的表象,即异域城市中的建筑风貌、街道布局,行人容貌等成为作家们描述的对象;其次是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名胜古迹、公共文化空间以及反映城市文明特质的伦理道德、民俗风情、异域行人的衣食住行等;最后是反映城市或社会政治制度的表征,如海关、议会、政党以及华人状况的描绘。当然每种文体在书写域外城市过程中其侧重点是不同的,如近代诗歌更多展现的是域外风土人情的人文景观;近代游记注重描绘的是西方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以及政治制度;近代小说侧重呈现的是在西方城市文明前国人的心理感受与行为举止。因此,本论文以1840年作为开端,至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作为结束的时间节点,通过对近代文学中诗歌、游记、小说的具体研读,揭示出不同作家在其作品中对西方城市的认知差异,探讨他们在面对不同西方城市景象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情感倾向,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层文化意蕴。总之,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展现出本土化、奇异化、妖魔化以及理想化的复杂特征,折射了晚清知识分子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西方城市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中既是欧洲列强侵略中国的载体,也是近代晚清学习的榜样。同时,近代文学中反映异域城市的游记、诗歌、小说等文体,因其内容上的异域情调、叙事策略的本土化、语言上的简练易懂等特点,在民间传播更为广泛,其影响也较为深远。这些不同文体所建构的“异托邦”城市体现了晚清知识分子对西方城市的多元化认知和想象,也体现了在民族危机严重情况下中国知识分子集体无意识的家国情怀,对于建构自己理想的独立民族国家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卞梁[9](2018)在《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广泛搜集及阅读诸多近代赴台西人所着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较为清晰、全面地分类概括近代西人所见台湾的方方面面,提炼出具有普遍共性的西人“台湾印象”;结合十九世纪西方文化背景及中西交往环境,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进行解析;在行文中,注重对樟脑战争、牡丹社事件、中法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进行论述,以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台湾发展轨迹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东方学、西方优越论等学科方法,分析影响西人台湾印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并进行一一例证,最终将十九世纪西人眼中台湾的大致面貌呈现出来。本文认为,由于十九世纪赴台西人一方面长期处在西方优越论与西方中心主义裹挟之下,一方面又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着好奇,因此来台后,他们始终处于一个矛盾的心态中,他们在深深着迷于台湾的美景风物的同时,又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文化观点来定义台湾,获得对台湾的所谓话语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常用微观与直观的手法来记录台湾的客观事物,而对台湾的文化层面多进行主观评价与臆断,有时甚至以公然伤害乃至于出卖台湾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种主客观并存的论述基调正是其矛盾心态的外在表现。近代西方人在建构其“台湾印象”的背后,是复杂的西方优越论、东方主义、基督教“救世”心态等观念的作用。当然,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不断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过程中,西人又受到台湾当地文化的渲染与影响,这使得他们逐渐产生了台湾认同,大力向西方介绍台湾。因此,近代西人眼中对台湾“矛盾”的解读或许便是“他者”眼中近代西方“殖民霸权”的另一种解释。最后,西人所留叙台文献在近代台湾史研究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无疑是我国历史文献学和中外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曹万平[10](2017)在《侗族民间美术研究》文中指出侗族民间美术在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各方面都有鲜明的民族样式,有鼓楼、风雨桥、戏楼、飞山庙、萨坛等特色建筑,有堪称活化石的传统染织与服饰,有诙谐有趣、形式多样的民间雕塑,有土中见雅、寓意美好的民间绘画,有形式特别、种类丰富的民间手工艺。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民间美术门类最齐全、保留最完整的民族之一,研究侗族民间美术对认识中国民族民间美术具有典型意义。本文以侗族民间美术为研究对象,从整体视角出发,利用研读文献和田野调查等多种方法,分析了侗族民间美术的历史面貌、生成环境和当下形态,探讨了侗族民间美术的主题、造型手法和主要特征,并为传承和保护侗族民间美术提出看法。全文共分三大部分,以七章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主要阐明生成背景和侧重于形而下的样态分析;第二部分包括第四、五、六章,主要侧重于形而上的思想观念发掘与归纳;第三部分为第七章,主要对传承与保护提出看法。第一章,介绍了侗族概况和侗族民间美术概况,并对民间美术概念作了界定。提出侗族民间美术的文化源头是高庙文化并作了论证,以已有文物为依据从历时性角度梳理了侗族民间美术的历史概况,以当前遗存状况为凭借从共时性角度分析了侗族民间美术的现状特点及南北差异。第二章,从自然条件和文化习俗两方面入手,分析了侗族民间美术的生成环境,提出侗族民间美术传统样式遗存丰富的原因是社会发展滞后,侗族民间美术独具特色的原因是文化习俗奇特。第三章,分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四个类别阐述了侗族民间美术的当代形态,并对各类别下民间美术诸样式的历史记载和子类特征作了探讨。第四章,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之一,对侗族民间美术的主题进行了归纳,提出侗族民间美术的主题有资生、人本、求美、自由、共享、耐久。资生是建立在万物有灵观念上的共生世界,人本是以身度物的造物准则和价值追求,求美是建立在实用之上的形式美化,自由是慰藉心灵的自在表达,共享是利人利己的快乐践行,耐久是经世致用的造物准绳。第五章,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之二,提出侗族民间美术的主要造型手法有拟、渗、臆、比、创、拿、承。拟是率意的取象,渗是想象的联系,臆是心灵的流露,比是多意的象征,创是心物的统一,拿是民族之间相互借鉴,承是对传统的庚续。第六章,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之三,首先对侗族民间美术四个类别的特征进行了概括,然后对侗族民间美术的共性特征进行了归纳,提出侗族民间美术特征有多重表现:文化脉络上,远古的高庙文化基因仍然有迹可循,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随处可见。思辩特征上,粗略混沌的思维,万物有灵的逻辑若隐若现。精神内涵上,知足常乐的人生境界、自强不息的求生精神、和谐共生的处世之道四处洋溢。风格特点上,侗族民间美术风格丰富多样,其中以疏野、豪放、奇僻特点尤为突出,疏野是朴拙天然的表现,豪放是旷达不羁的气度,奇僻是集体表象的物化。社会特征上,侗族民间美术表现为农耕典型的“场”,稻作文化的“诗”,发展滞后的“果”,侗族民间美术折射出物质生活贫乏而精神生活富足的社会特点。第七章,对侗族民间美术的传承和保护进行了讨论,认为当前侗族民间美术保护现状总体上表现为喜中存忧,喜在政府重视民间努力,保护和恢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忧在这些保护行动多以发展旅游经济为驱动,未免出现文化保护为经济开发让位现象。认为民俗活动是民间美术应用的主要场域和生存土壤,主张风俗的赓续是民间艺术生存的关键,提出保护民间美术的关键是保护民俗活动。侗族民间美术之所以独具民族个性,缘于生发于相对封闭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环境闭塞使风俗习惯保持着相对独立性和发展滞后性,这是侗族民间美术较好地涵养古代文化基因和民族文化历史样式的原因。侗族民间美术的特点既是侗族文化和民族个性影响的特点,也是侗族社会发展滞后于时代形成的文化落差特点。

二、“旅行者”何以优于“土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行者”何以优于“土着”(论文提纲范文)

(1)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史概述
    第三节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高昌国佛教及寺院经济的结构
    第一节 高昌建国前后对佛教的政策
    第二节 寺院经济与佛教地理
    第三节 寺院经济的概念及与其他宗教
    小结
第二章 高昌国佛教寺院的经营模式及财务收支
    第一节 高昌国寺院的基本经济模式
    第二节 寺院日常收入
    第三节 寺院日常支出——对《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列月用解斗帐历》再探讨
    小结
第三章 高昌国的僧官、僧众和寺户
    第一节 僧官阶层的执掌及管理
    第二节 国家政权对僧众的管理及其赋税劳役
    第三节 寺户制度及依附人口
    小结
第四章 高昌国僧尼的经济活动与日常生活
    第一节 僧尼个人的私有经济
    第二节 释门群体与豪门望族间的往来
    第三节 佛教僧尼的宗教活动与社会角色
    小结
第五章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和衰落
    第一节 多维视野下的寺院经济与高昌社会
    第二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
    第三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衰落再探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波里比阿的历史书写与身份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身份问题的理论研究
        (二)关于“历史学家”的定义、原则与学者角色问题
        (三)波里比阿的传播与研究史
        (四)关于波里比阿史学的相关问题
        (五)波里比阿的中国形象
    三、古典作家作品及相关原始材料
        (一)波里比阿的着作:文本流传、译本及版本的选择
        (二)其他古代史家作品和铭文资料
        (三)其他古典政治、军事思想着作
第一章 波里比阿历史写作的形成背景
    一、历史背景
        (一)亚该亚同盟的建立和早期发展
        (二)亚该亚同盟的重建和鼎盛
        (三)罗马人的介入与亚该亚同盟的解体
    二、思想背景
        (一)古典哲学中的世界主义和泛希腊主义
        (二)希腊史学中的普世观念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史家角色的自我反思:波里比阿论“历史学家”及其任务
    一、历史学家的含义
        (一)波里比阿的语词选择
        (二)“历史学家”的工作原则
        (三)“作者”的撰史规范
    二、“历史学家”的任务
        (一)写作“综合的历史”
        (二)如实报道历史事件
        (三)与实践活动的密切关联
    三、史家角色的内外纠葛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败者修史:波里比阿的矛盾与取舍
    一、罗马治下希腊作者的选择
        (一)狄奥多罗斯
        (二)波塞冬尼乌斯
        (三)狄奥尼修斯
    二、人质与新主的“友谊”
        (一)罗马人眼中的“朋友”波里比阿
        (二)波里比阿笔下的罗马人
        (三)波里比阿论“背叛”
    三、波里比阿的立场二重性:表现及评价
        (一)情感态度的二重性
        (二)写作目标的二重性
        (三)写作视野的二重性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作为政治家的历史思考与实用诉求
    一、波里比阿的政体思想
        (一)政体的起源与发展
        (二)波里比阿论罗马混合政体
        (三)罗马政体与其他政体的比较
    二、政治经验与理论同历史解释的关系
        (一)政治实践的史学价值
        (二)政体分析的史学目的
    三、实用主义倾向产生与表现
        (一)实用主义史学产生的背景与条件
        (二)实用主义诉求命运观
        (三)实用主义在波里比阿史学实践中的表现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作为军事统帅的经验积累与历史解释
    一、波里比阿论罗马军团的优势
        (一)组织结构与营区建设——罗马霸业的军事基础
        (二)装备改良与战术革新——罗马军事的自我完善
        (三)对雇佣兵的态度——军团实力的重要保障
    二、波里比阿论统帅的才能及影响
        (一)优秀统帅的标准和能力要求
        (二)实战中的表现
        (三)杰出将领的个案对比
    三、军事纪律与罗马精神的传承
        (一)士气对战争的影响
        (二)严肃军纪与士气保障
        (三)纪念仪式与精神传承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波里比阿史学史地位的现代反思
    一、对希腊史学传统的承接
        (一)真实与客观性问题
        (二)叙事与解释
    二、对“普世史”的借鉴与改造
        (一)普世史的产生与发展
        (二)“综合的历史”:波里比阿对普世史的改造
    三、波里比阿的史学创见:“经世致用”在西方古典史学的滥觞
        (一)渊源与地位
        (二)罗马人的借鉴和反思
    四、本章小结
结论
    一、“历史学家”的身份自觉——波里比阿的理论贡献
    二、历史学家多元身份问题的启示
参考文献
    一、古典着作及参考译本
        (一)波里比阿《历史》的参考版本
        (二)其他古典作品及译本
    二、研究性材料
        (一)外文着作
        (二)外文论文及书评
        (三)中文译着
        (四)中文着作
        (五)中文论文
    三、工具书、铭文集及数据库资源
附录 人名、地名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山姆·谢泼德戏剧《旅行者》中的双重文化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一、《旅行者》剧情介绍
二、墨西哥与美国的双重文化观照
    (一)墨西哥文化元素
    (二)美国文化元素
三、《旅行者》的戏剧艺术特征

(4)现象学视野下的旅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三个问题
        一、“旅游体验”是如何变成旅游的本质的?
        (一)“游”史
        (二)“旅”+“游”
        (三)从“旅游实践”到“旅游体验”
        二、旅游体验与审美体验的区分
        三、旅游者去哪里了?
        (一)主体之“死”
        (二)旅游者之主权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旅游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困境
        三、“面向实事本身”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框架
        二、主要观点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不足
第二章 从旅游研究到旅游世界
    第一节 显现:从特殊到日常
        一、第一阶段:经济现象
        二、第二阶段:反日常现象
        (一)多种社会科学的介入:以人类学为例
        (二)旅游发生的背景:现代社会的“反常”
        (三)旅游内在动机:逃离和对反向生活的好奇
        (四)旅游活动:人格的反常和活动的精神性
        (五)反日常旅游的定义
        三、第三阶段:日常现象
        (一)“反日常”的例外
        (二)“日常”的源头:旅游发生学
        (三)“日常”理论之一:旅游作为一种社会实践
        (四)“日常”理论之二:生活美学时代中的旅游
        (五)“日常”理论之三:原真性+存在主义
    第二节 矛盾:旅游世界与研究方法
        一、社会学实践理论消解旅游实践
        二、意识审美体验替代旅游体验
        三、存在主义瓦解旅游的意义
        (一)不稳定的意义和混乱
        (二)滥用存在主义原真性
        (三)“本真”的幻想
    第三节 突围:游戏观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对“旅游体验”的反思与再认识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作为“本质”的旅游体验
        一、争执:异地体验还是非惯常体验?
        二、异地空间体验
        (一)空间问题的特殊性
        (二)异-空间感知体验
        (三)“异-空间感知体验”在旅游研究中的独特性
        三、非惯常环境中的主体间性
        (一)复数的人
        (二)他者与常人
        四、“旅游体验”的双重特征
    第三节 旅游体验的“结构”
        一、研究回顾
        二、旅游想象、旅游体验、旅游回忆
        (一)旅游想象(I)
        (二)旅游回忆(M)
        (三)旅游体验
        (四)“想象-体验-回忆”与“期望-心理感知-评价”
        三、“旅游体验”再认识
        (一)作为一段“旋律”的旅游体验
        (二)旅游体验与旅游回忆
        (三)旅游体验与审美体验
    第四节 旅游的本质与现象学方法
        一、现象学方法与某种“体验”的本质
        二、现象学方法与对活动经验的认识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论旅游实践的本质
    第一节 从身体移动到旅游实践
        一、背景:“Tourism”的起源
        二、客观主义、心理主义中的移动性
        三、作为一种源始的文化符号的身体移动
    第二节 “旅游”作为移动性符号
        一、“旅游”的“语言-言语”分析
        二、“旅游”作为移动性的符号:语义辨析与悬置
        (一)权力关系背景:自由移动/流放
        (二)生存背景
        (三)目的性假设
        (四)源始样式:观光旅游
        三、旅游实践的含义
    第三节 观光旅游:“观”与“旅”的交织
        一、何谓“观光旅游”
        (一)旅游研究中的“观光旅游”
        (二)旅游史中的“观光旅游”:最初的设定
        二、观光旅游=“观”+“旅”
        三、观光的“看”
        (一)空间构造的“看”
        (二)实存论的“看”
        (三)知觉的“看”
        四、观光旅游的特征:“观”与“旅”的交织
        (一)观光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实践方式
        (二)观光旅游作为一种表达
        (三)观光旅游创造一种主观旅游空间
    第四节 旅游实践的“作品”:旅游目的地
        一、实践的表达与创作
        二、作品:旅游目的地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旅游目的地系统与符号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的一般性定义
        一、旅游目的地定义:集合式和整体式
        (一)集合式:想象与体验
        (二)整体式:形象与实践
        二、旅游目的地系统
    第二节 旅游目的地的符号化
        一、旅游吸引物符号化与旅游目的地符号化
        二、“舞台”,还是“作品”?
        (一)作为“舞台”的旅游目的地
        (二)作为“作品”的旅游目的地
        三、旅游目的地符号
        (一)旅游目的地感知和想象
        (二)旅游目的地欲望
        (三)旅游目的地-旅游实践-异乡世界
    第三节 旅游目的地的现代性
        一、条件背景:交通与信息
        (一)三个阶段
        (二)信息技术引起质变
        二、旅游目的地想象
        (一)对“异乡世界”的想象
        (二)旅游想象与旅游实践
        (三)旅游想象与“家园意识”
        三、旅游目的地体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旅游世界的图景
    第一节 “休闲”的旅游世界
        一、“我们”的暴力:同化与掠夺
        (一)贬低性的想象
        (二)贸易与战争:游牧者、航海者
        二、“我们”与“他们”的休闲
        (一)旅游经济:休闲经济
        (二)旅游活动:新殖民?
        (三)旅游活动:低俗?
        (四)旅游者:“我们-他们”中的“我”
        三、“我们”中生成的“他们”
    第二节 “与异乡人共在”的旅游世界
        一、旅游世界的内部结构:以遗产旅游为例
        二、“原住民-旅游目的地-旅游者”结构
        (一)遗产旅游:供给还是需求?
        (二)谁的家园?旅游者还是原住民?
        三、旅游世界的框架
    第三节 “家园”的旅游世界
        一、“家园感”的失落和重拾
        (一)何谓“家园感”:返乡之路
        (二)“家园感”的失落:回忆性与都市生活
        (三)“家园感”的重拾:空间想象
        二、旅游回忆:“回忆”与“想象材料”
        (一)回忆-旅游回忆
        (二)旅游实践-旅游回忆
        (三)旅游回忆中的“想象材料”
        (四)返乡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5)空间嬗变与秩序重建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上海街道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为什么是街道?
        (二)为什么是上海的街道?
        (三)文学书写的“街道意识”
    二、文献综述
        (一)对“街道”的研究
        (二)对“现代上海街道”的研究
    三、研究价值、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双重嬗变:街道转型与文本空间的建构
    第一节 上海旅行与街道书写
        一、引入旅行视角
        二、旅行视角下的上海街道
        三、街道差异体验的书写
    第二节 上海街道的现代转型及其悖论
        一、转型的前奏:街道政治的发生
        二、转型的措施:填浜·拆城·越界
        三、悖论的表征:空间殖民主义
    第三节 街道与现代文本的空间构成
        一、现代文本空间的生成
        二、文本空间生成与更迭的文化机制
        三、文本空间中的人物位移
    第四节 文本叙事中的街道经验
        一、身体在场与感官世界
        二、街道速度与文本节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上海街道与现代都市的日常生活
    第一节 街道秩序与日常的逻辑
        一、时空变形中的都市日常
        二、权力下移与被规训的日常
    第二节 日常之“变”:街道空间的欲望化表达
        一、生活物欲化:街道的消费空间属性
        二、狂欢审美:作为娱乐空间的街道
        三、情感公开:两性关系的“街道叙述”
    第三节 荡马路:街道的日常实践和审美体验
        一、日常实践
        二、审美体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摩登与革命:左翼话语中的上海街道
    第一节 北四川路与左翼文化中心的崛起
        一、东洋风·平民气·“半租界”
        二、北四川路左翼文化空间的形成
        三、改造与同化:左翼文化空间的巩固
    第二节 左翼文人的双重街道体验
        一、摩登街道与左翼“新感觉”
        二、底层书写与街道阶级化
    第三节 街道挪用:左翼文人的街头革命
        一、革命的准备:走向街头
        二、革命的开始:“街上人”的革命启蒙
        三、革命的形式:飞行集会和游行示威
        四、南京路:革命的记忆空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间与身体:走在街上的女性
    第一节 “见或不见”:女性身体与女性空间
        一、“藏之不见”:传统女性空间的形成机制
        二、看街:女性身体的“视觉突围”
        三、街道:“新”女性空间
    第二节 街道与女性身体的再发现
        一、男性视角下的女性身体
        二、女性身体的自我发现
        三、性别共谋:革命化的女性身体
    第三节 街道上消失的身体——对1936年妇女节游行的考察
        一、游行、身体与街道的空间转变
        二、女权还是国族?
        三、“为国献身”:女人还是中国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发表论文

(6)何以为家-从艺术常年展的发展探索欧洲文化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Per
引言 常年展之网与共生的欧洲
第一章 从欧洲出发,面向世界的常年展
    一、“全球艺术”里程碑——“大地魔术师”
    二、威尼斯双年展的艺术国界
    三、走进地球村,艺术史的必然
第二章 探索者的困境:欧洲宣言展
    一、欧洲宣言展概况
    二、以第3届宣言展为例:隐形的边界
    三、以第6届宣言展为例:宣言展不是联合国
    四、小结
第三章 大国的责任与文化融入
    一、走出西方的曲折道路:卡塞尔文献展
    二、向德国学习:柏林双年展
    三、文化融入:常年展的新方向
第四章 英国的双年展视野与脱欧选择
结论 以常年展之眼看世界
参考文献
图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7)西周早期征讨夷方金文研究的整理与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论文结构、材料来源与相关说明
第二章 集释篇
    一、犅刧尊、冈刧卣
    二、明公簋
    三、旅鼎
    四、鼎
    五、保员簋
    六、小臣迃簋
    七、咪叔鼎
    八、作册夨令簋
第三章 专题研究篇
    一、再议明公簋中的“暀工”一词
    二、“(洀)”字小议
    三、说作册夨令簋中的“报”字
    四、金文“蔑烓”补论
    五、说“鬲鼎”
    六、释咪叔器中的“诲”字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後记

(8)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概念、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瀛海谈荟:近代之前史料笔记中的西方镜像
    第一节 汉魏六朝史料笔记中的“大秦国”
        一、大秦琳琅满目的物产
        二、大秦理想化的社会图景
        三、大秦与汉魏六朝的友好往来
    第二节 隋唐文献中的拂菻景象
        一、拂菻地理方位的再认知
        二、拂菻都城的独特风貌
        三、拂菻的风俗民情
        四、拂菻与隋唐的交往
    第三节 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认知与想象
        一、明代史料中的“佛郎机”、“大吕宋”与“红毛番”
        二、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虚妄认知
        三、西方认知背后的文化解读
    第四节 清初樊守义《身见录》及谢清高《海录》——乡土天人观向多元史地观的嬗变
        一、固守传统:明清之际中国人的乡土天人观
        二、亲历欧美:樊守义《身见录》对欧洲都城的多元呈现
        三、放眼世界:谢清高《海录》对西方社会的全面观照
第二章 结契海外:近代诗歌中的异域城市抒写
    第一节 黄遵宪“足遍五洲多异想”的新体诗与日本城市文化
        一、文化移译:东洋都市所折射的西洋文明镜像
        二、混杂与调适:日本城市民俗风情的独特景观
        三、模仿及开放:大和民族的文化特性
    第二节 康有为“大地环三周”的海外诗与域外城市
        一、流亡者眼中的异域之城
        二、欧美城市的历史名人
        三、文明面纱下的生存困境
        四、异域城市想象中的维新改良梦想
    第三节 晚清海外竹枝词与欧州城市风情
        一、伦敦的女性风貌
        二、柏林的民俗风情
        三、圣彼得堡的市民生活
        四、海外竹枝词城市书写的语言策略
第三章 乘槎西游:近代游记中的城市面相
    第一节 郭嵩焘域外游记的城市建构及其文化解码
        一、英伦、法京的物质文明
        二、泰西之城的人生百态
        三、繁华都市的文化景观
        四、文化认同的密码解读
        五、盛世中华的想象建构
    第二节 美国大都会与梁启超《新大陆游记》的城市观
        一、异域城市的政治图景
        二、美国都市双面性的揭橥
        三、爱之深与责之切:移民之城的华人群像
        四、从革命到保皇:美国之行对作者思想之影响
    第三节 单士厘游记中的异域城市镜像
        一、俄国城市的社会图景
        二、意大利之城的艺术氛围
        三、域外城市的文化名人
        四、女性城市书写的艺术特质
第四章 都市叙事:近代小说中的西方城市想象
    第一节 《孽海花》中的海外都市想象及书写
        一、域外城市风情的想象
        二、西方英雄人物的描绘
        三、欧洲城市想象性建构的文化意蕴
    第二节 《文明小史》与文人的域外情怀
        一、东洋之城建构下的媚日丑态
        二、西洋城市书写中的违和叙事
        三、出洋之旅叙写的众生相
    第三节 《海上尘天影》与中国文人的域外壮游愿景
        一、异域都市的文明气象
        二、欧洲城市之飞地:上海与邹弢西学知识的习得
        三、文人域外壮游的愿景
第五章 人到海西头:王韬《漫游随录》中的欧洲城市
    第一节 “在场”——伦敦、爱丁堡的文化空间
        一、大学、教堂与本土文化的弘扬
        二、博物馆、图书馆与西方文明的呈现
        三、道义之交与人文关怀
        四、娱乐文化场域与民众的开放意识
        五、异域文化空间对作者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西洋有美——王韬游记中的女性书写
        一、十九世纪中晚期国人对异域女性的认知
        二、 《漫游随录》建构的新型西方女性形象
        三.理解与认同:颠覆的异域女性观
    第三节 《漫游随录图记》对西方城市的中土化描摹
        一、异域城市景观的古典式呈现
        二、西方人物书写的本土化意识
        三、域外插图中的东方性想象
        四、中土化描摹的文化心理
总论:跨文化视阈下的城市异托邦构建
参考文献
附录:近代文学中涉及西方城市着作一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致谢

(9)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大陆学界的有关研究
        (二) 台港澳学界的有关研究
        (三) 西方及日本学界的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西人来台背景及其职业
    第一节 近代来台西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1.1.1 十九世纪中叶的台湾
        1.1.2 大航海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西方
    第二节 近代赴台西人的职业
第二章 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
    第一节 实证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记述中的实践
        2.1.1 社会学理论及其在西人述台中的作用
        2.1.2 人类学理论及方法在西人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第二节 功能主义与东方学
        2.2.1 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实际运用
        2.2.2 东方主义理论及其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影响
第三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上)
    第一节 地理景观与风物特产
        3.1.1 对台湾的地质学考量
        3.1.2 对台湾本岛的描述
        3.1.3 对澎湖地区的描述
        3.1.4 台湾的植物
        3.1.5 台湾的动物
        3.1.6 台湾的矿产资源
    第二节 历史变迁与城镇面貌
        3.2.1 台湾的历史沿革
        3.2.2 近代台湾的城镇面貌
        3.2.3 近代台湾原住民地区面貌
    第三节 “二元”的社会构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3.3.1 西人的对台人种学理论
        3.3.2 西人眼中的台湾先住民形象
        3.3.3 近代西人眼中的汉人形象
第四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中)
    第一节 台湾文化与台湾社会
        4.1.1 台湾医疗
        4.1.2 台湾音乐
        4.1.3 台湾教育
        4.1.4 台湾方志及游记
    第二节 台湾的宗教与民间信仰
        4.2.1 在台汉人的宗教观
        4.2.2 台湾原住民的宗教观
        4.2.3 近代天主教在台传教活动
        4.2.4 近代基督新教在台传教活动
        4.2.5 风水迷信
第五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下)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樟脑战争
    第二节 牡丹社事件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第三节 法军侵台与西人眼中的战时台湾
第六章 西人“台湾印象”形成原因探析
    第一节 赴台西人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
    第二节 “文化优越论”与西方中心观
    第三节 基督教义与潜意识中的“救世”心态
    第四节 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侗族民间美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意义
        一、选题源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前期准备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主要的创新之处
第1章 侗族及侗族民间美术概况
    第一节 侗族概况
        一、分布概况: 偏远而自由的三省交界
        二、历史概况: 王化缓慢的边缘性历程
    第二节 民间美术概念界定
    第三节 侗族民间美术概况
        一、探本溯源:高庙文化源远流长
        二、历史寻踪:悠久而零散的记忆
        三、当今遗存:南丰北寡参差不齐
第2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 自然与社会条件
        一、依山傍水的自然条件
        二、相对滞后的社会发展
    第二节 风俗与文化环境
        一、古老的风土人情
        二、奇特的文化习俗
        三、强大的文化引力
第3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形态
    第一节 建筑
        一、侗寨: 侗族民间美术场域
        二、鼓楼: 侗寨的标志性建筑
        三、花桥: 沟壑与心灵的桥梁
        四、寨门: 防卫到象征的转变
        五、民居、粮仓与禾晾
        六、庙坛
        七、戏楼
        八、凉亭
        九、古井和井亭
        十、石料路桥、保寨林等
    第二节 雕塑
        一、建筑装饰雕塑
        二、家具装饰雕塑
        三、宗教雕塑
        四、食材雕塑
        五、工艺品雕塑
    第三节 绘画
        一、建筑装饰绘画
        二、年画
        三、宗教绘画
        四、农民画
    第四节 工艺美术
        一、侗族染织与服饰
        二、侗族器具工艺
第4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主题
    第一节 中国民间美术的共通主题
    第二节 侗族民间美术的典型主题
        一、资生-万物有灵的共生世界
        二、人本-以身度物的价值追求
        三、求美-实用之上的形式美化
        四、自由-慰藉心灵的自在表达
        五、共享-利人利己的快乐分享
        六、耐久-经世致用的造物主张
第5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造型手法
    第一节 拟-率意的取象
    第二节 渗-想象的联系
    第三节 臆-心灵的流露
    第四节 比-多义的象征
    第五节 创-心物的统一
    第六节 拿-相互的借鉴
    第七节 承-传统的庚续
第6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特征
    第一节 分类形式特征
        一、侗族建筑特征
        二、侗族雕塑特点
        三、侗族绘画特点
        四、染织服饰特征(工艺特征之一)
        五、器具工艺特征(工艺特征之二)
    第二节 文化内涵特征
        一、文化基因的传承
        二、粗略混沌的思维
        三、万物有灵的逻辑
        四、知足常乐的境界
        五、和谐共生的希望
        六、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三节 艺术风格特征
        一、疏野-天然朴拙的表现
        二、豪放-旷达不羁的气度
        三、奇僻-集体表象的物化
    第四节 社会历史特征
        一、农耕典型的“场”
        二、稻作文化的“诗”
        三、发展滞后的“果”
第7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
    第一节 保护价值: 文化多样性的典型
        一、侗族民间美术具有典型性
        二、手艺的人文价值不容忽视
    第二节 保护现状: 探索实践喜中存忧
        一、喜: 政府重视民间积极
        二、忧: 急功近利低质同化
    第三节 保护建议: 保护促进民俗活动
        一、保护需要系统性考量
        二、民间美术的生存动力
        三、保护和促进民俗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研究侗族民间美术完成的田野调查
    二、田野调查工作剪影
    三、图例目录
    四、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业绩
后记

四、“旅行者”何以优于“土着”(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D]. 张重洲. 兰州大学, 2021(09)
  • [2]波里比阿的历史书写与身份认同[D]. 施晓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1)
  • [3]山姆·谢泼德戏剧《旅行者》中的双重文化观照[J]. 金新杰. 艺苑, 2020(05)
  • [4]现象学视野下的旅游研究[D]. 方芳. 浙江大学, 2020(01)
  • [5]空间嬗变与秩序重建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上海街道书写[D]. 童敏. 西南大学, 2020(01)
  • [6]何以为家-从艺术常年展的发展探索欧洲文化认同[D]. 刘晓萌. 中央美术学院, 2019(01)
  • [7]西周早期征讨夷方金文研究的整理与考论[D]. 张乐.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8]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D]. 李军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D]. 卞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10]侗族民间美术研究[D]. 曹万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3)

标签:;  ;  ;  

为什么“旅行者”比“土着”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