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加工利用

桑葚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加工利用

一、桑椹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加工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萌[1](2021)在《桑椹花青素纳米混悬剂的研究》文中指出桑椹果实中含有以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为主要单体的多种花青素类物质,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等药理作用。因此桑椹花青素(MAc)类物质在疾病预防及养生保健等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其稳定性较差,易受光照、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降解,且生物利用度较低。纳米制剂在增加药物稳定性、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方面有一定优势。本课题拟制备桑椹花青素的纳米制剂以克服上述缺点。首先建立桑椹花青素的制备工艺。(1)提取: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对MAc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MAc提取的适宜条件为:pH 1.0、70%的甲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3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0 min。(2)纯化:以纯化后样品中C3G的含量和样品的色价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大孔吸附树脂对桑椹花青素粗提物的纯化效果,对比了D101、AB-8、NKA-9、HPD100型大孔树脂和聚酰胺树脂对MAc的纯化效果,确定了适宜纯化材料的吸附和解吸条件。结果表明:树脂中D101型表现出良好的效果,按照吸附条件为料液比1:1(m/V)吸附过夜,60%甲醇作为解吸洗脱液,树脂与解吸液按照料液比1:3(m/V),解吸时间40 min进行纯化。纯化后样品中C3G的含量增加约90μg/m L,色价提高约16倍。(3)定性:分别对MAc进行了薄层色谱、紫外光谱、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单体成分为C3G。纳米混悬剂的制备。(1)载体蛋白的筛选: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初步确定候选蛋白质与C3G的结合能力以筛选适宜的载体蛋白,并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圆二色谱技术对C3G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进行表征,以验证载体蛋白与花青素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在所选蛋白中玉米醇溶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与C3G表现出良好的亲和作用。在相互作用的表征结果中,相较于大豆分离蛋白(SPI),玉米醇溶蛋白(zein)与桑椹花青素表现出更强的结合能力。(2)制备工艺:以zein为载体材料通过沉降法制备花青素NSps,喷雾干燥后得到玉米醇溶蛋白-桑椹花青素纳米复合物。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物的微观形态较载体蛋白存在明显差异,提示MAc与zein结合较好。(3)制剂表征:考察了zein与MAc的质量比对NSps的粒径、电位和结合率的影响,以及桑椹花青素纳米混悬剂的体外溶出率。结果表明,当载体-样品质量比为4:1时混悬剂的粒径最小(<100 nm),质量比为1:2时结合率达到了最高的53.98±0.14%;且相较于花青素溶液具有更好的体外溶出率(提高了约20%)。结论:桑椹花青素制备为纳米混悬剂后其体外溶出率有显着增加。在纳米混悬剂的制备过程中,创新性地将分子对接技术应用于载体蛋白的筛选,提出了“先预测再验证”的制剂辅料筛选思路,并提供了成功范例。

彭云武,楚渠,梁嘉俊,杨松杰[2](2019)在《一种野生果桑桑椹的营养价值评价》文中指出为了有效利用秦巴山区野生果桑资源,对收集的野生葫芦桑材料的桑椹主要营养物质进行了测定分析。试验表明:野生葫芦桑的桑椹的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85.70%、1.10%、2.42%、0.50%、4.31%和5.97%。与其对照的大十果桑桑椹的相应成分分别为90.40%,0.50%,1.60%,0.60%,2.72%,4.18%。分析显示此种野生果桑的桑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鲍赛[3](2019)在《桑葚籽油提取技术及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食用油产量仅能满足市场需求量的1/4,国产食用油缺口较大,并且存在食品资源综合利用率偏低的现象。桑葚籽是桑葚产品加工过程中容易被人废弃和忽略的副产物,但实际上桑籽中营养丰富,尤其油脂是桑葚籽中含量最多的成分,作为油料供给对象能体现出一些常见油料中没有的特殊功效,是可以得到最广泛应用的对象。综合开发利用桑葚籽资源,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促进我国桑葚产业的快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本文以桑葚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桑葚籽成分组成,桑葚籽油(MSO)的有效提取及性质研究,并给出桑葚原油产品标准基本指标参考范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确定直接溶剂浸提法提取MSO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正己烷溶剂下,浸提时间8h、浸提温度70℃、料液比1:15,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重复测定3次,测得葚籽油的提取率为84.22±0.586%。(2)根据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超声辅助浸出法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15、超声功率300W、超声时间40min、超声温度50℃,在此条件下,重复测定三次,桑葚籽油的提取率为91.25±0.734%。根据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MSO提取的最佳微波辅助工艺为料液比1:17、微波时间22min、微波温度75℃,微波功率400W,实际测得的MSO提取率为93.05±0.53%。(3)对机械压榨法、溶剂浸提法、超声辅助法和微波辅助法提取MSO进行性质研究,色泽:黄65.0,红4.4;黄63.9,红2.2;黄64.8,红1.8;黄65.4,红2.0。气味滋味:均具有桑葚籽油独特的香味和滋味,无异味。水分及挥发物:0.19±0.625%,0.20±0.200%,0.20±0.153%,0.20±0.436%。不溶性杂质:0.16±0.200%,0.17±0.153%,0.17±0.153%,0.16±0.265%。酸价:6.93 mg/g±1.15%,6.24 mg/g±1.00%,6.17 mg/g±0.577%,6.19 mg/g±0.577%。过氧化值:0.12g/100g±0.577%,0.068g/100g±0.0577%,0.061g/100g±0.153%,0.058g/100g±0.306%。相对密度(d2020):0.926±0.0115%,0.920±0.0153%,0.919±0.0208%,0.919±0.0115%。维生素E:321 mg/kg,650 mg/kg,673 mg/kg,734 mg/kg。黄酮:14 mg/kg,19 mg/kg,22 mg/kg,20 mg/kg。(4)桑葚原油产品标准基本指标参考:气味滋味:具有MSO独特的香味和滋味,无异味;水分及挥发物(%):≤0.20;不溶性杂质(%):≤0.20;酸价(KOH,mg/g):≤10;过氧化值(g/100g)≤0.20;相对密度(d2020):0.918-0.927。(5)通过GC-MS分析表明,MSO含有的脂肪酸集中于C14~C3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81.13%~84.57%,成分组成为亚油酸70.25%~72.23%,油酸8.8%~9.3%,棕榈酸8.21%~8.77%,硬脂酸3.95%~4.14%,角鲨烯1.84%~2.79%,棕榈油酸0.18%~0.25%,肉豆蔻酸0.06%~0.11%。与橄榄油和大豆油相比MSO的亚油酸(C18:2n6c)含量最高,分别高出61.13%~63.11%和34.87%~36.85%。MSO中测定出在其他两个油品中均未发现的特有角鲨烯和肉豆蔻酸。

张荷兰,陆鸿奎,朱疆[4](2018)在《桑椹果酒自然发酵工艺条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自然发酵技术制备口味酸甜适宜,果香和酒香协调的桑椹酒;[方法]以成熟桑椹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研究自然发酵工艺的最佳参数;[结果]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7d,加入白酒量18ml/kg,K2S2O2添加量25mg/kg;[结论]采用最佳发酵条件酿制的桑椹酒,酒精度可达11%±1%(v/v,20℃),风味品质理想。

李俊[5](2018)在《桑椹发酵果酒及凉果加工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桑椹是我国最具特色的水果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种植及食用记载。桑椹柔嫩多汁,酸甜可口且营养丰富,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水果,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青睐。本研究以桑椹为基础原料,探讨了不同原料桑椹果酒发酵工艺,评价优化了桑椹果酒发酵工艺参数,为工业化生产中桑椹果酒的生产酿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系统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以桑椹和火龙果鲜果为原料酿制复合果酒,对桑椹火龙果复合果酒的发酵工艺进行了探讨。首先对火龙果的护色工艺进行了研究,其次研究了桑椹与火龙果的配置比例以及火龙果原浆护色剂用量对复合果酒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焦亚硫酸钠作为火龙果原浆护色剂,其用量为0.4g/L时护色效果最佳,此时火龙果果汁最接近原汁色;根据两种不同水果发酵后果酒的乙醇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H值、可滴定酸含量、甲醇、高级醇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组成及含量,优选了合适的火龙果和桑椹配置比例。当火龙果和桑椹质量比为8:2,在此条件下混合发酵酿制的复合型果酒酒体透亮、酒色稳定,具有清新和谐的果香和酒香,营养价值高。(2)以桑椹果干为原料,开发新型桑椹果酒产品,并对桑椹干果发酵酒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以影响桑椹果酒发酵的初始糖度,酵母接种量,起始,发酵温度四个因素为自变量,对各因素及其相互组合作用进行了探讨。并对成品酒进行了感官评定,符合感官要求标准。以酒精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对发酵过程中每天的酒精度的测定,由正交试验获得了桑椹果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初始糖度24%,酵母接种量0.2g/L,起始Ph 3.0,发酵温度25℃。在此条件下,获得的桑椹果酒酒精度为13.82%。发酵工艺条件中影响成品酒精度的主次因素依次为A>D>C>B,即初始糖度>发酵温度>起始pH值>酵母接种量。(3)以桑椹果干为原料,开发桑椹凉果产品,探讨了桑椹凉果加工工艺。通过添加谷氨酰胺转氨酶、氨基酸和蔗糖3种物质加工桑椹凉果,并通过正交试验结合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考察3种物质添加量对桑椹凉果的质构和总糖含量的影响,优化3种物质的用量以提高桑椹凉果产品的品质。结果表明:谷氨酰胺转氨酶、氨基酸添加量均对桑椹凉果的弹性有极显着影响且呈正相关(Pr<0.01),对总糖含量有极显着影响且呈负相关;氨基酸添加量对桑椹凉果的硬度、咀嚼性有极显着影响且呈正相关;蔗糖添加量对粘性和总糖含量有极显着影响且呈正相关。获得了3种物质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谷氨酰胺转氨酶2 g/L、氨基酸3 g/L、糖液500g/L。

杨良,孟留伟,黄凌霞[6](2017)在《桑椹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桑椹因含丰富的营养和降血糖、抗衰老、补肝益肾的独特功效,及其味甜多汁的口感,越来越深得人们喜爱,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水果之一。但桑椹属浆果类,水分含量高,果实无坚硬果壳或果皮保护,使得桑椹采后不易贮藏,在短时间内即变质腐败,极大的影响了其食用体验和经济价值。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综述了桑椹的化学成分、采后生理变化和保鲜技术,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王军文,黄金枝,石旭平,杜贤明,彭晓虹,俞燕芳,邓真华,林蕾[7](2016)在《桑椹在食品加工中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桑椹属浆果类水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是一种宝贵的天然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阐述了桑椹的营养成分,介绍了桑椹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并对桑椹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王华印[8](2016)在《源于桑椹花色苷染料制备、分析及其棉织物染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花色苷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果实、茎、叶和根器官的细胞液中,使其呈现由橙、红、紫到蓝等不同颜色,为自然界第二大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消炎、抗菌以及抗癌等功能。然而,花色苷天然染料对纤维素纤维染色因其亲和力低而一直难以得到充分发展和应用。本文选择目前产量较大的桑椹为花色苷染料来源,着重于研究适合花色苷染料染色的棉纤维接枝改性技术,使花色苷天然染料对棉织物的染色性能得到显着改善。该技术实现花色苷对棉织物着色的同时,亦赋于棉织物花色苷本身所特有的功能性(抗菌、抗氧化等),该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DAD-MS-MS)对桑椹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得到桑椹中至少含有10种花色苷、5种黄酮醇,其中以矢车菊-3-葡萄糖苷和矢车菊-3-芸香糖苷为主,占总花色苷含量的90%以上。通过建立HPLC-pH示差法实现对桑椹提取物中单花色苷含量进行快速检测,为实际生产应用提供计量依据。通过丁二酸对棉织物进行接枝改性,引入羧基,实现了花色苷对棉织物的染色。染色织物具有艳丽的红、紫两色,其中以锡为金属媒染剂可获得深紫红色色调(h*=313.58°),这是一种天然染料在棉织物染色中比较少见的色调,其水洗、汗渍、摩擦等色牢度均可达三级及以上水平,具有潜在的商用价值。花色苷对丁二酸改性棉织物适宜的工艺参数为pH<4.0,染色时间为40-60 min,染色温度控制在60℃及以下。对于家庭洗涤来说,中性皂洗(pH 7.0-8.0)较碱性皂洗(pH 11.0-12.0)更有利于保持色调,金属媒染也有助于花色苷染色织物的颜色稳定。为了进一步提高桑椹花色苷染料在棉织物上的亲和力,本文合成结构为4-(4,6-二氯-1,3,5-三嗪氨基)-苯磺酸钠的反应型阴离子改性剂。经阴离子改性后棉织物可实现花色苷染料上染率的大幅提高,为花色苷染料对棉织物染色提出了另一种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可获得具有较高艳度深红色色调的棉织物(h*=1.75°),高艳度红色调是天然染料对棉织物染色色谱的一个重要补充。利用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研究花色苷染料在棉织物上的吸附动力学,以Nernst、Freundlich以及Langmuir等三种等温吸附理论对花色苷染料在棉织物热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的回归系数较高(R2>0.98),能较好地描述花色苷染料在棉织物上的吸附过程;花色苷染料在改性棉织物上的吸附处于Freundlich模型与Langmuir模型之间或者是两者的结合,在无改性棉织物的吸附比较符合Nernst吸附模型。花色苷染料在阴离子改性棉织物、原棉织物上的阿仑尼乌斯活化能(Ea)分别120.73和78.26 kJ/mol,意味着花色苷染料在棉织物上的吸附应以化学吸附为主。花色苷染液、染色织物的抗氧化、抗菌活性研究表明,花色苷染液、染色织物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菌活性。经5次标准洗涤后,染色织物的大部分活性仍能得到保持。金属媒染剂在织物抗氧化、抗菌活性的耐洗性上有积极作用。此外,本文还对桑椹花色苷超声波提取工艺及效率进行分析与优化,初步建立基于色度指标分析方法用于描述染液的稳定性能、金属对花色苷染料的影响及络合过程,为天然花色苷色素在纺织应用中的定量、检测和性能评价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基础。

李俊芳[9](2016)在《桑椹发酵饮料发酵工艺及超高压处理对其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桑椹(Fructus Mori.)为原料,探索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发酵工艺,运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获得桑椹发酵饮料的最佳发酵条件。考虑桑椹的热敏性,采用超高压非热力杀菌方法,研究探讨不同超高压处理条件对桑椹发酵饮料品质的影响,为超高压技术在桑椹发酵饮料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感官评价值为指标,确定发酵方式为先酵母菌发酵然后添加乳酸菌混合发酵,发酵菌种为71B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利用响应面优化得到了71B酵母菌的最佳发酵条件:接种量5.8%、发酵温度27℃、发酵时间7.5h,植物乳杆菌的最佳发酵条件:接种量0.25%、发酵温度36℃、发酵时间22.5h。(2)对桑椹发酵饮料进行超高压杀菌处理,其可溶性固形物无显着性变化(p>0.05);pH值显着降低(p<0.05);总酸含量显着增加(p<0.05);多酚含量和花色苷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总黄酮含量显着增加(p<0.05)。(3)对超高压处理前后的桑椹发酵饮料进行CIEL*a*b*参数测定发现,与未处理样品相比,亮度L*、红色色调a*有显着变化(p<0.05),黄色色调b*无显着变化(p>0.05),且色差ΔE均在2.0以内,说明超高压处理对桑椹发酵饮料的色泽影响不显着。(4)采用氨基酸全自动分析仪分析超高压处理对桑椹发酵饮料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发现超高压处理对桑椹发酵饮料中游离氨基酸种类无影响,含量增加显着(p<0.05),呈味氨基酸中酸味氨基酸所占比例有所上升,甘味、涩味氨基酸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苦味氨基酸所占比例基本不变。(5)采用RP-HPLC方法检测出桑椹发酵饮料中有9种有机酸:草酸、酒石酸、丙酮酸、2-酮戊二酸、乳酸、醋酸、柠檬酸、琥珀酸。超高压处理后有机酸组成未发生变化,但含量变化显着(p<0.05)。保压时间不变时,有机酸含量随着处理压强的增加而增加;压强条件不变时,随着保压时间延长,有机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15 min保压处理条件下有机酸含量最高。(6)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高压处理对桑椹发酵饮料中香气的影响,发现随着压强的增加,桑椹发酵饮料的醇类和酸类物质含量减少,酯类物质含量均比未处理样品增加;随着保压时间的延长,桑椹发酵饮料的醇类和酸类物质含量减少,酯类物质先增加后减少。通过香气成分含量的对比,确定了400 MPa/15 min的条件最有利于桑椹发酵饮料香气成分的改善,与感官评价结果一致。

陆颖[10](2016)在《桑椹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及其对桑椹免疫增强作用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桑椹,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果穗,又名桑果,桑枣,呈深紫色或黑色椭圆形,可药食两用。古典医药着作中有大量的相关记载,如唐代的《新修本草》记载“单食,主消渴”;明代的《本草纲目》有“捣汁饮,解酒中毒;酿酒服,利水气,消肿”等。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记载:桑椹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果穗;46月果实变红时采收,晒干,或略蒸后晒干;性甘、酸,寒;归心、肝、肾经;主治补血滋阴,生津润燥;用于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血虚便秘。现代药理学研究已表明桑椹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保肝、抗氧化、抗菌、抗炎、降血脂、降血糖以及免疫增强作用等。据本草文献记载,桑椹性寒味甘,脾胃虚寒者不宜多服。并且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儿童服用过量桑椹引起出血性肠炎等症状,也有文献提到桑椹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质,胃肠功能发育尚未健全的儿童及胃肠功能较弱的成年人不宜多食。但是未见桑椹中胰蛋白酶抑制物质的相关研究,因此,本文探索性地研究了桑椹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1)桑椹提取物(ME)的制备及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制备ME,用pH示差法测定花青素含量,福林-酚法测定总多酚含量,硝酸铝法测定总黄酮含量,苯酚-浓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总蛋白含量。结果显示桑椹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多酚、黄酮、糖及蛋白类等物质。(2)桑椹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及其酶抑制动力学曲线研究。用BAPNA法测定桑椹提取物中胰蛋白酶抑制物的活性并对其酶抑制动力学曲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桑椹可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且抑制作用呈非竞争性抑制和反竞争性抑制混合型。(3)桑椹中胰蛋白酶抑制物质的类型及其失活方法研究。在研究初期我们推测桑椹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质可能是多酚类的鞣质,为此探索性地从雪梨中提取多酚氧化酶(PPO)进行了酶促氧化实验,结果显示经PPO处理前后的桑椹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并没有显着的下降,表明桑椹中的胰蛋白酶物质不是多酚类。受到大量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TI)研究报道的启发,我们推测桑椹中的胰蛋白酶物质可能是蛋白类胰蛋白酶抑制剂(TI)。鉴于植物中的TI多数是Bowan-Birk型和Kunitz型,其中Bowan-Birk型分子量较小(约8KDa)只能被丙酮沉淀,Kunitz型分子量相对较大(约20KDa),可被硫酸铵沉淀。因此我们将ME分别经丙酮沉淀及硫酸铵分级沉淀并测定各个沉淀组分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各个沉淀组分对胰蛋白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丙酮沉淀组分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较强,由此证实桑椹中的TI是蛋白类物质,可能主要为Bowman-Birk型胰蛋白酶抑制剂。热稳定性试验表明桑椹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故我们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失活桑椹中的TI,结果显示经碱性蛋白酶失活后的桑椹中TI的活性大大降低,表明碱性蛋白酶可有效失活桑椹中的TI。(4)TI失活前后的桑椹对小鼠胰腺组织的损伤及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采用1012g的KM小鼠为试验对象,设正常组、ME低、高剂量组(1.8mg·g-1·d-1、5.4 mg·g-1·d-1)和T-ME低、高剂量组(1.8 mg·g-1·d-1、5.4 mg·g-1·d-1),连续给药28天,分别于第14天和第28天处死小鼠并取小鼠胰腺组织,用HE染色法观察胰腺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于第28天处死小鼠后测定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和免疫相关指标(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结果表明桑椹可造成幼年小鼠胰腺组织损伤,此外桑椹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但其含有的TI可减弱桑椹的免疫增强作用。(5)TI失活前后的桑椹对白细胞减少症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采用腹腔连续2次注射环磷酰胺(CY)的方法建立白细胞减少症小鼠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ME高低剂量组和T-ME高低剂量组,给药后第10天及第17天测定外周血象、免疫器官指数及相关免疫指标,结果显示桑椹具有升白、促进造血功能以及免疫增强作用,但其含有的TI可减弱桑椹的免疫调节作用,此外第二次造模后,桑椹的升白、造血功能及免疫增强效果均降低,可能由于两次造模导致小鼠的免疫力急剧下降,恢复能力降低。

二、桑椹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加工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桑椹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加工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桑椹花青素纳米混悬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桑椹概述
    1.2 桑椹花青素的研究现状
        1.2.1 桑椹花青素概述
        1.2.2 桑椹花青素的基本性质
        1.2.3 桑椹花青素的提取纯化方法
        1.2.4 桑椹花青素的生物活性
    1.3 纳米混悬剂的研究现状
        1.3.1 纳米混悬剂的概述
        1.3.2 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方法
        1.3.3 纳米混悬剂的理化特性
    1.4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立题背景及意义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桑椹花青素的制备及定性定量分析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桑椹花青素的提取工艺优化
        2.2.1 桑椹花青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2.2.2 桑椹花青素提取的单因素考察
        2.2.3 桑椹花青素提取的响应面优化
    2.3 桑椹花青素的纯化工艺优化
        2.3.1 纯化树脂材料的筛选
        2.3.2 大孔树脂的吸附与解吸条件考察
    2.4 桑椹花青素的定性定量分析
        2.4.1 薄层色谱分析
        2.4.2 紫外光谱分析
        2.4.3 液相色谱分析
        2.4.4 UPLC-MS/MS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桑椹花青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表征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3.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载体蛋白的筛选及表征
        3.3.1 分子对接模拟筛选载体蛋白
        3.3.2 载体蛋白与桑椹花青素相互作用的表征
    3.3 桑椹花青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表征
        3.3.1 桑椹花青素纳米混悬剂干燥颗粒物的微观形态观察
        3.3.2 桑椹花青素与玉米醇溶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3.3.3 桑椹花青素纳米混悬剂的粒径及电位分布测定
        3.3.4 桑椹花青素纳米混悬剂的体外溶出率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展望
    4.3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A 缩略表
附录B 玉米醇溶蛋白的三维结构建模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2)一种野生果桑桑椹的营养价值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设备
2 试剂和材料
    (1)指示剂:
    (2)药品:
    (3)桑椹:
3 方法[2~10]
4 结果与分析
    4.1 野生葫芦桑和大十的桑椹的主要营养物质成分
    4.2 野生果桑桑椹与当季水果的比较
5 讨论
    (1)关于野生果桑葫芦桑桑椹的基本营养成分。
    (2)关于野生果桑葫芦桑桑椹的碳水化合物。

(3)桑葚籽油提取技术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桑葚
        1.1.1 桑葚的生物特性
        1.1.2 桑葚资源的分布
        1.1.3 桑葚的营养价值
        1.1.4 桑葚的加工和研究现状
    1.2 木本油料
        1.2.1 木本植物及油料
        1.2.2 木本食用油料简介
        1.2.3 木本食用油料植物资源
        1.2.4 木本食用油料利用现状
        1.2.5 木本食用籽油的现状
    1.3 桑葚籽
        1.3.1 桑葚籽简介
        1.3.2 桑葚籽的营养及功能
        1.3.3 桑葚籽的利用现状
    1.4 植物油脂提取技术研究现状
        1.4.1 机械压榨法
        1.4.2 超临界流体技术
        1.4.3 水剂法
        1.4.4 水酶法
        1.4.5 溶剂浸提法
        1.4.6 超声辅助法
        1.4.7 微波辅助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仪器
        2.1.3 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溶剂浸提法提取工艺过程
        2.2.2 微波辅助浸提法提取工艺过程
        2.2.3 超声辅助浸提法提取工艺过程
        2.2.4 直接压榨法提取工艺过程
    2.3 分析方法
        2.3.1 桑葚籽油的提取率
        2.3.2 粗脂肪含量测定
        2.3.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3.4 黄酮含量测定
        2.3.5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2.3.6 色泽测定
        2.3.7 气味、滋味测定
        2.3.8 酸价的测定
        2.3.9 水分及挥发物的测定
        2.3.10 不溶性杂质的测定
        2.3.11 过氧化值的测定
        2.3.12 相对密度的测定
        2.3.13 维生素E含量测定
        2.3.14 脂肪酸组成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原料成分的测定
    3.2 浸出法提取桑葚籽油的工艺优化
        3.2.1 单因素试验
        3.2.2 正交设计实验
        3.2.3验证实验
    3.3 超声辅助浸提法提取桑葚籽油的工艺优化
        3.3.1 单因素试验
        3.3.2 正交设计实验
        3.3.3 验证实验
    3.4 微波辅助浸提法提取桑葚籽油的工艺优化
        3.4.1 单因素试验
        3.4.2 响应面实验优化
    3.5 不同提油工艺对桑葚籽油性质研究
        3.5.1 不同提取工艺对感官影响
        3.5.2 不同提取工艺对理化指标影响
        3.5.3 不同提取工艺对营养物质影响
    3.6 桑籽原油产品标准基本指标参考
    3.7 桑葚籽油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花生油比较
4 讨论
    4.1 桑葚籽油提取工艺对提取率的影响
        4.1.1 溶剂选择对浸出法提油的影响
        4.1.2 溶剂浸出法提油的影响因素
        4.1.3 辅助法提油的影响因素
    4.2 提取工艺对桑葚籽油性质研究
    4.3 桑籽油与其他油品脂肪酸组成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桑椹发酵果酒及凉果加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桑椹概述
        1.1.1 桑椹简介
        1.1.2 桑椹加工研究及开发现状
    1.2 火龙果概述
        1.2.1 火龙果简介
        1.2.2 火龙果加工研究及开发现状
    1.3 果酒加工
        1.3.1 果酒概述
        1.3.2 桑椹火龙果复合果酒
        1.3.3 桑椹干果酿酒
    1.4 桑椹凉果加工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试验设计及方法
        2.2.1 桑椹火龙果复合果酒发酵工艺研究
        2.2.1.1 桑椹火龙果复合果酒发酵工艺流程
        2.2.1.2 原浆配制比例
        2.2.1.3 火龙果原浆护色工艺研究
        2.2.1.4 不同比例混合原浆对复合果酒发酵的影响
        2.2.1.5 色差测定
        2.2.1.6 酒精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2.2.1.7 pH及可滴定酸含量测定
        2.2.1.8 甲醇及高级醇含量测定
        2.2.1.9 挥发性风味成分测定
        2.2.1.10 数据统计分析
        2.2.2 桑椹干果发酵酒工艺研究
        2.2.2.1 桑椹干果发酵工艺流程
        2.2.2.2 桑椹干果发酵工艺条件优化试验
        2.2.2.3 酒精度测定
        2.2.2.4 桑椹干果发酵酒感官评定
        2.2.3 桑椹凉果加工工艺研究
        2.2.3.1 桑椹凉果加工工艺流程
        2.2.3.2 桑椹凉果品质性状测定
        2.2.3.3 总糖含量测定
        2.2.3.4 桑椹凉果加工工艺正交试验设计
        2.2.3.5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桑椹火龙果复合果酒发酵工艺研究
        3.1.1 焦亚硫酸钠用量对火龙果原浆护色效果的影响
        3.1.2 对复合果酒酒精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3.1.3 对复合果酒pH值、可滴定酸相对含量的影响
        3.1.4 对复合果酒甲醇、高级醇相对含量的影响
        3.1.5 对复合果酒挥发性风味成分相对含量的影响
    3.2 桑椹干果发酵酒工艺研究
        3.2.1 桑椹干果发酵正交试验研究
        3.2.2 最优组合验证试验
        3.2.3 成品酒感官评定
    3.3 桑椹凉果加工工艺研究
        3.3.1 不同因素添加量对桑椹凉果质构参数和总糖含量的影响
        3.3.2 正交试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桑椹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桑椹的化学成分及其功效
    1.1 桑椹的化学成分
    1.2 桑椹中的活性物质和功效
2 桑椹采后的生理变化
    2.1 乙烯释放率和呼吸强度的变化
    2.2 营养成分的变化
    2.3 硬度、细胞壁组分及细胞壁代谢酶活性变化
    2.4 抗氧化物质和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变化
    2.5 酶促褐变与色素变化
3 桑椹的保鲜贮藏技术
    3.1 物理保鲜法
    3.2 化学保鲜法
    3.3 生物保鲜法
    3.4 其他保鲜方法
4 小结与展望

(8)源于桑椹花色苷染料制备、分析及其棉织物染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天然染料概况
        1.2.1 天然染料的历史发展
        1.2.2 天然染料的化学结构
    1.3 花色苷色素概况
        1.3.1 花色苷的历史发展
        1.3.2 花色苷的基本结构与性质
    1.4 桑椹的研究
        1.4.1 桑椹的生物学特征
        1.4.2 桑椹的化学成分
        1.4.3 桑椹的药理作用
        1.4.4 桑椹的综合开发使用
    1.5 课题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花色苷染料的超声波提取与优化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2.2.2 提取工艺
        2.2.3 操作过程
        2.2.4 花色苷总量的测定
        2.2.5 标准曲线的建立与检验
        2.2.6 单因素优化
        2.2.7 响应面优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标准曲线的建立
        2.3.2 标准曲线的检验
        2.3.3 单因素优化
        2.3.4 响应面实验分析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源于桑椹的花色苷成分及含量分析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3.2.2 花色苷液的制备
        3.2.3 HPLC/DAD/MS/MSn分析
        3.2.4 总酚、总黄酮与总花色苷含量
        3.2.5 单花色苷的分离
        3.2.6 单花色苷溶液酸碱度的调整
        3.2.7 色度指标的计算与意义
        3.2.8 单花色苷浓度的计算
        3.2.9 单花色苷浓度计算方法的校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液相色谱分析
        3.3.2 质谱分析
        3.3.3 花色苷二聚体的分析
        3.3.4 总酚、总黄酮及总花色苷含量分析
        3.3.5 单花色苷含量分析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花色苷染液的稳定性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4.2.2 测试液的制备
        4.2.3 染液的稳定性
        4.2.4 HPLC/DAD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染液pH的稳定性
        4.3.2 染液热稳定性
        4.3.3 金属离子的影响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棉织物的丁二酸改性及花色苷染料染色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5.2.2 棉织物的改性
        5.2.3 染液的配制
        5.2.4 棉织物的染色
        5.2.5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5.2.6 织物强力分析
        5.2.7 染色织物色度指标分析
        5.2.8 织物洗涤分析
        5.2.9 染色织物色牢度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改性原理
        5.3.2 多元羧酸的选择
        5.3.3 丁二酸对棉织物的改性表征
        5.3.4 丁二酸浓度对染色深度的影响
        5.3.5 花色苷染料的染色
        5.3.6 染色牢度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棉的阴离子反应性改性及其花色苷染料染色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6.2.2 阴离子改性剂的合成
        6.2.3 棉织物的阴离子改性
        6.2.4 染液的配制
        6.2.5 棉织物的染色
        6.2.6 HPLC/DAD/MS分析
        6.2.7 有机元素分析
        6.2.8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6.2.9 织物强力分析
        6.2.10 外观分析
        6.2.11 染色织物色度指标分析
        6.2.12 染色织物色牢度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阴离子改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6.3.2 棉织物的阴离子改性表征
        6.3.3 阴离子改性剂的应用及工艺优化
        6.3.4 改性棉织物的花色苷染色
        6.3.5 染色棉织物的色度指标与染色牢度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花色苷染色棉织物的抗氧化及抗菌活性评价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7.2.2 实验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抗氧化活性(DPPH·清除能力)分析
        7.3.2 IC50的评价
        7.3.3 抑菌性能分析
    7.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主要成果
致谢

(9)桑椹发酵饮料发酵工艺及超高压处理对其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桑椹概述
        1.1.1 桑椹
        1.1.2 桑椹的营养及保健价值
        1.1.3 桑椹的产品开发利用情况
    1.2 发酵果蔬汁饮料
        1.2.1 发酵果蔬汁饮料的发酵方式
        1.2.2 发酵果蔬汁饮料的营养保健作用
        1.2.3 发酵果蔬汁饮料的研究现状
    1.3 超高压技术
        1.3.1 超高压技术简介
        1.3.2 超高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优点
        1.3.3 超高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1.3.4 超高压处理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桑椹发酵饮料发酵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试剂与设备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工艺流程
        2.3.2 菌种的活化
        2.3.3 感官评定
        2.3.4 发酵工艺的确定
        2.3.5 发酵工艺的优化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发酵工艺的确定
        2.4.2 发酵工艺的优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高压处理对桑椹发酵饮料理化品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试剂与设备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超高压处理桑椹发酵饮料
        3.3.2 微生物及理化指标的测定
        3.3.3 色泽的测定
        3.3.4 多酚含量的测定
        3.3.5 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3.3.6 总黄酮的测定
        3.3.7 氨基酸的测定
        3.3.8 有机酸的测定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超高压处理对桑椹发酵饮料的灭菌效果
        3.4.2 超高压处理对桑椹发酵饮料色泽的影响
        3.4.3 超高压处理对桑椹发酵饮料基础理化指标的影响
        3.4.4 超高压处理对桑椹发酵饮料多酚含量的影响
        3.4.5 超高压处理对桑椹发酵饮料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3.4.6 超高压处理对桑椹发酵饮料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3.4.7 超高压处理对桑椹发酵饮料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4.8 超高压处理对桑椹发酵饮料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高压处理对桑椹发酵饮料香气品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和仪器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SPME萃取方法
        4.3.2 GC-MS参数条件
        4.3.3 挥发性风味物质定性与定量方法
        4.3.4 桑椹发酵饮料的感官评价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压强处理桑椹发酵饮料的香气成分及含量
        4.4.2 不同压强处理桑椹发酵饮料的香气感官分析
        4.4.3 不同保压时间处理桑椹发酵饮料的香气成分及含量
        4.4.4 不同保压时间处理桑椹发酵饮料的香气感官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10)桑椹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及其对桑椹免疫增强作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桑椹的研究概况
        1.1.1 桑椹的化学成分
        1.1.2 桑椹的药理作用
        1.1.3 桑椹的副作用
    1.2 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2.1 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来源
        1.2.2 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结构
        1.2.3 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生物活性
        1.2.4 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毒性作用
        1.2.5 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失活
    1.3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5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流程
第二章 桑椹中的活性成分含量
    2.1 材料
        2.1.1 仪器设备
        2.1.2 药品与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桑椹提取物的制备
        2.2.2 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2.2.3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2.4 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2.2.5 总糖含量的测定
        2.2.6 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ME中花青素的含量
        2.3.2 ME中总黄酮的含量
        2.3.3 ME中总多酚的含量
        2.3.4 ME中总糖的含量
        2.3.5 ME中总蛋白的含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桑椹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及抑制动力学曲线
    3.1 材料
        3.1.1 仪器设备
        3.1.2 药品及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桑椹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桑椹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
        3.3.2 桑椹对胰蛋白酶的抑制动力学曲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桑椹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类型及其失活处理
    4.1 材料
        4.1.1 仪器设备
        4.1.2 药品与试剂
    4.2 试验方法
        4.2.1 酶促氧化反应失活处理桑椹中胰蛋白酶抑制物质的可行性研究
        4.2.2 蛋白分级沉淀法探索性研究桑椹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类型
        4.2.3 桑椹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热稳定性研究
        4.2.4 酶解法失活处理桑椹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桑椹中鞣质的含量
        4.3.2 经降多酚处理前后的桑椹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
        4.3.3 桑椹胰蛋白酶抑制剂粗提物组分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
        4.3.4 桑椹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热稳定性
        4.3.5 碱性蛋白酶失活处理桑椹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条件优化
        4.3.6 碱性蛋白酶失活处理桑椹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效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桑椹中胰蛋白酶抑制剂对正常小鼠胰腺组织的损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5.1 材料
        5.1.1 仪器设备
        5.1.2 药品及试剂
    5.2 试验方法
        5.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5.2.2 小鼠脏器指数的测定
        5.2.3 小鼠胰腺组织氧化损伤生化指标的测定
        5.2.4 小鼠胰腺组织病理学观察
        5.2.5 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水平的测定
        5.2.6 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测定
        5.2.7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测定
        5.2.8 统计学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TI失活前后的桑椹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5.3.2 TI失活前后的桑椹对小鼠胰腺指数的影响
        5.3.3 TI失活前后的桑椹对小鼠胰腺中MDA含量和T-SOD活力的影响
        5.3.4 TI失活前后的桑椹对小鼠胰腺组织的影响
        5.3.5 TI失活前后的桑椹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5.3.6 TI失活前后的桑椹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胰蛋白酶抑制剂失活前后的桑椹对环磷酰胺致白细胞减少症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6.1 材料
        6.1.1 仪器设备
        6.1.2 药品及试剂
    6.2 试验方法
        6.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6.2.2 外周血象测定
        6.2.3 骨髓有核细胞数测定
        6.2.4 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
        6.2.5 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水平的测定
        6.2.6 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测定
        6.2.7 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测定
        6.2.8 统计学处理
    6.3 结果与讨论
        6.3.1 TI失活前后的桑椹对小鼠外周血象的影响
        6.3.2 TI失活前后的桑椹对白细胞减少症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的影响
        6.3.3 TI失活前后的桑椹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6.3.4 TI失活前后的桑椹对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本论文的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四、桑椹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加工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桑椹花青素纳米混悬剂的研究[D]. 王萌. 西华大学, 2021(02)
  • [2]一种野生果桑桑椹的营养价值评价[J]. 彭云武,楚渠,梁嘉俊,杨松杰. 陕西农业科学, 2019(09)
  • [3]桑葚籽油提取技术及性质研究[D]. 鲍赛.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4]桑椹果酒自然发酵工艺条件研究[A]. 张荷兰,陆鸿奎,朱疆. 第八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专题六:工业与信息科技, 2018
  • [5]桑椹发酵果酒及凉果加工工艺研究[D]. 李俊.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6]桑椹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杨良,孟留伟,黄凌霞. 蚕桑通报, 2017(02)
  • [7]桑椹在食品加工中的研究进展[J]. 王军文,黄金枝,石旭平,杜贤明,彭晓虹,俞燕芳,邓真华,林蕾. 蚕桑茶叶通讯, 2016(04)
  • [8]源于桑椹花色苷染料制备、分析及其棉织物染色研究[D]. 王华印. 浙江理工大学, 2016(08)
  • [9]桑椹发酵饮料发酵工艺及超高压处理对其品质影响的研究[D]. 李俊芳. 江苏大学, 2016(11)
  • [10]桑椹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及其对桑椹免疫增强作用影响的研究[D]. 陆颖. 江苏大学, 2016(11)

标签:;  ;  ;  ;  ;  

桑葚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加工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