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区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宋晓娟[1](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研究说明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单超[2](2020)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2年,在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的施政目标,这是北京第一次明确将通州定位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下简称“副中心”)。通州,历史再次选择了它承担“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责任。自金代北京(中都)上升为国之京师以来,通州始终在京师畿辅之地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名副其实的“左辅雄藩”:它是守卫京师的军事重镇,堪称北京东门户;是掌控国家经济命脉大运河的北端点,承担漕粮“起载转运储贮”职能;是今天北京城市规划中长安街的延长线东端。这样的“三点交汇”,放眼全球,有且仅有一个通州有这样独一无二、非比寻常的战略地位。基于此,不同的学者从历史、城市规划、市政工程、道路交通、海绵城市、地下管廊、旅游等各个角度对通州进行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通州的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也必须占有一席之地。近800年的通州京畿史,积淀了厚重的城市遗产,单纯使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理念是远远不够的。2011年11月10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了《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书》(Recommendation on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提出了 以“历史性城市景观(HUL)”这一概念为基础的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赢新模式。这一模式为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新思路:这将是一场通州城市遗产与历史景观沿着遗产保护理论的现代化叙事。因此,本论文从HUL保护理论出发,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的通州城市遗产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通州城市的历史演变、城市格局和脉络的研究,阐述通州城市遗产的价值,总结通州城市遗产的特征、特色,从而提出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策略和利用方法。论文在对通州的历史战略地位研究基础上,梳理了自定都北京后,通州作为京师辅城,在“运河北端”和“京师门户”两方面愈发凸显的战略地位:是抵御外侵的军事重镇,且是大运河北端,漕粮物资由此处码头驳船、装卸、转运、储贮,城市格局也因此而设。通过界定通州城市遗产的范围、内容,结合明清通州志的记载(历史)和调研现状(遗产),对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点研究。分别从反映“京师门户”的“沿革与形胜、街道(交通)、城池(防御)、公署/衙署(管治)、学校/学宫(教育)、坛庙(祭祀)、楼台亭阁(地标)”,反映“运河北端”的“漕渠河道(运输)、桥闸坝(水工)、仓厂(储贮)、漕运相关衙署(管理)”,和其他遗产(如宗教遗产)类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采取遗产和文物两种不同评价标准下的遗产价值评估。以上是构成HUL理论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要素,在满足HUL理论框架的要求下,对通州城市遗产的城市作用和地位、特色表现和特色要素两个方面进行剖析,提出了“城市地标、城市轮廓景观、城市格局、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特征”等通州城市遗产特色的表现方面。结合当下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副中心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对通州城市遗产的“地标、轴线、街道格局、轮廓、景致、城市环境、布局”等,论述在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应用HUL理论进行城市更新和旧城复兴的可行性。依据HUL理论所倡导的分级、分区保护,构建“点—线—面—体”的立体化保护体系,从而更有效推进通州历史城市景观的继承和延续。本文通过研究,主要对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作用和地位,即它的社会价值进行了更深的发掘,并尝试在两种价值评估体系下,分别进行价值评估,从而为特色分析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根据HUL理论要求,对通州城市遗产进行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深入分析,更有利于理解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除了在政治上、城市规划上的副中心定位,也在遗产维度,体现了制度的延续和等级的分明。一个城市中交织两种管理体系的情况在国内普遍存在,这是中国遗产保护与世界接轨的体现,本文对通州城市遗产的价值分析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模式。论文还对古文献、图纸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和总结,有利于促进通州城市遗产的整体保护和城市文化的全面复兴,有利于构建基于HUL保护策略下的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利用思路与方法,也为相关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悦[3](2020)在《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的街镇图书馆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技术普及,使信息载体形式和获取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文化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以及图书馆的社会化都促使公共图书馆即将面临一次颠覆性的改革,功能多元、空间开放,体验升级、公共图书馆将由传统的纸质书本阅读场所逐渐发展成复合的市民信息枢纽与文化中心。同时广州市为落实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体系化的发展要求,着力解决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街镇图书馆的发展成为城市热点话题,随着居民读者的需求升级,街镇图书馆的设计原则也在提升,街镇图书馆仅依靠传统的人才招聘和管理方式导致最终服务质量无法改善。因此迫切需要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从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提供辅助,进而消除街镇图书馆的发展障碍。在国家政策和广州区域政策两个层面可以看到从1998年起陆续颁布了多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相关条例与政策,在颁布的相关条例和政策中国家对于“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扶持越发根本全面,内容越发详细具体,社会力量的发展环境越发充分,使得广州市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可以大力引入社会力量,在建设图书馆之城的探索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做法。基于上述三大研究背景,笔者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和研究必要性的广州市为例,以发展独具特色的12家市、区级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合作的多方共建共管模式的街镇图书馆为研究对象,捕捉当前建设问题的共同点:足够的标识性、多元性和适应性,针对性地引入数据分析的视角和研究方法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通过不同维度的详细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设计策略。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共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第一部分,绪论篇章,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对研究现状进行简练系统的论述,并对核心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必要的介绍和说明。第二章和第三章为第二部分,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街镇图书馆的先导性研究以及建筑适宜性研究,属于基础研究内容,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针对广州市公共文化体系进行现状梳理,总结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体系的特点以及街镇图书馆的基本建设情况。并对“街镇图书馆”和“多方共建共管模式”进行概念辨析。总结归纳了街镇图书馆的定义、空间特征、国内外发展历程及发展模式和多方共建共管模式的定义、特征及广州市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建设方式。同时调研选取并研究总结了12个多方共建共管模式的街镇图书馆项目案例的实践经验,第三章分别研究了街镇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多方主体参与街镇图书馆建设的契合点以及制约因素。第四、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设计方法搭建以及建筑设计策略生成,通过与传统模式街镇图书馆的对比,提取多方共建共管模式街镇图书馆设计的优越性特点,从而总结其文化定位及多层级的设计方法。第五章,通过设计方法指导,展开多方共建共管模式的街镇图书馆建筑分层级的设计策略研究,首先是区位选址、场馆规模和建造类型的选择;其次是多方共建共管模式街镇图书馆的外部环境设计,包括场地场所感构建、交通整合以及建筑立面标识性设计;此外是多方共建共管模式街镇图书馆的内部环境设计,包括建筑的功能配置、面积配比、空间组织、空间弹性设计、环境设计以及人性化设计。最后是多方共建共管模式街镇图书馆建筑的文化内涵表达。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期望填补对街镇图书馆、多方共建共管模式的街镇图书馆研究的不足,凸显引入多方共建模式作为街镇图书馆建设方式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对今后街镇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与参考。
赵子漩[4](2020)在《贵阳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保障,同时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贵阳市是西南欠发达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贵阳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紧随时代步伐,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的研究给贵阳市城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架构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和策略,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首先,论述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相关概念以及信息政治经济学、图书馆政治学、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理论。其次,在本文的调研部分,对广州、深圳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进行典型案例分析,总结经验。对贵阳市城区公共图书馆进行了田野调查和读者调查,总结现状并分析原因。最后,根据调研结果,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切合实际且符合贵阳本地特色的完善策略,包括服务体系、基础条件、基础阅读服务、阅读推广服务、弱势群体服务和数字化服务。本文涉及的重要研究方法有: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第一,基础理论部分。通过购买专业书籍、查阅网络资源和图书馆数据库及藏书的方法,收集丰富的有关于本研究的文献,通过筛选成为本研究的主要素材和理论基础。第二,调研部分。运用田野调查法,对各个图书馆实地参观、对馆长馆员进行专家访谈、获取服务数据等,得到大量真实可靠的一手资料,成为本研究的主要分析素材。运用问卷调查法,设计读者调查问卷,针对用户对公共图书馆的参与行为、认知和态度进行调查,分析数据并得出研究所需的结论。本研究有两个创新点,即视角创新和观点创新。一、视角创新。采用适用性的理论视角,注重学术研究与实际工作的黏性,注重对于实践工作的适用性指导,提出的策略具有适用性和可实施性。二、观点创新。本文提出完善贵阳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架构、提升贵阳市公共图书馆基础阅读服务品质、强化贵阳市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等六大方面的优化策略,不仅为贵阳市,也希望能够为西部民族地区及欠发达城市图书馆提供有效指导。
陆晓燕[5](2020)在《武汉市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其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文化强国、“互联网+”战略的贯彻执行,公共文化服务和互联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建设在逐渐深入。公共图书馆以其数量多、覆盖范围广、资源丰富等特性,成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场所,自然而然也成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主要阵地。武汉市作为经济与文化发展实力排在前列的中部城市,近年来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快速,在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方面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以新公共服务理论、数字治理理论为基础,通过网络调查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市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现状、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促进武汉市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对策。文章主要分为六个部分来研究武汉市公共图书馆的数字文化服务。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阐释了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的相关概念和运用的理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组织结构与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武汉市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的发展历程;武汉市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的建设概况,表现为:注重智能数字设备的引进、逐步整合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特色数字服务内容、打造多元化的数字服务平台、创立数字服务品牌;同时,分析了受众对于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相关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第三部分,在前文调查的基础上,剖析武汉市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通过分析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和浙江网络图书馆这两个典型案例,总结出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的建设应坚持人本服务理念、注重服务平台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第五部分,分别从政府、图书馆和社会力量的角度提出对策。政府方面应树立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均等化的服务标准;建立完善的资金投入机制。图书馆方面应提升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水平;加强数字服务平台运营管理,提升用户粘性;注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宣传推广。社会力量方面应采用多种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增强与读者的互动,创新服务模式。第六部分是总结与展望,总结全文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吴少聪[6](2020)在《面向河南省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精准扶贫研究》文中指出自1993年文化扶贫工作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以来,国务院以及文化部不断对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总体目标、实施范围、具体措施等做出新的规定。公共图书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公共图书馆更是基层文化扶贫工作的前沿阵地,其自身建设水平的高低影响文化扶贫工作的效果。事实上我国仍有很多基层公共图书馆面临发展落后的贫困局面,其自身贫困严重限制其完成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扶贫的任务和使命,基层公共图书馆摆脱贫困迫在眉睫。但目前图书馆学界的相关研究大多聚焦在公共图书馆如何实现对基层民众的文化扶贫,鲜有关注基层公共图书馆脱贫问题的研究。因此基层公共图书馆脱贫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研究以河南省辖区的基层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将经济领域的精准识贫、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理念引入基层公共图书馆精准扶贫研究中。首先确定基层公共图书馆精准识贫标准,即文化部关于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然后结合文化部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的评估定级细则和结果,对河南省基层公共图书馆进行精准识贫,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识别出贫困基层公共图书馆,并分析其贫困的具体成因;最后从政府、图书馆自身以及社会层面给出精准扶贫的策略。政府层面扶贫策略包括针对性经费投入计划、购买公共图书馆藏书与服务、特派专业人士指导工作、建立先进公共图书馆对口帮扶机制;图书馆自身发展策略包括加强人力资源建设、高效利用互联网、加大宣传力度;社会化策略包括社会志愿者参与、协同中小学合作共建、高校图书馆帮扶以及扩大社会捐助。
杨泳叶[7](2019)在《昆明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困境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已经无法单纯依靠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呈多元化趋势。政府文化职能部门主要目标任务就是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体系。尽管我国大多数地方政府仍处在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践初期,但利用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效益,加快相关社会组织和市场力量的成长,是政府文化部门势在必行的工作重点。文章首先对国内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等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明晰了相关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之后,依托昆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概念对昆明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现有实践成果进行了概括。通过分析发现了购买主体——昆明市政府传统行政思维僵化、服务购买机制不完善、绩效评估弱、对社会组织扶持力度不够的问题;承接主体有社会组织发育不良、市场资源不足,社会组织缺乏独立性的问题;服务对象信息反馈少、消费能力低和受到互联网冲击不断减少的问题。文章挑选了两个代表性强的国内先进经验做对比分析,一个是全国先进典型案例“无锡新区”模式,一个是与昆明有一定可比性和可借鉴性的成都案例,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了昆明可以学习借鉴的经验。最后,结合昆明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在借鉴先进案例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购买主体、承接主体和购买内容提出可行性建议。建议购买主体要从多个机制构出发建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自身转变职能,建立契约机制,二是要给予市场扶持政策,创新投融资机制,三是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构建政府引导机制,四是建立重视需求和评价反馈的机制。建议承接主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紧跟政府和群众需求广域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完善人才管理,从文化志愿服务等活动中挖掘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对购买内容的建议主要是实践效果中立竿见影的公益文化岗位购买,以及在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中急需全面引入的第三方评估。由此推动昆明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长效发展。
胡艳蕾[8](2019)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逻辑、冲突、动力》文中认为文化是民族、国家发展之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平衡、充分供给是满足公民文化需求与文化权利的根本。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公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然而,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供给短缺、供给过剩、供需不一致等供需冲突问题,制约着社区稳定、和谐发展。本论文旨在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的中国本土化模式建构出发,基于比较研究的视野,明确中国场景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的理论内涵、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基于“冲突、合作、动力”的理论分析框架,深入分析当前中国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中面临的合作悖论困境、动力要素与合作供给制度选择;以推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由传统的政府独建、政府独管、全民共享模式转变为全民共建、共管、共享的治理格局。本论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比较法、比较个案研究法、深度访谈法等质化研究方法与问卷调查、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因子分析等量化研究方法,对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的“逻辑、冲突、动力”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与阐释,为如何优化当前中国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提供一个系统性分析框架与若干对策建议。主要研究发现与创新内容为:第一,本论文基于历史发展与实践应用的双重研究视角,归纳指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的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实现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发展逻辑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有机结合。即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比较法对国内外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发展变迁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归纳指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同时,运用问卷调查、相关性分析对当前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冲突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合作治理能够有效解决供需冲突问题,其产生与发展符合客观实践逻辑。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合作治理应用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必要性,解决了针对该问题的传统研究中研究中理论与实证相脱离问题。第二,本论文在明确中国场景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理论内涵与主客体要素构成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冲突、合作、动力”的理论分析框架与主体间合作关系网络。即运用文献分析法等定性研究方法,基于合作治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与合作悖论等理论研究视角,首次提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冲突、合作、动力”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当前我国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的主客体要素进行深度剖析,发现除基层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社区居民外,基层党组织与社区文化骨干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的重要治理主体,在此基础上,发现基层党组织的贯穿功能与社区文化骨干等自治功能间并不排斥而有机合作互动关系,并形成一种“党建引领+基层自治”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架构,这亦是中国场景下社区公共文化服合作治理的重要本土化特色。第三,本论文基于中国场景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的实证研究,首次提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悖论问题,并系统剖析其诱因及对策;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对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的动力要素进行分析论证,实现由案例研究到理论分析的突破。首先,运用深度访谈、典型性个案研究等定性研究方法,基于社会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与文献、新闻资讯等第二手资料,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中存在合作悖论问题而导致其发展迟缓或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县政策执行中的政策梗阻、信息黑箱、社会组织治理能力不足、基层领导干部创新或动员能力不足等问题是其根本诱因。其次,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对基于深度访谈、比较个案研究等定性研究方法获得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的具体动力要素进行验证、分析,指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的主要动力要素及其影响度。最后,在前述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合同制与非合同制是中国场景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供给制度选择,并指出二者应用价值与改革路径,尤其是非合同制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发挥着更为积极、有效的作用,且更具应用价值;并归纳指出应基于制度、组织、人才、过程四个维度推动中国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完颜邓邓,王子健[9](2020)在《立法保障下的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部法律保障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调查立法保障下的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有利于探究当前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本文总结分析西部各省对国家立法的落实情况,阐述法律制度完善所带来的机遇,并访谈甘肃省天水市7所公共图书馆的馆员,比较分析7所公共图书馆在立法前后的变化,进而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在国家立法保障下取得更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张策[10](2019)在《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接受社会捐赠是维持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拓展图书馆社会影响力的有效渠道,也是促进社会资源价值最大化的有利途径。对接受社会捐赠运行机制的各个流程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其运行机制加以总结与优化,可为促进公共图书馆寻求和接受社会捐赠的能力提升提供有益参考。文章在对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主要工作流程,对其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工作的优化改进措施。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提出研究的问题,分析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界定相关概念,分析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类型与特点。第三章结合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网站中的捐赠网页分析、捐赠文本分析、昆明地区公共图书馆的调研与访谈分析及相关案例的分析,归纳了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总结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运行机制,对宣传机制、组织机制、征集机制、接收机制、管理机制、利用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回报机制等基于图书馆接受捐赠流程的九个实施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第五章结合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共同营造鼓励社会捐赠的社会环境、完善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资源的监管机制、制定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计划书、完善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内部服务机制等措施和建议。第六章对文章整体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二、县、区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县、区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一)城市社区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
(四)共生 |
二、理论基础 |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共生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术语与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对通州的研究现状 |
1.3.2 对运河(通州段)的相关研究 |
1.3.3 对建成遗产的相关研究 |
1.3.4 对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框架 |
第2章 北京与通州的古今关系 |
2.1 京畿制度 |
2.1.1 京畿制度的肇始 |
2.1.2 京畿制度的推行 |
2.1.3 历朝京畿区位的变迁 |
2.1.4 京畿制度的作用 |
2.2 北京与通州的京畿关系 |
2.2.1 元 |
2.2.2 明 |
2.2.3 清 |
2.2.4 近代重要历史事件 |
2.3 明清时期通州的城市特点 |
2.3.1 运河北端 |
2.3.2 京师门户 |
2.4 解放后北京与通州的关系 |
2.4.1 解放后至21世纪初的北京与通州 |
2.4.2 本世纪初至今的北京与通州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作用与地位 |
3.1 通州城市遗产概述 |
3.1.1 基于HUL视角下的城市遗产概念 |
3.1.2 通州城市遗产的构成要素 |
3.2 京师门户 |
3.2.1 沿革与形胜 |
3.2.2 街道:坊里和关厢井巷 |
3.2.3 城池 |
3.2.4 公署/衙署 |
3.2.5 学校/学宫、书院 |
3.2.6 坛庙 |
3.2.7 楼台亭阁 |
3.3 运河北端 |
3.3.1 漕渠河道(遗存) |
3.3.2 桥闸坝 |
3.3.3 仓厂 |
3.3.4 与漕运有关的衙署 |
3.4 其他遗产 |
3.5 本章小结 |
3.6 本章附表 |
第4章 通州城市遗产价值分析 |
4.1 概述 |
4.1.1 遗产角度 |
4.1.2 文物角度 |
4.2 基于遗产OUV层面的价值特征分析 |
4.2.1 大运河的OUV价值特征 |
4.2.2 真实性 |
4.2.3 完整性 |
4.2.4 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OUV的表现 |
4.3 基于文物层面的价值评估 |
4.3.1 历史价值 |
4.3.2 艺术价值 |
4.3.3 科学价值 |
4.3.4 社会价值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通州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特色分析 |
5.1 历史性城市景观(HUL)的概念 |
5.1.1 HUL概念的提出 |
5.1.2 应用HUL理论的可行性 |
5.2 HUL理论下的城市遗产特色要素分析 |
5.2.1 HUL特色含义 |
5.2.2 构成要素分析 |
5.2.3 要素结构 |
5.3 通州城市遗产的时空特征 |
5.3.1 城市遗产在时间维度上的内容 |
5.3.2 城市遗产在空间维度上的内容 |
5.3.3 通州HUL的时空特色 |
5.4 通州城市遗产特色的表现方面 |
5.4.1 城市地标 |
5.4.2 城市轮廓景观 |
5.4.3 城市格局 |
5.4.4 城市功能 |
5.4.5 城市文化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通州城市遗产保护思路 |
6.1 城市副中心规划解读 |
6.1.1 城市规划政策解读 |
6.1.2 当代通州的城市意义 |
6.1.3 基于副中心规划要求和HUL理论下的城市遗产保护 |
6.2 城市地标的保护 |
6.2.1 古建筑 |
6.2.2 古文化遗址、遗迹 |
6.2.3 城市文化特征 |
6.3 城市功能和城市格局的保护 |
6.3.1 街区建筑保护 |
6.3.2 街道格局保护 |
6.3.3 建筑高度与尺度控制 |
6.3.4 基础设施的改造 |
6.3.5 居住人口及居住方式的调整 |
6.3.6 街区功能、性质的调整 |
6.4 城市整体轮廓的保护 |
6.4.1 城市布局调整 |
6.4.2 城市格局保护 |
6.4.3 城市环境保护 |
6.5 本章小结 |
本章附表 |
第7章 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性利用方式 |
7.1 城市遗产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原则、方式 |
7.1.1 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
7.1.2 利用原则 |
7.1.3 利用方式 |
7.2 构建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利用框架 |
7.3 城市地标的保护利用 |
7.3.1 燃灯古塔 |
7.3.2 钟鼓楼 |
7.3.3 八里长桥 |
7.3.4 万舟骈集 |
7.4 城市功能的保护利用 |
7.4.1 商业街:南北大街一线 |
7.4.2 北运河-通惠河一线 |
7.4.3 漕运一线 |
7.5 城市轮廓和城市格局的保护利用 |
7.5.1 通州旧城区——胡同区 |
7.5.2 张家湾古镇区 |
7.5.3 路县遗址考古区 |
7.6 历史城市景观传承与发展中的公众参与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3)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的街镇图书馆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民众多样的文化需求和文化供给不足的矛盾 |
1.1.2 引入社会力量是公共文化建设的有力补充 |
1.1.3 相关法规及政策体系的推进和支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畴与内容 |
1.3.1 概念的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创新点及研究必要性 |
1.6.1 角度创新 |
1.6.2 研究的必要性 |
第二章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先导性研究 |
2.1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体系相关研究 |
2.1.1 总分馆公共图书馆体系 |
2.1.2 政府主导,多方共建 |
2.1.3 基本建设情况 |
2.2 街镇图书馆相关研究 |
2.2.1 街镇图书馆的概念界定 |
2.2.2 街镇图书馆发展沿革 |
2.2.3 街镇图书馆建筑特性 |
2.3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相关研究 |
2.3.1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相关概念界定 |
2.3.2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的建设方式 |
2.4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的街镇图书馆的建筑实践及经验总结 |
2.4.1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的街镇图书馆建筑实践 |
2.4.2 实践经验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设计要点研究 |
3.1 街镇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 |
3.1.1 时代发展影响要素 |
3.1.2 使用主体的行为特征及心理需求 |
3.1.3 使用功能需求类型分析 |
3.2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与街镇图书馆建设的契合点 |
3.2.1 社会力量参与前期建设 |
3.2.2 社会力量参与管理运营 |
3.2.3 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供给 |
3.3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的街镇图书馆的制约因素 |
3.3.1 多主体参与因素 |
3.3.2 社会环境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建筑设计方法构建 |
4.1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较传统模式街镇图书馆的优越性 |
4.1.1 传统街镇图书馆现状问题的观察与分析 |
4.1.2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设计优越性 |
4.2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的街镇图书馆文化定位 |
4.2.1 基于商业逻辑的“图书馆+”模式 |
4.2.2 基于文化诉求的小型文化综合体 |
4.2.3 基于地域性特征的主题型图书馆 |
4.3 基于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设计方法 |
4.3.1 适宜的规划选址及准确场馆规模预估 |
4.3.2 标识化建筑外部环境设计 |
4.3.3 复合化建筑功能空间设计 |
4.3.4 专业化服务供给,形成特色主题空间营造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建筑设计策略 |
5.1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规划选址及建造类型选择 |
5.1.1 规划布局原则 |
5.1.2 区域位置选择 |
5.1.3 场馆规模确定 |
5.1.4 建造类型选择 |
5.2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建筑外部环境设计 |
5.2.1 外部场地设计 |
5.2.2 建筑立面形态设计 |
5.3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建筑内部环境设计 |
5.3.1 功能配置及配比 |
5.3.2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空间组织 |
5.3.3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空间设计 |
5.4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文化内涵表达 |
5.4.1 共建企业文化的表达 |
5.4.2 区域地域性的表达 |
5.4.3 专业主题性的表达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本文的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模式街镇图书馆读者使用需求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贵阳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日益重要 |
1.1.2 贵阳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不健全 |
1.1.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促发展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 研究意义 |
1.3.1 为贵阳市公共图书馆实践工作提供借鉴 |
1.3.2 有利于提高贵阳市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 |
1.3.3 有利于贵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公共图书馆 |
2.1.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政治经济学 |
2.2.2 图书馆政治学 |
2.2.3 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理论 |
3 国内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典型经验借鉴 |
3.1 典型案例选取依据 |
3.2 深圳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
3.3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
3.4 国内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经验总结 |
3.4.1 服务体系架构日趋成熟 |
3.4.2 制度建设完善 |
3.4.3 阅读推广精彩纷呈 |
3.4.4 重视残障人士服务 |
3.4.5 注重文化传播 |
3.4.6 注重数字化建设 |
4 贵阳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现状调研及分析 |
4.1 贵阳市基本情况介绍 |
4.2 贵阳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分析 |
4.2.1 贵阳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架构分析 |
4.2.2 贵阳市各图书馆基础数据与服务特色 |
4.2.3 贵阳市各层次重点公共图书馆服务案例 |
4.2.4 贵阳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
4.3 用户调研 |
4.3.1 问卷设计与发放 |
4.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3.3 问卷调查结论 |
5 贵阳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服务体系架构不完善 |
5.2 基础条件较弱 |
5.2.1 资金不充裕 |
5.2.2 馆舍面积不足 |
5.2.3 人员条件有待提高 |
5.2.4 信息资源建设水平不高 |
5.3 基础阅读服务不丰富 |
5.4 阅读推广活动较单调 |
5.5 弱势群体服务不充分 |
5.6 数字文化服务不到位 |
6 贵阳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优化策略 |
6.1 完善贵阳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架构 |
6.1.1 构建基于区域性服务网络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
6.1.2 完善制度建设 |
6.1.3 图书馆与各级服务点相辅相成 |
6.1.4 实体图书馆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
6.1.5 多元化渠道拓展服务点 |
6.2 夯实贵阳市公共图书馆基础条件 |
6.2.1 争取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 |
6.2.2 多渠道解决馆舍不足 |
6.2.3 提高服务人员专业性 |
6.2.4 完善多种信息资源 |
6.3 提升贵阳市公共图书馆基础阅读服务品质 |
6.4 强化贵阳市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 |
6.4.1 基本策略 |
6.4.2 重点模式设计 |
6.5 重视贵阳市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 |
6.5.1 未成年人服务 |
6.5.2 老年人服务 |
6.5.3 残障人士服务 |
6.5.4 农民工服务 |
6.6 升级贵阳市公共图书馆数字服务 |
6.6.1 引进相关基础设施和阅览设备 |
6.6.2 建立公共数字阅览室 |
6.6.3 充分利用贵阳大数据优势 |
6.6.4 开展数字阅读推广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贵阳市城区公共图书馆读者使用及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B 部分问卷调查数据图表 |
致谢 |
(5)武汉市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研究述评 |
三、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 |
(二) 理论基础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组织结构 |
(一) 组织结构 |
(二) 创新点 |
第二章 武汉市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现状调查 |
一、武汉市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发展历程 |
(一) 初创阶段: 2002年至2011年 |
(二) 深化阶段: 2012年至2015年 |
(三) 发展阶段: 2016年至今 |
二、武汉市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概况 |
(一) 注重智能数字设备的引进 |
(二) 逐步整合数字文化资源 |
(三)建设特色数字服务内容 |
(四) 打造多元化的数字服务平台 |
(五) 创立数字服务品牌 |
三、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受众调查结果分析 |
(一) 调查对象的基本概况 |
(二) 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使用情况 |
(三) 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满意度 |
(四) 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的宣传推广 |
(五) 问题与建议 |
第三章 武汉市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建设问题 |
一、数字服务平台建设落后,缺乏运营 |
二、人才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
三、数字文化资源建设质量不高 |
四、宣传推广力度不强 |
五、数字文化服务模式落后 |
第四章 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案例与启示 |
一、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 |
(一) 创建开放协作的服务平台 |
(二) 广泛的社会参与 |
(三) 注重战略规划的制定 |
二、浙江网络图书馆 |
(一) 建设基础深厚 |
(二) 统一的服务平台 |
(三) 宣传推广形式多样 |
三、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一) 坚持人本服务理念 |
(二) 注重服务平台建设 |
(三)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
第五章 武汉市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对策 |
一、加强政府引导,提供持续保障 |
(一) 树立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 |
(二) 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均等化的服务标准 |
(三) 建立完善的资金投入机制 |
二、强化图书馆内功,全面提升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水平 |
(一) 提升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水平 |
(二) 加强数字服务平台运营管理,提升用户粘性 |
(三) 注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四) 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宣传推广 |
三、整合社会力量,创新服务模式 |
(一) 采用多种方式,引入社会力量 |
(二) 增强与读者的互动,创新服务模式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一、总结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面向河南省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精准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公共图书馆建设研究 |
1.2.2 基层公共图书馆相关研究 |
1.2.3 公共图书馆与文化扶贫相关研究 |
1.2.4 公共图书馆评估研究 |
1.2.5 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基础 |
2.1 公共图书馆的概念 |
2.2 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概念界定 |
2.3 精准识贫与精准脱贫 |
2.4 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精准扶贫 |
3 河南省基层公共图书馆贫困识别与成因分析 |
3.1 基层公共图书馆精准识贫标准 |
3.2 河南省基层公共图书馆贫困识别 |
3.2.1 总体贫困识别 |
3.2.2 单项贫困识别 |
3.3 河南省基层公共图书馆贫困成因分析 |
3.3.1 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低 |
3.3.2 经费投入不足 |
3.3.3 从业人员质与量的匮乏 |
3.3.4 与社会力量联系不够紧密 |
3.3.5 宣传力度不足 |
4 河南省基层公共图书馆精准扶贫策略 |
4.1 政府层面精准扶贫策略 |
4.1.1 针对性经费投入计划 |
4.1.2 购买公共图书馆藏书与服务 |
4.1.3 特派专业人士指导工作 |
4.1.4 建立先进公共图书馆对口帮扶机制 |
4.2 图书馆自身发展策略 |
4.2.1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
4.2.2 高效利用互联网 |
4.2.3 加大宣传力度 |
4.3 社会化策略 |
4.3.1 社会志愿者参与 |
4.3.2 协同中小学合作共建 |
4.3.3 高校图书馆帮扶 |
4.3.4 扩大社会捐助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昆明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三、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核心概念 |
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
二、社会组织 |
三、公共文化服务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二章 昆明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 |
第一节 昆明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
一、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广覆盖 |
二、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购买方式 |
三、昆明市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特色 |
四、昆明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初步成效 |
第二节 昆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 |
一、昆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的基本内容 |
二、昆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制度设计 |
三、昆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的实践完善 |
第三章 昆明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政府部门自身的问题 |
一、政府扮演的角色和思维需要转变 |
二、公共文化服务购买机制不完善 |
三、财政绩效评估薄弱 |
四、对文化类社会组织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
第二节 文化类社会组织的问题 |
一、地方文化类社会组织发育不良 |
二、文化类社会组织资源不足,营收困难 |
三、部分社会组织缺乏独立性 |
第三节 公共文化服务受众的问题 |
一、公共文化服务市场消费力弱 |
二、受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反馈少 |
三、受到互联网时代冲击受众群体逐渐减少 |
第四章 国内先进案例的比较借鉴 |
第一节 “无锡新区”模式 |
一、整体服务外包 |
二、购买数字图书馆服务 |
三、借鉴经验 |
第二节 成都市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案例 |
一、机制建设 |
二、市场培育 |
三、借鉴经验 |
第五章 完善昆明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议 |
第一节 对购买主体的建议 |
一、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契约机制 |
二、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
三、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培育文化消费市场 |
四、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和评价反馈机制 |
第二节 对承接主体的建议 |
一、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质是承担社会责任 |
二、文化类企业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要定位准确 |
三、推进文化志愿服务,完善人才管理机制 |
第三节 对购买内容的建议 |
一、购买公益文化岗位 |
二、购买第三方绩效评估服务全覆盖 |
三、购买地方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产品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逻辑、冲突、动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产生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本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研究视角综述与现实价值 |
2.2.1 合作治理理论 |
2.2.2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
2.2.3 合作悖论与合作冲突 |
2.3 中国场景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的理论意蕴 |
2.3.1 理论内涵 |
2.3.2 理论分析框架 |
第3章 历史逻辑:中外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模式演进 |
3.1 国外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变迁 |
3.1.1 自由放任时期 |
3.1.2 国家干预时期 |
3.1.3 分权化改革时期 |
3.1.4 合作治理时期 |
3.2 中国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模式变迁 |
3.2.1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政府单一主体供给时期 |
3.2.2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主体合作供给时期 |
3.3 合作治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演进的历史逻辑 |
第4章 实践逻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冲突与合作治理 |
4.1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冲突问卷调查方案设计 |
4.2 Cronbach信度分析 |
4.3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调查样本的客观特征 |
4.3.1 区域特征 |
4.3.2 群体特征 |
4.4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现状分析 |
4.4.1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概况 |
4.4.2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冲突问题 |
4.5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冲突的问题表现 |
4.5.1 不同性别居民间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冲突 |
4.5.2 不同年龄居民间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冲突 |
4.5.3 不同户籍居民间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冲突 |
4.5.4 不同学历居民间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冲突 |
4.5.5 不同收入居民间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冲突 |
4.6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冲突问题的诱因分析 |
4.6.1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单一化 |
4.6.2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定位模糊 |
4.6.3 不同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均等 |
4.7 合作治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冲突的有效应对措施 |
第5章 中国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的要素与关系 |
5.1 中国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的主体要素 |
5.1.1 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 |
5.1.2 基层政府及相关部门 |
5.1.3 社区居委会与基层党组织 |
5.1.4 文化事业单位 |
5.1.5 文化企业 |
5.1.6 社区非政府组织 |
5.1.7 社区文化骨干及普通居民 |
5.1.8 第三方评估机构 |
5.2 中国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的客体要素 |
5.2.1 文化设施或机构类 |
5.2.2 文化活动类 |
5.3 中国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的主体关系网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中的合作悖论 |
6.1 合作治理与合作悖论 |
6.2 多元治理主体间合作悖论的问题表现 |
6.2.1 中央及地方政府与区级政府间的合作悖论 |
6.2.2 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居民间的合作悖论 |
6.2.3 社区居委会与私人部门间的合作悖论 |
6.2.4 社区居委会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悖论 |
6.3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治理主体间合作悖论的诱因分析 |
6.3.1 区域发展不平衡造成政策空传等政策执行偏差 |
6.3.2 基层领导干部的合作治理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足 |
6.3.3 信息黑箱造成治理主体间协商共识的短期性 |
6.3.4 权力不平衡与信任困境造成合作治理的形式化 |
6.3.5 资金、人才短缺造成非政府组织合作治理能力不足 |
6.3.6 碎片化的住宅格局造成社区居民参与意识短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的动力要素 |
7.1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的个案比较 |
7.1.1 比较个案研究方法 |
7.1.2 比较个案的样本选择与调查 |
7.1.3 比较个案研究结果:中国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动力要素 |
7.2 中国场景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动力要素检验 |
7.2.1 测量项与调查样本选择 |
7.2.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7.2.3 调查样本的客观特征 |
7.2.4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动力要素的因子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供给制度选择 |
8.1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供给制度类型划分 |
8.1.1 合同制(Contracting out form) |
8.1.2 非合同制 |
8.2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非合同制合作供给的优势 |
8.2.1 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
8.2.2 文化组织的独立性 |
8.2.3 管理机制的规则化 |
8.2.4 供给机制的弹性化 |
8.3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非合同制”合作供给制度的风险 |
8.3.1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碎片化 |
8.3.2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长效性危机 |
8.3.3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民主价值危机 |
8.3.4 多元文化机构间关系的协调困境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对策建议 |
9.2.1 制度驱动 |
9.2.2 组织驱动 |
9.2.3 人才驱动 |
9.2.4 过程驱动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 B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 C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各测量项与供需一致性的相关性分析数据表 |
附录 D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动力要素的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的论文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立法保障下的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 |
2.1 基础较薄弱,体系建设滞后。 |
2.2 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增长率落后且显疲态。 |
2.3 机构数居首位,流通人次却最少。 |
2.4 从业人数增长率最高,总人数却最少,专业水平较低。 |
2.5 馆藏资源较匮乏,服务能力较落后。 3 立法对于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
3.1 国家层面立法为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带来的发展机遇 |
3.2 西部地区地方性法规建设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促进 4 立法保障下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现状——以甘肃天水为例 |
4.1 天水市公共图书馆事业整体概况 |
4.2 立法保障下天水市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变化 |
4.2.1 图书馆事业得到重视,普及工作初获成效。 |
4.2.2 馆舍扩建环境改善,馆藏资源扩充优化。 |
4.2.3 职工队伍改善,专业素养提升。 |
4.3 天水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仍存在的问题 |
4.3.1 服务活动较少,影响力较低。 |
4.3.2 数字化进程缓慢,现代化设备利用率低。 |
4.3.3 社会参与度不高,公众主动参与较少。 5 立法保障下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建议 |
5.1 落实国家立法,完善地方法规与配套制度建设。 |
5.2 灵活推动普及工作,树立“新三观”。 |
5.3 全方位促进社会参与,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 |
5.4 紧抓国家重点推动机遇,加强数字化建设。 |
5.5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加强区域内外合作。 |
(10)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内涵与意义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图书馆接受的社会捐赠的类型 |
2.3 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特点 |
3. 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实践调研 |
3.1 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相关网站和文本分析 |
3.1.1 国内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网页分析 |
3.1.2 国外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网页分析 |
3.1.3 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通告文本分析 |
3.1.4 国内外通告文本的对比分析 |
3.2 昆明市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调研与访谈分析 |
3.3 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相关案例分析 |
3.3.1 来自国内的案例分析 |
3.3.2 来自国外的案例分析 |
3.3.3 国内外案例的对比 |
3.4 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
3.4.1 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优势 |
3.4.2 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中存在的问题 |
4. 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运行机制构成 |
4.1 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外部支持和监督机制 |
4.1.1 政府机构的统筹管理和规划 |
4.1.2 图书馆行业自律和规范 |
4.1.3 社会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
4.2 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
4.2.1 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组织机制 |
4.2.2 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征集机制 |
4.2.3 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接收机制 |
4.2.4 公共图书馆对接受社会捐赠资源的管理机制 |
4.2.5 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资源的利用机制 |
4.2.6 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评价机制 |
4.2.7 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激励机制 |
4.2.8 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反馈机制 |
4.2.9 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宣传机制 |
5. 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运行机制的优化措施 |
5.1 共同营造鼓励社会捐赠的社会环境 |
5.1.1 营造鼓励社会捐赠的政策法律环境 |
5.1.2 营造鼓励社会捐赠的社会经济环境 |
5.1.3 营造鼓励社会捐赠的人文社会环境 |
5.2 完善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资源的监管机制 |
5.2.1 强化自我监督和管理 |
5.2.2 引入外部监管,提高公信力 |
5.3 制定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计划书 |
5.3.1 重视相关工作,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长期的工作计划书 |
5.3.2 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案和合理的工作分工 |
5.4 完善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内部服务机制 |
5.4.1 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
5.4.2 提升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水平 |
5.4.3 优化图书馆捐赠接受流程 |
5.4.4 注重与捐赠者之间的互动和反馈 |
6. 结论与总结 |
6.1 研究小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县、区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2]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D]. 单超.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3]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的街镇图书馆建筑研究[D]. 王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贵阳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D]. 赵子漩. 贵州财经大学, 2020(04)
- [5]武汉市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研究[D]. 陆晓燕.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面向河南省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精准扶贫研究[D]. 吴少聪. 郑州大学, 2020(02)
- [7]昆明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困境研究[D]. 杨泳叶.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7)
- [8]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逻辑、冲突、动力[D]. 胡艳蕾. 天津大学, 2019(01)
- [9]立法保障下的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J]. 完颜邓邓,王子健. 图书馆建设, 2020(03)
- [10]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运行机制研究[D]. 张策. 云南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