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浮尘天气对十堰空气质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何欢,湛甜,岳岩裕[1](2021)在《2021年3月16-17日湖北省浮尘天气过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结合高空、地面天气形势和后向轨迹模拟及传输指数对2021年3月16-17日影响湖北省的浮尘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此次影响湖北的浮尘主要是偏北大风引导下,从蒙古国经内蒙古、华北、河南到达我省,华北平原以南传输高度均在1000m以下;在湖北省内可划分为两个主传输通道:一是随州、孝感、武汉、黄冈一线,二是襄阳、荆门、荆州一线;上游PM10浓度、风和降水是影响本地PM10浓度和峰值的重要因素,降水的抑制作用需要考虑到量级及发生时间,对PM10浓度的降低作用主要体现在削峰和降速,风速对浓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输入和清除作用;受监测数据及污染源地影响,在兼顾预报的提前量的情况下,本次浮尘过程传输指数计算的最佳时段为后向24-30h区间,在以后的传输型污染预报中,可先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选择最佳时段,应用此传输计算方法方法提供客观参考预报。
张西[2](2020)在《气候适应型城市的规划要素研究 ——基于中外规划方案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气候变化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灾害风险,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流战略。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城市、组织、基金会都在积极推动气候适应型城市的建设,一部分有计划的适应战略已经开展。中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提高城市适应能力的政策并公布了28个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科学的规划是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相关规划研究和实践环节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探究和建立一套完整的气候适应型城市规划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相关文献的理论研究,结合对气候适应型城市大量案例分析得出的结论,本文从风险评估、适应行动和治理机制这三部分出发,对比分析国内外气候适应型城市的规划,总结出15条规划要点。并以此为标准,对中国28个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的规划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为气候适应型城市的规划建设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气候适应型城市相关概念的分析研究,总结出气候适应型城市的核心特征:包含了组织韧性、技术韧性、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四方面;体现出了反思性、资源性、包容性、综合性、稳健性、冗余性、灵活性;其目标是提升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防御能力、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结合气候适应型城市的规划流程和具体实践的相关资料梳理,得出规划的重点在于风险评估、适应行动和治理机制三部分。(2)中国的28个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在风险评估上采取的方法主要是依据近50年的气象资料,重点分析城市的气温与降水量变化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国外城市则是开发并使用最新的评估模型工具和地理空间测绘技术,识别气候变化给城市带来的风险及其地理分布,评估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状况,同时注重评估共享性。在适应行动上,中国28个试点城市是根据中央部署结合城市面临主要风险选择行动方案,集中在水、建筑、能源、生态和公众健康领域采取工程措施,绝大部分城市都提出了明确详尽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水、生态、防灾减灾和建筑等领域,共计714项。国外城市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行动成本效益分析制定行动方案,利用信息网络搭建合作共享平台,增进不同领域、部门间的相互合作,除了传统的防灾减灾措施,还特别注重社会问题和慢性压力,建立了长期适应性规划目标。中国的试点城市在治理机制上主要依赖于政府部门的强力推行,评估反馈大多是建立政府评价考核体系。国外城市更多的是参与式管理,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以及公众的合作交流,并与相关研究企业联合成立专门的适应评估机构,定期评估。(3)从风险评估、适应行动和治理机制三方面对比分析国内外气候适应型城市案例,总结得出15条气候适应型城市规划要点。即风险评估是否具有具体的科学办法,是否评估和审查城市脆弱性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是否评估城市风险和脆弱性地区的空间分布,评估结果是否具有共享性、时效性;适应行动的行动方案是否具有相关科学或政策依据,是否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急性冲击、慢性变化,是否考虑到社会问题例如贫穷、不平等、环境正义和公众参与等,是否考虑到不同领域间的相互影响和跨部门间行动的相互协调,是否与城市其他规划发展目标协同例如减缓、可持续发展等,是否考虑到长期适应性,是否考虑到行动的经济效益性,是否具有相应的衡量指标体系;治理机制是否协调政府、企业、公众及其他组织的共同参与,是否整合了制度、法律、科技、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资源,是否具有监测与评估反馈机制。(4)对中国28个试点气候适应型城市规划方案的研究评价发现,风险评估方法的科学性有待提升,应加强对城市风险和脆弱性地区的空间分布的评估,加强评估共享性;在适应行动中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指标体系,但在部门协同、应对慢性冲击和社会问题上行动不足,缺乏长期适应目标规划;治理机制还应加强公众参与和评估反馈,提升创新性,建立专业监管体系。
吴新琪[3](2020)在《乡村旅游类网络众筹项目的价值导向及可持续开发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持续的乡村旅游开发是乡村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乡村能否进行可持续开发,融资渠道和融资模式是关键因素。网络众筹作为一种融资模式,具有覆盖面广、投资门槛低等特点,能够汇聚众多小额投资者的资金,同时,采用网络众筹的乡村旅游类项目往往以自然、生态、怀旧为融资吸引点。采用网络众筹模式的乡村旅游类项目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乡村旅游类网络众筹项目是否真的具有可持续特征?如果有,那么这类项目秉持的价值导向是什么?这种价值导向作用于可持续开发效应的机理又是什么?以上问题的研究,对乡村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对乡村旅游网络众筹效率和效益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研究根据“全球可持续旅游议会”公布的可持续旅游标准,结合乡村旅游及相关项目(土特产、工艺产品、住宿产品)实际,构建新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以此为基础,对比非众筹模式下的乡村旅游类项目,评价乡村旅游类网络众筹项目的可持续性,结果发现,基于众筹的乡村旅游类项目相比于非众筹的乡村旅游类项目,可持续性明显更好。其次,本研究基于上百份乡村旅游类网络众筹项目的文本,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发现:乡村旅游类网络众筹项目往往宣称或秉承着自然、传统和健康的价值导向;这种价值导向对工业化的生存空间、喧嚣的市井生活、紧张的工作状态和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等现状的反抗,是乡村旅游类网络众筹项目产生可持续效应的内在的机制;市场价值、完善的设施共同支撑着“慢生活”状态,实现乡村旅游类网络众筹项目的可持续开发,两者是价值导向吸引投资者的外在表现。
闫慧[4](2019)在《基于地域性表达的达来呼布镇城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居民对空间环境品质的更高要求,城市设计已成为城镇建设的重要工作。城镇建设的趋同性与地域文化的消隐,使得城镇地域特色的塑造逐渐成为城市设计的主题,尤其对于自然环境独特、历史文化丰富、地域特征鲜明的城镇,城市设计的地域性表达更为关键。因此探讨典型城镇的城市设计地域性表达具有重要意义,以达来呼布镇为例。达来呼布镇地处沙漠戈壁绿洲,荒漠化的地理环境和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形成了独特的胡杨林自然景观,在此背景下,如何应对达来呼布镇恶劣的自然环境,继承与发扬地域文化精神,塑造与提高镇区空间品质,成为达来呼布镇城市设计地域性表达的重点内容。通过文献收集整理、案例分析、现场调研等方法,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空间环境等方面梳理达来呼布镇的地域性及地域性表达方式,从两个层面做出达来呼布镇的地域性表达:总体城市设计提出集约紧凑的空间形态、绿水融城的空间格局、点轴分离的空间结构、脉络完整的旅游节点;重点地区城市设计提出荒漠生态景观、地域特色邻里空间、休闲游憩商业、空间环境品质、胡杨对岸景观序列、舒适宜人的户外空间,以及丰富而协调的建筑意向。探索沙漠绿洲型旅游城镇的总体城市设计、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的研究方法及地域性表达方式,并以此为地域性特征相同的城镇建设提供参考。
胡亮[5](2019)在《竹溪县桃花岛现代夯土民居工程设计项目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贫困地区的传统民居受经济、地形、资源、环境等多重因素的限制,人居生存条件普遍较差。“十五”期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旨在通过改善人居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帮助搬迁户逐步脱贫。为响应国家政策,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在全县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点。然而,新建农宅已经凸显各种问题,如新建房屋在设计中冒进、套用等方式呈现同质化的状态;主体建筑已经完工但周边配套设施、网线管网还尚未走通的缺乏外环境建设情况;未认真审视与尊重当地传统的建造技艺,对安置主体缺乏人文关怀导致大量安置房空置的情况。基于此背景下,本文以完成竹溪县桃花岛现代夯土民居工程设计与建造为依托,以现代夯土技术为核心研究,挖掘并运用当地营建工艺,探索在新的生产生活下,满足当地居民需求,总结符合当地建造工艺与建造水平的现代夯土民居。为此,本文从竹溪县桃花岛现代夯土民居工程设计与项目时实践的全周期角度出发,针对当地的发展现状,结合调研实践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从设计策略与原则研究、设计研究以及建成评价三个方面逐层阐述。在设计策略与原则研究阶段,通过对当地政治与经济、自然条件与地方营建工艺、生产生活需求与当地典型民居以及资源分析得出设计策略与原则。紧接着以设计策略与原则为指导,展开工程设计研究部分。其中包括方案设计研究、施工图设计研究以及施工与现场设计研究。这三个环节对于项目的完整落地至关重要,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最后,通过对建成房屋的进行评价分析,从预期性能评估、综合评价、不足与反思三方面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验证现代夯土建筑的生态可持续潜力。本文以梳理并总结竹溪县桃花岛现代夯土民居工程设计与建造过程为基础,旨在通过项目建成的全周期过程对当地民居建设起到指导与借鉴的意义,以现代夯土技术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与示范。改良并更新当地传统民居以及营建工艺,创造满足当地新需求的现代夯土民居。
乔玉红[6](2019)在《达州市冬季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成因分析》文中认为以达州市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观测数据、环境统计数据、细颗粒物滤膜采样分析数据为基础,使用统计方法和WRF-SMOKE-CMAQ模式分析达州市空气质量现状、污染气象特征、污染物排放特征、减排情景和冬季一次重污染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达州市主城区各站点空气质量优良率在66%74%,PM2.5年均值在5159μg/m3,PM2.5年均值没有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主城东北方向污染轻于西南方向。PM2.5是达州市主城区污染最严重的污染物。(2)达州市2016年平均气温18.66℃,平均相对湿度75.22%,平均水平能见度15021 m,平均风速1.42 m/s,总降水量1128.5 mm,主导风向正东方向。PM2.5日均浓度与风速日均值的相关性系数为-0.528,风速是对PM2.5浓度影响最大的气象因素,风速越大,则扩散条件越好,PM2.5浓度越低。WRF模拟气压、温度、相对湿度及风速与观测值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91、0.981、0.689、0.244。前三者模拟结果较好,风速模拟结果较差。后向轨迹聚类结果显示达州主城区春、秋、冬三个季节接受重庆市北部输入的气团占比最大,分别为52.80%、54.23%、48.75%,夏季主要气团来向不明显,各个方向输入气团占比相当。(3)达州市2016年人为源排放VOCs为67028.8吨、NH3为67864.9吨、CO为344003.5吨、NO2为77006.4吨、SO2为58667.8吨、PM2.5为67094.0吨、PM10为194325.1吨。NO2、SO2、PM2.5、PM10排放最大的源都是工业燃烧源,分别占其总量的32.50%、66.00%、50.00%、64.93%。VOCs排放最大的源是道路移动源,占40.01%。NH3排放最大的源是农业源,达到了98%。CO的主要排放源是道路移动源、民用燃煤源和冶金源,分别占21.49%、23.31%和27.54%。(4)CMAQ对达州市PM2.5模拟效果一月最好,四、七、十月存在高估的情况,模拟和观测相关系数为0.48。CMAQ模拟2016年1月份外来源对达州市主城区PM2.5贡献28.79%,应加强和重庆市北部开州区、万州区等地区的联防联控。冶金源、工业燃烧、移动源对市区PM2.5贡献分别为19.54%、30.02%、6.00%。(5)冬季一次典型污染过程(2016.01.2201.31)主要受到风速减小、主导风向不明显等不利气象扩散条件,以及本地源排放和化学反应的影响。遇到此类污染情况应该加强本地污染源减排调控,及时缓解PM2.5重污染。
李一周,胡玲[7](2018)在《郧西县天河下游水生态修复工程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根据现场踏勘情况,从天河沿线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和评价,为工程选址、方案和布置是否合理提供有力的支撑,并提出有效的预防保护措施。通过防洪、水质、生态及景观文化措施相互结合,从槽到岸至山按照"山水林田路"系统治理思路整体打造,构建完善防洪体系、完整的生态系统、优良的河道水质、丰富的景观文化带。该项目的景观设计可保证项目区的可持续发展。
李浩然[8](2018)在《“大气十条”实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基于北方冬季供暖政策的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冬季集中供暖与空气污染存在时空上的重合性和科学上的因果关系,为改善中国的空气污染状况,特别减少是北方供暖季节的雾霾天气,国务院于2013年提出了治理空气污染问题的“大气十条”,并将治理燃煤小锅炉、加快推行煤改气列于“大气十条”的首位。2013年至今,“大气十条”政策已进入收尾阶段,但尚未有相关实证文献对该政策带来的环境效益进行准确度量。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大气十条”政策是否有助于减少冬季供暖对于空气污染的影响,如果有,效果是否明显。为此,本文搜集了 258个城市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日度空气质量数据和“大气十条”实施数据,结合双重差分方法进行分析。本文的回归结果显示:(1)在控制了地区层面因素、秸秆燃烧点数据、其他能源使用量、各种气象条件、节假日因素、各种固定效应以及固定效应的交互项之后,冬季供暖确实显着提高了北方地区的AQI指数。(2)实施“大气十条”显着减轻了北方地区在供暖季的空气污染,而且这一作用仅仅在冬季体现,这说明“大气十条”是通过取暖这一渠道起作用的。(3)为了研究“大气十条”的具体作用机制,本文设置了“煤改气”指标,结果显示“煤改气”显着改善了北方冬季的空气质量,但是这一效果并不是改烧天然气造成的,而很可能是燃煤减少所导致的。(4)更进一步,本文利用发电用煤作为先进燃煤锅炉清洁用煤的代理变量,分析结果发现,高效清洁用煤的增加并不会导致空气质量的恶化。因此,如果用先进燃煤锅炉集中供热,减少散煤和燃煤小锅炉,也将有效改善北方采暖季节的空气质量,而且更加符合中国资源禀赋富煤少油缺气的现实状况,也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基于这些结论,本文为我国的空气污染政策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对于控制冬季供暖期燃煤所造成的空气污染而言,治理不规范的燃煤小锅炉很可能才是工作的重心,继续清理燃煤小锅炉,在城乡结合部等地区推进大型锅炉和大型热电联产,避免居民使用散煤取暖,将可以有效控制北方供暖期的空气污染问题;第二,供热行业应借鉴热电行业的先进治污经验,将科学用煤、清洁用煤作为未来发展的攻坚点,以实现煤炭的清洁供热;第三,需要仔细评估天然气供热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详细核算“煤改气”所产生的成本以及成本的转嫁问题,分析“煤改气”可能造成的天然气进口量和进口价格的变化,既保障民生,又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刘洋[9](2017)在《气象灾害综合分析和预警预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全世界遭受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的种类繁多、强度较大、频率很高,因此对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以及影响评估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各级气象部门都非常重视灾害天气预警预报技术研究和预警预报手段的建设。为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加强气象灾害综合分析和预警预报技术研究,本文以内部气象水文信息网络数据为依托,基于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采用先进成熟的数理统计方法,分别开展了气象灾害信息显示及预警技术研究、数值预报解释应用技术研究、气象灾害统计查询及评估技术研究。气象灾害信息显示及预警技术研究主要是实现对我国及周边热点地区(海域)的灾害性天气的不间断自动监测与报警;实现对主要涵盖我国区域的卫星云图产品实时连续监测显示;实现对我国区域多普勒天气雷达实时连续监测显示;实现对各种灾害性气象要素、全国天气实况和数值预报解释应用产品的等值线和等值区域显示;实现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主动预警预报。数值预报解释应用技术研究是在预报模式输出基本物理量场的基础上,结合灾害预警和气象保障的特殊需求,开发适用于灾害预警特殊用途的诊断分析模块,得到所需的气象预报诊断产品。包括能见度、雷暴区、大风区等产品,形成灾害预警直接使用的数值天气预报产品。气象灾害统计查询及评估技术研究通过建立气象灾害信息库和气象要素极值库,实现了数据库的快速组合查询、数据实时更新、信息定时更新等功能,为气象灾害显示和预警分系统提供背景数据,为预报员提供内容全面、数据可靠、操作便捷的数据库查询管理系统,自动和人工完成气象灾害致灾气象要素历史同期排位评估,为开展气象灾害评价提供基础信息支撑。
丁镭,刘超,黄亚林,陈昆仑,曾克峰[10](2016)在《湖北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时空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文中指出以湖北省17个城市2004—2013年的空气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Daniel趋势检验、空间插值分析、面板计量模型等方法分析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时空演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0年间湖北省城市空气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空气质量下降的城市有10个,并在月份上表现出"U型"特征,冬季的1月和12月份是空气污染最严重时期。其次,湖北省的城市空气污染存在一定的空间转移趋势,SO2的污染重心由鄂西的恩施州和宜昌等地区,逐步向荆州、宜昌以及鄂东南的黄石、鄂州转移;NO2和PM10的污染主要集中在个别受工业污染与城市汽车尾气排放影响比较突出的大中型城市,如武汉、宜昌、鄂州、黄石等地区。面板计量检验表明,建成区面积、汽车拥有量两个解释变量对空气环境有着显着的作用,SO2和综合空气质量指数与城市经济发展呈现"U型"曲线的变化趋势,空气污染依然严峻。因而,严格控制城市规模、有序地进行城市建设和汽车尾气污染治理是当前湖北省城市空气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污染减排的大背景下,未来需优化区域产业布局、落实涉气建设项目环评区域限批、加强区域联防联控。
二、浮尘天气对十堰空气质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浮尘天气对十堰空气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气候适应型城市的规划要素研究 ——基于中外规划方案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
1.1.2 国际气候适应型城市的建设进展 |
1.1.3 国内气候适应型城市的建设进展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案例城市的选取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气候适应型城市概念与特征 |
2.2 气候适应型城市规划 |
第3章 风险评估 |
3.1 国外气候适应型城市风险评估 |
3.1.1 纽约 |
3.1.2 温哥华 |
3.2 中国气候适应型城市气候风险评估 |
3.2.1 评估方法 |
3.2.2 评估内容与评估结果 |
3.3 中外风险评估对比 |
第4章 适应行动 |
4.1 国外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
4.1.1 纽约 |
4.1.2 芝加哥 |
4.2 国内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与指标体系 |
4.2.1 多层级多领域 |
4.2.2 具体措施 |
4.2.3 评价指标 |
4.3 中外适应行动对比 |
第5章 治理机制 |
5.1 国外气候适应型城市的治理机制 |
5.1.1 鹿特丹 |
5.1.2 墨尔本 |
5.2 中国气候适应型城市的治理机制 |
5.2.1 协商共治 |
5.2.2 资源整合 |
5.2.3 评估反馈 |
5.3 中外治理机制对比 |
第6章 气候适应型城市规划要点 |
6.1 风险评估 |
6.2 适应行动 |
6.3 治理机制 |
第7章 对中国试点城市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 |
7.1 评价内容 |
7.2 评价结果及相关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乡村旅游类网络众筹项目的价值导向及可持续开发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众筹 |
2.1.2 乡村旅游 |
2.1.3 价值观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负责任旅游理论 |
2.2.3 涵化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
2.3.2 众筹及乡村旅游类众筹 |
2.3.3 众筹对旅游开发的作用 |
2.3.4 众筹对可持续开发的作用 |
2.3.5 众筹的价值导向 |
2.3.6 乡村旅游类网络众筹项目的价值导向 |
2.4 本章小结 |
3 乡村旅游类网络众筹项目的特征 |
3.1 资料来源与分类 |
3.2 资料获取与整理 |
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1 乡村旅游类网络众筹项目的类型 |
3.3.2 乡村旅游类网络众筹项目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3 乡村旅游类网络众筹项目的发起人特征 |
3.3.4 乡村旅游类网络众筹项目的筹资额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乡村旅游类网络众筹项目的可持续性评价 |
4.1 可持续性评价标准 |
4.2 研究资料收集 |
4.3 乡村旅游类项目的可持续效应分析 |
4.3.1 土特产项目的可持续效应分析 |
4.3.2 工艺产品项目的可持续效应分析 |
4.3.3 住宿项目的可持续效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乡村旅游类网络众筹项目的价值导向及其可持续开发作用机理 |
5.1 研究资料 |
5.2 研究方法 |
5.3 分析过程 |
5.3.1 开放式编码 |
5.3.2 主轴编码 |
5.3.3 选择性编码 |
5.4 乡村旅游类网络众筹项目的价值导向及其可持续开发作用机理 |
5.4.1 逻辑结构 |
5.4.2 模型阐释 |
5.5 理论检验 |
5.5.1 语义网络分析 |
5.5.2 三角检验和同行评议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6.2.1 研究创新 |
6.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基于地域性表达的达来呼布镇城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4.1 研究过程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案例分析 |
2.1 概念 |
2.1.1 城市设计 |
2.1.2 地域性表达 |
2.1.3 城市设计的地域性表达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国内外城市设计思想 |
2.2.2 国内外地域主义思想 |
2.2.3 国内外小城镇地域性城市设计 |
2.3 案例分析 |
2.3.1 沙漠绿洲—鄂尔多斯独贵塔拉镇城市设计 |
2.3.2 沙漠绿洲—新疆38 兵团团部城市设计 |
2.3.3 旅游城镇——加米施-帕腾基兴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达来呼布镇地域性分析 |
3.1 镇区概况 |
3.1.1 镇区区位 |
3.1.2 镇区规模 |
3.1.3 社会经济 |
3.2 自然环境 |
3.2.1 地形水文 |
3.2.2 气候与植物树种 |
3.2.3 风景旅游资源 |
3.3 历史文化 |
3.3.1 历史沿革 |
3.3.2 文化艺术 |
3.3.3 节庆习俗 |
3.4 空间环境 |
3.4.1 总体空间环境 |
3.4.2 重点地区空间环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达来呼布镇城市设计空间地域性分析 |
4.1 总体城市设计空间地域性分析 |
4.1.1 空间形态 |
4.1.2 空间格局 |
4.1.3 空间结构 |
4.1.4 旅游节点 |
4.2 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空间地域性分析 |
4.2.1 功能结构 |
4.2.2 景观空间 |
4.2.3 公共空间 |
4.2.4 地域建筑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达来呼布镇城市设计的地域性表达 |
5.1 总体城市设计地域性表达 |
5.1.1 集约紧凑的空间形态 |
5.1.2 绿水融城的空间格局 |
5.1.3 点轴分离的空间结构 |
5.1.4 脉络完整的旅游节点 |
5.2 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地域性表达 |
5.2.1 功能结构组织 |
5.2.2 景观空间设计 |
5.2.3 公共空间营造 |
5.2.4 建筑设计引导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 |
结论 |
研究的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竹溪县桃花岛现代夯土民居工程设计项目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学术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本章小结 |
2 设计策略研究 |
2.1 项目概况 |
2.1.1 项目背景 |
2.1.2 地理区位 |
2.1.3 上位规划 |
2.1.4 项目定位 |
2.2 经济与政策 |
2.2.1 当地经济情况 |
2.2.2 当地政策条件 |
2.3 自然条件与地方传统营建工艺 |
2.3.1 自然条件 |
2.3.2 当地传统营建工艺 |
2.3.3 现代夯土营建房屋 |
2.4 生产生活需求与当地典型民居 |
2.4.1 生产生活 |
2.4.2 当地典型民居平面形制与功能空间 |
2.4.3 当地典型民居构造与工艺 |
2.4.4 当地典型民居的问题与挑战 |
2.5 资源条件 |
2.5.1 自然材料与地方性材料的利用 |
2.5.2 可持续的施工方法 |
2.6 设计策略与原则 |
2.6.1 设计策略 |
2.6.2 设计原则 |
2.7 本章小结 |
3 方案设计研究 |
3.1 基地分析 |
3.1.1 地形与植被 |
3.1.2 道路与河流 |
3.1.3 民居 |
3.2 场地规划与布局 |
3.2.1 布局策略 |
3.2.2 住栋构成与节地 |
3.2.3 合理与场地的结合 |
3.3 功能布局与户型设计 |
3.3.1 功能布局 |
3.3.2 户型设计 |
3.4 空间设计 |
3.4.1 院落空间 |
3.4.2 建筑空间 |
3.5 立面设计 |
3.5.1 承重夯土墙体门窗洞口研究 |
3.5.2 结合当地元素的立面设计 |
3.6 室内与景观设计 |
3.6.1 室内设计 |
3.6.2 景观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施工图设计研究 |
4.1 结构体系 |
4.1.1 现代夯土民居结构体系 |
4.1.2 本项目结构体系 |
4.2 基础与勒脚 |
4.2.1 夯土民居基础与勒脚的做法研究 |
4.2.2 本项目的基础设计 |
4.2.3 本项目的勒脚设计 |
4.3 夯土墙相关构造 |
4.3.1 夯土墙体的夯筑方式设计 |
4.3.2 夯土墙与门窗洞口的交接 |
4.3.3 夯土墙与楼板的交接 |
4.4 屋面构造 |
4.4.1 当地屋面构造做法 |
4.4.2 本项目的屋面构造设计 |
4.5 其他节点构造 |
4.5.1 楼梯 |
4.5.2 楼地面 |
4.5.3 厨房、卫生间土墙面 |
4.6 节能计算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5 施工与现场设计 |
5.1 施工综合介绍 |
5.1.1 施工准备工作 |
5.1.2 施工组织方式 |
5.1.3 施工流程介绍 |
5.1.4 施工设备与材料 |
5.2 当地建造技术的现场试验与应用 |
5.2.1 基础施工 |
5.2.2 夯土墙夯筑 |
5.2.3 砌体砖砌筑工艺 |
5.2.4 屋面铺设 |
5.3 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
5.3.1 前期示范户遇到的问题 |
5.3.2 整体施工阶段遇到的问题 |
5.4 建成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6 评价与总结 |
6.1 预期性能评估 |
6.1.1 建造难度评估 |
6.1.2 工程造价评估 |
6.1.3 能耗评估 |
6.2 综合评价 |
6.2.1 当地建造工艺的发掘与运用 |
6.2.2 为当地民居建设提供指导与借鉴 |
6.2.3 现代夯土建造技术推广及示范的可行性 |
6.3 总结与展望 |
6.3.1 总结 |
6.3.2 不足与反思 |
6.3.3 收获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录 |
表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1 向家汇九组以及明家湾居民情况调查表 |
附录2 向家汇九组以及明家湾调研测绘图总平面图 |
附录3 向家汇九组以及明家湾调研测绘图 |
附录4 竹溪县水坪镇向家汇村易地扶贫安置总平面图 |
附录5 竹溪县水坪镇向家汇村易地扶贫安置区设计服务项目C2e-100 平两层夯土农宅(建施) |
附录6 竹溪县水坪镇向家汇村易地扶贫安置区设计服务项目C2e-100 平两层夯土农宅(结施) |
附录7 竹溪县水坪镇向家汇村易地扶贫安置区设计服务项目C2e-100 平两层夯土农宅(水施) |
附录8 竹溪县水坪镇向家汇村易地扶贫安置区设计服务项目C2e-100 平两层夯土农宅(电施) |
附录9 100㎡(2F)并联式户型施工计划 |
(6)达州市冬季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气颗粒物污染危害 |
1.1.2 我国颗粒物污染现状 |
1.2 研究现状 |
1.2.1 PM_(2.5) 污染成因研究 |
1.2.2 空气质量模式模拟研究 |
1.3 研究区域概况 |
1.3.1 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
1.3.2 空气质量概况 |
1.4 研究目标、意义和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
2.1 空气质量数据 |
2.2 污染物年均值 |
2.3 优良天数 |
2.4 首要污染物 |
2.5 污染物月变化 |
2.6 PM_(2.5) 小时变化 |
2.7 小结 |
第三章 污染气象特征 |
3.1 常规气象分析 |
3.1.1 气象资料 |
3.1.2 气象参数年均值 |
3.1.3 气象参数月变化 |
3.1.4 气象参数一天内小时变化 |
3.1.5 气象参数与PM_(2.5) 相关性 |
3.2 WRF模拟分析 |
3.2.1 WRF模型 |
3.2.2 WRF模拟时段及区域 |
3.2.3 WRF参数化方案设置 |
3.2.4 方案6模拟结果 |
3.2.5 关键气象参数模拟 |
3.3 后向轨迹分析 |
3.3.1 后向轨迹聚类 |
3.3.2 模式参数设置 |
3.3.3 后向轨迹聚类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
4.1 本地化排放清单 |
4.1.1 活动水平数据来源 |
4.1.2 排放源分类 |
4.1.3 排放量计算方法 |
4.1.4 大气污染源排放量 |
4.2 SMOKE处理排放清单 |
4.2.1 SMOKE模型 |
4.2.2 清单处理 |
4.2.3 清单嵌套 |
4.3 人为源排放特征 |
4.3.1 行业排放贡献 |
4.3.2 大气污染源空间分布 |
4.4 小结 |
第五章 排放源对冬季细颗粒物影响模拟 |
5.1 CMAQ模型 |
5.2 输入数据及参数设定 |
5.2.1 主要输入数据 |
5.2.2 模型参数设定 |
5.3 PM_(2.5) 模拟 |
5.3.1 模拟结果时间变化 |
5.3.2 模拟PM_(2.5) 水平分布 |
5.4 冬季主要污染源对PM_(2.5) 的贡献分析 |
5.4.1 源贡献率计算 |
5.4.2 情景方案的设定 |
5.4.3 情景方案模拟效果评估 |
5.5 小结 |
第六章 冬季一次典型重污染过程成因分析 |
6.1 污染过程污染物浓度特征 |
6.2 污染过程中的气象条件 |
6.2.1 地面气象要素 |
6.2.2 垂直温廓线 |
6.2.3 区域输送 |
6.3 污染增长过程PM_(2.5) 组分特征 |
6.3.1 二次无机离子 |
6.3.2 有机碳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7)郧西县天河下游水生态修复工程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建设背景 |
2 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3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
4 环境管理与监测 |
4.1 水环境监测 |
4.2 大气环境监测 |
4.3 声环境监测 |
4.4 生态监测 |
4.5 卫生防疫监测 |
5 结语 |
(8)“大气十条”实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基于北方冬季供暖政策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外生事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2.2 研究空气污染相关影响的文献 |
2.3 研究集中供暖对空气污染影响方面的文献 |
3 研究背景 |
3.1 中国的集中供暖现状 |
3.2 我国的空气质量概况 |
3.3 集中供暖对空气污染的具体影响 |
3.4 “大气十条”政策概述 |
3.5 本章小结 |
4 模型和数据 |
4.1 理论假说 |
4.1.1 假说1 |
4.1.2 假说2 |
4.1.3 假说3 |
4.2 回归模型 |
4.2.1 双重差分模型 |
4.2.2 比较双重差分与断点回归 |
4.3 数据说明 |
4.3.1 空气质量指数 |
4.3.2 集中供暖时间 |
4.3.3 “大气十条”指标 |
4.3.4 主要控制变量 |
4.3.5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 实证结果 |
5.1 基准回归 |
5.1.1 双重差分回归结果 |
5.1.2 平行趋势检验 |
5.1.3 “大气十条”、冬季供暖与空气质量 |
5.1.4 安慰剂检验 |
5.2 机制讨论 |
5.2.1 “煤改气”的影响 |
5.2.2 改变用煤方式 |
6 结论和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附表 各市颁布市级”大气十条”时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气象灾害综合分析和预警预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气象灾害预警技术研究的重要性 |
1.1.2 灾害天气预警手段相关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分析与算法 |
2.1 数据资料说明 |
2.1.1 实时资料 |
2.1.2 历史资料 |
2.2 资料处理分析算法 |
2.2.1 AWX卫星云图分析 |
2.2.2 矩形网格等值线分析显示 |
2.2.3 矩形网格等值区彩色填充分析显示 |
第三章 气象灾害信息显示和预警技术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系统设计 |
3.2.1 功能模块设计 |
3.2.2 系统结构设计 |
3.2.3 数据存储设计 |
3.3 技术方法 |
3.3.1 实时气象灾害监视报警 |
3.3.2 天气实况监测显示 |
3.3.3 卫星云图监测显示 |
3.3.4 天气雷达监视显示 |
3.3.5 数值预报诊断分析产品显示 |
3.3.6 气象灾害预警预报 |
3.4 研究成果 |
3.4.1 实时气象灾害监视报警 |
3.4.2 天气实况监测显示 |
3.4.3 卫星云图监测显示 |
3.4.4 天气雷达监视显示 |
3.4.5 数值预报诊断分析产品显示 |
3.4.6 气象灾害预警警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值预报解释应用技术研究 |
4.1 研究内容 |
4.1.1 A指数 |
4.1.2 K指数及修正的K指数 |
4.1.3 I指数 |
4.1.4 对流有效位能、最佳对流有效位能 |
4.1.5 对流抑制能量 |
4.1.6 风暴强度指数(SSI指数) |
4.1.7 大风指数 |
4.1.8 Z-螺旋度 |
4.1.9 位涡、湿位涡 |
4.1.10 雷暴区 |
4.1.11 能见度 |
4.1.12 低空风切变 |
4.1.13 积冰条件 |
4.1.14 反射率、组合反射率 |
4.1.15 涡度、散度 |
4.1.16 假相当位温 |
4.1.17 温度平流、涡度平流 |
4.1.18 水汽通量 |
4.1.19 大气可降水量 |
4.1.20 低、中、高、总云量 |
4.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象灾害统计查询及评估分系统 |
5.1 研究目的 |
5.2 技术方法 |
5.2.1 实时资料处理模块 |
5.2.2 质量控制模块 |
5.2.3 数据库统计查询模块 |
5.2.4 数据库管理模块 |
5.2.5 气象要素极值库和全球气象灾害信息库采用资料 |
5.2.6 气象要素极值库和全球气象灾害信息库统计方法 |
5.2.7 气象要素极值库统计项目 |
5.2.8 气象灾害时空序列特征统计 |
5.2.9 气象灾害信息整编标准 |
5.2.10 可视化显示模块 |
5.3 研究成果 |
5.3.1 实时资料处理模块 |
5.3.2 质量控制模块 |
5.3.3 数据库统计查询模块 |
5.3.4 数据库管理模块 |
5.3.5 气象要素极值库和气象灾害信息库 |
5.3.6 气象灾害时空分布及特征信息库 |
5.3.7 历史灾情评估信息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内容总结 |
6.2 主要创新性工作 |
6.3 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湖北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时空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1.2.1 空气质量评价方法 |
1.2.2 Daniel趋势检验法 |
1.2.3 经济计量模型 |
2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时空演化格局分析 |
2.1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
2.1.1 IAQI的年际总体变化 |
2.1.2 空气污染的月变化 |
2.2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空间变化特征 |
3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地形与气象条件 |
3.2 工业污染物排放 |
3.3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
3.3.1 数据检验 |
3.3.2 检验结果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四、浮尘天气对十堰空气质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2021年3月16-17日湖北省浮尘天气过程分析[A]. 何欢,湛甜,岳岩裕.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一), 2021
- [2]气候适应型城市的规划要素研究 ——基于中外规划方案的比较[D]. 张西.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3]乡村旅游类网络众筹项目的价值导向及可持续开发效应研究[D]. 吴新琪.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4]基于地域性表达的达来呼布镇城市设计研究[D]. 闫慧.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9(01)
- [5]竹溪县桃花岛现代夯土民居工程设计项目实践[D]. 胡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达州市冬季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成因分析[D]. 乔玉红.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7]郧西县天河下游水生态修复工程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J]. 李一周,胡玲. 山东化工, 2018(17)
- [8]“大气十条”实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基于北方冬季供暖政策的经验研究[D]. 李浩然. 武汉大学, 2018(12)
- [9]气象灾害综合分析和预警预报技术研究[D]. 刘洋.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10]湖北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时空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J]. 丁镭,刘超,黄亚林,陈昆仑,曾克峰. 经济地理,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