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氯化法钛白引进设备运行及国产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红星[1](2021)在《我国氯化钛白行业发展面临的竞争与挑战》文中提出当前我国氯化法钛白粉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受制于各种因素制约,我国氯化钛白行业的发展还面临诸多竞争和挑战;从工艺技术、产品品质、原料保障、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国内氯化钛白行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同时提出我国氯化钛白行业的发展建议,以供广大氯化钛白科技工作者参考。
单坤[2](2018)在《经济新常态下国企X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经济在经历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高速增长之后,已逐步进入中高速增长期,也就是进入了“经济新常态”。在这个“新常态”时期,稳增长、调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政策是这个时期的主旋律,而国有企业的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正是其中的一部重头戏。国企X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完全竞争市场,行业处于低端产能严重过剩、高端产品依赖进口、整体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在经济新常态下,X公司虽然拥有技术、装备、人才等先发优势,但也面临投资巨大、历史包袱繁重、体制落后、市场份额小、亏损严重等突出问题,企业的整体生产经营处于极度困难的状态,公司亟待破解生存和发展难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以国有企业身份的X公司为主体,通过对其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准确识别和梳理出X公司的优劣势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找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道路。本研究以现代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和测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SWOT管理分析工具对X公司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深度分析,并结合企业自身的优劣势,最终提出X公司的发展战略定位主要是四个方面,即:实施战略重组、扩大生产规模、资源整合储备、优化产品结构。
张耿语[3](2017)在《钛渣氧化还原过程中物相和微观结构演变及其对钛渣浸出过程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攀西钛渣是难处理的高钙镁低品位钛渣,目前尚缺乏将其升级为氯化钛白工艺所需高品位富钛料技术,无法满足未来我国氯化钛白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氧化—还原—盐酸浸出工艺是最有希望将攀西钛渣升级为氯化钛白工艺原料的方法。然而该工艺对钛渣化学组成有较强的依赖性。由于化学组成对钛渣氧化、还原及浸出过程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楚,无法指导攀西钛渣升级提质,因此,开展钛渣氧化—还原—盐酸浸出过程物相结构演变规律研究,对攀西及其它低品位钛渣升级提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此问题,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攀西钛渣在不同工艺条件下氧化焙烧时的微观结构演变和还原焙烧时的物相转变,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化学组成对钛渣氧化—还原—盐酸浸出过程的影响规律,为确定不同钛渣的最优升级工艺条件、全面调控钛渣升级结果提供指导。论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系统地考察了钛渣在低温(800℃)和高温(1000℃)下氧化焙烧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变,发现钛渣在高低温下有不同的氧化反应历程。低温下,钛渣颗粒的氧化通过Fe2+离子向外迁移和O2-离子向内迁移实现,而Ti3+离子不发生迁移。Fe2+离子迁移到颗粒表面被氧化成一层晶须状Fe2O3。O2-离子向内迁移使反应界面处形成Fe元素富集带。随着氧化的进行,反应界面不断向颗粒内部缩进,颗粒内的Ti3+、Fe2+离子被氧化。但由于低温下离子迁移速率慢,且颗粒内部结构致密,焙烧后期反应界面的缩进速度十分缓慢,颗粒经长时间不能完全氧化。高温下,钛渣颗粒的氧化通过Ti3+、Fe2+离子向外迁移和O2-离子向内迁移实现。Ti3+、Fe2+离子的向外迁移及氧化使颗粒表面由内而外分布有Fe2TiO5和TiO2两层物相。由于高温下离子迁移速率快,且颗粒内部疏松多孔,反应界面快速向颗粒内部缩进,颗粒经短时间即可完全氧化。(2)研究了氧化焙烧过程氧气浓度对钛渣颗粒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演变行为,发现氧气浓度对钛渣的微观结构有重要影响并进而影响钛渣的酸溶性。低氧气浓度下(3vol.%O2),Ti3+、Fe2+离子向外迁移程度低,导致钛渣颗粒结构致密,因此在后续浸出过程中盐酸内扩散成为钛渣除杂的限制步骤。升高氧气浓度促进Ti3+、Fe2+离子向外迁移,该迁移一方面促使钛渣颗粒内部形成多孔结构,另一方面降低颗粒中心(M3O5)2相的Fe/Mg比。因此,中氧气浓度下(6vol.%O2),颗粒形成的多孔结构可保证盐酸足够快的内扩散,加之颗粒中难酸溶的(M3O5)2相尚具有足够高的Fe/Mg比,可被还原成易酸溶的M2O3相,所以该钛渣颗粒中的杂质元素可被大量浸出。高氧气浓度下(21vol.%O2),钛渣颗粒中心的(M3O5)2相具有较低的Fe/Mg比,不能被还原成M2O3相,因此虽然钛渣疏松多孔,其中的杂质元素也难以浸出。(3)通过考察不同Fe/Mg比钛渣的氧化动力学和微观结构演变,探明了 Fe/Mg比对钛渣完全氧化所需焙烧温度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对于Fe/Mg<2的钛渣,低温(800 ℃)下氧化焙烧时其颗粒中的Fe2+离子向外迁移受到抑制,加之O2-离子由于温度低、颗粒致密而迁移速率慢,钛渣长时间焙烧不能完全氧化。升高温度(1000 ℃)可使Ti3+、Fe2+离子少量向外迁移,同时O2-离子由于温度高、颗粒形成多孔而迁移速率加快,因此该Fe/Mg比钛渣需高温才能完全氧化。对于Fe/Mg≥2的钛渣,由于提高Fe/Mg比可促进Fe2+离子向外迁移,同时所形成的颗粒多孔结构减少O2-离子内迁阻力,该Fe/Mg比钛渣在高低温下(800-1000℃)均可完全氧化。(4)研究了(M3O5)2相(Fe2TiO5)d(MgTi2O5)e还原焙烧时的物相转变过程,探明了Fe/Mg比对该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M3O5)2相先被还原成M3O5晶型的中间相(M3O5)3相(FeTi2O5)h(MgTi2O5)i,然后(M3O5)3相进一步热分解成M2O3相(FeTiO3)/(MgTiO3)g。Fe/Mg比不影响(M3O5)2→(M3O5)3 的还原过程,但影响(M3O5)3 相向更易浸出的M2O3相的转变。当Fe/Mg多1.8时,(M3O5)3相热稳定性差,可完全分解成M2O3相;降低Fe/Mg比使得(M3O5)3相热稳定性增加,当Fe/Mg1.8时,(M3O5)3相仅部分分解成M2O3相,即便长时间还原仍会有部分富Mg相残留。(5)基于以上结果,明确了 Fe/Mg比为影响低品位钛渣升级结果的核心因素,并建立了不同Fe/Mg比低品位钛渣升级工艺的指导性原则。对于Fe/Mg<1的攀西钛渣,氧化—还原—盐酸浸出工艺难以将其升级为氯化钛白工艺原料。Fe/Mg≥1时可实现攀西钛渣的成功升级。对于1≥Fe/Mg<1.8的攀西钛渣,需采用高温(1000 ℃)氧化和加压浸出条件,TiO2 72wt.%(质量百分数),CaO+ MgO5wt.%的钛渣在该条件下升级其品位可提高至TiO2 89 wt.%,CaO + MgO 0.9wt.%;进一步提高Fe/Mg可降低氧化温度,实现常压浸出。对于Fe/Mg>1.8的攀西钛渣,只需采用中低温(800-900℃)氧化和常压浸出条件,TiO2>68wt.%,CaO+ MgO5 wt.%的钛渣在该条件下升级其品位可提高至 TiO2>85 wt.%,CaO+ MgO<0.8 wt.%。
江书安,刘建良,李雪刚[4](2016)在《中国氯化钛白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提出通过对钛白粉行业和中国氯化钛白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氯化钛白必将部分替代硫酸法钛白,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氯化钛白发展,行业兼并重组加剧,技术攻克依靠自主攻关、创新和氯化钛白促进专用高钛渣的发展等趋势,并对中国氯化钛白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战略性建议。
刘建良[5](2016)在《中国氯化钛白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本社副社长潘斌有幸于首届"中国楚雄-绿色新钛谷论坛"上听到刘建良董事长的精彩演讲,报告就我国钛白粉行业的发展现状、我国氯化钛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战略性的发展对策,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值得借鉴和学习。
李晓岩[6](2015)在《核心技术已突破 废渣处理待攻克》文中研究说明世界上目前生产钛白粉的方法主要有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工艺。由于在环保和产品质量上的优势,氯化法成为国内钛白粉行业产业升级的方向。在不久前召开的2015中国(德阳)磷钛化工绿色发展高端论坛上,对于这一先进工艺在国内的开发和应用,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任敏[7](2014)在《2013年我国钛白粉市场走势与产业状况分析》文中认为分析了2013年我国钛白粉的市场发展情况,并进一步探讨钛白粉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取得的技术进步。
吴向平[8](2014)在《2013年我国钛白粉行业运行分析》文中认为阐述了2013年全球及中国钛白粉产能、产量情况,上游钛矿、硫酸行情,下游涂料、塑料、造纸等行业运行概况;以及中国钛白行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客观表述了2013年钛白行业运行概况。
郝荣清,严永清[9](2011)在《硫—磷—钛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的评述》文中指出以硫酸法钛白为主体,评述了硫—磷—钛的循环经济模式,硫酸法钛白配套硫酸及磷化工,前者在硫铁矿制酸系统中可以消耗钛白废酸浓缩时产生的一水硫酸亚铁渣,后者可消耗多余的浓缩废酸,解决硫酸法钛白废副综合利用难题,并能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针对目前有硫酸和磷化工的企业推荐了一个硫—磷—钛的佳配方案,并提供了相关工程经验和技术简述。
唐文骞,张锦宝[10](2011)在《硫酸法和氯化法钛白能耗分析与评述》文中研究表明钛白生产方法有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究竟哪一种方法好一直存在争议。从化学热力学角度,推算硫酸法和氯化法生产钛白的理论能耗,结果表明氯化法比硫酸法理论能耗低,氯化法具有节能优势。以钛铁矿原料为基态,比较硫酸法和氯化法的综合能耗,结果表明氯化法仍具有节能优势。以钛铁矿原料为基态,比较硫酸法产品(主产品为钛白,副产品为绿矾)和氯化法产品(主产品为钛白,副产品为粗铁)万元产值的能耗,结果表明氯化法仍具有明显的优势。究竟选择哪一种生产方法,能耗指标仅仅是一个方面,还要从投资、技术来源、运行成本、产品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
二、氯化法钛白引进设备运行及国产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氯化法钛白引进设备运行及国产化(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氯化钛白行业发展面临的竞争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未来氯化钛白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1.1 工艺技术挑战 |
1.2 产品品质挑战 |
1.3 原料保障挑战 |
1.4 节能降耗挑战 |
1.5 清洁生产挑战 |
2 未来氯化钛白行业发展建议 |
2.1 行业整合是关键 |
2.2 技术革新是动力 |
2.3 国产化设备开发是保障 |
2.4 自主化知识产权建设是途径 |
3 结 语 |
(2)经济新常态下国企X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经济新常态” |
1.1.2 我国钛产业发展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战略管理相关概念 |
2.2 战略管理分析工具 |
2.2.1 波特五力模型 |
2.2.2 SWOT分析模型 |
2.2.3 战略地图 |
2.3 国内钛行业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国内钛行业发展方向相关研究情况 |
2.3.2 国内钛企业发展战略相关研究情况 |
第三章 X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X公司简介及重点项目介绍 |
3.1.1 X公司简介 |
3.1.2 X公司重点项目介绍 |
3.2 外部环境分析 |
3.2.1 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3.2.2 主要钛产品竞争强度分析 |
3.2.3 产品竞争现状分析 |
3.2.4 行业进入技术壁垒分析 |
3.3 内部环境分析 |
3.3.1 公司产品优劣势分析 |
3.3.2 公司市场地位分析 |
3.4 公司生产经营分析 |
3.4.1 公司生产经营现状分析 |
3.4.2 不同假设条件下生产经营结果测算情况 |
3.5 公司SWOT分析 |
3.5.1 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
3.5.2 公司竞争劣势分析 |
3.5.3 公司竞争机遇分析 |
3.5.4 公司竞争挑战分析 |
3.6 公司SWOT对策 |
3.6.1 优势机遇对策 |
3.6.2 优势挑战对策 |
3.6.3 劣势机遇对策 |
3.6.4 劣势挑战对策 |
第四章 公司发展战略定位及目标设计 |
4.1 公司发展战略定位 |
4.1.1 指导思想 |
4.1.2 基本原则 |
4.1.3 发展战略定位 |
4.2 公司发展战略目标设计 |
4.2.1 主要产品产能和产量目标 |
4.2.2 资源储量目标及采选能力目标 |
4.2.3 主要经济效益目标 |
4.2.4 人力资源发展目标 |
4.2.5 科技发展目标 |
4.2.6 资产结构优化目标 |
第五章 公司发展战略目标支撑策略分析 |
5.1 战略重组策略分析 |
5.1.1 重组基本原则 |
5.1.2 重组推进情况 |
5.2 资源匹配策略分析 |
5.3 科技创新支撑策略分析 |
5.4 产品质量提升策略分析 |
5.5 产品降本增效策略分析 |
5.6 品牌竞争策略分析 |
5.7 营销策略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钛渣氧化还原过程中物相和微观结构演变及其对钛渣浸出过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钛白粉生产与利用概况 |
1.2 我国氯化钛白工业发展现状 |
1.3 富钛料生产技术现状 |
1.3.1 高品位钛精矿制备富钛料的生产技术现状 |
1.3.2 低品位钛精矿制备富钛料的生产技术现状 |
1.4 钛渣升级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UGS渣生产工艺研究现状 |
1.4.2 实验室钛渣升级工艺研究现状 |
1.4.3 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氧化温度对钛渣微观结构演变的影响规律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分析和表征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温度对攀西钛渣氧化动力学的影响 |
2.3.2 低温(800 ℃)氧化过程中钛渣的微观结构演变 |
2.3.3 高温(1000 ℃)氧化过程中钛渣的微观结构演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氧化气氛对钛渣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演变的影响规律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分析和表征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氧气浓度对攀西钛渣升级结果的影响 |
3.3.2 氧气浓度对钛渣氧化焙烧过程中物相转变的影响 |
3.3.3 氧气浓度对钛渣氧化焙烧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的影响 |
3.3.4 氧气浓度对钛渣酸溶性改变的影响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Fe/Mg比对钛渣氧化过程的影响规律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分析和表征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Fe/Mg比对钛渣氧化动力学的影响 |
4.3.2 Fe/Mg比对钛渣在低温800℃下氧化焙烧时微观结构演变的影响 |
4.3.3 Fe/Mg比对钛渣在高温1000℃下氧化焙烧时微观结构演变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Fe/Mg比对钛渣还原过程中物相转变的影响规律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2 实验方法 |
5.2.3 分析和表征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Fe/Mg比对(Fe_2TiO_5)_d(MgTi_2O_5)_e中Fe~(3+)→Fe~(2+)还原速率的影响 |
5.3.2 Fe/Mg比对(Fe_2TiO_5)_d(MgTi_2O_5)_e还原焙烧过程中物相转变的影响 |
5.3.3 Fe/Mg比对(Fe_2TiO_5)_d(MgTi_2O_5)_e还原焙烧后酸溶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不同Fe/Mg比攀西钛渣的升级工艺条件探索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2 实验方法 |
6.2.3 分析和表征方法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钛渣D-1.83和E-2.15的氧化焙烧温度条件探索 |
6.3.2 钛渣盐酸浸出工艺条件探索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今后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中国氯化钛白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钛白粉行业现状 |
1.1 钛白粉工艺现状 |
1.2 世界钛白粉行业基本情况 |
1.3 国内钛白粉行业基本情况 |
2 中国氯化钛白现状 |
2.1 氯化钛白技术难度大, 发展滞后 |
2.2 关键技术已获突破, 技术细节有待完善 |
2.3 人才队伍薄弱, 基础研究不深, 技术支撑力度不够 |
2.4 工艺稳定运行难度大, 产品质量稳定性差, 市场价格较国际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
3 中国氯化钛白发展趋势 |
3.1 氯化钛白部分替代硫酸法钛白的必然趋势 |
3.2 行业整合进度将进一步加快 |
3.3 引进技术并不完整, 自主攻关、创新才是出路 |
3.4 资源的作用将进一步强化, 发展氯化钛白专用高钛渣日趋紧迫 |
4 结语 |
(7)2013年我国钛白粉市场走势与产业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2013年钛白粉市场分析 |
1.1 产能和产量 |
1.2 价格 |
1.3 进出口量与价格 |
2 钛矿 |
2.1 市场现状 |
2.2 进口量与价格 |
3 钛白粉产业现状 |
3.1 产品结构变化,脱硝钛白异军突起 |
3.2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
3.3 技术发展 |
3.3.1 工艺改进 |
3.3.2 设备提升 |
3.3.3 废副处理 |
4 结语 |
(8)2013年我国钛白粉行业运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我国钛白粉行业运行概况 |
1.1产量及产能情况 |
1.2产品结构 |
1.3表观消费量 |
1.4进出口情况 |
1.5价格走势 |
1.6氯化法钛白 |
1.7脱硝钛白粉 |
2钛白粉下游主要应用领域行情 |
3原料行情 |
3.1钛矿 |
3.2硫酸 |
4行业发展趋势 |
(1) 行业整合——大势所趋 |
(2) 扩能步伐大大减缓 |
(3) 功能性钛白粉产品将备受宠爱 |
四、氯化法钛白引进设备运行及国产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氯化钛白行业发展面临的竞争与挑战[J]. 刘红星. 有色金属设计, 2021(02)
- [2]经济新常态下国企X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单坤.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3]钛渣氧化还原过程中物相和微观结构演变及其对钛渣浸出过程的影响[D]. 张耿语.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17(06)
- [4]中国氯化钛白现状及发展趋势[J]. 江书安,刘建良,李雪刚. 有色金属设计, 2016(03)
- [5]中国氯化钛白现状及发展趋势[J]. 刘建良. 中国金属通报, 2016(08)
- [6]核心技术已突破 废渣处理待攻克[N]. 李晓岩. 中国化工报, 2015
- [7]2013年我国钛白粉市场走势与产业状况分析[J]. 任敏. 上海涂料, 2014(06)
- [8]2013年我国钛白粉行业运行分析[J]. 吴向平.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14(03)
- [9]硫—磷—钛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的评述[J]. 郝荣清,严永清.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 2011(04)
- [10]硫酸法和氯化法钛白能耗分析与评述[J]. 唐文骞,张锦宝. 无机盐工业, 2011(06)
标签:钛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