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球一体化ATM系统运行模式

构建全球一体化ATM系统运行模式

一、构建全球一体化ATM系统运作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徐乐怡[1](2021)在《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日渐提升的背景下,科技新城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需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依托以及全球竞争力重塑的平台和载体,其重要性日显突出。近年来,关于科技新城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分析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系统性研究仍有待完善,尤其是关于科技新城的定量测度、空间分布、形成机理、与企业共生绩效和区域空间效应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进一步加强科技新城的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确定“科技新城”这一研究对象,首先梳理相关的文献,并结合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构建了科技新城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运用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和杭州未来科技城三个案例阐述科技新城国内外模式,并总结了经验启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技新城定量测度指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科技新城空间演化格局,探讨了科技新城空间演化特征和规律;再次,基于市级层面和省级层面两个地理维度,运用Logit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随后,运用双重差分DID方法研究了科技新城与企业的共生绩效;最后,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两方面,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区域空间效应。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以及政府-市场协作型,开发类型主要分为:地理交通型、自然资源型、产业集群型。关于科技新城选择机理,在宏观层面,科技新城应注重政府主导功能,在微观层面,科技新城开发可采用企业主导型模式。第二,科技新城在集聚上呈现以苏南、浙北和上海相交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的区域特征,同时呈现由东部地区带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演化特征。科技新城的国家级空间联系网络表现出由单中心逐渐向均衡型的复杂网络结构过渡的特征,且科技新城数量和空间联系总量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本文从人民生活、科技企业状况和土地资源状况三个方面构建了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直接排序法计算指标结果,并进行排序。第三,针对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的研究得出结论。在市级尺度下,工业基础、人口城镇化、交通设施和创新要素都对科技新城形成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另外,创新服务的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在省级尺度下,互联网+、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经济基础、区域科技金融、对外开放水平和企业家精神这些因素对科技新城的设立和空间联系总量均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第四,科技新城与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共生绩效,科技新城的设立对经济集聚、人才吸引和产出提升均具有明显正向效应,且存在一定的时间异质性。其一,针对经济集聚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形成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发展。其二,针对人才吸引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形成人才吸引效应,促进要素的聚集发展,推动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其三,针对产出提升效应,科技新城能够助推企业产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从而促进产业间良性互动和区域经济发展。科技新城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人才吸引效应大致经历了一个先变大、后变小再逐渐稳定的一个动态过程,产出提升效应具有较强的波动性。第五,科技新城能提升当地创新能力,却对临近地区具有负向效应;科技新城无法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却能促进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与设置的地理距离阈值有关,数据表明科技新城的建立对周围地区的创新提升具有负向影响,呈现“倒U”形关系,但科技新城的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存在一定的空间衰减特征。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三点政策启示:第一,构建以政府和市场结合的科技新城资源配置模式,资源分配需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政府可以采取政策手段助力科技新城的建设,保护市场制度,促进科技新城的发展,并打造以科技新城为核心的创新源和经济增长极,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第二,构筑以产城融合为核心的科技新城发展模式,加强科技新城与当地的产业联系,科技新城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土壤和物质基础,同时保证高品质的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促进产城融合;第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发展的重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新城的良性共生发展;第四,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优势产业,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蒋鑫[2](2020)在《制造业平台化转型研究 ——经济效应、机制与逻辑》文中指出自主创新不足、技术水平较低;工业发展不均衡,产品附加值低;供应链物流体系能力有限,抗风险能力不足以及内需不足,成为当前阻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为寻求突破发展瓶颈,制造业企业开始探寻通过构建自身平台,以平台为驱动引擎进行转型升级。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平台经济崛起,不断缔造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奇迹,平台企业成为带动整个产业业态革新的重要力量。作为信息产业不断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产物,平台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已然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但是由于制造业产品的实体性不同于网络企业,其平台化的过程相对于纯粹的互联网企业要复杂得多。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制造业怎样通过平台化以突破其发展瓶颈,对于处于平台化探索阶段的制造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平台理论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起的制造业,成为管理学界解释制造业生产模式变革的重要理论,经济学界的双边市场理论用于解释平台型市场的作用机理和经济效应,推动了平台经济理论的发展。由于平台带来的经济效应十分显着,学者们开始研究其对供应链、企业创新以及商业模式的影响,推动平台经济成为热点前沿的研究领域。本文通过融合管理学视角下和经济学视角下的平台理论,提出制造业平台一体化的转型升级路径,试图补充产业组织转型升级理论。首先从制造业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归纳出制造业平台化的四种形态---生产平台、供应链平台、创新平台和市场平台,以平台“现象”作为分析对象,提炼出平台的四个要素---特定的制度原则、多种元素、资源配置、载体,并从经济学的基石理论:供给与需求、信息不对称,平台特性(开放协调、网络外部性)对制造业平台化的经济性进行解析,以此为基础通过“质与量”的辩证法来对制造业平台化转型机制进行分析。其次运用利润模型进行演绎推理,通过四种平台化的制造业利润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制造业平台化的相关因素。并运用深度案例分析,对制造业平台化的转型机制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提炼制造业平台化转型逻辑及必要条件。最后对我国制造业平台化转型的现状进行梳理,找出平台化转型升级遇到的问题,以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刘嵩威[3](2020)在《基于雷达综合航迹的进场管制运行效率评估》文中研究说明“需求大、要求高”的民航业发展现状呼唤运行品质的升级、“真情服务”的落实。然而,可用资源的增长远迟缓于航运总量的上升,综合提高系统性能、切实强化管制效率成为解决问题的核心,以数据驱动、建立透明客观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唯一可取得显着进展的途径。终端管制区域交通稠密、结构复杂、冲突多发,进场航班运行空侧优先、集中汇聚、承前启后,进场管制效率在实际中占据关键地位。鉴于此,本文瞄准进场管制运行效率,基于客观记录表征历史态势的雷达综合航迹,提出量化分析评估的系统化策略方法。首先,总结并借鉴了国际主流的管制绩效指标体系,基于工作一线调研和进场管制特点,整合创新,设计出面向进场管制运行效率的3类共计5个关键绩效指标。其次,探明雷达综合航迹结构规范,以长沙黄花机场数据为例,完成了原始数据解析、关键信息提取,构建时段相似性判别标准,为控制变量、等效对比筛选出整体环境和系统条件相似的2个实验代表时段。再次,总体基于数理统计、可视识别和机器学习,根据不同指标的关注领域特征和对象数据性质,具体地使用描述性统计、推论性统计、交通热点识别和DBSCAN聚类,为各关键绩效指标创立了别致且适切的考核措施,形成了数据驱动的体系化评估方法集,实现了实验代表时段进场管制效率的对比分析,验证了研究的有效性。最后,基于Node.js Web应用程序开发框架Express,结合My SQL数据库和前端Html开发了一款管制运行效率可视化工具。

李琨[4](2018)在《国外ADS-B应用现状及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分析了美国下一代铱星ADS-B全球监视网络和第二代全球星ADS-B链路增强系统,论证了星载ADS-B应用现状和趋势。引入国外基于Hadoop架构的ADS-B大数据分析工具,结合ADS-B大数据应用优势,重点分析了ADS-B大数据在民用空域管理与导航规划、军用特殊目标识别方面的应用前景,指出了星载ADS-B全球监视网络和ADS-B大数据分析将成为未来一个重要应用发展方向。

高卫兵,郑俊华,赵玉健[5](2013)在《航空情报服务(AIS)向航空信息管理(AIM)转变》文中研究说明航空情报服务是空管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现行航行情报服务现状,分析了航空信息管理的含义、作用、优势、范围及实施战略,同时提出了航空情报服务与航空信息管理的主要区别,阐述了我国实施航空信息管理的意义。最后提出了由航空情报服务向航空信息管理过渡中出现的问题。

李攀[6](2013)在《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银行保险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迅速发展,已成为保险业重要的业务渠道之一。目前学术界关于银行保险的研究主要是从范围经济、规模经济、交易费用理论、信息不对称等理论入手对银行保险做出解释,不过这些研究彼此之间不存在逻辑联系,并没有对银行保险进行全面的研究,只是专注于银行保险的某一或某几个方面。同时对于银行保险的定义,学术界分别尝试从产品角度、渠道角度以及销售模式角度等不同方面进行,但都没有对银行保险有一个统一答案。基于以上思考,本文尝试建立一个分析框架,从银行保险的基础性研究入手,探讨银行保险发展的经济内涵以及发展规律,进而对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提出建议。本文通过引用制度的概念,把银行保险作为一种制度,作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按照这种思路,本文将银行保险理解为一系列的经济秩序或制度安排的组合;同时,通过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把银行保险作为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来研究,研究银行保险从其产生到不断发展的内在机制,这样就能获得一个相对完整的银行保险制度范畴。本文把银行保险定义为银行业与保险业制度创新而产生的一系列金融制度安排。这一系列制度安排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银行保险制度在动态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区别就是其组织模式表现出来的明显阶段性。本文利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以及资产专用性相关理论来分析银行保险的组织模式,不同的组织模式基本能反映出银行保险的整体发展阶段。本文将效率水平作为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的重要指标,效率水平的变化决定着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通过以上分析,把握住银行保险制度内涵及组织模式选择的本质后,对银行保险发展的国际经验进行分析比较,并根据我国银行保险所处的金融环境以及监管环境现状对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思路为:第一章“导论”部分是全文的逻辑基础与研究起点,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逻辑框架等,在全文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第二章“银行保险的涵义”,在总结比较银行保险传统定义的基础上,对银行保险进行了重新定义,并对新定义的银行保险进行了全新诠释,为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章“银行保险的制度变迁”,通过引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银行保险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为下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第四章“银行保险组织模式比较”与第五章“银行保险的组织模式选择”,分析了银行保险不同发展阶段的组织模式的显性特征,并通过运用规模效率及资产专用性理论分析阐述了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为我国银行保险组织模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六章“银行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借鉴”,通过对西方发达国银行保险发展经验的介绍,总结了各国银行保险成功经验,并为下文我国银行保险的选择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七章“我国银行保险的制度变迁”,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研究了银行保险的发展,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银行保险产品体系以及销售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第八章“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的选择”及第九章“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提出我国银行保险制度发展阶段以及组织模式的选择,并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银行保险产品战略以及销售模式。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把银行保险重新定义为“一种金融创新制度”,通过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以及制度变迁理论对银行保险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诠释;通过构建DEA效率分析模型来分析测度银行保险组织模式的规模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我国商业银行以及保险公司从事银行保险业务的效率进行分析,并指出我国银行保险现阶段组织模式选择:将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以及资产专用性运用于银行保险组织模式体系的选择,通过对各模式体系的效率分析揭示了我国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的方向。

陈卫[7](2012)在《航空运输业演化研究》文中指出航空运输业的历史已近百年。从最初少数人“能负担”的交通方式,到成为我们出行的基本选择。航空运输业百年的历史中,呈现了独特的演变历程。从产业政策看,主要航空运输大国基本从发展初期的严格管制到辅以反垄断监管的放松管制,国际航空运输由严格的双边协定体制到“天空开放”和区域航空一体化。从依托的主要生产工具看,从活塞螺旋桨飞机到喷气式飞机再到大型化、高速化新一代运输飞机的出现。从企业组织形式和产业发展看,从运营简单的点对点航线的航空公司,到运营中枢轮辐射式航线网络的航空公司占主导,再到运营点对点航线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再度兴起,以及航空公司跨国联盟的形成。通过对航空运输业演变历程中繁杂表现的梳理,剥离出其内的演化机制,用规范的经济学方法给予解释,既可从理论上丰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的中国航空运输业,如何及时调整政策,也可以提供理论上的支持。论文以演化经济学分析方法为主要工具,融合产业组织理论和运输经济学研究成果,从历史、动态的视角剖析航空运输演化的内在机制。首先,论文梳理了经济学发展过程的演化思想与演化经济学的形成发展,总结了演化经济学分析的基本理论范式;对产业组织研究中演化分析方法的应用进行了跟踪,提出演化动力机制、产业演化路径选择机制和产业演化的刻画与描述是产业演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对运输经济学的学术研究框架进行归纳的基础上识别了运输经济学不同于其他产业的技术经济特点。第二,在以上研究基础上,论文构建了航空运输业的演化模型。论文认为航空运输产品、资源、网络经济的特殊性恰是航空运输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技术经济特点,是其演化的基本“遗传”信息,而航线网络是这些“遗传”信息的载体,是航空运输业演化中的基因对应物。航空运输业发展过程中,需求、技术和制度则构成了航空运输演化的外部制约与选择环境。航空运输业的演化是基于环境的变化,航空公司根据自身资源,通过网络调整,以有效方式提供满足需求的产品的过程。航空运输业的演化过程中,需求是产业演化的基础,技术创新是基础性的推动力量,需求变化与技术创新提供了制度创新和产业系统累积式变迁的根本诱因、基础平台和渐进动力;而制度变迁则为系统激进式变迁提供了激励结构以及航空公司组织惯例突变的内生机制和外部压力,是航空运输业演化的关键。需求、技术与制度的变化通过影响航空运输业的产品、资源和网络经济性,带来了机会集合的变化。航空公司在变化的环境中,通过组织的创新,提供满足需求的产品,取得比较优势,实现组织生存与壮大。航空运输业产业演化过程也是学习和知识累积过程。在与环境的动态适应过程中,缺乏生命力的组织形式被逐步放弃和退化,更有效的组织形式被保留、发展并被模仿,适应、学习与模仿结果的宏观涌现最终表现为航空运输业的产业演化,也即居主导地位的不同运营模式航空公司的出现和变化。第三,为了进一步论证模型的有效性,论文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对模型进行了多角度的检验。从理论上分析航空运输产品的异质性与航空公司运营模式的内在联系,证明了需求是航空运输业演化的基础,提供满足需求的产品是航空运输业演化的最终结果与表现。考察了美国航空运输业的演化历程,着重分析了需求、技术变化对美国航空运输制度变迁的影响及制度变迁的实现,从航空公司视角着重分析了环境变化后航空公司构建中枢轮辐式航线网络的动因与航空公司采取的行动,通过一个简单的“价格挤压”模型分析了技术发展对航空公司的影响。此外,通过论文构建的演化模型证明,国际航空运输业中制度安排的变化、资源的约束、全球化的航空运输需求,使得在国际航空运输中航空公司通过战略联盟构建全球网络成为理性的选择。第四,论文分析了我国航空运输业的演化。论文研究建立的演化模型对中国航空运输业二十年的演化过程也给予了很好的解释。现阶段中国航空运输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航空公司运营模式的同质化,航空运输产品供给的多样性不足等问题,空域、机场、专业人员等资源制约和制度环境的不适应开始凸现。最后,论文基于研究结论对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从优化演化环境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我国航空运输业已进入了制度变革的机遇期,建议进行更趋向自由化的制度安排调整,以产品多样化来提升我国航空运输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形成行业管理部门与国家相关部门的有效配合机制,鼓励技术创新和优化制度环境,提高航空运输业发展的资源丰裕度。行业管理思路要从单纯注重行业发展,转向注重行业发展与消费者利益并重。同时,在放松经济规制的同时,要完善反垄断监管,维护市场的竞争格局,确保经济的自然选择对产业演化发展的正向作用。

马兰[8](2011)在《基于SSE的空中交通管理ATM信息安全保障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空中交通管理ATM(Air Traffic Management,简称:空管)系统是一个采用航空卫星、数据链和计算机网络等综合技术的复杂的智能化信息系统,它将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和自动化设施联接起来,为机场、航空公司和航空器等提供气象、航行情报和空中交通管制ATC(Air Traffic Control)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保障航空交通运输的安全运行。本文将安全系统工程SSE(Systems Security Engineering)理论应用到空管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和评估中,结合系统动态控制DSC(Dynamic System Control)的思想,提出了空管系统信息安全保障的方法。主要的创新点如下:第一,提出了动态的空管系统信息安全评估模型。建立了以静态、动态和状态评估为基础的空管系统信息安全综合评估理论体系;提出了基于安全基线策略的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为空管系统信息安全等级评定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空管系统信息安全等级评估方法理论,提出了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和基于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的空管系统信息安全评估方法,实现了空中交通管理信息安全等级评价。第三,提出了基于SAP的空管系统业务数据安全访问方法。针对空管系统业务数据库的安全访问,提出了基于安全访问路径SAP(Secure Access Path)的空管系统业务数据安全访问方法,防御和阻止各种恶意的入侵攻击。该方法在安全接入节点SN采用Diameter实现了空管安全系统的统一身份认证,为空管系统重点数据库的访问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本文部分成果已经采用空管系统实际的运行数据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成果满足空管系统实际的需求,符合空管系统运行规则,对空管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和等级评定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李晓[9](2010)在《企业产品服务系统价值流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正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重大矛盾。能否做到从单纯的产品生产与加工模式,向全生命周期视角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产品服务系统模式转变,是关系到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与今后发展的重大问题。产品服务系统(Product Service System, PSS)是一种创新战略,它将商业焦点从仅仅设计和销售物质产品转为设计和销售由产品和服务组成的系统以满足特定的顾客需求。因此,产品服务系统在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比传统产品销售模式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针对现有产品服务系统研究的不足,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浙江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以依托系统科学的生命科学隐喻研究方法为基础,本文将价值流明确地引入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研究中,深入研究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价值流理论和方法,并以工业汽轮机企业产品服务系统为应用案例,对相应研究成果进行了验证与应用分析。第一章阐述了产品服务系统的产生背景,回顾和分析了产品服务系统的理论、案例以及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价值链、价值流、价值网、供应链结构与演化以及商业对生命科学的隐喻等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提出了企业产品服务系统价值流研究的需求及相应的隐喻研究路径,指出论文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意义,进而给出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总体架构。第二章分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生命周期议题,研究了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网络内涵,提炼了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管理原则,分析了基于网络视角的产品服务系统类型与特征,界定了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及广义产品服务系统的概念;以产品服务系统相关供需网络的结构与功能和生态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相似性为基础,研究了产品服务系统及相关供需网络的隐喻基础内容,继而分别从共生单元、共生单元的质参量以及共生模式等方面对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共生隐喻基础进行研究,最后给出基于隐喻研究路径的企业产品服务系统价值流理论与方法研究的体系结构。第三章基于与生态群落中能量定律相似的货币价值定律的发掘,提出供需网络货币价值金字塔结构;借助统一框架内的产品服务系统、企业及供需网络的互动演化,可促进协同自然界的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货币价值定律,并隐喻基于能量定律的通用能量流模型,分别构建了需求视角中和供应视角中的通用货币价值流模型;在这些模型基础上,结合基于产品/服务粒度的供需网络结构及演化特征,构建了以企业产品服务系统价值流管理为核心的战略绩效评价系统和协同供需网络演化的企业产品服务系统价值流管理模型。第四章首先确定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内共生单元的状态变量,即系统规模结构对应的货币价值和用于商业繁殖的储存的货币价值,并具体分析了产品服务系统规模结构的结构复杂性度量方法及相应价值与成本;然后对基于价值流的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内共生单元建模;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价值流的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内共生结构模型,并分析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内共生关系及演化特征。第五章首先对基于价值流的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外共生单元与外共生结构建模;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传统交易模式、基于管理费机制的产品服务系统交易模式、基于租赁费机制的产品服务系统交易模式和节约共享的产品服务系统交易模式建模,并分别分析它们的外共生关系及演化特征。第六章分析了产品服务系统开发设计的特性,提出了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开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策略;阐明了设计视角中的产品服务系统内涵,提出了基于价值流的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开发设计流程和产品服务系统建模过程;结合工业汽轮机企业产品服务系统案例,具体阐述产品服务系统的建模要素和建模方法。第七章将以上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某工业汽轮机企业,验证并阐明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内共生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外共生理论与方法的应用、以及内外共生理论与方法的集成应用,以指导案例企业开展并深化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战略与运作。第八章归纳概括了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成果和创新点,并对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肖伟[10](2010)在《民航飞行学院空管信息技术处理系统设计》文中提出现代空管系统是高度依赖信息技术的专业领域,有序、有效、及时的数据传输和共享是空管系统实现高效安全运行的基础。目前,我国空管业务领域,空管设备大多采用独立设台、单列配置的方式,种类繁多,制式各异,并且多采用节点独立控制,不能进行有效地集成分配。而我国现在还没有民航空管专用的信息传输设备,均采用通用的类似设备代替,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设备制式异构,互不兼容,集成共享性差,传输链路不是无缝切换、没有路由迂回的应急手段等。空管的根本任务,是对航空器从起飞到着落全过程进行管理,防止航空器相撞、维护空中交通秩序、提高空域利用率。空管数据的综合接入和共享将会有效提升空中交通指挥和区域协同效率,保障飞行安全。民航空管信息数据可分动态和静态数据两大类。本文以空管信息技术为研究对象,首先详细论述了空管基础数据的要求和分类标准并建立了对应的分析模型,其次以AIXM(Aeronautical Information Exchange Model,航行情报交换模型)技术为例,研究、分析了空管信息技术处理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论文分析并提出民航空管动态信息的分类和标准,就空管信息采集、融合并构建标准化运行体系提出了设想,实现空管通信、导航、监视、气象、航行情报等数据的智能集成传输和定制发布,为空管一体化运行核心业务骨干网建设奠定了基础。最后,本论文以ⅩⅩ飞行学院四个分院(ⅩⅩ分院、ⅩⅩ分院、ⅩⅩ分院、ⅩⅩ分院)和三个航站(ⅩⅩ、ⅩⅩ、ⅩⅩ航站)的空域结构数据、机场信息、气象数据、航行情报、训练计划等基础数据为基础,对这些空管信息进行合理的处理和研究,结合相关通导接口规范和监视技术,基于民航已建立的专用转报网、分组数据交换网、卫星通信网,提取航行情报、气象等服务信息。通过专用转报网或互联网,获取ⅩⅩ飞行学院的飞行计划、航空气象等信息。作者采用成熟的信息融合技术,实现空管信息的融合、集成。设计空管信息技术处理平台方案,为建立飞行学院空管信息处理平台做前期准备。为保障ⅩⅩ飞行学院的飞行训练安全,提高机场和空域的利用率及飞行训练量,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保障。

二、构建全球一体化ATM系统运作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全球一体化ATM系统运作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篇章安排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研究的发展回顾
        2.1.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的提出和早期研究
        2.1.2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发展和后期实证研究
    2.2 区域政策和创新研究的发展回顾
        2.2.1 创新集群研究进展
        2.2.2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进展
        2.2.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2.3 开发区和科技新城研究的发展回顾
        2.3.1 产城融合研究进展
        2.3.2 开发区与高新区研究进展
        2.3.3 科技新城研究进展
    2.4 研究评述
3 科技新城发展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3.1 科技新城开发建设模式的理论基础
        3.1.1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的定义与内涵
        3.1.2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3.1.3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生态经济学分析
    3.2 科技新城的开发类型和核心主体
        3.2.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
        3.2.2 科技新城核心主体
    3.3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类型的选择机理
        3.3.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依据
        3.3.2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科技新城案例研究
    4.1 国外模式借鉴:美国硅谷科技新城
        4.1.1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优势条件
        4.1.2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经验分析
    4.2 国外模式借鉴:日本筑波科学城
        4.2.1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发展条件
        4.2.2 日本筑波科学城与硅谷比较
        4.2.3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经验分析
    4.3 国内模式借鉴:杭州未来科技城
        4.3.1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规划布局
        4.3.2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运行机制
        4.3.3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优劣势分析
        4.3.4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总结分析
    4.4 国内外模式对比启示
        4.4.1 国内外模式对比分析
        4.4.2 国内外模式对比的相关启示
5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与空间联系格局研究
    5.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分析
        5.1.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构建
        5.1.2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结果分析
    5.2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研究方法
        5.2.1 核密度分析
        5.2.2 科技新城空间联系网络模型
        5.2.3 数据来源
    5.3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及和核密度特征
        5.3.1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
        5.3.2 科技新城集聚的核密度分析
    5.4 科技新城的空间联系特征
    5.5 科技新城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研究
    6.1 地市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6.1.1 理论假说
        6.1.2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6.1.3 结果分析
    6.2 省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6.2.1 理论假说
        6.2.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2.3 描述性分析与平稳性检验
        6.2.4 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科技新城与企业共生绩效研究
    7.1 研究设计
    7.2 变量说明与指标选取
    7.3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7.4 共生绩效的时间效应分析
        7.4.1 经济集聚的时间效应分析
        7.4.2 人才吸引的时间效应分析
        7.4.3 产出提升的时间效应分析
    7.5 稳健性检验
        7.5.1 共同趋势假设检验
        7.5.2 反事实检验
    7.6 本章小结
8 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研究
    8.1 理论假说的提出
    8.2 模型、方法与数据
        8.2.1 空间杜宾模型
        8.2.2 变量说明
    8.3 实证检验
        8.3.1 整体回归结果
        8.3.2 分区域回归结果
        8.3.3 分城市群回归结果
        8.3.4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制造业平台化转型研究 ——经济效应、机制与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管理学视角下的平台理论
        一、产品技术平台
        二、供应链产业平台
        三、平台生态系统
    第二节 经济学视角下的平台理论
        一、双边市场的界定
        二、双边市场的特征
        三、双边市场的分类
        四、平台价格机制研究
        五、平台的治理研究
    第三节 平台经济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平台经济对产业链的影响
        二、平台经济对创新系统的影响
        三、平台经济对商业模式的影响
    第四节 平台化的相关研究
        一、平台化的本质
        二、平台化研究动态
    第五节 文献述评
第三章 制造业平台化发展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制造业平台化的内涵
        一、平台概念界定
        二、平台化概念界定
        三、制造业平台化概念界定
    第二节 制造业平台化发展的演进
        一、蒸汽时代-平台孕育
        二、电力时代-平台诞生
        三、信息时代-供应链平台形成
        四、网络时代-平台生态系统形成
    第三节 平台化在制造业转型中带来的变革
        一、产品技术平台推动的变革
        二、供应链产业平台推动的变革
        三、平台生态系统推动的变革
第四章 制造业平台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第一节 “平台”现象与制造业平台的实质
        一、“平台”现象剖析
        二、制造业平台剖析
        三、制造业平台化
    第二节 集聚供给与需求
        一、制造业传统的供给与需求
        二、制造业平台化后的供给与需求
    第三节 消除信息不对称
        一、制造业传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制造业平台化后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四节 增加开放性与协同效应
        一、制造业传统的开放性与协调
        二、制造业平台化后的开放性与协同效应
    第五节 激发网络外部性
第五章 制造业平台化的主要形态及转型机制
    第一节 制造业平台化转型的本质与主体逻辑
    第二节 制造业平台模块化生产体系
        一、生产体系平台化(质的判定)
        二、催动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量的积累)
        三、生产体系平台化带来的转型升级(质变)
    第三节 制造业平台网络化供应链体系
        一、供应链体系平台化(质的判定)
        二、催动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量的积累)
        三、供应链体系平台化带来的转型升级(质变)
    第四节 制造业平台开放化创新体系
        一、创新体系平台化(质的判定)
        二、催动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量的积累)
        三、创新体系平台化带来的转型升级(质变)
    第五节 制造业平台化商业模式
        一、商业模式平台化(质的判定)
        二、催动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量的积累)
        三、商业模式平台化带来的转型升级(质变)
第六章 制造业平台化利润模型分析
    第一节 制造厂商平台化前生产活动利润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厂商平台化后生产活动利润模型的变化
        一、单一厂商平台化后的利润的变化
        二、市场平台化(商业模式平台化)后的利润变化
    第三节 制造业平台化的倾向分析
        一、制造业产品兼容实现的条件
        二、厂商兼容化倾向分析
    小结
第七章 制造业平台化转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产品平台与供应链平台为核心的运营
        一、供应与生产的集成
        二、生产与销售的集成
    第二节 创新平台为核心的运营
        一、创新平台的基石
        二、创新系统的延伸
    第三节 平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运营
        一、市场平台化
        二、销售服务化
        三、产销倒置化
        四、营销自主化
    第四节 研究发现及进一步讨论
        一、制造业平台化转型机制的验证
        二、制造业平台化转型的必要条件
    第五节 制造业平台化转型的概念模型:平台化前提-过程-结果的基本逻辑
    小结
第八章 我国制造业平台化转型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我国制造业平台化转型的总体状况
        一、制造业平台化的大环境
        二、制造业平台化发展阶段
        三、制造业平台化发展状况
    第二节 我国制造业平台化转型面临的问题
        一、引导鼓励制造业平台化的政策缺失
        二、平台化转型的人才供给不足
        三、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头引领
        四、企业外部上下游厂商的整合——制造业平台化的实施保证
        五、制造厂商兼容化的问题
        六、硬件设备支撑的获取——制造业平台化的重要基础
        七、制造理念与流程的信息化——制造业平台化的基本前提
        八、一体化流程的设计——制造业平台化的主体条件
    第三节 我国制造业平台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推出平台产业政策,引导制造业平台化转型升级
        二、建立支付转移和容错机制,降低平台兼容化风险
        三、构建平台生态规则,促进平台健康发展
        四、打造产业龙头企业,引领制造业平台化发展
        五、储备信息化人才,助力平台经济发展
        六、培育企业家精神,激发平台创新动力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3)基于雷达综合航迹的进场管制运行效率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管制效率绩效指标
        1.2.2 管制效率评估方法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进场管制运行绩效指标
    2.1 进场管制运行绩效指标体系梳理
        2.1.1 国际民航组织的绩效框架
        2.1.2 民航空中航行服务组织的绩效体系
        2.1.3 欧洲航空安全组织的绩效计划
        2.1.4 美国联邦航空局的绩效体系
    2.2 进场管制运行绩效指标体系设计
        2.2.1 容量类指标
        2.2.2 效益类指标
        2.2.3 可预测性类指标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进场管制运行效率评估
    3.1 评估数据准备
        3.1.1 原始雷达数据解析
        3.1.2 异常数据剔除清洗
        3.1.3 基础关键信息提取
        3.1.4 对比时段数据选择
    3.2 指标表现度量
        3.2.1 容量类指标表现
        3.2.2 效益类指标表现
        3.2.3 可预测性类指标表现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进场管制运行效率可视化工具
    4.1 整体设计说明
    4.2 数据统计模块
    4.3 二维航迹模块
    4.4 四维航迹模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附录A 数据项解析规范
    附录B 国际主流民航机构/组织的现行绩效体系

(4)国外ADS-B应用现状及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星载ADS-B应用
    1.1 下一代铱星ADS-B全球监视网络
    1.2 第二代全球星ADS-B链路增强系统
2 ADS-B大数据应用
    2.1 基于Hadoop架构的ADS-B大数据分析工具
    2.2 民航应用:空域管理和航迹预测
    2.3 军事应用:特殊目标识别和跟踪
        2.3.1 军用飞机识别和跟踪
        2.3.2 政府飞机识别和跟踪
        2.3.3 无人机识别和跟踪
3 结束语

(5)航空情报服务(AIS)向航空信息管理(AIM)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航空情报服务
    1.1 现 状
    1.2 存在问题
2 航空信息管理
    2.1 作 用
    2.2 关键模型
3 AIS与AIM的比较
    1) 安全性:
    2) 实时性与可视化:
4 我国AIM的实施
5 建 议
    5.1 重视AIS理念的转变
    5.2 制定适合我国的AIM实施战略
    5.3 完善情报质量管理体系
    5.4 建立信息安全防护和运行机制
6 结束语

(6)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逻辑与研究框架
        1.2.1 理论背景
        1.2.2 研究逻辑
        1.2.3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性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性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2 银行保险的涵义
    2.1 银行保险传统定义综述
        2.1.1 银行保险的传统定义
        2.1.2 银行保险传统定义评述
    2.2 银行保险的重新定义
        2.2.1 银行保险定义——基于制度变迁理论
        2.2.2 银行保险的制度内涵
    本章小结
3 银行保险的制度变迁
    3.1 银行保险制度变迁分析
        3.1.1 银行保险制度的变迁机制
        3.1.2 银行保险制度的供求关系
        3.1.3 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
    3.2 银行保险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3.2.1 制度变迁的内在因素
        3.2.2 制度变迁的外部因素
    3.3 银行保险制度的效用分析
        3.3.1 银行保险制度的效用
        3.3.2 银行保险发展的边界与障碍
        3.3.3 银行保险发展的效率测度分析
    本章小结
4 银行保险组织模式比较
    4.1 银行保险一体化模式的比较
        4.1.1 代理协议模式
        4.1.2 战略联盟模式
        4.1.3 合资公司模式
        4.1.4 金融集团化模式
        4.1.5 模式比较分析
    4.2 银行保险主导机构不同的模式比较
        4.2.1 保险公司主导模式
        4.2.2 商业银行主导模式
        4.2.3 银行与保险公司共建模式
    4.3 银行保险组织模式经验借鉴及启示
        4.3.1 银行品牌
        4.3.2 文化差异
        4.3.3 销售渠道的整合
        4.3.4 信息技术系统
    本章小结
5 银行保险的组织模式选择
    5.1 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与交易成本
        5.1.1 交易成本理论
        5.1.2 组织模式选择与交易成本
        5.1.3 银行保险规模经济配置效率及测度
    5.2 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与资产专用性
        5.2.1 资产专用性与银行保险
        5.2.2 银行保险资产专用性的扩展
        5.2.3 资产专用性的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
    本章小结
6 银行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
    6.1 法国的银行保险制度
        6.1.1 银行保险制度发展概况
        6.1.2 银行主导的组织模式
        6.1.3 一体化的监督管理体系
    6.2 德国的银行保险制度
        6.2.1 银行保险制度发展概况
        6.2.2 全能银行的组织模式
        6.2.3 监督管理体系——全能银行式
    6.3 美国的银行保险制度
        6.3.1 银行保险制度发展概况
        6.3.2 金融控股集团的组织模式
        6.3.3 “三加一”的监督管理体系
    6.4 银行保险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6.4.1 国际经验中的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
        6.4.2 国际银行保险产品创新的基本经验
        6.4.3 国际银行保险销售模式的一般经验
    本章小结
7 我国银行保险的制度变迁
    7.1 我国银行保险制度发展的环境分析
        7.1.1 银行保险制度发展的行业环境
        7.1.2 银行保险制度发展的市场环境
        7.1.3 银行保险制度发展的市场需求分析
    7.2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阶段与组织模式
        7.2.1 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的发展阶段
        7.2.2 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的组织模式分析
    7.3 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现状与问题
        7.3.1 银行保险产品现状与问题
        7.3.2 银行保险销售模式现状与问题
    本章小结
8 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的选择
    8.1 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的效率性分析
        8.1.1 我国商业银行的银行保险效率水平分析
        8.1.2 我国保险公司的银行保险效率水平分析
        8.1.3 我国银行保险的组织模式选择与资产专用性
        8.1.4 我国银行保险组织模式选择与政策启示
    8.2 我国银行保险的产品战略
        8.2.1 银行结算功能对接的产品创新
        8.2.2 银行销售渠道对接的产品创新
        8.2.3 银行高端客户对接的产品创新
        8.2.4 完善与银行保险产品创新相关的配套机制
    8.3 我国银行保险销售模式战略选择
        8.3.1 银行保险的顾问式销售模式
        8.3.2 顾问销售模式的比较分析
        8.3.3 我国银行保险销售模式的选择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9.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保险公司的政策选择
        9.2.2 商业银行的政策选择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7)航空运输业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选题的意义
    1.3 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界定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
2 相关文献述评
    2.1 经济学中的演化思想和演化经济学分析方法
        2.1.1 经济学发展历史中的演化思想
        2.1.2 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形成
        2.1.3 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理论范式)
    2.2 产业组织理论:从静态到动态再到演化分析
        2.2.1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2.2 产业的演化分析
    2.3 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分析框架
        2.3.1 运输经济学学科发展
        2.3.2 产品-资源-网络经济(PRN)研究分析框架
    2.4 航空运输业相关研究的进展
    2.5 文献评述
3 航空运输业演化模型的构建
    3.1 基于产品-资源-网络经济(PRN)视角的航空运输业技术经济特点
        3.1.1 航空运输产品
        3.1.2 航空运输资源
        3.1.3 航空运输业的网络经济分析
    3.2 航空运输业演化的基因对应物——航线网络
        3.2.1 航线网络是航空运输业技术经济特性的载体
        3.2.2 航线网络具有易于动态调整的技术属性
        3.2.3 航线网络的基本形态
        3.2.4 航线网络是航空公司创新的载体
    3.3 航空运输业演化的动力机制和选择环境:需求、技术与制度
        3.3.1 需求的变化是航空运输业演化的基础
        3.3.2 技术进步是航空运输业演化的推动力量
        3.3.3 制度变迁是航空运输业演化的关键
        3.3.4 需求、技术与制度在航空运输业演化中的协同作用
    3.4 航空运输业组织演化
        3.4.1 航空运输业演化模型
        3.4.2 航空运输业演化机制
    3.5 本章小结
4 产品差异化与航空公司运营模式的演化
    4.1 产品差异与航空公司运营模式的分化
        4.1.1 产品属性差异与市场竞争均衡
        4.1.2 异质性需求与航空公司运营模式的策略选择
    4.2 产品差异与航空公司运营模式演化
    4.3 航空公司运营模式变化带来的行业演化
    4.4 本章小结
5 美国航空运输业的演化
    5.1 美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历史
        5.1.1 航空运输业的早期发展
        5.1.2 放松管制前的美国航空运输市场
        5.1.3 美国航空运输业放松管制后的发展
    5.2 美国航空运输业的演化分析
        5.2.1 需求、技术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5.2.2 环境变化对航空公司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国际航空运输业的演化
    6.1 国际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历史
        6.1.1 国际航空运输的形成
        6.1.2 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的变化
    6.2 国际航空运输业的演化分析
        6.2.1 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的制度变迁
        6.2.2 国际航空运输市场需求的变化
        6.2.3 航空公司面临的资源约束
        6.2.4 航空公司构建联盟的动因和联盟的消极影响
    6.3 航空联盟与航空公司航线网络的演进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航空运输业的演化
    7.1 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形成和发展
    7.2 中国航空运输业演化环境的变化
        7.2.1 中国航空运输业的需求变化
        7.2.2 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制度安排变迁
        7.2.3 中国航空运输业的技术变化
    7.3 中国航空运输业的演化分析
        7.3.1 航空运输业的迅速发展
        7.3.2 航空公司运营模式演化
        7.3.3 航线网络演化
        7.3.4 资源制约开始凸显
        7.3.5 制度环境的不适应开始显现
    7.4 对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7.4.1 以制度安排转变促进航空运输业的升级演化
        7.4.2 鼓励技术创新和优化制度环境提高航空运输业资源的丰裕度
        7.4.3 转变行业发展思路,加强消费者保护和促进竞争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和研究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基于SSE的空中交通管理ATM信息安全保障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空管信息安全国际研究现状
        1.2.1.1 美国
        1.2.1.2 俄罗斯
        1.2.1.3 日本
        1.2.2 空管信息安全国内研究现状
        1.2.3 空管系统信息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1.3 论文计划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组织结构
第二章 空中交通管理ATM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结构
    2.1 空中交通管理空管系统三层模型
    2.2 空中交通管理空管系统信息安全隐患和系统漏洞分析
        2.2.1 系统漏洞
        2.2.2 安全隐患
    2.3 基于PKI 的可信任的空中交通管理ATM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结构
        2.3.1 PKI 体系结构
        2.3.2 航空电信网ATN 交叉认证环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空中交通管理ATM 信息安全保障综合评价模型
    3.1 信息安全评价模型
    3.2 空管信息安全保障框架
        3.2.1 空管信息安全综合评价模型
        3.2.2 空管信息安全系统评估方案和流程
        3.2.3 空管信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2.3.1 信息安全的安全基线政策
        3.2.3.3 基于安全基线的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
        3.2.4 空管信息安全基础指标
        3.2.4.1 民航空管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分类
        3.2.4.2 民航空管信息系统中信息安全保护等级的确定
        3.2.5 信息安全状态观测属性定义和量化
        3.2.5.1 信息安全属性的量化定义
        3.2.5.2 D-S 证据理论
        3.2.5.3 D-S 证据理论在安全属性量化中的应用
    3.3 模型仿真及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中交通管理ATM 综合决策的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方法
    4.1 BP 模型神经网络基本原理与算法
        4.1.1 ANN 的BP 模型
        4.1.2 网络误差与权值调整
        4.1.3 BP 算法推导
    4.2 空管系统信息安全评估的BP 神经网络模型
        4.2.1 仿真及测试
    4.3 RBF 模型神经网络空中交通管理ATM 信息安全评估
        4.3.1 径向基神经网络原理
        4.3.2 空管安全评估的RBF 神经网络模型
        4.3.2.1 空管系统信息安全评估指标的选取
        4.3.2.2 安全等级的划分
        4.3.2.3 RBF 网络设计及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SAP 的空中交通管理ATM 业务数据安全访问方法
    5.1 空管系统数据处理
    5.2 基于SN 的安全访问路径
    5.3 基于Diameter 的空中交通管理ATM 全系统的统一认证
    5.4 仿真实验与结果性分析
        5.4.1 静态情况下通信成功的概率
        5.4.2 动态修复情况下通信成功的概率
        5.4.3 覆盖网络抵御DDoS 能力的仿真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研究工作
    6.2 取得成果
    6.3 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感谢

(9)企业产品服务系统价值流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缩略表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产品服务系统的产生背景
    1.2.1 产品服务系统发展的需求
    1.2.2 产品服务系统的意义
1.3 论文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产品服务系统研究现状
    1.3.2 价值链、价值流、价值网的研究现状
    1.3.3 供应链结构及其演化研究现状
    1.3.4 商业研究对生命科学的隐喻研究现状
1.4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价值流研究的需求分析
1.5 论文拟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架构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总体研究
2.1 引言
2.2 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生命周期分析
2.3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内涵研究
    2.3.1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网络内涵
    2.3.2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管理原则
    2.3.3 基于网络视角的产品服务系统类型与特征
    2.3.4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概念与范畴
2.4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及相关供需网络的隐喻基础研究
    2.4.1 产品服务系统相关供需网络结构与功能和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相似性分析
    2.4.2 隐喻生物物种且立足"产品/服务"的商业物种
    2.4.3 产品服务系统相关供需网络结构立足"产品/服务"的协同学原理
    2.4.4 隐喻群落功能结构维度的产品服务系统相关供需网络功能结构维度
2.5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共生隐喻基础研究
    2.5.1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内、外共生研究的共生单元
    2.5.2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共生单元质参量
    2.5.3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共生模式与共生环境
2.6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价值流理论与方法研究的体系结构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供需网络环境中企业产品服务系统价值流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隐喻生态能量金字塔的供需网络货币价值金字塔结构
    3.2.1 能量定律
    3.2.2 货币价值定律
    3.2.3 供需网络货币价值金字塔结构
3.3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相关供需双向的通用货币价值流模型
    3.3.1 生态系统中普适的能量流模型
    3.3.2 需求视角中的通用货币价值流模型
    3.3.3 供应视角中的通用货币价值流模型
3.4 基于"产品/服务"粒度的供需网络功能结构演化模型
    3.4.1 生态演替规律
    3.4.2 成熟度定量判断指标VPD/OE的有效性验证
    3.4.3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相关的供需网络演化模型
3.5 协同供需网络演化的企业产品服务系统价值流管理
    3.5.1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价值流管理聚焦于战略绩效评价的需求分析
    3.5.2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价值流管理核心——战略绩效评价系统
    3.5.3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动态价值流管理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价值流理论的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内共生研究
4.1 引言
4.2 隐喻DEB模型的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内共生单元状态变量
4.3 产品服务系统规模结构的结构复杂性度量及相应价值与成本
    4.3.1 现有制造系统的结构复杂性研究
    4.3.2 产品服务系统结构复杂性的度量
    4.3.3 产品服务系统规模结构所需的维护成本及相应货币价值
4.4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内共生单元及内共生结构建模
    4.4.1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内共生单元建模
    4.4.2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内共生结构建模
4.5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内共生关系及演化分析
    4.5.1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内共生关系分析
    4.5.2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内共生演化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价值流理论的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外共生研究
5.1 引言
5.2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外共生单元及外共生结构建模
    5.2.1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外共生单元建模
    5.2.2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外共生结构建模
5.3 传统交易模式建模及竞争性外共生关系分析
    5.3.1 传统交易模式建模
    5.3.2 传统交易模式的竞争性共生关系分析
5.4 基于管理费机制的产品服务系统模式建模及外共生关系研究
    5.4.1 基于管理费机制的产品服务系统交易模式建模
    5.4.2 基于管理费机制的产品服务系统交易模式的共生关系分析
5.5 基于租赁费机制的产品服务系统模式建模及外共生关系研究
    5.5.1 基于租赁费机制的产品服务系统交易模式建模
    5.5.2 基于租赁费机制的产品服务系统交易模式的共生关系分析
5.6 节约共享产品服务系统模式建模及外共生研究
    5.6.1 节约共享产品服务系统交易模式初步建模与共生关系分析
    5.6.2 修正后的节约共享产品服务系统交易模式建模
    5.6.3 修正后的节约共享产品服务系统交易模式的共生关系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价值流理论的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开发设计研究
6.1 引言
6.2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开发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6.2.1 产品服务系统开发设计的特性
    6.2.2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开发设计的基本原则
    6.2.3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开发设计的基本策略
6.3 基于价值流理论的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开发设计
    6.3.1 设计视角中的产品服务系统
    6.3.2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开发设计流程
    6.3.3 产品服务系统建模过程
6.4 基于价值流理论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信息表达
    6.4.1 顾客差距模型中的目标值
    6.4.2 状态参数的初值和末值
    6.4.3 需求和供应视角中的产品服务系统
6.5 视图模型和范围模型的产品服务系统建模方法描述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企业产品服务系统价值流理论与方法的应用研究
7.1 引言
7.2 某工业汽轮机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内共生研究
7.3 某工业汽轮机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外共生研究
    7.3.1 某工业汽轮机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外共生案例的传统效益方法分析
    7.3.2 余热电站案例基于管理费机制的产品服务系统交易模式分析
    7.3.3 余热电站案例基于节约共享产品服务系统交易模式的分析
7.4 某工业汽轮机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内、外共生的集成研究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加的科研项目
主持的科研项目
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民航飞行学院空管信息技术处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空管信息的研究背景
    1.2 中国航空数据标准应用现状
    1.3 本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空管信息技术研究
    2.1 空管基础数据分类标准研究
        2.1.1 军航空管基础数据
        2.1.2 AIXM 技术
        2.1.3 以数据为中心的航空信息管理AIM
        2.1.4 空管基础数据分类标准建议
    2.2 民航空管动态信息的分类与标准
        2.2.1 固定格式空中交通服务电报(AFTN)
        2.2.2 气象信息
        2.2.3 航务动态电报(SITA)
        2.2.4 终端区自动情报服务(ATIS)
        2.2.5 航行通告(NOTAM)
    2.3 民航空管静态信息
第三章 空管信息的采集和融合
    3.1 民航现有空管信息的管理
        3.1.1 民航空管信息管理的标准和方式
        3.1.2 目前我国航空情报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3.1.3 典型国家 SWIM(广域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标准与模式
    3.2 空管信息的融合
        3.2.1 多雷达融合配对处理
        3.2.2 雷达数据的融合和跟踪
        3.2.3 ADS 与多雷达数据融合
第四章 飞行学院空管信息处理平台方案设计
    4.1 空管信息处理平台方案
        4.1.1 空管信息处理平台结构与功能
        4.1.2 空管信息处理平台管理
    4.2 飞行学院空管信息数据库设计
        4.2.1 飞行学院空管基础数据分析
        4.2.2 飞行学院空管信息数据库结构与接口设计
        4.2.3 基于数据库的民航空管信息交互协议设计
    4.3 飞行学院空管信息数据库的实现
        4.3.1 基于 UML 技术的空管基础数据融合
        4.3.2 数据库基础数据建模及编程
    4.4 空管信息处理平台技术验证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构建全球一体化ATM系统运作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D]. 徐乐怡. 浙江大学, 2021(01)
  • [2]制造业平台化转型研究 ——经济效应、机制与逻辑[D]. 蒋鑫.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基于雷达综合航迹的进场管制运行效率评估[D]. 刘嵩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4]国外ADS-B应用现状及趋势研究[J]. 李琨. 飞航导弹, 2018(12)
  • [5]航空情报服务(AIS)向航空信息管理(AIM)转变[J]. 高卫兵,郑俊华,赵玉健. 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2013(02)
  • [6]我国银行保险制度研究[D]. 李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02)
  • [7]航空运输业演化研究[D]. 陈卫. 北京交通大学, 2012(05)
  • [8]基于SSE的空中交通管理ATM信息安全保障方法的研究[D]. 马兰. 天津大学, 2011(05)
  • [9]企业产品服务系统价值流理论与方法研究[D]. 李晓. 浙江大学, 2010(08)
  • [10]民航飞行学院空管信息技术处理系统设计[D]. 肖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构建全球一体化ATM系统运行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