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凝土掺入粉煤灰技术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子寒[1](2021)在《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闪电河水库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水库处于北方寒冷地区,一年四季分明,温差大,尤其冬天温度低,昼夜温差大,使闪电河水库的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冻融破坏,威胁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后期修缮维护已破坏混凝土成本较高,所以急切需要寻找一种成本低且满足强度要求、抗冻性的水工混凝土来替代原有的水工混凝土。河北地区以重工业为主,石灰石粉、粉煤灰和矿渣粉等工业废料过多,导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但三种矿物废料可以作为矿物掺合料掺入水工混凝土中,既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又能实现工业废渣资源化的处理还能降低使用成本,因此系统开展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选用石灰石粉、粉煤灰和矿渣粉三种工业废料作为矿物掺合料,以双掺和三掺的方式掺入水工混凝土,通过抗压强度试验和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劈裂试验,结合非接触全场应变系统(VIC-3D)来研究不同掺量的矿物掺合料对水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再通过快速冻融试验来探究矿物掺合料对水工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正交试验方法,将掺入石灰石粉、粉煤灰和矿渣粉的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依据不同掺量分为9组,并对其试件进行3天、7天和28天的抗压强度分析,掺有15%石灰石粉、5%粉煤灰和5%的矿渣粉的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LSF1)的综合情况最好,在三种掺合料效应叠加后,强度为普通混凝土(C1)强度的105.4%,拉压比为普通混凝土 98%,说明LSF1组的强度好,脆性低。根据正交结果分析方法得出,三种掺合料在3天、7天和28天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因素影响的显着性为粉煤灰>矿渣粉>石灰石粉。(2)通过VIC-3D全场应变和混凝土实际破坏情况分析,9组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的破坏形式基本一致,轴向应变均大于横向应变,掺入掺合料总量为25%以下时,粉煤灰和矿渣粉会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使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高于普通混凝土;通过9组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轴向应变和横向应变比较,掺有15%石灰石粉、5%粉煤灰和5%的矿渣粉的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强度高于普通混凝土且应变小于普通混凝土,轴向应变是普通混凝土轴向应变的88%,横向应变小于普通混凝土横向应变的65%。(3)通过对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分析,石灰石粉会使混凝土抗冻性下降,在掺入了粉煤灰或者矿渣粉后,可以弥补石灰石粉的不足,抗冻性得了明显的提升,而掺合料总量达到30%后,抗冻性会下降;通过对相对抗压强度与冻融次数拟合可以看出,抗压强度在0~75次时抗压强度下降速度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多而加快,在冻融循环100次时,下降速度稍有减慢,抗冻性越差的曲线,拟合曲线越接近于直线。(4)通过整体的分析最终发现,在掺量总和达到25%以下时,三种掺合料的叠加效应会有效提升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冻性。三掺15%石灰石粉、5%粉煤灰和5%的矿渣粉的LSF1组混凝土,强度高于普通混凝土(C1组),应变和拉压比小于普通混凝土,抗冻性优于普通混凝土,是满足混凝土强度、抗冻性能要求最好的一组。
吕鹏飞,刘杰[2](2021)在《建筑废料粉煤灰混凝土冻融作用下耐久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究建筑废料粉煤灰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耐久性,对0%、40%、50%、60%4种不同建筑废料取代率和0%、10%、20%、30%4种粉煤灰掺入量的混凝土进行了抗冻融循环试验。结果表明:建筑废料的掺入,会增大混凝土的孔隙率,使混凝土的耐久性降低;粉煤灰的掺入,可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升新砂浆与旧骨料以及旧骨料结合面的胶结力,使混凝土的耐久特性得到明显改善;当建筑废料取代率为40%、粉煤灰掺量为20%时,混凝土的耐久性最好,且此时的抗冻融等级能达到D100。
张戈[3](2021)在《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机制与组成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喷射混凝土以其凝结时间短、超早强以及施工工艺简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隧道与基坑支护、加固等工程中。现有喷射混凝土存在强度等级低、回弹率大、后期强度增长缓慢且对耐久性无明确要求等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因此可喷性良好、强度高、耐久性优异的高性能喷射混凝土已成为发展方向,如何实现普通喷射混凝土的高性能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以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作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开展无碱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水化与强度影响机理研究,分析胶凝材料用量、水胶比、砂率、矿物掺合料、聚乙烯醇纤维、速凝剂掺量等对喷射混凝土可喷性能和强度的影响规律,给出提高喷射混凝土可喷性能和强度的技术措施,制备出具有高工作性、高耐久性的C50喷射混凝土,形成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可为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提供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研究了掺入硫酸铝系列无碱速凝剂的喷射混凝土水化和硬化机理。结果表明有碱速凝剂和无碱速凝剂均加速了水泥中C3A和C3S早期水化,提高了水泥诱导前期和诱导期的水化放热速率,促使喷射混凝土迅速凝结和硬化。掺入无碱速凝剂在加速了C3A水化反应速率的同时往溶液中提供了SO42-离子,并没有明显改变溶液中Al3+/SO42-比例,使溶液处于合适硫酸盐体系下,C3A水化速率总体可控,对于C3S后续水化及C-S-H凝胶致密化进程没有阻碍,因此喷射混凝土后期强度稳定增长,并未发生明显倒缩。(2)研究了配合比参数、矿物掺合料和聚乙烯醇纤维等因素对喷射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可喷性能的提升方法。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配合比参数、掺入适量的速凝剂、矿物掺合料及聚乙烯醇纤维是提升喷射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有效措施。当水胶比在0.38~0.40时,胶材用量在520~540kg/m3,砂率在50%左右时,喷射混凝土回弹率明显降低,当硅粉掺量在10%~15%时,可喷性能提升显着。掺入聚乙烯醇纤维有助于提高可喷性能,以体积掺量0.50%~1.0%较为适宜。确定适宜的流变参数范围同时有助于提高喷射混凝土的可喷性能,当屈服应力在190Pa~250Pa之间,塑性粘度在210Pa·S~250Pa·S之间时,喷射混凝土回弹率低于10%,一次喷射厚度大于340mm。(3)研究了掺入无碱速凝剂喷射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及其提升方法。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配合比参数、掺入适量的速凝剂、矿物掺合料有助于提高喷射混凝土强度,胶材用量在520~540kg/m3,水胶比在0.38~0.40时,砂率在50%左右时,喷射混凝土强度较高。掺入硅粉和偏高岭土有助于提高抗压强度,当硅粉掺量为10%~15%时,强度提升效果最为显着。对于有抗拉强度要求的喷射混凝土,建议掺入适量的聚乙烯醇纤维,建议的掺量范围为0.25%~0.50%。根据以上研究基础,建立了高强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关系式fts=0.41·(fcc)0.59,测得C50喷射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并给出了C50喷射混凝土本构方程。(4)研究了速凝剂、聚乙烯醇纤维和成型工艺对高性能喷射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喷射工艺的冲击和紧密压缩作用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因此喷射混凝土抗渗性能、抗冻性能和抗碳化性能均高于模筑混凝土。掺入无碱速凝剂提高了喷射混凝土的电通量和平均渗水高度,掺入聚乙烯醇纤维明显增加了1200um以上的气孔体积,降低喷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电通量和平均渗水高度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长。冻融循环过程中,聚乙烯醇纤维明显抑制微裂缝的产生与发展,限制基体内气泡的连通和扩展,提高了喷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掺入无碱速凝剂小幅提高了喷射混凝土的碳化深度,聚乙烯醇纤维的掺入降低了喷射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且碳化深度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喷射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5)研究了喷射混凝土材料组成与成型工艺特征,提出了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考虑成型方式、速凝剂和矿物掺合料种类与掺量的共同作用,修正了强度计算公式,确定了密实度影响系数k和矿物掺合料影响系数μi,给出了不同种类矿物掺合料的建议取值。基于骨料堆积和润滑协同作用原理提出了喷射混凝土浆体体积含量计算公式,提出了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依据组成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可为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提供支撑。
林贤豪[4](2021)在《聚羧酸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对水泥浆体工作性、水化及微结构的影响》文中认为粉煤灰和矿粉是容易破坏生态环境的工业固废,如果随意丢弃和堆放会加剧环境污染和危害人体健康。但是,它们在水泥混凝土行业中的资源化利用得到了广泛关注,并成为了制备高性能混凝土必不可少的活性矿物掺合料组分。混凝土协同处置是粉煤灰和矿粉等固体废物无害化和综合利用的可行技术,本研究重点关注混凝土协同处置过程中粉煤灰、矿粉以及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浆体工作性影响的机理,以及粉煤灰和矿粉的水化和微结构对水泥浆体的孔隙率和强度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改变聚羧酸减水剂的掺量,使用粉煤灰和矿粉分别等量取代水泥,测定了不同条件下胶凝材料的填充密度,并依此计算了胶凝材料相应的水膜厚度,分别建立了水膜厚度和水泥浆体黏聚性、流动度和流速的关系。此外,测定了不同掺和方式下水泥浆体的抗压强度和孔隙率,并建立抗压强度和孔隙率的关系。最后,研究了不同掺和方式下水泥浆体的Ca(OH)2含量、水化产物组成和水化产物形貌,进一步解释水泥浆体的抗压强度和孔隙率的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水膜厚度是影响水泥浆体工作性的重要因素;聚羧酸减水剂可以增大胶凝材料的填充密度,提大了胶凝材料的水膜厚度,使得水泥浆体的黏聚性降低,流动度和流速增大。粉煤灰的掺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胶凝材料的填充密度,并能增大胶凝材料的水膜厚度,使得水泥浆体的流动度增大,但粉煤灰保水性较好,反而增大了黏聚性,降低了流速;矿粉的掺入对胶凝材料的填充密度影响较小,因比表面积较大导致水膜厚度下降;矿粉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能力较弱,与聚羧酸减水剂复掺时使水泥浆体的流动度和流速增大,黏聚性降低;相对于掺粉煤灰水泥浆体,聚羧酸减水剂对掺矿粉的水泥浆体更敏感。(2)聚羧酸减水剂在一定掺量下能够提高水泥浆体的强度,但是掺量过大导致水泥浆体的强度下降;单掺粉煤灰和矿粉降低了水泥浆体的7d强度,但是单掺矿粉水泥浆体的7d强度高于单掺粉煤灰;单掺粉煤灰和矿粉水泥浆体的28d强度增长较快,掺入矿粉水泥浆体的28d强度达到了未掺入矿物掺合料水泥浆体的28d强度;复掺粉煤灰和矿粉的水泥浆体各龄期的强度高于单掺粉煤灰水泥浆体,接近单掺矿粉水泥浆体的强度。(3)随着聚羧酸减水剂掺量的增大,水泥浆体的孔隙率降低;随着粉煤灰和矿粉掺量的增加,单掺粉煤灰和单掺矿粉水泥浆体的孔隙率均增大,但是单掺矿粉水泥浆体的孔隙率低于单掺粉煤灰;复掺粉煤灰和矿粉水泥浆体的孔隙率低于单掺粉煤灰的水泥浆体,但高于单掺矿粉的水泥浆体;随着水泥浆体孔隙率的增大,水泥浆体的强度增大,水泥浆体的孔隙率和强度呈现出负相关性,可以基于Schiller公式将两者拟合,拟合度较高。(4)通过XRD、TG/DSC和SEM的分析可知,聚羧酸减水剂的掺入能够促进水泥水化生成更多的Ca(OH)2和C-S-H凝胶,并能促进粉煤灰和矿粉发生二次水化反应,水化产物增多,这是掺入聚羧酸减水剂能够增强水泥浆体抗压强度和降低孔隙率的原因之一;粉煤灰和矿粉的二次水化反应较慢,水化产物较少,孔隙填充较差,因此掺入粉煤灰和矿粉水泥浆体的早期强度较低;粉煤灰和矿粉后期反应程度提高,水化产物增多,使得孔隙率减小,强度增大;复掺粉煤灰和矿粉具有“叠加效应”,能够相互促进火山灰反应,聚羧酸减水剂的掺入加速了火山灰反应,生成了大量的水化产物,填充了孔隙,使水泥浆体的强度增大。
陈撰文[5](2021)在《石粉混凝土力学性能及细观结构特征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不断增长的大型混凝土工程的建设,对混凝土常规掺合料粉煤灰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在一些地区,如我国西南地区及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出现了粉煤灰运输成本相对较高,甚至无法获得足够粉煤灰等掺合料来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情况。另外,在一些石材加工产业很发达但火力发电相对较弱的地区,其石材加工产生的废弃石粉也无法得到较好的回收再利用。因此,寻找能够替代粉煤灰,并且容易获取、质优价廉,结合工程实际也可以就地取材的新型掺合料至关重要。本文选取石灰岩、红砂岩和凝灰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对三种岩石的粉磨特性、物理化学性能指标及胶砂试件性能进行试验分析;然后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三种石粉的不同岩性、掺量、细度掺入混凝土时,石粉混凝土的性能变化规律;最后通过扫描电镜(SEM)观测及压汞试验,分析试件细观结构特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石灰岩、红砂岩和凝灰岩三种岩石进行破碎并采用机械粉磨,研究其粉磨特性。试验得出,石灰岩、红砂岩和凝灰岩的粉磨符合粉磨动力学方程以及RRB方程。粉磨效率依次为:红砂岩>凝灰岩>石灰岩。(2)对粉磨后的三种岩石粉进行了基本性能试验分析。石灰石粉的减水作用最为显着,需水量比最小可达95%;而红砂岩粉和凝灰岩粉没有减水作用,且红砂岩粉各个细度下的需水量比均大于凝灰岩粉。(3)对石灰石粉、红砂岩粉和凝灰岩粉进行了水泥胶砂试验,三种石粉胶砂试件的强度随石粉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掺量为20%时,三种胶砂试件均达到强度最大值;另一方面,石粉胶砂试件强度整体上随石粉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粉磨细度的提高有利于石粉活性的激发,从而提高了石粉胶砂试件的强度值。(4)在石灰岩粉、红砂岩粉和凝灰岩粉掺入混凝土的试验中,通过详细的对比,分析三种石粉的岩性、细度、掺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石粉与粉煤灰复掺时,石粉最佳掺量取30%~50%;单掺入石粉的最佳掺量取10%~20%,石粉掺入比例从0%增加到20%时,石粉混凝土强度逐渐增大。石粉与粉煤灰复掺,当石粉掺量取50%时,石粉混凝土强度较基准组强度最大增幅可以达到35.7%。石粉细度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基本一致。随石粉细度的增加,石粉混凝土流动性增加,工作性能持续改善,强度呈现增长趋势。但石粉细度增大到10%(45μm筛余)时其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有限甚至出现劣化现象。(5)对石粉混凝土的细观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SEM照片显示,掺入文中石粉后,细观结构均有所改善,石粉颗粒表面存在较多的水化硅酸钙凝胶,孔隙率相对不掺入石粉的基准组有所下降,试件致密程度提高。石粉颗粒的微晶核作用及火山灰活性与水泥水化产物反应,促进水泥水化,能够降低水化产物中Ca(OH)2含量,使得胶砂试件致密程度提高,孔隙率下降,从而改善了石粉胶砂试件及混凝土试件力学性能。从以上研究可以知道,石粉作为掺合料按照一定比例掺入混凝土,对混凝土性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够满足石粉应用于混凝土中的规范要求。对石粉作为掺合料应用于混凝土中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可以缓解混凝土掺合料紧缺的现状,为石粉混凝土工程的普及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魏江涛[6](2020)在《自密实混凝土抗拉压性能研究及其工程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双模结构对混凝土的要求较高,而混凝土作为工程项目中必备的材料之一,但是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装配式结构连接、玻纤杆新型混凝土结构设计等方面仍然有较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自密实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以及其在装配式双模结构等中的应用有一定意义。本文选用0%、10%、20%、30%、40%的粉煤灰掺量来研究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发现粉煤灰掺量为20%时,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最优,在混凝土试块养护28d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52.35MPa,在养护60d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59.96MPa。在掺入20%粉煤灰的基础上,选用0%、0.5%、1%、1.5%、2%掺量的纳米二氧化硅,研究纳米二氧化硅掺量对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1.5%的纳米二氧化硅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优,在养护28d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59.56MPa,在混凝土养护60d时,混凝土抗压强度为68.07MPa。同时研究以上五种粉煤灰掺量时,抗拉强度与粉煤灰的掺入有关,在混凝土养护28d时,在掺入20%粉煤灰时混凝土抗拉强度最优,抗拉强度为5.03MPa;在掺入20%粉煤灰的基础上掺入以上五种掺量的纳米二氧化硅,发现在混凝土试块养护28d时,掺入1.5%纳米二氧化硅时,混凝土抗拉强度最优,抗拉强度为5.80MPa。在研究自密实混凝土-玻璃纤维杆结构握裹力影响因素时,发现混凝土-玻纤杆结构的握裹力影响因素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玻璃纤维杆的埋深以及玻璃纤维杆的直径。并且握裹力与以上影响因素呈正相关,并且得出了自密实混凝土-玻纤杆结构握裹力的计算公式。
谢小利[7](2020)在《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扩散和分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氯离子扩散进入混凝土中并引起钢筋的锈蚀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最主要的问题,研究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和分布规律,可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状况评价及高耐久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了自然浸泡和电场加速两种方式来实现氯离子向混凝土中的扩散,研究不同扩散方式对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扩散行为和分布规律的影响,进而研究氯离子进入混凝土后各种存在形态的氯离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不同条件(水胶比、矿物掺合料及掺量、龄期、碳化)对氯离子扩散和分布规律的影响,并基于粉体颗粒RRB(Rosin-Rammler-Bennet)分布原理及四棱台骨料人为的设定界面过渡区ITZ(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来进一步研究孔隙结构及ITZ特性对氯离子扩散行为和分布的影响,为高耐久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制备、施工和维护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结论有:(1)通过对比自然浸泡和电场加速两种氯离子扩散方式,研究电场对不同矿物掺合料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扩散行为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基本上没有改变混凝土中氯离子的分布,特别是总氯离子与自由氯离子及固化氯离子之间的关系;此外,总氯离子是影响自由氯离子和固化氯离子的最重要因素,而水胶比、矿物掺合料及掺量、龄期等因素,主要是通过改变混凝土的孔隙结构来改变进入混凝土中的总氯离子,从而改变自由氯离子和固化氯离子;基于线性等温吸附原理和化学反应平衡原理建立了各种存在形态的氯离子(自由氯离子、固化氯离子、物理吸附氯离子、化学固化氯离子和有害氯离子)和总氯离子之间的关系模型,其中物理吸附氯离子和化学固化氯离子分别占固化氯离子的29%和71%,通过简单测定总氯离子浓度,可通过模型计算出其它各种存在形态的氯离子浓度,为各种存在形态的氯离子浓度的确定提供了便捷的计算方法。(2)采用电场来实现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加速扩散,用于研究不同碳化程度的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扩散行为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早期碳化促进了混凝土孔隙的细化并提高了对氯离子的固化能力,从而降低了进入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浓度且提高了混凝土抗氯离子扩散的能力;相反,碳化后期则导致混凝土孔隙粗化和氯离子固化能力的降低,从而提高了进入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浓度且降低了混凝土抗氯离子扩散能力;在碳化后期但未完全碳化的混凝土内部,存在完全碳化区、早期碳化区和非碳化区三个区域,使得在完全碳化区和早期碳化区之间形成一个孔隙结构完全不同的界面,而界面早期碳化区一侧孔隙结构较完全碳化区密实,使氯离子在界面处的扩散受阻,且在界面的早期碳化区一侧由于毛细孔吸附和氯离子固化能力的提高,使氯离子在扩散路径上出现了浓度峰值。(3)通过不同水胶比、矿物掺合料和龄期来调控混凝土的孔结构,从而研究孔结构分布对氯离子扩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的活性越高,孔隙的细化程度越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扩散能力越高,且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的孔径分布均可采用改进的粉体颗粒RRB模型进行拟合,获得的孔径分布模型参数并结合孔隙率、孔表面分形维数和孔轴线分形维数建立的孔结构参数模型,与氯离子扩散系数具有很好的指数关系,揭示了混凝土孔结构参数与氯离子扩散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4)通过不同活性的矿物掺合料来调控胶凝材料的水化反应速率,以产生不同的ITZ特性和孔结构,并通过四棱台骨料来人为的设定ITZ作为氯离子扩散的快速通道,从而定量研究各混凝土的ITZ特性及其对氯离子扩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决定了ITZ的特性,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不同活性的矿物掺合料,活性越高,水化反应程度越大,孔隙结构越密实,ITZ的氢氧化钙晶体取向性指数及ITZ厚度越小,且ITZ孔隙结构和氯离子扩散系数越接近于砂浆内部;ITZ厚度在20~42μm之间,其氯离子扩散速率是砂浆基体的30~70倍,为氯离子的扩散提供了快速通道,但ITZ所占的体积远远小于砂浆基体,因此仍是较大体积分数的砂浆基体决定了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扩散速率,所以改善砂浆基体孔隙结构是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扩散性能的最有效的方法。
付文堂[8](2020)在《掺加氧化石墨烯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简称GO)作为一种高性能纳米材料,当前在土木工程材料中的应用展现出较为可观的前景,但在国内针对氧化石墨烯在水泥基材料中的相关研究,其成果和技术仍不成熟,本文主要通过对不同掺量氧化石墨烯在净浆工作性,砂浆力学性能以及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干缩率,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微观测试方法(扫描电镜,压汞)来分别观察氧化石墨烯对水泥基材料内部结构引起变化的微观形貌以及测试氧化石墨烯对硬化水泥浆体孔隙率影响,并简要分析了氧化石墨烯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氧化石墨烯虽然对水泥基材料净浆工作性不利,但可以有效提高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还可以减小混凝土的干缩率以及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本课题所用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生产于常州第六元素有限公司,研究了其对水泥基材料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和干缩率,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氧化石墨烯能调控水泥水化产物形成规整密实平面状形貌的微观结构,同时还可以较好的改善水泥基材料的孔径分布,从而使水泥基材料结构更加密实。(2)氧化石墨烯对净浆流动性能有不利作用,并且随着氧化石墨烯掺量的增加,净浆流动度呈下降趋势,其中掺入粉煤灰、矿粉可以减缓净浆流动度下降速度,而且随着粉煤灰、矿粉掺量的增加,这一效应越发明显,粉煤灰最佳掺量为30%,矿粉最佳掺量为40%;而硅灰的掺入将会加剧净浆流动度下降速度,随着硅灰掺量的加大,净浆流动度下降速度增加。(3)氧化石墨烯能够提高砂浆力学性能,并且对砂浆力学性能提高效果随着龄期的增长而逐渐减弱,纯水泥、掺粉煤灰、矿粉砂浆的氧化石墨烯最佳掺量均为0.01%,而掺硅灰砂浆氧化石墨烯的最佳掺量为0.03%;与砂浆试验结果相对比,氧化石墨烯的掺入同样可以提高混凝土力学性能,并且表现出随龄期增长改善效果降低的趋势,但是需加大氧化石墨烯的掺量以获得最优提升效果,纯水泥、掺粉煤灰、掺矿粉混凝土的氧化石墨烯最佳掺量均为0.03%,掺硅灰混凝土氧化石墨烯最佳掺量为0.05%;氧化石墨烯会降低混凝土干缩率,最佳掺量为胶凝材料的0.05%,并且对混凝土干缩率降低效果随着龄期的增长而逐渐减弱;氧化石墨烯会降低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最佳掺量为胶凝材料的0.05%,并且对混凝土28天龄期扩散系数的降低效果要强于56天。
桂习云[9](2020)在《不同掺合料对陶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陶粒混凝土因具有轻质高强、环保以及吸音降噪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桥面铺装、隧道内路面的材料,但其存在的脆性大、弹性模量低、强度较低等缺点严重影响了其路用耐久性能。本论文采用粉煤灰、矿渣粉、硅灰和聚丙烯纤维作为掺合料,首先,研究参考大量文献确定了掺合料的合理掺量,利用松散体积法和室内试验完成陶粒混凝土的配合比;其次,对13组不同配合比的陶粒混凝土试件进行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实验,分析了不同掺合料的种类及掺量对陶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渗性能、抗冻性能和干缩性的影响以及影响规律;最后,利用SEM扫描电镜观察添加掺合料下混凝土的形貌特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掺合料对陶粒混凝土路用耐久性能的影响机理,以期为提高陶粒混凝土的耐久性提供参考。论文试验工作和研究结论如下:⑴对陶粒混凝土中陶粒、中粗砂、水泥和粉煤灰、矿渣粉、硅灰以及聚丙烯纤维四种掺合料性能进行了实测,采用松散体积法对陶粒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计算,通过适配得到陶粒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⑵对掺加粉煤灰、矿渣粉、硅灰和聚丙烯纤维掺合料的陶粒混凝土进行了抗压、抗折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合理的掺量下,四种掺合料对陶粒混凝土力学性能都有一定的优化作用,其中,硅灰的增强作用最为明显;⑶对掺加粉煤灰、矿渣粉、硅灰和聚丙烯纤维掺合料的陶粒混凝土进行了抗渗、干缩、冻融性能试验,综合力学性能呈现的试验结果表明:硅灰对陶粒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抗冻性能都有较好的提升,但当掺量过大时会造成混凝土的干缩值增大,最佳掺量10%;粉煤灰和矿渣粉在掺量为20%时,陶粒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有所提升,但粉煤灰掺量不宜过大,当粉煤灰掺量为30%时,会危害陶粒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陶粒混凝土中掺入聚丙烯纤维后,其最终干缩值较基准混凝土有明显的减少,同时,聚丙烯纤维对陶粒混凝土的脆性有较大的改善能力,最佳掺量为1.0~1.5kg/m3;⑷在微观层面上,采用SEM电子镜试验方法,对不同掺合料下的陶粒混凝土微观界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矿物掺合料主要是靠其活性,利用水化反应产生的的凝胶物质来改善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使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以及耐久性;聚丙烯纤维主要是依靠其物理性能改善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从而提升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齐志豪[10](2020)在《考虑工作性能的预拌混凝土力学行为试验研究》文中提出目前,预拌混凝土因优异的工作性能,高效的机械化生产特点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相比传统普通混凝土,预拌混凝土通过调整配合比,掺入“第5组份”、“第6组份”改善工作性能、提高强度和耐久性;然而,预拌混凝土配合比和组分调整是否会对其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在立方体抗压强度近似相同(所谓同强度)条件下传统普通混凝土与预拌混凝土力学性能究竟有多大差异,混凝土工程结构力学、工作性能有多大影响,尚无明确结论。本文试图在保持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近似相等或不变条件下,考虑工作性能(塌落度)的改变及相应的组分调整,开展预拌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特别考虑与4组分普通混凝土的对比,以期获得工作性能(塌落度)的变化对预拌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现代预拌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差异性或一致性,为现代预拌混凝土在结构工程设计计算是否考虑力学行为的差异提供必要的佐证。本文设计了多组不同的配合比,研究组成成分调整对预拌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的影响,并与4组分普通混凝土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选取立方体抗压强度近似相等(同强度)且组分存在差异的10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试件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完成了5根工作性能不同,立方体抗压强度相近的预拌混凝土及普通混凝土梁受弯力学性能对比试验;研究表明:(1)在预拌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矿粉、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对工作性能有改善作用,坍落度和扩展度均随减水剂增多而明显提高,掺入粉煤灰也能提高其工作性能,矿粉掺量改变对工作性能提高不明显;另外这3种组分调整对立方体抗压强度有较大影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用量增多能提高其28d抗压强度,掺量1.5%后提高效果减缓,同时60d龄期强度提高幅度比28d降低;粉煤灰和矿粉的取代率提高不利于混凝土28d强度的增长,但对60d龄期抗压强度提高明显;在对工作性能和强度影响中,这3种组分是共同协调起作用的。(2)相比4组分普通混凝土,预拌混凝土拉压强度比、拉弹比有降低趋势,部分组的抗折强度略有提高;轴心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比值稳定在0.79~0.81范围内,略大于普通混凝土的0.76;预拌混凝土梁中组分改变对荷载-挠度曲线、开裂荷载、实测极限压应变、屈服荷载、极限荷载略有影响,同时与4组分普通混凝土对比,试验梁荷载裂缝出现的离散型,随机性突出,裂缝发展情况变得复杂;从预拌混凝土梁裂缝开展情况看,相比低用量(0.5%、1.2%),减水剂1.6%掺量的配合比对应的混凝土试验梁,裂缝宽度开展限制能力较弱,但对裂缝最大宽度值上升限制能力强;40%粉煤灰取代率对应的配合比,对荷载裂缝宽度发展的限制能力大于25%。
二、混凝土掺入粉煤灰技术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混凝土掺入粉煤灰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混凝土掺合料研究现状 |
1.2.1 石灰石粉使用现状 |
1.2.2 粉煤灰使用现状 |
1.2.3 矿渣粉使用现状 |
1.3 非接触全场应变系统研究现状 |
1.4 冻融混凝土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试验流程与制备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掺合料 |
2.1.3 粗骨料 |
2.1.4 细骨料 |
2.1.5 减水剂和水 |
2.2 混凝土配合比与试样装备 |
2.2.1 混凝土配合比 |
2.2.2 正交试验设计 |
2.2.3 试样制备 |
2.3 实验仪器与试验方法 |
2.3.1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
2.3.2 混凝土劈裂抗拉试验 |
2.3.3 冻融循环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抗压强度值的测定 |
3.3 基于正交试验的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抗压强度分析 |
3.3.1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方法 |
3.3.2 龄期3天抗压强度分析 |
3.3.3 龄期7天抗压强度分析 |
3.3.4 龄期28天抗压强度分析 |
3.4 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劈裂试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试件全场应变及破坏情况分析 |
4.1 引言 |
4.1.1 VIC-3D技术工作原理 |
4.1.2 非接触全场应变试验步骤 |
4.2 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全场应变云图变化分析 |
4.2.1 C1组试件全场应变云图变化分析 |
4.2.2 L1组试件全场应变云图变化分析 |
4.2.3 LF1组试件全场应变云图变化分析 |
4.2.4 LS1组试件全场应变云图变化分析 |
4.2.5 LF2组试件全场应变云图变化分析 |
4.2.6 LS2组试件全场应变云图变化分析 |
4.2.7 SF1组试件全场应变云图变化分析 |
4.2.8 SF2组试件全场应变云图变化分析 |
4.2.9 LSF1组试件全场应变云图变化分析 |
4.3 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应变分量变化规律 |
4.3.1 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横向拉伸应变分量变化规律 |
4.3.2 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轴向压缩应变分量变化规律 |
4.4 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试件破坏情况分析 |
4.4.1 C1组试件破坏情况分析 |
4.4.2 L1组试件破坏情况分析 |
4.4.3 LF1组试件破坏情况分析 |
4.4.4 LS1组试件破坏情况分析 |
4.4.5 LF2组试件破坏情况分析 |
4.4.6 LS2组试件破坏情况分析 |
4.4.7 SF1组试件破坏情况分析 |
4.4.8 SF2组试件破坏情况分析 |
4.4.9 LSF1组试件破坏情况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分析 |
5.1 引言 |
5.2 冻融循环下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的质量变化情况 |
5.3 冻融循环下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变化情况 |
5.4 冻融循环下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变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建筑废料粉煤灰混凝土冻融作用下耐久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概况 |
1.1 试验原材料 |
1.2 试验配比设计 |
1.3 冻融循环试验过程 |
2 试验结果分析 |
2.1 建筑废料取代率的影响 |
2.2 粉煤灰掺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3 结束语 |
(3)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机制与组成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喷射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1 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水化的影响 |
1.2.2 工作性能 |
1.2.3 力学性能 |
1.2.4 耐久性能 |
1.2.5 组成设计方法 |
1.3 喷射混凝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无碱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水化与强度影响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原材料及配合比 |
2.2.2 试件制备与养护 |
2.2.3 试验方法 |
2.3 NaAlO_2和Al_2(SO_4)_3对水泥水化及浆体微结构的影响 |
2.3.1 水化特征 |
2.3.2 水化产物 |
2.3.3 硬化浆体微结构及形貌特征 |
2.4 NaAlO_2和Al_2(SO_4)_3对硬化水泥浆体强度发展的影响 |
2.4.1 强度 |
2.4.2 化学结合水 |
2.4.3 矿物组成及含量 |
2.4.4 孔结构特征 |
2.5 速凝剂对水泥水化及强度发展的影响 |
2.6 无碱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强度和气泡结构特征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3 喷射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因素及提升方法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原材料 |
3.2.2 试件制备 |
3.2.3 试验方法 |
3.3 关键配合比参数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3.1 试验设计 |
3.3.2 可泵性能的影响 |
3.3.3 可喷性能的影响 |
3.3.4 流变参数的影响 |
3.4 速凝剂掺量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5 矿物掺合料单掺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5.1 试验设计 |
3.5.2 可泵性能的影响 |
3.5.3 可喷性能的影响 |
3.5.4 流变参数的影响 |
3.6 三元矿物掺合料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6.1 试验设计 |
3.6.2 可泵性能的影响 |
3.6.3 可喷性能的影响 |
3.6.4 流变参数的影响 |
3.7 聚乙烯醇纤维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8 流变参数对可泵性能和可喷性能的影响 |
3.8.1 流变参数对可泵性能的影响 |
3.8.2 流变参数对可喷性能的影响 |
3.9 喷射混凝土可喷性能调控方法 |
3.9.1 回弹率控制方法 |
3.9.2 一次喷射厚度提升方法 |
3.10 本章小结 |
4 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概况 |
4.2.1 试件制备与养护 |
4.2.2 试验方法 |
4.3 关键配合比参数对强度的影响 |
4.3.1 抗压强度 |
4.3.2 劈裂抗拉强度 |
4.4 速凝剂掺量及成型工艺对强度的影响 |
4.4.1 抗压强度 |
4.4.2 劈裂抗拉强度 |
4.4.3 速凝剂反应对强度的作用 |
4.5 矿物掺合料单掺对强度的影响 |
4.5.1 抗压强度 |
4.5.2 劈裂抗拉强度 |
4.6 三元矿物掺合料对强度的影响 |
4.6.1 抗压强度 |
4.6.2 劈裂抗拉强度 |
4.7 聚乙烯醇纤维对强度的影响 |
4.8 可喷性能对强度的影响 |
4.9 高强喷射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 |
4.10 高强喷射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关系 |
4.10.1 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 |
4.10.2 单轴受压本构方程 |
4.11 喷射混凝土强度提升方法 |
4.11.1 早期强度 |
4.11.2 后期强度 |
4.12 本章小结 |
5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概况 |
5.2.1 原材料及配合比 |
5.2.2 试验方法 |
5.3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抗渗性能 |
5.3.1 电通量 |
5.3.2 水渗透性能 |
5.4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抗冻性能 |
5.4.1 质量损失率 |
5.4.2 相对动弹性模量 |
5.4.3 抗压强度 |
5.4.4 劈裂抗拉强度 |
5.4.5 气泡特征参数 |
5.5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碳化性能 |
5.5.1 碳化深度 |
5.5.2 碳化深度预测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6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组成设计原则 |
6.3 强度影响系数研究 |
6.3.1 密实度影响系数 |
6.3.2 矿物掺合料影响系数 |
6.4 组成设计 |
6.4.1 混凝土配制强度 |
6.4.2 水胶比 |
6.4.3 浆体体积含量 |
6.4.4 胶凝材料用量和单位用水量 |
6.4.5 砂率 |
6.4.6 粗细骨料用量 |
6.4.7 速凝剂用量 |
6.4.8 组成设计流程图 |
6.5 组成设计方法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聚羧酸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对水泥浆体工作性、水化及微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概述 |
1.2.2 粉煤灰的研究概述 |
1.2.3 矿粉的研究概述 |
1.2.4 复掺聚羧酸减水剂、矿粉和粉煤灰的研究概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粉煤灰 |
2.1.3 矿粉 |
2.1.4 聚羧酸减水剂 |
2.1.5 水 |
2.2 实验方法和设备 |
2.2.1 配合比设计 |
2.2.2 填充密度测定 |
2.2.3 水膜厚度计算 |
2.2.4 聚羧酸减水剂吸附量测定 |
2.2.5 试样制备和养护 |
2.2.6 流动度实验 |
2.2.7 黏聚性实验 |
2.2.8 流速实验 |
2.2.9 抗压强度实验 |
2.2.10 孔隙率实验 |
2.2.11 终止水化 |
2.2.1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2.13 热重-差热分析(TG/DSC) |
2.2.14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三章 聚羧酸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共同掺入对水泥浆体工作性的影响 |
3.1 聚羧酸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共同掺入对胶凝材料填充密度的影响 |
3.2 聚羧酸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共同掺入对胶凝材料水膜厚度的影响 |
3.3 粉煤灰和矿粉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性能 |
3.4 聚羧酸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对水泥浆体黏聚性的影响 |
3.4.1 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浆体黏聚性的影响 |
3.4.2 聚羧酸减水剂存在时矿物掺合料对水泥浆体黏聚性的影响 |
3.5 聚羧酸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对水泥浆体流动度影响 |
3.5.1 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浆体流动度影响 |
3.5.2 矿物掺合料对水泥浆体流动度影响 |
3.6 聚羧酸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对水泥浆体流速的影响 |
3.6.1 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浆体流速的影响 |
3.6.2 矿物掺合料对水泥浆体流速的影响 |
3.7 水膜厚度-黏聚性的关系 |
3.8 水膜厚度-流动度的关系 |
3.9 水膜厚度-流速的关系 |
3.10 小结 |
第四章 聚羧酸减水剂与矿物掺合料共掺对水泥浆体的强度和孔隙率的影响 |
4.1 抗压强度 |
4.1.1 聚羧酸减水剂和粉煤灰共掺对水泥浆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
4.1.2 聚羧酸减水剂和矿粉共掺对水泥浆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
4.1.3 聚羧酸减水剂、粉煤灰和矿粉共掺对水泥浆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
4.2 孔隙率 |
4.2.1 聚羧酸减水剂和粉煤灰共掺对水泥浆体孔隙率的影响 |
4.2.2 聚羧酸减水剂和矿粉共掺对水泥浆体孔隙率的影响 |
4.2.3 聚羧酸减水剂、粉煤灰和矿粉共掺对水泥浆体孔隙率的影响 |
4.3 抗压强度-孔隙率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聚羧酸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共掺对水泥水化微结构的影响 |
5.1 水泥水化产物组成 |
5.1.1 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水化产物组成的影响 |
5.1.2 粉煤灰和矿粉对水泥水化产物组成的影响 |
5.1.3 聚羧酸减水剂、粉煤灰和矿粉对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 |
5.2 氢氧化钙含量 |
5.2.1 聚羧酸减水剂和粉煤灰对氢氧化钙含量的影响 |
5.2.2 聚羧酸减水剂和矿粉对氢氧化钙含量的影响 |
5.2.3 聚羧酸减水剂对复掺粉煤灰和矿粉的水泥浆体中氢氧化钙含量的影响 |
5.3 水泥水化产物形貌 |
5.3.1 聚羧酸减水剂和粉煤灰对水泥水化产物形貌的影响 |
5.3.2 聚羧酸减水剂和矿粉对水泥水化产物形貌的影响 |
5.3.3 聚羧酸减水剂对复掺粉煤灰和矿粉浆体中水泥水化产物形貌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石粉混凝土力学性能及细观结构特征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不同岩性石粉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2 石粉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
1.2.3 石粉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1.2.4 石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岩石粉磨特性 |
2.1 试验设计 |
2.1.1 原岩破碎及粉磨 |
2.1.2 石粉样品筛析 |
2.2 试验结果 |
2.3 机械力化学与粉磨动力学 |
2.4 石粉粉磨动力学方程拟合 |
2.5 RRB分布模型 |
2.6 石粉粒径分布特征 |
2.7 本章小结 |
3 石粉化学分析及基本性能试验 |
3.1 石粉化学成分分析 |
3.1.1 试验方法 |
3.1.2 试验结果 |
3.2 石粉化学活性 |
3.3 石粉基本性能试验 |
3.3.1 细度 |
3.3.2 密度 |
3.3.3 比表面积 |
3.3.4 含水率 |
3.3.5 亚甲蓝值 |
3.3.6 流动度比及活性指数 |
3.3.7 需水量比 |
3.3.8 石粉物理性能指标 |
4 石粉胶砂强度试验研究 |
4.1 试验设计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备 |
4.1.3 试验方法 |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石粉掺量对胶砂强度的影响 |
4.2.2 石粉细度对胶砂强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
5.1 试验方案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思路 |
5.1.3 石粉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 |
5.2 石粉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研究 |
5.2.1 石粉掺量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的影响 |
5.2.2 石粉细度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的影响 |
5.3 石粉对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5.3.1 试件制作及养护 |
5.3.2 试验过程 |
5.3.3 石粉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4 石粉细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石粉混凝土的细观结构特征研究 |
6.1 试验设计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配比 |
6.2 扫描电镜分析(SEM) |
6.2.1 试验方法 |
6.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 孔隙结构分析 |
6.3.1 试验方法 |
6.3.2 胶砂试样总孔隙率分析 |
6.3.3 孔径分布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自密实混凝土抗拉压性能研究及其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密实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2 掺入粉煤灰时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3 掺入纳米二氧化硅时自密实混凝土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原材料及实验内容 |
2.1 引言 |
2.2 试验原材料 |
2.2.1 水泥 |
2.2.2 粉煤灰 |
2.2.3 纳米二氧化硅 |
2.2.4 粗骨料 |
2.2.5 细骨料 |
2.2.6 外加剂 |
2.2.7 水 |
2.3 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及试验设备 |
2.3.1 抗压试块制备 |
2.3.2 抗拉试块制备 |
2.3.3 握裹力试块制备 |
2.3.4 实验仪器 |
2.5 小结 |
3 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研究 |
3.1 引言 |
3.2 粉煤灰对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 |
3.2.1 试验与结果 |
3.2.2 分析与讨论 |
3.3 掺入纳米二氧化硅时自密实混凝土抗压试验 |
3.3.1 试验与结果 |
3.3.2 分析与讨论 |
3.4 小结 |
4 自密实混凝土抗拉强度研究 |
4.1 引言 |
4.2 掺入粉煤灰时自密实混凝土的抗拉试验 |
4.2.1 试验与结果 |
4.2.2 分析与讨论 |
4.3 掺入纳米二氧化硅时自密实混凝土抗拉试验 |
4.3.1 试验与结果 |
4.3.2 讨论与分析 |
4.4 小结 |
5 自密实混凝土-玻纤杆结构握裹力研究及其应用 |
5.1 引言 |
5.2 试验方案 |
5.3 试验结果 |
5.3.1 讨论与分析 |
5.3.2 混凝土-玻璃纤维杆握裹力的计算分析 |
5.4 自密实混凝土-玻璃纤维杆的工程应用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扩散和分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现状 |
1.1.2 混凝土中氯离子的传输机理 |
1.2 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与分布的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的试验方法 |
1.2.2 氯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扩散特性及其相互作用 |
1.2.3 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扩散特性及分布规律 |
1.3 氯离子扩散和分布与混凝土孔隙结构的关系现状 |
1.3.1 氯离子扩散和分布行为与混凝土孔径的关系 |
1.3.2 混凝土孔径分布模型研究 |
1.4 氯离子扩散和分布与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特性关系现状 |
1.5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意义 |
1.5.3 技术路线 |
1.5.4 主要研究内容 |
1.5.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电场作用下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扩散及分布行为 |
2.1 引言 |
2.2 原材料 |
2.2.1 水泥 |
2.2.2 矿物掺合料 |
2.2.3 细骨料 |
2.2.4 粗骨料 |
2.2.5 拌和用水 |
2.3 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制备 |
2.3.1 配合比 |
2.3.2 含四棱台骨料的混凝土的制备 |
2.4 实验方法 |
2.4.1 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实验 |
2.4.2 混凝土样品的提取及保存 |
2.4.3 氯离子浓度测定 |
2.4.4 压汞实验 |
2.4.5 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 |
2.4.6 X-射线衍射分析 |
2.4.7 热重实验 |
2.5 外加电场对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规律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
2.5.1 不同扩散方式下混凝土中氯离子的分布 |
2.5.2 外加电场对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扩散特性的影响 |
2.5.3 外加电场对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影响 |
2.5.4 电场对混凝土中水化产物的影响 |
2.6 小结 |
第三章 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扩散及分布规律 |
3.1 引言 |
3.2 原材料 |
3.2.1 水泥 |
3.2.2 矿物掺合料 |
3.2.3 细骨料 |
3.2.4 粗骨料 |
3.2.5 拌合用水 |
3.2.6 减水剂 |
3.3 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制备 |
3.3.1 配合比 |
3.3.2 混凝土的制备 |
3.4 实验方法 |
3.5 混凝土中各种存在形态的氯离子之间的分布 |
3.5.1 混凝土中总氯离子与自由氯离子及固化氯离子的关系 |
3.5.2 自由氯离子及物理吸附氯离子与化学固化氯离子之间的反应平衡关系 |
3.6 小结 |
第四章 碳化条件下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扩散行为及分布规律 |
4.1 引言 |
4.2 原材料和配合比 |
4.3 混凝土的制备及实验方法 |
4.3.1 混凝土的制备 |
4.3.2 混凝土碳化实验及碳化深度测试 |
4.3.3 氯离子的扩散和浓度测定 |
4.3.4 热分析 |
4.3.5 压汞实验 |
4.4 不同碳化程度下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扩散行为和分布规律 |
4.4.1 各配合比下混凝土的强度 |
4.4.2 各配合比下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
4.4.3 碳化对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的影响 |
4.4.4 碳化对混凝土中总氯离子分布的影响 |
4.4.5 碳化对混凝土中氯离子固化能力的影响 |
4.4.6 碳化混凝土中氢氧化钙含量分布 |
4.4.7 碳化和非碳化混凝土的孔隙分布 |
4.5 小结 |
第五章 氯离子扩散行为与混凝土孔径分布的关系 |
5.1 引言 |
5.2 原材料和配合比 |
5.2.1 原材料 |
5.2.2 配合比 |
5.3 混凝土的制备和实验方法 |
5.3.1 混凝土的制备 |
5.3.2 实验方法 |
5.4 各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扩散行为 |
5.4.1 各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浓度分布 |
5.4.2 各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扩散系数 |
5.5 混凝土的孔结构特性 |
5.5.1 混凝土的孔径分布微分曲线 |
5.5.2 混凝土的孔隙率 |
5.5.3 混凝土的孔径连续分布模型 |
5.5.4 混凝土孔表面分形维数和孔轴线分形维数 |
5.6 氯离子扩散系数与混凝土孔结构参数的关系 |
5.6.1 氯离子扩散系数与混凝土孔结构参数的关系建立 |
5.6.2 氯离子扩散系数与混凝土孔结构参数的关系的验证 |
5.6.3 自然浸泡条件下氯离子扩散系数与混凝土孔结构参数的关系 |
5.7 小结 |
第六章 氯离子扩散行为与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特性的关系 |
6.1 引言 |
6.2 原材料和配合比 |
6.3 实验方法 |
6.4 界面过渡区特性分析 |
6.4.1 界面过渡区CH晶体取向性 |
6.4.2 界面过渡区形貌及孔结构分析 |
6.4.3 界面过渡区厚度 |
6.5 界面过渡区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分析 |
6.5.1 界面过渡区氯离子扩散系数的计算 |
6.5.2 界面过渡区特性对氯离子扩散行为的影响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掺加氧化石墨烯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氧化石墨烯的分散 |
1.2.2 氧化石墨烯对水泥基材料工作性影响 |
1.2.3 氧化石墨烯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影响 |
1.2.4 氧化石墨烯对水泥基材料耐久性影响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氧化石墨烯对净浆和砂浆性能影响研究 |
1.3.2 氧化石墨烯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步骤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氧化石墨烯 |
2.1.2 水泥 |
2.1.3 粉煤灰 |
2.1.4 矿粉 |
2.1.5 硅灰 |
2.1.6 砂 |
2.1.7 聚羧酸粉末减水剂 |
2.1.8 聚羧酸减水剂 |
2.1.9 碎石 |
2.1.10 拌和水 |
2.2 试验方法步骤 |
2.2.1 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方法步骤 |
2.2.2 水泥胶砂抗压抗折强度试验方法步骤 |
2.2.3 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试验方法步骤 |
2.2.4 混凝土干缩试验方法步骤 |
2.2.5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方法步骤 |
2.2.6 扫描电镜试验方法步骤 |
2.2.7 压汞试验方法步骤 |
第3章 氧化石墨烯对净浆工作性和砂浆力学性能影响 |
3.1 氧化石墨烯对净浆工作性的影响 |
3.1.1 试验方案 |
3.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 氧化石墨烯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1 试验方案 |
3.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微观测试 |
3.3.1 扫描电镜分析 |
3.3.2 压汞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氧化石墨烯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影响 |
4.1 氧化石墨烯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1 试验方案 |
4.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 氧化石墨烯对混凝土干缩率的影响 |
4.2.1 试验方案 |
4.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氧化石墨烯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 |
4.3.1 试验方案 |
4.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不同掺合料对陶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 |
1.2.1 陶粒混凝土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 |
1.2.2 混凝土掺合料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的性能及配合比设计 |
2.1 原材料的性能 |
2.1.1 水泥 |
2.1.2 陶粒 |
2.1.3 中粗砂 |
2.1.4 减水剂 |
2.1.5 粉煤灰 |
2.1.6 矿渣 |
2.1.7 硅灰 |
2.1.8 聚丙烯纤维 |
2.2 配合比设计 |
2.2.1 配合比设计方法及设计参数确定 |
2.2.2 试验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掺合料对陶粒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强度特性 |
3.1.1 掺粉煤灰陶粒混凝土 |
3.1.2 掺矿渣陶粒混凝土 |
3.1.3 掺硅灰陶粒混凝土 |
3.1.4 掺聚丙烯纤维陶粒混凝土 |
3.2 压折比 |
3.3 不同掺合料对陶粒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对比 |
3.3.1 不同掺合料对陶粒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 |
3.3.2 不同掺合料对陶粒混凝土抗折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掺合料对陶粒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
4.1 抗渗性能的研究 |
4.1.2 抗渗性能的影响因素 |
4.1.3 试验方案 |
4.1.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 干燥收缩性能研究 |
4.2.1 试验方法 |
4.2.2 掺粉煤灰陶粒混凝土 |
4.2.3 掺矿渣粉陶粒混凝土 |
4.2.4 掺硅灰陶粒混凝土 |
4.2.5 掺聚丙烯陶粒混凝土 |
4.3 抗冻融性能的影响研究 |
4.3.1 抗冻性的影响因素 |
4.3.2 试验方案 |
4.3.3 冻融后的质量损失率 |
4.3.4 冻融后的强度损失率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掺合料对陶粒混凝土影响的微观机理分析 |
5.1 扫描电镜SEM样品的制备 |
5.2 微观结构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建议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考虑工作性能的预拌混凝土力学行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作性能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 |
1.2.2 掺合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 |
1.2.3 减水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混凝土原材料检验与配合比设计 |
2.1 引言 |
2.2 原材料检验 |
2.3 试验配合比 |
2.3.1 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3.2 基准混凝土 |
2.3.3 考虑塌落度变化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4 试件设计与制作养护概况 |
2.4.1 试件设计概况 |
2.4.2 试件制作与养护 |
2.5 试验设备介绍 |
2.6 考虑塌落度变化的预拌混凝土强度 |
2.6.1 前言 |
2.6.2 坍落度及扩展度试验 |
2.6.3 混凝土工作性试验结果 |
2.6.4 混凝土强度结果分析 |
2.7 强度接近混凝土的试验设计配合比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预拌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1 前言 |
3.2 混凝土试验方法 |
3.2.1 混凝土抗压试验 |
3.2.2 劈裂抗拉试验 |
3.2.3 抗折强度试验 |
3.2.4 棱柱体抗压试验 |
3.3 强度接近的预拌混凝土力学性能结果及分析 |
3.3.1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2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3 抗折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4 棱柱体抗压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5 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拌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 |
4.1 前言 |
4.2 试验设计 |
4.2.1 截面配筋及材料的力学性能 |
4.2.2 加载方案与量测内容 |
4.3 试验梁受力过程与试验现象 |
4.3.1 受力过程 |
4.3.2 试验现象 |
4.4 试验梁满足平截面假定的验证 |
4.5 试验梁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1 荷载-挠度曲线 |
4.5.2 开裂荷载 |
4.5.3 极限压应变 |
4.5.4 裂缝开展与结果分析 |
4.5.5 荷载裂缝宽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混凝土掺入粉煤灰技术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矿物掺合料水工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试验研究[D]. 陈子寒. 河北工程大学, 2021
- [2]建筑废料粉煤灰混凝土冻融作用下耐久性分析[J]. 吕鹏飞,刘杰. 建筑技术开发, 2021(22)
- [3]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机制与组成设计方法研究[D]. 张戈.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聚羧酸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对水泥浆体工作性、水化及微结构的影响[D]. 林贤豪. 广西大学, 2021(12)
- [5]石粉混凝土力学性能及细观结构特征试验研究[D]. 陈撰文.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6]自密实混凝土抗拉压性能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 魏江涛. 南昌工程学院, 2020(06)
- [7]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扩散和分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谢小利. 广西大学, 2020(03)
- [8]掺加氧化石墨烯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研究[D]. 付文堂. 广州大学, 2020(02)
- [9]不同掺合料对陶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D]. 桂习云.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10]考虑工作性能的预拌混凝土力学行为试验研究[D]. 齐志豪. 新疆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