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唐代河朔三镇割据的阶段性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秦中亮[1](2021)在《论唐代皇室与河朔节度使家族的联姻》文中研究说明代宗至德宗年间,河朔藩镇内部以及藩镇之间结成了庞大的婚娅网络,为了降低这一网络对于唐廷的政治影响,德宗将数位公主下嫁给河朔藩镇节度使家族,出现了"王武俊、王士真、张孝忠子联为国婿"的局面。及至德、顺宗朝,除了河朔藩镇节度使家族互为姻族以外,还出现了一种新形态:正在掌权的河朔节度使家族与已经归朝的旧河朔节度使家族联姻,新形态的出现客观上降低了河朔婚娅网络对唐廷的政治威胁。穆宗朝之后,幽州与魏博镇内乱频仍,随着二镇掌权的节度使家族不断更替,河朔节度使家族之间就再难形成稳定的婚娅网络,唐廷也就不再需要以出降公主的方式进行血缘干预。甘露之变的爆发使文宗亟需藩镇的支持,于是唐廷就蹈袭故智将寿安公主下嫁成德镇。公主出降使该镇往后的节度使皆为公主血胤,王氏家族走上了贵族化统治道路,这一点恰恰是幽州、魏博所不具备的,此后河朔三镇的藩镇性格开始分化。
宋博瑶[2](2021)在《《全唐诗》中的魏博》文中提出《全唐诗》中的魏博相关诗作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建藩前的魏博时期”的诗作以游历为主要内容,着力描写的是魏博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而“建藩后的魏博时期”则是以魏博幕府诗人的诗作为主,其中应首推田弘正时期的魏博幕府诗作。田弘正时期的创作热潮,是魏博幕府中颇难一见且能够体现在作品上创作热潮。以此时期为代表的魏博幕府的诗歌创作体现出“非群体创作”“随主帅而兴衰”“政治性”等特点。在魏博幕府诗人的创作中,对于主帅多有赞美歌颂,且其创作行为深受“正当性(忠义)”原则的影响,会自觉迎合主流意识形态。同时,魏博幕府文人交游频繁,假日娱乐活动较为丰富,但也呈现出了对于幕府戎马倥偬的“水土不服”。总体来看,魏博此地的文化氛围大致呈现出“儒学繁盛——胡风侵染——胡化严重——儒学复兴”的趋势,且此地文化发展受到魏博与唐廷关系的高度限制,并在后期呈现出“胡汉互化”的复杂现象。在从《全唐诗》观照魏博文化生活的同时,魏博作为军镇的政治军事特点也在诗作中存在着大量的反映。尤其是在田弘正时期的幕府诗作中,几乎记录了全部田弘正家族从魏博政治舞台中撤离的过程,这也为魏博的相关政治军事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郝致康[3](2021)在《李绛与中唐政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绛是中唐时期的政治家,对于中唐政局有着重要影响。其出身名门赵郡李氏东祖房,但其支祖上三代多为县令、参军,属于下层仕宦之家。受家世门风及儒家君子思想影响,绛骨鲠刚直,以直道进退,政绩多体现于政论谏疏,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希望通过匡谏君主,使唐皇能亲贤远佞、政清惠民,用温和的手段处理朝廷与藩镇、外邦之间的关系以维护国家统一,最终恢复盛唐景象。在政论谏诤上,他有唐朝名相魏征之风,以善谏闻名,为当时政局注入了一股清流。其德望引领了元和初期的直谏风尚,改善了宪宗初期的政治风气,也培育了一批直谏之才,使谏官地位大幅提升。其言行立标准以程后来,成为后世贤臣的道德标杆。在政治思想上,他继承并发展了德宗朝名相陆贽的爱民思想和藩镇方略,主张爱惜民力,招抚河朔用兵淮西等。李绛致力于将唐朝恢复至玄宗安史乱前,但并没有认识并解决当时社会变乱的根本矛盾,因而其本身具有历史局限性。参与立储之争,引起宪宗疑忌外朝,转而重用宦官,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致使宦官势力急剧膨胀;其削藩策略较为保守,对待强藩以怀柔安抚为主,本质上并未改变河朔割据自治的局面,因而其削藩大业从长远来看是失败的。李绛公忠体国,身死兵变而不悔;骨鲠刚正,以直言敢谏为己任;德行高洁,庙堂谋算有贤明;然虽长于谋略,却疏于实干,故可为忠臣、诤臣、贤臣,非能臣、良臣。绛身为杰出的政论家、谋略家、理论家,品德高尚有文才,善理论而轻实践,因而相业不显。通过分析李绛的生平经历,可以发现中唐时期的几个特点:以宪宗和李绛为代表的一批贤明君臣,都普遍以实现国家中兴为最高政治目标;以李绛这一支赵郡李氏为代表,山东士族在安史之乱后逐渐从故地迁往两京,但依然实行内部通婚联姻,在政治上相善互援,把控中枢,具有明显的贵族政治色彩;李绛的政治生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唐时期皇权与相权的激烈斗争,结果皇权得到加强,相权被削弱,宰相由原来的决策者逐渐沦为皇帝意志的执行者;在平藩策略上,以李绛为代表的怀柔派最终占据上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唐国力的强弱变化,但无论是武力征讨还是怀柔安抚,本质上并没有触动藩镇体制,而是致力于维持中央与地方力量的动态平衡等。
姜凯迪[4](2020)在《唐代士族田庄研究》文中认为士族作为中古时期重要的社会阶层,其存在与变迁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田庄作为中国古代历经千年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与家庭生活居住形式,承载着包括士族在内的无数古人的生产与生活。在唐朝,士族与田庄有着广泛的结合,通过对唐代士族田庄的研究,可以从经济基础的角度探讨士族阶层的存在与消亡等问题。本文在全面搜集现存文献中关于唐代田庄资料的基础上,使用计量方法从地域性和历时性两个角度呈现唐代士族田庄的存在状况,在此基础上,再对唐代士族的“中央化”、“城市化”、城乡关系、消亡等学界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期能够从士族田庄变动的角度对这些问题形成新的解答。全文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通过对现存唐代田庄资料的全面梳理,基于地理分布、存在时间以及阶层划分三个视角,用统计、计量方法在宏观层面上建构起唐代全国田庄的数据框架。第二章在宏观框架的基础之上,将田庄数据归入各道,并以其田庄发展变化趋势作为划分依据,从地域角度呈现四类十道的田庄及士族田庄的具体存在和变化状况,以期能在更加微观的地域层面上充实宏观框架之细节。在全国与各道、宏观与微观的交错视角下,唐代士族田庄的分布图景得以逐渐呈现,而随着士族田庄这条唐代社会经济脉络的逐渐清晰,与其密切相关的士族阶层问题遂逐渐浮现。第三章在前二章研究的基础上,以唐代士族田庄为关注对象,一方面考察其在有唐一代的存在和变动状况,以及变动的内在原因;另一方面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与其密切相关的士族阶层的存在状况,并试图从田庄变动的角度,对唐代士族的“中央化”、“城市化”、城乡关系以及士族衰亡等颇受学界关注的问题提出新的解释。
牛孟恩[5](2020)在《梁唐之际政权形态的构建 ——兼论“藩镇国家”的形成(875-936)》文中认为本文着眼于后梁与后唐两个王朝,论述唐末以来政府统治能力的变化,并借此对“藩镇国家”这一概念提出己见。王黄之变骤起,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既有平衡被打破,由藩镇主导的体制逐渐建立起来。出身社会底层的“无赖者”朱温,依靠宣武军起家并坐大,最终以强藩节帅的身份灭唐建梁。虽然后梁始终严格控制以河南道为中心的王朝基盘,但削藩抑镇的成功经验无法被引进不承认统治集团正统地位的河北地区。如此一来,后梁集团不得不在内外施行迥然有异之双轨制度的同时,域外异己力量的牵扯亦削弱了其防止任一地区随意退出一元秩序的实力。本文倾向于跳出藩镇机构或幕僚身份延续不变的成说,转而以朝藩关系入手将后梁王朝定位为以姻亲关系勾连外围的“藩镇联合体”。相比之下,沙陀集团入主中原的过程要显得更加平稳,其前景也较为明朗。首先,为皇室赐姓且采取奉唐正朔策略带来了前代无可比拟的统治合法性,而这一地位亦由全面的武力征服所夯实。在此基础上,后唐王朝继续利用移镇节帅、充实禁军及剥离节帅与牙军关系等措施进行削藩并取得了相当成效。明宗之后,地方藩镇的话语权已被打压到相当低的程度,整个政权不再有内外之分且政令相对如一,如此可称其为“藩镇国家”。全文试图打破将五代笼统视为藩镇扩大版的桎梏,尝试寻找后梁与后唐之间的内在差异,最终修正学界将五代王朝视为一体的看法。
秦中亮[6](2019)在《河朔藩镇性格说再检讨——兼论魏博牙兵形象的文本建构》文中研究指明恒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李宝臣奚族酋长养子的身份,使得诸多大将麇集于成德镇,进而构成了足以主导藩镇政治走向的将校集团。然而,李宝臣彻底掌握权力之后,就开始用侧近的亲信取代军功的将校,甚至不惜以杀戮的手段消解将校集团,直至建中三年(782),李惟岳捐舍于会府,将校集团也趋于终结。史家自身的政治经验以及有资于治道的治史目的,使得史乘中有意无意地夸大了魏博牙兵作乱的形象。实际上,魏博牙兵经历了从亲卫军到非亲卫军的嬗变,直到乐彦祯主政魏博的时代,牙兵才能真正主导藩镇的命运。嚆矢于至德年间的成德将校集团,其发育是在河朔藩镇半割据时代来临之前,而魏博牙兵真正成为藩镇性格的代表已经到了唐末,二者之间并没有时间的交集,从未共处于同一个时代。长庆年间以后,河朔三镇在藩镇权力结构上逐渐走上分途,成德镇藩帅对于藩镇权力的把控得以加强;幽州镇是牙将发挥主导作用;魏博镇则是牙兵逐渐掌权,控制着藩镇的命运。
侯钡[7](2019)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史的编写研究 ——以三种人教版教科书为例》文中指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国家的诞生,而国家的统治则依赖于一系列的政治制度。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代表,中国古代较早地建立起一套组织严密、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在这一系列的政治制度中,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与影响不可忽视。以中国幅员之辽阔,若无优良的地方行政制度,则中央政令无法下达,地方治理无从展开。但地方行政制度若设计不当,也会给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带来威胁:地方权力过大,则有割据分裂之虞,地方权力过小,则有难御外患之忧。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可以说是发人深省,对今日的地方行政制度改革也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史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如郡县制、行省制都是教科书重点编写的内容。但是,教科书中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史的编写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系统性不够、思辨性不足、历史地图的配套不完善等等。当前,新一版的历史课程标准己经面世,并振聋发聩地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新形势下,如何看待过去教科书中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史的编写得失?如何结合“核心素养”,使新版教科书中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史内容的编写水平更上层楼?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笔者以使用范围最广、代表性最强的三种人教版教科书为例,对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史的编写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取长补短,对新版教科书中相关内容的编写有所助益。全文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介绍教科书中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史的编写概况;第三部分是对教科书中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史的编写优缺点的分析;第四部分是笔者针对编写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改良之策;第五部分是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与评价。
林云鹤[8](2018)在《唐代山南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图表、归纳等方法对唐代山南道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共分八章,主要观点如下:本文前三章,对唐代山南地区的行政区划演变、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地域形势、人口分布、经济特征、地域风俗等进行了系统梳析,从而归纳出唐代山南地区的基本特点。笔者认为,自秦汉以来,山南地区行政区划沿革较为清晰,至隋代,实行郡县两级制,炀帝大业五年(609),山南地区调整为二十余郡。李唐在统一过程中,大量权置州县,太宗时期又大量省并,大体回到了隋的规模,此后,有唐一代再无剧烈变动。玄宗时期,采访使处置使的设立,结束了唐前期以他官巡察各道的局面,标志着开元十五道的正式形成,山南东、西两道也在真正意义上进行了析分。山南地区位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江流域,自然坏境十分复杂。中国古代沟通南北交通的线路有三条。西线由关中越秦岭,经汉中入蜀,通往大西南。中线由关中、河洛,入荆襄,抵中国南部。东线由中原渡淮,抵长江下游。在三线中西线、中线经过山南地区,交通地位重要。在唐代沟通关中、汉中线路有四条:陈仓古道、褒斜道、骆谷道和子午道,唐人多走骆谷道。关中至荆襄,大体取商山道。山南地区汉中、荆襄两地的战略地位最为重要,起着影响全局的作用。唐前期,山南道各州郡的户口数逐年上升,天宝年间达到最高峰。安史之乱期间,山南地区人口流失严重。至宪宗元和年间,恢复至天宝初年的户数。唐末,王、黄巢起义导致山南地区人口再次大量流失。唐代山南地区的农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工商业分布广泛,但整体水平偏低。荆州地区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成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商业中心。山南的区域风俗有三个显着的特点:其一,民族众多,风俗复杂。其二,民风质朴,不尚浮华。其三,好商贾,好迷信。本文后五章就山南地区政局演变对唐王朝全局产生的影响,展开了较为深入全面地探讨。笔者认为,唐初山南地区的形势与唐朝的统一密切相关。隋末,朱粲转战至山南地区,建立昌达政权,萧铣也在江陵建立凤鸣政权,山南政局开始动荡。唐王朝平定山南地区后,注重对山南地区的开拓和经营,并利用山南、剑南的人力、物力进行统一战争,壮大了自身的力量,从而加速了统一全国的进程。唐初山南地区户口数急剧减少,且西道多于东道。至玄宗天宝年间,山南西道户口数已恢复至隋大业水平,东道也反超西道,但仍不及隋大业时的水平。唐前期,荆、襄一带的发展尤为瞩目,人口规模已大幅领先其他地区,成为山南地区最富庶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唐前期政府着力发展基本经济区,对山南地区有所忽略,导致这一地区发展缓慢,且呈现出区域不均衡的状况。至唐玄宗天宝年间,缘边节度使体制确立,山南地区丧失了控扼四方的能力。唐前期将官员、皇子、宗室贬黜至山南地区,示意轻贬,均州、房州数次作为皇子的贬黜安置地,有其特殊的原因,其所在的地理位置,距离两京皆在千里左右,非常方便皇帝及时了解其动向。安史乱后,叛军攻占河南,山南成为前线,玄宗对山南地区进行了数次调整,构筑防线阻止叛军南下,并伺机反攻河南。潼关失守后,玄宗入蜀,在途中以永王李璘出镇江陵。与此同时,太子北上灵武自立为帝,唐王朝由此形成太上皇玄宗依然掌握实权,皇帝肃宗权力受到限制的二元政治格局,在这一政治格局下,冲突不可避免,永王李璘事件的悲剧即是冲突最强烈的表现。唐肃宗乾元、上元年间,荆、襄地区的军乱,造成唐王朝对山南、荆南的失控,一度中断了江淮租庸的转运,使原本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不仅引起了政局动荡,还对整体平叛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梁崇义割据山南东道,代宗务以姑息,以其为节度使,是这一时期唐王朝诸多矛盾在山南地区冲突爆发后的产物。在现存多数史料中,梁崇义与河朔藩镇以近乎一样的形象传世,但代宗时的梁崇义实际礼貌甚恭,并在维护江汉转运,以及与邻近诸道关系中都可圈可点。其后,梁崇义以武力攫取节钺,又不朝觐,控制江汉转运要道,这对唐王朝是极大的隐患。德宗平定梁崇义,山南东道重回唐廷管辖,梁崇义只能以叛臣身份传世了。唐代宗朝延承了安史之乱的遗恶,同时陇右尽失,来自西北吐蕃的军事压力剧增,长安朝不保夕。在这种形势下,代宗实行慎重、稳妥的藩镇政策,以图恢复实力。德宗即位后,骤改代宗以来的藩镇政策,大力削藩。在这场削藩战争中,南方平定梁崇义实际决定了胜负。德宗朝以后,唐王朝完成了对山南三大镇以文臣代替武臣为节度使的改造,又在山南地区持续销兵,使山南地区成为一个常备军额很少的地区,这十分有利于朝廷稳控山南地区和促进地区发展。唐后期直到灭亡,政治日渐腐败,社会矛盾愈发激烈,山南地区也出现了不安定的苗头,发生了一些小规模的农民起义,由于此前唐王朝对山南地区的稳控较为成功,才没有酿成更大的动乱。唐僖宗乾符三年(876),王、黄起义波及山南,打破了山南东道、荆南的稳定。起义军在山南东道、荆南转战数年,山南东道因节度使李福处置较为得力,破坏不严重,而荆南则惨遭两次兵祸,“死者什三四”,损失重大。王、黄起义后,唐王朝逐渐失去了对山南地区的控制,山南地区形成了藩镇割据、互相攻伐的局面。至唐王朝灭亡前,山南西道最终落入王建的管辖范围,山南东道则纳入了朱温的势力范围。总之,唐代山南道所在的区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地区政局的演变对唐王朝整体发展和全局形势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邓仕海[9](2017)在《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研究 ——以剑南道为中心》文中指出以剑南道为中心的唐代西南地区是中国古代疆域发展演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属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中国边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论文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疏理、挖掘史料及探索新的视角,对唐朝在以剑南道为中心的西南地区的行政区划沿革、治理政策、官署机构和职官设置、边政实践、重要边吏的选拔和任用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及其在唐朝边防管理体制和边疆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唐代西南边政大致呈现出特点比较鲜明的四个阶段。武德贞观时期唐朝对西南地区的积极经营,主要表现为:唐高祖通过“招抚为主、军事为辅”的方式成功地将巴蜀和云南纳入到了李唐王朝的统治版图,并通过设置军事色彩浓厚的管理机构和大量“因俗而治”的羁縻府州巩固了在西南地区的统治;贞观时期,唐太宗开始推行文治以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治理和开发。永徽至天宝时期唐朝对西南统治的大幅调整,主要表现为:为遏制吐蕃东扩,积极防御和反击吐蕃的侵扰;设置剑南节度使调整西南边防体制;为了与吐蕃争夺洱海,除重建姚州都督府外,又支持南诏统一了洱海;天宝后期,为遏制南诏东拓,迷信武力,导致南诏判附吐蕃。至德至大中时期唐朝对西南统治的竭力维持,主要表现为:为防止剑南道成为河朔型藩镇,将其一分为二;为明确中央、藩镇和州之间的赋税分配,推行“两税三分”;为了维持表面上的统一,代、德两朝被迫对藩镇“姑息迁就”;德宗朝,韦皋镇蜀二十载,他大力发展西南交通和社会经济、“南抚群蛮、西摧吐蕃”,巩固了唐朝在西南的统治,基本解除了吐蕃对唐朝西部边境的巨大威胁;为抑制藩镇,平定刘辟之乱后,宪宗通过“两税三分制”改革和增加“刺史军权”,削弱了藩镇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实力;“大和之役”后,李德裕筹边,使西南地区获得了近三十年的安定局面。四是咸通以后唐朝在西南统治的日趋衰败,主要表现为:唐诏关系破裂,南诏四犯西川;高骈通过修筑成都罗城和重建西南边防体系,彻底斩断了南诏再次侵犯西川的念头;西南内部矛盾激化,爆发了阡能和韩秀昇之乱;三川内乱,王建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王建兼并东川和山南西道,并于公元907年割据称帝,唐朝在西南的统治终结。唐代西南边吏的选拔和任用同样呈现出特点鲜明的四个阶段。武德贞观时期:唐高祖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军事管制,特别重视西南边吏的军事才能和忠诚度;贞观时期,为了推行文治,唐太宗格外重视边吏的治理才能和德行,并制定了相对完备的任用制度。永徽至天宝时期:武则天为改变官僚集团的构成以巩固自己的统治,通过完善和发展科举制度选拔了大量人才;开元时期,唐玄宗为了整饬西南吏治,选拔大量重臣出镇西南;天宝后期,杨国忠秉政并遥领西南,大量“贪求边功”的杨氏亲信把持了西南政局。至德至大中时期:肃、代、德三朝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军事控制,选用大量武将到西南任职,考课制度时行时废,失去了应有的功效;唐宪宗为结束西南军人专政的局面,选拔大量文官进入西南,同时推行“徙镇策略”;为解决财政困难,安史之乱后,朝廷对官员的“财经”能力格外重视;考课制度日趋反动,“税钱长数”、“征办先期”、“捕盗多少”等成了考核官员的主要标准。咸通以后:宦官势力在僖宗中后期渗入西南并控制了西南边吏的选用权;王建占据两川后,唐朝彻底丧失了西南边吏的选用权。唐代西南边吏作为唐朝西南治理政策的执行者,许多人在唐朝西南统治秩序的建立和巩固中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是维系唐朝与西南各族群之间关系的纽带,是唐朝西南疆域的开拓者和西南边防的建设与巩固者,还是内地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西南地区的传播者。但是,同样存在许多边吏,他们不顾国家利益,不顾百姓死活,行为残暴、贪污腐化,甚至为贪求边功而故意挑起战争,给唐朝在西南的治理成果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通过对唐代西南边政和边吏互动关系的考察,可以发现,要保证边政与边吏的良性互动,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这个运行机制至少应该具备三个显着的特点,即制度健全、因地制宜、不断创新。论文力图将唐朝在中国古代治边实践中的继承性、创造性和历史局限性,唐朝西南边吏选拔、任用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的特点及其原因,以及西南边吏在唐代边疆管理体制和边疆治理中的具体作用等清晰地展现出来。同时,希望通过对西南地区在唐朝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阐述,揭示出西南地区的发展与整个唐朝历史发展轨迹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在中国古代疆域形成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吴树航[10](2015)在《唐末五代河北三镇割据的衰亡 ——以三镇合纵连横关系为视角的研究》文中提出安史之乱后,河北三镇依靠稳固的合纵关系,以及与中原藩镇之间的制约平衡关系,实现了长期割据。唐末黄巢起义之后,河东、宣武二镇迅速崛起,形成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并将河北三镇作为拉拢、争夺的目标。河北三镇之间的合纵关系逐渐瓦解,三镇与河东、宣武集团的合纵连横关系不断演变。成德、魏博二镇与河东或宣武结成主附联盟,割据性开始出现弱化的形势;幽州镇则保持着较强的割据性,并与河东、宣武集团产生矛盾和冲突。唐末后梁时期,河北三镇的割据性进一步弱化,魏博、成德二镇节度使和刺史的任命开始受到河东或宣武集团的干预,在经济和军事上不得不支持河东或宣武的对外兼并战争;幽州割据力量最终为河东集团所灭。后唐时期,三镇节度使基本上由后唐政府任命,三镇刺史任命权也归于后唐中央,三镇赋税上供中央,中央政府有权调配三镇军粮,魏博牙军再次被消灭。后晋时期,河北三镇割据进一步走向衰亡,魏博、成德二镇辖区被调整和分割成若干小藩镇,雄藩巨镇不复存在。唐末五代时期的河北三镇,不仅是影响五代政权更迭的重要力量,而且对中原与契丹政权的关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试论唐代河朔三镇割据的阶段性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唐代河朔三镇割据的阶段性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论唐代皇室与河朔节度使家族的联姻(论文提纲范文)
一、血缘干预:德宗朝公主出降河朔藩镇 |
二、河朔联姻的新形态与穆宗之后婚娅网络重构的失败 |
三、寿安公主出降与河朔三镇性格的分化 |
结论 |
(2)《全唐诗》中的魏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论文研究的框架(主要内容) |
引言 |
第一章 魏博相关诗作的分类与分析 |
一、唐代魏博镇本地诗人及其相关作品 |
二、《全唐诗》范围内的诗人游历魏博之作 |
三、曾入魏博幕的诗人及其相关作品 |
第二章 魏博的文化生活 |
一、田弘正时期魏博幕府文人的创作热潮 |
二、田弘正时期创作热潮的形成原因 |
三、田弘正时期前后的魏博文化生活 |
第三章 魏博的政治军事图景 |
一、《全唐诗》中的魏博牙军 |
二、《全唐诗》中魏博与中央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全唐诗》中关于魏博的诗人诗作汇总(总表) |
二、建藩前关于魏博的诗人诗作汇总 |
三、魏博相关诗作系年表 |
四、魏博节度使更替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李绛与中唐政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前人研究概况 |
1.关于李绛直谏问题的研究 |
2.关于李绛削藩问题的研究 |
3.关于李绛其他问题的研究 |
一、李绛的生平 |
(一)家世背景 |
1.三世背景 |
2.姻缘宅地 |
(二)仕宦生涯 |
1.初仕基层 |
2.步入中枢 |
3.离相生涯 |
二、李绛振兴中唐国势的努力 |
(一)革新中唐政治风气 |
1.劝促宪宗进贤斥佞 |
2.戒除奢欲,厉行节俭 |
3.法令一时严明 |
4.吏治一度澄清 |
(二)抚内和外,重塑国家统一 |
1.主张安抚河朔、进取淮西的战略方针 |
2.魏博归服,元和削藩步入新阶段 |
3.以夷制夷、重内和外的防御策略 |
(三)以民为本,保障国家财赋 |
1.爱惜民力,提升朝廷威望 |
2.开源节流,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 |
三、对于李绛的认识与评价 |
(一)李绛的政治思想 |
1.力主君子群体政治思想 |
2.陆贽思想的继承者 |
(二)李绛政治失意的原因分析 |
(三)论李绛在中唐政局中的影响 |
1.政治影响 |
2.对于李绛的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唐代士族田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与分析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文献所见唐代田庄的总体情况 |
一、田庄资料的总体概况 |
二、田庄的地理分布 |
三、田庄的存在时间 |
四、田庄主的阶层划分 |
第二章 唐代诸道的田庄状况——以士族田庄为中心 |
一、关内道与河南道 |
二、河东道与河北道 |
三、山南道、淮南道与江南道 |
四、陇右道、剑南道与岭南道 |
第三章 唐代士族田庄的相关问题 |
一、唐代士族“中央化”问题 |
二、“城市化”与城乡关系问题 |
三、唐代士族衰亡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梁唐之际政权形态的构建 ——兼论“藩镇国家”的形成(875-93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有关唐末局势的研究 |
(二) 有关朱温集团及后梁王朝的研究 |
(三) 有关沙陀集团及后唐王朝的研究 |
第一章 危机下的契机:主导性藩镇体制的初步完成 |
第一节 黄巢之变与政治规则的破坏 |
第二节 全忠入汴后宣武内部的力量融合 |
第三节 全忠势力的扩张及其对朝态度的转变 |
第四节 全忠灭唐之过程及其后果 |
余论: 从长安到四方——多强权中心背景下的士族沉沦 |
第二章 从强藩到藩镇联合体:后梁政体形态的建立与衍变 |
第一节 礼备与武功:关于后梁争取“正统性”之再讨论 |
第二节 内缘统御与外缘防备:威权政治初置和姻亲纽带的设定 |
第三节 制衡下的分权:地方藩镇格局的形成与中央禁军体系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时起聚变:后唐治下国家形态的转变 |
第一节 奉唐正朔:后唐王朝的正统性问题考察 |
第二节 纷乱中的稳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纠合 |
第三节 域外与局内:中央禁军的“集权化”部署与异族政权压力下的藩镇格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史的编写研究 ——以三种人教版教科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分析 |
(三)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概念界定 |
(四)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史的编写概况 |
(一) 内容选取 |
(二) 历史图片的应用 |
(三) 文献史料的应用 |
二、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史编写的优缺点分析 |
(一) 三版教科书各自的编写优势 |
(二) 三版教科书编写中共同存在的问题 |
三、对教科书中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史编写的建议 |
(一) 设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专栏,加强系统性 |
(二) 补充部分重要内容,加强连贯性 |
(三) 提升思辨性的几点构想 |
(四) 重视与地方行政区划有关的历史地图的编制 |
(五) 注重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与当今的联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唐代山南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意义及主要观点 |
第一章 唐代山南道的行政区划及演变 |
第一节 唐以前山南地区行政沿革概况 |
一、秦汉时期 |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时期 |
第二节 唐前期山南道行政区划沿革 |
一、山南地区州郡的设置 |
二、山南道的设立与东、西道的析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唐代山南道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和地域形势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一、长江流域 |
二、汉江流域 |
三、嘉陵江流域 |
第二节 交通状况 |
第三节 地域形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代山南道人口状况、经济特征及地域风俗 |
第一节 人口状况 |
第二节 经济特征 |
第三节 地域风俗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唐初山南地区的形势与唐朝统一 |
第一节 唐初山南地区的势力角逐 |
一、朱粲与昌达政权 |
二、萧铣与凤鸣政权 |
第二节 平定山南地区与唐朝统一 |
一、平定山南的策略 |
二、平定山南与国家统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唐前期山南道的发展与战略地位演变 |
第一节 山南道的发展及特点 |
第二节 山南道战略地位的演变 |
第三节 官员流贬山南地区的政治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唐代安史之乱期间山南道的动荡政局 |
第一节 玄、肃“二元格局”下的山南政局 |
一、玄宗对山南道布局的调整 |
二、“永王事件”与山南政局 |
第二节 山南地区动荡对平定安史之乱的消极影响 |
一、荆、襄军乱 |
二、对平定安史之乱的消极影响 |
第三节 梁崇义之叛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唐德宗以后朝廷对山南道的掌控 |
第一节 德宗建中时期的山南政策与山南政局 |
一、德宗对代宗山南政策的更张 |
二、平梁崇义与山南政局演变 |
第二节 建中之后朝廷对山南道的掌控 |
一、对山南节度使的选任 |
二、对山南军额的控制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唐末山南道政局的演变与唐朝灭亡 |
第一节 王、黄起义与山南政局的演变 |
一、王、黄起义前的山南形势 |
二、王、黄起义后的山南政局 |
第二节 山南道政局失控与唐朝灭亡的关系 |
一、唐末山南道的节帅跋扈 |
二、山南道失控与唐朝衰亡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研究 ——以剑南道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
(一) 边政方面 |
(二) 边吏方面 |
三、写作思路、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南地区概况 |
第一节 西南历史地理概况 |
一、自然环境 |
二、主要交通路线 |
三、唐代西南社会经济概况 |
第二节 西南行政区划沿革 |
一、先秦时期 |
二、秦汉时期 |
三、蜀汉时期 |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 |
五、隋朝 |
第三节 唐代西南族群概况 |
一、僚人 |
二、党项 |
三、白兰和西山八国 |
四、东女国 |
五、西蛮、东蛮、三王蛮、凌蛮、董蛮 |
六、吐蕃 |
七、爨 |
八、洱海地区诸族群 |
第二章 唐代西南边政 |
第一节 武德贞观时期唐王朝对西南地区的积极经营(618—649年) |
一、招抚西南 |
二、官署机构 |
三、行政建置 |
四、羁縻府州 |
五、军事部署 |
第二节 永徽至天宝时期唐朝对西南统治的大幅调整(650—755年) |
一、西南政治生态的一波三折 |
二、频繁的战争—唐蕃交流的主旋律 |
三、姚州都督府的兴废——唐王朝经略云南的缩影 |
四、设置剑南节度使——西南边防体制的重大调整 |
五、独具特色的赋役制度 |
六、为遏制吐蕃支持南诏统一洱海 |
七、连续失误致使南诏判附吐蕃 |
第三节 至德至大中时期唐朝对西南统治的竭力维持(756—859年) |
一、玄宗武力镇压蜀军兵变 |
二、分治两川 |
三、两税三分 |
四、韦皋镇蜀 |
五、宪宗抑藩 |
六、德裕筹边 |
第四节 咸通以后唐王朝在西南统治的日趋衰败(860-907年) |
一、咸通之后的唐诏关系 |
二、地方势力与官僚集团的冲突 |
三、高层权力之争与三川内乱 |
四、王建割据与唐王朝统治的终结 |
第三章 唐代西南边吏 |
第一节 武德贞观时期的西南边吏(618—649年) |
一、武德贞观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选拔 |
二、武德贞观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任用 |
三、武德贞观时期唐王朝西南边吏的作用 |
第二节 永徽至天宝时期的西南边吏(650—755年) |
一、永徽至天宝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选拔 |
二、永徽至天宝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任用 |
三、永徽至天宝时期唐王朝西南边吏的作用 |
第三节 至德至大中时期的西南边吏(756—859年) |
一、至德至大中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选拔 |
二、至德至大中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任用 |
三、至德至大中时期西南边吏的作用 |
第四节 咸通以后的唐王朝西南边吏(860—907年) |
一、咸通以后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选拔 |
二、咸通以后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任用 |
三、咸通以后唐王朝西南边吏的作用 |
第四章 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互动关系探究 |
第一节 唐代西南边政对西南边吏选拔和任用的影响 |
一、唐代西南边政对西南边吏选拔的影响 |
二、唐代西南边政对西南边吏任用的影响 |
第二节 边吏对边政的影响 |
一、唐代西南边吏对西南治理政策的影响 |
二、唐代西南边吏对西南治理成果的影响 |
第三节 边政与边吏良性互动机制探究 |
一、健全制度 |
二、因地制宜 |
三、不断创新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10)唐末五代河北三镇割据的衰亡 ——以三镇合纵连横关系为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唐末五代河北三镇纵横关系的演变 |
第一节 唐末五代河北三镇纵横关系演变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唐末五代河北三镇之间合纵关系的演变 |
第三节 唐末五代河北三镇与宣武河东纵横关系的演变 |
第二章 唐末五代河北三镇割据的发展变化 |
第一节 唐末后梁河北三镇割据的弱化 |
第二节 后唐时期河北三镇割据弱化的发展 |
第三节 后晋时期河北三镇割据的衰亡 |
第三章 唐末五代河北三镇势力演变的影响 |
第一节 唐末五代河北三镇与中原政局的变动 |
第二节 唐末五代河北三镇与契丹南侵的关系 |
结语 |
附表 |
表 1:唐末后梁时期河北三镇节度使任命统计表 |
表 2:后唐时期河北三镇节度使任命统计表 |
表 3:后唐、后晋时期契丹南侵河朔统计表 |
表 4:唐末五代河北三镇大事年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试论唐代河朔三镇割据的阶段性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唐代皇室与河朔节度使家族的联姻[J]. 秦中亮. 学术月刊, 2021(10)
- [2]《全唐诗》中的魏博[D]. 宋博瑶.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李绛与中唐政局研究[D]. 郝致康.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唐代士族田庄研究[D]. 姜凯迪. 山东大学, 2020(12)
- [5]梁唐之际政权形态的构建 ——兼论“藩镇国家”的形成(875-936)[D]. 牛孟恩.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河朔藩镇性格说再检讨——兼论魏博牙兵形象的文本建构[J]. 秦中亮. 学术月刊, 2019(12)
- [7]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史的编写研究 ——以三种人教版教科书为例[D]. 侯钡.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唐代山南道研究[D]. 林云鹤.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2)
- [9]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研究 ——以剑南道为中心[D]. 邓仕海. 云南大学, 2017(05)
- [10]唐末五代河北三镇割据的衰亡 ——以三镇合纵连横关系为视角的研究[D]. 吴树航. 河北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