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动形式被动意义”之理论探源(论文文献综述)
刘俊伟[1](2021)在《北海市银海区“三变”改革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
尹佳[2](2016)在《对蒙古国留学生汉语教学视野下的现代汉语中动句研究》文中提出中动语义是一种跨语言的语义,表现为用主动形式表现被动语义。这种语义在各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但表现形式不同。中动语义在汉语中也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日常口语交际中出现频率较高,其在汉语中被称为“中动句”,句子形式为“NP+V起来+AP”。对蒙古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是内蒙古地区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中动句虽然句型简单,但其语义复杂的特点使其成为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的难点。本文立足于汉语中动句的本体研究,在语言学相关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指导下,通过对蒙古国留学生汉语中动句的习得情况进行调查,归纳偏误类型,分析偏误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汉语中动句本体研究、蒙古国留学生汉语中动句习得偏误研究、汉语中动句对外汉语教学建议、结语。引言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明确了研究对象,介绍了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以及文章的语料来源。汉语中动句本体研究部分,首先将国内外关于中动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其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汉语中动句作了界定,接着分析了汉语中动句的各个构成部分的特征和限制条件,最后对汉语中动句进行分类。蒙古留学生汉语中动句习得偏误研究部分,这部分将搜集的中介语语料进行统计,以此归纳出蒙古留学生习得汉语中动句的偏误类型,然后结合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知识从不同角度对造成偏误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汉语中动句对外汉语教学建议部分,这部分是将前文分析的造成偏误的原因加以整合,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同时也针对留学生汉语中动句的习得顺序提出了教学建议。最后的结语部分是对文章的总结梳理,同时也指出了文章中存在的不足。
孙宜芳[3](2015)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建构 ——基于理论完善视角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亟需先进理论的指导。在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推动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向前发展。习近平曾经指出:“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留给我们的传家宝。”揆诸现实,社会上却出现了诸如“无用论”、“过时论”、“虚无论”、“终结论”、“堕落论”等形形色色的噪音杂音。不难发现,这些杂音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昭然若揭的阴谋,那就是以各种卑劣的方式歪曲、否定马克思主义,进而否定社会主义实践,否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甚至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面对各种噪音杂音的挑战,主流思想也进行了猛烈的反击,有力地扞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地位。但是也应该看到,主流思想的反击仍未下落到广大民众中去,再加之那不仅有数千万字之巨,而且还有时代背景、语言转换和内容理解等方面的困难,无形中平添了民众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难度,又消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殷鉴在前,必须把诸多影响要素廓入到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的全局视野中,建构一个完整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才有可能形成反击各种噪音杂音的强大合力,进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的建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主要涉及到主要影响因素、建构原则、建构方法和建构基石等问题,贯穿于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这一核心又可以具体地划分为为什么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什么因素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怎么样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怎样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可以为具体实践提供指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正是因为如此,把关注点集中于怎样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这一问题上,则应当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但是应该看到,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还要依据什么因素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只有针对性的解决了那些影响要素,才能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的提升扫除障碍。具体地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的提升,涉及到如何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的一系列问题。也只有完全回答了上述这些问题,才算得上是集中解决了怎样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才能称之为建构了完整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涉及范围也较广,在有限的篇幅内,文章不可能对全部问题做深入探究。基于这一原因,文章仅以理论完善为研究视角,对如何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探索,具体地说,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论完善的经典创制进行了总结梳理。其次,把研究目光集中于研究对象(理论)本身,对如何推进理论完善进行了探究:一方面,尝试着寻求从经验到理论、从概念到理论和实践推进三条理论完善的一般路径来推进理论完善;另一方面,试图从理论整合、提升模型和规范提升范式三种方法来为理论完善提供动力。第三,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和“两个必然”理论对理论完善的效果进行了验证,分别考察所提出的理论整合、提升模型、规范提升范式三种方法是否可以达到完善理论,并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的目的。通过探究理论完善之道及其效果验证,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但是,文章所提出的理论完善之道,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理论理解、理论认同、理论解释、理论宣传或理论运用等问题之中。在此基础上,文章又尝试着建立了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其他诸多内容的基本共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在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不仅会有许多新理论、新内容增添进去,而且还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面向未来,就需要依据时代变化,适时地对其做出调整推进。基于这种思考,文章最后尝试着从理论基础和具体实践两个视角对如何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进行了探究,以期达到前后照映、进一步完善本文的目的。
罗文[4](2013)在《基于生态文明的需要合理性研究》文中认为人的需要及其合理性研究是近年来学界最为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其一,“需要”这一概念涉及到人的存在与发展,它与人的利益、生存、欲望等概念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二,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着各种各样的需要以及为满足需要产生的实践活动,“任何人如果不是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换言之,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产生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需要的支配下发生进行的,人类全部活动的动因、目的与归宿都归因于“需要”。那么,人的需要是否都是天然合理的呢?考诸现实,我们发现,在人类日益丰富的需要中,的确存在合理与不合理、真实与虚假之分。对于存在于社会中的现实的人来说,我们自身的需要与社会都是在不断发展且紧密相连的。人的需要的合理性、合理化、合理度等问题,直接影响着人的生存与社会的进步,它是人类生存质量的标尺和社会发展方向的指针。在当前世界性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人的需要及其合理性问题甚至决定着地球生态的未来。因此,加强对需要合理性的研究,确立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具有合理性的需要(体系),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最为迫切的任务。本文拟从马克思的需要论思想出发,通过把握需要合理性的定义、区间及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深刻揭示出工业文明背景下需要异化的表现和根源,并探究生态文明是否有恰当、充分、合理的理由说明人的需要可从异化趋向合理化,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提供理论依据和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导向。
高林[5](2012)在《从标记理论的视角研究初中学生被动语态的习得》文中提出标记理论是对语言不对称现象的研究。本文从标记理论的视角研究英语被动语态的习得,探讨语言的标记性对英语被动语态习得的影响。实验以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为基础,采用测试卷的形式和访谈的形式来收集所需要分析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语态习得过程中,初中学生对标记项目的习得要难于对非标记项目的习得。被动语态的习得难度比主动语态的难度大,原因是被动语态属于标记性语态,而主动语态属于非标性语态。在初中学生被动语态的习得中,标记性强的项目要比标记性弱的项目习得更困难。体现在被动语态中,主动省略to,被动还原to,以及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这两点在被动语态习得中具有很强的标记性,习得难度要远远大于标记性弱的项目,这点支持并验证了标记理论。最后论文探究标记项难于非标记项习得以及标记性强的项目难于标记性弱的项目习得的深层原因,对标记理论和被动语态的关联性进行了探究。在被动语态习得中,不仅是标记性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标记程度的强弱也与英语被动语态习得息息相关。希望本研究能对被动语态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郭滨[6](2011)在《“主动语态表被动意义”之认知新解》文中研究说明根据Langacker的"词汇隐喻与语法隐喻构成了符号系统的连续统"观点,以语法符号隐喻为认知工具,从认知的角度重新解释了"主动语态表达被动意义"之说,并探究了英语动词主动语态的语义特征,即英语动词主动形式表示主动意义,且呈多义性:主语自主意义,主语致使意义,主动潜质意义,主动存现意义,主观意向意义等。
穆思融[7](2008)在《注意假说理论框架下英语中动结构理解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语中动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语法形式。其形式上表现为主动而意义上却为被动。这一复杂性使得英语中动结构成为了外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本文以Schmidt注意假说为理论基础,研究对英语中动结构的本质意识的唤起在英语中动结构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了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二文科班一个自然班的学生作为受试对象。作者根据Schmidt的注意假说,设计了“觉察”,“注意”和“理解”三个层面的实验并先后对受试者进行了四次测试。然后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4.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回答了所提出的研究问题,并得出相应的结论。研究发现:首先,即使是在已经掌握了英语中动结构句法语义特征的前提下,许多受试者仍不能够很好地识别英语中动结构。其次,学习者对英语中动结构主要特征的学习效果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与学习者本身的英语水平有关的。第三,英语中动结构的本质意识的唤起对学习者掌握并应用英语中动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对英语中动结构本质的教学,学习者也要加强对英语中动结构本质的注意和理解。
于芳芳[8](2007)在《现代汉语中动句及其习得研究》文中认为中动句是现代汉语里一种非常特殊的句法现象,在汉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表达作用。本文首先从汉语中动句的概念和范围的确定入手概括了本文所研究的对象,然后从语义建构、句法编码和语用校验三个阶段的描写和分析理清汉语中动句内部的生成情况,最后在了解中动句内部生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中动句的特征进行描写和分析,让我们从内外两方面加深了对中动句的本质和特征的了解。另外,本文分析了自然语言中中动句式的构成、表义及使用情况,把中动句分为几个下位句式。在此基础上,对自然语料和中介语语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对留学生的正误使用情况做了系统的分析和归纳,并统计出留学生习得中动句式的大致顺序及本族人的使用频率。最后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动句的教学方法和步骤。
许艾明[9](2004)在《“主动形式被动意义”之理论探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主动形式被动意义”的研究引向深入。文章描述了英语中与之有关的常见句型并将之分类;讨论了这些句型中所包含的动词的共性特征——非宾格动词;并分析其内在的认知原理——EICM中涉及自发动作,表达中动语态,其中的关联是自然关联:语言的形式与意义密不可分。
二、“主动形式被动意义”之理论探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主动形式被动意义”之理论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2)对蒙古国留学生汉语教学视野下的现代汉语中动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 |
(四) 语料来源 |
一、汉语中动句本体研究 |
(一) 汉语中动句研究综述 |
(二) 汉语中动句的界定 |
(三) 汉语中动句的结构特征 |
(四) 汉语中动句的分类 |
二、蒙古国留学生汉语中动句习得偏误研究 |
(一) 偏误的概念及分析方法 |
(二) 蒙古国留学生中动句使用情况 |
(三) 蒙古国留学生汉语中动句偏误类型分析 |
(四) 偏误原因分析 |
三、汉语中动句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
(一) 依据偏误产生的原因而提出的教学建议 |
(二) 针对留学生习得顺序的教学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建构 ——基于理论完善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对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思考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基本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解释力 |
(二)理论解释力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 |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 |
(五)理论完善及其与提升解释力的关系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建构的背景性认知 |
一、当代中国需要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建构的现实需求 |
(一)时代向度:理论与现实的脱离 |
(二)意识形态向度:演变与反演变的较量 |
(三)党的建设向度:坚持与发展的统一 |
二、理论自身需要自信: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建构的理论需求 |
(一)理论研究向度:理论解释力提升过程的难与易 |
(二)理论发展向度:理论解释力提升效果的“弱”与“强” |
三、推进理论自信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建构的目标指向 |
(一)理论指导向度:理论解释力提升的现实指向 |
(二)理论完善向度:理论解释力提升的理论指向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建构的理论思考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建构的影响因素 |
(一)谁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的建构主体 |
(二)怎么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的建构载体 |
(三)建构什么: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的建构内容 |
(四)建构效果如何: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建构的评价标准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建构的层次结构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建构的核心层次结构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建构的主体层次结构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建构的方法层次结构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 |
(一)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 |
(二)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 |
(三)坚持理论学科发展与意识形态建设相统一 |
(四)坚持理论自信与理论发展相统一 |
(五)把握时代脉搏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统一 |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建构的主要方法 |
(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二)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
(三)归纳与演绎的方法 |
(四)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
(五)理想化模型建构法 |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建构的哲学基石 |
(一)面向现实的唯物论基石 |
(二)发展的辩证法基石 |
(三)实践的认识论基石 |
(四)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基石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完善的经典创制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完善的演进逻辑 |
(一)从空想到科学的演进(1848年之前) |
(二)从科学到实践的演进(1848-1917年) |
(三)苏联时期的演进(1917-1991年) |
(四)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演进(1919-1978年)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演进(1978年至今) |
二、马恩经典作家关于理论完善的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理论完善的思想 |
(二)列宁关于理论完善的思想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完善的思想 |
(一)毛泽东关于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完善的思想 |
第五章 基于理论生成路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完善 |
一、基于经验——理论路径的理论完善 |
(一)完善经验 |
(二)完善理性 |
(三)完善理论 |
二、基于概念——理论路径的理论完善 |
(一)完善理论来源 |
(二)完善概念 |
三、基于实践路径的理论完善 |
(一)完善理论的实践过程 |
(二)增强理论的实践效果 |
(三)改善理论的实践方式 |
四、辩证张力:生成路径视域理论完善的特色 |
(一)“是”与“不是”、“能”与“不能”的辩证张力 |
(二)既“一脉相承”又“环环相扣”的辩证张力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完善的方法探讨 |
一、基于理论整合视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完善方法 |
(一)形式维度整合:从理论系列到理论系统 |
(二)边界维度整合:既要科际整合又要坚守阵地 |
(三)历史维度整合:沟通理论历史、现实与未来 |
二、基于提升模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完善方法 |
(一)基于主要影响因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完善效果模型建构 |
(二)基于理论家主体视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完善模型建构 |
(三)基于理论视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完善模型建构 |
(四)基于群众视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任度提升模型建构 |
(五)基于整体视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完善模型建构 |
三、基于范式视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完善方法 |
(一)基于主体视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完善范式 |
(二)基于理论视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完善范式 |
(三)基于目标视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完善范式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完善方法的案例验证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整合验证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形态整合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时样态整合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现时样态整合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未来样态整合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提升模型验证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历史生成验证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人文关怀验证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辩证推进验证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实践验证 |
三、“两个必然”理论的提升范式验证 |
(一)“两个必然”理论定性预测范式验证 |
(二)“两个必然”理论时间序列预测范式验证 |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的继续推进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继续推进的基本理论问题 |
(一)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的实质 |
(二)科学理顺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 |
(三)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的主题 |
(四)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后续推进的理论价值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继续推进的具体实践策略 |
(一)继续发挥出领袖主体的重要作用 |
(二)建设党员主体的理论队伍 |
(三)建设理论家主体的理论队伍 |
(四)发挥群众主体的重要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基于生态文明的需要合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主要框架 |
第2章 需要合理性的哲学界说 |
2.1 概念辨析:需要、合理性与需要合理性 |
2.1.1 需要 |
2.1.2 合理性 |
2.1.3 需要合理性 |
2.2 需要合理性的区间 |
2.3 需要合理性的理论探源 |
2.3.1 马克思的“异化的需要” |
2.3.2 马尔库塞的“虚假的需要” |
2.3.3 弗罗姆的“人为的需要” |
2.4 需要合理性与人类文明演进的关系 |
第3章 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需要异化与生态危机 |
3.1 工业文明下需要异化的表现 |
3.1.1 需要的膨胀化 |
3.1.2 需要的物质化 |
3.1.3 需要的手段化 |
3.1.4 需要的粗陋化 |
3.2 工业文明下需要异化的根源 |
3.2.1 资本逻辑:对人性的钳制 |
3.2.2 消费主义:挥霍性消费与拜金主义 |
3.2.3 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对自然的漠视与遗忘 |
3.2.4 世俗文化的走向:个性的解放与张扬 |
3.2.5 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生态危机的转嫁 |
3.3 生态危机:需要异化的外在表现 |
第4章 生态文明与人的需要合理性的生成 |
4.1 生态文明:人的需要合理性的时代召唤 |
4.2 生态文明与人的需要合理性的契合 |
4.3 生态文明对人的需要合理性的限定 |
4.4 生态文明与人的需要合理性的合理化路径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从标记理论的视角研究初中学生被动语态的习得(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
1.2 Research Purposes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Defining Passive Voice |
2.2 Previous Studies of Passive Voice of English |
Chapter 3 Theoretical Basis |
3.1 Markedness Theory |
3.1.1 Trubetzkoy’s Theory of Markedness Theory |
3.1.2 Jakobson’s Theory of Markedness Theory |
3.1.3 Chomsky’s Theory of Markedness Theory |
3.1.4 Criteria for Markedness Judgment |
3.2 Error Analysis |
Chapter 4 Methodology |
4.1 Research Questions |
4.2 Subjects |
4.3 Instruments |
4.4 Data Collection |
4.5 Data Analysis |
Chapter 5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5.1 Acquisition of Passive Voice |
5.2 Acquisition of Regular and Irregular Passive Voice |
5.3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Difficulty in Passive Voice Acquisition |
5.3.1 The Priority of Cognitive Order |
5.3.2 Salience of Cognition |
5.3.3 Economic Motivation |
5.3.4 Other Factors |
Chapter 6 Conclusions |
6.1 Major Findings |
6.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
6.3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
6.4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
Appendix Ⅱ |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s |
(6)“主动语态表被动意义”之认知新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之说的相关阐释 |
二 指导理论和认知工具 |
三 对“主动语态表被动意义”表达的质疑及其认知新解 |
四 结 论 |
(7)注意假说理论框架下英语中动结构理解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Synopsis |
Introduction |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 |
1.1 Previous Studies of English Middle Construction |
1.1.1 Definition of English Middle Construction |
1.1.2 Properties of English Middle Construction |
1.1.2.1 Syntactic Properties of English Middle Construction |
1.1.2.2 Semantic Properties of English Middle Construction |
1.1.2.3 Cognitive Properties of English Middle Construction |
1.2 Problems with Previous Studies |
Chapter 2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
2.1 Theoretical Foundation |
2.1.1 Definition of Noticing Hypothesis |
2.1.2 Three Levels of Noticing Hypothesis |
2.2 Research Methodology |
2.2.1 Research Questions and Hypotheses |
2.2.2 Research Design |
2.2.2.1 Subjects |
2.2.2.2 Materials |
2.2.2.3 Procedure |
Chapter 3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
3.1 Data Analysis |
3.1.1 Pre-test |
3.1.1.1 Data Presentation and Analysis |
3.1.1.2 Discussion |
3.1.2 Test 1 |
3.1.2.1 Data Presentation and Analysis |
3.1.2.2 Discussion |
3.1.3 Test 2 |
3.1.3.1 Data Presentation and Analysis |
3.1.3.2 Discussion |
3.1.4 Post-test |
3.1.4.1 Data Presentation and Analysis |
3.1.4.2 Discussion |
3.2 Summary of the Analyses |
Chapter 4 Im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
4.1 Implications |
4.1.1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ers |
4.1.2 Implications for EFL Learners |
4.2 Limitations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es |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s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8)现代汉语中动句及其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现代汉语中动句的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与理论依据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
2.2 理论依据 |
第三节 汉语中动句研究的意义、目标、方法与材料 |
3.1 研究意义 |
3.2 研究目标 |
3.3 研究材料 |
3.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汉语中动句生成问题探讨 |
第一节 句子生成研究回顾 |
1.1 生成语法理论下的生成方式 |
1.2 配价语法理论下的生成方式 |
1.3 三个平面理论下的生成方式 |
第二节 汉语中动句生成的三个阶段 |
2.1 语义建构阶段 |
2.2 句法编码阶段 |
2.3 语用校验阶段 |
第三章 汉语中动句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点 |
第一节 汉语中动句式的句法结构探讨 |
1.1 NP |
1.2 VP及其论元结构 |
1.3 AP |
第二节 汉语中动句式的语义分类及表达特点 |
2.1 语义分类 |
2.2 语义特点 |
第三节 汉语中动句式的信息结构及语用功能 |
3.1 中动句的信息结构 |
3.2 中动句的语用功能 |
第四章 外国学生中动句式的使用情况及习得顺序 |
第一节 外国学生中动句式的使用情况 |
1.1 正确用例的情况 |
1.2 偏误用例的情况 |
第二节 外国学生中动句式的习得顺序 |
2.1 纵向分析 |
2.2 横向分析 |
2.3 教学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主动形式被动意义”之理论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常见句型 |
1、谓语表主语的性质, 不表施动性, 主动词是连系动词。例如: |
2、谓语表主语的某一经常显露的特征, 不表施动性。就语义格而言, 这类语句充当主语的名词的受动格。例如: |
3、不定式或动名词充当表示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补语, 语义上强调某方面的泛指属性或状态, 不表施动性。例如: |
二词法解释:非宾格动词的特征 |
三句法解释:非宾格动词的衍生过程 |
四认知基础 |
四、“主动形式被动意义”之理论探源(论文参考文献)
- [1]北海市银海区“三变”改革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 刘俊伟. 广西大学, 2021
- [2]对蒙古国留学生汉语教学视野下的现代汉语中动句研究[D]. 尹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3]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提升体系建构 ——基于理论完善视角的分析[D]. 孙宜芳.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4)
- [4]基于生态文明的需要合理性研究[D]. 罗文.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6)
- [5]从标记理论的视角研究初中学生被动语态的习得[D]. 高林. 吉林大学, 2012(09)
- [6]“主动语态表被动意义”之认知新解[J]. 郭滨.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 [7]注意假说理论框架下英语中动结构理解的研究[D]. 穆思融. 吉林大学, 2008(11)
- [8]现代汉语中动句及其习得研究[D]. 于芳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07(04)
- [9]“主动形式被动意义”之理论探源[J]. 许艾明. 零陵学院学报,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