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萍乡肉红鲫资源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蓝军南[1](2020)在《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配子发生、性腺发育以及性逆转的研究》文中指出繁殖是鱼类生活史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从形态学、组织学和细胞学层面对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的精子和卵子发生、精巢和卵巢发育及其性逆转的过程进行初步研究,旨在了解四指马鲅的繁殖规律和繁殖策略,丰富四指马鲅的繁殖生物学资料,为开展其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以及提高人工繁育技术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有以下几点:1. 四指马鲅的精巢发育和精子发生研究为了解四指马鲅的精巢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本研究一方面运用组织切片H-E染色方法对其精巢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进行观察,另一方面采用透射电镜对其精子发生过程中各级生精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及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四指马鲅精巢位于腹腔背侧,紧贴中肾和鳔的腹面,呈对称分布,两支精巢于后端融合,呈“Y”字形,组织学上属典型小叶型精巢。根据精巢发育及精子发生的组织学特点可将其分为6个时期,3月龄精巢发育至第I期(精原细胞增殖期),4月龄发育至第II期(精母细胞增长期),5~7月龄发育至第III期(精母细胞成熟期),7~9月龄发育至第IV期(精子开始出现期),最早在10月龄发育至第V期(精子完全成熟期)达到初次性成熟;参与生殖排精后的精巢为第VI期(精子退化吸收期)。精子发生过程经历初级精原细胞、次级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6个时相,其细胞及细胞核直径逐级减小,核质比发生规律性变化;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逐渐浓缩,电子密度增加,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内嵴结构逐渐丰富;精子由头部、中部和尾部组成,鞭毛轴丝为典型“9+2”结构。2. 四指马鲅的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研究为了解四指马鲅的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过程,本研究运用组织切片H-E染色方法对其卵巢发育的组织结构变化和卵子发生过程中各时相卵母细胞的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四指马鲅卵巢为被膜型卵巢,紧贴中肾腹面,两支卵巢前端分离于后端融合,呈“Y”字形。卵子发生过程分可分为5个时相,由直径为6.60~40.86μm的卵原细胞逐渐发育成直径为348.02~462.84μm的成熟卵子;在II时相中期卵母细胞周围开始出现滤泡细胞,II时相晚期形成单层滤泡细胞,直至III时相中期滤泡细胞层外形成一层鞘膜细胞;卵黄核在II时相中期开始出现,至III时相早期消失;卵黄泡在III时相早期的细胞核附近及胞质边缘出现;卵黄颗粒在III时相晚期开始出现于卵黄泡之间,并在IV时相早期填充卵黄泡,至IV时相晚期形成卵黄小板。卵巢发育过程中,每个时期都存在不同时相的卵母细胞;V期卵巢的卵径呈双峰分布,分别在50.00~100.00μm和300.00~350.00μm区间出现峰值。四指马鲅卵巢发育模式为非同步发育-分批产卵类型。3. 四指马鲅的性逆转过程初步研究为了解四指马鲅的繁殖策略,本研究对循环水养殖的四指马群体进行形态测量性和别比列统计,并用形态学和组织学方法对其性腺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在养殖盐度10.8~13.0,水温28.0~30.7℃的条件下,在228尾7月龄四指马鲅样本中检测到雄性、雌性和雌雄同体三种个体,其比列分别为85.53%、5.70%和8.77%;各类个体的体重、全长、体长和体高等形态性状无明显差异;雌雄同体四指马鲅的体重与全长、体长、体高的相关拟合曲线方程分别为y=0.6568x2-12.431+解剖学观察显示,雌雄同体性腺的两背内侧为精巢,呈白色,两腹外侧为卵巢,呈浅黄偏红色;组织学显示精巢侧已有成熟精子形成,为典型精巢的IV或V期特征,卵巢侧具卵巢腔,主要为卵原细胞和早期II时相卵母细胞,为典型卵巢的II期特征,可判断四指马鲅为雄性先熟雌雄同体;其性逆转过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时期,主要组织结构变化特征为精巢组织逐渐退化消失,卵巢结构逐渐形成并发育成II期卵巢,在整个性逆转过程均检测到精巢的凋亡细胞信号。
史建伍[2](2014)在《萍乡红鲫卵母细胞组化及ZP(zona pellucida)基因的分子特征和表达分析》文中认为萍乡红鲫(Pingxiang red-transparent crucian carp, Carassius auratus var.Pingxiangnensis,简写CaP),分布于中国江西省萍乡地区,是一种自然野生的三倍体鲫鱼突变体,具有雌核发育和两性生殖两种方式。关于萍乡红鲫卵膜透明带基因(ZonaPellucida genes of CaP, CaPZP)表达和调控的研究很少。本研究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一,应用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萍乡红鲫卵子发生过程中主要生物大分子的变化。从1时相卵母细胞发育到2时相卵母细胞,可见蛋白质沉积。但过碘酸-雪夫反应(Periodic acidSchiff,PAS反应)和苏丹黑反应为阴性。随着卵母细胞的继续发育,糖类和脂类在卵母细胞质中出现。结果显示,成熟卵母细胞包含了大量蛋白质、糖类和脂类,为成功受精以及胚胎发育作好准备。二,利用蔗糖-尿素法来分离纯化萍乡红鲫卵母细胞卵壳蛋白,SDS-PAGE胶分析显示位于40-70kDa的四条卵膜蛋白条带分子量大小与已经获得的萍乡红鲫CaPZP2和CaPZP3基因cDNA序列推导的氨基酸是相符的。利用RACE-PCR的方法,从萍乡红鲫卵巢组织中,克隆出了CaPZP2基因cDNA全长1682bp,包含了一个1584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27个氨基酸残基。采用染色体步移方法,成簇的编码CaPZP蛋白的三个CaPZP基因被克隆鉴定出。这三个CaPZP基因,CaPZP3.1, CaPZP2和CaPZP3.2,位于一个10,855bp区域之内。这三个CaPZP基因都包含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外显子长度分别为1348bp,1638bp和1348bp。这三个CaPZP基因的外显子和内含子的基因组结构是完全相同的,暗示这三个ZP基因可能来自共同的基因祖先。三,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萍乡红鲫CaPZP2基因mRNA在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大脑和卵巢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结果表明: CaPZP2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最低,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卵巢中CaPZP2基因的表达水平大约是肝脏中的85,932倍。其他组织中,CaPZP2基因仅有微量的表达。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一步检测了CaPZP2和CaPZP3基因mRNA在卵巢组织不同发育阶段中差异性表达。分析结果显示,两个CaPZP基因在4-8月龄早期发育的卵巢中表达水平较高,在9-12月龄晚期的卵巢中,表达水平急剧降低。原位杂交实验也证实CaPZP2基因在卵母细胞发育的早期检测到较强的杂交信号,发育晚期杂交信号减弱。在卵巢发育的不同时期,这两个基因具有相同的表达模式。四、一段特殊的1097bp启动子序列被克隆,该序列是CaPZP2和CaPZP3.2基因的共用启动子序列。将该启动子序列从顺反方向上插入到修饰的pAcGFP1-1载体中。质粒瞬时转染cos-7细胞系。在cos-7细胞中观察到较强的GFP荧光信号。由此,我们鉴定出了一段特殊的启动子序列,该序列利用顺反方向上相同的调控元件,启动了CaPZP2和CaPZP3.2基因的表达。
易伟佳[3](2013)在《萍乡红鲫卵母细胞发育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其中的表达和定位》文中指出本文采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了萍乡红鲫早期性腺发育和丝裂原活化激酶(MAPK)在卵母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为鱼类性腺发育研究和养殖生产提供了理论研究,研究结果如下:萍乡红鲫早期性腺发育组织学观察表明:在早期性腺发育时期过程中,原始生殖细胞(PGCs)沿着肠系膜背侧进行迁移,不断地进行增殖发育,最后聚集到生殖嵴上(靠近肠管和肾管),形成原始性腺。在出膜前期,首次观察到靠近肠系膜背侧和卵黄囊的PGC,细胞大且透亮,染色浅,卵黄囊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5日龄时PGCs迁移到生殖嵴上,形成原始性腺,卵黄囊被完全吸收,50日龄的稚鱼开始出现了组织学分化,原始性腺形成卵巢。萍乡红鲫卵母细胞发育形态观察结果:根据细胞的大小和形态特征、核质比大小、核仁数目、嗜酸碱性、滤泡膜的组成和变化等特征,萍乡红鲫卵母细胞可分为6个时相1-6。第1时相卵母细胞:卵原细胞成簇排列,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核占细胞的绝大部分;细胞大小为:15.77um~32.77um。第2时相卵母细胞:呈圆形、椭圆形和多角形的圆形,体积变大,核仁数目增多,产卵板形成,细胞呈嗜碱性,细胞大小为69.40um~119.92um。第3时相卵母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出现液泡和放射带,液泡形态由小到大,数量由少到多,充满着细胞质,双层滤泡膜,呈弱嗜酸性,晚期出现卵黄颗粒,细胞大小为68.63um~372.73um。第4时相卵母细胞:卵黄颗粒逐渐充满了卵母细胞,晚期卵母颗粒数量增多且融合成块状,细胞核体积越来越小,并向动物极移动,油滴由小聚合成为大油滴,放射纹明显。细胞大小为317.2um~1003.06um。第5时相卵母细胞:细胞核消失只留下类似细胞核状的核区,核膜消失,核仁消失。这个时期的卵母细胞为成熟的卵子等待受精。大小为卵母细胞时期最大的为:1043.28um~1144.23um。第6时相卵母细胞:为退化的卵母细胞,组织学观察卵巢中有大量正在消化吸收的卵母细胞和消化后的卵母细胞,还有一些2、3、4时相的卵母细胞MAPK免疫组织化学结果:MAPK在萍乡红鲫各个时相卵母细胞中的表达有差异,在第2时相卵母细胞中没有表达,在第3时相开始表达,最初出现在细胞质中靠近细胞膜的位置,第4时相MAPK的表达量迅速增加,并几乎充满着整个细胞质,第5时相MAPK不仅分布在细胞质中,还向核区迁移,以上结果显示MAPK是从细胞质靠近卵膜部分逐渐向细胞核处迁移,且在第3时相开始表达直到第5时相(受精结束)后消失。暗示MAPK在萍乡红鲫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中起调控第一次减数分裂阻滞启动的作用。
花育旗[4](2010)在《萍乡红鲫胰蛋白酶提取纯化及酶原前体cDNA克隆、序列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运用亲和层析等方法对萍乡红鲫胰蛋白酶进行提取与纯化,并对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运用分子克隆手段获得了胰蛋白酶原前体基因,并对其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以及预测的蛋白质高级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胰蛋白酶的提取纯化利用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以鸡卵粘蛋白为配基的Sepharose4B-CL亲和层析等方法,得到一种萍乡红鲫胰蛋白酶,经SDS-PAGE分析,该酶的分子量为24kDa。2、pH和温度对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以BAEE(N-苯甲酰-L-精氨酸乙酯)为底物,研究得出酶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7.5。3、胰蛋白酶原前体基因全长cDNA序列利用分子克隆方法从萍乡红鲫中获得胰蛋白酶原前体全长cDNA为866bp,包括5’端非编码区21bp,3’非编码区107bp。4、酶原前体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分析萍乡红鲫胰蛋白酶原前体基因开放阅读框编码246个氨基酸序列,包括15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8个氨基酸的激活肽,含有保守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三联体结构(His63,Asp107和Ser200)和决定底物特异性的必不可少的天冬氨酸残基(Asp194);具有12个半胱氨酸(Cys,C)残基,可形成6个二硫键。5、酶原前体基因的同源性分析由系统进化树推断,萍乡红鲫与中华倒刺鲃属于同一分支,两者同源性最高。6、酶原前体基因推导蛋白的分析及其结构预测。对由胰蛋白酶原前体cDNA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得到蛋白质的分子量Wm=26341.8Da,等电点pI=6.48,其氨基酸组成中丝氨酸(Ser)含量最高,占整个氨基酸数目的13.82%,其次为甘氨酸(Gly)为9.76%;二级结构预测表明该蛋白质二级结构包含四种形式(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随机卷曲)。
王鹏[5](2010)在《萍乡红鲫Hira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多克隆抗体制备》文中研究表明萍乡红鲫(Pingxiang red-transparent crucian carp, Carassius auratus var. Pingxiangnensis)是分布在江西省萍乡地区的天然三倍体鲫突变体,经人工选育后获得的遗传性状基本稳定的后代,具有两性生殖和雌核发育两种生殖方式。Hir/Hira基因是一种组蛋白基因表达负调节因子,其产物HIR/HIRA作为组蛋白的伴侣蛋白,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发挥不同的作用。HIRA蛋白家族最显着的特点是氨基酸序列N端存在7个高度同源的WD40结构域,此结构域常介导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调节,在信号转导、蛋白运输、染色体修饰、转录或RNA加工、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另据报道称Hira基因可能对鱼类精核解凝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以萍乡红鲫为材料,对Hira基因在三倍体鱼类中基因构成及表达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为研究该基因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打下基础。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SMART cDNA合成和RACE-PCR等技术,克隆得到全长cDNA序列,长度为3851bp,包含一个3033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010个氨基酸。为提交和查阅序列方便,将此序列命名为C.auratus var.Pingxiangnensi-HIRA(简写为Cavp-HIRA),并提交到NCBI录入GenBank中,登录号为HM067834。另外,通过生物软件分析,发现萍乡红鲫Hira基因与银鲫Hira基因在进化分类上存在较高的同源性,并且在其推导氨基酸序列N端包含7个WD40区,因而推定萍乡红鲫HIRA属于HIRA蛋白家族。2.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Hira基因在萍乡红鲫心、肝、脾、肾、脑、肌肉、精巢、卵巢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该基因在卵巢中大量表达,而在其余组织中存在少量表达或是不表达的情况,与所做的RT-PCR结果基本吻合。3.在克隆得到的序列开放阅读框内,选取了一段长550bp的保守结构域进行了蛋白原核表达,用亲和层析法纯化了表达产物,利用紫外吸收差法测定纯化蛋白浓度,并将其作为抗原免疫家兔,成功制备了多克隆抗体,以便用于后期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等实验。本研究为萍乡红鲫Hira基因在鱼类遗传发育方向的研究打下基础。
万丽娟[6](2007)在《饥饿和恢复投喂对萍乡肉红鲫补偿生长的影响》文中认为在实验室内可控条件下,运用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方法,在繁殖季节对二龄性成熟萍乡肉红鲫亲本200尾(体重80.65±6.43g,体长16.66±0.21cm)进行了补偿生长的研究。研究了不同饥饿处理时间(0d、5d、10d、15d)和相同恢复投喂时间(15d)后对萍乡肉红鲫生长形态、自身生物化学组成、血液生化指标、血清中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三种酶活性、耗氧情况的影响,从而判定萍乡肉红鲫饥饿的补偿生长能力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无论饥饿5d、10d、15d恢复投喂15d的萍乡肉红鲫都具有补偿生长能力,且补偿生长能力是由于摄食量增大和饵料转化率提高两种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在繁殖季节,性成熟的2龄萍乡肉红鲫亲本体宽、体高最为敏感,体重次之,体长、全长不敏感;在描述鱼类营养地位的形态指标中,萍乡肉红鲫的成熟系数最为敏感,比肝重次之,肥满度不敏感。(3)饥饿对萍乡肉红鲫血液组分、肌肉成分有显着的影响,但都能在恢复投喂后完全恢复。(4)萍乡肉红鲫动用体内贮存物质的顺序是糖原—脂肪—蛋白质,位置顺序是血液、性腺、肌肉。(5)饥饿15d对萍乡肉红鲫的肝脏机能没有造成显着性伤害。(6)饥饿过程中萍乡肉红鲫静息代谢率降低,所需运输的氧也相应减少,血红蛋白的含量降低;在恢复投喂过程中,萍乡肉红鲫静息代谢率升高。
康升云,王启林,余智杰,张忠萍,肖增雪,范鸿潮[7](2001)在《萍乡肉红鲫资源调查报告》文中提出萍乡肉红鲫为分布于江西萍乡市的地方性鲫鱼种群 ,因其鳃盖、鳞片透明通体呈肉红色而得名。本文介绍了萍乡肉红鲫的养殖历史、资源现状、生物学特性
二、萍乡肉红鲫资源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萍乡肉红鲫资源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配子发生、性腺发育以及性逆转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硬骨鱼类性腺发育的研究进展 |
1.1 硬骨鱼类性腺的基本结构 |
1.1.1 精巢的基本结构 |
1.1.2 卵巢的基本结构 |
1.2 硬骨鱼类性腺的发育 |
1.2.1 精巢的发育 |
1.2.2 卵巢的发育 |
1.3 硬骨鱼类配子的发生 |
1.3.1 精子的发生 |
1.3.2 卵子的发生 |
1.4 硬骨鱼类的性逆转现象 |
第二章 四指马鲅的精巢发育和精子发生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本来源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精巢的组织结构特征 |
2.2.2 精巢发育及精子发生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 |
2.3 讨论 |
2.3.1 四指马鲅的精巢结构类型 |
2.3.2 四指马鲅的精巢发育分期 |
2.3.3 四指马鲅的精子发生 |
第三章 四指马鲅的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本来源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卵巢的组织结构特征 |
3.2.2 卵子发生过程 |
3.2.3 卵巢发育的组织学特征 |
3.3 讨论 |
3.3.1 四指马鲅的卵巢结构 |
3.3.2 四指马鲅的卵巢发育特点 |
3.3.3 四指马鲅的卵子发生特点 |
3.3.4 四指马鲅的产卵类型 |
第四章 四指马鲅的性逆转过程初步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本来源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0 各形态性状和性别比例统计 |
4.2.1 性腺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特征 |
4.2.2 性逆转过程的组织学变化 |
4.2.3 性逆转过程中的细胞凋亡 |
4.3 讨论 |
4.3.1 四指马鲅性逆转的特点 |
4.3.2 环境因子对四指马鲅性逆转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萍乡红鲫卵母细胞组化及ZP(zona pellucida)基因的分子特征和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鱼类与其它动物受精生物学 |
1.2 透明带 (zona pellucida) ZP 基因研究概况 |
1.2.1 透明带的组成与结构特征 |
1.2.2 ZP 基因功能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萍乡红鲫卵母细胞中蛋白、糖类和脂肪的组化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蛋白质的显色方法(DNFB 法) |
2.2.2 糖原显色方法(PAS 反应) |
2.2.3 脂类显色方法(溴-苏丹黑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不同时相的卵母细胞 DNFB 染色 |
2.3.2 不同时相的卵母细胞中 PAS 染色 |
2.3.3 卵母细胞中溴-苏丹黑染色脂类 |
2.4 讨论 |
第三章 萍乡红鲫 ZP 基因克隆及其基因组结构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萍乡红鲫卵壳蛋白的分离和纯化 |
3.2.2 RACE-PCR 引物设计 |
3.2.3 萍乡红鲫卵巢组织总 RNA 提取 |
3.2.4 RNA 反转录成 cDNA |
3.2.5 萍乡红鲫 ZP2 基因 cDNA 全长克隆 |
3.2.6 萍乡红鲫四个基因组 DNA 文库的构建 |
3.2.7 GenomeWalker 法步移 ZP 基因组及其启动子序列 |
3.2.8 回收目的片段,与载体连接,感受态细胞制备以及转化测序 |
3.3 实验结果 |
3.3.1 萍乡红鲫卵壳蛋白的分离纯化 |
3.3.2 萍乡红鲫 ZP2 基因全长克隆和序列分析 |
3.3.3 萍乡红鲫 ZP3 基因 cDNA 以及 domain 结构域分析 |
3.3.4 萍乡红鲫四个基因组 DNA 文库的构建 |
3.3.5 步移 ZP2 基因启动子序列以及 ZP3.2 基因组序列 |
3.3.6 步移 ZP2 基因组序列以及 ZP3.1 基因组序列 |
3.3.7 萍乡红鲫 ZP3.1,ZP2 和 ZP3.2 基因组序列拼接和图示 |
3.3.8 分析 ZP2 和 ZP3.2 启动子序列 |
3.4 讨论 |
3.4.1 萍乡红鲫卵壳蛋白组分分析 |
3.4.2 萍乡红鲫 ZP2 和 ZP3 基因序列分析 |
3.4.3 萍乡红鲫基因组结构以及启动子序列分析 |
第四章 萍乡红鲫 ZP 基因表达模式及其启动子活性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萍乡红鲫多个组织总 RNA 提取 |
4.2.2 RNA 反转录成 cDNA |
4.2.3 荧光定量 PCR 检测萍乡红鲫 ZP 基因的表达 |
4.2.4 ZP2 基因原位杂交分析 |
4.2.5 构建萍乡红鲫 ZP3 和 ZP2 基因启动子与 GFP 的表达载体 |
4.2.6. 瞬时转染质粒进入 COS-7 细胞 |
4.3 结果 |
4.3.1 萍乡红鲫 ZP2 基因多个组织的差异性表达 |
4.3.2 萍乡红鲫卵母细胞不同发育时期 ZP2 和 ZP3 基因的表达 |
4.3.3 萍乡红鲫 ZP2 和 ZP3 基因启动子活性分析 |
4.4 讨论 |
4.4.1 萍乡红鲫多个组织 ZP2 基因差异性表达 |
4.4.2 萍乡红鲫卵母细胞不同发育时期 ZP2 和 ZP3 基因的表达分析 |
4.4.3 萍乡红鲫 ZP 基因启动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萍乡红鲫卵母细胞发育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其中的表达和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鱼类原始生殖细胞的研究概述 |
1.1.1 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特征和结构特点 |
1.1.2 原始生殖细胞的起源 |
1.1.3 原始生殖细胞的迁移路径和方式 |
1.1.4 原始生殖细胞的迁移机制 |
1.1.5 鱼类原始性腺别分化的研究 |
1.2 鱼类卵母细胞周年发育研究 |
1.2.1 卵母细胞发育分期标准 |
1.2.2 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的结构 |
1.3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鱼类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中的作用 |
1.3.1 MAPK概述 |
1.3.2 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 |
1.3.3 MAPK在鱼类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作用 |
1.4 萍乡红鲫的研究进展 |
1.4.1 萍乡红鲫介绍 |
1.4.2 萍乡红鲫生物学研究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萍乡红鲫原始生殖细胞的起源迁移及分化过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实验步骤 |
2.2 结果 |
2.2.1 萍乡红鲫PGCs的特征 |
2.2.2 萍乡红鲫PGCs的迁移路径 |
2.3 讨论 |
2.3.1 萍乡红鲫原始生殖细胞迁移路径 |
2.3.2 萍乡红鲫性腺分化 |
图版说明 |
第3章 萍乡红鲫卵母细胞周年发育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实验步骤 |
3.2 结果 |
3.2.1 核质比分析 |
3.2.2 卵母细胞发育时相划分 |
3.2.3 卵巢发育分期 |
3.3 讨论 |
3.3.1 核质比分析 |
3.3.2 产卵类型 |
图版说明 |
第4章 MAPK在萍乡红鲫卵母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配备 |
4.1.3 实验方法 |
4.1.4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 |
4.1.5 冰冻切片染色 |
4.2 结果 |
4.3 讨论 |
图版说明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萍乡红鲫胰蛋白酶提取纯化及酶原前体cDNA克隆、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萍乡红鲫简介 |
1.2 胰蛋白酶的研究 |
1.2.1 胰蛋白酶的简介 |
1.2.2 胰蛋白酶分离纯化 |
1.3 鱼类胰蛋白酶的性质研究 |
1.3.1 pH对鱼类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1.3.2 pH对鱼类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1.3.3 鱼类胰蛋白酶分子量的研究 |
1.4 胰蛋白酶(原)基因研究 |
1.4.1 真菌类 |
1.4.2 圆口类 |
1.4.3 两栖类 |
1.4.4 鸟类 |
1.4.5 昆虫类 |
1.4.6 甲壳类 |
1.4.7 哺乳类 |
1.4.8 鱼类 |
1.5 胰蛋白酶的应用研究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萍乡红鲫胰蛋白酶的分离与纯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萍乡红鲫胰蛋白酶的分离纯化 |
2.2.2 pH、温度对萍乡红鲫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萍乡红鲫胰蛋白酶的分离纯化 |
2.3.2 pH、温度对萍乡红鲫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第三章 萍乡红鲫胰蛋白酶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总RNA的提取 |
3.2.2 中间片段的检测 |
3.2.3 5’末端与3’末端检测 |
3.2.4 萍乡红鲫胰蛋白酶基因cDNA序列分析 |
3.2.5 基因推导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发生树分析 |
3.2.6 胰蛋白酶氨基酸序列分析 |
3.2.7 胰蛋白酶原前体信号肽与激活肽分析 |
3.2.8 萍乡红鲫胰蛋白酶二级结构预测 |
3.3 讨论 |
3.3.1 总RNA提取 |
3.3.2 胰蛋白酶原的信号肽和激活肽 |
3.3.3 胰蛋白酶氨基酸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萍乡红鲫Hira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多克隆抗体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Hira基因的的研究概况 |
1.1.1 Hira的结构域特点及功能 |
1.1.2 Hira基因在多种生物体中的研究情况 |
1.1.3 Hira基因功能的概况 |
1.2 鱼类雌核发育研究概况 |
1.3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萍乡红鲫Hira基因cDNA全序列克隆与组织特异性表达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采集 |
2.1.2 引物设计 |
2.1.3 萍乡红鲫总RNA的提取 |
2.1.4 RNA的检测 |
2.1.5 SMART cDNA的合成 |
2.1.6 Hira基因cDNA中间序列克隆 |
2.1.7 RACE-PCR扩增Hira基因cDNA全长 |
2.1.8 Hira cDNA序列拼接、验证及同源性分析 |
2.1.9 荧光定量PCR检测萍乡红鲫不同组织Hira基因表达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总RNA的提取 |
2.2.2 Hira基因序列全长的克隆 |
2.2.3 萍乡红鲫Hira基因序列全长基本分析 |
2.2.4 萍乡红鲫Hira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5 荧光定量PCR检测萍乡红鲫Hira基因组织表达特征 |
2.3 讨论 |
第3章 萍乡红鲫Hira基因蛋白表达与多克隆抗体制备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蛋白表达所用引物的设计 |
3.1.2 表达片段PCR扩增 |
3.1.3 PCR产物切胶回收 |
3.1.4 萍乡红鲫pEASY-El-HIRA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3.1.5 重组质粒的诱导与表达 |
3.1.6 亲和层析纯化表达的蛋白 |
3.1.7 紫外吸收差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
3.1.8 多克隆抗体制备 |
3.1.9 ELISA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 |
3.2 结果 |
3.2.1 目的表达片段PCR扩增结果 |
3.2.2 PCR产物回收结果 |
3.2.3 pEASY-El-HIRA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
3.2.4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 |
3.2.5 HIRA融合蛋白的分析与纯化 |
3.2.6 HIRA融合蛋白的浓度测定 |
3.2.7 ELISA间接法测定多克隆抗体效价 |
3.3 讨论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饥饿和恢复投喂对萍乡肉红鲫补偿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补偿生长研究概况 |
1.1 补偿生长 |
1.1.1 补偿生长概念 |
1.1.2 补偿生长的类型 |
1.1.3 补偿生长的机制 |
1.1.4 实验设计思路 |
1.1.5 补偿生长的影响因素 |
1.1.6 补偿生长研究存在的问题 |
1.1.7 补偿生长的意义 |
1.2 鱼类补偿生长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二节 鱼类饥饿研究的概况 |
1.1 饥饿对鱼类形态性状的影响 |
1.2 饥饿对代谢水平的影响 |
1.3 饥饿、再投喂对鱼类生化成分的影响 |
1.3.1 对鱼类自身组织成分的影响 |
1.3.2 对贮能物质的影响 |
1.4 饥饿对酶活性的影响 |
1.5 饥饿对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
1.5.1 生理指标 |
1.5.2 生化指标 |
1.6 饥饿对鱼类组织结构的影响 |
1.7 饥饿对动物存活的影响 |
1.8 饥饿对鱼类摄食行为的影响 |
1.8.1 摄食风险 |
1.8.2 摄食等级系统分化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1.1 萍乡肉红鲫的研究概况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3 本研究的意义 |
1.4 本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萍乡肉红鲫补偿生长特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鱼的来源及驯化 |
2.2.2 实验时间 |
2.2.3 实验设计 |
2.2.4 饲喂方法与日常管理 |
2.2.5 数据处理与统计 |
2.3 结果 |
2.3.1 短期饥饿胁迫对萍乡肉红鲫活动行为的影响 |
2.3.2 饥饿和恢复投喂对形态性状指标的影响 |
2.3.2.1 体长、全长、体宽、体高 |
2.3.2.2 体重 |
2.3.2.3 肥满度、比肝重、成熟系数 |
2.3.2.4 摄食量 |
2.3.2.5 特殊生长率、摄食率及转化率 |
2.4 讨论 |
2.4.1 关于补偿生长实验的设计 |
2.4.2 短期饥饿胁迫对萍乡肉红鲫生长特征的影响 |
2.4.3 萍乡肉红鲫的补偿生长及其机制 |
2.4.3.1 萍乡肉红鲫的补偿生长类型 |
2.4.3.2 萍乡肉红鲫的补偿生长的机制 |
第三章 饥饿和恢复投喂对萍乡肉红鲫体成分和血液生化成分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来源及驯化 |
3.2.2 实验时间 |
3.2.3 实验设计 |
3.2.4 饲喂方法与日常管理 |
3.2.5 样品制备及测定 |
3.2.5.1 血清的制备和测定 |
3.2.5.2 肌肉和肝脏样品的制备和测定 |
3.2.6 数据处理及统计 |
3.3 结果 |
3.3.1 饥饿及恢复投喂对萍乡肉红鲫血液生化成分的影响 |
3.3.1.1 饥饿及恢复投喂对萍乡肉红鲫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3.1.2 饥饿及恢复投喂对萍乡肉红鲫血清中三种酶含量的影响 |
3.3.2 饥饿及恢复投喂对萍乡肉红鲫自身生化成分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饥饿恢复投喂对萍乡肉红鲫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2 饥饿恢复投喂对萍乡肉红鲫肌肉生化组成的影响 |
3.4.3 饥饿恢复投喂对萍乡肉红鲫血液三种酶的影响 |
第四章 萍乡肉红鲫饥饿及恢复投喂耗氧率和血红蛋白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鱼的来源、驯化及日常管理 |
4.2.1.1 鱼种来源 |
4.2.1.2 萍乡肉红鲫的驯养 |
4.2.1.3 鱼的日常管理 |
4.2.2 实验设计 |
4.2.3 实验方法 |
4.2.3.1 耗氧量和耗氧率的测定 |
4.2.3.2 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 |
4.3.1 萍乡肉红鲫饥在饿期的耗氧率、血红蛋白的变化 |
4.3.2 萍乡肉红鲫饥在恢复投喂期的耗氧量、血红蛋白的变化 |
4.4 讨论 |
4.4.1 萍乡肉红鲫饥饿状态下及恢复投喂后耗氧率的变化 |
4.4.2 萍乡肉红鲫饥饿状态下及恢复投喂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萍乡肉红鲫资源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调查方法 |
2 调查结果 |
2.1 地理地貌 |
2.2 水文水质及气象 |
2.3 资源分布 |
2.4 资源状况 |
2.5 生物学特性 |
2.5.1 外部形态特征 |
2.5.2 可数性状 |
2.5.3 可比性状 |
2.5.4 生活习性 |
2.5.5 食性与生长 |
2.5.6 繁殖习性 |
3 小结 |
四、萍乡肉红鲫资源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配子发生、性腺发育以及性逆转的研究[D]. 蓝军南.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2]萍乡红鲫卵母细胞组化及ZP(zona pellucida)基因的分子特征和表达分析[D]. 史建伍. 南昌大学, 2014(01)
- [3]萍乡红鲫卵母细胞发育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其中的表达和定位[D]. 易伟佳. 南昌大学, 2013(02)
- [4]萍乡红鲫胰蛋白酶提取纯化及酶原前体cDNA克隆、序列分析[D]. 花育旗. 南昌大学, 2010(05)
- [5]萍乡红鲫Hira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多克隆抗体制备[D]. 王鹏. 南昌大学, 2010(04)
- [6]饥饿和恢复投喂对萍乡肉红鲫补偿生长的影响[D]. 万丽娟. 南昌大学, 2007(06)
- [7]萍乡肉红鲫资源调查报告[J]. 康升云,王启林,余智杰,张忠萍,肖增雪,范鸿潮. 江西水产科技,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