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型现代公共建筑卫生间的设计理念(论文文献综述)
卢亚娟[1](2021)在《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之木结构体系适宜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类蒙古包在延承传统蒙古包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土木类、或其他新型材料及建造逻辑,创造出不同的空间形态,满足当代牧民对空间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实地调研及案例分析,可发现蒙古包作为蒙古族传统住居,以哈那、乌尼、套脑等小构件装配式为主,显然无法满足类蒙古包空间形态多样化的需求,导致类蒙古包空间形态受结构形式的制约而呈现滞后性。现代类蒙古包采用混凝土、砖混、钢结构等建筑材料,使地域性文化减弱,同时对草原环境造成破坏,使传统蒙古包的现代传承被失语性表达。在当今注重生态可持续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人居环境与地域性文化更为关注与重视,而木材在材料特性、空间感受及结构形式的独特性与适宜性,深受欢迎被广泛应用。因此,呼吁回归地域性,以木结构对其现代结构形式进行更新替换,创造出新型类蒙古包空间形态,成为当下值得探究的课题。本论文试图将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与适宜性木结构相结合,以期解决当下存在的空间形态与结构的适应性问题,改善类蒙古包的存在现状,拓展其空间适用范围,对传统进行延承与再现。论文研究内容首先通过调研与对国内外案例解析,对类蒙古包空间形态进行整理与归纳,发掘其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对木结构建筑空间结构体系解析,了解木材特性与结构形式,探究与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相匹配的结构形式。再通过对类蒙古包空间设计适应性探讨,对历史同源范例中的向心收分式与穹窿式的空间形态进行转译尝试,以期对现有类蒙古包空间形态进行补充与完善。最后,通过将适宜性木结构与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相结合进行研究性转译设计呈现,从而为木结构类蒙古包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董照国[2](2021)在《刘家琨建筑思想 ——从《明月构想》出发探究刘家琨建筑理论》文中研究指明刘家琨的建筑思想有一条明线和一条暗线。他以“低技策略”和“人文关怀”被建筑业界熟知,其建筑设计的成就也被业界认可,其建筑思想有被其他建筑师研究的价值,也值得在未来的建筑史教科书中留下一笔,这是他建筑思想的明线。而作为建筑学毕业又从事文学创作然后又回到建筑行业的一个人,其建筑思想不止可以从建成作品与专业着作中去发现,其文学作品中会反映出他对建筑学和建筑行业的思考,这里可以找出一条暗线。这些对秩序与自由、集体与个人的辨证思考以及迷宫和废墟的隐喻最终反映到了他的建筑作品中。在刘家琨的建筑作品中,既有像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体现他对凌驾于集体之上的宗教秩序和其世俗化趋势的理解;又有成都当代美术馆,靠第五立面服务于城市公共空间;也有像胡慧珊纪念馆,表达对个人的人文关怀;还有西村大院面向集体,回到日常。建筑作品的背后都离不开刘家琨对于秩序与自由两条主线的辨证思考。由于刘家琨专心建筑设计之前完成了他所有的文学创作,因此解读他的建筑思想,需要从他的文学作品开始进行。另外,理解刘家琨设计理念的重要参考是德国哲学家、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家瓦尔特·本雅明的《艺术社会学三论》(南京大学出版社)。本雅明的讨论成功将艺术的根基转移到政治上,使得艺术品从膜拜价值中解放出更多展示价值,建筑师的社会功能在现代社会由服务极少数转向回应集体诉求。这一点构成了刘家琨的设计中重构集体与个人记忆的根据,并成为一种驱动力。另一方面,本雅明经常提到的“灵韵与大众”则能够对应解释刘家琨作品中的秩序与自建活动。“此时此地”一词更是直接被借用成为刘家琨对其2003年之前作品的总结。刘家琨的主要空间手法——包括废墟、迷宫——的来源都与本雅明的理论有联系。本文会从刘家琨的文学作品为开端,尤其是他的长篇小说《明月构想》,对其中的人物情节进行分析与解读,从文本背后发掘他对于现代建筑的思考,再回归建筑作品,评价与鉴赏其设计成果。本雅明的社会学理论作为主要依据贯穿全文,为全面解读刘家琨的作品,提供也为当代及未来的中国建筑城市学习和借鉴刘家琨的作品提供更全面的参考。通过了解刘家琨的建筑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关系,为当代国内建筑实践与城市建设提供借鉴与启发。
张静雅[3](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指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张斯[4](2021)在《建筑包容性策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策划是建筑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建筑设计思想与工具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在包容性社会发展与包容性设计思潮的共同引领下,针对建筑领域中出现的对弱势群体关注不足和实践难以弥合认识的差距,亟需一种在包容理念注入下而形成的新的建筑设计理论,以对实践进行科学引导。本研究选取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论——建筑策划作为研究对象,认为建筑策划包含以包容性价值为基础的策划内容,并对包容理念介入下形成的建筑包容性策划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根据建筑策划的基本原理,重新对社会包容理论、包容性规划理论、包容性设计理论、环境行为心理理论、建筑策划与设计理论进行整合思考,通过对各理论的核心内容与相互关系进行归纳,推理演绎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理论与方法。本研究是基于包容理念对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在建筑包容性策划理论研究部分,首先就包容性设计所表达的核心价值进行提炼,并与建筑环境结合,形成建筑包容性的核心概念。对建筑包容性进行深入剖析,建立起二元、多元、多维与相对的价值认知。将建筑包容性与建筑策划再次结合,形成以包容理论中最为核心的包容性价值为基础、以包容性问题、多样使用者、包容性建筑空间环境几方面区别于传统建筑策划的新的建筑策划理论。根据对建筑包容性的理论阐释,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涵义、要素、类型与目标,构建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建筑包容性策划方法研究部分,首先探讨了价值、问题与策划程序建构的关系,提出基于包容性价值的问题搜寻过程。将建筑策划与设计的程序与剑桥包容性设计轮相结合,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与设计的运作时序。再依据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原理,以挪威建筑包容性设计程序模型为原型,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任务与构成框架。针对建筑包容性策划中环境解析、角色描述、问题搜寻等阶段,提出建筑环境信息获取、建筑使用者角色建立、“人-环境”系统中包容性问题研究、空间情境创构的策划方法,以此构建了由包容性问题发现、包容性问题研究至包容性问题解决的建筑包容性策划核心方法体系。本研究将包容性理论与建筑策划理论贯穿融合,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研究探索。首先,本研究构建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研究框架,拓展了基于包容性的建筑策划新领域。论文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在“人-环境”系统视角下构建了面向建筑使用者与建筑环境包容关系的建筑包容性策划研究框架。论文将价值思辩作为建筑设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提出了基于包容性价值的建筑策划新论题,并从其提出、原理、程序与方法几方面构建了相应研究框架,为建筑策划理论的创新研究提供参考。其次,本研究构建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以使用者为中心的建筑策划原理。论文将建筑包容性策划与传统建筑策划相对比,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涵义,即建筑包容性策划是一种以包容性价值为基础、以包容性问题为核心、以多样使用者为主导、以包容性空间环境策划为内容的建筑策划。论文基于建筑策划原理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要素、类型与目标,实现了在当代人本设计思潮下对建筑策划基本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再次,本研究提出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与应用方法,为建筑包容性策划提供了技术支撑。论文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程序是基于包容性价值的问题搜寻过程,在传统建筑策划问题搜寻法的基础上,结合剑桥包容性设计轮、挪威建筑包容性设计过程等理论模型,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论文在传统建筑策划方法基础上,融入基于共情的环境认知、体验与评估方法,基于人本设计的使用者角色描述方法,基于建筑师与使用者不同接触程度的包容性问题研究方法与基于软系统分析的空间情境创构方法,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应用方法。论文以案例研究为主要论证方法,选取若干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案例对论文提出的策划方法进行了应用阐释,并得出包容性环境设计导则为环境创构进行指导与建议,论证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理论与方法合理、有效,从方法层面为包容性环境的创构提供技术支持。
韩璐[5](2021)在《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在城镇化进程的冲击下,乡村建筑闲置已成为普遍问题。面对当前乡村粗放的建设现状以及乡村发展的切实需要,相关政策不断出台,旨在激活乡村闲置建筑为首的资源闲置问题。王上村作为杨陵区乡村振兴建设示范村,在建设中同样面临着村庄中数目众多的建筑资源闲置问题,闲置的公共建筑资源虽然不似传统村落中有着极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性建筑,但依然有其自身特定的意义。当前,如何立足于村庄发展对村庄的闲置公共建筑资源制定适宜的改建再用方法,成为当下王上村空间建设与村庄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改建与再利用的实践及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了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现状调查、价值判断、实例的设计与实践以及改建与再利用的方法提取四部分内容。首先,全面了解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的历史背景以及现状使用情况,从中选取用于改建再用的建筑个案予以详细研究,结合建筑的特征以及现状综合性能的分析结果,提取价值特征,明确改建与再利用实施的依据。其次,对现状调查中选取的村小教工东楼、村大礼堂以及村小南北学堂三组闲置公共建筑的具体实践予以总结,梳理从设计到实践,再到反思总结的全过程,涵盖现状研究、设计原则、策略研究、方案设计以及施工建造多重环节、多个阶段。最后,依据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实践,结合价值判断梳理出延续、传承、引导以及循环的改建再用原则,建立全面系统化的改建再用理念,再依据实践对象梳理出三种现存状态类型(基本完整、较为完整、非完整)分类构建出保护修补、整治置换与分解重构三种改建再用模式,以及功能空间、结构体系、形式要素、场地环境以及营造技艺五个方面的改建再用手法,形成完善的方法体系。研究主要结论:一是通过对现状建立精准的认知,从中提炼出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具有物质功能、文化传承、情感记忆以及经济资源四个方面的价值,明确了围绕价值体系展开相应设计与实践的路径;二是在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实践中具有立足于建筑本体、统筹村庄发展与既有资源的特点,建立了全面系统化的改建与再利用理念;三是在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的改建再利用实践中,针对不同建筑的现状情况与价值构成,构建出分类改建与再利用的模式,并结合建筑的五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手法,形成了指导设计与实践的方法体系。
李冬[6](2021)在《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高校建设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的背景下,针对老校区中的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成为建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建成至今已有六十余年,保留有建校前留存的营房以及其他旧建筑。然而,整体校园面临空间布局单一、场所记忆流失等问题,需要进行适度的改扩建以满足使用需求。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研究、相关案例分析与太平园校区现状调研为基础,提出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与设计方案,并总结设计经验。首先,通过对当下老校区改扩建现状、规划与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以及老校区旧建筑价值认知等研究背景的阐述,明确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以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相关的理论为基础,以价值认知与建筑现象学为依据,建构了包含空间布局、场所重塑以及技术支持三个主要方面的改扩建设计策略框架。此外,选取以老校区中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设计经验的总结。同时,通过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历史沿革、现状建筑与环境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明确改扩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扩建设计目标与指导思想。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设计策略包含外部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布局、空间形式表达以及相关技术支撑四大方面,设计内容从外部空间的整合、旧建筑空间的整合、航空限高下新建筑设计、环境场所重塑以及相关技术运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总结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再利用的设计经验以期为相似案例提供参考,并进行反思与展望。
苏振强[7](2020)在《厕所革命背景下景区公共厕所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我国的人均GDP突破一万元美金,经济的快速增长让我国早早进入万元美金社会,人们从物质生活逐渐转向精神生活的追求,旅游的需求与日俱增。2019年旅游业对于GDP综合贡献已达到10.94万亿元,占比GDP总量11.05%。景区公共厕所在旅游服务的提升中占据关键的一环,随着厕所革命的不断深入发展,旅游厕所的建设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文章回顾了公共厕所的发展历史以及厕所革命的发展历程,从根源处认识公共厕所的内涵要义和发展特点。带着从设计的角度研究公共厕所问题的初心,经过文献收集、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总结了国内外旅游厕所的建设现状和设计特色。以此为基础,结合针对调研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文章从建筑学的角度围绕人体、环境和文化的命题探讨景区公共厕所的设计策略。本文主要分为第一章是绪论,对景区公共厕所建设的背景进行阐述,界定了论文的相关概念、研究范围、探讨的目的与意义,并对国内外的公共厕所建设现状和理论现状进行梳理,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基础研究,阐述了公共厕所的发展历史和厕所革命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景区人群的特点和景区公共厕所的设计特性,对景区公共厕所相关设计理论进行梳理与建构。然后选取近期国内外景区公共厕所的优秀案例进行分析整理,了解和总结景区公共厕所的设计方法。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分别从景区公共厕所的规划布局、建筑设计和技术设计三个方面来深入探讨景区公共厕所的设计策略。第六章是设计实践部分,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花山岩画景区游客中心公共厕所进行设计上的探讨实践。最后是论文的结论部分。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归纳出对景区公共厕所有价值的设计策略,为今后厕所革命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同类型的设计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罗棋[8](2020)在《包头市中心城区固定式公共卫生间现状调查及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共卫生间是一个城市中一种基本的、普遍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公共设施,公共卫生间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水准以及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它不仅仅是城市对外的一个窗口,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综合发展程度和它的文明程度,同时,公共卫生间也是当地居民获得良好生活习惯、体验优质生活的城市公共服务载体。随着城市现代化生产生活的不断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与人文素养逐步提高,公共卫生间不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生理需求所在,更是赋予了功能性、舒适性以及人性化多功能设施的场所。这是一个从生理需求到心理需求的演变,其设计与拓展越来越值得设计师的关注与研究,不容忽视。本文以包头市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深入剖析城市公共卫生间建筑在城市环境中的建设模式、地域文化要素影响、国内外城市公共卫生间建筑设计的研究,通过查阅书籍、文献资料,对包头市中心城市区域的人居环境调查,分析对比各类数据,并且将国外与国内城市人居环境中的公共卫生间发展历史、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前人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方式,将其融会贯通到本文的设计研究中,应用在适用于包头城市中的固定式公共卫生间设计中。着眼包头的人居环境,根据包头的城市发展、民族特点、文化习俗这些方面,对城市公共卫生间的建筑外形特色设计,使用功能与细节思考,对不同的使用者分别考量,打造新形式的多功能、人性化的城市公共卫生间,使城市基础建设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通过从城市公共卫生间的建筑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研究分析,对于使用者视、听、嗅、触觉的影响,对于城市建筑形态,生态环境的社会影响,在大量的调研数据的基础上,本文有针对性的设计研究,通过实际参与设计的城市公共卫生间项目的总结和建成后运维情况的综合分析,完成对包头市城市中心区域固定式公共卫生间建设设计具有普适性的研究,为“厕所革命”在包头市城市发展进程中提供新动力。总之,公共卫生间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一个重要细节,需要设计者认真深入的研究,在建设设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改善空间和优化之处。越是城市和社会的细节,越要做好集成和管控,这需要具备先进的设计理念、精湛的建造工艺、高效的管理水平等各方面共同积极结合起来。我们要力求将身边诸如公共卫生间这类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做得安全、便捷、舒适,才能让每一个出行的人更加便利,这也是作为公民应该享有的尊严。
王浴安[9](2020)在《基于流线组织的冬奥场馆及场地无障碍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奥运会及残奥会对社会文明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从1948年伦敦康复运动会开始,残疾人的体育运动事业逐步受到关注,如今,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的承办,无疑对我国提出了一个相较以往更加艰巨的挑战,即如何应对大型体育赛事在山地、寒地环境下的无障碍设计。本文以赛时流线组织为切入点,对奥运场馆、场地的核心空间无障碍设计、无障碍标识系统、无障碍设施材质选择等内容开展研究分析,以期为场馆、场地无障碍环境营造满足赛事无障碍连续性通行要求和赛后转换通用性要求提供数据支持。论文第一章对特定环境下流线及无障碍设计的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框架进行基本阐述。第二章针对本文涉及到的流线组织和无障碍设计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并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第三章对国内外现有无障碍设计规范指南进行参数对比和量化研究,用表格的形式归纳整理其差异性及成因。第四章将量化参数与冬奥会场馆及场地的各大流线设计相结合,进行一系列重要空间节点的建模分析,主要包括场地与停车、建筑物入口、通道和坡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坐席和无障碍卫生间六大部分,并针对性的补充了低位服务设施、更淋空间、无障碍标识系统、无障碍设施材料选择和结合景观的无障碍设计等内容,完善无障碍流线组织的基本要素。第五章结合国内外现有冰雪项目的运营发展情况,前瞻性的论证如何合理利用冬奥项目的场馆及场地,使其既满足专业竞技水平,又能惠及普通大众。最后,本文论证无障碍设计在体育建筑方面的成熟与完备,能吸引大量残障人士和老年人轻松参与到冰雪项目中来,保障赛区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整体运营,以期明确我国有关体育项目无障碍建设的目标,提供建筑设计的量化参考依据,以点带面的推进国内无障碍通用设计理论的完善工作。
李滔[10](2020)在《基于碳平衡理论的吸碳型建筑设计研究 ——以小型公共建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全球碳排放总量已经达到濒危临界值,各国都响应号召展开了节能减排的行动。目前科学家已经对地球上已知的碳汇类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发现了一种新型碳汇来源,可以对大气中二氧化碳进行捕捉固定的载体“建筑”。已有研究证实,建筑的碳吸收能力主要来源于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产生的碱性物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固定。随着人口增多和人们对建筑空间要求的多元化,建筑建设量的增大使得我国建筑的碳吸收能力也不断增大,且碳吸收总量非常可观。目前虽然已有研究证实了建筑的碳吸收能力,但对于这种能力的研究和应用性探索较少。因此本文以碳平衡为基本理论,以混凝土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建筑碳吸收影响因素和吸碳型建筑的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本文首先从混凝土碳化原理出发,以微观视角从材料角度,环境角度,时间角度和化学角度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进而总结出混凝土碳化的影响因素,并得出这些影响因素是如何通过影响混凝土的碳化从而进一步对建筑碳吸收能力产生影响。接下来从建筑设计出发,探寻建筑设计与建筑碳吸收能力的关系,对影响因素进行细化,并选取影响较大,较为可控的材料因素,环境中的热湿因素进行探讨来指导建筑设计,进而总结出一套以促进建筑碳吸收为准则的并结合装配式建筑的吸碳型建筑设计方法。从建筑设计的不同阶段入手,通过碳吸收影响因素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来指导建筑设计。最后对吸碳型建筑设计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选取小型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的平面布局,结构形式,围护结构,建筑形态等方面进行设计研究,并且对建筑的碳吸收能力做出了评价。
二、大型现代公共建筑卫生间的设计理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型现代公共建筑卫生间的设计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1)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之木结构体系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木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类蒙古包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3 空间形态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类蒙古包建筑空间形态解析 |
2.1 类蒙古包建筑发展沿革 |
2.2 传统蒙古包空间原型解析 |
2.2.1 传统蒙古包空间秩序 |
2.2.2 传统蒙古包平面形态 |
2.2.3 传统蒙古包竖向空间形态 |
2.3 类蒙古包平面形态解析 |
2.3.1 类蒙古包空间秩序 |
2.3.2 传统类蒙古包平面形态 |
2.3.3 现代类蒙古包平面形态 |
2.4 类蒙古包竖向空间形态解析 |
2.4.1 单层竖向空间形态 |
2.4.2 复式竖向空间形态 |
2.4.3 多层竖向空间形态 |
2.5 类蒙古包外显空间形态解析 |
2.5.1 基于材料差异的形态变化 |
2.5.2 基于空间功能的形态变化 |
2.6 类蒙古包建筑的前沿探索解析 |
2.6.1 传统建筑结构形式的类蒙古包解析 |
2.6.2 现代建筑结构形式的类蒙古包解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木结构建筑空间结构体系解析 |
3.1 木结构特性解析 |
3.1.1 材料特性 |
3.1.2 结构特性 |
3.2 传统木结构建筑结构形式 |
3.2.1 抬梁式结构体系 |
3.3 现代木结构建筑结构形式 |
3.3.1 杆件结构体系 |
3.3.2 板壳结构体系 |
3.3.3 块材结构体系 |
3.4 木结构建筑节点构造 |
3.4.1 传统工程节点 |
3.4.2 现代工程节点 |
3.5 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与木结构的适宜性 |
3.5.1 圆形空间的适宜性结构 |
3.5.2 矩形空间的适宜性结构 |
3.5.3 多空间组合的适宜性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木结构类蒙古包空间设计适应性探讨 |
4.1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转译 |
4.1.1 类蒙古包的象征性内涵 |
4.1.2 类蒙古包的仪式化空间 |
4.1.3 类蒙古包的场所感 |
4.2 历史同源范例空间形态类比解析及补充转译 |
4.2.1 向心收分式空间形态 |
4.2.2 穹窿式空间形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木结构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研究性设计 |
5.1 方案设计一中国传统抬梁式木结构类蒙古包转译 |
5.1.1 方案定位及构思 |
5.1.2 空间组织形态 |
5.1.3 适宜性建造技术 |
5.1.4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
5.2 方案设计二快速装配式现代木结构类蒙古包 |
5.2.1 方案定位及构思 |
5.2.2 空间组织形态 |
5.2.3 适宜性建造技术 |
5.2.4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
5.3 方案设计三多空间组合式木结构类蒙古包 |
5.3.1 方案定位及构思 |
5.3.2 空间组织形态 |
5.3.3 适宜性建造技术 |
5.3.4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录 |
附录B 表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科研成果 |
个人简介 |
毕业设计图纸 |
(2)刘家琨建筑思想 ——从《明月构想》出发探究刘家琨建筑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已有研究 |
1.1.2 已有研究空白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刘家琨及其作品相关文献综述 |
1.4.1 .刘家琨及其作品 |
1.4.2 本雅明相关着作与建筑的关联 |
1.4.3 艺术根基的转变 |
1.4.4 小结 |
1.5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前进到建筑之前——《明月构想》解读 |
2.1 《明月构想》故事梗概 |
2.2 乌托邦、日常与社会革命 |
2.2.1 小说中的社会革命 |
2.2.2 现代建筑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
2.3 《明月构想》背后的建筑理论 |
2.3.1 迷宫印象 |
2.3.2 “光明城”与“明月新城” |
2.3.3 巨构式建筑与废墟的隐喻:建筑的时间性讨论 |
2.3.4 故事中的跃进式发展 |
2.3.5 小结 |
2.4 《明月构想》中面对的当代行业话题 |
2.4.1 建筑遗产保护 |
2.4.2 城市设计与民间自发建造活动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西村大院解读 |
3.1 “以空为空”:向群而生的策略与设计手段 |
3.2 行于黑暗,服务光明:园内的集体秩序与自发建造活动 |
3.2.1 “西村五柱式”——西村大院的平面秩序与立面秩序 |
3.2.2 隐喻时间性的材料及其秩序 |
3.2.3 园内的自适应性设计细节 |
3.2.4 自发建造活动 |
3.2.5 小结 |
3.3 西村大院办公区:非均质化的秩序包容诗学 |
3.3.1 不同的建筑策略 |
3.3.2 师法传统园林的诗意营造 |
3.3.3 抬升与遮蔽 |
3.3.4 小结 |
3.4 西村大院对当代中国城市的启示 |
3.4.1 当代城市公共生活的秩序与自由 |
3.4.2 当代建筑的时间诗意 |
3.4.3 小结 |
第四章 刘家琨的其它建筑作品解读 |
4.1 日本雕塑博物馆竞赛参赛作品 |
4.2 何多苓工作室 |
4.3 来自废墟的材料建构表达 |
4.3.1 蓝顶美术馆的“坝子”体量衔接 |
4.3.2 再生砖 |
4.3.3 再升屋 |
4.3.4 小结 |
4.4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
4.4.1 人造石 |
4.4.2 现代语境 |
4.4.3 凌驾于人间之上的宗教 |
4.4.4 设计语言的形成 |
4.4.5 小结 |
4.5 建川文革之钟博物馆 |
4.5.1 市井立面 |
4.5.2 剩余空间与象征意义 |
4.6 成都当代美术馆 |
4.7 胡慧姗纪念馆 |
4.8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
4.8.1 从成都到苏州 |
4.8.2 此时此地:园林语言的转译 |
4.8.3 小结 |
4.9 本章总结 |
第五章:总结与启示 |
5.1 对建筑师社会立场的反思 |
5.2 建筑与精神文化建设 |
5.2.1 住宅与文化精神建设 |
5.2.2 公共建筑与住宅建筑之间的拓扑空间 |
5.2.3 转译传统语言 |
5.3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片来源 |
致谢 |
(3)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4)建筑包容性策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建筑策划的研究 |
1.2.2 包容性策划与设计的研究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简析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社会包容理论 |
1.3.2 包容性规划理论 |
1.3.3 包容性设计理论 |
1.3.4 环境行为心理理论 |
1.3.5 建筑策划与设计理论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提出 |
2.1 包容性设计价值及辨析 |
2.1.1 包容性设计的雏形:无障碍与通用设计 |
2.1.2 包容性设计的价值原则 |
2.1.3 包容性设计价值的辨析 |
2.2 建筑包容性的价值认知论 |
2.2.1 建筑包容性的概念 |
2.2.2 建筑包容性的二元论 |
2.2.3 建筑包容性的多元论 |
2.2.4 建筑包容性的多维论 |
2.2.5 建筑包容性的相对论 |
2.3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涵义 |
2.3.1 以包容性价值为基础的建筑策划 |
2.3.2 以包容性问题为核心的建筑策划 |
2.3.3 以多样使用者为主导的建筑策划 |
2.3.4 以包容性空间环境策划为内容的建筑策划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原理 |
3.1 建筑包容性策划与建筑策划的关系 |
3.1.1 理论层面的关系 |
3.1.2 操作层面的关系 |
3.2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要素 |
3.2.1 多方参与的策划主体 |
3.2.2 空间层化的策划客体 |
3.2.3 关注弱势的策划受体 |
3.2.4 直观易读的策划载体 |
3.3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类型 |
3.3.1 根据建筑使用者类型划分 |
3.3.2 根据建筑类型划分 |
3.3.3 根据建筑使用者与建筑类型划分 |
3.4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目标层次 |
3.4.1 保障环境正义 |
3.4.2 引导健康生活 |
3.4.3 促进社会交往 |
3.4.4 提高生活幸福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 |
4.1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建构基础 |
4.1.1 价值在程序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
4.1.2 基于包容性价值的问题领域 |
4.1.3 基于包容性价值的问题搜寻过程 |
4.2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建构 |
4.2.1 建筑包容性策划与设计的整合 |
4.2.2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任务与构成框架 |
4.3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解析 |
4.3.1 环境解析·初识建筑环境 |
4.3.2 角色描述·拓展服务对象 |
4.3.3 问题搜寻·探索空间情境 |
4.4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特点 |
4.4.1 包容性价值融入与多利益主体认同 |
4.4.2 建筑师共情体验与多样使用者参与 |
4.4.3 问题具体性陈述与多维度情境演绎 |
4.4.4 策略建筑化转译与多学科技术融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方法 |
5.1 建筑包容性策划方法概述 |
5.1.1 在场与不在场兼顾的调查方法 |
5.1.2 小数据为主大数据为辅的分析方法 |
5.1.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5.2 建筑环境信息获取方法 |
5.2.1 建筑环境认知 |
5.2.2 建筑环境体验 |
5.2.3 建筑环境评估 |
5.3 建筑使用者角色建立方法 |
5.3.1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包容性立方体构建 |
5.3.2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OGVPT模型生成 |
5.3.3 建筑使用者角色描述 |
5.4 “人-环境”系统中包容性问题研究方法 |
5.4.1 低度接触式研究方法 |
5.4.2 中度接触式研究方法 |
5.4.3 高度接触式研究方法 |
5.5 空间情境创构方法 |
5.5.1 使用者旅程法 |
5.5.2 切片叙事法 |
5.5.3 综合创构法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项目背景 |
1.1.3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释义 |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2 相关概念释义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对象调查: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现状调查 |
2.1 村庄基本情况介绍 |
2.1.1 村庄概况 |
2.1.2 历史文化 |
2.1.3 发展资源 |
2.2 村庄闲置公共建筑概况 |
2.2.1 公共建筑的定义 |
2.2.2 乡村公共建筑的类型 |
2.2.3 王上村公共建筑的类型 |
2.2.4 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概况 |
2.3 村庄闲置公共建筑特征 |
2.3.1 村大礼堂 |
2.3.2 村小南北学堂 |
2.3.3 村小教工东楼 |
2.4 本章小结 |
3 现状解析: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价值判断 |
3.1 现状分析 |
3.1.1 现状综合分析 |
3.1.2 当前存在问题 |
3.1.3 困境成因剖析 |
3.2 价值分析 |
3.2.1 明确动因 |
3.2.2 设定目标 |
3.2.3 价值提取 |
3.3 价值构成 |
3.3.1 物质功能价值 |
3.3.2 文化传承价值 |
3.3.3 情感记忆价值 |
3.3.4 经济资源价值 |
3.4 本章小结 |
4 营建实践: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实践总结 |
4.1 项目建设概况 |
4.1.1 规划背景 |
4.1.2 项目定位 |
4.1.3 设计范围 |
4.2 整体方案概述 |
4.2.1 设计理念 |
4.2.2 项目策划 |
4.2.3 整体布局 |
4.3 改建再用实践 |
4.3.1 村小教工东楼 |
4.3.2 村大礼堂 |
4.3.3 村小南北学堂 |
4.3.4 建筑单体与场地环境 |
4.4 建成效果 |
4.4.1 建成效果 |
4.4.2 使用情况 |
4.4.3 运营维护 |
4.5 建设成效 |
4.5.1 功能复合的建筑空间 |
4.5.2 村庄发展的空间载体 |
4.5.3 乡村建设的示范影响 |
4.5.4 兼顾多重效益及实现 |
4.5.5 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 |
4.6 实践反思 |
4.6.1 参与主体认知差异 |
4.6.2 建设模式存在局限 |
4.6.3 施工细节尚待完善 |
4.7 本章小结 |
5 方法提取: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方法总结 |
5.1 改建与再利用的原则 |
5.1.1 延续乡村文化脉络 |
5.1.2 传承乡土情感记忆 |
5.1.3 引导乡村复兴发展 |
5.1.4 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
5.2 改建与再利用的理念 |
5.3 改建与再利用的模式 |
5.3.1 保护修补 |
5.3.2 整治置换 |
5.3.3 分解重构 |
5.3.4 三种模式的关联 |
5.4 改建与再利用的手法 |
5.4.1 功能空间的重组与扩充 |
5.4.2 结构体系的加固与更新 |
5.4.3 形式要素的保留与对抗 |
5.4.4 外部环境的聚合与扩展 |
5.4.5 建造技艺的当代解读与传承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思考与启示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致谢 |
(6)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因素作用下高校建设呈持续增长态势 |
1.1.2 老校区优势与劣势并存 |
1.1.3 老校区中旧建筑改扩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4 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的改扩建需求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内容界定 |
1.2.1 高校老校区 |
1.2.2 旧建筑与新建筑 |
1.2.3 校园环境 |
1.2.4 改扩建与再利用 |
1.2.5 研究内容的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校园规划与设计相关文献综述 |
1.3.2 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综述 |
1.3.3 我国近代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 |
1.3.4 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的价值认知 |
1.4 研究意义、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理论研究与策略体系建构 |
2.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理论依据 |
2.1.1 可持续的发展观 |
2.1.2 有机更新理论——循序渐进的小规模更新 |
2.1.3 共生理论——新旧元素共生 |
2.1.4 强调文化性与场所性的设计理论 |
2.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2.2.1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原则 |
2.2.2 设计策略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 |
2.2.3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建筑现象学 |
2.2.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2.3 本章小节 |
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相关案例研究 |
3.1 四川藏语佛学院改扩建 |
3.1.1 藏语佛学院的空间布局 |
3.1.2 藏语佛学院的形式表达 |
3.1.3 藏语佛学院的技术支持 |
3.2 宾夕法尼亚大学休梅克绿地改造 |
3.2.1 休梅克绿地的空间布局 |
3.2.2 休梅克绿地的形式表达 |
3.2.3 休梅克绿地的技术支持 |
3.3 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化雨书斋改造 |
3.3.1 化雨书斋的空间布局 |
3.3.2 化雨书斋的形式表达 |
3.3.3 化雨书斋的技术支持 |
3.4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馆改造 |
3.4.1 人类系馆的空间布局 |
3.4.2 人类系馆的形式表达 |
3.4.3 人类系馆的技术支持 |
3.5 本章小结 |
4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调研分析 |
4.1 太平园校区整体分析 |
4.1.1 校区区域位置 |
4.1.2 校区发展历史 |
4.1.3 校园整体形态 |
4.2 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查分析 |
4.2.1 校园周边环境现状 |
4.2.2 校园整体空间秩序分析 |
4.2.3 校园公共空间分析 |
4.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调查分析 |
4.3.1 现状建筑平面特征 |
4.3.2 现状建筑立面特征 |
4.3.3 现状建筑结构特征 |
4.3.4 现状建筑功能用房指标分析 |
4.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
4.4.1 校园外部空间缺乏系统性布局 |
4.4.2 建筑空间布局单一 |
4.4.3 场所记忆的流失 |
4.4.4 规划条件的限制 |
4.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目标 |
4.5.1 空间优化,寻求新旧整合 |
4.5.2 场所重塑,再现场地记忆 |
4.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指导思想 |
4.6.1 选择较小的建设规模 |
4.6.2 最大化利用旧建筑及其环境 |
4.6.3 适度开发地下空间 |
4.7 本章小结 |
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研究 |
5.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外部空间布局策略 |
5.1.1 梳理新旧空间秩序 |
5.1.2 融合新旧文脉肌理 |
5.1.3 延续原有场地特征要素 |
5.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建筑空间布局策略 |
5.2.1 织补建筑外部空间 |
5.2.2 重组建筑内部空间 |
5.2.3 整合新旧建筑空间 |
5.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空间形式表达策略 |
5.3.1 协调新旧形式关系 |
5.3.2 延续建筑界面特征 |
5.3.3 场景再现与场所暗示 |
5.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支持策略 |
5.4.1 结构与材料技术 |
5.4.2 生态与节能技术 |
5.5 本章小节 |
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 |
6.1 太平园校区外部空间整合设计 |
6.1.1 空间构架的调整 |
6.1.2 交通流线的更新 |
6.1.3 节点空间的优化 |
6.2 太平园校区空间形式表达设计 |
6.2.1 原有树木利用下的氛围塑造 |
6.2.2 景观小品营造下的场所暗示 |
6.2.3 色彩与构图要素的延续 |
6.2.4 材质肌理的延续 |
6.2.5 新旧尺度的协调与统一 |
6.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空间整合设计 |
6.3.1 场地空间的围合修补 |
6.3.2 平面组织与空间重塑 |
6.3.3 建筑卫生服务空间改造 |
6.3.4 室内外过渡空间的优化 |
6.4 太平园校区新建建筑空间设计——以新建食堂为例 |
6.4.1 设计目标的建立 |
6.4.2 场地流线更新与肌理融合 |
6.4.3 功能复合下的平面空间设计 |
6.4.4 航空限高下的竖向空间设计 |
6.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选择 |
6.5.1 建筑原有结构的加固 |
6.5.2 建筑新结构体系的引入 |
6.5.3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改善 |
6.5.4 外部空间改造相关技术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归纳与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附录 |
附录 Ⅰ:2001 年太平园校区地形图 |
附录 Ⅱ:太平园校区现状建筑调研情况汇总表 |
附录 Ⅲ: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研情况汇总表 |
附录 Ⅳ:本文改扩建设计方案相关图纸 |
(7)厕所革命背景下景区公共厕所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厕所革命 |
1.1.2 旅游业的发展 |
1.1.3 卫生观念与需求的转变 |
1.2 基本概念辨析 |
1.2.1 厕所相关概念 |
1.2.2 景区相关概念 |
1.3 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对象 |
1.3.2 研究的目的 |
1.3.3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公共厕所建设现状与研究综述 |
1.4.1 国外公共厕所建设现状 |
1.4.2 国内外公共厕所研究现状综述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研究 |
2.1 公共厕所历史概述 |
2.1.1 国外公共厕所发展历史 |
2.1.2 国内公共厕所发展历史 |
2.2 厕所革命 |
2.2.1 厕所革命的发展概况 |
2.2.2 厕所革命的发展趋势 |
2.3 景区服务人群特点 |
2.3.1 景区服务人群的组成 |
2.3.2 景区服务人群的需求 |
2.3.3 景区服务人群的行为 |
2.4 景区公共厕所的设计特性 |
2.4.1 服务性 |
2.4.2 多样性 |
2.4.3 体验性 |
2.4.4 生态性 |
2.5 景区公共厕所的设计理论基础 |
2.5.1 人体工程学 |
2.5.2 环境行为学 |
2.5.3 在地性设计 |
2.6 景区公共厕所案例调研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景区公共厕所的规划布局 |
3.1 景区公共厕所规划布局的原则 |
3.1.1 游客人性化原则 |
3.1.2 景区适应性原则 |
3.1.3 环境协调性原则 |
3.2 景区公共厕所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 |
3.2.1 游客生理特点 |
3.2.2 游客空间聚集 |
3.2.3 游客时间聚集 |
3.3 景区公共厕所规划布局的方法 |
3.3.1 景区厕位总数 |
3.3.2 景区公共厕所的服务半径 |
3.3.3 景区公共厕所的选点 |
3.3.4 景区公共厕所规划布局的弹性应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景区公共厕所的建筑设计 |
4.1 景区公共厕所建筑设计原则 |
4.1.1 以人为本原则 |
4.1.2 环境相融原则 |
4.1.3 文化呼应原则 |
4.2 景区公共厕所的内部空间设计策略 |
4.2.1 功能设计 |
4.2.2 平面布局 |
4.2.3 流线组织 |
4.2.4 空间营造 |
4.2.5 细节设计 |
4.2.6 标识系统 |
4.2.7 无障碍设计 |
4.3 景区公共厕所的外部形态设计策略 |
4.3.1 与地域气候相容的特征风格 |
4.3.2 与地域环境相容的形态设计 |
4.3.3 与地域资源相容的在地建构 |
4.4 适应文化的景区公共厕所文化气质设计策略 |
4.4.1 塑造公共空间 |
4.4.2 贴合场所文化 |
4.4.3 回应地域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景区公共厕所的生态技术设计 |
5.1 生态技术设计原则 |
5.1.1 环境友好原则 |
5.1.2 资源节约原则 |
5.1.3 因地制宜原则 |
5.2 生态技术设计方法 |
5.2.1 通风防臭 |
5.2.2 生态冲厕 |
5.2.3 再生能源 |
5.2.4 绿化设计 |
5.2.5 污水处理 |
5.3 景区生态公共厕所 |
5.3.1 生态厕所的概述 |
5.3.2 景区生态公共厕所的设计方法 |
5.3.3 景区生态公共厕所的实际应用 |
5.4 数字技术在景区公共厕所规划布局中的运用 |
5.4.0 数字技术在公共厕所的发展概述 |
5.4.1 数字导航设计 |
5.4.2 用户信息反馈与共享 |
5.4.3 公厕数字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景区公共厕所设计实践 |
6.1 设计实践缘起 |
6.2 项目概况 |
6.3 花山岩画景区公共厕所规划布局 |
6.4 花山岩画景区公共厕所建筑设计 |
6.4.1 景区建筑群外部形态的整体设计 |
6.4.2 景区公共厕所内部空间设计 |
6.4.3 融入地域环境的文化氛围 |
6.5 花山岩画景区公共厕所技术设计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内外景区公共厕所案例调研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包头市中心城区固定式公共卫生间现状调查及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范围界定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相关理论基础 |
1.4.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5 研究内容及其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创新点 |
1.6 课题采取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6.1 主要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公共卫生间的空间与使用行为认知 |
2.1 公共卫生间的空间认知 |
2.1.1 公共卫生间的类型分析 |
2.1.2 公共卫生间的空间分析 |
2.2 使用者行为认知 |
2.2.1 使用者行为属性 |
2.2.2 行为的多样化需求 |
2.3 公共卫生间建筑形态意象性 |
2.3.1 意象性概念 |
2.3.2 公共卫生间设计的可意象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包头市中心城区及公共卫生间概况 |
3.1 包头市中心城区人居环境概况 |
3.1.1 自然地理位置 |
3.1.2 城市发展概况 |
3.1.3 研究区域范围 |
3.2 包头市公共卫生间建设概况 |
3.2.1 公共卫生间的空间分布 |
3.2.2 公共卫生间的建设类型 |
3.2.3 市区人口与公共卫生间的数量分析 |
3.3 设计优化策略总结 |
3.3.1 合理规划新建公共卫生间 |
3.3.2 优化改造现有公共卫生间 |
3.3.3 完善公共卫生间导向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调研分析与设计策略 |
4.1 调研情况综述 |
4.2 信息的收集统计及其分析 |
4.2.1 问卷调研法 |
4.2.2 访谈调研法 |
4.2.3 地图认知调研 |
4.2.4 现场实地现状调研 |
4.3 案例分析及其原因浅谈 |
4.3.1 分析案例一 |
4.3.2 分析案例二 |
4.3.3 分析案例三 |
4.3.4 分析案例四 |
4.4 设计优化策略总结 |
4.4.1 公共卫生间的规划布局策略 |
4.4.2 公共卫生间空间设计策略 |
4.4.3 公共卫生间立面设计策略 |
4.4.4 公共卫生间易达性设计策略 |
4.5 视觉标识设计实践 |
4.5.1 现状分析 |
4.5.2 标识牌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公共卫生间实际建设项目 |
5.1 建设项目一 |
5.1.1 建筑内部空间设计理念 |
5.1.2 建筑外形环境表达策略 |
5.2 建设项目二 |
5.2.1 建筑内部空间设计理念 |
5.2.2 建筑外形环境表达策略 |
5.3 建设项目三 |
5.3.1 建筑内部空间设计理念 |
5.3.2 建筑外部环境表达策略 |
5.4 室内空间功能及装修设计分析 |
5.4.1 室内空间 |
5.4.2 室内照度 |
5.4.3 男女厕位比例 |
5.4.4 无障碍设施 |
5.4.5 母婴空间设计 |
5.4.6 女性空间设计 |
5.4.7 其他功能设施 |
5.5 运维情况概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语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改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A 包头市公共卫生间相关问卷调查 |
(9)基于流线组织的冬奥场馆及场地无障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整体无障碍水平仍有待提升 |
1.1.2 北京冬奥会需要无障碍环境的营造 |
1.1.3 冬残奥会促进残疾人运动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案例调研 |
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1.1 国内理论研究 |
2.1.2 国内实践发展趋势 |
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理论研究 |
2.2.2 国外实践发展趋势 |
第3章 国内外无障碍设施关键参数要求的差异性 |
3.1 国内外规范标准概述 |
3.1.1 无障碍通用技术规范 |
3.1.2 奥运赛事无障碍专项指南 |
3.1.3 无障碍相关概念辨析 |
3.2 量化参数对比研究 |
3.2.1 场地与机动车停车 |
3.2.2 建筑物无障碍出入口 |
3.2.3 通道和坡道 |
3.2.4 无障碍电梯与升降台 |
3.2.5 无障碍坐席 |
3.2.6 无障碍卫生间 |
3.3 无障碍设计的差异性分析 |
3.3.1 整体框架 |
3.3.2 量化参数 |
第4章 冬奥场馆流线中各大核心空间的无障碍设计 |
4.1 冬奥赛区无障碍设计影响因素 |
4.1.1 冬奥赛区及赛事简介 |
4.1.2 山林环境下场馆及场地的设计 |
4.1.3 冬奥赛区环境行为特征 |
4.1.4 冬奥赛区无障碍设计原则 |
4.2 冬奥场馆及场地赛时流线组织 |
4.2.1 运动员便捷的竞技流线 |
4.2.2 观众舒适的观赛流线 |
4.2.3 VIP私密的贵宾流线 |
4.2.4 工作人员高效的辅助流线 |
4.3 流线组织中核心空间节点无障碍设计要求 |
4.3.1 赛区场地无障碍规划设计 |
4.3.2 竞赛场馆内无障碍流线设计 |
4.3.3 冬奥村无障碍通用设计 |
4.4 基于流线设计的无障碍标识系统 |
4.4.1 标识系统的现状概述 |
4.4.2 标识系统的设计原则 |
4.4.3 无障碍标识及信息无障碍设计要求 |
4.4.4 流线组织与标识系统的结合 |
4.5 无障碍设施的材质选择 |
4.5.1 景观系统和地面铺装 |
4.5.2 热惰性和防滑 |
4.5.3 无障碍标识系统材质 |
第5章 无障碍场馆及场地赛后运维的展望 |
5.1 无障碍设计促进赛时赛后转换 |
5.1.1 国外冬奥场馆赛后利用 |
5.1.2 国内冰雪场地运维现状 |
5.1.3 新型集散广场的无障碍设计 |
5.1.4 无障碍设计提升奥运村的附加值 |
5.2 人性化设计赛区在时间维度下运营 |
5.2.1 “三亿人上冰雪”的双奥城市 |
5.2.2 无障碍环境下比赛场地综合发展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基于碳平衡理论的吸碳型建筑设计研究 ——以小型公共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碳排放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
1.1.2 建筑碳平衡理论研究 |
1.1.3 建筑净碳排放量 |
1.1.4 国内吸碳型建筑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低碳建筑与碳吸收建筑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1.3.2 建筑碳吸收研究进展及趋势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建筑碳吸收能力提升 |
1.4.3 附加功能设计方法 |
1.5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建筑碳吸收理论与影响因素 |
2.1 建筑碳收支理论 |
2.2 建筑碳吸收原理 |
2.2.1 建筑碳吸收能力的主要来源 |
2.2.2 混凝土的碳吸收原理 |
2.3 混凝土建筑各阶段混凝土碳吸收影响机制 |
2.3.1 服役阶段 |
2.3.2 混凝土拆除阶段 |
2.3.3 回收再利用阶段 |
2.4 混凝土碳汇影响因素分析 |
2.4.1 材料因素 |
2.4.2 环境因素 |
2.4.3 时间因素 |
2.4.4 其他化学因素 |
2.4.5 建筑形体因素 |
2.5 建筑设计要素视角下的吸碳型建筑影响因子筛选 |
2.5.1 影响因子筛选依据 |
2.5.2 影响因子筛选 |
2.5.3 确立吸碳型建筑设计目标 |
2.6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吸收模型研究 |
2.6.1 服役阶段混凝土碳吸收核算模型推导建立 |
2.6.2 拆除回收阶段混凝土碳系数核算模型推导建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碳吸收目标导向下的小型公共建筑适应性研究 |
3.1 小型公共建筑的特点与类型分析 |
3.1.1 公共建筑定义与类型 |
3.1.2 小型公共建筑界定 |
3.1.3 小型公共建筑主要类别 |
3.2 吸碳型小型公共建筑适应性要素分析 |
3.2.1 大量性 |
3.2.2 功能多样性 |
3.2.3 服役周期短和结构灵活性 |
3.2.4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3 碳吸收视角下的小型公共建筑设计要素提取与分析 |
3.3.1 湿度因素作用下小型公建设计要素分析 |
3.3.2 温度因素作用下小型公建设计要素分析 |
3.3.3 其它因素作用下小型公建设计要素分析 |
3.3.4 小型公建与公共建筑设计要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碳吸收影响因素下的小型公共建筑设计策略 |
4.1 吸碳型小型公建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 |
4.1.1 吸碳型小型公建设计原则 |
4.1.2 吸碳型小型公建设计要点 |
4.2 碳吸收影响因素下的小型公建设计模数和空间组织 |
4.2.1 卫生间主要功能空间模数确定 |
4.2.2 农贸水产市场主要功能空间模数确定 |
4.2.3 空间二氧化碳分布规律与小型公建空间组织 |
4.3 吸碳型建筑形态 |
4.3.1 既有混凝土结构形态分析 |
4.3.2 吸碳型建筑形态 |
4.4 吸碳型小型公建的材料与建筑构件 |
4.4.0 材料 |
4.4.1 墙体 |
4.4.2 功能性部品和构件 |
4.4.3 非承重构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示范应用与碳吸收效益评价 |
5.1 建筑选址与周边环境 |
5.1.1 建筑选址 |
5.1.2 建筑与周边环境 |
5.2 吸碳型公共卫生间设计 |
5.2.1 平面布局 |
5.2.2 建筑形态与结构选择 |
5.2.3 建筑内部空间 |
5.2.4 建筑表皮和其它构件 |
5.3 吸碳型建筑的碳吸收能力评价 |
5.3.1 混凝土外挂板 |
5.3.2 隔墙与隔断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大型现代公共建筑卫生间的设计理念(论文参考文献)
- [1]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之木结构体系适宜性研究[D]. 卢亚娟.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2]刘家琨建筑思想 ——从《明月构想》出发探究刘家琨建筑理论[D]. 董照国.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3]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建筑包容性策划研究[D]. 张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5]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研究[D]. 韩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6]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D]. 李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厕所革命背景下景区公共厕所设计研究[D]. 苏振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包头市中心城区固定式公共卫生间现状调查及优化设计研究[D]. 罗棋.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9]基于流线组织的冬奥场馆及场地无障碍设计研究[D]. 王浴安. 天津大学, 2020(02)
- [10]基于碳平衡理论的吸碳型建筑设计研究 ——以小型公共建筑为例[D]. 李滔.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