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委确定2003年水利前期工作任务

珠江委确定2003年水利前期工作任务

一、珠江委敲定2003年水前期工作任务(论文文献综述)

李佩瑜[1](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徐铖[2](2019)在《贵州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战略是我国深入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举措,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推出后,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带成为了战略的重要目标。贵州省是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较好,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贵州省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GDP增速连续5年超过了10%。然而贵州省整体生态环境脆弱且敏感,作为长江经济带上的西部欠发达省份,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仍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如何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了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于贵州省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结合国内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理念和经验,阐述了贵州省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党政不断重视、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环保新手段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为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机遇;然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存在,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仍处在保护与破坏、改善与恶化相持阶段,水环境保护压力持续加大、重金属污染和石漠化问题依旧突出、环保管理机制体制仍不完善。本文以建设“清洁贵州、和谐贵州、健康贵州和创新贵州”、为贵州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保障为目标,从区域协同治理、开发、保护的需求出发,针对贵州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推进流域水污染统防统治、统筹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加强生态保护和治理、健全生态环境大保护机制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规划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提出了规划实施应有的保障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规划的编制实施提供一定参考意义。贵州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通过对水污染、水资源、水生态的治理、开发、保护,确保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并持续向好,确保了主要污染物实现总量控制目标,确保了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了生态环境质量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相适应,与开展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有关要求相适应,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贵州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设计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对贵州省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都有良好的效益,既可以促进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减轻自然生态环境负荷,又可以推进全省从现有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为社会经济进步提供良好保障。

蒋静华[3](2019)在《六陈水库移民安置问题研究(1959~1965)》文中认为文章以六陈水库移民为研究对象。六陈水库是建国初期水利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为此产生的移民问题则成为考量新中国基层政府施政水平和施政能力的重要视角。水库移民的安置是维系基层社会稳定的关键。因此文章立足于对六陈水库移民过程的探讨以及对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旨在从国家——社会的视域研究建国初期移民背景下的基层社会特点,从社会史的视野深入剖析建国初期基层地区的利益群体博弈过程。力图从历史的维度分析六陈水库移民的矛盾及原因,为当前六陈水库周边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治理提供理论方法和路径,也为水库移民的安置提供历史经验和借鉴。六陈水库移民安置工作由政府主导,为了推动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政府设置了水库移民机构,派出工作人员来到水库区积极开展移民的动员工作,并对水库移民做了相应的安置规划,促使水库移民能够更好地实现安置。但是,水库移民搬迁出来后,各方面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移民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生活生产资料的占有较之前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使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而六陈水库移民安置问题产生原因,涉及到政府、移民队、接收队三个利益主体。首先因为政府政策的缺位,使移民安置工作没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其次由于政府与移民之间利益协调的不平衡,使移民的权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再次由于移民的到来永久占有了接收队部分生产资料,引发了移民队与接收队的冲突;最后是移民安土重迁的观念对安置工作产生了一些阻碍,加之由于不同的安置身份导致了移民思想冲突。诚然,六陈水库移民安置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移民安置工作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国家权力的强力保障下,在移民安置点积极进行民生建设,促进移民经济的发展。移民也通过水井、牛歌戏台、庙等搭建的公共空间,和安置点周边的社队进行交往,产生情感共鸣,促进了移民的文化融合。通过对19591965年六陈水库移民安置问题的讨论,可以得出:首先,国家对水库移民安置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使得安置过程中农村社会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动,安置点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其次,在水库移民安置的过程中,国家给移民提供各方面的强力支持是移民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原因。最后,通过六陈水库移民安置的经验教训,对于当今如何更有效率安置水库移民提供一定的启示。

孙策[4](2018)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地质调查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对地质调查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如何站在国家战略安全的角度,发挥好公益性地质调查对国家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支撑作用。地质调查是我国保障资源、保护环境、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和先行性工作,是促进我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等战略的重要支撑。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地质调查转型升级是切实提升地质环境健康水平,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以及提高资源安全保障水平己成为现阶段乃至今后长时期内保障我国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推进的必然选择。论文首先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地质调查发展历程,分析国内外服务城镇化的地质调查历史演变;在明晰地质调查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演变基础上,阐明地质调查和新型城镇化内涵、特点和发展趋势,总结出地质调查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内在机理;其次,通过对我国内外服务城镇化的地质调查现状的评价分析以及启示,从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角度,研究我国地质调查转型升级路径;最后,结合新型城镇化目标,提出我国地质调查结构转化与空间布局优化的政策建议。论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绪论。论文首先从我国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和环境灾害等方面阐述研究选题的背景,以当前的新型城镇化作为基本的需求,进一步探讨地质调查转型工作的关键性以及基础价值。然后,系统梳理现阶段关于地质调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文献,明晰服务城镇化建设的地质调查历史演变。第二部分,地质调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研究。通过分析我国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特点和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分析出我国地质调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第三部分,国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地质调查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首先通过对世界城镇化中地质资源环境问题的共性与应对策略梳理和总结,分析出典型国家城镇化过程中的地质调查策略,以此为基础总结出国外推动城镇化的地质调查解决方案及对中国启示。第四部分,我国地质调查现状与问题: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首先阐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我国地质调查的演变,其次从新型城镇化的角度分析中国地质调查的现状,最后根据现状总结出中国地质调查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中国地质调查转型路径分析—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地质调查需求与管理机制。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地质调查需求与定位,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地质调查方向以及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地质调查规模预测,并以武汉市场问卷进行实证案例分析,最后提出我国地质调查的转型路径。第六部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地质调查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在全面分析总结我国地质调查转型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质调查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地质调查布局建议。第七部分,作为文章的结论以及展望。对于全文的分析开展总结,同时针对后续的工作进行展望。论文的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1)尝试构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地质调查转型升级的政策体系。在归纳总结国内外地质调查转型发展历史沿革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新型城镇化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重大资源环境问题为导向,分析我国未来地质调查的定位与定向,识别影响我国地质调查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与环节,初步构建了我国地质调查支撑国土空间监管政策体系。(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地质调查转型升级路径的设计。按照新型城镇化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分析我国未来地质调查的发展态势,预测新型城镇化对我国地质调查的未来需求,提出我国地质调查转型升级路径,全面推进我国地质调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张垒[5](2017)在《民国时期(1912-1949)水彩画教育研究》文中指出根据民国时期颁布和修订的数次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水彩画成为我国普通中小学校调剂学生精神生活,培养学生审美观念的必要内容,并最终发展成为高级中学法定必修课程。在中高等职业、师范、专门院校以及大学相关科系内,水彩画从"工艺科"的工具课程,发展成为油画、图案画、雕塑等画科的专业基础课程。各级学校水彩画教材建设日益成熟,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成果颇为丰富。此外,水彩画社会教育作为水彩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面授式或函授式水彩画业余教育的方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拟以此为职业的失学民众进行短期速成式的教育,内容偏重应用美术。同时以作品展览或者报刊发表的形式使水彩画作品直观的面向艺术家群体以及普通社会民众,一方面促进画家之间的交流,相互感化;另一方面供普通民众自由欣赏,无形中得到美的熏陶,收到美育上的实效,使社会艺术空气更加浓厚。民国时期水彩画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当代水彩画教育和水彩画创作的发展都有着指导性的影响和意义。本文立足于原始文献,结合艺术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研究方法,考察水彩画教学文化历史形态和水彩画教育者的艺术实践与教学实施,分析水彩画教育发展内在文化结构系统。在中国传统美术教育向现代美术教育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对水彩画教育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成果、社会影响以及历史意义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

肖晓飞[6](2016)在《国民党南京市党部研究(1924-1931) ——以派系斗争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南京曾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都,一度也是同盟会总部所在,但北洋时期的南京国民党却步履艰难,组织涣散,党员寥寥,难见活动。中共成立以后,在共产国际的推动下展开国共合作,南京的国民党才彻底改观。国共两党早在国民党一大召开以前就已有过接触,在合作以后成立了南京市党部。不过国民党内部反对容共的大有人在,联合起来抵制、破坏南京的国共合作。因为国民党右派的的阻挠,国共两党在南京的合作从一开始就蒙上了阴影,即便如此,国民革命还是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国共两党的联手运作下,迅速动员、整合了南京各界民众力量,推动了声援五卅惨案、南京和记惨案的反帝运动。国共两党也在合作中获益颇多,南京的国共两党组织迅速壮大,吸纳了大批党员,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国民革命的深入,国民党内反对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南京的右派两度分裂出去,单独成立南京市党部,与中共和左派对抗。由于地处南京,右派的行为得到了西山会议派的支持,而广州中央对此鞭长莫及,南京也同时有两家市党部并存。终于这种分裂在北伐战争扩展到长江流域后爆发,蒋介石决心全面“清党”,纵容、默许部下在南京发动“四一○事件”,并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另立中央,此举为国民党后续的大规模清党披上了合法外衣,也给南京的国民党员带来了巨大的伤害。通过北伐和“清党”,国民党由革命党转型为执政党,但是国民党内的分歧与争夺并未因此弥合,反而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国民党转型为执政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困境。南京作为首都,被卷入国民党内的派系斗争在所难免,南京市党部也确在国民党内派系斗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不久,随即下野,宁、汉、沪三方妥协,推出特别委员会作为过渡机关。南京市党部对于特委会并非真心支持拥护,发生在南京的“一一二二惨案”成为特委会下台的导火索,南京市党部乘此机会联合各界力量,要求特委会下台,成为压垮特委会的“最后一根稻草”。1928年初,国民党召开二届四中全会,蒋介石复职。汪精卫等人在此次斗争中没有获得任何政治资本,由陈公博主导发起声势浩大的改组国民党运动,并成立“改组同志会”。改组派以激进的面貌出现,赢得大批底层年轻党员支持,南京市党部的多数党员都是改组派信徒。1929年3月,由于不满蒋介石直接圈定大会代表的做法,南京改组派积极掀起反对三全大会运动,引发激烈冲突,最终酿成“三一四事件”。南京中央于是从组织和宣传两方面进行反击,并安排CC系渗透入南京市党部,逐渐掌握市党部权力,使南京市党部成为驯服的基层党部。综上所述,国民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政党的转型需要成本。从国民党中央到基层党部都面临着转型问题。国民党执政以后,市党部内持不同政见者大有人在,经过特委会、改组派和CC系的角逐,最终由亲蒋的CC系把持了南京市党部。国民党成为全国的执政党,经历了一个复杂斗争的过程,只有当南京市党部和其他基层党部一样,与国民党中央保持一致,国民党的转型才宣告完成。然而,“清党”和执政后的派系斗争,一来造成国民党组织力量涣散、分裂,二来造成党内意识形态混乱,“党格”分裂,这种以分裂为代价的转型,给国民党带来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终国民党执政22年,都未能弥合这种伤害。从一定程度上说,国民党转型的成本太高,这种不成功的转型也是国民党丢失大陆的远因之一。

巫文香[7](2014)在《广西湿地植物种类及区系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区系的研究对植物系统进化和分类起着发展作用,对植物生态学、环境科学、植物资源的研究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广西湿地高等植物的研究虽然已有一段历史,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目前并没有对其进行物种多样性编目,也没有收集现有种类的凭证标本,建立专门湿地植物标本库。对广西湿地高等植物进行种类及区系特征分析、相关凭证标本的采集、物种多样性编目的编写就是产生于这种背景下。此外,本文还对广西湿地高等植物中的特有种、外来种和珍稀濒危种进行进一步梳理;对广西湿地高等植物地理分布进行划分;对广西湿地高等植物资源现状进行进一步系统的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广硒湿地的有效保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①依据文献鉴定湿地植物种类,确定外来种和珍稀濒危种,区分区系地理成分。②野外调查采集并制作凭证标本。③使用ExceI2010和SPSS 13.0 for Windows软件处理数据。④借鉴国内其他标本馆中馆藏的广西湿地高等植物标本完善物种多样性编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类组成:广西湿地高等植物种类丰富,部分种类是外来种。现已知901种,隶属158科403属,其中苔藓植物95种,隶属24科44属;蕨类植物55种,隶属25科36属;种子植物751种,隶属109科323属。种子植物中,裸子植物5种,隶属2科4属;被子植物746种107科319属(单子叶325种,隶属34科122属;双子叶421种,隶属73科197属)。蕨类植物外来种1种;种子植物外来种55种,隶属30科41属。苔藓植物种类相对少,其科数、属数、种数分别占中国苔藓植物总数的19.20%,7.69%和约2.75%。蕨类植物种类较少,其科数、属数、种数分别占广西蕨类植物总数的44.64%,23.23%和4.07%;占中国蕨类植物总数的39.68%,15.45%,约2.08%。种子植物种类丰富,其科数、属数、种数分别占广西种子植物总数的22.10%,9.48%,9.34%;占中国种子植物总数的28.89%,9.15%,约2.42%。2.种类组成结构:广西湿地高等植物种类组成结构以含属数1属的科、含种数1种的科和含种数1种的属为主要结构,世界性多型科和多型属的种类较多。①科水平上,科组成以含属数1属的科和含种数1种的科为主;其中,含属数1属的科、含属数2-4属的科、含属数5-9属的科、含属数10-19属的科、含属数20属以上的科分别有100科、39科、13科、3科、3科,分别占总科数的63.29%、24.68%、8.23%、1.90%和1.90%;含种数1种的科、含种数2-9种的科、含种数10-19种的科、含种数20-49种的科、含种数50种以上的科可分别有61科、77科、14科、4科、2科,分别占总科数的38.61%、48.73%、8.86%、2.53%和1.27%。苔藓植物的优势科为丛藓科(Pottiaceae)、金发藓科(Polytrichaceae)和柳叶藓科(Amblystegiaceae);蕨类植物优势科为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口蹄盖蕨科(Athyriaceae);种子植物优势科为莎草科(Cyperaceae)、禾本科(Poaceae)、蓼科(Polygonaceae)、荨麻科(Urticaceae)、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和菊科(Compositae)。②属水平上,属组成以含种数1种的属为主,其中含种数1种的属、2-4种的属、5-9种的属、10种以上的属分别有247属、113属、35属、8属,分别占总属数的61.29%、28.04%、8.68%和1.99%。③种水平上,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生态类群以湿生植物为主。从生活型方面看,多年生草本共有463种,占总种数的51.39%,其中蕨类49种,占总种数的5.44%;种子414种,占总种数的45.95%。从植物生态类群方面看,湿生植物共有457种,占总种数的50.72%,其中苔藓植物69种,占总种数的7.66%;蕨类植物43种,占总种数的4.77%;种子植物345种,占总种数的38.29%。其中红树植物有17种(真红树植物11种,半红树植物6种),隶属12科1 7属,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分布在防城港,角果木(Ceriops tagal)文献见分布在北海和防城港,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分布在北海和钦州,其余种类广西北部湾3个沿海城市均有分布。从全球范围看,在广西湿地种子植物中,多型科、多型属分别是科组成、属组成的主要类型,而单型科、单种属的比例非常少。3.区系地理成分:广西湿地野生高等植物地理成分复杂多样,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有8个类型、5个亚型,其中热带分布科有55科,占76.39%;温带分布科有17科,占23.61%。属的分布区有13个类型,14个亚型和7个变体。其中热带分布属185属,占69.81%;温带分布属74属,占27.92%;中国特有分布属6属;占2.26%。说明广西湿地野生高等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主要以热带成分为主,热带成分属在广西湿地比较常见,如半边莲属(Lobelia)、莲子草属(Alternanthera)、稻属(Oiyza)、李氏禾属(Leersia)。世界分布科54科、世界分布属66属,分别占总科、属的42.86%和19.94%,其中蓼属(Polygonum)、金鱼藻属(Ceratophyllum)、莎草属(Cyperus)、眼子菜属(Potamogeton)、香蒲属(Typha)、早熟禾属(Poa)、浮萍属(Lemna)的种类在广西湿地的分布面积较大,并常常作为建群种,可见世界分布成分在本区的湿地植物占有一定的位置。4.特有现象:广西湿地高等植物特有种类少,现己知广西湿地分布的东亚特有属有7属如泥胡菜属(Hemistepta)等;东亚特有种或主要分布种7种如细叶水团花(Adina rubella)等。中国特有分布属有6属,如水松属(Glyptostrobus)等;中国特有种有11种如动蕊花(Kinostemon ornatum)等。广西特有种有12种如广西隐棒花(Cryptocoryne kwangsiensis)等。5.与周边省联系:广西湿地高等植物的区系与周边省联系密切,同为优势科有禾本科、莎草科和蓼科等,广西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湿地植物区系与云南、贵州起源统一。从地理成分看,广西湿地高等植物区系在我国具代表性,广西区古特有属和新特有属共存,使广西成为中国特有属种的中心地区之一6.地理分布:广西湿地高等植物地理分布可以分为6个分布区,分别为桂东北湿地植物区、桂西北湿地植物区、桂中湿地植物区、桂西南湿地植物区、桂东南湿地植物区和桂南湿地植物区。7.资源开发利用:广西湿地高等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功能多样化、蕴藏量丰富,可分为经济植物资源、环境保护资源和植物种质资源。广西湿地高等植物资源中,部分是珍稀濒危资源,现已知重点保护植物19种,其中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3种,隶属3科3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3种,隶属10科12属;此外还有广西重点保护植物3种,隶属3科3属。并发现一些种类如广西隐棒花在广西分布面积小,易受破坏。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发现有过度开发利用、污染日益加重和引种导致入侵等问题,建议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湿地资源,申请全球环境基金(GEF)保护广西乃至全国湿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研究具有的创新之处:①对广西湿地高等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编目。编目以2011年-2014年野外植物调查中采集的3139号标本为基础,并引用国内其他标本馆馆藏标本信息。②采集广西湿地高等植物标本,弥补了广西目前没有专门建立湿地植物标本的不足,为日后相关研究学者留下凭证标本。所采集的标本现存放于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湿地生态研究室。③更新广西湿地高等植物种类最新信息。通过野外科学调查和文献统计,现已知广西湿地高等植物901种。④分析一些广西分布面积小,易受破坏的湿地植物种类,建议加强保该物种。⑤对广西湿地高等植物资源进行较为系统而具体的归类,并为目前湿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供相关部门学者参考。

李标[8](2014)在《中国集约型城镇化及其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经过程,是一次经济社会全面而深刻的转型与变革,是一种向全社会快速地普及现代发展文明的方式,不可逾越。尤其是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高度关联性,使得世界各国都特别重视这—增长动力的演进,以期在城镇化进程中获得长足的进步。当今全球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浪潮中,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全球化背景下这一浪潮的洗礼。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城镇化在波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浓厚的“政治命令色彩”,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国政府主导着以城镇人口比重测算的城镇化水平的升降。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着力建设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主体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愈发重要,这也使得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城镇化发展表现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并存的双重特征。仅仅从“自上而下”地发动城镇化这一层面考察,中国从政府角度发动城镇化的动机十分之强,也非常明显,这主要是源于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具有的正向依存关系。回顾中国政府近两次的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提出,可以发现它们均与经济危机的爆发有着较强的关联性。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以应对这一强烈地负面冲击;二十年后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首先打出了“投资牌”,在“四万亿”的投资效应逐渐释放以后,中国经济再次陷入了增长乏力的困局,这使得中国政府又一次将关注点转向城镇化,在中共中央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新四化”发展战略中,城镇化一词再次出现。表面上看,这两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提出似乎都是为了扩大国内需求与刺激经济增长,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确保增长都是这两次城镇化发展战略中不容置疑的要义,但是最近一次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还包含着另一层意蕴——转型,这是与“小城镇、大战略”最大的不同之处。2011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比重已超过50%。从世界城镇化的实践经验来看,这不仅是“农村主导型”社会向“城镇主导型”社会的转折点,也是“城市病”集中爆发的转折点。中国政府也意识到过去多年城镇化粗放发展滋生的种种负面影响已到了不可回避的时期,希望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将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有机融合,再保经济增长的同时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实现经济的转型,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并同步提高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和质量。由此,我们不禁想问:“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作为战略提出的,那么如何实现这一战略呢?”本研究认为,集约型城镇化是践行新型城镇化的题中要义、加快新型城镇化实现的有效途径。那么,何为集约型城镇化呢?这个问题是在本研究的第三章中予以解决的。所谓集约型城镇化就是以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基准,以科学发展观理论和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以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本原则,以人的无差别化综合发展为核心目标,以内生和外生的多元因素为动力,最终实现城镇经济精明增长、乡村传统型的社会向城镇现代型的社会转变、现代文明城乡全面共享的和谐状态。在集约型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城镇空间结构布局日益紧凑、人口规模渐次合理、产业集聚度逐渐提高、产业集约发展和支撑能力逐渐增强、资源利用日趋集约、生态环境不断美化。因而,新型城镇化与集约型城镇化相比较而言,前者是一种发展战略,后者则是在这一战略指导下形成的一种城镇化发展路径或模式。在中国处于改革大潮的时代背景下,开展集约型城镇化的研究工作有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从理论层面看,基于此角度的城镇化研究成果并不多,是对这一领域的一个补充;从实践视角看,集约型城镇化是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是加快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保障。有鉴于此,本文对中国的集约型城镇化展开了系统化的研究。本研究共分为九章,由基础分析、重点分析和总结分析三大部分组合构成,其中,重点分析共计六章的研究内容形成了总论-分论-总论的框架结构。基础分析部分由导论和文献综述两部分构成。第1章导论主要是简要阐述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重点与难点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文献综述主要是针对现有的与城镇化发展相关的理论、城镇化的基本问题以及集约型城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是比较扎实的,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为根本目标的集约型城镇化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且仍然存在需要深入研究的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集约型城镇化的内涵是什么、需要处理哪几大关系;二是,集约型城镇化的动力架构是怎样的一个组成、运作机理是如何的;三是,集约型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如何测度和评价,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集约度如何;四是中国实现集约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结构以及支撑体系又有哪些内容。重点分析部分由总-分-总框架结构的七章内容组成。重点分析的总论部分是本研究的第3章。这一章是最为重要的一章,是保障后续研究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理论研究分析。在这一章中,通过城、市、镇、乡村以及集约、集中、集聚、紧凑等基本概念的分析,引出了集约型城镇化的内涵。本研究认为集约型城镇化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也不同于新型城镇化。一方面,集约型城镇化的内涵要大于外延小于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集约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城镇化的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另一方面,集约型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体现,新型城镇化更适合作为一个总体性战略,而集约型城镇化则是实施这一总体性战略的具体操作途径或模式。重点分析的分论部分则是本研究的第4至7章。第4章从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四个外生性因素和五个内生性因素开始分析,进而归纳总结出集约型城镇化发展的四大动力,即制度保障力、产业驱动力、资源支撑力与环境约束力。这四大动力并不是各自简单地对城镇化施加影响,而是通过交错复杂的相互联系,协同推动城镇化的集约发展,进而形成了推动集约型城镇化演进的、相互作用的四大动力机制:制度保障机制、产业驱动机制、资源支撑机制以及环境约束机制。分论部分的第5章是较为核心的一章,是对中国省域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定量研究。在该章中,本文构建了三层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1个指标构成的综合层,由经济、人口、空间、社会、资源与环境共六个维度指标构成的维度层,由46个指标构成的基础层。基于这个指标体系,因子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省域集约型城镇化呈现出差异化、梯度化、逆梯度化、不协调化的发展态势,并认为中国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应该是多维的、综合的、区域协调的、可持续的一个过程。分论部分的第6章是比较重要的一章,主要针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展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实践历程可以发现,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表现出良好的态势,这一时期中国的城镇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初期的平稳发展阶段和中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在两个发展阶段中表现出了五个具体的特征:城镇化发展的增势强劲且持续、水平依然滞后、空间分散与集中共存、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区域发展差异显着。同时,本研究也发现,有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暴露出来,并制约着中国城镇化的持续与健康发展。这也是在集约型城镇化发展实践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五大问题:制度创新产品输出滞后、产业发展支撑强度不高、公共产品供给规模不足、资源承载能力相对薄弱以及生态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分论部分的第7章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章,是使用了描述性统计和经验总结方法从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的城镇化发展经验中,寻找有利于中国推进集约型城镇化启示的分析研究。在这一章中,本文选取了英国、美国、德国三个发达国家和墨西哥、印度、韩国三个发展中国作为案例,从它们的城镇化发展历程中总结出若干条宝贵的经验,并由此发掘了对中国推进集约型城镇化的启示。这些启示主要集中在空间布局、人口分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六个方面上。本研究的第8章是重点分析环节的又一个总论,这一章在第3至7章的基础上对中国集约型城镇化的发展进行了总体性的战略分析。该章从集约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入手,阐述了推进集约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以及核心要点;更进一步对集约型城镇化的空间结构、支撑体系以及政策路径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中国的集约型城镇化要坚持人本城镇化为核心,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打造合理的空间结构,即要形成科学合理的“扁塔状”的宏观科层城镇体系结构,要形成协调发展的“五个中心、四足鼎立”的中观城镇区域格局,要形成“集约化、功能完备”的微观城镇内部有机统一的系统;同时,也要完善支撑体系建设,既要选择合理产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强化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也要加强物质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领域的支撑能力;另外,集约型城镇化这艘“巨轮”能否顺利航行,需要来自制度、规划、产业、资源、环境等领域的一系列措施予以保障的。总结分析部分是由最后一章的内容构成。第9章是研究的基本结论和后续展望。在该章中,我们对前文的各章研究进行梳理,从中总结出了几个基本的结论,如集约型城镇化的数理研究和微观机理研究需要加强、集约型城镇化是全面、综合、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过程、集约型城镇化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集约型城镇化是布局合理与支撑强化的演进过程以及集约型城镇化的评价需要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另外,对后续研究需要着力突破的几个要点和几个方向进行了阐述,如集约型城镇化的制度创新体系设计、最优城镇人口规模、城乡共享成果机制。在共计九章的研究内容中,经过审慎思考后,笔者认为本研究可能存在如下五个创新点:一是,本研究对集约型城镇化的内涵外延进行了全面再界定、再释义。尽管已有少量学者对集约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了解读,但他们对集约型城镇化的定义并没有同时涵盖经济、人口、空间、社会、资源、环境六个维度,只是集中于其中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加以阐释,而且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都要求我们重新释义集约型城镇化。因此,基于城镇化发展的新问题和新背景,参考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努力对集约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了全面的再界定。本研究认为,集约型城镇化是一个涉及经济、人口、空间、社会、资源、环境六个维度的和谐共生发展的过程,它要严格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科学规律,要以科学发展观理论和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要以人的无差别化综合发展为核心目标,要以内生和外生的多元因素为动力,最终实现城镇经济的精明增长、乡村传统型社会向城镇现代型社会的转变、现代文明城乡全面共享的和谐状态。二是,本研究对集约型城镇化、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进行了区分。本研究认为,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主要是指人口和产业向城镇的集中现象,而集约型城镇化不仅涉及人口和产业的内容,还包括了空间、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内容,集约型城镇化的内涵要大于、外延小于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相较于其它类型的城镇化,集约型城镇化处于统领地位。尽管,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低碳、绿色、集约、智能的城镇化,”但是,我们认为,新型城镇化与集约型城镇化相比较,前者更适合作为一种城镇化的总体发展战略,后者则是在这一战略指导下形成的、能够很好地体现前者本质的一种城镇化发展路径或模式。三是,本研究挖掘了集约型城镇化的动力和动力机制。本研究认为,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拥有四个动力,即制度保障力、产业驱动力、资源(自然资源和非自然资源)支撑力与环境约束力,而且这四个动力并不是各自简单地对城镇化施加影响,而是通过交错复杂的相互联系,协同推动城镇化的集约发展:制度总揽全局为集约型城镇化发展保驾护航,三次产也的集约协调发展及其结构转换为集约型城镇化提供了基本动力,自然资源和非自然资源的集约、高效、充分利用则为集约型城镇化的提质扩容给予了坚实地支撑,生态环境约束则倒逼了制度设计、产业发展和资源使用的变革从旁策动集约型城镇化发展。另外,本研究认为,在四大动力协同推进推动集约型城镇化演进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四个机制,即制度保障机制、产业驱动机制、资源支撑机制以及环境约束机制。四是,本研究设计了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指标选取的原则,为了全面反映集约型城镇化的本质,本研究设计了一个具有三个层次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三个层次分别是:由1个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构成的综合层,由经济维度、人口维度、空间维度、社会维度、资源维度、环境维度共6个维度指标构成维度层和由46个分项细类指标构成的基础层。五是,本研究对中国省域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在完稿之际,作者对众多关于城镇化的相关研究资料的搜索和分析的结果表明依然鲜有学者开展这项工作,因此,本研究这一方面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从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下的综合评价结果中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省域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了四个显着的特征:省域的差异化、区域的梯度化、个别省(市)的逆梯度化、区域内外部的不协调化。另外,基于中国省域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结果,本研究认为:中国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应该是多维全面综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中国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一个发展过程;中国的集约型城镇化发展应该是区域协调的一个发展过程。

王冬银[9](2013)在《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经阶段。城市化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革和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同时也导致包含人口结构、生态环境和土地供求关系等多方面的深刻变化。其中,对耕地资源的影响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引起耕地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以农补工”向“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转型时期,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非农化,一方面为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土地保障,另一方面因耕地数量不断减少和质量持续下降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中都存在耕地代价性损失现象,但由于耕地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宝贵自然资源,不仅具有市场经济价值,还具有包含服务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持社会稳定等非市场价值。拥有合理数量的耕地资源,是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之一。近年来,基于“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基本事实,我国制定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干预和控制耕地非农化进程,耕地资源保护由“基本国策”到“生命线”,又由“生命线”到不可逾越的“红线”,足见耕地保护在我国国家战略中的地位。通过建国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可以预测,耕地非农化代价性损失在我国现阶段乃至未来一定时期内还将长期存在,同时存在过度性损失,且耕地减少的趋势不会得到根本性转变。对我国现有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不理想的原因分析表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缺失是目前我国耕地保护制度中最大的隐形缺陷,其原因背后暗藏着以下不争事实:耕地资源配置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由市场失灵导致的耕地资源急剧减少的深层次原因,则在于我国不健全的耕地资源价值体系,导致人为决策过程中对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忽视以及由此造成的耕地资源价格不合理。基于此,本文建立了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体系,并参考局部区域差异性适应原则选择一定的估算方法,以此核算区域性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货币化成果与现有的货币经济补偿进行校正比对的基础上,探索区域性耕地资源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实践运行模式,旨在为城市化进程中创新耕地保护机制、完善耕地保护措施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文章的第1、2章介绍了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进展、论文结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相关理论及基本概念,回顾了关于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和补偿机制研究等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并对这些已有成果进行了简要评述。文章第3、4章对我国城市进程中的耕地资源保护严峻形势及两者的关系、我国现有耕地保护制度和经济补偿政策及实施效果进行了梳理分析。第5章重塑和评估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体系,并将其评估结论通过一定的测算方法运用到区域性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货币化估算过程中。本部分重点从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内涵入手,对耕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体系分类成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两部分,明确了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内涵,并确定了评估耕地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方法。第6、7章对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进行了实证核算,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耕地资源保护的经济补偿模式。具体以西部典型区域——重庆、成都为案例区域,采用重庆、成都201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重庆市1997年至2011年期间时间序列数据和五大功能区空间序列数据,运用替代/恢复市场法对其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进行了具体测算,结合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五大功能区的不同功能定位,进行耕地资源保护经济补偿模式的实证分析。通过上述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仍然处于以消耗耕地资源为代价的初级发展阶段,城市化加速发展中耕地资源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并呈现新特征。虽然1996年以后,我国耕地数量减少由加快转变为相对放慢的态势,但年均下降幅度绝对量依旧较大,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中对耕地采取掠夺式的开发使用方式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观。一方面,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以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引致对用地需求的不断膨胀,建设占用耕地的强劲趋势导致耕地保护压力加大;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不仅大量优质耕地资源被占用转变为建设用地,“占优补劣”以及土地污染等引起了耕地质量的明显下降。此外,城市化发展水平较快的地区往往都是我国优质耕地分区的区域,城市化进程引起了我国耕地资源区域分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耕地及其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和社会保障价值已开始逐渐为人所知和越来越受重视。从国家(政府)、城市居民和农民三大价值主体的角度构建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即生态服务和社会保障价值)体系,将货币化估算模型对耕地非市场价值的估算结果作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的重要参考纳入市场体系,有利于使人们通过市场价格的角度更加直观地认识耕地及其生态系统提供的非市场价值。(3)耕地资源提供的生态服务和社会保障价值较大且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1997-2011年期间重庆市单位面积耕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保障价值总体上呈波动缓升趋势,且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社会保障价值高于生态服务价值,但所占比例逐年略有下降。生态服务价值中占生态价值总值比例较高的同时也是研究时段内上升幅度较大的组成部分,前三位排列为:营养循环功能价值(占生态服务总值的86.72%、上升幅度为23.53%)、净化环境功能价值(占生态服务总值的6.67%、上升幅度为23.41%)和大气调节功能价值(占生态服务总值的5.70%、上升幅度为12.92%):同时,研究时段内社会保障价值各组成部分所占社会总值的比例变化与幅度变化相对应:基本生活保障平均价值比例由50.06%下降为35.60%、平均价值额下降幅度为13.00%,粮食安全功能平均价值比例由32.48%上升为48.63%、平均价值额上升幅度达83.15%,失业保障平均价值比例由17.46%略降为15.77%、平均价值额上升幅度为10.50%。②2010年,重庆市、成都市的单位面积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分别为114.49万元/hm2、177.71万元/hm2:其中重庆市单位面积耕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为25.61万元/hm2、单位面积耕地的社会保障价值为48.66万元/hm2、单位面积耕地的粮食安全价值为40.21万元/hm2,分别占单位面积耕地非市场价值的22.37%、42.50%和35.12%:成都市单位面积耕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为42.06万元/hm2、单位面积耕地的社会保障价值为78.92万元/hm2、单位面积耕地的粮食安全价值为56.73万元/hm2,分别占单位面积耕地非市场价值的23.67%、44.41%和31.92%。重庆市单位面积耕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单位面积耕地的社会保障价值和单位面积耕地的粮食安全价值均低于成都市的测算值,总量及三项分量分别为成都市测算值的64.43%、63.50%、61.66%和70.88%。测算结果符合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重要影响因子和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呈正相关的规律。③重庆市不同功能区耕地非市场价值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测算结果表明:全市耕地非市场价值为114.49万元/hm2,主城九区(含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单位面积耕地非市场价值分别是全市单位面积耕地非市场价值的234.85%、98.35%、68.54%和62.82%;全市的耕地生态服务价值总额为6257.29亿元,主城九区(含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测算值分别为157.35亿元、2062.81亿元、3032.01亿元和1162.02亿元。与耕地非市场价值高低排列顺序不同,生态服务价值总额高低依次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和主城九区(含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耕地生态服务价值总额分别是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和主城九区(含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的1.47倍、2.61倍和19.27倍。因此,在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时,一是要特别注重保护和实现基数大、对耕地价值认知层次较低、社会稳定关联性强的农民群体的价值需求;二是经济补偿政策应充分考虑区域公平发展和统筹协调,向耕地非市场价值贡献大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较重且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倾斜。(4)考虑到区域差异性,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界定为区内经济补偿更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基于农村社会保障+货币补偿、基于投入项目建设+货币补偿、基于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异地有偿调剂+货币补偿的三种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为优选模式。对重庆市进行了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建设性补偿、基本农田指标区域间有偿调剂补偿以及参照成都建立的耕地保护基金农户和村集体进行经济补偿三种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实证分析表明:三种模式各有优势和不足,难以糅合打捆取舍,重庆市宜综合采用第一、二种模式,即在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以奖代补”和“先建后补”的同时,兼顾对基本农田“四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其他方面补助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运行模式取得良好绩效。据此,在全国推行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不可能同时在东、中、西部地区推行统一模式,只有结合区域特点,对国家层面设计出普遍适用的经济补偿模式供各地区结合实际参考选择,才能保证该制度取得实效。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提高耕地资源保护成效、纠正耕地资源过度消耗提出如下政策措施建议,包括:重新全面认识耕地资源的经济、生态服务和社会保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认识,并将耕地资源生态服务和社会保障纳入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体系:从国家层面研究制定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运行总体原则、总体方案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建立从中央到地方以及从政府到社会的多渠道资金筹集体系、严格补偿基金管理的监管检查;明确并细化区域主体功能划区和优化区域国土开发格局,实现城市化进程和耕地非农化效率平衡等。

李海英[10](2013)在《地方性知识与现代抒情精神 ——河南新诗史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抒情精神作为新诗研究的基点,首要目的在于考察其在传统诗歌的变革中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进程,受到哪些因素的促动或限制。着力探讨“抒情”这一中国文学的道统在现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中所居的位置、传续的力量、发生的流变等相关问题,理解中国新诗所出现的诸种样态与现象之根由。而把目标收缩在一个具体的地域,以河南新诗作为分析的文本依据,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在现代情境世界的书写中,个人是如何利用传统经验安顿自身的处境、通过语言去表征越来越复杂或陌生的情感体验、处理时代、诗人、诗歌之间的复杂关系等诸多问题,进而在了解他们所经历的偃蹇困顿或成功转化中,开启对现代诗歌(乃至现代文学)内在机制的重新思考。基于此,本论文针对河南新诗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乡土性、现代性、意识形态化和反常性,考察其是如何在诗歌抒情性这一主轴下展开的,抒情样态发生了如何曲折的变异,不同的河南诗人在诗性正义与革命话语的要求下所作出了怎样的选择以及由此而形成了什么样的诗歌面貌或生态状况,并将对种种现象进行描述。同时在梳理河南诗歌的社会文化背景、地理学背景、诗学背景、个人追求等因素时,查看抒情传统是如何对河南新诗产生影响或作用的,理解其间的得失、优长或不足。进而通过讨论河南新诗对地方经验的转化与表达的方式,探究其作为一个地域之内的文学形式是如何艺术地记录了该地的精神风貌、文化性格、生命状态和风俗习惯的,以及它对当时当地社会生活的影响。研究表明,河南诗歌抒情性真正是扎根河南的地方性与现代性之中一条悠久不灭的红线。之后分别以徐玉诺、于赓虞、苏金伞、痖弦等四位河南诗人的诗歌创作为案例,讨论现代抒情精神的生成及变化:徐玉诺在儒家诗学观的承继中深切地关怀着现世,首先他把现代主义之诗性追求与现实主义之深切关注融合起来,以爱与美、血与泪、孤独与梦想作为创作主体,并从地方性出发,开创了匪患题材,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而真实的文本世界。其次,在新诗文体的自觉探讨中,徐玉诺诗歌的语言与形式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将方言入诗,增强了新诗的地域性,为新诗语言发展注入了活力,并把自由体诗和韵诗结合起来,使自由体诗获得了形式上的完善。此外,徐玉诺是一个充满悖论的诗人,其诗作中有大量的无意识写作,语言充满了悖论与张力,他用现代主义的手法写现实主义的内容,用河南的地方性知识讨论时代情感结构的变化,由此而带来的独特的语象和语式使其早期的作品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存在。徐玉诺的存在表明了抒情精神一词是深深地扎根在现实生活与社会的土壤里的。于赓虞是以“恶魔诗人”、“魔鬼诗人”名扬诗坛的,其诗歌本体上呈现出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混合的色彩,诗中充满了本体论意义上的不谐和音、专制性幻想、独白式的迷狂等现代诗歌的诸般样态。但其对诗歌及诗学的探索却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进程中处于尴尬的位置,于赓虞远未得到与他创作实绩相符的认可。此现象将引发我们对诗人、时代、文学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思考。此外,于赓虞的存在揭示了诗歌抒情精神仍是一种现代人的主观意志与深在的潜意识心理的表白,也是河南新诗中一种真正的审美抒情的现代性代表。苏金伞以现代乡土诗人着称,他以质朴的乡土语言挖掘原生态的生活中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地方性知识,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乡村的一种生活样态之诗意存在。但革命话语加入叙述模式后,乡土抒情开始被逐渐异化,并呈现出同质化的倾向,其诗歌并未达到现代乡土抒情的极高层面。这也是河南现代诗人普遍存在的问题:诗歌追随时代革命的步伐,仅满足于展示现实生活的表象,而没有深入到审美文化的人性深度开掘现实生存之本相。直到痖弦的出现,河南籍诗人乡土抒情的现代性才算真正实现。痖弦在一种严厉的政治气氛中,把乡土语言、乡土记忆和现代主义或超现实主义的技法融合在一起时,创造出了一些“圆美流转如弹丸”的现代乡土抒情诗。他的成功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阐幽抉微之探寻中,以反思型的姿态面对故土与家园、时代与人性、个人的记忆和集体的记忆之间的关系,把传统文化、地方性知识、方言民谣和现代意识凝聚在一起,从中提炼出一种现代抒情精神。以河南新诗为窗口,总览河南现代诗人在抒情传统的承继、现代性历史语境的挑战、革命话语的干预、离散文化的冲击中,曾遭遇过的曲折和异化,为的是展看传统抒情精神在现代性的冲击下,河南新诗取得了怎样的进展及局限所在,其最终目的乃是在于思考河南诗人的创作实践为中国现代诗歌注入了哪些新的诗歌元素。而这一过程让我们看到,河南诗歌在何种维度补充发展了中国现代诗歌历史的新成就,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二、珠江委敲定2003年水前期工作任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珠江委敲定2003年水前期工作任务(论文提纲范文)

(1)《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编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小结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第一节 文本体例
        一、文本形式
        二、编排次序
        第二节 收録体例
        一、诗人收録范围
        二、诗歌收録标准
        三、小传遴选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一、诗作来源
        二、内容题材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一、小传来源
        二、小传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结
    结语
文献编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历朝杭郡诗辑》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贵州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编制贵州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意义
        1.2.1 体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总体要求
        1.2.2 为建设美丽中国“绿腰带”提供重要支撑
        1.2.3 推动长江流域整体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国内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综述
    2.1 国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展
    2.2 国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分析
    2.3 我国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展
    2.4 我国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分析
    2.5 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2.5.1 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5.2 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展的趋势
第3章 贵州省生态环境基础分析
    3.1 贵州省自然条件概况
        3.1.1 气候特征
        3.1.2 水资源特征
        3.1.3 土壤特征
        3.1.4 生物资源
        3.1.5 矿产资源
    3.2 贵州省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2.1 社会发展现状
        3.2.2 经济发展现状
第4章 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分析
    4.1 贵州省水环境质量
        4.1.1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4.1.2 水环境质量现状
        4.1.3 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4.2 贵州省环境空气质量
        4.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4.2.2 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4.3 贵州省声环境质量
        4.3.1 声环境质量现状
        4.3.2 声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4.4 贵州省重金属及废渣污染情况
    4.5 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
        4.5.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4.5.2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4.5.3 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4.6 小结
第5章 贵州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5.1 贵州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
        5.1.1 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
        5.1.2 区域水环境保护压力持续加大
        5.1.3 土壤重金属以及石漠化防治任务艰巨
        5.1.4 环保管理机制体制改革仍需深化
    5.2 贵州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机遇
        5.2.1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5.2.2 环境保护手段转变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5.2.3 从严的环境监管执法要求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5.2.4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第6章 贵州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设计
    6.1 贵州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总则
        6.1.1 总体框架
        6.1.2 基本原则
        6.1.3 规划依据
        6.1.4 规划目标
    6.2 贵州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主要任务
        6.2.1 推进流域水污染统防统治,建设清洁贵州
        6.2.2 统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建设和谐贵州
        6.2.3 加强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建设健康贵州
        6.2.4 健全流域生态环境大保护机制,建设创新贵州
    6.3 贵州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效益分析
第7章 贵州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保障措施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3)六陈水库移民安置问题研究(1959~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和基本材料
        (一)研究方法
        (二)基本材料
    四、基本概念界定
第一章 六陈水库移民的发轫
    一、六陈水库修建的原因
        (一)中央政府大力推动
        (二)丰富的水能资源待开发
        (三)防止洪涝灾害
    二、移民规划
第二章 六陈水库移民安置工作的开展
    一、水库移民机构的设置
        (一)县一级水库移民安置机构
        (二)公社(区)搬迁安置组
    二、积极开展移民动员工作
    三、移民安置方式
        (一)就地后靠
        (二)插入其它村庄
        (三)安排入厂
        (四)建设新场安置
第三章 六陈水库移民安置前后的生活对比分析
    一、自然环境的变迁
    二、社会经济条件的巨大落差
    三、生活生产资料占有的巨大差异
        (一)生活资料的缺失
        (二)生产资料匮乏
第四章 六陈水库移民安置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政府政策的缺位
        (一)移民政策法规不完善
        (二)政府移民安置工作出现偏差
    二、政府与移民之间利益协调的不平衡
        (一)移民安置过程中政府角色的缺位
        (二)移民话语权的式微
    三、移民队与接收队存在冲突
        (一)接收队眼中的移民队
        (二)移民队眼中的接收队
        (三)关于土地资源:接收队与移民队之间的博弈
    四、安置身份差异导致思想冲突
第五章 六陈水库移民后期安置的调试
    一、国家权力的强力保障
    二、以民生建设为保障
    三、以文化融合为情感维系的纽带
        (一)水井:生存与社会伦理
        (二)牛歌戏:共同文化的纽带
        (三)庙:共同信仰的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口述录音资料
    二、考察日志
致谢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地质调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地质调查的发展演变
        1.2.2 服务城镇化的地质调查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地质调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研究
    2.1 我国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1.1 地质调查的相关内涵
        2.1.2 地质调查的特点
    2.2 新型城镇化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2.2.1 新型城镇化内涵
        2.2.2 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
    2.3 地质调查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内在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地质调查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3.1 世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地质资源环境问题的共性与应对策略
        3.1.1 世界城镇化的整体概况
        3.1.2 世界各国城镇化过程中地质资源环境问题共性与应对策略
    3.2 典型国家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地质调查策略
        3.2.1 英国
        3.2.2 美国
        3.2.3 德国
        3.2.4 法国
        3.2.5 日本
    3.3 国外推动城镇化的地质调查解决方案及对中国启示
        3.3.1 国外推动城镇化的地质调查解决方案
        3.3.2 对中国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地质调查现状与问题: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4.1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我国地质调查的历史演变
    4.2 中国地质调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新型城镇化的视角
        4.2.1 中国地质调查现状
        4.2.2 中国地质调查存在的问题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地质调查转型路径分析—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地质调查需求与管理机制
    5.1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地质调查需求与定位
        5.1.1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地质调查需求
        5.1.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地质调查定位与定向
    5.2 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地质调查规模预测
        5.2.1 2020年—2030年我国城市地质灾害防治投入的规模需求的预测
        5.2.2 2020年—2030年全国城市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总体规模预测
    5.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地质调查需求管理案例——基于武汉市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5.3.1 基本信息
        5.3.2 调研对象对新型城镇化及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地质调查的了解程度
        5.3.3 武汉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5.3.4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地质调查的需求态势调查
        5.3.5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地质调查需求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5.4 我国地质调查转型路径
        5.4.1 地质调查观念、学科转型
        5.4.2 地质调查内容的转型
        5.4.3 地质调查对象的转型
        5.4.4 地质调查组织结构的转型
        5.4.5 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的转型
        5.4.6 地质调查管理模式的转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地质调查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6.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质调查的未来发展趋势
    6.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质调查布局建议
        6.2.1 主要城市群地质调查的布局建议
        6.2.2 地质调查在城市水资源方面布局建议
        6.2.3 地质调查在城市土壤方面布局建议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民国时期(1912-1949)水彩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目的
    第二节 相关领域研究历史及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基本结构
第二章 民国时期普通中小学水彩画教育
    第一节 民国时期普通中小学水彩画课程的建立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水彩画教学的发展与教学目标
        二、壬戌学制下水彩画课程的最终确立与教学目标
    第二节 民国时期普通中小学水彩画教学实践
        一、水彩画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
        二、水彩画教育师资
        三、水彩画教材建设
        四、水彩画教学成果
第三章 民国时期美术院校水彩画教育
    第一节 民国时期美术院校水彩画课程的设立
        一、学制变更背景下的水彩画课程的发展
        二、水彩画课程的教学目的
    第二节 民国时期美术院校水彩画教学实践
        一、水彩画教育内容与教材建设
        二、水彩画教育的典型教学模式
    第三节 民国时期美术院校水彩画教学成果与社会影响
        一、水彩画艺术的发展
        二、水彩画文化的延伸
        三、商业水彩画的繁荣
第四章 民国时期水彩画社会教育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水彩画的社会业余教育
        一、私立画馆、画室水彩画业余教育
        二、美术院校校外水彩画业余教育
        三、美术团体水彩画业余教育
    第二节 民国时期水彩画的社会普及教育
        一、综合性美术展览会中之水彩画
        二、独立水彩画展的举办
        三、公开发行报刊杂志中的水彩画
第五章 结论:关于民国时期中国水彩画教育的再思考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彩画教育的发展
        一、建国前中国水彩画教育的发展
        二、中国水彩画教育发展现状
    第二节 当代中国水彩画的发展与展望
        一、民国时期水彩画的传承与影响
        二、当代水彩画发展的振兴与展望
    小结
当代参考文献
民国参考文献
附录: 民国公开发表的水彩画作品
作者简历以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国民党南京市党部研究(1924-1931) ——以派系斗争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国共合作时期的南京市党部
    第一节 国共两党在南京的活动
    第二节 国共合作与市党部的斗争
第二章 清党与南京市党部
    第一节 走向“四一○”
    第二节 清党后的南京市党部
第三章 派系斗争与南京市党部
    第一节 特委会时期的南京市党部
    第二节 改组派与南京市党部
结语
参考文献

(7)广西湿地植物种类及区系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湿地及其功能
    1.2 湿地植物及其类型
    1.3 湿地植物资源
    1.4 国内外湿地及其植物研究动态
    1.5 广西湿地植物研究概况
    1.6 研究的题目及其研究意义
第2章 广西湿地自然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土壤状况
    2.4 水文状况
    2.5 气候状况
第3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和预期结果
        3.1.1 研究内容
        3.1.2 预期结果
    3.2 研究方法
        3.2.1 技术路线
        3.2.2 数据分析
    3.3 研究路线及实施情况
第4章 广西湿地高等植物种类组成特征
    4.1 湿地苔藓植物种类组成
        4.1.1 科的组成
        4.1.1.1 优势科
        4.1.2 属的组成
        4.1.3 种的组成
    4.2 湿地蕨类植物种类组成
        4.2.1 科的组成
        4.2.1.1 优势科
        4.2.2 属的组成
        4.2.3 种的组成
        4.2.3.1 外来种
        4.2.3.2 野生种
    4.3 湿地种子植物种类组成
        4.3.1 科的组成
        4.3.1.1 优势科
        4.3.2 属的组成
        4.3.3 种的组成
        4.3.3.1 红树植物
        4.3.3.2 外来种
        4.3.3.3 野生种
    4.4 种类组成特点
第5章 广西湿地高等植物区系特征
    5.1 湿地蕨类植物区系成分
        5.1.1 科的区系成分
        5.1.2 属的区系成分
        5.1.3 种的区系成分
    5.2 湿地种子植物区系成分
        5.2.1 科的区系成分
        5.2.2 属的区系成分
        5.2.3 种的区系成分
    5.3 区系成分特点
第6章 广西湿地高等植物与周边省的联系及在中国的地位
    6.1 与周边省的联系
        6.1.1 科水平
        6.1.2 属水平
    6.2 在中国的地位
第7章 广西湿地高等植物特有现象
    7.1 东亚特有
    7.2 中国特有
    7.3 广西特有
第8章 广西湿地高等植物地理分布区
    8.1 桂东北湿地植物区
    8.2 桂西北湿地植物区
    8.3 桂中湿地植物区
    8.4 桂西南湿地植物区
    8.5 桂东南湿地植物区
    8.6 桂南湿地植物区
    8.7 广西各地分布
第9章 广西湿地高等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9.1 湿地植物资源
        9.1.1 资源分类
        9.1.1.1 经济植物资源
        9.1.1.2 环境保护资源
        9.1.1.3 植物种质资源
        9.1.2 资源特点
    9.2 重点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
    9.3 资源利用问题及其保护建议
        9.3.1 利用问题
        9.3.2 保护建议
第10章 广西湿地高等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
    10.1 编写说明
    苔藓植物门BRYOPHYTA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第11章 总结
    11.1 主要结果
    11.2 创新之处
    11.3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学术活动及论文
附录2 论文资助
致谢

(8)中国集约型城镇化及其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的内容
        1.2.2 研究的方法
    1.3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3.1 研究的重点
        1.3.2 研究的难点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存在的不足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关于城镇化研究理论基础的回顾
        2.1.1 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观
        2.1.2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1.3 人口迁移理论
        2.1.4 中心地理论
        2.1.5 集聚经济理论
        2.1.6 城市发展理论
    2.2 关于城镇化基本问题研究的梳理
        2.2.1 城镇化内涵的国内外研究
        2.2.2 城镇化测度的国内外研究
        2.2.3 城镇化动力的国内外研究
        2.2.4 城镇化阶段的国内外研究
        2.2.5 城镇化模式的国内外研究
        2.2.6 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国内外研究
    2.3 关于集约型城镇化研究的归纳
    2.4 简要的评述与展望
    2.5 本章小结
3 集约型城镇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集约型城镇化的界定释义
        3.1.1 基本概念的分类阐释
        3.1.2 集约型城镇化的涵义
    3.2 集约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3.2.1 人口居住的集中
        3.2.2 空间布局的集约
        3.2.3 产业发展的集约
        3.2.4 资源利用的集约
        3.2.5 生态环境的友好
        3.2.6 现代文明的共享
    3.3 集约型城镇化的参与主体
        3.3.1 建设者——个人
        3.3.2 策动者——企业
        3.3.3 统领者——政府
        3.3.4 补位者——第三部门
    3.4 集约型城镇化需要正确处理的五大关系
        3.4.1 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3.4.2 城镇化与人的综合发展的关系
        3.4.3 城镇化与产业集聚发展的关系
        3.4.4 城镇化与信息化发展的关系
        3.4.5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4 集约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4.1 影响城镇化的外生和内生因素
        4.1.1 外生因素
        4.1.2 内生因素
    4.2 集约型城镇化的四大动力
        4.2.1 制度保障力
        4.2.2 产业驱动力
        4.2.3 资源支撑力
        4.2.4 环境约束力
    4.3 集约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架构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集约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分析
    5.1 集约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1.1 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基本原则
        5.1.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维度层级
        5.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说明
    5.2 集约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分析方法
        5.2.1 因子分析方法
        5.2.2 聚类分析方法
    5.3 集约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3.1 因子分析的实证结果
        5.3.2 聚类分析的实证结果
        5.3.3 实证结果的评价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变迁分析
    6.1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6.1.1 两个阶段
        6.1.2 五个特征
    6.2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6.2.1 制度创新输出滞后
        6.2.2 产业支撑强度不高
        6.2.3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6.2.4 资源承载能力薄弱
        6.2.5 生态环境约束趋紧
    6.3 本章小结
7 国外城镇化的实践经验及对中国集约型城镇化的启示
    7.1 世界城镇化的整体概况
        7.1.1 世界城镇化的水平日益提高
        7.1.2 世界区域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
    7.2 三个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实践案例
        7.2.1 英国城镇化的实践经验
        7.2.2 美国城镇化的实践经验
        7.2.3 德国城镇化的实践经验
    7.3 三个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实践案例
        7.3.1 墨西哥城镇化的实践经验
        7.3.2 印度城镇化的实践经验
        7.3.3 韩国城镇化的实践经验
    7.4 对中国推进集约型城镇化的启示
    7.5 本章小结
8 中国集约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分析
    8.1 集约型城镇化的总体思路
        8.1.1 集约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
        8.1.2 集约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
        8.1.3 集约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8.1.4 集约型城镇化的核心要点
    8.2 集约型城镇化的空间结构
        8.2.1 科学合理的宏观城镇体系:“扁塔状”的科层组织
        8.2.2 协调发展的中观城镇格局:“多中心”的鼎立结构
        8.2.3 功能健全的微观城镇结构:“集约化”的有机系统
    8.3 集约型城镇化的支撑体系
        8.3.1 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
        8.3.2 物质与社会基础设施
    8.4 集约型城镇化的政策路径
        8.4.1 以创新的制度设计为保障,破除制度约束
        8.4.2 以合理的规划安排为指导,优化空间布局
        8.4.3 以集约的产业发展为动力,加快模式转型
        8.4.4 以高效的资源利用为抓手,夯实发展基础
        8.4.5 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为目标,强化生态建设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的基本结论与后续展望
    9.1 研究的基本结论
        9.1.1 集约型城镇化的相关研究需要进一步地加强
        9.1.2 集约型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有效途径
        9.1.3 集约型城镇化是综合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过程
        9.1.4 集约型城镇化是布局合理与支撑强化的过程
        9.1.5 集约型城镇化的测度需要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9.2 研究的后续展望
        9.2.1 集约型城镇化的制度创新体系设计
        9.2.2 集约型城镇化的最优城镇人口规模
        9.2.3 集约型城镇化的城乡共享成果机理
参考文献
研究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9)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实践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理论
    2.2 外部效应理论
    2.3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2.4 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基本概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势
    3.1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
    3.2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耕地面临的严峻形势
    3.3 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下耕地资源面临新挑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现有耕地保护制度及经济补偿实践效果分析
    4.1 我国现有的耕地保护制度
    4.2 耕地保护制度的实施效果分析
    4.3 耕地保护制度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4.4 我国现有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实践比较及其问题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重塑与评估方法
    5.1 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重塑
    5.2 耕地非市场价值评估方法
    5.3 耕地生态功能价值评估方法区域性修正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计量分析
    6.1 重庆市2010年耕地非市场价值测算
    6.2 成都市2010年耕地非市场价值测算
    6.3 1997-2011年重庆市耕地非市场价值测算
    6.4 重庆市五大功能区耕地非市场价值测算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探索及实证分析
    7.1 耕地保护补偿模式的基本要素
    7.2 耕地保护区内经济补偿模式主要内容
    7.3 实证区域的选择
    7.4 重庆市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运作模式设计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相关配套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10)地方性知识与现代抒情精神 ——河南新诗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立足于地方性研究的目的
        一、 地域与文学关系的研究状况
        二、 关于“地方性知识”
    第二节 河南新诗的研究现状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河南新诗的发生
    第一节 河南新诗文学场的发生
        一、 河南近代文化传播的空间状态
        二、 河南近代教育的改革与读者群的分流
        三、 河南新文化社团的萌芽
        四、 河南新诗的最初样态
    第二节 河南新诗的发展
        一、 教育改革中新文学场的争夺与分割
        二、 文学社团与文学刊物的发展
    第三节 河南新诗的汇合与变化
        一、 抗战时期河南新诗的变化
        二、 抗战后河南的新诗状态
    小结
第二章 河南新诗的进程与样态
    第一节 抒情传统承续中的忧患意识
        一、 徐玉诺:匪患题材的开创
        二、 周仿溪:炮火之花下的哀号
        三、 郭伯恭:苛捐杂税之灾难
        四、 集体描绘下的灾荒图
    第二节 从人间苦到自我观照的现代性转变
    第三节 乡土抒情与革命话语的结合
    第四节 意识形态下摹写现实的模式化倾向
    小结
第三章 传统文学思想的现代延续——以徐玉诺为例
    第一节 徐玉诺的创作主题之一:爱与美
        一、 与自然唱和中对田园牧歌世界的眷恋
        二、 童真世界的描摹中对美好家园的想往
        三、 传统抒情精神的应和
    第二节 徐玉诺的创作主题之二:血与泪
        一、 乡村精神的勘探
        二、 乡村情意的眷恋
        三、 乡村世界的展现
    第三节 徐玉诺的创作主题之三:梦与诗
        一、 梦的诗意化
        二、 诗的梦行为
        三、 无意识写作:言语之火灼痛的现实
    小结
第四章 现代性语境下抒情自我的流变——以于赓虞为例
    第一节 诗论:生命与自我的抒情艺术
        一、 起步与动因
        二、 对外国诗论的吸纳
        三、 诗论的核心内涵
    第二节 诗歌:现代性追求下的自我观照
        一、 生与死的迷雾:诗歌情境的构成
        二、 忧郁与孤独:诗歌情调的变化
        三、 抒情自我在现代境遇中的表征
    小结
第五章 革命话语下乡土抒情的异化——以苏金伞为例
    第一节 生活经历、个人信仰与文学创作
    第二节 具有耕织意义的地方性写作
        一、 作为艺术经验的田园牧歌
        二、 细节描写中的土地诗学
        三、 河南地方精神的展现
    第三节 革命话语下乡土抒情的变异
        一、 乡土抒情里革命话语的涌动
        二、 革命话语下乡土抒情的迂回
    小结
第六章 离散际遇中现代乡土抒情的生成——以痖弦为例
    第一节 离散中的双乡体验:以《红玉米》为例
    第二节 诗儒情怀:当个性遭遇政治
    第三节 传统与地方:文化冲击下的回溯
    第四节 语言在文化夹击中的裂变与融合
        一、 诗艺圆美流转如弹丸
        二、 独特情境的构成
        三、 乡村经验与回望美学的悖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四、珠江委敲定2003年水前期工作任务(论文参考文献)

  • [1]《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2]贵州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D]. 徐铖. 贵州民族大学, 2019(08)
  • [3]六陈水库移民安置问题研究(1959~1965)[D]. 蒋静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地质调查转型研究[D]. 孙策.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6)
  • [5]民国时期(1912-1949)水彩画教育研究[D]. 张垒.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6]国民党南京市党部研究(1924-1931) ——以派系斗争为中心[D]. 肖晓飞.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3)
  • [7]广西湿地植物种类及区系特征研究[D]. 巫文香.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8)
  • [8]中国集约型城镇化及其综合评价研究[D]. 李标.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9]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研究[D]. 王冬银. 西南大学, 2013(06)
  • [10]地方性知识与现代抒情精神 ——河南新诗史论[D]. 李海英. 河南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珠江委确定2003年水利前期工作任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