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耀康失诗《问天庭方言》考证

丁耀康失诗《问天庭方言》考证

一、丁耀亢佚诗《问天亭放言》考论(论文文献综述)

耿锐[1](2019)在《卢见曾与《国朝山左诗钞》研究》文中认为卢见曾是继王士禛之后,又一位主盟江南文坛的山左诗人,其文学成就虽并不十分突出,却凭借其两淮盐运使的政治身份和爱才好客的通达个性聚集起大批文人学士,极大地带动了山左和江南两地诗文、学术、戏曲、书画的发展,在清代文化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主持编纂的《国朝山左诗钞》是清代第一部山东通省诗歌总集,选录清初至乾隆初年山左文学最为活跃的一段时期里的627位诗人的五千九百余首作品,附以小传、诗话和案语,客观而翔实地展现了清前期山左文坛的诗歌面貌和艺术成就,是地域性清诗总集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本文以卢见曾与《国朝山左诗钞》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卢见曾的生平经历对《国朝山左诗钞》诞生的多方面影响和《国朝山左诗钞》的成书过程、版本流变、诗学旨趣、文献价值、文学意义等几方面的内容,揭示了地域性诗歌总集在地域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共分五个章节,另有五则附录。第一章主要考察卢见曾的家世、生平和着述情况。卢氏家族历跨明清两朝,其兴衰沿革的基本历程中,“读书”和“科举”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军户起家的卢氏家族正是通过科举制度转型成为文学世家,并且代有闻人。卢见曾是卢氏家族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他承继了卢氏家族几世积淀的文化传统和政治资源,通过自身举业和仕途的成功将卢氏家族推向辉煌,同时又因为牵涉两淮盐引案而险致家族覆灭,他的身上带着鲜明的卢氏烙印,其修建书院、奖掖诸生、刊刻经籍等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与其曾叔祖卢世(?)、父亲卢道悦一脉相承。被诬遣戍伊犁的经历则是卢见曾仕宦心态的转折点,赐环后,其仕途逐渐稳固,政绩虽佳,却逐渐与浮华官场合流,最终导致其在致仕十年之后,被逮下狱,病死扬州。卢见曾在仕途经历上确有污点,然其文化贡献亦不容忽视,他不但创造了数量颇丰的诗文作品,更编纂了乡邦诗歌总集《国朝山左诗钞》,并为王士禛《感旧集》补传,此外还资助刊刻了《雅雨堂丛书》十三种以及单行着作十余种,在保存文献、推动乾嘉学术的发展上做出了重大贡献。第二章主要考察卢见曾的交游网络以及其文学交游与《国朝山左诗钞》编纂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第一节主要梳理了卢见曾的文学交游网络。卢见曾交游网络的建构经历了一个以乡邦文人为基础、继而通过科举同年与仕宦所遇不断将之扩大的过程。少年时期与王士禛的接触为卢见曾树立了一位文学榜样,而田霡“左袖右取”的诗学观,则为卢见曾诗学的融通性打下基础。科举中第之后,卢见曾留京三年,与众同年往来甚密,结识钱陈群、沈起元等人,社交圈子进一步扩大,及其到两淮盐运使任上,建立起卢氏幕府,广交各类人才,进一步拓展了其交游网络,为此后陆续举办的大规模的文化活动提供了助力。得益于广泛的社会交往,卢见曾在扬州时期才能够举办大型的文学宴集——平山堂雅集和红桥修禊,而关于这几次雅集的举行时间、与会成员却有含混不清之处。根据高凤翰手订《南阜山人诗集类稿》明确考定出平山堂雅集的时间在乾隆二年(1737),对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的红桥修禊则重点考察了其与会成员,纠正了现有研究成果中将平山堂雅集定于乾隆元年以及将卢氏幕府成员或乾隆二十二年(1737)五月的红桥宴集与会成员等同于红桥修禊与会成员的错误。卢见曾庞大的社交网络为《国朝山左诗钞》的编纂提供充分的可能。参与《国朝山左诗钞》编纂的十七位成员均是卢见曾交游网络中关系紧密的成员,他们彼此之间通过乡缘、学缘甚至亲缘的关系,凝聚成一个紧密的群体,更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涵养和相似的文学旨趣,各自分工,共同推动了《国朝山左诗钞》的诞生。第三章主要考察《国朝山左诗钞》的成书、体例、版本以及收录诗人的区域分布问题。《国朝山左诗钞》的诞生建立在清前期山左诗坛卓着的创作成就之上,同时还得益于清诗总集蓬勃发展的整体趋势以及稳定的社会环境、不断发展的印刷技术。而其中采录之文献则主要源于诗人之诗歌别集以及部分诗歌总集、少量志书和诗话着作,涉及文献一百三十余种,其中部分着作已淹没无闻,借《国朝山左诗钞》之辑录得以保存部分残篇。《国朝山左诗钞》在体例上以承继为主,创新不多,正因为如此,其能博采众长,体例较为成熟完备,成为了《国朝山左诗续钞》《国朝山左诗补钞》等几部总集的直接参考依据。在版本问题上,《国朝山左诗钞》情况亦颇为复杂。《国朝山左诗钞》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初刻本诞生之后旋即进行了重校重印,仅钤“己卯重校定”本而内容不同者即有两种,本文以表格对比的方式对照了几种版本内容之差异并探究了其重校重印之原因,发现目前所见至少有乾隆戊寅初刻本、乾隆己卯重校定本甲本、乾隆己卯重校定本乙本以及铲版重刻本四种版本,而重校重印的过程也是卢见曾编辑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本章第四节对《国朝山左诗钞》所收录的627位作家的区域分布情况进行了考察。诗人区域分布态势能够直接反应各地域的文学创作成就之差异,通过对《国朝山左诗钞》诗人区域分布状况的数据分析,笔者发现清前期山左诗人的区域分布呈现出以省府济南府为中心,旧齐国属地鲁东半岛诗人数量多,旧鲁国属地鲁西南地区诗人数量少,且地区之间诗人数量落差较大的整体态势,而这种分布态势又与山左地区政治因素的变革、文学世家和文人团体的分布状况以及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重心分区有着紧密的联系。第四章主要探讨《国朝山左诗钞》的诗学旨趣,作为地域性诗歌选本,一般研究者对《国朝山左诗钞》的关注视点多集中在其史料价值上,而《国朝山左诗钞》在辑录诗歌、诗话的同时,也是卢见曾及其编纂团队诗学评价体系的展现。本章第一节首先考察了卢见曾的诗歌创作成就,尤其是潇洒健拔、骨力深厚的《雅雨山人出塞集》,在诗学思想上,卢见曾则并未有太多突破,而是坚持“诗以道性情”与“才与学之不可偏废”的诗学取向,主张诗歌应该书写真情挚性,同时应该以学问滋养性情。第二节则从清代不可回避的唐宋诗之争的角度对《国朝山左诗钞》的选诗旨趣进行了考察,根据对《国朝山左诗钞》诗话的分析,《国朝山左诗钞》直接点明诗学宗尚的作家共计44位,其中宗唐为主的作家30位,由学明进而宗唐的作家有6位,宗宋作家3位,转益多师、兼而取之之作家5位,既带有鲜明的宗唐倾向又展现出融通的态度。在诸诗人中,又以王士禛为核心,不但在选诗数量上以王士禛居冠,还广泛从王士禛所编诗歌选本中辑录诗歌、大量引用王士禛之诗歌评点,充分展现了对王士禛清空淡远诗风的肯定。而此种诗学取向产生的原因,一方面与卢见曾本人的诗学旨趣相通,另一方面则受到康乾时期为展现“千秋风雅之正则”而推尊唐风的官方诗学思想的影响,是主客观共同作用的产物。第三节则是对《国朝山左诗钞》选录诗歌的思想价值的考察,《国朝山左诗钞》虽推尊王士禛,但并未陷入后期神韵论的空泛理论之中,反而颇为重视诗歌的现实性和思想价值,对重大历史事件、人民生活疾苦以及诗人心路历程均有所反映,这种选诗倾向与卢见曾“备一代之诗史”的初衷是统一的。第五章主要探讨《国朝山左诗钞》的文献价值。除收录诗人别集中本身收录的作品之外,《国朝山左诗钞》还对诗人作品进行了补遗,同时附录了他省诗人与集中山左诗人的唱和之作,这些诗歌多为集外之作,成为考察诗人某些时段中的经历、思想或是诗歌风格的重要依据,实现了卢见曾“增广见闻”的目的,同时也使《国朝山左诗钞》具备了文献辑佚的价值。卢见曾喜研《易》学,与乾嘉学人往来密切,深受考据之风的浸染,《国朝山左诗钞》中亦十分重视对乡园名物、遗闻僻典以及声律平仄的考辨,本节对集中的考辨内容进行了梳理与考证,整合了其考据内容在乡土文化史和古典声律学上的贡献。此外,还对《国朝山左诗钞》中着录有误之处进行考辨,订正诗人姓名字号、里籍仕宦之误11则,并对部分诗作之误载或脱漏现象进行了订误。《国朝山左诗钞》自成书之后,不断为后世着作的编写提供史料,许多志乘、诗歌选本以及当时和后世研究着作中均有援引《国朝山左诗钞》的论断以进行诗人和诗歌评价的现象,展现了其在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意义与价值。文章附录共五则,其一是德州卢氏世系图(仅附卢氏始祖卢子兴至卢氏第十四氏德州支成员),其二是卢见曾佚诗、佚文整理,其三是卢见曾交游表,其四是《国朝山左诗钞》版本对照表,其五是《国朝山左诗钞》诗人区域分布表。

魏红梅[2](2018)在《“诸城十老”及其诗歌创作研究》文中指出“诸城十老”是指明末清初诸城诗坛最有影响的丁耀亢、王乘篆、刘翼明、李澄中、丘元武、张衍、张侗、徐田、隋平、赵清十位诗人。他们毕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不仅对明末清初诸城诗坛具有“开一邑风雅之始”之功,还推动明末清初诸城诗坛走向前所未有的繁荣。他们不但是明末清初山东诗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中国诗歌史上也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学界对“诸城十老”的关注起步较晚,且其研究往往是仅就某一个体或某一具体问题的分析研究,既不系统,又缺乏全面性。有鉴于此,本文在说清楚“诸城十老”这一名称由来的前提下,设想从“诸城十老”所处的明末清初的社会环境、地域环境、诗坛背景入手,采用文献研究法、文学地理学的分析法、文史关照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爬梳、研读“诸城十老”的着述及其相关文献资料,来全面考察“诸城十老”的家族渊源、个人经历、交游活动以及他们的诗歌创作情况,力求使读者对“诸城十老”的人生经历与诗歌创作情况有一个更为全面立体的了解。在为学界提供相关“诸城十老”研究资料的同时,试图进而推动学界对“诸城十老”的研究能向更深处发展。为实现这一研究目的,本文共分为七章,对“诸城十老”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诸城十老”的家族渊源与人生经历、“诸城十老”的交游情况、“诸城十老”的诗歌创作情况、“诸城十老”的人生境遇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解读。同时,对学界有关“诸城十老”身份存在的模糊认识进行了商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每个人的成长,都或多或少受到其所处社会环境与地域环境的影响与制约。故本文对“诸城十老”的研究,首先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入手。首章从“诸城十老”所处的国家环境、山东环境以及诸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对“诸城十老”成长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同时,考虑到地域环境因素对诗人成长的影响,本文又从诸城特有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对“诸城十老”成长所处的特有地域环境进行了描述。在明确“诸城十老”成长所处社会环境与地域环境的同时,本文第二章又分别对“诸城十老”每位成员的家族渊源、成长经历与人生轨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爬梳“诸城十老”各自的人生经历,我们发现,“诸城十老”每个成员的家庭背景、人生轨迹虽不尽相同,但总体来看,实际上可以划分为三类:一类以丁耀亢、刘翼明、李澄中、丘元武为代表,他们都有入清为官的经历,但整个仕途并不顺遂,都是最终或主动辞官、或被迫失官而回归故乡,终老于故乡;一类以王乘箓、徐田、赵清、隋平为代表,他们虽也有过科举经历,但终无所获,基本上都是以诸生的身份终老于家乡;一类以张衍和张侗兄弟二人为代表,他们都是因为家庭原因而决意放弃仕进,终生隐居山野而终老于故乡。“诸城十老”一生喜交游、善交游,交游成为他们人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们一生的交游对象十分繁杂,且交游地点多有变化。故本文第三章专门就“诸城十老”一生的交游活动与结社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对于“诸城十老”的交游情况,我们以其出生地“诸城”为界限,分为县内与县外两部分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研究发现,“诸城十老”在诸城县内的主要交游活动相对集中:交游地点多在放鹤园、卧象山和铁园等地;交游对象不仅有本地的文士,还吸引了县外的大批文士纷纷前来;交游活动主要以丁耀亢和李澄中为中心、以康熙八年为界分前后两个阶段。而县外的交游情况则相对复杂:不但交游对象十分繁杂,既有晚明遗老、清朝王公大臣,又有文坛名宿以及三教九流之人,交游圈子甚是庞大;交游地点随其足迹多有变化。为此,我们选择以周亮工、王士禛、周斯盛三位名人为代表,对“诸城十老”的县外交游情况进行了具体考察。对于“诸城十老”的结社情况,在弄清楚丁耀亢曾带头结过山中社与观文大社、李澄中曾组织过鸡豚社、张衍和张侗曾组织过“九老会”外,还明确了他们的交游与结社性质,即他们的交游与结社活动,多是自由的、随意的,既没有什么文学纲领,也没有任何政治意味,只不过是志同道合的乡邦文人间的诗酒唱和聚会而已,颇具有“以文会友”的性质。在明确“诸城十老”人生经历与交游等基本情况的同时,本文第四章还专门对“诸城十老”的人生道路抉择与归隐心态、“诸城十老”人生不遂的原因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面对明清易代这样激烈变革的历史时期,“诸城十老”中除丁耀亢早期有过些许的反清举动外,他们大都既没有像当时的顾炎武、黄宗羲、阎尔梅等人那样为图谋恢复明朝而竞相奔走,也没有像傅山、李焕章等人那样坚守气节、宁做遗民也绝不仕清。而是选择了当时大多数下层文人通常选择的人生之路:面对清朝定鼎、复明无望的客观现实,以一个顺从者的姿态,接纳了新朝的存在。或继续孜孜科举以求仕进,渴望通过科举仕进在新朝重谋发展;或绝意仕进而放情山水,始终以友朋诗酒为伴。面对有限的生存环境,各尽所能地拓展着自己的生存空间,寻求着谋道与谋食的自我发展途径。而他们之所以选择这样一条人生道路,无疑与其强烈的家族观念、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清初实施的高压和怀柔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不管“诸城十老”面对时局变化选择了何种人生道路,从总体来看,他们的人生之路并不顺遂,结局更不圆满,都没有逃脱最终走向归隐于田园、终老于故乡这一人生结局。究其原因,除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因素外,更与其自身的诗人气质、一生浓浓的故土情结、始终存在的归隐心态、自身应试能力不足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诸城十老”的这一人生抉择与自我人生轨迹,无疑就是当时大多数下层文人一生的真实写照,因此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此外,本章还对“诸城十老”的身份进行认定。一直以来,学界对“诸城十老”的身份,多界定为“遗民”。然从“诸城十老”人生经历的实际来看,这一说法并不科学。通过明确“遗民”的界定标准,我们觉得如此界定“诸城十老”的身份更为合适:“诸城十老”既是一群生活于社会中下层、整日为谋食而疲于奔命的读书人;又是一群在科举不遂、为官不顺、生活难如人愿等多重困境的夹击之下,转而工诗的中下层诗人。虽然丁耀亢的部分诗歌带有遗民情绪,但他绝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遗民”。为了更好地更方便地结合这十个人的传记资料深入地分析“诸城十老”的诗歌创作,故本文第五章对“诸城十老”着述和传记等相关文献佚存情况作一简要概述。“诸城十老”的人生之路虽不顺遂,但他们都毕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始终用诗歌诉说着自我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可谓以诗为命。他们的诗歌作品,不仅数量众多、皆有诗集或诗歌存世,还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准。故本文第六章专论“诸城十老”的诗歌创作与影响。主要从诗歌创作倾向、诗歌创作主题、诗歌创作风格三个方面,对其诗歌作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就诗歌创作倾向而言,他们在承袭传统诗歌“吟咏情性”这一创作倾向的同时,面对或宗唐、或宗宋的清初诗坛风尚,他们宗唐又不泥于唐,能转益多师,自成一体;就诗歌主题而言,他们的诗歌创作始终以“情”字为主线,在关注自身命运、书写自我怨情,珍视亲人友朋、诉说亲情友情,描写田园风光、寄情山水之间,登台咏史怀古、抒发思古幽情,记录羁旅行役、寄托思乡之情,超然身世之外、参禅论道说理等主题上具有共性。尤为难得是,他们在哀叹自我命运的同时,还能够关注民生疾苦,表达出对下层民众生存状况的深深同情。就创作风格而言,他们在长期的诗歌创作实践中均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诗歌创作风格:丁耀亢诗歌,诗风既激楚亢厉,又空寂静灵,颇多风致;王乘箓的诗歌,刚健又不失清新;刘翼明的诗歌,纤郁悲凉,苍秀朴老;李澄中的诗歌,高岸开朗,沉郁凄楚;张衍的诗歌,闲适平淡,多东篱风致;张侗的诗歌,清新散淡,风趣自别;丘元武的诗歌,伟丽清深,沉郁顿挫;徐田的诗歌,朴劲清茂,常有雄杰之语;赵清的诗歌,情感真挚,诗风平淡质朴;隋平的诗歌,立意高远,诗风宁静恬淡。此外,针对丁耀亢的诗歌具有强烈的史家意识这一特点,本章还就丁耀亢诗歌的“诗史”特色进行了专门研究。在肯定其诗歌颇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之功外,还通过其与杜甫“诗史”类诗歌的比较,明确了二者“诗史”的差异性。诗歌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一个人的诗歌创作必然受到其人生境遇的影响与制约。通过爬梳“诸城十老”的诗歌创作过程及其诗歌作品,我们发现“诸城十老”的诗歌创作,不论是诗歌创作主题的选择,还是诗歌创作倾向与诗歌创作风格的形成,明显地受到其人生境遇的影响与制约。故本文第七章还从诗歌创作主题、诗歌创作倾向、诗歌风格三个方面,具体分析研究“诸城十老”的人生境遇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就诗歌创作主题而言,共性影响主要有三:一是受各自人生观与人生经历的影响与制约,其诗歌创作主题格调普遍不高,少有国家民族情怀而多关注自我人生遭际;二是受成长地域环境的影响,大多怀有强烈的故土情结,对家乡山水田园多有讴歌与赞美;三是因其一生交游频繁,故酬唱送别之作数量众多。除共性之外,“诸城十老”的诗歌创作主题也有一定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有出仕经历者,多以抒发科举失利与仕途不顺的痛苦为主;未曾出仕者,则多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为主题。就诗歌创作倾向而言,受各自人生境遇的影响,他们的诗歌创作在秉承“吟咏情性”这一传统诗歌创作倾向的同时,有出仕经历者,因为科举的失利和仕途的不顺,大多描写自我人生难遂的“怨情”与“悲情”;未曾出仕者,大多描写田园生活的“怡情”与生活艰难的“苦情”。就诗歌风格而言,受各自人生境遇的影响尤为突出。丁耀亢人生多舛,诗风也因此多有变化:早年生活顺意故诗风多清新风致,中年历经战乱故诗歌多激楚之音,晚年因参禅故诗风多有空灵清寂;刘翼明穷年矻矻,故其诗风多纤郁闷愤;李澄中仕进不遇,故诗风沉郁凄楚;丘元武半路失官,故诗风沉郁悲凉;王乘篆、张衍、张侗、徐田、赵清、隋平等人,没有出仕的困扰,生活较为平淡,故诗风清新淡雅。本文的创新点:一是将“诸城十老”作为一个整体放置于明末清初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探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诗歌创作情况。既探究他们人生不遂的共同原因,又探究他们人生境遇对诗歌创作的共同影响,以克服学界以往零散研究所带来的片面性。二是对“诸城十老”的共有身份作出明确界定,以克服学界对其群体身份的模糊认识,否定学界部分学者将其界定为“遗民”的观点。三是就丁耀亢诗歌的“诗史”特色与杜甫诗歌的“诗史”特色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二者的不同。

张崇琛[3](2017)在《丁耀亢的两首佚诗》文中提出丁耀亢的两首佚诗《山居歌》与《田家歌》,在已出版的《丁耀亢全集》中未能收录,也不见于其它抄本,此乃首次全文公布。两诗所富有的浓重的生活情趣及其通俗、活泼、生动的风格,实为丁氏此后小说、戏剧中曲词创作的先声,对研究明末山东半岛东南部一带的经济形态及社会生活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于海洋[4](2016)在《明末清初诸城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诸城一地,从上古到近现代,诞生了许多独领风骚的历史名人,如上古时期的虞舜,汉代的梁丘贺、梁丘临、师丹、伏湛、诸葛丰,唐代的颜师古、颜真卿,五代的苏仲容、苏禹珪,宋代的赵挺之、赵明诚、李清照、张择端,明代的翟銮、邱橓,清代的丁耀亢、刘统勋、刘墉,近现代的王翔千、王统照、王尽美、王愿坚、王意坚、臧克家等,他们或在政治上运筹帷幄,或在理论上提纲挈领,或在文学上妙笔生花,皆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至于其它名位稍逊而成就不凡的人物,更是灿若群星,这在全国同类区域中并不多见。明末清初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皆处于大变动、大变革时期,政治上腐化衰败、激变四起直至全面崩塌、王朝鼎革;经济上城镇繁荣、市民壮大直至物欲横流、消费狂欢;思想文化上心学狂飙、异端蜂起直至理学复归、实学兴起。如此,皆影响了文学的演变和迁移,伴随着各种文学思潮的激烈碰撞和涌动,诸城文学也达到了自身发展的一个高峰。本文即截取明末清初这一时段,将诸城放置于社会历史转型期的具体语境中,对其文学活动进行整体观照和综合研究。在宏大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把握诸城文人的精神特质,探究诸城文学在易代之际的发展特点和规律,理清社会变革期诸城文学动态迁移的轨迹,不仅具有地方性意义,而且蕴含着普适性价值。绪论分四部分,分别是论题的提出、学界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意义,以及对"明末清初"、"诸城"等概念进行日时空界定。绪论之外,凡四章。第一章从时代背景、区域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诸城文人精神特质、时代文学思潮等方面,将诸城文学置于明末清初这一大环境中进行综合考察,既获得对明末清初诸城文学的背景性认识,又对时代与文学的互动性关系有整体把握。第二章为明末清初诸城文学分体研究,分别从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方面,依据不同的体裁呈现明末清初诸城文学的风貌。通过对诸城文坛全面宏观地考察,进而总结归纳明末清初诸城文学的发展特点以及嬗变规律。第三章为明末清初诸城文学家族、文人社团以及文人交游。木章从家族、社团、交游等三个维度,力图多方面展示明末清初诸城文坛的特质。首先,对明末清初诸城较为突出的文化现象——家族文学进行观照,探究诸城家族对诸城文坛的影响。其次,对明末清初时期的文人社团进行考证和梳理。最后,在文人交游这一部分,对诸城热闹的文化圈进行剖析以获得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探讨诸城交游活动繁盛的原因以及交游活动背后二士人的心态。第四章对明末清初诸城文学的代表人物进行个案研究。对丁耀亢的研究侧重于探讨易代之际他的生存状态以及他对诸城文坛"开一邑风雅之始"的导先作用。通过对李澄中人生经历、交游、文学创作等资料的获得,着重考察他以杜甫为宗的诗学观。张侗既是理学家又是文学家,对《易》学的情有独钟影响了他飘逸洒脱的个性气质,进而影响了他的诗学崇尚。邱石常是狂士,失意的人生和孤高的气节相辅相成,反映到文学上呈现出的是诗歌风格的"齐气"。刘翼明是典型的儒者,对他进行综合考察的同时,侧重于研究他温柔敦厚的诗风。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正文内容进行概括陈述和总结。明末清初是诸城文学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以地域文学的视角,在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背景的基础上考察诸城文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附录部分主要有两个表格组成,一是对明末清初诸城文人的作品以及存佚情况进行考录,二是对地方性诗歌总集收录明末清初诸城诗人及选诗数量进行统计。明末清初的很多诸城作家并未有诗集传世,因此对其现存作品进行统计和梳理,不至于使他们的作品湮没无闻,对乡邦文学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立足于明末清初特殊的时代背景,试图还原此时期诸城文坛的基本面貌。着重探讨诸城文人在易代之际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选择,并揭示易代背景下诸城文学与时代变动的同步共振,进而展示诸城作家的创作共性及基于个体命运的独特个性。

马清清[5](2012)在《丁耀亢交游考》文中研究说明丁耀亢是明末清初着名的文学家,作品涉及很多种类,有诗歌、小说、戏曲等。他为人个性坦率任情,交游遍布各个阶层,有遗民诗人,也有官场友人,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他都能敞开心胸,真诚待人。本文将首先介绍一下丁耀亢的家世生平,深入了解一下丁耀亢是在怎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他的祖父、父亲对他以后的人生分别有怎么样的影响以及丁耀亢的生平轨迹。其次,从与丁耀亢关系非常亲密的家人、师长钟羽正和董其昌、挚友邱石常、龚鼎孳、傅掌雷出发,考察他们的交游活动。最后从丁耀亢的遗民友人、官场友人、诸城友人和曲艺知音四个方面考察丁耀亢的交游活动。

刘洪强[6](2010)在《《丁耀亢全集》补遗》文中研究说明清代山东诸城诗人丁耀亢还有不少作品未被《丁耀亢全集》所收,其中丁氏刊刻钟羽正《崇雅堂集》并为此集作序,还为张缙彦诗集《菉居诗集》作序,他还批点过贾凫西的鼓词,并留下了两首词,他到惠安辞官时还游览了武夷山,同样留下了美丽的诗篇。搜集并整理这部分作品不但可以尽可能补全《丁耀亢全集》,而且可以更好地探究丁耀亢的心灵历程。

陈清[7](2009)在《丁耀亢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丁耀亢(1599 - 1669)是明末清初山左着名诗人。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有大量作品传世,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戏剧等文体,都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世人多对其小说、戏剧作品做过各种研究,对其诗歌作品的研讨则相对薄弱。本文试对其三千多首传世诗作进行细致的梳理与探讨,试图对丁耀亢在明清诗坛上的真正地位给予准确的定位。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绪论、正文、结语。第一章介绍丁耀亢的家世与生平。本章先介绍丁耀亢地方望族的家族史,先梳理出丁耀亢疏狂、任侠的家族遗传气质,并进一步结合晚明复杂的政治斗争形势和社会态势来展示出丁耀亢之父丁惟宁、业师钟羽正的坎坷仕途生涯对他的深远影响。丁惟宁的壮年隐居常常让丁耀亢在入世与出世的矛盾中徘徊,而业师钟羽正对丁耀亢着书写心的极力激赏使得丁耀亢一生从未放弃过着书立言以抒写心灵的人生追求。丁耀亢的另一位业师董其昌对他的重视性情等文学理念的产生以及对禅宗的痴迷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接着阐释丁耀亢在明清两朝坎坷多难的人生境遇,尤其是家国之变、焚书案等一系列的人生遭际对他的思想、文学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第二章主要介绍丁耀亢的诗歌内容。本章分六个小节,分别从丁耀亢的唱和赠答诗来探析他广阔的交游圈,进一步剖析他疏狂、任侠的个性风采;从丁耀亢悲士不遇的题材中剖析他怀才不遇、宝剑沉埋的不甘与无奈;从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中剖析他得益诗存史的诗歌创作理念;从以焚书为题材的诗作中剖析以丁耀亢为代表的汉族知识分子在清初“文字狱”的精神枷锁下的苦闷心态,展示他们痛苦的、叫嚣着的灵魂;从丁耀亢参禅的诗作中进一步剖析他在焚书案中所经受的强烈的精神打击;文章从丁耀亢其他如山水咏物诗、纪行诗等作品中进一步剖析他复杂细腻的内心世界以及啸傲山林、终老山林、对自由精神境界的执着追求。第三章探讨丁耀亢诗歌的艺术特色。本章首先分析丁耀亢诗歌作品中常用的“孤”、“荒”等大量词汇来展示丁耀亢诗作中始终贯穿着一颗疏狂的心魂,这正是他疏狂、任侠个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外在显现;从诗歌作品中常常出现的个性化的“剑”、“鹤”等诗歌意象的匠心独运来剖析他的诗歌特色;在诗歌源流上探析出丁耀亢诗歌创作最先受到前后“七子”的濡染,南游时师从董其昌,文学理念有了变化,开始注重个性化的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家国之变后,丁耀亢的人生际遇更加坎坷,在诗歌创作倾向上宗唐,尤其推崇杜甫,很多诗作颇具杜甫风神,亢厉激楚之音最强。丁耀亢的诗歌创作以丰富的内容,深刻的主题,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呈现出他个性化的诗歌面貌,这种成就不仅在明末清初的山左诗坛上颇具特色,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与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在整个明清诗坛上也是不可替代的“这一个”。结语部分总结全文。

魏红梅[8](2007)在《简析丁耀亢诗集《问天亭放言》》文中研究指明

于慧[9](2006)在《近六年清诗研究综述》文中指出清诗①研究在进入新世纪的六年中呈蓬勃发展态势。本文从文献考订、作家作品、诗学理论和研究述评等四方面对2000—2005年的清诗研究成果广泛搜罗并梳理归纳,以备有关研究者参阅。

吴倩[10](2004)在《二十世纪明代诗词研究索引(二)》文中提出 八、明末诗文研究明末诸子从一个新的理论角度谈令词之潜能与陈子龙词之成就/叶嘉莹//四川学学报:哲社版(成都),1990.1.62~78 1990.7-144 浓绗婉丽,寄兴深微:论陈子龙词/王英志//中州学刊(郑州),1990.2.82~86 夏完淳事迹考辨/秦训习//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3.38~42 唐宋派的总结,桐城派的先声——论明季散文家艾南英及其文学理论/邹自振//抚州师专学报,1990.3.69~75 谈明末爱国诗人陈子龙、夏完淳的诗词/陈丽芬//上海医科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1.2.40~44 艾南英的散文理论与实践/邹自振//江西社会科学,1991.5.96~100 夏完淳词的几个语言特点/谭学亮//中国文学研究,1992.3.53~56 明末文学理论家艾南英/邹自振//争鸣,1992.3.76~77 阮大铖《咏怀堂诗》简论/钟明奇//中国文学研究,1993.2.46~51

二、丁耀亢佚诗《问天亭放言》考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丁耀亢佚诗《问天亭放言》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1)卢见曾与《国朝山左诗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点
第一章 卢见曾的家世、生平与着述
    第一节 卢氏家族的兴衰沿革
        一、军户起家
        二、科举连捷,姻族日盛
        三、两淮盐引案后的重兴
    第二节 卢见曾生平与仕宦
        一、读书入仕
        二、仕途经历
        三、两淮盐引案与卢见曾心态
    第三节 卢见曾着述、刊刻活动考略
        一、着述情况
        二、刊刻活动
第二章 卢见曾的文学交游与《国朝山左诗钞》的编纂
    第一节 卢见曾的文学交游网络
        一、乡前辈与文学思想的启蒙
        二、同年友与社交圈的扩大
        三、卢氏幕府与扬州文化的繁荣
    第二节 扬州时期的文学雅集
        一、平山堂雅集
        二、红桥修禊
    第三节 交游网络与《国朝山左诗钞》的编纂队伍
        一、《国朝山左诗钞》的编纂队伍
        二、交游网络与《国朝山左诗钞》的编纂
第三章 《国朝山左诗钞》的成书、体例、版本与诗人区域分布
    第一节 《国朝山左诗钞》的成书背景与文献来源
        一、成书背景
        二、诗歌文献来源
        三、诗话文献来源
    第二节 《国朝山左诗钞》的编选体例
        一、以人系诗
        二、“以名家为纲”“以科第为断”
        三、“选诗有传”“各系诗话”
        四、诗歌排布,“各从其旧”
    第三节 《国朝山左诗钞》版本源流考
        一、乾隆己卯重校定本甲本
        二、乾隆己卯重校定本乙本
        三、铲版重刻本
        四、校定因由探析
    第四节 《国朝山左诗钞》的诗人区域分布
        一、《国朝山左诗钞》中的山左行政区划
        二、诗人区域分布格局与重心
        三、区域分布特征的成因
第四章 《国朝山左诗钞》的诗学旨趣
    第一节 卢见曾的诗歌创作与诗学思想
        一、诗歌创作
        二、诗学思想
    第二节 《国朝山左诗钞》的唐诗学本位观
        一、偏好唐风,兼取宋调
        二、尤主渔洋
        三、唐诗学本位倾向的成因
    第三节 《国朝山左诗钞》的“备史”意识
        一、反映重大历史事件
        二、反映民生疾苦
        三、反映诗人的心路历程
第五章 《国朝山左诗钞》的文献价值与文学影响
    第一节 《国朝山左诗钞》的辑佚价值
        一、正文中的补遗之作
        二、正文中的他人唱和
        三、诗话中的附诗
    第二节 《国朝山左诗钞》的考据价值
        一、乡园名物、遗闻僻典考辨
        二、声律平仄考辨
        三、诗人、诗作订误
    第三节 《国朝山左诗钞》的影响
        一、志乘及其他诗歌选本对《国朝山左诗钞》的采用
        二、时人着述与后世研究中对《国朝山左诗钞》的使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德州卢氏世系图(部分)
    附录2 卢见曾佚诗佚文
    附录3 卢见曾交游表
    附录4 《国朝山左诗钞》版本对照表
    附录5 《国朝山左诗钞》诗人区域分布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诸城十老”及其诗歌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诸城十老”名称的由来与所指对象
    第二节 “诸城十老”研究综述
        一、围绕“诸城十老”群体的研究成果
        二、围绕“诸城十老”个体的研究成果
    第三节 选题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创新点
第一章 “诸城十老”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地域环境
    第一节 “诸城十老”所处的国家环境
        一、高压与怀柔并行:明清鼎革所造成的社会政治变化
        二、读书人生活由富裕转入窘迫:明清鼎革所造成的社会经济变化
        三、“华夏中心”的坚守与放弃:明清鼎革所带来的思想文化变化
    第二节 “诸城十老”所处的山东环境
    第三节 “诸城十老”所处的诸城环境
        一、“诸城十老”所处的诸城社会环境
        二、“诸城十老”所处的诸城自然环境
        三、“诸城十老”所处的诸城人文环境
第二章 “诸城十老”的家族渊源与人生经历
    第一节 丁耀亢的家世与人生经历
        一、丁耀亢的家世
        二、丁耀亢的人生经历
    第二节 王乘箓的人生经历
    第三节 刘翼明的家世及人生经历
        一、刘翼明的家世
        二、刘翼明的人生经历
    第四节 李澄中的家世与人生经历
        一、李澄中的家世
        二、李澄中的人生经历
    第五节 张衍、张侗的家世及与人生经历
        一、张衍、张侗的家世
        二、张衍的人生经历
        三、张侗的人生经历
    第六节 丘元武的家世与人生经历
        一、丘元武的家世
        二、丘元武的人生经历
    第七节 徐田的人生经历
    第八节 赵清的家世与人生经历
        一、赵清的家世
        二、赵清的人生经历
    第九节 隋平的家世与人生经历
        一、隋平的家世
        二、隋平的人生经历
第三章 “诸城十老”的交游与结社
    第一节 “诸城十老”的交游对象
        一、“诸城十老”在诸城的主要交游对象
        二、“诸城十老”在诸城以外的主要交游对象
    第二节 “诸城十老”在诸城境内的交游活动
        一、“诸城十老”在诸城交游的主要地点
        二、“诸城十老”在诸城的主要交游活动
    第三节 “诸城十老”在诸城之外的主要交游活动
        一、“诸城十老”与周亮工的交游
        二、“诸城十老”与王士禛的交游
        三、“诸城十老”与周斯盛的交游
    第四节 “诸城十老”的结社
        一、诸城文人的结社传统
        二、“诸城十老”的结社活动
第四章 “诸城十老”的人生选择与身份认定
    第一节 “诸城十老”的人生抉择与归隐心态
        一、“诸城十老”的人生抉择
        二、“诸城十老”的故土情结与归隐心态
    第二节 “诸城十老”人生不遂的原因
        一、时代大环境的影响
        二、“诸城十老”的自身原因
    第三节 “诸城十老”身份的认定
        一、学界对“诸城十老”身份的争鸣
        二、“遗民”的界定标准
        三、“诸城十老”身份的认定
第五章 “诸城十老”相关文献佚存情况调查
    第一节 “诸城十老”着述佚存情况
        一、丁耀亢着述佚存情况
        二、王乘箓着述佚存情况
        三、刘翼明着述佚存情况
        四、李澄中着述佚存情况
        五、张衍着述佚存情况
        六、张侗着述佚存情况
        七、丘元武着述佚存情况
        八、徐田着述佚存情况
        九、赵清着述佚存情况
        十、隋平着述佚存情况
    第二节 “诸城十老”传记资料存藏情况
        一、丁耀亢传记资料存藏情况
        二、王乘箓传记资料存藏情况
        三、刘翼明传记资料存藏情况
        四、李澄中传记资料存藏情况
        五、张衍传记资料存藏情况
        六、张侗传记资料存藏情况
        七、丘元武传记资料存藏情况
        八、徐田传记资料存藏情况
        九、赵清传记资料存藏情况
        十、隋平传记资料存藏情况
第六章 “诸城十老”的诗歌创作与影响
    第一节 “诸城十老”诗歌创作的诗坛背景
        一、明末清初诗坛概况
        二、明末清初山东诗坛概况
        三、明末清初诸城诗坛概况
    第二节 “诸城十老”的诗歌创作倾向
        一、秉承“吟咏情性”传统,追求作“真诗”、抒“真情”
        二、宗唐但不泥于唐,转益多师而成一家之体
    第三节 “诸城十老”的诗歌创作主题
        一、关注自身命运,书写自我怨情
        二、哀叹民生多艰,同情下层民众
        三、珍视亲人友朋,诉说亲情友情
        四、诗画田园风光,寄情山水之间
        五、登台咏史怀古,抒发思古幽情
        六、记录羁旅行役,寄托思乡之情
        七、超然身世之外,参禅论道说理
    第四节 “诸城十老”的诗歌创作风格
        一、激楚亢厉,风致空寂:丁耀亢的诗歌风格
        二、刚健而不失清新:王乘箓的诗歌风格
        三、纤郁悲凉,苍秀朴老:刘翼明的诗歌风格
        四、高岸开朗,沉郁凄楚:李澄中的诗歌风格
        五、闲适平淡,多东篱风致:张衍的诗歌风格
        六、清新散淡,风趣自别:张侗的诗歌风格
        七、伟丽清深,沉郁顿挫:丘元武的诗歌风格
        八、朴劲清茂,雄杰之语:徐田的诗歌风格
        九、平淡质朴,情感真挚:赵清的诗歌风格
        十、宁静恬淡,立意高远:隋平的诗歌风格
    第五节 “诸城十老”的诗坛地位与影响
        一、开风奠荣:“诸城十老”在诸城诗坛的地位与影响
        二、名播诗传:“诸城十老”在山左诗坛的地位与影响
        三、声气日益增:“诸城十老”在全国诗坛的地位和影响
    第六节 丁耀亢诗歌的“诗史”特色
        一、“诗史”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
        二、丁耀亢诗歌的“诗史”特色
        三、丁耀亢与杜甫“诗史”的差异性
第七章 “诸城十老”人生境遇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诸城十老”人生境遇对诗歌创作主题的影响
        一、“诸城十老”人生境遇对诗歌创作主题的共性影响
        二、“诸城十老”人生境遇对诗歌创作主题的差异性影响
    第二节 “诸城十老”人生境遇对诗歌创作倾向的影响
    第三节 “诸城十老”人生境遇对诗歌风格的影响
        一、一生多舛致诗风亢厉:丁耀亢人生境遇对其诗风的影响
        二、穷年矻矻致诗风纤郁闷愤:刘翼明人生境遇对其诗风的影响
        三、仕进不遇致诗风沉郁凄楚:李澄中人生境遇对其诗风的影响
        四、半路失官致诗风沉郁悲凉:丘元武人生境遇对其诗风的影响
        五、生活平静致诗风淡雅:王乘箓、张衍、张侗、徐田、赵清、隋平人生境遇对其诗风的影响
结论
附录 “诸城十老”事迹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明末清初诸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提出
    二、学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四、时空界定
第一章 明末清初诸城社会与文化
    第一节 明末清初时代风云中的诸城
        一、波谲云诡的时代背景
        二、农耕经济下的朴实民风
        三、商品经济浪潮下的文化风尚
    第二节 诸城区域人文传统
        一、悠久深厚的齐鲁文化传统
        二、经师堂奥重地与明清理学
        三、文学底蕴之浓厚
        四、学校和科举之兴盛
    第三节 钟灵毓秀的自然形胜之地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诸城文化的制约与影响
        二、自然地理环境与诸城文学的互动性作用
    第四节 地域文化特征与诸城文人的精神品格
        一、明末清初诸城士人的政治作为
        二、明清易代与诸城文人的价值取向
    第五节 文化思潮与诸城士人的文学观念
        一、明末清初诸城文人对晚明浪漫主义思潮的呼应
        二、明末清初诸城文人对复古派文学的吸收和扬弃
        三、明末清初诸城文人对经世思想的积极回应
第二章 明末清初诸城文学分体研究
    第一节 明末清初诸城诗歌研究
        一、诗歌创作群体
        二、诗歌题材选择
        三、诸城诗坛与山左诗坛的崛起
    第二节 明末清初诸城散文研究
        一、散文创作类型及成就
        二、诸城散文中所记异事与诸城谈异风气
    第三节 明末清初诸城戏曲研究
        一、诸城地区的戏曲、音乐生态环境
        二、诸城的散曲创作
        三、诸城的传奇创作
    第四节 明末清初诸城小说研究
        一、诸城与《续金瓶梅》
        二、诸城与《金瓶梅》
        三、诸城与《聊斋志异》
    第五节 明末清初诸城文学发展特点及嬗变规律
第三章 明末清初诸城文学家族、文人社团以及文人交游
    第一节 明末清初诸城家族与文学
        一、明末清初诸城家族文人群体
        二、明末清初诸城家族对诸城文坛的影响
    第二节 明末清初诸城文人社团
        一、九老会
        二、东武西社
        三、山中社
        四、诸城遗民群体
    第三节 明末清初热闹的诸城文化圈
        一、诸城士人踪迹南北的交游
        二、侨寓文人集汇地
        三、诸城文人交游繁盛原因探析
        四、交游活动背后的诸城士人心态
第四章 明末清初诸城文学的代表人物
    第一节 "开—邑风雅之始"丁耀亢
        一、动荡不平的人生轨迹与心态变化
        二、丁耀亢的诗歌创作
        三、丁耀亢交游考
        四、丁耀亢与诸城文坛
    第二节 博学鸿儒李澄中
        一、李澄中生平考略
        二、李澄中与山左、京师文学圈
        三、李澄中的赋
        四、以杜甫为宗的诗学观
    第三节 "张氏四逸"之张侗
        一、对《易》学情有独钟
        二、张侗与诸城士人的交游活动
        三、张侗诗歌创作与诗学宗尚
    第四节 狂士邱石常
        一、失意的人生与孤高的气节
        二、与山左士人的交游
        三、诗文内容与诗歌中的"齐气"
        四、《诗说》与邱石常"自成一家"的诗歌创作理论
    第五节 海上诗人刘翼明
        一、生平考略与家学渊源
        二、刘翼明交游活动考论
        三、诗歌创作与艺术
结语
附录一 明末清初诸城文人作品考录表
附录二 郡邑诗歌总集收录明末清初诸城诗人及选诗数量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致谢

(5)丁耀亢交游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丁耀亢的家世与生平
    1.1 丁耀亢的家世
    1.2 丁耀亢的生平
2 丁耀亢与家人、两位师长和挚友的交游唱和
    2.1 丁耀亢与家人的交游唱和
    2.2 与师长的交游唱和
    2.3 丁耀亢与几位挚友的交游唱和
3 丁耀亢与其他友人的交游唱和
    3.1 与遗民诗人的交游唱和
    3.2 与官场友人的交游唱和
    3.3 与曲艺知音的交游唱和
    3.4 与诸城友人的交游唱和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丁耀亢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丁耀亢的家世与生平
    第一节 “我家本盛族”
        一、“我家本盛族”
        二、入世英雄,出世高士
    第二节 “款洽忘年,夜深不倦”
        一、师从山左名士钟羽正
        二、师从江南名士董其昌
    第三节 “文人之遇,斯为最酷”
        一、朱明王朝里的失意人生
        二、满清王朝里的悲苦人生
第二章 丁耀亢的诗歌内容
    第一节“雍门歌罢泪纵横,泪尽仍吞未尽声”——交游及唱和诗
        一、与诸城友人的交游唱和
        二、与遗民诗人的交游唱和
        三、与官场友人的交游唱和
        四、与曲艺知音的交游唱和
    第二节 “人间多失意,地下岂埋忧”——悲士不遇
        一、直抒情怀
        二、“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
    第三节“词辞存兵事,山川记岁年”——以诗存史
        一、战争中的血泪
        二、黍离之悲
        三、心系天下苍生
    第四节“百年爝火未消除,石化松枯悔着书”——焚书之痛
        一、焚书案的始末
        二、无形的精神枷锁
    第五节“渐觉人间天地窄,愿同弥勒一龛居”——逃禅倾向
    第六节 “唯有诗情消不尽,天涯常伴酒徒狂。”——山水咏物诗
第三章 诗歌艺术特色
    第一节 疏狂的心魂
        一、年少逐轻狂
        二、“诗因多难声偏苦,酒为长愁醉不浓”
        三、“迟暮偏伤感遇心,浮沉无奈岁华侵”
    第二节 匠心独运的诗歌意象
        一、“剑因埋照名偏重”
        二、“碧落无云称鹤心”
        三、“秦淮明月楚江秋”
        四、“梅花竹影自徘徊”
    第三节 丁耀亢诗歌的渊源
        一、诗从“七子”入
        二、“老去渐知无国士,十年方信杜陵诗”
    第四节 承前启后的诗坛地位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8)简析丁耀亢诗集《问天亭放言》(论文提纲范文)

一、山居乐趣、隐逸情趣
二、落第悲伤、失意惆怅
三、关注现实、以诗记史

(9)近六年清诗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整理、考证、注释以及作家生平考述
    1. 文献考订、注释
    2. 关于作家生平考述
二、作家作品研究
    1. 大家研究
    2. 其他诗人研究
    3. 时段、流派、群体、地域诗歌及清诗史的研究
    4. 文学的文化研究
三、清代诗论研究
    1. 关于清代“四大诗说”
    2. 其他诗论
    3. 关于“清代诗歌阐释学”
四、“清诗研究”评述
    1.关于“清诗研究”的总体评述
    2.个体作家研究述评
    3.当代学人及其着述的评介

四、丁耀亢佚诗《问天亭放言》考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卢见曾与《国朝山左诗钞》研究[D]. 耿锐. 山东大学, 2019(09)
  • [2]“诸城十老”及其诗歌创作研究[D]. 魏红梅. 山东大学, 2018(11)
  • [3]丁耀亢的两首佚诗[J]. 张崇琛.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7(03)
  • [4]明末清初诸城文学研究[D]. 于海洋.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6)
  • [5]丁耀亢交游考[D]. 马清清.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 [6]《丁耀亢全集》补遗[J]. 刘洪强. 德州学院学报, 2010(03)
  • [7]丁耀亢诗歌研究[D]. 陈清.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9)
  • [8]简析丁耀亢诗集《问天亭放言》[J]. 魏红梅.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7(05)
  • [9]近六年清诗研究综述[J]. 于慧. 苏州大学学报, 2006(04)
  • [10]二十世纪明代诗词研究索引(二)[J]. 吴倩.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04(00)

标签:;  ;  ;  ;  ;  

丁耀康失诗《问天庭方言》考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