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公山地区建设生态茶园的构想

鸡公山地区建设生态茶园的构想

一、在鸡公山地区建设生态茶园的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耿慧琳[1](2021)在《康养旅游景区视觉形象设计研究》文中指出

钟舒雨[2](2021)在《“互联网+”背景下产村融合规划策略研究 ——以宜昌夷陵区九山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国家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我国乡村产业也逐渐由单一的传统农业向三产融合转型发展。目前,随着我国村庄产业的无序蔓延,村庄发展建设中出现了产业与空间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甚至对村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因此,对村庄进行合理规划调控,探索一种适宜村庄产业与空间协调发展的规划策略十分迫切。在新常态下,产业作为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及大地影响着村庄经济发展,推进村内各种产业融合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村庄应该坚持一产转型、二产引导、三产联动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通过产业的协调发展来重构乡村空间,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并逐渐向农村腹地渗透,为互联网与农村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形态,为“产村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经济转型将是乡村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将产村融合理念与村庄规划相结合,探索村庄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模式,推进村庄产业与空间的协调发展。本文对乡村的发展历程、产村互动关系进行梳理,研习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实践案例,总结村庄产业和空间的发展特征,厘清了“互联网+”背景下产村融合的发展机制以及产村空间耦合的作用机理,构建产村空间的耦合模式。提出“互联网+”背景下产村融合的驱动因素、发展目标和构建原则,在村庄网络要素、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空间规划的交互影响下,从网络互联、产业重构及空间重组三个层面提出适应性的规划调控策略策略。并将论文研究的规划发展策略应用于实际案例中,进行实证研究。以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乡九山村为例,针对九山村发展的影响因素,剖析在“互联网+”背景下分析九山村产村融合规划策略,提出进一步村庄产业空间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此论证产村融合理论在村庄建设中的适宜性。

刘霞,杨剑坤[3](2017)在《大江波涌 企业绿色发展的湖北自觉实践》文中研究说明从2009年哥本哈根的减排倡议到2012年的绿色契约行动,再到2014年发起的绿色供应链行动,阿拉善SEE的会员企业一直以来都积极参与到企业绿色行动的倡议中。从某种程度上说,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在积极推动着我国绿色发展战略。而成立两年多的阿拉善SEE湖北项目中心,也在不断通过环保公益实践摸索另一条转型之路。作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主体,越来越多的会员企业逐渐认识到,要想长远发展,不能再简单追求利

于兰兰[4](2013)在《信阳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它决定着旅游地的生命力和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文化品位高的旅游产品日益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而伴随着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基于人们的文化需求与文化消费,深度旅游方式开始备受青睐。信阳是我国重要的古茶区之一,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她是一座绿色茶城,同时也是历史古城、文化名城、革命红城和山水之城,她有着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及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目前,信阳茶文化旅游开发已初具成效,但由于对自身文化内涵认知不足、挖掘不够等原因导致开发仍停滞在初级层面。本文以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可创新理论、体验经济理论、旅游文化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综合运用SWOT方法对信阳茶文化旅游开发进行了战略分析;根据茶文化旅游的内涵,提出了信阳茶俗文化、茶馆文化、禅茶文化、茶艺茶道等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路径。文章主体内容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理论基础,阐释了本文涉及到的核心概念及深度开发的若干基础理论。第二部分是信阳茶文化概况。该部分介绍了研究区概况及信阳茶文化内涵。内容包括信阳的历史文化、地理区位、交通区位、旅游资源等,以及信阳产茶、沏茶、茶道茶俗茶艺等茶文化内涵的介绍与分析。第三部分是信阳茶文化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与茶文化资源再审视。该部分首先对信阳茶文化深度开发情况进行SWOT战略分析;然后,对信阳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再审视,分析认为信阳茶文化旅游开发应从茶文化内涵上进行深度开发。第四部分是信阳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路径。分别从信阳茶俗文化开发、信阳茶馆文化开发、信阳禅茶文化开发、信阳茶艺茶道开发等四个方面对信阳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展开详细探讨。信阳茶俗文化的深度开发应以“客来敬茶”、“车云顶上茶”、“亲朋送茶”和“香茗献茶”的开发为重点;信阳茶馆文化的深度开发以恢复清末民初信阳八大茶社中的“元贞茶社”、“车云茶楼”、“龙潭茶馆”为重点;禅茶文化应突出“灵山寺禅茶之灵、净居寺禅茶之净”的特色;茶艺茶道文化深度开发应以沏茶的艺术、赏茶的艺术、闻茶的艺术、品茶的艺术等为追求。

郑华敏[5](2013)在《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评价及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是以丹霞地貌为特色,自然山水为主景,历史文化名山为内涵,可开展风景游览、科研科普、休闲度假等活动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本研究以生态学、园林学、美学、环境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SBE评价法、系统分析法、野外调查、实际项目操作等手段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的构成要素及特征;景观美学评价、感知差异及景观评价模型;景观优化设计及策略等方面的内容展开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结合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特征和资源特点,建立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构成要素分类体系,将区内景观从宏观到微观分为:骨架——景观脉络要素,构成——景观空间要素,基底——景观特征要素三个层面。脉络要素层包括山、水、文三脉;空间要素层包括游赏路线、功能片区、景观节点三要素;特征要素层包括自然、人工、文化景观三要素。2、通过美景度评判法(SBE法)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进行景观美学评价,研究得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总体景观美景度值为-14.42。三条路线景观评价反应值为筏行路线景观>步行路线景观>车行路线景观。三大类型景观的反应总体为文化景观>人工景观>自然景观,但在三条路线上的反应又不尽相同,步行路线和车行路线反应值为文化景观>人工景观>自然景观,筏行路线反应值为自然景观>人工景观>文化景观。九个特征景观要素反应值总体为纪念建筑>摩崖石刻>水体景观>遗迹遗址>地形地貌>道路景观>建筑小品>服务设施>植物景观,具体到三条路线上则,步行路线反应值为水体景观>纪念建筑>地形地貌>遗迹遗址>建筑小品>道路景观>摩崖石刻>服务设施>植物景观,筏行路线反应值为建筑小品>地形地貌>水体景观>道路景观>摩崖石刻>植物景观>服务设施>纪念建筑,车行路线反应值为遗迹遗址>道路景观>服务设施>地形地貌>水体景观>建筑小品>植物景观,三个路线的景观要素反应值排名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说,植物景观要素、服务设施景观要素反应值偏低。3、景观感知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三大路线景观感知差异显着,筏行路线景观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质量的正影响作用优于其他两条路线景观,而步行路线和车行路线的景观贡献力相差无几,但总体表现为对景区总体质量负影响力高于正影响力。三大类型景观间,步行路线和车行路线景观感知差异显着,自然景观对两条路线景观反应的负影响力都较大;筏行路线不存在显着感知差异,三大类型景观对该区域的景观质量都具有一定的贡献作用,但文化景观的正影响效果较弱。各景观要素间步行路线和车行路线感知差异极显着,筏行路线不存在显着差异。4、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美景度与景观要素间的模型,得到步行路线、筏行路线、车行路线及风景区总体景观评价模型。步行路线模型为Y步=-77.886+105.968X6-34.328X9+27.496X10+71.959X15-41.589X18;步行游赏路线上植物景观的优美度、生长情况,步行道形态的优美度,文化景观的独特性,服务设施协调性是影响步行路线景观质量的重要因子。筏行路线模型为Y筏=-32.407+1.476X6+14.247X8+40.006X11-31.793X12-21.505X14-44.537X15-69.146X18;九曲溪两岸植物景观的生长情况、植物层次的丰富度,溪岸设施的完善及协调性,建筑小品的协调性,文化景观的独特性,服务设施的协调性是影响九曲溪景观质量的重要因子。车行路线模型为Y车=4.502+2.653X3+49.625X6-48.993X8+127.492X9+ 36.411X16+11.418X18;路侧水体面积的大小,植物景观生长情况、层次的丰富度及优美性,文化景观的认知度,服务设施的协调性是影响车行道路景观的重要因子。总体评价模型为Y总=-8.133-47.699X1+61.759X2-22.569X7+32.047X9+29.043X11+12.243X13-35.770X18;地势形态,地形地貌的奇特性,植物景观的优美度及色彩的丰富度,建筑小品造型的优美度,服务设施的协调性是影响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质量的重要因子。5、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实际出发,并结合场地特征,分骨架景观层、构成景观层、基底景观层三个层面分析现状景观问题,提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三个层面保护、调控、完善的景观优化设计策略。以保护作为骨架层景观优化的关键词,重点提出山水脉景观的保护和修复及文脉景观的传承和展示的优化策略和措施;以调控作为构成层景观优化的关键词,在保持原有空间格局的基础上,优化景观空间的完整性,完善景观空间的整体效果,丰富景观游赏内涵,提出各景观功能区的优化对策,并重点提出九曲溪码头入口景观优化设计方案;以完善作为基底层景观优化的关键词,重点关注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质量的重要影响因子,针对植物景观、道路形态、驳岸提出优化方法,并选择5个节点拍摄场地实际景观照片,分析特征景观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6、从游客容量、区内居民调控、服务配套设施、管理体制、大武夷区域游赏系统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优化的其他关键措施。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为864万人次/年,保持景区环境适载状态,设计近期(2010~2015年)年游客容量为200万人次;远期(2016~2030年)年游客容量为400万人次;分时间和空间措施对风景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调控,特别是天游和九曲溪景点。景区设置无居民区、居民衰减区、居民控制区和居民聚居区,按搬迁型居民点、缩小型居民点、控制性居民点及聚居型居民点对现状居民点进行调整,积极引导生态和绿色产业。建立“城—村—点—部”四个层次的服务设施体系,区内不新增床位,利用周边村庄设置农家乐宾馆。从管理系统、管理人员素质、经营模式、配套资金及联动机制等方面完善和健全管理体制。建立以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主体,以“绿三角”旅游为中心,辐射“区—线—山”游线、山海大观游线、丹霞地貌游线、客家文化游线、红色之旅游线等的“一心五线”的大武夷区域游赏系统。

梁修群[6](2010)在《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河南地处祖国腹地,历有中原、中州之别称。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自有宋以来,由于战争不断,加之自然灾害频仍,这个曾长期是中华古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中原大地渐渐变成了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凋敝,民生多艰的状况也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根本性的改变,“河南”二字也曾一度成为贫穷、落后、愚昧之代名词。改革开放后,饱受艰辛的近亿中原儿女,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也和全国人民一样,焕发出空前的活力,掀起了一场改天换地、再造中原辉煌的伟大实践。在“中部崛起”被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之时,河南迅速推出了“中原崛起”这一发展战略,以此为纲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凝聚人心,共图发展。在实施“中原崛起”的发展战略中,河南人民清醒的认识到,河南的发展必须立足河南实际,找优势、查差距,看不足,切不可再犯“左”的错误,刮浮风,搞冒进,贻害百姓,贻误发展之良机。在编制“中原崛起”发展战略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几乎都无异议地认为,作为中国第一农业大省,河南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化解“三农”矛盾应该是“中原崛起”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化解“三农”矛盾的总抓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在推进“中原崛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他不仅涵盖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这一经济问题,更包括广大农村的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等方面。由于工作关系,笔者近年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许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工作实践和思考探索,本文中所讨论的这六个方面的问题就是这些年不断实践和思考的积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这个系统工程中,经济问题首当其冲,没有经济问题的解决,就无从谈起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等等。而走农业现代化之路,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经营的基本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其弊端就在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一家一户的的农业经营很难抵御现代市场经济的风险。在不改变我国现行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框架下,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就是一个极佳选择。通过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培育,就能有效地把广大农民经由经济纽带组织起来,这是我国新型的农业合作化。它不同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通过行政手段推动的,暴风骤雨式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但是,它完全具备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特征,是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合作经济的新形式。土地流转也是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也是在不改变现行农业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农业集约经营、规范经营的有效探索。土地流转已在党的文件中被予以肯定,但现在仍缺少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的法律支持。我们对河南各地的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广泛调查,成效和问题已基本明朗,提出的一些建议以期有助于有关方面进一步研究。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战略,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从农村走向城镇的农民工,是中国农民的先进代表,一方面,他们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又在工业文明、现代城市文明的洗礼中,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自己,有了新的思维方式,学习了技能,许多人还有了创业的资本积累。他们返乡创业的成功率极高,往往具有示范性和带动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主力军。河南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研究河南农村问题,离不开对粮食问题的研究。但在目前种粮比较效益较低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又能提高种粮农民的收入,是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认为,粮食问题是中国农业的首要问题,河南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必须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这一点不容置疑。但是从国家政策层面上,也应该研究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种粮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这一问题对河南来说具有典型意义。在河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还注意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新农村建设主体缺失问题——谁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我们发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势不可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子弟,绝大多数会选择在城市就业和生活;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力也会选择到城市打工,而相当一部分在城市有生活保障的打工者会选择在城市长期生活下去,留在农村的基本上是妇女、老人和儿童;近年来,举家迁入城市生活的农民也呈上升趋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主体缺失问题,这也是我近年来极其关注的问题。河南人口众多,平原、丘陵、山地各种地理资源均有分布,受历史因素和资源环境影响,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各地选择经济发展的路径也不尽相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我们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疏理归纳出若干种建设模式,尽管尚未找出其中的规律性,我还是将其附录本文中,以期对指导同类型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参考意义。

王生卫[7](2009)在《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以大别山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世界经济中,旅游业已经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深化,开发人迹少至的边界区域或者特色旅游资源成为旅游产业瞄准的方向。跨界区域由于存在丰富地质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满足现代旅游人探奇求异与自主性和个性化旅游的需求。但如何开发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减少跨界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负面作用和消极影响,保持跨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跨界区域发展旅游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提出整合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表现和主要途径,在整合过程中要以产业化的视角,根据地质遗迹形成的规律和地质旅游资源存在的现状,按照整体化、市场化、竞争性和可持续化的原则进行整合,充分发挥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优势,根据资源产业发展的要求构建跨界区域旅游资源产业整合机制、合理进行旅游产业布局,延伸旅游产业链,优化跨界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建立以跨界旅游吸引物、跨界旅游品牌、跨界旅游产品以及跨界旅游企业为标志的跨界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保持跨界区域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本文是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到时代背景以及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结合我国旅游需求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地质旅游学、产业经济学、旅游经济学、资源经济为指导系统分析大别山跨界区域地质旅游发展的特点、整合的途径和方法。全文围绕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整合分为8章进行论述。第1章主要阐述了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在对相关研究加以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基本框架、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等。第2章对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和构建,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核心边缘理论、跨界治理理论、共生理论和博弈论等。第3章对跨界区域旅游资源产业化整合的机制进行了分析,产业化整合不仅有外生机制,更主要的是具有内生机制,各种机制相互作用,促进资源产业化整合的不断深化。第4章主要从产业布局的角度论述了跨界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措施和相关要求,指出跨界区域必须细分旅游市场,依托重要城市作为客源地进行旅游业布局。第5章从产业链角度分析跨界区域旅游资源产业如何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打造跨界区域旅游吸引物。第6章分析大别山地质地貌形成过程和构成特点,是地质旅游资源形成前提。第7章分析大别山地质旅游资源构成及开发现状,是资源整合出发点。第8章从规划整合、融资整合、品牌整合、景点整合、线路整合和交通整合等方面系统分析和构建大别山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整合措施。

刘群生,张久谦,张继敬[8](2007)在《做大做强茶产业 构建魅力信阳》文中研究指明对话背景: 信阳是一座革命红城,她是着名的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培育出红一军、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在革命战?

李海涛,哈登龙,张照喜,杜化堂[9](2003)在《在鸡公山地区建设生态茶园的构想》文中研究指明鸡公山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重点产茶区之一。本文提出运用生态学原理,采取农艺、生物、工程等措施建设生态茶园,以期促进山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二、在鸡公山地区建设生态茶园的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鸡公山地区建设生态茶园的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2)“互联网+”背景下产村融合规划策略研究 ——以宜昌夷陵区九山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
        1.1.2 产村融合为乡村产业振兴和空间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1.1.3 互联网+”为乡村产村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互联网+”引导的产村融合理论构建
        1.4.2 “互联网+”介入的产村融合发展逻辑架构研究
        1.4.3 “互联网+”背景下产村融合规划策略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实地调研法
        1.5.3 系统分析法
        1.5.4 实证分析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概念辨析
        2.1.1 互联网+
        2.1.2 乡村产业
        2.1.3 乡村空间
        2.1.4 产村融合
    2.2 研究综述
        2.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3 研究述评
    2.3 产村融合理论基础
        2.3.1 乡村现代化理论
        2.3.2 产业结构理论
    2.4 “互联网+农业”的理论基础
        2.4.1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2.4.2 诱导技术创新理论
        2.4.3 农业易相发展理论
        2.4.4 农业可持续化理论
第3章 我国产村融合发展历程及其驱动因素
    3.1 我国乡村发展历程及振兴背景
        3.1.1 解决乡村问题实现乡村振兴
        3.1.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
        3.1.3 城市反哺农村的城乡统筹发展阶段
        3.1.4 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阶段
    3.2 我国产村融合发展历程
        3.2.1 传统产业下的产村分隔
        3.2.2 产业聚集下的产村初步融合
        3.2.3 “互联网+”背景下的产村深度融合
    3.3 产村融合发展驱动因素
        3.3.1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
        3.3.2 村庄发展转型的迫切需求
        3.3.3 村庄发展转型的迫切需求
        3.3.4 产业多元发展的演变趋势
第4章 “互联网+”背景下产村融合规划思路与策略
    4.1 产村空间耦合作用机理
        4.1.1 生产空间与自然要素的耦合
        4.1.2 生活空间与功能结构的耦合
        4.1.3 生态空间与村庄环境的耦合
    4.2 “互联网+”背景下产村融合构建原则
        4.2.1 产业融合,构建智慧产业链
        4.2.2 双创发展,满足多种需求
        4.2.3 服务均等,生活高效便捷
        4.2.4 环境保护,彰显地方特色
    4.3 “互联网+”介入的产村融合基本思路
        4.3.1 网络要素融合
        4.3.2 产业结构融合
        4.3.3 空间结构融合
    4.4 互联网+”背景下产村融合规划策略
        4.4.1 网络互联,用地混合
        4.4.2 产业先导,功能复合
        4.4.3 空间应变,产居契合
第5章 “互联网+”背景下九山村产村融合规划实践
    5.1 九山村发展概况分析
        5.1.1 村庄概况
        5.1.2 村庄资源
        5.1.3 市场概况
        5.1.4 市场概况
    5.2 九山村产村关系的主要问题
        5.2.1 发展动而不活,社会生活发展均衡性不足
        5.2.2 产业特而不强,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5.2.3 生态治而不适,自然生态系统协调性缺失
        5.2.4 设施配而不全,管理制度欠缺
    5.3 九山村实现产村融合发展的基础
        5.3.1 电商发展
        5.3.2 智慧农业
        5.3.3 康养产业
        5.3.4 红色文化
    5.4 “互联网+”背景下九山村产村融合规划策略
        5.4.1 构建“智慧互联”的网络支撑设施规划
        5.4.2 采用“互联网+”途径的村庄产业重构
        5.4.3 融入“互联网+”理念的村庄空间重组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信阳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相关研究的简要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茶文化
        2.1.2 茶文化旅游
        2.1.3 旅游深度开发
    2.2 深度开发的理论
        2.2.1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
        2.2.2 可创新理论
        2.2.3 体验经济理论
        2.2.4 旅游文化理论
3 信阳茶文化概况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历史文化
        3.1.2 地理区位
        3.1.3 交通区位
        3.1.4 旅游资源
    3.2 信阳茶文化内涵
        3.2.1 悠久的产茶历史
        3.2.2 简明的沏茶要领
        3.2.3 独特的茶道、茶俗与茶艺
4 信阳茶文化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与茶文化资源再审视
    4.1 信阳茶文化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4.1.1 优势
        4.1.2 劣势
        4.1.3 机遇
        4.1.4 威胁
        4.1.5 SWOT矩阵分析
    4.2 信阳茶文化旅游资源再审视
5 信阳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路径
    5.1 信阳茶俗文化开发
        5.1.1 客来敬茶
        5.1.2 车云顶上茶
        5.1.3 亲朋送茶
        5.1.4 香茗献茶
    5.2 信阳茶馆文化开发
        5.2.1 元贞茶社
        5.2.2 车云茶楼
        5.2.3 龙潭茶馆
    5.3 信阳禅茶文化开发
        5.3.1 灵山寺禅茶之灵
        5.3.2 净居寺禅茶之净
    5.4 信阳茶艺茶道开发
        5.4.1 茶艺文化开发
        5.4.2 茶道文化开发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与成果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评价及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风景名胜区
        1.1.1 概念诠释
        1.1.2 我国风景名胜区现状
        1.1.3 风景名胜区研究进展
    1.2 景观评价
        1.2.1 景观与景观美学
        1.2.2 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意义、目标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目标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2.1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概况
        2.1.1 地理气候条件
        2.1.2 社会经济条件
    2.2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2.2.1 骨架——景观脉络要素
        2.2.2 构成——景观空间要素
        2.2.3 基底——景观特征要素
    2.3 小结
第三章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美学评价及感知差异研究
    3.1 研究区域的选取
    3.2 研究方法
        3.2.1 样本采集与选取
        3.2.2 评判者的选择
        3.2.3 评判方式与步骤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景观美景度SBE评判值分析
        3.3.2 景观感知差异分析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美学评价模型与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景观要素因子选取
        4.1.2 景观要素因子量化
        4.1.3 景观评价模型建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景观分解要素量化值分析
        4.2.2 景观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优化设计研究
    5.1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现状问题分析
        5.1.1 骨架层景观问题分析
        5.1.2 构成层景观问题分析
        5.1.3 基底层景观问题分析
        5.1.4 现状景观的其他问题
    5.2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优化设计理论基础
        5.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5.2.2 生态学相关理论
        5.2.3 生态美学思想
        5.2.4 环境心理学理论
    5.3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优化设计基本原则
        5.3.1 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5.3.2 生态优先原则
        5.3.3 游客体验原则
        5.3.4 体现地方特色原则
        5.3.5 统筹社区发展原则
        5.3.6 可操作性原则
    5.4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优化策略
        5.4.1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骨架层景观优化策略——保护
        5.4.2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构成层景观优化策略——调控
        5.4.3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基底层景观优化策略——完善
    5.5 小结
第六章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优化其他措施
    6.1 游客容量及发展规模控制
        6.1.1 游客容量测算
        6.1.2 游客规模预测
        6.1.3 游客环境承载力控制对策
    6.2 区内居民调控与引导措施
        6.2.1 调控基本原则
        6.2.2 调控措施
    6.3 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6.3.1 住宿设施
        6.3.2 服务设施
    6.4 管理体制建设及保障措施
    6.5 大武夷区域游赏系统设计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引言
    一、河南省情
    二、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四、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河南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问题研究
    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概述
    二、河南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产生与发展的动因分析
    四、河南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实证分析
    五、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六、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对策思路
第二章 河南省土地经营流转方式探索
    一、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内涵、特点及意义
    二、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模式
    三、土地经营权流转给河南农村带来的新变化
    四、河南省土地流转的基本经验
    五、制约土地流转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六、促进土地流转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三章 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问题探索
    一、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二、确保粮食产量增长,农民收入增长的建议
第四章 河南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
    一、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本情况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遇和意义
    三、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五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问题研究
    一、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二、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原因分析
    三、影响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
    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应遵循的原则
    五、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作用的思考与建议
第六章 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及方法
    二、国内外新农村建设模式及启示
    三、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模式
    四、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五、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模式的建议
结论与讨论
    一、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
    二、以小城镇建设为切入点,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加快建立普惠型农村金融保险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共担机制
    四、关于粮食问题的再思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7)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以大别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1.1.3 本文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研究概述
        1.2.2 国外研究情况
        1.2.3 国内研究情况
        1.2.4 简要述评
    1.3 本文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1.3.1 多学科综合的方法
        1.3.2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的方法
        1.3.3 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
        1.3.4 比较分析法
        1.3.5 数据图表分析法
        1.3.6 系统分析法
    1.4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2 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整合概念界定
    2.1 地质遗迹
        2.1.1 地质遗迹的概念
        2.1.2 地质遗迹的特征
        2.1.3 地质遗迹分类的研究
    2.2 跨界区域
        2.2.1 区域
        2.2.2 跨界区域
        2.2.3 跨界旅游区域
    2.3 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
    2.4 产业化整合界定
        2.4.1 产业
        2.4.2 产业化
        2.4.3 产业化整合
        2.4.4 旅游资源产业化整合
3 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整合机制
    3.1 旅游资源整合机制
        3.1.1 整合机制内涵
        3.1.2 旅游资源整合机制制约因素
    3.2 整合动力机制
        3.2.1 政府驱动
        3.2.2 社区驱动
        3.2.3 企业驱动
        3.2.4 市场驱动
        3.2.5 环境驱动
        3.2.6 动力机制相互作用关系
    3.3 合作机制
    3.4 实施机制
        3.4.1 产品化整合
        3.4.2 资本化整合
        3.4.3 政策性整合
    3.5 本章小结
4 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整合布局分析
    4.1 跨界区域旅游布局内涵及必要性
        4.1.1 跨界区域旅游布局内涵
        4.1.2 跨界区域旅游布局必要性
    4.2 布局依据:地质旅游资源评价
        4.2.1 评价因子
        4.2.2 等级划分
        4.2.3 评价流程图
        4.2.4 景区评价
        4.2.5 评价模型
        4.2.6 量化的数学模型
        4.2.7 评价结果
    4.3 布局原则:整体性与可持续原则
        4.3.1 整体性原则
        4.3.2 可持续原则
    4.4 布局制约因素
        4.4.1 地质旅游资源构成
        4.4.2 市场定位
        4.4.3 旅游承载力
        4.4.4 旅游产业现状
        4.4.5 客源构成
    4.5 跨界区域旅游资源产业布局模式
        4.5.1 极化布局模式
        4.5.2 点轴布局模式
        4.5.3 网络布局模式
    4.6 本章小结
5 跨界区域旅游资源产业链的构建
    5.1 跨界区域旅游产业链形成机理
        5.1.1 旅游产业链的内涵
        5.1.2 跨界区域旅游产业链的形成
    5.2 跨界区域旅游产业链的构成
        5.2.1 基本产业链
        5.2.2 延伸产业链
    5.3 跨界区域旅游产业链构建途径
        5.3.1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5.3.2 整合旅游大企业
        5.3.3 开发旅游商品
        5.3.4 利用网络延伸旅游产业连
    5.4 跨界区域特种旅游产品开发
    5.5 本章小结
6 大别山区域地质的形成及特点
    6.1 大别山地质区位的形成
    6.2 大别山地层构成
    6.3 大别山岩浆活动
        6.3.1 岩浆活动周期
        6.3.2 断块山地
        6.3.3 榴辉岩浆
    6.4 大别山断裂构造
    6.5 大别山地貌特征
        6.5.1 出露杂岩多样
        6.5.2 岩层侵入明显
        6.5.3 夷平面层次分明
        6.5.4 形成地质旅游遗迹环境
    6.6 本章小结
7 大别山地质旅游资源构成及开发现状
    7.1 大别山地质旅游资源的构成
        7.1.1 地质旅游资源丰富
        7.1.2 地质与其它旅游资源共生互融
        7.1.3 地质旅游资源处于跨界地带
    7.2 大别山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7.2.1 大别山区基本情况
        7.2.2 地质旅游资源开发进展
        7.2.3 大别山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7.3 本章小结
8 大别山地质旅游资源整合措施
    8.1 大别山地质旅游整合战略
        8.1.1 围绕核心,跨区组合,点轴推进,辐射全国
        8.1.2 资源组合,突出重点,注重差异,优势互补
        8.1.3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树立形象,培育精品
        8.1.4 地质旅游联动发展战略
    8.2 大别山旅游产业定位
        8.2.1 旅游类型定位
        8.2.2 客源定位
        8.2.3 产品定位
        8.2.4 市场定位
    8.3 地质旅游资源整合原则
        8.3.1 可持续发展原则
        8.3.2 整体性开发原则
        8.3.3 优势互补原则
        8.3.4 分步推进原则
    8.4 大别山地质旅游资源整合措施
        8.4.1 地质旅游规划整合
        8.4.2 旅游融资整合
        8.4.3 地质景区整合
        8.4.4 地质旅游品牌整合
        8.4.5 地质旅游线路整合
        8.4.6 交通整合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及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在鸡公山地区建设生态茶园的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康养旅游景区视觉形象设计研究[D]. 耿慧琳. 赣南师范大学, 2021
  • [2]“互联网+”背景下产村融合规划策略研究 ——以宜昌夷陵区九山村为例[D]. 钟舒雨. 三峡大学, 2021
  • [3]大江波涌 企业绿色发展的湖北自觉实践[J]. 刘霞,杨剑坤. 中国周刊, 2017(10)
  • [4]信阳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 于兰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1)
  • [5]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评价及优化设计研究[D]. 郑华敏.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8)
  • [6]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 梁修群.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1)
  • [7]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以大别山为例[D]. 王生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8]做大做强茶产业 构建魅力信阳[N]. 刘群生,张久谦,张继敬. 中国信息报, 2007
  • [9]在鸡公山地区建设生态茶园的构想[J]. 李海涛,哈登龙,张照喜,杜化堂. 河南林业科技, 2003(04)

标签:;  ;  ;  ;  ;  

鸡公山地区建设生态茶园的构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