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有学术价值和理论含量的赛事——简评沈阳音乐学院的民乐创作比赛(论文文献综述)
邱秋燕[1](2021)在《转化·创新·发展:广佛地区的民俗传统醒狮与新创舞剧《醒·狮》的考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艳林[2](2021)在《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双江是中国声乐“美声民族化”实践探索中的一个代表,他的演唱以西洋“美声唱法”为基础,继承中国传统唱法中的润腔手法,秉承“情”“声”“字”“趣”“味”的歌唱要诀,构建了丰富的“歌唱意象”,形成了“中西结合”的独特唱法,在一段时期内影响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中西声乐的历史文化为其产生提供了文化“土壤”,“气、声、乐、意之和”是其技术特征。其歌唱的语言表达、润腔处理和情感表现体现其浓郁的民族化特征,其“三位一体”的“姿态”表演、二度创作手法以及听众的“期待视野”等内容反映出其独特的审美接受特点,演唱中的“歌唱意象”的创造和运用表现出其独创的美学特征。李双江歌唱艺术,从中国戏曲、民歌和书法艺术中吸取艺术精华,其少年的励志、青年的学习、中年的实践构成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真”与“和”并存于其歌唱艺术之中,其“真”大于“和”,“真、善、美”结合,构建了歌唱的“自由”之境。
崔斯甜[3](2021)在《京剧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运用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国粹”京剧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戏曲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较高的艺术地位。钢琴艺术进入中国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已有不少作曲家,或运用京剧唱腔、板式,或汲取京剧精华、内涵,将京剧元素作为核心素材及创作源泉,通过钢琴作品进行器乐化呈现。京剧艺术因此被赋予了新的传播形式与审美趣味,西方乐器钢琴也通过对京剧特有声腔韵味的表达更贴近中国人的欣赏习惯与情感体验。京剧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运用与发展,是“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的典范,是“钢琴音乐中国化”研究的重要素材,是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创作探索,也是中西方音乐文化碰撞与交流、融合与创新的新思路与新途径。既有利于钢琴艺术文化在中国的大众化传播,也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本文选取1915年以来公开发表与出版的具有京剧元素的钢琴作品为研究对象,从京剧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呈现手段、表现形式、创作手法、审美特征等角度出发,分析与比较京剧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具体运用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文章分为五章,第一章至第四章分别从钢琴作品中京剧唱腔曲调的借鉴、板式结构的应用、伴奏乐器的模仿、角色行当的呈现等四个方面剖析京剧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运用,第五章讨论了京剧元素钢琴作品的艺术价值并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具体分析京剧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运用及其艺术价值,展望京剧元素钢琴作品未来的发展前景,为钢琴音乐中国化、民族化发展提供详实的参考资料,为京剧艺术的多元化传播与弘扬提供参考方向,为中国钢琴音乐未来的创作、表演与教学给予理论与技巧等方面的参考建议。
刘璟[4](2020)在《民国时期中华书局音乐出版物研究》文中指出
黄璐[5](2020)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艺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艺术歌曲是中国作曲家学习西方作曲技术理论结合民族风格创作的一种声乐体裁。1920年,青主创作的《大江东去》(苏轼词)是第一首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它开启了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百年历史。中国优秀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演出不断,常演常新。本文选取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作为研究对象。本文题目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是演唱的理论阐释,下篇是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现代演绎。上篇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对中外艺术歌曲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梳理和概括,中国艺术歌曲在西方艺术歌曲内涵基础上,外延有所拓展。有些非艺术歌曲,通过某些条件转换具备了艺术歌曲这一体裁的品质。介绍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特点,如技法多样,题材丰富,演唱考究。列举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三种类型:古曲、近代经典和当代新作。第二部分,分析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词与乐”的关系,介绍中外艺术歌曲普遍的词曲关系、文中重点在音乐与歌词意象的关联。介绍中国声韵字调与行腔布调的三种处理方式,如曲从文、文从曲、文曲自由三种。这部分还论述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如何通过演唱处理来表达意境,如分节歌意境的赋予,气口连线的处理等,通过合理的演唱处理,来传达歌词、塑造意象、再现意境。第三部分,探讨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唱法与风格的关系。其中包括科学唱法、民族风格以及两者的结合。科学唱法包括声带闭合、呼吸共鸣等介绍。民族风格包括字义字音、声韵字调及依字行腔、润腔等介绍。论述了演唱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既要有唱法的科学性,又要有中国的民族风格。指出唱法与风格的有机结合,是建立中国声乐学派应秉持的方向。第四部分,提出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新思路。本文总结了前人学术研究成果和演唱经验,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原则并加以论述。概括为“字从音、声入腔,腔咬唇饰”。字从音,即强调演唱要遵从乐谱,讲究音准;声入腔,即强调咽腔共鸣,讲究现代声乐的专业性;腔咬唇饰,即强调韵母咬在咽腔内,声母发挥唇的校正和修饰作用,以达到中文唱字准确清晰、完整饱满。第五部分,以《黄璐中国艺术歌曲百校巡演》为实践依据,结合本人演出和交流,谈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当下传播价值,包括不同受众的反应,不同剧场声效,以及多样演出形式的尝试。下篇,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现代演绎,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分为古曲、近代经典和当代新作三种类型,每一类型精选三首。所选作品既是声乐教学曲目,也是舞台上常演作品。留下了许多歌唱家的演唱版本。所选演唱版本,皆是具有代表性的演唱家,有的已经故去,有的正活跃在国内或国际舞台上,还包括世界着名的外国歌唱家。用于比较的演唱版本,涉及不同性别、不同唱法、不同声部、不同处理,也包括不常见的高男高音。这些演唱版本,用以鉴赏,作以范式,展现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多样的呈现方式和演绎特色,同时,又共同形成了中国古诗词歌曲现代演绎新特点,比如,科学的发声方式,清晰的咬字吐字,注重歌词意境表达,富有个性特色的声乐表演等。古曲,择有《阳关三叠》《杏花天影》《老渔翁》。选用了郭淑珍、姜嘉锵、张立萍、雷佳四位演唱家的演唱版本。近代经典,择有青主《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和黄自《点绛唇·赋登楼》,选用了张权、温可铮、德·达姆娆、戴玉强、廖昌永、沈洋、石倚洁等七位歌唱家的演唱版本。当代新作,择有敖昌群《江城子》、周易《钗头凤》、赵季平《关雎》,选用了方琼、贺磊明、廖昌永、李秀英、肖玛、石倚洁等六位演唱家的演唱版本。每首作品都包括作品分析和演唱比较。作品分析,包括古诗词今译、词曲作者介绍,音乐作品分析。演唱比较,包括歌唱家介绍,歌唱家演唱处理,歌唱家的演唱特点。下篇不仅是作品分析和演唱比较,还是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当代演绎的归纳与总结。
阿布都伟力·阿布都热西提[6](2020)在《新世纪新疆舞蹈专业教育发展的结构性研究》文中认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在这块土地里产生了众多的艺术文化,其中,新疆舞蹈可以说是中国民间歌舞艺术中最广泛、最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受到人民大众广泛喜爱,同时也是学院派专业化民间舞蹈教学训练体系的重要内容。新世纪以来,新疆舞蹈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和可喜的成就,无论是在专业教学、文化理论、专业实践、各类赛事等诸方面都有着不凡的成绩,基于此,本文研究目的即是对新世纪以来新疆舞蹈专业发展的结构性研究。论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思路与方法和研究目的与创新之处。正文部分第一二章则是对新疆舞蹈专业教育教学的结构观察、新疆舞蹈专业教育结构的社会价值进行相应的阐述,第三四章主要论述新疆舞蹈专业教育在文化传承方式上的可能路径及新疆舞蹈专业教育成就的结构反思。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进行一个宏观的回顾和梳理。
陈俊玲[7](2020)在《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1990-2018)》文中指出南音,全球泉州(闽南)人的乡音。自1990年以来,南音进入泉州地区的学校教育已近三十年。这一期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深度合作有了显着的成果。如何建构完善的南音教育体系,追求新时代南音教育的价值目标,推进南音教育的进程,打造南音教育的升级版,进而有可能实现南音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这是当前南音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南音的学校教育(时效性)价值体现、社会(有用性)价值体现与蕴藏着“以乐化人”的情怀(陶冶人的心灵世界)价值体现(精神性)为根据,进而达到“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等目的。全文通过五个章节及余论展开讨论。第一章通过回溯南音教育的原初方式,阐述南音教育与全球化之间的观照与应对,揭示南音教育不仅是一种内在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方面的精神力量,更是一种包括文化反思、文化创新在内的文化自觉。第二章通过对学校的南音教育与社会的南音教育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探索,明晰了本土文化(南音)精神的传承、南音应用型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南音爱好者和南音弦友的培养必须要与社会文化相联结,并从理论层面高度肯定了泉州地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南音人才培养的独特路径。第三章通过探究南音教育学校价值体现的四个关键之处,即理论研究的先导作用、南音教育的内在自生能力、南音教育专家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南音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阐扬时代赋予南音学校教育的使命担当,揭示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构建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独特价值。第四章通过审视南音教育社会价值体现的三个关键之处,即艺术实践之于世界闽南文化区的普遍意义与特殊意义、文化保值与增值重在建构自己精神家园及彰显其价值的主体时效性、多重认同的社会性话语建构,剖析其对于加深南音教育的性质、特点与作用的理解,揭示南音教育关系着南音能否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的社会意义。第五章通过形而上层面讨论南音教育鲜明的教化寓意和功效,阐释南音教育对陶冶人的情操、立德树人、人文底蕴的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塑造等完整人格培养的独到价值,揭示南音教育在“化人以雅”、“化人以礼”、“化人以德”等“以乐化人”的情怀意向。余论通过探讨与南音教育相关的南音传承异化问题及发展现状,评释保护南音传统与开拓南音传承空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并揭示南音教育显露的清晰性之特征,即南音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成为可能。本文对泉州地区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对于助推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开展,提供一种可循的思路。
王建朝[8](2019)在《再论我国民族音乐学家的“守土职责”》文中认为与西方民族音乐学家远赴异邦的田野从事"他者"音乐的研究传统不同,中国民族音乐学家一贯在家门口的田野从事本土民族音乐的调查和研究。究其原因,这与中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形成背景以及中西方民族音乐学家的研究路径密切相关。正是中国民族音乐学之独特的形成背景和研究传统决定了我国民族音乐学家的"守土职责",并对我国民族音乐学的深入研究、传承与保护、专业音乐家的音乐创作以及本土学校音乐教育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陈小琴[9](2020)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峡民间艺术包含三峡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艺术形态。它是三峡地域民众的共同心理基础,也是三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民间艺术品类丰富,包括2个主类,10个亚类和26个小类。三峡世居民众质直敦厚、忠义尚武的民系性格形成了三峡民间艺术阳刚磊落的艺术特征和豁达浪漫的精神特质。三峡民间艺术因三峡地理生态与文化生态交汇而产生,也因两大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同时,它也因各时期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物质技术更新、经济贸易往来、生产方式变革、宗族结构变化、社会观念更替、风俗信仰改易等因素的促动而出现系统内部的新旧交替或品类消长。对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影响力的文化生态因素首先是民间风俗,其次是三峡地域文化,再次是宗族结构、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地理环境等。民间风俗是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发展的源动力,它对其艺术形态的衍生及传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简言之,文化生态是关键,它既保证三峡民间艺术的持盈守成,也促进其自律变革。近百年来,三峡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发展为三峡民间艺术发展带来机遇,但也因生产生活方式、结构、空间的剧烈变革而带来传承人、品类和民艺精神的疾速流失。近年频繁的“非遗”申报及传统民艺的产业复兴,给濒临绝境的三峡民间艺术带来一些生机,却无法阻挡其衰颓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将民间艺术发展简化为对艺术本体的传承而忽略其与文化生态的整体关联性。因此,要想传衍这一母型艺术,令其发挥民间艺术造物化人的多元功能,须立足当代实行“生态原境”传承,即“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民间艺术”四位一体的保护与传承。对三峡民间艺术的研究的案例显示,“生态原境”传承模式是当前民间艺术发展的理性道路。在此模式下,民间风俗和地域文化土壤得以培育,民间艺术重获创新发展的精神原动力;民间艺术传承主体(非遗传承人和普通民众)的培育双脉并进,民间艺术重获生产与消费的良性结构,获得主体精神的润泽与观照;民间艺术在城市和乡村新图景中扎根,其形态和功能将被激活,获得物质、媒介与技术的支持。最终使民间艺术内在与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及其自身构成的良性文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翁婉琪[10](2019)在《移民文化语境下深圳城市音乐文化活动的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深圳作为现代化移民城市,音乐文化活动的繁荣与文化的流动有着密切关系。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深圳从建市到崛起让世界看到了“深圳速度”,而城市音乐文化活动从特定的角度反映出这座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移民社会生活和文化状态。本文通过“地点——活动”这种动静结合的时空分类方法将深圳城市音乐活动分为群众性音乐活动、专业性音乐活动、娱乐性音乐活动和宗教性音乐活动四类,对四者的历史与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音乐社会学相关理论分析引起深圳城市音乐文化活动发展与繁荣的主要原因及其产生的社会效益。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通过对深圳城市音乐文化活动的实地调查和相关文献研究,力求全面地展示深圳城市音乐文化活动四十年来的活动状况;第二章从城市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的层面出发,分析造成深圳城市音乐文化活动繁荣的主要原因;第三章结合音乐文化活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中的人与事等因素的互动进行研究,分析音乐文化活动的教化功能、经济功能和身份认同功能;第四章结合深圳城市发展与时代背景,对深圳城市音乐活动的现象进行思考,分析当前形式下音乐文化活动与深圳“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系,探寻城市音乐文化活动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共性问题和普遍趋势。本文运用城市音乐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的视角出发,结合音乐社会学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将深圳城市音乐文化活动研究置身于深圳移民文化语境的整体脉络之中,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观察音乐活动与社会的互动。
二、具有学术价值和理论含量的赛事——简评沈阳音乐学院的民乐创作比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具有学术价值和理论含量的赛事——简评沈阳音乐学院的民乐创作比赛(论文提纲范文)
(2)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几对概念 |
四、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歌唱艺术的文化背景 |
第一节 “美声唱法”的史学考查 |
一、产生与确立 |
二、发展与繁盛 |
三、分流与多元 |
第二节 民族唱法的历史背景 |
一、积累与沉淀 |
二、传播与推进 |
三、土洋之争 |
四、中西结合 |
第三节 “美声民族化”的艺术历程 |
一、歌唱定位 |
二、根植于传统 |
三、军旅实践 |
四、历史贡献 |
小结 |
第二章 歌唱的技法特征 |
第一节 呼吸技法 |
一、“美声”呼吸理论 |
二、李双江的呼吸理论 |
三、歌唱呼吸的再认识 |
第二节 共鸣技法 |
一、“美声”歌唱的共鸣理论 |
二、李双江的共鸣理论 |
三、共鸣方法的再认识 |
第三节 “哼鸣”训练 |
一、“哼鸣”唱法 |
二、“哼鸣”练习 |
三、“哼鸣”唱高音 |
第四节 歌唱之“三和” |
一、气与声和 |
二、声与乐和 |
三、乐与意和 |
小结 |
第三章 歌唱的民族化方式 |
第一节 语言表达 |
一、横韵竖唱、宽韵窄唱 |
二、后韵前唱、窄韵宽唱 |
三、前韵后唱、竖韵横唱 |
四、其他方法 |
第二节 韵味呈现 |
一、装饰音润腔 |
二、速度与力度变化 |
三、断音与音色之韵 |
四、特殊的韵味 |
第三节 情感表达 |
一、构建歌唱情境 |
二、提升歌曲内涵 |
三、传达民族情感 |
小结 |
第四章 歌唱的审美接受 |
第一节 感官享受 |
一、动作手势 |
二、身形表演 |
三、歌唱表情 |
四、三位一体 |
五、高音演唱 |
第二节 句法享受 |
一、速度偏离 |
二、力度偏离 |
三、换气与顿挫 |
四、个案分析 |
第三节 听众的想象性 |
一、自由想象 |
二、模拟联想 |
三、通感联想 |
四、情境联想 |
第四节 期待视野 |
一、概念的界定 |
二、合法偏见 |
三、视界融合 |
四、效果历史 |
小结 |
第五章 歌唱的创造性特征 |
第一节 歌唱想象力 |
一、生活体验 |
二、歌唱联想 |
三、审美意象 |
第二节 独创性 |
一、运腔方式 |
二、情感表现 |
三、意象表达 |
第三节 歌唱自由 |
一、真善美 |
二、诗性的歌唱自由 |
三、文化内涵 |
小结 |
结语 |
附录1 李双江大事记 |
附录2:李双江歌唱艺术教学常用语汇集 |
附录3:李双江演唱的歌曲目录 |
附录4-1: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1 |
附录4-2: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2 |
附录4-3: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3 |
附录4-4: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4 |
附录4-5: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5 |
附录5:普通话声、韵母四呼配合简表 |
附录6:普通话声韵母音节配合表格 |
附录7:汉语普通话辅音成阻、除阻情况表 |
附录8:汉语普通话十三辙行腔与收音表 |
附录9:歌唱语言分类表 |
附录10:歌唱语言一般规律表 |
附录11:汉语十三辙咬字收音舌位图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3)京剧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运用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第一章 钢琴作品对京剧唱腔曲调的借鉴 |
第一节 京剧唱腔音调的借鉴 |
第二节 京剧伴奏音乐的借鉴 |
第二章 钢琴作品对京剧板式结构的应用 |
第一节 京剧板式的借鉴 |
第二节 作品结构的应用 |
第三章 钢琴作品对京剧伴奏乐器的模仿 |
第一节 打击乐器的模仿 |
第二节 管弦乐器的模仿 |
第四章 钢琴作品对京剧角色行当的呈现 |
第一节 舞台旁的行当 |
第二节 舞台上的行当 |
第五章 京剧元素钢琴作品的价值与展望 |
第一节 京剧元素与钢琴创作融合的艺术价值 |
第二节 京剧艺术与钢琴音乐交融的前景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整理状况与研究现状 |
(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文献整理 |
1.专着类 |
2.论文类 |
3.分类统计 |
(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研究的现状 |
1.现有研究成果 |
2.研究缺憾 |
三、本课题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跨学科研究法 |
(四)实践研究法 |
上篇: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理论阐释 |
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概述 |
(一)中外艺术歌曲的界定 |
1.西方艺术歌曲概念 |
2.中国艺术歌曲特点 |
(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特点 |
1.技术多样 |
2.题材丰富 |
3.演唱考究 |
(三)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类型 |
1.古曲 |
2.近代经典 |
3.当作新作 |
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词曲关系及意境表达 |
(一)艺术歌曲中的词曲关系 |
1.音乐营造歌词气氛 |
2.音乐凸现诗词意象 |
3.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平仄与旋法 |
(二)用演唱阐释歌词意境 |
1.意象的赋予 |
2.气口的处理 |
3.意境的理解 |
三、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唱法与风格 |
(一)唱法的科学性 |
1.声带闭合与声音集中 |
2.横膈膜与呼吸 |
3.共鸣与泛音 |
(二)民族风格 |
1.歌词的字义字音 |
2.声韵字调 |
3.依字行腔与润腔的传统 |
(三)唱法与风格的结合 |
四、中国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新思路 |
(一)字从音 |
1.12 平均律律制的音高规范 |
2.西方艺术歌曲的体裁约定 |
3.汉译歌曲演唱的影响 |
(二)声入腔 |
1.林俊卿的“咽音唱法” |
2.武秀之的“假位真声法” |
3.沈湘“贴着咽壁吸着唱” |
4.金铁霖的“U通道与支点” |
(三)腔咬唇饰 |
1.腔咬 |
2.唇饰 |
五、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传播及价值 |
1.不同受众及反馈 |
2.不同剧场声效及调整 |
3.多种演出形式的尝试 |
下篇: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现代演绎 |
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古曲 |
(一)阳关三叠 |
1.诗词分析及解读 |
2.歌曲分析 |
3.演唱版本比较 |
(二)《杏花天影》 |
1.诗词分析及解读 |
2.歌曲分析 |
3.演唱版本比较 |
(三)老渔翁 |
1.诗词分析与解读 |
2.歌曲分析 |
3.音乐演唱分析 |
4.演唱版本比较 |
小结 |
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近代经典 |
(一)《大江东去》 |
1.诗词分析与解读 |
2.歌曲分析 |
3.演唱版本比较 |
小结 |
(二)《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
1.诗词分析与解读 |
2.歌曲分析 |
3.演唱版本比较 |
小结 |
(三)《点绛唇·赋登楼》 |
1.诗词分析与解读 |
2.歌曲分析 |
3.演唱版本比较 |
三、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当代新作 |
(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1.诗词分析与解读 |
2.词曲作者简介 |
3.作品分析 |
4.演唱版本比较 |
(二)《关雎》 |
1.诗词分析与解读 |
2.歌曲分析 |
3.音乐演唱分析 |
4.演唱版本比较 |
(三)《钗头凤·红酥手》 |
1.诗词分析与解读 |
2.歌曲分析 |
3.音乐分析 |
4.演唱版本比较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本文中现代演绎的九首完整谱例 |
附录二:中国艺术歌曲百场巡演高校邀请涵 |
附录三:中国艺术歌曲百场巡演、欧洲巡演实录 |
附录四:中国艺术歌曲学术讲座与交流 |
致谢 |
学术发表及活动 |
个人简历 |
(6)新世纪新疆舞蹈专业教育发展的结构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趋势 |
1.2.1 新疆舞蹈专业教学方面的研究 |
1.2.2 新疆舞蹈文化理论方面的研究 |
1.2.3 新疆舞蹈专业实践方面的研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1.5 研究基础与可行性分析 |
1.5.1 研究基础 |
1.5.2 可行性分析 |
2.新疆舞蹈专业教育教学的结构观察 |
2.1 新疆舞蹈专业教学理念流变 |
2.2 新疆舞蹈专业教学师资更迭 |
2.3 新疆舞蹈专业教学实践更新 |
3.新疆舞蹈专业教育结构的社会价值 |
3.1 审美娱乐价值 |
3.2 文化传承价值 |
3.3 国家认同价值 |
4.新疆舞蹈专业教育在文化传承方式上的可能路径 |
4.1 师徒血缘型传统教学方法的传承与扬弃 |
4.2 现代教育理念与技术手段的吸收与借鉴 |
4.3 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与理念的补充与融通 |
5.新疆舞蹈专业教育成就的结构反思 |
5.1 新疆舞蹈专业教育成果 |
5.2 新疆舞蹈专业教育经验 |
5.3 新疆舞蹈专业教育成果与经验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1990-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1.倡导、认识南音进入学校教育的意义 |
2.南音教育的办学范式研究 |
3.与南音教育相关的学术基础研究 |
三、本文的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
1.地点、时间与范围 |
2.何谓“南音教育的价值”? |
3.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目的与意义 |
1.研究方法 |
2.研究目的与意义 |
3.本文主要理论创新 |
第一章 南音教育:历史回溯与现实关怀 |
一、南音教育(传承)的原初方式 |
1.授课方式--“口传心授” |
2.交流方式--“以曲会友” |
二、当代全球化趋势中的南音教育 |
1.全球化并不排斥具有民族特性的南音教育 |
2.南音教育也需要全球化视野 |
三、南音教育与文化自觉 |
1.南音教育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
2.南音人对其南音文化有“自知之明” |
第二章 南音教育:人才培养的独特路径 |
一、泉州南音人才培养的闽南民俗文化背景 |
1.闽南文化特性 |
2.闽南乡族观念 |
3.闽南民间信仰与节庆风俗 |
二、内涵发展: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以泉州师院音乐学南音本科专业为例) |
2.有一支专业合格的南音师资队伍 |
3.南音乐人:“非遗”传承的向导与支撑 |
三、外延发展:规模与空间 |
1.规模的扩大 |
2.空间的拓展 |
第三章 南音教育的学校价值体现 |
一、理论研究-南音教育的先导作用 |
1.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原则 |
2.南音学术研究的成就 |
二、南音教育中的内生扩展 |
1.专业设置的理念与根据 |
2.良好的办学条件 |
三、高校教育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育专家 |
1.南音学科建设的引领者 |
2.南音教育发展的推动者 |
3.突出成就的南音表演者 |
四、学校人才的培养:南音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
1.可以承担中小学学生“精神家园”的教育义务 |
2.本硕毕业生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 |
第四章 南音教育的社会价值体现 |
一、艺术实践-从中国泉州走向世界闽南文化区 |
1.南音教育-艺术实践之普遍意义 |
2.南音教育-艺术实践之特殊意义 |
二、南音教育中的文化保值与增值 |
1.南音教育-重在建构孩子自己的精神家园 |
2.泉州师范学院与泉州南音乐团共同谱写剧作《凤求凰》 |
3.南音专业艺术硕士与文化产业共同设计南音文化衍生品 |
三、南音教育与多重认同 |
1.在个人层面上获得认同 |
2.在地方文化层面上获得认同 |
3.在政府层面上获得认同 |
4.在世界闽南文化区层面上获得认同 |
第五章 南音教育:蕴藏着“以乐化人”的情怀意向 |
一、南音曲调中蕴含着“化人以雅”的情怀意向 |
1.培养尚雅情怀 |
2.陶冶雅正情操 |
二、南音文化底蕴中蕴含着“化人以礼”的情怀意向 |
1.寓礼于乐中 |
2.完善人性发展 |
三、南音泥土精神中蕴含着“化人以德”的情怀意向 |
1.增强凝聚人心 |
2.强化价值感化 |
余论 |
一、对南音教育相关问题的思考 |
1.南音传承中的变异认识 |
2.南音传承中的发展评析 |
二、南音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成为可能 |
1.南音进入中小学课堂成为制度化 |
2.南音人才培养规范化 |
3.南音社团演出常态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再论我国民族音乐学家的“守土职责”(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西方民族音乐学家之田野及其形成背景的差异 |
(一)西方民族音乐学家的异邦田野及其形成背景 |
(二)中国民族音乐学家的本土田野及其形成背景 |
二、中西方民族音乐学家之研究路径的差异 |
(一)西方民族音乐学家的研究路径 |
(二)中国民族音乐学家的研究路径 |
三、“守土职责”对我国民族音乐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一)有利于深化研究 |
(二)为学科创建和发展奠定基本条件 |
(三)为音乐创作提供原生素材 |
(四)促进民族音乐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
(五)唤起局内人的文化自觉 |
(六)为学校音乐教育提供本土音乐资源 |
结语 |
(9)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理论依据及选题价值 |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
五、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范畴与特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形貌 |
第一节 “三峡”与“三峡民间艺术” |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范畴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概念界定 |
三、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地理分布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与精神特质 |
一、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精神特质 |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风貌的形成 |
一、地理环境对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影响 |
二、民系性格与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形成 |
第二章 交织与共生:三峡民间艺术传衍的文化生态系统 |
第一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地理生态 |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生态 |
二、三峡大坝的生态效应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 |
一、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要素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链 |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体系的关联 |
一、地理生态对三峡民间艺术的影响 |
二、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的共生 |
第三章 碰撞与交融:“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形成 |
第一节 “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文化生态的变迁 |
一、从多族群并存到以汉族为主的族群结构改变 |
二、从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交融演进 |
三、从土风盛行到以汉俗为主的风俗嬗变 |
四、从浑朴独立向开化包容的文化性格转变 |
第二节 “移民填川”后主流文化对三峡民间艺术的涵化 |
一、三峡民间艺术表现主题的主流化 |
二、三峡民间艺术伦理观念的主流化 |
三、三峡民间艺术风格与精神的守成 |
第三节 “移民填川”后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建构 |
一、外来艺术在三峡的传播与接受 |
二、三峡民间艺术生态结构的拓展 |
三、三峡本土民间艺术对外的传播 |
第四章 失衡与复苏:现当代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变迁 |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下三峡民间艺术艺术文化生态的失衡 |
一、时代变迁下民间风俗的消减 |
二、时代变迁下传承主体的流失 |
三、时代变迁下传承空间的坍弛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失衡对三峡民间艺术本体的影响 |
一、三峡民间艺术形式的变迁 |
二、三峡民间艺术主题的变迁 |
三、三峡民间艺术功能的变迁 |
第三节 当下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环境的复苏 |
一、当下文化大环境的复苏 |
二、当下文化小环境的复苏 |
第五章 建构与发展:文化生态视野下三峡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 |
第一节 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衍过程的流变 |
一、三峡民间艺术技巧和工艺的演变 |
二、三峡民间艺术图像的削减与转换 |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播途径与受众的改变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现状的观察 |
一、三峡民间艺术传承人培养现状 |
二、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赋存状态 |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的现有模式 |
第三节 “生态原境”: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策略 |
一、三峡民间风俗的常情与常态性建设 |
二、三峡民间艺术当代传承主体的多脉延续 |
三、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空间的重建、修复与扶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表 |
(10)移民文化语境下深圳城市音乐文化活动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深圳城市音乐文化活动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群众性音乐活动 |
一、“大家乐”大舞台 |
二、市民中心广场音乐活动 |
第二节 艺术性音乐活动 |
一、深圳大剧院 |
二、深圳音乐厅 |
第三节 娱乐性音乐活动 |
一、锦绣中华民俗村 |
二、东部华侨城 |
第四节 宗教性音乐活动 |
一、弘法寺——佛教音乐活动 |
二、基督教深圳堂——基督教音乐活动 |
第二章 深圳城市音乐文化活动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移民文化是音乐文化活动多元发展的基础 |
一、深圳的自然环境 |
二、深圳的移民文化传统 |
三、深圳的移民文化特征 |
第二节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音乐文化活动发展的关键 |
一、经济崛起是音乐文化活动发展的保障 |
二、市民文化需求是音乐文化活动发展的核心 |
三、公共音乐空间建设是音乐文化活动发展的条件 |
第三节 创新精神是音乐文化活动发展的动力 |
第三章 深圳城市音乐文化活动的社会功能 |
第一节 音乐文化活动的教化功能 |
第二节 音乐文化活动的经济功能 |
第三节 音乐文化活动的身份认同功能 |
第四章 对深圳城市音乐文化活动的思考 |
第一节 音乐文化活动与深圳“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相互作用. |
一、文化中心城市音乐文化的建设经验 |
二、音乐文化活动助推深圳城市建设 |
第二节 移民文化语境下深圳城市音乐活动发展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具有学术价值和理论含量的赛事——简评沈阳音乐学院的民乐创作比赛(论文参考文献)
- [1]转化·创新·发展:广佛地区的民俗传统醒狮与新创舞剧《醒·狮》的考察研究[D]. 邱秋燕. 星海音乐学院, 2021
- [2]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D]. 张艳林.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3]京剧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运用与展望[D]. 崔斯甜.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4]民国时期中华书局音乐出版物研究[D]. 刘璟.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5]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D]. 黄璐. 中国音乐学院, 2020(08)
- [6]新世纪新疆舞蹈专业教育发展的结构性研究[D]. 阿布都伟力·阿布都热西提.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7]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1990-2018)[D]. 陈俊玲.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8]再论我国民族音乐学家的“守土职责”[J]. 王建朝. 音乐探索, 2019(04)
- [9]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D]. 陈小琴. 东南大学, 2020
- [10]移民文化语境下深圳城市音乐文化活动的调查与研究[D]. 翁婉琪. 深圳大学,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