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九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黑熊种群生存能力初步分析

四川九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黑熊种群生存能力初步分析

一、四川九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黑熊种群生存力初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丁钰菏,朱建强,杨涛,张玉铭[1](2021)在《野生动物容纳量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环境容纳量是体现生物生存环境限制的重要指标,是合理调节种群数量的重要依据。该文以"野生动物容纳量""种群生存力分析"和"wildlife carrying capacity"为检索关键词,从CNKI和WOS中筛选出了59篇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动物容纳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养容纳量和空间容纳量,其中以营养容纳量研究最为常见,在野生动物空间容纳量上还有探索空间;目前对鹿科动物容纳量的研究较多,对其余科属种的动物研究还不足;影响野生动物容纳量的主要因素有环境资源状况(数量、质量、波动)、动物个体在维持生存和生产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生物对生境内资源的利用状况(数量、形式、效率和波动等)、生物种内及种间关系。考虑上述因素深入系统的研究还不够,动物栖息地容纳量具有动态性,一般选择冬季评估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容纳量,以有效判断环境容纳量的最低限值。为实施野生动物特别是珍稀物种栖息地精准管理,很有必要针对年际和年内水文差异开展野生动物动态容纳量研究。

郑伟成,陈智强,郑子洪,王宇,冯磊,郭坤,马力,丁国骅,余着成,上官海平,郭洪兴[2](2021)在《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熊活动监测及其华东地区潜在分布区预测》文中指出2017至2020年,在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网格化布设63台Ltl-6210MC红外相机,对区内的黑熊(Ursus thibetanus)及其同域物种进行调查。监测期间,5台红外相机共拍摄到9张黑熊活动照片和6次黑熊活动视频,提取到7次黑熊有效照片。根据本次监测到的黑熊位点与文献记录,共确定华东地区黑熊出现位点14个。基于黑熊栖息地特征选择土地利用和7个生境因子为预测背景,利用物种分布模型预测黑熊在华东地区的潜在分布区。为提高预测的精准度,采用了biomod 2软件包中的10种模型算法,并用真实技能统计值(TSS)和曲线下面积值(AUC)来评估这10种算法,只有当TSS值超过0.8且AUC值大于0.9时,才使用该模型算法预测物种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1)推测保护区内现存2或3只黑熊;(2)最冷月份最低温(Bio6)和最湿季节降水量(Bio16)是限制黑熊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3)黑熊在华东地区存在3个主要潜在分布区,即浙–赣潜在分布区、浙–赣–皖潜在分布区和浙–皖潜在分布区,适生区面积约为317km2。综上所述,这些结果可为加强华东地区黑熊的保护提供一定的资料。

王妍[3](2021)在《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曹威[4](2021)在《基于种群生存力分析的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分区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简称: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范围盲目求大,将76%的水域范围划分进去。在这种保护方案下,存在诸多不合理性,一方面导致大鲵野生种群不能得到最有效保护,另一方面保护区管理与当地经济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存在巨大的矛盾。因此,该保护区功能分区亟需进行进一步的调整。本文分析了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现在范围与功能分区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大鲵资源及其栖息空间的调查,基于种群生存力分析理论,利用VORTEX模拟软件对目前张家界野生大鲵种群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影响其种群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再结合国家保护区调整相关规定提出张家界大鲵保护区进行功能分区与范围的优化调整方案。其主要结果结论如下:(1)对张家界大鲵保护区内野生大鲵资源与栖息地调查发现,野生大鲵资源呈不连续点状分布,保护区内部分区域生态环境整体较好,仍然有野生大鲵栖息,特别在永定区的骡子塔与乌木峪,桑植县的院子、五道水等地为重点保护区域。但部分乡镇临近区域已经无野生大鲵资源且栖息地被严重破坏,种群资源已很难恢复。保护区内海拔对大鲵分布的限制相对较小。各样点的河宽差距也较大,但河深相对更加稳定,各样点间的河宽在15±13 m,调查点平均河深为2±3m。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大鲵生境中的pH及溶解氧是大鲵对水质选择的主要指标;而电导率是大鲵对水质选择的次要指标。(2)利用VORTEX软件在3种自然保护区方案场景下对大鲵进行了未来100年的种群动态模拟,通过模拟分析发现人为灾害与环境容纳量是制约大鲵种群发展的关键因子。在模拟条件下,保护区内的环境容纳量增加时,会使得个体间的竞争减少,食物变的充足,栖息地也会随之增加,种群数量将不断增长。通过模拟发现其各项数值都在增长,其中净生殖率在两次功能分区调整的影响下增长最为明显,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通过调整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分区,增加其环境容纳量,减小灾害对其的影响,可使野生大鲵种群增长的动力更足,种群生存力更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该物种灭绝的风险。(3)基于野生大鲵种群分布情况,通过降低灾害及增加其环境容纳量,本研究对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分区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调整。将所有的人们聚居区及工农业生产项目、已无大鲵资源及生境破坏严重资源无法恢复的区域划出保护区,将仍然有大鲵栖息的区域划分为核心区,其外面划为缓冲区,在缓冲区的外围划为实验区,将核心区呈同心圆包裹其中,调整后的“三区”面积比例为34.4%,27.4%,38.2%。利用种群生存力分析去评价调整后的方案,新的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分区调整后野生大鲵种群的生存力更优,能有效降低该物种灭绝的风险。

陈红[5](2021)在《小相岭山系大中型兽类多样性调查评估》文中研究说明大中型兽类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解小相岭山系大中型兽类多样性和占域现状,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以区域内最具代表性的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栗子坪保护区)和四川冶勒省级自然保护区(冶勒保护区)为主要研究区域,采用红外相机陷阱法(n=86台)、样线法(n=36条)及访问法对区域内的大中型兽类进行了调查,同时结合占域模型对其进行了占域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次调查期间共记录到野生大中型兽类4目13科24种,以及6种家畜。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5种,分别是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金猫(Pardofelis temminckii)、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和四川羚牛(Budorcas tibetanus);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黑熊(Ursus thibetanus)、小熊猫(Ailurus fulgens)等14种。马来水鹿(Cervus equinus)是首次记录于该区域的物种。在该区域内,相对丰富度指数(Relative Abundance Index,RAI)最高的物种为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6.17%);其他物种的相对丰富度指数较低,均小于1%。(2)红外相机陷阱法和样线法记录的物种数相近,分别为18种和15种,但在调查的物种组成上存在部分差异。例如,四川羚牛仅在样线调查中监测到,而金猫、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马来水鹿和狗獾(Meles leucurus)仅在红外相机调查中发现。同时,通过红外相机陷阱法获得的Shannon-Wiener指数为2.54,略高于样线法的调查结果(2.44);而通过样线法得到的均匀度指数为0.90,略高于相机陷阱法调查的结果(0.88)。综合两种方法调查结果发现,两种调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互补。此外,访问法单独记录到的物种数为5种,是对以上两种方法的重要补充。(3)根据Jaccard指数显示,小相岭山系的两个保护区之间的相似性较高,CJ=0.70。尽管两个保护区之间物种数仅相差2种,分别为栗子坪21种、冶勒19种,但物种组成上存在差异性。栗子坪保护区单独记录物种有5种,为猕猴(Macaca mulatta)、金猫、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藏狐(Vulpes ferrilata)和马来水鹿;冶勒保护区单独记录物种有3种,为貉、岩羊与四川羚牛。据多样性指数分析发现,相机调查中,栗子坪保护区大中型兽类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冶勒保护区的,分别为1.98、0.70和1.48、0.55;而在样线调查中,冶勒自然保护区大中型兽类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高于栗子坪保护区,分别为2.41、0.91和2.16、0.87。(4)应用占域模型分析了8种大中型物种在空间分布上的占域率。结果显示,仅有毛冠鹿的实际占域率(Ψ=0.59)是大于0.5。此次进行占域分析的所有物种的探测率(P)均低于0.5。其中,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的探测率最低,P=0.09。在模型分析过程中,物种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豹猫、林麝、毛冠鹿、赤狐和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的实际占域率与模型估算占域率的差值均小于0.1。(5)协变量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环境因子对物种占域的影响。研究表明:海拔对藏酋猴、林麝和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的影响最大,其权重值分别为0.63、0.79和0.77。其中,中华鬣羚除海拔外,生境类型也对其影响较大,其权重值为0.77。此外,野猪(Sus scrofa)和毛冠鹿也受生境类型这一协变量影响较大,其权重值分别为0.81和0.77。总的来说,在分析的4个协变量中,多数物种受生境类型和海拔影响较大,个别物种受坡位的影响较大。根据以上研究结果,特提出以下保护建议:1)加强对冶勒保护区的人才引进及经费投入,全面建设覆盖保护区的监测网络。2)加强对豺(Cuon alpinus)等顶级食肉动物重引入的论证研究。3)加强放牧的管理。

彭杰[6](2020)在《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的生态地理分布、栖境选择及野生资源现状的研究》文中指出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隶属于鳞甲目(Pholidota)、穿山甲科(Manidae),在中国有华南亚种(M.p.aurita)、海南亚种(M.p.pusilla)、指名亚种(M.p.pentadactyla)3个亚种,据资料记载曾在中国南方大多山区广泛分布。在2020年6月5日,穿山甲由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提升至一级。穿山甲是我国《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规定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之一,被列入我国14种最濒危的野生药用动物名录,也是我国中药现代化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必须要采取措施加强保护的物种。目前在中国,穿山甲由于其重大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而遭到毁灭性乱捕滥猎,加上栖息地的破坏,并且穿山甲在分类上属生态极度特化的单型目、科,目前全球均不能成功地规模化、商业化饲养繁殖,只能从野外捕捉,因此导致野生资源剧减。现在仅点状分布在我国南方山地和丘陵中。在2017年底,全球八种穿山甲已全部纳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被严格禁止穿山甲及其衍生制品的一切国际贸易,但仍有很多不法分子为了获取穿山甲带来的巨大利益铤而走险,导致穿山甲种群数量处于急剧持续下降的状态,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但我国此前对野外穿山甲种群的研究和评估却十分稀少,更从未在全国范围内对野生种群及资源现状进行系统、全面深入地调查和研究。本研究是全球首次在中国大陆(台湾除外)全面系统深入调研中华穿山甲的生态地理分布、栖息环境、野生种群数量及现状、人类经济活动和各种干扰破坏因素对穿山甲野生种群的影响,等等,进而从点到面,对中国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进行研究和评估。最终对中国野生穿山甲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恢复和保护策略,具重要意义。本研究前后共用了7年时间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样线法、洞穴计数法、访问法和查阅资料对中华穿山甲目前在野外的生态地理分布以及野生种群数量进行评估,然后用Vortex模型对中华穿山甲野生种群进行种群生存力分析,以了解野生种群资源现状,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我国中华穿山甲现主要分布在13个省,1个直辖市和1个特别行政区的山区和林地内,分布的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分布省份未发生大的改变,但分布总面积缩小了96%,具体分布区县包括:香港、台湾、重庆(武隆、綦江、秀山),四川(美姑、古蔺),贵州(毕节、铜仁、江口、安龙、荔波、石阡、印江、普安等),云南(陇川、金平、勐海、勐腊等),湖南(宜章、郴州、祁阳、桂东、安化、凤凰、保靖等),湖北(恩施、宣恩、通山、通城、巴东、来凤等),广西(上思、都安、那坡、百色、靖西、兴安、龙胜等)、广东(惠东、肇庆、韶关、始兴、乳源、紫金、内伶仃、博罗、惠州等)、福建(寿宁、明溪、武夷山、建阳、建宁、安溪、德化、大田、福鼎、邵武等)、浙江(开化、象山、富阳、江山、临安、庆元、龙泉、遂昌、湖州等),江苏(宜兴、镇江、常州、徐州、铜山、邳州等),江西(九江、永修、修水、浮梁、湾里区、潘阳、乐安、宁都等),安徽(岳西、黄山、祁门、宣城、歙县、休宁、绩溪等)、河南(卢氏县)、海南(白沙、琼中、乐东、陵水、保亭等)。2、中华穿山甲多栖息在中低海拔、郁闭度中等、林下盖度较高的阳坡或者半阴半阳坡。中华穿山甲对林型的选择顺序为:针阔混交林>灌木丛>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灌木丛中发现的洞穴较多。穿山甲喜温,野外很少分布在1500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但为了避免人类干扰分布区域海拔也不会太低,一般在760-1500m之间。在郁闭度方面,穿山甲多分布在郁闭度中等的区域。在坡向上,阳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复杂,食物丰富度高,半阴半阳坡温暖湿润,林下植被多样,食物种类丰富,也能保证一定光照,故两种坡向都受到穿山甲喜爱。而坡度方面,为了提高隐蔽性和保证巢穴不受雨水冲刷,通常选择在一些陡坡,在打洞时还能节省一定体力。3、据本研究估算,目前我国(除港澳台)中华穿山甲在野外的种群数量大约11231±4841只,分布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种群生态密度只有0.061~0.153只/km2,现穿山甲主要分布在我国各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等植被保持较好,人为干扰少的地方,绝大部分以孤立的岛屿化的生态栖境存在,均呈现为生态隔离的野生小种群状态,绝大部分的种群数量区间范围为10~30只。4、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人口迅速扩张,让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原本大面积的栖息地由于道路修建、房屋修建、旅游业兴起等人类活动,被切割成不连续的岛屿状栖息地。栖息地分布岛屿化严重,加上穿山甲对生境选择非常敏感,这些碎片化的栖息很难为野生中华穿山甲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栖息地岛屿化,阻碍了各个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小种群中更容易出现近交衰退,面对较大自然灾难(如雪灾)种群很难恢复,灭绝风险更大,因此也急需加强对穿山甲生境的保护。5、通过VORTEX种群生存力模型分析,在没有人为活动干扰的情况下,野生穿山甲种群有一定生存能力,随种群数量增加,灭绝时间会延长。当种群数量在10只左右时,若在无人类干扰和猎捕的理想状态下,估计40年之后的灭绝,遗传多样性仅有42%,人为猎捕或干扰的概率每增加10%,种群灭绝时间就会提前10年左右;最小可存活种群数量为36只。综上所述,建议尽快采取紧急措施对中华穿山甲加强保护,维持现有种群的稳定,增加在保护方面的投入,加强保护区及其周围森林的巡逻,创建生态走廊,减少人为干扰和偷猎现象。尤其是建议,要加强人工饲养繁殖,对野生种群数量进行人工补充,以扩大其野生种群数量和达到种群复壮目的。

唐书培[7](2019)在《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斑羚家域、适宜生境及种群生存力研究》文中提出野生动物家域估计、栖息地评价和种群生存力研究是制定野生动物管理政策和保护措施的重要依据。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为东北亚特有物种,受人为活动加剧、栖息地破碎化和丧失的影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被评估为易危(VU)状态,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中。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中华斑羚种群栖息地处于被周边村镇隔离孤立状态,面临种群灭绝的风险。本研究在2015年2月至2018年9月,利用GPS项圈精确定位技术,获取中华斑羚的位点数据,对5只雌性斑羚家域和栖息地内海拔利用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样线调查及红外相机监测获取斑羚空间分布数据,对其在保护区内的适宜栖息地进行评价,分析影响斑羚生境选择的关键因子;基于前期监测及参考文献获得斑羚种群参数,利用Vortex模型预测该种群生存力,寻找影响种群存活率的致危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不同计算方法获得斑羚的平均年度家域面积分别为0.205±0.138 km2(Minimum Convex Polygon,MCP95%)、0.038±0.022 km2(MCP50%)、0.256±0.166 km2(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95%)、0.053±0.034 km2(KDE50%)、0.099±0.05 km2(α-Local Convex Hull,α-LoCoH95%)、0.022±0.012 km2(α-LoCoH50%),个体间年度家域面积存在差异(95%家域:MCP:F=341.2,df=3,P<0.001;KDE:F=150.3,P<0.001;α-LoCoH:F=159,P<0.001;50%家域:MCP:F=68.82,df=3,P<0.001;KDE:F=154.1,P<0.001;α-LoCoH:F=122,P<0.001)。季节性家域面积差异不显着(MCP95%:F=0.072,df=3,P=0.975;KDE95%:F=0.026,P=0.994;α-LoCoH95%:F=0.101,P=0.959),三种家域计算方法(MCP、KDE 和 α-LoCoH)存在差异显着(F=32.41,df=2,P<0.001),α-LoCoH 法家域计算结果最小,小于KDE和MCP计算结果。斑羚月份家域面积差异不显着(F=0.451,df=11,P=0.93),受食物资源和气温的影响,寒冬2月家域面积最小。繁殖产子期(5-7月)斑羚家域面积出现减小。2)地形因素对斑羚家域估算的影响不显着(Z=-0.843,P=0.399),但考虑地形因素的家域面积大于未考虑地形因素的家域面积。由此提出针对在复杂地形下的动物,考虑地形因素的家域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斑羚个体间存在家域重叠现象,重叠系数高达 100%。3)斑羚各季节活动栖息地海拔存在显着差异(χ2=26.776,df=3,P<0.01),春季栖息地海拔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冬季平均海拔偏低,其中1月栖息地平均海拔最低。显示受到地区性气温影响,斑羚通过降低活动海拔,躲避低温。4)利用AUC、Kappa和TSS评价GLM、GAM、CART三种模型,评价结果达到良好以上水平。适宜栖息地的预测显示,斑羚在保护区内的潜在适宜区集中分布在正沟核心区,与实际观测结果吻合。GLM模型预测适宜面积为161.15 km2,占自然保护区面积的15.12%;GAM模型预测适宜面积119.77 km2,占11.23%;CART预测适宜面积为134.20 km2,占12.59%。归一化植被指数、距居民点距离、崎岖度指数和距公路距离是影响斑羚栖息地适宜性的主要环境因子。建议加强管理,保护植被资源,减少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区,避免人为干扰。5)利用Vortex模型预测研究区域内的斑羚种群未来100a内的动态变化表明,该种群的数量在100a内有所增加,但存活率逐渐下降;敏感度分析发现新生幼崽雄性占比、新生雌性幼崽死亡率、成年雌性死亡率是限制种群增长的关键因子。因此,建议定期投放营养盐、冬季补充饲料,改善雌性个体繁殖条件,以促进种群增长。

王乙[8](2018)在《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据估计,当前野生动物灭绝速度比自然状态快1000倍、比物种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灭绝速度由每天1种增加到每小时3种。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想要确保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保护野生动物。人类保护决策的主要原因是钱的问题,就是计算投入多少成本并带来多少回报,虽然决策也会受道德、美学、科学的影响,但主要依据是经济问题。因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明确我国野生动物数量本底和质量本底。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就是研究测度野生动物的保护本底的理论和方法,对制定保护政策、配置保护资源、提升保护成效具有重要意义。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是在物种稀缺濒危的背景下,人类通过保护行为能够保存、延续并产生的野生动物总体价值,包括内禀价值和利用价值。内禀价值是物种延续自身存在和特征的价值,利用价值是野生动物对人类经济、生态、社会的贡献价值。本文首先明确了相关概念,指出内禀价值就是野生动物作为种质资源维系物种特征延续的价值,可以体现在稀有性、遗传资源信息、自然历史及进化信息、生产力供给能力和所处营养级等五个方面,尝试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对内禀价值进行评价方法设计,拓展了保护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的应用范围。其次,梳理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身禀赋是影响保护价值的首要因素、生态服务价值最能代表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这些因素彼此关联并形成包括直接关系、中介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复杂机理关系。第三,将保护价值影响机理研究结果与评价体系结合,以自身禀赋特征作为种质资源价值评价的主要指标,提出包括5个因素15个指标的种质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对已有价值评价方法进行改进,设计基于CE方法的非消费型游憩价值评价模型,构建包括4类、14项内容的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体系。根据野生动物的保护级别与层次,明确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保护名录以外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的总体评价方法。最后,根据保护级别与层次分别选取丹顶鹤、黑熊、东北林蛙3个物种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质资源保护、促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产业经济发展、恢复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生态服务功能、提高野生动物总体社会综合效益的政策建议。

郭子良[9](2016)在《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文中提出为了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该文以地貌、植被和自然保护区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TWINSPAN分类、保护空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和格局以及各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评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有效性。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并用10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测试。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分析,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包括4个地貌大区、40个地貌地区、127个地貌亚地区和473个地貌区的地貌区划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地理区域、37个地理地带、117个地理区和496个地理小区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2.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主体作用;野生植物、草原与草甸以及海洋和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居多,大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且主要位于西南、西北等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倾向于局部聚集。3.有7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和18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尚未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这些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并不是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许多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以栽培植被为主,但在一些自然生境较好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仍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4.超过8.85%的植被区和35.87%的植被小区并未进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近25%的自然植被群系未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天山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植被的保护有效性低。在主要山地800 m以下的山地基部,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力度不足。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和基带植被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空缺。5.提出了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种质资源等三方面定量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测试发现河北南大港和辽河源、黑龙江镜泊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更高。此评估方法能很好识别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保护价值。6.建议优先在202个地理小区对23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102个地理小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建设高岭-盘岭和长白山等6处自然保护区域,太行山北段和武夷山北段等14处自然保护区群;在10个地区促进跨境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对18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殷亚杰[10](2016)在《敖鲁古雅驯鹿(Rangifer tarandus)食性及其栖息地容纳量与种群生存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敖鲁古雅驯鹿(Rangifer tarandus)是我国唯一的驯鹿种群,一直被鄂温克人所驯养。这一驯鹿种群经过300多年闭锁、隔离驯养,形成了其特有的生活习性,是栖息在北半球最南部的稀有小种群。敖鲁古雅驯鹿是我国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动物,同时也是鄂温克族人民独有的经济动物,具有较高的经济、观赏和文化价值。近年来,随着大兴安岭森林资源的不断开发,驯鹿可利用栖息地面积和食物资源逐年减少,加上驯鹿种群规模小和长期的近亲繁殖,以及饲养管理粗放、兽害、偷猎、疾病等原因,使得我国驯鹿种群数量始终难以逾越1000头,种群退化、生存状况令人堪忧。敖鲁古雅驯鹿种群分布具有典型的区域局限性、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一种群居的野生动物,由鄂温克人长期半散放驯养,已经使其失去了迁徙的习性,形成了不同于环北极圈其它驯鹿大种群的生态种特征。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从保护生物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敖鲁古雅驯鹿种群现状、食物组成和营养容纳量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驯鹿种群生存力分析,旨在为敖鲁古雅驯鹿种群的保护、恢复和发展提供科学参考。2011年-2015年间,对分布在内蒙古根河市各林业局驯鹿种群数量与年龄结构、采食植物进行了实地试验与调查,并采集了驯鹿的新鲜粪样和活动区域内可能采食的植物标本。研究结果表明:自2012年以来,敖鲁古雅驯鹿一直分布在根河、金河和阿龙山各林业局,由8个部落点和1个部落景区共25家所饲养,种群数量始终未超过700头。驯鹿种群年龄结构基本合理,成年驯鹿为鹿群的主体,占整个种群的40%左右;幼体和亚成体比例相当,二者占种群的50%左右;老年个体数量较少,不足10%。鹿群性比失调,雌鹿虽多于雄鹿,但其比例仅为1.7:1。2011-2014年,共采集植物样本83种(属)、驯鹿粪便样本2675份,制成粪便复合样本240份。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驯鹿全年的食物组成研究得出:驯鹿全年共取食40科73种(属)植物,其中木本植物10科18种,草本植物18科40种,蕨类植物4科5种,苔藓植物5科5种,地衣植物3科5种。一年四季均采食的植物有12科15种,其中石蕊科(38.76%)、禾本科(4.58%)、莎草科(3.80%)、杜鹃花科(3.37%)和塔藓科(3.21%)植物采食比例较高,构成了驯鹿全年的主要食物。鹿蕊和雀鹿蕊在各季节均有较高的采食比例,其中鹿蕊在春、夏、秋和冬各季节的取食比例为18.13%、7.18%、21.05%和37.56%,雀鹿蕊在各季节的取食比例为15.41%、7.26%、16.49%和21.65%,二者为驯鹿全年的大宗食物。在食物组成上,驯鹿春季主要以木本植物的嫩枝叶和草本植物的嫩芽、嫩叶为食,平均取食量为47.43%;夏季草本植物的叶子是其主要食物,占总采食量的49.96%;秋、冬季节驯鹿主要以地衣植物为食,其采食比例分别为42.06%和68.03%,表明驯鹿食物组成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差异。在取食多样性上,驯鹿夏季取食植物的种类最多,为59种,其次为春季和秋季,分别为51种和33种,冬季取食植物种类最少,仅28种。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食物生态位以夏季最高,分别为3.57、0.87和28.30,冬季最低,仅为2.17、0.65和5.03,表明冬季是驯鹿一年中生活最艰难的季节。鹿蕊、雀鹿蕊和喇叭石蕊是驯鹿冬季主要食物,三者占驯鹿冬季食物组成的63.97%。2012-2015年,用样方法对根河、金河、阿龙山和满归4个林业局14个林场3种地衣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实地试验与调查,共布设间距大于2km、长度2.5-3km的样线214条,10m×10m大样方768个。研究结果发现:鹿蕊为该地区的优势种,其平均盖度为4.93%,平均高度为14.1mm,平均干物质生物量为44.90kg/ha;雀鹿蕊次之,其平均盖度、高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72%、13.2mm和23.25kg/ha;喇叭石蕊各项指标最低,分别为0.90%、10.0mmm和5.93kg/ha。在4个林业局中,满归林业局地衣植物的生长情况最好,其干物质生物量为132.36kg/ha;其次为阿龙山林业局和金河林业局,其干物质生物量分别为103.56kg/ha和.49.91kg/ha;根河林业局最差,其干物质生物量仅为40.33kg/ha。满归林业局作为驯鹿的历史分布区,经过近10年的修复,地衣植物恢复状况良好。能量是限制驯鹿冬季生存的主要营养素,以鹿蕊、雀鹿蕊和喇叭石蕊提供的能量为基础对根河、金河、阿龙山和满归4个林业局驯鹿冬季营养容纳量进行了估算。结果发现:4个林业局驯鹿冬季营养容纳量分别为759、926、1407和2078头,8个部落点所在林场的容纳量为1468头。基于驯鹿生物学特性、我国鄂温克人对驯鹿特殊的养殖方式和管理方法,本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广袤,但真正适合鄂温克猎民点驻扎及其驯鹿所能采食到达的区域非常有限,即其可利用的空间是有限的,导致驯鹿种群的实际容纳量远低于大兴安岭的理论容纳量。因而为了保证驯鹿种群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认为:利用地域优势,在根河和金河林业局开展小种群驯鹿旅游业;利用地衣植物生长优势,在阿龙山和满归林业局开展驯鹿种群扩繁;同时在各个林业局划定1-2处适合驯鹿生长的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实现自然环境保护与驯鹿种群复壮的共同发展。在驯鹿养殖过程中,鉴于地衣植物的生长情况和驯鹿经营方式的差异,合理控制每个小种群的数量,确保驯鹿种群的可持续发展。应用Vortex9.99对我国驯鹿种群生存力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理想条件下(无近交、无灾难,无近交衰退),种群能够快速生长,并维持在各自的环境容纳量水平。异质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0.067,周期增长率λ=1.069,净生殖率R0=1.257,雌体的平均世代时间T=3.57,雄体的平均世代时间T=4.32;驯鹿经5.5年左右种群基因更换1次。在自然条件下(有近交、有灾难),敖鲁古雅驯鹿种群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除玛利亚·索亚种群外,其余7个亚种群均呈现负增长,异质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0.071,周期增长率λ=0.929;所有亚种群均有灭绝的风险,灭绝概率在4%-100%,其中达玛拉、达瓦、杨双虎和巴拉杰依亚种群的灭绝概率均为100%,灭绝时间分别为21年、39年、21年和17年。灵敏度分析发现偷猎和兽害是影响驯鹿种群发展的最大因素,尤其是偷猎,直接关系到驯鹿种群的发展方向。其次是仔鹿死亡率,关系到种群的存栏量和发展速度。通过对敖鲁古雅驯鹿种群的现状、可利用栖息地及食源植物的生长与分布状况的调查,以及营养容纳量的估算和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发现敖鲁古雅驯鹿种群发展形势并不乐观,因此,为了加快敖鲁古雅驯鹿种群复壮扩繁,加强驯鹿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加强驯鹿栖息地的保护,严禁偷猎和进行地衣植物的非法采集及林副产品过度开采。

二、四川九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黑熊种群生存力初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九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黑熊种群生存力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野生动物容纳量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数据分析
2 文献调查分析
    2.1 野生动物容纳量研究相关热词
    2.2 相关文献所涉及野生动物种类和所在地区
    2.3 野生动物的容纳量及其影响因素
    2.4 野生动物容纳量的估算方法
    2.5 生境选择与空间容纳量
    2.6 容纳量研究的趋势
3 结语
附录检索和筛选的文献

(2)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熊活动监测及其华东地区潜在分布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
    1.2 红外相机数据获取及数据分析
    1.3 黑熊分布区预测
2 结果
    2.1 黑熊红外相机拍摄概况
    2.2 模型的选择和变量的贡献率
    2.3 分布区的预测
3 讨论
    3.1 遂昌九龙山黑熊的种群现状
    3.2 黑熊的分布区预测
    3.3 黑熊的保护建议

(4)基于种群生存力分析的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分区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大鲵资源与生境调查研究
        1.2.2 种群生存力分析
        1.2.3 环境容纳量
        1.2.4 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
    1.3 研究内容
        1.3.1 野生大鲵资源与生境调查
        1.3.2 野生大鲵种群生存力分析
        1.3.3 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分区调整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野生大鲵种群资源与栖息空间调查研究
    2.1 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概况
    2.2 调查时间与地点
        2.2.1 调查时间
        2.2.2 调查地点
    2.3 调查方法
        2.3.1 访问调查
        2.3.2 野外实地考察
        2.3.3 文献研究法
    2.4 调查结果
        2.4.1 野生大鲵资源调查
        2.4.2 重要分布点简介
        2.4.3 大鲵生境特征
    2.5 保护区其他生境特征调查
        2.5.1 气候特征
        2.5.2 地质与土壤资源特征
        2.5.3 水文资源特征
        2.5.4 森林资源特征
    2.6 讨论与小结
第3章 野生大鲵种群生存力参数分析
    3.1 种群生存力分析常用方法
    3.2 基本参数设置及依据
        3.2.1 基本方案和情景设置
        3.2.2 近交衰退
        3.2.3 繁殖系统
        3.2.4 繁殖率
        3.2.5 死亡率
        3.2.6 灾害
        3.2.7 交配垄断
        3.2.8 环境容纳量
        3.2.9 收获
        3.2.10 人为补充
    3.3 种群生存力模拟分析结果
    3.4 讨论与小结
第4章 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方案的种群生存力比较分析
    4.1 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方案调整过程
        4.1.1 1995 年始建时期的保护区功能分区方案
        4.1.2 2015 年调整现用的保护区功能分区方案
        4.1.3 2017 年规划设计的保护区功能分区方案
    4.2 基本参数设置及依据
        4.2.1 基本参数及情景设置
        4.2.2 参数模拟
    4.3 种群生存力模拟分析结果
    4.4 讨论与小结
第5章 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分区调整研究
    5.1 张家界大鲵保护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调整原则与方法
        5.2.1 调整原则
        5.2.2 数据来源与调整方法
    5.3 调整方案确定与评价
        5.3.1 调整方案的确定
        5.3.2 调整方案的评价
    5.4 讨论与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小相岭山系大中型兽类多样性调查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国内外大中型兽类研究现状
        1.1.1 大中型兽类的内涵
        1.1.2 大中型兽类的重要作用
        1.1.3 大中型兽类调查方法
    1.2 小相岭山系大中型兽类研究与保护现状
        1.2.1 研究现状
        1.2.2 保护现状
    1.3 评估方法
        1.3.1 物种多样性评估
        1.3.2 物种分布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采集与处理
        2.2.2 占域模型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大中型兽类多样性
        3.1.1 小相岭大中型兽类监测结果
        3.1.2 物种组成
    3.2 样线调查法与红外相机陷阱法的物种多样性比较
        3.2.1 样线调查结果
        3.2.2 相机调查结果
        3.2.3 样线法与相机陷阱法的比较
    3.3 不同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差异
    3.4 人为干扰
    3.5 物种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3.5.1 物种分布
        3.5.2 影响物种分布的影响因素
第4章 讨论
    4.1 物种组成
    4.2 调查方法的差异性
    4.3 保护区差异性
    4.4 物种分布
    4.5 人为干扰
第5章 保护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6)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的生态地理分布、栖境选择及野生资源现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穿山甲的分类及地理分布概况
    1.2 穿山甲的生物学特征
        1.2.1 形态
        1.2.2 行为
        1.2.3 食性
        1.2.4 栖息地
    1.3 穿山甲野生种群数量研究现状
    1.4 穿山甲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域介绍
        2.1.1 部分自然保护区介绍
        2.1.2 药材市场介绍
    2.2 调查区域的选择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3.2 野外调查法
        3.2.1 器材准备
        3.2.2 访问法
        3.2.3 洞穴计数法
        3.2.4 样线法
4 研究结果
    4.1 中华穿山甲野外种群数量估算
    4.2 中华穿山甲的生态地理分布
    4.3 中华穿山甲野外资源现状
        4.3.1 野外资源现状
        4.3.2 贸易资源现状
5 分析与讨论
    5.1 总体种群数量及分布的变化
    5.2 野外资源现状分析
        5.2.1 种群生存力分析
        5.2.2 对生境选择的分析
    5.3 濒危原因分析
        5.3.1 人为因素
        5.3.2 种群自身因素
6 保护现状及建议
    6.1 中华穿山甲保护现状
        6.1.1 保护级别
        6.1.2 地方部门保护现状
        6.1.3 公众保护意识
    6.2 建议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7)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斑羚家域、适宜生境及种群生存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斑羚研究进展
        1.2.1. 研究对象
        1.2.2. 家域研究
        1.2.3. 生境选择研究
        1.2.4. 食性研究
        1.2.5. 斑羚的保护遗传学研究
        1.2.6. 斑羚性激素水平研究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地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4. 水系
    2.5. 土壤
    2.6. 动物资源
    2.7. 植物资源
3. 赛罕乌拉保护区斑羚家域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斑羚的捕捉及数据下载
        3.2.2. 家域面积计算方法
        3.2.3. 地形因素对家域面积影响研究方法
        3.2.4. 家域重叠率及栖息地海拔变化分析方法
        3.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3.3. 结果
        3.3.1. 年度家域面积分析
        3.3.2. 季节性家域面积分析
        3.3.3. 月份家域面积分析
        3.3.4. 考虑地形因素对斑羚家域估算的影响
        3.3.5. 家域空间重叠现象
        3.3.6. 斑羚栖息地季节性海拔变化分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赛罕乌拉保护区斑羚适宜生境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数据来源和处理
        4.2.2. 模型方法
        4.2.3. 因子筛选和模型拟合
        4.2.4. 模型预测性能评估
        4.2.5. 分布预测
    4.3. 结果
        4.3.1. 变量筛选
        4.3.2. 模型拟合结果
        4.3.3. 模型拟合效果
        4.3.4. 模型预测性能评估结果
        4.3.5. 预测结果
        4.3.6. GAM模型中环境变量的响应曲线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赛罕乌拉保护区斑羚种群生存力研究
    5.1. 引言
    5.2. 方法和材料
        5.2.1. 种群生存动态参数设置
        5.2.2. 参数解释
        5.2.3. 敏感度分析参数设置
    5.3. 结果
        5.3.1. 斑羚种群未来100a生存动态
        5.3.2. 斑羚种群参数敏感度分析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分析
    2.1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相关概念界定
        2.1.1 野生动物
        2.1.2 保护价值
        2.1.3 价值评价
    2.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的特征
        2.2.1 复杂特殊性
        2.2.2 综合影响性
        2.2.3 动态变化性
        2.2.4 保护约束性
        2.2.5 种间差异性
    2.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相关理论
        2.3.1 劳动价值论
        2.3.2 效用价值论
        2.3.3 环境价值论
        2.3.4 能值理论
        2.3.5 认知心理学理论
        2.3.6 野生动物可持续经营理论
        2.3.7 保护经济学理论
    2.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方法
        2.4.1 直接市场法
        2.4.2 间接市场法
        2.4.3 虚拟市场法
        2.4.4 路径分析法
        2.4.5 层次分析法
    2.5 本章小结
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分析
    3.1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3.1.1 影响因素结构
        3.1.2 影响因素内容
    3.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机理
        3.2.1 影响因素的直接关系
        3.2.2 影响因素的中介关系
        3.2.3 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
    3.3 影响机理模型构建及变量预设
        3.3.1 影响机理模型构建
        3.3.2 观测变量预设
    3.4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假设实证研究
        3.4.1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3.4.2 数据分析及检验
    3.5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假设实证结果分析
        3.5.1 假设验证结果分析
        3.5.2 模型路径拟合分析
        3.5.3 观测变量差异分析
    3.6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实证研究解释
    3.7 本章小结
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4.1 保护级别对评价体系的约束
    4.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构成分类体系构建
        4.2.1 种质资源价值构成分析
        4.2.2 经济价值构成分析
        4.2.3 生态价值构成分析
        4.2.4 社会价值构成分析
    4.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方法体系设计
        4.3.1 种质资源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2 经济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3 生态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4 社会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5 预期收益折现方法设计
    4.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指标设定及内涵阐释
        4.4.1 种质资源价值指标设定
        4.4.2 活体价值指标设定
        4.4.3 一次性产品价值指标设定
        4.4.4 多次性产品价值指标设定
        4.4.5 消费型游憩价值指标设定
        4.4.6 非消费型游憩价值(CE方法)指标设定
        4.4.7 能量供给价值指标设定
        4.4.8 有害物种控制价值指标设定
        4.4.9 植物授粉及种子传播价值指标设定
        4.4.10 科学研究价值指标设定
        4.4.11 社会生产力价值指标设定
        4.4.12 文化、美学及遗产价值指标设定
    4.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总体评价方法
        4.5.1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4.5.2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4.5.3 国家保护名录外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4.6 本章小结
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案例研究
    5.1 案例研究的原因、物种选取标准及数据来源
        5.1.1 案例研究的原因
        5.1.2 案例物种选取的标准
        5.1.3 参照物种选取的标准
        5.1.4 案例物种保护价值构成的确定依据
        5.1.5 数据来源
    5.2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保护价值评价
        5.2.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5.2.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5.2.3 丹顶鹤保护价值评价
    5.3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黑熊(Ursus thibetanus)保护价值评价
        5.3.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5.3.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5.3.3 黑熊保护价值评价
    5.4 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东北林蛙(Rana Chensinensis)保护价值评价
        5.4.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5.4.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5.4.3 东北林蛙保护价值评价
    5.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案例的比较分析及解释
        5.5.1 影响因素对案例物种价值评价结果影响分析
        5.5.2 案例物种保护价值评价结果的比较及解释
    5.6 本章小结
6 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提升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质资源保护
        6.1.1 重点保护高度濒危野生动物
        6.1.2 加强野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
        6.1.3 加强历史孓遗野生动物保护
    6.2 促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产业经济发展
        6.2.1 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育产业
        6.2.2 发展野生动物生态旅游产业
        6.2.3 探索野生动物新型保护经营模式
    6.3 恢复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生态服务功能
        6.3.1 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6.3.2 规范自然保护区管理
    6.4 提高野生动物总体社会综合效益
        6.4.1 开展野生动物科普教育
        6.4.2 推动野生动物科学研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9)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自然保护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1.3.1 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方法
    1.3.2 生境廊道设计
    1.3.3 小结
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3 小结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2.1 引言
2.2 原则
    2.2.1 区划原则
    2.2.2 命名原则
2.3 区划依据
    2.3.1 地貌区划依据
    2.3.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依据
2.4 区划方法
    2.4.1 地貌区划
    2.4.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2.5 地貌区划系统
    2.5.1 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
    2.5.2 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
    2.5.3 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
    2.5.4 南海诸岛地貌大区
2.6 基本地理单元数量分类结果
2.7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2.7.1 东北温带区域
    2.7.2 华北暖温带区域
    2.7.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5 内蒙古温带区域
    2.7.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2.7.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2.7.8 南海诸岛热带区域
2.8 结论与讨论
    2.8.1 地貌区划
    2.8.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3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
3.1 引言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结果
    3.3.1 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3.3.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3.3.3 自然保护区的规模
    3.3.4 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3.3.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3.4 结论与讨论
    3.4.1 结论
    3.4.2 讨论 4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分析
4.1 引言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总体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3.1 自然保护地理区域和地带
    4.3.2 自然保护地理区
    4.3.3 自然保护地理小区
4.4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域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4.1 东北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2 华北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5 内蒙古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5 结论与讨论
    4.5.1 结论
    4.5.2 讨论 5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5.1 引言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植被区域和植被地带
    5.3.2 植被区和植被小区
    5.3.3 植被群系的保护
    5.3.4 各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域的垂直覆盖差异
    5.3.5 中东部24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带的垂直保护空缺
    5.3.6 我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格局
    5.3.7 自然保护区对不同山地的保护有效性
5.4 结论与讨论
    5.4.1 结论
    5.4.2 讨论
    5.4.3 建议 6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研究
6.1 引言
6.2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方法
    6.2.1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价值评估
    6.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2.3 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评估
6.3 案例研究
    6.3.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3.2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4 结论与讨论
    6.4.1 结论
    6.4.2 讨论 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
7.1 引言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1 数据来源
    7.2.2 数据处理
    7.2.3 优化布局原则
7.3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建议
    7.4.1 东北温带区域
    7.4.2 华北暖温带区域
    7.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5 内蒙古温带区域
    7.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7.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7.4.8 总体布局
7.5 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布局建议
    7.5.1 自然保护区域建设
    7.5.2 自然保护区群建设
    7.5.3 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
    7.5.4 自然保护区合并
7.6 结论与讨论
    7.6.1 结论
    7.6.2 讨论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数据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 附录2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前后对比 附录3 建议优先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敖鲁古雅驯鹿(Rangifer tarandus)食性及其栖息地容纳量与种群生存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驯鹿及相关研究进展
        1.1.1 驯鹿的生物学特征
        1.1.2 驯鹿的分类和分布
        1.1.3 驯鹿的研究进展
    1.2 食草动物食性研究方法概述
        1.2.1 直接观察法
        1.2.2 利用法
        1.2.3 胃容物分析法
        1.2.4 粪便DNA分析技术
        1.2.5 粪便显微分析法
    1.3 容纳量研究概述
        1.3.1 容纳量的概念
        1.3.2 容纳量的类型及研究方法
        1.3.3 容纳量的应用领域
    1.4 种群生存力分析研究概述
        1.4.1 PVA研究进展
        1.4.2 PVA的研究方法
        1.4.3 PVA常用软件包
        1.4.4 我国PVA研究的现状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地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范围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水文特征
    2.5 土壤类型
    2.6 植被类型
    2.7 动物资源
    2.8 本章小结
3 驯鹿食性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粪样的采集
        3.1.2 对照植物的收集
        3.1.3 样品的处理
        3.1.4 实验室制片
        3.1.5 显微片的镜检
    3.2 驯鹿食物多样性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驯鹿全年食物组成
        3.3.2 驯鹿食物组成的季节性差异
    3.4 讨论
        3.4.1 驯鹿的食物组成
        3.4.2 驯鹿食物组成的季节性差异
    3.5 本章小结
4 驯鹿冬季容纳量研究
    4.1 研究地点
    4.2 研究方法
        4.2.1 调查区域的设置
        4.2.2 主要食物种类的确定
        4.2.3 冬季主要食物总能量的估算
        4.2.4 驯鹿冬季日营养需求量的确定
        4.2.5 容纳量的计算
    4.3 研究结果
        4.3.1 生境食物供给量
        4.3.2 驯鹿冬季维持生存的最低营养需求量
        4.3.3 驯鹿营养容纳量的估算
    4.4 讨论
        4.4.1 地衣植物对容纳量的影响
        4.4.2 人为因素对容纳量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驯鹿种群生存力分析
    5.1 研究方法
    5.2 种群参数估计
        5.2.1 物种描述
        5.2.2 种群组成与分布
        5.2.3 年龄结构与性比
        5.2.4 繁殖系统
        5.2.5 繁殖率
        5.2.6 死亡率
        5.2.7 灾害
        5.2.8 交配垄断
        5.2.9 环境容纳量
        5.2.10 种群近交繁殖
        5.2.11 收获
        5.2.12 人为补充
    5.3 结果
        5.3.1 理想状态下种群动态
        5.3.2 各种因子影响下种群动态
        5.3.3 参数灵敏度分析
    5.4 讨论
        5.4.1 近交衰退对种群的影响
        5.4.2 环境容纳量对种群的影响
        5.4.3 灾害频率对种群的影响
        5.4.4 死亡率对种群的影响
        5.4.5 驯鹿文化传承对种群的影响
    5.5 保护与管理建议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四、四川九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黑熊种群生存力初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野生动物容纳量研究进展[J]. 丁钰菏,朱建强,杨涛,张玉铭. 江苏林业科技, 2021(06)
  • [2]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熊活动监测及其华东地区潜在分布区预测[J]. 郑伟成,陈智强,郑子洪,王宇,冯磊,郭坤,马力,丁国骅,余着成,上官海平,郭洪兴. 动物学杂志, 2021(04)
  • [3]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D]. 王妍.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4]基于种群生存力分析的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分区调整研究[D]. 曹威. 吉首大学, 2021
  • [5]小相岭山系大中型兽类多样性调查评估[D]. 陈红. 西华师范大学, 2021(12)
  • [6]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的生态地理分布、栖境选择及野生资源现状的研究[D]. 彭杰. 重庆师范大学, 2020(05)
  • [7]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斑羚家域、适宜生境及种群生存力研究[D]. 唐书培.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D]. 王乙.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1)
  • [9]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10]敖鲁古雅驯鹿(Rangifer tarandus)食性及其栖息地容纳量与种群生存力分析[D]. 殷亚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四川九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黑熊种群生存能力初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