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向高校捐赠软件(论文文献综述)
占小倩[1](2021)在《南昌大学校友捐赠活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毋磊[2](2020)在《Z省普通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研究 ——基于“放管服”的视角》文中指出校院两级权力配置是高校内部权力的纵向配置,合理的两级权力配置有利于降低学校各级合作与分工的难度,增加各级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办学效率,推动学校整体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推进,高校拥有了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而目前我国高校校院两级权力结构还不合理,权力大多集中于校级。“放管服”改革提倡的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如何通过“放管服”改革优化高校校院两级权力结构配置成为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的突破口。Z省作为“放管服”改革的先行与试点地区,有丰富的探索与经验,其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现状如何,应该如何优化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根据国内外高校校院权力配置的历史考察,结合“放管服”视角的内涵,明确高校校院两级权力的合理配置应该做到资源型权力合理放,业务型权力大胆放,构建完善的校院两级监管体系以及提供优质服务。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1对6所样本高校的大学章程进行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静态情况分析,得到章程的即时性与创新性不足,资源型权力具体内容较少,业务型权力比重不高等问题。根据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应然关系,从对学院的基本情况、校院两级权力配置中的权力下放、监管、服务情况以及校院权力配置的总体评价五个维度编制调查问卷,以12所样本高校的学院领导及老师为调查对象,共得到有效问卷121份,分析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动态情况,得到目前存在的学校集权型、学院分权过渡型、学院分权型三种权力配置模式中,学院分权过渡型是Z省普通高校校院权力配置的主要模式。根据调查情况编制访谈提纲,针对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问题及原因对5位高校教授进行深度访谈。最终发现,目前Z省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存在校院两级权力下放不规范,不均衡,不充分,不协调;校院两级权力监管不完善;校院两级权力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这些是由学校办学自主权受限、校院关系认识不到位、学院治理水平不匹配导致的。基于上述分析发现,优化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前提是保证政府尽可能地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政府要尊重并且相信高校,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和教育体制改革扩大并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尤其是资源型权力)。优化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路径是推动学校和二级学院的角色转变。对于学校来说,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通过完善权力配置的制度体系建设,为权力配置提供法制保障;探索建立资源型权力权责清单、业务型权力负面清单制度,规范权力的下放;增强目标考核的主体与内容、设计与结果运用、方式等内容,增强目标管理模式的可执行性;以“学院需求”为导向,变革行政管理体制,改变职能部门的评价考核方式,明确行政职能部门的服务定位等措施,保障权力的合理下放,实现管制型高校向服务型高校的角色转变。对于二级学院来说,以“实体性”改革为抓手,通过明确院长职责,加强院长培训,提高院长专业水平,增强校院之间的信任;规范学院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力的合理运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等措施,保障权力的合理承接,实现依附型学院向自主型学院的角色转变。
刘亮亮[3](2020)在《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项目管理是当代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热门理念和模式,在当代教育管理中也被广泛采用,美国则是教育项目管理的最早策源地和当代应用最为普遍和成效显着的国家。在今日美国联邦政府层面,几乎所有体现美国国家教育意志和导向需要的教育事务和相应资源,都是以一定的教育目标和相应的独立事项为基本单元,设计划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项目来加以推进和管理的。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完整性质和内涵是什么?何以如此之先地在美国土地上原创性生成并有序地发展成长为体现甚至代表当代教育管理走向的教育项目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协调和处理教育国家行政干预和社会市场运作的矛盾中有何优势和局限,能否为我国教育管理模式乃至体制的改革提供相应的启示和借鉴?对这些当代教育项目管理根本问题的热切关注和思考,自然也就使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进入笔者的考察研究视野,成为博士学位论文题目的首选。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逻辑与历史科学统一的方法论指导下,以教育社会生态理念为基本研究范式,运用文献法、观察法和纵向比较法,按着教育项目管理形态由单项到体系的演化的基本进程和轨迹,对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演进背景、现实实践、成效问题和主要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阶段梳理考察,在简要把握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在二战前萌芽成型奠定的基础上,对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重点创设(二战后—20世纪60年代初)、系统整合(20世纪60年代中—80年代初)、体系优化(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末)和创新提升(21世纪初—今)的各个阶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综合,力求揭示其逐步铺开、连续改进和不断优化的发展历程与规律。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发展,是在二战前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萌芽成型所奠定的基础上起步的。现实教育的分散性发展条件、形态和格局,国家机器的天然教育使命、责任和权力,宪法的国会征税权与社会福利保障责任的明确规定,为联邦政府对教育进行直接有力但有限的项目管理干预提供了历史的必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战结束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在战前奠定的坚实基础上进入了重点创设阶段,开始了蓬勃发展的历史进程。国会于1944年通过颁布了《退役军人权利法》和1958年《国防教育法》,为联邦政府创设了退役军人教育援助项目和国防研究生奖学金项目及其管理模式,开始了运用教育项目管理对高等教育进行直接干预的重点探索。这些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有力实施,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重点发展和质量提升,为事关全局的现实高等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合法合规、切实适用的机制和抓手,也为联邦政府更加积极全面的教育直接干预提供了基本模式与良好示范。当然,这种直接动用联邦政府力量对眼前的高等教育问题进行直接的干预,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应急性、权宜性和局部性的局限或不足。1965年《初等和中等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进入到系统发展阶段。经过二战后的迅速调整与强势拓展,到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经济社会进入到空前繁荣时期,“民权运动”也应时而生、风起云涌。这不仅使联邦政府财力雄厚,成为“教育资源的提供者”;也为联邦政府加强对教育的全面干预创造了有利的历史条件和需求。两法和随后国会一系列教育法案中陆续出台的大量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从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职业教育、双语教育到少数民族教育,从移民教育到国际教育等,可谓遍及教育的各个层次和领域,直至1979年联邦教育部的设立。这些联邦教育项目的创设和实施与整个教育系统对应一致、相辅相成、相映成辉,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教育系统的全层次、全类型的全员性发展,也为教育项目管理的体系性优化提供了完整的框架、基础和资源。随着联邦教育项目的系统化设置与实施,在有力地保障和促进美国教育全面完整发展的同时,其固有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显露了出来,特别是随着联邦教育部对联邦教育项目直接干预的日渐加强,各个教育项目实施运行的孤立性、形式化、行政化、各自为政性和发展不平衡性日渐突出,促使和要求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加强沟通、密切配合、相互协调配合,不断增强所有联邦教育项目的有机体系性,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由此进入体系优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东石油危机,也大大地削弱了美国联邦政府资助教育项目的能力。80年代初期,里根总统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对教育的过分干预,开始了“新联邦主义”教育计划,通过《1981年综合预算调节法》消减和整合联邦教育项目,减少联邦政府的教育拨款和干预措施,将联邦政府各部门分散化管理的项目转换为联邦教育部的集中化管理。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乔治·布什总统上台,联邦政府再次调整教育项目管理的体系结构优化,强化教育项目的相互衔接、体系性与弹性,制定了总揽全局、明确整体目标、优化和提升教育项目总体效能的《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和《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紧密对接,联邦政府的教育职能也更加广泛,成为“教育标准的制定者”。在1993年《政府绩效和成果法》的影响下,教育部开始注重业绩文化和问责文化的建立,加强联邦教育项目的绩效评估,促进联邦教育项目的结构改进和质量提升。进入21世纪,伴随着“9·11”事件的发生和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局势,缓和各类社会问题和提升教育质量,联邦政府在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育项目管理体系对国家社会发展战略的体现、支撑和合理合法化的作用,开始了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的创新提升新阶段。国会密集立法加大教育拨款力度,仅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就专门为教育投入了1000多亿美元,其中投资额最大的项目为536亿美元的州财政稳定基金项目,包括486亿美元的公式拨款项目和50亿美元的竞争性拨款项目,为国家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联邦教育项目财政管理支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中设置推行的体系化教育项目把社会全员发展作为国家责任和终极目标,把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利完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联邦政府创设实施的STEM系列科技教育项目,重新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覆盖的“十万强”系列国际教育交流项目,促进国际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更是把美国国家社会的发展与高科技、全球化和生态化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就美国与人类共同发展的教育项目管理蓝图。上述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发展进程表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产生、发展和最终成为美国教育管理体制的主体模式,既深深地植根于美国特定的教育社会生态体系之中,即早期教育分散化发展的起步及后续格局、相应的文化理念和现实教育实践,更得益于美国社会全员普遍具有的能动参与干预意识和行动力;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既不是行政部门拍脑门的忽发奇想、权力任性的结果,也不是墨守成规、固执经验的因因相袭,而是按照教育行动的完整结构和展开过程,立法先行,职能明确,权责对应,事财一体,科学设计,不断创新提升,最终形成健全而富有活力的、国家行政合理干预和社会市场积极运作有机一体的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制。由此启示借鉴,当会大有脾益。
蒋音[4](2019)在《“双一流”背景下H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快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追求内涵式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打造世界一流大学、筑造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政府与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重大工程。“双一流”的提出具有历史延续性,其建设的重点在于打造世界一流学科,并藉此推动大学及其学科建设的差异性发展。“双一流”提出的目的是要打破“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带来的大学地位固化、动力不足等问题,这为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学科是大学的细胞,是大学的技术核心领域,对“双一流”建设有直接影响,学科水平的高低决定“双一流”建设的程度。H大学是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高校,作为首批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行业特色高校,这为H大学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如何把握好“双一流”建设的机遇,更好的促进一流学科建设,从而建成国内一流大学乃至世界一流大学是H大学面临的重要任务。本研究以H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及SWOT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一方面对“双一流”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及一流学科进行了理论阐释,对“双一流”、一流学科、SWOT分析法分别进行了理论概述,以学科建设理论、非均衡发展和增长极理论为依据,为文章奠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文章从H大学实际出发,对学校学科建设具体内容的现状进行研究,包括对学科结构、学科队伍、科研成果、平台基地建设四个方面以及最新ESI排名进行现状分析,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从学科建设的内部条件的现状出发,分析H大学学科建设的优势和不足,同时通过对影响H大学外部环境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最终根据分析结果,为一流学科建设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坚持学科布局以优势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二是汇聚顶尖人才优化队伍结构;三是提升科研水平加强科平台建设;四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助力学科发展。
马丽[5](2019)在《基于合作专利的北京市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来源,创新网络是适应目前激烈竞争最为高效的创新模式。汽车产业是技术创新中最为典型的产业,同时也是拉动北京工业增长、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产业。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创新资源的集聚,消除单个创新主体资源禀赋的局限性,还能够提高创新效率、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北京市汽车产业的良好发展正是得益于创新网络的构建,开展对北京市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创新网络是由创新主体以及主体之间相互建立的创新合作关系构成,合作专利能够准确的表达出创新主体之间所进行的创新合作,有效刻画主体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创新网络的研究基础上,从产业发展基础和创新环境两方面对北京市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基础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合作专利数据阐述了北京市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的形成过程。使用Ucinet软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传统汽车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两个角度分阶段对创新网络的结构演化进行了分析;又从国家、区域和创新节点三个不同空间角度分阶段对创新网络的空间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北京市拥有坚实的汽车产业发展基础和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能够为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与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按照对合作专利和经济数据的分析,能够将北京市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的发展阶段分为孵化阶段、成长阶段和发展阶段。从创新网络的结构演化来看,虽然网络规模在不断增大,但密度却仍然很低,说明网络中各主体间的联系紧密度不高,合作深度也还不够,交流障碍依然存在。从创新网络的空间演化来看,北京与国内其他省份进行的创新合作联系并不频繁,以市内合作为主,企业在创新网络的构建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从打造良好创新环境、发挥政府职能、坚持企业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合作和提高网络开放性五个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任莉[6](2019)在《基于合作治理理论的广东省市共建高校治理协调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当前,广东省正处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进一步做好高等教育工作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工作,对于广东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和人才强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6年6月,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启动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工作,选定11所高校作为省市共建高校,其中8所在粤东西北地区,3所在珠三角非核心区域。省市共建高校项目将对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推进广东省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格局的初步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政府落实政府简政放权,转变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有益尝试。本文运用合作治理理论、高校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等相关理论对省市共建高校治理协调机制运行状况进行阐述分析。认为目前省市共建高校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政府间合作治理的分歧,政府行政管理与高校自主办学的冲突、高校发展定位与地方政府目标错位,社会其他主体较少参与共建、高校内部治理等方面的问题,并对每一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对法国、美国、英国等国的高等教育治理协调机制进行比较分析。认为省市共建高校在不断优化治理协调机制同时要把握好大学自治与政府控制之间的平衡。既要扩大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同时也要合理的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吸引更多社会主体参与,在分权与集权之间,在自治与控制之间建立多主体的合作治理协调机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实践,纵横两个方向重构了省市共建高校治理协调机制,主要包括: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各级政府职能、理顺合作治理关系,省市政府要明确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权力边界,整合分散建设资源,提升政府投入的利用效率;建立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政府与高校协调机制;改良资源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改善资金投入使用的绩效评估;高校要将自己的定位、发展与地方的实际需求切实结合,体现地方大学的特色。
张王勇[7](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等学校等机构通过提供资金、选派干部和教师、捐赠物资、培训干部和教师等方式,帮助西藏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政策性行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是“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央政府统筹西藏与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治理方式。从1958年西藏高等教育创建至今,中央政府始终重视和关心西藏高等教育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帮助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支援政策及其实施贯穿于西藏高等教育从创建、发展到跨越的历史变迁中,并依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经过60余年的发展,支援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了西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系统梳理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演变历程,总结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历史经验,揭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与特征,探索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创新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内容,提高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 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变迁过程,即依据支援西藏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背景、政策主要内容、支援形式及政策实施特征,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年)。这一阶段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动员特色,即通过中央政府的政治动员,内地省市和高校选派了大量毕业生和教师进藏支教,帮助西藏公学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同时在70年代中期,国家在支援筹建西藏师范学院的过程中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二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年)。这一阶段中央政府不断创新支援形式,丰富支援内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体系初步成形。针对西藏高等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短缺、专业建设滞后等问题,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加强对西藏高等教育的专项经费支持力度,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并由以内地省市对口支援转向以内地高校直接对口支援,支援任务也从解决西藏高校师资短缺逐渐拓展至帮助西藏高校建设新专业、科研合作和培训教师等,中央组织部也开启了选派内地高校干部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三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年至今)。在延续上一阶段支援模式的基础上,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政策内容更为丰富,支援方式更加多样,支援政策及其实施体系趋于完善和成熟。在中央政府“科教兴藏”、“人才强藏”等战略的指导下,中央国家机关的专项经费支持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实施机制进一步完善,团队式对口支援制度基本形成,支援内容既包括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的硬件建设,也包括以提高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的软件建设,支援方式逐渐拓展至捐助物资、互派干部、进行科研合作、培训教师、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中央组织部推进实施高校干部援藏政策的力度不断强化,干部选派人数逐批次增加,政策及其实施的范围覆盖至西藏所有本专科院校;同时,相关内地省市也组织开展了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工作。本研究认为,60年来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校对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西藏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显着提升,西藏高校与内地省市和高校的联系日益紧密,双方合作交流日渐频繁。但是,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在制定、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政策设计重视短期效应,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政策执行主体频繁更替,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制定中注重政治逻辑,忽视市场逻辑和教育逻辑,导致政策实施政治动员色彩较重,政策实施的主体动力不足,人员选派以管理干部为主而非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政策实施的决策机构繁多,部门林立,职责不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政策规定不尽一致,阻滞了支援政策的顺利实施,降低了支援政策的有效性;政策及其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政策实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变形、扭曲和走样。针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尤其要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一是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要坚持长期性、稳定性原则,将中央政策的支持、西藏高校的努力和内地高校的支援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西藏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二是政策实施主体要改变政策理念,增强政策执行的主动性,政策实施过程中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严格选派管理干部和教师,把提升西藏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核心。三是加强对支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中央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政策评估标准,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督导评估,促进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王红军[8](2018)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全球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产业进入爆发式增长期,对创新创业型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我国目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完善,存在着人才培养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已成为制约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跨境电商领域创业的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为研究对象,探讨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构成,以及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构建和运作。本文基于管理研究方法论,以提出问题—建立理论模型的构思一理论模型的验证和修正—运用理论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逻辑,探讨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理论模型的构建和应用,以解决优化我国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实际问题。本文首先在文献阅读及前期访谈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人力资本理论、三螺旋理论及协同学理论,建立了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理论模型构思,接着通过大样本的问卷调查进行数理统计分析,验证和修正所构思的理论模型,最后将理论模型进行应用,在分析我国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构建及运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对策。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创业胜任力的构成创业胜任力是创业者适应环境,成功开展创业活动和过程、并取得高绩效,所具备的个体性格特征、知识、技能等综合的胜任特征,本研究强调的是技能方面的胜任力。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创业胜任力包括有创业机会胜任力、跨境文化胜任力、团队建设胜任力、商务创新胜任力、创业效能胜任力等5个维度。(2)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构成可从“政产学”协同育人的角度构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培养机制有政府行政驱动、高校创业教育、产业协同培养等3个环节构成。3个培养环节相互联系、共同影响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环节的各个要素对创业胜任力各维度有不同的作用。(3)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运作机理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可视为—个复杂开放的系统。其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引领下,以政产学三方的战略协同为方向、文化协同为先导、组织协同为保障、制度协同为动力而运行,从而达到行政资源、学术资源和生产实践资源的聚集,使之协同作用于人才培养的过程,进而达到人才培养的效果。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运作经历了政府主导驱动、培养机制初步构建的促生阶段;高校和产业本位驱动、深度合作的培养机制成形阶段;以及多元主体驱动、创业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成熟阶段。(4)优化我国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对策基于前面构建的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理论模型,论文分析了我国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构建和运作的现状。指出我国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已初步建立、人才培养效果显现。但政府行政驱动、高校创业教育、产业协同培养3个环节均有待于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还处于政府主导推动、完善体系体制的促生阶段,协同育人机制运作尚不畅,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最后,论文分别从政府行政驱动、高校创业教育、产业协同培养及“政产学”三方协同的层面提出了优化我国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对策:1)以人才培养战略为引领,完善政府行政驱动机制;2)完善创业教育机制、加强创新教育;3)完善产业协同育人机制、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4)完善政产学协同制度,优化协同育人机制。
陈瑜[9](2018)在《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的主体间互动关键点及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兴技术不确定性和专家决策模式引发社会问题的本质原因是新兴技术政策决策前主体间互动不充分,许多国家政府与学者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新兴技术政策决策前引入多主体价值,以及开展多主体互动的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实践。但如何在系统的理论分析之上,提炼这种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的主体间互动成功经验或治理特征,为解决中国新兴技术政策决策前主体间互动不充分的问题提供本土化实践的前期理论依据,是非常关键与重要的。因此,抓住这一核心问题对促进中国政府制定更为合理的新兴技术政策决策极为重要。首先,在对新兴技术治理中多主体价值前置等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与系统分析方法,创新性地建构了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与主体间互动的概念模型及分析框架。从新兴技术社会控制的角度,对于新兴技术应用引发的社会风险可以通过新兴技术治理引入价值前置以及新兴技术政策决策前展开主体间互动加以管理。借鉴价值敏感设计和公共价值理论,发现新兴技术治理需要在新兴技术研发试验、生产加工、经营环节政策决策前引入价值前置,并提出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需要满足权力分配、有原则参与、参与影响政策程度三个要素的要求;借鉴负责任创新框架和参与式治理,发现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三个要素与主体间互动存在相互关系。由此,建构了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与主体间互动的概念模型及分析框架,弥补与完善了新兴技术治理理论关于新兴技术政策决策前主体间互动的制度体系。其次,依据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与主体间互动的概念模型及分析框架,运用案例研究、文本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政策网络分析方法,通过研究中国情境转基因技术治理与多元情境多类型新兴技术治理的案例,辨识出12个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的主体间互动关键点。研究论证了中国情境与多元情境中都存在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与主体间互动的关系,并发现中国情境下价值前置型转基因技术治理的主体间互动关键点在多元情境多新兴技术治理中具有一定的普遍程度与特殊性。表现为中国情境关键点在多元情境多类型新兴技术中得到了验证,即科学技术委员会机制、独立的第三方评价、公众参与深度、信息传递与获取的位阶一致、公众设定问题、新兴技术公众参与法律法规;表现为中国情境关键点在多元情境多新兴技术中得到了完善,即多元主体协同决策机制、独立的专业机构、政府决策信息公开阶段、否决权;表现为中国情境关键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官方媒体宣传、多元主体讨论结果或公众参与结果纳入既定的政策议程。经过验证与完善的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的主体间互动关键点弥补了目前关于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关键点深层次挖掘的不足,使得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的理论深度更强。然后,根据辨识的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的主体间互动关键点,运用层次分析、定性比较分析方法,通过专家验证了理论辨识的关键点的重要程度,以及揭示了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的主体间互动关键路径。理论辨识的关键点依然含有多元化制度背景的印记,而中国情境下实施关键点会受到特定环境的影响与制约。通过中国部分地区专家的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专家们较为一致地认同有原则参与要素的关键点是影响主体间互动的最弱因素,权力分配要素和参与结果影响政策程度要素的关键点是影响主体间互动的最强因素。进一步将专家们主观认知定量化,研究结果揭示了 3条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的主体间互动关键路径,路径Ⅰ强调改变权力分配要素和参与结果影响政策程度要素的关键点,路径Ⅱ和路径Ⅲ强调改变权力分配要素、有原则参与要素和参与结果影响政策程度要素的关键点。研究发现了主体间互动的必要条件是公众参与过程,而充分条件是调整权力分配和提高参与过程影响政策的程度。这一研究不仅与专家检验具有一致性,两者都强调权力分配和参与结果影响政策程度要素关键点对主体间互动的重要性,而且为中国新兴技术治理是否照搬发达国家必经公众参与之路的疑问提供了理论上的回答,为避免大规模盲目公众参与提供了政策依据。最后,基于揭示的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的主体间互动关键路径,提出中国情境下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的主体间互动政府引导措施。研究从主体网络的政府构建、主体间互动关键路径的政府选择、主体间互动关键路径政府实施的政策建议三个方面为中国政府提供了政策措施,也为提高中国政府新兴技术治理能力提供了可遵循的理论准则。
滕曼曼[10](2018)在《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研究 ——基于质量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大学毕业率是国际通用的衡量高校教学绩效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大学办学质量的关键观测点。然而,由于国情和高等教育制度的不同,各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差异显着,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困惑性,而这不利于探究大学本科毕业率所反映的真正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放眼全球,大学本科毕业率表现出三点特征:国别差异、院校差异和个体差异。例如,美国与法国的大学本科毕业率(学制内)不到40%,英国与日本(学制内)则达到80%,而这些国家同属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在国家内部,不同类型院校和不同学生个体在大学本科毕业率上同样存在差异。与世界经验不同的是,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现状呈现整体偏高(98%的平均值超过任何一个OECD成员国)且院校间差异不大(不同类型大学的本科毕业率不存在明显差异)的特征。目前,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高的现状遭到多方质疑,为了追溯根本问题所在,首先需要揭示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本质及其与高等教育质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探究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本质,直面问题解决之道。从理论层面探究发现,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本质及其与高等教育质量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本质上,大学本科毕业率,即学生群体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而高等教育质量体现为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满足程度。因此,客观地说,大学本科毕业率和高等教育质量之间存在“一元与多元”的关系,并可能引发矛盾。所谓“一元”,指的是大学本科毕业率仅意味着学生达到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程度,评价者仅为大学;“多元”指的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提出对高等教育的价值期望,评价者为多元利益主体。“一元”与“多元”关系可能引发的矛盾是,大学评定“合格”的毕业生未必为其他利益主体所认可,由此可能会出现大学本科毕业率高,但高等教育质量低的现状,反之亦然。因此,不能简单线性地使用大学本科毕业率的高低来判断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是要看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是否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严守大学学业要求,达成人才培养目标;二是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多元需求,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则是首要的一项;由此来看,以上两个条件是密切相关,首尾相合的。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之间“一元与多元”的关系,要求以复杂性和多元性的视角对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借助“系统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及“院校影响理论”,从大学的外部系统环境和内部管理两个维度入手,对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机制进行探究。在“大学本科毕业率质量内涵分析框架”的指导下,本研究发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外部力量对高等教育提出自身价值期望,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不同程度的直接或者间接地作用于大学。政府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管理思维和方式仍然支配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表现为教育行政部门简单划一的刚性评价制度和绩效性教育经费分配机制;就业市场上对“学历本位”的推崇仍然牵制着高校的办学行为,体现为各类社会企事业单位对“双证”的要求;我国社会传统的文化观念依然强有力的“浸润着”大学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呈现为社会对大学生不毕业的无法接受。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大学不得不追求高的本科毕业率,甚至于采取了一些明知是错和自损质量的措施,例如“清考”制度。因此,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是一个涉及多元主体的复杂过程,而且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历史延续性,可预见的是,如果不采取相关的改革措施,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未来仍将保持高走位趋势。在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一元与多元”的逻辑关系下,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的历史延续性以及多元影响因素,表明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表层问题”——大学内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严格性不足”或“灵活性不够”,造成部分学生未达到大学的学业要求或者人才培养目标而毕业,造成毕业率的“虚高”,违背了大学本科毕业率的“一元”本质;而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本质——则是在行政化管理体制下,“计划性”的高等教育无法满足“市场性”的多元需求,造成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多元利益相关者需求。应对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表层问题”和“问题本质”,需“两条腿”走路:一是大学坚守学术标准并不畏艰难地进行相关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二是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社会的各方力量的协调和支持,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简政放权”。基于质量视角,对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解决的根本在于,协调好政府、大学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各在其位,各司其职,达到互融共生。
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向高校捐赠软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向高校捐赠软件(论文提纲范文)
(2)Z省普通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研究 ——基于“放管服”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
1.推动高等教育内部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成为时代追求 |
2.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有待优化 |
3.校院两级权力配置是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 |
(二)研究价值 |
1.理论价值 |
2.实践价值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普通高等学校 |
2.校院两级权力配置 |
一、文献综述 |
(一)数据库与关键词选择 |
(二)文献成果的可视化分析 |
1.文献趋势分析 |
2.核心作者数量及合作分析 |
3.关键词知识图谱分析 |
(三)文献观点综述 |
1.关于高校内部权力的研究 |
2.关于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1.前人研究的贡献及不足 |
2.本研究的学术贡献及创新 |
二、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关系架构 |
(一)我国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关系的历史变迁 |
1.学院建制的取消 |
2.学院建制的全面复兴 |
(二)学院制的域外经验 |
1.学院制的产生与发展 |
2.学院制的共性特点 |
(三)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关系的新视角:放管服 |
1.“放管服”内涵及其适用性 |
2.“放管服”视角下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典型案例 |
3.“放管服”视角下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思考 |
三、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现状调查 |
(一)高校校院两级权力的静态配置 |
1.文本分析实施与结果 |
2.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静态配置的描述分析 |
(二)高校校院两级权力的动态配置 |
1.调查研究设计 |
2.实施方法与步骤 |
3.调查研究分析 |
4.高校校院两级权力动态配置总结 |
四、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问题及原因 |
(一)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
1.校院两级权力下放不合理 |
2.校院两级权力监管不完善 |
3.校院两级权力服务不到位 |
(二)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学校办学自主权受限 |
2.校院关系认识不到位 |
3.学院治理水平的不匹配 |
五、优化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路径 |
(一)学校:管制型高校向服务型高校转变 |
1.完善权力配置的制度体系建设 |
2.探索建立分类清单管理制度 |
3.增强目标管理模式的可执行性 |
4.明确职能部门的服务定位 |
(二)学院:依附型学院向自主型学院转变 |
1.提高院长的专业水平 |
2.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 |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及内容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教育项目 |
(二)美国联邦教育项目 |
(三)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一)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演变历程的分期依据 |
(二)各章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本论文的创新点 |
(二)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重点创设(二战后至20 世纪60 年代初) |
第一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奠基 |
一、美国建国前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萌芽 |
二、20世纪初期美国教育项目管理的雏形生成 |
第二节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实践 |
一、退役军人教育援助项目的创设 |
二、国防研究奖学金项目的创设 |
三、国际交流与教育项目的创设 |
第三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特点、成效及问题 |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特点 |
二、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成效 |
三、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问题 |
第二章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系统整合(20 世纪60 年代中至80 年代初) |
第一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背景 |
一、“民权运动”的兴起与“伟大社会”建设 |
二、联邦管理体制的变革 |
三、从联邦教育总署到联邦教育部的管理探索 |
第二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实践 |
一、初中等教育法中的系列教育项目的设置与运作 |
二、高等教育项目管理的系列化运作 |
三、关注社会地位处境不利人群项目的创设 |
四、职业教育项目管理的调整 |
五、影响援助项目的创设 |
第三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特点、成效及问题 |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特点 |
二、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成效 |
三、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问题 |
第三章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体系优化(20 世纪80 年代初至20 世纪末) ·· |
第一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背景 |
一、教育项目管理固有局限的逐渐显露 |
二、教育项目管理主体的“门户”之行 |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实践 |
一、1981 年《综合预算调节法》对项目管理的改革 |
二、教育项目管理向早期教育干预层面的延伸 |
三、教育项目管理向优质学校示范引领层次的拓展 |
四、教育项目管理向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跨越 |
五、教育灵活性示范项目的设立 |
六、大学生资助项目的反复调整 |
第三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特点、成效及问题 |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特点 |
二、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成效 |
三、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问题 |
第四章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创新提升(21世纪初至今) |
第一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背景 |
一、苏东剧变与世界体系的震荡 |
二、多极化世界格局的新挑战 |
三、教育升级创新的新需要 |
第二节 联邦政府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实践 |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战略的升级与落实 |
二、强化联邦对教育项目管理体制的操控 |
三、项目引导各地构建STEM学习生态系统 |
四、“十万强”系列国际教育交流项目的全球覆盖 |
第三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特点、成效及问题 |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特点 |
二、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成效 |
三、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问题 |
结语 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启示 |
一、深深地植根于美国教育社会生态的文化土壤 |
二、联邦运作的法制化为教育项目管理提供合法性权威 |
三、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和社会全员主体的能动参与和干预 |
四、结构清晰精细的教育项目科学设计 |
五、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不断探索、创新与提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双一流”背景下H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政策和战略部署 |
1.1.2 一流学科建设重要性 |
1.1.3 现实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双一流”建设的综述 |
1.3.2 大学学科建设 |
1.3.3 一流学科研究现状 |
1.4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1.4.1 双一流 |
1.4.2 一流学科 |
1.4.3 SWOT模型 |
1.4.4 学科建设理论 |
1.4.5 非均衡发展理论及增长极理论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及不足 |
1.6.1 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第2章 H大学学科发展现状 |
2.1 学科结构 |
2.1.1 学科布局 |
2.1.2 学位授权点建设 |
2.2 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
2.3 科研成果 |
2.3.1 科研项目 |
2.3.2 年度科研经费及科研成果统计 |
2.4 平台基地建设 |
2.5 ESI排名 |
2.5.1 H大学的ESI排名状况 |
2.5.2 H大学ESI排名与其他院校比较 |
第3章 H大学学科建设SWOT分析 |
3.1 H大学学科建设的优势分析 |
3.1.1 学科发展水平不断增强 |
3.1.2 师资队伍质量进一步提高 |
3.1.3 科研实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
3.2 H大学学科建设的劣势分析 |
3.2.1 一流学科有待增加 |
3.2.2 高层次师资数量相对较少 |
3.2.3 学科科研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
3.3 H大学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 |
3.3.1 “双一流”建设为H大学学科建设提供了机遇 |
3.3.2 新工科建设为H大学学科建设提供了机遇 |
3.4 H大学学科建设存在的挑战 |
3.4.1 国内高校之间的竞争压力 |
3.4.2 国际化带来的挑战 |
第4章 “双一流”背景下H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对策 |
4.1 学科布局以优势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 |
4.1.1 学科结构聚焦优势且有序拓展 |
4.1.2 推进学科开放以促进新兴和交叉学科发展 |
4.2 汇聚顶尖人才优化队伍结构 |
4.2.1 提升学科队伍重视引进和培养顶尖人才 |
4.2.2 创造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 |
4.3 提升科研水平加强平台基地建设 |
4.3.1 多元筹资途径扩大科研投入 |
4.3.2 协同创新提升科研水平 |
4.4 加强国际化交流合作助力学科发展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基于合作专利的北京市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的研究进展及评述 |
一、国内外研究进展 |
二、研究评述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方案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创新网络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创新网络的内涵与分类 |
一、创新网络的基本内涵 |
二、创新网络的主要分类 |
第二节 创新网络的结构和特征 |
一、创新网络结构 |
二、创新网络特征 |
第三节 创新网络的发展及演化 |
一、创新环境与创新网络 |
二、创新网络的发展阶段 |
三、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北京市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基础 |
第一节 北京市汽车产业的发展基础 |
第二节 北京市汽车产业的创新环境 |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
三、北京市汽车产业创新环境评价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京市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的形成过程——基于合作专利的分析 |
第一节 北京市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的形成过程 |
一、孵化阶段 |
二、成长阶段 |
三、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北京市汽车产业合作专利的数据分析 |
一、合作专利的数量及结构变化 |
二、合作专利的创新主体及其变化 |
三、合作专利的类型及其变化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京市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 |
第一节 北京市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的结构演化 |
一、分析指标的选取 |
二、整体创新网络结构演化 |
三、传统汽车产业创新网络演化 |
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网络演化 |
第二节 北京市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的空间演化 |
一、国家层面创新网络的演化分析 |
二、区域内部创新网络的演化分析 |
三、创新网络中关键节点的演化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优化北京市汽车产业创新网络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发挥创新资源整合优势,打造良好创新环境 |
二、明确政府引领指导职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三、坚持企业在网络中的主体地位,释放企业创新活力 |
四、推进更深入广泛的产学研合作,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 |
五、加强与市外主体的创新合作,提高创新网络的开放性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合作治理理论的广东省市共建高校治理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政府间的合作治理 |
1.4.2 政府与高校合作治理 |
1.4.3 现代大学制度理论及高校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 |
1.4.4 文献总结和述评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省市共建高校的属性与发展定位 |
2.1 省市共建高校的属性 |
2.2 省市共建高校治理协作现状 |
2.3 共建过程中省市政府的合作治理关系 |
2.4 共建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治理关系 |
2.5 共建过程中高校与政府的合作治理关系 |
2.6 共建过程中高校与社会的合作治理关系 |
第三章 省市共建高校治理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影响省市共建高校项目推进的政府间分歧 |
3.2 影响高校自我发展诉求与地方政府需求的分歧 |
3.3 影响省市共建高校项目推进的高校内部管理矛盾 |
3.4 省市共建高校社会参与度较低 |
3.5 以两所共建大学为例分析推进中的问题 |
第四章 国外有代表性的政府与大学的治理协作模式 |
4.1 法国模式:中央集权治理 |
4.2 美国模式:地方分权治理 |
4.3 英国模式:市场化治理 |
4.4 对构建广东省市共建高校治理协调机制的启示 |
第五章 重构省市共建高校主体之间的治理协调关系机制 |
5.1 政府切实深化“放管服”改革 |
5.1.1 推进简政放权 |
5.1.2 强化监测评估和督查 |
5.1.3 建立健省市联动工作机制 |
5.2 高校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 |
5.2.1 依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
5.2.2 真正落实依法治校 |
5.2.3 深化内部体制改革 |
5.3 完善政府与高校治理协调关系 |
5.3.1 推进资源投入与使用机制改进 |
5.3.2 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
5.3.3 完善科研创新体系 |
5.3.4 改良资源使用管理 |
5.4 鼓励多元主体积极参与治理协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定密审批表 |
(7)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史料来源与研究现状 |
(一) 史料来源 |
(二) 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阶段界定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研究阶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一、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
(一) 实现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主要目标 |
(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内在要求 |
二、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现实依据 |
(一) 西藏高等教育特殊的地位要求中央政府给予重视 |
(二) 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需要中央政府的帮扶 |
第三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 |
一、探索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帮扶民族地区创建高等教育 |
(二) 和平解放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教育进行帮扶 |
(三) 西藏高等学校在创建过程面临着师资匮乏问题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动员内地大学生长期支援西藏公学 |
(二) 上海市选派教师支援西藏师范学院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进藏建藏成为早期援藏工作的主导思想 |
(二) 政策实施体现出浓厚的政治动员色彩 |
(三) 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 |
四、探索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快速起步 |
(二) 帮助西藏初步建立起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
(三) 打开了西藏高校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关系 |
第四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 |
一、调整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加快发展西藏高等教育成为中央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 |
(三) 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特殊政策帮扶西藏高等教育 |
(二) 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省市和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 中央组织部组织内地高校选派干部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初步成形 |
(二)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机制趋于合理 |
(三) 支援政策制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
四、调整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
(二)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
(三) 西藏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
(四) 西藏高校自我发展意识增强 |
第五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至今) |
一、拓展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对西藏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
(三) 实现西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加大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组织部的高校干部援藏政策不断加强 |
(三) 教育部组织内地高校强力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四) 相关内地省市组织开展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政策体系趋于成熟 |
(二) 支援政策实施机制不断健全 |
(三) 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
(四) 对口支援逐渐向对口合作转移 |
四、拓展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树立起了现代化办学理念 |
(二)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
(三)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稳步提高 |
(四) 西藏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升 |
(五) 西藏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
第六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与特征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 |
(一) 外部动力因素 |
(二) 内部动力因素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为例 |
(一) 路径依赖是公共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
(二) 路径依赖下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的变迁过程 |
(三) 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
第七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绩效与问题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绩效评估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 |
(二) 提升了支援高校的综合办学能力 |
(三) 促进了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边疆安全稳定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政策制定多头管理与政策资源配置不足 |
(二) 部分执行主体动力不足及政策执行失真 |
(三) 政策监控和评估缺乏制度规范 |
第八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创新面临的挑战 |
(一) 加快内涵建设是当前西藏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
(二) 支援政策目标、任务与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策略 |
(一) 加强各政策部门的协调与配套政策制定 |
(二)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自觉性及执行力度 |
(三) 健全政策监控和评估工作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8)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遭遇人才供给的瓶颈 |
1.1.2 跨境电商领域创业的大学生逐年增加,创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 |
1.1.3 我国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需求错位 |
1.1.4 完善我国政产学协同的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日益迫切 |
1.1.5 当前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相关研究有待于完善 |
1.2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1.2.1 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创业人才胜任力的概念界定及构成要素探讨 |
1.2.2 政产学协同下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胜任力的培养机制构成 |
1.2.3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胜任力的培养机制如何运作 |
1.2.4 优化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胜任力的培养机制的对策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跨境电子商务 |
1.3.2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 |
1.3.3 人才培养机制 |
1.4 研究方法、研究逻辑和论文框架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研究的思路和逻辑框架 |
1.4.3 本研究的论文结构 |
1.5 预期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相关的文献综述 |
2.1.1 有关创业胜任力的研究 |
2.1.2 有关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的研究 |
2.1.3 有关“政产学”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三螺旋理论 |
2.2.3 协同学理论 |
2.3 以往研究的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3.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访谈与探索性案例研究 |
3.1 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访谈研究 |
3.1.1 访谈研究概述 |
3.1.2 对跨境电商创业人才的访谈 |
3.1.3 对相关专家的访谈 |
3.2 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
3.2.1 探索性案例研究概述 |
3.2.2 探索性案例研究一 |
3.2.3 探索性案例研究二 |
3.3 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法的数据处理 |
3.3.1 扎根研究法概述 |
3.3.2 数据收集 |
3.3.3 数据分析 |
3.3.4 数据分析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4.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理论模型的构思 |
4.1 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理论模型构建的相关依据 |
4.1.1 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理论模型构建的相关文献支持 |
4.1.2 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理论模型构建的探索性实证研究支持 |
4.1.3 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理论模型构建的相关理论运用 |
4.2 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理论模型构思 |
4.2.1 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模型构思 |
4.2.2 相关的研究假设 |
4.3 本章小结 |
5 垮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理论模型的问卷实证研究 |
5.1 问卷研究的目的 |
5.2 研究对象 |
5.3 问卷设计说明 |
5.4 统计分析结果 |
5.4.1 量表的信度分析和描述系统计 |
5.4.2 问卷量表的效度分析 |
5.4.3 相关性分析 |
5.4.4 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与培养机制各要素之间的回归分析 |
5.5 问卷实证得到的结论汇总 |
5.6 本章小结 |
6 修正后的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理论模型分析 |
6.1 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构成 |
6.1.1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创业胜任力的结构和内涵 |
6.1.2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构成 |
6.2 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运作分析 |
6.2.1 培养机制对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的作用分析 |
6.2.2 围绕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政产学协同机制分析 |
6.2.3 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运作阶段 |
6.3 本章小结 |
7 我国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优化的对策 |
7.1 我国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现状和存在不足分析 |
7.1.1 政府行政驱动层面 |
7.1.2 高校创业教育层面 |
7.1.3 产业协同培养层面 |
7.1.4 政产学协同层面 |
7.2 优化我国跨境电商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对策 |
7.2.1 以人才培养战略为引领、完善政府行政驱动机制 |
7.2.2 完善高校创业教育机制、加强创新教育 |
7.2.3 完善产业协同育人机制、加大人才培养中的投入 |
7.2.4 完善政、产、学协同机制 |
7.3 本章小结 |
8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8.1.1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创业胜任力的构成 |
8.1.2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构成 |
8.1.3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运作机理 |
8.1.4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的优化对策 |
8.2 本文的理论与实践贡献 |
8.2.1 本文的理论贡献 |
8.2.2 实践贡献 |
8.3 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访谈提纲一 (访谈对象:创业的大学生) |
访谈提纲二 (访谈对象:高校、政府、企业专家) |
附录二 访谈和探索性案例研究所得数据的初始编码表 |
附录三 问卷 |
附录四 作者简历 |
(9)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的主体间互动关键点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新兴技术治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
1.2.2 新兴技术治理中多主体价值前置的相关研究 |
1.2.3 新兴技术治理中多主体价值前置与主体间互动关系的相关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与主体间互动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及其内涵 |
2.1.1 新兴技术及特征 |
2.1.2 新兴技术治理及类型 |
2.1.3 新兴技术治理行动及类型 |
2.2 新兴技术治理中价值前置引入的理论分析 |
2.2.1 技术社会控制的核心 |
2.2.2 价值敏感设计与价值前置引入 |
2.2.3 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的三个要素要求 |
2.3 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的主体间互动理论分析 |
2.3.1 负责任创新的制度安排与主体间互动 |
2.3.2 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的权力分配要素 |
2.3.3 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的有原则参与要素 |
2.3.4 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的参与影响政策程度要素 |
2.4 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与主体间互动的概念模型 |
2.4.1 公共价值与三个要素的关系 |
2.4.2 权力分配要素与主体间互动的关系 |
2.4.3 有原则参与要素与主体间互动的关系 |
2.4.4 参与影响政策程度要素与主体间互动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3 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的主体间互动关键点辨识 |
3.1 研究方法 |
3.1.1 案例选取的原则 |
3.1.2 研究数据来源 |
3.1.3 数据处理方法 |
3.2 中国价值前置型转基因技术治理的主体间互动关键点辨识 |
3.2.1 价值前置型转基因技术治理的提炼:研发试验环节 |
3.2.2 价值前置型转基因技术治理的提炼:生产加工与经营环节 |
3.2.3 中国价值前置型转基因技术治理与主体间互动 |
3.2.4 中国价值前置型转基因技术治理的主体间互动关键点 |
3.3 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的主体间互动关键点归纳 |
3.3.1 研发试验环节的主体间互动关键点 |
3.3.2 生产加工环节的主体间互动关键点 |
3.3.3 经营环节的主体间互动关键点 |
3.3.4 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的主体间互动关键点 |
3.4 本章小结 |
4 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的主体间互动关键点验证及关键路径 |
4.1 研究方法 |
4.1.1 研究数据来源 |
4.1.2 研究数据特征 |
4.1.3 数据处理方法 |
4.2 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主体间互动关键点的专家验证 |
4.2.1 专家检验的算例 |
4.2.2 专家预判检验结果 |
4.2.3 部分专家检验结果 |
4.3 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的主体间互动关键路径 |
4.3.1 主体间互动关键路径的QCA分析框架 |
4.3.2 QCA单变量和条件组合分析 |
4.3.3 三条有效的主体间互动关键路径 |
4.4 本章小结 |
5 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的主体间互动政府引导措施 |
5.1 主体网络的政府构建 |
5.1.1 研发试验环节的主体网络 |
5.1.2 生产加工环节的主体网络 |
5.1.3 经营环节的主体网络 |
5.2 主体间互动关键路径的政府选择 |
5.2.1 研发试验环节的政府选择路径 |
5.2.2 生产加工环节的政府选择路径 |
5.2.3 经营环节的政府选择路径 |
5.3 主体间互动关键路径政府实施的政策建议 |
5.3.1 主体网络权力分配的方案 |
5.3.2 参与治理过程信息对称的建议 |
5.3.3 参与结果提高政策影响的途径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和启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8个案例的简述 |
附录B 8个案例主要依据的文献来源 |
附录C 中国转基因技术治理的主体及其部分矩阵 |
附录D 多技术类型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行动关键点与中国价值前置型转基因技术治理行动关键点的对比 |
附录E 纳米技术应用决策前主体间互动影响因素的专家调查 |
附录F 生物技术应用决策前主体间互动影响因素的专家调查 |
附录G 信息技术应用决策前主体间互动影响因素的专家调查 |
附录H 认知技术应用决策前主体间互动影响因素的专家调查 |
附录I 风电技术应用决策前主体间互动影响因素的专家调查 |
附录J 核电技术应用决策前主体间互动影响因素的专家调查 |
附录K 108个专家权重的CR值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研究 ——基于质量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简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界定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理论探究 |
第一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本质内涵 |
一、本科和本科教育 |
二、本科毕业 |
三、本科毕业率 |
第二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质量意蕴 |
一、本科毕业率质量内涵的分析框架 |
二、本科毕业率的内部质量意蕴逻辑分析 |
三、本科毕业率的外部质量意蕴逻辑分析 |
第三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的逻辑关系探究 |
一、大学本科毕业率本质指向一元: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
二、高等教育质量指向多元: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 |
三、一元与多元——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的现实冲突 |
第三章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全球图景 |
第一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世界图景——以OECD成员国为例 |
一、OECD的教育指标体系及特征 |
二、OECD的高等教育毕业率指标说明 |
三、OECD成员国高等教育毕业率状况 |
第二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典型国家——以美、法、英、日为例 |
一、美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
二、法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
三、英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
四、日本大学本科毕业率 |
第三节 基于全球视域下的典型国家大学本科毕业率特征分析 |
一、大学本科毕业率存在国别差异 |
二、大学本科毕业率存在院校差异 |
三、大学本科毕业率存在个体差异 |
第四章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历史回溯与现状考察 |
第一节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历史演变 |
一、民国时期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
二、建国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
三、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
第二节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现状研究 |
一、2015年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数据来源及统计方法 |
二、2015年中国大学应届本科生毕业率与学士学位授予率 |
三、2015年中国大学不同学科本科毕业率与学士学位授予率 |
第三节 对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历史与现状的反思 |
一、尚未建立完善的大学本科毕业率统计制度 |
二、从发展来看,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演变呈现历史延续性 |
三、从现状来看,大学本科毕业率高且院校之间呈弱差异性 |
第五章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机制探析 |
第一节 政府在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
一、行政管理体制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二、教育政策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三、政府评估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第二节 社会在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
一、就业市场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二、传统文化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三、民众心理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第三节 学生在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
一、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二、学生的课程考核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三、学生的就业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第四节 大学在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
一、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的形成 |
二、学分制学籍管理的“严格性”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三、学分制学籍管理的“灵活性”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
四、对大学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严格性”与“灵活性”的反思 |
第六章 对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本质探析 |
一、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呈现“一元与多元”的关系 |
二、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本质——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多元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
第二节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现象剖析与趋势研判 |
一、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特征 |
二、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的复杂原因 |
三、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发展的趋势研判 |
第三节 基于当前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现实问题的思考 |
一、回归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本质 |
二、妥善处理大学组织本质与现实外部社会多元需求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向高校捐赠软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昌大学校友捐赠活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占小倩. 南昌大学, 2021
- [2]Z省普通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研究 ——基于“放管服”的视角[D]. 毋磊.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发展研究[D]. 刘亮亮. 河北大学, 2020(08)
- [4]“双一流”背景下H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研究[D]. 蒋音.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5]基于合作专利的北京市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研究[D]. 马丽.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基于合作治理理论的广东省市共建高校治理协调机制研究[D]. 任莉.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7]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 张王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研究[D]. 王红军. 浙江大学, 2018(05)
- [9]价值前置型新兴技术治理的主体间互动关键点及路径研究[D]. 陈瑜.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8)
- [10]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研究 ——基于质量的视角[D]. 滕曼曼. 厦门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