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的基本神性与民族文化心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鸣[1](2020)在《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千古华夏,唯龙独尊”,舞龙运动作为龙文化的重要呈现形式,学校作为文化的重要传播基地,应当充分发挥其媒介作用,有效普及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增强学生体质,筑民族之“魂”,造校园之“特”。为把握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开展情况,促进中小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舞龙技能,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个案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的教学、课外活动、训练、竞赛、条件建设等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和成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1)仅有少数学校将舞龙项目纳入体育与健康和体育特色课程必修或选修教学内容,舞龙教学目标设置全面,却缺乏统一的舞龙运动大纲和教材,舞龙课程开设的时间和学时不同,舞龙教学组织形式灵活,教学方法丰富,但未将其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考核内容;舞龙运动课外活动形式多样且有专门教师进行指导,整体开展情况较好。教练选拔生源方式科学,学生参与舞龙运动以兴趣和锻炼为主,但参训的男女学生比例不平衡,学训矛盾突出;(2)整体竞赛情况较好,各学校每年重点参加一两项国内舞龙比赛,比赛均能取得成绩优异;“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整体师资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以中级职称的中、青年教师为主,舞龙专业特长教师少,无教练证和裁判员证占比较高;舞龙场地和器材基本能满足日常的教学和训练,但更新的速度跟不上损坏的速度,侧面反映了经费不充足问题;(3)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长沙市明德洞井中学舞龙运动开展成效显着,学校以龙文化特色立校,立足于学校实际,在校园龙文化、舞龙教学、舞龙课外活动、舞龙训练、师资以及场地器材方面举措为其他“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学习榜样提供经验借鉴。(4)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舞龙特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发展不平衡;舞龙运动固定统一大纲教材缺乏;舞龙运动普及与提高不协调;舞龙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矛盾突出;舞龙运动经费短缺与场地器材落后等。(5)为提升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开展成效,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训练、管理”专业化水平,编写专业的适合中学生的舞龙大纲和教材,广泛普及舞龙运动,发扬资源优势,建立管理评价体系,促进学训平衡发展,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管理创新场地器材,健全舞龙竞赛体系,实施运动员等级制等对策。
陈玮晴[2](2020)在《基于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当代居住空间陶瓷装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陶瓷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国文明史的各个阶段都彰显着独特魅力。它不单是功能性的物质品,更是精神、政治、文化等多种元素的载体,承载着国人日常生活中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情怀。当代,随着全球趋同化所引起的文化归属感丧失现象的逐渐加深,传统陶瓷艺术鲜明的文化符号成为民族归属感的直接体现。因此,才有基于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当代居住空间陶瓷设计的命题。由于人们精神生活品质的提升,对于陶瓷陈设和陶瓷铺装的需求,也逐渐脱离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品而发展为具有装饰性的陶瓷元素被广泛应用到当代居住环境中。如何将“传统陶瓷艺术”融入到当代居住空间中,提升“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成为新时期我国居住空间设计中重要的课题。因此,论文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通过探讨传统陶瓷装饰与当代居住空间的关系,分析中国传统陶瓷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以寻求具有传统特色的当代居住空间“新陶瓷装饰”的设计方法,构建一种以“传统陶瓷艺术”为主线,以当代居住空间精神需求为基础,以突显民族、地域、时代特色为目标的当代居住空间陶瓷装饰应用设计研究。论文以传统陶瓷装饰艺术在居住空间的历史变迁与发展;传统陶瓷装饰艺术在当代居住空间的应用与表达;传统陶瓷装饰艺术在当代居住空间的设计方法与实践的三个篇章,论述基于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当代居住空间的陶瓷装饰设计实施方式。通过对传统陶瓷文化的梳理,发现传统陶瓷文化与传统居住文化存在联系,力求为“陶瓷”文化在当下焕发生活新的价值,为未来城市居住空间的陶瓷陈设与铺装设计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和设计方法。
魏俊威[3](2020)在《上海叶榭“舞草龙”文化变迁的考察研究 ——基于仪式观视角》文中认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舞龙运动便是伴随着中华民族对于龙的崇拜形成发展的,有崇拜就离不开仪式,舞龙运动自产生就与仪式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国家对舞龙这一民族文化象征的重视,舞龙也被越来越的学者所关注,人们对舞龙运动历史起源、概念特征及功能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从不同视角探讨舞龙运动的传承发展,然而,作为舞龙运动存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形式的仪式,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从仪式视角下探讨舞龙传承发展的研究仍较为缺乏。基于此,本文从人类学、文化学等理论入手,采用文献资料法与田野调查法,以“仪式”为视角对舞龙文化活动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叶榭舞草龙仪式个案”的考察,阐述了其表征形式、发展变迁及现状,分析了舞龙仪式变迁中集体记忆的建构与解构,并对其记忆的重构提出了相应建议,探讨了仪式之于舞龙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通过对叶榭“舞草龙”民俗文化活动的田野考察,发现“舞草龙”活动与当地的民间信仰和求雨仪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仪式与“舞草龙”活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它不同于其他地区舞龙活动的最大特点是糅合了更多地信仰和崇拜对象,不排斥女性的参与,舞龙时不设龙珠,以萧代珠。(二)通过对叶榭“舞草龙”文化变迁发展的考察,发现叶榭“舞草龙”仪式从器物载体层、制度习俗层、行为表达层、情感价值层四个文化层面建构了叶榭人们的族群记忆,强化了人们的情感。国家政策、社会环境、文化主体的发展需求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等方面促使“舞草龙”仪式产生了解构和文化失忆。(三)当前的叶榭“舞草龙”仪式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并从内容、形式、功能方面进行了时代的转化,其当下主要面临着:文化发展空间的缺失;传承弱化,后继人才缺乏;制作草龙的原材料紧缺;人们的自发性降低等方面的困境,建议从以下方面重构人们的文化记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解决制作草龙原材料紧缺和传承弱化问题;关注文化主体的需求,吸引更多民众参与;培养文化主体意识,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性。(四)仪式与舞龙文化的互动,记录和传承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为族群的历史记忆提供了载体,传达了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的社会规则和价值观念,推动了民族意识的形成和积累,促进了人们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文化自觉,舞龙这一民族文化的传承也为新时代各乡镇地区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全民健身提供了思路和途径。
于菁竹[4](2020)在《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文中认为苗族是诞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古老民族,苗族先民是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建构者,在长途迁徙、地理隔绝的分散发展中,形成了肇始悠远、同源殊貌的支系文化,也育成了枝脉宏繁、造诣精湛的染织服饰体系。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集体创作、综合功能、稳定传承的传统村落生态中,沉淀着中国造型艺术滥觞时期的吉光片羽,也凝缩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世界认知、情感希冀,其传统纹样符号既是管窥苗族精神世界的窗口,也是蠡测中国早期文化的活态样本。同时,两地蜡染艺术以蓝白画缋的灵活性、物质工艺的可塑性、文化反馈的快捷性,不仅成为苗族人生活情境、艺术思维、审美心理变迁的显像板;在民族村落旅游化、文化遗产资源化、东方文化自信心提升的时代场景下,也成为各界话语、观念纠缠发酵的折射镜。而就其艺术本体而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拥有丰富的纹样、独特的风格与强烈的感染力,在艺术品收藏、商品化转型、产业化开发方面是黔东南乃至贵州蜡染界的典型,就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深描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风格类型归纳为前提、以图像学分析为主线,结合田野、文献资料,借助美术学、人类学、考古学的理论及成果,对两地苗族蜡染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契机与创作思维进行推溯;在此基础上使用美学、审美人类学方法,对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传统风格进行审美分析。以现存蜡染资料中不同风格出现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两地苗族蜡染的风格嬗变置于原始符号、巫术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设计的演化场域中,展现出蜡染纹样从记事性、象征性、装饰性到再现性、表现性、叙事性的发展进程,也展示出其创作方法从集体传承到个体创新、审美意识从朦胧混一到清晰独立、造物理念从权宜谋生到追求品质、民族特征表达从模糊懵懂到积极强化的发展轨迹。首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抽象几何纹样共同拥有单元拼合、相似互渗的造型方式,以及记事符号与装饰艺术、表意功能与审美功能混沌合一的特征,体现出人类艺术幼年时期的创作思维。二者拥有的一系列固定符号、纹样,如榕江蜡染中的太阳纹、卍字纹、正交布局、四鸟朝日,以及丹寨蜡染中的“窝妥纹”、“归宗纹样”,都与中国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太阳崇拜符号、时空概念、历法图式具有造型上的连续性。而在苗族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图式的原意逐渐被替换成与苗族祖先情感、迁徙记忆、宗教信仰、现世民俗相关的内容,古人在观察自然中形成的记录时空规律、生存智慧的几何图式也沉淀为装饰纹样的基本构图规律和风格定式,使由太阳形象带来的光华烨烨的线条成为榕江蜡染的基本装饰,而精密严谨的螺旋纹也是丹寨蜡染中的永恒主题。就两地蜡染的具象部分来看,榕江蜡染以古拙的动物纹见长,其中摆贝型苗族的蜡染纹样中保存着大量我国先秦时期动物纹的造型方式,不仅龙、鸟纹的造型与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惊人地吻合,蛙虫纹的造型思维也与古黾字的概念高度相似。作为中国初民艺术大传统的遗存或后裔,这种时空遥远的风格给人以荒远、古怪、陌生的审美印象。同时,苗族原始巫术思维中敬畏合一的心理,使之对神圣动物抱有崇高和恐惧一体两面的情感,使动物纹的塑造呈现狰狞、诡谲的“原始丑”特征,流露出狞厉的丑美。此外,作为鼓藏节祭祖仪仗的蜡染幡旗是摆贝型苗族蜡染中最为精彩的类型,而祭祀仪式神圣、雄壮、肃穆的氛围也造就了摆贝型蜡染独特的审美场域和文化价值。然而,厚重的文化背景、狞厉的视觉体验也使摆贝型蜡染的审美特征趋于深邃、艰奥,与现代人的日常审美习惯相去甚远,以至于难以在现代的苗族村落生活中继续存续,在民间创作喜好日趋纤柔、世俗化的当下,摆贝型蜡染的传统风格正面临消散的危险。与正在淡出民间的摆贝型传统风格相比,丹寨蜡染中丰富的花鸟纹饰是生命力旺盛的后起之秀,其出现得益于白领苗对汉族古典花鸟艺术以及近现代染织品纹样的学习与本土化改造,呈现出鲜明的早、中、后三期阶段性风格。丹寨蜡染中最古老的鸟纹和植物纹带有与榕江蜡染相似的原始风格,清代黔东南生苗区开辟之后,以汉族服饰及蓝印花布为载体的汉族花鸟纹样传入苗疆,使白领苗习得了花鸟纹样并作为日用传统;而至近现代染织设计中的花草纹样被白领苗接受之时,丹寨花鸟蜡染已基本完成了从图案性到绘画性转型。与此相伴,白领苗的审美思维跳出了巫术性、功能性的局限,而转向对日常生活、优美事物的欣赏;丹寨蜡染的艺术语言中也出现了写实性的再现方式、模仿软笔绘画的自律线条,以及景、境的物象组织意识。这种效仿专业艺术、跟随流行趋势、接近大众审美的风格在当前拥有巨大的民间创作热情,也奠定了丹寨蜡染在产业化转型过程中较高的艺术起点。改革开放以来,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两地蜡染纹样的先天禀赋及两县产业环境的后天资源也使两地蜡染风格的发展、存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丹寨蜡染产业起步早、影响大,借助邻近行政中心的地理优势,吸引了高水平的外来资本、设计人才及合作机会,颇具规模的地区产业集群不仅使丹寨本土的传统蜡染纹样良好地传承、衍生,也使丹寨成为各地蜡染风格的熔炉,并大量吸纳了榕江蜡染风格为己用。而榕江县的本地蜡染产业薄弱,因此对传统蜡染风格进行了简易化、情景化的改造,并随着蜡娘外出打工、产品异地销售形成了在黔东南地区广泛传播并被大量模仿的“普世风格”。在黔东南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连理整体,共同以苗族文化、传统工艺的身份面对着外部世界的价值赋义。当前,蜡染产品涵盖了艺术品、服装、软装、文创产品等多种形态,民族旅游和休闲体验则形成了苗族蜡染文化叙事的两条基本脉络:一方面,在民族旅游的凝视下,苗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性、原始性、异质性的部分被提炼成一系列特定的视觉符号,如盛装人物、民俗场景、铜鼓、牛角、蝴蝶妈妈、锦鸡舞之类,成为丹寨、榕江蜡染绘画的新题材,也催生了蜡染创作中叙事化、奇观化、浪漫化的手法。另一方面,作为拥有丰富内在结构的物质文化门类,丹寨、榕江的蜡染艺术不再仅仅作为苗族文化的子集,而是以独立的姿态,在后现代生活美学、自然美学以及东方休闲美学、造物伦理、社会效应的视角下,令物质材料、工艺流程、生活方式、创作主体等每一个侧面都获得审美意义,使蜡染艺术的审美范围从对纹样的欣赏扩展到了对整个文化生态的理解与崇尚。
王巳龙[5](2020)在《特定符号在藏文化语境中的表达研究 ——以“龙”(“鲁”与“珠”)为例》文中认为“鲁”((?),kLu)和“珠”((?),vBrug)是藏语言当中,表达龙符号所指的两个符号能指。本文借助符号学的阐释路径,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范式及研究方法,以藏文化语境中的龙符号“鲁”和“珠”为研究对象,对特定符号在藏文化语境当中的表达进行了多角度的聚焦研究。研究首先对基本概念进行了力求科学合理的界定。本研究所立足的基本语境是藏文化语境。构成藏文化语境的主体和必要条件是藏文化,以藏文化为主体建构的语境可以生成藏文化语境。广义上的藏文化语境涵义较为宽泛,它不以地理位置、语言文字、人种体质或族属认同当中任何单个要素为唯一约束,而是一个需要在所有向度上进行综合讨论的概念。藏文化语境既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应当存在非此即彼的精确界限,而是相对模糊的动态的叙述范围,需要依据多因素进行综合判定。作为本文研究的对象能指符号,“鲁”符号所指范畴十分宽泛,且其概念和形象,在历史上呈现出变化状态,因此一个“鲁”符号表达是否属于龙,应当根据其外形形象、叙事话语体系及其叙事中与人的关系和互动模式进行判断。“珠”符号所指范畴相对确定,但同样具有多重含义,亦在表意方面存在变迁。本文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鲁”、“珠”与龙符号的范畴进行归纳总结,以定量指标作为参考因素进行辅助判断,定性地界定了相对明确的龙符号及龙符号丛概念。基于明确的龙符号丛概念,在藏文化语境的边界条件下,本文首先对藏文化语境当中龙符号在文本当中所呈现的形象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文化定位。藏文化语境中的龙符号文本主要分为口传文本、典籍文本、视觉文本和行为文本几大类,其中符号的赋值则依附于文本成为能够被解释的呈现状态。龙符号的形象描述,在不同类型文本当中有不同的展示。对不同类型文本中龙符号形象的考察,即是将龙符号在文本中的解释意义还原为文本意义进行复原和呈现。龙符号在文本意义当中的呈现,是符号发出者赋予符号的意图意义进入文本之后,在文本当中的表达。宗教文本和世俗文本中龙符号表达的意义不同;个体创作文本和群体创作文本中龙符号的表达也存在差异。龙符号在行为文本中的表达亦有其特征属性。龙符号表达的核心是表达主体,而表达的动机和功能比表达生成的文本及其中的符号形象是否遵循事实或是否符合约定俗成的一般逻辑更为重要。对符号表达的分析是通过文本意义反向追溯并分析阐释叙述主体意图意义的过程。藏文化语境中的龙符号在发展历史中,除了持续的文化变迁外,还发生了两次文化形象的跃迁。其中人格化龙形象的生成体现了藏区社会的超现实话语向人类主体的理性社会之转型;汉族龙形象进入藏文化龙符号丛则表明跨语境文化交流由自发自觉活动转而成为系统化的主动社会策略。本文同时也将多民族、多文化的龙符号表达作为藏文化语境下龙符号研究的平行参照物。龙符号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各民族话语体系的叙事中,藏文化语境当中的龙符号表达存在一定的共性要素,更有其突出的独属特点。龙符号在藏文化语境下的叙事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类以符号为媒介进行的表达,其叙事生成的阐释体现出人类在其所处社会语境中的功能需求。龙符号叙事在藏文化语境中的呈现以及动态变化,实际上是人在构建文化语境时对语言策略的实践。
李萌[6](2020)在《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叙事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五千余年生生不息、傲然屹立。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传播传统文化逐渐成为各艺术门类创作目的之一。此背景下,满含诚意与新意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应运而生,本片把镜头对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文物,打开了文博类纪录片的全新呈现方式,其启迪思想沁润心灵的叙事方式、精美绝伦的画面呈现,让观者深刻体会到文物所蕴藏的传统文化如此绚丽多彩,唤醒观众历史文化记忆的同时也激发出观众对国家民族深厚的感情。一经播出受到大众广泛好评,已播出的第一二季在豆瓣电影分别获得9.4与9.5的高评分,并在2019年8月获得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本文便以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为研究对象,以叙事为切入点,以叙事学为主要理论依据,以美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辅之。以个案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运用实例对《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整体叙事进行系统分析。正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分析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建构,主要从叙事主体、叙事主题、叙事结构三个层面进行论述;第二章分析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策略,主要从叙事视角、叙事风格、叙事技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总结其叙事策略与同题材纪录片相比的独特之处;第三章分析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语言,主要从其镜头语言、声音语言、文本语言三个构成部分进行论述,并分析本片如何通过叙事语言吸引观众关注文物、关注传统文化以及关注纪录片本身;第四章分析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价值,主要从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探索本片所蕴藏的时代意义。最后,结语部分对《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成功之处与美中不足进行了简要总结,以期为同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带来启发。本研究不仅对观众解读该纪录片提供了文本分析资料,也丰富了《如果国宝会说话》在叙事方面的理论研究,也期待本文对历史题材纪录片分类下文博类纪录片的叙事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谢彩霞[7](2020)在《文化人类学视角下恩施板凳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恩施板凳龙是恩施地区独具特色的民俗体育项目,它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仅表现为民俗体育项目的发展过程,也是恩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承载体。本文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恩施板凳龙进行研究不仅可对民俗体育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也可为恩施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探索提供思路。本文运用文化人类学的学科知识,以湖北恩施板凳龙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和参与观察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前往恩施当地进行实地调查和参与观察以及访问恩施板凳龙传承人等相关人员,收集了有关恩施板凳龙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梳理出了恩施板凳龙的历史源流、变迁历程以及恩施板凳龙的传承脉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文化整体观出发,发现恩施当地历史悠久的地理空间、人杰地灵的环境生态以及当地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则对恩施板凳龙的产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通过民族志式写作手法对恩施板凳龙进行深描,梳理出了关于恩施板凳龙的三个起源传说:“舞龙求雨”起源说、“驱虫灭害”起源说与“土家板凳拳”起源说。研究发现恩施板凳龙的变迁经历了以防身自卫为主的初步形成期、以宗教祭祀为主的发展成熟期及以舞台表演为主的功能多样化发展期三个阶段。其变迁历程呈现出防身自卫功能逐渐弱化、宗教祭祀功能逐渐消亡、娱乐性逐渐增强的特征。3.采用主位与客位的研究策略对恩施板凳龙的传承脉络进行梳理,得出恩施板凳龙的传承人具有主动与被动相交织的传承特点;恩施板凳龙的传承方式主要以民间自主传承与政府推动传承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而新世纪下的恩施板凳龙正处于传承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地。4.恩施板凳龙得以代代相传、延续至今主要与当地崇舞尚艺的民风和龙崇拜有着重要的关系,这两者是支撑恩施板凳龙传承的重要支柱。恩施板凳龙的变迁传承历程对民俗体育的启示表现为:环境是民俗体育得以衍生的基础、制度是支持民俗体育传承的保障、精神是民俗体育得以传承的重要支撑。
袁丽华[8](2019)在《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跨境民族是与民族国家伴生的产物,进入民族国家时代以后,原本模糊的边缘被主权国家清晰的国界所代替,于是,原本同源的民族被国界线划分为不同国家的公民,形成跨境民族。在这种背景下,建立与地理边界一致的心理边界、塑造跨境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是民族国家势必要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比较中缅跨境德昂族的历史叙述,分别从自上而下的民族国家构建及中缅德昂族对国家进行自下而上的回应为基本思路,试图对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与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的互动关系进行专门探讨。除导论与结语外,本文的主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对德昂族发展演变与跨境民族的形成进行梳理。“德昂”作为一个专有的称呼首次出现在史籍中是在清代乾隆年间,在此之前,德昂族的历史与布朗族、佤族的先民杂糅在一起,其所居住的区域历来多民族杂居,由此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并趋同的现象,这造成德昂族的历史演化具有多元性、交融性和复杂性,而且,由于传统文献中德昂族的族源、祖属、历史演化传承关系记载的匮乏,我们只能借助少量史料和德昂族的神话传说、古歌古调来探索德昂族的历史源流。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正是德昂族在传统史籍中的模糊性,为当今德昂族知识精英“传统的发明”、历史叙述的展开提供了多元性的基础。德昂族长期处于中国王朝国家的政治、文化影响之下。1960年中缅边界勘定完成后,有形的国界将一个民族划分为不同国家的公民,因此,对于中国德昂族而言,王朝国家对德昂族先民分布地区进行的持续并逐步深入的经略与浸润是德昂族建构民族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历史基础,其王朝国家意识的构建是中国历代王朝国家对其经营及互动的结果。而对于缅甸德昂族来说,要将本民族历史纳入到缅甸历史的框架中,建构起对缅甸国家的认同观念,则要困难得多。第二章主要探讨中国德昂族的历史叙述与国家认同。在王朝国家时期,中央王朝通过对德昂族进行持续不断的历史书写与直接或间接的治理,对德昂族先民的王朝国家意识构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国家通过民族识别、民族调查,确立德昂族在国家中的正式成员地位之后,民族国家背景下的历史书写更加细致深入,使德昂族产生了对国家的认同,并影响了德昂族的集体记忆,也促发德昂族自下而上地建构历史叙述,形成对民族国家历史的回应。这反映在德昂族的历史叙述的具体文本中,如《滚思艾、妈阿嘎》中太阳爸爸和青龙妈妈的故事、葫芦起源传说中与汉族兄弟关系的描述等构成了德昂族的历史记忆,它建立起华夏各民族的根基性感情,成为中国德昂族国家认同的基础;通过确立德昂族与历史上“金齿国”的关联,构建德昂族与历史上其他各民族共同开发西南边疆的历史,从而将德昂族的历史纳入到华夏历史的整体框架中,塑造德昂族国家认同的历史基础;而德昂族浇花节的设立则是属于对历史记忆的重新建构,其固然有加强族群认同与经济利益的考量,但通过这种差异性历史记忆的叙述和书写,也凸显了跨境德昂族在国家权力的介入下开始强调心理边界,以及对国家叙述的主动回应。通过对历史叙述的综合考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德昂族的历史叙述是通过发掘业已存在的、但被“主体历史”覆盖的德昂族先民的历史,来充实丰富与王朝国家联系,建构对国家的认同。第三章主要探讨缅甸民族国家进程中缅甸德昂族的历史叙述。缅甸自独立以后一直推进多民族国家的构建,经过几十年的经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历史和现实的需要出发,作为绝对主权的体现,缅甸国家的统治权力势必建立自上而下的历史书写,显示国家权力的存在。另一方面,缅甸境内的德昂族为了表现“政治忠诚”,也需要自下而上地建构起与现代统属关系相适应的历史表述,来建立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认同。缅甸德昂族的历史叙述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的。首先,通过建构与缅甸的历史关联,在缅甸的历史中找到归属感,重塑对缅甸的国家意识。其次,在文字创制时,最终以缅甸语文字的声母与韵母组合,拼制而成德昂文字,建立与缅甸国家的文化关联;最后,割裂与中国的历史联系,建构起与缅甸国家共同的历史纽带。但是,由于缅甸王朝国家时期并未对德昂族进行有效的治理,缅甸德昂族与所在国缅甸的历史关联要弱于中国,加之缅甸国家历史书写中存在的大缅族主义的倾向,从而导致缅甸德昂族的历史叙述具有双重面向:一方面受到缅甸自上而下国家历史书写的影响,在其具体历史叙述的内容上表现出对缅甸国家历史自下而上的回应,主动将德昂族的历史纳入到缅甸国家历史的整体框架之中;另一方面,由于缅甸民族整合的不彻底性,导致了缅甸在历史叙述中未能完全割裂历史上与中国的纽带,表现出了与缅甸民族国家构建和民族整合策略不一致的历史叙述话语。第四章对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与国家认同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比中缅德昂族回溯性历史叙述的考察,我们发现中缅德昂族的历史叙述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从共性上来说,二者出于强化民族认同的动机,通过回溯性的历史叙述凸显各自在国家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构建中缅德昂族在各自国家历史从边缘到中心地位的蜕变。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的差异性也是很明显的。中国德昂族对于中国历史认同构建的历史过程是基于历史上王朝国家对西南边疆德昂族先民分布地区逐步深化的经营的历史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上王朝国家由上而下的“持续不断地典范历史的书写”。因此,中国德昂族的历史叙述是通过发掘业已存在的、但被“主体历史”覆盖的德昂族先民的历史,来充实丰富与王朝国家联系,呈现的是历史叙述的客观性与现实指向性的结合。而缅甸德昂族则与中国德昂族不一样。缅甸德昂族历史叙述的现实指向性全面压倒了历史的客观性,“现在中心观”对其历史叙述有着强烈影响。加之缅甸国家历史书写中存在的大缅族主义的倾向,从而导致缅甸德昂族的历史叙述体现出“立足现在而对过去的一种重构”。综上,跨境民族是两国或多国之间边界逐渐明晰化与法理化的结果,是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产物。作为跨境民族的中缅德昂族,他们拥有共同的历史记忆,但其历史叙述和文化建构却指向不同的认同建构,通过历史文化认同构建起来的身份认同,是为他们选择所属国的国家认同服务的。
刘鲲[9](2018)在《舞龙仪式的文化考察 ——以崇义舞龙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舞龙运动是我国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民俗体育项目,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随着时代的变迁,舞龙运动在传承与发展中分化出众多的技术表现形式,也形成了不同的仪式表达方式。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家过多的注重舞龙运动的技术表现,对舞龙仪式的考察用力不够。尤其是缺乏对舞龙仪式所包含的人、事、物的考察,对舞龙技术背后所蕴含的表演性、象征性缺乏深入的研究,进而造成了舞龙仪式中仪式感和认同感的削弱。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舞龙发展走进了一个文化相对贫瘠的现实困境之中。为了更好更全面的传承和发展舞龙文化,本研究从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入手,在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运用人类学研究的口述史、田野调查等主要方法,全面开展对舞龙仪式的文化价值和意义的考察研究。研究通过“对舞龙仪式的个案——崇义沈埠畲族七节龙和关田镇三节龙”的全景式考察和分析,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表演的舞龙仪式的描述基础上,探讨了舞龙仪式的历史记忆、演变历程和变迁原因;研究了舞龙的传承时间和空间的结构特征、仪式内部的结构组成、当下的生存状况等问题;揭示了舞龙仪式中的物品、行为等的象征意义以及人神互通、人际交往的象征秩序;通过舞龙仪式背后的国家、社会、民间、宗族的互动以及其潜在的经济、政治、文化、信仰背景,进而分析了民俗体育如何在社会变迁中策略性的传承和表达自我,以及对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舞龙仪式是一种符号、信息和象征的体系,是集神话传说、图腾崇拜、民间信仰、中华智慧、健身娱乐、乐器演奏、聚餐狂欢等于一体的民俗体育。其中,神灵信仰和敬天法祖构成了整个仪式的内在支撑,特定的空间场域、农耕时令、各种仪式物件、乐器演奏构成了舞龙仪式的象征交流系统,仪式行为、村落交往和舞龙表演构成了整个的实践框架。(二)舞龙仪式是一种戏剧性的文化表演,在这场戏剧表演中,各个人物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政府扮演着导演的角色,它是担任主导和治理服务的,民俗体育的挖掘、整理以及开展和政府有着直接的关系;乡土精英扮演着顾问的角色,他们策划并组织着全族的舞龙仪式;全族人扮演着演员的角色,而舞龙者必须是族内男性。这是由于社会劳动分工、男性气质和性别政治的统治三个因素所造成的;村民和亲友扮演着观众的角色,他们是集体记忆的承载。(三)舞龙仪式的深层结构源自于传统文化,这与舞龙仪式二元组合结构、中华太极图的文化底蕴、经济力量的支持、民间组织的推动等多种因素有着紧密的关系。“龙”被众人视为神灵、含有祀祖和繁衍后代的寓意,同时舞龙本身隐喻着男性气质。“龙”作为支配性象征符号,在整个仪式的过程中,贯穿与整个舞龙仪式流程。其它的民俗物属于工具性象征符号,诸如属于团结媒介的竹、布、爆竹、锣鼓唢呐钹等。龙的“在场”与“舞动”,象征着神灵的到场与交换,更是一种人类社会关系的内部流动。舞龙动作就是中华太极图的展示,操作阵型空间就是中国“圆”文化的形象阐释。宗族之间的舞龙时间长短反映了舞龙圈中被邀请方地位的高低。(四)在时间上,舞龙仪式是一种农耕礼仪中的过渡礼仪。舞龙仪式的变迁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而变迁的。它起源于龙图腾,然后发展到祈雨仪式,再到游艺娱乐活动,最后到现在的民俗体育,其承载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族脉、文脉、地脉和国脉,展示了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的历炼过程。(五)舞龙仪式的空间象征体系中,山象征“天”,祠堂象征“地”,村落象征“人”,符合中华民族的“天、地、人”的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从礼物理论看来,舞龙仪式其本身就是一种地方民众对自然、神和祖先的礼物馈赠。在这种礼物的赠送过程中,也是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和再塑造过程。通过参与舞龙仪式,能够使得参与者产生集体意识、情感共鸣和集体记忆。(六)舞龙仪式的复兴是一种新时代背景下的适应,也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过程。在这种再生产过程中,传统文化会依附于现代化发展而发生变迁。舞龙仪式是国家和地方社会相互的在场,它的沉浮盛衰和国家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连。新时代下的舞龙仪式的体系变化特征是,制作材料有了工艺上的创新,仪式程序上开始简化,敬神祭祖氛围淡化,健身娱乐因素强化。(七)舞龙仪式作为地方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具有耕读传家、树人文蔚的强大功能。文化认同、仪式感和“盘龙”精神是舞龙仪式的价值内涵。敬天法祖、抱诚积德、人伦秩序、光前裕后是舞龙仪式的核心内容。舞龙文化不单单是舞龙技术的呈现,更多的是一种舞龙仪式的表达。在舞龙运动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舞龙仪式,因为仪式是超越肢体技术的,更是一种认同、一种纽带、一种敬畏。舞龙仪式中的文化意蕴,才是最具文化认同价值和意义的。
丁美华[10](2017)在《右江流域《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流传版本宗教词研究》文中指出《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地域性鲜明,因此着眼于特定地域《麽经》流传版本的宗教词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壮族民间宗教的特质,右江河谷流域《麽经》形式规整、内容丰富、版本数量可观,极具代表性,本文以右江流域《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流传版本为研究对象,借鉴吕大吉先生“宗教四要素”理论,对右江河谷流域《麽经》宗教词进行了分类整理,探讨了《麽经》宗教词中异形词的整理、多义词义项之间关系,并从文化上加以阐释,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较为全面的分析总结了研究的背景、现状、内容、方法和意义。第二章为宗教词的界定。本文借鉴吕大吉先生“宗教四要素”理论,结合汉语词和壮语词的定义,将宗教词定义为:“宗教词是宗教经典着作及宗教主体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用以表达宗教观念、宗教经验、宗教行为、宗教体制意义的最小的、能独立应用的语言单位。”得出了宗教词的特征及分类,并对《麽经》中宗教词的文字载体加以分析。第三章为《麽经》右江河谷流域流传版本宗教词统计与分析,主要介绍了右江流域《麽经》流传版本宗教词数据库的构建及宗教词的分类整理。第四章为右江《麽经》宗教词异形词及多义词整理研究。探讨了《麽经》宗教词中异形词的整理方法和多义词各义项之间关系。第五章为对《麽经》右江流域流传版本宗教词的文化阐释。从宗教词类型上对右江流域麽教文化加以阐释,认为麽教文化是包容开放,追求和谐安定,崇尚劳作、尊重创造,遵循性别和谐但主次分明的宗教文化。第六章为结语与展望。在对全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加以总结的基础上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二、龙的基本神性与民族文化心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的基本神性与民族文化心理(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文化自信背景 |
1.1.2 国家政策背景 |
1.1.3 龙文化进校园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舞龙运动 |
1.3.2 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开展现状 |
2.1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教学现状 |
2.1.1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教学性质和目标 |
2.1.2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教学大纲及教材 |
2.1.3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
2.1.4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教学组织与方法 |
2.1.5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教学考核与评价 |
2.2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课外舞龙活动开展现状 |
2.2.1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课外舞龙活动组织形式 |
2.2.2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课外舞龙活动的内容安排 |
2.2.3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课外舞龙活动时间安排 |
2.3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训练现状 |
2.3.1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训练队员 |
2.3.2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训练组织管理 |
2.3.3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训练方法与内容 |
2.3.4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损伤 |
2.3.5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人才选拔与输送 |
2.4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竞赛现状 |
2.4.1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组织校内舞龙竞赛 |
2.4.2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参加省内舞龙竞赛及成绩 |
2.4.3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参加国内舞龙竞赛及成绩 |
2.5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开展的条件现状 |
2.5.1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班主任对学生参与舞龙运动的态度 |
2.5.2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学生参与舞龙运动的动机 |
2.5.3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参加舞龙运动学生学训情况 |
2.5.4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师资力量情况 |
2.5.5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专项资金情况 |
2.5.6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场地器材情况 |
第3章 个案分析——长沙市明德洞井中学开展舞龙运动的经验与启示 |
3.1 建设龙文化“公园”,营造龙文化氛围 |
3.2 编写舞龙教材,开展模块教学 |
3.3 选拔优质生源,坚持练赛结合 |
3.4 “体艺德”三融合,拓展特色文化 |
3.5 实施人才战略,打造优秀师资 |
3.6 完善场地设施,强化制度观念 |
第4章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开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发展不平衡 |
4.2 舞龙教学统一大纲和教材缺乏 |
4.3 舞龙运动普及与提高步调不一 |
4.4 舞龙训练与文化学习矛盾突出 |
4.5 专用经费短缺与场地器材落后 |
4.6 评价管理体系与人才政策滞后 |
第5章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开展对策 |
5.1 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管服”专业化 |
5.2 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创编舞龙大纲教材 |
5.3 建立管理评价体系,促进学训平衡发展 |
5.4 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管理创新场地器材 |
5.5 健全舞龙竞赛体系,实施运动员等级制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 |
附录B 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 |
附录C 长沙市明德洞井中学舞龙运动开展情况图片 |
(2)基于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当代居住空间陶瓷装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3 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传统陶瓷装饰艺术在居住空间的历史变迁与发展 |
2.1 传统居住空间的陶瓷装饰 |
2.2 近代居住空间的陶瓷装饰 |
2.3 现代居住空间的陶瓷装饰 |
第三章 传统陶瓷装饰艺术在当代居住空间中的应用与表达 |
3.1 传统陶瓷装饰的艺术特征 |
3.2 传统陶瓷装饰的意象表达 |
3.3 传统陶瓷装饰的呈现方法 |
3.4 传统陶瓷装饰的当代应用 |
3.5 传统陶瓷装饰的表达方式 |
第四章 传统陶瓷装饰艺术在当代居住空间的设计方法与实践 |
4.1 当代陶瓷装饰的设计方法 |
4.2 当代陶瓷装饰的实践概况 |
4.3 当代陶瓷装饰的设计展望 |
结论 |
附录 A |
附录 B |
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上海叶榭“舞草龙”文化变迁的考察研究 ——基于仪式观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舞龙运动的研究现状 |
2.1.1 舞龙运动基础理论研究 |
2.1.2 不同视角下舞龙运动的传承发展研究 |
2.1.3 小结 |
2.2 舞龙运动与仪式文化的联系 |
2.2.1 仪式的概念 |
2.2.2 图腾崇拜与舞龙运动 |
2.2.3 舞龙与仪式文化的相关研究 |
2.2.4 舞草龙与仪式文化的相关研究 |
2.2.5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田野调查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田野工作地点概述 |
4.1.1 地理环境 |
4.1.2 历史沿革 |
4.1.3 文化习俗 |
4.1.4 宗教信仰 |
4.2 族群的记忆与情感的表达:仪式中的叶榭“舞草龙” |
4.2.1 叶榭“舞草龙”仪式的历史起源 |
4.2.2 叶榭“舞草龙”仪式的表征形式 |
4.2.3 叶榭“舞草龙”仪式文化记忆的建构 |
4.3 传统的解构与文化的失忆:历史变迁中叶榭“舞草龙” |
4.3.1 传统的解构:叶榭“舞草龙”仪式的衰落期(1949年—1979年) |
4.3.2 记忆的迷失:叶榭“舞草龙”仪式的恢复期(1980年—2006年) |
4.3.3 内部需求与外部环境的合力:叶榭“舞草龙”仪式变迁的原因 |
4.4 文化传统的延续与转化:叶榭“舞草龙”仪式的当代发展(2007年至今) |
4.4.1 传统的延续:叶榭“舞草龙”仪式的保护与传承 |
4.4.2 发展的阻碍:叶榭“舞草龙”仪式当前的困境 |
4.4.3 记忆的重构:叶榭“舞草龙”仪式文化的发展建议 |
4.5 记忆载体与文化认同:仪式之于舞龙与民族文化的价值 |
4.5.1 仪式为族群的历史记忆提供了载体,传达了族群的价值观念 |
4.5.2 仪式的延续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形成,强化了人们的社会认同 |
4.5.3 舞龙仪式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与全面健身的开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
5 结论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4)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概念界定 |
二、以丹寨、榕江两地苗族蜡染艺术并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苗族蜡染的研究历史与成果分布 |
二、苗族服饰及传统纹样的辑录与研究 |
三、与本文相关苗族历史、文化研究 |
四、当前苗族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现有成果的不足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难点 |
一、本文使用的理论方法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纹样的历时性归纳研究 |
三、丹寨、榕江地区蜡染风格的空间比较及蜡染产业的发展研究 |
四、田野调查与访谈经历 |
第一章 丹寨、榕江苗族传统文化与蜡染的乡村生态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阶段 |
一、中华文明的孕育阶段:苗族艺术中原始特征的积累时期 |
二、迁居西南的持守阶段: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时期 |
三、黔东南生苗区的开放阶段:苗族文化、艺术的快速变化时期 |
第二节 丹寨、榕江苗族的村落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习俗 |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村寨的物质生活 |
二、苗族传统村寨的社会组织、宗教文化 |
第三节 丹寨、榕江苗族村落中的传统蜡染生态 |
一、村落中的蜡染劳动环境 |
二、蜡染材料与工具 |
三、蜡染制作工艺 |
第四节 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人群:白领苗 |
二、白领苗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第五节 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摆贝型苗族与滚仲型苗族 |
二、摆贝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三、滚仲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小结 |
第二章 法天怀故: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中的抽象纹样与几何规律 |
第一节 榕江苗族蜡染中的太阳图式及其衍生的造型风格 |
一、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纹的基本样式及流变 |
二、卍字纹的变形与四叶旋转图形的具象化 |
三、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鸟图式 |
四、光体纹造型混融于动、植物纹样 |
第二节 “窝妥纹”及四方八螺旋图式的分析 |
一、当前关于“窝妥纹”的研究状况 |
二、“窝妥纹”骨格结构蕴含的时空体系 |
三、八螺旋象征四方八位之风气 |
第三节 丹寨苗族蜡染中的“归宗纹样” |
一、保家纹 |
二、马蹄纹 |
三、锅圈纹 |
四、归宗纹样的构图方式分析 |
五、归宗纹样的“归宗”含义辨析 |
小结 |
第三章 原始神圣: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动物纹样 |
第一节 古老的造型程式: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样的原始性 |
一、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动物性特征的原始性 |
二、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的古老姿态造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鸟纹、鸟龙及黾纹 |
四、古怪、荒远: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直观审美印象 |
第二节 恐惧与崇拜同在: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神秘属性与丑怪造型 |
一、善厉一体:苗族原始观念中龙的复杂角色 |
二、狰狞诡谲: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的夸张造型手法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丑怪风格与崇高审美特征 |
第三节 摆贝型苗族鼓藏幡承载的神圣世界 |
一、摆贝型苗族鼓藏幡的使用场合与功能 |
二、苗族鼓藏节、鼓藏幡背后的综合性审美场域 |
第四节 摆贝型苗族蜡染的风格变化与传统造型程式的消解 |
一、摆贝型苗族传统蜡染审美特征之艰奥性 |
二、传统仪礼的松散与传统图像的松动 |
三、当前的经济、生活条件使蜡染创作逐渐退出摆贝型苗族的生活习惯 |
四、摆贝型苗族自发的风格探索逐渐远离传统样式 |
小结 |
第四章 优美包容:丹寨苗族蜡染中的花鸟纹样 |
第一节 沿承与吸纳: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早期风格 |
一、归宗纹样中蕴含的原始植物造型 |
二、丹寨花鸟纹蜡染的早期风格 |
三、丹寨蜡染中写实花鸟纹样的形成契机 |
第二节 本土性的显现: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中期风格 |
一、总体风格特征:蜡染作品的绘画性与个性趣味彰显 |
二、植物纹样的变迁体现出苗族植物审美观念的改变 |
三、现实性鸟类意象体现出日常、生动的本土气息 |
第三节 绘画性提升: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后期风格 |
一、被面大花:乡村生活与近现代专业图案设计的碰撞 |
二、写意小景:丹寨蜡染模仿中国软笔绘画的过程 |
小结 |
第五章 丹寨县、榕江县的蜡染商业化状态及传统纹样的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丹寨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品牌、产业集群带动的良性循环 |
一、丹寨县蜡染产业总体情况 |
二、丹寨蜡染艺术在本地企业中的整合与提升 |
三、丹寨蜡染的商业风格: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 |
第二节 榕江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宝贵资源亟待地区凝聚力的形成 |
一、榕江县蜡染产业的总体状况 |
二、滚仲型苗族蜡染的商业风格:革新与危机共存的适应过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商业前景:作为地区象征的潜质与当前仍面对的不足 |
小结 |
第六章 旅游休闲文化赋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新传统与新价值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产业的一体多元局面 |
第二节 民族旅游促成的苗族蜡染纹样新题材 |
一、旅游凝视下的民族特色与异文化需求成为苗族蜡染新题材的创作动力 |
二、民族身份的表达:人物、风俗与叙事场景 |
三、象征苗族文化的新传统:铜鼓、牛角、百鸟、蝶母及幻想造型 |
第三节 休闲文化与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价值诠释与审美扩展 |
一、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产品结构扩展和审美要素转换 |
二、蓝染概念以工艺为纽带对苗族蜡染设计思路的开拓 |
三、中国古典文人造物对苗族蜡染产品设计理念的启发 |
四、休闲语境下蜡染文化生态中的自然之美与自由之意 |
五、寓于蜡染手工制作、朴素产品形态中的造物伦理之美 |
六、蜡染产业体现的社会关怀之美 |
小结 |
结论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承袭自中华初民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原始性艺术特征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与汉族古典艺术、现代生活方式的交流、互哺中体现出的风格变化、审美转型和时代价值 |
三、现代社会转型带给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全局性变革与存续方式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5)特定符号在藏文化语境中的表达研究 ——以“龙”(“鲁”与“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关于龙的研究 |
二、关于藏族龙神崇拜或信仰的研究 |
三、关于藏文化中神灵的研究 |
四、关于特征文化符号的文化研究 |
五、关于藏族“龙”的主要观点和争议 |
第三节 主要方法与素材 |
第四节 创新点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 |
第一节 藏文化语境的范畴 |
一、藏区、藏地和青藏高原 |
二、藏民族及其文化来源 |
三、藏文化语境 |
第二节 “鲁”、“珠”与“那伽”辨析 |
一、“鲁”的释义及概念 |
二、“珠”的释义及概念 |
三、“那伽”的定义、概念及形象 |
四、“鲁”、“珠”、“那伽”与龙的符号化阐释路径 |
第三节 龙的符号丛 |
一、真实存在的动物形象 |
二、虚构的超现实形象 |
三、变幻之龙:真实与虚构结合的锚点 |
第四节 龙符号的文本 |
一、狭义文本 |
二、广义文本 |
第二章 藏文化文本中的龙形象 |
第一节 龙的口传形象 |
一、民间歌谣、故事与古代神话中的龙 |
二、口传史诗《格萨尔》中的龙 |
三、当代民间口头传说中的龙 |
第二节 龙的典籍形象 |
一、龙的宗教典籍形象 |
二、龙的世俗典籍形象 |
三、非虚构典籍中的龙 |
第三节 龙的视觉形象 |
一、平面视觉的龙 |
二、立体视觉的龙 |
三、动态视觉的龙 |
第四节 龙的行为文本形象 |
一、与龙有关的日常行为 |
二、与龙有关的非日常行为 |
三、龙的其它行为文本 |
第三章 龙符号在藏文化语境中的表达 |
第一节 早期、中期和晚期的龙 |
一、早期的龙 |
二、中期的龙 |
三、晚期的龙 |
第二节 世俗文本的龙叙事表达 |
一、群体创作文本 |
二、个体创作文本 |
三、非原创文本 |
第三节 宗教文本的龙叙事表达 |
一、宗教-宗教文本 |
二、宗教-世俗文本 |
三、世俗-宗教文本 |
第四节 民俗仪轨中对龙的表达 |
一、龙在日常生活中的表达 |
二、龙在非日常活动中的表达 |
三、日常与非日常的链接 |
第四章 “龙”符号所指的变迁 |
第一节 文化形象的变迁和跃迁 |
一、术语借用:跃迁 |
二、文化形象的跃迁 |
三、龙的两次形象跃迁 |
第二节 “鲁”:从泛灵到厉神 |
第三节 “珠”:从雷声到瑞兽 |
第四节 “鲁”家族的构建 |
第五节 龙王龙女:龙的人格化 |
一、佛教文本中的“龙女” |
二、藏文化中的拟人龙神 |
三、藏文化语境中的龙王和龙女 |
第五章 多文化的龙叙事表达 |
第一节 汉族的龙叙事 |
一、以应龙为代表的先秦龙 |
二、以黄龙为代表的经典龙 |
三、皇权之龙和人格化的龙 |
第二节 西南各少数民族的龙叙事 |
第三节 台湾地区的龙叙事 |
第四节 西方的龙叙事 |
一、泛基督教叙事中的龙 |
二、邪恶之龙 |
三、“屠龙”的叙事 |
第六章 藏文化语境下龙符号叙事的解读与阐释 |
第一节 崇拜与畏惧:万物有灵的龙 |
第二节 交流与供奉:自成一统的龙 |
第三节 调伏与教化:护持教法的龙 |
第四节 文化建构中的语言策略 |
结论 |
一、龙符号的判定 |
二、龙符号的形象、表达及文化跃迁 |
三、意义、启示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一览 |
致谢 |
(6)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叙事学相关研究 |
二 纪录片叙事相关研究 |
三 《如果国宝会说话》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创新 |
第一章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建构 |
第一节 《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主体 |
一 建构整体的真实作者 |
二 展现内涵的隐含作者 |
三 传递信息的叙述者 |
第二节 《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主题 |
一 植根记忆的历史文化 |
二 融入精神的家国情怀 |
三 潜移默化的哲学思想 |
四 饱涵意境的审美艺术 |
第三节 《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结构 |
一 时间顺序式结构 |
二 时空交错式结构 |
三 双线关联式结构 |
第二章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多角度的叙事视角 |
一 开拓视野的零聚焦 |
二 沉浸体验的内聚焦 |
三 客观叙事的外聚集 |
第二节 多变幻的叙事风格 |
一 严肃与活泼互补 |
二 纪实与写意兼具 |
第三节 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
一 设置悬念激发想象 |
二 情景再现引人入胜 |
三 捕捉细节丰满叙事 |
第三章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语言 |
第一节 打造视觉盛宴的镜头语言 |
一 独特的镜头运用 |
二 精湛的画面构图 |
三 独具匠心的蒙太奇 |
第二节 营造听觉奇观的声音语言 |
一 紧扣叙事的背景音乐 |
二 补充叙事的同期声 |
第三节 烘托诗意氛围的文本语言 |
一 展现韵律美的语音修辞 |
二 体现逻辑美的语篇修辞 |
三 呈现意象美的辞格运用 |
第四章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价值 |
第一节 文化价值:建构文化记忆增强文化认同 |
一 文字与图腾:文化记忆的符号建构 |
二 人物与思想:文化记忆的精神建构 |
第二节 历史价值:唤醒历史记忆激发集体情感 |
一 以历史记忆激发国家归属感 |
二 以历史记忆激发历史敬重感 |
第三节 艺术价值:展现传统之美呈现意境之美 |
一 器物美的展现 |
二 意境美的呈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二季文物统计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文化人类学视角下恩施板凳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1.文化人类学 |
2.文化整体观 |
3.主位与客位 |
4.民族志 |
5.深描 |
(四)文献综述 |
1.文化人类学视角下体育的研究 |
2.民俗体育的研究 |
3.民俗体育传承的研究 |
4.舞龙的相关研究 |
5.板凳龙的相关研究 |
(五)研究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二.文化整体观下的恩施板凳龙 |
(一)特色鲜明的恩施板凳龙 |
(二)恩施板凳龙: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 |
1.历史悠久的地理空间 |
2.人杰地灵的环境生态 |
3.约定俗成的制度法则 |
三.民族志式深描:恩施板凳龙的起源与变迁之路 |
(一)恩施板凳龙起源传说 |
1.“舞龙求雨”起源说 |
2.“驱虫灭害”起源说 |
3.“土家板凳拳”起源说 |
(二)恩施板凳龙变迁之路 |
1.以防身自卫为主的初步形成期 |
2.以宗教祭祀为主的发展成熟期 |
3.以舞台表演为主的功能多样化发展期 |
4.恩施板凳龙变迁特征 |
四.主位与客位策略下的恩施板凳龙传承图景 |
(一)恩施板凳龙的传承脉络 |
1.传承人:主动与被动相交织 |
2.传承方式:民间自主与政府推动相结合 |
(二)恩施板凳龙得以传承的重要支柱 |
1.人文基础:崇舞尚艺的民风 |
2.精神支柱:龙崇拜 |
(三)新世纪的恩施板凳龙 |
(四)恩施板凳龙:民俗体育的映射 |
1.“人与环境”:环境是基础 |
2.“人与社会”:制度是保障 |
3.“人与自我”:精神是支撑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德昂族族源、演变与跨境民族的形成 |
第一节 德昂族的族源及历史演变过程 |
一、德昂族历史记忆中的族源传说 |
二、关于德昂族族属的讨论 |
三、历史文献中德昂族的演变及空间分布 |
第二节 德昂族的迁徙 |
一、德昂族集体记忆中的迁徙传说 |
二、历史文献中德昂族的迁徙 |
第三节 中缅边界的勘定与跨境德昂族的形成 |
一、历史上中缅沿边地带的变迁对德昂族先民的影响 |
二、中缅边界的勘定与中缅跨境德昂族的形成 |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德昂族的历史叙述与国家认同 |
第一节 历史书写与国家认同的建构:自上而下的视角 |
一、王朝/民族国家对德昂族及其先民的历史书写 |
二、王朝国家对德昂族先民地区设置经营的历史书写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德昂族的身份赋予与建设扶持 |
四、王朝/民族国家的历史书写及设置经营与德昂族国家认同建构 |
第二节 神话/传说与中国德昂族的历史叙述:自下而上的回应之一 |
一、德昂族起源传说及其对典范历史叙述的回应 |
二、德昂族汉族兄弟、孔明传说对典范历史叙述的回应 |
第三节 金齿国的传说与中国德昂族的历史叙述:自下而上的回应之二 |
一、典范历史叙述中的金齿国 |
二、德昂族对金齿国的表述 |
三、德昂族“金齿”的历史建构与国家认同 |
第四节 浇花节仪式的建构与中国德昂族的历史叙述:自下而上的回应之三 |
一、浇花节的仪式叙事与身份认同建构 |
二、浇花节仪式与传说的互构 |
三、浇花节仪式叙事的功能性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缅甸民族国家构建与缅甸德昂族的历史叙述 |
第一节 缅甸德昂族与缅甸民族国家的构建 |
一、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进程 |
二、缅甸的民族国家构建进程中的缅甸德昂族 |
第二节 缅甸历史书写及其对缅甸德昂族历史叙述的影响 |
一、缅甸历史文献与国家历史书写 |
二、教科书中缅甸国家的历史书写 |
三、缅甸国家历史书写对缅甸德昂族历史叙述的影响 |
第三节 缅甸德昂族的回溯性历史叙述与国家认同 |
一、中缅边界变迁与缅甸德昂族的历史叙述 |
二、缅甸德昂族的回溯性历史叙述 |
三、缅甸民族国家构建与缅甸德昂族历史叙述的双重面向 |
第四节 缅甸德昂族文字创制与历史叙述 |
一、缅甸国家语言文字政策 |
二、缅甸德昂族语言文字概况 |
三、缅甸德昂族文字的创制 |
四、缅甸德昂族文字创制与民族/国家认同建构 |
第五节 缅甸德昂族龙阳文化的建构与历史叙述 |
一、缅甸德昂族节日文化建构 |
二、从龙蛋变王裔到缅甸德昂族龙阳传说——对族源的重新表述 |
三、缅甸德昂族龙阳文化的建构与认同 |
小结 |
第四章 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比较 |
一、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的民族政策背景 |
二、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的差异 |
三、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差异成因 |
第二节 中缅德昂族的跨境互动与历史叙述 |
一、中缅德昂族族源传说的互动 |
二、中缅德昂族仪式叙事的互动 |
三、德昂文字的跨境共享 |
四、中缅德昂族跨境互动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舞龙仪式的文化考察 ——以崇义舞龙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仪式的相关研究综述 |
二、舞龙运动的文化研究 |
三、仪式的文化考察 |
四、文献综述总结 |
第三节 研究对象、方法和框架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舞龙仪式的历史演变和地理图像 |
第一节 神俗同归的舞龙仪式 |
一、从龙图腾到祈雨仪式 |
二、从游艺活动到民俗体育 |
第二节 舞龙仪式之中华大地 |
第三节 崇义舞龙仪式的历史渊源 |
一、崇义县关田镇田心村和三节龙的历史 |
二、崇义县沈埠畲族村和七节龙的历史 |
三、“千盘龙”的崇义 |
四、舞龙仪式的举行时间及共同特征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的考察:舞龙仪式的剧场角色 |
第一节 导演:政府的主导和治理服务 |
第二节 顾问:乡土精英的继承和创新 |
第三节 演员:男性舞龙的传承和解读 |
第四节 观众:集体记忆的承载和强化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事的考察:舞龙仪式的结构和实践 |
第一节 舞龙仪式的结构要素 |
第二节 舞龙仪式的时空性 |
一、舞龙仪式的空间 |
二、舞龙仪式的时间 |
第三节 仪式行为的交换 |
一、礼物的馈赠 |
二、村落间的实践交往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物的考察:舞龙仪式的民俗物象征符号 |
第一节 舞龙灯:仪式的主旨 |
一、地方文化的价值显现 |
二、舞龙习俗的仪式规划和礼物馈赠 |
三、行为语境中的位置意义和性别角色的社会意义 |
第二节 竹、布、爆竹、锣鼓唢呐钹:仪式的团结媒介 |
一、竹和布:劳动产生的媒介 |
二、爆竹:召集、娱乐的信号 |
三、锣鼓唢呐钹:鼓舞士气、渲染气氛的音符 |
第三节 香、油鞭和神灯:民俗物的象征 |
一、香:传递人神感情的媒介 |
二、油鞭和神灯:打开人神通道的指引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舞龙仪式的变迁考察 |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框架下的舞龙仪式 |
一、民间文化的濡化:舞龙仪式的传统期(1949年前) |
二、潜在的冲突:舞龙仪式的衰退期(1949年-1979年) |
三、民间社会与国家在场的合谋:舞龙仪式的复兴期(1980年至今) |
第二节 渐进与演变:现代化语境中的舞龙仪式 |
一、龙体制作工艺的创新:从草龙、纸龙到布龙 |
二、舞龙仪式程序的简化:从繁琐到简单 |
三、一盘龙两种命:从“花惭凋谢”到“越舞越火”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舞龙仪式的时代价值考察 |
第一节 文化认同价值在于民俗体育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 |
一、文化认同规范了民俗体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
二、文化认同是民族文化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凝聚力 |
三、文化认同是民俗体育生存发展的黏合剂 |
第二节 仪式感价值在于促进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 |
一、仪式感中的秩序性有益于社会规范的强化 |
二、仪式感中的神圣性有助于集体意识的培养 |
三、仪式感中的和谐性有助于大众心理的调适 |
第三节 “盘龙”精神价值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新思路 |
一、“盘龙”精神打造乡村振兴的文化名片 |
二、“盘龙”精神为农村创建新型业态提供了思路 |
三、“盘龙”精神助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
附件2 |
致谢 |
(10)右江流域《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流传版本宗教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麽经》及其整理现状 |
1.2.2 《麽经》语言文字研究 |
1.2.3 壮族宗教及神话哲学理论 |
1.2.4 《麽经》其他理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麽教及右江河谷流域《麽经》流传版本简介 |
1.3.2 本文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麽经》宗教词的界定 |
2.1 宗教词的界定 |
2.1.1 宗教词的定义 |
2.1.2 宗教词的特征 |
2.1.3 宗教词的分类 |
2.2 麽经宗教词的文字载体 |
第三章 《麽经》右江河谷流域版本宗教词统计与分析 |
3.1 右江流域《麽经》流传版本宗教词数据库的构建 |
3.2 《麽经》右江河谷流域版本宗教词概貌 |
3.2.1《麽经》右江河谷流域版本宗教词数量统计 |
3.2.2 《麽经》右江河谷流域版本宗教词词类统计 |
3.3 右江流域《麽经》宗教词分类整理 |
3.3.1 宗教观念词分类整理 |
3.3.2 宗教经验词分类整理 |
3.3.3 宗教行为词分类整理 |
3.3.4 宗教体制词分类整理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右江《麽经》宗教词异形词及多义词整理研究 |
4.1 《麽经》右江流域流传版本宗教词中异形词研究 |
4.1.1 《麽经》右江流域流传版本宗教词异形词界定 |
4.1.2《麽经》右江流域流传版本宗教词异形词处理原则 |
4.1.3 《麽经》右江流域流传版本宗教词异形词整理实践 |
4.2 《麽经》右江流域流传版本宗教词中多义词义项研究 |
4.2.1 《麽经》右江流域流传版本宗教词中多义词概貌 |
4.2.2 《麽经》右江流域流传版本宗教词中多义词义项间关系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对《麽经》右江流域流传版本宗教词的文化阐释 |
5.1 基于宗教词类型的右江流域麽教文化分析 |
5.1.1 信仰庞杂的宗教观念 |
5.1.2 较为规范的宗教行为 |
5.1.3 逐渐成形的宗教体制 |
5.1.4 较少关注民众宗教经验 |
5.2 右江流域麽教文化特征分析 |
5.2.1 壮族右江麽教文化是开放包容的宗教文化 |
5.2.2 壮族右江麽教文化是追求和谐安定的宗教文化 |
5.2.3 壮族右江麽教文化是崇尚劳作、尊重创造的宗教文化 |
5.2.4 壮族右江麽教文化是遵循性别和谐但主次分明的宗教文化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麽教及右江流域麽经简介 |
附录2《麽经》右江流域流传版本宗教词词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龙的基本神性与民族文化心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舞龙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李鸣. 吉首大学, 2020(03)
- [2]基于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当代居住空间陶瓷装饰设计研究[D]. 陈玮晴.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3]上海叶榭“舞草龙”文化变迁的考察研究 ——基于仪式观视角[D]. 魏俊威.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4]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D]. 于菁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特定符号在藏文化语境中的表达研究 ——以“龙”(“鲁”与“珠”)为例[D]. 王巳龙.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6]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叙事研究[D]. 李萌. 郑州大学, 2020(02)
- [7]文化人类学视角下恩施板凳龙的研究[D]. 谢彩霞.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8]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比较研究[D]. 袁丽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9]舞龙仪式的文化考察 ——以崇义舞龙为个案[D]. 刘鲲. 苏州大学, 2018(12)
- [10]右江流域《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流传版本宗教词研究[D]. 丁美华. 广西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