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景文与杭州中国民俗学会的活动和历史地位

钟景文与杭州中国民俗学会的活动和历史地位

一、钟敬文与杭州中国民俗学会的活动及历史地位(论文文献综述)

毛宁[1](2021)在《钟敬文与国立杭州艺专》文中提出钟敬文1,是享有"中国民俗学之父"的着名民俗学家,也是中国民间文艺学的最早倡导者。钟敬文于1928年来到杭州,1937年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离开。他通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在民俗学研究和民俗学思想的传播上成绩显着,使杭州成为中国民俗学运动继北京和广州之后的又一重镇。杭州时期,亦是钟敬文民间文艺学思想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同一个历史时空中,1928年至1937年的西子湖畔,国立艺术院2也经历了它创立的最初10年。钟敬文的艺专校刊撰稿人身份,

李书豪[2](2021)在《顾颉刚民俗学研究中史学传统的塑造及反思》文中提出从中国民俗学发展史来看,民俗学一直存在着人类学与历史学并行的两种研究倾向与路径。进入新世纪后,人类学研究范式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现今的民俗学研究,其历史学倾向逐渐衰弱。顾颉刚作为早期民俗学的实践者与历史学研究倾向的塑造者,亦较少被学界关注。顾颉刚在民俗学研究中曾创立独特的史学演进路径,今日反思其所重视并躬行的史学传统,可在民俗学学科内部寻求理论发展的历史动力。

杨利慧[3](2021)在《从“民俗教育”到“非遗教育”——中国非遗教育的本土实践之路》文中认为中国的非遗教育并非始自21世纪,而应追溯至有着漫长历史的本土民俗教育实践,其中高校及其学者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钟敬文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案例考察可以看出,在中国民俗学领域长期开展的"民俗教育",与目前的"非遗教育"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连续性。与此同时,"非遗"概念的传入也为我国民俗教育带来了新变化:"客位教育观"更加向"主位教育观"转变;学院派民俗学日益与公共民俗学相融合。当前,非遗工作的学科化及其与民俗学的关系等,是民俗学界亟待探索并解答的问题。

周峪竹[4](2021)在《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民俗画片收藏研究》文中认为苏联科学院院士、20世纪俄罗斯汉学的带头人阿列克谢耶夫(1881-1951)曾于1907年、1909年、1912年、1926年赴中国华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地区,期间广泛收集中国传统木版民俗画,形成当今国内外学术界闻名的俄藏中国民俗画。2015年俄罗斯国立宗教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发现该馆藏有近千幅阿列克谢耶夫在中国收集的中国民俗画,包括门神画、财神画、佛像、道教神像画、护符、纸马等,遂设立阿列克谢耶夫中国民俗画特藏。中国民俗画是阿列克谢耶夫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宗教的重要素材,作为俄罗斯汉学史上第一位对中国民俗画片进行系统研究的汉学家,他从学术生涯伊始就致力于中国民俗文化推广和普及。中国民俗画片成为西方了解中国民间信仰和文化习俗的重要媒介,是沟通近代中俄文化交流中的一座桥梁。中国民俗画片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载体,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才华与智慧。现收藏于俄罗斯国立宗教历史博物馆的这批中国民俗画片,以图画的形式具象地反映出中国各地的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俗、丧葬礼俗、民间信仰、民间谚语等各类民俗事象,是中国民间俗文化的百科全书,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本研究从民俗画片的文化价值入手分析该特藏对于中俄文化交流的意义;运用巴赫金狂欢化理论透视这批民俗画片所反映的生活在封建纲常、礼制、教条之下的旧中国中下层民众精神上的狂欢化世界,解读民俗画片中的民间精神“狂欢”意蕴。通过挖掘俄罗斯对中国民俗文化的认识揭示民俗画片在中俄两个民族交往中的文化价值。

董德英[5](2021)在《中山大学《民俗》周刊与早期民俗学发展》文中指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现代民俗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中山大学《民俗》周刊的编辑与出版又是这一时期非常重要的学术活动与实践。中山大学《民俗》周刊承继北京大学《歌谣》周刊对民众文化的关注,明确了办刊宗旨,初步确定了民俗学学科定位,在当时极其困难的办刊环境下,培养了一大批民俗学者和民间文化热爱者,影响并带动了其他地区的民俗研究活动。《民俗》周刊刊发的文章既有珍贵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也有民俗学问题的理论思考与研究。《民俗》周刊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文化宣传等方面展示了早期民俗学发展状况,也开启了中国现代民俗学发展的新征程。

王丹,张瑜[6](2020)在《抗日战争时期“自觉图存”的民俗学术实践——以重庆中国民俗学会为中心的讨论》文中认为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重庆中国民俗学会,继承和延续了20世纪30年代重庆地区中国民俗学会四川分会,以及杭州中国民俗学会的学术传统和社会责任。作为特殊时期、特定地区的民俗"遗珠",重庆中国民俗学会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以及组织建构等方面成绩斐然。重庆中国民俗学会组织中关于"中国"概念的出现和沿用,意味着学会从一个学术型机构,向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型团体过渡。20世纪40年代重庆中国民俗学会的创建及发展,体现了中国民俗学的强韧生命力,标志着中国民俗学从自发的研究到"自觉图存"的学术转向。

刘铁梁,黄永林,徐新建,吕微,陈泳超,刘晓春,徐赣丽,施爱东,刘志伟,刘德增,杨正文,宋俊华[7](2020)在《“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笔谈》文中认为2020年8月3日上午,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齐鲁书社联合主办的"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论坛暨《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学术研讨会在线上召开。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加华教授、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教授的主持下,多位学者从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出发,谈礼论俗,畅所欲言,对当前礼俗研究动态进行反思,并预估其未来趋向。本期选刊的一组笔谈,由各位学者在现场演讲录音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

施爱东[8](2020)在《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文中认为"中国学派"是一个在科学哲学上无法逻辑自洽的自闭性概念。进入21世纪后,钟敬文提出的"中国民俗学派"不仅没能落实,反而愈显飘渺。执着于不同学术理念的民俗学者,共性越来越少,交流越来越困难,民俗学分门别派已成大势所趋。广义的学术派别包括门派、学派与流派。那些依靠师承关系或行政力量强制圈定的学术团队,就是门派;能够吸引一批优秀同业者自愿加入的学术共同体,就是学派;学派获得了跨时空传承的生命力,就是流派。学派形成是以学科成熟为前提的,现代学术中的科学学派业已成为新思想、新理论的孵化器和扩音器。不同学派虽然在资源争夺上表现为竞争关系,但在学科结构上主要表现为互补的平衡关系。学派建设的三个要素,一是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科学研究纲领,二是擅长学术经营的学派领袖,三是学派成员自觉的共同体意识。尊重学术多样性应该视为一种学术伦理,而学派多样性正是学术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何振纪[9](2020)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探索之路》文中认为中国的民族与民俗艺术蕴含着中国人丰富的传统智慧,同时又在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观念中体现着东方文明的物质文化及其独特的生活方式。中国美术学院自1928年建校以来便对民艺展开探索,并以发展民艺与设计为目标寻求突破。经过90年的奋斗历程,中国美术学院逐步与民艺相关的研究探索、教育推广、搜集收藏、展示宣传整合于一体,以此呈现出中国传统生活之美。特别是在2008年中国美术学院成立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以及2015年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正式开馆以后,中国美院的民艺探索与研究得到进一步的集中与提升,以中国传统物质文化与设计理念作为研究、展示与收藏的对象,继往开来致力于中国工艺文化的基础研究与活化,在全球化语境中重建东方设计体系和文化生产系统,以此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传播中国美学价值和文化精神。

周星[10](2020)在《平民·生活·文学:周作人的民俗学思想》文中认为周作人是最早在中国提倡民俗学的人,他的民俗学思想对中国民俗学的发祥和早期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周作人民俗学相关论述细致和全面的梳理,分别从平民与国民文化的关系、民众日常生活被艺术化想象、小品文作为其民俗学观点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三个方面,归纳了周作人对民俗学的贡献,也指出了周作人民俗学思想的局限性,进而指出周作人在中国民俗学初创时期面临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至今仍是中国民俗学的基本问题。

二、钟敬文与杭州中国民俗学会的活动及历史地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钟敬文与杭州中国民俗学会的活动及历史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1)钟敬文与国立杭州艺专(论文提纲范文)

一 钟敬文与《亚波罗》
二 “文艺导师”钟敬文
三 钟敬文与艺专美术家之间的相互影响
四 总结

(2)顾颉刚民俗学研究中史学传统的塑造及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俗学研究的两种倾向
二、从“古史辨”到民俗学的跨越
三、“揭发全民众的历史”
四、结语

(3)从“民俗教育”到“非遗教育”——中国非遗教育的本土实践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选题缘起
二、钟敬文早期的民俗教育观及其实践
三、1949-2002年期间北师大文学院的民俗教育
四、21世纪以来北师大的“非遗教育”
五、结 语
    第一,客位教育观日益向主位教育观转向。
    第二,学院派民俗学日益与公共民俗学相融合。

(4)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民俗画片收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价值
    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三、本研究依据的理论和方法
第一章 阿列克谢耶夫及其对中国民俗画片的收集与研究
    一、阿列克谢耶夫与中国民俗画片
    二、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考察及民俗画片的收集
第二章 俄藏“阿列克谢耶夫中国民俗画片”考释
    一、俄罗斯国立宗教历史博物馆
    二、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藏品的基本构成
第三章 从阿列克谢耶夫的收藏看中国民俗画片的文化价值
    一、民俗画片的概念界定
    二、中国民俗画片的起源与发展
    三、中国民俗画片的文化价值
第四章 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所反映的中国民俗
    一、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藏品中的岁时节令
    二、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藏品中的人生礼俗
    三、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藏品中所蕴含的民俗观念
第五章 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中的民间精神“狂欢”意蕴
    一、欲望的释放
    二、叛逆的表达
    三、生死的跨越
第六章 经由图像艺术展开的中俄文化交流
    一、17世纪以来俄罗斯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的过程
    二、阿列克谢耶夫对中国民俗画片的认知、研究与解读
    三、阿列克谢耶夫的文化观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基础材料
    二、专着
    三、文章
致谢

(5)中山大学《民俗》周刊与早期民俗学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众情怀:《民俗》周刊承继《歌谣》周刊
二、编辑与出版:《民俗》周刊艰难前行
三、学科雏形:《民俗》周刊与早期民俗学发展
四、结 论

(6)抗日战争时期“自觉图存”的民俗学术实践——以重庆中国民俗学会为中心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民俗学史如何分期
二、杭州中国民俗学会的“重庆实践”
    (一)杭州中国民俗学会与中国民俗学会四川分会的学术联系
    (二)承继以办刊为学会核心的重庆中国民俗学发展路径
三、重庆中国民俗学会的创立及其学术自觉
    (一)成立过程:《纪在渝同仁两次的座谭》
    (二)骨干力量:娄子匡、顾颉刚及其民俗学活动
    (三)核心阵地:《风物志》周刊与《风物志集刊》
        1.《风物志》周刊
        2.《风物志集刊》
        3.其它刊物与书籍
四、结 语

(7)“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民俗学派成长在田野中国
构建中国民俗学“田野学派”的思考
    一、走进乡村田野,服务当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走进田野,从日常生活实践的体验视角追寻宏大的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一)“实践民俗学”概念的提出,强调民众日常生活地位和田野者身体经验的重要性,促进了民俗学田野研究范式的转变
        (二)以理性反思的眼光透视田野,从对个案的典型性或代表性“深描”中,实现宏大的理论追求
    三、走进田野,努力构建有“实践温度”和“理论高度”的中国民俗学“田野学派”,具有很重要的学科意义
        (一)学者主体与民众主体同构
        (二)热情田野与理性研究同构
        (三)民间礼俗与国家治理同构
        (四)民间记忆与国家历史同构
学派争鸣与礼野互证
    一、学派争鸣
    二、礼俗同构
    三、礼野互证
    四、小 结
“在田野中理解中国”的现象学理解
    一
    二
    三
礼俗互动的多样轨迹与多元机制
“礼俗”的“内/外”“文/野”关系
    一、“内/外”关系
    二、文/野关系
我所理解的“礼俗互动”
民俗学就是关系学
田野与“礼-俗”互动
礼与俗的历史传统
    一、礼之变:礼治时代与政治时代
    二、礼俗相交:民俗是礼与俗的共同体
    三、人情与人性:俗升为礼的推手
礼俗互动与社会精英的民俗实践
礼俗互动视野下的非遗保护
    一、礼俗互动有丰富的内涵与形态
    二、礼俗互动是科学有用的分析工具
        第一,有助于回答非遗保护“一”与“多”的关系问题
        第二,有助于解决非遗保护的“外”“上”与“内”“下”的关系问题。
        第三,有助于解决非遗保护中的“变”与“不变”的关系问题。
        第四,有助于处理非遗保护的“自治”与“他治”的关系问题。
    三、礼俗传统与非遗保护都要与时俱进
        第一,来自乡村中国向城镇中国转变的挑战。
        第二,来自礼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的挑战。
        第三,来自现实中国向数字中国转变的挑战。

(10)平民·生活·文学:周作人的民俗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巨变的时代和兼通东西洋的周作人
“两个目的”的歌谣运动
平民/民众:作为国民文化承载者的可能性
生活:民众的日常和艺术的想象
文学:以小品文为主
讨论:中国民俗学的走向

四、钟敬文与杭州中国民俗学会的活动及历史地位(论文参考文献)

  • [1]钟敬文与国立杭州艺专[J]. 毛宁. 新美术, 2021(05)
  • [2]顾颉刚民俗学研究中史学传统的塑造及反思[J]. 李书豪.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1(04)
  • [3]从“民俗教育”到“非遗教育”——中国非遗教育的本土实践之路[J]. 杨利慧. 民俗研究, 2021(04)
  • [4]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民俗画片收藏研究[D]. 周峪竹.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5]中山大学《民俗》周刊与早期民俗学发展[J]. 董德英. 民俗研究, 2021(02)
  • [6]抗日战争时期“自觉图存”的民俗学术实践——以重庆中国民俗学会为中心的讨论[J]. 王丹,张瑜. 民俗研究, 2020(06)
  • [7]“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笔谈[J]. 刘铁梁,黄永林,徐新建,吕微,陈泳超,刘晓春,徐赣丽,施爱东,刘志伟,刘德增,杨正文,宋俊华. 民俗研究, 2020(06)
  • [8]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J]. 施爱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6)
  • [9]中国美术学院民艺探索之路[J]. 何振纪. 民艺, 2020(05)
  • [10]平民·生活·文学:周作人的民俗学思想[J]. 周星. 西北民族研究, 2020(03)

标签:;  ;  ;  ;  ;  

钟景文与杭州中国民俗学会的活动和历史地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