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庸小说的多重悲剧内涵(论文文献综述)
池若飞,卢敦基[1](2021)在《金庸文学成就再阐释:以奥登的大诗人标准为参照》文中提出金庸作为20世纪武侠小说集大成者的地位已毋庸置疑,长期以来学界对金庸小说的深刻阐释和经典化塑造,使金庸具备了更多的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大作家的可能性。奥登提出界定大诗人的多产、题材和手法广泛涉猎、洞察力和风格有独创性、技巧精湛、不断蜕变等五个条件,其中蕴含对文学作品深刻性、多样性、进展性三个维度的考量,以及对文学创作内在规律的深刻认知。虽然文体差异不可忽视,但这五条标准,亦不失为评价金庸文学成就的一条富有启发性的路径,并对类型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有着良好的借鉴作用。
倪静[2](2021)在《金庸小说中的残疾形象书写研究》文中认为金庸小说残疾形象是人物形象重要构成部分。目前金庸小说研究中,绝大多数成果并未对此予以专门关注,少量以残疾形象为研究对象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疯癫形象,而且未能囊括所有。对金庸小说残疾形象进行整体而深入的研究,既可以弥补当前研究的不足,更能管窥金庸小说别具一格的魅力。金庸小说残疾形象主要包括身体残疾者、心智残疾者和身心俱残者三类。其中,身体残疾者包括视力残疾者、肢体残疾者和言语残疾者三种;心智残疾者包括为子复仇疯狂者、因爱疯癫者和欲望痴迷者三种心理残疾者,痴顽、痴傻和痴妄三种智力残疾者;身心俱残者包括眼盲心残者、肢残心残者和多重残疾者三种。不同类别的残疾形象在小说中虽然各具特色,但也具有暴力而荒诞的行为举止、纯粹而执着的情感倾向、敏感而超越的自卑心理等一般而相似的表现特征。这些表现特征使残疾形象呈现出与健全人物形象不同的风貌。金庸小说残疾形象书写具有多重功能。与健全人物形象一起共同建构一个完整真实的江湖世界,因残疾既充分显示人物丰富个性内涵和心理又对造成他者形象悲剧命运有深刻影响,揭露事实真相、推进人物出场和激化矛盾冲突从而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佛教因报观、体现佛教“三苦”、佛法教化向善增强佛教文化内涵,“游戏”的快乐和“诙谐”的趣味强化小说娱乐性,是金庸小说残疾形象书写的主要功能。金庸小说残疾形象具有残缺美的特征。残疾形象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作为美的对立面映衬健全之美与真善之美;残疾形象以病态、变态等残缺的变异形式作为“审丑”对象并能催生奋进因子时,以“美的实用功能”彰显其美;残疾形象虽然身体或心理残疾,但顽强而不惧毁灭地与命运和苦难抗争,表现出残缺中的悲剧美。这三者共同构成残缺美的审美内涵。
单世瑞[3](2021)在《后现代视角下金庸小说的人物塑造研究》文中指出对金庸武侠小说的研究除了“个案鉴赏”“文学批评”外,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出发也能够为金庸小说提供一种研究角度,从而设立一个新的研究维度,通过对照和比较,以此来反观金庸笔下小说的独特风格。本论文重在借助西方的后现代文艺理论来观照金庸笔下的众多小说人物,摆脱传统的文本分析以及思想概括。以小说中人物的自我批判和自我更新为切入点,既可以把握小说中人物的主体性变化,也能够反思封建社会思想对人的规训,从而建立现代化的人物思想和精神。本论文主要研究金庸小说笔下的人物形象,依照对人物的剖析和阐释,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自我批判的角度出发,认识小说中呈现出来的后现代主义问题,以小说人物为例,去发掘个体自我主体性的变化,以及对自我的认知。并通过反思前现代集权社会对人的规训,来寻找小说人物塑造的后现代主义话语,以此改变自我批判下个体的迷失和破碎。第二部分,重在言说了小说中主体性价值的解构和放逐,从后现代主义出发,阐释金庸小说中人物的众声喧哗。并且在小说中用平等、自由的现代性观念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通过对单一文化价值的解构,实现了多元文化的共存,并且塑造了一种多重非同质性话语并存的武侠世界。第三部分,以自我更新的方式来摆脱人类生活中的狂欢状态,首先要发掘、塑造小说中的边缘人物,只有通过对边缘人物的关注才能让他们拥有自己的话语,以消解传统的中心秩序。而对人物心灵狂欢状态的展示可以将个体从种种规训中解放出来。对个体来说,只有通过自我的不断更新,在道德理性的指引下,才可以实现新的嬗变。
黄晓燕[4](2021)在《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当代文学走进新的历史阶段,学术界对当代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史料、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研究和建设不断深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彰显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丰硕研究成就。在众多的当代文学研究选题中,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课题一直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它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研究和探索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新路径和新方法,而其中对当代经典作家的研究更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重点。金庸小说经典化是一个非常有学术价值的论题。首先,金庸小说经典化是区别于精英文学的,通俗文学经典化的特殊个案,因此,在评价其经典性意义的时候,我们既要参照传统精英文学经典的评价标准,又要兼顾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商业性和世俗性的一面。其次,在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无比发达的当下,金庸小说经典化也必然受到创作本体的自我修订、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读者消费的文化取向、文学批评的学术规范、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等因素的影响,它是在历史与现状、作家个体与社会群体、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等多重内外因素共同形成合力的过程中,逐步推进其经典化历程的。第三,梳理和研究金庸小说经典化的生成机制和发展过程,整理和挖掘在这个过程中多重因素和理论话语之间的碰撞与博弈,还原和重塑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文学史现场和文学(史)意义,对于我们由此展开对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中国当代通俗文学经典化的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经典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本论题将从金庸小说本体的经典化、大众传媒与金庸小说的经典化、文学批评界与金庸小说的经典化、金庸小说与通俗文学发展等四个角度出发,考察金庸小说经典化过程中,各种内外因素的生成过程、产生合力的过程、产生效果的过程,力图在文学史的背景下,在丰富扎实的文学史料中,在纵横捭阖的理论批评体系基础上,搜集和整合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绩,拓展和加深对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的内涵与外延,展现和开辟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新的向度。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五章、结语,由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对论文中涉及的理论术语、学术概念和专有名词进行宏观梳理与交代。重点讨论何谓“经典”和“经典化”,同时,对金庸小说经典化路径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向度和价值进行展开。第一章旨在提供金庸小说“经典化”历史的、宏观的知识谱系梳理,对影响其创作和传播时间的和空间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等多种因素展开论述和探讨。其中包括对20世纪五十年代香港商业化都市环境的历史回顾,对金庸其人其文在香港文化界大行其道的内外因素的讨论和辨析,对大陆和台湾地区对金庸小说由排斥到接受过程中涉及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背景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将梳理海峡两岸对金庸作品从抵制到接纳的过程,寻找到贯穿其中的文学普适性因素,还原和阐释金庸作品的文化魅力。除此之外,本章还涉及到金庸小说与中国旧派武侠小说之间继承与发展关系的讨论,并将之与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同时间段的横向比较并置在一起,以提供最全面、最客观、最真实的关于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语境。第二章是对金庸小说本体的经典性展开研究。在第一章新旧武侠小说的比较基础上,着重讨论金庸小说内在的先天因素,寻找使之成为文学经典的文本特质和文化价值。本部分将着重挖掘金庸小说将文化传承融会于“行侠仗义”武侠主题之下,塑造出人文江湖美学境界的艺术属性。同时,将努力探寻金庸小说突破传统商业化写作传统,在丰富精彩的故事情节中塑造出饮誉文坛的经典人物形象,并由此开拓了中国传统武侠小说创作新境界的方法和路径。此外,金庸小说在承袭传统武侠小说书写模式的同时,将世俗价值与理想主义完美统一、在除暴安良的价值之外做出了关于生命和历史的思考,使其呈现出异于传统武侠小说和通俗文学的特点。以上这些新的变化对金庸小说经典地位的确立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三章是讨论金庸小说经典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本章将梳理金庸小说初版本的主要内容、销售模式,进而辨析作家、办报人和政论家三重身份笼罩下的金庸在1950、60年代的香港对其小说的市场化运作和文学版图的历史建构所实施的规划和策略。同时,也会对金庸小说各种版本的读者群体和营销方式进行深入考察,寻找到金庸小说在大众文化崛起的市场环境中,由报刊连载到多媒介方式传播直至被广大读者完全接纳的历史真相。最后,将纵向分析武侠文化与20世纪中国电影的渊源,同时,广泛收集不同时期金庸影视剧播出后的读者反馈、影视收视率调查等数据,对金庸影视剧改编进行全面梳理,厘清金庸影视剧改编中从忠于剧本到篡改原着、从题材取胜到文化消费的两大特点,从而进一步在市场化、消费化的时代背景下,解读金庸小说经典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第四章讨论金庸小说经典化与文学批评界之间的关系。本章将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对金庸小说认知的历史变化过程,重点分析其背后折射的时代变迁和文化观念更迭。在此基础上,试图从作家作品本体分析、文化场域分析、经典筛选三个角度,对金庸经典化与文学批评界之间的关系进行厘清。另外,本章将对金庸研究的成果进行“再研究”,从而在学术与学术史双重辩证维度的基础上,展示多元视野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在金庸小说经典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五章讨论金庸小说经典化对当代通俗文学的启示意义。本章将以具体文学史事件的整理与回顾为线索,突破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本身,展开对“对通俗文学经典化的原则和标准的讨论”“经典化博弈中作家和读者的关系”等重要文学史问题的思考,考证和辨析这些金庸小说经典化过程中与之相关的重要文学(史)事件,梳理和审视时代变化中文艺思想的更迭,以及文学批评家对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批评心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当代文学批评界与大众文学市场化特征之间的复杂关系,经济体制变迁与文学运行机制之间的密切关系嬗变,以及当代作家和读者的关系调整,等等,这些都是涉及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式和学科建设的重要话题,也是关乎到中国特色文学理论体系建构和文学实践展开的重要问题。结语部分回顾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同时指出金庸小说经典化未来发展的两个研究方向,一是金庸小说经典化与“后金庸”武侠小说创作的关系;二是金庸小说经典化与时代语境下“去经典化”文化态势之间的关系,以及当代文学经典如何应对“去经典化”的时代趋势并寻找其经典化途径。
杨冬梅[5](2021)在《“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作为上世纪末通俗小说热的余韵,在近十多年来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在体量上囊括了金庸封笔以来的所有武侠小说,在内涵上它不仅有对传统武侠的继承,也有自己新的时代特征。对“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的叙事伦理进行研究,既可以见出武侠小说发展中伦理观塑造的变化,也可以此为切入点,对整个通俗小说的发展进行观照。所以,本文结合“叙事伦理”相关理论,采用文本细读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的叙事伦理进行解读。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对“‘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和“叙事伦理”这两个概念做了界定,介绍了学者对“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的研究现状,并说明了撰写本文的缘起。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结合热奈特的叙事聚焦理论,分析了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这三种不同的聚焦方式在“后金庸”武侠小说中所达到的不同的伦理表现效果。第二章着眼“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的叙事空间,分析在地理空间、社会文化空间和幻想空间这些不同空间中所表现出来的伦理观照。分析地理空间和社会文化空间,可以看出“后金庸”武侠小说对“金庸”时代伦理的继承与改革。分析“后金庸”时代独有的架空武侠小说和穿越武侠小说,可以看出幻想空间对于表现武侠伦理张力。第三章关注“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的叙事模式,通过分析“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在言情、复仇、成长模式方面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上面的异同,进而总结出“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独特的时代特征与伦理观念。结语部分,对正文进行总结,并对“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所蕴含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梳理。
苗惠[6](2020)在《豪放与狂欢 ——论李白咏侠诗与金庸武侠小说》文中认为侠义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发展,从春秋时期寥寥的史料记载,到唐朝传奇开启侠义叙事,清朝侠义小说兴起,直至如今网络文学中侠客的故事遍地开花,其中以咏侠诗和武侠小说两种体裁创作数量最多,流传范围最广。而盛唐和20世纪末的“新派武侠小说”浪潮,是迄今为止古体诗和小说这两种体裁在侠义文学方面发展的顶峰。在这两个侠义文化的盛世当中,李白和金庸,以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精,被分别尊为咏侠诗和当代武侠小说的泰山北斗。对于李白诗和金庸武侠小说的讨论,使得当代文学批评家和文艺美学研究者们趋之若鹜,论文着作不胜枚举。然而,本论文认为,把握两位时代强音,代表作家的作品之间的关联,同样值得引起重视。本文通过李白咏侠诗与金庸武侠小说的对照分析和传承梳理,希望能获得古今侠义传统的辩证视野。探索李白咏侠诗和金庸武侠小说对传统侠义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解读金庸作为当代作家对李白咏侠诗中的侠义精神的超越;探讨李白与金庸有关侠义书写的文学艺术成就,以期把握侠义文化在当代的意义。
刘颖颖[7](2020)在《金庸武侠小说围棋书写研究》文中指出围棋是戏,是技,是艺,是道,也是金庸武侠小说中多次描写的对象之一。金庸是一名资深棋迷,其将对围棋的热爱、与围棋产生的故事、熟知的围棋典故与围棋文化、在对弈中形成的博弈思维等融入到武侠小说的创作之中,使武侠小说兼具文人墨客的书卷气息与江湖侠客的逍遥自在。本文运用叙事学研究和文化研究,通过对金庸武侠小说中围棋书写的梳理与细读,研究围棋书写对武侠小说的主题建构和人物塑造,分析金庸武侠小说中围棋书写的叙事技巧,以揭示围棋书写背后的文化基础和审美内涵。从叙事方面来看,围棋分别从主题表达、人物塑造、叙事功能三个层面参与了金庸武侠小说的建构。在主题方面,围棋与武侠小说中的兵家、儒家、道家思想相通,作为文化符号的围棋既与武侠小说中的谋略相通,承载着为国为民、为情为义的侠义精神,又体现了侠客有无相生、乘物游心的人生理想。在人物方面,金庸武侠小说塑造了棋痴、棋魔、棋侠三种人物形象,围棋的特点与人物的形象相辅相成,丰富了金庸小说的人物形象体系。在叙事功能方面,围棋作为道具,既可作兵器,又可作暗器,使武器兼具文武两个侧面。围棋作为故事,围棋典故从新旧两个时空层面参与到小说的叙事中,围棋书写的隐性布局影响了武侠小说的书写进程,以“观棋者”的眼光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围棋又从兵器选择、博弈过程、人物身份三个方面体现不同的伦理象征意义,丰富了小说的意义。围棋对金庸武侠小说主题呈现、人物塑造、叙事进程都有重要的影响,体现了围棋及中国文化的独特内涵。围棋既是“术”,又是“艺”、“道”,道艺相通,技进乎道。金庸小说中对围棋的书写兼具“道”、“艺”“术”多个层面。围棋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弈棋之道与儒道相通,围棋书写正体现了儒道文化的价值标准。与此同时,武功的最高境界与禅宗文化一脉相承,体现了超越正邪,遨游于天地之间的自由精神,这也是武侠世界中最吸引人之处。棋道不单与武学境界相通,还与武功招式相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围棋武功和叙事话语,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
赵文芳[8](2020)在《从“缺失”到“重构” ——金庸影视剧中的父子叙事》文中研究指明中西方文学与影视作品的研究内容涉及文化、政治、社会等一系列的层面。父子关系所蕴含的伦理冲突母题虽一直处于各界的关注之中,但似乎仍然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金庸影视剧中父与子关系的书写,生父的缺失,既是金庸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金庸小说及影视剧的创作现象,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养父亦或是师父一直代替父亲行使权力与义务。本文主要以《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等金庸影视剧为范本,以包括生父、养父、师父在内的“父子关系”为考察伦理观念的主要线索,在宏观的文化思想史背景下,融合叙事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理论内容,概括掺杂情与义江湖之中,父子关系叙事中所出现的“缺失”和“重构”的过程,以便全面且系统地把握父子伦理文化的丰富内涵及矛盾复杂性,重新定义“父子关系”。文章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简单介绍了论题的研究缘起,并对近年来金庸影视剧中的“父子”关系及相关研究进行述评,探究本论题的研究意义以及选题的创新点和方法,最后对本文所指“父子”关系加以限定。第二章是影视改编中父子关系的概况与形象分析,主要对金庸小说和改编影视作品中的父与子以及父子关系进行大致的介绍,其次还包括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涉及到父子形象的“对立性”与“统一性”,“正面性”与“负面性”,呈现出人物本身的多副面孔和复杂情感,展现情感冲突的魅力。第三章主要介绍影视改编中江湖背景下父子关系的叙事模式,从“缺失”到“重构”的叙事模式以及“寻父”“救父”“弑父”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第四章是金庸影视剧中的独特的叙事话语的分析,主要从叙事时间、叙事空间与叙事视角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成就他的不可模仿性。第五章则从父子伦理叙事的立场与成因的层面,分析其中的父子关系的伦理性加强以及如何加强,这种关系背后的政治性与民族性逐渐减弱,以及如何减弱。揭示了父子亲情与道德、民族大义、政治历程、本能等方面的冲突,创造出一个真实可感的人情世界。第五章在前文的基础上探究金庸影视剧中“父子关系”的叙事功能,从人物角度而言,父子伦理关系的书写全面的体现了影视剧中人物的成长经历,从情节发展的角度来看,父子伦理关系有效地推动情节的发展,讲述完整的江湖故事,从伦理探求而言,表现出对现实人生的关怀。
王敏敏[9](2020)在《金庸小说中的山西景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庸小说书写了众多文学景观,涵盖中国绝大多数省份,形成了一幅庞大而完整的“文学地图”。山西景观作为金庸小说“文学地图”的一部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金庸小说书写的山西景观主要包括雁门关、恒山、五台山等实体性景观和黑龙潭、百花谷虚拟性景观两大类。金庸采用虚实兼具与详略结合的写法,使这些景观在小说中呈现出不同的存在形态,具有独特的面貌。金庸小说中的山西景观作为文学景观,提升人物精神内涵、暗示人物命运以及隐喻、反衬人物性格的人物形象塑造功能,构成故事发生发展场景、形成矛盾冲突枢纽、营造故事整体布局、制造故事传奇效果的叙事功能,汉夷对立与民族和平、“和文化”的隐性表达以及别具特色的文殊信仰的文化内涵丰富功能,历史人事和民间传说的运用增强小说真实感的功能,使这些山西景观在金庸小说中具有重要作用。虽然这些功能并不是每一个山西景观同时具有,但在整体上,它们对金庸小说是非常重要的。金庸选择山西景观作为书写对象不是偶然的。金庸以古代中国各地尤其是各地主要景观书写构建其江湖地理版图,山西重要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使金庸绕不开山西及其具有代表性的景观。金庸为其多数小说都设定有真实历史背景,尤其是“乱世”,山西及其代表性景观在历史上发挥过无可替代的作用,自然能够进入金庸的选择视野。山西景观自身的独特性引发历代文人的强烈关注,形成“集体无意识”的文化情结,金庸作为文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强烈的偏好又有深刻的研究,金庸选择山西景观作为书写对象应该也受到了历代文人文化情结的影响。金庸小说中的山西景观书写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山西景观为代表的金庸小说文学景观书写所生成的真实人文环境,可以对当下武侠小说创作有所启示,以创作出更具文化感的武侠小说作品。同时,能丰富读者的地理认知,使读者获得地方感,进而激发读者的文化自觉意识。此外,金庸小说山西景观书写所赋予的武侠文化资源以及金庸的知名度,对山西的旅游开发与建设也有比较重要的价值。
樊红玉[10](2020)在《金庸小说中的儒家文化精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庸小说蕴含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如儒、释、道等,这些为小说增添中国风韵和中国气质。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展现出儒释道思想,而受到儒家文化滋养形成的小说底蕴是其与传统武侠小说的不同之处。尤其是金庸小说融合儒家思想,坚持民众立场,刻画的侠客承担家国责任,保持独立人格,使金庸小说与众不同。本文以金庸小说中的儒家文化精神为基点,探究金庸小说中儒家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涵,以此为线索,寻找金庸小说中儒家文化精神的形成机制,之后探讨金庸小说的现代性突破,最后分析金庸小说中儒家文化精神的时代价值。第一章分析金庸小说中儒家文化精神的内涵。第一节围绕儒家、文化、精神,对儒家文化精神进行界定。第二节梳理传统武侠小说的发展历程,并扼要指出传统武侠小说中侠客形象的缺失。第三节围绕文本对金庸小说中儒家文化精神展开详细论述,分别是仁义为先的担当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相互尊重的伦理精神和虽死不悔的无畏精神。第二章揭示金庸小说中儒家文化精神的产生机制,探究金庸小说形成这些文化精神的深层原因。金庸创作于香港被英国殖民者全面西化的背景下,武侠小说在20世纪50年代已有武侠文化的厚重沉淀。此外,金庸幼时接受的传统文化熏陶以及受到其生平见闻的影响,儒家思想在小说中表现较多。本文分别从客观方面武侠文化的历史积淀和主观方面个人的文化素养两方面展开。历史积淀主要探讨在源远流长的武侠文化基础上,金庸对传统武侠小说的继承和发展,如唐豪侠传奇、明清公案小说、民国武侠等。金庸对传统武侠小说一脉相承而又有所突破,得以成为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作者个人的文化素养主要分为文学素材和文学品格两部分。从文学素材的角度展开,包括作者的成长经历、思想意识。文学品格是介绍金庸创作的艺术技巧、人物塑造、背景营造、文化内涵等方面。第三章探讨金庸小说在继承儒家文化的前提下,进一步结合时代要求进行的现代性突破,这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人格面具由简单到复杂。由早期的正即正,邪即邪,发展为正邪交织。金庸后期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亦正亦邪,难以简单的二分法判定。其次是伦理观念的转变,以父子关系为例进行分析。金庸早期创作的小说中,父辈被子辈幻想,是子辈敬仰、尊敬的对象。但是在金庸中后期小说中,父辈并非完美无缺,这种对父辈的认识由想象走向现实。最后是民族观念的发展。在民族观念上,金庸的改变显而易见,由早期偏向一族,发展为各族人民平等交融。第四章探讨金庸小说中儒家文化精神的时代价值。第一节论述金庸小说中儒家文化精神的当代意义。金庸小说中侠客仁义为先的担当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相互尊重的伦理精神、虽死不悔的无畏精神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节分析金庸小说在国内和国际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第三节从金庸小说是通俗文学的组成部分出发,正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金庸小说的多重悲剧内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庸小说的多重悲剧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1)金庸文学成就再阐释:以奥登的大诗人标准为参照(论文提纲范文)
一、多产:拒绝自我重复的精品之多产 |
二、题材和处理手法的广泛涉猎:“家族相似”中的差异化呈现 |
三、洞察力和风格的独创性:对历史的洞察和对人生的谐谑 |
(一)对历史的洞察——隐喻的江湖 |
(二)独具的美学风格——谐谑 |
四、中西创作技巧的融通:多种笔法与多重视角 |
(一)闲笔、暗笔、伏笔和神来之笔 |
(二)“看”与“被看”——多重叙述视角的运用 |
五、蜕变:金庸之自觉追求 |
(一)主人公形象内涵的蜕变与创新 |
(二)小说技巧的蜕变与创新 |
六、结 语 |
(2)金庸小说中的残疾形象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金庸小说中残疾形象类别及其表现特征 |
第一节 金庸小说中残疾形象类别 |
一、身体残疾者 |
二、心智残疾者 |
三、身心俱残者 |
第二节 金庸小说中残疾形象的表现特征 |
一、暴力而荒诞的行为举止 |
二、纯粹而执着的情感倾向 |
第二章 金庸小说中残疾形象书写功能 |
第一节 构建完整而真实的世界 |
第二节 塑造人物形象 |
一、塑造自身形象 |
二、塑造他者形象 |
第三节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
一、揭露事实真相 |
二、推进人物出场 |
第四节 增添小说佛教文化色彩 |
一、暗示佛教因报观 |
二、体现佛教“三苦” |
三、佛法教化向善 |
第五节 强化小说娱乐性 |
一、“游戏”的快乐 |
二、“强辩”的谐趣 |
第三章 金庸小说中残疾形象的残缺美 |
第一节 残疾形象映衬美 |
一、映衬健全之美 |
二、映衬真善之美 |
第二节 残疾形象彰显美 |
一、残疾形象作为审丑对象 |
二、残疾形象激发前进动力 |
三、残缺形象追求“本真” |
第三节 残疾形象的悲剧美 |
一、负向抗争者自我毁灭的悲剧快感 |
二、正向抗争者自我抗争的积极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后现代视角下金庸小说的人物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自我批判:主体解构的破碎的形象 |
(一)“我是谁”——自我的追问与主体性的解构 |
(二)反思前现代专制集权主义对自我的规训 |
(三)破碎的自我——自我批判观念下小说人物的塑造 |
1.人物精神状态的混乱 |
2.无名隐者的身份塑造 |
3.英雄的流浪与退隐 |
4.人物的悲剧性生存困境 |
二、众声喧哗:多重非同质性话语并存的武侠世界 |
(一)江湖世界中人物的众声喧哗 |
(二)以平等、自由的现代性观念来塑造古人 |
三、自我更新:小说人物对传统的消解 |
(一)人物二元对立的消解 |
(二)女性主体意识的增强以消解男性中心秩序 |
(三)人物心灵狂欢精神的激活与展示 |
(四)以多元视角更新自身的道德理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学位论文情况 |
致谢 |
(4)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经典”“经典化”的概念与当代文学经典化 |
第三节 金庸小说经典化的历史和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时代语境 |
第一节 在香港的文学生成:商业化与殖民统治场域中的家国想象 |
第二节 在大陆和台湾的传播:政治文化影响下的经典认同 |
第三节 与旧派武侠小说关系:良暴传统的现代性转向 |
结语 |
第二章 金庸小说本体的经典性:传统文学的渗透与人学叙事的开拓 |
第一节 书剑江湖:“行侠仗义”主题的雅化 |
第二节 人性挖掘:情节推演中的多元人格塑造 |
第三节 彼岸理想:俗世摹写中的生命关怀 |
第三章 大众传媒与金庸小说经典化:纸质媒介的推广与图像传媒的创新 |
第一节 报刊连载:多重合力作用下的文学经典诞生 |
第二节 修订、出版及宣传:商品经济策略下的经典塑型 |
第三节 跨文类改编:大众文化市场的“再经典”与“泛经典” |
第四章 文学批评与金庸小说经典化:学术体系的接纳与权力话语的认证 |
第一节 文本批评的经典指认:金庸小说研究系统的建立 |
第二节 文化场域的内涵丰富:金庸小说价值意义的评估 |
第三节 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金庸小说经典地位的夯实 |
第五章 金庸小说经典化对中国当代通俗文学的启示 |
第一节 通俗文学批评标准:娱乐消费和世俗关怀的属性确认 |
第二节 作家与读者的关系:文学机制变革中的姿态转换 |
结语:未完成的经典化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叙事聚焦的伦理透视 |
第一节 全知全能零聚焦叙事下的伦理展现 |
一、多声音共存的伦理复调 |
二、视角转换的伦理张力 |
第二节 感同身受的内聚焦叙事下的伦理表达 |
一、非自然叙事下的双重伦理展现 |
二、人物内聚焦的主观伦理表现 |
第三节 戏剧般外聚焦叙事下的伦理呈现 |
一、语篇功能的伦理暗示 |
二、人物语言背后的伦理反思 |
第二章 “后金庸”小说叙事空间的伦理观照 |
第一节 虚幻空间的伦理创造性 |
一、穿越空间产生的伦理矛盾 |
二、架空空间产生的伦理可能 |
第二节 社会文化空间的伦理内涵 |
一、 “江湖”内涵背后折射的伦理意蕴 |
二、 “庙堂”内涵背后折射的伦理意蕴 |
第三节 地理空间烘托的伦理氛围 |
一、原生地理空间对人物伦理观的影响 |
二、偶遇性地理空间对伦理观表现的塑造 |
第三章 “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叙事模式的伦理价值 |
第一节 “复仇模式”展现的伦理观 |
一、 “为国复仇”展现的伦理观 |
二、 “为家复仇”展现的伦理观 |
三、 “为友人复仇”展现的伦理观 |
第二节 “言情模式”展现的伦理观 |
一、 “男主女客”展现的伦理观 |
二、 “女主男客”展现的伦理观 |
三、 “男女平等”展现的伦理观 |
第三节 “成长模式”展现的伦理观 |
一、 “引导成长”展现的伦理观 |
二、 “自主成长”展现的伦理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豪放与狂欢 ——论李白咏侠诗与金庸武侠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缘由 |
研究现状 |
研究思路 |
1 李白咏侠诗与金庸武侠小说的创作背景 |
1.1 唐代侠义传统 |
1.1.1 侠义传统在唐代的演变 |
1.1.2 唐代咏侠诗创作 |
1.2 新武侠时代 |
1.2.1 商品化的武侠小说 |
1.2.2 新武侠时代的侠义叙事 |
2 李白咏侠诗与金庸武侠小说的美学风格 |
2.1 豪放的浪漫 |
2.1.1 虚实之间的含蓄之美 |
2.1.2 超越俗世的豪放之美 |
2.2 狂欢的诗意 |
2.2.1 “独自”与“对话” |
2.2.2 “复调”与“狂欢” |
3 李白咏侠诗与金庸武侠小说中侠士人格的创造 |
3.1 儒侠精神 |
3.1.1 李白诗中的建功立业倾向 |
3.1.2 金庸笔下的君子达德追求 |
3.2 仙道风骨 |
3.2.1 李白诗中的“功成身退”理论 |
3.2.2 金庸笔下的道家“厚德”思想 |
3.3 游侠作风 |
3.3.1 李白诗中游侠的“向死”情结 |
3.3.2 金庸笔下人物的“反叛”意识 |
4 金庸武侠小说对李白咏侠诗的传承与呼应 |
4.1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传统诗词借用 |
4.2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李白诗借用 |
4.3 李白与金庸诗性精神的彼此呼应 |
5 金庸武侠小说对李白咏侠诗中侠义风格的丰富 |
5.1 从无情到多情 |
5.2 从悲情到悲剧 |
5.3从虚无到现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书籍 |
二、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7)金庸武侠小说围棋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内围棋文学研究 |
0.2.2 国内金庸武侠小说与围棋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创新之处 |
第1章 围棋与金庸武侠小说主题表达 |
1.1 棋技:合之兵机 |
1.2 棋道:侠义精神 |
1.3 棋悟:有无相生 |
第2章 围棋与金庸武侠小说人物塑造 |
2.1 棋痴:莫问亏成 |
2.2 棋魔:当局者迷 |
2.3 棋侠:棋寄侠情 |
第3章 围棋与金庸武侠小说叙事功能 |
3.1 棋:作为道具的叙事 |
3.2 棋:作为故事的叙事 |
3.3 棋:作为象征的叙事 |
第4章 金庸武侠小说围棋书写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境界 |
4.1 儒道释互补的文化内涵 |
4.2 棋武禅相通的审美之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从“缺失”到“重构” ——金庸影视剧中的父子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金庸小说中父与子形象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金庸小说中父子关系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本文所指的父子关系 |
第二章 金庸影视剧中父子形象及关系概述 |
2.1 儿子的成长与父亲的形象 |
2.1.1 儿子的成长 |
2.1.2 父亲的形象 |
2.2 父与子形象的“对立性” |
2.2.1 父亲形象的弱化与儿子形象的强化 |
2.2.2 父亲形象的强化与儿子形象的弱化 |
2.2.3 父亲形象的反面化与儿子形象的正面化 |
2.2.4 父亲形象的正面化与儿子形象的反面化 |
2.3 父与子形象的“统一性” |
2.3.1 正面形象的“统一性” |
2.3.2 反面形象的“统一性” |
第三章 金庸影视剧父子关系叙事模式分析 |
3.1 从“缺失”到“重构”的父子叙事历程 |
3.1.1 “自由”与“孝”的相融冲突 |
3.1.2 人伦与功利的同异离合 |
3.2 “寻父”“审父”“弑父”的父子关系叙事类型 |
3.2.1 寻父:身份、价值的找寻 |
3.2.2 审父:传统、反叛的平衡 |
3.2.3 弑父:欲望、人性的扭曲 |
第四章 金庸影视剧父子关系叙事话语分析 |
4.1 叙事时间的另类调度:悬念的解构与建构 |
4.2 叙事空间的新奇布局:地理的重组与展现 |
4.2.1 凡常与另类的空间对照 |
4.2.2 离散与聚合的父子叙事 |
4.3 叙事视角的多重转变:父子的对视与旁观 |
4.3.1 父的视角 |
4.3.2 子的视角 |
4.3.3 他人的视角 |
第五章 金庸影视剧父子叙事立场及其成因探究 |
5.1 个人与家国的双重立场 |
5.1.1 个人本位的叙事立场 |
5.1.2 宏大叙事下的政治、文化立场 |
5.2 个我与文体的叙事成因 |
5.2.1 个人身世的真实写照 |
5.2.2 文体惯性的依违造就 |
第六章 金庸影视剧父子叙事功能分析 |
6.1 父子关系与人物成长 |
6.2 父子关系与情节发展 |
6.3 父子关系与伦理探求 |
6.4 父子关系与自由追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金庸小说中的山西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金庸小说山西景观书写对象呈现 |
第一节 金庸小说山西景观书写对象 |
一、实体性山西文学景观 |
二、虚拟性山西文学景观 |
第二节 金庸小说山西景观写法 |
一、虚实兼具 |
二、详略结合 |
第二章 金庸小说山西景观书写功能 |
第一节 塑造人物形象 |
一、提升人物精神内涵 |
二、暗示人物命运 |
三、隐喻、反衬人物性格 |
第二节 编织情节结构 |
一、构成故事发生发展场景 |
二、形成矛盾冲突枢纽 |
三、营造故事整体布局 |
四、制造故事传奇效果 |
第三节 丰富文化内涵 |
一、汉夷对立与民族和平 |
二、“和文化”的隐性表达 |
三、别具特色的文殊信仰 |
第四节 增强小说真实感 |
一、历史人事之“真” |
二、民间传说之“真” |
第三章 金庸小说山西景观书写探因 |
第一节 江湖地理版图构建的客观需要 |
第二节 真实历史背景设定下的必然选择 |
第三节 历代文人文化情结的影响 |
第四章 金庸小说山西景观书写的意义 |
第一节 对当下武侠小说创作的启示 |
第二节 激发读者文化自觉意识 |
第三节 旅游的开发与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金庸小说中的儒家文化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三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金庸小说儒家文化精神的彰显 |
第一节 儒家文化精神内涵界定 |
第二节 我国武侠小说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金庸小说中的儒家文化精神 |
一、仁义为先的担当精神 |
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
三、相互尊重的伦理精神 |
四、虽死不悔的无畏精神 |
第二章 金庸小说中儒家文化精神的产生机制 |
第一节 历史文化积淀 |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涵养 |
二、华文文化语境的影响 |
三、武侠文化的厚重沉淀 |
第二节 个人文化素养 |
一、文学素材——创作主体的成长经历及思想 |
二、文学品格——作品的艺术技巧、语言风格、文化继承 |
第三章 金庸小说中儒家文化精神的现代性突破 |
第一节 正邪观念:人格面具的简繁变化 |
一、人物的多面性 |
二、派别的复杂性 |
第二节 伦理观念:崇拜父辈转变为正视父辈 |
第三节 民族观念:狭隘到包容的转变 |
第四章 金庸小说中儒家文化精神的时代价值 |
第一节 金庸小说中儒家文化精神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金庸小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
第三节 重新审视金庸小说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金庸小说的多重悲剧内涵(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庸文学成就再阐释:以奥登的大诗人标准为参照[J]. 池若飞,卢敦基.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2]金庸小说中的残疾形象书写研究[D]. 倪静.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后现代视角下金庸小说的人物塑造研究[D]. 单世瑞.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D]. 黄晓燕. 浙江大学, 2021
- [5]“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D]. 杨冬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豪放与狂欢 ——论李白咏侠诗与金庸武侠小说[D]. 苗惠. 浙江大学, 2020(02)
- [7]金庸武侠小说围棋书写研究[D]. 刘颖颖. 湘潭大学, 2020(02)
- [8]从“缺失”到“重构” ——金庸影视剧中的父子叙事[D]. 赵文芳.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9]金庸小说中的山西景观研究[D]. 王敏敏. 陕西理工大学, 2020(09)
- [10]金庸小说中的儒家文化精神研究[D]. 樊红玉. 喀什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