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浅谈小学计算机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薛兵[1](2021)在《小学高学段学生语文线上补习调查研究 ——以石家庄市B小学为例》文中指出补习教育是指存在于学校教育体系之外,对学校教育课程进行补充的,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为目的的一种付费性的教育活动。目前,我国小学生参加补习的人数日益增多,课外补习现象不断升温,而且越演越烈,已经成了许多家长和学生进行竞争的辅助手段。而这种趋势所带来的影响,有好有坏。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的教学模式的产生,即线上补习。线上补习相较于线下补习而言,有其独特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想要促进线上补习机构的良好发展,需要了解清楚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小学语文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况且高年级小学生即将要面临“小升初”的考验,所以,在大部分人的家庭里,语文课外补习的支出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本研究从语文线上补习入手,对提升语文补习质量乃至规范线上补习机构有着一定的意义和帮助。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以石家庄市B小学为例,以参加语文线上补习的高年级小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学生参加语文线上补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了解小学高学段学生参加语文线上补习的形式、强度、内容、目的和效果,并从学生自身情况、学生家庭情况、补习机构情况三个角度探讨了小学高学段学生参加语文线上补习的影响因素。在第三章里,笔者论述了学生参加语文线上补习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具体来说,参加语文线上补习的优势在于能够超越时空限制、激发学生兴趣、改善用户体验,而其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学生、家长、机构三个角度来说明。在此基础上,笔者从政府、家长、机构、学校四个角度提出了优化策略,期望补习教育能够发挥其应有价值。首先,政府要加强管理,规范补习市场。其次,家长要尊重孩子意愿,转变传统观念,慎重选择,理性消费。另外,机构要进行内部优化,改善语文教学模式,加强师资审核,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学校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育价值。
雷方圆[2](2021)在《教育游戏在农村小学第一学段识字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各学科的教师都积极采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进行教学。这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符合了教育信息化发展对学科的要求。教育游戏与课程的整合,已经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它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桎梏,是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这样的课堂中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指导学生的作用,课堂效果与传统课堂相比更有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第一学段的学生是学习汉字的关键期。传统识字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使课堂教学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激发。鉴于以上问题,选择兴平市某农村小学一年级一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ADDIE模型,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分析,设计了基于教育游戏的识字课教学模式,开发了课程PPT,并进行了教学实施。在此基础上,从教师课堂行为变化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成绩变化等方面对教育游戏在农村小学第一学段中的应用成效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教育游戏引入农村小学第一学段识字教学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发生了变化。运用S-T分析法,发现两种识字课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传统识字课上,呈现出师生对话型的教学模式,游戏识字课上呈现出混合型的教学模式。说明游戏识字课上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FIAS分析法,发现课堂语言结构、情感氛围、课堂的利用效率等都发生了较好的转变。教育游戏的运用后,学生的课堂行为和学生成绩发生了改变。班上3名学困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以及参与质量都有了提升。通过对实施教育游戏前后两学期的期末成绩进行分析,学生的总分,平均分有了提升。对原始分数进行转化处理为Z分数后,发现游戏识字课后中等生的成绩提升较大。
侯虹帆[3](2021)在《基于游戏化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估算”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在众多教学方法中,“游戏教学法”属于效果较好且经常用到的方法之一,在游戏娱乐中边玩边学是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进而达成学习成就的绝佳方式。目前,许多中小学的数学教学方法仍主要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只是用来展示课件,并未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则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并不尽如人意。所以,作者通过研究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应用,使老师的教学水平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增强。研究者选择河北省三河市A学校三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完成了对估算课程的研究,设计了游戏化教学案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模式与老师的“教学”模式均出现很大改变。教学游戏化不仅丰富了数学内容,而且改变了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内在认知,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参与度,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实验,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已得到师生的认可。在游戏化教学环境中,学生更有可能接受新知识,并在小组合作中独立有效地使用新知识,建立新知识体系。通过对实际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得出了本研究的结论。本研究通过实验,用数据肯定了游戏化教学的积极作用:游戏化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得到提升,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兴趣和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现有的游戏化资源难以匹配实际教学,本研究通过研究游戏化教学和估算教学的现状,设计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游戏化教学资源。
苏笑悦[4](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郭婷[5](2020)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其自身在教学工作中,所能实现教学工作目标、完成教学工作的一种知觉和信念,是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状态与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更加关注小学语文学科和小学语文教师群体的特殊性,在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探索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殊性。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提升策略的研究,将有利于引导大家进一步关注小学语文教师,增强语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更好的状态投身于教学工作;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有利于丰富卓越语文教师的发展路径。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文章的研究意义与价值,以及进行核心概念界定,概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要点和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对当前国内外关于本论题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明确当前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相关概念出发,分析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构成要素、基本功能及其发展要求、特征、影响因素,确定本文将结合语文学科本身的特性、小学语文教师主体身份的多样性和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从教师、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展开论述。第三章,根据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目前呈现的现状情况以及对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据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般教育效能意识欠缺、个人认知发展定位不明确、职业倦怠感较强,以及教学工作动力不足。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教师自身因素,即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及专业信念的影响;学校因素,即学校工作安排、教学资源配置、学校认知定位等方面;社会因素,即教师地位、评价体系、社会资源等。第四章,根据以上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发展现状及原因的分析,从教师自身、学校层面、社会层面三个方面分析提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思路及策略。其中主要运用了专业能力增强策略、综合素养激励策略、语文教学归因策略、教学共促策略、教育研究策略、心理资本建设策略、教师课堂内隐形象激励策略等,从教师自身、学校及社会三个方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反思不足,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与重点。
刘奕[6](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何沣燊[7](2020)在《中小学STEM教育的要素解析及其关系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创新型国家的根基,通过创新的教育模式推动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STEM因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素养上巨大的潜力引起了学界的热烈探讨、教学一线的积极尝试。我国从国家到各地方政府都出台了政策文件为相关的工作提出要求、提供指引。我国中小学在开展STEM教育时,各构成要素发挥不同的作用,要素间形成不同的关系,要素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形式组合,形成不同的运行机制,使STEM教育在学校中的开展呈现不同的路径。国内已有的STEM教育研究中,对中小学开展STEM教育的研究集中在对各个构成要素的讨论,且主要集中在某几个要素与教学效果的关系的讨论,缺乏较为全面的STEM教育要素讨论及各个构成要素的关系的探索。本研究通过梳理STEM教育的国内外政策规划、相关理论和经典案例,并结合前期研究对我国中小学开展STEM教育教学活动的访谈,对中小学开展STEM教育的主要构成要素和子要素进行解析;设计调查中小学开展STEM教育要素的问卷和访谈提纲,并实施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采用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学校STEM教育各要素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影响,各要素及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通过聚类分析探讨了要素情况不同的学校开展STEM教育的差异;提出了中小学STEM教育各要素关系模型。研究发现,(1)中小学开展STEM有七个主要要素,分别是内外政策、目标、经费资源、空间环境、师资人员、课程活动、评价体系。(2)对七个主要要素构成的子要素进行了探索和阐释。(3)七个主要要素情况的不同对STEM教育学生兴趣和学习表现有显着的影响。(4)STEM教育要素情况的不同使中小学开展STEM教育呈现出六种类型。(5)提出了政策影响目标、政策与目标作为指引,经费资源支持空间环境和师资人员建设和发展,共同支持课程活动开设,评价体系形成反馈的整体关系模型。
马岚[8](2020)在《微课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要性与日剧增,作为一种新兴的创新性教学资源,微课在美术教学中逐渐影响着当前的教学模式。微课既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能够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本文以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为研究对象,从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微课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效果与教学反思,提出美术微课在教学中的合理化建议,希望为日后微课在美术教学中的推广提供参考。本文除摘要和绪论外,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微课与小学美术教学相关的理论。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微课、美术微课以及小学美术教学的概念界定,总结微课与小学美术教学的特点,阐释微课对于小学美术教学的价值。第二部分,对微课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先对小学美术教学在微课的需求性上进行分析,并在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阐述微课目前在美术教学中现存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不同学习领域的具体实践研究。通过前期的分析与教学设计,加上详实的美术教学案例呈现,总结出美术微课实践效果。第四部分,是微课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的反思。具体包括美术微课在教学中运用的合理化建议、现存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杨落娃[9](2019)在《儿童哲学与国家课程的融合研究 ——以英国Key Stage1-4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初,儿童哲学由美国传入英国,经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自身的体系与特色。儿童哲学的创始人李普曼指出,儿童哲学(Philosophy for Children)是专门对儿童进行的哲学教育与思维培养,其宗旨是“让儿童通过语言、做事等具体方式体验哲学,从而提高儿童的推理及思考能力”。英国儿童哲学的发展,其理论根基和思想指引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一前提性的认识。但实际上,英国儿童哲学的发展虽首先借鉴的是美国,却也有其自身的鲜明特色和强大实践基因,而且形成了相对完整有效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体系。儿童哲学进入英国后主要以课程的形式作用于教育,这种课程重在对儿童独立思维技能的训练,并最终发展为具有英国特色的将哲学思维及技能融入到其他具体科目中的儿童哲学课程。这样的儿童哲学发展模式,尤其是所蕴含的教育价值立场、核心要义以及实践路径等都引起了笔者强烈的兴趣,并由此确立了本研究的题目及研究的问题:英国的儿童哲学有何主张和特色?儿童哲学与英国国家课程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两者之间能否融合,又为何能融合,它们是怎样融合发展的?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笔者展开了如下的研究:第一章,英国儿童哲学的理论阐释。本章根据对哲学、儿童哲学的定位、思考以及儿童哲学得以实现的关键对象,探讨了将儿童哲学带入并融合进国家课程的可行性。此外,本章从英国儿童哲学的理论基础入手,分别剖析了苏格拉底方法对儿童哲学基础思维建立的关键影响,维果茨基“社会构建主义”理论对儿童哲学在心理学层面上的理念支撑,杜威“实用主义”假说对儿童哲学实施方法的重大依据,洛克经验论与儿童能力激发的关系以及罗素的哲学观对英国儿童哲学的影响。第二章,英国儿童哲学的发展图景。本章首先从英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入手,考察了英国市场经济制度,揭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知识经济价值导向等对英国基础教育的现实需求。其次,分析了英国儿童哲学所处的政治背景、多元民主制度下两大党派在治理国家时多方面政策之间博弈对英国儿童哲学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据此论述了英国儿童哲学的教育背景,阐释了英国儿童哲学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即英国儿童哲学课程经历了一个由“援美入英”的“移植”与“转化”为主的改造哲学过程,在“改造”的基础上所开启的本土转化与创新的“多元”取向努力阶段,以及当前转向为“环抱”课程大纲的学科浸入式教学阶段。本章最后从英国儿童哲学重视创新教学方法、故事和绘本的开发应用以及设置主要特色研究机构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考察。第三章,儿童哲学与英国国家课程融合的可能性。儿童哲学与英国国家课程的融合体现在两者的交互作用上,在科技革命冲击下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世界,英国国家课程需要儿童哲学发挥出对人才培养的独特作用,儿童哲学课程本身所蕴含和彰显的对儿童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独特价值恰是英国国家课程设置和改革的核心取向。本章从英国国家课程总体出发,透视了划分不同阶段以及不同内容的课程设置状况;着重考察了英国国家课程在课程理念、内容、评价方式、课程实施和管理上对学生能力、素养和知识等的关注转向;全面分析了儿童哲学对英国国家课程改革与发展在各个方面的促进作用,从而明确了儿童哲学同英国国家课程的内在契合与融合的必然性。第四章,儿童哲学与英国国家课程的共生发展。当代英国儿童哲学课程的探索越来越注重体系化与制度化的建设,既强调课程实施的“学科融合”,也强调课程地位的“独立自主”,儿童哲学与英国国家课程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融合。本章最后从实践层面,从认知性和非认知性的维度分析阐释了儿童哲学与英国国家课程目标之间的共同点;考察了二者对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侧重点;并结合实际案例剖析了二者的互补作用。第五章,英国国家课程视域下儿童哲学的当代实践。本章分析了当前英国儿童哲学的两种主要融合的实践课程,分别是“结合国家课程学科思想的儿童哲学课程”与“结合儿童哲学思维的国家课程”。前者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多采用描述性主题、在教学方式上多强调对话教学并且重视教师的指导和组织。后者则根据具体学科的目标展示课程的不同特点:英语科目中注重持续的对话与思考、广泛地阅读和查阅文本并注重运用哲学对话策略提问和讨论;数学科目中强调逻辑思考、探究式学习并积极构筑哲学探究共同体;科学学科注重发展儿童有效的思维,特别关注儿童对科学本质的探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形成了较为结构化的方法。综上,英国儿童哲学在实践中结合本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对儿童哲学加以改进,呈现出儿童哲学同国家课程相融合的趋势。一方面,英国国家课程为儿童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儿童哲学以国家课程为重要载体并“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儿童哲学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尽管儿童哲学虽未正式进入英国国家课程体系,但对英国国家课程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国家课程理念和目标的践行。由此观之,与国家课程融合发展是儿童哲学在英国当前和今后发展的方向,而国家课程也需要儿童哲学的融入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发展学生的多元能力。
汤琳[10](2019)在《对当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
二、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浅谈小学计算机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浅谈小学计算机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高学段学生语文线上补习调查研究 ——以石家庄市B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国家政策支持线上补习 |
(二)线上补习规模不断扩大 |
(三)线上补习问题层出不穷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三)相关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法 |
(三)访谈法 |
第一章 小学高学段学生语文线上补习的理论概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小学高学段学生 |
(二)线上补习 |
(三)语文补习 |
二、理论基础 |
(一)文化资本理论 |
(二)成就动机理论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二章 小学高学段学生语文线上补习现状 |
一、调查设计 |
(一)学校基本情况 |
(二)调查目的 |
(三)调查对象 |
(四)调查方法 |
(五)数据处理 |
二、调查结果 |
(一)学生基本信息 |
(二)小学生参加语文线上补习的形式 |
(三)小学生参加语文线上补习的强度 |
(四)小学生参加语文线上补习的内容 |
(五)小学生参加语文线上补习的目的 |
(六)小学生参加语文线上补习的效果 |
三、小学高学段学生参加语文线上补习的影响因素 |
(一)相关性分析 |
(二)回归分析 |
第三章 小学高学段学生参加语文线上补习的优势及问题 |
一、小学高学段学生参加语文线上补习的优势 |
(一)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 |
(二)形式新颖,激发学生兴趣 |
(三)服务周到,用户体验感好 |
二、小学高学段学生参加语文线上补习存在的问题 |
(一)参加语文线上补习对学生的不利影响 |
(二)参加语文线上补习对家长的不利影响 |
(三)线上补习机构存在问题 |
第四章 改善小学高学段学生语文线上补习问题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加强管理,规范补习市场 |
(一)政府加强政策引导 |
(二)政府健全监管机制 |
二、家长尊重孩子,慎重选择机构 |
(一)家长尊重孩子,转变观念 |
(二)家长慎重选择,理性消费 |
三、机构内部优化,提高教学质量 |
(一)机构要优化语文教学模式 |
(二)机构要提高语文师资水平 |
四、学校提高质量,增强教育价值 |
(一)学校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
(二)学校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教育游戏在农村小学第一学段识字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改善农村识字课堂 |
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
三、提升农村教师的信息素养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识字教学研究现状 |
二、农村小学识字教学研究现状 |
三、教育游戏研究现状 |
四、研究现状小结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课堂观察法 |
三、实验研究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识字教学 |
二、小学第一学段 |
三、教育游戏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沉浸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三、学习动机理论 |
四、游戏教学相关理论 |
第三章 基于ADDIE的教育游戏识字课教学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总体设计 |
第二节 ADDIE的教育游戏识字课教学的前端分析 |
一、教学内容分析 |
二、教学对象分析 |
三、教学环境分析 |
四、小学识字学习需求分析 |
第三节 教育游戏识字课教学的设计与开发 |
一、教育游戏的选择 |
二、基于ARCS的教育游戏识字课的课堂教学实施 |
三、基于教育游戏的识字课教学模式 |
四、教育游戏识字课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比较 |
五、开发课程ppt |
第四节 基于ADDIE的教育游戏识字课教学的实施 |
一、实验准备 |
二、教学实施 |
三、案例比较分析 |
第五节 教育游戏识字课教学的评价 |
第四章 教育游戏在农村小学第一学段识字教学中的应用成效分析 |
第一节 基于S-T分析法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
一、S-T分析法简介 |
二、基于S-T分析法的传统识字课分析 |
三、基于S-T分析法的教育游戏识字课分析 |
四、基于S-T分析法的传统识字课和游戏识字课的比较分析 |
第二节 基于FIAS分析法的课堂行为分析 |
一、FIAS简介 |
二、IFIAS对传统识字课的分析 |
三、IFIAS对游戏识字课的分析 |
四、IFIAS对传统识字课和游戏识字课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课堂观察法 |
一、课堂观察法简介 |
二、课堂观察法在传统识字课和游戏识字课堂中的运用 |
第四节 成绩分析 |
一、学生成绩汇总 |
二、编制学生成绩次数分布表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一、研究对象较少 |
二、优质的教育游戏较少 |
第三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游戏化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估算”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
三、世界教学研究的需要 |
四、课堂教学本身的需要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游戏化教学的相关概念 |
一、游戏 |
二、游戏化 |
三、游戏化教学法 |
四、教育游戏 |
五、估算 |
第二章 小学数学“估算”游戏化教学相关理论及方法 |
第一节 游戏化教学案例设计的理论基础 |
一、游戏理论 |
二、沉浸理论 |
三、情境认知理论 |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二节 关于小学数学“估算”游戏化教学案例的现状调查 |
一、估算教学现状 |
二、游戏化教学现状 |
第三节 游戏化教学案例设计 |
一、教学案例设计要求 |
二、教学案例设计思路 |
三、教学案例设计原则 |
四、教学案例设计 |
第三章 小学数学“估算”游戏化案例教学 |
第一节 案例教学的前期准备 |
一、教学对象的选取 |
二、案例教学课标分析 |
三、支持游戏化教学的多媒体工具 |
第二节 案例教学的实施 |
一、明确教学目标 |
二、教学活动设计 |
三、案例教学 |
第四章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估算”中的应用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数据统计 |
一、问卷数据统计 |
二、访谈数据统计 |
第二节 效果分析 |
一、课堂观察结果 |
二、问卷分析 |
三、个案分析 |
四、教师访谈分析 |
第三节 反思 |
一、应用结果评价 |
二、小学数学“估算”游戏化教学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问卷调查(教师版) |
附录 B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问卷调查(学生版) |
附录 C 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有利于进一步明晰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提升的特殊性 |
1.1.2 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发展教学效能感的有效性 |
1.1.3 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 |
1.1.4 有利于增强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
1.1.5 有利于丰富卓越语文教师的发展路径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教学效能感 |
1.2.2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 |
1.2.3 提升策略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明确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内涵、特点与发展要求 |
1.3.2 明确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 |
1.3.3 探索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原则、思路与策略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个案研究法 |
1.4.3 行动研究法 |
1.4.4 比较研究法 |
1.4.5 问卷调查法 |
1.5 研究现状 |
1.5.1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内涵及影响因素研究 |
1.5.2 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的研究进展 |
1.5.3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作用研究 |
1.5.4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策略研究 |
1.5.5 语文教师教学效能的特殊性研究 |
1.5.6 小结 |
2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概述 |
2.1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基本理论 |
2.1.1 控制点理论 |
2.1.2 自我效能理论 |
2.2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及主要功能 |
2.2.1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构成要素 |
2.2.2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
2.2.3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主要功能 |
2.3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殊性、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及主要功能 |
2.3.1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殊性 |
2.3.2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构成要素 |
2.3.3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基本功能 |
2.3.4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提升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
2.3.5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提升的主要特点 |
2.3.6 影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提升的主要因素 |
3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3.1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发展现状调查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方法 |
3.1.3 调查结果 |
3.2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发展现状 |
3.2.1 一般教育效能意识欠缺 |
3.2.2 个人认知发展定位不明确 |
3.2.3 职业倦怠感较强 |
3.2.4 教学工作动力不足 |
3.3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
3.3.1 教师自身原因 |
3.3.2 学校层面原因 |
3.3.3 社会层面的原因 |
4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提升的主要策略 |
4.1 教师自身 |
4.1.1 在专业信念的强化中提升个人教育信念效能 |
4.1.2 提升专业能力,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效能 |
4.1.3 丰富专业知识积累,提升专业基础效能 |
4.2 学校层面 |
4.2.1 调整工作任务,减轻小学语文教师工作负荷 |
4.2.2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工作归属感 |
4.2.3 通过完善语文教师评价机制激发其教学动力 |
4.3 社会层面 |
4.3.1 通过提升语文教师的地位及待遇提高其工作幸福感 |
4.3.2 通过提供语文教学资源增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成功的可能性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7)中小学STEM教育的要素解析及其关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基础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基础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STEM教育 |
2.1.1 STEM教育的起源 |
2.1.2 STEM教育的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相关政策 |
2.2.1 国外相关政策 |
2.2.2 国内相关政策 |
2.3 相关研究及案例综述 |
2.3.1 经费及资源 |
2.3.2 空间环境 |
2.3.3 课程与教学 |
2.3.4 师资与人员 |
2.3.5 评价体系 |
2.3.6 目标 |
2.3.7 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调查背景 |
3.2 调查方法 |
3.2.1 调查方法的选用和顺序 |
3.2.2 访谈提纲设计 |
3.2.3 问卷设计 |
3.2.4 实地调研材料 |
3.3 调查对象选取 |
3.3.1 访谈调查对象选取原则 |
3.3.2 问卷调查对象 |
第4章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1 数据收集 |
4.1.1 访谈实施情况 |
4.1.2 问卷数据收集情况 |
4.2 数据分析 |
4.2.1 访谈材料质性分析——中小学开展STEM教育各要素子要素 |
4.2.2 问卷调查描述性统计 |
4.2.3 不同要素对学生兴趣与学习表现的影响 |
4.2.4 单个要素对中小学开展STEM教育其他要素产生的影响 |
4.2.5 聚类分析——要素不同情况对开展教学活动的影响 |
4.2.6 认识网络分析——中小学开展STEM教育各要素关系 |
第5章 结果讨论 |
5.1 内外政策要素及与其他要素关系 |
5.1.1 外部政策 |
5.1.2 内部政策 |
5.2 目标要素及与其他要素关系 |
5.2.1 行政目标 |
5.2.2 学生目标 |
5.2.3 教师目标 |
5.3 经费资源要素及与其他要素关系 |
5.3.1 经费来源 |
5.3.2 资源 |
5.4 空间环境要素及与其他要素关系 |
5.4.1 虚、实空间 |
5.4.2 配备工具材料 |
5.5 课程活动要素及与其他要素关系 |
5.5.1 校内STEM课程 |
5.5.2 其他校内STEM活动 |
5.5.3 课后活动 |
5.6 师资人员作用及与其他要素关系 |
5.6.1 学校教师 |
5.6.2 其它人员 |
5.7 评价体系要素及与其他要素关系 |
5.7.1 教学评价方法 |
5.7.2 教师考核办法 |
5.7.3 整体评价 |
5.8 要素关系模型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局限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小学STEM教育开展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2 教师版问卷结构 |
附录3 学校版问卷结构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微课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一、微课与小学美术教学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
(二)小学美术教学的概念及特点 |
(三)微课对于小学美术教学的价值 |
(四)相关理论基础 |
二、微课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研究 |
(一)微课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需求性分析 |
(二)关于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三、微课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实践研究 |
(一)微课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设计原则 |
(二)微课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不同领域的实践研究 |
四、微课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
(一)微课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的合理化建议 |
(二)微课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
(三)微课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的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儿童哲学与国家课程的融合研究 ——以英国Key Stage1-4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有关儿童哲学内涵界定的研究 |
(二)有关儿童哲学诞生历史的研究 |
(三)有关儿童哲学各地发展的研究 |
(四)有关英国儿童哲学以及面临挑战的研究 |
四、概念厘定 |
(一)儿童哲学 |
(二)英国国家课程 |
(三)Key Stage(关键阶段) |
五、研究问题与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英国儿童哲学的理论阐释 |
一、英国儿童哲学的前提解读 |
(一)何为哲学 |
(二)何以为教 |
(三)贯穿学科的哲学之思 |
二、英国儿童哲学的理论基础 |
(一)苏格拉底方法 |
(二)洛克经验论 |
(三)杜威实用主义思想 |
(四)罗素的儿童哲学观 |
(五)维果茨基社会构建主义理论 |
第二章 英国儿童哲学的发展图景 |
一、英国儿童哲学的发展背景 |
(一)经济背景 |
(二)政治背景 |
(三)教育背景 |
二、英国儿童哲学的发展历程 |
(一)“移植”与“转化”:英国儿童哲学的早期实践 |
(二)转向“多元能力”:英国儿童哲学的本土化改进 |
(三)“环抱”国家课程:转向学科的浸入式教学 |
三、英国儿童哲学的发展特色 |
(一)普设研究机构 |
(二)重视故事开发 |
(三)强调绘本应用 |
(四)创新教学方法 |
第三章 儿童哲学与英国国家课程的融合探析 |
一、英国国家课程设置 |
(一)理念思想与课程目标 |
(二)学段结构与学科设置 |
(三)学科定位与课程内容 |
(四)评价体系与考试制度 |
二、英国国家课程的关注转向 |
(一)课程理念上从关注“公民培养”转向“全面育人” |
(二)课程内容上从关注“专业技能”转向“学科素养” |
(三)评价方式上从关注“知识分层”转向“刚柔并济” |
(四)课程实施和管理上转向追求兼顾“公平与效率” |
三、儿童哲学对国家课程的促进作用 |
(一)实现国家课程理念的育人价值 |
(二)推动国家课程目标的转化落实 |
(三)促使国家课程内容的更新发展 |
(四)能改进国家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
第四章 儿童哲学与英国国家课程的共生发展 |
一、儿童哲学与英国国家课程的关系 |
(一)共生形态 |
(二)融合趋势 |
二、儿童哲学与英国国家课程的实践融合 |
(一)目标导向 |
(二)能力培养 |
第五章 英国国家课程视域下的儿童哲学实践 |
一、结合国家课程学科思想的儿童哲学课程——以小学KS1-2 为例 |
(一)儿童哲学课程与英国国家课程的结合形式 |
(二)单独设立的儿童哲学课程具体实施 |
(三)小学KS1-2 儿童哲学独立课程分析 |
(四)英国儿童哲学课程与国家课程联结特征 |
二、结合儿童哲学思维的国家课程——以中学KS3-4 为例 |
(一)英语科目 |
(二)数学科目 |
(三)科学科目 |
(四)儿童哲学与英国国家课程相结合的关注重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四、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浅谈小学计算机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高学段学生语文线上补习调查研究 ——以石家庄市B小学为例[D]. 薛兵.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2)
- [2]教育游戏在农村小学第一学段识字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 雷方圆.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基于游戏化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估算”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D]. 侯虹帆.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5]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策略研究[D]. 郭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7]中小学STEM教育的要素解析及其关系探究[D]. 何沣燊.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8]微课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D]. 马岚.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9]儿童哲学与国家课程的融合研究 ——以英国Key Stage1-4为例[D]. 杨落娃.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对当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 汤琳. 深圳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