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黄月枝[1](2021)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和教学测评的设计方面均有其独特的见解。特别是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方面将知识合理分类,对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的厘定更是制定了一套详细描述目标的通用词汇,并且结合了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然而与教育目标分类学相关的研究多数集中于“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上,很少有将该理论应用于具体学科解决“怎么办”的问题。鉴于此,笔者尝试将该理论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并选取具体章节内容进行样例介绍,探讨其在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本研究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研究背景、意义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在本论文的写作之中除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外,选取的其他理论作为参考和指导,以期能对本研究起有效指导作用。第三部分论述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内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两个维度: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由此形成一个二维分类表,说明了其在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中运用的必要性,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通过对存在问题的探究和分析,找准定位,对症下药,改进教学设计质量。第五部分则阐述在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中使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所要遵循的原则,以期能更好的运用该理论指导实践。第六部分则分析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测评的开展这几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方法,为教学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并且选取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某一章节,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进行初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实际应用,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和教学测评的设计以及三者的一致性对该章节进行了详细的设计。第七部分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对分类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通过硏究发现,教育目标分类学能有效指导初中历史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设计,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蒋飞燕[2](2021)在《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文中研究指明鸦片战争之后,我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地社会,处于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的悲惨局面。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难题与历史使命。为此,中国人民历尽艰难,进行了伟大卓绝的探索与抗争。在救亡图存和复兴民族的探索过程中,中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人们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试图以科学救国,以科学实现民族的复兴。这一时期,“科学”被赋以了极大的期待。在当时中国人的眼中,科学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它不仅意味着可以制造坚船利炮,可以富国强兵,还意味着可以用以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由此,当时的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科学价值观,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中国人价值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指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特殊时代里,中国人在以“科学”救亡图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科学的价值观念、价值思想、价值理论体系。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落后贫困时期,科学并不发达,科普程度也十分有限,当时社会各阶层状况又复杂多样,很难一一分类加以研究,只能将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的科学价值观作为典型代表加以研究。具体而言,选取的代表人物有梁启超、张君劢、胡适、蔡元培、丁文江、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等。研究认为,他们的有关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起,“赛先生”和“德先生”逐渐广为人知,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例如,当时的“科玄论战”对当代中国人仍然影响重大。1949年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通过论战、宣传、教育等,使广大民众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认知和认同。1915—1949年期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向当代演进重要而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之加以研究,对了解把握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于继续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国梦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915—1949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形成,除了借鉴和基于西方科学价值观之外,还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同时还赋予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回应“救亡图存”和“自强保种”时代使命的价值期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价值观主要以文化科学价值观和制度科学价值观为主。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因此多种科学价值观并存。除了上述两种之外,主要还有以下三种:其一是以西方近代科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其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其三是以新儒家哲学为代表的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注重科学的工具性仍是这个时期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一个主要特点。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期间的先进知识分子看重科学具有反对封建迷信、启蒙民众思想乃至变革社会制度的作用,相应的科学价值观在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轨迹主要是中国人以“科学”作为利器,探索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走向民族复兴道路的过程。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演变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那就是当时中国人以科学为基础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加以重新解读和选择,从而对自己国家的整体价值观、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加以重新选择。其中,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中华民族“经世致用”等文化传统观念,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形成和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之明显地兼备了两者的特点。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历史经验证明,要使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必须经过相应的教育才能达成;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前后时代之间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从五四新文化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继承发展而来,而且,在当代,这种价值观还在不断演进之中。通过梳理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进及其得失,我们可以发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处于新时代的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启示意义。
路明[3](2021)在《近代学制视野下高等艺术教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晚清社会积贫积弱,文化和教育的危机对于中华民族堪为灾难。挽救危亡的根本集中到教育变革之上。学制作为教育变革的对象首当其冲。象征新学的学制系统为教育近代化的建立奠定了制度基础,中国的近代高等艺术教育体系也由此开始逐步建立起来。同时,学制也是在时代背景之下的一个变量的建设过程。作为本文研究高等艺术教育的原点,围绕学制的建立、更迭、废止、重塑、优化等问题展开研究,着重探讨其发生、发展对于高等艺术教育的引导和影响。本文研究以近代由国家主导设计的《壬寅学制》(1902年)、《癸卯学制》(1904年)、《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壬戌学制》(1922年)四部学制为基本脉络(见附录)。以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作为研究开端,至1949新中国成立作为本文陈述和讨论的基本时间逻辑。可以说,在学制的建立过程中,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在制度化建设上经历了学习泰西、师法日本、借鉴美国的演变历程,复杂多变的时局也是促成每一次抉择和转换的历史背书。本文考察的高等艺术教育指涉三大场域,其一是晚清尚未有学制建立时的实业学堂教育,通过对各类实业学堂相关图绘课程的考察,初步建立起高等艺术教育的最初面貌,其中以福建马尾船政学堂为考察中心;其二,依据晚清陆续推出的两个学制,在学制指导下的相关制度规约中梳理出以两江师范学堂为考察中心的早期图画手工教育;其三是民初学制的建立与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学校艺术教育的完善,以上海美专、北京美专和杭州艺专为考察中心,兼论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学系的师范艺术教育。四部学制确立了从军工学堂的“图绘”到高等师范学堂的“图画手工”,再到高等学校的“专业教育”,考察在这个视阈中的高等艺术教育的自我生长与不息变动,总结出一些经验与反思,为当代中国的高等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启示和参考。
邹欢欢[4](2021)在《李鸿章与守旧派互动研究(1861~1895)》文中指出1840年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中国不得不面对“千年变局”,清政府内部也不得进行“救亡图存”的抗争。在鸦片战争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应对当时的危机局面,清政府内部官僚群体进一步产生了很大分化。1861年“洋务运动”爆发,洋务派官员以求强、求富为目标,力图使中国在实力上追赶西方各国,李鸿章是这一官僚群体中较为突出的人物,他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整个洋务群体的思想行为特征,李鸿章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的方式改变中国目前落后的情况。但是冲突也随之产生,李鸿章作为整个洋务官僚集体的重要组成人物,与当时和洋务派官员分庭抗礼的守旧派官僚在诸多方面的主张存在分歧,因而遭到了很大一部分顽固守旧势力的反对。守旧派官僚大多出身于科甲正途,饱受儒学熏陶,有非常强烈的卫道意识,思想较为封闭,在对待洋务这一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新生事物上,他们采取十分警戒的态度,所以在洋务新政进行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对于洋务官员进行弹劾驳正,一旦洋务建设产生弊端,这些弊端就成为了守旧派官员重点弹劾的依据。在洋务建设的过程中,李鸿章与守旧派官僚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上,以及洋务企业创办、海防建设、铁路建设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思想行为表达。以李鸿章作为一个切入点,对比他与守旧派官僚集团在文化、教育、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行为差异,以此来探究他与守旧派官僚的关系和立场。同时,李鸿章与守旧派官僚在洋务运动时期的论争对晚清政局和晚清社会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周莉[5](2021)在《钟天纬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主要围绕钟天纬的教育思想展开进行。通过简述钟天纬的生平,其所处时代的军事、经济、教育、思想文化背景,以及其政治思想、文化思想、宗教观为论述其教育思想的内容做铺垫,着重介绍了他对科举制度的看法、军事教育思想以及普通教育思想,最后评价钟天纬的教育思想。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论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案设计。通过资料梳理发现,缺乏对于钟天纬教育思想整体研究和全面性的评价,研究具有空间。第二部分是钟天纬的生平。主要介绍了钟天纬与西学的缘分,坎坷的仕途,以及其教育实践活动。第三部分是钟天纬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本章首先从军事、经济、教育、思想文化这四个角度分析了钟天纬所处的时代背景,再从其政治观、文化观以及宗教观三个角度入手,分析其教育思想的理论背景。第四部分是钟天纬教育思想的内容。主要介绍钟天纬在洋务运动时期提出的教育主张,分析他的军事教育观、商船教育观、学校教育观、社会教育观、留学教育观以及其对于科举制度的态度。第五部分是钟天纬教育思想的评价。主要分析钟天纬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王爽[6](2021)在《混合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大庆市第五十七中学为例》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究混合式教学在初中历史学科中的应用。主要从混合式教学应用的基础、在大庆市第五十七中学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学后的反思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论证混合式教学在初中历史学科中的应用。最终得出实践结论、存在的不足以及相关思考。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线上教学”逐渐成为了新的教育形态,但其弊端也逐渐显现,故其并不能取代传统教学。而混合式教学模式则能将传统教学与线上教育有机结合,有望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正文论述了混合式教学的应用基础。主要从理论基础和线上教学的实践基础两方面进行论述,通过对比传统教学和线上教学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阐明混合式教学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混合式教学在大庆市第五十七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本研究以七年级某班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混合式教学,针对研究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流程,并通过调查问卷、教师课堂观察等评价方式反馈教学成果,得出相应结论。最后针对混合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应用的反思。梳理了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反思了存在的不足,并总结出了具体的教学实施建议。
刘菁菁[7](2021)在《中国近代工厂学徒社会流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鸦片战争后,我国领土、关税、贸易主权遭到严重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强烈冲击,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忧外患的局面促使一批眼光较为敏锐的知识分子探寻摆脱社会困境之策,他们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我国近代工业。学徒制作为我国传统的职业技能传授和培养制度,为我国近代工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本研究通过运用文献法和历史分析法研究近代工厂学徒的社会流动情况,探寻学徒制对当时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意义,以及对学徒个人发展的作用。本研究总体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中国近代工厂学徒社会流动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概念界定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概况,包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背景,以及推动近代工业发展的三股主要力量,有洋务运动时期官办工厂、外资在华工厂和民族资本工厂。第三部分是中国近代工厂学徒制的形态,包括近代工厂学徒制的背景、洋务运动时期官办工厂学徒制、外资在华工厂学徒制和民族资本工厂学徒制。第四部分是中国近代工厂学徒社会流动,包括四种情况,第一种是大多数学徒学成后成为产业工人,洋务运动时期官办工厂学徒半数以上被淘汰,民族资本工厂和外资在华工厂大多数学徒满师后成为普通工人,第二种是官办工厂少数学徒成为近代工业发展的标志性人物,第三种是部分学徒满师后成为管理人员,第四种是少部分学徒满师后成为工厂主。第五部分是结论,论述了近代工厂学徒制培养的有效性,学徒通过学徒制掌握了技能和经验为创业提供了条件,近代工厂学徒制培养了学徒的企业精神。与西方工业革命不同,我国近代工业是伴随着外国资本入侵而来的,学徒制在近代工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代工厂学徒制推动了我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保障了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供给和技术传承,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培养了一部分技能型人才。同时,学徒通过近代工厂学徒制不仅掌握了技能,还学习了管理经验,成长为产业工人、管理人员、工厂主、技术专家或者企业家,实现了个人发展。
周小渟[8](2021)在《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文中认为英语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国际通用语,其传播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在中国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交流必然带来语言的碰撞。鸦片战争爆发后,中英语言激烈碰撞,社会动荡与大批西人的到来使晚清社会西学东渐之风盛行,英语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因此,晚清时期可以被看做英语在中国大规模传播的起始阶段。目前学界对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研究往往聚焦于教育教学和西学东渐,偶有涉及中英语言接触,但信息比较零散,未有针对此阶段的英语传播进行的系统分析与归纳。本研究基于对“史料”与“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借助语言学、历史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以晚清社会为时代背景,以路径、动因、影响及规律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总结这一阶段英语传播的状况和效果,力图建构语言传播的研究模式。具体研究问题如下:一、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路径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语言传播机制?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传播机制是如何产生的?最终效果如何?三、英语在中国晚清社会的传播揭示了哪些语言传播规律?对当下中国的语言政策与规划有怎样的启示和借鉴?语言传播具有社会性,对某一时期某种语言传播进行研究需采用跨学科视角。本研究以库柏语言传播变量、夸克语言传播模式和语言选择主义为理论框架,建构由路径、动因、影响、规律构成的语言传播研究模型,对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进行较全面的探讨。笔者通过文献爬梳,整理出大量与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相关的原始资料(包括奏折、地方志等史料汇编和当时出版的中英文报纸等)、近代着作(包括晚清时期英语传播过程中亲历者的着作及其它相关着作)以及当代论着(包括期刊论文、专着等)。以质性研究为方法,同时利用史料进行相互佐证,从中提取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如下:首先,受晚清时期历史背景影响,英语在当时中国社会的传播主要由来华西人群体及晚清政府洋务派群体主导。其中,来华西人主要指“英美传教士群体”和“英美商人群体”。“英美传教士群体”主导的英语传播活动集中在教会教育与翻译出版上,体现了传播的文化路径;而“英美商人群体”受经济利益驱动,引导以商务英语教学为主的民间教育机构的创办,促使中西交往中产生了“皮钦英语”这种语言变体,显露出经济对语言传播的影响。晚清政府洋务派则通过政府支持,从政治层面推动了英语在中国社会的传播。由不同群体主导的文化、经济、政治传播路径共同构成了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机制。其次,语言传播的主体是人,人们基于生活环境刺激产生不同的动机与目的,做出语言传播行为。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的主导群体与被主导群体在当时环境影响下,或主动或被动地传播英语,导致以文化、经济、政治为路径的传播机制的产生。最终促使中文吸收了大量英语外来词,在促进汉语语法研究完善的同时,为民国时期外语教育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经验,给后世带来了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双重影响。最后,晚清时期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下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传播的一般规律。(一)英语在晚清外语传播中一家独大的局面体现了语言传播中的竞争规律;(二)晚清来华西人群体在缺乏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不断进行传播路径的调整,这体现了语言传播中同样存在着“路径依赖”规律;(三)当时的英语传播对后世的影响说明了语言传播由下及上,再到由上及下的受众规律;(四)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在文化、经济、政治层面既平行又交互的传播规律。综上所述,晚清时期不同群体受客观环境与自身目的驱使,通过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主导了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对后世中国的语言和社会产生了影响,并揭示了一定的语言传播规律。这就提醒我们,我国在制定汉语推广政策时应注意外语竞争和受众规律的影响,利用“路径依赖”规律,制定适用于目的国的汉语传播政策。期望该研究能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史洋[9](2021)在《近现代江南地区私立艺术学校教育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我国近现代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私立艺术学校教育变迁为考察对象,目的是探寻作为近代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私立艺术学校,在近现代艺术教育历史进程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其研究过程关注私立艺术学校与公立艺术学校教育之间互补的紧密关系,通过“肇始”开篇,阐述近现代私立艺术学校教育的兴起缘由与发生发展;进而围绕“立存”展开论述,着重讨论私立艺术学校教育制度的“归化”,即对近半个世纪私立艺术学校办学机制关乎“道统”问题的历史纠葛给予事实明辨;以“运转”为线索,针对私立艺术学校教育的多元机制,展开多方面多层次的阐释;推出“突围”主题,重点揭示长达半个世纪私立艺术学校本土化教育的抉择,表明私立艺术学校顺势而为但又艰辛的办学历程,而这恰恰是这一段历史时期私立艺术教学校办学的重要特点。进入20世纪下半叶,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面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方针下,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进程,教育主权收归国有,此时私立艺术学校教育的历史退场成为必然。如是,以“回望”为主旨的结论性阐述,贯通历史发展的多重脉络,为我国近现代百年艺术教育史的书写补上至关重要的篇章而使之完整。与此同时,本文在对近现代江南地区私立艺术学校教育变迁进行探究外,亦试图通过分析我国近现代艺术教育历史的多层次背景,进一步阐明作为我国近现代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私立艺术学校教育,在整个艺术教育历史进程中的特殊贡献,突出其作为公立艺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在平衡近现代各种艺术教育力量中所发挥的中坚作用。
张冬平[10](2021)在《致用、觉民与宣传:晚清时期阅报组织的历史演进(1860-1911)》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近代新闻事业诞生于风雨飘摇的晚清时期,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近代报刊之功效、扩大其影响力,阅报组织应运而生。阅报组织甫一诞生,便与晚清之时局相互扭结、纠缠在一起。本研究在广泛搜集晚清时期关于阅报组织史料的基础上,主要从历时的角度重点考察了晚清时期阅报组织的历史演进过程,并对其作了阶段性的呈现,最后从近代化的视角对其历史转变及贡献进行审视。根据对阅报组织自身演变的阶段性划分,本文正文将从四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前夕处于孕育萌发阶段的阅报组织的目的追求、运行特点等。研究发现,此时期总理衙门、两江总督衙门等清廷官衙内阅报之处是为了打探西方与华的通商、军事、外交等情报信息而设。而以格致书院、博闻书院为代表的外国人书院内设立的阅报室、看书处,实为传播西方所谓的格致造物、制器尚象之法等物质文明。此时阅报组织都强调实用,是为了“致用”而存在的,同时都是服务于社会精英阶层的。第二部分通过考察维新变法失败后至1906年清政府颁布《学部奏定劝学所章程》而将阅报组织纳入政治管理之下的这一时段阅报组织的特点、追求,发现此时出现了民办和官办两类阅报组织,但无论是民办还是官办,皆是面向社会各阶层开放的,都强调思想文化层面开风气、牖民智的社会启蒙目标。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从清政府将阅报组织纳入政治体制至清廷覆亡期间阅报组织的创设目的及其运作过程。此期出现了分属清政府、一般民间力量和革命党的三类阅报组织。前两类阅报组织在清政府的统治之下,承担着为晚清政府推行预备立宪的新政改革而宣传、鼓吹的任务,而革命派人士所设立的阅报组织则是以此为“幌子”暗中进行革命思想的宣传及组织动员。故此时的阅报组织已然化为政治的附庸,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第四部分从近代化的视角对阅报组织在晚清约半世纪的演变历程进行审视,发现其在阅读对象、阅报方式、创设目的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转变,且阅报组织对于晚清社会的阅读近代化、思想观念近代化、社会教育近代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总之,通过分析本文发现自1860年代阅报组织萌发直至清廷覆亡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随着时势变迁,阅报组织显示出阶段性的特征和追求,并逐渐为政治势力所控制。阅报组织的演变和时代紧密相连,晚清之时的历史激荡随时都会掀起阅报组织的升沉翻覆,反之阅报组织亦对晚清社会时局推波助澜。阅报组织的发展历程和演进轨迹正与中国社会近代化相和合,二者互相缠结、互相作用,由此可管窥晚清社会的复杂面向。
二、浅析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研究进展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2.教学设计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案例分析法 |
3.实证研究法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理论基础 |
(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泰勒原理 |
(四)迪克凯瑞教学设计理论 |
三、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内容及教学运用的必要性 |
(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内容 |
1.知识维度 |
2.认知过程维度 |
(二)应用的必要性 |
1.有助于制定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
2.有助于设计可检验的教学设计 |
四、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存在问题 |
1.教学目标设置偏重的识记与掌握 |
2.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不相匹配 |
3.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
(二)原因分析 |
1.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局限 |
2.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能力缺乏 |
3.应试教育的影响 |
五、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历史教学设计应用原则与建议 |
(一)应用原则 |
1.切实性原则 |
2.循序渐进性原则 |
3.主体性原则 |
(二)实施建议 |
1.明晰所要达成的认知水平层次 |
2.结合实际确定适用范围 |
3.增加情感领域目标测评 |
六、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历史教学设计应用的策略与样例设计 |
(一)应用于教学目标制定的策略 |
1.分析教材内容,对教材知识进行分类 |
2.依据课程标准,确定目标的行为动词 |
3.知识维度与认知过程结合,制定教学目标 |
(二)应用于教学活动的策略 |
1.分析初中历史知识,建立知识分类表 |
(1)初中历史知识的分类 |
(2)知识分类表设计 |
2.对不同历史知识类型的教学处理 |
(1)初中历史事实性知识的教学对策 |
(2)初中历史概念性知识的教学对策 |
(3)初中历史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对策 |
(4)初中历史元认知知识的教学对策 |
(三)应用于教学评价的策略 |
1.在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 |
(1)确立评价目标 |
(2)制定评价方案 |
(3)实施评价 |
2.在作业、测验题编制中的应用 |
(1)编制历史测试试题 |
(2)分析测评结果,进行教学反思 |
(四)样例设计介绍与分析 |
1.应用于教学目标制定的案例 |
2.应用于教学活动的案例 |
3.应用于教学评价的案例 |
4.一致性程度与分析 |
七、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初一历史课堂教学现状问卷调查 |
致谢 |
(2)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需 |
(二)科学价值观理论发展之需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三、概念界定 |
(一)科学 |
(二)价值和价值观 |
(三)科学价值观 |
(四)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五)分期说明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1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 |
(一)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
(二)近代科学价值观范式的转向 |
(三)科玄论战与科学万能观念的胜利 |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理论渊源 |
(一)中国传统的科学价值观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价值观 |
(三)西方的科学价值观 |
第2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 |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文化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 |
(一)制度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第3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一、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 |
(一)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二、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 |
(一)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三、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 |
(一)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第4章 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轨迹和内在逻辑 |
一、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点 |
(一)始终与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探索紧密相联 |
(二)“科学”与“技术”混淆并存且“重术轻学” |
(三)重科学的工具性而轻科学精神 |
二、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主要轨迹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三、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内在逻辑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促进了科学价值观的演变 |
(二)科学价值观的演变渗透了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精神 |
(三)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观照了救亡图存的科学诉求 |
第5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立场和当代启示 |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
(一)坚定人民立场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 |
(二)坚持唯物史观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正确出路 |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当代启示 |
(一)科学价值观的成熟与完善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
(二)正确科学价值观的树立必须经过理论与实践教育 |
(三)科学的精神价值观需要进一步培育与强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3)近代学制视野下高等艺术教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基本思路及意义 |
第一章 学制的前奏:晚清学堂教育勃兴 |
第一节 “中体西用”思想与施策 |
第二节 近代学堂的开蒙与兴起 |
第三节 学堂教育与学校教育之辩 |
第四节 以福建船政学堂为代表的图绘课程考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学制萌发:晚清图画手工教育发轫 |
第一节 日本艺术教育改革与引介 |
第二节 废旧立新与《壬寅学制》的初创 |
第三节 《癸卯学制》与近代学校艺术教育制度的确立 |
第四节 以两江师范学堂为代表的师范艺术教育考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学制更迭:民初高等艺术教育拓进 |
第一节 《壬子癸丑学制》的承续 |
第二节 美国学制影响下的《壬戌学制》 |
第三节 近代美育思想对学制的推动 |
第四节 近代艺术教育家的践行与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学制推广: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探索 |
第一节 不息变动的私立上海美专 |
第二节 首创美术专门教育的国立北平艺专 |
第三节 兼容并包的国立杭州艺专 |
第四节 师资养成的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学制审视:近代学制对高等艺术教育的影响与作用 |
第一节 近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历史使命 |
第二节 学制规约下的高等艺术教育发展路径 |
第三节 近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历史回音 |
第四节 近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反思与启迪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李鸿章与守旧派互动研究(1861~189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相关史料集 |
(二)相关着作 |
(三)相关文章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守旧与开新 |
第一节 洋务运动时期守旧思想溯源 |
(一)明末清初守旧思潮的产生 |
(二)洋务运动时期守旧思潮的发展 |
第二节 李鸿章从传统士人到开新者的转变 |
(一)传统士人的仕途思想 |
(二)以军旅而开新 |
第三节 守旧派官僚集团在洋务运动时期的演化 |
第二章 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与守旧派官僚在洋务建设中的对立与论争 |
第一节 李鸿章任职北洋大臣前 |
(一)洋务发轫阶段文化观念上的分歧 |
(二)文化冲突中的具象表达——同文馆建设中的官员立场研究 |
第二节 李鸿章执政北洋大臣时期 |
(一)洋务留学教育的发展 |
(二)筹办海防,各业并举 |
(三)洋务改革中的“求富”篇章:轮船招商局的建设 |
(四)铁路建设的樊篱 |
第三章 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与守旧派官僚的论争对晚清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滞后:社会进步的延误 |
第二节 前进:促进社会进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钟天纬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 研究方案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钟天纬的生平 |
第一节 与西学的不解之缘 |
第二节 坎坷的仕途 |
第三节 教学实践活动 |
第二章 钟天纬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军事背景 |
二 经济背景 |
三 教育背景 |
四 思想文化背景 |
第二节 钟天纬教育思想的思想基础 |
一 封建专制的批判者——初步的民主思想 |
二 崇尚科学之精神——推崇“格致”思想 |
三 儒家文化的批判者和拥护者——批判性继承儒术 |
第三章 钟天纬教育思想的内容 |
第一节 破旧立新,培养新式人才 |
一 对科举制度的曲折批判之路 |
二 建武备学堂,培养新式军事人才 |
三 设商船学堂,培养新式商船人才 |
第二节 批判选择儒家文化,注重社会道德教育 |
第三节 重视普通教育,以为国家富强之根本 |
一 建立新式学制系统,以为国家之根本 |
二 重小学教育,以为教育之基石 |
三 创设新法教授,重视教学效果 |
四 创编教材,新旧融合的教育内容 |
第四节 建立师范学堂,培育新式教师 |
第五节 重留学与游历,以储人才,广国民见闻 |
第四章 钟天纬教育思想的评价 |
第一节 以中学为核心,培养“格致”中国人 |
第二节 引进西方先进理念与批判继承儒家文化相结合 |
第三节 关注弱势群体教育,初显全民教育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混合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大庆市第五十七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混合式教学应用的基础 |
一、混合式教学及相关概念 |
(一)混合式教学 |
(二)线上教学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人本主义理论 |
(三)认知主义理论 |
三、实践基础 |
(一)应用实践的可能性 |
(二)现有教学模式对比分析 |
第三章 大庆市第五十七中学历史学科混合式教学探索 |
一、校情学情分析 |
(一)学校概况 |
(二)历史课程学习现状 |
(三)学生特点 |
二、教学实践流程 |
(一)课前知识学习 |
(二)课上知识内化 |
(三)课后巩固提升 |
三、以《洋务运动》为例的混合式教学案例 |
(一)导入新课 |
(二)线上学习部分 |
(三)线下学习部分 |
四、教学效果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二)分析调查问卷结果 |
(三)考试成绩分析 |
(四)教师自我分析 |
第四章 初中历史混合式教学应用的思考 |
一、教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
二、教学实施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
附录2 《初中历史混合式教学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7)中国近代工厂学徒社会流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概念界定 |
1.3.1 工厂学徒制 |
1.3.2 社会流动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历史分析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概况 |
2.1 背景 |
2.2 洋务运动时期官办工厂 |
2.3 外资在华工厂 |
2.4 民族资本工厂 |
第3章 中国近代工厂学徒制的形态 |
3.1 背景 |
3.2 洋务运动时期官办工厂学徒制 |
3.3 外资在华工厂学徒制 |
3.4 民族资本工厂学徒制 |
第4章 中国近代工厂学徒社会流动 |
4.1 大多数学徒学成后成为产业工人 |
4.1.1 洋务运动时期官办工厂学徒半数以上被淘汰 |
4.1.2 民族资本工厂、外资在华工厂大多数学徒满师后成为普通工人 |
4.2 官办工厂少数学徒成为近代工业发展的标志性人物 |
4.3 部分学徒满师后成为管理人员 |
4.3.1 洋务运动时期官办工厂部分学徒满师后成为领班、头脑等管理人员 |
4.3.2 外资在华工厂部分学徒满师后成为领班、头脑等管理人员 |
4.3.3 民族资本工厂部分学徒满师后成为领班、头脑等管理人员 |
4.4 少部分学徒满师后成为工厂主 |
第5章 结论 |
5.1 近代工厂学徒制培养的有效性 |
5.2 近代工厂学徒通过学徒制掌握技能和经验为创业提供了条件 |
5.3 近代工厂学徒制培养了学徒的企业精神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论文结构 |
1.研究问题 |
2.论文结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 |
1.研究方法 |
2.理论基础与认识依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回顾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1.英语传播 |
2.晚清时期 |
3.晚清时期传教士 |
第二节 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
1.国外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
2.国内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晚清以前英语传播回顾 |
第四节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研究 |
1.晚清社会传教士的相关研究 |
2.晚清社会翻译情况的相关研究 |
3.晚清社会近代化教育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文化路径 |
第一节 传播的文化背景 |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传教士 |
第三节 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
1.前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
2.后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
第四节 翻译出版与英语传播 |
1.翻译机构与英语传播 |
2.报刊出版与英语传播 |
第五节 传教士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文化特征 |
1.双向语言文化传播 |
2.群体性书面语传播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经济路径 |
第一节 传播的经济背景 |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英美商人 |
第三节 民间英语培训机构与英语人才培养 |
第四节 “皮钦”英语与英语传播 |
第五节 英美商人主导的英语传播的经济特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政治路径 |
第一节 传播的政治背景 |
第二节 传播主体:晚清政府洋务派 |
第三节 近代化教育与英语传播 |
1.三类新式学校与英语传播 |
2.官派留美与英语传播 |
第四节 翻译活动与英语传播 |
1.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西学传播 |
2.京师同文馆翻译活动与译员培养 |
第五节 洋务派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政治特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规律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外来语言传播竞争激烈 |
1.其他外语的传播情况 |
2.影响外语竞争的因素 |
第二节 路径依赖及其体现 |
1.路径依赖及其内涵 |
2.英语传播路径依赖 |
第三节 英语传播中人的因素 |
1.晚清来华西方人 |
2.晚清政府洋务派 |
3.个体被动传播者 |
第四节 传播受众:底层-精英-群众的传播模式 |
第五节 文化、经济、政治层面的平行交互传播 |
第六节 英语在中国传播带来的影响 |
1.对汉语的影响 |
2.对社会的影响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局限及启示 |
第一节 主导性局限及表现 |
1.来华西人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
2.洋务派们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 |
1.应对传播中的竞争现象 |
2.注重主导者的路径依赖 |
3.尊重受众传播相关规律 |
4.结合“场论”防范预警 |
第三节 对外语政策与规划的启示 |
1.应对英语的语言霸权 |
2.提高中华文化自信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第一节 结论与贡献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9)近现代江南地区私立艺术学校教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本文针对性研究 |
三、相关概念解释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目的与意义 |
六、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肇始——近现代私立艺术学校的兴起 |
第一节:私立艺术学校萌发的背景 |
一、私学教育的历史渊源 |
二、近代私立艺术学校教育的面貌 |
第二节:进步思潮对私立艺术教育的推动 |
一、洋务运动推动下的艺术与技艺专门教育 |
二、私立艺术学校与美育思想传播 |
第三节:蓬勃发展的私立艺术学校教育 |
一、私立艺术学校的普及与推广 |
二、学制转变对私立艺术学校产生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立存:私立艺术学校教育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多元办学资源影响私立艺术学院的性质 |
一、私立教育制度构成的历史渊源 |
二、教学资源的调整与“归化”之路 |
第二节:多方力量影响下私立艺术学校的发展 |
一、维新派开启私立艺术学校发展之路 |
二、同类教育性质的教会学校出现与扩张 |
三、私立学校逐步“官学”化 |
第三节:从社会作用看私立学校走向道统 |
一、公立与私立及教会学校的教育平衡 |
二、私立艺术学校是新兴美育教育的实践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运转:私立艺术学校发展的机遇与困境 |
第一节:政策制度给予私立艺术学校发展空间 |
一、晚清新学影响下的私立艺术学校基本面貌 |
二、私立艺术学校教育与教学制度的完善 |
第二节:私立艺术学校的管理机制 |
一、专门学校令的颁布与促进私立艺术学校教育 |
二、私立艺术学校的办学应对措施 |
第三节:私立艺术学校遭遇的困难 |
一、战时教育中的私立艺术学校办学特点 |
二、私立艺术学校的艰难维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突围:私立艺术学校本土化教育的左右抉择 |
第一节:借鉴域外:公立学校教育模式的形成 |
一、取师日本:洋务派的优选途径 |
二、效法美国: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 |
三、学习苏联:新中国学制的确立与教育变革 |
第二节:从教授技能到传播美育:专业课程教学观念的成熟 |
一、面向市场的商业技能传授 |
二、美育在私立艺术学校中的推广 |
第三节:不自觉到自觉:私立艺术学校自身特色教育模式的探索 |
一、艺术理论教学得到重视 |
二、学报校刊对艺术教育本土化的推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回望:私立艺术学校历史性退场解读 |
第一节:新中国初期对私立学校的逐步改造 |
一、以俄为师,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教育改造 |
二、影片《武训传》批判,成为教育改造的引爆点 |
第二节:私立与教会立学校的公立化转变 |
一、教会学校的合并与改造 |
二、私立艺术学校的逐步退场 |
第三节:私立学校艺术教育的延续 |
一、私立艺术学校的思想改造 |
二、私立艺术学校的人才流向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重要近现代教育文献选摘 |
附录二:近现代江南地区私立艺术学校概况统计(1912-1949) |
附录三:1912-1949 出版艺术理论专着统计表 |
附录四:为论文搜集资料的访谈选编 |
致谢 |
(10)致用、觉民与宣传:晚清时期阅报组织的历史演进(1860-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背景与问题意识 |
2.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3.研究意义与价值 |
4.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5.研究方法与具体设想 |
第一章 读以致用:管窥实务新知的知识窗口 |
1.1 阅报组织的孕育与萌发 |
1.2 打探海外情报:清廷官衙附设阅报组织的现实诉求 |
1.2.1 总理衙门附设的阅报之处 |
1.2.2 两江总督衙门附设的阅报之所 |
1.3 宣扬格致艺学:洋人书院附设阅报组织的设立鹄的 |
1.3.1 格致书院之“看书处” |
1.3.2 厦门博闻书院之阅读室 |
1.4 萌发时期阅报组织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
第二章 开风气、牖民智:以启迪民智、输入文明为鹄的 |
2.1 阅报组织大众化:成熟形态出现及其繁荣发展 |
2.2 输入文明、开濬智识:民间阅报组织的启蒙重任 |
2.3 捐除晦昧、启发神智:官办阅报组织的开智追求 |
2.4 自由发展时期阅报组织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探析 |
第三章 政治宣传:不同政治力量的思想文化阵地 |
3.1 阅报组织政治化:清政府与革命派的宣传阵地争夺 |
3.2 共跂新政:清廷官办阅报组织的政治目标 |
3.3 以益宪政:民办阅报组织的制度化发展 |
3.4 宣传动员:革命派阅报组织的政治诉求 |
3.5 政治规制下阅报组织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探析 |
第四章 近代化进程中的阅报组织 |
4.1 回顾与总结:阅报组织的动态演进 |
4.1.1 从服务社会精英到面向普罗大众 |
4.1.2 从私人读报到公共阅报 |
4.1.3 从致用到觉民再到宣传 |
4.2 阅报组织与晚清社会近代化 |
4.2.1 阅报组织与阅读近代化 |
4.2.2 阅报组织与思想观念近代化 |
4.2.3 阅报组织与社会教育近代化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浅析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 黄月枝.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D]. 蒋飞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近代学制视野下高等艺术教育演进研究[D]. 路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李鸿章与守旧派互动研究(1861~1895)[D]. 邹欢欢.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钟天纬教育思想研究[D]. 周莉.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混合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大庆市第五十七中学为例[D]. 王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中国近代工厂学徒社会流动研究[D]. 刘菁菁.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8]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 周小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9]近现代江南地区私立艺术学校教育变迁研究[D]. 史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10]致用、觉民与宣传:晚清时期阅报组织的历史演进(1860-1911)[D]. 张冬平. 兰州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