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门市农村生活饮用水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晓琨[1](2021)在《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乔松慧[2](2021)在《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研究》文中认为水是生命之源,自2015年我国正式迈入农村饮水安全阶段以来,农民的满足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由于显着的城乡差距,虽经历十余年的发展,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的情况尚不清晰。本文通过文献收集整理、理论与实际结合、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等方式,收集了我国关于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方面的相关论文、学术报告、统计数据、各地统计年鉴及相关文件,将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了不同阶段全国范围内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的污染程度、水质时空特点以及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并对农村地区水质改善提出建议。研究内容和得出结论包括:(1)以公开发表的水质数据为依据,总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浑浊度和氟化物为调研对象,对影响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典型污染指标分析,自2005年至2018年间,总大肠菌群数超标率在东部典型农村地区由33.8%降到21.3%,中部地区由40.3%下降到22.3%,西部地区由54.4%下降到22.4%,东北地区由36.7%下降到23.7%;细菌总数的超标率在东部典型农村地区超标率由31.2%降到16.4%,中部地区由37.2%下降到17.7%,西部地区由39.2%下降到18.9%,东北地区由31.7%下降到19.6%。东部地区浑浊度的超标率由14.6%下降到9.3%,中部地区由19.7%下降到14.9%,西部地区由23.1%下降到16.7%,东北地区由18.3%下降到16.9%。大部分地区氟化物超标率在10%以下。(2)全国范围内农村饮用水水质时空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从时间的角度,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随时间合格率逐年提高,整体合格率由40%提升到65%,我国东部地区水质合格率由2005至2008年的48.1%提高到了2015至2018年的61.1%,中部地区由40.1%提高到57.5%,西部地区由44.4%提高到59.2%。东北地区水质合格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水质合格率由2005-2008年的68.1%降低到2015-2018年的60.1%。从空间的角度,东部地区水质合格率较高,东北地区水质出现一定波动,此外同一水质指标在不同典型农村地区存在差异,以总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浑浊度、氟、铁、锰、硝酸盐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四个地区的典型农村进行对比分析,全国范围内总大肠菌群数超标率的平均水平在38%,东部以及中部地区的典型省份超标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水质指标的超标率也呈现一定地域特点。(3)结合我国农村饮用水典型水质指标污染现状和农村饮用水水质时空特点,表明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逐年提高,饮水不安全人口数减少。但就目前了解到的公开数据来看,存在部分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数据报道偏少;水质合格率整体还有待提高,到2018年,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平均水平为65%。可以通过饮用水在水源地保护、输配水管网基础设施铺设、消毒问题的落实、居民用水习惯以及用水环境等方面的建设与质量提升等方面对农村饮用水水质进行改善。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强各方联动、鼓励农村地区饮水工程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等方式来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
邱晓玉[3](2021)在《南通市海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居环境影响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广大农民的根本福祉,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长期以来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的发展意识,以及二元经济结构使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严重滞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是很多地区农村的真实写照。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做了中长期规划,提出了要用三年时间,使我国农村的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得到明显的提升。本文以南通市海门区为例,通过座谈、走访,以公共治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多元治理理论为基础,分析海门区“四大整治提升行动”、“三清一改”等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进展,并从海门区农民反映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突出问题入手,以农村的垃圾整治、污水整治、“厕所革命”和养殖业污染控制为重点,分析整治现状、刨析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农村环境治理经验,提出完善海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建议。本文主体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人居环境研究的背景、现实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的思路、方法。第二章介绍了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章介绍南通市海门区在“城乡道路沿线环境”、“农村水环境”、“田园生态”、“村庄面貌”四大整治提升行动和“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农民不良的生活习惯”的“三清一改”人居环境整治中取得的成效进展。第四章从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养殖业污染控制等几个方面分析海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认为导致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长期落后、资金缺口较大、农民在环境治理中没有主动性,缺乏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技术和人才,以及相关的体制机制问题。第五章介绍发达国家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的经验和启示。第六章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即加强党的引领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充分调研,科学规划,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措施;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激发农民在环境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健全长效监管和管护机制,强化督导检查;研发、推广人居环境技术和培养等建议。
过康吟[4](2021)在《农村集中生活饮用水中条件致病菌的定量监测与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小型集中供水模式和城镇管网延伸模式,有效降低了化学性污染物水平,而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仍然较低。条件致病菌是近年来新发的饮用水病原微生物,不能通过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评价其危害,其在农村生活饮用水中潜在的微生物安全风险仍然较大。本论文对农村不同集中供水模式下的生活、饮用水中的条件致病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定量监测和系统研究,并采用定量微生物风险评价方法(QMRA)和蒙特卡洛模型方法,预测对其在供水过程的播散机制和健康风险,研究结果可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微生物安全监控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农村集中式供给饮用水中条件致病菌和微生物种群结构时空分布特征农村集中供给生活饮用水中余氯含量普遍不足、季节性波动大(夏季较低),即使在城镇管网延伸模式下,管网末梢浓度也难以得到保障。两种供水模式下均检出条件致病菌(q PCR法),包括大肠杆菌(E.coli)、鸟分枝杆菌(M.avium)、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和宿主原虫—棘阿米巴属(Acanthamoeba spp.),最高分别可达4.92、3.75、3.73、7.01、3.74 log10(gene copies/m L)。在小型集中模式下,部分农村饮用水在夏季检出总大肠菌群(<2 CFU/100m L),其条件致病菌基因拷贝数也较城镇管网延伸模式下的高(p<0.05)。农村集中式饮用水的条件致病菌季节性变化显着,需要特别关注夏季高温条件下各类条件致病菌的播散风险。QMRA结果表明,鸟分枝杆菌(M.avium)年平均感染概率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10-3)和美国EPA(10-4)阈值,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农村饮用水中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和优势菌群丰度存在季节性差异;小型集中供水模式下的微生物种群丰富度和均匀度比城镇管网延伸模式下的更高,潜在的微生物安全风险需要进一步关注。(2)农村生活用热水系统中条件致病菌和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分布特征农村家庭生活用热水系统会改变管网末端龙头水中的水质理化指标和总生物量,热水系统出水不适宜直接作为饮用用水。不同模式下的供水水质变化对热水系统中的条件致病菌含量、微生物种群结构和优势菌群类别影响较大。q PCR结果表明在小型集中模式的供水条件下,农村热水系统中需要关注大肠杆菌(E.coli)、鸟分枝杆菌(M.av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等条件致病菌的播散风险,最高含量分别达4.56、4.03、2.50和5.38log10(gene copies/m L);在城镇管网延伸模式下,需要重点关注棘阿米巴属(Acanthamoeba spp.)等宿主原虫的播散风险,其含量最高可达4.70 log10(gene copies/m L)。与末端龙头饮用水相比,农村热水系统中稳定的水温使得条件致病菌的季节性差异降低,但微生物种群结构、优势菌群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小型集中供水模式下,热水系统中的优势菌属为栖热菌属(Thermus),而在城镇管网延伸模式下则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QMRA预测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年平均感染概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10-3),但部分高于美国EPA(10-4)阈值,存在一定健康风险。
耿梦龙[5](2021)在《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与胎儿生长发育关联的出生队列研究 ——母体甲状腺功能的中介作用》文中指出目的描述孕期41种抗生素及2种代谢物的内暴露情况及其特征,评估孕期兽用抗生素(VAs)和优先兽用抗生素(PVAs)暴露的潜在健康风险,确定整个孕期尿液中抗生素暴露的预测因素,分析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联并探索母体甲状腺功能在联结二者关联中发挥的中介作用。方法依托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获取人口统计学和医疗信息并采集孕妇尿液样本及血清样本,在分娩时采集胎儿血清样本。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孕妇孕三期尿液中41种抗生素及其2种代谢物的内暴露情况,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通过产科医疗记录获取,旁氏指数(PI)通过用新生儿出生体重(千克)除以其身长(米)的三次方计算得出,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孕妇孕三期血清样本及脐带血清样本中4种甲状腺激素水平。以3 235名至少提供一期尿液样本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频数(构成比)和选定百分位数描述抗生素的暴露情况和不同用途抗生素暴露模式,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不同孕期抗生素浓度差异,Spearman相关系数描述整个孕期不同抗生素及同一抗生素在不同孕期间的相关性,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及其95%置信区间以评估抗生素的时间变异性,危害指数(HI)反映抗生素的累积健康风险,线性混合模型(LMMs)分析孕期抗生素暴露水平与人口统计学特征及尿样采集季节之间的关联。以提供孕期抗生素暴露信息及胎儿生长发育信息的3180对母子作为研究对象,胎儿生长发育指标运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描述,t检验和χ2检验用于比较不同性别胎儿间生长发育指标及其父母人口社会学特征的分布差异。采用LMMs分析重复测量的孕期抗生素浓度与胎儿生长发育指标之间的关联,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孕期抗生素暴露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联,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孕期抗生素浓度与胎儿生长发育指标之间的非线性关联。按胎儿性别进行分层分析以探索性别特异性。排除有甲状腺疾病史的66名孕妇及四次均未采集到血样的2对母子后,以3112对母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MMs分析重复测量的母体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指标间的关联,运用多元线性模型分析脐血中甲状腺素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指标之间的关联。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GEE)重复测量的孕期尿液抗生素浓度与重复测量的母体甲状腺激素水平间的关联,运用LMMs分析重复测量的孕期尿液抗生素浓度与脐血甲状腺素水平之间的关联。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母体甲状腺功能在联结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与胎儿生长发育间关联中的作用。使用SPSS 23.0(SPSS Inc,Chicago,IL)及R软件(R–4.0.3,R Core Team)进行统计分析,使用Graph Pad Prism 8.0(Graph Pad Inc,Cfaliornia,USA)及R软件进行绘图。结果马鞍山地区3 235名孕妇整个孕期尿液中抗生素总检出率为93.6%,其中PVAs(84.4%)检出率最高,其次是VAs(61.8%)、优先人用(PHAs,25.0%)和人用抗生素(HAs,13.7%);在单个孕期中,孕早、中、晚三期尿液中抗生素总检出率分别为97.1%、92.9%和90.7%。孕期抗生素浓度范围主要集中在0~20 ng/m L,时间变异程度适中或较大(ICC=0.03~0.63),呈现出较低程度或中等程度的相关性(r=0.02~0.75),且部分抗生素浓度在三个孕期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孕妇在孕早、中、晚三期共暴露于VAs、PVAs和HAs/PHAs的比例分别为31.0%、16.7%和13.4%,不同孕期同时暴露于2种及以上不同用途抗生素的比例分别为78.2%、63.4%和59.6%。在整个孕期,63.1%的孕妇持续暴露于PVAs,29.1%的孕妇持续暴露于VAs,但仅有7.9%的孕妇持续暴露于HAs/PHAs。孕期总体尿样HI值>1的率为4.5%,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HI值>1的率分别为3.6%、5.1%及4.7%。LMMS结果显示,孕妇人口社会学变量、尿样采集季节与尿液抗生素浓度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365.96±447.21克,出生身长为50.03±1.79厘米,PI为26.85±2.95 kg/m3。LMMs分析结果显示孕期低剂量磺胺二甲基嘧啶暴露与出生体重增加相关。按孕期分层结果发现,孕早期磺胺二甲基嘧啶和恩诺沙星与出生体重呈正相关,磺胺二甲基嘧啶与PI呈正相关;孕中期其他抗生素、β?内酰胺类、HAs/PHAs及抗生素总和与出生体重及身长均呈负相关,氟喹诺酮类与出生体重呈负相关;孕晚期氟苯尼考与出生体重呈正相关,氟喹诺酮类与出生身长呈负相关,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磺胺类及氟喹诺酮类与PI呈正相关,并未发现不同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与胎儿生长发育指标间的非线性关联。按胎儿性别分层结果显示,整个孕期及单个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在不同性别新生儿中均观察到与其生长发育指标的统计学关联,其中孕中期女婴中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关联数目高于男婴。在敏感性分析中,关联结果未发生改变。LMMs结果显示,孕期母体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脐带血清中总甲状腺素(TT4)与FT4水平与出生体重、身长及PI呈正相关。GEE结果显示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与母体总三碘甲状腺氨酸(TT3)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均呈正相关,与TT4和FT4水平均呈负相关。LMMs分析结果未发现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与脐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存在统计学关联。孕期母体FT4水平在部分抗生素与胎儿出生体重关联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范围为10.12%~61.93%;母体FT4水平在其余抗生素与胎儿出生体重关联中发挥负向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范围为10.25%~53.59%。结论1.孕妇在孕期普遍暴露于多种低剂量抗生素,其时间变异性较大,相关性较低且在不同孕期间存在差异。大部分孕妇在整个孕期都持续暴露于低剂量VAs和PVAs,超过半数以上的孕妇在单个孕期同时暴露于2种及以上不同用途抗生素,但3种抗生素在同一孕妇体内共暴露的比例较低。部分孕妇因多种抗生素暴露而存在健康风险,且孕期抗生素暴露情况受人口统计学特征及尿样采集季节的影响。2.孕期低剂量抗生素(主要是VAs和PVAs)暴露能够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其中孕早期和孕晚期抗生素暴露主要促进胎儿生长,而孕中期抗生素暴露则抑制胎儿发育,且女婴对孕中期抗生素暴露更加敏感。3.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能够影响母体甲状腺功能,表现为TT3和THS水平升高,TT4和FT4水平降低。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可能通过降低母体血清FT4水平进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刘婷婷[6](2021)在《流式细胞术在微生物检测中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食品质量安全不仅与微生物的种类有关,而且与微生物的数量密切相关。长期以来,食品微生物的检测以培养法为金标准,虽然灵敏度符合市场需求,但也存在结果不全面、实验时间长、操作要求高等局限性。本课题利用流式细胞术,建立了水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构建了Cyto MICRO试剂盒,搭建了乳制品中微生物快速检测云平台,开展了方法、试剂盒与系统在乳及乳制品实际样品微生物检测的应用研究。饮用水安全对于我们生活与生产至关重要,世界上每3人有1人无法获得安全饮水,水中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流式细胞术为方法,水中微生物为对象,建立了基于流式细胞术的水中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方法。利用人工污染样结果表明:荧光染料SYTO?9最佳添加量为5μL,荧光染料PI最佳添加量5μL,36±1℃下最佳染色孵育时间为10min,进样速度为30μL/min,上机检测时间为60s。人工污染样微生物浓度在103cell/m L~106cell/m L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由于水样中微生物浓度较低,需要进行前处理,研究中采用滤膜富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富集滤膜材质为水系MCE膜,滤膜孔径为0.22μm,样品富集量为1000m L,最终检测结果的回收率为86.67%。利用该方法对学校某大楼的自来水进行实样检测,结果表明:微生物总数为1.65×105cell/m L~2.04×105cell/m L,活性细菌数量约为2.61×103cell/m L~4.00×103cell/m L,同时开展的以GB/T5750.12-2006平板计数法,得水中菌落总数<100CFU/m L。两种方法的结果存在差异,分析表明,可能原因是,自来水中营养物质匮乏,微生物处于亚致死或休眠状态,现行国标方法仅能培养好氧微生物,而流式细胞术能对样品中所有的生物性颗粒物进行直接计数,因此,通过流式细胞术获得的微生物数远大于国标法微生物计数结果。本文构建了基于流式细胞术的Cyto MICRO试剂盒,制定了Cyto MICRO--发酵乳中乳酸菌计数操作规范。以ISO16140和SN/T2775-2011为评价依据,GB4789.35-2016为参比方法对试剂盒进行了效能评价与优化。结果表明:本试剂盒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03cell/m L;在设置的三种温度下检测结果显着性水平P>0.05,耐变性良好;对于检测的样品,靶标微生物的终浓度控制在103-107cell/m L,重现性为RSD小于10%;本试剂盒在0-4℃避光下可保存10周。利用试剂盒对市售21份发酵乳产品进行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的检测方法的结果与GB4789.35-2016平板计数法结果相关性P=0.9318。实践中,流式细胞术在微生物检验中的推广仍存在不少难题,如流式细胞仪较昂贵,结果分析需要较多的经验积累等。课题组开发了乳制品中微生物快速检测云平台,用户登录APP,在手机端与中央实验室的PC端实现数据的传递,按要求递送样品,通过在中央实验室部署的流式细胞仪,对样品进行检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云端传递,搭建了采样-送样-检测-分析闭环架构。可解决方法仪器单价高,结果解读困难的问题,有助于流式细胞术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推广。
范哲玮[7](2020)在《南通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文中提出公共场所的卫生问题一直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其状况不仅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提高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也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和人们的基本身体健康。南通市作为江苏省的重要城市之一,历来重视“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的创建,而作为“两市”创建复评重要指标的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其监管主体的监督管理职能建设的重要性就更为突显了。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南通经济虽然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卫生事业却未能呈现出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态势,尤其是卫生监管在制度、人员等方面的建设逐步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程度,因此需要加强卫生监管的能力建设,以强化对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监管力度。笔者选取南通市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管状况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梳理。紧接着厘清了本文逻辑叙述所需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的相关理论,并论述其政策依据和实施卫生监管的必要性,接着对南通市卫生监管的现状进行概述,总体上对南通市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肯定。但辩证地来说,南通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管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内部来看,执法队伍的建设、行政执法方式、执法能力都有待改善,从外部来看,公共场所经营主体的法律意识淡薄、群众对卫生部门执法的支持力度不够是当前南通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管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成因是由于南通市卫生监督人员不足且编制混杂、基层卫生监督员综合素质不高、卫生法规和标准相对滞后、对群众的动员和宣传力度不够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旨在能进一步完善南通市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管机制,为南通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良性发展提供助力,为其他县市区的卫生监管提供一定的有益借鉴,也为推进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监管理论尽一些绵薄之力。
凌晨[8](2019)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处在建设阶段,各行各业包括建筑行业在内皆发展迅猛,如今,建筑业毋庸置疑是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支撑,拉动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与此同时,在城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份子,同样激励着国家经济以及发展方面表现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基础设施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城镇化正火热的上演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前所未有,农村生产生活的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总的来说,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处于落后状态,农村发展落后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弱点仍然是“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我国农村整体现状是落后的,城乡差距仍然很大,如果想改变这种状况,并非是一朝一夕仍要做好计划进行长远努力。本文通过对研究背景、经济及社会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了论文研究的意义,并基于国内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评价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及城镇化等相关概念,给出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定义、特点及分类,界定了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效率评价的相关概念,明确了农村基础设施目效率评价的范畴和目的。针对农村基础设施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从项目投入、项目产出、项目影响三个维度构建了农村基础设施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对具体指标进行初步识别和剔除确认,建立了一套相对系统、全面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评价模型的建立,考虑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含多项输入指标及多项输出指标,而数据包络分析刚好适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评价这种多项投入指标和多项产出指标,对具有可比性的同类型决策单元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便于评价结果的量化,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主观性,使结果更符合实际问题,因此选择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评价,以期获得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针对基于DEA模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评价,本文选取江苏省沿江地区的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和南通市的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实证分析,对数据处理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数据分析主要依据DEAP 2.1软件,着重在于对各区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的比较、评价,找出相对有效的单元,对非有效的单元指出改进的具体方向,同时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的差异及各自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证分析结果反映出的问题从规划调控、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韩培培[9](2019)在《江北人日常生活中的叫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日常生活中我们处于健康、平和的状态中,但是我们也会偶然地遭受疾病的困扰,会遇到一些不幸事件,中国江苏的江北人认为这些脱离“健康、平和的状态”的常态的疾病和不幸事件是一种被叫做“魂”东西所影响的结果。江北人认为常人或活着的生人的魂不是一直都安稳地待在人的身躯的某一个地方,它可能因为生人的魂受到惊吓或者其它外在或者内在侵扰后短暂离开躯体,江北人把这种“魂”的短暂离开称为“落魂”。“魂”暂时离开躯体不会立刻导致活人的死亡,但是“落魂”会让健康的活人生病或者发生一些意外的不幸事件。江北人认为生人的生活常态被打破时必须举行一些简单或复杂的仪式,消除它的干扰,这就是“叫魂”。既然魂的丢失是生人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江北人在确认人是落魂后就会采取一系列行为来解决或者缓解这些问题。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江北人形成一种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判定落魂的心理技巧,并且选择正确的方法来消除落魂的各种危害。一系列为落魂的人解决落魂问题的方法或者行为被江北人称为叫魂,长期从事或者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就被称之为叫魂人。叫魂的方法不尽相同,自家女性长辈、叫魂的婆婆及仙人的叫魂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就算同是自家女性长辈,各自的叫魂工作也是相异的。江北人会根据落魂的严重程度和落魂人的年龄等原因去选择正确、恰当的叫魂方式来治愈疾病或者解决不幸事件。自家女性长辈的叫魂尽管不尽相同,但是大部分会借助于外物,从先人那里获得帮助,叫魂的婆婆和仙人也是同样的原理,他们借助引魂物,获得菩萨或者民间信仰中的“神仙”的帮助来叫回丢失的魂,从而使落魂人恢复健康或者摆脱不幸。这样的一整套围绕魂产生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模式就构成了江北人特定的魂观。它是江北人信仰的核心部分,也是影响江北人日常生活和行为的重要因素。江北人落魂的状态是一种矛盾状态,人们需要通过叫魂使自己回复到健康的不矛盾状态,从而使自己的生活以及社会形态达到不矛盾的和谐状态。生人的魂会受到影响从而离开人的躯体,而死人的魂也会离开人的身体。江北人相信无论是生人还是死人都是有魂的,但是去世的人的魂是永远离开,生人的魂是受到外界影响的短暂离开,这样的魂是可以叫回的。并且去世的人的魂还会对生人产生影响,先人的魂对后代的影响尤其大。所以生人需要定时祭祀来获得先人的保佑和帮助,先人也需要后人的祭祀来保证自己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这样的观念让江北人敬仰祖先,希望得到祖先的帮助和保佑,因为祖先魂的作用之大和影响之深让江北人形成了祖先魂的崇拜。江北人的魂观和对先人魂的崇拜构成了江北人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基础。
王晓曼[10](2019)在《完善江苏基层妇女议事会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说:“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马克思从人类解放的高度来看待妇女解放,把妇女解放作为社会进步的尺度,作为人类解放必不可少的条件。妇女解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动男女平等享有《宪法》赋予的各项权利,其中包括政治权利。当前,妇女议事正如火如荼在全国各地开展,妇女参政的积极性被激发,越来越多的妇女参与到妇女议事中来。妇女议事会是妇女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是引导妇女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手段,研究基层妇女议事对于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男女平等国策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基层妇女议事会运行机制问题,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探析基层妇女议事会的核心要素及运行机制,回顾了江苏基层妇女议事会发展源起及历程并尝试从议事的主体、客体、过程、形式、规则、结果六个纬度,结合对无锡市水秀社区、海门市光华社区、扬州市江都区毫村、涟水县红旗村的妇女议事会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反思,提出基层妇女议事会运行的有效范本和可行模式。目前,我国基层妇女议事会还处于萌芽阶段,发展还不成熟、不完善,自身和外部环境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建议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组织保障、优化基层妇女议事会的社会文化环境、完善基层妇女议事会运行过程三个方面加以完善和改进,以更好推动妇女议事会向前发展。
二、海门市农村生活饮用水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门市农村生活饮用水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农村饮用水水质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农村饮用水水质方面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调研资料与分析方法 |
2.1 数据调研概述 |
2.2 分析方法 |
3 影响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典型水质指标调研分析 |
3.1 农村饮用水中微生物学指标的调研分析 |
3.1.1 微生物学指标数据调研及超标情况分析 |
3.1.2 微生物指标超标的原因分析 |
3.1.3 典型农村地区微生物指标的污染现状 |
3.2 农村饮用水中浑浊度指标的调研分析 |
3.3 农村饮用水中氟化物指标的调研分析 |
3.3.1 氟化物指标的数据调研及超标情况分析 |
3.3.2 氟化物超标的原因分析 |
3.3.3 典型农村地区氟化物指标的污染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时空特点分析 |
4.1 农村饮用水水质随时间变化特性 |
4.2 农村饮用水水质随空间变化特性 |
4.2.1 各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的空间分布特性 |
4.2.2 不同地区典型水质指标超标率变化特性 |
4.3 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时空变化特点 |
4.4 本章小结 |
5 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及改善建议 |
5.1 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工作发展现状 |
5.2 我国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 |
5.3 城乡水质差异现状 |
5.4 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改善面临的问题 |
5.5 优化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与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南通市海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和不足 |
1.4.1 本文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村人居环境 |
2.1.2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治理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多元治理理论 |
第3章 南通市海门区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及整治内容 |
3.1 南通市海门区概况及农村人居环境现状 |
3.1.1 南通市海门区概况 |
3.1.2 南通市海门区农村人居环境现状 |
3.2 南通市海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 |
3.2.1 实施城乡道路沿线环境整治行动 |
3.2.2 实施农村水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
3.2.3 实施田园生态整治提升行动 |
3.2.4 实施村庄面貌整治提升行动 |
3.2.5 清洁村庄的“三清一改”行动 |
3.3 南通市海门区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
3.3.1 农村的道路、河坡环境得到了改善 |
3.3.2 垃圾集中处理,改变了农村“脏、乱、差”面貌 |
3.3.3 强化水环境治理,全面提升水域质量 |
3.3.4 农村“厕所革命”显成效 |
3.3.5 对规模养殖场进行排污治理和升级改造 |
3.3.6 拆除了违法建筑、对废品收购点进行整治 |
第4章 海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4.1 海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 |
4.1.1 农村垃圾收集治理还有待完善 |
4.1.2 生活污水处理仍不完善 |
4.1.3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还较低 |
4.1.4 畜禽粪污集中化处理率低,资源化利用不足 |
4.2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长期的二元结构,使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差距大 |
4.2.2 人居环境整治资金缺口较大 |
4.2.3 农民对人居环境治理的认识不足 |
4.2.4 相关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
4.2.5 缺少人居环境整治的技术和人才 |
第5章 发达国家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经验启示 |
5.1 发达国家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做法 |
5.1.1 美国农村垃圾分散治理对策 |
5.1.2 日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 |
5.1.3 日本畜禽产业排泄物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 |
5.2 启示 |
5.2.1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法律,引导居民维护农村人居环境 |
5.2.2. 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引导农民爱护人居环境 |
5.2.3.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以市场化方式,维护人居环境设施的运营 |
5.2.4.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适宜的技术 |
第6章 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对策 |
6.1 增强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6.1.1 充分发挥党的引领作用 |
6.1.2 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奖罚机制 |
6.2 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 |
6.2.1 加大政府对人居环境整治的投资力度 |
6.2.2 用好“项目资金” |
6.2.3 通过让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人居环境建设 |
6.3 认真调研,科学规划,完善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 |
6.3.1 完善农村垃圾治理 |
6.3.2 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
6.3.3 完善农村厕所革命 |
6.3.4 推广畜禽粪便处理技术,加快资源化利用 |
6.4 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激发农民在环境治理中的主体地位 |
6.5 健全长效监管和管护机制,强化督导检查 |
6.5.1 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监管平台 |
6.5.2 基层政府成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统筹管理 |
6.5.3 将农村人居环境纳入干部考核 |
6.6 研发、推广农村人居环境技术,培养技术人才 |
6.6.1 研发、推广农村人居环境的适宜技术 |
6.6.2 培训农村人居环境技术和管理人才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海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研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海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研访谈提纲 |
致谢 |
(4)农村集中生活饮用水中条件致病菌的定量监测与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我国农村饮用水现状 |
1.2.2 国外农村饮用水现状 |
1.2.3 国内外常见的农村饮用水处理工艺 |
1.3 条件致病菌 |
1.3.1 条件致病菌定义 |
1.3.2 条件致病菌种类及危害 |
1.4 条件致病菌定量监测方法 |
1.4.1 传统生化培养法 |
1.4.2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
1.4.3 定量PCR技术 |
1.4.4 自动监测技术 |
1.5 感染概率与风险预测 |
1.5.1 危害识别 |
1.5.2 暴露剂量分析 |
1.5.3 剂量-反应模型 |
1.5.4 风险表征与预测 |
1.5.5 QMRA方法的应用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水样采集 |
2.1.1 实验设备 |
2.1.2 常规水质指标 |
2.1.3 微生物培养 |
2.1.4 水样微生物富集 |
2.1.5 样品DNA提取 |
2.1.6 qPCR检测 |
2.1.7 高通量测序 |
2.1.8 定量微生物风险评估(QMRA)模型与预测 |
第三章 农村集中式饮用水中条件致病菌时空分布特征 |
3.1 化学指标与微生物指标分析 |
3.1.1 常规指标分析 |
3.2 总生物量 |
3.3 总大肠菌群 |
3.4 农村饮用水中条件致病菌的定量监测 |
3.5 条件致病菌时空变化机制 |
3.5.1 条件致病菌与常规水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
3.5.2 农村饮用水中条件致病菌分布的季节性差异及溯源 |
3.5.3 农村饮用水中条件致病菌分布的地域性差异 |
3.5.4 集中供水方式对农村饮用水中条件致病菌分布的影响 |
3.6 种群结构分析 |
3.6.1 OTU分析 |
3.6.2 Alpha多样性分析 |
3.6.3 Beta多样性及聚类分析 |
3.6.4 主成分(PCA)分析 |
3.6.5 物种组成分析 |
3.7 农村饮用水定量微生物风险评估结果 |
3.7.1 模型参数识别 |
3.7.2 感染风险计算 |
3.7.3 感染风险评估 |
3.7.4 感染风险时空差异 |
第四章 农村生活用热水系统中条件致病菌的分布特征 |
4.1 常规水质指标分析 |
4.2 总生物量 |
4.3 热水器出水中条件致病菌分布特征 |
4.4 生活用热水系统中条件致病菌定量监测 |
4.4.1 条件致病菌与常规水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
4.4.2 供水水质季节性变化对热水系统中条件致病菌分布的影响 |
4.4.3 热水系统中条件致病菌分布的地域性差异 |
4.4.4 供水模式对热水器出水中条件致病菌的分布的影响 |
4.5 种群结构分析 |
4.5.1 OTU分析 |
4.5.2 Alpha多样性分析 |
4.5.3 Beta多样性及聚类分析 |
4.5.4 物种组成分析 |
4.6 农村热水系统中定量微生物风险评估结果 |
4.6.1 模型参数识别 |
4.6.2 感染风险计算 |
4.6.3 感染风险评价 |
4.6.4 感染风险时空差异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与胎儿生长发育关联的出生队列研究 ——母体甲状腺功能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1 抗生素应用面广、消费量大 |
2 抗生素污染严重 |
3 孕期抗生素暴露普遍 |
4 孕期抗生素暴露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存在争议 |
5 孕期抗生素暴露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潜在机制 |
6 当前研究存在局限 |
7 研究假设 |
8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
研究一孕期多种抗生素暴露及其健康风险评估:重复测量分析 |
1 前言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件S1 |
研究二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与胎儿生长发育关联的出生队列研究 |
1 前言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件S2 |
研究三母体甲状腺功能在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与胎儿生长发育关联中的中介作用 |
1 前言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件S3 |
综述 孕期抗生素暴露与子代生长发育的关联研究 |
5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流式细胞术在微生物检测中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食品中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 |
1.1.1 免疫学法 |
1.1.2 分子生物学法 |
1.1.3 代谢学法 |
1.1.4 流式细胞术 |
1.2 流式细胞术在食品中微生物检测的研究进展 |
1.2.1 流式细胞仪的结构与检测原理 |
1.2.1.1 流式细胞仪的结构组成 |
1.2.1.2 分析型流式细胞仪检测原理 |
1.2.1.3 分选型流式细胞仪检测原理 |
1.2.2 流式细胞术在食品中微生物检测的应用 |
1.2.2.1 流式细胞术在食品中微生物计数的应用 |
1.2.2.2 流式细胞术在食品中微生物的生理活性检测的应用 |
1.2.2.3 流式细胞术在食品中致病菌检测的应用 |
1.2.2.4 流式细胞术对食品中微生物进行实时监测的应用 |
1.2.2.5 流式细胞术在益生菌检测中的应用 |
1.3 水中微生物检测研究背景 |
1.3.1 水环境污染现状 |
1.3.2 水环境中致病菌种类 |
1.3.3 水环境污染来源种类 |
1.3.3.1 水源污染 |
1.3.3.2 二次供水污染 |
1.3.4 水中细菌检测方法 |
1.3.4.1 异养菌平板计数法 |
1.3.4.2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1.3.4.3 DNA微阵列技术 |
1.3.4.4 生物传感器法 |
1.3.4.5 流式细胞术 |
1.4 试剂盒构建的研究背景 |
1.5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基于流式细胞术水中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工作液的配制 |
2.2.3 实验菌株 |
2.2.4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本章实验流程 |
2.3.2 试验菌的培养与模拟样的制备 |
2.3.3 检测方法与检测方式确定 |
2.3.4 荧光染料添加量与染色孵育时间的优化实验 |
2.3.5 进样速度与读取时间的优化实验 |
2.3.6 检测活性分析 |
2.3.7 检测结果重复性 |
2.3.8 实样检测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流式细胞术检测群落分布 |
2.4.2 检测方法与检测方式 |
2.4.3 荧光染料添加量与孵育时间的确定 |
2.4.4 进样速度与数据读取时间的确定 |
2.4.5 检测活性分析 |
2.4.6 检测结果重复性分析 |
2.4.7 实样检测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滤膜法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水中微生物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菌株 |
3.2.3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本章实验流程 |
3.3.2 模拟样制备 |
3.3.3 滤膜装置系统与滤膜准备 |
3.3.4 不同材质的滤膜检测 |
3.3.5 不同孔径的滤膜检测 |
3.3.6 不同样品量富集量的检测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材质的滤膜检测 |
3.4.2 不同孔径的滤膜检测 |
3.4.3 不同样品量富集检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CytoMICRO试剂盒的构建与使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样品 |
4.3 实验方法 |
4.3.1 CytoMICRO试剂盒组成与检测流程 |
4.3.2 CytoMICRO试剂盒检测限 |
4.3.3 CytoMICRO试剂盒耐变性 |
4.3.4 CytoMICRO试剂盒重现性 |
4.3.5 CytoMICRO试剂盒的保存温度与保存时间 |
4.3.6 市售发酵乳与发酵乳饮料试剂盒检测前处理条件的确定 |
4.3.7 试剂盒方法与平板计数法检测市售发酵乳与发酵乳饮料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CytoMICRO试剂盒检测结果展示 |
4.4.2 CytoMICRO试剂盒检测限 |
4.4.3 CytoMICRO试剂盒耐变性分析 |
4.4.4 CytoMICRO试剂盒重现性分析 |
4.4.5 CytoMICRO试剂盒保存温度与保存时间 |
4.4.6 发酵乳与发酵乳饮料前处理条件的确定 |
4.4.7 试剂盒方法与平板计数法检测市售发酵乳与发酵乳饮料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乳制品中微生物快速检测云平台展示与使用 |
5.1 快速检测平台检测流程的整体架构 |
5.2 检测信息管理平台服务 |
5.3 安全策略 |
5.4 快速检测云平台的后台管理系统展示 |
5.4.1 云平台系统管理员登录 |
5.4.2 云平台系统管理 |
5.4.3 云平台用户管理 |
5.4.4 云平台二维码管理 |
5.5 云平台检测前台展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南通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述 |
三、相关概念 |
(一)公共场所 |
(二)卫生监管 |
(三)公共场所监管 |
四、运用理论 |
(一)现代化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整体政府理论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搜集法 |
(二)调查访谈法 |
(三)观察法 |
第一章 公共场所卫生监管的必要性及其监管依据 |
一、公共场所卫生监管的必要性 |
(一)公共场所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要求 |
(二)政府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 |
(三)行业发展自身规范的必然需求 |
(四)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幸福感的切实需要 |
二、公共场所卫生监管的法律依据 |
(一)国家法律法规 |
(二)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 |
(三)规范性文件 |
第二章 南通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管的现状 |
一、南通市概况 |
(一)南通市地理概况 |
(二)南通市行政区划分 |
(三)南通市卫生建设总体情况 |
二、公共场所卫生监管的现状 |
(一)公共场所基本情况 |
(二)公共场所卫生监管的主体 |
(三)公共场所卫生监管的措施 |
(四)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取得的主要成就 |
第三章 南通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一、南通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卫生监管执法队伍人员短缺 |
(二)卫生监管执法机制和能力滞后 |
(三)公共场所经营主体缺乏相关法律意识 |
(四)部分群众对监督执法认识不足 |
二、南通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卫生监管机构编制少、岗位杂 |
(二)卫生监管人员能力与职责存在差距 |
(三)卫生法律法规标准滞后 |
(四)监管部门宣传工作不到位 |
第四章 优化南通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管的若干对策性建议 |
一、加强卫生监管执法队伍体系建设 |
(一)完善法律法规明确执法主体 |
(二)转变执法理念,科学分类监管 |
(三)建立各执法部门间的联动协调机制 |
(四)强化卫生监管服务建设 |
二、提高执法主体规范化程度和能力水平 |
(一)建立健全监管内部和外部的监管机制 |
(二)完善卫生监管装备现代化建设 |
(三)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 |
三、推进市场主体自律和社会协同监管 |
(一)加强卫生监管法律制度的宣传 |
(二)完善畅通被监管对象投诉举报机制 |
(三)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治理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8)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综述 |
2.1 城镇化 |
2.1.1 城镇化的概念 |
2.1.2 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 |
2.2 农村基础设施 |
2.2.1 农村基础设施的概念 |
2.2.2 农村基础设施的分类 |
2.2.3 农村基础设施的特征 |
2.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评价 |
2.3.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评价的研究主体和客体 |
2.3.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评价的原则 |
2.3.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评价的目的 |
2.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评价方法 |
2.4.1 常用效率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对比 |
2.4.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评价方法的确定 |
2.5 DEA基本模型介绍 |
2.5.1 DEA模型的基本概念 |
2.5.2 DEA模型的基本思路 |
2.5.3 CCR模型(CRS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
3.1.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评价体系构建要素 |
3.1.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
3.2 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模块分析 |
3.2.1 项目投入模块 |
3.2.2 项目产出模块 |
3.2.3 项目影响模块 |
3.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评价具体指标的确立 |
3.3.1 输入指标的确立 |
3.3.2 输出指标的确立 |
3.4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3.4.1 指标剔除 |
3.4.2 建立最终指标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DEA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实证分析 |
4.1 决策单元(DMU)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
4.1.1 DMU的选择 |
4.1.2 数据来源 |
4.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4.2.1 对决策单元进行有效性分析 |
4.2.2 对有效决策单元进行效率稳定性分析 |
4.2.3 对决策单元进行规模报酬分析 |
4.2.4 对无效决策单元进行改进分析 |
4.3 评价结果与建议 |
4.3.1 评价结果 |
4.3.2 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江北人日常生活中的叫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与本选题相关的研究状况 |
第三节 “四角模型”:从阿赞德人案例到江北人案例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田野调查地点 |
第五节 江北人民间信仰中关键概念 |
第二章 江北人和江北地区的文化背景 |
第一节 经济生活 |
第二节 江北人的方言 |
第三节 江北人和沙地人的区别与联系 |
第四节 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 |
第三章 个体的健康、落魂和不幸 |
第一节 江北人文化中的健康观 |
第二节 江北人对“魂”的认知 |
第三节 带来的不幸和落魂的原因 |
第四节 落魂的特征与鉴别 |
第五节 人死后的魂的去向 |
第四章 魂与叫魂 |
第一节 魂、落魂和叫魂的关系 |
第二节 一般魂崇拜和祖先魂的崇拜 |
第三节 魂信仰在社区中的功能 |
第四节 “阿赞德人的人类学家”视角 |
第五章 叫魂仪式的程式 |
第一节 叫魂的分类和过程 |
第二节 叫魂的时间、地点要求和禁忌 |
第三节 铁针、锡等引魂物的选择和使用 |
第四节 叫魂的民间故事 |
第六章 叫魂人的分类、地位和培养 |
第一节 江北地区叫魂概况 |
第二节 会叫魂的女性长辈、叫魂人、仙人的区别 |
第三节 叫魂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 |
第四节 叫魂人身份获得和新手培养 |
第七章 结语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完善江苏基层妇女议事会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一) 深度访谈法 |
(二) 文献研究法 |
(三) 问卷调查法 |
第一章 基层妇女议事会运行机制有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基层的界定 |
(二) 机制的含义 |
二、基层妇女议事会与基层议事会的异同 |
(一) 相同点 |
(二) 不同点 |
三、基层妇女议事会的核心要素及运行机制 |
(一) 核心要素 |
(二) 运行机制 |
四、基层妇女议事会运行机制的相关理论分析 |
(一) 女性参政理论 |
(二)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
(三) 协商民主理论 |
第二章 江苏基层妇女议事会运行机制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
一、基层妇女议事会运行机制的发展源起及历程 |
(一) 推广期 |
(二) 深化期 |
(三) 提升期 |
二、江苏基层妇女议事会运行机制的实践探索 |
(一) 实践案例一: 无锡市滨湖区水秀社区“五步三公开工作法” |
(二) 实践案例二: 南通市海门“她言堂”的“3456法” |
(三) 实践案例三: 扬州江都“麾村”的“开放空间会议” |
(四) 实践案例四: 涟水县红旗村的案例 |
三、基层妇女议事会运行中遭遇的实践困境 |
(一) 区域发展不平衡 |
(二) 城乡发展不平衡 |
(三) 参与人员数量不多 |
(四) 社会知晓度和支持度不高 |
(五) 决策影响力弱 |
第三章 江苏基层妇女议事会运行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策法规的无前例可考据 |
(一) 缺乏有力的法律政策保障 |
(二) 探索建立新规的困难和阻力 |
二、民主参与的环境有待优化 |
(一) 妇女议事会民主参与的外部正效应不显着 |
(二) 女性参政遭遇传统性别文化障碍 |
(三) 媒介对妇女参与议事的抑制 |
三、基层妇女议事会运行过程不畅通 |
(一) 议事主体能力和积极性不强 |
(二) 议题征集和选择不够科学 |
(三) 议事过程缺乏监督 |
(四) 议事形式单一 |
(五) 议事结果缺乏反馈机制 |
第四章 基层妇女议事会运行机制的完善路径 |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组织保障 |
(一) 已有的法律依据进一步落实 |
(二) 需要建立配套措施 |
(三) 争取党政领导人重视,出台扶持政策 |
二、优化基层妇女议事会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 积极宣传基层妇女议事会的作用效果 |
(二) 妇联宣传先进的性别文化 |
(三) 加强对新闻媒介的监督和引导 |
三、完善基层妇女议事会运行过程 |
(一) 提高妇女参与意识和议事能力 |
(二) 提高议题科学性 |
(三) 规范议事程序的过程监督 |
(四) 创新议事形式 |
(五) 成果落实形成反馈机制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海门市农村生活饮用水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D]. 孙晓琨.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2]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研究[D]. 乔松慧.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南通市海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研究[D]. 邱晓玉. 扬州大学, 2021(08)
- [4]农村集中生活饮用水中条件致病菌的定量监测与风险评价[D]. 过康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5]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与胎儿生长发育关联的出生队列研究 ——母体甲状腺功能的中介作用[D]. 耿梦龙. 安徽医科大学, 2021
- [6]流式细胞术在微生物检测中应用研究[D]. 刘婷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南通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 范哲玮. 苏州大学, 2020(05)
- [8]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评价研究[D]. 凌晨. 扬州大学, 2019(02)
- [9]江北人日常生活中的叫魂研究[D]. 韩培培.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1)
- [10]完善江苏基层妇女议事会运行机制研究[D]. 王晓曼.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