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纤维束直接过滤微絮凝原水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鹏宇[1](2021)在《饮用水源水中典型POPs有机氯农药的强化去除效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以来,人类大量使用和排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由于POPs具有高毒性、难在环境中降解、易远距离传输且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和动物中积累、放大、具有“三致”效应等特点,导致全球环境出现了严重的POPs污染问题。其污染已遍及全球各类水体,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的地表水也深受污染。饮用水水源的污染势必影响饮用自来水的水质安全。面对我国开展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和实施生活饮用水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技术挑战,研究饮用水生产工艺中对POPs的控制技术势在必行。本文研究以饮用水常规生产流程中的混凝、过滤工艺为基础,在不改变现有生产流程的前提下,通过对强化混凝、深床过滤以及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的强化效能研究,采用“组成分类,选择典型,探讨构效关系,逐步推广”的原则,逐步形成饮用水源水中POPs污染控制的技术理论,对保障饮水水质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絮凝剂对水中典型POPs—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强化混凝处理,并运用响应曲面法(RSM)优化分析了影响OCPs去除率的强化混凝条件,如pH值、原水浊度、混凝剂投加量和OCPs的初始浓度诸因素。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显着。以PAC、PFS为絮凝剂各因素综合作用的最佳混凝条件组合均为pH值5.0、原水浊度150 NTU、投药量12 mg/L、初始浓度200 ng/L。以PDMDAAC为絮凝剂的最佳混凝条件组合是:pH值7.5、原水浊度300 NTU、投药量0.1mg/L、初始浓度300 ng/L。经模型验证实验得到最佳条件下,PAC对OCPs的去除率可以达到49.5%~80.4%,PFS对OCPs的去除率可以达到66.72%~82.32%,PDMDAAC对OCPs的去除率可以达到68.8%~82.7%,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相近,表明该模型预测准确有效。分别以PAC、PFS与PDMDAAC为原料制备两种复合絮凝剂,研究了两种复合絮凝剂对水体浊度及OCPs的去除效果。通过考察絮凝剂投药量、无机-有机组分复合比例、原水浊度、慢速搅拌时间和pH值等因素对浊度和OCPs去除效果的影响,结合絮体分形维数和Zeta电位对去除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复合比例对处理水体中的OCPs以及浊度效果影响较大,PAC、PFS与PDMDAAC复合比例为5:1,投药量均为1mL/L,慢速搅拌时间为15min时,OCPs和浊度去除率达到最佳;随着初始浊度的升高,水体中OCPs的去除率也随之增加,表明两种复合絮凝剂均适用于水中OCPs和浊度的去除;复合絮凝剂与其他絮凝剂相比,其最佳pH值范围较广,在pH值为4~9范围内,OCPs和浊度都有较高的去除率。利用絮体分形维数和Zeta电位两种表征手段对混凝效果进行探讨,在最佳投药量时,PAC-PDMDAAC、PFS-PDMDAAC絮体分形维数均达到最大分别为0.8417和0.823,此时絮体结构紧密,孔隙率小且粒度分布集中,吸附架桥及网捕作用作用效果最佳;Zeta电位分别为-3mV和-1.6mV,均处于-8~2 mV之间,混凝效果最佳。絮体分形维数和Zeta电位辅助分析表明,当絮体分形维数达到最大值,Zeta电位绝对值接近零时,OCPs和浊度去除率也达到最大。试验还以硅酸钠和硫酸铝为原料制备了聚硅硫酸铝絮凝剂(PASS),考察了絮凝剂投加量、pH值、原水浊度、粉末活性炭和改性凹凸棒土助凝剂等因素对OCPs消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ASS投加量为5 mg/L时,OCPs的去除率可以达到57%~87%,浊度去除率可以达到99.1%,其效果好于PAC;PASS强化混凝处理OCPs的最佳pH值范围是6~7;OCPs的去除与浊度的去除具有显着相关性,原水浊度的大小会影响OCPs的去除,OCPs和浊度的去除率随浊度降低而减小。粉末活性炭和改性凹凸棒土作为助凝剂与PASS复配均可显着提高OCP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8%~100%和72%~95%。相较而言,凹凸棒土储量丰富,廉价易得,因此,以改性凹凸棒土替代粉末活性炭更有优势。深床过滤对比试验发现:滤床深度对四种滤料过滤去除OCPs和浊度的影响表现不同。四种滤料对OCPs去除效率顺序依次为:无烟煤>沸石>锰砂>石英砂,结果与四种滤料表面润湿性顺序一致,而与滤料表面自由能极性成分相反。滤速的增加使浊度和OCPs去除率先上升然后下降,所得最佳滤速为10 m/h;沸石对OCPs去除率受滤速影响较小,去除率变化不明显;随着滤速的增加无烟煤滤料对OCPs去除率缓慢下降,剩余浊度逐渐升高。同一滤料不同粒径时对OCPs去除率相差不大,OCPs去除率与滤料粒径之间并无明显规律。细颗粒滤料滤床主要发挥截留作用去除悬浮胶体颗粒,粗颗粒滤料滤床主要发挥吸附作用去除悬浮胶体颗粒。悬浮胶体颗粒物及OCPs的去除不仅受到滤料的吸附截留作用,还与滤料的表面性质及OCPs的性质有重要的关系。选取PAC、PDMDAAC、PAC-PDMDAAC作为絮凝剂,使用无烟煤细、粗粒径滤料进行平行实验研究,优化确定絮凝剂投药量、原水浊度、出水浊度滤速、床深等影响参数,探讨在最优条件下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对水中OCPs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以无机混凝剂PAC作为絮凝剂时,宜采用细颗粒粒径无烟煤滤料滤床在低速进行过滤,此时浊度和OCPs的去除效果均为最佳。PDMDAAC作为絮凝剂时,直接过滤的最佳选择是粗颗粒粒径无烟煤滤料滤床进行低速过滤,既保证了出水水质,又延长了过滤周期,使滤床效能达到最高。在高原水浊度和高滤速条件下,不宜投加PAC-PDMDAAC。本论文完成了各项强化工艺对饮用水水源水中典型POPs—有机氯农药OCPs的去除效能及机理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不同强化工艺的最佳处理参数及条件,研究成果可以为城市自来水厂的运行提供参考和支持。
赵家骐[2](2020)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工艺研究及运行性能分析 ——以凌水河污水处理厂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处理后污水对环境仍然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开展了提标改造工作。本文以大连市凌水河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为例,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首先,通过对凌水河污水处理厂近年来的运行水量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污水处理厂在2017年平均日处理水量为64033 m3/d,最高日处理水量达到75090 m3/d,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进水水量已超过原设计水量,亟需扩大污水厂的处理规模。为了确定污水处理厂扩建的规模究竟应该为多少,本文采用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法、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及用地性质用水量指标法三种方法分别进行预测计算,得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新的处理规模应为8.0万吨/天。其次,通过对污水处理厂进出水的COD、BOD、SS、TN、NH4+-N、TP、C/N等水质指标进行分析,出水TN及TP均不能满足一级A标准。同时结合水量、抗水质冲击能力分析及活性污泥评价,得出需要对现有CAST工艺进行改造来强化脱氮除磷性能的结论。在目前广泛使用的脱氮除磷工艺中,选择了CAST、AAO、FCR及MBBR四种工艺进行定性、定量及技术经济分析,确定了适合本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生化工艺。评选结果表明,AAO工艺的池容44168 m3,污泥龄14.88 d,电耗0.361度/m3,处理成本1.49元/吨,且具备较好的TN去除能力,是最适合本次提标改造的工艺。实施AAO工艺的改造,主要强化了污水处理厂对于TN去除的能力。而对于TP处理能力的提升,需进一步增加混凝等深度处理单元解决。最后,对改造施工方案的确定及改造后的污水处理工艺实际运行性能进行了研究。污水处理厂在改造过程中,采用了不停水施工,可最大程度的降低对于环境的污染。在生物池及深度处理单元的改造过程中,每个单体在改造完成后,便与原污水厂处理系统相连,立刻投入使用。在生物池及深度处理单元全部改造完成后,出水水质稳定在COD12.5 mg/L、BOD4.36 mg/L、SS2.20 mg/L、TN18.20 mg/L、NH4+-N1.85 mg/L、TP0.32mg/L。对于没有立刻达标的出水TN,在调试阶段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出水TN的因素的排序是内回流比>碳源投加量>溶解氧>外回流比。最终通过调试试验使出水TN达到13.24 mg/L,顺利达标排放。同时,通过优化生物除磷的调试试验,得出影响生物除磷的因素排序是单组生物池处理量>外回流比>厌氧池进水配比,对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中药剂投加量的优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王月[3](2020)在《混凝-沉淀工艺去除水中微塑料颗粒的研究》文中提出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在水环境中广泛存在,在水处理厂出水中也都有不同含量的微塑料检出。但由于其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尚未形成统一的检测方法。微塑料会对水生生物甚至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微塑料的去除方法在水处理领域也逐渐引起了关注。混凝-沉淀作为饮用水处理过程的重要环节,对后续工艺以及最终的出水安全性有着显着影响,对混凝过程进行控制,可以提高出水水质和水处理效率,减少能源浪费的同时节约了管理费用。本文以5μm的聚苯乙烯颗粒为典型微塑料,从探究其在水中分散液的性质入手,通过烧杯实验探究微塑料颗粒与水中典型污染物高岭土和腐殖酸的作用关系,发现了高岭土和腐殖酸都能吸附微塑料颗粒,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然后通过比较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颗粒计数仪的检测效果,确定了以荧光显微镜作为微塑料的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模拟砂滤实验,发现砂滤对微塑料颗粒的去除率只有56.9%-87.9%,因此明确了对滤前水水质进行调控的必要性。随后探究混凝-沉淀工艺中絮凝阶段絮体形态的变化规律,确定了调控絮凝过程的关键参数是平均粒径、几何分形维数和成长分形维数。其中,有微塑料的混凝体系在絮凝过程的快搅阶段平均粒径和几何分形维数的变化较无微塑料时更为平缓,絮凝末期成长分形维数则波动更大。同时,发现单独的混凝工艺对微塑料的去除率可达88.9%。利用三维DLCA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将影响虚拟絮体形态的特征参数与实际絮凝过程的影响因素对应,分析实际絮体成长过程。通过考察含有不同颗粒数的单个絮体数量、絮体的长度特征、回转分形维数、絮体孔隙率等特征参数,研究影响絮凝过程和结果的因素。发现初始粒子越多,絮体尺寸变化越慢,絮凝末期的絮体越大;颗粒直径越小,絮体平均回转分形维数变化越为平缓,最终形成的絮体密实度越高。最终达到使絮凝过程可控、混凝-沉淀后微塑料去除率提高的目的。
王芊[4](2020)在《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研究及运行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防止水环境恶化,保护水资源,我国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要求也逐年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明确指出县城以上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必须达到一级A标准。我国许多建成较早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都无法达到这一标准,许多城市污水处理厂都有升级改造的需求。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项目是国家“十五”规划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并与国债支持的重点项目。一期、二期的设计出水均为一级B标准,没有达到一级A标准。因此,需要提标改造。本研究就是对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的提标升级改造方案进行研究,并进行工艺设计。本研究以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根据该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现状及出水现状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比讨论选择出适合该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方案,优化设计参数,分析运行效果。根据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2016年进水量分析,确定该厂提标改造工程设计规模为5×104m3/d。根据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2016年全年进水水质的分析结果,并参考国内外类似污水处理厂的水质,确定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进水水质为CODcr=300mg/L,BOD5=150mg/L,SS=180mg/L,NH3-N=28mg/L,TN=35mg/L,TP=4mg/L。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CODcr≤50mg/L,BOD5≤10mg/L,SS≤10mg/L,NH3-N≤5mg/L,TN≤15mg/L,TP≤0.5mg/L。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进水的BOD5/CODcr全年大于0.45,可生化性较好,适合生物降解。BOD5/TN全年大于3.0,污水中碳源充足,宜采用生物脱氮。通过对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现状处理效果的分析,以及对多种除磷脱氮工艺的对比,并结合现有工艺,最终选定“移动床生物膜工艺(MBBR)+深度处理组合”工艺。提标改造内容为一期生化池改造成MBBR工艺,深度处理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混凝)+网格絮凝池(絮凝)+斜板沉淀池(沉淀)+连续砂滤池(过滤)工艺。运行结果表明,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达到了预期效果,有效地解决了TN、SS和TP不达标的问题,各项出水指标都达到了到一级A标准。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工程实施后,出水水质得到了提升,减轻了污染物对蒲河的污染,对改善蒲河水环境及两岸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吕娟娟[5](2020)在《复合工业废渣基纤维水过滤器结构设计及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因及主要限制因子,控制水体中磷的外源输入是长期有效地治理及预防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手段。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排入是水体磷的主要外源输入之一。近年来,国家对污水厂出水总磷的限值愈加严格,污水厂排放标准不断提高,部分地区要求污水厂出水达地表水Ⅳ类以上标准。本论文以此为出发点,首先对前期研究成果-以改性钢渣、沸石、粉煤灰及醋酸纤维素通过湿法纺丝法制备出的具有良好除磷性能的工业废渣基纤维进行优化,选取最佳浓度、种类的增塑剂以提升纤维抗拉强度及柔软度并提高其制备速度,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复合纤维除磷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将复合纤维作为自主研发的新型纤维过滤器的滤料进行动态吸附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纤维投加量、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不同滤料再生液对过滤器除磷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考察、验证了最佳工艺参数下过滤器的运行效能,研究结果表明过滤器出水磷浓度可稳定降至0.3mg/L以下,满足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Ⅳ类水磷浓度水质标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工业废渣基复合纤维制备过程中,将两种不同的增塑剂聚乙二醇600及柠檬酸三丁酯与前期以玄武岩纤维做增强基材时纤维的抗拉强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聚乙二醇600作为增塑剂时对纤维的抗拉强度的提升效果最优,为前期以玄武岩纤维作为增强基材时的1.43倍。在此条件下对纤维制备速度进行优化,可将纺丝液最大推进速度提升至1.6mm/min,纤维收丝卷绕速度提升至2.04m/min,纤维制备速度为优化前的1.86倍。(2)对工业废渣基纤维做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纤维对磷的吸附等温方程与Langmuir方程高度拟合。研究了投加量、p H、无机阴离子SO42-、Cl-、NO3-及CO32对纤维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初始磷浓度一定时,除磷率与纤维投加量呈正相关,单位质量纤维除磷量与纤维投加量呈负相关;p H对复合纤维除磷效果的影响较为明显,纤维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的除磷效果均优于中性条件的除磷效果,但中性条件下纤维也具有较好的除磷效果,说明工业废渣基纤维具有良好的酸碱适应性;无机阴离子中CO32-对纤维的除磷效果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余阴离子的存在无明显影响。(3)对传统压力板式纤维过滤器进行优化,改进其活动孔板易卡顿、孔板孔隙易堵塞的缺陷,并对其反冲洗方式及滤料组件形式进行改进。(4)以自主研制的复合纤维为滤料,研究了纤维投加量、水力停留时间对过滤器出水磷浓度的影响及不同浓度的再生液对纤维滤料再生效果的影响。在不同工况条件下,以污水处理厂一级B尾水为对象,研究了过滤器在三种不同初始磷浓度(3mg/L、1.5mg/L、0.5mg/L)下60d内的运行稳定性。根据运行结果,最终选取2.5kg的纤维投加量、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4h、3h、3h作为初始磷浓度为3mg/L、1.5mg/L、0.5mg/L过滤器的最佳运行参数。采用0.1mol/L的HCl溶液对纤维重复三次再生实验后,纤维的单位质量除磷量仅下降12.32%,再生效果良好。在运行的60d内,三根不同初始磷浓度的纤维滤柱出水磷浓度均始终稳定在0.5mg/L以下,其中初始磷浓度为3mg/L时,滤柱经过两次反冲洗可使运行时出水磷浓度稳定在0.3mg/L以下;初始磷浓度为1.5mg/L时,滤柱经过一次反冲洗可使出水磷浓度稳定在0.3mg/L以下;初始磷浓度为0.5mg/L时,滤柱在60d内未经反冲洗出水磷浓度始终稳定在0.2mg/L左右。60d内,出水p H较原水有所上升,但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p H的限值。对纤维滤料做重金属溶出检测,结果表明,纤维滤料不会增加出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江钦塬[6](2020)在《鄂州炼钢厂连铸浊循环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钢铁生产行业是高耗水行业,提高水利用率、减少外排、实现“零排放”是钢铁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鄂州炼钢厂连铸设备净循环冷却水补水量大,补水成本高,部分连铸浊循环处理水未回用直接排放,一方面浪费水资源,另一方面也需缴纳一定的环境保护税。为了减少连铸浊循环外排水量及净循环冷却水新水补水量,本研究提出将连铸浊循环出水处理达标后补充至净循环冷却水的节能减排方案,为此本研究优化了现有连铸浊循环水处理工艺,并对各个工艺处理效果、工艺参数和经济成本进行分析讨论。通过絮凝沉淀试验,分析各个絮凝剂处理效果,明确最佳投药量,优化鄂州炼钢厂现状机械絮凝沉淀工艺,筛选出适合连铸浊循环处理的药剂和投量。结果表明:投加4.00 mg/L PAC和0.15 mg/L PAM处理效果最好。使用无机絮凝剂处理,PAC处理效果优于PFS;投加PAM后,与PAC联合处理出水质改善明显,但絮凝剂和助凝剂对硬度都没有去除效果;熟石灰纯碱投加处理后,出水硬度和Fe去除率高,但是浊度和p H大幅上升。通过过滤试验,筛选出合适的滤料,并明确最佳的滤速,得出过滤单处理运行工况。结果表明:活化沸石作滤料,滤速为5 m/h时,出水水质最好。石英砂滤料对COD和浊度去除效果优于天然沸石和活化沸石,但对硬度没有去除效果;活化沸石滤料对硬度去除效果明显;三种滤料对Fe的去除率相差很小。通过絮凝沉淀过滤试验,得出一套完整的运行方案,明确各个处理单元的运行工况,确定最终优化工艺的参数指标。并将出水水质和处理成本与鄂州炼钢厂现状连铸浊循环处理工艺相对比。结果表明:絮凝投加4.00 mg/L PAC+0.15 mg/L PAM,沉淀30 min后采用活化沸石以5 m/h滤速过滤,出水浊度、硬度、COD和Fe去除率较原工艺分别提高71.86%、51.90%、16.58%和63.68%;优化工艺出水水质明显改善、经济效果显着,出水经过p H调节后即可进行回用使用。综上,通过上述研究,提高了连铸浊循环处理水质,减少了净循环新水补水,降低补水成本,实现了鄂州炼钢厂“零排放”的生产目标,也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生产要求。
诸宇刚[7](2020)在《高效反应沉淀联用纤维滤池工艺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为改善水质,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拉开序幕。本论文依托于苏州吴中区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实际案例,主要对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艺方案如何确定、深度处理系统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处理效果和能耗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城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各工艺段设计参数和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总结,一期工程存在:进水COD、SS、TP基本符合原设计进水指标,但BOD比原设计指标偏低,氨氮、TN比原设计指标偏高,对于生物处理系统反硝化的碳源利用造成影响,出水总氮有超标风险;现有工艺废水经二沉池沉淀后直接消毒排放,出水SS难以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现有工艺在生化池出水端投加化学除磷药剂,存在药剂混合条件不易控制,处理效果不稳定;沉淀后含药剂的化学污泥难以及时排除,随回流污泥返回至曝气池,易引起药剂累积所导致的活性污泥活性抑制甚至中毒等风险。在对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进行充分论证确定后,对各污染物指标去除率和水质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整体工艺流程和工艺路线的方向,再通过对高效反应沉淀池联用纤维滤池工艺、elimi-NITE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和反应沉淀池组合微滤机工艺这三种深度处理组合工艺的全面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了本项目深度处理工艺最适宜采用高效反应沉淀池联用纤维滤池工艺。在确定了工艺路线后,对各工艺段技术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在运行阶段,对深度处理系统运行效果进行了验证,同时为了优化运行效果,达到节能降耗目标,对深度处理系统进行了多种不同运行模式下COD、氨氮、总磷、SS去除率和能耗情况的试验对比,在仅投加Fe Cl3药剂情况下,深度处理系统COD去除率为25%、TP去除率为40%、SS去除率为66%,滤池反洗间隔时间为20.5小时,运行成本最低,是深度处理系统的最优运行模式。
罗长伟[8](2019)在《西北某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务院及省市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我国对重点流域环境治理的要求不断加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5]110号“关于严格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通知”中第一次提出,“为防止水体发生富营养化,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A标准”。我国大部分的污水处理厂是在上个世纪建成的,当时所需要满足的标准很低,不能适应现在的环境发展,因此目前大部分污水处理厂亟需进行提标改造。本文就西北某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进行研究,通过对该厂的现状运行情况进行调研,本次提标改造工程以污水厂一期的设计水量为基础,结合该厂的现状进出水水质监测结果,同时考虑到厂区占地较为紧张,主要通过对生化系统、污泥系统进行改造以及二级处理后增设深度处理系统,从而满足出水水质达标。西北某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中重点处理项目为NH4+-N、TN、SS、TP,其中NH4+-N、TN主要通过生化系统功能区的合理分配、精细管理、准确控制得以去除;碳氮比含量偏低是我国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的通病,单纯的生物方法已难以去除大量含氮物质,因此牺牲磷的生物法是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的选择,可以通过这种去除氮。本工程生化处理部分改造工艺为“由曝气方式为表面曝气的卡鲁塞尔氧化沟改造为鼓风曝气式A2/O”,通过在好氧区投加悬浮填料提高系统的微生物量,从而增强整个系统的硝化能力和反硝化能力,向缺氧池投加合理碳源以改变进水碳氮比较低的情况。本工程采用“高效沉淀池+V型滤池”为组合的深度处理工艺,通过辅以化学药剂的投加,不仅使得出水中TP达标,同时可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COD、BOD5、TN等污染物浓度,保证出水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李正任[9](2019)在《锦州采油厂废水二级出水深度处理研究》文中认为采用"悬浮填料浮动床-曝气生物滤池—加药絮凝—纤维束过滤"工艺对锦州采油厂采油废水二级出水进行中水回用深度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出水COD保持在20mg/L以下,氨氮小于0.025mg/L,磷含量在0.2mg/L左右,pH值在6~9中性范围内。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工艺耐冲击负荷强,处理成本低。出水各项指标符合回用标准,可以作为锦州采油厂二级出水深度处理回用工艺。
纪中旭[10](2019)在《基于脉冲反洗的高适应性应急净水装置的中试运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灾后应急救援供水一直是饮用水保障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几年随着材料技术的成熟,国内外开发出多种应急供水保障技术和应急净水装备。但是,现有的应急净水装置普遍水质适应性差,极端水质条件下运行不稳定,机动性差。针对这些问题,本课题前期已经完成以超滤为核心的高适应性应急净水装置的初步设计。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该净水装置的机动性和极端水质适应性,提出使用脉冲反洗方式对超滤膜进行清洗,研究脉冲反洗对超滤膜污染的控制和优化脉冲反洗操作参数;为了提高多水质适应性,针对4种典型灾后水质条件,开展了基于脉冲反洗的优化试验。脉冲反洗可以有效的控制膜污染。与传统反洗相比,在初始通量80LHM条件下,脉冲反洗使超滤膜通量衰减降低82.99%,产水量提高74.34%,不可逆污染最多降低了69.58%,颗粒污染转移率提高37.04%,提高了应急净水装置在进水浊度200NTU极端水质条件下的适应性。脉冲反洗对超滤膜污染的控制优势随着膜通量的增加而降低。与传统反洗相比,80、100和150LHM时通量的衰减速率分别降低了82.99%、61.63%和52.56%。基于滤饼层污染模型建立了比通量与过滤时间的函数关系:(?),研究了通量、反冲洗压力和反冲洗时间对比通量和最佳过滤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值和理论值均在通量80LHM,反冲洗压力450KPa和反冲洗时间2s时,比通量达到最大值。最大比通量分别为0.681和0.706,最佳过滤时间分别为25s和60.6s,为后续的中试试验提供参考。针对微污染原水进行了膜材料和通量的优化中试试验。结果表明,膜材料和通量对去除效能影响不明显(p>0.05),但是膜材料和通量对运行稳定性影响较大,40LHM通量下PVDF超滤膜在中试期间运行最稳定,跨膜压差仅增长35KPa,旋流除砂器/超滤/纳滤组合工艺产水浊度、氨氮和CODMn等主要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针对高藻水进行了药剂投加量和不同预处理方式的优化中试试验。结果表明,药剂的最佳投加量为PAM 0.5mg/L,PAC 9mg/L(以Al2O3计)。混凝沉淀比介质过滤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高,浊度、叶绿素a、CODMn和UV254分别比介质过滤提高了30.59%、46.09%、45.34%和39.6%,预氯化对去除率的提升不明显(p>0.05)。以介质过滤为预处理,加氯和未加氯跨膜压差均达到110KPa以上。以混凝沉淀为预处理,未加氯预处理时跨膜压差增长24.5KPa,加氯预处理时跨膜压差增长6.5KPa。考虑到余氯会对纳滤膜通量有衰减作用,故在混凝沉淀时不投加二氧化氯。针对高浊水进行了药剂投加量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PAM1mg/L,PAC20mg/L(以Al2O3计)时对絮体沉降性能和浊度去除效果最好,中试期间混凝沉淀/超滤工艺产水CODMn和浊度可以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标准,且运行稳定。旋流除砂/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海水,产水CODMn、浊度、TDS、硬度、钠离子、氯离子、硫酸盐和氟离子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标准,且运行稳定。通过多种水质条件下的中试运行优化试验,得到应急净水装置的最优化条件,提高了装置对多种水质条件的适应性。
二、纤维束直接过滤微絮凝原水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纤维束直接过滤微絮凝原水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饮用水源水中典型POPs有机氯农药的强化去除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POPs 的危害及水中POPs 的污染现状 |
1.2.1 POPs的污染危害 |
1.2.2 水体中的POPs污染现状 |
1.3 水中典型POPs有机氯农药的性质及其危害 |
1.3.1 有机氯农药的性质 |
1.3.2 有机氯农药的危害 |
1.4 水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常规处理技术 |
1.4.1 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现状 |
1.4.2 有机氯农药的常规处理技术 |
1.5 强化混凝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
1.5.1 强化混凝技术 |
1.5.2 强化混凝技术的作用机理 |
1.5.3 强化混凝技术的研究方向、发展趋势及混凝剂类型 |
1.6 深床过滤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
1.6.1 深床过滤技术的作用机理及研究现状 |
1.6.2 深床过滤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 |
1.7 研究理论依据 |
1.7.1 基本理论依据 |
1.7.2 强化混凝去除水源水中OCPs的理论依据 |
1.7.3 深床过滤去除水源水中OCPs的理论依据 |
1.7.4 微絮凝直接过滤去除水源水中OCPs的理论依据 |
1.8 研究内容 |
1.8.1 有机氯农药强化混凝的优化研究 |
1.8.2 有机氯农药深床过滤的优化研究 |
1.8.3 微絮凝直接过滤对有机氯农药去除效能的研究 |
1.9 课题来源和创新点 |
1.9.1 课题来源 |
1.9.2 创新点 |
2 实验材料与测定分析方法 |
2.1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2.1.1 气相色谱仪 |
2.1.2 其他主要仪器设备 |
2.2 主要实验试剂 |
2.3 样品前处理与测定分析方法 |
2.3.1 样品前处理方法 |
2.3.2 最佳色谱分析条件 |
2.3.3 有机氯农药标准曲线 |
2.3.4 絮体分形维数测定方法 |
2.3.5 Zeta电位测定方法 |
3 强化混凝对水中有机氯农药去除效能及机理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模拟水样的制备 |
3.2.2 混凝实验 |
3.3 聚合氯化铝强化混凝效能及机理研究 |
3.3.1 实验优化设计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聚合硫酸铁强化混凝效能及机理研究 |
3.4.1 实验优化设计 |
3.4.2 结果与讨论 |
3.5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强化混凝效能及机理研究 |
3.5.1 实验优化设计 |
3.5.2 结果与讨论 |
3.6 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强化混凝效能及机理研究 |
3.6.1 复合混凝剂的制备 |
3.6.2 结果与讨论 |
3.7 PFS-PDMDAAC复合絮凝剂强化混凝效能及机理研究 |
3.7.1 复合混凝剂的制备 |
3.7.2 结果与讨论 |
3.8 助凝剂对聚合硅酸硫酸铝去除水中有机氯农药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
3.8.1 聚合硅酸硫酸铝的制备 |
3.8.2 助凝剂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及表征 |
3.8.3 结果与讨论 |
3.9 本章小结 |
4 深床过滤对水中有机氯农药去除效能及机理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装置及方法 |
4.2.1 过滤材料 |
4.2.2 过滤实验装置 |
4.2.3 过滤实验方法 |
4.3 滤床深度对水中OCPs的去除效能影响 |
4.3.1 结果与讨论 |
4.4 滤速对水中OCPs的去除效能影响 |
4.4.1 结果与讨论 |
4.5 滤料粒径对水中OCPs的去除效能研究 |
4.5.1 结果与讨论 |
4.6 不同滤料对水中OCPs的过滤去除机理探讨 |
4.7 本章小结 |
5 微絮凝直接过滤对水中有机氯农药去除效能及机理研究 |
5.1 前言 |
5.2 无机微絮凝-直接过滤对水中OCPs的去除效能 |
5.2.1 实验方案 |
5.2.2 结果与讨论 |
5.3 有机微絮凝-直接过滤对水中OCPs的去除效能 |
5.3.1 实验方案 |
5.3.2 结果与讨论 |
5.4 复合微絮凝-直接过滤对水中OCPs的去除效能 |
5.4.1 实验方案 |
5.4.2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工艺研究及运行性能分析 ——以凌水河污水处理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总体现状及提标改造的目的 |
1.1.1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总体现状 |
1.1.2 本次提标改造的目的 |
1.1.3 提标改造的原则 |
1.2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常用工艺简介 |
1.2.1 常用生化处理工艺简介 |
1.2.2 常用深度处理工艺简介 |
1.3 原污水处理厂概况 |
1.3.1 污水厂原设计进出水水质 |
1.3.2 污水处理厂原工艺流程 |
1.4 原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污水处理厂的规模研究 |
2.1 改造前的实测运行水量 |
2.2 污水量计算 |
2.2.1 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法 |
2.2.2 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 |
2.2.3 用地性质用水量指标法 |
2.2.4 污水量计算结果 |
2.3 污水处理厂改造规模结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污水处理厂的水质研究 |
3.1 污水处理厂原进出水水质研究 |
3.1.1 COD研究 |
3.1.2 BOD研究 |
3.1.3 SS研究 |
3.1.4 TN研究 |
3.1.5 NH_4~+-N研究 |
3.1.6 TP研究 |
3.1.7 C/N研究 |
3.1.8 水质对比分析 |
3.1.9 本次研究的进出水水质 |
3.2 污水处理厂原工艺评价 |
3.2.1 原工艺应对水量冲击负荷评价 |
3.2.2 原工艺应对水质冲击负荷评价 |
3.2.3 原工艺中活性污泥的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4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的比选 |
4.1 生物处理工艺的比选 |
4.1.1 工艺技术定性分析 |
4.1.2 工艺技术定量分析 |
4.1.3 工艺技术经济分析 |
4.1.4 生物处理工艺比选的结论 |
4.2 深度处理工艺的比选 |
4.2.1 混凝单元 |
4.2.2 沉淀单元 |
4.2.3 过滤单元 |
4.3 本章小结 |
5 提标改造完成后运行性能的分析 |
5.1 提标改造完成后运行性能的分析 |
5.1.1 生物池改造完成后的运行性能 |
5.1.2 深度处理改造完成后的运行性能 |
5.2 调试试验去除TN的研究 |
5.2.1 碳源的选择 |
5.2.2 溶解氧最佳运行工况的研究 |
5.2.3 内回流比最佳运行工况的研究 |
5.2.4 外回流比最佳运行工况的研究 |
5.2.5 碳源投加量最佳工况的研究 |
5.2.6 正交试验 |
5.2.7 调试试验去除TN的结论 |
5.3 调试试验去除TP的研究 |
5.3.1 外回流比最佳运行工况的研究 |
5.3.2 厌氧池进水配比最佳运行工况的研究 |
5.3.3 单组生物池处理量最佳运行工况的研究 |
5.3.4 正交试验 |
5.3.5 调试试验去除TP的结论 |
5.4 出水水质变化分析 |
5.4.1 出水COD变化分析 |
5.4.2 出水BOD变化分析 |
5.4.3 出水SS变化分析 |
5.4.4 出水TN变化分析 |
5.4.5 出水NH_4~+-N变化分析 |
5.4.6 出水TP变化分析 |
5.4.7 出水指标变化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混凝-沉淀工艺去除水中微塑料颗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微塑料性质 |
1.2.1 基本性质 |
1.2.2 微塑料的提取和预处理方法 |
1.2.3 微塑料的检测方法 |
1.3 微塑料的去除方法 |
1.3.1 混凝沉淀法 |
1.3.2 过滤法 |
1.4 絮凝工艺 |
1.4.1 絮凝动力学 |
1.4.2 絮体形态学 |
1.4.3 絮凝影响因素 |
1.4.4 絮凝过程仿真 |
1.5 絮凝过程控制 |
1.6 课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课题来源 |
1.6.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6.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水样配制 |
2.1.3 实验仪器 |
2.1.4 实验装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混凝烧杯实验 |
2.2.2 混凝反应器实验 |
2.2.3 絮体氧化实验 |
2.2.4 模拟砂滤实验 |
2.3 颗粒凝聚模拟的方法 |
2.3.1 模拟机制 |
2.3.2 模型算法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2.4.1 水质指标分析 |
2.4.2 颗粒分析 |
2.4.3 絮体形态分析 |
2.4.4 实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第3章 微塑料性质和检测方法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PS颗粒的性质 |
3.2.1 PS颗粒在水中的粒度分布特征 |
3.2.2 PS颗粒与水中污染物的作用 |
3.3 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微塑料颗粒 |
3.3.1 聚四氟乙烯膜表面的PS形态分析 |
3.3.2 聚碳酸酯膜表面的PS形态分析 |
3.3.3 对膜表面PS形态的对比分析 |
3.4 荧光显微镜检测微塑料颗粒 |
3.4.1 微塑料基准浓度的确定 |
3.4.2 计数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凝-沉淀工艺对微塑料颗粒的去除 |
4.1 引言 |
4.2 混凝和模拟砂滤条件的确定 |
4.2.1 模拟砂滤条件的确定 |
4.2.2 模拟砂滤的结果 |
4.2.3 混凝条件的确定 |
4.3 微塑料颗粒对絮体的影响 |
4.3.1 对平均粒径的影响 |
4.3.2 对几何分形维数的影响 |
4.3.3 对成长分形维数的影响 |
4.4 混凝对微塑料的去除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微塑料颗粒混凝过程的仿真研究 |
5.1 模拟参数的确定 |
5.1.1 初始粒子总数和粒子半径 |
5.1.2 初始颗粒分布 |
5.1.3 粒子的粘附方式 |
5.2 絮凝仿真过程的参数 |
5.2.1 絮体运动次数 |
5.2.2 絮体回转半径和平均半径 |
5.2.3 絮体回转分形维数 |
5.2.4 絮体孔隙率 |
5.3 虚拟絮体成长过程研究 |
5.3.1 絮体中粒子数与回转半径的关系 |
5.3.2 絮体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
5.3.3 絮体长度和回转分形维数的变化 |
5.3.4 絮体孔隙率的变化 |
5.3.5 初始粒子总数的影响 |
5.3.6 粒子直径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研究及运行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的发展 |
1.2.1 传统活性污泥法 |
1.2.2 生物脱氮技术 |
1.2.3 生物同步脱氮除磷技术 |
1.3 国内污水处理厂升级提标改造常用的技术与工艺 |
1.3.1 我国污水厂改造前常用的工艺及存在问题分析 |
1.3.2 我国污水厂升级改造常用的工艺 |
1.4 国内外污水处理厂升级提标改造实例 |
1.4.1 挪威Gardemoen污水处理厂 |
1.4.2 意大利波尔图Tolle污水处理厂 |
1.4.3 青岛团岛污水处理厂 |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课题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概况 |
2.2 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第一工艺系统(一期工程)现状 |
2.3 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第二工艺系统(二期工程)现状 |
2.4 沈阳市LZ生态污水厂处理效果及出水水质分析 |
2.5 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存在问题分析 |
2.5.1 存在问题分析 |
2.5.2 升级改造内容 |
3 升级改造方案选择与分析 |
3.1 设计规模的确定 |
3.2 设计进水水质及出水水质的确定 |
3.2.1 设计进水水质的确定 |
3.2.2 设计出水水质的确定 |
3.3 污水处理程度分析 |
3.4 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现状出水水质及提标改造工艺选择的分析 |
3.4.1 现状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分析 |
3.4.2 提标改造工艺方案选择的技术路线 |
3.5 水质特性及一级处理 |
3.5.1 水质特性 |
3.5.2 一级处理工艺 |
3.6 二级处理工艺选择 |
3.6.1 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升级改造的总体方案 |
3.6.2 第一工艺系统的二级生化处理工艺选择 |
3.7 深度处理工艺选择 |
3.7.1 深度处理工艺路线的确定 |
3.7.2 混凝工艺选择 |
3.7.3 沉淀段工艺选择 |
3.7.4 过滤工艺选择 |
3.7.5 消毒工艺选择 |
3.8 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提标水处理总体工艺方案 |
3.9 污泥处理 |
3.10 小结 |
4 参数优化及工艺设计 |
4.1 设计参数 |
4.2 改造工艺的设计 |
4.2.1 第一工艺系统生化池改造 |
4.2.2 提升泵池(新建) |
4.2.3 深度处理车间(新建) |
4.2.4 污泥池(新建) |
4.2.5 反冲洗回收池(新建) |
5 运行效果分析 |
5.1 COD_cr去除效果分析 |
5.2 BOD_5去除效果分析 |
5.3 SS去除效果分析 |
5.4 NH_3-N去除效果分析 |
5.5 TN去除效果分析 |
5.6 TP去除效果分析 |
5.7 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复合工业废渣基纤维水过滤器结构设计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污水厂现有深度除磷技术 |
1.3 纤维材料的发展 |
1.3.1 活性炭纤维 |
1.3.2 合成纤维素纤维 |
1.3.3 壳聚糖纤维 |
1.3.4 表面改性纤维 |
1.4 纤维过滤器的发展 |
1.4.1 彗星式纤维过滤器 |
1.4.2 纤维球过滤器 |
1.4.3 胶囊挤压式纤维过滤器 |
1.4.4 压力板式纤维过滤器 |
1.5 研究目的、技术路线、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研究方法 |
2.1 工业废渣基纤维的基材 |
2.1.1 改性钢渣、改性沸石与改性粉煤灰 |
2.1.2 增塑剂 |
2.1.3 粘结剂 |
2.2 工业废渣基纤维的制备方法 |
2.3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2.4 纤维物理性状分析方法 |
2.5 模拟含磷废水的配置 |
2.6 水质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工业废渣基纤维的制备优化与除磷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工业废渣基纤维制备方法的优化 |
3.2.1 增塑剂的优化及掺入量研究 |
3.2.2 纤维制备速度优化 |
3.3 工业废渣基纤维的表征 |
3.4 工业废渣基纤维除磷性能研究 |
3.4.1 等温吸附实验 |
3.4.2 纤维投加量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
3.4.3 pH对纤维除磷能力的影响 |
3.4.4 无机阴离子对纤维除磷效果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纤维过滤器结构设计 |
4.1 设计思路 |
4.2 过滤器材质选择 |
4.3 过滤器结构及参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纤维过滤器动态除磷性能研究 |
5.1 纤维投加量对过滤器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 |
5.2 水力停留时间对纤维过滤器除磷效果的影响 |
5.3 纤维滤料再生实验 |
5.3.1 再生溶液及浓度的选择 |
5.3.2 再生实验 |
5.3.3 反冲洗方式 |
5.4 纤维过滤器的运行稳定性 |
5.5 纤维滤料对水质的影响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鄂州炼钢厂连铸浊循环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连铸浊循环水处理技术 |
1.3 鄂州炼钢厂连铸设备用水现状及评价 |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鄂州炼钢厂连铸用水水质水量 |
2.2 试验装置与步骤 |
2.3 主要检测指标 |
2.4 试验仪器及药剂 |
3 絮凝沉淀技术处理连铸浊循环水效果研究 |
3.1 引言 |
3.2 无机絮凝剂投加量 |
3.3 助凝剂投加量 |
3.4 熟石灰纯碱投加量 |
3.5 本章小结 |
4 过滤技术处理连铸浊循环水效果研究 |
4.1 引言 |
4.2 过滤处理连铸浊循环水 |
4.3 本章小结 |
5 絮凝沉淀-过滤技术处理连铸浊循环水效果研究 |
5.1 引言 |
5.2 絮凝沉淀-过滤联合工艺处理连铸浊循环水研究 |
5.3 优化工艺与原处理工艺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高效反应沉淀联用纤维滤池工艺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和背景 |
1.2 深度处理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理化学法 |
1.2.2 化学法 |
1.2.3 生物法 |
1.3 常规深度处理工艺 |
1.4 具备反硝化脱氮功能的深度处理工艺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程概况 |
2.1 工程简介 |
2.2 各工艺单元情况 |
2.3 进出水水质情况 |
2.4 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高效反应沉淀池联用纤维滤池深度处理工艺设计 |
3.1 进出水水质的确定 |
3.1.1 进水水质的确定 |
3.1.2 出水水质的确定 |
3.2 工艺路线方向的确定 |
3.2.1 方案选择的原则 |
3.2.2 水质水量依据以及对二期工程工艺方案的要求 |
3.2.3 水质特性分析 |
3.2.4 污水处理总体工艺流程的组成 |
3.3 工艺比选 |
3.3.1 工艺比选原则 |
3.3.2 高效反应沉淀池联用纤维滤池工艺 |
3.3.3 反应沉淀池组合微滤机工艺 |
3.3.4 elimi-NITE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 |
3.3.5 技术经济比较 |
3.4 工艺设计 |
3.4.1 扩建工程处理段工艺设计 |
3.4.2 深度处理工程段工艺设计 |
3.4.3 高程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分析 |
4.1 深度处理工艺在不同运行模式的处理效果分析 |
4.1.1 投加PAC药剂情况下处理效果分析 |
4.1.2 投加PAC和 PAM药剂情况下处理效果分析 |
4.1.3 投加FeCl3药剂情况下处理效果分析 |
4.1.4 投加FeCl3和PAM药剂情况下处理效果分析 |
4.2 运行成本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西北某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快速发展的要求,水量猛增、水质恶化 |
1.1.2 排放标准不断提高 |
1.1.3 节能减排的要求 |
1.2 国外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概况 |
1.3 国内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概况 |
1.3.1 污水厂达标排放的瓶颈问题 |
1.3.2 现有提标改造技术分析 |
1.3.3 国内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采用的传统工艺 |
1.3.4 国内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案例 |
第二章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目的及内容 |
2.2 提标改造的技术路线 |
2.2.1 分析现状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况 |
2.2.2 分析污水厂进水水质、水量特性 |
2.2.3 有机物、氨氮、总氮达标问题 |
2.2.4 应对低温不利影响的措施 |
2.2.5 深度处理段去除TP、SS |
第三章 污水厂运行现状及提质增效方案分析 |
3.1 西北某市污水处理厂概况 |
3.1.1 始建污水厂建设情况 |
3.1.2 污水厂脱氮除磷改造工程建设情况 |
3.1.3 再生水回用工程建设情况 |
3.2 现状运行存在的问题 |
3.2.1 各单体运行状况及存在问题 |
3.2.2 运行总体问题 |
3.3 提标改造技术方案 |
3.3.1 污水厂改造工程规模 |
3.3.2 现状进出水水质分析 |
3.3.3 提标改造工艺路线的选择 |
3.3.4 生化系统改造方案比选及确定 |
3.3.5 深度处理工艺方案比选及确定 |
3.3.6 污泥处理工艺 |
3.3.7 除臭工艺 |
3.3.8 除臭工艺的确定 |
第四章 工程设计 |
4.1 设计规模 |
4.2 工程设计 |
第五章 提标改造工程投资与效益分析 |
5.1 工程投资 |
5.2 工程效益分析 |
5.2.1 环境效益 |
5.2.2 社会效益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锦州采油厂废水二级出水深度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艺流程与原水水质 |
1.1 工艺流程及工艺特点 |
(1) 悬浮填料浮动床[4] |
(2) 曝气生物滤池 |
(3) 加药絮凝 |
(4) 纤维束过滤罐[10, 11] |
1.2 原水水质基本变化规律 |
1.3 水质分析项目及回用指标 |
2 处理效果与分析 |
2.1 悬浮填料浮动床与曝气生物滤池启动 |
2.2 深度处理效果与分析 |
2.3 各单元处理效果分析 |
3 结论 |
(10)基于脉冲反洗的高适应性应急净水装置的中试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自然灾害饮用水水源污染特征 |
1.1.1 颗粒污染物 |
1.1.2 有机污染物 |
1.1.3 微生物污染 |
1.1.4 重金属污染 |
1.1.5 近海海域水质 |
1.1.6 拟处理的目标水质 |
1.2 国内外应急净水工艺装置发展现状 |
1.2.1 应急饮用水净化工艺 |
1.2.2 应急饮用水净化装备 |
1.2.3 现有应急净水工艺装置的不足 |
1.3 以超滤为核心的应急净水装置初步设计 |
1.3.1 高适应性应急净水装置设计目标 |
1.3.2 以超滤为核心的应急净水装置工艺的选择 |
1.3.3 以超滤为核心的应急净水装置的初步设计 |
1.4 脉冲反洗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 |
2.1.1 超滤及预处理单元试验装置 |
2.1.2 深度处理单元试验装置 |
2.2 试验材料 |
2.2.1 膜材料 |
2.2.2 化学药剂 |
2.3 试验方法 |
2.3.1 水质监测方法 |
2.3.2 药剂最佳投加量小试试验 |
2.3.3 脉冲反洗参数优化试验 |
2.4 原水水质 |
2.4.1 微污染原水 |
2.4.2 高藻原水 |
2.4.3 高浊原水 |
2.4.4 海水 |
3 脉冲反洗对超滤膜污染的控制及参数优化 |
3.1 引言 |
3.2 脉冲反洗对膜污染的控制 |
3.2.1 脉冲反洗对膜通量衰减的控制 |
3.2.2 脉冲反洗对可逆污染的控制 |
3.2.3 脉冲反洗过程中污染物的转移 |
3.3 超滤膜污染模型的研究 |
3.3.1 超滤膜污染模型 |
3.3.2 超滤膜污染类型的拟合 |
3.4 基于滤饼层污染的脉冲反洗运行参数优化 |
3.4.1 脉冲反洗参数优化模型 |
3.4.2 膜通量对最佳过滤时间的影响 |
3.4.3 脉冲反洗压力对最佳过滤时间的影响 |
3.4.4 脉冲反洗时间对最佳过滤时间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水质条件下装置优化运行研究 |
4.1 引言 |
4.2 微污染原水 |
4.2.1 膜材料和通量对去除效能的影响 |
4.2.2 膜材料和通量对膜污染控制的影响 |
4.3 高藻原水 |
4.3.1 药剂最佳投加量的确定 |
4.3.2 预处理工艺对去除效能的影响 |
4.3.3 预处理对膜污染控制的影响 |
4.4 高浊原水 |
4.4.1 药剂投最佳投加量的确定 |
4.4.2 去除效能分析 |
4.4.3 膜运行情况分析 |
4.5 近岸海水 |
4.5.1 预处理效果分析 |
4.5.2 反渗透膜的去除效能分析 |
4.5.3 膜运行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纤维束直接过滤微絮凝原水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饮用水源水中典型POPs有机氯农药的强化去除效能研究[D]. 刘鹏宇.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2]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工艺研究及运行性能分析 ——以凌水河污水处理厂为例[D]. 赵家骐.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3]混凝-沉淀工艺去除水中微塑料颗粒的研究[D]. 王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沈阳市LZ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研究及运行效果分析[D]. 王芊.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5]复合工业废渣基纤维水过滤器结构设计及实验研究[D]. 吕娟娟. 东南大学, 2020(01)
- [6]鄂州炼钢厂连铸浊循环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D]. 江钦塬.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7]高效反应沉淀联用纤维滤池工艺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的应用研究[D]. 诸宇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8]西北某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工艺研究[D]. 罗长伟. 长安大学, 2019(07)
- [9]锦州采油厂废水二级出水深度处理研究[J]. 李正任. 当代化工, 2019(06)
- [10]基于脉冲反洗的高适应性应急净水装置的中试运行研究[D]. 纪中旭. 重庆大学, 2019(01)
标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论文; 塑料颗粒论文; 絮凝沉淀论文; 水质检测论文; 水污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