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罗药业大股东改制(论文文献综述)
徐旭曼[1](2014)在《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混合型管理层收购研究》文中认为西方管理层收购中,管理层直接参与经营决策与经营管理全过程,分享全部收益和所有风险,极利于减少代理成本和提高企业价值;但在中国特色的管理层收购中,管理层只收购目标公司部分股权,不一定能降低代理成本,反而会凸显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为了对中国特色的管理层收购进行深入探索,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对混合型管理层收购(即目标公司管理层联合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共同发起对目标公司的收购)展开研究,在丰富管理层收购相关理论的同时,也为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顺利实施和发展提供新思路。本文在对管理层收购相关的文献和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结合案例的方式深入剖析混合型管理层收购。分析表明,不同背景、不同模式的管理层收购会导致不同的公司治理及其表现不一的公司治理缺陷问题。在中国背景下,混合型管理层收购更有优势,但也存在缺陷,需要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机制,使其实现更好的效果。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描述本文的研究背景,说明本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最后说明本文的贡献和不足。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分别从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假说、管理层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情况两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三章为理论基础。首先,对管理层收购和公司治理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说明。其次,阐述管理层收购及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最后,说明混合型管理层收购研究与理论之间的关联关系。第四章为混合型管理层收购模式分析。首先,介绍目前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问题:盈余操纵、收购价格不合理、资金来源不规范、高派现倾向和经营风险加大等。其次,从政府治理和公司内部治理两方面探讨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论证混合型管理层收购可以通过形成股权制衡、构建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改善公司治理,弥补单纯型MBO存在的不足。最后,说明混合型管理层收购的其他优势。第五章为案例研究。选取TCL集团和美罗药业两个典型案例,就股权结构、盈余管理行为、会计绩效、在职消费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验证混合型管理层收购模式改善公司治理的作用,总结出该模式的优势与不足。第六章为结论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混合型管理层收购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公司治理,但仍有缺陷。并针对混合型管理层收购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健全定价机制、完善筛选机制、优化股权结构设计、加强信息披露和动态监管、强化政府治理五个建议。本文利用规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混合型管理层收购进行研究,旨在发现混合型管理层收购的优势与不足,以更好的指导实践。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第一,本文选题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视角新颖。本文从公司治理视角对混合型管理层收购进行研究,分析其实施情况,总结其优势与不足,为管理层收购的研究提供了更广泛的视角。第二,本文对TCL集团和美罗药业的案例研究,验证了混合型管理层收购改善公司治理的作用,丰富了管理层收购案例研究素材。本文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第一,由于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不高,难以获得管理层收购更加具体的信息,本文只能利用有限的数据结合媒体披露的信息和上市公司的公告进行分析,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文对混合型管理层收购论证的全面性和深入性。第二,混合型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实践较少,只能运用规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探讨,未能采用实证研究对混合型管理层收购进行更好的论证,所得到的结论难免会有些疏漏。
刘晖[2](2012)在《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绩效研究》文中指出自1997年我国第一例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大众公用出现至今,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已经经历了过渡和发展的阶段。我国经济学家对于是否适宜在中国,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中大规模实施管理层收购形成泾渭分明的两派。支持者(王巍、钟伟,2003)认为现阶段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一是可以改善国有股一股独大、所有者虚置所带来的问题,拓宽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渠道;二是通过明晰产权,对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激励,可以充分激发企业家的才能与热情,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三是有利于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反对者(刘纪鹏、朗咸平,2004)则认为:一是我国国有企业在实施管理层收购时资产转让价格偏低,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是管理层实施收购的资金来源不明,存在违规、违法的现象;三是管理层收购后,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可能会利用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损害相关利益主体,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虽然现阶段在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的运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公平、不规范的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管理层收购和国有资产流失存在必然的联系,更不能就此全盘否定管理层收购这种方式。作为一种企业并购制度创新,管理层收购在国外发达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如英国),尤其是在有效解决企业代理成本、完善管理层的激励机制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有效的监管措施将使管理层收购这种方式在促进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推动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及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管理层收购事件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现状以及中外企业管理层收购的差异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实施MBO的过程中存在定价不合理、融资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全面等诸多问题,极有可能产生盈余管理行为。因此,本文采用修正的琼斯模型对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管理层收购事件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最后本文从股利政策和关联交易两方面对上市公司MBO前后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经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五个结论:第一、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当年及前一年均存在人为调减盈余的行为,在完成收购后的第二年存在人为调增盈余的行为。在管理层收购前后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说明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存在明显的财富转移效应。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在收购前一年实施盈余管理就是为了降低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成本。而我国现有的制度缺陷,机构投资者的缺失,以及中小投资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均为管理层在实施收购过程中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二、实施MBO后,上市公司的规模显着扩大,盈利能力显着降低,但总体绩效没有发生显着变化。上市公司的规模扩大并不是由于公司盈利能力增强使得公司的留存收益增加所致,而是由于上市公司增加了向银行借款以及规模扩大引起的经营负债的增长导致的。但上市公司规模扩张的同时,并没有取得预期的规模效益,反而使得收购后的营业成本率和管理费用率大幅上涨,公司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着下降。第三、上市公司在实施MBO前后均存在过度派现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管理层实施收购的前一年至后一年尤为突出。上市公司在实施MBO前后的过度派现行为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利用控制权实施过度盈余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上市公司在实施MBO前过度派现可以降低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在收购当年及随后一年过度派现,可以为管理层筹集资金偿还实施MBO的借款。上市公司MBO前后的过度派现行为不仅增加了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和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发展潜力。第四、实施MBO后,上市公司平均的关联交易金额均高于管理层收购前,并且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行为与盈余管理程度的相关性显着。实施MBO的上市公司平均的关联方销售与采购金额、关联方出售与收购资产金额以及关联方担保金额在收购后均高于收购前的金额,并且在关联交易中普遍存在协议定价而不是市场定价的现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实施MBO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额度与实施盈余管理的程度的相关性显着。实施MBO的上市公司关联方的销售与采购、产权交易以及租赁行为均显着提高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第五、制度与监管的双重缺失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动机发生变异,收购后,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倾向于追求公司的控制权收益。我国现有的MBO制度体系不够完善、监管不到位,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MBO的动机主要是为了以较低的价格收购上市公司的股权,但是巨额的收购资金以及有限的融资渠道使得管理层不得不违规运作或者通过民间借贷融资。实施收购后,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没有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去改善公司的经营绩效,反而迫于偿债压力,更倾向于以牺牲上市公司的整体利益和其它股东的利益为代价追求控制权收益。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动机发生变异的原因。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现状分析入手,通过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对国内外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收购动因、定价方式、融资模式、退出渠道等关键环节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行为特征,构建我国现有的制度体系与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收购的动机并不是企业存在潜在的效率提升的空间,而是可以低价购买上市公司的股权。第二、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出发,对管理层收购事件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现有的关于管理层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中,并没有考虑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及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并且现有研究对上市公司MBO过程中是否实施盈余管理行为的意见分歧较大。鉴于管理层收购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会对上市公司的会计利润和相关财务数据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上市公司MBO的绩效研究。为更加客观真实地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绩效进行分析,本文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后,将基于权责发生制的传统财务指标与基于收付实现制的现金流量指标相结合,构建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从规模、盈余质量、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六方面选取19个指标,其中包括6个与现金流量相关的财务指标用以反映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和偿债能力,以便更加真实的反映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事件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第三、本文深度剖析了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后绩效变化不显着的原因,并从实施MBO前后存在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进一步解释。本文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绩效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实施MBO后上市公司的规模、盈余质量、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的变化,发现实施MBO后,上市公司规模扩张的同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着降低。为了探寻实施MBO的上市公司总体经营绩效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本文对上市公司MBO前后的过度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实施MBO后,上市公司存在过度分红及频繁的关联交易的行为,这些行为增加了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本和风险,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发展潜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实施MBO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变化不显着的原因,并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结论,即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实施收购是为了低价购买上市公司的股权,收购后,迫于偿债压力,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倾向于追求控制权收益。由于企业绩效评价的复杂性以及本人的能力有限,在未来的研究中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时间短、样本少,本文没有考虑行业差异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二是在本文的研究区间,虽然中国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但管理层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并未解除限售,因此,本文未考虑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三是在本文研究区间内,中国会计制度发生多次调整,尤其是2006年2月15日中国新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发布实施,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产生一定影响,本文没有全面系统的分析会计政策变化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只是根据会计政策的变化对本文实证研究模型中采用的财务指标进行了修正;四是在实证研究中,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非财务指标的选取标准、量化以及数据的收集存在诸多困难,企业之间非财务指标绩效评价可比性较差,因此,在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本文全部采用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未采用非财务指标,这可能在一定程度影响本文对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客观性。
王翠春[3](2008)在《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 ——兼评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质量》文中指出我国的资本市场从设立至今已经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十几年间,上市公司的数量从最初的十几家发展壮大到今天的一千多家。巨大的市场在为众多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筹资空间的同时也给上市公司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魅力的舞台,这个魅力就来自于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资本市场上公司股票价格的潮起潮落、变幻莫测,实际上是市场和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资产管理和运用质量、债务风险和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资本扩张性和公司发展潜力的描述和评价的一种直观反映。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动当然会受到国际和国内经济和政治形势、国家宏观政策法规、行业走向、单个企业的重大利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公司的财务质量。理性的资本市场股票价格的波动与公司财务质量必然是呈正相关关系。目前,随着资本市场的扩容增速,大量的企业涌入资本市场,虽然上市公司多数都是行业中的优秀代表,但是市场经济的经营法则,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导致上市公司上市后财务质量状况良莠不齐,有些甚至差别较大。公司的财务质量集中反映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因此,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状况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对于更好地把握上市公司的发展趋势,寻找改善和提升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的策略,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的数量占全国人口数量的75%左右,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三农”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之一。推动农业企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做大做强农业企业,把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经股份制改造推向市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然而,由于行业的自身特点和弱质性特征以及经营环境等因素导致农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因此,通过客观分析和评价农业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的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状况,发现影响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更有建设性扶持农业上市公司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一件事情。本课题的研究以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按照财务质量评价的基本框架,通过利用主要财务指标一般对比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进行客观地评价。从因子得分出发,采用对比分析、回归分析、均值分析和案例结合分析,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逐一探究。同时,2007年正逢新会计准则执行元年,在分析评价中,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上市公司特别是农业行业上市公司财务质量产生的影响进行案例分析。在对上市公司整体和农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质量的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我国资本市场的股票价格及其变动与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基于上述的分析和评价结果得出基本的研究结论并提出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的对策建议。全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章,导论。在对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简要描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方法,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对本文研究的思路、内容结构以及创新予以概括性描述。第二章,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本章研究的内容,既是专门的理论问题,又是后面几章展开的基础。本章首先是对财务质量的概念及其内在特征作出界定,分别分析了财务质量的各类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在归纳分析了财务质量的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理清了表达公司财务质量的财务指标体系,分析讨论了组织财务质量评价的适宜的方法。第三章,上市公司整体财务质量的综合评价。主要对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状况的主要指标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以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数据为依据,在对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指标进行一般对比分析基础上,对选择的样本公司2006年财务质量状况进行因子分析及对影响综合质量的主因子进行分析;基于2007年新会计准则执行的背景下,对上市公司财务质量发生的变化进行因子分析,将两种会计政策环境下的样本公司的财务质量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分析总结上市公司财务质量变化的情况并进行原因剖析。第四章,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综合评价。在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介绍了农业上市公司的产生发展历程,以便于后续内容的理解。本章同样先使用主要财务指标进行一般对比分析,然后用因子分析法对农业类上市公司在过去的三年间(2004-2006)财务质量分析评价,对行业的重点上市公司进行案例分析,以便更准确地得出分析评价的结论。此外,本章还对新会计准则---生物资产准则实施对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第五章,上市公司财务质量与股价的相关性分析。基于样本公司的财务质量综合得分和诸因子得分,进行Spearman检验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与上市公司财务质量及其诸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变化趋势,阐释我国资本市场的股票价格与公司财务质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并进行原因分析。第六章,主要结论与建议。依据上述分析研究与结果,本章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近年来一直处于不断提升的通道之中;2、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存在多样化的群体差异性;3、无论是从总体上看还是从个体上看,上市公司财务质量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4、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形成目前这样的财务质量,原因是多方面的;5、农业类上市公司情况总体上并不理想,但发展势头值得预期;6、总体看来,上市公司的财务质量与其股票价格呈正相关关系的。笔者提出若干对策建议:1、充分认识提高财务质量的重要性;2、抓住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完善,解决提高公司财务质量的原动力;3、做大做强主营业务,依托主业的发展壮大提高公司的财务质量;4、努力抓好创新,依靠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继续加大对农业企业特别是农业上市公司的扶持力度,真正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6、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素质,建设成熟稳定的证券市场。
权春华[4](2008)在《我国管理层收购典型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已有多家企业的国有产权直接或间接实现了管理层收购。管理层收购成为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实现形式。这种形式充分调动了企业管理层的工作积极性,使企业的经营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大大加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经济环境尚不发达、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有关管理层收购的实施还缺乏法规和制度依据,使得企业的国有产权在实施管理层收购的过程中,在定价、融资等方面出现了诸多争议,在事实上也造成部分企业的国有资产流失,给国家造成一定的损失。本文阐述了管理层收购的概念和理论基础,研究了国内外管理层收购的现状和发展历程。回顾和分析了我国实施MBO的基本经历。通过对国内已实施管理层收购的5家典型案例剖析,总结归纳出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单纯管理层—开放—直接模式、单纯管理层—隐蔽—曲折模式和混合模式三种典型模式,分析讨论了备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现监管、开放、股权三环节的监管—开放—自然人股权MBO模式,以实现MBO的公平、公正、公开、效益和市场五原则。在坚持MBO主体性的基础上,构建监管、开放、股权三环节。最后,为贯彻和实施监管—开放—自然人股权MBO模式,提出了舰范我国管理层收购行为的建议和对策,并对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孙利[5](2007)在《基于获取剩余索取权的管理层收购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国内外管理层收购的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和现代金融学分析工具,以解释和指导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具体实践为目的,进行了以剩余索取权为中心概念的管理层收购理论与实证研究。全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剖析了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剩余索取权特征。1、本文将企业看成是各要素提供者之间的契约集,把管理层收购看成是拥有企业剩余控制权的管理者获取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契约行为。这一契约行为实现了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紧密结合,实现了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企业风险的紧密结合,实现了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大量债务融资的紧密结合。收购较好地解决了企业制度要解决好的两个问题,即经营者激励问题和经营者选择问题。2、本文以企业管理者自然地拥有对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所有者自然地拥有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为前提,分析了剩余索取权的不同分享安排对参与企业的要素提供者的不同激励,而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典型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结合方式是有效调动管理者努力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所有者不能有效实施对经营者的监督时,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有利于防止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3、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后公司不下市的特点,运用对公司收购效应研究所普遍使用的事件研究法,以较为长期的股价变动趋势为依据,创造性地进行了长期财富效应分析,这在对管理层收购问题的研究中尚属首次。长期财富效应研究的结论是持有实施了管理层收购公司股票的流通股股东获取了超常收益。这一结论呼应了国外管理层收购的短期财富效应,同时也验证了本文的理论研究结论。4、管理层收购的关键性评价是能否带来经济效率。本文以4个指标组成财务绩效,以3个指标组成管理绩效,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是企业绩效得到提高。企业绩效提高连接了剩余索取权的激励作用与长期财富效应,成为二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绩效的提高一方面是剩余索取权对管理者激励的结果,另一方面是长期财富效应的“信息”来源。5、本文构建的以剩余索取权为中心概念和本质特征的对管理层收购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框架,研究的假设、论证和结论是自洽的。其中的长期财富效应研究不仅具有创新性,而且因为是市场的选择凸显了剩余索取权对管理层激励的积极作用,形成了市场对管理层收购的肯定评价。
余国杰,印战,郝萌萌[6](2006)在《上市公司MBO的融资模式分析》文中提出MBO的杠杆收购特征决定了融资是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而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由于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下,管理层无法从资本市场获取所需的资金,因此不得不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融资。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MBO案例,归纳了不同融资模式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并根据这些模式的特点提出了相关建议。
姚文祥[7](2006)在《不要控股要控制,中联重科剑走偏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既然获得控股权存在着种种难以突破的瓶颈,中联重科的解决之道,正是舍弃控股权而取控制权,其解决办法就是MPA 2006年4月6日,深交所停止新股上市前的最后一只股票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000157,下称"中联重科")发布了一份有意思的澄清公告,这份本来旨在澄清有国内媒体称"联想弘毅借收购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下称’建机院’)的股权,以实现间接对上市公司中联重科的控制"的公告,却在解释母公司改制之余,以散文中常见的闲笔手法,横生枝节,荡开一笔,意在澄清一桩MBO公案。该澄清公告称:"2006年3月30日,本公司接建机院通知: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湖南省国资委’)《关于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改制有关问题的函》文件
何江淮[8](2006)在《我国上市公司MBO主要特征及财务绩效实证分析》文中认为管理层收购(MBO)在中国已有近十年的发展历史。它一度被认为是部分国有企业从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的一种有效手段,在降低代理成本、明晰产权结构、优化公司治理和提高经营绩效方面能发挥积极的作用。然而,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我国MBO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遭遇到很多困难,以至于到2005年4月中央政府暂时叫停了国内上市公司的有关MBO活动。 本文在系统阐述MBO的定义、理论、模式、动因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以1997年~2004年之间进行MBO的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结合SPSS统计软件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技术,对MBO实施过程的行为特征及财务绩效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进而通过我国上市公司MBO的若干主要特征,探讨其形成原因及后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阐述了MBO的定义、模式、成功要素等内容,归纳了有关MBO现象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国内外MBO实践进展情况和国内学者对MBO的主要争议。 二、上市公司MBO主要特征分析。围绕MBO实施过程中的折价收购、融资结构、信息披露与监管以及MBO后的行为模式等重要问题展开分析,并结合典型案例给予佐证。其中折价收购部分采用了35个有效样本的有效数据,深入分析了折价和融资中的违规性质及其与市场化程度、法规健全性、信息不对称、协议收购等的内在联系。 三、上市公司MBO财务绩效变化分析。采用了上市MBO公司42个有效样本的有效数据。以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每股收益等12项指标来衡量,并与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做比较,表明我国上市公司MBO整体上基本没有达到政策和市场所预期的发展状态。 四、针对实证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如采用市场估值模型或国际通行方式对MBO目标企业进行定价、改革开放MBO融资渠道、完善MBO信息披露机制、改变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提名方式、加强MBO制度监管和建立中小投资者论坛等措施,保障和推动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我国中小国有企业早日实现经营体制的改革和经营效率的提升,促进MBO的发展。
本刊编辑部[9](2005)在《2005年上半年医药并购的总体分析》文中认为1.2005年医药并购总体态势 2004年医药并购表现异常火爆,以至于在年关时“触顶反 弹”的说法一度广为流传。但是从2005年第一季度医药行业 的表现来看.资本市场出现“不降反增”的现象。整个第一季 度医药行业共发生并购事件19件,比上年同期增加46%,涉 及金额更是达到了20.14亿元,超过了上年前三季度并购金额
陈旭东[10](2005)在《论中国国企改制中的MBO》文中认为自从MBO(管理层收购)登陆中国大陆以来,在国内产权市场引起轩然大波。国内企业进行管理层收购,由于监督管理的不到位以及市场运行机制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影响较大,国务院、国资委暂停国有大型企业管理层收购,而只允许中小企业试点,国资委继续监督管理国有资产。但,目前由于国家在产权代理和管理上存在诸多缺陷,具体表现为产权结构不合理,委托代理成本高,“内部人控制”,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国企改革的方向仍不明朗。而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将转变为以宏观调控为主,国有经济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将逐步从竞争性行业退出;另一方面,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还存在着较严重的产权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产权制度的深化改革。针对以上问题,管理层收购(MBO)这种企业并购方式可以理顺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继而起到优化国有资产布局,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的作用。文章将对国资委在产权代理上的诸多缺陷,现行的几种改制方式存在的不足和弊端,以及管理层收购的优势、意义、问题、解决方案等进行分析,特别对国有资产的价值评估和管理层收购融资方式与渠道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指出管理层收购将在明晰产权、降低代理成本、激励管理层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和在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现实可行,并在此基础上说明管理层收购对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以及通过管理层收购方式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将成为化解国企改革更本性问题有效途径
二、美罗药业大股东改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罗药业大股东改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混合型管理层收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 贡献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假说 |
2.1.1 国外相关理论假说 |
2.1.2 国内相关研究思路 |
2.2 管理层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
2.2.1 国外MBO绩效实证研究 |
2.2.2 国内MBO绩效实证研究 |
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3. 理论基础 |
3.1 管理层收购及公司治理相关概念 |
3.1.1 管理层收购的相关概念 |
3.1.2 公司治理相关的概念 |
3.2 管理层收购及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 |
3.2.1 委托-代理理论 |
3.2.2 代理成本理论 |
3.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4 股权制衡理论 |
3.2.5 人力资本理论 |
3.3 小结 |
4. 混合型管理层收购模式分析 |
4.1 混合型管理层收购模式 |
4.1.1 混合型管理层收购模式的特征 |
4.1.2 混合型管理层收购模式的优势 |
4.2 管理层收购现状分析 |
4.2.1 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 |
4.2.2 管理层收购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3 小结 |
4.3 总结 |
5. 案例分析 |
5.1 选择TCL集团、美罗药业的原因 |
5.2 TCL集团案例分析 |
5.2.1 公司简介与MBO过程 |
5.2.2 股权结构分析 |
5.2.3 战略投资者情况分析 |
5.2.4 现金分红情况分析 |
5.2.5 小结 |
5.3 美罗药业案例分析 |
5.3.1 公司简介与MBO过程 |
5.3.2 股权结构分析 |
5.3.3 资金来源分析 |
5.3.4 盈余管理与代理成本分析 |
5.3.5 经营情况分析 |
5.3.6 小结 |
5.4 结论与启示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6.3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2)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MBO的相关概述 |
1.1.2 基于MBO盈余管理的相关概述 |
1.1.3 MBO在国外的产生和发展 |
1.1.4 MBO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
1.1.5 相关概念 |
1.2 研究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的结构安排和研究内容 |
1.4.1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MBO绩效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1 代理成本说 |
2.1.2 防御剥夺说 |
2.1.3 企业家精神说 |
2.1.4 财富转移论 |
2.1.5 MBO绩效理论的评价 |
2.2 国内关于MBO的相关研究 |
2.3 国内外关于MBO的研究综述 |
2.3.1 MBO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
2.3.2 MBO与股东财富的实证研究 |
2.3.3 MBO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
2.4 评价与启示 |
3 管理层收购中外比较分析 |
3.1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现状 |
3.1.1 中国实施MBO上市公司的地域分布情况 |
3.1.2 中国实施MBO上市公司的资产及所有者权益情况 |
3.1.3 中国上市公司实施MBO的收购主体情况 |
3.1.4 中国上市公司实施MBO的交易类型情况 |
3.1.5 中国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权情况 |
3.1.6 中国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控制权情况 |
3.2 管理层收购的中外比较及差异 |
3.2.1 管理层收购的动因分析 |
3.2.2 管理层收购的融资模式分析 |
3.2.3 管理层收购的定价模式分析 |
3.2.4 管理层收购的目标公司分析 |
3.2.5 管理层收购的股权比例分析 |
3.2.6 管理层收购融资的退出渠道分析 |
3.2.7 中外企业管理层收购差异的评价 |
3.3 中国上市公司MBO的行为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 |
4.1 盈余管理实证模型的选择 |
4.1.1 盈余管理常用计量方法简述 |
4.1.2 应计利润分离法相关模型的比较分析 |
4.1.3 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选择 |
4.1.4 会计政策变化对盈余数据的影响及调整 |
4.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4.2.1 样本选取 |
4.2.2 配对样本选取 |
4.2.3 数据来源 |
4.3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4.3.1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年度及行业分布 |
4.3.2 上市公司MBO前后财务状况描述性统计 |
4.3.3 样本公司与配对公司的差异性检验 |
4.4 修正的琼斯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 |
4.4.1 应计利润总额的计量 |
4.4.2 模型参数的估计与检验 |
4.4.3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可操纵应计利润的估计与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5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绩效分析 |
5.1 企业绩效评价概述 |
5.1.1 国外企业绩效评价现状 |
5.1.2 国内企业绩效评价现状 |
5.1.3 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 因子分析法的相关概述 |
5.2.1 因子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
5.2.2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5.3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5.4 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4.1 上市公司MBO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
5.4.2 基于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指标比较分析 |
5.4.3 上市公司MBO绩效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
5.5 因子分析法对上市公司MBO绩效的评价 |
5.5.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5.2 上市公司MBO绩效分析的实证结果 |
5.6 上市公司MBO综合绩效分析 |
5.6.1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绩效综合得分描述性统计 |
5.6.2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绩效综合得分排名 |
5.6.3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绩效变化趋势分析 |
5.6.4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因子年度分值及其方差检验 |
5.7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绩效变化的进一步分析 |
5.7.1 上市公司MBO前后的规模变化分析 |
5.7.2 上市公司MBO前后的盈利能力变化分析 |
5.7.3 上市公司MBO前后的运营能力和盈余质量变化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上市公司MBO过度盈余管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6.1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分析 |
6.1.1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情况 |
6.1.2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与A股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比较 |
6.1.3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过度派现行为分析 |
6.1.4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过度派现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6.2 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行为分析 |
6.2.1 上市公司MBO前后的关联方销售与采购情况分析 |
6.2.2 上市公司MBO前后的关联方出售与收购资产情况分析 |
6.2.3 上市公司MBO前后的关联方担保情况分析 |
6.2.4 上市公司MBO前后的关联方租赁情况分析 |
6.2.5 上市公司MBO前后的关联方资产或股权置换情况分析 |
6.2.6 实施MBO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6.2.7 实施MBO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政策建议 |
7.4 本文的不足和研究展望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 ——兼评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境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6 研究中的创新和不足 |
2 财务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 |
2.1 财务质量及其内在要求 |
2.2 财务质量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2.3 财务质量的构成要素分析 |
2.4 财务质量的表达工具分析 |
2.5 财务质量的评价方法选择 |
3. 上市公司整体财务质量的综合评价 |
3.1 基于2006 年度的一般分析 |
3.2 基于2006 年度的因子分析 |
3.3 基于2007 年度的一般分析 |
3.4 基于2007 年度的因子分析 |
3.5 新会计准则变化对相关财务指标及其评价的影响 |
3.6 2006 年与2007 年的差异评价:基于主因子的对比分析 |
4. 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综合评价 |
4.1 发展历程及其财务质量现状的一般分析 |
4.2 基于2004-2006 年度的实证分析 |
4.3 基于2007 年度的实证分析 |
4.4 2004-2006 年度与2007 年度的差异评价:基于主因子的对比分析 |
4.5 准则变化对相关财务指标及其评价的影响 |
5. 财务质量与股价的相关性分析:以财务质量得分为基础 |
5.1 研究综述 |
5.2 基本思路与方法 |
5.3 具体分析检验过程 |
6. 主要结论与对策及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及政策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附表 |
(4)我国管理层收购典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2 管理层收购文献综述 |
2.1 外国理论研究综述 |
2.1.1 效率提高派的观点 |
2.1.2 财富转移派的观点 |
2.1.3 小结 |
2.2 外国实证研究综述 |
2.2.1 对收购前企业的财务特性的研究 |
2.2.2 对收购后企业治理机制变化的研究 |
2.2.3 对管理层收购的绩效变化情况的研究 |
2.3 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
2.3.1 支持管理层收购的理论 |
2.3.2 反对管理层收购的理论 |
2.3.3 小结 |
2.4 国内实证研究综述 |
3 管理层收购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
3.1 管理层收购及分类 |
3.1.1 管理层收购概念 |
3.1.2 管理层收购分类 |
3.2 外国管理层收购发展历程 |
3.2.1 酝酿与诞生 |
3.2.2 尝试与实施 |
3.2.3 初创与形成 |
3.2.4 发展与完善 |
3.3 我国管理层收购发展历程 |
3.3.1 酝酿与形成 |
3.3.2 发展中的管理层收购 |
4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典型模式研究 |
4.1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概况 |
4.1.1 我国上市公司MBO总资产分析 |
4.1.2 我国上市公司MBO股本分析 |
4.1.3 我国上市公司MBO地域性分析 |
4.1.4 我国上市公司MBO交易情况分析 |
4.2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实证研究 |
4.2.1 曲线管理层收购概况 |
4.2.2 曲线管理层收购典型案例分析 |
4.3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典型模式研究 |
4.3.1 MBO典型模式基本分类 |
4.3.2 MBO典型模式特点分析 |
5 监管—开放—自然人股权MBO模式 |
5.1 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所面临问题 |
5.1.1 主体问题 |
5.1.2 财务问题 |
5.1.3 信息披露及监管方面的问题 |
5.2 监管—开放—自然人股权模式研究 |
5.2.1 监管—开放—自然人股权模式的提出 |
5.2.2 监管—开放—自然人股权模式的基本内涵 |
5.2.3 监管—开放—自然人股权模式的特点 |
5.2.4 监管—开放—自然人股权模式实施条件 |
5.3 规范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建议及对策 |
5.3.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5.3.2 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度 |
5.3.3 要确立合理的收购价格评定机制 |
5.3.4 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 |
5.3.5 加强监督和管理 |
5.3.6 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 |
5.3.7 引进战略投资者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获取剩余索取权的管理层收购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管理层收购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结构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管理层收购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管理层收购的产生背景及发展情况简介 |
2.1.1 管理层收购兴起的具体背景及发展概况 |
2.1.2 管理层收购的资金来源情况 |
2.2 国外管理层收购研究回顾及对我国的借鉴 |
2.2.1 国外管理层收购研究的总体情况 |
2.2.2 管理层收购理论的正面观点 |
2.2.3 管理层收购理论的反面观点 |
2.2.4 国外管理层收购的实证研究 |
2.2.5 国外管理层收购研究的评价及对我国的借鉴 |
2.3 我国管理层收购研究回顾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几个基本假设及管理层收购的本质特征 |
3.1 几个基本假设 |
3.1.1 资源稀缺性 |
3.1.2 理性经济人 |
3.1.3 环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
3.1.4 产权 |
3.1.5 人力资本产权 |
3.1.6 剩余索取权 |
3.2 管理层收购的本质与特征 |
3.2.1 管理层收购的本质 |
3.2.2 管理层收购的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管理层收购的剩余索取权分析 |
4.1 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安排及其效率 |
4.1.1 企业产权理论从所有权到剩余索取权的演变脉络 |
4.1.2 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的基础模型及效率分析 |
4.1.3 古典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及其效率 |
4.1.4 公司制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及其效率 |
4.2 管理层收购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 |
4.2.1 时代要求拥有人力资本的经营者获取剩余索取权 |
4.2.2 管理层收购企业剩余索取权安排模型 |
4.3 金融业的发展使管理者获取剩余索取权成为可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管理层获取剩余索取权的委托代理分析 |
5.1 委托代理理论的回顾和简单评价 |
5.2 委托代理理论关于所有者激励经营者的基本分析模型 |
5.3 对称信息情况下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最优合同 |
5.4 不对称信息情况下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最优激励合同 |
5.5 管理层收购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的最优激励合同 |
5.5.1 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的简单总结 |
5.5.2 管理层收购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合同 |
5.5.3 管理层收购与资本雇佣劳动框架下经营者激励与约束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剩余索取权特征 |
6.1 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剩余索取权特征 |
6.1.1 公有剩余索取权转变为私有剩余索取权 |
6.1.2 剩余索取权获取价格偏低 |
6.1.3 MBO以最为彻底的方式使管理者获取了剩余索取权 |
6.2 我国管理层收购剩余索取权特征根源分析 |
6.2.1 管理者有以较低价格获取剩余索取权的内在动力 |
6.2.2 剩余索取权获取价格偏低的合理性 |
6.2.3 较低价格体现了管理者和职工的历史贡献 |
6.2.4 企业剩余索取权从公有转变为私有的意义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管理层收购财富效应实证研究 |
7.1 管理层收购短期财富效应实证研究 |
7.1.1 短期财富效应实证研究综述 |
7.1.2 我国上市公司MBO短期财富效应研究 |
7.1.3 短期财富效应不明显 |
7.2 管理层收购长期财富效应实证研究 |
7.2.1 长期财富效应国内外研究现状 |
7.2.2 我国上市公司 MBO 长期财富效应研究 |
7.2.3 长期财富效应明显存在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管理层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
8.1 引言 |
8.1.1 已有的研究 |
8.1.2 本章研究采用的方法 |
8.2 管理层收购财务绩效实证研究 |
8.2.1 样本的选取和指标的设定 |
8.2.2 财务数据的取得及整理 |
8.2.3 财务绩效比较分析 |
8.2.4 收购提升了财务绩效 |
8.3 管理层收购管理绩效实证研究 |
8.3.1 样本的选取和指标的确定 |
8.3.2 评价指标的获取及说明 |
8.3.3 管理绩效的比较分析 |
8.3.4 收购提高了管理绩效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致谢 |
(8)我国上市公司MBO主要特征及财务绩效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论文基本框架 |
2 管理层收购基本原理及其在国内外的实践概况 |
2.1 管理层收购的主要理论基础 |
2.2 管理层收购的基本原理 |
2.1.1 MBO的动因 |
2.2.2 MBO的运行机制 |
2.2.3 MBO成功的要素 |
2.3 MBO的国外实践概况 |
2.4 MBO的国内实践概况 |
2.5 中西方MBO实践差异 |
3 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
3.1 研究样本 |
3.2 样本的选择依据 |
3.3 数据来源 |
4 我国上市公司MBO主要特征实证分析 |
4.1 折价收购特征及成因 |
4.1.1 折价样本概述及案例展示 |
4.1.2 折价收购的成因 |
4.1.3 我国上市公司MBO转让价格特征描述 |
4.1.4 MBO转让价格与有关因素的关系特征 |
4.1.5 MBO转让价格决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 |
4.2 MBO融资结构特征及其成因 |
4.2.1 MBO融资结构特征 |
4.2.2 案例展示及分析 |
4.3 MBO监管及信息披露特征及其成因 |
4.3.1 我国MBO监管与信息披露的文件规定与特征 |
4.3.2 案例展示及成因分析 |
4.4 MBO后的企业行为特征及其成因 |
4.4.1 MBO后的行为特征与案例展示 |
4.4.2 MBO后企业行为特征的成因 |
5 我国上市公司MBO前后财务绩效变化实证分析 |
5.1 样本及财务指标的选定 |
5.2 MBO的财务绩效特征分析 |
5.2.1 MBO前后绩效特征分类对比分析 |
5.2.2 MBO前后财务绩效变化综合对比分析 |
5.3 MBO前后三年财务指标平均值差异的方差检验 |
5.4 MBO与上市公司绩效一般差异性比较 |
6 对策和建议 |
6.1 我国上市公司MBO存在的问题 |
6.2 解决问题的对策或建议 |
6.2.1 对折价收购行为的建议 |
6.2.2 对融资行为的建议 |
6.2.3 对信息披露监管措施的建议 |
6.2.4 对MBO后经营行为的建议 |
6.3 本文的主要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论中国国企改制中的MBO(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思路与结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国家委托管理在国企改革和代理上的弊端 |
2.1 国家委托管理在制度上缺乏获得最大效率的保证 |
2.2 国家在委托代理上的问题 |
2.3 国家委托管理在激励机制上存在问题 |
2.4 高昂的监督成本 |
3 现行国企改制的三种主要方式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
3.1 企业破产改制方式问题和弊端 |
3.2 企业的并购和重组问题和弊端 |
3.2.1 我国公司并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2、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存在的风险 |
3.2.3、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 国有企业上市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
3.3.1 企业改组上市的几种方式及其不足 |
3.3.2 其他方面的不足 |
4 管理层收购的优势 |
4.1 MBO在中国实施的现实可行性 |
4.1.1 国企改革的必然趋势 |
4.1.2 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具有强烈的持股及收购意愿 |
4.2 MBO较几种主要改制方式的优势 |
4.2.1 MBO较企业破产方式的优点 |
4.2.2 MBO较企业的并购和重组方式的优点 |
4.2.3 MBO较国有企业上市方式的优点 |
4.3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的优势 |
4.4 杠杆收购优势 |
4.4.1 纳税收益 |
4.4.2 管理者激励和代理成本效应 |
4.5 中国实施MBO的重要意义 |
4.5.1 MBO是调整国有经济结构,优化国有资产配置的优良途径 |
4.5.2 MBO是大型国有企业实现资产剥离、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 |
4.5.3 MBO是中小国有企业改制的重要手段 |
4.5.4 MBO可提高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中国企业家阶层的成长 |
4.5.5 管理层收购比股票期权等激励机制更为有效 |
4.5.6 MBO后的公司治理结构比传统公司更加合理、有效 |
5 困境与出路—国有企业实施MBO的障碍、问题及解决方案 |
5.1 在我国实行MBO存在的问题 |
5.1.1、定价存在的问题 |
5.1.2、融资上存在的问题 |
5.1.3、如何防止管理层的违法违规行为的问题 |
5.1.4、产生腐败的问题 |
5.1.5、收购后内部人交易问题 |
5.1.6、收购后的资本套现问题 |
5.1.7、管理层利用权利和信息不对称对损害中小股东的问题 |
5.2 解决问题可采用的方法 |
5.2.1 管理层收购的国企可以有合理估价方法和融资渠道 |
5.2.2 多种形式的金融工具突破管理层收购中的融资瓶颈 |
5.2.3 逐步规范和明确的MBO产业指导意见和优惠政策 |
5.2.4 政府应对具体的MBO重要环节进行指导 |
5.2.5 MBO相关监管法规 |
5.2.6 政府应加强对MBO后企业运作监管 |
5.2.7 建立MBO外围监督体系 |
6 总结 |
致谢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美罗药业大股东改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混合型管理层收购研究[D]. 徐旭曼. 西南财经大学, 2014(02)
- [2]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绩效研究[D]. 刘晖.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3]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 ——兼评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质量[D]. 王翠春.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2)
- [4]我国管理层收购典型模式研究[D]. 权春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7)
- [5]基于获取剩余索取权的管理层收购理论与实证研究[D]. 孙利. 天津大学, 2007(04)
- [6]上市公司MBO的融资模式分析[J]. 余国杰,印战,郝萌萌.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6(08)
- [7]不要控股要控制,中联重科剑走偏锋[J]. 姚文祥. 董事会, 2006(06)
- [8]我国上市公司MBO主要特征及财务绩效实证分析[D]. 何江淮. 浙江大学, 2006(06)
- [9]2005年上半年医药并购的总体分析[J]. 本刊编辑部. 中国医药导刊, 2005(06)
- [10]论中国国企改制中的MBO[D]. 陈旭东. 贵州大学, 2005(12)
标签:管理层收购论文; 盈余管理论文; 剩余索取权论文;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论文; 上市公司收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