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论文文献综述)
邵丽芳,田蓉,赵广[1](2021)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29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2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皮肤科住院的29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1∶1,平均年龄(61.3±14.18)岁。28例患者皮疹泛发全身,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为浸润性或肿胀性鲜红斑,占比41.4%;另一种为泛发性坚实的丘疹、结节,伴或不伴苔藓样改变及皮肤干燥脱屑,占比31.0%。实验室检查显示,除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外,85.2%的患者乳酸脱氢酶升高,63.0%的患者α-羟丁酸脱羧酶增高。口服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或者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配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皮疹均明显好转。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皮疹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或者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配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较好。
谷加丽,鲍燕敏,郑跃杰[2](2021)在《寄生虫病儿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特点》文中认为目的总结寄生虫病儿童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增多的特点。方法收集2002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确诊为寄生虫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寄生虫感染后外周血EOS的变化特点。结果 1.共确诊儿童寄生虫病37例。其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10个月~12岁7个月,中位年龄5岁3个月。2.在37例患儿中外周血EOS绝对计数增多32例(86.49%),范围为(0.55~43.80)×109/L,其中轻度增多6例(18.75%)、中度增多8例(25.00%)、重度增多18例(56.25%)。3.不同虫种外周血EOS增多情况:肺吸虫感染16例(50.00%),肝吸虫感染4例(12.50%),混合感染3例(9.38%),血吸虫、裂头蚴、包虫、囊虫感染各2例(均占6.25%),蛔虫感染1例(3.13%)。不同种类寄生虫感染外周血EOS增高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s值为17.97,P=0.01)。4.不同系统受累外周血EOS增多情况:呼吸系统18例(48.65%)、消化系统13例(35.14%)、皮肤7例(18.92%)、中枢神经系统5例(13.51%)、循环系统3例(8.11%)、其他2例(5.41%)。5.无EOS增多5例寄生虫感染分别为人芽囊原虫2例,裂头蚴和囊虫混合感染、囊虫、旋毛虫感染各1例。不同系统受累后外周血EOS增多情况虽然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s值为7.37,P=0.06)。结论外周血EOS增多是儿童寄生虫病的常见现象,增高的严重程度与感染寄生虫种类相关,与系统受累的部位无相关性。
麻恒,庄起东,张巧丽,丁群力,邓在春,陈众博[3](2021)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报道》文中提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罕见疾病,以血液和组织内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增多为特征,可造成多脏器损伤,主要靶器官包括皮肤、心脏、呼吸道、胃肠道及神经系统,临床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我院近期诊断了1例HES,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伴有胸闷气促,皮肤出现红黑色皮下结节,实验室检查主要以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主,影像学表现以肺内浸润影为主要表现,经过正规激素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体温回归正常,皮肤结节消失,目前病情稳定未复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是一种临床罕见疾病,以血液和组织内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增多为特征,可造成多脏器损伤,主要靶器官包括皮肤、心脏、呼吸道、胃肠道及神经系统。该疾病由Hardy和Anderson于1968年首次提出,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低。根据WHO在2015年更新的监测及统计数据显示,HES发病率为0.036/100 000,死亡率约为9.3%[1]。因病例数量缺乏,该疾病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方案等多个方面在临床上尚无明确标准,许多该疾病有关的论点需要更多临床案例为基础进一步研究,本文报告1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疾病研究提供实例支持。
闫晓爽[4](2020)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急性髓系白血病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分析目的回顾性分析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1月到2019年1月年间收治的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急性髓系白血病(Eo+-AM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将其归纳总结,了解本中心Eo+-AM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收集了13年间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61例Eo+-AM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外周血象、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骨髓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免疫分型、染色体、融合基因、基因突变等资料并根据细胞遗传学异常进行分类比较。结果1、纳入分析的原发Eo+-AML患者共161例,按照染色体核型异常主要分为三组,分别为 inv(16)/t(16;16)组(59/161,36.6%)、t(8;21)组(22/161,13.7%)及正常核型组(21/161,1 3.1%),除以上三种以外的其他核型异常组(59/161,36.6%),所有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是34岁(范围9-68岁),男女比为1.3,年龄分布和性别比例在inv(16)/t(16;16)组、t(8;21)组及正常核型组中无显着差别。2、t(8;21)组和正常核型组相比,前组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均低于后组,且在两组中差异显着(P=0.046和P=0.002);Inv(16)/t(16;16)组中骨髓嗜酸性粒细胞中比例明显高于t(8;21)组和正常核型组(12%vs7%vs6.5%),但骨髓原始细胞计数在三组中无差别。Inv(16)/t(16;16)组免疫分型表达主要以髓系和髓单系为主,无髓淋系双表达,而t(8;21)组和正常核型组均以髓系表达为主,同时可见髓淋系双表达。Inv(16)/t(16;16)组和正常核型组相比,CD34和MPO的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0和P=0.041),而t(8;21)组和正常核型组中各个抗原的表达无明显差异。3、Eo+-AML 患者基因突变以 C-KIT(28.6%)、CEBPA(26.5%)、FLT3(24.5%)突变为主,且C-KIT和CEBPA突变在inv(16)/t(16;16)组和正常核型组中有明显差异,而t(8;21)组和正常核型组中各基因突变阳性率无差异。4、三组中以 inv(16)/t(16;16)组 CR 率最高(89.1%),其次为 t(8;21)组(84.2%)和正常核型组(65%),且inv(16)/t(16;16)组和正常核型组CR率有显着差异。结论1、纳入分析的Eo+-AML患者共161例,选取了 102例进行重点分析,并根据细胞遗传学异常进行分组,以inv(16)/t(16;16)异常最为常见,其次为t(8;21)异常及正常核型。2、Inv(16)/t(16;16)组较其余两组表现为更高的骨髓嗜酸性粒细胞状态,可能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LDH、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免疫分子的表达差异在三组中既有相似,又有不同。3、Eo+-AML以C-KIT基因突变最为常见,其次为CEBPA和FLT3突变,且C-KIT和CEBPA突变发生率在inv(16)/t(16;16)组和正常核型中有显着差异。4、Inv(16)/t(16;16)组较其余两组表现出更高的CR率,可能是与其对化疗的敏感性更高有关。二、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inv(16)-AML的临床、实验室特点及预后影响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13年间收治的AML伴Eo+/Eo-和inv1 6+/inv1 6-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探讨Eo和inv16对AML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伴Eo+/Eo-和inv16+/inv16-的16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外周血象(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嗜酸性粒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髓外浸润、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骨髓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巨核细胞数、免疫分型、核型、融合基因、基因突变等,根据Eo及inv16的阳性与否进行分组,探讨不同分组条件下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65例,其中Eo+inv16+组107例(64.8%),Eo+inv16-组31例(18.8%),Eo-inv16+组27例(16.4%),三组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分别为34岁、42岁、33岁;性别比例中,男:女=1.5,且三个亚组中均以男性占优势,年龄分布及性别比例在三组中无明显差异。2、在外周血和骨髓象方面,Eo+inv16-组和Eo-inv16+组分别与Eo+inv16+组相比较,其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嗜酸性粒细胞、乳酸脱氢酶水平、骨髓原始细胞计数、巨核细胞数、中枢神经系统累及和髓外浸润方面均无显着差别。而Eo+inv16+组中,骨髓 Eo 比例明显高于Eo+inv16-组和 Eo-inv16+组(11.5%vs7%、1 1.5%vs3%),且在Eo+inv16+组和Eo+inv16-组,均以Eo 比例在5-10%中占比最多(43%和78%)。在免疫分型上,三组患者均高表达干祖系抗原CD34和髓系抗原CD13、CD33、CD117。Eo+inv16+组淋系抗原的表达以CD2为着(38.1%),偶见CD19及CD7表达(3.1%和2.1%);Eo+inv16-组淋系抗原的表达以CD7(40.7%)为主,CD2和CD19表达较少(11.1%和7.4%),且CD7和CD2抗原的表达差异在两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o-inv16+组,所有患者均表达CD34抗原,仅1例患者表达CD7抗原。Eo-inv16+组和Eo+inv16+组比较,除CD2和MPO外,各抗原在两组间的表达基本无差异。3、总体患者中,基因突变阳性率最高的为C-KIT突变(31/125,24.8%),其它依次为 FLT3、K/NRAS、CEBPA、DNMT3A 及 NPM1 突变。Eo+inv16+组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为 C-KIT(30.4%)、KRAS/NRAS(15.9%)及 FLT3(14.5%),而 Eo+inv16-组以CEBPA突变(38.1%)和NPM1突变(19%)为主,Eo-inv16+组突变类型及频率趋势同总体患者,C-KIT、CEBPA及NPM1突变阳性率在Eo+inv16+组和Eo+inv16-组有显着差异(P<0.05),即 Eo+inv16+组以 C-KIT 突变为主,而 Eo+inv16-组中 CEBPA、NPM1突变占优势,Eo+inv16+组和Eo-inv16+组各类型突变的发生率无显着差异。4、生存曲线分析提示三组患者整体生存率无显着差别,但在中位生存时间上.提示 Eo+inv16+组(91.3 个月)>Eo+inv16-组(83.2 个月)>Eo-inv16+(76.3 个月)。单因素生存分析示骨髓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的多少和inv16存在与否对预后无显着影响。结论1、伴Eo+/Eo-和伴inv16+/inv16-的AML患者中,以Eo+inv16+患者居多,且三组患者中均以男性为主,发病年龄较轻,年龄分布和性别比例在各亚组中无差异。2、Eo+inv16-组和Eo-inv16+组分别与Eo+inv16+组比较,其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嗜酸性粒细胞、乳酸脱氢酶水平、骨髓原始细胞计数、巨核细胞数、中枢神经系统累及和髓外浸润方面均无差别。三组中以Eo+inv16+组的Eo比例最高,且多集中在5-10%。三组免疫分型检测均以干祖系和髓系抗原表达为主,其中在淋系抗原的表达上有所不同。3、基因突变检查示突变频率最高的为C-KIT、CEBPA和FLT3,且前两类突变类型在 Eo+inv16+组和 Eo+inv16-组有显着差异(P<0.05),Eo+inv16+组和 Eo-inv16+组各型突变的发生率无显着差异。4、单因素生存分析示骨髓嗜酸性粒细胞的多少和inv16存在与否对预后无影响,但中位生存时间提示inv16和Eo可能为有利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尚需更多数据进一步佐证。三、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t(8;21)AML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研究目的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伴Eo+/Eo-的84例t(8;21)AML患者的相关资料,通过对临床、实验室等特点的对比研究,探讨Eo对t(8;21)AML的预后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伴Eo+/Eo-的t(8;21)AML的病例资料,主要项目基本同第一和第二部分,根据伴或不伴Eo增多进行分组,探讨不同分组条件下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及Eo对患者的预后影响。结果1、84 例 t(8;21)AML 患者中,Eo--t(8;21)AML 组 62 例(73.8%),Eo+-t(8;21)AML组22例(26.2%)。所有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39岁,其中Eo-组37岁、Eo+组44岁,年龄分布在两组患者中无差异(P=0.851),且Eo-组患者以男性占多数,后组以女性居多,两组患者性别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27)。2、在外周血和骨髓象方面,外周血WBC、HB、PLT、LDH水平在两组患者中无差异。Eo+-t(8;21)AML组和Eo--t(8;21)AML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分别为33%和47.3%,前组较后组偏少,差异显着(P=0.006),且后组较前组易出现髓外浸润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在免疫分型方面,两组患者以干祖系抗原CD34、髓系抗原CD117、CD13、CD33表达、淋系抗原CD19为主,各个抗原的表达在两组中均无显着差异。3、在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方面,两组患者均以伴性染色体缺失和单纯t(8;21)核型异常为主,且伴附加性染色体异常比例高于单纯核型异常,伴性染色体缺失和单纯核型异常在两组间无显着差别。整体患者中以C-KIT(31.6%)和FLT3(13.2%)频率最高,FLT3、CEBPA、NRAS突变率在两组间无显着差异。4、骨髓Eo相关因素分析提示发病年龄和骨髓Eo 比比例呈负性相关,表现为年龄越高,骨髓Eo占比越小。单因素生存曲线分析提示除骨髓Eo 比例及行骨髓移植外,发病年龄、外周血WBC、PLT、LDH水平等对两组患者的OS和EFS无显着影响,在Eo-组中,Eo≥3%较Eo<3%表现出明显的OS和EFS生存优势,并且Eo+组OS明显优于Eo-组。结论1、伴Eo+/Eo-的t(8;21)AML患者中,以Eo--t(8;21)AML居多,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无显着差异,性别比例中Eo--t(8;21)AML组较Eo+-t(8;21)AML男性患者显着增多。2、Eo--t(8;21)AML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显着多于Eo+-t(8;21)AML组,余临床指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的抗原表达均以CD34、CD117、CD13、CD33、CD19为主,无明显的表达差异。3、两组患者均以伴性染色体缺失和单纯核型异常为主,两种核型异常在两组间无显着差别,且基因突变类型均以C-KIT为主,但C-KIT、FLT3、CEBPA、NRAS突变率在两组间无显着差异。4、患者发病年龄和骨髓Eo比例呈负性相关,在Eo--t(8;21)AML组中,Eo≥3%较Eo<3%表现出明显的OS和EFS生存优势,且Eo+组OS明显优于Eo-组。
许洋[5](2020)在《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断及疗效评估与相关检测的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的诊治专家共识(简称专家共识),通过回顾分析住院病历,探讨ABPA诊断及疗效评估与相关检测的价值。方法:借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信息计算机中心的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院信息系统)平台,回顾分析近10年入住瑞金医院的患者资料,筛选出院诊断“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资料信息较完整的患者临床资料。收集包括基本信息、既往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数据信息,分析评价它们在ABPA诊断和随访中的作用。整理患者治疗方案、疗效与不良反应,评估治疗药物及其相关检测的个性化差异。另外筛选了瑞金医院及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的奥马珠单抗治疗ABPA的患者,分析靶向药物的效果。结果:27例诊断ABPA,其中26例(96.3%)既往存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 Ig E)中位数1070 IU/m L,23例(85.2%)升高,血清曲霉特异性Ig E(s Ig E)中位数4.26 k UA/L,升高18例(90%)。嗜酸性粒细胞中位计数0.71×109/L,异常增多16例(59.3%)。6例(46.2%)曲霉过敏原速发反应阳性。影像学表现存在支气管扩张22例(81.5%)。血清1,3-β-D-葡聚糖试验(G试验)阳性6例(26.1%);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试验阳性2例(20%)。患者痰培养无曲霉菌生长,病理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72.7%)。患者治疗方案主要为糖皮质激素联合三唑类抗曲霉菌药物(55.6%)。患者治疗后随访的嗜酸性粒细胞、t Ig E、s Ig E较入院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院共6例患者使用了奥马珠单抗治疗ABPA,使用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t Ig E、曲霉s Ig E有下降趋势,其中3例完全停药,1例停用了三唑类药物。结论:对于疑诊ABPA患者,尤其存在肺部基础疾病者,需开展曲霉slg E水平测定,发现异常者进一步完善血清t Ig E测定和曲霉变应原皮试,有助于ABPA确诊,并通过影像学观察是否合并支气管扩张。微生物相关检查对ABPA的诊断价值较低。在患者随访时,可开展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检测,明显异常者进一步行t Ig E与曲霉s Ig E测定完善疗效评估。激素联合抗真菌治疗应作为ABPA的一线方案,同时需密切关注不良反应。对于激素依赖及抵抗患者可尝试奥马珠单抗。
远静[6](2020)在《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及其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及分型、主要临床特征、不同病因病例的预后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我院住院的34例高嗜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资料,对其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临床特点、不同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不同病因病例的预后情况,并分析该疾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34例患者中21例(约61.76%)为男性,男性与女性之比为1.6:1,发病年龄2067岁不等,平均为(38.41±12.52)岁,中位年龄为38.50岁,症状轻者可持续10余天,而少数患者病程长达4年之久,平均为(5.48±4.77)个月,中位病程5.40个月。HES多能找到感染、过敏、嗜酸性胃肠炎、嗜酸性肺炎、免疫性疾病等继发性病因(67.6%),特发性、克隆性少见,而遗传性罕见。临床可有多种表现,大多数患者外周血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均异常增高(>1.5×109/L),骨髓中增多的嗜酸性粒细胞以中晚期居多,受累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发现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风湿免疫性疾病复发率较高,给予相应治疗后效果好;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预后较差,且病死率较高,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病因不同,患者病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复,预后亦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ES患者多数预后良好,34例中治愈11例,占32.35%;病情好转17例,占50.00%;死亡6例,WBC(白细胞计数)升高(P=0.01)、PLT(血小板计数)降低(P=0.00)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该疾病的预后在不同年龄、性别方面无差异,WBC(白细胞计数)升高、PLT(血小板计数)降低可能与预后有关。导致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的疾病有很多,病因不同,患者病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复,预后亦不同,大多数HES预后良好,少数病例预后差,根据不同病因给予相应治疗,常能收到较满意临床疗效。
吴盼倩[7](2020)在《372例住院药疹病例回顾性研究》文中认为[目 的]回顾性研究2016-2018年皮肤科住院药疹病人的致敏药物特征、临床特征、住院费用等资料,为加强合理用药意识、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 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收集2016-2018年云南省综合三甲医院皮肤科住院药疹病人的性别、年龄、药疹类型、入院时间、用药原因、致敏药物种类、数目、药物开立方式、给药方式、基础病史及过敏史、黏膜累及情况、合并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糖皮质激素及其他治疗方法情况、系统累及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资料,将上述资料分为轻型药疹组、重型药疹组和<30岁、31-60岁、61-90岁不同年龄组进行分析。使用EXCEL软件收集资料,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 果]1、372例药疹病例主要发生于21-70岁人群。男性43.3%,女性56.7%。轻型药疹组与重型药疹组年龄及性别分布无统计学差异。2、轻型药疹占73.1%,重型药疹占26.9%,轻型药疹中最常见的是发疹型药疹(54.0%),重型药疹中最常见的是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41.0%)。无论轻型药疹还是重型药疹季节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3、呼吸系统疾病(37.6%)为主要的用药原因,其中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数最多有33.6%;其次12.1%因皮肤黏膜系统疾病、7.5%因神经精神疾病用药致敏。可疑致敏药物中排名前三的为中药(57.4%);抗菌素(49.3%);非甾体类抗炎药(18.3%)。35.2%病例单一用药致敏,48.1%使用药物超过1种。40.1%为自行用药,轻型药疹组自行用药为主而重型药疹组以非专科医生开立为主(P<0.017)。重型药疹组以多种药物致敏为主(P<0.05)。无论轻型药疹组还是重型药疹组均以口服用药为主。致敏药物中中药以中成药(50.6%)及自行用药(50.6%)为主。抗菌素以β-内酰胺类(62.7%)及非专科医生开立为主(44.0%)。非甾体类抗炎药以酚氨加敏片(38.2%)及自行用药为主(66.2%)。4、轻型药疹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分别为8.0(7.0,10.0)天和4009.2(3374.2,5149.9)元,重型药疹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分别为10.0(8.0,14.0)天和6490.8(4418.7,8475.0)元。重型药疹组比轻型药疹组需要更长的住院时间及更多的住院费用(P<0.05)。5、重型药疹组黏膜累及、伴随症状及体征、心电图异常多于轻型药疹组(P<0.05)。实验室检查中重型药疹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尿蛋白阳性率、空腹血糖值、钠离子浓度高于轻型药疹组(P<0.05);而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红细胞、白蛋白、间接胆红素、钙离子、氯离子浓度低于轻型药疹组(P<0.05)。372例病人中有73例病例行EBV检测,40例病例行CMV检测,轻型药疹组和重型药疹组EBV 阳性率分别为25.8%和45.2%,CMV阳性率分别为7.1%和3.8%,两组病毒感染率均无统计学差异。6、重型药疹组合并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贫血、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空腹血糖升高、电解质紊乱病例数多于轻型药疹组(P<0.05)。轻型药疹组有53.3%的病例有基础病史,重型药疹组有62%的病例有基础病史,均以心血管疾病为主。重型药疹组基础病史中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病例数多于轻型药疹组(P<0.05)。7、重型药疹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剂量高于轻型药疹组(P<0.05),轻型药疹组抗组胺药的使用率多于重型药疹组(P<0.05)。8、<30岁组、31-60岁组、61-90岁组药疹类型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30岁组女性比例高于31-60岁组(P<0.017)。轻型药疹组31-60岁组因皮肤黏膜疾病用药的病例多于61-90岁组(P<0.017);31-60岁组基础病有甲状腺疾病、合并低蛋白血症的病例多于<30岁组(P<0.017);61-90岁组基础病有高血压、低蛋白血症的病例多于<30岁组(P<0.017)。重型药疹组<30岁组和31-60岁组因抗菌素使用致敏的病例多于61-90岁组(P<0.017);31-60岁组和61-90岁组基础病有高血压的病例均多于<30岁组(P<0.017);61-90岁组合并肾功能损害的病例多与<30岁组(P<0.017)。[结 论]1、最常见的轻型药疹是发疹型药疹,最常见的重型药疹是多型红斑型药疹。2、最常见的用药原因为上呼吸道感染,重型药疹较轻型药疹多因神经精神疾病用药致敏。3、排列前三名的致敏药物为中药、抗菌素、非甾体类抗炎药。4、非甾体类抗炎药更常引起轻型药疹,抗癫痫药(卡马西平为主)更常引起重型药疹。5、重型药疹常见多种使用致敏情况,并多以非专科医生开立为主;轻型药疹常见一种用药致敏情况,并以自行服用为主。6、中药的的开立方式以自行服用为主,常见中成药致敏;抗菌素的开立方式以非专科医生为主,最常见致敏药物为β-内酰胺类抗菌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开立方式以自行服用为主,最常见的致敏药物为酚氨加敏片。7、重型药疹相比轻型药疹会出现更多的内脏系统累及,超过一半的病例有基础病史,以心血管系统(高血压)为主,重型药疹较轻型药疹有更多的病例基础病史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神经精神疾病。8、轻型药疹治疗中注意>30岁人群低蛋白血症的管理,重型药疹治疗中警惕61-90岁人群肾功能异常情况。对所有病例需要注意高血压的管理,针对高血压患病人群提高合理用药意识。9、扩大病毒检测率,积极治疗病毒感染。
卢莎莎,魏云,史晓东,张丽霞,季慧范,郭晓林[8](2019)在《以腹水为突出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2例报道》文中研究表明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以肠壁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为特征的罕见胃肠道疾病。以腹水为主要表现的EG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外周血和腹水EOS异常增高是以腹水为主要表现EG的诊断要点,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预后较好。本文报道我院分别于2016年3月和2017年10月接诊的2例EG伴腹水的病例,帮助大家提高对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认知,尤其是伴有腹水的患者。
杜高洁,张永明,林江涛,赵玲[9](2020)在《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提高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8年5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确诊为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加以总结归纳。结果共纳入15例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女3例,男12例,平均年龄(53.7±21.3)岁。呼吸系统受累11例,平均病程7个月;胸部影像学多累及双肺,出现斑片影或磨玻璃影、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增大为常见表现。血清总IgE多有明显升高。合并呼吸系统以外受累4例:消化系统损害1例,皮肤受累3例。患者外周血、骨髓及组织病理中嗜酸性粒细胞显着增高,此外可见患者痰、胸腔积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低氧血症多表现在有呼吸系统受累患者。经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有减低趋势,低氧血症显着改善。结论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缺乏特异性,漏诊、误诊率高;可有多系统受累,应尽早完善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防止出现多系统损害;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反应。
庄乾萌[10](2019)在《上消化道溃疡为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目的:对于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来说,患有该疾病的患者主要表现出胃肠道炎症的症状,它的主要特征是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于消化道中,而且部分患者还会表现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黑便或者血便等现象。患有该疾病的部分患者有过敏史。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的发病率较低,患者并没有特殊的临床表现,所以在医生的临床工作中,会出现对这种病症造成误诊与漏诊的情况。本文主要对上消化道溃疡为表现的嗜酸性胃肠炎病因、误诊原因、诊断、治疗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上消化道溃疡为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的患者提供有效的研究案例,进而能够提高对这种疾病的认知与重视。材料与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威海市三甲医院确诊,并且以难治性的上消化道溃疡为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患者中,选择24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案例,同时,对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嗜酸性细胞胃肠炎临床特点、内镜特征、发病诱因、和误诊原因、治疗预后等多方面资料进行收集,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有24例患者患有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而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表现为消化道溃疡。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该疾病可以发生在人类的任何一个年龄阶段,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是在34.92岁左右,在所有患者中,表现为单纯的粘膜型的患者占所有患者的41.7%。其他的患者均是合并肌型与合并浆膜型。在所有患者之中上消化溃疡部位以十二指肠最为常见,占比为45.83%,上消化溃疡部位是胃窦、幽门的患者占41.67%,食道及其他部位占12.5%,梗阻是在所有消化道溃疡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将会对患者治疗之前的数据与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数据进行对比,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血嗜酸性粒细胞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且在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CT检查,以及应用钡剂造影等影像学检查之后并无明显特异性,大部分的患者表现为梗阻,或者表现为腹腔积液,而造成误诊的原因是普通消化道溃疡以及慢性胃炎和球炎、消化道肿瘤和阑尾炎。在对上消化道溃疡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进行治疗过程中,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的一线药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而根据对多项实例进行研究,可以看出若患者自行停药,或者用药剂量减量至最小剂量时,可能出现症状复发的现象。但是根据目前的观察来看大部分患者在治疗之后的效果十分良好,而且通过访问调查我们发现所有进行研究的患者均未出现癌变现象。患上EGE疾病的患者会首先出现腹痛现象,随后伴随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通过内镜检查之后发现患者内镜下胃肠粘膜呈充血、糜烂、溃疡。因为该疾病并没有明显的特异性,所以造成漏诊与误诊的情况较多,再加上嗜酸性胃肠炎属于一种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的疾病,因此造成误诊的几率也随之增高。除以上原因之外,该疾病的患病症十分复杂,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检查过程中如果不进行特殊详细检查,那么将很难确诊。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在临床少见,临床症状与内镜检查均无特异性。临床工作中,该疾病经常出现漏诊或者是误诊的情况,而通过内镜检查,表现为反复难治性的上消化道溃疡,特别是,医生对患者进行过正规的抗溃疡以及根除幽门螺杆菌等治疗之后,其治疗结果仍然显示为无效时,需要对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进行考虑。6个部位以上的病理活检及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等多种手段有利于提高该病的首次确诊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EGE临床表现多样性、无特异性;易误诊,浆膜型属罕见型,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且作用迅速。
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29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发病诱因 |
2.3 临床表现 |
2.4 血常规及生化检查 |
2.5 肿瘤标记物 |
2.6 皮肤组织病理检查、骨髓穿刺及基因检查 |
2.7 影像学检查 |
2.8 治疗 |
2.9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3.1 临床特点 |
3.2 发病机制 |
3.3 治疗 |
(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论 |
(4)急性髓系白血病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分析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伴嗜酸性粒细胞和inv 16/t(16;16)AML的临床实验室特点及预后影响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t(8;21) AML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研究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研究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汇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5)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断及疗效评估与相关检测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索引 |
前言 |
第一部分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专家共识临床一致性评价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判断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数据采集 |
1.5 治疗药物选择 |
1.6 治疗后的随访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基本资料 |
2.2 临床表现 |
2.3 体格检查 |
2.4 实验室检查 |
2.5 胸部影像学 |
2.6 肺功能检查 |
2.7 真菌检查相关指标 |
2.8 曲霉菌的病原学检查 |
2.9 支气管镜镜下检查 |
2.10 活检病理结果 |
2.11 治疗方案的选择 |
2.12 随访与疗效 |
3 讨论 |
3.1 ABPA存在较高的误诊率 |
3.2 ABPA诊断标准条目中必需条件可助于ABPA的诊断 |
3.3 诊断ABPA的其他条件可提高疾病的确诊率 |
3.4 微生物检查在ABPA的诊断中意义有限 |
3.5 糖皮质激素与抗真菌药物组成了ABPA的主要治疗方案 |
3.6 ABPA的诊断指标在其随访中仍有重要意义 |
第二部分 奥马珠单抗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临床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药物使用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诊断情况分析 |
2.3 其他相关检查 |
2.4 奥马珠单抗使用情况 |
2.5 临床疗效 |
3 讨论 |
3.1 奥马珠单抗在ABPA中使用价值 |
3.2 奥马珠单抗的研究热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断标准的演变及其相关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八年制学位论文要求 |
(6)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及其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对象与实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观察项目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病因分析 |
2.2 临床表现 |
2.3 实验室检查 |
2.4 内镜和黏膜活检病理检查 |
2.5 组织病理学检查 |
2.6 影像学检查 |
2.7 治疗和预后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372例住院药疹病例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苔藓样型药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上消化道溃疡为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方法 |
3. 结果 |
3.1 过敏史与过敏性疾病史 |
3.2 临床表现 |
3.3 辅助检查 |
3.4 临床分型以及EGID类型 |
3.5 确诊方式以及误诊情况分析 |
3.6 治疗经过与疗效评估 |
4. 讨论 |
5. 总结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29例临床分析[J]. 邵丽芳,田蓉,赵广. 中国当代医药, 2021(23)
- [2]寄生虫病儿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特点[J]. 谷加丽,鲍燕敏,郑跃杰.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12)
- [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报道[J]. 麻恒,庄起东,张巧丽,丁群力,邓在春,陈众博. 中国现代医生, 2021(13)
- [4]急性髓系白血病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研究[D]. 闫晓爽. 苏州大学, 2020(02)
- [5]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断及疗效评估与相关检测的价值研究[D]. 许洋.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及其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D]. 远静.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1)
- [7]372例住院药疹病例回顾性研究[D]. 吴盼倩.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8]以腹水为突出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2例报道[J]. 卢莎莎,魏云,史晓东,张丽霞,季慧范,郭晓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9(12)
- [9]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J]. 杜高洁,张永明,林江涛,赵玲.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20(01)
- [10]上消化道溃疡为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的临床分析[D]. 庄乾萌. 山东大学, 2019(03)